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前景

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前景

一、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曹圣婕[2](2021)在《北京近郊村庄公共空间演变特征与生产机制研究 ——以北臧村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近郊乡村地区在经济产业和意识形态方面都受到城市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城市产业转移和城乡设施互通首先惠及这类地区,加速了其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本地青壮劳动力的流出和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城市近郊乡村出现人口混居状态,传统农村社会关系和空间形态都发生了显着变化。这种情况在经济吸引力强、就业机会多的大城市边缘更加突出,北京近郊乡村正是这类地区的典型代表,由“人口混居”造成的社会结构变化直接造成了农村传统村庄公共空间衰落,而大部分自上而下规划的村庄公共空间使用率很低,没有满足农村居民的真实需求,作为承载村民社会关系和集体记忆的公共空间出现了活力不足、文化内涵淡薄、社会功能萎缩的问题,引发农村的价值危机和治理危机,本文以北臧村镇为例,以空间生产理论中的“社会—空间”理念为支撑,探究北京近郊村庄公共空间的演变过程与空间生产机制,并据此提出空间优化策略。首先,本文按照乡村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以及村庄公共空间的使用情况,将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演变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1949年以前);计划经济阶段(1949—1978);改革探索阶段(1978—2005);城镇化阶段(2005年至今),其次,研究按照村庄空间形成动力将公共空间分为组织性和自发性两类,运用参与式乡村评估(PRA)、PSPL调研法等方法,以空间生产“三元论”为框架,从“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三个层次分析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的演变特征,总结当下村庄公共空间发展困境。在对空间变化和现状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后,研究以“社会—空间”理念为基础,从空间所有者、消费者、生产者等空间生产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市场、政策、意识等影响因素解析案例村庄公共空间生产的背后逻辑,梳理出组织性、自发性两类空间的生产路径,阐明公共空间的生产机制。最后,文章基于“社会—空间”理念,对组织性空间和自发性空间分别在空间和社会层面提出了优化策略。论文以微观视角研究北京近郊村庄公共空间与社会的互动过程,拓宽了村庄空间的研究视角,以期为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帮助村庄完成城镇化转型提供依据。

蒋丹凝[3](2021)在《乡村聚落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制度因素分析 ——以保护地制度对楠溪江地区的影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聚落作为较低等级的聚落类型,很容易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对于自然和文化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保护地制度对乡村聚落的演进和发展模式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而且这种影响既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空间性体现在保护地内外村镇发展的差异,时间性体现在保护地内村镇发展路径的不断变化。本研究选取了温州市永嘉县楠溪江地区的37个村镇,通过对其在前保护地时期(1980s以前)、保护地形成时期(1980s-2000s)、保护地发展时期(2000s至今)三个时期的发展模式变化分析,探讨保护地制度和其他制度因素对村镇发展的影响。在每个时期的研究中,通过对保护地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制度的分析,理解该时期的发展背景和驱动机制,通过对空间形态、经济建设、社会人文三个维度的分析,理解该时期各村镇的发展状况和分异情况,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得出该时期的村镇发展模式分类。通过每个时期与此前时期发展模式的对比分析,理解制度因素尤其是保护地制度在其中的作用,并检视保护地制度本身的发展。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1)影响村镇发展模式的制度因素根据主要作用对象可以分为政府力、市场力、社区力,其中保护地制度对乡村聚落带来的分区化影响十分显着和全面,是本文的重点关注内容;(2)乡村聚落的发展模式可以从空间形态、经济建设、社会人文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聚类;(3)楠溪江地区乡村聚落类型的主要转变包括保护地外经济村镇向产业化和综合城镇化转型、保护地内的经济村镇向历史文化村镇转型、保护地内的历史文化村镇在第三时期向混合发展转型、保护地内的一般或落后村在第三时期向农家乐经济村转型;(4)对楠溪江地区来说,保护地制度的进入造成了保护地内外村镇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保护地内村镇走上了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道路,空间规模和经济水平都受到了抑制,保护地外村镇走上了产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道路,空间规模、经济水平和人口规模大幅扩张;(5)保护地制度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保护地类型、更广泛的保护范围、更可持续的保护管理方式,使得保护地内的村镇发生了发展模式的分异,如旅游投资开发、小型民宿和农家乐经济、城镇化发展等;(6)保护地制度仍在不断发展和演化过程中,面对当下的保护地管理问题,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的不断跟进,以及村镇自下而上的观念转变,楠溪江地区保护地内的乡村聚落也需要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迎合新的发展形势,进行合理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潘永伦[4](2021)在《绿色宜居视角下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研究 ——以苏州市同里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绿色宜居村镇已然成为村镇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文化旅游产业的出现为我国传统村镇转型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需求的提高,村镇中原本的公共空间因受到地形地貌、建筑肌理和空间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出现了空间承载力不足、环境品质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文化旅游型村镇的发展。目前国内从绿色宜居视角出发解决村镇公共空间环境问题的研究较少,针对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使用矛盾的研究也相对匮乏,本研究基于这一背景展开。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我国文化旅游型村镇的发展沿革、公共空间的特征及类型,探明了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影响因素,并对其环境中的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其次,通过对绿色宜居进行解读,总结出绿色宜居视角下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的目标,基于公共空间使用现状及人群特征总结其提升原则,并结合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环境品质提升策略;最后,以苏州市同里镇为例进行策略实证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后,村镇的产业结构与空间模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主要体现在村镇公共空间由以往功能简单、仅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场所转变为承载产业发展、公共交通、居民生活和游客活动等多类公共活动的空间,其特征和类型变得更为复杂。由于公共空间现状与人群使用需求的不匹配,导致目前我国文化旅游型村镇中存在公共空间物质形态剧变、使用人群活动空间冲突和空间内部发展水平差异大等问题。