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辩论:从美伊争端看BBS扩大中国国际覆盖面和国际时事讨论

网络辩论:从美伊争端看BBS扩大中国国际覆盖面和国际时事讨论

一、激辩在网络——从美伊之争事件看BBS对中国国际报道和国际时政讨论的拓展(论文文献综述)

胡佩尧[1](2015)在《自媒体评论的生态与形态分析》文中提出自媒体评论借助新媒体而产生,给人们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它颠覆了传统大众媒体自上而下的“灌输—接受”式信息传播模式,并促进形成了一种具有普通大众自主传播、多态化语言元素、交互圈层的传播场域、趋零距离的传播时空等媒介形态特征。自媒体评论打破了原有媒介的生态环境,受新媒介内、外环境和受众环境的影响,自媒体评论呈现出交互性、开放性、参与性、随意性的生态特征。基于不同的自媒体平台,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呈现出不同的评论形态和特点。自媒体评论作为“媒介信息”,为人们展开了独特的文化时空,在拓展言论空间、整合评论传播、强化舆论监督方面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同时也有冲击道德底线、评论偏颇失当等消极影响。自媒体评论给言论生态带来了积极影响,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开创了舆论监督的新渠道,甚至传统媒体积极应用自媒体进行整合式评论传播。只有以事实真相为基础,才能有助于自媒体评论保持理性客观。

卢玉芝[2](2014)在《网络评论的样式及特点分析》文中指出互联网被认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具有前所未有的及时性、海量性和交互性,为媒体和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信息空间和公共话语平台。从1995年至今,网络媒体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依托于互联网这个新载体,网络评论在体裁样式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拥有了更多释放能量的空间。网络评论依据不同的衡量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本文主要从发布平台的角度出发,将网络评论分为言论频道评论、新闻跟帖评论、论坛/BBS评论、博客评论、微博评论等。在分析每个具体的语境时,本文结合典型个案和评论样本进行论述,总结了不同样式的网络评论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网络评论的发展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介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变革,同时,它还引领公众价值观念和认知模式的变革。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相比,网络评论样式的创新体现出全新而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具体表现在新闻格局和意见表达两个层面。

赵洹琪[3](2014)在《伊拉克战争中中美媒体报道差异性研究》文中认为拿破仑曾经说过,“三份不友善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足以见得新闻宣传在战争中举足轻重的分量。在战争时期,政府和军方通过向受众传递带具有倾向性的信息来引导舆论、鼓舞士气。本文以近年来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伊拉克战争为例,通过研究中国媒体和美国媒体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的报道差异,分析两国媒体是如何引导公众舆论的,在报道倾向上有什么不同,不同国家媒体的报道倾向与政府、受众有哪些关系。本文首先从美国媒体伊战报道的新特点分析,近半个世纪以来,由美国主导或参与战争的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因此不管是从技术支持还是新闻媒体报道经验上,美国媒体报道伊拉克战争的水平都非常成熟。而中国媒体由于科技等因素的影响,在战争报道方面经验不足,伊拉克战争也是中国媒体首次进行直播的战争报道,因此,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媒体显现出来的许多特征都是突破性的。紧接着本文以较大的篇幅对中美媒体的伊战报道内容进行传播学的分析。分析中美媒体如何在伊拉克战争中如何引导公众舆论。首先,中国主流媒体和美国媒体都通过给受众设置议程达到自己的宣传目的,中国主流媒体给受众设置了“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议题,而美国媒体给受众塑造的是“反对恐怖主义,激发爱国主义”的议题。同时,中美媒体都利用了媒介的拟态环境的功能给受众制造一个远离真实战争的环境,从而到达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目的。战争时期的政府都实行严格的新闻管制,政府充当了新闻内容的“把关人”,中美两国媒体受本国文化价值和价值观的影响,对新闻内容的删减加工也是有差异的。美国凭借多年的战争经验,很好的利用了传播学的舆论领袖理论,将舆论引导到有利于自己的方面。最后得出两国对伊拉克战争报道的立场不同,其根源是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同的意识形态会影响媒介功能的发挥。中国主流媒体是政府的宣传工具,准确的传达着政府的态度和主张。美国媒体在和平时期拥有监督政府的功能,但是在战争时期,受到社会舆论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媒体的报道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郑哲[4](2012)在《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对策研究 ——以铁血社区“陆军论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军队形象被普遍认为是构成军队软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信息环境日趋透明的今天,互联网涉军舆情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军队应当更为积极主动地引导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是我军开展信息化条件下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研究如何搞好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本文以铁血社区“陆军论坛”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影响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涉军负面舆情产生的原因,以期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军队和军人的特殊性、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以及舆情引导者素质偏低等。因此,要搞好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工作,必须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可以从加大舆情监控力度,完善引导机制;分析涉军舆情主体,增强引导实效;以涉军网站为切入,优化引导策略;强化涉军舆情管理,规范引导秩序等方面入手加强对负面舆情的引导。

