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栽培平菇的初步研究

人工栽培平菇的初步研究

一、亚侧耳的人工栽培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筱,付晓雨,胡素娟,宋志波,刘芹,孔维威,康源春,袁瑞奇,张玉亭,孔维丽[1](2021)在《基于ITS序列对河南省山区部分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鉴定分析》文中指出为了对收集的河南省野生食药用菌资源开展分类鉴定,应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方法对收集于不同地区的51株野生食用菌菌株进行鉴定,基于NJ(Neighbour-Joining)法构建rDNA ITS1、ITS4序列的分子进化系统树,同时对相同属间各菌株ITS序列进行比对分析。NCBI数据库比对结果表明,51个菌株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在92.9%~100%,隶属于2个亚纲5目14科14属28种;遗传进化树分为3个分支,侧耳属(Pleurotus)的盖囊侧耳(Pleurotus cystidiosus)单独聚为一支,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哥伦比亚侧耳(Pleurotus columbine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美味侧耳(Pleurotus sapidus)聚为第二支,丝膜菌属(Cortinarius)、马勃属(Lycoperdon)、口蘑属(Tricholoma)、乳牛肝菌属(Suillus)、灵芝属(Ganoderma)、乳菇属(Lactarius)等聚为第三支,种间各自聚为小支,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侧耳属的25个菌株为6个差异菌株,丝膜菌属、马勃属、口蘑属、乳牛肝菌属、灵芝属、乳菇属等的18株菌株为14个差异菌株。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河南省野生资源分布奠定基础。

李春霞[2](2021)在《真姬菇优良菌株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ARTP诱变技术对真姬菇菌株O-T进行改良,分别对试验中获得的全部双核菌丝进行筛选,并通过分析栽培数据及SSR分子标记结果,最终筛选出优质菌株。试验结果如下:(1)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生质体制备过程中最佳酶解温度为32℃、酶解时间为3.5 h、稳渗剂为0.6 mol/L甘露醇、溶壁酶浓度为20 mg/m L。采用ARTP诱变技术对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在原生质体致死率达到90%的前提下,本研究确定最佳诱变时间为100 s,本试验共获得290株诱变菌株,其中288株菌株为双核菌株,2株菌株为单核菌株。双核菌株筛选试验结果表明30株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高于出发菌株O-T。平板筛选共获得7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强的菌株(M-105、M-50、M-65、M-212、M-56、M-53、M-94),4株产漆酶能力较强的菌株(M-50、M-48、M-96、M-133)。拮抗试验结果表明出发菌株O-T与菌株M-133、M-96、M-53、M-94之间没有拮抗现象,与其他菌株之间有拮抗现象,但拮抗程度较弱。通过测定栽培料中的酶活力、子实体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农艺性状指标,本试验从10株诱变菌株中筛选出的优势菌株为M-56,该菌株在栽培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产漆酶能力,与出发菌株O-T相比,酶活力增加了1.69倍;菌株M-56的子实体单瓶平均产量为197.33 g/瓶,与出发菌株O-T相比,增产6.19%;农艺性状较好,菌盖颜色为白色,略有大理石状斑纹。此外,该菌株的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也显着性高于出发菌株O-T,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7.26%。(2)本研究将亲本O-T的单孢悬浮液进行诱变,确定诱变时间为120 s,诱变后共获得51株单核菌丝。将菌株O-T的单核菌丝(包括2株经原生质体诱变得到的单核菌丝)与菌株B-4的单核菌丝进行杂交,采用随机杂交的方式共获得53个杂交组合,其中33株菌株杂交成功。平板筛选共获得12株优势菌株,两亲本与12株优势菌株的拮抗试验结果表明,12株菌株均为杂交成功的新菌株,与两亲本之间拮抗现象均明显。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杂交菌株H-9表现出较强的产酶能力,均极显着高于两亲本(菌株O-T和菌株B-4),分别提高了1.39和0.98倍,此外,子实体农艺性状优良,菌盖颜色为白色,菌盖表面基本无大理石状斑纹,子实体单瓶平均产量与两亲本相比具有极显着性差异,单瓶产量达到232 g/瓶,分别增产24.85%和9.85%。此外,该菌株栽培获得的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与亲本O-T相比提高了17.29%。(3)本研究采用软件SSR Hunter 1.3对真姬菇基因组中的全部SSR位点进行查找,共获得1893个SSR位点,其中双碱基重复和三碱基重复的SSR数量较多,二碱基SSR共计993个,占SSR总数的52.44%;三碱基SSR共计710个,占SSR总数的37.49%。从重复次数上看,5次重复的SSR数量最多共1269个,占总SSR数量的67.04%。从重复种类上看,三、四、六碱基的重复种类较多,分别为28、28、24种,与二碱基重复的SSR相比,重复频率较低。本试验根据查找得到的SSR位点设计引物,选取20对引物进行SSR-PCR试验,共获得4对扩增条带数量较多的引物,本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菌株M-56与菌株O-T有差异,菌株H-9与菌株O-T、B-4有差异。

