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淋巴上皮病变及恶变4例分析

唾液腺淋巴上皮病变及恶变4例分析

一、4例涎腺淋巴上皮病及恶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娇,王成龙,曾国飞,方玉,杨华[1](2020)在《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BLEL)的MSCT及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4例涎腺BLEL的临床及影像资料(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结合文献报道的40例涎腺BLEL的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密度/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分析该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共收集44例涎腺BLEL(CT诊断31例、MRI诊断13例),其中腮腺41例(累及双侧24例、单侧17例),颌下腺3例。多发结节型12例(CT诊断11例、MRI诊断1例),其中累及双侧腮腺7例,单侧腮腺4例,双侧颌下腺1例;结节大小2~25 mm不等;密度/信号不均匀,内多合并囊性成分;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成分不强化。单发肿块型15例(CT诊断12例、MRI诊断3例),腮腺13例,颌下腺2例,均为单侧发病,长径15~60 mm,肿块多位于腺体浅叶,边缘光整,边界较清晰,多数肿块密度/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弥漫浸润型17例(CT诊断8例、MRI诊断9例),均累及双侧腮腺,腮腺体积增大、密度/信号不均匀,其内可见弥漫分布的粟粒结节影及囊状影,结节直径2~9 mm,结节间边界欠清晰,囊状影内多合并钙化灶,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及分隔明显强化。结论:涎腺BLEL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诊断时还需结合多涎腺受累、反复无痛性包块、口服消炎药肿块动态变化等临床特点。

谢菲[2](2019)在《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与影像、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不同病理类型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及临床表现特性,为更为准确的术前诊断及评估提供依据,为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12年1月2018年10月就诊我院耳鼻喉科及血管外科106例咽旁间隙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4例,女性62例,从发病到住院时间3天40年,年龄975岁,平均49.88±14.79岁,本组106例咽旁间隙肿瘤共有97例影像学资料,其中有79例CT平扫+增强,4例CT平扫,52例MRI平扫;9例影像学资料失访。本研究主要对比(1)良性、恶性肿瘤相关临床资料;(2)涎腺源性肿瘤相关临床资料;(3)神经鞘膜瘤相关临床资料;(4)副神经节瘤相关临床资料;(5)前间隙和后间隙来源肿瘤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和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结果:咽旁间隙肿瘤最高发的年龄为4060岁。在比较后发现病理分类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间的规律:(1)良性肿瘤较恶性肿瘤更常出现于女性、肿物边界清楚,良恶性肿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更常出现于男性,发生淋巴结肿大、出现神经相关表现、肿物包绕颈内/外动脉概率更高,良恶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涎腺源性肿瘤更少出现阳性临床表现,更常出现边界不清、凸入咽腔、最大横径于口咽,更不易包绕颈内/外动脉及使颈内、外动脉移位,涎腺源性肿瘤和非涎腺源性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神经鞘膜瘤影像学中更常出现边界清楚、处于茎突后间隙、与腮腺关系不密切,无包绕颈内/外动脉、无血管流空影发生率较高,神经鞘膜瘤与非神经鞘膜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副神经节瘤较非副神经瘤更常出现阳性临床表现及出现局部压迫症状,与腮腺关系不密切、包绕颈内/外动脉、颈内外动脉距离增宽、颈内/外动脉移位、出现血管流空影、最大径于颅底/喉咽、未凸入咽腔、茎突无移位,双侧发生率较高,副神经节瘤和非副神经节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茎突前间隙肿瘤较茎突后间隙肿瘤更易凸入咽腔、更不易包绕颈内/外动脉及使颈内外动脉距离增宽、颈内/外动脉移位发生率较高,茎突前、后间隙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咽旁间隙肿瘤以副神经节瘤多见,其次为神经鞘膜瘤,多为中老年发病,临床表现以局部压迫表现多见。涎腺源性肿瘤发生于茎突前间隙,常突入咽腔,颈内/外动脉可向后移位;神经鞘膜瘤多边界清晰,不同神经来源的肿瘤颈部血管移位有各自的特点及影像表现;副神经节瘤均出现局部压迫表现,其中颈静脉球瘤较常出现神经相关症状,不同类型副神经节瘤血管移位方向也有不同规律及其他不同的影像特征。正确认识病史及辅助检查中的规律,有助于咽旁间隙肿瘤的术前评估及确定治疗方案。