(2)绿色宜居的发展目标对建设文化旅游型村镇提出了营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提供便捷完整的旅游空间以及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空间三点要求。在此要求下,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提升应当遵循整体协调性、文化原真性、居民生活性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并在空间风貌、产业业态、基础设施、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及教育宣传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提升其品质。(3)苏州市同里镇公共空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生产型与生活型空间风貌不协调、文化旅游产业业态同质化严重、景区标识系统及居民生活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有效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应当从景区规划、节点设计等角度出发对空间风貌进行整治,从比例结构、空间分布及文化特色等方面对产业业态进行整改,从游客服务设施和居民生活设施两方面优化基础设施配建,从合理划分活动场合、增进使用人群有益互动等方面增强空间活力,并加强对空间使用人群的教育宣传。

候云飞[5](2021)在《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黑龙江农村地区一直以简单质朴的风土面貌示人,其民居具有传统北方农村特色。随着时代进步,现代黑龙江农村民居的地域风貌逐渐变化,与城镇化、现代化相适应,产生横向与纵向多维的演进与变化,具体表现在空间布局、建筑材料、建构方法、外部形态、生活模式、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以实地调研法、多学科交叉法和文献归纳的综合研究方法对黑龙江农村民居进行调研与论证,梳理影响民居演进的因素和内在机制。以影响农村新民居发展的内外因素为基础构建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系统,论述城镇化与农村新民居发展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以建国以来各个城镇化发展阶段为基础,对黑龙江农村民居演进历程进行梳理,经实地调研后阐述黑龙江农村民居在空间布局、建筑技术和外部形态方面产生的变化,并总结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现状,提炼目前关于新民居建设仍需解决的相关问题;以新民居发展系统为基础,从影响和制约现代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转型的各项因素入手,分析促使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和外缘因素,包括经济、社会、人口等影响因素,并对当代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城镇化进程和新民居发展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最后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未来的发展进行探索和展望。在新民居发展原则和相宜性设计方法基础上,结合省内、外优秀新民居创作案例,提出符合黑龙江实际的四种禀赋类型农村新民居发展方向,对农村空心化情况给与相应解决办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提出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以期促进黑龙江农村新民居良性发展。

柴雨生[6](2020)在《宜居视角下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虽然国家的多个方面的政策和举措的重心都在向农村倾斜,但农村各方面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通过定量的方法从人居环境视角来评价乡村住宅,我们会发现其中的部分乡村无法满足我们的对乡村的期待。基于此现状,国家又提出了“乡村振兴”等新的农村发展战略,希望在新的农村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农村发展的各方面能有更大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能不断提高,同时居住条件能有更明显的改善。在这样的农村发展政策背景下,本文将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住宅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多种角度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住宅的宜居优化设计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本文通过对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发展状况进行整理,在充分了解连云港地区自然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对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住宅进行调研,归纳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的主要特征,并总结出现存的农宅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通过对农村住宅的庭院空间、内部功能空间和形象风貌三个方面进行宜居化设计,对传统的居住模式的缺点进行宜居化和现代化的改进与补充,从而使新建的农村住宅更加顺应农村生产生活的方式;最后在地域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出具有地域特色、符合时代特征且农村住宅方案。全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论文所选题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国内外与之类似的相同课题的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了连云港农村住宅建设的自然环境概况,并总结出连云港农村住宅的主要特征,调研了连云港地区的四个典型村庄,并总结其所存在的问题,为农村住宅的宜居化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依据。并对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的内涵在多个层面上进行解读。第三章,根据第二章提出的宜居性内涵,结合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的实际情况,从农村住宅的庭院空间、内部功能空间、和建筑风貌这三个角度提出具体设计策略。第四章,结合第三章提出的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性设计策略,结合连云港地区的农村住宅优秀农房户型征集项目进行设计实践。结合连云港地区常见的家庭人口结构和家庭产业结构提出了可供农民建房参考的农村住宅设计方案。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连云港及其他地区的农村住宅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对于我国的村镇建设工作及农村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康勇卫[7](2020)在《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民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体。保护传统民居、传承地域文化是区域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域文化景观有机更新的重要主题。江西省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和较为稳定的政区地理单元,区域民居发展历史悠久,地域特征明显,近年已受到学术界较多的关注。江西传统民居的既有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民居类型、民居文化等方面,而对于区域民居发展的源头及其过程,民居大样本下的地域特征,区域民居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其成因等问题尚未有系统的探索;另外,基于形态类型的江西民居文化分区,也未能形成广泛共识。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地下考古发掘、地上留存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材料,采取“过程—格局—机理”的研究范式,力争对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探讨,以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江西传统民居较为完整的印象。