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山:挖掘网络资源

万达山:挖掘网络资源

一、完达山:挖掘网络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冉海洋[1](2020)在《赫哲族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以赫乡田源包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李志富[2](2020)在《基于潜力衰减法的鸡西市耕地产能核算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耕地是当代中国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是粮食安全之本,生态安全之基。1978年来,我国出台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等政策,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提供支撑。由于我国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用地粗放、浪费用地,甚至严重的破坏、损毁耕地的情况,所以需创建以经济健康发展为方向,以生态文明绿色建设为根本,以科技创新为支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与制度建设。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掌握耕地质量变化分布规律,推行“贮藏粮食的技术和耕地同等重要”已是务农重本,国之大纲。由于启动和实施新一轮国土综合整治项目的原因,提高耕地质量和对其的保护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鸡西市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富有“黑龙江省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美名之称,以鸡西市玉米的光温生产潜力为基础,利用土壤修正系数和社会经济修正系数核算耕地产能,对其耕地进行利用分区,提出耕地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市耕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本文基于生态农业化、土地生产力、地域分异、可持续发展、土地适宜性及土地质量等理论,采用潜力衰减法与加权系统聚类法,结合土壤质地、剖面构型、PH值、有机质含量和障碍层深度等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土壤修正系数,结合农药投入、灌溉条件、化肥投入、机耕投入、交通便利度、农村用电量和排水条件等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基于鸡西市的光温生产潜力核算其耕地产能,利用加权系统聚类法对研究区耕地进行利用分区,从生态重建及生态修复的角度提出耕地质量保护及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为保障鸡西耕地数量与质量提供技术支持,为划定基本农田、合理规划土地以及东北低山丘陵区耕地保护和产能提升提供依据,为保护区域生态安全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全文研究结果如下:1.耕地产能核算。结合鸡西市实际情况,选取土壤修正指标、社会经济修正指标,利用综合指数模型计算土壤修正系数和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基于鸡西市光温生产潜力,利用潜力衰减法核算其耕地产能,核算结果显示,其中密山市的耕地理论产能在991.85~1125.75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930.35~1055.95kg/亩之间。虎林市的耕地理论产能在839.69~950.68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787.63~891.73kg/亩之间。鸡东县的耕地理论产能在1080.78~1159.70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1013.76~1087.80kg/亩之间。市辖区的耕地理论产能在1718.04~1969.36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在1642.45~1886.65kg/亩之间。2.耕地产能潜力。利用耕地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计算鸡西市的耕地产能潜力,得出密山市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630.63~690.80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409.35~464.62kg/亩之间。虎林市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520.06~580.94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330.81~374.53kg/亩之间。鸡东县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670.01~710.90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446.06~478.63kg/亩之间。市辖区的耕地理论产能潜力在400.11~820.71kg/亩之间,可实现产能潜力在706.25~811.26kg/亩之间。3.耕地利用分区。从耕地产能潜力、耕地分布格局、农业生产效率三方面选取耕地理论产能潜力、耕地可实现产能潜力、耕地规模优势指数、斑块面积指数、斑块聚集度指数、农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总值等指标,利用加权系统聚类法对鸡西市耕地进行利用分区,最终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耕地利用类型区,包括核心保护区、优化提升区、协调发展区。核心利用区;位于研究区中部平坦地带,其近远期产能潜力、耕地集中度指数、规模优势指数、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值等各项指数都较大,而耕地斑块面积指数仅处于全市的平均水平。优化提升区;其耕地产能潜力和耕地分布格局中的各项指数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但从其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总产值来看,其耕地利用存在着投入较高但产出水平较低的问题。协调发展区;该区耕地土壤肥力和耕作条件较差,落后的交通和经济条件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因此耕地利用的各项指标指数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密山市核心利用区耕地面积8.60×104hm2,占全市耕地的38%,优化提升区耕地面积共7.56×104hm2,为全市耕地总量的34%,协调发展区耕地面积共5.36×104hm2,约为全市耕地的28%;虎林市核心利用区耕地面积7.68×104hm2,占全市耕地的59%,优化提升区耕地面积共4.0×104hm2,为全市耕地总量的31%,协调发展区耕地面积共1.42×104hm2,约为全县耕地的10%;鸡东县核心利用区耕地面积5.90×104hm2,占全县耕地的51.0%,优化提升区耕地面积共4.14×104hm2,为耕地总量的36%,协调发展区耕地面积共1.49×104hm2,约为全县耕地的13%。4.分区耕地利用方向。核心保护区,该区可以通过培肥地力提升耕地本底质量,关键时也可以对质量较差的耕地实行退耕,在该区耕地发展生态农业;优化提升区,该区应将工作重点放在优化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注重整合农业生产资源和农业技术转化、利用,同时通过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力度等措施来提高耕地的产出率。协调发展区;应该对其重点保护,防止该区耕地进行非农化转用,以后更多的对该区耕地进行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发展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现代农业。

陆利军[3](2020)在《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至今,以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代表的森林公园大致实现了从以木材生产为主营目的的林木生产空间到包括旅游消费在内的消费空间的转变。2019年新修订的《森林法》规定,在符合公益林生态区位保护要求和不影响公益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经科学论证,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森林旅游将迎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在林业产业规划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森林公园在旅游消费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森林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森林旅游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森林旅游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通信技术的不断更迭,网络信息流的集散对森林公园旅游目的地、运营企业,及旅游者的影响越发显着;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理论与实践分析略显滞后,以点、线形态存在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静态研究已很难满足当下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基本需求,多源信息融合正在推动,或者说倒逼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新的数据类型和研究方法上的更新发展,促使学者们对森林旅游的关注从对森林旅游资源这一旅游活动中客体要素的单一关注转向对旅游活动中人(地)互动双方要素的系统考察。在当前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以静态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不足的背景下,论文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纳入“旅游流”研究范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网络信息流集散进行动态分析的方式,在“面”的层次上探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空特征、区域效应、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出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优化策略,拓展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论文严格按照“问题提出-理论探讨-实证分析-理论归纳-总结展望”的基本路径展开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主要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如下:(1)借助pearson相关指数、年际变化强度指数、季节集中指数和周内分布偏度指数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较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其一,近年来,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呈现出持续迅速增长态势,且随着智能通信技术的更迭,旅游者获取森林公园网络信息的路径正在从“PC端”向“移动端”转变;其二,旅游者对森林公园的网络关注呈现出明显的“单峰”特征和不明显的“双峰”特征;其三,周内PC指数表现出明显的“工作日高,双休日低”的基本特征,而移动指数则呈现出“工作日低,双休日高”的特征。