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名胜古迹

我国“四”名胜古迹

一、我国名胜古迹之“四”(论文文献综述)

唐双娥[1](2021)在《环保法维度中的“名胜古迹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名胜古迹是"风景优美地"和"古迹"两类价值迥异的客体组成的集合概念。名胜古迹被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明确作为受保护的环境要素加以规定,该法制定的依据是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一条第三款。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第二十二条第二款新增了文化遗产保护条款,使得依据该条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被视为保护名胜古迹的明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作用遭到质疑。因深受西方"人和自然对立"哲学思想影响,国际社会保护的文化遗产多局限于单体或点状式的文物、建筑或构筑物。我国名胜古迹保护模式经历了从单体保护到整体性保护的转变,这种转变契合环保法的整体性思维。将古迹和所在地的环境进行一体化的整体保护,是环保法保护古迹的主要途径。

钱阔[2](2021)在《大数据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西岭村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主要基于以现场踏勘为基础的传统数据。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无人机航拍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优势逐步得以凸显,传统村落研究也由保护为主进入到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新阶段。本文以大数据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分析为基础,遴选并获取适宜于传统村落研究的大数据类型(文本数据及POI数据),以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西岭村为研究案例,探讨上述两种数据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中的应用、优势与局限,提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西岭村发展路径与发展策略,并进一步总结归纳一般性的策略建议,提出传统数据与大数据相结合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新思路。首先,遴选大众点评文本数据、微博POI数据为主要数据应用类型,通过爬虫软件和屏幕截取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以西岭村所属的阳泉市为例,构建传统村落区域分析研究数据库。其次,利用词频分析软件对文本数据进行高频及低频词汇的词频分析,获取公众对区域文化景观的认知度,从文化及景观类型、功能、要素、底蕴和受众人群等五个方面为西岭村的发展路径作出宏观引导。再次,利用Power Map软件结合POI数据进行空间热力分析,了解区域活力点类型及分布概况,结合西岭村生态、产业、文化、景观等优势资源的传统数据评价,从生活、生产、生态、历史文化层面出发,以重塑美好乡村生活、激发乡村产业活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等四个维度探讨适宜的保护与发展策略,重塑乡村文化自信,整治村落风貌,挖掘历史文化,激发空间活力,以期对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更为精准的区域维度分析定位,数据量大,类型丰富,易于获取及分析。作为传统数据的补充,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互补与结合可以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高杨[3](2021)在《“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的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地方文化的开发和利用。齐鲁大地,孔孟之乡,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条件。因此,本文依托校本课程开发齐鲁地方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当地的初中语文校本课程,这一举措符合当今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阐述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相关概念、研究依据及可行性。相关概念主要包括语文课程资源、校本课程、齐鲁文化三个方面,研究依据主要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理论的支撑和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三个方面。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文化资源优势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方面展开。第二章介绍了“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价值及原则。资源内容主要包括历史名人、名胜古迹、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四大主题。课程开发的价值主要包括完善当地课程结构、传承优秀地方文化、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四个方面。开发原则主要包括因地制宜、适宜学情、灵活运用和与时俱进四个方面。第三章从课程的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第四章介绍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和实施方式,以及具体的实施措施,并就四大主题分别展示了一个教学案例。实施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实践为导向。实施方式主要包括合作探究式、阅读鉴赏式、研学旅行式和多媒体辅助式。第五章介绍了“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保障。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价原则和评价方式。课程的保障主要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展开。结语部分进一步指出“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价值,同时,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论题未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展望。总之,本文旨在通过整合齐鲁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地方初中语文校本课程,有利于更好的实现语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同时,此举进一步顺应了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潮流,对于完善当地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冯慧文[4](2021)在《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汉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目的语学习的主要工具,同时也是其了解中国文化的直接载体。城市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教材塑造优秀的城市文化不仅可以彰显城市魅力,有利于在学习者心目中塑造真实立体的城市形象;还有利于学习者产生强烈的新鲜感和认同感,增强其自身与城市的粘性,从而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基于国际汉语教材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和重要性,本文选择《新实用汉语课本》和《中文听说读写》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两部汉语教材中的城市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个案研究,并通过此个案研究促进和丰富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的编写。