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

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

一、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婷婷,张艳,李维,符佳,龚云,陈加容,王安齐,邹亮[1](2021)在《补血益母丸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中5种成分的测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测定补血益母丸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制剂中益母草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芦丁、阿魏酸、藁本内酯等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Symmetry Shield TM RP18色谱柱(150 mm×3.9 mm, 5μm),进行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与确证;测定不同批次补血益母丸中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同时建立补血益母丸的HPLC指纹图谱,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10个批次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 10批补血益母丸样品中共确认了36个共有峰,指认出5个指纹峰,依次为益母草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芦丁、阿魏酸、藁本内酯(对应1、2、3、4、5号峰),10批补血益母丸制剂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6。益母草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芦丁、阿魏酸、藁本内酯等5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含量分别为0.1285~0.1689、0.1536~0.2705、0.1079~0.3011、0.1914~0.2809、1.8122~3.3256 mg·g-1,其中,以藁本内酯的含量较高。结论所用方法准确可靠、稳定可控,适用于补血益母丸的质量控制。

陈婷婷[2](2021)在《补血益母制剂质量控制及其干预药物流产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建立补血益母制剂HPLC化学指纹图谱,并测定制剂中五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完善补血益母制剂的质量标准;基于代谢组学探讨补血益母制剂对不完全流产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为确保其临床疗效提供基础。方法:进行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学建立与确证,测定不同批次补血益母制剂中的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同时建立补血益母制剂HPLC化学指纹图谱,应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对10个批次样品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米非司酮(8.3 mg/kg)联合米索前列醇(100.0μg/kg)建立药物流产大鼠模型,连续给药7天,测定各组大鼠凝血四项、血清中的雌二醇(E2)、孕酮(P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指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观察子宫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和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分析血清内源性代谢产物,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分析各组大鼠血浆代谢谱的差异,对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进行验证和鉴定。结果:10批补血益母制剂样品共确认了36个共有峰,指认出5个指纹峰,10批补血益母制剂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6。含量测定显示,益母草碱、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芦丁、阿魏酸、藁本内酯5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28.5~168.9、153.6~270.5、107.9~301.1、191.4~280.9、1812.2~3325.6μg/g,其中以藁本内酯含量较高。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补血益母制剂能够调节药物流产大鼠的凝血功能,减轻其病理损伤,促进子宫内膜恢复,降低子宫组织中NF-κB的表达,促进子宫组织中VEGF的表达。药物流产模型组与妊娠对照组的代谢谱明显分离,补血益母制剂给药后逐渐恢复正常,共筛选鉴定出19种潜在的生物标记物,其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和胆汁酸的生物合成相关代谢通路。结论:补血益母制剂通过抗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调节代谢紊乱在干预药物流产中发挥潜在的保护作用。

黄丽玲[3](2020)在《补血益母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补血益母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91例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4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血益母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露消失时间以及子宫三径之和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血益母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效果显着,能够快速有效改善症状,促进子宫复旧,值得推广。

周恒君[4](2020)在《“当归—益母草”药对及补血益母丸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网络药理学技术迅猛发展,既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又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方法。补血益母丸具活血调经、气血双补、祛瘀生新之功效,为临床治疗产后血虚、血瘀等妇科疾病常用中药复方。然而,其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尚未见报道。我们拟以补血益母丸及核心药对“当归-益母草”为研究对象,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技术,研究“当归-益母草”治疗II型糖尿病、妇科疾病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补血益母丸治疗失血性贫血的药效物质及协同作用机理。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网络药理学,揭示“当归-益母草”药对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筛选出32个抗II型糖尿病活性成分,富集到43个潜在靶点。“当归-益母草”活性成分通过调控靶点既能降血糖,也能改善Ⅱ型糖尿病并发症症状。(2)“当归-益母草”药对治疗妇科疾病的协同调控机制。筛选出72个活性成分可治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贫血等疾病,富集到49个核心靶点及15条关键通路。基因GO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表明,钙离子信号、VEGF、MAPK、PI3K-Akt通路与该药对的补血、活血化瘀、镇痛抗炎等药理作用密切相关。ELISA实验表明,该药对活性成分能下调IL6、VEGF、TNF-α和PTGS2的活性,从而缓解痛经小鼠的症状。(3)补血益母丸化学成分研究。采用GC-MS、UPLC-Q-TOF/MS技术鉴定了补血益母丸化学成分,共鉴定了62个化合物,其中包括黄酮13个,萜类11个,苯丙素类6个,脂肪烃类5个,生物碱2个,其它类25个。(4)补血益母丸对失血性贫血的协同作用机理。首先,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药-靶构效关系筛选出31个活性成分,富集到52个核心靶点及5条核心通路。其中,网络分析发现,补血益母丸治疗失血性贫血的药理作用是促进造血和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发挥气血双补的疗效。其次,以失血性贫血大鼠外周血指标为考察因素,发现补血益母丸能够显着性提升RBC、HGB和HCT含量。进一步采用ELISA分子实验评估失血性贫血大鼠血液中关键靶点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补血益母丸能够显着性下调EPO、IL6、CSF3、NOS2、VEGFA、PDGFRB和TGFB1。综上所述,“当归-益母草”药对治疗II型糖尿病和妇科疾病、补血益母丸治疗失血性贫血,均具有中药多成分、多通道、多靶点协同调控作用的特征。

