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南吸虱种类的初步调查(英文)

中国云南吸虱种类的初步调查(英文)

一、中国云南吸虱昆虫种类初步调查(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洁,黄晓磊[1](2022)在《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昆虫是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类群,其物种数量超过所有生物物种数量的一半,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且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理解昆虫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格局对于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详细的文章资料梳理,本文总结了1950—2020年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领域文章发表趋势,并从昆虫物种多样性调查、昆虫区系研究、昆虫群落多样性、昆虫遗传多样性格局、昆虫地理分布格局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昆虫生物地理研究的代表性研究进展。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研究几十年来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仍需重点加强几方面的思考和工作,包括整合性思维、时空尺度、科学问题的凝练、昆虫性状生物地理学、昆虫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数据共享。

丁帆[2](2021)在《云南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生态及印度囊棒恙螨形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云南省境内黄胸鼠(Rattus tanezumi)和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两种家鼠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体表螨类(恙螨和革螨)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基本结构和种多度分布,比较不同地理景观、不同性别、不同海拔梯度家鼠体表螨类的物种组成和感染情况,测定优势螨种的空间分布型及不同螨种间的生态关系。同时,比较两种家鼠体表优势螨种之一的印度囊棒恙螨(Ascoschoengastia indica)不同地理株的形态学变异,探讨印度囊棒恙螨的地理分化。方法: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根据2001至2015年在云南省境内同步调查并采集了恙螨和革螨的30个县(市)的现场调查资料进行回顾性数据分析。用构成比(Cr)、感染率(Pm)、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等指标分析和比较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感染情况。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α多样性指数(H’、D、E)和β多样性指数(Cody指数)分析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群落的基本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用Jaccard指数(CJ)分析不同群落物种组成的相似性。用分布型指数(C、I、m*/m、K)测定优势螨种的空间分布型。用协调系数(V)分析恙螨和革螨以及不同优势螨种间的相互关系。用Preston模型拟合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群落的种多度理论曲线,并估测螨类群落的总物种数。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选取100只结构清晰完整、伸展度良好的印度囊棒恙螨幼虫标本,对其背板等形态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比较印度囊棒恙螨不同地理株的形态学差异。结果:该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云南省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生态研究”,第二部分是“云南省印度囊棒恙螨的形态学研究”。在第一部分中,从同步调查并采集了恙螨和革螨的云南省30个县(市)的两种家鼠体表,共采集螨类197种43015只,包括恙螨129种和革螨68种。从1750只黄胸鼠体表共采集到螨类166种32781只,从991只褐家鼠体表采集到螨类101种10234只。黄胸鼠体表的优势恙螨是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deliense)(Cr=34.63%)、印度囊棒恙螨(Cr=14.69%)和攸氏无前恙螨(Walchia ewingi)(Cr=11.26%),优势革螨是纳氏厉螨(Laelaps nuttalli)(Cr=64.43%)、毒厉螨(Laelaps echidninus)(Cr=25.06%)和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Cr=5.92%)。褐家鼠体表的优势恙螨为攸氏无前恙螨(Cr=16.12%)、印度囊棒恙螨(Cr=11.02%)和褐鼠囊棒恙螨(Ascoschoengastia rattinorvegici)(Cr=9.52%),其优势革螨种类与黄胸鼠一致,也是纳氏厉螨(Cr=45.46%)、毒厉螨(Cr=28.10%)和柏氏禽刺螨(Cr=15.91%)。两种家鼠体表的优势螨种在宿主动物的不同个体间均呈聚集分布,不同优势螨种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协调(V:0.12~0.30)或负协调关系(V:-0.12~-0.29)。两种家鼠体表的螨类均主要采集于坝区景观,坝区景观家鼠体表螨类的总平均多度和总感染度大于山区景观(MA:P>0.05,MI:P<0.05)。不同性别的两种家鼠体表螨类感染情况存在差异,雄鼠更易受到螨类的感染。恙螨群落的物种组成在雌雄鼠体表呈中等不相似(黄胸鼠:CJ=0.467,褐家鼠:CJ=0.459),而革螨的物种组成则呈中等相似(黄胸鼠:CJ=0.576,褐家鼠:CJ=0.625)。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总体感染情况(Pm、MA、MI)在不同海拔梯度之间存在差异(P<0.05),低海拔(<1500米)的螨类感染最为严重。黄胸鼠体表螨类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数量在海拔500-999米达到最大值,而褐家鼠体表螨类的最高峰在海拔2000-2499米。在相邻的两个海拔梯度,家鼠体表螨类的物种相似程度很低(CJ<0.31)。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种多度理论曲线近似对数正态分布。黄胸鼠体表螨类群落的期望总物种数为295种,褐家鼠体表为129种。第二部分结果显示,印度囊棒恙螨云南株的PW、SB、ASB、AP、AM、AL、PL、S测量范围比广东株窄,其相应的测量均值及AW的测量均值小于广东株(P<0.05)。云南株印度囊棒恙螨的体长、体宽和3对足长度的均值也小于广东株(P<0.01)。云南株印度囊棒恙螨的AM、AL、S均值大于美国关岛印度囊棒恙螨,ASB、PSB、AL、S均值大于澳大利亚印度囊棒恙螨。结论:云南省黄胸鼠和褐家鼠两种家鼠对螨类的承载潜能大,螨类物种丰富度高。黄胸鼠体表的优势恙螨是地里纤恙螨、印度囊棒恙螨和攸氏无前恙螨,褐家鼠体表的优势恙螨是攸氏无前恙螨、印度囊棒恙螨和褐鼠囊棒恙螨,两种家鼠体表的优势革螨均为纳氏厉螨、毒厉螨和柏氏禽刺螨。优势螨种在宿主动物的不同个体间呈聚集分布。不同地理景观、不同性别、不同海拔梯度的家鼠体表螨类组成和感染存在差异。印度囊棒恙螨云南株的形态与广东株、国外株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地理株之间可能存在地理种群的分化。

