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库应用”项目及其应用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库应用”项目及其应用

一、《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的图书馆应用》项目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华[1](2020)在《《数字人文新指南》第25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源语文本是《数字人文新指南》(A New Companion to Digital Humanities)一书中的第25章。所选章节题名为“从多个维度标记文本”(Marking Texts of Many Dimensions),其主题内容为文本标记,具体论述什么是“文本”,文本标记的必要性,以及介绍了在自生系统中,如何采用数字方法进行文本标记的方式,并提供了一个六维模型以供参考。源文本属于学术型文本,其本身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学术价值。同时,翻译此类文本可以宣传不同国界的学术思想,促进全球文化与知识的交流和融合。为实现这个目标,译者将德国功能学派的目的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并采用增译、合译、分译和重组等多种翻译方法,以忠实准确的对原文进行翻译。在本报告中,译者首先描述了启动此次翻译项目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源文本内容与作者情况,然后讨论了翻译的各个环节,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译后审校。译者还归纳整理了翻译过程中重难点的典型案例,并进行了专题讨论,包括专业术语的翻译,普通词汇的非常规意义,复合句的处理,以及译文的语篇连贯性处理。译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能够为想要了解或研究数字人文学科知识的中国读者提供最新研究信息,并为后续的相关翻译实践带来参考意义。

刘为[2](2018)在《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也飞速发展。万维网(World Wide Web)作为互联网(Internet)的一种应用成为了人们在网络环境中最常用的平台与工具。在Web1.0环境中,人们只能单向被动地阅读和获取信息;在Web2.0环境中,所有人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作为信息的创造者和提供者在这一全球化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交流。为适应人们不断升级的信息需求,语义网(Semantic Web)作为Web3.0的主要组成部分被提出。信息资源在语义网中被层层递进相互继承的置标语言在不同粒度、维度、层次上进行描述与揭示,从而使得这些信息资源能够被机器处理和理解。语义网打破了机器与机器之间、人类与机器之间的壁垒,使得人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内容以及人类社会的运作模式呈现出全方位的关联性与智能化。在语义网环境下,利用相关语义方法与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能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并在最大程度和范围内发挥其作用。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作为我国档案信息资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类知识资源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也应顺应这一趋势被开发管理。本文首先结合现有研究基础和傣族历史档案实际管理工作情况,对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界定,并结合语义网的特性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赋予了新的内涵。接着,本文针对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上的实施进行了论述。微观层面,本文根据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特性对其进行了科学分类,设计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以期能够充分揭示其各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并以傣族医药知识领域本体构建为例说明了该工作实施的方法和优越性,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中观层面,本文提出基于关联数据技术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创建为关联数据集,并构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实现了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在档案馆之间、与其他信息机构之间、以及语义网信息空间中其他信息源之间的资源整合与知识融合。宏观层面,为实现和保障前两个层面的工作,本文提出在语义网环境下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应实现转型,并融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合作交流、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相关保障机制,从现实层面提供了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策略。

龚花萍,孙晓,刘春年[3](2015)在《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实施标准与应用策略》文中指出本文概括了信息资源元数据的描述、检索、选择、定位、管理、评估、交互等功能,并将其与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作了特性分析对比。同时分析了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建设的实施原则,并通过对几种不同的元数据架构方式的描述与比较,选择出了最佳的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架构方式。最后根据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实施的技术标准,提出了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的应用策略。

