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交通肿瘤

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交通肿瘤

一、经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孙思,康军,赵尚峰,邱锷,李永,史继桐,马建民[1](2020)在《颅眶联合入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颅眶联合入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与结果纳入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经颅眶联合入路即改良Dolenc入路联合眶上入路手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患者共23例,其中肿瘤全切除20例、近全切除3例。13例术前即存在视力下降患者中7例视力进一步下降;5例术前眼动障碍和(或)上睑下垂患者中3例残留眼动障碍,另有11例术后新发眼动障碍。23例中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血肿或颅内感染,无死亡或肿瘤复发病例。结论由于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部位与周围毗邻解剖结构关系特殊,术后易出现视力下降和眼动障碍等并发症,采用经颅眶联合入路手术,全切除率较高、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杨驰,洪文明,周律,程宏伟,王斌[2](2019)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颅眶沟通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及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颅眶沟通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多有病例均接受显微手术肿瘤切除,其中额颞眶颧入路2例,眶额颧入路1例结果 2例肿瘤全切,1例肿瘤近全切除。术后患者眼球突出均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改善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术后未见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4~10个月,平均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可显着缓解患者症状,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胡前信[3](2019)在《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显微镜下模拟额颞眶颧入路对尸头标本逐层显微解剖,并对颅眶沟通区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拍摄3D图片)和解剖学测量并分析,为临床处理该部位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和参考。方法:选取10例(20侧)完整的国人成年干性头颅标本,对颅眶沟通区的重要骨性结构如眶上裂、视神经管等分别观察和测量形态学特征及解剖学数据。应用冰冻新鲜的国人湿性尸头标本5例(10侧),疏通血管后用红乳胶灌注动脉,蓝乳胶灌入静脉,浸泡在70%的酒精中,显微镜下模拟额颞眶颧入路进行逐层解剖并对颅眶沟通区的重要解剖结构进行拍照(含2D、3D图片)、精确测量后分析总理相关数据。所得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7处理,结果采用均数(?x)±标准差(s)mm、以及最小值(Min)-最大值(Max)mm表示。结果:1.面神经颞支起始位置较深,在上行过程中逐渐变浅,越过颧弓后紧贴颞浅筋膜底面走行于筋膜间脂肪垫,在颧弓上缘其与颞浅动脉额支距离为7.60±0.21mm、(6.32-8.05)mm2.额颞眶颧入路选择不同骨瓣入颅(单骨瓣、两片骨瓣、三片骨瓣)时关键孔亦有区别。Dandy关键孔位于额骨颧额缝之上,颞上线下,颧突之后。MacCarty关键孔的位置多位于额、颧、蝶交接点后方的额蝶缝上,且位于上述交接点的后方5.50±0.52mm处,距离Dandy关键约5-10mm。3.眶上神经为额神经的分支之一,形态较大,眶上切迹(孔)是眶上动、静脉及神经由眶走形至额部的重要通道,以眶上切迹(孔)和两眉连线正中点为标志点,两点之间距离的测量值为24.98±2.79 mm(22.01-28.97)mm。