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态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态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一、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叶彬[1](2020)在《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学科是组成大学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且学科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自从西方大学组织和学科制度被引入到中国之后,由于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改革成为一时之常态,各个学科门类也呈现出特定的历史发展特点。工科是较早被引入、并取得独立地位的学科之一,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培养工程人才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西南联大身处特殊历史时期,其工科发展即是当时高等工程教育的缩影,据此作为考察对象,将有助于认识工科学科发展史、把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规律,以及为现今的学科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以西南联大工科发展为研究对象,简单追溯了近代学制变革中工科取得独立学科地位的过程,并对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抗战爆发前各自的工科发展状况进行概述。根据学科知识形态、组织形态、学科规训等基本内涵,具体分析西南联大工科学科组织的扩充与完善、学科知识传播与学科规训,以及学科知识创新与科研训练。从发展成因来看,不仅包括实业救国潮流、现实发展需求、社会风气导向等外部影响因素;还包括学科内部前沿知识的积累、学术组织对学科结构的形塑、学科规训权力的发挥等重要条件。从历史影响来看,联大工科学人在学科承继与学科探索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历史经验也启示着当下新工科建设乃至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要重视基础科学以及跨学科培养人才,树立通才育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国际前沿、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外改革成果,最终构建工科本土学术体系。

李春雷,李巍霞[2](2019)在《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过程、表征与风险传播研究——基于PX百度词条修改的实地调研》文中研究指明与其他PX事件不同,广东茂名PX事件因其线下游行抗议活动及线上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引发社会舆论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媒介联动与舆论衍化过程中,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参与主体的心理认知、心理结构深受社交媒体影响,并呈现出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泛化趋势。本文通过对PX百度词条修改事件进行田野调研,并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发现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演变过程与事件中的媒介情景营造、重组与标识等相关联,并具有情感表达压抑化、地理辐射弱化、认知群体分化等特征;在传媒作用下该群体的微政治心理也不断面临话语冲突、媒介权力差异及集群无序等风险隐患,影响网络社会乃至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传播合力角度,提出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媒介干预进路的思考。

王春梅[3](2016)在《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英国学者吉本斯等人研究发现,在传统的学科导向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外,一种面向应用情境中的知识生产新模式正在出现。它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Ⅰ中演化发展而来,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称之为知识生产模式Ⅱ。因此,根据研究需要和研究条件,本研究以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大学牵头的“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简称“南海中心”)和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的“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简称“生化中心”)为案例,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展开对这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研究。案例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和半结构性访谈等方式进行。笔者先后对27名相关对象进行了访谈,其中包括南海中心的管理层、平台长、专家学者等14人;生化中心13人,其中包括大学副校长、教授学者和企业经理、政府官员等等。随后对获得的40多小时的原始访谈录音进行初步的整理和编号,按照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理论框架从“应用的情境”、“跨学科研究”、“异质性协作”、“质量控制”、“社会问责与反思”等5个维度将16万字的文字资料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案例研究的发现主要有:1.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初具雏形。南海中心构建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决策研究“三位一体”的知识生产新模式。生化中心建立了“地方引导、大学运营、企业参与”的区域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新模式。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在动力、组织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吉本斯等人提出的知识生产模式Ⅱ呈现出明显的差异。2.异质性协作成功的三要素是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其中信任是基础、互利是关键、需求是动力。3.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是影响跨学科研究的主要因素。学术发展空间的多少、学术转型的成本与收益、学术地位的变迁等因素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选择。4.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是中心质量控制的关键。大学校长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中层,只有“中层担纲”,才能丰富和落实2011计划的“顶层设计”,才能发现和集聚2011中心的“基层创新”,才能完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升的历史使命。5.在面向应用情境的知识生产活动中,大学的三大职能在悄然变迁。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方式、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改变,科学研究的方向、组织、场所、团队和评价的改革,社会服务职能中经济功能的重要性的提升。案例研究的对策建议主要是:1.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中心、大学和社会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一方面需要赋予中心更多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推动中心的实体化运作;另一方面,需要国家层面更多的配套改革和支持。第三,中心可在借鉴胡佛研究所、北卡三角科技园等国外创新平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中心与大学、中心-大学-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协同创新模式。2.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特别要重视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之间的协作,教育主管部门不仅是2011计划的领导者、推动者、管理者,更应是协同者和创新者。3.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来调动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积极性。4.兼容的激励制度和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一方面改变中心现行制度与学术共同体不兼容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完善中心的社会声誉激励制度,形成完整的激励体系;第三,要选拔变革型领导充实到中心的建设中。5.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一方面通过契约合作,明确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并细化落实;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合作组织的建设;第三,政府的角色要从主导者向合作者转变。6.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推动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尤其是重视扩展大学社会服务中的经济功能。