张宝林[4](2013)在《关于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模式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对汉语中介语语料标注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概括的基础上,集中探讨了语料标注模式问题,对"偏误标注+基础标注"模式做了新的概括与解释。在标注内容方面,主张进行语义标注和语用标注,深化语篇标注和语体标注;在标注方法方面,倡导实行"有限的一错多标";阐述了把可扩展的置标语言XML应用于"偏误标注+基础标注"模式的优越性和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真溱,汤珊红,许儒红[5](2012)在《信息组织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研究说明信息组织是信息机构开展的一项关键基础工作,一直以来都受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主要对信息组织技术体系的构成进行了梳理,对目前技术的热点研究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就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叶培华[6](2005)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着录标准研究》文中认为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档案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国也不例外,依托因特网的拓展,档案信息在国际范围内交换与共享必然成为新世纪档案工作的主导方式。确立一种网上共通的数字化的档案检索工具是档案资源建设和共享的首要前提,因此我国要积极顺应这一潮流,研制与开发各种标准之间的转化与互操作的方法和系统,并且保证这些标准格式与档案馆、图书馆等的自动化管理系统相容,积极开发统一标准的数据着录格式,最终实现档案目录信息在最大范围内的共享。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档案界采用的EAD 标准就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适势而生的, EAD 必将成为网络环境下档案检索工具实现电子化的发展方向,给档案网络目录数据库的着录带来一场划时代的变革。本文首先详细地叙述了国内外档案界对档案着录概念的认识和档案着录应达到的目的以及应遵循的标准,并且介绍了档案着录标准的发展过程;然后论述了当前在欧美国家普遍被采用的档案着录标准——编码档案着录标准(EAD),重点对EAD 与另一种档案着录标准MARC AMC 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编码档案着录标准(EAD)的核心技术——文档类型定义(EAD DTD),对其结构与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对EAD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EAD 的优劣势进行了评价。

王汉元[7](2005)在《置标语言以及SGML、HTML和XML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从介绍置标语言入手 ,对SGML、HTML和XML分别进行简述并比较分析。

肖红,程光明[8](2004)在《水利数字图书馆基础标准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水利数字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的简单数字化,而是在网络环境下,真正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联合采购、统一编目、分散建库、共建共享的系统.本文在论述数字图书馆特点的基础上,从建设数字图书馆必然会涉及的几个标准:字符编码、多媒体信息编码、数据元素、描述语言和电子图书方面分别列举了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并简述了它们的内容、适用范围和作用.

曾蕾[9](2002)在《元数据与专业置标语言在数字图书馆中知识表述方面的功能》文中提出以处理文献资源为基本目的的元数据标准(如Dublin Core,IMS and LOM)和专业置标语言(如MatML,MathML,CML,GML)近年来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然而其发展和应用却缺乏相互沟通和操作。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在不同水平上对文献处理的各种格式和方法进行选择与应用、这些格式和标准如何进行互操作等问题。本文分析用于描述文献资源的元数据和面向专业的置标语言在数字图书馆中对知识进行表述的特点和功能,讨论其在对一个资源作结构上和语义上的分解时的作用,指出元数据与置标语言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在同一数字图书馆中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的可行方法。