刘文博[5](2010)在《网络群体事件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网络群体事件是指发端于网络或现实社会的某一现象或事件,在网络上出现后引起网友热议,并被广泛转载,形成一股舆论热潮,且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事件。网络社会的复杂决定了网络群体事件类型的复杂。因此,网络群体事件的分类可以按照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公众回应情况、对抗的主客体、有无矛盾基础、有无组织利益性几个维度来思考。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一般群体性事件所具有的多发性、变异性、自发性、情绪性、不稳定性等特征。除此之外,网络群体性事件还有一些独特的特性如突发性、多源性、交互性、广域性、地域差异性、难控性、可视性。纵观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模式理解为线性模式和动力模式。2003年以来,我国进入了网络群体事件的频发期,究其原因,与网络的快速发展、公民逐步成熟、转型期社会矛盾、网络媒介消费主义、地方政府处置不周、社会监督的缺失等息息相关。网络群体事件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路群体事件反映民情民意,深刻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制定,培养了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有利于我国的民主建设;另一方面也滋生了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网络审判、网络谣言等非理性因素,给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着网络群体事件的演变并产生影响?从网络舆论传播流程上来看,传统媒体是否介入并与网络舆论形成议程互动是促成网络群体事件演变且引发较大社会效应的重要因素。从网络议题看,那些具有刺激性、激发网民强烈情感、迎合受众心理需求的网络议题更容易在网络的海量信息中脱颖而出。从网络媒体看,传统媒体是否介入关系着该事件的影响力度。从传播形式上看,可感的传播形式更容易使网络舆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网络群体事件频发,也是对我国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我国政府要正确应对网络事件必须要做到快速发现网络群体事件、明确舆论主体、主动设置网络议程、认真回应质疑议题、适时进行权威评论。

丁志远[6](200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的研究趋向分析 ——基于5种学术期刊的定量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的传播学已经渐渐被学术界接受认可,并向主流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三十年来传播学研究的脉络和轨迹进行准确的把握,是对传播学进行反思的前提,是传播学学科发展的需要和优化学科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本研究从中国大陆传播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5本期刊上采集到954篇文章作为研究样本,从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研究群体三个维度对三十年来传播学研究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大陆传播学呈现明显的阶段发展的趋势,在时间分界点上往往有特殊或常规的学术事件和社会事件发生。传播学研究的领域拓展体现出明显的学术功利性的特点,即先商业后公共,先大众后小众。传播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实证典范和批判典范的方法居于主流地位,但方法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阐释典范直到近十年才开始有所发展,并一直徘徊在边缘位置。研究群体在传播学的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起到关键作用。三十年来大多数传播学的研究者是男性,喜欢合作研究,来自新闻学及相关文科,只在相关期刊上发表过一两篇文章,将个人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某一两个上。中国的传播学者们热衷于探讨本土化和国际化的问题,但中国大陆传播学仍然处于学科的引进阶段,检验性研究尚未积累到一定程度,原创性的研究尚未大量出现,所以需要重回传播学的起点才能够真正地开始本土化。