卢玲[3](2020)在《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及特定菌种培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探讨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根据宏观和微观特征编制贺兰山大型真菌的检索表;分析真菌的子实体宏观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子实体内孢子的微观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使用ITS序列辅助验证形态学鉴定子实体的分类归属;分析海拔高度对子实体宏观和微观形态特征的影响;对选定的一种外生菌根菌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plorans的菌种培养特性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调查、评估和利用贺兰山大型真菌资源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于2012-2016年在内蒙古贺兰山南寺和哈拉乌沟两地进行取样,每个样地分别由5人从沟谷入口处进行拉网式调查,共获得4 000余份样品,经过宏观和微观形态学鉴定辅以ITS序列佐证,鉴定出8目25科69属189种大型真菌,对个种的子实体形态特征、菌盖表面特征、菌盖鳞片特征、菌柄形态特征、菌褶着生方式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不同菌种子实体之间存在相似性,同一菌种子实体也存在表型多样性,子实体形态特征和各组成部分形态特征是相互独立的,菌盖表面特征、菌盖附属物特征、菌褶特征和菌柄特征等这4个特征都显示种内多样性小于种间多样性,菌盖形态特征和菌褶特征都与子实体整体特征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的关联性,菌盖附属物变化和菌柄特征不会引起子实体整体特征发生变化。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子实体特有的形态特征和各部分形态特征鉴别一些菌种是有科学依据的,按照子实体多样性低、中、高分类,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物种数分别为141种、44种和4种;子实体多样性分类为大型真菌鉴别、分类提供了基本依据。对其孢子的大小和长宽比等的数据研究结论:质量性状方面,孢子形态特征和表面特征相互独立;数量性状方面,大小孢子长宽比、孢子极端比和平均比均具有一致性和关联性,显示孢子数量特征的稳定性;菌种间孢子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具有很强的多样性;按照孢子多样性低、中、高分类,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物种数分别为152种、26种和11种;孢子多样性分类为大型真菌鉴别、分类提供了基本依据。个种的ITS序列比对后佐证了正确的“属”的分类地位,结合形态学特征,将个种确定到“种”。在贺兰山海拔高度高度1900-2650m范围内,海拔高度数值的高低并不影响子实体的整体特征,也不影响子实体各组成部位的形态特征多样性,子实体和各组成部位特征编码(包括)会随机出现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数据中。海拔高度数值也不影响大型真菌的孢子的整体形态和其表面特征(其上的纹饰),分别对大孢子和小孢子的长宽比的影响也不显着,但对大小孢子的极端比和平均比都呈现极显着相关性。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plorans的培养特性研究结论:单因素试验结论,影响菌落生长重量的最适pH值为5.5;最适温度为20-26℃;葡萄糖与麦芽糖混合物的效果最好,可溶性淀粉效果最差,该菌对还原性糖的利用较好,对非还原性糖的利用差。影响菌落生长直径的因素中,碳源以果糖的效果好于其他三种供试碳源,果糖的影响为极显着;氮源以酵母浸膏和天门冬素的效果好于蛋白胨和硝酸钾,但不显着;在实验所设定的范围内pH值和温度对直径的影响也不显着。正交实验验证各因素对菌落生长的重量的影响结果:温度、pH值和氮源都不是显着影响因子,碳源(葡萄糖+麦芽糖)是显着因子。正交实验验证各因素对菌落生长的直径的影响结果:碳源和氮源的交互作用显示,碳源1(葡萄糖+麦芽糖)+氮源1(蛋白胨)组合作用对菌落的生长直径影响极显着。

王雪珊[4](2020)在《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对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区系组成、大型真菌与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珍稀濒危物种的评价与保育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检测、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积累资料。物种多样性,通过对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集及查阅馆藏800余份标本(野外采集795份,馆藏74份)的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共鉴定出331种大型真菌,隶属于2门、6纲、15目、47科、112属。其中食用菌108种,药用菌57种,毒菌27种,中国新记录种16个,物种多样性名录按《Dictionary of The Fungi》第十版(2008)系统排列。区系组成分析,含10种及以上的优势科有9科,所含种类215种,占总科数的19.15%和总种数的64.95%,涵盖了保护区的大部分种类,在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中占主导地位,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 52种、蘑菇科Agaricaceae 43种、丝盖伞科Inocybaceae 27种,分别占保护区物种总数的15.71%、12.99%、8.18%。含有10种以下的科有38科,所含种类116种,占总科数的80.85%和总种数的35.05%,在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中为从属地位。含5种及以上的优势属有17属,所含种类188种,分别占总属数和种数的15.18%和56.80%。物种地理区系组成,保护区内世界广布种133个,北温带分布种117个,分别占总种数的40.18%和35.34%,其他区系成分,欧亚大陆、北温带-澳大利亚在本区占有一定的比重,但保护区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和北温带成分为主。通过比较大型真菌与不同植物群落之间的相关性,7种典型植被类型中的大型真菌的多样性差异表现明显,说明不同生境对大型真菌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区系亲缘关系上,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赛罕乌拉的区系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其次为大青沟自然保护区和大兴安岭地区。采用咨询专家和层次分析(AHP)相结合的方法对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物种评价与保育进行研究,构建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优先保育评估体系。对分布于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05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真菌濒危程度和优先保育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内有极危种3种,濒危种4种,脆弱种9种,敏感种14种,安全种75种;一级保护物种7种,二级保护10种,三级保护17种,暂缓保护58种,数据不全13种。