童娟[3](2017)在《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8例涎腺肿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脂肪抑制T2WI、增强扫描脂肪抑制T1WI。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边界、MR信号、强化类型、均匀性、邻近组织的浸润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不同类型涎腺肿瘤间MR征象的差异。结果(1)涎腺肿瘤共108例(116个瘤灶),大涎腺来源107例(腮腺101例、颌下腺6例)、小涎腺来源1例。良性肿瘤98个,包括多形性腺瘤52个,腺淋巴瘤32个,基底细胞腺瘤6个,肌上皮瘤5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8个,包括粘液表皮样癌5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鳞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2)涎腺常见良性肿瘤的MRI表现:良性肿瘤多形态规则(71/98)、边界清楚(66/98)。所有52个多形性腺瘤T2WI表现为高信号并呈延迟强化,40个瘤灶信号不均,6个表现为单侧腮腺内多灶性结节;32个腺淋巴瘤增强后均呈中度强化,其中18个瘤灶T2WI表现为等信号,24个瘤灶内见囊变;6个基底细胞腺瘤中,3个肿瘤内见点状、裂隙状囊变;5个肌上皮瘤中,3个呈分叶状,4个见广泛囊变;2个血管瘤形态不规则,T2WI呈高信号并显着强化。(3)涎腺常见恶性肿瘤的MRI表现:5个粘液表皮样癌中,3个中、低度恶性者呈囊实性,边界较清晰,2个中、高度恶性者呈实性,边界不清;3个腺样囊性癌中,2个以侵犯范围广泛为特征;4个腺泡细胞癌中,1个低度恶性者与良性肿瘤较难区分,1个肿瘤直径>3cm,表现出明显浸润性生长特点;恶性多形性腺瘤(1个)表现为T2WI高信号并大片囊变,且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结论MRI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常见涎腺良、恶性肿瘤MRI表现各有特点,对大多数病例进行鉴别诊断是可行的。第二部分: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及这两项技术在涎腺肿瘤亚型区分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6例,男61例,女45例,平均年龄47.86±16.1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扫描,DWI采用单次激发多平面自旋回波(SS-SE-EPI)序列,扩散敏感系数b值采用0,500,1000s/mm2,测量并分析病变区域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DCE-MRI采用三维容积内插快速扰相GRE T1WI(VIBE)序列,对数据进行后处理后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对峰值时间(Tpeak)、廓清率(WR)进行分析,总结涎腺肿瘤的TIC特征。本研究将涎腺肿瘤的TIC定义为四种类型:A型,Tpeak>120s,即渐进性强化;B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快速廓清;C型,Tpeak≤120s,WR<30%,快速强化,缓慢廓清;D型,平坦型,提示病变无强化或囊性病变。绘制ROC曲线,比较ADC值、TIC及两者联合对涎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1)90例腮腺肿瘤共94个病灶纳入统计学分析,其中良性75个(多形性腺瘤39个、腺淋巴瘤24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脂肪瘤1个),恶性肿瘤19个(黏液表皮样癌6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3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2个、转移瘤1个)。(2)DWI:良、恶性腮腺肿瘤间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1.02±0.25)×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70±0.26)×10-3 mm2/s);P<0.001]、高于腺淋巴瘤[(0.88±0.16)×10-3 mm2/s;P<0.05];多形性腺瘤的ADC值高于除肌上皮瘤外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01),腺淋巴瘤的ADC值则低于其他良性肿瘤(P<0.001)。(3)DCE-MRI:39个多形性腺瘤TIC表现为A型34个、C型5个;24个腺淋巴瘤TIC表现为B型19个、C型5个;4个基底细胞腺瘤和2个血管瘤TIC均表现为C型;5个肌上皮瘤TIC表现为A型2个、C型3个;1个脂肪TIC表现为D型。恶性肿瘤中除1个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和1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现为A型外,余均表现为C型。(4)将表现为A型(流入型)、B型(廓清型)和D型(平坦型)曲线判为良性肿瘤、C型(平坦型)曲线判为恶性肿瘤时,诊断腮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为0.62,特异度为0.92;C型曲线患者中,以ADC<1.36×10-3 mm2/s诊断恶性肿瘤时,敏感度为0.92,特异度为0.95。结论(1)良恶性腮腺肿瘤间ADC值存在重叠,鉴别诊断时不应单纯依靠DWI;TIC表现为A、B、D型多提示良性肿瘤,C型曲线常提示恶性肿瘤;TIC为C型时,联合ADC值可明显提高对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效能。(2)ADC值在腮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存在差异,具有区分肿瘤病理亚型的潜力。第三部分: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目的评估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IVIM DWI)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临床怀疑涎腺肿瘤的患者101例,男58例,女43例,中位年龄47岁。患者均行3.0T MR扫描,IVIM采用11个b值(0、10、20、30、50、80、100、200、300、400、800 s/mm2)。对涎腺肿瘤基于IVIM理论基础的灌注和扩散成像进行评估。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检验法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涎腺肿瘤间IVIM参数值D值、D*值及?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比较IVIM参数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101例患者中完成IVIM DWI检查并纳入统计学分析者共87例(91个病灶),包括良性肿瘤76个(多形性腺瘤42个,腺淋巴瘤23个,肌上皮瘤5个,基底细胞腺瘤4个,血管瘤2个)和15个恶性肿瘤(粘液表皮样癌4个、腺泡细胞癌4个、腺样囊性癌2个、淋巴上皮癌2个、癌在多形性腺瘤中1个、淋巴瘤1个、转移瘤1个),85个发生于腮腺,6个发生于颌下腺。(2)恶性肿瘤的D值[(0.98±0.30)×10-3 mm2/s]显着低于多形性腺瘤[(1.61±0.24)×10-3 mm2/s;P<0.01]、高于腺淋巴瘤[(0.72±0.17)×10-3 mm2/s;P<0.01];恶性肿瘤的D*(26.63×10-3 mm2/s)值高于多形性腺瘤(14.27×10-3 mm2/s)[P<0.01]、低于腺淋巴瘤(44.90×10-3 mm2/s)[P<0.01]。除肌上皮瘤外[(1.40±0.19)×10-3 mm2/s],多形性腺瘤的D值显着高于本组其他良性上皮性肿瘤(P<0.05),D*值在上述4种良性上皮型肿瘤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D值和D*值鉴别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7、0.997,灵敏度分别为0.98、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98;鉴别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5,灵敏度分别为0.95、0.80、特异度分别为0.80、0.81;鉴别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80,灵敏度分别为0.73、0.95、特异度分别为0.95、0.77。结论IVIM参数D值和D*值能有效的鉴别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和恶性肿瘤,并且在涎腺良性上皮性肿瘤的亚型间具有差异;IVIM DWI对区分涎腺肿瘤的良恶性和病理亚型具有较大的潜力。