陈国洲[7](2009)在《民间力量利用网络挑战国际传播霸权的个案研究 ——以Anti-cnn网站为例》文中指出国际传播中西方国家拥有的传播霸权长期以来成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大障碍,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国际传播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不懈的追求。网络等新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发展中国家反抗国际传播霸权的无限可能,以个人为主的各种民间力量得以利用网络这种联系全球的传播方式,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在中国,各种民间力量建立的以反抗国际传播霸权为宗旨的网站自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后不断涌现。2008年“3·14事件”爆发后,类似网站更是获得了极大关注。anti-cnn网站就是此类网站中的典型代表,网站最大的特色在于以客观的态度揭露西方媒体的虚假歪曲报道,即收集西方媒体虚假报道的证据和事实真相的证据,在网站上披露。引导舆论排除过去一味谩骂一通的风气,尽量理性面对。其次,充分发挥网络这个平台开展平民传播运动。anti-cnn上揭露西方媒体的材料,介绍中国真实情况的材料,不管是视频、图片、文字全都由海内外的网民提供,实践了真正的平民国际传播的理念,反映了网络平民化的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内容分析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anti-cnn这样一个以反抗国际传播霸权为宗旨的网站进行分析,展示民间力量借助网络反抗国际传播霸权的现状,对该网站反抗霸权的特点,对其形式或者说模式进行评议,评价其效果,指出不足和给出建议。透过对一个比较成功的网络个案的研究,希望对发展中国家尤其中国的民间力量反霸的活动,起到借鉴作用。

邹军[8](2008)在《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中国网络舆论研究》文中指出网络舆论是网民在平等、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的公开表达,是民间舆论的重要形式,表现出了明显的民粹主义、非理性等特征。网络舆论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态:除了常见的新闻跟帖和网络论坛的讨论外,还有众多颇具特色的表现形态,如黑客集体攻击行动、“网络通缉”等等。与传统的舆论类型相比,网络舆论的生成过程是“可视化”的意见汇聚,表现出明显的直观性。网络舆论在中国的兴起既有赖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也归因于现实社会中民间表达渠道的不畅。研究表明,互联网提供的交流空间扩大了中国既有的公共领域,网络空间本身也初现公共领域的曙光。互联网促进了中国市民社会的成长,网络舆论与市民社会之间呈现互动与提升的相互关系。互联网对于中国政治的最大改变之一就在于广开言路。因此,网络舆论在协商民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拓展了协商民主的领域。现有的网络协商还存在很多缺陷,它既可以是民意的呈现,也可能沦为建构民意的工具。理想的网络协商还有赖于法律保障、制度建设、公共精神的培养以及知识普及等方面的配套措施。而且,网络协商只能作为协商民主的一种形式,并不能替代其它形式的协商。互联网在中国的社会运动中起着动员和抗争的重要作用。由于社会运动在中国的敏感性,运动中的网络舆论表达都不是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中进行的,网络动员和抗争受到种种限制。在社会运动中,网络舆论形态和所起的具体作用,以及网络表达的自由度都取决于社会运动的目标与国家总体利益的一致程度。作为一种民间表达,网络舆论的生成与扩散、呈现与驯化、控制与反控制体现的是现阶段的国家-社会关系。一个初具雏形的市民社会正在成长,但国家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至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在当前中国,互联网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并不能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受到各种制约,因而只能发挥有限的作用;其次,也不能排除在某些情况下网络舆论对于现实的重要影响,比如面对特定的议题或者有众多精英人物的参与,网络舆论就可能发挥强大的威力;第三,一旦真正成熟的市民社会在中国出现,民众在现实中拥有了更多的表达渠道,则网络舆论的过度繁荣就可能成为历史。