平静,南春红,王思源,岳志军[5](2020)在《八珍益母丸中9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主成分、聚类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八珍益母丸中9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同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Waters Sunfire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35∶65,A)-0.5%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茯苓酸)、230 nm(芍药苷、甘草苷)、280 nm(盐酸益母草碱、白术内酯Ⅱ)、320 nm(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柱温:28℃;进样量:10μl。采用SPSS 22统计软件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盐酸益母草碱、阿魏酸、毛蕊花糖苷、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芍药苷、茯苓酸和甘草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6.084~48.672,5.498~43.980,2.972~23.772,2.432~19.456,2.079~16.632,2.174~17.388,2.836~22.684,4.761~38.084,2.504~20.036μg·ml-1(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100.2%,RSD为0.32%~0.88%(n=6);15批样品提取出2个主成分,聚类分析为3类。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八珍益母丸的鉴定与评价,可作为八珍益母丸质量控制的重要科学依据之一。

聂黎行,查祎凡,李静,于健东,戴忠,马双成,朱炯[6](2019)在《基于2018年国家药品抽验探讨中药原粉制剂的质量现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2018年国家药品抽验中药原粉制剂专项工作,探讨中药原粉制剂的质量现状。方法分析清胃黄连丸、健脾丸、启脾丸、益母丸、上清丸、人参归脾丸、牛黄清胃丸等7个中药原粉制剂的现行标准。建立掺伪、染色、二氧化硫、农药残留、黄曲霉毒素、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辐照等检查项目,揭示安全隐患。建立全处方鉴别方法,对样品投料真实性进行评价。结果 2018年抽验涉及的原粉制剂现行标准比较简单,难以全面控制药品质量。未按规定投料,掺伪,铅、砷、汞残留是目前中药原粉制剂存在的主要问题。仅个别样品发现了染色、农药残留或黄曲霉毒素残留。二氧化硫在中药原粉制剂中残留风险低。大部分厂家采用辐照灭菌。结论建议提高中药原粉制剂标准,实现全处方鉴别,并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纳入考察项目。生产企业应加强原料的质量控制,重视掺伪和有害残留风险。国家药品抽验专项工作能够揭示同类品种的共性问题,是药品监管的有力手段。