胡山鹰,周丽,金涌[4](2011)在《中国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优化与分析》文中提出由于石油紧缺,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得到关注,煤化工再次成为投资热点。相对而言,我国煤化工产业还存在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产业调整与改革。本文通过引入生态工业理念,提出了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理念,阐明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概念,揭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特点,并构建了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超结构,初步分析了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集成优化模型,从而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系统优化奠定基础。

周丽,胡山鹰,李有润,金涌[5](2010)在《中国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超结构的构建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石油紧缺,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得到关注,煤化工再次成为投资热点。相对而言,我国煤化工产业还存在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必须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产业调整与改革。通过引入生态工业理念,提出了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理念,阐明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概念,揭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基本原理,指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特点,并构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超结构,从而为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的理论研究和系统优化奠定基础。

朱兵,周文戟,李强,陈定江,胡山鹰,金涌[6](2009)在《我国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对策思考》文中认为我国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对策,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节能减排工作部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讨论矿物炼制、生物炼制和废物炼制三种化工生产模式与CO2排放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思路。

张培富[7](2006)在《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的奋斗史。本文通过追溯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与中国近代化学体制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归国化学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学的体制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重点放在中国近代化学家共同体内部来讨论化学的体制化问题。贯穿全文的有两条线索: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 从论文结构看,本文由导言、正文六个部分、结束语,及两个重要的附录组成。尽管把关于中国近代留学活动背景的描述和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群体资料的整理放在“附录”部分,但它们却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和基础,因此首先介绍两个附录的内容。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这部分概况性地阐述了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是在怎样一个社会和留学大背景下出现与发展起来的。从留学时间上看,制度化的留学活动在民国时期形成,化学留学生正是在制度化的留学活动中诞生的。从留学主题来看,正是在多元化主题留学的大潮中,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才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正是以学术为主题的留学活动的产物。从留学地域上看,欧洲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稳定的留学地域,日本曾经是中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美国是中国近代科学强国杰出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中坚力量正是留学美国的归国化学家。 附录Ⅱ,“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共收录377名近代化学留学生,这是一份目前为止最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名录》共分为姓名、生卒年、性别、籍贯及出生地、出国前受教育学校、出国时间、留学国家、国外受教育学校及其他机构、所获最后学位及学校、回国时间、回国后的工作专业及职业、国外学习和国内外工作简况等12个指标与栏目,具有指标分类合理,表格直观有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相当于一个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小传。

周哲,刘征,李有润,胡山鹰,陈定江[8](2005)在《系统集成方法在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介绍了系统集成方法在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情况。具体阐述了物质集成、能量集成、水集成和信息集成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并且分析了系统集成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对系统集成方法在生态工业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薛东峰,李有润,沈静珠,胡山鹰[9](2003)在《我国生态工业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阐述了生态工业的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现有的生态工业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共性和特色所在,以期对今后我国的生态工业实践有所借鉴.