余红[9](2007)在《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 ——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文中认为网络论坛是中国网民一个重要的意见传播渠道。论坛舆论领袖对网络舆论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人民网强国社区的中日论坛为个案,采用数据挖掘、网上调查和深度访谈方法对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这个重要群体进行了实证研究。本研究首先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筛选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然后从论坛领袖地位稳定性、论坛领袖社交网络特征、论坛领袖帖子文本内容、论坛领袖人口统计学特征等多个维度刻画论坛舆论领袖特点。具体说来,本文按照如下6个步骤展开:第1步梳理国内外网络论坛和舆论领袖研究成果,提出本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2步建构网络论坛角色划分模型,筛选论坛舆论领袖。第3步分析网络舆论领袖的更替现象,探讨网络论坛舆论领袖地位稳定性。第4步从社会网视角探究网络舆论领袖在论坛社会网络中所处结构性位置以及“嵌入”位置的社会资本。第5步剖析论坛舆论领袖的议题框架。第6步描述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他们的有关表现。研究发现:(1)本研究提出的网络论坛ID类型划分模型能够有效筛选论坛舆论领袖和其它类型参与者。与自我报告法相比,该模型能精确测量每个论坛参与者的论坛影响力和声望值,排除了自我报告中自我认识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划分结果更加可信。(2)网络论坛舆论领袖存在频繁更替现象。舆论领袖变迁分为4类情况:稳定的论坛舆论领袖、比较稳定的论坛舆论领袖、动荡的论坛舆论领袖、昙花一现的领袖。其中动荡类舆论领袖和昙花一现的舆论领袖比例最大。决定舆论领袖地位更替、变迁因素是ID发帖“数量”和“质量”。发帖勤奋是成为论坛舆论领袖的必要条件,帖子质量是保持舆论领袖地位的关键因素。写作认真、态度负责、条理清晰、论证严密、言之有物的帖子能够吸引网友点击和回复,是确立稳定的论坛领袖地位的影响因素。“内容为王”是网络时代的制胜之道。(3)本研究采用ID中心性、网络规模、互选对数、密度、经纪性、中介性和结构洞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ID拥有的社会资本,发现:中日论坛领袖类ID拥有的社会资本低于靶子和焦点类ID,领袖ID的社交面、中心性、中介性明显低于后两类ID。在中日论坛,讨论多以论战形式展开。领袖类ID喜好发帖挑战靶子ID,被挑战的靶子ID选择有利的“进入快捷方式”(access)和“时机”(timing)反扑;因此,中日论坛是领袖类ID与靶子类ID争夺稀缺象征资本的“场域”,双方力量的消长决定场域的结构。(4)通过论坛舆论领袖类ID和靶子类ID的帖子文本内容的对比分析,可将中日论坛帖子的框架总结为:领袖框架和靶子框架。领袖框架=战争历史主题+政府主角;靶子框架=中日经济文化交流+非政府主角。领袖框架强调历史,靶子重视现实;领袖反省过去,靶子放眼未来;领袖着重批判,靶子呼吁友好。(5)通过网上调查和访谈揭示中日论坛舆论领袖在现实生活中并非一呼百应的人物,而是为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而努力打拼的草根百姓。一般可把他们描述为受过大专以上教育、有强烈爱国热情、收入中等偏下、对现实生活不大满意、有强烈表达欲望的中年男性。中文网络论坛舆论领袖是个值得关注的领域,需要更多客观、务实、科学、实证研究。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首次运用数据挖掘方法系统研究中文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群体,设计了网络论坛角色划分模型和分析系统(eFIAS),可以客观、准确筛选出网络论坛领袖类ID,为今后有关网络论坛舆论领袖和网络舆论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朱春阳,张国良[10](2004)在《2003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文中研究表明2003年对中国和世界而言,都异常沉重,伊拉克战争、SARS等突发性重大事件接连发生,全世界皆为之震惊。在此过程中,大众传播的作用日益引人注目--它如何为人们沟通信息、创造福祉?又如何独占话语、扭曲现实?这成为本年度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对于社会,战争与灾难当然是不幸的,但对于学术研究,却提供了观察、总结其传播规律的难得机遇。通过回顾,我们发现,这是一个收获颇丰的年度。