辛天怡[7](2019)在《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两种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草基因组学(Herbgenomics)是利用组学技术研究中药基原物种的遗传信息及其调控网络,从组学水平研究中药及其与人体相互作用,阐明中药预防和治疗人类疾病的分子机制的前沿学科,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理论体系、关键技术及实践应用等方面。本研究将DNA条形码鉴定、宏基因组测序和单分子测序等关键技术应用于中药鉴定领域,构建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并建立中成药质量控制新方法。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并持续进行数据更新、扩充及维护;中成药质量参差不齐,《中国药典》现行方法难以满足当前对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中成药质量评价新方法。本研究基于本草基因组学的关键技术,采用不同测序平台对长白山区药用植物及中成药进行鉴定,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建立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长白山区是北半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比较完好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北方药用植物资源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也是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药用植物种质基因库。对长白山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共收集来自107个科400个属678个物种总计1,877份样本。有19个属采集到5个以上物种,随机筛选其中8个属共计55个物种158份样本,比较ITS2、psbA-trnH、matK和rbcL四种最常用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效率,确定以ITS2和psbA-trnH序列为主体构建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实验获得ITS2、psbA-trnH序列各1,736条、1,665条,均经BLAST比对判定其准确性,并纳入上述数据库。该数据库是基于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的首个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能为用户提供长白山区分布药用植物基本信息检索、DNA条形码序列BLAST比对及物种鉴定等功能,对于保护长白山区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与“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相比,本研究收集的样本中有38.3%的物种(264种)为新增物种,能够丰富现有DNA条形码数据库,更好地发挥中药材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中药材流通市场的监管作用,为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提供有效工具,从源头保证临床用药安全。2.建立基于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的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方法:收集龙胆泻肝丸处方各味药材作为对照,经性状鉴别及DNA条形码鉴定以确保对照药材均为正品;依照《中国药典》规定方法在实验室自制龙胆泻肝丸对照样本2份(RF01-02),RF02加入人参作为阳性对照;另购买3份市售样本(LDXGW01-03)。分别提取上述样品基因组DNA,构建PCR Free文库,采用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进行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原始数据过滤后去除低质量测序reads,高质量测序reads比对ITS2、psbA-trnH和matK数据库,成功比对的测序reads拼接后,获得待检中成药样品DNA条形码序列;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中对所得序列进行BLAST比对,获得物种鉴定结果;此外,依照《中国药典》规定方法对龙胆泻肝丸有效成分进行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本研究共获得100 G原始数据,经拼接过滤后得到261个对照及市售样品ITS2,psbA-trnH和matK序列contig。分析结果显示ITS2序列鉴定效率最高,2份对照样本均能够成功检出龙胆泻肝丸处方规定的全部物种,且RF02能够检出阳性对照药材人参,证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市售样品经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然而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市售样品采用川木通药材(Clematidis Armandii Caulis)替代处方规定的木通药材(Akebiae Caulis)。综上,基于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的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方法,能够精准监测中成药物种组成,是对复杂组方中成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的新突破。3.建立基于SMRT测序的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方法:购买九味羌活丸组方各味药材作为对照,经性状鉴别及DNA条形码鉴定以确保对照药材均为正品。依照《中国药典》规定方法将上述中药材粉碎并混合均匀,制成九味羌活丸对照样本2份(RF01-02),RF02加入人参作为阳性对照;购买3份市售样本(JWQHW01-03)。提取上述样品基因组DNA,扩增其ITS2和psbA-trnH序列,扩增产物经纯化后进行SMRT测序及数据分析,所得序列在“中药材DNA条形码鉴定系统”中进行物种判定。SMRT测序共获得518.6 M数据,经过滤后获得可用于后续分析的ITS2和psbA-trnH序列环状一致性测序reads(CCS reads)分别为5,416条和4,342条。物种判定结果显示2份对照样本均能够检出组方中除苍术、白芷外的七味药材,与Sanger测序结果一致,且RF02检出阳性对照药材人参,显示该方法具备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市售样本JWQHW01-03均未检出地黄、白芷,此外,JWQHW02还未检出黄芩;研究还发现,市售样本ITS2和psbA-trnH序列CCS reads比对到27科47属和12科18属其他物种,如JWQHW02中检出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而当归属(Angelica)、前胡属(Peucedanum)物种在市售样本中均被检出,显示该方法能够有效检出混淆品及其他杂质。本研究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中成药生产加工全流程的质量监控,为修订中成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新思路,推进《中国药典》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

