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电脑时要注意静电

组装电脑时要注意静电

一、装配电脑应注意静电(论文文献综述)

邓茜泽[1](2021)在《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全世界范围内,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和致死人数日渐上升,尤其是心脑血管类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甚为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能够安全而高效地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复合手术。伴随着复合手术的发展,现代医疗建筑中出现了新的医技空间,即复合手术室。在复合手术室中不仅能够进行外科手术,同时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术中转换为介入治疗模式和影像检查模式,现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脏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胸外科以及骨科等多个科室之中。复合手术室的建设不仅代表了现代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也标志着一所医院的现代化水平。目前我国关于复合手术室的建设领域研究成果较少,对于已建成的案例也缺乏调研和分析,致使复合手术室的建设缺少较为整体性的理论指导和建筑设计参考模式。本文首先从医学概念和医疗模式这两个方面探讨了复合手术,为复合手术室的研究提供了医学概念基础,探讨了手术室的五个发展历程,明确了每一阶段手术室的基本特点,并从定义与内涵、分类、需求情况与临床应用、设置条件与规划流程、设备条件要求、人员配置与管理要求这六个方面对复合手术室进行了系统的概述。接着,本文通过分析西安地区医院的数量、等级及分类,选择了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这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建设的复合手术室进行了调研分析,总结了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的建设现状。之后结合西安地区及国内其他省市的建设实例,从位置规划、工艺流程、功能组成、空间布局以及人性化设计这五个方面对复合手术室进行了较为整体的研究,明确了复合手术室的位置规划要满足洁净手术室以及影像设备两方面的环境要求,并且应当严格遵守洁净手术部的医疗工艺流程,统筹设计医护及检修人员、患者、物品、设备运输这4条主要流线,合理规划手术间、机房、控制间以及设备间这四类功能用房,在手术间的布局中,要综合考虑核心设备的选型、辅助设备的选择以及医护人员配置三个要点,此外本文还对复合手术室的空间布局模式进了平面和剖面两个维度的图示说明,运用图表分析了各类复合手术室的尺寸和面积,并展示了具体的布局图示以供参考,接着从模块化艺术玻璃、彩色照明以及玻璃天花的应用探讨了复合手术室的人性化设计。其次,本文研究了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的相关技术问题,总结了复合手术室在施工、辐射防护、净化空调、给排水、电气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这六个方面的建设要求。最后,本文就全篇对复合手术室的整体研究做出了总结,对我国复合手术室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之后我国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设提供参考。

刘军伟[2](2021)在《轻型电动货车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动货车因噪声小、无污染、运营成本低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长续航里程、高载货量、长使用寿命的要求下,电动货车一般采用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长服务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来源。锂离子电池性能容易受到温度、充放电电流等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起火、爆炸,为保证锂离子电池性能和车辆安全,电动货车应装备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本文以轻型电动货车锂离子电池包为对象,研究分布式BMS的设计与实现。首先,设计了基于菊花链的分布式BMS结构。通过简要分析轻型电动货车电气系统,确定BMS的拓扑结构和功能。针对轻型电动货车一体式电池包结构,BMS采用基于菊花链的分布式结构。为保证轻型电动货车的运行安全,BMS应具备对锂离子电池状态监控、状态分析、安全保护、能量控制与信息管理的功能。其次,研制了 BMS软硬件系统。硬件电路主要包括微控制器最小系统、电源、信号输入电路、驱动、继电器粘连检测模块、绝缘检测模块、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通信模块、隔离收发器、电池电子部件等。除功能电路外,BMS电路设计还注重防反接、过流保护、静电保护和浪涌抑制等。在硬件基础上利用面向对象的思想设计软件,根据轻型电动货车控制需求,将BMS、继电器、直流充电机、交流充电机和整车控制器等设备封装为对象。各对象在自己内部进行信息更新、故障诊断与状态跳转,其中CAN信息更新采用哈希表实现;故障诊断采用3级分级诊断完成;轻型电动货车上/下电,交、直流充电由状态跳转完成。第三,提出了改进的安时积分荷电状态估计方法。对锂离子电池进行容量、电压和充电特性测试,根据锂离子电池特性并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安时积分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估计方法。该方法从导致安时积分估计误差的原因出发,采用最小二乘法校准电流传感器,根据温度和实际容量的关系估计电池包容量,最后利用电池包充电过程中的电量增量(Incremental Capacity,IC)曲线修正SOC估计。最后,完成搭载本BMS的轻型电动货车道路测试。在完成实验室内硬件、软件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实车试验。实车道路测试中,轻型电动货车运行正常,表明该BMS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朱禹[3](2021)在《浅论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改进方法》文中指出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直接关系产品质量,现阶段电子产品装配过程不仅需要把控其工艺流程,更应对装配工艺进行持续改进,进而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电子产品装配工艺,阐述了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流程,并给出了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改进方法。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高啸天[5](2020)在《V2O5/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具有层状结构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嵌锂电位,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时,具有比容量高、造价低的优点。