二、激辩在网络——从美伊之争事件看BBS对中国国际报道和国际时政讨论的拓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辩在网络——从美伊之争事件看BBS对中国国际报道和国际时政讨论的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1)自媒体评论的生态与形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自媒体界定
        1.2.2 评论生态与评论形态
        1.2.3 自媒体评论
    1.3 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研究方法
2 自媒体评论的出现及其在传播上的意义
    2.1 自媒体评论的出现
        2.1.1 自媒体评论的产生
        2.1.2 自媒体评论在中国的发展
    2.2 自媒体评论在传播上的意义
        2.2.1 普通大众自主传播
        2.2.2 多态化语言元素
        2.2.3 交互圈层的传播场域
        2.2.4 趋零距离的传播时空
3 自媒体评论的生态特征
    3.1 自媒体评论的生态环境
        3.1.1 自媒体评论的外环境
        3.1.2 自媒体评论的内环境
        3.1.3 自媒体评论的受众生态
    3.2 自媒体评论的生态特性
        3.2.1 评论的交互性
        3.2.2 评论的开放性
        3.2.3 评论的参与性
        3.2.4 评论的随意性
4 自媒体评论的形态和特点分析
    4.1 论坛/BBS评论
        4.1.1 主贴评论
        4.1.2 回帖评论
    4.2 博客新闻评论
        4.2.1 主题评论
        4.2.2 访客评论
    4.3 微博评论
        4.3.1 直评
        4.3.2 互评
    4.4 微信评论
        4.4.1 推送评论
        4.4.2 互动评论
5 自媒体评论的文化张力及其社会影响
    5.1 作为“媒介信息”为人们展开了独特的文化时空
    5.2 积极的社会作用
        5.2.1 拓展言论空间
        5.2.2 整合评论传播
        5.2.3 强化舆论监督
    5.3 消极的社会影响
        5.3.1 冲击道德底线
        5.3.2 评论偏颇失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2)网络评论的样式及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网络评论生成的生态环境
    2.1 互联网应用服务不断创新
    2.2 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舆论场域
    2.3 时空与互动
3 网络评论的体裁样式
    3.1 网络评论范畴的界定
    3.2 网络评论的分类及依据
4 网络评论的结构语言特点
    4.1 言论频道评论及其特点
    4.2 新闻跟帖评论及其特点
    4.3 论坛/BBS 评论及其特点
    4.4 博客评论及其特点
    4.5 微博评论及其特点
5 网络评论创新的意义
    5.1 新闻格局层面的意义
    5.2 意见表达层面的意义
6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伊拉克战争中中美媒体报道差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第2章 美国媒体伊拉克战争报道新特点
    2.1 以记者“嵌入”的方式报道伊拉克战争
    2.2 对伊拉克战争进行全程直播报道
    2.3 对伊拉克战争进行“立体式”报道
第3章 伊拉克战争中中国媒体的突破性特征
    3.1 中国媒体首次对战争进行直播
    3.2 突显战地记者形象,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
    3.3 中国媒体受众对战争信息的反馈明显增加
第4章 伊拉克战争期间战争报道的传播学分析
    4.1 伊拉克战争报道的议程是如何被设置的
        4.1.1 美国政府渲染“恐怖主义”和“爱国主义”来引导受众
        4.1.2 美国媒体与军方制造“铜像倒塌”与“女兵林奇”事件来引导舆论
        4.1.3 中国主流媒体侧重于“反战”和“维和”立场的宣传
    4.2 战时媒体创造战争的“虚拟环境”来诱导受众
        4.2.1 美国媒体对战争进行“解放”者形象的再塑造
        4.2.2 中国主流媒体进行“反战”议题的传播
    4.3 中美媒体对新闻报道的选取受其国家观念和文化价值的影响
        4.3.1 国家利益与新闻选择上的冲突
        4.3.2 对本国价值观念和文化的认同也影响着“把关人”对新闻的选择
    4.4 美国军方和政府通过控制舆论权威来进行舆论操控
        4.4.1 战时政府领导人通过频繁接受采访来引导舆论
        4.4.2 受众中的“社会精英”也可以操纵舆论的走向
        4.4.3 新闻媒体人员所表达的观点受到国家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注释
致谢

(4)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对策研究 ——以铁血社区“陆军论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设计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创新点和难点
第二章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概述
    2.1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概念及表现途径
        2.1.1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相关概念界定
        2.1.2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的表现途径
    2.2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的主要构成要素
        2.2.1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中的网民
        2.2.2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中的涉军事务
        2.2.3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中网民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
    2.3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的主要危害
        2.3.1 泄露军事秘密
        2.3.2 掩饰真相、混淆视听
        2.3.3 损害军队军人形象
第三章 “陆军论坛”涉军负面舆情研究
    3.1 “陆军论坛”网民特征分析
        3.1.1 “陆军论坛”网民的结构特征
        3.1.2 “陆军论坛”网民的行为特征
        3.1.3 “陆军论坛”网民的心理特征
    3.2 “陆军论坛”中容易引发涉军负面舆情的几类涉军话题
        3.2.1 体制编制类
        3.2.2 作战能力类
        3.2.3 军民纠纷类
        3.2.4 涉军经历类
        3.2.5 军事装备类
        3.2.6 其他涉军类
    3.3 “陆军论坛”涉军负面舆情的主要特点
        3.3.1 内容复杂性
        3.3.2 快速传播性
        3.3.3 情绪感染性
        3.3.4 总体可控性
第四章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产生的原因分析
    4.1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4.2 军队和军人的特殊性
    4.3 负面舆情监管难度大
    4.4 舆情引导者素质偏低
第五章 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对策建议
    5.1 加大舆情监控力度,健全引导机制
        5.1.1 加快建成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监控系统
        5.1.2 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
        5.1.3 健全军地互联网涉军舆情引导协作机制
    5.2 分析涉军舆情主体,增强引导实效
        5.2.1 研究涉军舆情主体行为习惯,紧抓队伍建设
        5.2.2 研究涉军舆情主体心理需求,提高引导技巧
    5.3 以涉军网站为切入,优化引导策略
        5.3.1 加快涉军网站中强势论坛的建设
        5.3.2 强化涉军网络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5.3.3 培养涉军论坛的“意见领袖”
    5.4 强化涉军舆情管理,规范引导秩序
        5.4.1 法律法规规范
        5.4.2 技术手段防范
        5.4.3 思想道德约束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陆军论坛网民结构调查问卷