李奇缘[5](2020)在《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进行子实体采集、标本的鉴定等工作,对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的物种多样性、与植被群落相关性、区系多样性(优势科属分析、地理成分分布)进行研究,并对米仓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菌物资源进行评价。本研究结果如下:(1)物种多样性:米仓山保护区大型菌物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调查共采集标本1132份,鉴定出大型菌物276种,其中大型真菌275种,隶属于2门5纲18目58科128属;大型黏菌1种。并对米仓山保护区大型菌物进行物种多样性编目。(2)区系多样性:从区系组成上看,含有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9个,含57属135种,占总种数的48.91%,占总属数的44.19%,占总科数15.25%。以优势度排序,分别为红菇科Russul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锈革菌科Hymenochaetaceae。米仓山保护区内大型菌物属的区系成分以世界广布型为主(62.79%),北温带分布属较为显着(22.66%);属的区系成分与唐家河保护区、卧龙保护区、马鞍山保护区以及草坡保护区有较高的相似性系数(相似度>40.00%),而与白河保护区、勿角保护区相似度分别为33.51%和35.07%。(3)大型菌物与植物群落相关性:大型菌物的种类、数量与多样性和植被类型的关系研究将植被类型划分为群落Ⅰ(灌木林及草地)、群落Ⅱ(针叶林)、群落Ⅲ(阔叶林)、群落Ⅳ(针阔混交林),数据的分析根据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D和H计算后得出,群落Ⅳ的大型真菌丰富度、多样性最高,其后依次为群落Ⅲ(阔叶林)>群落Ⅱ(针叶林)>群落Ⅰ(灌木林及草地)。(4)资源评价:米仓山保护区内有食用菌102种,占调查总数的36.96%;药用菌18种,占调查总数的6.52%;毒菌23种,占调查总数的8.33%;食药兼用菌6种,占调查总数的2.17%;食毒不明89种,占调查总数的32.25%。另有38种尚未见报道。保护区调查发现的可食用、药用菌丰富,共计达126种,达到调查总数的45.65%。米仓山保护区食、药用菌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田风华[6](2019)在《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蘑(Sarcomyxa eduli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小菇科Mycenaceae,美味扇菇属Sarcomyxa,是我国东北特色的低温型食药用菌。目前已有人工栽培,该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是我国重要的食药用菌资源。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而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亟需加强。目前国内对元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化学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元蘑组学及相关性状,如苦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元蘑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及评价。基于元蘑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结果,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利用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分子标记对26株在表型、品质、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合各类型种质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特性进行多样性综合评价,旨在对元蘑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通过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元蘑各种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差异,这直接影响蘑菇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元蘑苦味形成的原因,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两个遗传距离较远且存在明显苦味差异的菌株,从转录表达和全基因组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元蘑与苦味物质的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状况。为今后对元蘑苦味变异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互作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食药用菌苦味基因的克隆和无苦味品种的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本研究从标本馆及中国东北地区25个采集地共获得野生和栽培标本252份,分离菌株229份。经鉴定,除未分离获得菌丝体菌株和一个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菌株外,其它228个菌株均为元蘑(Sarcomyxa edulis),初步建立了元蘑种质资源库。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元蘑病原也进行了收集,并首次发现Trichoderma pleuroticola是引起元蘑绿霉病的病原菌。2、元蘑种质资源评价:通过记录和评价原基数量、产量、风味、抗病性等11个栽培性状,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质性状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各种质原基形成数目与其产量并非正相关。获得一株高产、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T24一份及4份分别以T95、T21、T17、T109为代表的不同性状类型的元蘑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到以T115为代表的苦味菌株4株。3、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元蘑SE1(HMJAU2016092521)基因组大小为35.65 Mb,共获得41个contigs,N50为1772559 bp,G+C含量为48.31%,注释到9364个蛋白编码基因。元蘑机体内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型较复杂,比对共获得39个次生代谢物基因簇,其中4个属于萜类Terpene基因簇。通过与真菌中33个典型的基因组注释的单拷贝同源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Sarcomyxa属的独立存在,进化上晚于Pleurotus属。4、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各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SSR多态性。两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似,均支持野生型分化程度高于栽培型,且栽培型遗传距离较近,T24野生型种质资源较特殊。经驯化栽培后的元蘑种质与其祖先野生种质间分歧明显。5、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确定MVA途径是元蘑中三萜合成前体物质IPP的主要合成途径。获得了三萜前体合成和骨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各环节的重要酶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且基因序列存在结构差异,造成大量非同义突变;合成后P450修饰途径中共获得82个呈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其中21个参与以β-amyrin为支架结构的三萜合成后的氧化修饰,且发现在具苦味特征的T115菌株中修饰一级产物的基因较多,而修饰二级产物的基因在不具苦味特征的T184菌株中较多;元蘑基因组中存在两个黄瓜苦味素形成第一步基因Bi的同源蛋白编码基因,两基因在具苦味菌株T115中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且在DNA序列上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元蘑三萜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可能与其苦味物质形成相关,也验证了三萜是元蘑苦味成分之一。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典型菌株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蘑菇的苦味特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食药用菌的育种、分类、优质栽培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于传宗[7](2018)在《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草原过度开采,树木大量砍伐,人为严重破坏,基础研究薄弱,再加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尚未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导致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逐渐濒临灭绝,急需对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开展研究和保护。