(2)借助季节性集中指数、变异系数(CV)、赫芬达尔系数(H)、首位度(P)和地理集中指数(G)等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具有比较显着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一,除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四个省区之外,中国大陆地区大部分省区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呈现出较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而且省际差异比较稳定,波动甚微;其二,从季节性指数变化情况看,各区域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均具有较强的季节性差异,但是,这种季节性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较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3)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较为松散,但省区间的溢出效应比较突出。首先,从整体层面看,网络信息流呈现出随机分布状态,没有形成明显的空间集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其次,从分省层面看,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部省区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网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核心省区出现了较明显的向南移动的发展趋势。其中,以湖北、江西和福建等省区为中心的东南部省区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要远高于西北部省区;诸如湖南、江西、河南和山东等省区异军突起,影响力逐年攀升。(4)借助OLS回归模型、空间引力模型和地理探测器工具,研究发现,森林网络信息流集散的时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舒适度、节假日安排和时空距离;空间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信息化建设水平、目的地接待能力、目的地吸引力、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等。其中,信息化建设水平、森林公园接待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集散起到主要作用;目的地接待能力、社会人口发展、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和目的地吸引力等因素起到次要作用。(5)借助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耦合协调效率等计量模型,研究发现,其一,上一章节明确的各影响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其二,由社会人口发展等因素构成的环境影响体系与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耦合协调度较好,系统间的发展较为同步;其三,省区间的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差异较大,且呈现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布局特征;其四,各省区森林公园的环境影响体系建设均滞后于网络信息流的发展。提高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作用效率势在必行。(6)借助fs QCA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借助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其中,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交通可达性水平和信息化建设水平是森林旅游资源禀赋以及森林旅游接待能力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和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则是社会人口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弱省区网络信息流集散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还据此提出,各省需要认真审视自身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并根据对这些基础条件的系统认知,采用差异化的因果组合策略,促成各省区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公园旅游发展能力的提高。总之,论文在通过文献检索与分析方式对“信息流”和“旅游流”相关理论建构与实践分析进行系统回顾的基础上,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研究纳入“流空间”理论分析框架,从“旅游流空间”分析视角出发进行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论文描述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动态格局与空间网络;探索了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通过耦合协调度与耦合协调效率分析探析了各关键影响因素与网络信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分别提出了促进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聚散和提高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地最佳因果组合策略。论文无论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深度的延伸;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广度的拓展;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框架的完善;还是在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集散研究方法的丰富等方面,均作出了有益且有效的尝试。

王琼雅[4](2019)在《不确定条件下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指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水污染问题、水资源供需矛盾等因素引起的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供需平衡,增进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农业是用水大户,灌区作为农业用水主体,对灌区水资源合理优化配置,能够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效减轻水资源系统的供水压力。而以往研究的优化模型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限制,主要是因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其配水过程具有风险性,以往的研究对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没有全面的考虑,使得模型结果和实际情况有差异。本文综合考虑了灌区水资源系统的多种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耦合多种不确定分析方法,建立优化配置模型。首先对牡丹江灌区水资源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主要有降雨量的不确定性、灌区可供水量的不确定性和作物需水量的不确定性等。根据灌区实际情况,灌区的降雨水平符合一定的概率分布,在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概率分布函数来解决降雨量的不确定性;灌区的可供水量和作物需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用离散区间来处理。针对水资源配置模型中存在风险的特点,加入鲁棒优化方法,在模型中引入风险决策,用鲁棒系数表示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成功的将系统风险体现在模型中,克服了系统风险不可控的不足。将上述处理方法耦合,构建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和区间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将模型应用于三江平原牡丹江灌区,为灌区水资源配置提供解决方案。模型以系统成本最优为目标函数,将模型应用于灌区多种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多种作物(玉米,大豆和水稻)的水资源合理分配中,可以得到(1)灌区多水源、多作物、不同鲁棒系数下的最优目标配水量、缺水量和最优配水量;(2)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鲁棒系数,对比不同风险程度的解决方案,权衡方案的经济性和稳定性,选择最优配水方案。结果表明:(1)与传统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相比,区间两阶段鲁棒优化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不确定条件下的随机问题和区间问题,鲁棒优化方法的加入,可以捕获规划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问题,避免优化结果出现高风险状态,弥补了模型存在风险的缺陷,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2)随着鲁棒系数的增大,导致缺水量增加,系统稳定性增强,但成本也随之增加,系统经济性降低。不同来水量水平下,通过鲁棒系数的增加来增加模型结果的可行性,对灌区的用水成本,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的风险三者之间进行了充分的权衡,使配置方案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和灵活性。总之,将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与鲁棒优化方法耦合用于灌区水资源优化,是对传统模型的补充和改进,改进后的模型更加切合灌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际规划。鲁棒优化方法的加入,增加了模型解的可行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同时优化结果以区间方式给出,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充足的决策空间,为农业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持,促进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共同发展。

