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

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

一、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芳[1](2021)在《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晏县是青海省环湖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自古便是河湟地区湟水发源地,是丝绸之路南线的一个节点城镇,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交融,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在此汇聚,多元的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海晏地域文化。近年来,随着区域城镇化的建设,海晏县出现了城镇肌理破坏、自身特色丢失、粗制滥造等建设问题,使得自身文化逐渐被分解、掩埋、呈现无序发展形式。归根结底,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深度认知,文化性元素在城镇建设中未能有效彰显与展示。在新型城镇化大趋势下,如何在繁多文化中发掘、提取关键要素,在城镇风貌建设中应用、传承地域文化是目前城镇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地域文化为视角,对城镇风貌特征营造进行探索,从理论基础、政策引导及发展需求等背景出发,以海晏县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风貌为研究对象,明晰海晏县城镇风貌应有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适当的营造策略。首先,探究地域文化的属性及组成方式,对城镇风貌的构成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解析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的关系。在实地踏勘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和归纳,探寻出海晏县城镇演变和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研究海晏县地域文化的现存价值与承载方式,分析以城镇风貌为载体的地域文化传承现状及问题。对海晏县中心城区展开调研和资料梳理,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解读城镇风貌的基本特征。宏观层面分析梳理城镇的区域环境和空间结构,中观层面探究公共空间的形态与构成,微观层面探索建筑风貌的风格与装饰。研究得出互为依托的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关系,以地域文化指导城镇风貌建设,以城镇风貌承载地域文化彰显。最后,在特殊的地域文化中,特定的气候地理下,结合城镇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对海晏县城镇风貌营造提出策略。以多元的地域文化为主要,兼顾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资源、良性的政策环境,将海晏打造成以地域文化突出的旅游型特色城镇。提出以“城”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的城镇风貌特征提升策略,确立海晏县的“文化之城”总体风貌定位。以民族文化和汉文化发展为设计核心,分别从宏观山水框架的营造,中观空间形态的重塑,微观建筑风貌的改善三个层面提出设计方向。通过切实的整改目标和策略,为构建以海晏为先行的河湟地区特色城镇风貌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同时丰富了国内城镇风貌理论研究中对地域文化挖掘、城镇记忆塑造的相关内容,对现行的城镇风貌理论做了有益的补充。

李东昇[2](2021)在《环青海湖地下水补给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保障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高寒半干旱地区,地表水资源相对匮乏。开展区域地下水的补给特征研究是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青海湖流域作为青海省生态旅游业和草地畜牧业等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和流域水量平衡的不稳定状态已引起地方政府和学者的极大关注。本研究通过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水化学示踪技术,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在环湖周围设置地下水和湖水水位观测及样品采集站点,通过系统对比分析地下水与各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及水化学的时空变化规律,揭示环青海湖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海湖流域大气降水中的δ2H和δ18O分别介于-192.19‰~36.32‰和-25.18‰~4.71‰。大气降水中δ2H和δ18O的关系构成流域本地大气降水线:δ2H=7.80δ18O+10.60。青海湖流域河水中的δ2H和δ18O分别介于-69.36‰~-28.32‰和-10.91‰~-3.70‰。河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2+-Mg2+-HCO3-型,河水水化学主要受控于碳酸盐岩风化溶解作用。河水蒸发线斜率在时间上呈4月(6.71)>10月(6.63)>7月(5.91)>1月(5.83)>8月(5.57);在空间上呈泉吉河(8.01)>沙柳河(6.86)>黑马河(6.30)>布哈河(6.24)>倒淌河(5.77)>甘子河(5.64)>哈尔盖河(5.28)。青海湖湖水中的δ2H和δ18O范围分别介于-26.31‰~3.82‰和-4.02‰~1.50‰。湖水蒸发线斜率在空间上呈耳海(6.24)>青海湖(5.75)>尕海(3.84)>海晏湾(2.59)。湖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型。(2)环湖地下水水位埋深介于1~16.7米(平均值为4.38米)。地下水水位埋深年变化量主要介于0~2.3米之间(平均年变化量为0.8米)。地下水水面与青海湖湖水水面的相对高程值介于-0.41~141.25米,水力坡度比介于-0.06~13.47‰,表明环湖主要补排方式为地下水补给湖水。刚察、布哈河、湖南、耳海、海晏湾和尕海区域地下水丰水期分别出现在5月、7月、9月、11月、8月和3月,枯水期分别出现在3月、1月、2月、7月、3月和10月。地下水中的δ2H和δ18O范围分别介于-65.34‰~-36.96‰和-10.06‰~-5.84‰。地下水的δ2H和δ18O分布在本地大气降水线附近,大部分位于大气降水线下方,且地下水蒸发线斜率低于本地大气降水线斜率,进而表明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但在降水补给地下水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蒸发作用。地下水蒸发线斜率在时间上呈4月(7.18)>1月(6.89)>7月(6.81)>10月(6.43)>8月(5.74);在空间上呈耳海(6.69)>湖南(6.35)>布哈河(5.71)>湖北(5.01)>湖西(4.85)>沙柳河(3.70)>海晏湾(3.09)>尕海(1.40)。环湖地下水lc-excess总体介于-10.23‰~10.41‰,平均值为0.64‰。地下水lc-excess在时间上呈10月(1.17‰)>1月(0.85‰)>4月(0.55‰)>7月(0.51‰)>8月(0.15‰);在空间上呈海晏湾(-5.70‰)<尕海(-1.41‰)<湖北(-0.89‰)<耳海(0.80‰)<沙柳河(1.30‰)<湖西(1.62‰)<布哈河(1.95‰)<湖南(2.21‰),表明海晏湾、尕海、湖北区域地下水经历的蒸发作用较强;沙柳河、湖西、布哈河和湖南区域地下水经历的蒸发作用较弱。环湖地下水主要呈弱碱性,总溶解固体(TDS)含量介于270.73~4287.87mg/L,平均值为692.93mg/L。水质硬度(TH)介于123.29~2550.37 mg/L,平均值为242.24mg/L。环湖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2+-Mg2+-HCO3-,部分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Na+-HCO3--Cl-型。环湖地下水水化学主要受控于岩石风化溶解作用。(3)流域内地下水的补给类型可概述为地下径流快速补给型、地下径流缓慢补给型、河水主补给型和地下径流主补给型四种类型。地下径流快速补给型和地下径流缓慢补给型两种类型指的是该地下水补给来源均只受地下径流补给,但由于水力坡度及含水层透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差异,地下水流速存在明显差异,故又分为地下径流快速补给型和地下径流缓慢补给型两种类型。地下径流主补给型和河水主补给型指该地下水补给来源均受河水和地下水两种水体补给,但由于补给占比不同,又分为地下径流主补给型和河水主补给型。