(5)网络群体事件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网络群体事件的定义、类型、特征
    1.1 网络群体事件的定义
    1.2 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
        1.2.1 按照信息来源划分
        1.2.2 按照事件性质划分
        1.2.3 按照公众回应情况划分
        1.2.4 按照对抗的主客体划分
        1.2.5 按照有无矛盾基础划分
        1.2.6 按照有无组织性、直接利益性划分
    1.3 网络群体事件的特征
        1.3.1 突发性
        1.3.2 多源性
        1.3.3 交互性
        1.3.4 广域性
        1.3.5 地域差异性
        1.3.6 难控性
        1.3.7 可视性
第二章 网络群体事件的形成模式及兴起原因
    2.1 网络群体事件形成模式
        2.1.1 线性模式
        2.1.2 动力模式
    2.2 网络群体事件兴起的原因
        2.2.1 网络传播的优势
        2.2.2 公民逐步成熟
        2.2.3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加剧
        2.2.4 网络媒介消费主义
        2.2.5 民意表达渠道不畅通
第三章 网络群体事件的影响
    3.1. 对事件本身的影响
    3.2 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3.2.1. 网民政治参与的空前活跃
        3.2.2 话语霸权的瓦解
    3.3 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3.3.1 对公共决策的积极影响
        3.3.2 对公共决策的不利影响
    3.4 对公众的影响
        3.4.1 公众的"助听器"
        3.4.2 催生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3.5 容易滋生网络暴力
    3.6 容易滋生民粹主义
    3.7 容易滋生网络谣言
    3.8 容易成为消解社会凝聚力的"离心器"
第四章 网络群体事件影响力的因素分析
    4.1 焦点议题
        4.1.1 刺激性
        4.1.2 能够激发受众强烈的情感
        4.1.3 迎合社会心理期待
    4.2 文化制度环境
        4.2.1 民族文化环境
        4.2.2 法律与制度环境
        4.2.3 网络伦理道德
    4.3 传统媒体介入程度
        4.3.1 传统媒体介入
        4.3.2 传统媒体失语
    4.4 传播形式
    4.5 网民行为
        4.5.1. 改写事件进程
        4.5.2 网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
    4.6 网民群体心理
        4.6.1 群体极化现象
        4.6.2 集体无意识现象
    4.7 政府行为
第五章 网络群体事件的应对策略
    5.1 政府应对策略
        5.1.1 建立舆情预警系统,快速发现网上舆情
        5.1.2 主动设置网络议程,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5.1.3 采取恰当回应方式,认真回应质疑议题
        5.1.4 适时进行权威评论,引导主流言论
    5.2 公众应对策略
    5.3 媒体应对策略
        5.3.1 强化"把关人"的角色
        5.3.2 促进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良性互动
        5.3.3 培养"意见领袖",引导网民自我教育
        5.3.4 遵守职业道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的研究趋向分析 ——基于5种学术期刊的定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目次
1 导言
    1.1 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引入
    1.2 作为反思性知识的本研究
2 反思传播学研究的研究
    2.1 传播学发展的阶段划分
    2.2 传播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2.3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扩散
    2.4 传播学研究群体的扩大
    2.5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迷思
3 研究方案设计
    3.1 学术刊物的选择
    3.2 精简化处理
        3.2.1 传播学
        3.2.2 研究
    3.3 变量设计
    3.4 缺失值的处理
4 统计数据分析
    4.1 传播学研究的阶段划分
    4.2 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分布
    4.3 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多样
    4.4 传播学研究群体的变化
5 研究问题讨论
    5.1 双解: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5.1.1 学术特殊事件
        5.1.2 社会常态进程
        5.1.3 政治风向转换
    5.2 改革:丰富的现实学术资源
    5.3 学者:学术研究的创造力量
        5.3.1 研究方法的训练
        5.3.2 传播教育的发展
        5.3.3 海归学者的作用
    5.4 西化:本土化的现实可能路径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附图
作者简介