卿海云[4](2010)在《涎腺淋巴上皮癌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涎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LEC)是原发于涎腺少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于1962年由Hilderman等[1]首先提出,在此后的文献报道中,该瘤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出现,如恶性淋巴上皮病损(病变)、淋巴上皮瘤样癌,LEC、未分

李旭东,翦新春[5](2009)在《大涎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病(lymphoepitheliallesion,LEL)流行病学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9例淋巴上皮病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病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淋巴上皮病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左右,无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肿块或涎腺弥漫性肿大。肿块界清,直径0.6~4.6cm不等,活动度尚可,多数位于耳垂周围,良性者质地中等,恶性者质地较硬。一般无自发痛及面神经功能障碍,少数有轻压痛。无眼干、口干及关节疼痛等症状。淋巴上皮病可累及双侧腺体,绝大多数发生于大涎腺,腮腺最常见,且常呈多病灶。该病患者血清球蛋白往往升高,白球比下降。结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规律性,结合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陈贤明,杨甫文,甄泽年,赵敏[6](2006)在《涎腺淋巴上皮病诊断和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涎腺淋巴上皮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收治的16例涎腺淋巴上皮病患者资料,分析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常规体检和影像检查,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发生于腮腺者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5例,肿瘤加腮腺浅叶深叶部分切除4例。发生于颌下腺和舌下腺者均行全部腺体切除。结果均以腺体肿大或腺体内发现肿瘤为主要症状。术前误诊为混合瘤者12例(75%)。术后病理诊断良性淋巴上皮病14例,淋巴上皮癌2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淋巴上皮癌术后行补充放射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15年,无1例复发。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病缺乏临床特征性表现,容易误诊。手术治疗是本病主要治疗方法。