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通过文献阅读法对城市文化的研究成果以及关于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了解城市文化的内涵、分类和特点,总结出前人研究的不足,同时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针对《新实用汉语课本》和《中文听说读写》中的城市文化进行研究。采用数据统计法和话语分析理论对两部教材中城市文化的数量、内容及类别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两部教材虽然能够选取较为合理的城市文化,塑造出较为真实客观的城市形象,但同时也反映出两部教材关于城市文化的编写具有同质化、呈现不全、比例不均和略显滞后的缺点,这些缺点和不足导致了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城市文化认知上的局限、模糊和偏差。第三部分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64名具有中高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进行城市文化认知情况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调查进行分析发现:留学生对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城市文化,认知程度也较高;对教材中较少出现和从未出现的城市文化,认知程度较低,并且他们对城市文化符号的认知度与教材塑造城市文化的倾向性一致,偏向于物质文化层面,尤其是历史文化遗产。第四部分是根据对教材中城市文化的考察结果和留学生关于城市文化的认知情况,对教材中城市文化编写进行思考。并分别从城市文化的独特性、时代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等角度为出发点,试图对教材编写提供可行性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

李铃[5](2021)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中日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本论文试图通过游记文本研究,检视游记文本中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如何改变。本论文在统计现存明治时期日本人游记书目和概述近代日本人中国旅行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 1862年“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9部游记、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1875年)、宗方小太郎的《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1887年)、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1900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1907年)作为个案,挖掘这些不同年代文本中的相同主题,发现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共性,也注意分析各旅行者源于各自旅行目的和兴趣的个人关注点。本论文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序章,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综述。第三章统计了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整体情况并分类,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细读了明治之前、明治前期和明治后期的游记个案。第七章为终章。通过对明治之前和明治时期游记中中国认识的考察,本论文有以下发现:1)各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时期日本人在游记中的共同关注点是:中国人、中国的外国势力、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时间较长的旅行,游记中会对中国会有相对全面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奔赴名胜古迹或某些固定旅行点为目的的旅行,旅行者较为偏向于把局部事实概括成中国的整体特征。2)整体而言,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败,对中国人、中国卫生、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鸦片问题等,都是类似评价。在明治以前和明治前期的游记中,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境遇仍怀有同情和理解,日本间谍则始终对中国怀有恶意。明治后期的游记中,日本人以日本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远不如日本。3)明治之前和明治前期,旅行者以社会上层、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间谍和军人居多,他们接触的多是中国下层人士。到了明治后期,普通日本人也能访华。明治维新的成功、近代日本对外武力扩张的阶段性胜利,使日本人国民身份意识加强,他们在游记中常以维新成功国和战胜国国民的心态凭吊、评估中国。随着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多,日本人越来越依靠在中国的日本人获取信息,笔谈的作用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了解中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向中国人传达中国认识的方式。

陈斯亮[6](2020)在《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清乾隆时期的学者型官员毕沅(1730-1797)在古迹保护方面的成就,以毕沅在陕西开展的古迹保护活动为研究主线,穿插论述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归纳总结了毕沅古迹保护的主要特征,继而将以他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遗产保护进行比较,并专门探讨了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研究中借助工程典籍、宫廷档案、金石碑刻、书札信件、报刊、摄影集、测绘图纸、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个案研究、比较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毕沅及清代古迹保护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剖析考察,并得出5点结论。研究成果在广度、深度及可信度方面与以往相比有较显着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对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的事迹进行了总体性论述,介绍了毕沅游历考察270余处古迹的概况,评述了毕沅的代表性着作《关中胜迹图志》《关中金石记》和他倡导编修的方志,梳理出毕沅在为官25年期间所保护的215处古迹。以毕沅所保护古迹的类型为划分依据,依次研究了陵墓、坛庙、城垣这三类受到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古迹,又选取3处无相关保护制度约束的其他类型古迹进行分析。在陵墓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陵墓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毕沅保护陕西187座陵墓的相关背景、事件始末、保护措施及历史意义,论述了毕沅保护唐昭陵的9年历程、6项举措及历史意义;在坛庙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坛庙保护的观念及制度,论述了毕沅整修华阴西岳庙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具体措施、工程经费、成果绘制等问题;在城垣保护方面,介绍了清代城垣保护的观念及制度,分析了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修缮风潮和当时陕西城垣的修缮概况,论述了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工程始末、修缮理念、主要方法、具体措施和历史意义;在其他类型的古迹中,选取西安碑林、崇圣寺、灞桥作为代表性个案,分别从保护事件始末、保护措施、保护特点、历史意义及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由此归纳了毕沅古迹保护的5项特征——重视古迹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的发掘;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其操作模式是在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开展保护;其长远目标是为了构建“理想天下”图景。