环湖地区已有38.5%的地下水超出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因此,制定相应水质改善的工程措施和加强地下水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刻不容缓。同时,科学规划和管理畜牧业区的粪便和废水排放,不仅是提供安全健康生活用水的迫切需要,也是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王天慈[3](2020)在《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明确指出,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引起的湿地生态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1992年德国柏林举行的水与环境国际会议上,生态水文学就被作为一门学科被独立出来。开展湿地生态水文的研究,是解决目前湿地面临问题以及湿地生态保护和恢复的基础。青海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湿地,是首批加入国际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青海湖流域内陆域坡面的研究集中关注植物群落,从最开始植物群落基本分布确定逐渐发展到随环境梯度的植被演替变化,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基于生源要素分析土壤和植被分布的机理。水域范围内的调查主要关注青海湖大湖及子湖的水位变化、生物组成以及裸鲤洄游产卵及鱼道建设分析,以及对布哈河、沙柳河等径流量较大河流的水文演变过程研究,近些年来,基于水文模型的生态水文研究开始出现,青海湖湿地生态水文逐渐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重点。随着旅游业发展,人类活动对青海湖湖滨平原的生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湿地生境,青海湖鸟岛、沙岛景区陆续关停。本文针对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明确青海湖湿地分布现状,结合植物调研和底栖动物采样手段,对湖滨平原不同类型湿地进行调查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明确了青海湖区水文、土壤、植被特点以及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基本分布。青海湖湖滨平原地表水分布不均,地下水类型主要包括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地下水补径排区域环湖呈环状分布。土壤类型以栗钙土类占绝对优势,多数样点土壤颗粒粉砂、黏粒为主,结合遥感解译和土壤分布反演出天然植物分布图,确定共10种天然植物群系。划分青海湖湖滨湿地为7个类型,包括近岸河流湿地(永久性、间歇性)、永久性内陆三角洲、湖滨泛滥地、泡沼、淡水泉、地热湿地和沼泽草甸。(2)分析得到了不同优势植物种群分布特征,建立了优势植物种群的生境相似性及其和水分驱动因子的定量关系,同时,初步揭示出植物群系分布的决定性环境条件,并基于实测数据和反演的天然植被分布建立了典型植物群系的地下水响应关系,通过其分布机理的深入挖掘分区矫正了湖滨平原植物群系分布。(3)阐明了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水域生态系统组成与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现状,然后从摄食结构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类型底栖动物分布的潜在机理,建立了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和近岸河流湿地碎屑食物链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与食物来源的定量关系。同时,通过排序方法分析确定了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驱动因子,解释了群落分布时空差异的潜在原因,并与永久性湿地的生物类群对比得到了生物组成和群落结构上的差异。

侯威[4](2020)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海湖流域生态资源丰富,是我国水汽循环的重要通道和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还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又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影响着本流域,而且对周边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控制及调节作用。本文以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沿布哈河和沙柳河两条主要河流条带的1:5万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地质与生态间的关系。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下表现为:地壳运动-地形地貌塑造-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演变是一组相生相依的作用过程,地壳运动决定了区域尺度生态环境的缓慢演变与格局形成。在高原隆升-地形地貌塑造过程中,区域尺度高寒的气候特点与水气运移模式逐渐形成,共和运动-青海南山隆起使来自西北的水气受阻,造成了地区干湿情况差异显着。青海湖流域湿润适中,而南部的共和与茶卡盆地显的干旱异常。水土环境差异决定了青海湖流域相对共和-茶卡干盐盆半荒漠化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戈壁荒漠化盆地迥异的高寒草甸草原-微咸水湖盆生态环境地区差异格局,受地貌影响青海湖流域西北部相对干旱,又进一步决定流域内生态环境的差异性。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地区与近代时间尺度上表现为:在当前气候环境下,研究区每类植被类型都是基于不同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以及多年冻土等地质环境条件组合下形成的特征群落。在当期气候条件下地质环境条件决定了生态环境的面貌和格局,任意一个地质要素的变化又将引起植被的演替变化。对于陆地生态来说,荒漠化、沙漠化、植被盖度降低、土地覆被变化等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宏观表现,而组成陆地生态各类草地的逆向演替(退化)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过程与实质内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均主要是通过改变地质环境进而影响生态环境。地质、气候与人类活动是驱动力,地下水与表土等水土环境变异是中间过程,外动力侵蚀在其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植被的演替和荒漠化是过程的末端。结合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按照上述驱动力-水土环境变异-植被演替的过程方式将流域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分为12类,包括:气候-地表水变化/多年冻土变化-地下水下降-退化型2类、气候-包气带干燥-退化型1类、工程建设-地下水下降/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2类、放牧-风蚀-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1类、地壳抬升-河流下切、含水层疏干-地下水下降-退化型1类、地壳抬升-地形切割变陡—外动力侵蚀-地层土壤变异-退化型1类以及相对静态的地质环境-地下水或地层土壤条件-退化型4类。