刘昕航[3](2020)在《云南省齐氏姬鼠等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云南省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锡金小鼠(Mus pahari)和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的感染情况及相关生态分布规律。方法:根据1990—2015年对云南省39县(市)的长期现场调查资料,运用一系列统计方法,对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的感染情况及相关生态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用构成比(Cr)、感染率(P)、平均多度(MA)和感染度(MI)等常规统计指标描述三种野鼠(宿主)体表革螨的感染情况,并分析感染率(P)与平均多度(MA)之间的线性关系。用Sorensen相似度指数(Css)计算雌雄宿主体表革螨物种相似度,比较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宿主革螨感染差异。借助流行病学模型,计算预测感染率(PP),并分析实际感染率(OP)和预测感染率之间的线性关系。用Taylor幂函数测定革螨在不同宿主个体间的空间分布型。用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拟合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并预测每种野鼠体表革螨的总物种数。结果:在云南省境内所调查的39县(市)中,累计捕获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3种野鼠合计3209只,从三种野鼠体表共采集革螨26460只,分类鉴定为8科20属70种。从15个县(市)所捕获的1910只齐氏姬鼠体表共采集到革螨4035只,鉴定为7科18属50种,上海真厉螨Eulaelaps shanghaiensis(Cr=18.94%)和拟厩真厉螨E.substabularis(Cr=14.33%)所占构成比最高,是齐氏姬鼠体表的优势革螨。雌性和雄性齐氏姬鼠体表革螨的物种相似度Css=80.95%,上海真厉螨在成年齐氏姬鼠体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高于未成年鼠(P<0.05)。从14县(市)所捕获的720只锡金小鼠体表共采集到革螨14257只,鉴定为2科12属37种。贵州厉螨Laelaps guizhouensis(Cr=75.33%)、贫毛厉螨L.paucisetosa(Cr=14.68%)和兴义厉螨L.xingyiensis(Cr=6.91%)所占构成比最高,是锡金小鼠体表的优势革螨。雌性和雄性锡金小鼠体表革螨的物种相似度Css=75.86%,雄鼠体表贫毛厉螨的感染率高于雌鼠(P<0.05),但雌鼠体表贵州厉螨的平均多度高于雄鼠(P<0.05)。贵州厉螨和贫毛厉螨在成年鼠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均高于未成年鼠(P<0.05)。从21个县(市)所捕获的579只社鼠体表共采集到革螨8168只,鉴定为5科15属43种。土尔克厉螨L.turkestanicus(Cr=43.91%)、毒厉螨L.echidninus(Cr=18.72%)、福建厉螨L.fukienensis(Cr=16.99%)和特氏厉螨L.traubi(Cr=16.31%)所占构成比最高,是社鼠体表的优势革螨。雌性和雄性社鼠体表革螨的物种相似度Css=71.64%,雄鼠体表土尔克厉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均高于雌鼠(P<0.05),雄鼠体表毒厉螨的感染度高于雌鼠(P<0.05),但四种优势革螨在成年与未成年社鼠体表的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野鼠体表的优势革螨在所对应宿主动物的不同个体间均表现为聚集分布格局。部分优势革螨的感染率(P)和平均多度(MA)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如锡金小鼠体表贫毛厉螨和兴义厉螨的P和MA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892和0.955(P<0.05),社鼠体表土尔克厉螨、毒厉螨和福建厉螨的P和MA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了0.916、0.976和0.979(P<0.05)。借助流行病模型,可以通过部分优势革螨种的平均多度(MA)计算出预测感染率(PP),且实际感染率(OP)和预测感染率之间的相关性高,拟合优度好(EF值接近1),如锡金小鼠体表贫毛厉螨和兴义厉螨的OP和PP之间存在直线正相关(r=0.946和0.916,P<0.05),EF=0.991和0.984;社鼠体表4种优势革螨(土尔克厉螨、毒厉螨、福建厉螨、特氏厉螨)的OP和PP之间存在直线正相关(r=0.964、0.956、0.999和0.967,P<0.05),EF=0.8827、0.8116、0.5791和0.7356。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用Preston对数正态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R2=0.08715、0.7370和0.6219)。在种多度分布曲线拟合基础上,可以通过曲线下面积的粗略估算预测总的革螨种数,如:齐氏姬鼠的总革螨种数预测为71种,即有21种稀有种革螨可能因为数量太少而在抽样调查中被漏掉。结论:齐氏姬鼠、锡金小鼠和社鼠三种野鼠体表的革螨种类丰富,最主要的优势革螨分别是上海真厉螨、贵州厉螨和土尔克厉螨,部分优势革螨的感染率和平均多度之间具有较高相关性。雄鼠和成年鼠体表革螨感染大多高于雌鼠和未成年鼠。同一鼠种不同个体间的革螨感染很不均匀,表现为聚集性分布。通过平均多度(MA)可以计算出预测感染率(PP)。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在种多度分布曲线拟合基础上可以预测革螨的总物种数。