宋珊,郭红丽,康江鹏[8](2019)在《HPLC-ESI-MS/MS同时测定八珍益母丸中9种有效成分》文中提出目的建立了HPLC-ESI-MS/MS法同时测定八珍益母丸中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党参炔苷、毛蕊花糖苷、白术内酯I和猪苓酸C 9种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色谱柱Waters Atlantis T3柱(150 mm×4.6 mm,3.0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5 mL/min,进样量10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ESI-),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同时对八珍益母丸中的9种有效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八珍益母丸中9种有效成分盐酸水苏碱、盐酸益母草碱、芍药苷、阿魏酸、甘草苷、党参炔苷、毛蕊花糖苷、白术内酯I和猪苓酸C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40.00μg/mL(r=0.999 2)、0.04~40.00μg/mL(r=0.999 3)、1.0~100.0μg/mL(r=0.999 1)、0.2~20.0μg/mL(r=0.999 6)、0.2~20.0μg/mL(r=0.997 5)、0.05~5.00μg/mL(r=0.999 4)、0.1~10.0μg/mL(r=0.999 4)、0.1~10.0μg/mL(r=0.999 2)、0.1~10.0μg/mL(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98.1%、98.5%、101.5%、99.5%、98.4%、99.1%、101.2%、100.1%,RSD值分别为0.52%、0.64%、1.08%、1.12%、0.39%、0.74%、0.91%、0.54%、0.47%。9批八珍益母丸样品中9种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23~0.752、0.505~0.722、0.613~1.300、0.102~0.184、0.195~0.255、0.021~0.035、0.034~0.072、0.039~0.063、0.051~0.095 mg/g。结论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简单、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应用于不同厂家、不同生产批次的八珍益母丸中有效成分的测定及质量控制。

李雅静,孙辉,李文莉[9](2018)在《补血益母颗粒质量标准的提高》文中认为目的:提高完善补血益母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当归、黄芪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柱温为3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器为ELSD。结果:薄层色谱均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黄芪甲苷对照品在1.57713.1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6.88%,RSD=3.01%(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陈鸿玉,李文莉,李劲平,杨青,李玲,童达,高洁莹[10](2016)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补血益母丸中阿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补血益母丸中阿胶的专属性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对补血益母丸中阿胶成分进行酶解,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QQQ/MS)对阿胶的专属性特征分子离子峰进行检测。采用Hypersil GOLD C18(2.1 mm×75 mm,3.0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3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5μL;选择阿胶特征分子离子峰m/z 539.8(双电荷)→612.4和m/z 539.8(双电荷)→923.8作为检测离子对,离子化模式为ESI+,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20批市售样品中均可检出阿胶的特征分子离子峰,即同时检出m/z 539.8(双电荷)→612.4和m/z539.8(双电荷)→923.8离子对。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阴性样品及其他胶类如黄明胶(牛皮)、猪皮胶、鹿角胶对补血益母丸样品测定无干扰。方法专属性强,可用于补血益母丸中阿胶的检测。

二、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补血益母丸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中5种成分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与结果
        1.2.1 溶液的配制
        1.2.2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
        1.2.3 线性关系的考察
        1.2.4 加样回收率的试验
        1.2.5 精密度、重复性与稳定性的试验
        1.2.6 样品的含量测定
        1.2.7 指纹图谱及相似度评价
2 讨论

(2)补血益母制剂质量控制及其干预药物流产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补血益母制剂HPLC化学指纹图谱及5 种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1.2.2 供试品溶液制备的优化
        1.2.3 溶液的配制
        1.2.4 方法学考察
        1.2.5 补血益母制剂指纹图谱的建立
        1.2.6 补血益母制剂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1.3 实验结果
        1.3.1 色谱条件的确定
        1.3.2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确定
        1.3.3 方法学考察
        1.3.4 补血益母制剂指纹图谱研究
        1.3.5 补血益母制剂指标性成分的含量测定
    1.4 讨论
    1.5 结论
第二章 补血益母制剂对药物流产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药物流产大鼠模型的制备
        2.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3 凝血四项指标检测
        2.2.4 子宫内膜病理检测
        2.2.5 血清激素水平检测
        2.2.6 免疫组化检测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补血益母制剂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2.3.2 补血益母制剂对子宫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
        2.3.3 补血益母制剂对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3.4 补血益母制剂对NF-κB及 VEGF表达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第三章 基于代谢组学的补血益母制剂干预药物流产模型大鼠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药物流产大鼠模型的制备
        3.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3.2.3 血清样品采集
        3.2.4 代谢组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仪器质量评估
        3.3.2 模式判别分析
        3.3.3 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3.3.4 代谢通路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1 代谢组学研究
        1.1 代谢组学概述
        1.2 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
    2 中药复方研究
        2.1 中药复方概述
        2.2 中药复方的研究现状
    3 代谢组学在中药复方中的应用
        3.1 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3.2 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补血益母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对比
    2.2 两组恶露消失时间及子宫三径之和对比
3讨论