央宗[5](2019)在《《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以环青海湖藏区为例》文中提出《格萨尔》史诗是藏民族引以为豪的根谱,也是藏族民间口承叙事文学的杰出代表,承载着藏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环青海湖《格萨尔》风物传说是在史诗传承过程中逐渐敷衍而成的格萨尔文化形式。青海湖地区是佛教东传时曾假道取经,连接“南丝绸之路”中的中外文化的传播桥梁,环湖藏区在多民族融汇与外来文化的浸染中,形成了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的格萨尔传说文化形态。环湖藏地的民众喜爱、崇拜、敬奉格萨尔,一边讲唱和追溯史诗英雄的丰功伟业,描画英雄时代的传奇文化镜像,一边将其投射、对应到自己朝夕相伴的山山水水和文化生活之中,由此附会出千姿百态的史诗风物传说。风物传说以各种自然景观和社会物态为核心,连接了环湖地区众多奇山、异水、怪石、古岩、老坡、麓泉、古迹、建筑,形成一个巨大的史诗文化扩布场域。这种肇始于“物质”实体的风物传说也成为环湖藏地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文化符号。全文分绪论、正文两部分。绪论部分简概了在全国《格萨尔》大背景下的环湖风物传说所突出的地位与特色,以及研究的创新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正文分四章论述。首先,梳理《格萨尔》史诗风物的分布情况,主要对青海藏区的文化地理、《格萨尔》史诗的风物种类,以及对环湖主要风物分布地区做阐述。其次,从解释名人山川的地方传说、描述神奇劳动成果的物产传说,以及流行事项口传化的风俗传说这三种传说类型,提炼格萨尔环湖风物传说的主题思想。同时,基于风物传说作为史诗的传承语境和外层结构,对二者的关联性做进一步探究。再次,拓展环湖地区独特的藏域风情、朴素的信仰品质,以及藏族生存发展活力。最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跨过“文野之别”,在“美美与共”中求同存异,多加关怀“和而不同”的藏族传说文化。通过传媒艺术、文化长廊、文化研讨会等多种形式,把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原生态风物传说都展示出来。让新型传说通过影视、动漫、摄影等媒介记忆下更好的积累、储存、创新和延续,使传说文化发展更先进、便捷、保鲜。同时坚持风物传承,网罗遗佚、补阙拾遗的可持续理念,为史诗动力系统下的风物传说谋求一席之地。

李甜[6](2018)在《青海省环湖地区生态旅游治理现状调研》文中研究表明科学合理地对青海湖环湖地区的生态旅游进行治理,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同步,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文对环湖生态旅游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并提出解决办法。

范彩红[7](2018)在《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要求在生态文明体制上加快改革进程,为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而不懈努力。报告以全局性高度对生态文明体制的继续改革、绿色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总体性安排,要求我们的发展不能只追求速度,而要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要为人民提供充实的物质资源,同时也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自然生态。在此基础上,报告重点强调了长期以来被忽视的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进行了战略部署和安排。青海素以生态阀门闻名于世,青海湖湿地作为高原地区的有机构成,兼具湿地和高原的特征,长期以来一直以自身独特的生态功能维持地区的平衡稳定。由于独特的先天位置,生态环境地位之重要已成国人共识,但是伴随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资源消耗的增长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冲突愈发加深,湿地区域功能萎缩,湿地被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生态保护问题更是迫在眉睫。本文围绕青海湖湿地展开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调查等方法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深入研究和分析了湿地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困境。就生态保护状况对位于青海湖湿地的海晏县实地调查,借助面对面访谈和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通过制作对比图表进行信息整合,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深刻剖析湿地生态保护中草原退化、生物种类骤降、鼠虫灾害泛滥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就生态制度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增强生态意识、构建生态环湖区域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梁艳[8](2017)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主要书写对象的作品。"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喜欢书写的角色。近年来,在生态文学作品中关于"水"的书写也成一时之盛。水世界是浩瀚庞大的,又是千姿百态的。从大洋大海、江河湖泊,到山泉小溪、池塘潭井,"水"以"主人公"的身份出现在一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并成为最重要的书写对象,这是此类生态文学作品与传统山水田园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传统文学中"水"常常以自然背景出现,或是烘托情景气氛抒发作家情感,或是作为重要的叙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但是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专门以大江、大河、海洋等为书写对象,将"水"作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成员,给予其生态伦理的关怀,且从人与自然等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的高度来观照江河、湖泊、海洋等水体的生命状态和存在价值。因而生态文学作品对于"水"的书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学作品的全新样态。"上善若水",水是一切生命存在的基础,水是大地母亲哺育人类的乳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天一生水"的思想。水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对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性,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下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从森林到草原,从陆地到海洋,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土地、沙石等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污染,"水"当然亦不能幸免。生态文学中关于"水"的书写正是生态问题在文学中的反映。因此本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通过系统的梳理,勾勒出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的大体样貌,为孕育中华民族的江河、湖泊以及海洋绘画出一幅多视角、全方位、立体多面的文学画像。如果以"水"为主线对两岸生态文学研究进行观察、梳理,可以发现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研究虽取得了优异成果,但是对于生态文学中"水书写"的系统论述和专门着述还没有见到。大陆有学者专门对生态文学中的森林、草原、土地等自然要素作过重点研究,也有学者对个别"河流书写"文本作过分析,但是系统、全面考察生态文学中以"水"为书写对象的研究着述还是一个空白,更不用说以"水书写"为主线,将大陆和台湾生态文学进行整合对比研究,就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两岸生态文学对"水"的关注和思考铸就了诸多优秀文学文本,也出现了多位以"河流书写"和"海洋书写"而享誉文坛的作家,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文学资源。就研究对象的时限,鉴于海峡两岸相对自觉的生态文学创作大致均在1980年代以后展开,本研究将研究范围确定在此时间点之后。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个篇章,以下是全文的整体架构:"绪论"交待了选题缘由、研究概况以及论文的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目前,全球范围内严重的"水"生态危机是此次选题的现实缘由,两岸生态文学中大量的"水书写"作品为本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生态伦理学等理论支撑下,本研究还采用了社会学、生态批评和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文本细读来整合对比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第一章对生态思想的起源发展与精神内涵进行梳理和解析,并从中归纳出关于"水"的生态思想。