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

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

一、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廖仁郎[1](2021)在《百年大变局视野下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研究》文中认为

郭鸿炜[2](2021)在《论“一带一路”实践对中国与周边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文中研究表明

李燕冰[3](2021)在《中印缅交角地区地缘环境的时空演变及演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彭昕[4](2021)在《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文中提出国际制度的发展有深化合作和扩大规模两个方向。相对于深化合作直接实现内部提质、进一步促进制度的发展,制度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制度成员的增多,如若不基于强有力的约束协调,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制度功能的发挥、威胁制度的未来发展。诸如欧盟等强制度,因扩员而引起的内部协调困难、一体化进程延缓等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约束力较弱的国际制度扩员就更易引起功能涣散、治理低效等问题。因此,弱约束性制度理应倾向于深化合作,谨慎扩员。然而,针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实践的经验观察发现,即便在组织面临迫切提质需求的情况下,弱约束性制度仍然实现了扩员。这一选择逻辑上的反常构成了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所在:弱约束性制度为何选择扩员?弱约束性制度如何应对扩员后的功能低效?针对这一问题,就学理基础而言,制度变迁研究构成了研究的宏观理论背景;就经验积累而言,上海合作组织的相关数据与文献为本文提供案例检验基础。但通过对既有研究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以功能主义和理性选择为导向,大量聚焦强制度扩员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对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问题提供有效解释。针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制度扩员的经验研究,缺乏更进一步的学理提炼与整合,存在理论性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采用分析折中主义方法,在制度具备包容性特征且处于协调性制度互动背景的前提下,围绕国际制度功能的多重性内涵,提出了影响弱约束性制度扩员实现的权力制衡、规范扩散以及功能补偿三项基本假设。将其分别带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从搁置(2001年至2007年)到进行法律准备(2008年至2014年)再到最终落实(2015年至2017年)的三个具体阶段予以验证。就上海合作组织案例而言,针对其弱约束性特征的判定既有其结构性的客观原因,也依据其一系列主观的规则设定。作为一项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主导的区域间合作制度,上海合作组织具有基本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特征;同一空间内众多的相似性制度供给,也在大国利益和小国需求的彼此兼容中维持了基本协调的互动关系。以此为前提,通过历时性比较上合组织扩员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发现:第一,在俄罗斯视角下,由于对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威胁感知不断提升,受到中国实力提升对中亚经济影响力增强的压力,其权力制衡需求呈现了持续增强,因此俄始终致力于积极推动扩员,以便更好地发挥制度作为软制衡工具的作用;第二,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背景下,上合组织的制度成熟、成员国的实力增长以及参与全球治理的意愿提升“上海精神”这一核心规范出现了日益增强的扩散需求,推升了各成员国寄希望于通过扩员提升制度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倾向;第三,2015年“一带一盟”对接的实现、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确立,通过制度间功能协调上合组织突破原有功能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扩员引起的功能弱化问题,解决了成员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引起低效问题的后顾之忧。基于系统的理论假设和经验论证,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制度成员国权力制衡和规范扩散需求的提升增强了制度扩员的可能,但不足以促成扩员的最终实现;功能补偿的出现,是在前两项需求不断增长、扩员可能不断累积的情况下促使上合扩员决策得以最终达成的决定性因素。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对当前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分析总结出可资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一系列弱约束性国际制度借鉴的发展经验和政策建议:在逆全球化时代、国际制度普遍趋弱的大背景下,不论是既有弱约束性制度的未来发展,还是后发力量类似的制度供给,都应在关注内部功能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间关系的维护,避免碎片化引起的制度消耗,追求在协调型互动中形成制度间功能的补偿甚至借用。2021年适逢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本文对于上合扩员的关注,不仅仅局限于已完成的扩员实践,还在明晰扩员依据的基础上对上合新阶段从制度协调中获取的新兴发展动力做出了积极评估与展望。