何文君[5](2019)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数字化进程的推进,文化交流与传播逐渐成为世界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文化认同的暂时性和不稳定性,也造成了人们对身份认同的焦虑。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在构建身份认同中角色与功能发生了改变,媒介逐渐成为个体自我归类和身份表达的重要外延。信息传播“瞬间即达”的特性让人们的距离感以及传播中距离消耗成本不断降低,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他者”存在感。特别是在网络平台上,匿名化和陌生化的虚拟空间让用户主体可以更为自由随意地构建自我身份,新的自我认知方式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现实中固定的身份认同,个体身份认同的数字烙印日趋加深。此外,现代性对社会的作用使多民族国家中身份认同问题凸显,离散人群、移民、难民和少数民族等群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特别是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重构过程中,强制性国家建设造成内部对抗性族裔复兴兴起,导致离散化趋势加深,少数民族多样性和国家一统之间的紧张状态日益明显,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已成为亟待重视的重要现实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国西北一个少数民族——裕固族作为研究对象,以裕固族媒体使用为切入点,依据传播理论、涵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采用回归分析、结构方程等量化研究以及虚拟民族志、社会网络分析等质化研究,考察了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媒体使用、媒介素养、媒介形态以及其自身因素在少数民族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了数字时代下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裕固族尚未建立完善的融媒体体系,媒介融合方式和路径较为单一;包括肃南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体尚未充分发挥应有功能,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且符合裕固族人需求的传播内容未能得到深度开发和挖掘;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与消费有了显着提升,他们不再视传统媒体为唯一或首要信息源;新媒体迅速取代了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受众尤其是年轻人首选的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娱乐消遣工具;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裕固族无论是在个体媒介素养还是在城乡媒介发展中,都存在清晰的数字鸿沟。裕固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均处于较高水平;在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媒介使用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包括微信在内的新媒体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形成最重要的渠道;媒体使用程度越高,裕固族族群认同水平越高,国家认同水平也越高;媒介话题关注度、新媒体产品接触度都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产生显着影响;不同内容的媒介接触对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影响不同。裕固族人普遍存在的族群文化危机感是数字时代裕固族人对自我身份的再思考,他们试图突破以往的族群文化获取方式,借助网络平台了解自身族群历史文化,共享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并以此进行族群认同的修复和再确认。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使裕固族民众个体自我表达的机会遽然增加,微信群内“脱域”及“在场”的双重表达,扩展了裕固族的认同空间。微信群内基于血缘、亲缘、地缘、族缘的文化书写,使裕固族民众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得以向“部落”回归。当今媒介传播已经在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传媒力量将越发凸显,并在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的过程中,发挥更强的认同构建作用。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族际交流的诉求以及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裕固族人通过新媒体使用,开启了“下载身份”的历程。“下载身份”具有一定时代特征:裕固族身份认同构建对媒介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是一个前所未有且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内容元素为新媒体所“赋予”,并通过新媒体进行“下载”。因此,提升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必须加快肃南地区媒介资源和融媒体体系建设、改善裕固族人新媒体使用习惯、提高裕固族人媒介素养以及设置媒介接触内容,努力构建以国家为单位的共同体想象,并对裕固族人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做正向引导。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本文以身处双重文化传播环境的裕固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将裕固族族群纳入研究视野,弥补了长期以来针对该民族媒介传播研究的相对不足,展现了传播研究中少数族群主体性。第二,从研究视域来看,本文以综合动态视角来研究裕固族族群文化传播行为,是传播学、社会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探索性尝试,也是通过媒介传播研究路径探索更为宏大的民族关系议题的有益尝试。第三,从研究设计来看,本文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设计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测量量表。第四,从研究方法来看,本文采用混合研究路径,通过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并运用文献资料与影像资料,对裕固族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进行系统研究,以此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信性。第五,从研究成果来看,本文提出“下载身份”这一新概念,凸显了新媒体使用对身份认同构建的重要性,特别是以此概念来强调上传与下载信息在解构和重塑身份中的作用与价值。本文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一是将进一步丰富和验证媒体使用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理论,为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二是对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概念进行边界比较与范围辨析,由此使得族群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内涵更为清晰。三是拓展少数民族媒体发展与身份认同的研究范围,特别是开拓少数民族族群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四是发展了认同共生理论。总之,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形成辩证认识,修正线性理论视角,从历史传承、文化符号、社会资本、信息接触等角度,考察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深入观察裕固族族群信息传播结构,全面了解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模式及其受众媒介素养,特别是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发展思路,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二是系统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诉求,从而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多样性以及国家的安定及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为如何更进一步将族群认同纳入国家认同中并由此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提供理论指导。总之,本文通过研究媒体使用对少数民族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影响方式和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扩大了传播学的解释范畴,拓展了传播学理论的研究视野,深化了少数民族媒体使用研究,展现了全面、详实的少数民族族群、国家认同构建图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宋艾[6](2019)在《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改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科技水平的日益进步,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正不断的进行战略性调整,其目标在于进一步进行结构优化与调整,而粮食物流对于黑龙江垦区的经济发展和解决农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粮食生产,物流,销售等都经历了很大的发展。随着黑龙江垦区种植调整步伐的加快,依靠自身的地理优势,黑龙江垦区粮食产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黑龙江垦区调整了种植结构,加快粮食生产的发展,已多次创下历史最高水平。然而,随着粮食产业持续发展,粮食物流却发展滞后,导致许多黑龙江垦区粮食不能及时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因此,优化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经营模式,解决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使黑龙江垦区粮食流向全国和世界更加顺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问题。在物流研究领域,粮食物流一直被忽视。目前,我国粮食物流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宏观层面、物流现状、必要性、可行性和政策体系等方面。对粮食物流的深入研究还很少。本文定义了物流、分析了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现状和运作模式。比较了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成熟的粮食物流经营模式经验,找出符合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系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行粮食物流运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建议。文章主要以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努力解决粮食物流效率低、成本高、损失大的问题为目的,通过查阅大量有关于粮食物流运作模式优化的相关文献、运用比较研究法、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将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国内外做的比较好的典型地区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分析,进而得出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物流经营模式的对策与建议,为黑龙江垦区粮食产业竞争力提供有益的决策依据,对黑龙江垦区农产品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的改善具有现实意义。