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本章力图从古代生态思想中汲取营养,为今天思索"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关系带来启发。西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是人与自然共生的"阿尔卡迪亚模式",另一种是人为自然立法的"帝国模式"。而中国自古以来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就比较和谐,"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思想的核心。在对待"水"的问题上,中国古人有着明显的"水崇拜",这对今天我们如何"亲水"、"爱水",与"水"和谐相处,实现"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具有重要思想启迪。第二章在海峡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整体框架中描绘"水书写"的大体样貌。首先对两岸生态文学创作情况进行梳理,从中选择"水"书写的经典作品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大陆的生态文学创作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的转化。"浅绿色"生态文学是"浅层次"的生态思考,仍然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上。"深绿色"则是从深层生态学的角度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台湾生态文学创作则经历了从激情"呐喊"到冷静"观察"的过程。而且台湾的生态文学创作中出现了本土化和可视性等特点。一些作家对"土地伦理"的思考引发了当地社区环境自治等行为。生态文学文本也融文字与绘图于一体,呈现出"可视性"的特点。对于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通过比较发现:大陆的"水书写"主要关照了 "大江大河",而台湾在"海洋书写"方面则成绩斐然。"一方水土一方人",河流与家园有着天然的联系。大陆的"河流书写"有着浓厚的"家园情结"。从生态角度来讲,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台湾四面环海,"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为活跃,同时海岛环境使台湾的"海洋书写"带有"向海而生"以及"生存与挑战"的色彩。第三章写"江河之水"。江河是大地的血脉。对大江大河的生态书写,大陆较之于台湾更令人瞩目,不但出现了如《额尔古纳河右岸》、《江河并非万古流》、《长江传》等优秀作品,而且还有像徐刚、哲夫这样专注于大江大河书写的作家。本章以徐刚和哲夫的作品为研究重心,主要分析"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并从生态整体观的高度关注河流生态,追问河流存在的伦理价值。河流书写中"河流"形象经历了从"孕育者"到"受难者"的转变,而河流作为"施暴者"形象已越来越模糊,曾经的滔滔江水如今枯萎断流,河流不仅丧失"施暴"的能力,其生命力也消耗殆尽。河流有没有生命?如何尊重和保护河流的生存权?人类修建"水利"工程等行为能否首先保证河流的基本生态安全?这些都是值得拷问的生态哲学以及人与自然的存在问题。河流与家园密切相关,从生态视角来看,保护河流就是守卫家园,因此"河流书写"中的"地缘情结"和"家园意识"非常明显。江河之外,湖泊之水也单独作为一节来研究,杨志军的《环湖崩溃》在生态性与文学性的融合上、在"荒原精神"与"人定胜天"的对决中,都是值得探讨的生态哲学和美学问题。第四章写"海洋之水"。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台湾的"海洋书写"较之于大陆更加出彩,因而本章主要对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进行分析。寻找海洋书写中的生态意识,既是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高度契合,也是一种整合与越界,有学者称之为"蓝色批评"。台湾生态文学作家廖鸿基和夏曼·蓝波安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是海洋生态文学作品中文学性和生态性兼备的优秀作品。这两位作家是台湾生态文学和海洋文学高度契合的标志性作家,也是跨界研究的"明星"作家,但是二人的作品却风格迥异。廖鸿基笔下的大海是"讨海人"的家园和战场,里面所写到的风俗习惯往往是汉族的习性。而夏曼·蓝波安是台湾原住民作家,他笔下的大海是达悟族的大海,作品讲述的是达悟族的风俗习性和传统文化。虽然他们创造了截然不同的海洋文学意象,但对海洋生态保护都持严肃关注的态度,作品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海洋生态思想。尤其是达悟族"取而不贪"的海洋生态意识,对于今天保护海洋生态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结语"从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水书写"所展示的"江河湖泊受难图"和海洋污染图景中受到启示。的确,作为生命之源的"水"处于生态危机之中,而人类又如何能够安然自保?这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我们人类只有遵循生态整体观思想,给予"水"以"命运共同体"意义上的伦理关怀,高度尊重其生存的权利,人与自然、人与水才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诗意栖居"才能真正实现。

夏吾东周[9](2017)在《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以青海湖“江西沟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富饶、美丽的青海湖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神奇浩瀚的青海湖是我国内陆面积最大的咸水湖。该流域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属于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的特点,一直为世人所瞩目。青海湖流域自然环境奇异,地理景观多样,生态类型独特。它不仅是亚洲特有珍惜鸟禽繁殖栖息的重要地方,也是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普氏原羚的唯一栖息地和生物多样性汇集的重要场所。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青海湖流域已出现了湖泊水位逐年下降、土地沙漠化趋势加剧、草场植被破坏日益严重、渔业资源锐减、野生动物和鸟类栖息环境退化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趋势,以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环境关注者的重视,近年来青海省人民政府将青海湖流域的生态治理列为全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实行封湖育鱼、退耕还林、草场围栏、天然林资源保护、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进展,但受资金投入和科学支撑等因素的限制,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生态恶化的趋势。除了政府以外,环保参与者的共同协助下实施生态保护行为是最重要的。政府的指挥棒作用下,当地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事业、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团、社区及民间组织、民众:当地农牧民、僧人、商贩、游客、养蜂人、转湖群众等,个个单位和部门共同合作,协作合力,利用集体优势再给政府配合一起参与环保行动具有一定的强势力。除了对环境修复措施以外,更要注重实施破坏行为的主体,本文以注重这些个体的具体意识和行为,衣食住行等生活领域与生产领域中能够自觉做出环保行为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次,采用恢复、治理、建设等进行综合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生物学、农学、牧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本篇偏向文化的角度,运用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民族生态学知识进行探讨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进行研究,对环湖区环境恶化趋势能够提出一些问题和方法。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在这部分中写这篇文章的缘由、研究现状、创新点等,以及对本文的田野点青海湖和江西沟乡地理位置、自然坏境、人文历史等。第二章:环青海湖地区传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中描写传统生态或环境历史,能够维持良好状态的原因等。第三章:环湖区生态环境环境面临的困境中提出面临的具体环境压力和破坏程度等。第四章:现代语境下的环湖生态环境保护的构建中各方面对具体环境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方法。