此外,分析了毕沅在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时所反映的时代理念以及其保护方法背后的行为逻辑。通过与历代古迹保护人物的比较,认为毕沅是清代古迹保护领域的突出代表人物,也是自周至清近三千年间中国本土开展古迹保护实践数量最多者,他在古迹保护的思想和实践两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次,文中阐述了清代古迹保护在思想、制度、机构、学者四方面的情况,尝试对其历史意义进行重新审视和客观评价,并将其与17-19世纪的欧洲和民国时期进行逐项对比,探寻外来理论与本土体系融合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认为,清代古迹保护体系颇为独特,既呈现自洽性和复杂性,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它自19世纪起被逐步形成的西方遗产保护体系所超越,但仍然深刻影响民国古物保护体系的发展。最后,文中通过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恒久期望和阶段性问题,认为清代古迹保护和毕沅的相关事迹,不仅能够为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了历史素材和实施经验,也能够利用这些古代遗产保护智慧去探索创造性转化思路,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遗产“真实性”认知、文化遗产复建、文化信仰构建、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以工代赈”、遗产保护与国家安定等方面为今日提供更丰富的启示。

曲晓燕[7](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指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徐永梅[8](2020)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既是贯彻执行国家的要求,又是新时代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选择。部编版教科书是教育部按照国家要求直接编写的全国统一教材,部编版教科书自投入使用之日起,开启了“一纲一本”的新时代。对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进行研究,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利用教科书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有利于编写者发现其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完善。本研究选取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进行了具体的划分。主要包括民族团结教育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隐性内容中包括国家层面和民族层面。国家层面包含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五项具体的内容,民族层面包含民族名称等六项具体内容。在对教科书进行具体分析时,按照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即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快乐读书吧、综合性学习以及习作共六部分,依次对其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种类比较丰富;呈现方式多样、贯穿始终;注重显隐性的相互结合;注重图文结合。同时也存在着民族团结教育具体内容分布不均衡,在各个板块中的分布不均衡,涉及的少数民族数量较少以及少数民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的问题。针对发现的主要问题,笔者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是坚持以生为本的编写理念,选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增进民族团结教育具体内容的均衡性;协调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各个板块中分布的均衡性;适量增加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相关内容;增强少数民族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对教师的建议是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合理利用插图及其他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对教科书中的内容适当扩展,多渠道多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周轩宇[9](2020)在《名胜古迹衍生品设计研究 ——以淮阳“太昊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相较于他类的旅游方式,名胜古迹以其特色的人文历史等文化输出方式吸引着广大游客,从而也产生了其独特的衍生品模式。随着当代文创产品的不断发展,名胜古迹衍生品的品类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新。淮阳太昊陵作为名胜古迹的代表景区,以伏羲太极八卦和活化石泥泥狗等标志性文化符号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陵。而与丰富的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衍生品的种类匮乏,同质化严重,无法跟随时代理念等诸多问题的存在。因此,如何将丰富的文化因子巧妙地融入进其衍生品当中,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太昊陵景区主体旅游形成互补,增加其文化软实力,为当地旅游业创造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衍生品的创意开发,成为当今太昊陵景区急需解决的新命题。设计是一门紧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学科,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在当今文创设计逐渐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消费诉求逐渐向精神世界不停靠拢。本文通过调查市场背景,调研各类名胜古迹旅游衍生品的开发现状,探索现代设计与太昊陵旅游衍生品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太昊陵本土文化进行研究性归纳与总结,寻求太昊陵本土文化与现代旅游衍生品设计之间的设计价值,为二者的融合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分析或内外名胜古迹优秀的衍生品设计案例,探寻现代成功名胜古迹衍生品的共同特质,提出基于现代文创设计的太昊陵衍生品设计策略。最终以笔者制作的太昊陵衍生品为例,从市场调研,消费者定位,本土文化元素的提取与重组等方面入手,结合对太昊陵文化价值的认知与归纳,实现一个基于现代文创设计的太昊陵衍生品设计探索。

刘冰涛[10](2020)在《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蜀道记述的历史地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宋代地理总志的编纂蔚为大观,有北宋《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和南宋《舆地纪胜》及《方舆胜览》共五部。传统意义上的蜀道主要指由关中平原翻越秦岭、经过汉中盆地再穿越大巴山通往成都平原的道路,主干道有“北四南三”包括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米仓道及荔枝道,主要覆盖了宋代行政区划下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及夔州路等。在五大地理总志中,保存了大量蜀道路线所属府州县的山川、动植物、名胜古迹及碑记等珍贵的史料。通过汇总制成对比表格发现,五部总志的记述可从体例与内容两方面进行论述,体例上,五部都记述了各个府州的建置沿革,除《胜览》之外,其他四部还对府州下的领县建置沿革进行了单独记述;五部中只有《寰宇记》、《九域志》及《胜览》对府州的土产进行了简述;《寰宇记》、《纪胜》及《胜览》详细论述了府州县的山川、名胜古迹,但前部未进行分类记述,而南宋两部详分了如“山川”、“古迹”等栏目;在五部的总体对比中,发现南宋两部有最多的相似之处,《胜览》的记述基本包含在《纪胜》中,但是不可否认《胜览》语言更为简练,便于查找。而从内容来看,北宋的《九域志》重经济,《广记》重政治,《寰宇记》经济、政治、风土并重;南宋的《纪胜》重政治、风土名胜及地方文化,《胜览》则只重风土名胜及地方文化。从内容与体例两个维度进行对比后发现,蜀道路线州县的名胜古迹数量多少与其道路的废弃次数成反比,山川数量多少与其道路的废弃次数成正比。总之,通过对于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蜀道沿线州县的记述研究,即可对五大地理总志进行其编纂的对比研究,又可以进一步认识蜀道的废弃使用、险峻程度及旅游价值等,且五大地理总志中的蜀道记述保存大量的文化遗存记述及自然生态记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特别是对地名史料、碑记石刻及部分图经的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名胜古迹之“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名胜古迹之“四”(论文提纲范文)