周忠志[7](2019)在《新零售环境下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以及物质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我国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升。电子商务年交易额一跃成为国民经济中大的增长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对传统零售商而言,开展电子商务还面临着企业文化的变革问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不少实体零售企业开始谋求转型,竞争策略需要重新设计。市场竞争进入到白热化阶段,超市的管理者们也在不断的改善营销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传统零售即将过去,新零售即将到来。哈尔滨零售市场呈现群雄逐鹿的形势,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自开业以来就占据哈尔滨零售市场较大份额,竞争对手争相模仿学习。目前各传统连锁超市促销价格、促销形式、经营策略基本相同。面对新零售时代的到来,大润发超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急需制定出符合大润发超市自身条件的营销策略,既能迎合新零售发展趋势又能区别且领先同行业者的营销策略。本论文以大润发超市香坊店为研究对象,先是介绍介绍了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的企业文化、营销现状、新零售环境下的措施现状。其次,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科技环境、包括对竞争对手等外部营销环境进行分析。营销策略通过SWOT分析法选择制定,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对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进行营销的STP设计,同时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四方面提出营销策略4P方案设计。最后在更新营销理念、加强企业管理、完善用人机制与激励机制三方面为营销策略实施保障。希望通过对新营销策略实施使公司在新零售的经营环境中处于领先地位。

李书亭[8](2018)在《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垦区在我国地域空间分布广泛,且与地方区域形成了复杂的空间与管理关系,垦区的形成背景千差万别、发展基础截然不同,垦区与地方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也大相径庭,日渐突出的垦地区域发展问题引起了国家各级机构的高度重视。在201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目标,即要“引导农垦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垦地合作”,“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要强化垦地统筹协调……在依法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及公共服务体系等规划时,要将农垦纳入其中并同步组织实施”等。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我国三大垦区之一的黑龙江垦区与地方的区域关系与问题为对象,论证垦区与地方整合发展的方法与路径。研究对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理论、实践及我国垦区与地方整合发展实践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的目标、对象、程序及方法。从黑龙江省垦地区域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垦区与地方组织管理机构与行政职能构成,从不同空间层次对垦区与地方的空间构成进行分类,对垦区与地方的产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垦地区域发展的现状特征,真实反映了垦地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与整合发展潜力。从区域协调发展视角,针对垦地区域协调发展现状,从经济、社会、生态及建设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1个指标的垦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相关数据,对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合现状调研资料,概括了垦地区域发展问题,对垦地区域未能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了解析。提出垦地区域未来发展应从平行与协调发展向整合发展过渡;并以垦地区域发展问题为导向,提炼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包括空间、管理及体制三要素。并提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要采用区域空间整合、区域分类发展、区域问题整治、区域体制优化的技术路线。提出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要适应国家农垦改革目标及政策要求,首先进行空间整合与分类重构。即利用加权Voronoi图方法及Arcgis工具,生成垦地交叉区域的城镇空间影响范围图,形成垦区113个农牧渔场与52个县(市、区)的空间整合方案。在空间整合方案基础上,利用碎化指数法将垦区9个管理局划分为集中型、连续型与离散型三类,进而将垦区与地方的空间构成关系分为集中型垦区与地方、连续型垦区与地方及离散型垦区与地方三类。在空间整合与分类基础上架构了以整合发展模式、整合发展策略与整合发展机制三位一体的整合发展框架。提出三种类型的垦地区域空间的整合发展应选择不同的行为整合模式、空间结构模式及组织制度模式;明确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应重点从空间规划、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构建适应性的策略;同时,整合发展还需形成以市场机制、合作机制及治理机制相结合的保障机制体系。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致力于推动农垦改革进程,将有助于垦地区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及空间规划有效落地实施,进一步推动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加速推进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带动垦地区域乡村振兴发展及民生事业改善。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也将为我国广大垦地交叉区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霍群[9](2018)在《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乳制品行业现已发展成为朝阳产业,产奶量位居世界第三。随着乳业的快速发展,乳制品供应链的协调管理和高效运行变得愈加重要。乳制品供应链由奶牛养殖户(场)、乳品生产加工企业、销售商以及消费者四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的运行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成员企业发现信息共享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的信息共享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决策失误,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因此,研究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对保证乳制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及乳制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在阐述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现状的基础上,选用定量分析法,测算信息共享的程度,然后分析影响信息共享的因素,最后提出促进信息共享的对策建议。研究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问题,不仅在于探讨信息共享的宏观环境以及影响因素,更重要的在于研究和分析乳制品供应链的持续、高效、健康发展之路,最终做出正确的共享信息的决策选择,实现乳制品供应链的高效率和成员企业的高效益。本研究运用信息共享理论分析我国乳制品供应链的信息共享现状,包括了乳制品供应链发展现状、从信息共享角度分析供应链发展存在的问题、乳制品供应链信息流、乳制品供应链中四个环节信息共享的内容、乳制品供应链现有的信息共享模式。运用耦合理论、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测算模型,得出乳制品供应链不同方向信息共享的程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清晰的说明了现在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情况,进一步分析影响信息共享程度的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促进信息共享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乳制品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个体信息共享能力提升并不能使得整个供应链信息共享效果增加,提高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需要面向客户方的信息共享和面向供应方的信息共享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根据上述研究,采用定性分析法说明影响两个方向信息共享的因素,最后提出针对性措施以提高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进而提高乳制品供应链的运行效率,促进乳制品行业的发展。