本研究以锡林郭勒采集36份野生食用菌子实体为材料,借助传统生物形态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营养成分、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等进行分析,旨在揭示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的鉴定分类、成分组成、功效作用及遗传进化等,为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资源多样性分析:根据子实体颜色、形状、大小以及菌盖、菌肉、菌褶、菌环等传统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确定36份野生食用菌分别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2个亚门、4个目、10个科、13个种。(2)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与东北地区形态特征相似的13份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食用菌灰分含量大大高于人工栽培的食用菌;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综合评价方面,锡林郭勒采集的显着高于其他食用菌;在粗纤维方面,栽培种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和香菇(Lentinus edodes)远低于锡林郭勒采集的杨树扣蘑(Tricholoma populinum);在多糖方面,野生食用菌明显高于栽培种。锡林郭勒23份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发现:血红铆钉蘑(Chroogomphus rutilus)的水分含量最高,木生菌(Agaricus campestris)粗纤维含量最高,利于改变膳食结构;苦白口蘑(Tricholoma album Kummer)干物质含量最高,功能性成分占总成分的比例最大,多糖含量显着大于其他食用菌;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蛋白质含量最高,达52.90 g/100g,含氨基酸种类显着高于其他野生食用菌。36份食用菌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在25.55%47.81%,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比值(E/N)达0.340.92,氨基酸中呈鲜味的谷氨酸含量较高,这是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的原因之一。(3)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蒙古口蘑)多糖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发挥抗炎调节作用: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作用RAW264.7细胞的最大剂量为100μg/mL;与LPS模型组相比,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0.01、0.1、1、10μg/mL四种浓度均能有效抑制NO、TNF-α和IL-1?的产生;在浓度为10μg/mL的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作用下,除NF-κB外,HIF-1α、STAT3、COX-2和iNOS的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免疫印迹的结果也显示,除NF-κB外,HIF-1α、NF-κB、STAT3及COX-2的蛋白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实验证明蒙古口蘑多糖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抗炎的机制主要通过JAK-STAT3及HIF-1α信号通路,而不是通过NF-κB信号通路。(4)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系统发育研究:对36份野生食用菌的基因组DNA进行ITS r DNA和28S r DNA扩增,构建亚克隆载体进行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其ITS rDNA和28S rDNA的测序序列发现其分属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2个门、3个目、8个科和13个属。从ITS系统发育树看出,36份食用菌共构成5个类群;从28S r DNA序列构建NJ树看出,36份样品也构成5个不同的类群,基本与ITS的系统发育结果相一致,并且分类更详细。(5)ISSR分子标记分析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多样性:筛选出40条ISSR引物,并优化所有引物的退火温度,确定最佳的ISSR-PCR反应条件。应用筛选到的40条引物对36份野生食用菌材料进行ISSR-PCR分析,共扩增DNA条带761条,多态性条带721条,多态率高达94.74%。结果表明:利用ISSR分子标记可以将全部供试菌株区分开,未发现完全一致的两个菌株,遗传相似系数在0.270.56之间,在相似系数为0.312时,36份野生食用菌聚为六大类群,基本与ITS、28S rDNA的结果一致,表明野生食用菌在DNA水平上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张俊波[8](2018)在《江西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系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调查了江西省境内的大型真菌资源,对采集的标本做了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探讨了不同种类大型真菌的经济价值,研究了区域大型真菌多样性及其时空变化规律。作者于2014至2017年在江西省的岩泉森林公园、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庐山自然保护区、象山森林公园、羊狮幕风景区、三爪仑森林公园、井冈山等地进行调查,采集700余份大型真菌标本,通过采用传统形态分类学与现代分子系统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出大型真菌377种,隶属于2门5纲17目55科130属,其中子囊菌门3纲4目10科12属25种,占总研究的6.6%,担子菌门2纲13目45科118属352种,占总研究的93.4%。担子菌门占绝对优势,其中有217种为江西省新纪录种。综合文献报道,江西省已知大型真菌为884种,隶属于2门9纲26目73科217属,其中子囊菌门4纲6目15科19属59种,占江西省总数6.7%,担子菌门5纲20目58科198属825种,占江西省总数93.3%。本研究对江西省抚州市岩泉森林公园、庐山自然保护区及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做了区域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首次对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大时间尺度的调查,共鉴定大型真菌42科、81属、169种;对庐山自然保护区两年长期跟踪调查,共鉴定36科、74属、178种;对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时隔30年再次调查,共鉴定30科、54属、87种。研究发现大型真菌物种群落可能随时间而发生种类变化,许多前期已报道的物种现在难以发现;对一个地域短时间调查(调查1次或1年调查多次)的结果难以反映该地域大型真菌真实的物种情况,因此资源调查研究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本研究调查的江西省大型真菌区系组成多样,其优势科(≥12)为红菇科Russul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6个科一共占46.1%。通过与江西省大型真菌比较得出本研究的6个优势科均属于江西省大型真菌优势科,符合江西省大型真菌科属趋向。研究发现优势科红菇科Russulaceae适于10月中下旬生长,蘑菇科Agaricaceae适于9、10月中下旬生长,鹅膏菌科Amanitaceae和牛肝菌科Boletaceae均适于10月中上旬,多孔菌科Polyporaceae常年均有,且12月至来年2月较少。本研究鉴定的江西省大型真菌中,食用菌155种,占41.1%;药用菌36种,占9.5%;食药两用菌12种,占3.2%;毒菌42种,占11.1%。其中蚁巢伞属Termitomyces、干巴革菌(T.ganbajun)和松乳菇(L.deliciosus)等是云南省最知名也是最受欢迎的食用菌,然而这一类食用菌在江西省分布较多。由于江西省对大型真菌认知较少,导致人们对于这一类野生食用菌的采食和利用较少;药用菌双节棍孢虫草(C.ninchukispora)做为江西省新纪录种,具有促进伤口愈合、抗辐射等功效;毒菌如果误食会致使胃肠道、肝脏损害,出现溶血等中毒症状,严重的还可能致人死亡。上述研究表明江西省大型经济真菌资源丰富,开发及应用的前景广阔。本文研究分离纯化保藏菌种142株,并首次完成了双节棍孢虫草(C.ninchukispora)的驯化栽培,且研究出适合于大规模栽培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同时也完成了茶树菇(A.cylindracea)、侧耳(P.ostreatus)、巨大革耳(P.giganteus)等菌株的人工栽培。因此,今后应该加大对野生菌菌株的收集,为进一步研究与利用其价值打下基础。既保存了菌种资源,又可作为育种和栽培驯化的材料。江西省野生大型真菌资源仍有许多未知种类及江西省特有种类有待研究,摸清江西省大型真菌资源家底,不仅要加强对新地域资源的调查,对于已经有调查数据的地区,也应该加强重复调查。