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如下:(1)基于考古发掘(秦汉及秦汉以前)、文献记载资料(秦汉以来),对明代以前江西民居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提出江西民居“双源(缘)头”之说,即“远源”在先秦时期,在民居建材、形制、支撑架构以及营建技艺方面均形成了一定的规范;“近缘”在宋元时期,官方营造法式的总结规范延伸到乡村民居,由此形成一定程度的城乡互动局面,从而为民居后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两源头间的民居发展过程是一脉相承的,期间有承接、融会,也有创新、变革。(2)依据现存传统民居实例及相关文献记载,对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发展过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明清民国时期,在商业扩散、人口迁移、社会动乱以及外域渗透的复杂过程中,江西民居地域分异格局初步形成。宋元以来,江西民居营造技艺总结多,创新少。明清以来,江西民居基本沿着水系及其流域呈对称状分布。江西民居的空间分布与人口的空间分异有一定的相关性。(3)利用集中性指数、离散度、核密度等方法对江西现存传统民居做了空间分布的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在营建时间上,明代民居留存较少,清代、民国民居较多。最邻近距离指数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群(村落)在县域尺度呈现集中性特点;其地理集中性指数分析结果则呈现出集中性趋势;其基尼系数的分析结果显示,市域层面的传统民居群(村落)空间分布呈现集中趋势。采用核密度方法对传统民居的空间聚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县域层面,金溪、吉州区、青云谱区、湘东区、珠山区的分布密度较高;地市层面,抚州、景德镇分布密度较高。运用Geoda软件对江西传统民居进行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江西传统民居空间分布有显着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趋势。(4)在时空分布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民居”内容,选择江西部分县域的传统民居作进一步梳理。以重点县域传统民居的复原结果为基础,将江西传统民居类型总结为三大主要类型和若干次要类型。主要类型具有分布广、影响大的特点,是江西民居与周边民居对话的主要载体。次要类型有区域小气候特征,进一步丰富了江西民居的地域特色。各地市的民居类型呈现出交叉分布的状况,主要有同一民居类型在不同地市分布以及同一地市有多种类型分布两种情况。(5)基于县域传统民居的梳理以及地市传统民居类型的总结,遵循定性的初步判断和量化的自然生成原则,从传统民居的影响要素及自身特征标准对传统民居材料、形制、技艺进行初步分类分区探讨,形成技艺地域分区结果、材料及形制方面的分区思路。在单要素分类分区的基础上,综合区划方面构建了8大要素指标以及对应的12项二级指标,从要素的重要性以及要素可能的组合方面来确定要素权重系数,并进行栅格图层叠合处理。基于县域层面区划指标体系,完成了高于县域、低于省域的区域两级分层分区。区划过程兼有自上而下的划分路径,又有自下而上的归并途径。通过两种路径在地市层面进行对接,完成了不同空间尺度的传导聚合,从而形成6大传统民居文化区,即赣南客家民居文化区、庐陵天井院民居文化区、抚临天井民居文化区、赣西大屋民居文化区、广信徽式民居文化区、环鄱阳湖类官商民居文化区以及12大亚区。区划结果能够反映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演进规律及其内在联系。(6)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的形成是基于多种影响因素及要素间多种组合的驱动而完成的。影响因素来自地理环境的约束、历史过程的积累、人口迁移与分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科学技术特别是营造技艺的发展水平、区域政策的推动、居民安全的需要、居民文化观念和不断积累的生活习惯等。诸多要素的不同组合状态及其所代表的驱动力,在不同文化区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地理环境、历史基础是动力源,居民的营建期待为外在推动力,外来冲击力是直接动力。在驱动模型中,动力系统来自支撑力系统和推动力系统,两大系统的九大驱动力在四个空间格局中全驱发力,形成了多尺度的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区。传统民居文化空间演化动力系统模型对驱动模型做了量化表达,以此构建了具有预测功能的传统民居非线性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动力学模型。以上关于江西传统民居的6方面研究,一定程度拓展了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的时空观,完成了传统民居研究从静态到动态、时段到过程、分异格局到成因机理、单体到聚落的新尝试。为江西文化区划以及民居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基础,也可为当前江西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某些参考。

叶倩[8](2020)在《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丰县是江苏省典型的农业大县,在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定位为限制性开发区域,主要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供给。丰县湖西片区位于丰县中心城区以北,微山湖以西,历史文化深厚,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等因素限制,村庄面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载体功能较弱,是江苏省“十三五”农村六大规划扶贫片区之一。本文将村镇空间结构的理论知识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和现状特征。旨在通过统筹城乡空间,优化空间发展布局,对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指导。(1)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通过追溯丰县历史、历版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提取丰县湖西片区“节点”、“线网”、“域面”三要素,梳理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定性的研究方法归纳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受到自然环境、政策规划、交通条件、社会发展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2)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从城镇角度出发,在“点”的维度,运用熵值法对各城镇的中心性进行分析;在“线”的维度,通过综合引力模型对镇与镇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在“面”的维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各镇形成的凝聚子群进行分析。从村域角度出发,对村庄的分布形态、空间集聚特征和规模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村庄建设用地的理论整理潜力和现实整理潜力研究,对丰县湖西片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必要性进行说明。最后从城镇、村域两个角度总结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中心镇不突出、城镇职能定位趋同、空间联系不均衡、行政村数量偏多、土地利用率低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3)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在遵循城乡统筹、区域协调、集约紧凑及生态维护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的理论支撑、提出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培育“点”、完善“线”、重构“面”的优化思路,并通过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的理论依据,提出调整空间结构、发展副级中心、细化城镇职能、村庄布局整合等策略指导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健康可持续发展。该论文有图43副,表41个,参考文献88篇。