曾凡勇[4](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杨鹏彪,宋文宇,佘慧媛,吴学森,姜萍,邹云集,侯鹏,郭宪国[5](2015)在《川西南山区大绒鼠体表寄生虫多样性调查》文中研究说明在四川省西南部山区选取调查点,用鼠笼(夹)加食饵诱捕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采集并鉴定其体表的所有寄生虫。从7个调查地点共捕获大绒鼠127只,采集到恙螨、革螨、蚤和吸虱4大类体表寄生虫共3128只,分类鉴定为131种。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总感染率为96.06%,总平均多度(平均个体数,虫指数)为24.63只寄生虫/每鼠。恙螨优势种为绒鼠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eothenomydis(24.26%,450/1855);革螨优势种为金氏厉螨Laelaps chini(70.28%,506/720);蚤类优势种为方叶栉眼蚤Ctenophthalmus quadratus(47.30%,149/315)和绒鼠怪蚤Paradoxopsyllus custodis(13.65%,43/315);吸虱优势种为缺齿甲胁虱Hoplopleura edentula(95.38%,227/238)。U检验结果显示,雌、雄大绒鼠宿主间的全部体表寄生虫、恙螨和蚤的物种数和平均个体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体表寄生虫与宿主身体参数(体质量)间无明显的直线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较低(r<0.3,P<0.05)。四川西南山区大绒鼠的体表寄生虫种类十分丰富,物种多样性很高,主要寄生虫类群是恙螨和革螨,并有多种传染病媒介种类。

彭培英,郭宪国,宋文宇,候鹏,邹云集[6](2015)在《贵州省部分地区大绒鼠体表寄生虫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贵州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状况,以及为相关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于2013年7—8月选取贵州省都匀、龙里、贵阳、安顺、织金5个县(市)进行了大绒鼠体表寄生虫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贵州5个县(市)共捕获到大绒鼠185只,其中175只感染体表寄生虫,感染率高达94.6%;采集到体表寄生虫62种,包括17种恙螨、33种革螨、3种吸虱和9种蚤。密点纤恙螨为优势恙螨种,占恙螨总数的38.3%;金氏厉螨为优势革螨种,占革螨总数的93.3%;缺齿甲胁虱为优势吸虱种,占吸虱总数的96.3%;宽突栉眼蚤为优势蚤种,占蚤总数的35.0%。恙螨、吸虱、蚤的数量和物种数雌雄大绒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雄性大绒鼠体表的革螨感染率(97.96%)、种类数(30种)和个体数量(2 339只)均显着高于雌性大绒鼠。恙螨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与大绒鼠体重呈轻度负相关;革螨、吸虱、蚤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与大绒鼠体重、体长间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

杨志华,王乔花,董文鸽,林上进,孙笑梅,郭宪国[7](2011)在《云南梁河440只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寄生状况初步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调查分析云南梁河县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的寄生状况。方法:用鼠笼、鼠夹加食饵的方法诱捕小兽,用全捕法采集诱捕小兽体表的所有蚤类和吸虱,按"一兽一瓶"置于70%酒精内保存和固定。每只昆虫标本经逐级酒精脱水、透明和干燥后制作成玻片标本,于显微镜下逐一鉴定到种。群落基本结构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及生态优势度指数(C′)来描述;空间分布格局用扩散系数CI、指数(I)、Cassie指数(CA)及聚块指数(m*/m)进行测定。结果:从所捕获的啮齿目、食虫目7科10属20种440只小兽体表,共采集到蚤类昆虫263只,隶属5科8属10种,方叶栉眼蚤、偏远古蚤、印鼠客蚤和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为优势种;吸虱昆虫1 316只,隶属3科3属6种,太平洋甲胁虱、缺齿甲胁虱和社鼠甲胁虱为优势种。优势蚤种和优势虱种在其对应的主要宿主体表的寄生表现为聚集型分布。结论:本文调查的440只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种类组成比较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宿主选择特异性吸虱高于蚤类,优势种类在其对应的主要宿主体表的寄生均表现为聚集型分布。

左小华[8](2011)在《云南省蚤虱昆虫宿主特异性和流行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对比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寄生蚤虱昆虫(蚤类与吸虱)的宿主选择范围、营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分离的异同,综合评判不同蚤种和不同虱种的宿主特异性高低和生态分化情况;(2)预测代表性小兽体表蚤虱昆虫感染率。材料与方法:(1)原始数据资料来源于1997~2009年13年间对云南省境内23个县(市)的现场抽样调查;(2)运用构成比(Cr)、物种丰富度(S)、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结合对应分析,综合分析主要蚤虱昆虫的宿主特异性;运用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生态位重叠群划分;(3)选择褐家鼠体表蚤虱昆虫为研究对象,运用流行病模型,预测蚤虱昆虫的感染率。结果:(1)共捕获小兽15082头,分类鉴定为5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兔形目、食肉目)10科35属65种。从捕获的小兽体表共采集到蚤12264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6科26属51种(包括待定1种);共采集吸虱3888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5科7属31种;(2)大部分蚤种比吸虱的宿主范围、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基于主要蚤虱昆虫生态位重叠指数的系统聚类表明,12种吸虱在λ=15.0的位置被分成8个生态位重叠群,但蚤只被分成4个生态位叠群;(3)吸虱和其宿主存在“一对一”的稳定寄生关系(种特异性、属特异性和科特异性均较高),但蚤类的宿主特异性明显低于吸虱;(4)褐家鼠体表蚤虱昆虫实测感染率和预测感染率之间存在较高的线性相关,拟合优度较高。结论:(1)吸虱昆虫是一类宿主特异性很高的体表寄生虫。在宿主选择上,吸虱昆虫存在明显的生态位分离。特定吸虱种类与特定小兽宿主之间往往存在“一对一”的稳定对应寄生关系,吸虱昆虫与小兽宿主之间的协同进化程度较高。(2)与吸虱昆虫相比较,蚤类昆虫的宿主特异性较低且因具体蚤种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在宿主选择上,不同蚤种之间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分离不明显。蚤类昆虫与小兽宿主之间虽然存在一定的协同进化关系,但整体协同进化程度明显低于吸虱昆虫。(3)宿主选择范围较窄、与小兽宿主间协同进化程度很高的吸虱昆虫高度特化,宿主特异性很高,其在不同宿主动物间传播疾病的媒介潜能明显下降。宿主选择范围较宽、与小兽宿主间协同进化程度较低的蚤类昆虫,宿主特异性较低,其在不同宿主动物间传播疾病的媒介潜能较高。这是蚤类能够在不同动物宿主之间(如:鼠-鼠之间)以及在动物宿主和人之间(鼠-人之间)传播诸如鼠疫和鼠源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等人兽共患病的基本原因。(4)褐家鼠体表蚤虱昆虫的感染率可以通过平均多度M来对所研究的蚤虱昆虫感染率进行预测。