但V2O5较差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会造成电池循环过程中严重的容量衰减,影响其进一步实际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并构筑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纳米V2O5/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通过XRD、XPS、拉曼光谱、氮气吸脱附、SEM、TEM等结构、形貌表征,以及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行为分析,研究其构效关系,发展高性能V2O5/氮掺杂石墨烯储锂材料。通过液相法制备V2O5·nH2O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后,采用热处理工艺将V2O5·nH2O转化为正交相V2O5,得到V2O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氮掺杂石墨烯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电导率,还能防止纳米线结构在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结构变化,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上述结构特性有效提高了 V2O5的电化学性能。在100、200、500、1000和20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V2O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73、242、206、181和161 mAh g-1。通过水热结合热处理法,将V2O5纳米颗粒嵌入三维氮掺杂石墨烯气凝胶导电网络中(V2O5/3DNG复合材料)。氮掺杂石墨烯形成的三维多孔导电网络不仅能够赋予材料优异电导性,还能够进一步改善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促进离子传输。通过切割、压片处理得到的V2O5/3DNG自支撑电极可以直接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无需使用粘结剂、导电剂和金属导电集流体,简化了电池制备工艺。基于上述优点,V2O5/3DNG自支撑电极具有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100、200、500、1000和2000 mA g-1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90、268、238、206 和 162 mAh g-1。即使在 1000 mA g-1 下循环 500 次,V2O5/3DNG 的可逆容量仍然有134 mAh g-1。采用溶剂热法制备VO2中空微球并对其进行氮掺杂石墨烯的包覆,最后通过热处理将VO2氧化为V2O5得到V2O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VOHS/NG)复合材料。V2O5中空微球由超薄纳米片组成。中空结构有利于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而超薄纳米片组成的薄壳能够与电解液更加充分接触,从而提高离子传输能力。氮掺杂石墨烯赋予材料优异导电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用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OHS/NG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100、200、500、1000和2000 mA g-1下的放电容量分别为287、254、231、203 和 164 mAh g-1。中空微球具有作为载体的潜力,而V2O5又具有优异的多硫化锂锚定能力。因此,将VOHS/NG复合材料进一步用作锂硫电池正极硫的载体。其中,氮掺杂石墨烯的大比表面积可以快速吸附多硫化锂,而V2O5中空微球可以通过化学作用进一步对多硫化锂进行锚定。基于上述协同作用,VOHS/NG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抑制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此外,氮掺杂石墨烯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离子和电子传输能力,其高韧性的特点可以与V2O5的中空结构一同有效缓解电化学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在0.1 C、0.2 C、0.5 C、1 C和2 C倍率下,VOHS/NG/S电极可以贡献出1488、1140、1040、924和746 mAh g-1的放电容量。

仝少鹏[6](2019)在《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工业厂房是生产制造电子产品的场所,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下,电子产品技术不断革新,电子产品的生产对电子工业厂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子工业厂房功能复杂,管线众多,又包含了不同等级的洁净区,它的设计难度很高。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下,经常出现专业间管道交叉碰撞、各设计专业之间协同效率低、项目设计周期长、出错率高等问题。BIM技术,具有可视化、模拟性、碰撞检测、三维协同等功能,它的出现,为解决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本文旨在研究适用于电子工业厂房的BIM设计方法,以改变传统的二维设计模式,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子工业厂房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为该类型的项目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首先对BIM技术与工业厂房设计研究现状水平进行分析,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然后对电子工业厂房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子工业厂房的特点及设计流程等相关内容,总结了目前设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对BIM技术在国内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BIM在工业厂房设计中不同方面的应用相对传统设计模式具有多种优势。然后结合电子工业厂房特点及其设计理论,研究适宜电子工业厂房的BIM设计方法,分析出适用于电子工业厂房设计的BIM的设计流程、工艺设计、设计分析、专业协同等方式。