(7)民间力量利用网络挑战国际传播霸权的个案研究 ——以Anti-cnn网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概念界定
    三、选择ANTI-CNN做个案研究的典型性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设计
    七、研究限制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弥漫的霸权:国际传播霸权现状
        一、国际传播中的霸权与反霸权
        二、中国反抗国际传播霸权的斗争
        三、对国际传播霸权的理论研究
    第二节 希望: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
        一、互联网对反霸带来的无限可能
        二、有关利用互联网对外传播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ANTI-CNN网站挑战国际传播霸权的内容分析
    第一节 ANTI-CNN网站“经典首页”内容分析
        一、报道形式分析
        二、新闻来源分析
        三、报道特点分析
    第二节 ANTI-CNN网站编译资料内容分析
        一、报道内容分析
        二、消息来源分析
        三、报道基调分析
        四、报道区域分布数量分析
    第三节 ANTI-CNN网站有关“3·14”事件舆论分析
        一、舆论理性程度分析
        二、舆论推动事件进程分析
    第四节 ANTI-CNN传播中国文化的内容分析
        一、报道形式分析
        二、报道内容分析
        三、消息来源分析
        四、报道来源与报道内容
        五、小结
第四章 研究思考
    第一节 ANTI-CNN在反抗国际传播霸权中取得的经验
    第二节 ANTI-CNN在反抗国际传播霸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8)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中国网络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舆论"的含义与舆论研究回顾
        一、舆论的概念及研究概述
        二、舆论、舆情和民意:概念辨析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含义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网络舆论的含义
        二、关于中国网络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为民间表达的网络舆论
    第一节 网络舆论主体的"草根性"
        一、网络舆论主体的总体特征
        二、网络舆论主体的倾向
        三、对网络政治舆论主体的重点考察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民意彰显
        一、网络舆论是民意表达的重要形式
        二、网络舆论的民粹主义、非理性和全球化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样化与直观性:网络舆论的形态和生成
    第一节 网络舆论的主要形态
        一、以新闻跟帖为代表的传统网络舆论形态
        二、以"网络通缉"为代表的"另类"网络舆论形态
        三、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网络舆论形态
    第二节 网络舆论的生成:"可视化"的意见汇聚
        一、网络舆论的生成路径:基于信息来源与流动的考察
        二、网络舆论的触发机制和生成标志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互动与提升:网络舆论与当代中国市民社会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局部呈现
        一、公共领域的概念及其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
        二、"华南虎"风波:网络狂欢背后的理性表达
        三、互联网公共领域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互联网与中国市民社会的相互作用
        一、市民社会的基本概念及中国的市民社会
        二、网络表达对市民社会的提升
        三、市民社会的发展促进网络舆论的进一步繁荣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呈现与建构:协商民主实践中的网络舆论
    第一节 互联网对协商民主的拓展
        一、协商民主的一般理论
        二、网络公共领域对协商民主的有限推进
    第二节 网络协商的实现:以中国公众假期调整为例
        一、背景
        二、网络协商的主要形态:网上调查和网络讨论
        三、协商过程:被建构的舆论与自在的民意
    第三节 网络协商:在理性与非理性、开放与封闭之间
        一、理性协商与非理性宣泄并存
        二、网络参与的开放与限制
        三、网络协商的前景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员与抗争:社会运动中的网络舆论
    第一节 社会运动与传媒:中西对比
        一、西方社会运动对传统媒体的依赖
        二、互联网等新媒体构成中国社会运动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 案例解析:对三起社会运动的考察
        一、三起社会运动的概况
        二、博客与QQ群在运动动员中的重要作用
        三、网络签名促成跨国公共领域的出现
    第三节 社会运动中的网络表达:官-民的互动与博弈
        一、网络舆论的表现形态和作用受制于运动的性质及其目标
        二、网络动员有效性的前提是网络舆论话语与国家保持一致
        三、网络表达的弹性自由与刚性控制
    本章小结
结语:国家-社会关系中的互联网及网络舆论的走向
    一、互联网促进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型
    二、网络舆论的未来走向
参考文献
后记