荆永光[9](2010)在《云南省小兽体表寄生昆虫流行分布及相关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调查云南省小兽体表昆虫(蚤类和虱类)的种群组成、分布状况、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2)在此基础上,探讨小兽体表昆虫与小兽和环境之间的生态适应关系,不同蚤类之间在不同海拔资源的相似程度;(3)探讨方叶栉眼蚤的区域分布和其对宿主的选择。材料与方法:(1)蚤类原始数据来源于1997~2008年12年间对云南省22个县(市)的现场抽样调查;因2000年之前未进行吸虱调查,所以吸虱的调查点为20个(缺少景洪、墨江2个调查点)。(2)选用目前群落生态研究中广泛应用的蚤指数(If、染蚤率(Rf、物种丰富度指数(S)、群落均匀度(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生态优势度指数(C’)及群落内各个种类构成比(Cr)进行群落结构计算;(3)根据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结合云南省本身的自然地理情况,将云南省划分为5个动物地理小区,即横断山中部小区,横断山南部小区,滇东高原小区,滇西高原小区和滇南山地小区(本文资料缺少滇西高原小区),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指数(C’)和群落内各个种类构成比(Cr)分析各地理小区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探讨昆虫的区系分布和其与各小区的适应关系。(4)用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生态优势度指数(C’)分析各环境梯度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探讨昆虫物种丰富度和区系在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的基本特征。(5)采用Levin’s模型、Cowell-Futuyma’s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测定小兽体表昆虫(12种蚤类和12种吸虱)不同海拔的垂直生态位宽度、不同纬度的的水平生态位宽度、以60种小兽为资源序列的营养生态位宽度及12种蚤类在不同海拔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和生态位重叠指数。通过生态位研究探讨蚤类和吸虱与其生存环境梯度的适应关系及蚤种间在不同海拔的相似程度。结果:(1)本次研究中共捕获到13 769只小兽,隶属6目11科33属60种,从小兽体表共采集蚤类10 330只(隶属6科26属51种),采集吸虱36 170只(隶属7科9属31种)。黄胸鼠(27.95%)、齐氏姬鼠(13.54%)、大绒鼠(12.67%)及褐家鼠(8.29%)是主要优势小兽种群。以方叶栉眼蚤(23.46%)、印鼠客蚤(22.70%)和缓慢细蚤(12.92%)为主要优势蚤类种群。棘多板虱(22.62%)、太平洋甲胁虱(14.77%)、锯多板虱(10.95%)、缺齿甲胁虱(10.72%)四种吸虱为主要优势吸虱种群。蚤类昆虫的个体数量(10 330只)虽然没有吸虱昆虫(36 170只)多,但其种类明显多于吸虱昆虫。与国内其它省(区)比较,云南省蚤类和吸虱种类相对比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云南省复杂的生态环境导致了较高的昆虫群落生态多样性。(2)两类昆虫在不同的动物地理区域的分布不均衡,横断山中部小区蚤类和虱类种类相对较丰富,蚤类和虱类群落稳定性趋势基本相同,依次为横断山中部小区>滇东高原小区>滇南山地小区>横断山南部小区。在采获的51种蚤类中,东洋界有37种,古北界成分仅有3种:虱类共采获31种,其中东洋界有19种,古北界仅有1种;两者的两界兼有种均有11种。两类昆虫都是东洋界成分占主导地位,古北界成分最少。兼有种占次要地位且分布较为均衡,但优势种主要为两界兼有种如蚤类中的印鼠客蚤、缓慢细蚤和虱类的太平洋甲胁虱、棘多板虱等。(3)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群落多样性指数沿不同纬度环境呈现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两者的多样性指数均在25-28°N之间形成高峰,在此区间共有总数69.66%的蚤类(43种)和86.94%的吸虱(全部31种)。36种蚤类(总数占59.48%)在2000~3500m之间分布;全部31种吸虱(总数占90.47%)在1000-3500m之间分布。(4)在测定的12种蚤类和12种吸虱昆虫生态位宽度中,营养生态位最宽的分别是近端远棒蚤(0.066)和太平洋甲胁虱(0.074);垂直生态位最宽的是不等单蚤(0.393)和红姬甲胁虱(0.510);水平生态位最宽的是缓慢细蚤(0.390)和太平洋甲协虱水平生态位最宽(0.435)。蚤类和吸虱昆虫在三种资源的生态位宽度均较窄,整体上蚤类营养生态位宽度和宿主范围较吸虱略高,两者的垂直和水平生态位宽度无明显差异。大多数蚤类种类之间的垂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指数较低,它们在不同海拔梯度选择上形成了明显的分离现象;总体上不同蚤种类之间在不同海拔选择上的生态位重叠较低,对生态位重叠矩阵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的系统树形聚类图显示,当λ=23时,将12种蚤类才出现明显聚集显现,这说明蚤类对不同海拔的利用有较强的选择性。(5)方叶栉眼蚤在横断山中部小区的构成比为98.40%,5种主要宿主(大绒鼠、西南绒鼠、锡金小鼠、齐氏姬鼠、四川短尾鼩)体表的方叶栉眼蚤总构成比达96.73%,其中以大绒鼠最为重要(其体表的方叶栉眼蚤占85.97%)。结论:(1)云南省蚤类和吸虱昆虫的种类丰富,在不同的环境分布不均衡。两类昆虫均是东洋界成分占主导地位,但优势种主要为兼有种。(2)蚤类和吸虱昆虫与小兽宿主及各环境之间存在较低的适应关系,在宿主选择上蚤类适应性略高于小兽体表吸虱。(3)方叶栉眼蚤主要分布在横断山中部小区,最主要的宿主是大绒鼠,具有较高的宿主特异性。