再通过真实的案例实践,验证了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不足进行归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冯体艳[7](2019)在《空调生产过程中静电检测和消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空调智能控制板生产装配过程中,引起器件失效的原因很多:如过流、静电、装配、焊接等,其中由于静电原因导致的器件失效对质量的影响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静电不仅仅会导致器件直接性功能失效,更坏的影响是器件在损伤后功能并没有完全失效,但寿命却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引起大量的售后投诉,给企业的质量管控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空调生产过程中的静电测试和消除非常必要。本文针对空调生产过程中的静电测试和消除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设计并实现电路板上静电电位的自动实时检测系统。系统主要由计算机、静电数据采集模块、指令输出控制单元组成,基于LabVIEW平台研发实现静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储存、输出调控指令以及历史数据的查询显示。2.设计并实现静电实时消除系统。主要由计算机、输入单元、静电除尘单元组成。3.设计并模拟实现生产流水线中静电检测和消除网络系统。在生产流水线各操作环节,进行静电实时自动检测和消除装置布点,实现整个生产线的静电自动测试和消除。模拟实验结果不仅表明本文所设计实现的静电自动实时检测和消除网络系统是合理有效的,而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互动操作性能。该系统的应用可以用较小的成本较大地提高产品的寿命和成品率。

苗晓伟[8](2018)在《高容量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储镁/锂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锂离子电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电站等领域。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化学电源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科学工作者们不断地探索,提出了金属-空气(比如Zn-O2,Mg-O2,Al-O2等)和锂-亚硫酰氯等高能一次电池以及可充镁电池等新型二次电池体系。无论是一次还是二次电池,寻找理想的电极材料是关键。对一次电池来说,主要关注的是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输出电压以及电池的自放电行为。而对于二次电池,除了上述因素,更要关注电极反应的可逆性。迄今为止,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其中多价态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其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而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然而,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时,仍然存在首效低、循环性能差和倍率性能差等很多问题。对此,本文通过多种合成方法可控制备了一系列具有高比容量的新型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并研究了材料的形貌特征、颗粒尺寸和微纳结构对于其作为可充镁/锂混合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本文首次将CF0.8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镁一次电池体系中,并通过实验验证,层状结构CF0.8作为镁电池正极材料具有比容量高和无自放电的优势,当放电截止电压为0.5 V,电流密度为20 mA g-1时,Mg-CF0.8电池在二代电解液(0.4 M(PhMgCl)2-AlCl3/THF,简称APC)中的放电比容量高达813.4 mAh g-1,放电电压平台为1.23 V;EDX和XPS结果证明放电之后的产物为MgF2和C。(2)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玫瑰花状Cr2Mo3O12/Graphene复合材料(记作CMO/G),并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分别应用于可充镁电池和镁/锂混合离子电池中。分别探讨了水热时间和石墨烯改性对于钼酸铬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APC/1.0 M LiCl电解液中,10 mA g-1电流密度下,CMO/G复合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38.6 mAh g-1,首次库伦效率为73.62%,并体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能。XPS分析表明CMO/G复合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是Mg2+和Li+的共同嵌入/脱出反应过程。(3)基于静电纺丝技术首次设计合成出了新型层状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钼酸钒(V2MoO8,记作VMO),并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分别应用于可充镁电池和Mg-Li混合离子电池。分别探讨了反应原材料中钼酸铵含量、煅烧温度和时间对于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哈氏合金为正极集流体和电池模具材料,以APC/LiCl为电解液,以Mg作为负极,构建了一种在较高电压下耐腐蚀的电池体系。测试结果表明,在APC电解液中,Mg-VMO电池在室温测试时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99.1 mAh g-1,库伦效率仅为33%,且容量衰减很快。在APC/1.0 M LiCl电解液中,VMO材料的首次放电容量高达312 mAh g-1,库伦效率为87.2%,电池的放电电压平台(~1.5 V)、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均得到显着提高。XPS分析表明VMO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是Mg2+和Li+的共同嵌入/脱出反应过程,同时伴随着VMO相中V和Mo两种元素的化合价的改变。(4)首次以茶皂素为表面活性剂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可控制备了一种自支撑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ZnFe2O4@Fe3C/CNF。该复合材料以ZnFe2O4纳米颗粒(约5-10 nm)为核,离散不均匀的Fe3C为壳,可控地生长在一维多孔碳纳米纤维(简称CNF)里面。由于一维多孔碳纳米纤维的缓冲结构和导电Fe3C的修饰改性,ZnFe2O4@Fe3C/CNF复合材料呈现出优越的倍率性能和出色的长周期循环稳定性。在锂离子电池中,0.1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其可逆容量仍然保持为~1000 mAh g-1(按复合材料的总质量来计算,以下同)。此外,在1.0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800圈后其可逆容量保持为970.9 mAh g-1;在10 A g-1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圈后其可逆容量仍然保持为440.6 mAh g-1。ZnFe2O4@Fe3C/CNF复合材料表现出如此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因于其纳米结构与导电材料复合的协同效应。