(1)环保法维度中的“名胜古迹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名胜古迹”概念之法理辨析
    (一)名胜古迹是一个集合概念
    (二)名胜古迹的含义
    (三)古迹的年代下限
二、宪法上“名胜古迹”保护之历史沿革
    (一)“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曾作为名胜古迹保护的宪法依据
    (二)1982年《宪法》第二十二条作为名胜古迹保护明确的宪法依据
    (三)1982年《宪法》第二十二条与第二十六条作为名胜古迹保护的共同依据
三、环保法的系统性思维与名胜古迹的系统性保护
    (一)环保法的系统性思维
    (二)环保法系统性保护名胜古迹的实践
四、环保法的整体性思维与名胜古迹的整体性保护
    (一)突出革命遗迹保护的阶段
    (二)注重古迹本身、忽视古迹所在自然环境的阶段
    (三)古迹本体与自然环境一体化保护的阶段
五、结语:名胜古迹之环境法保护势在必行

(2)大数据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西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传统村落保护的研究历程
        1.1.2 大数据在传统村落领域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辨析与案例遴选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研究案例的遴选及依据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统村落研究中的大数据应用与分析方法
    2.1 传统村落研究中应用的大数据类型
        2.1.1 文本数据
        2.1.2 POI数据
    2.2 大数据的采集方法
        2.2.1 基于八爪鱼采集器的文本数据采集
        2.2.2 基于火车头采集器的POI数据采集
    2.3 大数据的处理方法
        2.3.1 文本数据处理
        2.3.2 POI数据处理
    2.4 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2.4.1 基于文本数据的公众认知分析
        2.4.2 基于POI数据的空间热力分析
        2.4.3 基于文本及POI数据分析的主要思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西岭村保护与发展路径
    3.1 西岭村概况
        3.1.1 西岭村基本概况
        3.1.2 研究范围
        3.1.3 西岭村特色归纳
        3.1.4 当地居民诉求分析
    3.2 基于文本数据的区域分析
        3.2.1 区域公众感知分析
        3.2.2 区域公众情感分析
        3.2.3 文本数据分析结论
    3.3 基于POI数据的区域分析
        3.3.1 区域活力分析
        3.3.2 传统村落产业分析
        3.3.3 POI数据分析结论
    3.4 西岭村的发展总体思路
        3.4.1 基于大数据的发展特征分析
        3.4.2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结合的发展特征分析
        3.4.3 西岭村保护与发展总体思路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西岭村保护与发展策略
    4.1 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1:重塑美好乡村生活
        4.1.1 关注老龄化现状
        4.1.2 加强对外交通联系
    4.2 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2: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4.2.1 砂锅产业
        4.2.2 灯笼产业
        4.2.3 养殖产业
        4.2.4 种植产业
    4.3 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3: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4.3.1 保护村域生态环境
        4.3.2 拓展生态景观链条
    4.4 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4:传承地域文化特色
        4.4.1 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4.4.2 营造村落文化空间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数据应用于传统村落研究的一般性策略
    5.1 大数据在传统村落研究中的优势与局限
    5.2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应用的互补与结合
        5.2.1 基于大数据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发展模式
        5.2.2 以大数据为主的区域发展定位
        5.2.3 以传统数据为主的村落保护原则
        5.2.4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相结合的保护发展策略
    5.3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主要范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阳泉市各区县文本数据词频汇总表
附录B 阳泉市各文化景观POI数据词频汇总表
附录C 阳泉市各传统村落产业概况汇总表
附录D 阳泉市文化景观爬取数据汇总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关于齐鲁文化的研究
        2.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关于地方文化与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调查研究法
        3.案例研究法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研究依据及可行性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概念界定及阐释
        1.语文课程资源
        2.校本课程
        3.齐鲁文化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依据
        1.国家政策的支持
        2.教育理论的支撑
        3.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
        1.文化资源的优势
        2.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价值及原则
    (一)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资源内容
        1.名人文化
        2.名胜古迹
        3.文学艺术
        4.民俗文化
    (二)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价值
        1.完善当地课程结构
        2.传承优秀地方文化
        3.提升学生文化素养
        4.促进教师的专业化
    (三) “齐鲁文化”作为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
        2.适宜学情原则
        3.灵活运用原则
        4.与时俱进原则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案构建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理念
        1.符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
        2.把握好语文的学科特点
        3.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组织