吕建秋[10](2017)在《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世界各国都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赂提到国家战略层面,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科技成果转化是使新技术、新发明最终实现市场价值的关键一步,是企业和国家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战略性变量。当前我国区域科技成果转化面临动力不足、渠道不畅、效率低下等严峻问题,究其原因有很多方面,包括高校院所存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障碍,科技成果不能满足企业和市场的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各方信息不对称,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较大等。这些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转化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实施机制。因此,科学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内在机理,进行突破性的模式创新,进而系统化地设计新模式下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对促进我国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评述的基础上,从自组织演进、超循环演进、生态化演进几个方面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化机理,设计了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及其应用策略,从协同共生、公共服务支撑、平衡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化转化机制,并对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和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化演进机理。对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及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阐述科技成果转化的双边市场属性和种群共生行为,较为系统地论述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演进规律,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奠定基础。设计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对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当前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基于生态化视阈提出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提出企业主导、中介服务主导、工程中心主导、专业化平台主导的生态化转化模式,并提出该模式的实施要点和机制支撑。构建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机制。针对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的需求,设计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共生机制、公共服务支撑机制和平衡机制,根据演化博弈分析结论确定协同共生机制的重点内容,在总结和优化公共服务管理方法与相关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服务支撑机制体系,通过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功能和协作关系设计动态平衡的方法和措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问题,设计基于专业化平台的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提出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机制策略,并就加快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和机制构建以及黑龙江省实证研究,可为提高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支持。

二、完达山:挖掘网络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达山:挖掘网络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潜力衰减法的鸡西市耕地产能核算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研究
        1.3.2 耕地保护研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耕地产能核算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耕地产能
        2.1.2 耕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
        2.1.3 潜力衰减法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农业化理论
        2.2.2 土地生产力理论
        2.2.3 地域分异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土地适宜性理论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
        3.1.2 自然环境条件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1 统计年鉴数据
        3.2.2 鸡西市2017年耕地质量和耕地产能评价数据
4 基于潜力衰减法的耕地产能核算
    4.1 基准作物及光温生产潜力的确定
        4.1.1 基准作物的确定
        4.1.2 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的确定
    4.2 理论产能的计算
        4.2.1 土壤修正系数影响因子的选取
        4.2.2 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4.2.3 土壤修正系数理论模型
        4.2.4 理论产能核算
    4.3 可实现产能核算
        4.3.1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影响因子的选取
        4.3.2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影响因子权重的确定
        4.3.3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影响因子分级
        4.3.4 社会经济修正系数计算公式
        4.3.5 可实现产能核算
    4.4 实际生产能力
    4.5 耕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核算
        4.5.1 区域耕地利用强度评价
        4.5.2 区域耕地利用潜力评价
5 耕地利用分区及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指标体系确定
        5.1.1 耕地产能潜力
        5.1.2 耕地分布格局
        5.1.3 农业生产效率
    5.2 耕地利用分区
        5.2.1 评价单元选择与指标权重确定
        5.2.2 耕地利用分异结果与分析
        5.2.3 基于加权系统聚类法的耕地利用分区
    5.3 耕地产能提升的对策建议
        5.3.1 提升耕地质量
        5.3.2 加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
        5.3.3 强化分区耕地利用方向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路线导图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3 研究述评
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特征
    3.1 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3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间特征
    3.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特征
    3.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3.6 本章小结
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与区域效应
    4.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整体网络结构
    4.2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交互结构
    4.3 省区间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有效关联
    4.4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核心-边缘结构
    4.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区域溢出效应
    4.6 本章小结
5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关键影响因素
    5.1 地理探测器分析法
    5.2 时间与气候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3 时间与空间距离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4 社会人口因素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5 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6 交通可达性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7 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8 目的地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9 目的地吸引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0 森林旅游接待能力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1 森林旅游资源禀赋对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影响
    5.12 本章小结
6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作用机理
    6.1 研究方法
    6.2 网络信息流与各影响因素间耦合协调度与协调效率分析
    6.3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的耦合协调度协调效率分析
    6.4 网络信息流与环境影响体系耦合协调效率识别及划分
    6.5 本章小结
7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与优化策略
    7.1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组合配置分析
    7.2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优化策略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基础数据统计表
附录 (B) 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C)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能力校准后的模糊值
附录 (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不确定条件下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水资源概述
        1.1.2 水资源短缺现状
        1.1.3 水资源系统的不确定性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理论和方法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1.1 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2.1.2 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2.2.1 随机规划