许传诺[9](2018)在《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对数据采集与信息获取要求的提高,传感器、物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发展迅速,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向着全面化、智能化方向发展。WSNs可以获取区域内各类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WSNs的传感器节点投放后不再回收重复利用,电池消耗完毕后节点报废,再投放新的传感器节点。本文针对WSNs的节点电池节能问题,提出了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点:(一)、本文基于传统的LZW数据压缩算法,在LZW算法中加入Monitor。LZW-Monitor对压缩比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实时监测结果作为与或图的有向边约束条件。将该约束条件作为判断依据,选择合适的字典进行压缩,实现WSNs的递进式逐层压缩。(二)、提出了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该算法针对WSNs的特点,将LZW-Monitor和与或图(AND-OR graph)相结合,构建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系统模型。(三)、使用NI-WSN模块、小型粉尘管道、静电感应式粉尘浓度传感器等搭建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粉尘检测实验平台。使用DAQ与WSN函数库对平台的硬件与与数据采集程序进行相关的配置,采集大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验数据。(四)、使用LabVIEW软件作为仿真工具,基于生产者与消费者结构对其进行仿真。比较了 LZW与本文提出的算法的仿真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对数据量较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具有很好的压缩效果。该算法减少了数据的传输量,节省WSNs电池的电能,可以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寿命。

闫宇,宋魁彦,赵芝弘[10](2014)在《装配式木塑防静电地板施工工艺初探》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木塑地板铺装工程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的材料、质量、安全文明、环保控制,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从施工前准备、工艺过程和质量检测等方面对装配式木塑防静电地板的施工工艺要点进行了论述,以供参考。

二、装配电脑应注意静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装配电脑应注意静电(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典型疾病的现状与影响
        1.1.2 治疗模式与医治空间的发展
        1.1.3 医疗影像设备行业的发展
        1.1.4 所属研究课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复合手术及复合手术室概述
    2.1 复合手术
        2.1.1 医学概念说明
        2.1.2 医疗流程介绍
    2.2 手术室的发展历程
    2.3 复合手术室
        2.3.1 定义与内涵
        2.3.2 分类
        2.3.3 需求情况与临床应用
        2.3.4 设置条件与规划流程
        2.3.5 设备条件要求
        2.3.6 人员配置与管理要求
    2.4 本章小结
3 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案例调研分析
    3.1 西安地区医院及复合手术室建设现状
        3.1.1 医院数量及分级、分类状况
        3.1.2 复合手术室建设情况
    3.2 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典型案例调研
        3.2.1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3.2.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3.2.3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3 西安地区复合手术室建设情况总结
        3.3.1 建设现状总结
        3.3.2 规划设计总结
    3.4 本章小结
4 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
    4.1 位置规划
        4.1.1 满足洁净手术室的要求
        4.1.2 满足影像设备的要求
    4.2 工艺流程
        4.2.1 工作人员流程
        4.2.2 患者流程
        4.2.3 物品流程
        4.2.4 影像设备运输流线
    4.3 功能组成
        4.3.1 单模式复合
        4.3.2 多模式复合
    4.4 空间布局
        4.4.1 空间布局要点
        4.4.2 空间布局模式
        4.4.3 空间尺寸要求
        4.4.4 空间布局图示
    4.5 人性化设计
        4.5.1 模块化墙板及艺术玻璃的应用
        4.5.2 彩色照明的应用
        4.5.3 景观天花的应用
    4.6 本章小节
5 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技术研究
    5.1 施工要求
        5.1.1 地面施工要求
        5.1.2 墙面施工要求
        5.1.3 顶面施工要求
    5.2 辐射防护要求
        5.2.1 DSA、CT复合手术室辐射防护要求
        5.2.2 MRI复合手术室辐射防护要求
    5.3 净化空调要求
        5.3.1 功能用房洁净等级
        5.3.2 净化空调系统要求
    5.4 给排水要求
    5.5 电气要求
        5.5.1 DSA复合手术室电气要求
        5.5.2 CT复合手术室电气要求
        5.5.3 MRI复合手术室电气要求
    5.6 数字化信息系统
        5.6.1 PACS系统集成
        5.6.2 手术中心控制系统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表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附录二 调研表格及问卷
致谢