胡山鹰,李有润,沈静珠,陈定江[10](2003)在《生态工业系统分析和集成方法》文中指出本文主要介绍生态工业系统规划与研究过程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以及一些应用的实例,包括生态工业系统的元素代谢和物质循环分析、工业共生分析、柔性分析和能量系统分析方法以及物质集成、水系统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方法,其中物质集成方法包括产品体系规划、元素集成、生态工业物质链构建、多层面生命周期评价与产品结构优化等。

二、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西南联大的研究
        (二)关于西南联大工科的研究
        (三)关于民国时期工科及工程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相关理论基础
第一章 西南联大工科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近代学制变革与工科学科地位之确立
        一、清末学制变革与工科学科建制
        二、民初学科建制与工科知识形态
    第二节 抗战前三校的工科发展概况
        一、北大学科改制与近代工科组织形态的确立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工科建制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工科学系
第二章 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具体内涵
    第一节 学科组织的扩充与完善
        一、工学院“五系一科”之形成
        二、师资队伍
    第二节 学科知识传播与学科规训
        一、课程设置
        二、教材与教学
        三、人才培养特点及其成就
    第三节 学科知识创新与科研训练
        一、学术研究与开辟新的学科方向
        二、艰苦卓绝的科研训练
第三章 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外部因素
        一、实业救国潮流
        二、现实发展需求
        三、社会风气导向
    第二节 内部因素
        一、学科制度演变
        二、前沿知识把控
        三、组织架构增强
        四、学科规训权力
第四章 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学科承续
        一、三校复员后新的学科布局
        二、学科方向的承继超越与新领域的开辟
    第二节 对现今新工科建设的启示
        一、夯实基础科学功底、注重跨学科培养
        二、秉持通才育人理念、立足学术造福民众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践、促进产学研合作
        四、关注国际前沿、构建工科本土话语体系
        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过程、表征与风险传播研究——基于PX百度词条修改的实地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一、事件回顾和调研样本分析
二、社会情境视域下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演变
    (一)情境营造:社交媒体促使话语介入
    (二)情境重组:新情境促成身份赋予
    (三)情境标识:概念争夺激发参与行为
三、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表征分析
    (一)青年群体政治话语表达的矛盾性
    (二)情绪波动的地理辐射性
    (三)心理认知的群体差异性
四、传媒作用下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风险衍化
    (一)媒体冲突框架刺激情绪暴戾
    (二)媒介依赖失衡降低政治效能感
    (三)集群倾向加剧秩序混乱
五、传播合力:对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干预进路
    (一)建立信息整合与实时跟进的信息发布机制
    (二)构建立体化议题与知识阐释并行的内容生产机制

(3)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一、新变化: 对大学知识创新的社会需求持续增长
        二、新趋势: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方兴未艾
        三、新挑战: 高校知识生产模式亟待转型
        四、“2011计划”的推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协同创新
        二、知识生产
        三、知识生产模式
        四、知识生产模式Ⅰ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关系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知识生产的研究
        二、企业的知识生产研究
        三、大学的知识生产研究
        四、社会弥散的知识生产研究
        五、知识生产模式Ⅱ的相关研究
        六、小结
第二章 国外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的成功探索
    第一节 美国智库的“胡佛模式”
        一、人员的配置与分类管理
        二、协作研究
        三、“旋转门”机制
    第二节 北卡三角科技园的协同创新网络
        一、嵌入式协同创新网络
        二、大学—企业—政府的协同模式