段瑞,李永生,赵斌[7](2006)在《流式细胞术在涎腺肿瘤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流式细胞仪对涎腺肿瘤DNA倍体、DI指数及S期细胞增生率的检测,分析这些参数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其对涎腺肿瘤的诊断和预后评估能力。方法对156例涎腺良性肿瘤、临界瘤及恶性肿瘤新鲜组织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良性肿瘤组未检出异倍体;临界瘤组44例检出异倍体,S期增生率达最高,提示有恶变倾向;恶性肿瘤组异倍体的检出率最高。DI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SPF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结论DNA异倍体的检出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S期细胞增生率为恶性肿瘤增生的指标。临界瘤中检出异倍体预示有癌变倾向;SPF高揭示肿瘤增生活性强。DI可以鉴别细胞的良恶性;DI和SPF可以作为肿瘤细胞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张诠,卿菁,魏茂文,郭朱明[8](2005)在《涎腺淋巴上皮癌16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背景与目的:涎腺淋巴上皮癌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恶性肿瘤,有关该病的的单独报道甚少。本文拟对在我院治疗的涎腺淋巴上皮癌病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疗效作一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4年9月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和治疗的涎腺淋巴上皮癌患者共16例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6例涎腺淋巴上皮癌占我院同期涎腺恶性肿瘤的3.6%(16/443)。所有患者均为单侧腺体发病,发病年龄为15~57岁,男女比例为1∶1,本组患者均来自中国南方。除1例患者未行EB病毒血清学检查以外,其余患者EB病毒血清学检查示EBV-VCA-IgA阳性率为93.3%(14/15),EBV-EA-IgA阳性率为66.7%(10/15),EBV-DNA酶阳性率为86.7%(13/15)。1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治疗9例,手术+术后放疗5例,手术+术后放、化疗1例,手术+化疗1例。术后病理证实4例有同侧颈淋巴结转移者,转移率为25%(4/16)。1、3、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86.15%、48.46%、24.23%。结论:涎腺淋巴上皮癌分化差,但预后较好,在治疗上宜应采取彻底手术切除加术后辅助放疗。

翁卿吉,吴世勇,李建一[9](2005)在《腮腺淋巴上皮病的影像诊断》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腮腺淋巴上皮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腮腺淋巴上皮病病例,采用SIEMENSSOMATOMPLUS4螺旋CT机和SHIMADZU4500TCT机,作平扫和增强扫描,3例作延时扫描。结果:肿块6例,强化明显,为均匀强化,或外周强化、中央次强化区。合并腮腺肿大4例。2例为单纯腮腺肿大。均表现为腮腺体积的增大和密度增高,并可见有点状、小囊状低密度影。和(或)伴有细小的结石或钙化影2例。合并两侧泪腺肿大1例。合并咽淋巴环增厚2例。鼻咽淋巴组织增生1例。伴颈部或颌下淋巴结肿大5例。结论:非类肿瘤型腮腺淋巴上皮病结合临床特点大多数可以作出诊断。而类肿瘤型腮腺淋巴上皮病在临床和影像上均缺乏特征。良、恶性淋巴上皮病在影像上鉴别困难。针吸活检仍是目前最可靠的术前诊断手段。

吴兰雁[10](2004)在《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涎腺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s, LEC)是涎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独特的地域性与种族性特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了,文献中多以病案报道的形式出现,尚缺乏较大样本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对该瘤的认识有待深化。本论文拟探讨该肿瘤生物学行为有关的病理因素及其诊断、鉴别诊断;探讨其发生及EB病毒感染在中国四川地区涎腺淋巴上皮癌发病中可能的作用。 本研究收集了四川地区42例LEC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随访调查;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角蛋白、癌胚抗原、肌球蛋白在该瘤的表达;采用针对EB病毒编码的小分子RNA(EBER-1)的寡核苷酸探针对14例淋巴上皮癌(LEC)、2例良性上皮肌上皮岛与未分化癌共存、1例良性淋巴上皮囊肿与未分化癌共存及良性淋巴上皮病损(BLEL)、非特异性慢性涎腺炎、其他涎腺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进行EBV BamHI-W片段检测。 结果显示该瘤五年生存率为48.03%。间质中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明显、淋巴细胞相对较少者,预后较差;原位杂交检测:LEC均呈EBER-1阳性反应(14/14),EBER-1定位于大多数癌细胞核内,2例

二、4例涎腺淋巴上皮病及恶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例涎腺淋巴上皮病及恶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仪器与方法
    1.3图像分析
2结果
3讨论