        1.课程的设置
        2.课程的结构和内容
四、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2.坚持以实践为导向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
        1.合作探究式
        2.阅读鉴赏式
        3.研学旅行式
        4.多媒体辅助式
    (三)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1.教学人员的组织和配置
        2.课程的具体安排
        3.建立多位一体的运行机制
    (四)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案例举例
        1.主题一:历史名人篇
        2.主题二:名胜古迹篇
        3.主题三:文学艺术篇
        4.主题四:民俗文化篇
五、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和保障
    (一)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方式
    (二) “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保障
        1.学校方面
        2.教师方面
        3.家长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学生问卷
附录 (2)教师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本选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内容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城市文化在教材中体现的必要性及对留学生的影响
    第一节 教材中体现城市文化的必要性
        一、城市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组成部分的不可或缺性
        二、教材作为城市文化媒介的不可替代性
        三、构建立体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对留学生的影响
        一、对留学生城市文化认知的影响
        二、对留学生学习汉语动机的影响
        三、对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第二章 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现状考察及统计分析
    第一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现状考察
        一、《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考察
        二、《中文听说读写》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考察
    第二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统计
        一、城市文化相关内容数量统计
        二、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类别统计
    第三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分析
        一、语料分析
        二、图片分析
    第四节 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分析
        一、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编写存在的问题
        二、城市文化对留学生认知影响的分析
第三章 留学生对中国城市文化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二、调查方法及实施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留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二、留学生对城市文化内容认知度分析
        三、留学生对城市文化的态度分析
        四、关于留学生对城市文化相关内容选取建议的分析
第四章 对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编写的思考
    第一节 体现城市文化的独特性
        一、城市文化的选材视角
        二、城市文化的传播方式
    第二节 体现城市文化的时代性
        一、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第三节 呈现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一、选材内容的多样性
        二、精神内涵的多样性
    第四节 呈现城市文化的趣味性
        一、创设客观真实的语境
        二、提升学习者的兴趣
        三、丰富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5)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要旨
序章
    第一节 问题意识
        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发生质变
        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热潮
        三、日本人游记是研究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好材料
    第二节 本论文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三、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不足
    第四节 本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 先行研究
    第一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研究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及统计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统计分析及案例选择
    小结
第四章 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0-1867年)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
        一、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整体情况
        二、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特点
        三、“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代表性问题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以“千岁丸”一行的中国游记为中心
        一、旅行目的、各部游记的重心和特点
        二、完整的个案: 以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为例
        三、各游记共同的关注点: 以对难民和孔庙的看法为例
        四、小结: 中国认识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第五章 明治前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8-1894年)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个案一: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
        一、小栗栖香顶的第一次中国旅行和《北京纪事》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认识
        三、对中国的认识
        四、小栗栖香顶的特别关注点: 宗教
        五、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对中国人的多面观察
    第三节 个案二: 宗方小太郎与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一、宗方小太郎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中的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和朝鲜人
        三、对中国的认识
        四、宗方小太郎的特别关注点: 中国地势和兵力