        三、建立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协同体制
    第三节 德国生物技术联盟
        一、网络化协作
        二、科技园区服务平台
        三、政府—大学—行业的协同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名列前茅
        一、综合竞争力
        二、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进行协同
        三、探索中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
    第二节 凝炼任务: 对接国家需求
        一、任务的来源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
    第三节 组织支撑: 理事会与平台长制
        一、理事会主导的治理结构
        二、平台及平台长制
    第四节 机制创新: 跨界协同研究
        一、跨学科协同: 文理协同
        二、跨部门跨机构协同
        三、南海学: 跨界协同的纽带
    第五节 知识传播: 影响力建设
        一、影响力建设的内容
        二、影响力的形成机制
        三、影响力建设的障碍: 内敛的文化
    第六节 绩效评价: 导向与激励
        一、绩效点评价
        二、评价的冲突
        三、冲突的实质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中心的建设
    第一节 申报成功: 何以脱颖而出
        一、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
        二、“顶天立地”的“南工大现象”
        三、构建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节 方向凝炼: 满足区域发展需求
        一、满足区域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
        二、满足工业园区的技术升级需求
        三、满足特定区域的发展需求
    第三节 组织创新: 理事会与分部制
        一、理事会领导下的协同创新体
        二、生化中心的运行模式
    第四节 跨界协同: 创新网络
        一、纵向: 跨学科协同
        二、纵向: 校所协同
        三、横向: 校企协同
        四、横向: 校地协同
    第五节 综合评价: 强调实质性贡献
        一、综合评价机制
        二、评价面临的冲突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与大学知识生产模式转型
    第一节 构建面对重大需求的知识生产模式
        一、理念的认同
        二、构建新型的知识生产模式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第二节 扁平化的组织与协作
        一、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二、南海中心: 形式协作多于实质协作
        三、生化中心跨机构协作步履蹒跚
    第三节 跨学科研究的困境
        一、南海中心: 研究人员的疑虑
        二、生化中心: 双重角色面临的困惑
        三、中心的身份与地位
        四、学术团队的再造
    第四节 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一、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的失调
        二、大学校长的影响
    第五节 社会问责与反思: 政府的角色有待明晰
        一、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二、教育部的角色与作用
        三、教育部与其他政府机构的协作与冲突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知识生产新模式初具雏形
        二、异质性协作的三要素: 信任、互利和需求牵引
        三、跨学科研究的影响因素: 学术发展空间和学术利益的再分配
        四、质量控制的关键: 大学校长的视界和担当
        五、面向应用的情境: 大学职能的变迁
        六、社会问责与反思: 亟需建设大学与政府的新型合作关系
    第二节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面向应用的知识生产需要三重体制的协同创新
        二、通过“上下协同、综合推进”的路径增进异质性协作
        三、建立学术伙伴计划,明晰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利益
        四、兼容的制度安排与变革型领导不可或缺
        五、契约合作构建新型政府与大学的关系
        六、扩展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建设名副其实的社会轴心机构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1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附录A-2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附录B-1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人员信息
附录B-2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访谈提纲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在研和结项的课题
    三、获奖情况