(2)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与影像、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2.入选与剔除标准
        2.1 入选标准
        2.2 剔除标准
    3.病理类型
    4.临床表现
    5.影像学检查
        5.1 仪器与方法
    6.手术入路
    7.统计处理
结果
    1.病理类型与临床特点的关系及对比
        1.1 咽旁间隙良性与恶性肿瘤一般情况及对比
        1.2 涎腺源性肿瘤的一般情况及与非涎腺源性肿瘤的对比
        1.3 神经鞘膜瘤的一般情况及与非神经鞘膜瘤的对比
        1.4 副神经节瘤的一般情况及与非副神经节瘤的对比
    2.病理类型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
        2.1 良性与恶性肿瘤影像学特征及对比
        2.2 涎腺源性肿瘤影像表现及与非涎腺源性肿瘤的对比
        2.3 神经鞘膜瘤影像学表现及与非神经鞘膜瘤对比
        2.4 副神经节瘤影像表现及与非副神经节瘤的对比
        2.5 茎突前间隙肿瘤与茎突后间隙肿瘤影像学表现对比
    3.典型病例分析
讨论
    1.咽旁间隙的解剖
    2.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特性
        2.1 良性、恶性肿瘤临床特性
        2.2 涎腺源性肿瘤的临床特性
        2.3 神经源性肿瘤临床特点
    3.咽旁间隙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3.1 良、恶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3.2 涎腺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
        3.3 神经鞘膜瘤影像学表现
        3.4 副神经节瘤影像学表现
        3.5 茎突前、后间隙肿瘤影像学表现
    4.临床诊断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MRI征象在涎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2.2 涎腺良性肿瘤MRI表现
        2.3 涎腺恶性肿瘤MRI表现
    3 讨论
        3.1 涎腺肿瘤MRI表现概述
        3.2 涎腺良性肿瘤的MRI诊断
        3.3 涎腺恶性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涎腺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2 检查方法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肿瘤ADC值
        2.2 肿瘤TIC类型
        2.3 DWI联合DCE-MRI在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评估
    3 讨论
        3.1 DWI、TIC在涎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3.2 DWI、TIC在诊断涎腺肿瘤亚型中的应用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的扩散加权成像在涎腺肿瘤中的初步应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MRI扫描技术
        1.3 数据采集与分析
    2 结果
        2.1 涎腺肿瘤的一般情况
        2.2 涎腺肿瘤各组间参数值定量分析结果
        2.3 涎腺肿瘤IVIM灌注相关参数与TIC类型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致谢

(4)涎腺淋巴上皮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涎腺LEC的发生
2 与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变的关系
3 涎腺LE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4 涎腺LE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5 涎腺LEC的治疗和预后
6 小 结

(5)大涎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
    2.2 发病部位
    2.3 病程
    2.4 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2.5 实验室检查
    2.6 临床诊断
    2.7 治疗和预后
3 讨论

(6)涎腺淋巴上皮病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诊断和治疗。
2结果
3 讨论
    3.1 病因病理。
    3.2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3.3 影像学检查。
    3.4 治疗与预后。

(8)涎腺淋巴上皮癌16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1.2 临床表现
    1.3 诊断
    1.4 治疗方法
    1.5 随访
    1.6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病理所见
    2.2 肿瘤生长方式与转移
    2.3 疗效及患者生存情况
3 讨论

(10)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研究
第二部分 EB病毒感染与涎腺淋巴上皮癌
第三部分 涎腺淋巴上皮癌的发生研究
全文总结
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四、4例涎腺淋巴上皮病及恶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涎腺良性淋巴上皮病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J]. 李雪娇,王成龙,曾国飞,方玉,杨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06)
  • [2]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与影像、临床特性关系的研究[D]. 谢菲.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3]功能MRI在涎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 童娟. 苏州大学, 2017(04)
  • [4]涎腺淋巴上皮癌的研究进展[J]. 卿海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5]大涎腺淋巴上皮病的临床分析[J]. 李旭东,翦新春.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9(02)
  • [6]涎腺淋巴上皮病诊断和治疗[J]. 陈贤明,杨甫文,甄泽年,赵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6(11)
  • [7]流式细胞术在涎腺肿瘤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J]. 段瑞,李永生,赵斌. 医学研究杂志, 2006(07)
  • [8]涎腺淋巴上皮癌16例临床分析[J]. 张诠,卿菁,魏茂文,郭朱明. 癌症, 2005(11)
  • [9]腮腺淋巴上皮病的影像诊断[J]. 翁卿吉,吴世勇,李建一. 实用医学杂志, 2005(09)
  • [10]涎腺淋巴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及发病机理研究[D]. 吴兰雁. 四川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唾液腺淋巴上皮病变及恶变4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