        2.2.2 区间规划
        2.2.3 鲁棒优化
    2.3 本章小结
3 牡丹江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3.1 牡丹江灌区概况及水资源状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象水文
        3.1.4 社会经济
        3.1.5 牡丹江灌区水资源状况
    3.2 基于区间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3.2.1 模型的建立
        3.2.2 模型的求解
        3.2.3 参数的确定
        3.2.4 模型结果分析
4 基于区间两阶段鲁棒优化模型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
    4.1 模型的建立
    4.2 模型的求解
    4.3 模型结果分析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身份认同
        1.2.2 民族、族群与国族
        1.2.3 民族认同、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文献综述
        1.3.2 国外文献综述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量表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认同的传播理论
        2.1.2 涵化理论
        2.1.3 建构主义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量化研究法
        2.2.2 质化研究法
    2.3 数据处理工具
    2.4 量表设计
        2.4.1 裕固族媒介素养量表设计
        2.4.2 裕固族族群认同量表选择
        2.4.3 裕固族国家认同量表设计
第3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语境
    3.1 文化语境:裕固族族群发展现状
        3.1.1 裕固族族源
        3.1.2 裕固族人口变迁
        3.1.3 裕固族语言文字变迁
        3.1.4 裕固族的认同符号
    3.2 媒介语境:裕固族媒介发展状况
        3.2.1 肃南县通信建设现状
        3.2.2 肃南广播电视台建设现状
        3.2.3 裕固族网络媒体平台发展现状
        3.2.4 裕固族媒体使用现状
        3.2.5 裕固族媒介素养现状
第4章 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4.1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与研究假设
        4.1.1 影响因素
        4.1.2 研究假设
    4.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4.2.1 裕固族族群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4.2.2 裕固族族群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2.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族群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4.3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量化研究结果
        4.3.1 裕固族国家认同总体水平统计描述
        4.3.2 裕固族国家认同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3 媒体使用与裕固族国家认同SEM结构方程模型
第5章 数字社群中裕固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5.1 “尧熬尔文化群”的特征
        5.1.1 信息类型
        5.1.2 内容构成
        5.1.3 沟通时段
        5.1.4 族界标志
        5.1.5 角色功能
        5.1.6 社会功能
    5.2 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质化分析
        5.2.1 隐性断裂:裕固族族群认同的现状
        5.2.2 “身份修补”:裕固族族群认同的补救
    5.3 裕固族国家认同的质化分析
        5.3.1 家国情怀: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展现
        5.3.2 公共事务:裕固族国家认同的延展
第6章 “下载身份”: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数字烙印
    6.1 “下载身份”的内涵、产生背景与特点
        6.1.1 “下载身份”的内涵
        6.1.2 “下载身份”的产生背景
        6.1.3 “下载身份”的特点
    6.2 “下载身份”的形成原因
        6.2.1 媒介技术的发展
        6.2.2 族际交流的共同诉求
        6.2.3 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的驱动
    6.3 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下载”路径
        6.3.1 丰富媒介资源并加快融媒体发展
        6.3.2 提高裕固族人的媒介素养
        6.3.3 淡化“他者”以构建共同体想象的关联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问卷
附录C 访谈提纲
附录D 访谈信息表
附录E “尧熬尔文化群”群规
致谢

(6)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改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粮食物流的概念界定及特点
        2.1.1 粮食物流的概念
        2.1.2 粮食物流的特点
        2.1.3 粮食物流运作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2.2 交易成本理论
        2.2.3 营销渠道理论
        2.2.4 市场效率理论
第三章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分析
    3.1 粮食发展现状
    3.2 粮食物流环境现状
    3.3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
        3.3.1 农户+加工性企业物流模式
        3.3.2 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的流通模式
        3.3.3 龙头企业模式+合作社(基地)
        3.3.4 第三方物流
    3.4 案例研究
        3.4.1 八五〇农场情况简介
        3.4.2 八五〇农场粮食物流经营环境分析
        3.4.3 八五〇农场粮食运作模式的选择
    3.5 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存在问题
        3.5.1 粮食供应主体分散
        3.5.2 粮食物流专业化程度低
        3.5.3 粮食物流标准化体系不完善
        3.5.4 农产品物流信息系统不发达
第四章 国内外粮食物流运作分析及经验借鉴
    4.1 国内典型地区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1.1 大连港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1.2 深圳市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1.3 吉林省物流运作分析
        4.1.4 经验借鉴总结
    4.2 国外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2.1 美国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2.2 加拿大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2.3 澳大利亚粮食物流运作分析
        4.2.4 经验借鉴总结
第五章 完善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体系运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粮食物流的运作模式
    5.2 加强粮食物流市场体系建设
        5.2.1 完善粮食物流市场主体
        5.2.2 加大粮食储运设施建设投资
    5.3 加强粮食流通环节监测预警和应急供应网路建设
        5.3.1 推进粮食应急体系构建
        5.3.2 加强粮情监测预警
    5.4 专业人才培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零售环境下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内部营销环境分析
    2.1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现状分析
        2.1.1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简介
        2.1.2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整体营销状况
        2.1.3 大润发超市香坊营销措施现状
    2.2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资源分析
        2.2.1 品牌资源
        2.2.2 渠道资源
        2.2.3 人力资源
    2.3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能力分析
        2.3.1 销售能力
        2.3.2 技术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外部营销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科技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五力竞争分析
        3.2.2 行业内部条件分析
    3.3 新零售环境分析
        3.3.1 互联网对超市影响分析
        3.3.2 新零售困境分析
    3.4 竞争对手分析
        3.4.1 北京华联超市六顺店分析
        3.4.2 家乐福超市会展店分析
        3.4.3 永辉超市万达店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零售环境下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策略制定
    4.1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SWOT分析与营销策略制定
        4.1.1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的优势
        4.1.2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的劣势
        4.1.3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的机遇
        4.1.4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的威胁