        五、小结: 中国作为日本“相机而动”的对象国
第六章 明治后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95-1912年)
    第一节 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个案一: 内藤湖南和《燕山楚水》
        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二、《燕山楚水》的概况
        三、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
        四、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一: 名胜古迹
        五、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二: 以笔谈了解中国时局
        六、内藤湖南认识中国的方法: 比较与局部代替整体法
    第三节 个案二: 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
        一、1906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满韩修学旅行
        二、游记《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概况
        三、《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对中国人的认识
        四、《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中国认识
        五、《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特别关注点: 旧战场和新经营
        六、评价中国东北的方式: 与日本作比较
        七、小结: 落后的中国、胜利者日本、新经营者日本
第七章 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探讨
    第一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
        一、五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对比
        二、中国认识的共性和个性
    第二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的原因初探
        一、看中国的视角: 俯视的视角
        二、信息源的变化
        三、笔谈作用的转变
        四、中国认识的二元性
参考文献
致谢

(6)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经验值得梳理和发掘
        1.1.2 文化遗产保护的“古代智慧”有待创造性转化
        1.1.3 研究对象选取及范围界定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反思
        1.3.1 针对传统古迹保护的争论与反思
        1.3.2 清代古迹保护的研究现状
        1.3.3 对于毕沅及其幕府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资料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所借助的资料
        1.5.2 主要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时代氛围及相关典籍
    2.1 古迹观念的演变及内涵扩大化
    2.2 清代古迹保护的时代氛围及其高峰时期——乾隆朝
        2.2.1 较高的古迹维修频次
        2.2.2 巨额的古迹保护经费支出
        2.2.3 浓重的访古考据氛围
        2.2.4 广泛的古迹保护参与范围
    2.3 清代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典籍及操作流程
        2.3.1 “正刑定罪”的根本之法——《大清律例》
        2.3.2 “设范立制”的典章汇编——《大清会典》和《清朝通典》
        2.3.3 “轨物程式”的部门法规——工部各类则例
        2.3.4 清代古迹修缮的基本流程
3 毕沅古迹保护事迹总述
    3.1 毕沅及其幕府概述
        3.1.1 毕沅生平及为官经历概述
        3.1.2 毕沅在诸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3.1.3 毕沅幕府对古迹保护的重要支持
    3.2 毕沅所处时代的陕西
        3.2.1 乾隆时期陕西疆域及行政区划
        3.2.2 乾隆时期陕西主要官员及其职责
        3.2.3 乾隆时期陕西人口、粮储及财政收入
        3.2.4 陕西境内清代以前古迹数量
    3.3 毕沅古迹考察、研究及保护实践总览
    3.4 毕沅对古迹的游历考察
    3.5 毕沅与古迹相关的研究及创作
        3.5.1 陕西古迹之总览——《关中胜迹图志》
        3.5.2 陕西碑刻之辑考——《关中金石记》
        3.5.3 毕沅组织编修的陕西地方志
        3.5.4 毕沅以陕西古迹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3.6 毕沅对古迹开展的保护实践
    3.7 小结
4 毕沅对陕西陵墓的保护及整修
    4.1 清朝对历代陵墓的态度和差异性保护
    4.2 清朝陵墓保护的相关制度及措施
        4.2.1 岁奏制度
        4.2.2 祭祀制度
        4.2.3 守护制度
        4.2.4 维修制度
        4.2.5 惩罚制度
    4.3 毕沅对陕西百余座陵墓的保护
        4.3.1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背景及缘起
        4.3.2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始末
        4.3.3 毕沅为陕西陵墓开展的五项保护措施
        4.3.4 毕沅为陕西陵墓立碑情况
        4.3.5 与立碑相配合的其他保护措施
        4.3.6 毕沅保护陕西陵墓的历史意义
    4.4 毕沅对唐太宗昭陵的保护及修缮
        4.4.1 毕沅保护唐昭陵缘起
        4.4.2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九年历程
        4.4.3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六项举措
        4.4.4 毕沅保护唐昭陵的历史意义及重要影响
5 毕沅对陕西坛庙祠宇的保护及整修
    5.1 清代的祭祀观念与祭祀场所
        5.1.1 清代国家祭祀的空间载体
        5.1.2 清代地方祭祀的空间载体
    5.2 清代坛庙保护的相关制度
        5.2.1 祭祀制度
        5.2.2 巡查守护制度
        5.2.3 保养维护制度
        5.2.4 修缮制度
        5.2.5 惩罚制度
    5.3 毕沅对华阴西岳庙的整修
        5.3.1 修缮工程背景
        5.3.2 修缮工程始末
        5.3.3 修缮理念及具体举措
        5.3.4 工程经费及来源
        5.3.5 《华岳庙全图》的绘制与进献
        5.3.6 毕沅修缮西岳庙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6 毕沅对陕西城垣的保护及整修
    6.1 清人对待城垣的态度
    6.2 清代城垣保护制度
        6.2.1 岁奏制度
        6.2.2 勘察及审核制度
        6.2.3 维修制度
        6.2.4 工程验收及报销制度
        6.2.5 保固及赔修制度
        6.2.6 预防性保护制度
    6.3 乾隆时期的全国性城垣整修风潮
    6.4 乾隆中后期陕西城垣整修概况
    6.5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整修
        6.5.1 西安城垣概述
        6.5.2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始末
        6.5.3 毕沅对西安城垣的修缮理念和主要方法
        6.5.4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五项举措
        6.5.5 毕沅整修西安城垣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7 毕沅对其他类型古迹的保护及整修
    7.1 毕沅对西安碑林的保护及整修
        7.1.1 西安碑林概况
        7.1.2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始末
        7.1.3 毕沅整修西安碑林的六项举措
        7.1.4 毕沅整修碑林的历史意义和后续影响
    7.2 毕沅对崇圣寺的保护及整修