(4)“当归—益母草”药对及补血益母丸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综述
    1.1 中药及方剂的研究现状
    1.2 中药研究与网络药理学的关联
    1.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
        1.3.1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1.3.2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方剂配伍研究中的应用
        1.3.3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质量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1.3.4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毒理性研究中的应用
        1.3.5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1.4 实验药理学研究
    1.5 “当归-益母草”及补血益母丸的传统运用以及药理作用研究
    1.6 本论文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当归-益母草”抗Ⅱ型糖尿病的靶点网络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药对的化学成分数据库建立
        2.2.2 靶点预测和确认
        2.2.3 网络构建与分析
    2.3 结果
        2.3.1 药物-靶点网络分析
        2.3.2 药物-靶点-疾病网络分析
    2.4 讨论
        2.4.1 降血糖作用
        2.4.2 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症状
    2.5 小结
第3章 “当归-益母草”抗贫血、妇科疾病的分子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3.2.2 数据的准备
        3.2.3 靶点的验证
        3.2.4 基因富集方法
        3.2.5 网络构建和分析方法
        3.2.6 药物和动物管理
        3.2.7 ELISA分析
        3.2.8 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共词分析
        3.3.2 化学成分库
        3.3.3 靶点数据库
        3.3.4 网络分析
        3.3.5 基因富集分析
        3.3.6 机理分析
        3.3.7 网络药理学验证实验
    3.4 小结
第4章 补血益母丸化学成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2.2 样品制备
        4.2.3 仪器与分析方法
    4.3 结果
        4.3.1 补血益母丸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4.3.2 补血益母丸醇溶液LC-MS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补血益母丸抗失血性贫血作用机理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及试剂
    5.3 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
        5.3.1 失血性贫血靶点数据集构建
        5.3.2 失血性贫血靶点验证
        5.3.3 失血性贫血靶点多层次网络构建和分析方法
        5.3.4 药-靶对接分数热图
        5.3.5 基因富集
    5.4 失血性贫血动物实验
        5.4.1 大鼠贫血模型的建立
        5.4.2 动物给药
        5.4.3 样品采集与分析
        5.4.4 ELISA检测
        5.4.5 统计方法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靶点预测与验证
        5.5.2 失血性贫血药-靶网络功能分析
        5.5.3 分子模拟对接结果分析
        5.5.4 靶点富集和网络分析
        5.5.5 网络药理机制分析
        5.5.6 药理验证实验结果
    5.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附表5
    附表6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八珍益母丸中9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主成分、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混合对照品溶液
        2.1.2 供试品溶液
        2.1.3 阴性样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7~10]
    2.3 线性关系和定量限考察
    2.4 精密度试验
    2.5 稳定性试验
    2.6 重复性试验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8 样品含量测定
    2.9 聚类分析[11,12]
    2.1 0 主成分分析[13,14]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的考察
    3.2 提取方法的选择
    3.3 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

(6)基于2018年国家药品抽验探讨中药原粉制剂的质量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品种基本信息
2 标准分析
3 掺伪染色检查
4 有害残留检查
5 辐照情况考察
6 全处方鉴别研究
7 结论与建议
    7.1 以2018年国评专项工作为背景,重点从安全性和投料真实性角度对中药原粉制剂的质量进行分析。
    7.2 建议提高中药原粉制剂的标准,开发全方鉴别方法,保证按处方投料。
    7.3 建议生产企业加强原辅料的质量控制,关注有害残留污染问题,从源头降低药品安全风险。