        4.1.5 大润发的总体营销策略
    4.2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的STP设计
        4.2.1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市场细分
        4.2.2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目标市场
        4.2.3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市场定位
    4.3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策略4P方案设计
        4.3.1 新零售环境下的产品策略
        4.3.2 新零售环境下的价格策略
        4.3.3 新零售环境下的渠道策略
        4.3.4 新零售环境下的促销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策略实施保障
    5.1 更新营销理念
        5.1.1 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再培训
        5.1.2 新零售背景下的营销理念转变
    5.2 加强企业管理
        5.2.1 分析竞争对手借鉴先进思维
        5.2.2 人才领先战略
    5.3 完善用人机制与激励机制
        5.3.1 完善考核机制
        5.3.2 完善激励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8)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垦区与地方相关概念
        1.2.2 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相关概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外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论文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论文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2.1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
        2.1.1 区域空间相关理论
        2.1.2 区域发展相关理论
        2.1.3 基于相关理论的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逻辑框架
    2.2 国内外区域整合发展实践经验及启示
        2.2.1 国内外区域发展的问题解析
        2.2.2 国内外区域整合发展经验
        2.2.3 国内外区域整合发展的启示
    2.3 农垦改革背景下国内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实践模式分析及思考
        2.3.1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实践模式分析
        2.3.2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方向导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3.1 发展历程
        3.1.1 垦地区域形成与发展历程
        3.1.2 垦地区域总体发展现状
    3.2 垦地区域发展现状
        3.2.1 组织与管理
        3.2.2 区域与城镇建设区空间构成
        3.2.3 区域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
        3.2.4 经济与产业发展
        3.2.5 城镇化与社会发展
    3.3 垦地区域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3.3.1 独立性与交叉融合性趋势并存
        3.3.2 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
        3.3.3 空间构成的复杂性与碎片化并存
        3.3.4 协调发展趋向日益突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解析
    4.1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评价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2 评价方法及步骤
        4.1.3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水平评价
    4.2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原因解析
        4.2.1 垦地区域协调发展存在问题与壁垒
        4.2.2 垦地区域发展不协调原因解析
    4.3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价值与动力机制
        4.3.1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转向辨析与价值构成
        4.3.2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4.4 垦地区域整合发展构成要素
        4.4.1 整合发展构成要素提取
        4.4.2 整合发展构成要素的作用机理
    4.5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技术路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与分类重构
    5.1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
        5.1.1 空间整合方法选择与分析
        5.1.2 空间整合中城市权重确定方法与步骤
        5.1.3 垦地区域空间加权Voronoi图的生成与分析
        5.1.4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方案构建
    5.2 垦地区域空间分类重构
        5.2.1 区域空间分类方法
        5.2.2 区域空间碎化指数计算与类型划分
        5.2.3 垦地区域空间分类重构方案构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路径
    6.1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模式
        6.1.1 区域空间类型特征解析
        6.1.2 整合发展模式构建
    6.2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策略
        6.2.1 区域与城镇空间规划整合策略
        6.2.2 基础设施与城镇建设整合发展策略
        6.2.3 产业整合发展策略
        6.2.4 城镇化与社会整合发展策略
    6.3 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保障机制
        6.3.1 市场机制
        6.3.2 合作机制
        6.3.3 治理机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供应链
        2.1.2 乳制品供应链
        2.1.3 信息共享
    2.2 相关理论
        2.2.1 供应链理论
        2.2.2 信息共享理论
        2.2.3 耦合理论
        2.2.4 公共产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现状
    3.1 乳制品供应链发展现状
        3.1.1 原料奶价格和单产水平
        3.1.2 乳制品加工企业
        3.1.3 乳制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3.1.4 乳制品人均液态奶消费和乳制品进口
    3.2 基于信息共享的乳制品供应链发展问题分析
        3.2.1 调查问卷设计和收集
        3.2.2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3.3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流
        3.3.1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流的内涵
        3.3.2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耦合特征
        3.3.3 乳品供应链信息流与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的区别
    3.4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主要内容
        3.4.1 原料乳供应环节信息共享
        3.4.2 乳品加工环节信息共享
        3.4.3 乳制品销售环节信息共享
        3.4.4 乳制品消费环节信息共享
    3.5 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模式
        3.5.1 一般直链模式
        3.5.2 跨级直链模式
        3.5.3 协同决策供应链共享模式
        3.5.4 三种信息共享模式的比较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
    4.1 理论与方法分析
        4.1.1 传统的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
        4.1.2 基于耦合关系的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方法
        4.1.3 理论分析
    4.2 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的构建
        4.2.1 信息共享耦合度的概念
        4.2.2 信息共享耦合度函数
        4.2.3 协调度模型
        4.2.4 信息共享程度测度模型
    4.3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4.3.1 熵值法理论
        4.3.2 熵值法确定权重步骤
    4.4 模型测算步骤
        4.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4.2 指标权重的计算
    4.5 模型结果分析
        4.5.1 实证结果
        4.5.2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的影响因素
    5.1 原料乳供应环节
        5.1.1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5.1.2 奶牛养殖业信息化建设
    5.2 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
        5.2.1 乳企与奶牛养殖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5.2.2 乳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
        5.2.3 乳企信息共享成本
        5.2.4 企业文化的交流
    5.3 乳制品销售环节
        5.3.1 销售商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性
        5.3.2 分销和物流渠道管理
        5.3.3 节点企业之间的信任度
    5.4 乳制品消费环节
        5.4.1 乳制品消费需求意识