闫毅[10](2009)在《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的分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中国云南鼠类体表的主要革螨类群进行了初步的分类研究。通过对采自云南28县市鼠类体表主要革螨的详细形态学比较研究和分类学研究,记述了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3科(厉螨科Laelapidae,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和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17属(厉螨属Laelaps,血厉螨属Haemolaelaps,阳厉螨属Androlaelaps,地厉螨属Dipolaelaps,上厉螨属Hyperlaelaps,新曲厉螨属Neocypholaelaps,鼹厉螨属Oryctolaelaps,竹厉螨属Rhyzolaelaps,华厉螨属Sinolaelaps,毛厉螨属Tricholaelaps,下盾螨属Hypoaspis,血革螨属Haemogamasus,真厉螨属Eulaelaps,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棘刺螨属Echinonyssus,拟脂刺螨属Liponyssoides,禽刺螨属Ornithonyssus),共83种,其中包括6个云南省新记录种:网纹广厉螨Cosmolaelaps retirugi Ma,Yang et Zhang,2004;荷氏血革螨Haemogamasus hodosi Buiakova et Goncharova,1961;三峡血革螨Haemogamasussanxiaensis Liu et Ma,2001;拟达呼尔血革螨Haemogamasus paradauricus Teng et Pan,1964;田鼠赫刺螨Hirstionyssus microti Hsu et Ma,1964;青海赫刺螨Hirstionyssus qinghaiensis Guet Yang,1986)。记述了3科及17属的鉴别特征和6个云南新记录种的主要鉴别特征;详细记载了每一个种的寄主名录,地理分布和每一个种的寄主新记录。编制了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所有已知亚科、属、种的检索表,并对云南省新记录种和17个属的部分代表种绘制了准确反映特征的形态图。本研究为69种革螨增加了寄主新记录,其中有65种革螨增加了鼠类寄主新记录。累计增加寄主新记录种数达403种,其中累计报道鼠类寄主新记录达297种。对云南鼠类体表革螨各属、各种与寄主种类的对应关系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应用PAUP*4.0系统发育软件,通过内、外群的比较,选用了38个特征进行分析,首次对中国厉螨亚科14个属进行了属间的支序分析的探讨。使用NJ法建树,得到能较好的反映厉螨亚科下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的支序图,结果表明:国内已知14个属除新曲厉螨属以外,其余13属为一单系群;新曲厉螨属的分类地位尚需进一步探究。支持将上厉螨和毛厉螨分别独立成属,隶属于厉螨亚科。对云南鼠类体表的3科17属83种革螨进行了区系分析,分别分析了17个属和83个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区系构成特点,结果显示:这83种革螨的区系类型十分复杂,有大多数的种类为东洋界区系型;在中国区系中,又以西南-华中区区系型为主。通过对83种革螨寄主多样性进行详细总结和分析,发现鼠类体表革螨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绝大多数的革螨可以在多种鼠类寄主体表被发现,甚至还可在其他脊椎动物或节肢动物以及它们的巢穴中被发现。其中69种革螨增加了寄主新记录,累计增加寄主新记录共403种;65种革螨增加鼠类寄主新记录,累计增加鼠类寄主新记录297种。

二、中国云南吸虱昆虫种类初步调查(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云南吸虱昆虫种类初步调查(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成果发表现状
3 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3.1 昆虫物种多样性调查
    3.2 昆虫区系研究
        3.2.1 昆虫区系调查
        3.2.2 昆虫地理区划
    3.3 昆虫群落多样性
    3.4 昆虫遗传多样性格局
    3.5 昆虫地理分布格局
        3.5.1 大尺度昆虫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3.5.2 省级尺度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3.5.3 区域尺度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4 问题与展望
    4.1 问题
    4.2 展望