林宁[10](2002)在《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探讨(下)》文中研究指明

二、《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的图书馆应用》项目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的图书馆应用》项目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人文新指南》第25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Introduction
    1.1 Description of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tructure of the Project Report
2.Skopos Theory as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2.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kopos Theory
    2.2 Three Rules of Skopes Theory in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3.Translation Procedures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3.2 Process of Translation
    3.3 Post-translation Correction
4.Case Studies
    4.1 Translation Methods of Technical Terms
        4.1.1 Adoption of Widely Accepted Rendition
        4.1.2 Annotation
    4.2 Dealings of Difficulties at Lexical and Syntactical Levels
        4.2.1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4.2.2 Divis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Complex Sentences
    4.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Textual Coherence
        4.3.1 Amplification
        4.3.2 Combination
5.Conclusion
    5.1 Lessons Gained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A Term Base
Appendix B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2)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语义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现状
        1.2.3 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
        1.3.1 研究内容
        1.3.2 思路设计
    1.4 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阐述
    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概念和理论
        2.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概念
        2.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 语义网相关理论
        2.2.1 语义网概述
        2.2.2 语义网信息组织方法与本体理论
        2.2.3 语义网最佳实践——关联数据
    2.3 语义网和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2.3.1 语义网是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外部环境
        2.3.2 语义网为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方法
        2.3.3 语义网的实现得益于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总体方案设计
    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现状
        3.1.1 收集与保管的现状
        3.1.2 整理、翻译和编目的现状
        3.1.3 传播和传承的现状
    3.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3.2.1 必需手段:充分实现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3.2.2 必要条件:发挥档案工作作用和适应学科发展规律
        3.2.3 必需方法: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满足社会利用需求
    3.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3.3.1 实体储备与数字资源基础
        3.3.2 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支持
        3.3.3 理论研究和实现方法参考
    3.4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方法
        3.4.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内容与基本任务
        3.4.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施步骤与技术方法
4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语义组织
    4.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
        4.1.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的分类现状
        4.1.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分类体系构建
    4.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4.2.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原则与步骤
        4.2.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相关元数据方案分析
        4.2.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
    4.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
        4.3.1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原则
        4.3.2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方法与工具
        4.3.3 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本体构建的实现——以傣族医药本体构建为例
5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
    5.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与任务
        5.1.1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目标
        5.1.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任务
    5.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设计
        5.2.1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优势分析
        5.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参考模型
        5.2.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模型构建
    5.3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方法
        5.3.1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创建模块的实现方法
        5.3.2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发布模块的实现方法
        5.3.3 傣族历史档案关联数据融合模块的实现方法
6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现策略
    6.1 面向语义网环境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转型
        6.1.1 传统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的局限性
        6.1.2 基于语义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模式
    6.2 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保障机制构建
        6.2.1 意识观念与政策法规保障机制
        6.2.2 组织管理体制与合作交流机制
        6.2.3 标准规范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实施标准与应用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内涵界定与特性分析
    2.1 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建设的实施原则
    2.2 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架构方式比较与选择
3 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实施标准与应用策略
    3.1 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实施的技术标准
    3.2 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应用策略
4 结语

(4)关于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模式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1.1语料标注定义与本文研究范围
    1.2语料标注现存的问题
二标注模式的提出
三“偏误标注+基础标注”模式的内涵
    3.1对标注模式的理解
    3.2标注原则
        3.2.1全面性
        3.2.2科学性
        3.2.3忠于原作
        3.2.4标准化与通用化
    3.3标注内容
        3.3.1从语言文字的各个层面进行标注, 贯彻全面性原则
        3.3.2突破以往的标注范围, 增加新的标注内容, 深化部分原有标注内容
        3.3.2.1增加新的标注内容:语义标注和语用标注
        3.3.2.2深化部分原有的标注内容:语篇标注和语体标注
    3.4标注方法及代码
        3.4.1标注方法
        3.4.1.1“人标机助”与“机标人助”相结合, 尝试计算机自动标注
        3.4.1.2实行“有限的一错多标”
        3.4.2标注代码
        1) 方便、灵活、实用, 可以满足语料标注的基本要求
        2) 标注对象的界限清楚
        3) 它是一个国际标准, 便于实现语料标注的标准化和通用化, 方便不同语料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彼此融合
        1) 标注的繁复与二次开发
        2) 偏误的定位
    3.5标注流程
        3.5.1分为两版的标注流程
        3.5.2合二而一的标注流程
四结语

(5)信息组织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信息组织技术体系构成
    1.1 信息资源描述技术的构成
        1.1.1 信息资源编目技术
        1.1.2 信息资源元数据技术
    1.2 信息资源标引技术的构成
        1.2.1 分类模式
        1.2.2 关联组织模式
    1.3 信息资源封装技术的构成
2 信息组织技术研究热点
    2.1 信息资源描述技术的研究热点
        2.1.1 FRBR
        2.1.2 FRAD
        2.1.3 FRSAD
        2.1.4 RDA
    2.2 信息资源标引技术的研究热点
        2.2.1 众分表
        2.2.2 本体
        2.2.3 标引工具互操作
        2.2.4 受控词表标准
    2.3 数字信息资源封装技术的研究热点
        2.3.1 开放档案信息系统 (OAIS)
        2.3.2 元数据编码和传输标准 (METS)
        2.3.3 Electronic Publication (EPUB)
        2.3.4 WARC
3 信息组织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3.1 着眼资源获取, 描述技术更加强调为用户提供便利
        3.1.1 用新的理论方法支撑描述技术
        3.1.2 元数据互操作从理论走向实践
    3.2 着眼海量资源组织, 标引技术更加强调网络化发展和互操作研究
        3.2.1 传统标引工具的电子化、网络化
        3.2.2 标引工具的互操作研究愈加得到重视
        3.2.3 相关标准规范促进标引工具互操作
    3.3 着眼长期保存, 封装技术更加强调新标准应用和封装对象的多元化
        3.3.1 新的标准规范得到广泛应用
        3.3.2 封装对象朝细粒度、多元化方向发展
附本文缩略语