李宗艺[9](2020)在《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活空间是村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具有紧密联系,对居民生活幸福感和村镇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都发生了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转变。在产业经济转型和城市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村镇地域正在经历功能转变和空间重构,村镇居民的生活理念与日常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下,基于对城镇空间建设的反思和人本主义的视角的回归,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空间的提升成为研究重点。关注村镇居民的日常活动特征及生活空间需求,探讨其生活行为与生活空间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关系,可为村镇生活空间规划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以时间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为理论依据,在系统梳理日常生活及生活空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具有“城”、“乡”双重属性的惠州市龙门县为例,选取永汉镇、龙江镇、蓝田瑶族乡3个典型镇(乡)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活动日志和访谈进行调查,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现代—传统”的对弈环境下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及生活空间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二章为研究基础,界定了村镇、生活空间及日常生活的概念,并对生活空间及村镇生活空间的研究内容、趋势进展进行综述。第三章阐述了龙门县及3个典型镇的基本情况和样本的属性特征。第四章分析了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时空间结构的一般性特征,并对不同活动路径样本进行归类、总结典型类型,探究个体活动时间和空间差异的内在原因,进一步深入挖掘居住、消费、交往、休闲娱乐、出行五类村镇居民日常活动的活动形式、时间及距离特征。第五章聚焦于居住、消费、交往、休闲娱乐四类生活空间,分析了活动空间选择偏好及调查村镇现状空间类型与特征。第六章在四、五章的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村镇居民生活空间及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二者的互动关系,梳理了调查村镇各类生活空间现状问题并从居民满意度及需求出发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最后,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对本次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评价和讨论。

孟令冉[10](2020)在《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发展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保障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促进乡村功能协调是保护乡村本底、改善乡村生活、增进农民福祉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矛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结合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实地调研数据和年鉴统计等数据,采用RS、GIS空间分析、模型评价、地理探测、拟合诊断和统计分析等技术方法,归纳完善了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对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特点、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及其耦合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明确了乡村生态系统的概念,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功能。梳理总结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基础,并从地理学的范畴归纳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学科体系,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综合理论框架。在研究区乡村发展背景方面,以乡村发展历史脉络为主线理清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生态过程及其响应特征。首先,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江苏省乡村发展过程划分为5个不同阶段,剖析了江苏省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演化特征。然后,从农业资源区划、经济区划视角分析了江苏省乡村聚落、人口、资源、经济和生态环境等生态系统多要素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异,总结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的响应特征。(2)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构建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和评价模型,提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等级划分与类型识别方法,剖析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其时空分异特征。2015年,江苏省57个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总体得分介于0.6856-0.8818之间,健康状况总体较好,自北向南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异特征。乡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子系统健康等级空间分布集聚性较好,团簇分布明显。在13种不同健康类型中,健康型县域主要分布在苏南和苏中地区,非健康型则以苏北县域为主,区域社会经济水平对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影响最为显着。就镇域尺度来看,1984-2017年,吴中区乡村发展总体表现出由工业主导型到农业主导型并逐渐向服务主导型转变的历史发展路径。各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在0.5562-0.8417之间,总体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乡村景观和自然子系统是造成近年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得出,不同发展类型乡村生态系统健康驱动因子与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具有显着一致性,说明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乡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村性质和功能正逐渐衰退。(3)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评价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剖析了江苏省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及其耦合协调发展特征,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总体较弱,处于良性耦合的发展阶段,但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一般,多以初级和中级协调为主,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乡村生活功能对乡村“三生”功能的影响最为显着。相比而言,吴中区各镇域乡村“三生”功能总体呈逐渐增强趋势,但乡村生产、生态功能相对较弱,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相对较好,发展较为均衡。