陈金林[10](2017)在《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及邻区景观资源、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省境内,其不仅具有复杂多样的景观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是青海省的龙头景区。因青海湖特殊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地球演化记录证据,使得青海湖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但从地质公园角度对于青海湖的研究较少,缺乏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研究。本研究综合应用地质学、生态学、地理学、旅游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分析法、遥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专家打分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将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到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领域,从景观资源评价、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地质公园生态服务功能、旅游发展、社区发展方面对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典型多样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集湖泊、河流、湿地、沙漠景观于一体,同时具有丰富的生物、历史、民俗、宗教、军事、节庆文化景观资源。经比较分析,青海湖景观资源优势突出,组合优势明显。经定量评价,按类型,湖泊、生物、沙漠、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得分在8.5分以上,为优质特色景观资源;按园区,景观资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鸟岛园区、二郎剑园区、沙岛园区和仙女湾园区。2、根据2000—2015年遥感数据分析,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生态环境整体在转好,但环境问题依然严峻,局部生态环境仍较脆弱,局部地区沙化严重,旅游发展等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威胁在加重。3、将生态服务功能与地质公园建设结合,构建了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经评价,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值为4.2772分,各项功能从高到低依次为:环境调节功能2.0073分,地质遗迹及生态保护功能1.2588分,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功能0.4393分,旅游功能0.3148分,经济功能0.1679分,物质生产功能0.0891分。在发挥科普教育功能、旅游功能、经济功能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提升。4、基于人地关系系统理论,结合青海湖地质公园的人地矛盾关系、“人与人”矛盾关系分析,提出了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社区发展三要素共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PTC模式)。提出了景观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基于游客问卷调研,提出旅游发展的措施:拓展客源市场,加强景区营销;开发多元旅游产品;加强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和引导;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和解说系统建设。基于社区居民问卷调研,提出加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制度建设,大力发展“前店后园”的度假庄园型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体验型乡村旅游。

二、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快速发展下特色逐渐缺失
        1.1.2 城镇风貌塑造急需新理念指导
        1.1.3 海晏县的迫切需求及丰富资源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城镇风貌
        1.4.2 地域文化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对城市风貌的研究
        1.5.2 国内对城市风貌的研究
        1.5.3 综合评述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2 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1 地域文化基础研究
        2.1.1 地域文化的构成要素
        2.1.2 地域文化的体现手法
    2.2 城镇风貌基础研究
        2.2.1 城镇风貌构成要素
        2.2.2 城镇风貌中面临的问题
    2.3 地域文化与城镇风貌的关联性
        2.3.1 城镇风貌特征依附地域文化
        2.3.2 地域文化决定城镇风貌特色
    2.4 本章小结
3 海晏县地域文化特征解读
    3.1 基本概况
        3.1.1 总体区位
        3.1.2 人口经济
        3.1.3 旅游资源
        3.1.4 历史沿革
        3.1.5 上位规划
    3.2 自然环境要素特征
        3.2.1 气象条件
        3.2.2 地形地貌
        3.2.3 水文环境
    3.3 人文环境要素特征
        3.3.1 历史文脉
        3.3.2 宗教信仰
        3.3.3 行为习惯
        3.3.4 民俗风情
    3.4 文化特征总结
    3.5 本章小结
4 海晏县城镇风貌基本特征研究
    4.1 城镇发展历程
        4.1.1 城镇发展的过往
        4.1.2 城镇发展的限制因素
        4.1.3 城镇空间肌理的演变
    4.2 宏观层面:城镇空间形态特征
        4.2.1 周边自然风貌
        4.2.2 空间结构构成
        4.2.3 天际轮廓线
        4.2.4 夜景亮化
    4.3 中观层面:城镇公共空间特征
        4.3.1 功能分区构成
        4.3.2 道路系统分析
        4.3.3 景观系统分析
        4.3.4 开放空间分析
    4.4 微观层面:建筑风貌特征
        4.4.1 建筑整体风貌
        4.4.2 建筑风格
        4.4.3 建筑立面
        4.4.4 建筑装饰
        4.4.5 城镇家具
    4.5 城镇风貌现状总结
        4.5.1 城镇风貌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4.5.2 城镇风貌问题产生的原因
    4.6 本章小结
5 地域文化视角下城镇风貌特征营造
    5.1 风貌营造
        5.1.1 特色要素总结
        5.1.2 总体风貌定位
        5.1.3 整体风貌策略
    5.2 宏观层面:营造山水城镇框架
        5.2.1 构建城镇风貌结构
        5.2.2 保护山水风貌特色
        5.2.3 协调城镇眺望通廊
        5.2.4 塑造宜居城镇之风
    5.3 中观层面:重塑空间形态特征
        5.3.1 更新风貌分区特色
        5.3.2 提升道路风貌系统
        5.3.3 重构景观核心序列
        5.3.4 调整开放空间尺度
    5.4 微观层面:完善建筑风貌要素
        5.4.1 控制建筑高度轮廓
        5.4.2 统一建筑色彩比例
        5.4.3 优化建筑立面方法
        5.4.4 改造建筑立面措施