4.眶上裂形态学上大体呈三角形裂隙状,其中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长度经测量分别为17.75±1.78mm(12.32-21.14)mm、18.71±2.92mm(16.23-22.54)mm、8.22±1.69mm(6.10-8.50mm);根据眼外肌肌腱组成总腱环(Zinn腱环)及其向后延伸的结缔组织的位置可将眶上裂划分为外侧区、中央区及下侧区三个区。在环的外上方,有泪腺神经、滑车神经、额神经(三叉神经眼支分出)、眼静脉通过。动眼神经上下支、鼻睫神经(三叉神经眼支分出)、外展神经经过该环。眼下静脉在环的下方穿行。泪腺神经距离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1.05±0.65mm、4.07±1.75mm、10.48±1.68mm,额神经距离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0.49±0.26mm、9.39±1.72mm、4.80±1.62,滑车神经距离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0.32±0.13mm、11.14±1.95mm,3.57±0.64mm,动眼神经距离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0.38±0.23mm,12.24±2.15mm、1.84±0.63mm,在眶上裂后方1.15±0.21mm处动眼神经分为较细的上支和较粗的下支两个分支。鼻睫神经距离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1.76±1.42mm、11.30±2.89mm、2.84±0.99mm,展神经距离眶上裂上壁、外侧壁、内侧壁的距离分别为2.81±1.05mm、12.15±2.50mm、2.17±0.86mm。在平颅口部的断层解剖平面上,额神经与滑车神经距离为2.56±0.69mm,展神经与鼻睫神经距离为1.86±0.82mm,睫状神经节左、右侧距视神经外面的距离分别为1.35±0.86mm、1.44±0.82mm。5.视神经管分为颅段和眶段,由上、下、内、外四壁及颅口、眶口组成,其截面均呈椭圆形。随着由颅内向眶部走形,视神经管逐渐变窄,管壁变得坚硬,以内侧壁明显,入眶前视神经管骨质增厚为视环。最狭窄的部分为中部视神经管。视神经管的外侧壁长度8.77±1.41mm,内侧壁长度11.67±1.59mm,上壁长度10.67±1.66mm,下壁长度6.96±0.88mm。颅口部视神经管及视神经的横径分别为6.42±0.99mm、4.95±0.69mm,垂直经分别为3.88±0.75mm、2.90±0.68mm,横截面积分别为19.16±4.82mm2、10.72±2.44mm2;眶口部视神经管及视神经的横径分别为4.76±0.56mm、3.36±0.56mm,垂直经分别为5.85±0.68mm、3.45±0.70mm,横截面积分别为22.15±3.57mm2、9.60±1.91mm2.中部视神经管及视神经的横径分别为4.66±0.46mm、3.66±0.36mm,垂直经分别为4.65±0.58mm、3.15±0.20mm,横截面积分别为17.45±3.87mm2、8.60±1.81mm2。6.眼动脉起于颈内动脉出海绵窦的C2段前床突段.在视神经管中行走于视神经下方的硬膜之间,始终伴视神经入眶。眼动脉在起始部的外径为1.66±0.43mm(0.9-2.34)mm,在视神经管眶口处为1.51±0.35mm(0.8-1.83)mm.7.额颞眶颧入路联合通过内侧入路(上斜肌和上直肌、上睑提肌之间的间隙)可暴露的角度为34°±4°(26°-37°),额颞眶颧入路联合中部入路(上直肌、上睑提肌之间的间隙)可暴露的角度为21°±9°(10°-33°)额颞眶颧入路联合通过外侧入路(外直肌和上直肌、上睑提肌之间的间隙)可暴露的角度为107°±9°(93°-118°)。8.前床突外形呈锥形,其全长9.71?1.09mm,中长5.55±1.17mm,根宽12.42?1.39mm,中宽6.45±1.14mm。视柱长5.14?0.87mm,视柱宽2.51?0.56mm。9.床突间隙是磨除前床突后形成的腔隙,底部宽5.09±1.02mm,底部深7.65±1.36mm,内侧边长7.69±1.43mm,外侧边长10.24±1.32mm,下边长10.24±1.32mm,顶边宽2.15±0.79mm。结论:1.熟悉颅眶沟通区的解剖学结构特点,对于病变位于眶内的病变,选择合适的入眶间隙是处理颅眶沟通区病变眶内部分的关键。2.处理颅眶沟通区病变的颅内部分时,通过磨除前床突,可充分暴露床突间隙内的重要神经、血管等组织,使手术视野开阔、安全。3.眶上裂和视神经是沟通颅内和眶部的重要通道,解剖结构比较复杂,其内走形有重要的血管、神经,处理颅眶沟通区病变时需要手术者熟练掌握该处解剖学结构。