基于此,选取地理探测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测度了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拟合关系,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耦合”与“内部要素-功能-系统层级耦合”两方面剖析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同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原理,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动力模型,揭示了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发展主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4)梳理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首先,根据江苏省乡村自然资源要素、地貌类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历史文化等特点选取24个典型调研乡村并划分为5种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空间格局特征,并以乡村产业结构为依据将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归纳凝练为3大类、8个亚类,总结了不同模式乡村发展的特点。然后,围绕乡村居民生产、生活基本情况,政策认知,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预期4个方面,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分别对江苏省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5个典型乡村开展调查问卷与访谈,剖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分别从功能协调和产业融合层面提出了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和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是系统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乡村自然要素为代价的社会经济提升必然会导致乡村功能失调和景观退化。本文以乡村生态系统综合理论框架为指导,创新性地构建了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评价模型,剖析了县域、镇域不同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的耦合机理与作用机制,并通过实地调研凝练了不同类型乡村发展模式,提出了契合实际的乡村生态空间优化策略和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本文研究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提供了可行性的思路与方法,研究结果对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2)北京近郊村庄公共空间演变特征与生产机制研究 ——以北臧村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城乡一体化进程
        1.1.2.大城市近郊乡村地区发展
        1.1.3.近郊村庄公共空间衰落
        1.1.4.城乡规划学科中的空间生产理论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1.3.1.研究对象
        1.3.2.相关概念
    1.4.相关研究综述
        1.4.1.乡村公共空间
        1.4.2.空间生产理论
        1.4.3.研究评述
    1.5.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研究内容
        1.5.2.研究方法
    1.6.研究框架
    1.7.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2.1.理论基础
        2.1.1.空间生产理论
        2.1.2.弱关系理论
        2.1.3.场所理论
        2.1.4.治理理论
    2.2.国外案例分析
        2.2.1.德国福利德纳村
        2.2.2.丹麦Trekroner新乡村社区
    2.3.国内案例分析
        2.3.1.重庆市合川区大柱新村
        2.3.2.广东顺德黄连社区
    2.4.本章小结
第3章 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演变研究
    3.1.公共空间演变阶段
        3.1.1.传统社会阶段
        3.1.2.计划经济阶段
        3.1.3.改革探索阶段
        3.1.4.城镇化阶段
    3.2.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村庄公共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3.2.1.村庄公共空间类型
        3.2.2. “空间实践”:物质形态
        3.2.3. “空间表征”:规划构想
        3.2.4. “表征空间”:社会反馈
    3.3.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3.3.1.组织性空间
        3.3.2.自发性空间
    3.4.本章小结
第4章 “社会—空间”视角下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生产机制
    4.1.公共空间生产主体关系
        4.1.1.空间的生产者——消费者:空间异质化
        4.1.2.空间的消费者——所有者:矛盾与包容
        4.1.3.空间的生产者——所有者:支配与分化
    4.2.公共空间生产影响因素
        4.2.1.市场因素:低端业态聚集
        4.2.2.政策因素:自上而下干预
        4.2.3.意识因素:乡土情结淡化
    4.3.公共空间生产路径解析
        4.3.1.组织性空间生产路径
        4.3.2.自发性空间生产路径
        4.3.3.空间对社会的反馈
    4.4.本章小结
第5章 “社会—空间”视角下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5.1.村庄公共空间优化原则
        5.1.1.居民与政府合力
        5.1.2.城市与乡土融合
        5.1.3.社会与空间互促
    5.2.组织性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5.2.1.多元功能复合
        5.2.2.丰富空间层次
        5.2.3.重构社会关系
        5.2.4.共治平台搭建
    5.3.自发性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5.3.1.消极空间转化
        5.3.2.经济行为管理
        5.3.3.微观关系治理
    5.4.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创新点
    (三)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B 北臧村镇村庄公共空间调研统计
附录C 图表目录
致谢

(3)乡村聚落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制度因素分析 ——以保护地制度对楠溪江地区的影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永嘉县(楠溪江地区)
        1.2.2 保护地制度
        1.2.3 乡村聚落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乡村聚落
        2.1.1 乡村聚落地理
        2.1.2 乡村聚落演变
    2.2 制度因素
        2.2.1 制度及其影响
        2.2.2 保护地制度
    2.3 楠溪江古村落
        2.3.1 楠溪江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成历史
        2.3.2 楠溪江地区的相关过往研究综述
第3章 楠溪江地区的前保护地时期
    3.1 楠溪江地区的自然经济基础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社会文化观念
    3.2 楠溪江地区乡村聚落的初始模式
        3.2.1 发展状况
        3.2.2 模式划分
        3.2.3 小结
第4章 楠溪江地区的保护地形成时期
    4.1 楠溪江地区保护发展分异的机制
        4.1.1 楠溪江地区保护地制度的形成
        4.1.2 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机制
    4.2 保护地内外乡村聚落的分异模式
        4.2.1 发展状况
        4.2.2 模式划分
        4.2.3 小结
    4.3 典型案例:保护地外的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
        4.3.1 上塘镇:综合发展
        4.3.2 瓯北镇:机电阀门
        4.3.3 桥下镇:教具玩具
        4.3.4 桥头镇:钮扣拉链
第5章 楠溪江地区的保护地发展时期
    5.1 新时期乡村聚落发展的驱动机制