        5.4.5 完善城镇公共设施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1 海晏县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附录2 海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表
附录3 海晏县城区道路梳理表
附录4 海晏县装饰统计表
附录5 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2)环青海湖地下水补给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补给来源研究
        1.2.2 地下水与湖泊水体的相互作用研究
        1.2.3 青海湖流域水循环研究现状及不足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述及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概述
    2.2 实验点布设与样品测试
        2.2.1 实验点布设
        2.2.2 样品测试
        2.2.3 水文地质资料和气象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第3章 大气降水、河水和湖水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
    3.1 大气降水同位素特征
    3.2 河水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
    3.3 湖水同位素及水化学特征
    3.4 小结
第4章 环青海湖地下水水位、同位素和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4.1 地下水水位时空变化特征
    4.2 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时空变化特征
    4.3 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变化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环青海湖地下水补给来源及水质评价
    5.1 地下水补给来源判定
    5.2 地下水水质评价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湿地生态水文研究进展
        1.2.3 青海湖湿地研究进展
    1.3 研究范围确定
        1.3.1 内外边界确定
        1.3.2 研究区域概况
    1.4 研究内容
        1.4.1 主要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分布
    2.1 湖滨平原水文特点
        2.1.1 地表径流分布
        2.1.2 含水层特点
        2.1.3 地下水流场与动态
        2.1.4 地下水溢出形成的间歇性泉水溪流与水泡
        2.1.5 青海湖水位季节性动态
        2.1.6 青海湖岸冰形成、分布与消融过程
    2.2 湖滨平原土壤与植被特点
        2.2.1 土壤类型与质地
        2.2.2 植被类型、特点及其分布
    2.3 湖滨平原湿地类型与分布确定
        2.3.1 湿地类型
        2.3.2 湿地分区统计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地植被生态水文机理研究
    3.1 典型样地植被生态水文关系
        3.1.1 典型样地调查
        3.1.2 数据分析方法
        3.1.3 环境因子分析
        3.1.4 优势植物种群分析
        3.1.5 优势植物种间生境相似性
        3.1.6 优势植物种群水分驱动
        3.1.7 样地间生境相似性
    3.2 区域植被生态水文关系
        3.2.1 地下水与植物群系的响应关系
        3.2.2 典型植物群系的环境条件与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滨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研究
    4.1 采样调查与测量
        4.2.1 水生生物采样
        4.2.2 环境要素测量
    4.2 分析思路与方法
        4.2.1 湖滨水域湿地生态系统框架
        4.2.2 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
    4.3 湖滨典型水域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4.3.1 种类组成
        4.3.2 群落结构
        4.3.3 生物多样性分析
    4.4 间歇性淡水泉生态系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
        4.4.1 间歇性淡水泉摄食功能群以刮食者和收集者主导
        4.4.2 间歇性淡水泉底栖动物摄食类群食物来源分析
        4.4.3 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底栖动物空间差异
        4.4.4 间歇性淡水泉湿地底栖动物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4.5 近岸河流底栖动物摄食结构与生态水文关系
        4.5.1 近岸河流摄食类群由捕食者、收集者和撕食者主导
        4.5.2 近岸河流底栖动物摄食类群食物来源分析
        4.5.3 近岸河流湿地底栖动物空间差异
        4.5.4 近岸河流湿地底栖动物分布驱动因子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等情况
致谢

(4)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生态地质研究现状
        1.2.2 青海湖流域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工作量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
    2.2 地形地貌
        2.2.1 区域地貌基本特征
        2.2.2 地貌类型及分布
    2.3 气象水文
        2.3.1 气象
        2.3.2 水系
    2.4 区域地质
        2.4.1 地层
        2.4.2 构造
    2.5 生态系统与植被类型
        2.5.1 生态系统
        2.5.2 植被
3 不同生态类型的地质环境条件
    3.1 高寒荒漠
        3.1.1 红景天+地梅型草地
        3.1.2 红景天+高山嵩草型草地
    3.2 沼泽化高寒草甸
        3.2.1 准原生高寒沼泽草甸
        3.2.2 退化高寒沼泽化草甸
    3.3 典型高寒草甸
        3.3.1 准原生典型高寒草甸
        3.3.2 演替和退化型典型高寒草甸
    3.4 高寒草原化草甸
        3.4.1 布哈河段
        3.4.2 沙柳河段
        3.4.3 倒淌河段
    3.5 山地灌丛草甸
    3.6 高寒草原
        3.6.1 布哈河段
        3.6.2 沙柳河段
    3.7 温性草原
        3.7.1 芨芨草草原
        3.7.2 克氏针茅、疏花针茅草原
        3.7.3 低地盐渍化草原
        3.7.4 温性荒漠草原
    3.8 灌丛
        3.8.1 高寒灌丛
        3.8.2 河谷灌丛
        3.8.3 沙地灌丛
4 生态地质演化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4.1 生态地质演化
        4.1.1 区域空间与地质时间尺度
        4.1.2 近代时间尺度
    4.2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4.2.1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内涵
        4.2.2 荒漠化与沙漠化的特点
        4.2.3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重要作用-外动力侵蚀作用
        4.2.4 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的关键过程:驱动力-地质环境要素变异-植被退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以环青海湖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萨尔》史诗风物的分布
    第一节 青海藏区与《格萨尔》
    第二节 《格萨尔》及风物
    第三节 风物主要分布地区
第二章 《格萨尔》史诗环湖风物传说内容
    第一节 风物传说的类型
    第二节 风物传说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风物传说与史诗的关联