(2)轻型电动货车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动货车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1.1 电动货车发展现状
        1.1.2 电动货车发展趋势
    1.2 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现状
        1.2.2 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趋势
    1.3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1.3.2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2章 轻型电动货车电气系统
    2.1 轻型电动货车电气系统
        2.1.1 高压电气系统
        2.1.2 低压电气系统
        2.1.3 整车通信网络
    2.2 轻型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
        2.2.1 轻型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拓扑结构
        2.2.2 轻型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轻型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3.1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需求分析与总体方案
        3.1.1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需求分析
        3.1.2 电池管理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3.2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
    3.3 电源
        3.3.1 电源保护
        3.3.2 电源系统
    3.4 信号输入电路
        3.4.1 数字输入电路
        3.4.2 模拟输入电路
        3.4.3 脉冲输入电路
    3.5 驱动
        3.5.1 高边驱动
        3.5.2 低边驱动
        3.5.3 H桥驱动
    3.6 继电器粘连检测模块
    3.7 绝缘检测模块
    3.8 CAN通信模块
    3.9 隔离收发器
    3.10 电池电子部件
        3.10.1 电压采集和均衡模块
        3.10.2 电流测量模块
        3.10.3 温度测量模块
        3.10.4 通信模块
    3.11 印刷电路板
    3.12 本章小结
第4章 轻型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4.1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分析和总体方案
        4.1.1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4.1.2 电池管理系统软件总体方案
    4.2 驱动软件
        4.2.1 系统时钟驱动
        4.2.2 SPI驱动
        4.2.3 电源驱动
        4.2.4 模数转换驱动
        4.2.5 CAN通信驱动
        4.2.6 电池电子部件
    4.3 对象设计
        4.3.1 电池管理系统对象
        4.3.2 继电器对象
        4.3.3 整车控制器对象
        4.3.4 直流充电机对象
        4.3.5 交流充电机对象
        4.3.6 CAN帧对象设计
    4.4 信息更新和故障诊断
        4.4.1 信息更新
        4.4.2 故障诊断
    4.5 对象状态跳转策略
        4.5.1 上/下电过程
        4.5.2 直流充电过程
        4.5.3 交流充电过程
        4.5.4 其他控制过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锂离子动力电池包荷电状态估计
    5.1 锂离子动力电池性能测试
        5.1.1 电池包容量测试
        5.1.2 电池包电压性能测试
        5.1.3 电池充电特性测试
    5.2 基于电流传感器校准和IC曲线修正的安时积分法
        5.2.1 安时积分法及其改进方案
        5.2.2 电流传感器校准
        5.2.3 试验验证
        5.2.4 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轻型电动货车电池管理系统功能验证
    6.1 调试辅助工具
        6.1.1 桌面监控系统
        6.1.2 移动监控系统
    6.2 实验室验证
        6.2.1 硬件测试
        6.2.2 软件测试
    6.3 实车试验
        6.3.1 实车装配
        6.3.2 实际道路测试
    6.4 结果分析
        6.4.1 实验室验证
        6.4.2 实车试验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浅论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改进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提升装配工艺可靠性
    1.1 完善工艺方案设计
    1.2 采用防潮密封性工艺方法
    1.3 采用防静电工艺方法
2 完善装配工艺过程
    2.1 元器件预加工
    2.2 元器件插装
    2.3 元器件进行焊接
3 强化人员和工艺过程管理
    3.1 对人员素质进行有效管理
    3.2 对工艺纪律进行有效监督
4 结语

(5)V2O5/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锂电池简介
        1.2.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2.2 锂离子电池的特点及发展需求
        1.2.3 锂硫电池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述
        1.3.1 钴酸锂材料
        1.3.2 镍酸锂正极材料
        1.3.3 三元正极材料
        1.3.4 锰基正极材料
        1.3.5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4 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简述
        1.4.1 五氧化二钒的基本性质
        1.4.2 五氧化二钒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1.5 氮掺杂石墨烯对于电极的改性
    1.6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的研究目的
        1.6.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主要实验仪器
        2.1.2 主要实验试剂
    2.2 材料合成与制备