王旭彤,王显君,曹志和,黄国华,明秀英,许泽成,邹莉[9](2018)在《小兴安岭林下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元蘑(Hohenbuehelia serotine)是东北地区传统的食用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林下食用菌栽培是发展林下经济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在小兴安岭地区林下元蘑的生长发育条件、林下栽培、采收等各环节的技术要点及技术规范。利用木耳菌糠林下栽培元蘑,既可节约农业用地,提高元蘑品质,又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对林业资源的消耗,缓解菌林矛盾,还为进一步利用木耳菌糠发展高效生态林业和循环经济提供了科学依据。

酒连娣[10](2014)在《亚侧耳形态发育及优良菌株选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侧耳(Panellus serotinus)具有很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些年在我国东北地区率先人工栽培成功,并培育出优良品种。由于菌种会慢慢出现退化现象,所以要不断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本文采用单-单杂交的方法,进行了优良菌株的选育。运用结构植物学的试验方法,对亚侧耳的形态发育进行了研究,为亚侧耳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1.明确了亚侧耳形态发育的过程:(1)亚侧耳担孢子的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研究对亚侧耳担孢子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亚侧耳担孢子无色,透明度高,内含一个细胞核,表面光滑;腊肠形。采用无菌水和液体PDA培养基进行亚侧耳担孢子萌发试验,发现在无菌水中亚侧耳担孢子不易萌发,而在PDA液体培养基中易萌发。在PDA液体培养基中,36h内体积膨胀,48h时萌发产生芽管,84h时芽管分化为初生菌丝。(2)亚侧耳菌丝的形态观察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亚侧耳的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进行观察,发现亚侧耳初生菌丝分支少,无锁状联合结构,主枝与侧枝的直径相差不大,相邻两隔膜间只有一个细胞核;亚侧耳的次生菌丝分支多,主干较分支的直径大,且主干内相邻隔膜间距离较小,有锁状联合结构,相邻两隔膜间有两个细胞核。(3)亚侧耳担子果发育的研究运用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对亚侧耳原基到成熟子实体各阶段的材料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亚侧耳原基先分化生成菌柄,继而出现菌盖,子实层最后发育成熟,成为完整的亚侧耳子实体。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子实层一直处于裸露状态,亚侧耳担子果的发育类型属于裸果型。亚侧耳原基的发育类型为菌柄发育型,菌褶的发育类型为不规则子实层型。菌褶结构可分为子实层和菌髓两部分,子实层主要由棒状担子构成,担子上一般有4个担子梗,每个担子梗上有一个担孢子。担子间混杂有少量呈梭形的囊状体。2.亚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利用单-单杂交法配制杂交组合138个。经过细胞学鉴定、生理特性鉴定和生化特性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真实杂交菌株20个,通过菌丝生长特性和出菇特性的比较,筛选出优良菌株CE89、CE132。CE89、CE132菌株,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生长速度快,生育周期短,产量高,生物学效率高,商品性状好,抗逆性较强,具有开发成新品种的潜力。