        5.1.1 楠溪江地区保护地制度的完善
        5.1.2 新世纪的旅游发展与经济建设
    5.2 保护地内外乡村聚落的再分异模式
        5.2.1 发展状况
        5.2.2 模式划分
        5.2.3 小结
    5.3 典型案例:保护地内乡村聚落的分异发展
        5.3.1 政府引导的旅游投资管理:岩头
        5.3.2 社会资本介入的整村置换:屿北
        5.3.3 自发政民合作的旅游开发:林坑、岭上
        5.3.4 小规模的自行开发与管理:屿山
        5.3.5 城镇化演替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楠溪江地区乡村聚落分异情况
        6.1.2 影响乡村聚落发展的制度因素
        6.1.3 保护地制度下乡村聚落的发展展望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永嘉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4)绿色宜居视角下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研究 ——以苏州市同里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来源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村镇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2 文化旅游型村镇相关研究
    2.3 绿色宜居视角下村镇公共空间相关研究
    2.4 相关综述小结
3 对文化旅游型村镇及其公共空间的认知
    3.1 文化旅游型村镇发展沿革
    3.2 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特征及类型
    3.3 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影响因素
    3.4 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现存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宜居视角下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对策
    4.1 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目标
    4.2 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原则
    4.3 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实证研究——苏州市同里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
    5.1 同里镇及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5.2 同里镇公共空间特征
    5.3 同里镇公共空间使用人群特征
    5.4 同里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同里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调查问卷
附录 B 同里镇公共空间使用人群特征描述
附录 C 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实态调查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民居研究现状
        1.4.1 国外民居研究现状
        1.4.2 国内民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互动机理及影响关系
    2.1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民居发展系统构建
        2.1.1 新民居的内涵
        2.1.2 新民居发展内核系统
        2.1.3 新民居发展外缘系统
    2.2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城乡关系解读
        2.2.1 新型城镇化内涵
        2.2.2 “双向运动”的城乡关系
        2.2.3 城乡关系演变的内在逻辑
    2.3 城镇化进程与新民居发展交互作用与影响关系
        2.3.1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的交互作用
        2.3.2 城镇化进程与民居发展影响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农村民居的联动演化
    3.1 建国以来城乡发展阶段与民居的联动演进
        3.1.1 (1949-1978)村镇建设探索阶段的民居演进
        3.1.2 (1979-2011)村镇建设规范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3 (2012-今)新型城镇化阶段的民居演进
        3.1.4 当前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风貌
    3.2 民居空间布局的演进
        3.2.1 建筑平面布局
        3.2.2 院落平面布局
        3.2.3 空间功能关系
        3.2.4 建筑空间特性
    3.3 民居建筑技术的演进
        3.3.1 建筑材料的更新
        3.3.2 建构手段
        3.3.3 建筑热工性能
        3.3.4 资源利用方式
    3.4 民居建筑外部形态的演进
        3.4.1 屋顶形态
        3.4.2 外立面形态
        3.4.3 院落形态
        3.4.4 宅边空间形态
    3.5 新民居建设中待优化的要素
        3.5.1 空间闲置与功能不足
        3.5.2 建筑质量参差不齐
        3.5.3 外部形态缺少地域性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演进驱动因素分析
    4.1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内生动力分析
        4.1.1 人地关系是内在机理
        4.1.2 地方政府是演进的统筹力量
        4.1.3 村级自治组织是演进的引导力量
        4.1.4 村民的多层次需求是演进的主导力量
        4.1.5 乡贤精英是演进的助推力量
    4.2 新民居现代转型的外缘因素分析
        4.2.1 现代转型的自然子因素
        4.2.2 现代转型的社会子因素
        4.2.3 现代转型的经济子因素
    4.3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需求变化分析
        4.3.1 主体系统能动下的需求分析
        4.3.2 客体系统引导下的需求分析
        4.3.3 新民居需求动态变化特点
    4.4 城镇化与乡村收缩动力因素
        4.4.1 城镇化率发展变化
        4.4.2 农村人口结构变化
        4.4.3 农村就业结构变化
        4.4.4 农村民居面积变化
    4.5 城镇化与新民居发展非对称关系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探索和展望
    5.1 新民居创作发展原则
        5.1.1 自然环境主导下的和谐共生
        5.1.2 地域文化因素影响下的继承与创新
        5.1.3 经济技术因素制约下的融合与整合
    5.2 新民居创作发展相宜性设计
        5.2.1 遵循黑龙江农村居住特性
        5.2.2 新民居创作价值取向
        5.2.3 既有民居改造与农村现代化的形塑
    5.3 城乡融合趋势下新民居创作要点
        5.3.1 满足使用功能的民居平面布局
        5.3.2 适宜性建筑技术
        5.3.3 农村地域性禀赋传承
    5.4 城乡融合趋势下农村新民居空心化发展路径
        5.4.1 农村闲置宅基地入市
        5.4.2 农村土地增减挂钩
        5.4.3 合村并居
    5.5 城乡融合趋势下不同禀赋类型的乡村新民居发展方向探索
        5.5.1 特色小镇发展型
        5.5.2 旅游发展带动型
        5.5.3 农业发展型
        5.5.4 新兴乡村电子商务型
    5.6 新民居可变性持续发展探索
        5.6.1 可变性设计方法探索
        5.6.2 可持续发展设计探索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6)宜居视角下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的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概念释义及内容界定
        1.4.1 概念释义
        1.4.2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连云港地区农民住房特征及现状调研
    2.1 连云港地区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环境