简天明,唐东润,王嵩,吴桐,赵亮,孙丰源[4](2015)在《经翼点及额下入路开眶术治疗颅眶沟通性肿瘤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13例经颅开眶手术治疗的颅眶沟通性肿瘤的病变位置和手术入路,探讨该手术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眼科经翼点入路或经额下入路开眶治疗的13例颅眶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据肿瘤的位置、形态、边界、质地、颅眶沟通通路和浸润范围,选择手术入路,并观察手术效果。结果经额下入路开眶7例;经翼点入路开眶6例,其中1例行眶内容剜除术和硬膜内肿瘤摘除术。肿瘤暴露充分,3例肿瘤整体摘除,10例肿瘤可分块摘除或刮除。眼球突出度平均降低5 mm,最小降低2 mm,最大降低15 mm。12例眼球运动障碍者改善9例,无变化3例。并发症出现眼肌麻痹1例,完全性上睑下垂3例,瞳孔散大1例,无视力丧失及脑脊液漏。术后随访7例,失访6例。2例转移癌患者因全身转移死亡,1例神经鞘瘤及1例脑膜瘤术后1年肿瘤复发,分别再次手术治疗及伽马刀治疗。其余病例CT或MRI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经颅开眶手术可有效摘除颅眶沟通性肿瘤,正确手术入路的选择有利于充分暴露和手术操作。熟悉相关解剖结构及熟练的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效果,减少严重并发症。