二、亚侧耳的人工栽培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侧耳的人工栽培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TS序列对河南省山区部分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鉴定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
        1.1.2 主要试剂及引物
        1.1.3 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野生食药用菌的采集
        1.2.2 DNA提取
        1.2.3 PCR扩增
        1.2.4 PCR产物检测及测序
        1.2.5同源性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形态学鉴定
    2.2 r DNA ITS区段PCR扩增
    2.3 测序及NCBI比对结果
    2.4 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2.5 属间各菌株ITS序列比对分析
        2.5.1 侧耳属ITS序列比对分析
        2.5.2丝膜菌属、马勃属、口蘑属、乳牛肝菌属、灵芝属、乳菇属ITS序列比对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真姬菇优良菌株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真姬菇概述
        1.1.1 真姬菇简介
        1.1.2 真姬菇的营养价值
        1.1.3 真姬菇的生物学特性
        1.1.3.1 形态特征
        1.1.3.2 生长条件
    1.2 食用菌育种技术
        1.2.1 选择育种
        1.2.2 杂交育种
        1.2.3 诱变育种
        1.2.4 原生质体育种
        1.2.5 基因工程育种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1.3.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1.3.2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1.3.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1.3.4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SCAR)
        1.3.5 简单序列重复(SSR)
    1.4 菌株筛选方法
        1.4.1 单双核筛选
        1.4.2 生长状况优良的菌株筛选
        1.4.3 拮抗反应
        1.4.4 生理生化指标筛选
        1.4.5 利用菌丝产酶能力进行筛选
        1.4.6 农艺性状分析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原生质体制备、诱变及菌株筛选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试验设备及供试试剂
        2.1.3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菌丝培养
        2.2.2 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
        2.2.3 ARTP诱变
        2.2.4 再生菌株鉴定
        2.2.5 双核菌株筛选
        2.2.5.1 菌丝生长状况筛选
        2.2.5.2 产酶能力强的菌株的平板筛选
        2.2.5.3 拮抗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2.3.2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2.3.3 稳渗剂种类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2.3.4 溶壁酶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
        2.3.5 ARTP诱变剂量对原生质体存活率的影响
        2.3.6 再生菌株鉴定结果
        2.3.7 生长状况优良的菌株筛选结果
        2.3.8 产酶能力强的菌株的初步筛选
        2.3.9 拮抗试验结果
    2.4 讨论与章结
        2.4.1 讨论
        2.4.2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孢制备、诱变及杂交菌株筛选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供试设备及试剂
    3.2 试验方法
        3.2.1 亲本的选择
        3.2.2 单孢制备
        3.2.3 ARTP诱变
        3.2.4 单核菌丝鉴定
        3.2.5 单核菌丝杂交及杂交菌株的鉴定
        3.2.6 菌株筛选
        3.2.6.1 菌丝生长状况筛选
        3.2.6.2 产酶能力强的菌株的平板筛选
        3.2.6.3 拮抗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ARTP辐射剂量对菌株O-T单孢存活率的影响
        3.3.2 单核菌丝鉴定结果
        3.3.3 单核菌丝杂交结果
        3.3.4 生长状况优良的菌株筛选结果
        3.3.5 产酶能力强的菌株筛选结果
        3.3.6 拮抗试验结果
    3.4 讨论与章结
        3.4.1 讨论
        3.4.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栽培试验及SSR分子标记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样品
        4.1.2 供试培养基及试验试剂
        4.1.3 试验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真姬菇栽培
        4.2.2 粗酶液提取
        4.2.3 漆酶酶活测定
        4.2.4 纤维素酶活测定
        4.2.5 木聚糖酶测定
        4.2.6 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测定
        4.2.7 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4.2.8 SSR分子标记验证
        4.2.8.1 真姬菇基因组SSR位点查询
        4.2.8.2 引物设计及合成
        4.2.8.3 DNA提取
        4.2.8.4 PCR扩增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栽培试验结果
        4.3.2 栽培料中酶活测定结果
        4.3.3 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
        4.3.4 子实体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4.3.5 SSR分子标记结果
        4.3.5.1 真姬菇基因组中SSR位点数量
        4.3.5.2 真姬菇基因组中SSR基序组成
        4.3.5.3 真姬菇基因组中SSR位点的丰度及相对丰度
        4.3.5.4 电泳结果
    4.4 讨论与章结
        4.4.1 讨论
        4.4.2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3)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及特定菌种培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贺兰山大型真菌的研究现状
        1.1.1.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宏观形态学特征相关性和孢子微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1.1.2 贺兰山大型真菌检索表编制的研究
        1.1.1.3 贺兰山大型真菌分子学鉴定与分类的研究
        1.1.1.4 贺兰山子实体分布地海拔高度对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孢子的形态特征及数量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1.1.1.5 菌根菌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plorans菌种的培养特性研究
        1.1.2 研究意义
        1.1.2.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宏观形态学特征相关性和孢子微观形态特征的相关性研究意义
        1.1.2.2 贺兰山大型真菌检索表编制的研究意义
        1.1.2.3 贺兰山大型真菌分子学鉴定与分类的研究意义
        1.1.2.4 子实体分布地海拔高度对子实体的形态特征和孢子的形态特征及数量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意义
        1.1.2.5 菌根菌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plorans菌种的培养特性研究意义
    1.2 大型真菌的国内研究现状
        1.2.1 国内各地区大型真菌研究概况
        1.2.2 贺兰山的大型真菌的研究概况
        1.2.2.1 贺兰山真菌的研究工作
        1.2.2.2 贺兰山大型真菌形态学研究现状
        1.2.2.3 贺兰山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区与分布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观察方法
        2.2.1.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宏观形态观察方法
        2.2.1.2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中孢子的微观形态学观察方法
        2.2.1.3 编制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形态检索表
        2.2.2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特征统计分析
        2.2.2.1 子实体宏观特征的统计分析
        2.2.2.2 子实体的孢子的微观形态特征统计分析
        2.2.3 ITS序列的分子学鉴定方法
        2.2.3.1 ITS序列的分子学鉴定实验用仪器和试剂
        2.2.3.2 ITS序列的分子学鉴定实验方法
        2.2.4 海拔高度对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和孢子形态与数量特征的影响
        2.2.5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uillus plorans的菌种培养研究
        2.2.5.1 单因素实验
        2.2.5.2 多因素分析实验
    2.3. 数据分析
        2.3.1 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子实体特征、孢子特征和海拔高度对子实体和孢子的影响
        2.3.2 暗黄粘盖牛肝菌培养特性的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观察结果
        3.1.1 子实体的宏观形态观察结果
        3.1.2 子实体中孢子的微观形态观察结果
        3.1.2.1 大型子囊菌类
        3.1.2.2 胶质菌类
        3.1.2.3 珊瑚菌类(Ramaria)
        3.1.2.4 多孔菌、齿菌及革菌类
        3.1.2.5 牛肝菌类
        3.1.2.6 伞菌类
        3.1.2.7 红菇类(Russulaceae)
        3.1.2.8 地星和马勃菌类(Geastraceae & Lycoperdales)
        3.1.2.9 子实体内孢子形态特征编码统计
        3.1.3 内蒙古贺兰山野生大型真菌分类检索表
    3.2 子实体形态特征统计分析结果
        3.2.1 子实体整体形态特征编码分析
        3.2.1.1 子实体不同部位表型的多样性类型分析
        3.2.1.2 菌盖特征与菌柄特征多样性的关联性分析
        3.2.1.3 子实体局部特征变化对整体特征的影响
        3.2.1.4 基于子实体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3.2.1.5 基于子实体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的讨论
        3.2.1.6 基于子实体表型多样性的聚类分析结论
        3.2.2 子实体中孢子微观形态的多样性分析
        3.2.2.1 孢子形态特征及表面特征的多样性
        3.2.2.2 孢子大小比值多样性
        3.2.2.3 孢子形态特征与孢子表面特征的关联性
        3.2.2.4 孢子长宽比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分析
        3.2.2.5 基于孢子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3.2.2.6 聚类与判别的结果探讨
        3.2.2.7 孢子的多样性分析讨论
        3.2.2.8 孢子的多样性结论
    3.3 大型真菌ITS序列比对结果
    3.4 贺兰山海拔高度对大型真菌的子实体及孢子形态特征的影响
        3.4.1 海拔高度对子实体及菌盖整体形态多样性影响
        3.4.2 海拔高度对菌盖表面特征多样性影响
        3.4.3 海拔高度对菌盖附属物形态多样性影响
        3.4.4 海拔高度对菌褶着生方式多样性影响
        3.4.5 海拔高度对菌柄形态及表面特征多样性影响
        3.4.6 海拔高度对孢子形态多样性影响
        3.4.7 海拔高度对孢子表面特征多样性影响
        3.4.8 海拔高度对大孢子长宽比多样性影响
        3.4.9 海拔高度对小孢子长宽比多样性影响
        3.4.10 海拔高度对大小孢子极端比多样性影响
        3.4.11 海拔高度对大小孢子平均比多样性影响
        3.4.12 海拔高度对孢子形态特征的影响讨论和小结
        3.4.12.1 小结
        3.4.12.2 讨论
    3.5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 plorans)的菌种培养研究
        3.5.1 pH值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2 温度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3 碳源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4 氮源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5 维生素对菌种培养的影响
        3.5.6 正交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3.5.6.1 碳源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2 氮源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3 pH值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4 温度对菌落直径的影响
        3.5.6.5 碳源和氮源对菌种的直径影响的交互作用分析
        3.5.6.6 温度对菌落重量的影响作用
        3.5.6.7 碳源对菌落重量的影响作用
        3.5.6.8 氮源对菌落重量的影响作用
        3.5.6.9 pH值对菌落重量的影响
        3.5.7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plorans菌种的培养研究结论
        3.5.8 暗黄粘盖乳牛肝菌S.plorans菌种的培养研究讨论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附录1 海拔高度数据统计
    附录2 中国大型菌物资源的地理分区
    附录3 论文中自测的ITS序列
    附录4 未鉴定确认的贺兰山大型真菌物种名录
    附录5 新鲜子实体图片