(6)网络环境下档案着录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1章 国内外档案着录的发展概况
    1.1 现代档案着录概念的发展过程
        1.1.1 传统档案着录概念
        1.1.2 现代档案着录的概念
        1.1.3 现代档案着录概念的发展探源
    1.2 国内外档案界对档案着录标准的认识
        1.2.1 档案着录需达到的目标
        1.2.2 档案着录应遵循的标准
        1.2.3 制定档案着录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1.3 国内外档案着录标准的发展沿革
        1.3.1 印刷型联合书目
        1.3.2 机读目录(MARC)
        1.3.3 MARC AMC 标准
        1.3.4 SGML 标准
        1.3.5 HTML 标准
        1.3.6 开发中的XML 标准
        1.3.7 编码档案着录标准(EAD)
第2章 编码档案着录标准(EAD)
    2.1 EAD 的发展背景
    2.2 EAD 的功能和特点
    2.3 EAD 与MARC AMC 的比较
        2.3.1 EAD 与MARC AMC 的共性
        2.3.2 EAD 与MARC AMC 的区别
        2.3.3 小结
第3章 EAD 的核心技术EAD DTD
    3.1 EAD DTD 产生的历史背景
    3.2 EAD DTD 的结构及构成要素
        3.2.1 高层次元素
        3.2.2 EAD 的头标元素和首要事件元素
        3.2.4 从属组件着录元素
        3.2.5 辅助描述性数据元素和其他描述性数据元素
        3.2.6 规范检索标目元素
        3.2.7 指针、参照和链接等元素
        3.2.8 表格元素
第4章 对EAD 的实施及其评价
    4.1 EAD 的实施
    4.2 对EAD 的评价
总结
注释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9)元数据与专业置标语言在数字图书馆中知识表述方面的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 元数据的主要功能
2 元数据的局限
    2.1 元数据的描述功能及局限
    2.2 元数据的存在形式及局限
3 面向学科专业内容的置标语言
4 元数据与置标语言结合后的功能
5 寻找元数据与置标语言的结合点

(10)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探讨(下)(论文提纲范文)

三、数据元素
    1. ISO/IEC11179系列标准
    2. ISO/IEC TR 20943系列技术报告
    3. 业务对象登记框架
四、描述语言
五、电子图书

四、《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GML)的图书馆应用》项目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人文新指南》第25章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周丽华.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2]基于语义网的傣族历史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D]. 刘为. 云南大学, 2018(01)
  • [3]文物信息资源元数据模型、实施标准与应用策略[J]. 龚花萍,孙晓,刘春年. 情报科学, 2015(02)
  • [4]关于通用型汉语中介语语料库标注模式的再认识[J]. 张宝林. 世界汉语教学, 2013(01)
  • [5]信息组织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 真溱,汤珊红,许儒红. 情报学进展, 2012(00)
  • [6]网络环境下档案着录标准研究[D]. 叶培华. 吉林大学, 2005(06)
  • [7]置标语言以及SGML、HTML和XML的关系[J]. 王汉元. 情报杂志, 2005(03)
  • [8]水利数字图书馆基础标准综述[J]. 肖红,程光明. 水利水电技术, 2004(04)
  • [9]元数据与专业置标语言在数字图书馆中知识表述方面的功能[J]. 曾蕾. 图书情报工作, 2002(10)
  • [10]数字图书馆相关标准探讨(下)[J]. 林宁.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02(08)

标签:;  ;  ;  ;  ;  

“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库应用”项目及其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