霍玉霞[5](2014)在《7例经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术后护理》文中指出总结7例经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术后护理。术后重视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眼部护理、脑脊液鼻漏护理以及引流管管理,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

赵军苍,刘晓红,王献明,杨华堂,苏钰清[6](2014)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经颅眶手术治疗的50例眶尖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眶-翼点入路手术患者20例,眶-额与眶-颧以及颧-翼联合入路手术患者30例。肿瘤全切除35例(70.0%),肿瘤次全切除8例(16.0%),大部分或者部分切除6例(12.0%),活检1例(2.0%)。眶尖区肿瘤病理类型主要为脑膜瘤、神经源性肿瘤、血管/淋巴管源性肿瘤和泪腺源性肿瘤,分别占42.0%、32.0%、20.0%和6.0%。50例患者出院时,视力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或无加重者20例,单纯眼睑下垂5例,眼球轻微活动受限7例(4例伴有眼睑下垂,3例复视),严重动眼神经损伤5例(1例神经鞘瘤,2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视力下降或者失明3例(2例视神经本身伴有肿瘤,1例颅眶沟通性神经鞘膜瘤)。术后6个月至1年随访观察显示,单纯眼睑下垂患者完全恢复,眼球轻微活动受限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严重动眼神经损伤患者症状明显减轻,视力下降患者视力恢复正常。本组患者无复发和死亡。结论临床上采取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是可行的,操作中应选取合适的角度,并加强神经功能的保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总体效果。

柏明涛,杜长生,李钟铭[7](2013)在《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说明颅眶沟通肿瘤的外科治疗涉及多种手术入路,应针对肿瘤主体部位、大小、侵及方向、供瘤血管及其周边重要毗邻结构的不同,而采取合适的手术入路[1]。熟悉颅眶沟通肿瘤的生长方式是选择手术入路的解剖基础。杜长生等[2]总结颅眶沟通肿瘤的主要沟通通道有3个:①眶-视神经管-颅通道;②眶-眶上裂-颅通道;③眶-骨质破坏-颅通道。颅眶沟