(9)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 ——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2.1 BBS 研究综述
        1.2.2 舆论领袖(opinion leader/opinion leadership)研究综述
        1.2.3 网络舆论领袖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难点和创新
    1.6 基本思路和方法
2 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筛选
    2.1 关键概念的界定
    2.2 测量
        2.2.1 影响力的测量
        2.2.2 声望的测量
    2.3 数据分析框架
    2.4 抽样和编码
        2.4.1 抽样
        2.4.2 编码
    2.5 计算机辅助数据收集
    2.6 论坛舆论领袖筛选
        2.6.1 筛选方法
        2.6.2 中日论坛参与者的描述性分析
        2.6.3 影响力测量效度
        2.6.4 聚类分析结果
        2.6.5 聚类效果评估
    2.7 不同类型论坛ID 的形象比较
3 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更替
    3.1 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更替
        3.1.1 论坛7 月舆论领袖
        3.1.2 论坛8 月舆论领袖
        3.1.3 论坛9 月舆论领袖
        3.1.4 论坛10 月舆论领袖
        3.1.5 论坛11 月舆论领袖
        3.1.6 论坛12 月舆论领袖
    3.2 论坛舆论领袖地位稳定性
        3.2.1 稳定的论坛舆论领袖
        3.2.2 较为稳定的论坛舆论领袖
        3.2.3 动荡的论坛舆论领袖
        3.2.4 昙花一现的领袖
    3.3 谁能成为论坛舆论领袖
4 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社会网络
    4.1 社会网分析方法说明
    4.2 社会资本测量指标
    4.3 中日论坛各类ID 社会网指标比较
    4.4 社会图和小团体分析
    4.5 争夺“象征资本”的“场域”
5 网络论坛舆论领袖的议题框架
    5.1 框架分析概述
    5.2 抽样设计
    5.3 研究类目(变量)
        5.3.1 态度分析
        5.3.2 来源分析
        5.3.3 题材分析
        5.3.4 主角
        5.3.5 主题
    5.4 统计结果及量化分析
        5.4.1 态度分析
        5.4.2 来源分析
        5.4.3 题材分析
        5.4.4 主题分析
        5.4.5 主角分析
        5.4.6 交互分析
        5.4.7 统计分析小结
    5.5 历史不容忘却:惨痛的集体记忆
6 舆论领袖类ID 特征描述和表现分析
    6.1 对中日论坛网友调查的说明
    6.2 中日论坛网友调查的结果描述
    6.3 中日论坛领袖类ID 的特征描述
    6.4 中日论坛领袖类ID 在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表现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1、中文参考文献
    2、英文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2 中日论坛帖子流量
附录3 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分词规范
附录4-1 主帖数直方图
附录4-2 总跟帖直方图
附录4-3 赞同票直方图
附录4-4 反对票直方图
附录4-5 影响力直方图
附录5 ID 影响力、ID 所发主帖数、回帖数、ID 被跟帖数、正响应值、负响应值、响应值和认同值的相关系数矩阵
附录6 中日论坛部分ID 相关信息
附录7 9 月派系图
附录8 11 月派系图
附录9 不同类型ID 社交网络差异的方差分析
附录10 7.7 日中日论坛发帖
附录11 调查问卷

四、激辩在网络——从美伊之争事件看BBS对中国国际报道和国际时政讨论的拓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媒体评论的生态与形态分析[D]. 胡佩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6)
  • [2]网络评论的样式及特点分析[D]. 卢玉芝.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3]伊拉克战争中中美媒体报道差异性研究[D]. 赵洹琪. 吉林大学, 2014(09)
  • [4]互联网涉军负面舆情引导对策研究 ——以铁血社区“陆军论坛”为例[D]. 郑哲.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2(03)
  • [5]网络群体事件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初探[D]. 刘文博. 中南大学, 2010(02)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的研究趋向分析 ——基于5种学术期刊的定量分析[D]. 丁志远. 浙江大学, 2009(08)
  • [7]民间力量利用网络挑战国际传播霸权的个案研究 ——以Anti-cnn网站为例[D]. 陈国洲. 兰州大学, 2009(01)
  • [8]虚拟世界的民间表达 ——中国网络舆论研究[D]. 邹军. 复旦大学, 2008(03)
  • [9]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 ——以强国社区中日论坛为例[D]. 余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10]2003年中国传播学研究回顾[J]. 朱春阳,张国良. 新闻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网络辩论:从美伊争端看BBS扩大中国国际覆盖面和国际时事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