(2)云南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生态及印度囊棒恙螨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云南省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的生态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原始资料来源
        1.1.2 现场调查
        1.1.3 宿主动物及其体表螨类采集
        1.1.4 恙螨和革螨分类鉴定
        1.1.5 宿主感染统计
        1.1.6 物种多样性统计
        1.1.7 优势螨种的空间分布计算
        1.1.8 类间(种间)关系分析
        1.1.9 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预测
    1.2 实验结果
        1.2.1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感染情况
        1.2.2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群落结构统计
        1.2.3 两种家鼠体表两大螨类相互生态关系分析
        1.2.4 两种家鼠体表优势螨种特征分析
        1.2.5 不同地理景观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1.2.6 不同性别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1.2.7 不同海拔梯度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1.2.8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预测
    1.3 讨论
        1.3.1 云南省两种家鼠体表螨类感染与多样性分析
        1.3.2 两种家鼠体表优势螨种特征分析
        1.3.3 不同地理景观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1.3.4 不同性别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1.3.5 不同海拔梯度两种家鼠体表螨类分布变化
        1.3.6 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预测
    1.4 小结
第二章 云南省印度囊棒恙螨的形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标本的来源与选择
        2.1.2 恙螨幼虫的形态结构名称及缩写
    2.2 实验结果
        2.2.1 云南株印度囊棒恙螨的主要形态特征
        2.2.2 不同地理株印度囊棒恙螨的形态结构比较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云南省齐氏姬鼠等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实验材料(原始数据来源)
研究方法
    1 野外调查、捕鼠、革螨采集与小兽鉴定
    2 革螨玻片标本的制作与鉴定
    3 统计分析
        3.1 常规统计
        3.2 空间分布型
        3.3 宿主体表优势革螨预测感染率
        3.4 宿主体表革螨几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
        3.5 不同性别和年龄宿主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3.6 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种多度分布
        3.7 革螨群落总物种数预测
结果
    1 革螨采集和鉴定情况
    2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
        2.1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构成
        2.2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的空间分布型
        2.3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的预测感染率及与平均多度间关系
        2.4 不同性别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2.5 不同年龄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2.6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群落种多度分布
        2.7 齐氏姬鼠体表革螨总物种数预测
    3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
        3.1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构成
        3.2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空间分布型
        3.3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优势种感染率与平均多度间关系
        3.4 不同性别的锡金小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3.5 不同年龄锡金小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3.6 锡金小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
    4 社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
        4.1 社鼠体表革螨构成
        4.2 社鼠体表革螨优势种空间分布型
        4.3 社鼠体表革螨优势种感染率与平均多度间关系
        4.4 不同性别的社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4.5 不同年龄社鼠体表革螨感染比较
        4.6 社鼠体表革螨群落的种多度分布
        4.7 社鼠体表革螨总物种数预测
讨论
    1 云南省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的寄生状况
    2 三种野鼠体表优势革螨的空间分布格局
    3 宿主体表革螨感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4 宿主动物性别与年龄对革螨感染的影响
    5 革螨群落种多度分布和总物种数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厩真厉螨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5)川西南山区大绒鼠体表寄生虫多样性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方法
    1.1调查时间和地点
    1.2寄生虫采集和鉴定
    1.3数据分析
2结果
    2.1大绒鼠体表寄生虫感染情况
    2.2不同性别大绒鼠体表寄生虫感染差异
    2.3大绒鼠体表寄生虫感染与宿主动物身体参数之间的关系
3讨论

(6)贵州省部分地区大绒鼠体表寄生虫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调查研究方法
    1.1调查地点的选取
    1.2体表寄生虫的采集和分类鉴定
    1.3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大绒鼠体表感染寄生虫的种类与数量
    2.2雌雄大绒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差异
    2.3体表寄生虫感染与大绒鼠体重、体长的关系
3结论与讨论

(7)云南梁河440只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寄生状况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与研究方法
    1.1 野外调查
    1.2 小兽鉴定
    1.3 蚤类和吸虱昆虫采集与鉴定
    1.4 生态统计
        1.4.1 常规统计分析
        1.4.2 群落基本结构分析
        1.4.3 空间分布格局测定
2 结果
    2.1 小兽种类及体表寄生蚤类和吸虱昆虫情况
    2.2 蚤类和吸虱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分析
    2.3 空间分布格局测定
3 讨论

(8)云南省蚤虱昆虫宿主特异性和流行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Chinese Abstract)
英文摘要(English Abstract)
前言(Introduction)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结果(Results)
讨论(Discussions)
结论(Conclusions)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附录1:小兽名录(Appendix 1:Name list of Small mammals)
附录2:蚤类名录(Appendix 2:Name list of Fleas)
附录3:吸虱名录(Appendix 3:Name list of Sucking lice)
研究生期间所完成的论文目录及代表性论文(Contents ofpublished papers and the representation papers)
文献综述(Review)
致谢(Acknowledgements)

(9)云南省小兽体表寄生昆虫流行分布及相关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小兽名录
附录2 蚤类名录
附录3 吸虱名录
综述 小兽体表昆虫研究现状与进展
    参考文献
在研究生期间所完成的论文目录
致谢