第三章 风物传说与民族文化
    第一节 独特的藏域民俗
    第二节 多元的民间信仰与宗教文化
第四章 风物传说的传承与发展
    第一节 坚守一份质朴信念
    第二节 创新传说文化新时代
    第三节 在史诗动力系统中谋求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青海省环湖地区生态旅游治理现状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环湖地区生态旅游治理现状
2 生态旅游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 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2.2 居民在生态旅游治理中的作用未激发
    2.3 生态旅游经营与开发不合理
3 解决措施
    3.1 加强生态旅游法制建设
    3.2 激发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热情
    3.3 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针对性措施
    3.4 进行符合生态要求的旅游开发与规划

(7)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述评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文明理论
    2.1 生态文明基本内涵
        2.1.1 生态文明
        2.1.2 生态文明建设
    2.2 生态文明的理论来源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2.3 生态文明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1 生态文明理论提出
        2.3.2 生态文明理论的发展
第3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青海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
        3.1.1 湿地的概念与功能
        3.1.2 自然环境状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2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现状调查
    3.3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治理工程成效调查
        3.3.1 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3.2 实施林业重点工程
        3.3.3 实施草原保护工程
        3.3.4 实施封湖育鱼工程
        3.3.5 制度建设日益完备
第4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1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
        4.1.1 草地退化形势严峻,生产能力急剧下降
        4.1.2 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退化
        4.1.3 草场沙化不断加剧,湿地面积明显减少
        4.1.4 鼠虫危害严重,水质恶化形势严峻
    4.2 影响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的因素
        4.2.1 自然环境因素
        4.2.2 社会经济因素
第5章 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对策建议
    5.1 增强执政能力,推进生态制度建设
        5.1.1 实施生态激励政策,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5.1.2 完善湿地管理体制,加强资源监测监管
        5.1.3 健全湿地法制法规,加强生态法制建设
    5.2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生态化转型
        5.2.1 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5.2.2 构建环保资金投入机制,加快生态项目的产业化
    5.3 加强科技创新,建立科学技术支撑体系
        5.3.1 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5.3.2 加强科技教育,培养生态环境建设人才
    5.4 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
        5.4.1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全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5.4.2 强化民族生态文化研究,壮大生态保护力量
    5.5 优化环湖环境,构建和谐宜居环湖生态区
        5.5.1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加强湿地共管工作
        5.5.2 优化环湖生活环境,推进环湖生态区建设
        5.5.3 倡导生态消费模式,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介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从自然生态到生态文学
    第二节 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现状
        一、生态文学、环境文学与自然书写
        二、大陆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三、台湾生态文学及"水书写"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重点
        一、理论基础与方法
        二、研究重点与创新
第一章 生态思想的精神内涵及其"水崇拜"
    第一节 中西生态思想资源
        一、西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对立与反思
        二、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第二节 生态思想中的"水崇拜"
        一、天一生水
        二、人水合一
第二章 两岸生态文学创作与"水书写"
    第一节 不断深化与拓新的两岸生态文学
        一、大陆:从"浅绿"到"深绿"
        二、台湾:由"呐喊"到"观察"
    第二节 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世界"
        一、大陆:绿色与河流
        二、台湾:生存与海洋
        三、两岸"水世界":色调变奏与比较
第三章 大陆生态文学中的"河流书写"
    第一节 "河流书写"中的"河流"形象
        一、从"孕育者"到"受难者"
        二、"施暴者"形象
        三、河流书写的"地缘情结"
    第二节 大江大河的悲歌——以徐刚、哲夫作品为中心
        一、焦灼:河流生命的追问
        二、反思:河流悲剧的根源
        三、期盼:河流与家园共荣
    第三节 湖泊山泉的呜咽——以《环湖崩溃》为例
        一、生态性与文学性
        二、"人定胜天"与"荒原精神"
        三、荒原是"谜"
第四章 台湾生态文学中的"海洋书写"
    第一节 生态文学与海洋文学的契合
        一、生态、海洋与蓝色批评
        二、海洋文学中的生态意识
    第二节 从讨海人到护鲸者——以廖鸿基海洋文学作品为中心
        一、作为土地与战场的海洋
        二、"跨界的友谊"与生命意识
        三、海洋环保与海洋文化思考
    第三节 海洋朝圣者——以夏曼·蓝波安作品为例
        一、海岛地理与别样的海洋文化符码
        二、泛灵信仰与现代性的对抗
        三、从"身体写作"到"人类学家"的反思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以青海湖“江西沟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学术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2.1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3.1 研究方法
        3.2 创新点
    第四节 田野点概述
        4.1 青海湖区概况
        4.2 田野点江西沟乡概述
        4.3 地理与生态
        4.4 历史与人文
第二章 环青海湖地区传统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第一节 藏族传统环保理念