(4)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2.国外研究概况
    3.国内研究概况
    4.研究地概况
    5.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1.1 研究材料
    1.2 调查样地的选择
    1.3 标本的处理与鉴定
    1.4 结果与分析
    1.5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1.6 中国新记录种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与生态分布多样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材料
        2.1.2 研究方法
        2.1.3 样地设置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优势科的组成分析
        2.2.2 优势属的组成分析
        2.2.3 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2.2.4 不同植物群落大型真菌多样性分析
        2.2.5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真菌区系与其他地区间的关系
第三章 大型真菌珍稀物种濒危程度与保育研究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3 大型真菌物种优先保护评价体系的构建
    3.4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评价指标的赋值
    3.5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5.1 一致性检验
        3.5.2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优先保育体系的确定
    3.6 物种濒危程度和保护级别评价标准的确定
    3.7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受威胁程度
    3.8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物种优先保护评价
    3.9 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建议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个人简介
致谢

(5)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菌物多样性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地概况
        1.3.1 地理位置
        1.3.2 地形与气候
        1.3.3 保护区植物
        1.3.4 保护区动物
第2章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文献资料收集整理
        2.2.2 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
        2.2.3 标本鉴定与整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米仓山保护区大型菌物物种多样性编目
第3章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菌物区系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的组成特征
        3.2.2 优势科、属及分析
        (1)优势科及分析
        (2)优势属及分析
        3.2.3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地理组成成分分析
        (1)属的分析
        3.2.4 相似性对比
第4章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与植被群落的相关性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1)植被类型及样方
        (2)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植被群落下的大型菌物组成
        4.2.2 不同植被群落类型下大型菌物多样性比较
第5章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资源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材料
        5.1.2 研究方法
    5.2 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资源
        5.2.1 食用菌资源
        5.2.2 药用菌资源
        5.2.3 毒菌资源
        5.2.4 总体评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物种多样性
        6.1.2 区系多样性
        6.1.3 大型菌物与森林植被间关系研究
        6.1.4 资源评价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6)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元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1.2 食用菌栽培病害研究
    1.3 基因组学研究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1.5 转录组学研究
    1.6 苦味物质研究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元蘑种质资源评价
    3.1 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5.1 材料和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3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1 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食药用菌物种名录
    附图2.1 野生元蘑生境图片
    附表2-1 栽培数据整理
    附表3-1 元蘑菌株抗病性评价列表
    附表4-1 选择的已发表基因组
    附表4-2 元蘑CYPs基因家族
    附表4-3 不同真菌中CAZymes家族基因的分布
    附表4-4 参与元蘑次生代谢的假定基因和基因簇
    附表4-5 元蘑多糖生物合成的假定基因
    附表5-1 多样性分析选择菌株
    附表5-2 各菌株的SNP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3 各菌株的InDel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4 各菌株的SV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5-5 各菌株的CNV检测及注释结果
    附表6-1三萜合成中与P450 修饰相关基因列表
作者简介
致谢