        2.1.2 气候特点
        2.1.3 产业类型和经济发展状况
        2.1.4 人口构成和家庭结构
        2.1.5 土地政策
    2.2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形制
        2.2.1 聚落形态
        2.2.2 建筑风格
        2.2.3 平面型制
        2.2.4 结构类型
    2.3 连云港地区现有农村住宅调研分析
        2.3.1 徐老庄村
        2.3.2 大杨村
        2.3.3 中正村
        2.3.4 徐庄村
    2.4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房现状分析与问题总结
        2.4.1 农村住宅庭院环境分析
        2.4.2 农村住宅功能空间分析
        2.4.3 农村住宅的形态分析
    2.5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的内涵与原则
        2.5.1 生态可持续层面
        2.5.2 适应性层面
        2.5.3 时代性层面
        2.5.4 经济性层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策略
    3.1 农村住宅庭院空间设计分析
        3.1.1 农村住宅庭院选址
        3.1.2 农村住宅庭院的功能分区
        3.1.3 农村住宅庭院空间的营造
    3.2 农村住宅内部空间设计分析
        3.2.1 厅堂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3.2.2 卧室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3.2.3 厨房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3.2.4 卫生间的宜居化设计
        3.2.5 储藏空间的宜居化设计
    3.3 农村住宅外观风貌设计分析
        3.3.1 农村住宅地域材料的选择
        3.3.2 农村住宅的色彩参考
        3.3.3 农村住宅的风貌符号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宜居化设计实践
    4.1 项目概况
    4.2 连云港市优秀农房设计方案征集任务书解读
        4.2.1 项目设计要求
        4.2.2 设计要求分析
    4.3 宜居化设计分析
        4.3.1 院落空间布局分析
        4.3.2 户型设计与分析
        4.3.3 外观风貌设计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致谢

(7)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1.2.1 江西民居历史研究
        1.2.2 江西民居地理研究
        1.2.3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研究
        1.2.4 江西传统民居保护研究
        1.2.5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小结
2 江西民居发展的历史过程
    2.1 江西民居的渊源
        2.1.1 远古先民的居住遗址
        2.1.2 秦汉时期的江西民居
        2.1.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西民居
        2.1.4 隋唐五代时期的江西民居
        2.1.5 宋元时期的江西民居
    2.2 明清民国时期江西民居的继续发展
        2.2.1 明代的江西民居
        2.2.2 清代的江西民居
        2.2.3 民国时期的江西民居
    2.3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
        2.3.1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脉络特征
        2.3.2 江西民居发展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4 小结
3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及地域特征
    3.1 江西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
        3.1.1 空间分布的均衡性
        3.1.2 空间分布密度
        3.1.3 空间分布相关性
    3.2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特征及类型
        3.2.1 县域传统民居概述
        3.2.2 传统民居的类型及地域特征
4 江西传统民居的地理区划
    4.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和方法
        4.1.1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原则
        4.1.2 江西传统民居区划方法
    4.2 江西传统民居要素区划
        4.2.1 江西传统民居分区的环境基础
        4.2.2 江西传统民居形制分区
        4.2.3 江西传统民居材料分区
        4.2.4 江西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分区
    4.3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
        4.3.1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方案
        4.3.2 江西传统民居综合区划的生成
    4.4 小结
5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时空分异成因及其机理
    5.1 影响江西传统民居文化分区的因素
        5.1.1 自然地理条件
        5.1.2 历史基础
        5.1.3 人口空间分布
        5.1.4 经济发展与营建水平
        5.1.5 防御形势与政治制度
        5.1.6 文化观念与生活习惯
    5.2 江西传统民居文化空间分异的驱动机理
        5.2.1 驱动力系统
        5.2.2 驱动模型及机理
    5.3 区域传统民居文化时空格局预测模型
        5.3.1 模型构建的条件
        5.3.2 空间演化动力学模型
    5.4 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8)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研究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丰县湖西片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划定
    3.2 自然地理特征及社会经济条件
    3.3 人文历史特色及村庄建设风貌
    3.4 本章小结
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演变研究
    4.1 丰县湖西片区节点要素分析
    4.2 丰县湖西片区线网要素分析
    4.3 丰县湖西片区面域要素分析
    4.4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影响因素
    4.5 本章小结
5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5.1 丰县湖西片区城镇空间结构分析
    5.2 丰县湖西片区村域空间结构分析
    5.3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现状特征评价
    5.4 本章小结
6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6.1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原则与思路
    6.2 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带来对生活空间的重视
        1.1.2 社会经济、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居民生活方式转型
        1.1.3 人文主义研究转向与日常生活视角的回归
        1.1.4 村镇居民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生活空间需要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理论依据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村镇
        2.1.2 生活空间
        2.1.3 村镇生活空间及类型
    2.2 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2.2.1 国外生活空间研究综述