        2.2.1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2.2.2 V_2O_5纳米颗粒/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2.2.3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2.3 材料的结构表征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
        2.3.5 氮气吸脱附测试
        2.3.6 拉曼光谱分析
        2.3.7 热重分析
    2.4 工作电极的制备和扣式电池的组装
        2.4.1 工作电极的制备
        2.4.2 扣式电池的组装
    2.5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2.5.1 循环伏安测试
        2.5.2 电池循环及倍率性能测试
        2.5.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
第3章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3.1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3.2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3.2.1 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3.2.2 V_2O_5纳米线的结构表征
        3.2.3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3.3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储锂性能研究
        3.3.1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储锂机理
        3.3.2 V_2O_5纳米线/氮掺杂石墨烯的储锂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V_2O_5纳米颗粒/三维氮掺杂石墨烯自支撑电极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
    4.1 V_2O_5纳米颗粒/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4.2 V_2O_5纳米颗粒/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4.3 V_2O_5纳米颗粒/三维氮掺杂石墨烯的储锂性能研究
        4.3.1 V_2O_5/3DNG用于半电池的性能测试
        4.3.2 V_2O_5/3DNG的储锂界面调控机制研究
        4.3.3 V_2O_5/3DNG用于锂离子全电池性能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储锂应用
    5.1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5.2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5.3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的储锂性能
        5.3.1 V_2O_5中空微球的储锂性能研究
        5.3.2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的储锂性能研究
    5.4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5.4.1 VOHS/NG/S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5.4.2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用于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5.4.3 V_2O_5中空微球/氮掺杂石墨烯对锂硫电池性能提升的机理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BIM技术与工业厂房设计研究现状
        1.3.2 国外BIM技术与工业厂房设计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传统方法视野下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与分析
    2.1 电子工业厂房的概述
    2.2 电子工业厂房的特点分析
    2.3 电子工业厂房设计要求
    2.4 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流程
        2.4.1 方案设计流程
        2.4.2 初步设计流程
        2.4.3 施工图设计流程
    2.5 电子工业厂房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6 小结
3 BIM在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 BIM的概述
    3.2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设计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3.2.1 在气候分析中的应用
        3.2.2 在采光分析中的应用
    3.3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可视化中的应用现状
        3.3.1 在工业厂房主体可视化中的应用
        3.3.2 在工业厂房工艺可视化中的应用
    3.4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工艺仿真中的应用现状
    3.5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管道综合及碰撞检测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6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协同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7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数字化成果交付中的应用现状
    3.8 BIM技术在工业厂房工程量统计中的应用现状
    3.9 小结
4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方法研究
    4.1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流程
    4.2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工艺与空间并行的设计方法
    4.3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分析方法
        4.3.1 场地分析
        4.3.2 体量分析
        4.3.3 环境分析
        4.3.4 物流仿真分析
        4.3.5 防火及疏散分析
    4.4 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方面的应用
        4.4.1 协同设计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内容