韩志光[8](2013)在《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前床突、眶上裂及视神经管是眼眶与前颅底交界区的重要解剖学标志。本研究通过对前床突、眶上裂、视神经管及其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解剖、观察、测量,从而获得该区域的解剖学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临床处理该区域的病变提供参考。同时探讨前床突、视神经管周围骨质磨除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采用国人成人漂白后干性颅底标本10例20侧,对前床突、眶上裂及视神经管骨性结构进行形态学观察及解剖学测量。应用福尔马林固定后国人湿性尸头10例20侧,经酒精置换后用彩色硅胶灌注动静脉。模拟经额颞眶颧入路逐层解剖,对前床突、眶上裂、视神经管及其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观察、拍照、精确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均数(x)±标准差(s)(最小值min-最大值max)表示。结果:1面神经颞支均走行于颞浅动脉额颢支与颧弓上缘之间的颞肌筋膜间脂肪层内(即第1层和第2层脂肪垫),在颧弓上缘面神经颞支与颞浅动脉之间距离是5.61±0.93(3.60-8.72) mm,在耳上基点-眉外点连线面神经颞支与颞浅动脉之间距离6.16±0.62(3.80-6.88)mm2MacCarty关键孔的位置多位于额、颧、蝶交接点后方的额蝶缝上,且位于该交接点的后方平均4.64mm处。3前床突由蝶骨小翼向后形成的突起,位于海绵窦顶壁的前上方,前床突与中床突、后床突可形成骨桥,出现率为10%,气化的前床突占10%。测得ACP长、宽、厚分别为9.21±0.54(7.98-10.14)mm,11.87±0.44(11.12-12.88)mm,5.62±0.30(5.05-5.98)mm。4床突间隙位于硬膜外,磨除前床突后形成的类锥形腔隙,可额外增加大约0.8~1.0cm3的操作空间。Dolenc三角后内侧边、外侧边、前内侧边长度分别为9.91±0.98(7.69-13.42)mm,10.34±1.36(7.32-15.18)mm,6.41±0.70(4.24-8.60)mm。5磨除前床突后视神经管长度增加9.95mm颈内动脉增加5.32mm.6颈内动脉的远侧环和近侧环分别紧贴前床突的上、下表面,其中上表面厚且坚韧,其厚度为0.48±0.07mm,下表面薄且与前床突结合疏松,其厚度为0.26±0.05mm。7颈内动脉的远侧环和近侧环之间为颈内动脉的床突段,其平均长度5.66±0.34mm。8视神经管由四壁和两口组成,其内侧壁、外侧壁、上壁、下壁的长度分别为10.72±1.17(8.48-12.14)mm,8.99±0.97(7.44-10.78)mm,9.37±1.04(7.66-11.02)mm,5.08±1.01(3.28-7.32) mm。视神经管颅口、管中部、眶口的面积为19.5±3.83mm2,16.17±1.67mm2,21.25±2.44mm2,视神经颅口,管中部,眶口的面积为10.39±2.17mm2,9.17±2.93mm2,8.26±1.64mm2。内侧壁毗邻复杂。9视神经视神经管上壁后部,由硬膜反折形成镰状韧带,视神经在镰状韧带处形成压迹。镰状韧带前后宽为2.77±0.83(0.98-5.46) mm。10眶上裂是蝶骨大、小翼之间的裂隙,多数为三角形(19/20),其上、内、外侧壁各边的长度18.23±1.28(15.32-19.98)mm,5.83±0.58(4.96-6.98)mm,19.10±1.30(16.78-22.24)mm。(?)匡上裂被总腱环分为外、中、下三个区,期间穿行的神经血管结构相对比较固定。动眼神经下支最粗,直径1.64±0.05(1.56-1.72)mm,泪腺神经最细,直径0.53±0.05(0.44-0.60)mm。11眼动脉均在海绵窦的上方起自颈内动脉前曲的上方的内半,未发现起自海绵窦内者。眼动脉在视神经下方的管底硬膜层内走行,从颅口到眶口,多数从视神经内下方向外下方走行。90%眼动脉起自颈内动脉上壁内侧三分之一。其中60%位于视神经的内下方,35%位于视神经下方,5%位于视神经的外下方。结论:1面神经颞支多行走于颞浅动脉及其分支的前方且两者位置关系相对固定,以颞浅动脉及额颞分支作为筋膜切开的解剖学标志是简便有效地保护面神经颞支的可靠方法;MacCarty关键孔的位置多位于额、颧、蝶交接点后方的额蝶缝上,且位于该交接点的后方平均4.64mm处;2前床突具有高度变异性。磨除前床突前需行充分影像学检查,了解前床突气化情况及前床突与中床突、后床突是否有骨桥形成;3硬膜外磨除前床突较硬膜内更为安全有效,前床突的磨除局限于Dolenc三角内相对安全;磨除前床突时应从前床突中部开始,上界限于远环,下界限于动眼神经鞘膜,内限于视柱,减少磨除时误伤可能;4前床突的磨除可增加鞍区及上斜坡的显露范围;床突间隙是经上方入路进入海绵窦的手术通道,通过它可显露床突段颈内动脉及眼动脉的起点;5经颅行视神经管减压时,应打开镰状皱襞、视神经鞘膜、总腱环及神经管中部方能使减压充分,鞘膜切开部位最好在其外上壁以避免损伤眼动脉,且鞘膜切开后不宜在此过多操作;6眶上裂多呈三角形且内部结构复杂,剪开硬膜皱折前应从额底方向分离硬膜至蝶骨小翼,再从颞底方向沿蝶骨大翼分离硬膜至前床突外侧,最后打开硬膜皱折,该操作是打开眶上裂硬膜皱折的安全有效方法;