        2.2.2 国内生活空间研究综述
        2.2.3 国内外生活空间研究评述
    2.3 村镇生活空间相关研究
        2.3.1 村镇生活空间研究
        2.3.2 村镇生活空间分类研究
        2.3.3 村镇生活空间研究评述
第三章 典型村镇概况及样本属性
    3.1 龙门县整体发展情况
        3.1.1 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
        3.1.2 行政等级体系
        3.1.3 社会经济现状
        3.1.4 人口结构特征
    3.2 典型村镇选取及概况
        3.2.1 选取依据
        3.2.2 典型村镇概况
    3.3 数据采集及样本统计
        3.3.1 调查方法
        3.3.2 调查问卷设计
        3.3.3 样本收集情况
    3.4 样本基本属性
第四章 龙门县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行为
    4.1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整体时空特征
        4.1.1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整体特征
        4.1.2 镇、村居民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差异
        4.1.3 不同类型镇的居民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4.2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路径典型类型
        4.2.1 村镇居民日常活动典型类型
        4.2.2 几种典型类型的日活动路径分析
    4.3 村镇居民不同类型日常活动特征
        4.3.1 居住活动
        4.3.2 消费活动
        4.3.3 休闲娱乐活动
        4.3.4 交往活动
        4.3.5 出行活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门县村镇居民生活空间
    5.1 居住空间
        5.1.1 居住活动的空间选择
        5.1.2 居住空间主要类型
        5.1.3 居住空间特征
    5.2 消费空间
        5.2.1 消费活动的空间选择
        5.2.2 消费空间主要类型
        5.2.3 消费空间特征
    5.3 休闲娱乐空间
        5.3.1 休闲娱乐活动的空间选择
        5.3.2 休闲娱乐空间主要类型
        5.3.3 休闲娱乐空间特征
    5.4 交往空间
        5.4.1 交往活动的空间选择
        5.4.2 交往空间主要类型
        5.4.3 交往空间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龙门县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的规划响应
    6.1 村镇居民生活行为及空间的影响因素和互动关系
        6.1.1 村镇居民生活行为及空间的影响因素
        6.1.2 村镇居民生活行为与空间的互动关系
    6.2 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现状问题及规划响应
        6.2.1 居住空间
        6.2.2 消费空间
        6.2.3 休闲娱乐空间
        6.2.4 交往空间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龙门县村镇居民日常生活调查问卷
    附录2 :访谈村委信息一览表
    附录3 :访谈居民基础信息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乡村生态系统构成与理论框架
    2.1 乡村生态系统的结构
    2.2 乡村生态系统的特征
    2.3 乡村生态系统的功能
    2.4 乡村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演变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3.1 研究区概况
    3.2 乡村发展历史脉络及其演变特征
    3.3 乡村生态系统发展现状及其空间分异
    3.4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响应与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复合评估框架的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1 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得分与空间梯度特征
    4.3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布特征
    4.4 江苏省县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类型划分
    4.5 本章小结
5 不同发展类型典型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演变
    5.1 典型镇域研究的目的与选取依据
    5.2 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框架与分析方法
    5.3 吴中区土地利用及乡村发展类型时空演变特征
    5.4 吴中区镇域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时空演变特征
    5.5 吴中区乡村生态系统健康与乡村发展类型关系及影响因子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乡村生态系统耦合机制分析
    6.1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过程分析
    6.2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评价体系与耦合分析方法
    6.3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时空分异特征
    6.4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分析
    6.5 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影响因素分析
    6.6 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三生”功能耦合机制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江苏省乡村发展模式与生态系统健康调控
    7.1 不同类型乡村发展调研与模式凝练
    7.2 村民认知的乡村发展问题分析
    7.3 功能协调的乡村生态保护与空间优化策略
    7.4 产业融合的多尺度乡村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路径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北京近郊村庄公共空间演变特征与生产机制研究 ——以北臧村镇为例[D]. 曹圣婕.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3]乡村聚落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制度因素分析 ——以保护地制度对楠溪江地区的影响为例[D]. 蒋丹凝. 北京大学, 2021(09)
  • [4]绿色宜居视角下文化旅游型村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提升研究 ——以苏州市同里镇为例[D]. 潘永伦.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5]城镇化进程影响下黑龙江农村新民居发展研究[D]. 候云飞.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6]宜居视角下连云港地区农村住宅设计研究与实践[D]. 柴雨生.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7]江西传统民居地理研究[D]. 康勇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8]徐州市丰县湖西片区村镇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叶倩.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9]基于时空间行为的村镇居民生活空间研究 ——以龙门县3镇(乡)为例[D]. 李宗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江苏省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耦合调控研究[D]. 孟令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江苏村镇住宅产业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