(7)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两种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本草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 本草基因组学理论体系
        1.1. 结构基因组学
        1.2. 转录组学
        1.3. 功能基因组学
        1.4. 蛋白质组学
        1.5. 代谢组学
        1.6. 表观基因组学
        1.7. 宏基因组学
    2. 本草基因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
    3. 本草基因组学实践应用
        3.1. 中药鉴定及育种
        3.2. 中药模式物种平台及合成生物学研究
        3.3. 中药与人体相互作用研究
    4. 本草基因组学发展前景
    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创新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采集及形态学鉴定
        1.2. 基因组DNA提取
        1.3. DNA条形码序列PCR扩增及测序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概况
        2.2. 四种常用DNA条形码序列扩增及测序成功率
        2.3. 四种常用DNA条形码序列种内/种间差异分析
        2.4. 建立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
    3. 讨论
        3.1. 四种DNA条形码鉴定能力分析
        3.2. 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3.3. 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质量控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本收集
        1.2.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1.3. 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物种判定
        1.4. 化学检测
    2. 结果
        2.1. 对照样本准确性鉴定
        2.2. 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结果概要
        2.3. 龙胆泻肝丸对照样本物种组成
        2.4. 龙胆泻肝丸市售样本物种组成
        2.5. 市售样本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基于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监测中成药生物组分的可能性
        3.2. 基于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的中成药生物组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3.3. DNA条形码序列的鉴定效率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SMRT测序的中成药九味羌活丸质量控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九味羌活丸组方各味药材收集
        1.2. 建立基于SMRT测序及DNA metabarcoding的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方法标准操作流程(SOP)
        1.3. 标准操作流程准确性及重复性验证
        1.4. 市售样本质量检测
    2. 结果
        2.1. 九味羌活丸对照样本中各味药材准确性验证
        2.2. 标准操作流程概览
        2.3. 九味羌活丸对照样本物种组成
        2.4. 九味羌活丸市售样本物种组成
    3. 讨论
        3.1. 基于SMRT测序的中成药质量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3.2. 基于SMRT测序的中成药质量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3.3. SMRT测序随机错误不影响物种判定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HPLC-ESI-MS/MS同时测定八珍益母丸中9种有效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2 质谱条件
    2.3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2.4 供试品溶液制备
    2.5 线性关系考察、检测限与定量限
    2.6 精密度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稳定性试验
    2.9 加样回收率试验
    2.1 0 耐用性考察
    2.1 1 样品测定
3 讨论

(9)补血益母颗粒质量标准的提高(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TLC鉴别[2, 3]
        2.1.1 当归
        2.1.2 黄芪
    2.2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4]
        2.2.1 色谱条件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4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
        2.2.5 专属性考察
        2.2.6 线性关系考察
        2.2.7 重复性试验
        2.2.8 精密度试验
        2.2.9 稳定性试验
        2.2.10 回收率试验
        2.2.11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补血益母丸中阿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测定条件
        2.1.1 液相色谱条件
        2.1.2 质谱条件
    2.2 溶液的配制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2 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2.3 专属性试验
    2.4 检出限
    2.5 精密度
    2.6 稳定性
    2.7 重复性
    2.8 样品测定
3 讨论
    3.1 酶解时间和酶量的考察
    3.2 提取溶剂p H值和酶解温度的考察[7]
    3.3 色谱条件的选择[8]
    3.4 耐用性考察

四、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血益母丸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其中5种成分的测定[J]. 陈婷婷,张艳,李维,符佳,龚云,陈加容,王安齐,邹亮. 华西药学杂志, 2021(03)
  • [2]补血益母制剂质量控制及其干预药物流产模型大鼠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 陈婷婷. 大理大学, 2021(08)
  • [3]补血益母丸治疗气虚血瘀型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观察[J]. 黄丽玲. 内蒙古中医药, 2020(11)
  • [4]“当归—益母草”药对及补血益母丸作用机理研究[D]. 周恒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5]八珍益母丸中9个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主成分、聚类分析[J]. 平静,南春红,王思源,岳志军. 中国药师, 2020(05)
  • [6]基于2018年国家药品抽验探讨中药原粉制剂的质量现状[J]. 聂黎行,查祎凡,李静,于健东,戴忠,马双成,朱炯. 中国药学杂志, 2019(19)
  • [7]长白山区药用植物DNA条形码数据库构建及两种中成药生物组分监测研究[D]. 辛天怡.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
  • [8]HPLC-ESI-MS/MS同时测定八珍益母丸中9种有效成分[J]. 宋珊,郭红丽,康江鹏. 中草药, 2019(02)
  • [9]补血益母颗粒质量标准的提高[J]. 李雅静,孙辉,李文莉. 中国药师, 2018(03)
  • [10]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检测补血益母丸中阿胶[J]. 陈鸿玉,李文莉,李劲平,杨青,李玲,童达,高洁莹. 中南药学, 2016(05)

标签:;  ;  ;  ;  ;  

益母丸质量标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