(10)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的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况
    一、鼠类体表节肢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 鼠类体表生活的昆虫纲类群
        (二) 鼠类体表生活的蛛形纲类群
        (三) 啮齿动物及其体表革螨的多样性
    二、革螨系统学的发展
        (一) 革螨类在蜱螨亚纲的分类地位
        (二) 革螨股的分类系统
        (三) 鼠类体表革螨的分类沿革
        1.厉螨科Laelapidae
        2.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
        3.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四) 国内研究简史
    三、生物学特性
        (一) 发育和繁殖
        (二) 食性
        (三) 寿命和耐饥饿力
    四、与人类的关系
    五、分类特征及术语
        (一) 颚体(gnathosoma)
        1.螯肢(chelicera)
        2.须肢(pedipalps)
        3.头盖(tectum)
        4.口下板(hypostome)
        5.上唇(labrum)
        6.内磨叶(internal malae)
        7.颚角(corniculi)
        8.涎针(salivary styli)
        9.下颚沟(hypognathal groove)
        (二) 躯体背面(dorsum idiosoma)
        1.背板(dorsal plate)
        2.背面毛序(chaetotaxy)和孔(pore)
        (三) 躯体腹面(venter idiosoma)
        1.原三胸板(tritosternum)
        2.胸前板(presternal plate)
        3.胸板(sternal plate)
        4.胸后板(metasternal plate)
        5.内足板(endopodal plate)
        6.生殖腹板(genito-ventral plate)
        7.肛板(anal plate)
        8.足后板(metapodal plate)
        9.全腹板(holoventral plate)
        10.生殖孔(genital opening)
        11.气门(stigma)、气门板(peritrematic plate)和气门沟(peritreme)
        (四) 足(legs)
        1.转节和股节
        2.膝节和胫节
        3.跗节Ⅱ-Ⅳ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一、研究材料
        (一) 标本采集工具
        (二) 标本采集与保存
        (三) 标本制作
        1.封固液配制
        2.玻片标本制作步骤
    二、研究方法
        (一) 寄主鼠类的分类方法
        (二) 革螨的分类方法
第三章 分类记要
    一、厉螨科Laelapidae Berlese
        厉螨亚科Laelapinae Berlese
        (一) 厉螨属Laelaps Koch
        1.阿尔及利厉螨Laelaps algericus Hirst,1925
        2.金氏厉螨Laelaps chini Wang et Li,1965
        3.(鼠平)厉螨Laelaps clethrionomydis Lange,1955
        4.毒厉螨Laelaps echidninus Berlese,1887
        5.极厉螨Laelaps extremi Zachvatkin,1948
        6.福建厉螨Laelaps fukienensis(Wang),1963
        7.贵州厉螨Laelaps guizhouensis Gu et Wang,1981
        8.鸿基厉螨Laelaps hongaiensis Grochovskaya et Nguen-Xuen-Xoe,1961
        9.耶氏厉螨Laelaps jettmari Vitzthum,1930
        10.柳氏厉螨Laelaps liui Wang et Li,1965
        11.巢鼠厉螨Laelaps micromydis Zachvatkin,1948
        12.纳氏厉螨Laelaps nuttalli Hirst,1915
        13.贫毛厉螨Laelaps paucisetosa Gu et Wang,1981
        14.太原厉螨Laelaps taingueni Grochovskaya et Nguyen-Xuan-Hoe,1961
        15.特氏厉螨Laelaps traubi Domrow,1962
        16.土尔克厉螨Laelaps turkestanicus Lange,1955
        17.兴义厉螨Laelaps xingyiensis Gu et Wang,1981
        18.景东厉螨Laelaps jingdong Tian et al,1990
        (二) 血厉螨属Haemolaelaps Berlese
        19.异样血厉螨Haemolaelaps anomalis Wang,Liao et Lin
        20.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alis(Berlese)
        21.中华血厉螨Haemolaelaps chinensis Wang
        22.心形血厉螨Haemolaelaps cordatus Teng et Pan
        23.格氏血厉螨Haemolaelaps glasgowf(Ewing)
        24.李氏血厉螨Haemolaelaps liae Wang
        25.东方血厉螨Haemolaelaps orientalis Teng et Pan
        26.鼯鼠血厉螨Haemolaelaps petauristae Gu et Wang
        27.半漠血厉螨Haemolaelaps semidesertus Bregetova
        28.特氏血厉螨Haemolaelaps traubi(Strandtmann)
        (三) 阳厉螨属Androlaelaps Berlese
        29.徐氏阳厉螨Androlaelaps hsui Wang et Li
        30.单阳厉螨Androlaelapa singularis Wang et Li
        (四) 地厉螨属Dipolaelaps Zemskaya et Pionlkovskaya
        31.短尾鼩地厉螨Dipolaelaps anourosorecis(Gu et Wang)
        32.江口地厉螨Dipolaelaps jiangkouensis Gu
        33.何氏地厉螨Dipolaelaps hoi Chang et Hsu
        (五) 上厉螨属Hyperlaelaps Zachvatkin
        34.田鼠上厉螨属Hyperlaelaps microti(Ewing)
        (六) 新曲厉螨属Neocypholaelaps Vitzthum
        35.印度新曲厉螨Neocypholaelaps indica Evans
        (七) 鼹厉螨属Dryctolaelaps Lange,1955
        36.比氏鼹厉螨Oryctolaelaps bibikovae Lange,1955
        (八) 华厉螨属Sinlaelaps Gu et Wang
        37.云南华厉螨Sinolaelaps yunnanensis Tian
        (九) 竹厉螨属Rhyzolaelaps Bergetova et Grokhovskaya
        38.异毛竹厉螨Rhyzolaelaps inaequipilis Bregetova et Grokhovskaya
        (十) 毛厉螨属Tricholaelaps Vitzthum
        39.鼠颚毛厉螨Tricholaelaps myonysognathus(Grochovskaya et Nguen-Xuan-Hoe)
        下盾螨亚科Hypoaspidinae Vitzthum
        (十一) 下盾螨属Hypoaspis Canestrini
        40.黔下盾螨Hypoaspis(Cosmolaelaps)chianensis Gu
        41.李氏下盾螨Hypoaspis(Cosmolaelaps)leeae Tseng
        42.溜下盾螨Hypoaspis(Geolaelaps)lubrica Voigts et Oudemans
        43.兵下盾螨Hypoaspis(Cosmolaelaps)miles(Berlese)
        44.巴氏下盾螨Hypoaspis(Laelaps)pavloskii(Bregetova)
        45.胸前下盾螨Hypoaspis(Geolaelaps)praesternalis Willmann
        46.网纹下盾螨Hypoaspis(Cosmolaelaps)retirugi Ma,Yang et Zhang(云南新记录)
        血革螨亚科Haemogamasinae Oudemans
        (十二) 血革螨属Haemogamasus Berlese
        47.凹胸血革螨Haemogamasus Concavus Teng et Pan
        48.达呼尔血革螨HaemogamasusdauricusBregetova
        49.背颖血革螨Haemogamasus dorsalis Teng et Pan
        50.顾氏血革螨Haemogamasus gui Tian,1990
        51.荷氏血革螨Haemogamasus hodosi Buiakova et Goncharova(云南新记录)
        52.东北血革螨Haemogamasus mandschuricus Vitzthum
        53.山区血革螨Haemogamasus monticola Wang et Li
        54.巢仿血革螨Haemogamasus nidiformis Bregetova
        55.橄形血革螨Haemogamasus oliviformis Teng et Pan
        56.拟达呼尔血革螨Haemogamasus paradauricus Teng et Pan(云南新记录)
        57.拱胸血革螨Haemogamasus pontiger(Berlese)
        58.方形血革螨Haemogamasus quadratus Teng et Pan
        59.四毛血革螨Haemogamasus quadrisetatus Vitzthum
        60.四川血革螨Haemogamasus szechwanensis Zhang
        61.三峡血革螨Haemogamasus sanxiaensis Liu et Ma,2001(云南新记录)
        62.多齿血革螨Haemogamasus multidentis Guo et Gu,1997
        63.六毛血革螨Haemogamasus sexsetosus Guo et Gu,1998
        64.三叉毛血革螨Haemogamasus trifurcisetus Zhou et Jiang
        (十三) 真厉螨属Eulaelaps Berlese
        65.东方真厉螨Eulaelaps dongfangis Wen
        66.松鼠真厉螨Eulaelaps dremomydis Gu et Wang
        67.互助真厉螨E.huzhuensis Yang et Gu
        68.上海真厉螨Eulaelaps shanghaiensis Wen
        69.厩真厉螨Eulaelaps stabularis(Koch)
        70.拟厩真厉螨Eulaelaps stabularis Yang et Gu
        赫刺螨亚科Hirstionyssinae Evans et Till
        (十四)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
        71.越中赫刺螨Hirstionyssus callosciuri Bregetova et Grokhovskaya
        72.湖北赫刺螨Hirstionyssus hupehensis Hsu et Ma
        73.中印赫刺螨Hirstionyssus indosinensis Bregetova et Grokhovskaya
        74.淡黄赫刺螨Hirstionyssus isabellinus(Oudemans)
        75.田鼠赫刺螨Hirstionyssus microti Hsu et Ma(云南省新记录)
        76.新华赫刺螨Hirstionyssus neosinicus Teng et Pan
        77.青海赫刺螨Hirstionyssus qinghaiensis Gu et Yang(云南新记录)
        78.松鼠赫刺螨Hirstionyssus sciurinus(Hirst)
        79.鼩鼱赫刺螨Hirstionyssus sunci Wang
        80.线鼠赫刺螨Hirstionyssus tamiopis Wang
        (十五) 棘刺螨属Echinonyssus Hirst
        81.鼻棘刺螨Echinonyssus nasutus Hirst
    二、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 Kolenati
        (十六) 拟脂刺螨属Liponyssoides Hirst
        82.鼠拟脂刺螨Liponyssoides muris(Hirst)
    三、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Oudemans
        (十七) 禽刺螨属Ornithonyssus Sambon
        83.柏氏禽刺螨Ornithonyssus bacoti(Hirst)
第四章 中国厉螨亚科革螨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1 原理及方法
        1.1 支序系统学概述
        1.2 系统发育所选用的计算机程序
        1.2.1 PAUP~*4.0(Beta 10)软件的简介
        1.2.2 系统树(支序图)参数说明
        1.2.3 分析步骤
    2 厉螨亚科的属间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2.1 内群和外群
        2.2 特征形状分析
        2.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地理区系分析
    一、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的地理分布
    二、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的区系构成特点
    三、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的区系构成特点
    四、讨论
第六章 云南鼠类体表革螨的寄主多样性分析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1.结果与结论
    2.讨论
    3.有待克服的问题
    4.今后的研究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宿主动物名录