(7)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1.1.1 国外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1.1.2 国内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及其研究现状
    1.2 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现状
    1.3 野生食用菌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4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2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分布与种质资源多样性
    2.1 锡林郭勒盟行政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质特征
        2.1.4 生物资源
    2.2 样品采集地概况
    2.3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资源情况
    2.4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形态多样性分析
    2.5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生态多样性分析
3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3.1 锡林郭勒与辽宁、吉林部分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分析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4 野生蒙古口蘑多糖通过STAT3和HIF-1α通路对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发挥抗炎调节作用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试剂及仪器
        4.1.2 实验对象
        4.1.3 试验方法
        4.1.4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细胞活力检测
        4.2.2 TMPE对NO生成的影响
        4.2.3 TMPE对TNF-α和IL-1的影响
        4.2.4 基因表达量检测
        4.2.5 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4.3 讨论
    4.4 小结
5 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和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基于ITSrDNA区段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2.2 基于28SrDNA区段的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6 ISSR分子标记分析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的多样性
    6.1 材料
        6.1.1 供试材料
        6.1.2 引物
        6.1.3 主要试剂
        6.1.4 主要仪器
    6.2 方法
        6.2.1 DNA提取
        6.2.2 食用菌ISSR-PCR扩增条件
        6.2.3 ISSR-PCR反应条件优化
        6.2.4 ISSR-PCR引物的筛选
        6.2.5 ISSR-PCR退火温度的优化
        6.2.6 野生食用菌的ISSR-PCR多态性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ISSR-PCR反应的条件优化
        6.3.2 引物的筛选
        6.3.3 退火温度的优化
        6.3.4 ISSR扩增
        6.3.5 ISSR-PCR扩增多态位点分析
        6.3.6 ISSR-PCR产物聚类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7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7.1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的开发与利用现状
        7.1.1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7.1.2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的促生作用
    7.2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7.2.1 开发方式比较落后,产品简单
        7.2.2 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协调
        7.2.3 技术含量低,缺乏科技支撑
        7.2.4 经济规模较大,但产业发育不够全面
    7.3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开发的新举措
        7.3.1 把资源保护摆在突出位置
        7.3.2 积极探索人工驯化栽培
        7.3.3 打造优质野生食用菌开发全产业链
    7.4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措施
        7.4.1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就地保护
        7.4.2 锡林郭勒野生食用菌资源迁地保护
    7.5 小结
8 结论
9 创新点与展望
    9.1 创新点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试验样品的编号、别名、拉丁名、学名和门目科属
    附录2:试验样品干品和子实体部分图片
    附录3:供试菌株的rDNA ITS序列
    附录4:供试菌株的28S rDNA序列
作者简介

(8)江西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型真菌概述
    1.2 国内外大型真菌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江西省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
        2.1.2 气候条件
        2.1.3 植被概况
        2.1.4 土壤状况
    2.2 样品采集
        2.2.1 采样地选取
        2.2.2 仪器设备
        2.2.3 采样步骤
    2.3 标本制作与菌种分离、保藏
        2.3.1 菌种分离
        2.3.2 标本制作
        2.3.3 菌种保藏
    2.4 形态观察、描述与鉴定
    2.5 DNA提取与PCR扩增
        2.5.1 大型真菌DNA的提取
        2.5.2 PCR扩增
    2.6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江西大型真菌的系统分类
        3.1.1 子囊菌门Ascomycota
        3.1.2 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3.1.3 调查总体结果分析
        3.1.4 分子系统学研究
    3.2 江西省大型真菌的区域多样性
        3.2.1 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大型真菌多样性
        3.2.2 庐山大型真菌多样性
        3.2.3 岩泉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多样性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讨论与总结
        4.1.1 江西省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意义
        4.1.2 江西省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4.1.3 江西省的大型经济真菌资源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大型真菌野外采集记录表
    附录二 (图江西省新纪录种照片)
    附录三 (表3.1江西省大型真菌物种名录)
    附录四 (表3.8江西农业大学校园两次研究大型真菌综合名录)
    附录五 (表3.12庐山大型真菌综合名录)
    附录六 (表3.16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名录)
作者简历

(9)小兴安岭林下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元蘑生长发育条件
    1.1 温度
    1.2 水分和湿度
    1.3 空气
    1.4 光照
    1.5 酸碱度
2 栽培
    2.1 培养料配方
    2.2 装袋
    2.3 灭菌
    2.4 冷却、接种
    2.5 菌袋培养
3 出菇林地选择和建立出菇畦床
    3.1 出菇林地选择
    3.2 菇床
4 出菇管理
    4.1 菌丝扭结期
    4.2 原基形成期
    4.3 发育成熟期
    4.4 采收和采收后管理

(10)亚侧耳形态发育及优良菌株选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亚侧耳概述
        1.1 亚侧耳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
        1.2 亚侧耳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1.3 亚侧耳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的研究
    第二章 食用菌的育种研究
        2.1 选择育种
        2.2 诱变育种
        2.3 杂交育种
        2.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2.5 基因工程育种
    第三章 大型真菌形态发育的研究现状
        3.1 担子果发育的类型
        3.2 国外的研究现状
        3.3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亚侧耳优良菌株的选育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亚侧耳形态发育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四、亚侧耳的人工栽培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TS序列对河南省山区部分野生食药用菌种质资源鉴定分析[J]. 崔筱,付晓雨,胡素娟,宋志波,刘芹,孔维威,康源春,袁瑞奇,张玉亭,孔维丽. 天津农业科学, 2021(07)
  • [2]真姬菇优良菌株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D]. 李春霞. 天津农学院, 2021(08)
  • [3]贺兰山大型真菌子实体形态多样性及特定菌种培养特性研究[D]. 卢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4]内蒙古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D]. 王雪珊.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5]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李奇缘. 西华师范大学, 2020(12)
  • [6]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D]. 田风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锡林郭勒主要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多样性及系统发育研究[D]. 于传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8]江西部分地区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与系统学研究[D]. 张俊波.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
  • [9]小兴安岭林下利用木耳菌糠栽培元蘑关键技术[J]. 王旭彤,王显君,曹志和,黄国华,明秀英,许泽成,邹莉. 中国林副特产, 2018(01)
  • [10]亚侧耳形态发育及优良菌株选育的研究[D]. 酒连娣. 吉林农业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人工栽培平菇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