        4.4.2 协同设计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模式
    4.5 小结
5 BIM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以A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为例
    5.1 项目概况
    5.2 基于BIM技术的电子工业厂房设计应用
        5.2.1 BIM模型的建立的前期准备
        5.2.2 BIM模型的构建
        5.2.3 基于BIM模型的碰撞检查
    5.3 BIM在 A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协同的应用
        5.3.1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平台
        5.3.2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流程
        5.3.3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的协作方式
        5.3.4 A电子工业厂房协同设计的管理应用
    5.4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7)空调生产过程中静电检测和消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静电检测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意义和目的
    1.2 静电检测技术的现状
    1.3 静电检测技术的发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2 静电检测系统应用分析
    2.1 静电检测系统的应用场景
    2.2 静电检测系统的需求分析
    2.3 静电检测系统构成
    2.4 本章小结
3 静电检测及消除系统硬件实现
    3.1 总体功能设计
    3.2 静电检测模块实现
        3.2.1 电位传感器
        3.2.2 相敏检波器
        3.2.3 高压保护
    3.3 静电自动消除装置实现
    3.4 单片机中央处理单元
    3.5 静电电位测试结果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静电检测及消除系统软件实现
    4.1 各功能模块实软件现
        4.1.1 静电数据的读取及显示功能实现
        4.1.2 静电数据保存功能实现
        4.1.3 静电测试历史数据回显功能实现
        4.1.4 静电测试报警功能实现
        4.1.5 静电消除功能实现
    4.2 总体程序实现介绍及操作方法
        4.2.1 总体程序实现介绍
        4.2.2 具体操作方法
    4.3 本章小结
5 静电检测及消除系统生产线网络设计与实现
    5.1 静电检测及消除系统生产线网络布点
    5.2 验证各检测点数据接收和显示结果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
        6.1.2 创新、难点及不足之处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8)高容量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储镁/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化学电源
    1.3 新型镁电池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1.3.1 镁一次电池的研究进展
        1.3.2 可充镁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3.3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4 可充镁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3.5 镁二次电池正极集流体的研究进展
        1.3.6 可充镁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1.3.7 可充镁电池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1.3.8 可充镁/锂混合离子电池
    1.4 锂离子电池简介
        1.4.1 锂离子电池发展简史
        1.4.2 锂离子电池简介
        1.4.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本文选题背景和主要研究思路
        1.5.1 选题背景
        1.5.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静电纺丝合成方法简介
    2.3 电极制备与电池的装配
    2.4 电解液的配制
    2.5 材料的表征技术
        2.5.1 物理性能表征
        2.5.2 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氟化石墨作为高容量正极材料在镁一次电池中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氟化石墨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3.4 氟化石墨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3.4.1 循环伏安分析
        3.4.2 放电曲线特性和倍率性能分析
        3.4.3 交流阻抗分析
        3.4.4 Mg-CF_(0.8)电池的放电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钼酸铬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可充镁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Cr_2Mo_3O_(12)和Cr_2Mo_3O_(12)/Graphene材料的制备
        4.2.1 GO的制备
        4.2.2 Cr_2Mo_3O_(12)和Cr_2Mo_3O_(12)/Graphene材料的制备
        4.2.3 正极片和电解液的制备
        4.2.4 2016型扣式镁电池的组装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4.3 钼酸铬和钼酸铬/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特征
        4.3.1 反应时间对钼酸铬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4.3.2 石墨烯改性对材料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4.4 钼酸铬和钼酸铬/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4.4.1 不同反应时间合成材料在可充镁/锂混合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4.4.2 石墨烯改性对材料在可充镁/锂混合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4.4.3 CMO和CMO/GO材料的锂电性能研究