(6)我国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对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化学工业生产和能耗现状
2 我国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总体战略思路
3 我国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具体对策
    3.1 从产品结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三个层面改进现有的矿物炼制生产系统
        3.1.1 调整产品结构
        3.1.2 淘汰落后, 推动技术进步
        3.1.3 完善并优化生产管理
    3.2 大力发展醇醚能源系统和碳捕集封存技术
    3.3 促进循环经济理念在化学工业的实现
    3.4 开展相关软科学的研究
4 结论

(7)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1. 中国近代科学体制化的社会史研究
    2. 中国近代留学生与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研究
    3. 研究思路与方案
    4. 研究难点与创新
一、中国近代化学家角色形成的留学生群体指标分析
    1.1 留学生出国前的群体指标分析
        1.1.1 出生年代情况分析
        1.1.2 籍贯情况分析
        1.1.3 受教育情况分析
        1.1.4 出国年代情况分析
        1.1.5 出国年龄情况分析
    1.2 留学生出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2.1 留学国家情况分析
        1.2.2 留学大学情况分析
        1.2.3 获得学位情况分析
        1.2.4 留学时间情况分析
    1.3 留学生回国后的群体指标分析
        1.3.1 回国年代情况分析
        1.3.2 回国年龄情况分析
        1.3.3 回国后专业分布情况分析
    1.4 结论
二、创建社团及期刊—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开端
    2.1 留学生组建海外化学社团
        2.1.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学社团
        2.1.2 创建中国最大的海外化学社团
        2.1.3 创建中国化学工程学会
    2.2 留学生创建国内化学社团
        2.2.1 创建中国最早的化工社团
        2.2.2 创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化学社团
    2.3 留学生创办化学化工期刊
        2.3.1 创办中国最早的化学化工期刊
        2.3.2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外文核心期刊
        2.3.3 创办中国近代化学中文核心期刊
    2.4 结论
三、发展高等教育——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重要依托
    3.1 留学生带领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兴起
        3.1.1 化学教育的初建
        3.1.2 化学教材的奠基
    3.2 留学生创建中国近代高等化学教育体系
        3.2.1 化学教育体制的建立
        3.2.2 化学课程体系的形成
        3.2.3 化学教育物质条件的建设
        3.2.4 化学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3.2.5 开创化工教育事业
    3.3 留学生力鼎中国近代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
        3.3.1 留学生群体的整合和壮大
        3.3.2 强化教育体制的管理职能
        3.3.3 扩张国立高校化学教育
        3.3.4 发展西部高等化学教育
    3.4 结论
四、建立研究机构——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核心建制
    4.1 留学生创设独立的化学研究建制
        4.1.1 创建国家化学研究中心
        4.1.2 创建国内北方化学研究中心
        4.1.3 创建国内中草药化学研究中心
        4.1.4 创建国内放射化学研究中心
        4.1.5 创建国家工业化学研究中心
        4.1.6 创建国家化学武器研究中心
    4.2 留学生创设高校化学研究建制
        4.2.1 开创高校化学研究建制化的先河
        4.2.2 战火中创建高校应用化学研究机构
    4.3 留学生创设企业化学研究建制
        4.3.1 创建中国第一个民办科研机构
        4.3.2 推进中国近代民办化学研究的建制化
    4.4 结论
五、取得标志性成就——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成果
    5.1 留学生出版的近代化学经典着作
    5.2 留学生发表的近代化学代表性论文
    5.3 留学生取得的近代化工开创性成就
    5.4 结论
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家角色形成的最高体现
    6.1 中国首批国家科学院院士——100%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2 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近代留学生为主体的院士
    6.3 近代留学生最多的院士增选
    6.4 最后增选的近代留学生院士
    6.5 结论
结束语
    1. 困难的结束与总结
    2. 有益的借鉴与展望
附录Ⅰ中国近代留学活动的历史走向与化学留学生
    附 1.1 负岌西方的先驱——宗教留学生
    附 1.2 走出研习神学的圈子——从留美开始
    附 1.3 洋务运动的深化——官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
    附 1.4 创办海军 加强海防——官费留学欧洲
    附 1.5 留学救国——东渡扶桑
    附 1.6 庚款留学——再启留美航船
    附 1.7 勤工俭学——奔向法兰西
    附 1.8 民国欧美留学生——中国学术研究体制化之中坚
附录Ⅱ 中国近代化学留学生名录
    附2.1 入选《名录》人员标准
    附2.2 附表2-2-1 《名录》
    附2.3 制作《名录》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
承诺书

(8)系统集成方法在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系统集成
    1.1 物质集成
    1.2 能量集成
    1.3 水集成
        (1) 系统水资源需求情况的总体估计与测算, 供求关系的整体平衡。
        (2) 水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
        (3) 污水处理。
    1.4 信息集成
2 集成效益分析
3 结论

四、清华大学化工系生态工业研究中心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南联大工科发展研究[D]. 叶彬.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8)
  • [2]青年群体“微政治心理”的过程、表征与风险传播研究——基于PX百度词条修改的实地调研[J]. 李春雷,李巍霞. 国际新闻界, 2019(07)
  • [3]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案例研究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Ⅱ的视角[D]. 王春梅. 南京大学, 2016(06)
  • [4]中国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优化与分析[A]. 胡山鹰,周丽,金涌. 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5]中国煤化工生态工业系统超结构的构建与分析[J]. 周丽,胡山鹰,李有润,金涌. 现代化工, 2010(09)
  • [6]我国化学工业控制CO2排放的对策思考[J]. 朱兵,周文戟,李强,陈定江,胡山鹰,金涌. 化学工业, 2009(04)
  • [7]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 ——近代留学生对化学体制化的贡献[D]. 张培富. 山西大学, 2006(10)
  • [8]系统集成方法在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规划中的应用[J]. 周哲,刘征,李有润,胡山鹰,陈定江. 现代化工, 2005(S1)
  • [9]我国生态工业实践研究[J]. 薛东峰,李有润,沈静珠,胡山鹰. 产业与环境(中文版), 2003(S1)
  • [10]生态工业系统分析和集成方法[A]. 胡山鹰,李有润,沈静珠,陈定江. 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全国首届产业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3

标签:;  ;  ;  ;  ;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生态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