高飞[9](2011)在《眶尖区及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眶尖区是指由前床突、视神经管及眶上裂所围成的解剖区域。它是沟通颅眶重要解剖结构,又是前、中颅凹底相邻结构。此区空间狭小,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集结了经此出入颅的重要血管神经和其它的组织结构。该区病变常向眶内和颅内双向扩展,且与重要神经血管关系紧密,手术暴露和处理十分困难,手术很难完全切除病变,而且术后并发症多,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额颞眶颧入路是切除颅眶交界肿瘤应用最多、较理想的手术入路,能为切除眶尖区病变提供良好视角和充分暴露,且手术路径短,但其开颅创伤大,复杂而费时,术后可出现眼球外突或内陷等手术并发症。为此,我们进行了眶尖区及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为此区手术提供详尽的显微解剖学依据,并通过模拟额颞眶颧入路的显微解剖,探讨对此手术入路进行改良发展。方法:10例20侧国人成人尸头湿标本,应用10%福尔马林充分固定,冲洗干净动脉及静脉系统内血栓,再以混有红色染料的乳胶灌注动脉系统,混有蓝色染料的乳胶灌注静脉系统。在手术显微镜下模拟额颞眶颧手术入路,逐层解剖,观察眶上神经、颞浅动脉、面神经等手术各层次相关重要结构;并详细观察眶尖区的显微解剖结构及经过此区域的重要神经血管走行和毗邻关系。15例30侧漂白的国人成人颅骨干标本,用以观察和测量前床突、视神经管和眶上裂等骨性结构。所得数据均经统计学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现。结果:本组研究通过模拟额颞眶颧手术入路对标本进行逐层解剖,对入路所涉及的颅外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并对开颅骨瓣技术改良;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和测量眶尖区重要解剖结构的走行和毗邻关系。眶尖区的重要解剖结构主要包括:前床突、视神经管、眶上裂、Zinn总腱环以及此区穿行的重要神经血管。视神经管和眶上裂是颅眶沟通的两个重要通道,(1)视神经管有颅口、眶口及上、下、内、外四个壁构成。颅口呈水平椭圆形,眶口为垂直椭圆形;眶口处为视神经管水平位最狭窄及管壁最厚的地方。视神经管的上壁长,下壁短,视神经管的长度以上壁长度为标准,全长平均8.9士2.05mm。其内侧壁与筛窦及(或)蝶窦毗邻,约35.75%与筛窦相邻;51.50%与蝶窦相邻;12.75%与蝶窦和筛窦共邻。视神经管的内侧壁较薄,常突入窦腔形成隆起,其中25%的视神经管周围完全被筛窦气房包绕。颅底硬膜在视神经管颅口处形成返折,并包被视神经进入视神经管,此硬膜返折称为镰状皱襞。视神经管内口骨缘短于硬膜返折数毫米,此处视神经仅硬膜覆盖,缺乏骨管的保护,此段视神经长平均约3.0mm。视神经管内有眼动脉和视神经经过入眶。(2)眶上裂是眶与颅中窝的最大交通孔道,略呈三角形,被外直肌的上、下脚分为三部分:外侧部、中央部和下部。本组测量眶上裂上边长16. 04土2. 18mm,外边长19. 58士2.50 mm,内边长9. 05士1. 57 mm。眶上裂与矢状面存在夹角,夹角为41.66°48.75°,平均45. 13°土2. 58°。(3)前床突是蝶骨小翼向后内方延伸的骨性突起,形状呈锥形,其长、宽、厚分别为9.56土1.10 mm、13.06土2.50 mm、5.96士1.93 mm。前外下方为眶上裂,前内与视神经管顶部后缘及视柱相连接,内侧有颈内动脉通过,外下侧有海绵窦。(4)Zinn腱环由覆盖在眶尖区的骨膜、眶上裂及视神经管的硬脑膜及视神经鞘的纤维成分融合在一起形成,此腱环围绕视神经孔的前端和眶上裂的内上侧。四条眼直肌起源于Zinn腱环并在眶尖处形成肌锥,肌锥是重要临床解剖标志。(5)颈内动脉出海绵窦后靠前床突内侧上行弯曲向后,此段称为床突段;眼动脉75%起源于床突段颈内动脉的内侧壁,与视神经一起穿视神经管入眶。穿越海绵窦外侧壁的颅神经均经眶上裂与眼上下静脉一起入眶,具体走行:滑车神经、额神经、泪腺神经及眼上静脉经眶上裂外侧部穿行;动眼神经上、下支、外展神经、鼻睫神经及睫状神经节的交感根和感觉根经中央部穿行;下部仅有眼下静脉穿行。(6)经额额眶颧入路主要缺点是开颅复杂费时,创伤较大,尤其是骨瓣成形困难。目前有传统的一片骨瓣和改良的两片骨瓣开颅,都有局限性,本研究改良一片骨开颅,先游离取除颧弓,然后一片骨瓣去除额颞骨、部分眶顶、眶外侧壁和颧骨。体会是简化了骨瓣开颅,节省时间,减少骨质缺损,效果良好。结论:1眶尖区作为一解剖概念,至今尚无统一明确的解剖学界定范围,我们界定其为由前床突、视神经管及眶上裂所围成的解剖区域。2眶尖区是沟通颅眶的重要结构,狭小区域密集近半数颅神经和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毗邻关系密切,难以分离。3眶尖区大型肿瘤和颅眶沟通肿瘤暴露困难,与重要血管神经分离困难,切除难度大;额颞眶颧入路能为此区域病变切除提供良好暴露、手术视角和操作空间,可多角度切除病变,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颅底手术入路之一。4本研究探索改良传统一片骨瓣开颅,简化了操作,节省开颅时间,减少手术创伤,改善了手术效果。5额额眶颧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大,开颅复杂费时,缺乏规范标准等局限性,需进一步发展完善。