        5.4.2 乳制品消费者信心
        5.4.3 乳制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
    5.5 本章小结
6 促进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建立奶牛养殖户信息培训基地
        6.1.2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6.1.3 完善奶牛养殖业信息网络建设
        6.1.4 建立健全乳业法律法规和政策
    6.2 企业层面
        6.2.1 建立乳制品信息追溯体系
        6.2.2 加强乳制品物流信息化标准建设
        6.2.3 开展互联网新型营销模式
        6.2.4 建立战略伙伴联盟
        6.2.5 加强企业间信任关系
    6.3 奶业协会层面
        6.3.1 扩大对乳企和养殖场的信息监测范围
        6.3.2 扩宽信息收集渠道
        6.3.3 打造信息监管监测一体化数据平台
    6.4 消费者层面
        6.4.1 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洞察消费者需求
        6.4.2 媒体加强乳制品信息公开力度
        6.4.3 加强学生奶计划的推进
        6.4.4 积极开展消费者参观企业的活动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1.3.2 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
        1.3.3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
        1.3.4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1.3.5 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推动
        1.3.6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化演进机理
    2.1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主体与特性分析
        2.1.1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主体
        2.1.2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2.1.3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双边市场属性
        2.1.4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特性
    2.2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种群共生行为
        2.2.1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种群类型
        2.2.2 科技成果转化种群互动关系
        2.2.3 基于创新链的成果转化种群共生行为
    2.3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演化博弈行为
        2.3.1 演化博弈模型构建思路
        2.3.2 持有方种群和应用方种群的演化博弈分析
        2.3.3 支撑和服务种群参与的演化博弈分析
    2.4 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化演进规律
        2.4.1 自组织演进
        2.4.2 超循环演进
        2.4.3 生态化演进
    2.5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研究框架
        2.5.1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思想
        2.5.2 研究框架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设计
    3.1 生态化转化模式设计总体思路
        3.1.1 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及障碍
        3.1.2 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设计原则
        3.1.3 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总体框架
    3.2 基于企业的生态化转化模式
        3.2.1 模式设计
        3.2.2 适用条件
    3.3 基于中介服务的生态化转化模式
        3.3.1 模式设计
        3.3.2 适用条件
    3.4 基于工程中心的生态化转化模式
        3.4.1 模式设计
        3.4.2 适用条件
    3.5 基于专业化平台的生态化转化模式
        3.5.1 模式设计
        3.5.2 适用条件
    3.6 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应用策略
        3.6.1 生态化转化模式实施要点
        3.6.2 生态化转化模式实施保障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协同共生机制
    4.1 协同共生机制功能
    4.2 动力机制
        4.2.1 内部动力驱动
        4.2.2 外部动力驱动
        4.2.3 种群间协同动力驱动
    4.3 科技成果筛选机制
        4.3.1 科技成果筛选标准
        4.3.2 科技成果筛选过程
        4.3.3 科技成果筛选指标与筛选流程
    4.4 利益协调机制
        4.4.1 利益分配机制
        4.4.2 风险补偿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公共服务支撑机制
    5.1 公共服务支撑机制总体设计
        5.1.1 公共服务支撑机制内涵
        5.1.2 公共服务支撑机制的功能与载体
        5.1.3 公共服务支撑机制框架
    5.2 共享平台服务机制
        5.2.1 科技成果供给信息集成机制
        5.2.2 科技成果需求识别机制
        5.2.3 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
    5.3 公共技术平台服务机制
        5.3.1 公共技术平台服务方式
        5.3.2 公共技术平台服务链构建
        5.3.3 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协同机制
    5.4 公共服务激励机制
        5.4.1 创新券激励机制
        5.4.2 公共服务平台的激励政策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平衡机制
    6.1 各方功能水平评价
        6.1.1 科技成果持有方功能水平
        6.1.2 科技成果应用方功能水平
        6.1.3 科技成果中介方功能水平
        6.1.4 科技成果推动方功能水平
    6.2 各方协作关系评价
        6.2.1 持有方与应用方协作关系评价
        6.2.2 支撑方与持有方协作关系评价
        6.2.3 支撑方与应用方协作关系评价
    6.3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评价机制
        6.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6.3.2 评价方法设计
    6.4 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调整机制
        6.4.1 国际发展型动态调整方法
        6.4.2 区域引领型动态调整方法
        6.4.3 区域融入型动态调整方法
        6.4.4 区域学习型动态调整方法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实证研究
    7.1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7.1.1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7.1.2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7.2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构建
        7.2.1 基于专业化平台的生态化转化模式构建
        7.2.2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平台服务方案
        7.2.3 基于专业化平台的生态化转化模式实施策略
    7.3 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机制构建
        7.3.1 协同共生机制
        7.3.2 公共服务支撑机制
        7.3.3 平衡机制
    7.4 加快黑龙江省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的对策建议
        7.4.1 形成科技企业孵化生态网络
        7.4.2 创建良好的创新金融生态
        7.4.3 营造益于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的创新创业文化
        7.4.4 完善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政策体系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完达山:挖掘网络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哲族文化特色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以赫乡田源包装为例[D]. 冉海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2]基于潜力衰减法的鸡西市耕地产能核算及提升对策研究[D]. 李志富.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3]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网络信息流的时空效应与作用机理研究[D]. 陆利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5)
  • [4]不确定条件下灌区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王琼雅.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1)
  • [5]数字时代裕固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 何文君. 湖南大学, 2019(12)
  • [6]黑龙江垦区粮食物流运作模式改善对策研究[D]. 宋艾. 延边大学, 2019(01)
  • [7]新零售环境下大润发超市香坊店营销策略研究[D]. 周忠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黑龙江省垦地区域空间整合发展研究[D]. 李书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我国乳制品供应链信息共享程度研究[D]. 霍群.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10]区域科技成果生态化转化模式与机制研究[D]. 吕建秋.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7(01)

标签:;  ;  ;  

万达山:挖掘网络资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