        7.2.1 崇圣寺概况
        7.2.2 毕沅重修崇圣寺始末
        7.2.3 毕沅重修崇圣寺的四项举措
        7.2.4 毕沅整修崇圣寺的主要特点
    7.3 毕沅对灞桥的两次重建和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7.3.1 灞桥概述
        7.3.2 毕沅修建灞桥始末
        7.3.3 毕沅第一次重建灞桥的举措
        7.3.4 毕沅第二次重建灞桥的构想
        7.3.5 毕沅恢复汉唐名胜的愿望
8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时代理念及历史地位
    8.1 毕沅古迹保护的基本特征
        8.1.1 重视古迹价值的发掘——尤以社会价值及文化价值为主
        8.1.2 以“化育人物”为理念进行古迹文化传播和修缮改造
        8.1.3 强调古迹及其保护行为的延续性
        8.1.4 制度框架下以文人官员为主导的古迹保护模式
        8.1.5 以构建“理想天下”图景作为古迹保护的长远目标
    8.2 毕沅保护不同类型古迹所反映的时代理念及行为逻辑
        8.2.1 毕沅的古迹保护与其时代之间的关系
        8.2.2 从先贤不朽到古今相承——清代陵墓保护与家国信仰的构建
        8.2.3 信仰符号与等级秩序——清代坛庙保护及修缮的内在逻辑
        8.2.4 安危、赈济、观瞻——清代城垣保护的矛盾性及价值取向
        8.2.5 激进的复兴——以“改造”为古迹赋予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
    8.3 毕沅在中国古迹保护历史上的地位
9 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多维比较
    9.1 清代古迹保护思想及多维比较
        9.1.1 清代古迹保护的思想
        9.1.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
        9.1.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的思想
        9.1.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2 清代古迹保护制度及多维比较
        9.2.1 清代古迹保护的制度规程
        9.2.2 欧洲同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及法规
        9.2.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制度及法规
        9.2.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3 清代古迹保护机构及多维比较
        9.3.1 清代古迹保护的相关机构及人员
        9.3.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9.3.3 民国时期古物保护机构
        9.3.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4 以毕沅为代表的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多维比较
        9.4.1 清代古迹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2 17-19 世纪欧洲文化遗产学者及学术成果
        9.4.3 民国时期文物保护学者及学术成果
        9.4.4 比较结果与反思
    9.5 反思:清代古迹保护与欧洲及民国的对比结果
10 清代古迹保护及毕沅事迹的现实启示
    10.1 古今文明的重大变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需求
    10.2 文化遗产保护的恒久期望、阶段性问题与应对
    10.3 清代古迹保护的现实启示
        10.3.1 尊重文化遗产的差异化价值评估并彰显核心价值
        10.3.2 辩证看待文化遗产修缮中的“真实性”
        10.3.3 信息视角下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复建”行为
        10.3.4 重视文化信仰的隐形作用并积极引导构建
        10.3.5 推动文化遗产的价值传播和社会参与
        10.3.6 关注文化遗产的预防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
        10.3.7 加强遗产保护领域的“以工代赈”活动
        10.3.8 聚焦遗产保护的前提与目标——国泰民安
11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
    附录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图录
    表录
    附表
    附文
    附图
致谢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8)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1.民族团结在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重视民族团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用以指导民族团结教育的开展
        3.语文学科的文化观,使教科书成为传播民族文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
        4.青少年时期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形成国家观、民族观的重要时期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教科书
        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3.民族团结教育
    (四)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2.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五)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1.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团结思想
        2.列宁的民族团结思想
        3.中国历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团结思想
    (六)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3.创新之处
        4.研究思路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类型划分
    (一)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类型划分依据
        1.《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学界相关研究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具体划分
        1.民族团结教育显性内容
        2.民族团结教育隐性内容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统计分析
    (一)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体例
    (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具体分析
        1.课文
        2.语文园地
        3.口语交际
        4.习作
        5.快乐读书吧
        6.综合性学习
        7.小结
三、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分析的结论与讨论
    (一)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优点
        1.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设置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2.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全面
        3.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注重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4.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多样,贯穿始终
        5.民族团结教育内容注重图文结合