        1.1 藏传佛教环保理念
        1.2 当地农牧民环保理念
    第二节 法律法规环保理念
        2.1 法律环保理念
        2.2 法规环保条略
第三章 环湖区生态环境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环湖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概述
        1.1 湖泊水位下降
        1.2 湿地面积缩小
        1.3 沙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1.4 天然植被遭受破坏,草场生产能力下降
        1.5 野生生物资源种类与数量下降
    第二节 环湖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概要
        2.1 环湖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
        2.2 环湖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治理构想
        2.3 环湖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方法
第四章 现代语境下的环湖生态环境保护的建构
    第一节 文化的选择与环保观念
        1.1 提倡多元文化中的环保思想
        1.2 提高个体文化中的环保道德
    第二节 政策的支持与环保措施
        2.1 坚持绿色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意义与问题分析
        2.1.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策略
        2.1.3 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2 塑造政府与公民公共治理机制
        2.2.1 公共治理的主观特征与客观条件
        2.2.2 公共治理的内在结构与对策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附图 1:青海湖流域卫星影响图
附图 2:青海湖流域行政区划图

(10)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及邻区景观资源、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创新点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创新点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质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生物
        2.1.6 土壤
    2.2 人文社会经济概况
        2.2.1 行政区域和人口
        2.2.2 经济
        2.2.3 文化
        2.2.4 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章 景观资源评价
    3.1 景观资源类型
        3.1.1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
        3.1.2 其它景观资源类型
    3.2 景观资源的对比分析
        3.2.1 地质遗迹景观的对比分析
        3.2.2 其他景观资源的对比分析
    3.3 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3.3.1 各类型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3.3.2 分园区景观资源定量评价
第四章 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4.1 生态环境现状
        4.1.1 景观类型面积分析
        4.1.2 植被覆盖状况分析
        4.1.3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
    4.2 生态环境问题
第五章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5.1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
        5.1.1 地质公园生态服务功能的识别
        5.1.2 评价体系的构建
    5.2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5.2.1 指标权重评价过程
        5.2.2 各层指标权重分布
    5.3 评价结果及分析
        5.3.1 评价结果
        5.3.2 各项服务功能评价分析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
    6.1 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
        6.1.1 地质公园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与可持续发展
        6.1.2 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关系分析
        6.1.3 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模式
    6.2 景观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
        6.2.1 湖泊水体景观保护
        6.2.2 沙地景观保护
        6.2.3 生物景观保护
        6.2.4 历史文物遗迹景观保护
        6.2.5 生态环境保护
    6.3 旅游发展
        6.3.1 基于问卷调研的旅游发展分析
        6.3.2 拓展客源市场,加强景区营销
        6.3.3 多元旅游产品开发
        6.3.4 加强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和引导
        6.3.5 加强基础服务设施和解说系统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6.4 社区发展
        6.4.1 基于问卷调研的社区参与旅游状况分析
        6.4.2 加强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建设
        6.4.3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2 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调查问卷
附录3 学习工作经历及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四、青海湖环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地域文化视角下海晏县城镇风貌特征研究[D]. 刘晓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环青海湖地下水补给特征研究[D]. 李东昇. 鲁东大学, 2021(12)
  • [3]青海湖湖滨平原湿地低营养级生态水文关系研究[D]. 王天慈.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04)
  • [4]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地质条件与生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D]. 侯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格萨尔》史诗风物传说研究 ——以环青海湖藏区为例[D]. 央宗.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青海省环湖地区生态旅游治理现状调研[J]. 李甜. 度假旅游, 2018(12)
  • [7]生态文明视阈下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研究[D]. 范彩红. 青海大学, 2018(11)
  • [8]海峡两岸生态文学中的“水书写”[D]. 梁艳. 山东大学, 2017(08)
  • [9]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研究 ——以青海湖“江西沟乡”为例[D]. 夏吾东周. 青海民族大学, 2017(02)
  • [10]青海湖国家地质公园及邻区景观资源、环境评价及可持续发展[D]. 陈金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标签:;  ;  ;  ;  ;  

青海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