邓跃飞,耿杰锋,牛江涛,李方成,蔡望青[10](2009)在《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分型及手术方法。方法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和侵袭方向,将32例颅眶交界区肿瘤分为眶颅型(7例)、颅眶型(11例)、颅鼻眶型(8例)和眶尖-视神经管型(6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采用经额下硬膜外入路11例,眶-翼点入路15例,额颞眶颧入路6例;对8例颅鼻眶型肿瘤联合使用经鼻内镜、鼻侧切开入路。术后按颅底缺损位置和范围分别采用游离骨膜瓣、人工脑膜补片及带蒂膜瓣修补硬膜缺损,并用钛板修复颅底骨缺损。结果肿瘤全切除27例,次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及颅内感染、脑脊液漏、搏动性突眼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肿瘤主体位置和侵袭方向进行肿瘤分型和选择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眶交界区肿瘤,同时修复颅底缺损,能提高手术疗效和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二、经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论文提纲范文)

(1)颅眶联合入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论文提纲范文)

对象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治疗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3)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材料和设备
        1.1 标本
        1.2 仪器设备
        1.3 测量工具
    2 方法与步骤
        2.1 干性尸头标本
        2.2 新鲜标本准备及灌注
        2.3 额颞眶颧入路(单骨瓣、两片骨瓣、三片骨瓣)
    3 数据测量和统计处理
结果
    1 额颞区神经血管与软组织的分层结构特点及层次关系
    2 颞区的血液循环特点
    3 关键孔(keyhole)
    4 眶上切迹(孔)(图.17)
    5 颅眶沟通区解剖结构
        5.1 眶上裂的骨性结构 (图.15,图.16)
        5.2 眶周筋膜、硬膜、总腱环
        5.3 眶上裂内的结构毗邻关系
        5.4 眶上裂区结构的血供
    6.视神经管的骨性结构测量
        6.1 视神经管的解剖数据
        6.2 视神经在颅口、中部、眶口的数据(表 2,表 3)
    7.眼动脉在视神经管内的长度和直径(图.21)
    8.眶部眼外肌肉(图 22,图 23)
        8.1 提上睑肌
        8.2 上直肌
        8.3 下直肌
        8.4 内直肌
        8.5 外直肌
        8.6 上斜肌
        8.7 下斜肌
    9.眶内病变的显露(图 22,图 23)
        9.1 内侧入路
        9.2 中间入路
        9.3 外侧入路
    10 前床突及床突间隙(图 16,图 19,图 20)
        10.1 前床突、视柱(图 16)
        10.2 前床突间隙(图 19,图 20,表 5)
讨论
    1.开颅手术要点
        1.1 颞肌、面神经、血管的保护
        1.2 眶上神经及血管的保护
        1.3 颧弓的处理
        1.4 关键孔的选择
    2 视神经管及内容物的显微解剖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2.1 视神经管骨性结构测量及意义
        2.2 视神经硬膜鞘
        2.3 视网膜中央动脉
        2.4 视神经管内的视神经、眼动脉的关系
    3.眶上裂及其内容物
        3.1 眶上裂外侧韧带
        3.2 总腱环
    4.眶内病变处理
        4.1 内侧入路
        4.2 中间入路
        4.3 外侧入路
    5.前床突及前床突间隙
    6.颅底修复的探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颅眶沟通区
        1.1 颅眶沟通区的解剖特点
        1.2 颅眶沟通区病变的常见临床及病理类型
        1.3 颅眶沟通区病变的常见临床表现特点
    2 颅眶沟通区及其附近区域病变手术时机的选择
    3.经额颅眶沟通区病变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运进展
        3.1 额颞入路(翼点入路)
        3.2 额颞眶颧入路进展
    4 额眶颧入路不同骨瓣的获得方法
        4.1 单个骨瓣
        4.2 双骨瓣
        4.3 三片骨瓣
    5 不同骨瓣的优、劣势阐述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5)7例经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术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患者资料
    1.2 手术方法及转归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监测
    2.2 眼部护理
        2.2.1 保持适宜环境
        2.2.2 眼部清洁与保护
        2.2.3 局部用药
    2.3 脑脊液鼻漏的护理
        2.3.1 病情观察
        2.3.2 腰大池引流护理
    2.4 引流管管理
        2.4.1 引流液观察
        2.4.2 引流管护理
    2.5 心理护理
    2.6 出院及康复指导
3 小结

(6)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7)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手术入路
    1.1眶-额下硬膜外入路
    1.2眶上-翼点入路
    1.3改良翼点入路
    1.4额颞眶颧入路
    1.5眉弓入路
2颅底重建
    2.1颅底软组织重建
    2.2颅底骨性重建
    2.3硬脑膜缺损修补

(8)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眶尖区及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眶尖区额颞眶颧手术入路显微解剖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2影像学检查 (图1A~1C)
    1.3肿瘤分型
    1.4手术方法
    1.5缺损修复
    1.6术后处理
2结果
    2.1手术结果
    2.2随访 (图1D~1F)
3讨论
    3.1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分型
    3.2颅眶交界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四、经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 [1]颅眶联合入路切除海绵窦-眼眶沟通三叉神经鞘瘤[J]. 孙思,康军,赵尚峰,邱锷,李永,史继桐,马建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0(12)
  • [2]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 杨驰,洪文明,周律,程宏伟,王斌.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9(06)
  • [3]颅眶沟通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胡前信. 皖南医学院, 2019(12)
  • [4]经翼点及额下入路开眶术治疗颅眶沟通性肿瘤分析[J]. 简天明,唐东润,王嵩,吴桐,赵亮,孙丰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5(11)
  • [5]7例经额颞眶颧入路切除颅眶沟通脑膜瘤的术后护理[J]. 霍玉霞. 天津护理, 2014(05)
  • [6]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治疗眶尖区肿瘤的临床分析[J]. 赵军苍,刘晓红,王献明,杨华堂,苏钰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04)
  • [7]颅眶沟通肿瘤的手术治疗现状[J]. 柏明涛,杜长生,李钟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10)
  • [8]经额颞眶颧入路颅眶交界区的显微解剖研究[D]. 韩志光. 河北医科大学, 2013(05)
  • [9]眶尖区及额颞眶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高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10]颅眶交界区肿瘤的分型及手术治疗[J]. 邓跃飞,耿杰锋,牛江涛,李方成,蔡望青.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9(12)

标签:;  ;  ;  ;  ;  

额颞-眶-颧联合入路切除颅-眶交通肿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