    (二)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1.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各个类型上的分布不够均衡
        2.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教科书各个板块中的分布不够均衡
        3.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层面的内容涉及的少数民族数量较少
        4.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有关少数民族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有待加强
四、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选编建议及教学建议
    (一)教科书编写者选编建议
        1.坚持以生为本的编写理念,选编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的内容
        2.增进民族团结教育具体内容的均衡性
        3.协调在各个板块中分布的均衡性
        4.适量增加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相关内容
        5.增强少数民族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二)教师教学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认识
        2.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3.合理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民族团结教育
        4.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注意与各个板块设置的教育侧重点相结合
        5.对教科书中的内容适当扩展,多渠道多形式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名胜古迹衍生品设计研究 ——以淮阳“太昊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名胜古迹衍生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淮阳太昊陵文化的梳理和分析
    2.1 淮阳太昊陵解析分析
        2.1.1 淮阳太昊陵概述
        2.1.2 淮阳太昊陵的历史历程及近代旅游发展
        2.1.3 淮阳太昊陵衍生品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4 淮阳太昊陵景区现状及其衍生品发展现状及困境
    2.2 淮阳太昊陵文化的具体分类
        2.2.1 太极八卦文化
        2.2.2 婚嫁文化
        2.2.3 “活化石”泥泥狗
        2.2.4 远古巫舞“担经挑”
第3章 名胜古迹衍生品优秀案例解析
    3.1 以特色文化为衍生对象
    3.2 以传统工艺为衍生对象
    3.3 以景区文物为衍生对象
第4章 名胜古迹衍生品的设计原则
    4.1 名胜古迹的特性
        4.1.1 名胜古迹具有信息的积累性
        4.1.2 名胜古迹具有文化的高附加性
        4.1.3 名胜古迹具有时代历史性
    4.2 名胜古迹特性影响下的衍生品设计原则
        4.2.1 标志文化的体现
        4.2.2 时代理念的结合
        4.2.3 文化元素的创新
    4.3 小结
        4.3.1 分析结论
        4.3.2 太昊陵衍生品设计思考
第5章 淮阳太昊陵景区衍生品设计实践
    5.1 太昊陵衍生品设计用户调研分析
        5.1.1 对淮阳太昊陵的了解程度
        5.1.2 是否有过购买旅游衍生品的经历
        5.1.3 对太昊陵衍生品主要特点的期待
        5.1.4 期待的太昊陵衍生品的产品类型
        5.1.5 期望太昊陵衍生品更能表达哪种太昊陵特色文化
    5.2 淮阳太昊陵衍生品定位
        5.2.1 淮阳太昊陵衍生品关键词定位
        5.2.2 淮阳太昊陵衍生品设计风格定位
    5.3 设计过程
        5.3.1 元素提取
        5.3.2 设计草图
        5.3.3 太昊陵衍生品品牌标志设计
        5.3.4 图腾元素的解构与重组设计
        5.3.5 太极图形及“阴”“阳”纹饰的结合设计
        5.3.6 阴阳鱼的表情化设计及太极变化造型的产品应用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毕设展板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蜀道记述的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研究范围界定
    四、学术史回顾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宋代五大地理总志的蜀道记述
    第一节 五大地理总志的蜀道记述
        一、宋代的行政区划
        二、宋代五大地理总志简述
    第二节 宋代狭义蜀道基本概况
        一、故道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二、褒斜道的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三、傥骆道的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四、子午道的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五、金牛道的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六、米仓道的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七、荔枝道的路线走向及其特点
第二章 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的蜀道自然生态
    第一节 地理总志中蜀道沿线的山川
    第二节 地理总志中的蜀道沿线动植物
第三章 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的蜀道名胜古迹
    第一节 地理总志中的蜀道名胜古迹
    第二节 地理总志中的蜀道碑记石刻
第四章 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蜀道记述对比研究及历史地理价值
    第一节 总志蜀道记述的内容详略与侧重对比
        一、从体例来看
        二、从内容来看
    第二节 《舆地纪胜》与《方舆胜览》蜀道记述对比
        一、从体例来看
        二、从内容来看
    第三节 宋代五大地理总志蜀道记述的历史地理价值
        一、文化遗存记述价值
        二、自然生态记述价值
        三、史料保存辑佚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我国名胜古迹之“四”(论文参考文献)

  • [1]环保法维度中的“名胜古迹保护”研究[J]. 唐双娥.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2]大数据视角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山西省西岭村为例[D]. 钱阔.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2)
  • [3]“齐鲁文化”初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D]. 高杨.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国际汉语教材中城市文化相关内容现状调查研究[D]. 冯慧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5]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D]. 李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6]毕沅与陕西古迹保护 ——兼论清代古迹保护的观念、制度及方法[D]. 陈斯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8]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的分析研究[D]. 徐永梅.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名胜古迹衍生品设计研究 ——以淮阳“太昊陵”为例[D]. 周轩宇. 安徽工程大学, 2020(05)
  • [10]宋代五大地理总志中蜀道记述的历史地理研究[D]. 刘冰涛. 西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我国“四”名胜古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