四、中国云南吸虱昆虫种类初步调查(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昆虫生物地理学进展与展望[J]. 李俊洁,黄晓磊. 地理学报, 2022(01)
  • [2]云南两种家鼠体表螨类生态及印度囊棒恙螨形态研究[D]. 丁帆. 大理大学, 2021
  • [3]云南省齐氏姬鼠等三种野鼠体表革螨生态研究[D]. 刘昕航. 大理大学, 2020(05)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川西南山区大绒鼠体表寄生虫多样性调查[J]. 杨鹏彪,宋文宇,佘慧媛,吴学森,姜萍,邹云集,侯鹏,郭宪国. 四川动物, 2015(02)
  • [6]贵州省部分地区大绒鼠体表寄生虫调查[J]. 彭培英,郭宪国,宋文宇,候鹏,邹云集. 贵州农业科学, 2015(02)
  • [7]云南梁河440只小兽体表蚤类和吸虱昆虫寄生状况初步分析[J]. 杨志华,王乔花,董文鸽,林上进,孙笑梅,郭宪国. 大理学院学报, 2011(12)
  • [8]云南省蚤虱昆虫宿主特异性和流行预测研究[D]. 左小华. 大理学院, 2011(01)
  • [9]云南省小兽体表寄生昆虫流行分布及相关生态研究[D]. 荆永光. 大理学院, 2010(02)
  • [10]云南鼠类体表主要革螨的分类研究[D]. 闫毅. 贵州大学, 2009(S1)

标签:;  ;  ;  ;  ;  

中国云南吸虱种类的初步调查(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