        4.4.4 材料在可充镁/锂混合电池中的充放电反应机理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充镁电池正极材料V_2MoO_8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球磨法制备V_2MoO_8材料
        5.2.2 静电纺丝法制备V_2MoO_8材料
        5.2.3 正极片和电解液的制备
        5.2.4 哈氏合金模具电池的组装
        5.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 球磨法合成V_2MoO_8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5.4 静电纺丝法合成的V_2MoO_8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表征
        5.4.1 静电纺丝法合成V_2MoO_8材料的反应机理
        5.4.2 钼酸铵含量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4.3 煅烧温度和时间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的影响
        5.4.4 静电纺丝合成V_2MoO_8材料的形貌和组成的进一步表征
    5.5 V_2MoO_8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5.5.1 耐腐蚀电池体系的构建
        5.5.2 循环伏安分析
        5.5.3 VMO材料在可充镁/锂混合电池中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分析
        5.5.4 VMO材料的锂电性能分析
        5.5.5 交流阻抗分析
        5.5.6 VMO材料在可充镁/锂混合电池中的充放电反应机理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ZnFe_2O_4/Fe_3C@CNF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储锂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的制备
        6.2.1 ZnFe_2O_4@Fe_3C/CNF复合材料的制备
        6.2.2 相关比较材料的制备
        6.2.3 静电纺丝法合成ZnFe_2O_4和ZnFe_2O_4@Fe_3C/CNF复合材料的反应机理
    6.3 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分析
        6.3.1 材料的组成和结构分析
        6.3.2 材料的形貌表征
    6.4 材料的锂电性能研究
        6.4.1 循环伏安分析
        6.4.2 循环和倍率性能
        6.4.3 交流阻抗分析
        6.4.4 GITT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论文中缩写词总汇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课题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1.4 本章小结
2 LZW算法和与或图的分析研究
    2.1 LZW数据压缩算法研究
    2.2 与或图(AND-OR graph)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模型建立
    3.1 与或图有向边的约束条件设置
    3.2 LZW数据压缩算法和与或图(AND-OR graph)的结合
    3.3 模型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平台的搭建
    4.1 平台系统构成与硬件搭建
    4.2 采集程序配置与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算法仿真
    5.1 算法仿真过程阐述
    5.2 算法仿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10)装配式木塑防静电地板施工工艺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施工要求与准备
    1.1 界面空间要求
    1.2 地板与铺装要求
        1.2.1 地板主要技术设计要求
        1.2.2 地板铺装配件及五金件
        1.2.3其他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准备
    2.2 主要机具
    2.3 板铺方向设定
3 施工操作工艺
    3.1 操作工艺
        3.1.1 基面处理
        3.1.2 弹线定位
        3.1.3 固定支架
        3.1.4 安装桁条
        3.1.5 安装面板
        3.1.6 清理养护
    3.2 施工技术难点及处理办法
        3.2.1 平面方格网确定方法
        3.2.2 铺设方向的确定方法
        3.2.3 界面缝隙处理方法
4 铺装后的保护与质量检测标准
    4.1 清扫与保护
    4.2 质量检测
        4.2.1 主控项目
        4.2.2 一般项目
5 结语

四、装配电脑应注意静电(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地区现代综合医院复合手术室建筑设计研究[D]. 邓茜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轻型电动货车分布式电池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刘军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浅论电子产品装配工艺改进方法[J]. 朱禹. 电子制作, 2021(04)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V2O5/氮掺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锂性能研究[D]. 高啸天.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BIM技术在电子工业厂房设计中的应用[D]. 仝少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7]空调生产过程中静电检测和消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冯体艳. 郑州大学, 2019(07)
  • [8]高容量电极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储镁/锂性能研究[D]. 苗晓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9]基于LZW-Monitor和与或图的WSNs递进式数据压缩算法研究[D]. 许传诺.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10]装配式木塑防静电地板施工工艺初探[J]. 闫宇,宋魁彦,赵芝弘. 山西建筑, 2014(22)

标签:;  ;  ;  ;  ;  

组装电脑时要注意静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