樊丛维[5](2021)在《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不断在印证这一事实。而中国近代以来的心路历程也在告诫着我们,只有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经略海洋,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此为背景,中国适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海洋强国战略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对其研究也需要运用更加多维、更加独特的视角,从而为海洋强国的建设贡献出更多力量。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科技在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等众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海洋事业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科技兴海应当成为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文章第一部分是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首先要从理论角度重新审视科技与海洋战略的关系,从传统海洋战略理论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中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探寻理论基础。同时,根据对现有官方文件的全面解读,可以将海洋强国战略划分成四个维度,即海洋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环境、海洋科技。由此可见,海洋科技是海洋强国战略的其中一个层面。因此,科技兴海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兴海对于维护海洋安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海洋环境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作用于其他三个维度的变量对海洋强国战略整体施加影响,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引领全局的作用。文章第二部分注重研究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在科技兴海的助推下,中国应当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建设和平性海洋强国;同时,发挥科技要素的核心作用,实现规则引领、理念引领、路径引领,建设引领型海洋强国;最后,要不断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建设负责任海洋强国。进而以目标为指引,推动中国加速建设海洋强国。文章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科技的进步扩充了海洋安全的内涵,同时也加剧了海洋权益争端,进而强化国家间了海上对抗的风险,海洋安全形势因此变的更为复杂;同时,科技要素强化了世界上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与意愿,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极化趋势明显;最后,在科技要素的推动下,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了新的特征,新兴海洋议题也在不断出现,而且海洋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海洋政治议题不断增多。有鉴于此,应当准确定位当前挑战,仔细审视现实问题,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基础。文章第四部分拟为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提供路径选择。中国为了更好地迎接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必须发挥科技要素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现实挑战,中国需要依照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建设目标,对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做出筹划。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维护地区海洋安全、提升海洋行为能力三大领域重点发力,并通过科技要素对这三个方面提供强大的支撑,有序推中国海洋强国建设。

张玲潇[6](2021)在《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战略传播角度系统而深入地剖析了中国高铁产业自诞生以来12年间(2008—2019)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试图从共识性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建构产业认同和实现产业利益的价值。本文试图回答三个基本问题:1)高铁产业诞生以来开展了哪些战略传播活动,有什么特征?2)高铁产业战略传播与产业认同建构的关系如何?3)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在提升高铁品牌形象,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舆论环境以及促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方面有哪些效果?本文主体部分有十章。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对相关概念、理论和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至第五章,关注于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活动,从战略传播背景、运行机制、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四个方面展开。第二章是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国内外背景回顾;第三章是对以铁道部为主导的战略传播运行机制的研究;第四章是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以报纸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和借力国际会议、展览等形式的组织传播的研究;第五章是从主题设置、叙事方式、表现形式等三个方面对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战略传播内容进行分析。第六章至第九章,关注于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战略传播。其中第六章聚焦高铁“走出去”的政治、经济、文化战略价值分析。第七章对“走出去”阶段的高铁多主体联动传播和多层级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进行研究;第八章对政府和企业层面的高铁外交公关,与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组织传播和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三种战略传播手段进行了梳理;第九章对高铁战略传播的内容与形式做了深入探究,这个阶段传播善用第三方视角讲故事,主题更贴近受众,话语方式也更吸引人。第十章,借鉴建构主义学派的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形成与转化理论,分析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及未来改进策略。结语,对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和“走出去”阶段两个时期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回顾,得出战略传播是增进国内外受众对产业的理解与认同的重要途径的结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多学科理论交叉运用的方法。在深度挖掘、收集、整理高铁诞生十余年以来的相关史实基础上,对不同时期大众传播媒体关于高铁的报道,以及高铁产业通过官方网站及社交媒体等发布的新闻文本,分别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解读。同时,结合深度访谈法,选取高铁企业宣传部门负责人、轨道交通领域高校学者和高铁工程师等受访者进行深度访谈,获得研究所需要的一手资料,并运用多学科理论深入分析和总结高铁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整体勾画。本文创新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往关于高铁产业的研究,大多是从经济、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理论视角进行的,而从战略传播角度关注高铁产业的比较少见,本文用战略传播理论考察高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是对前人研究的较好补充。第二,论文对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历史进行了整体勾画,分析并总结了其不同时期传播活动的战略性特征,并借用多学科理论对原始文献和调查材料进行了多角度分析与解读。论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献价值。第三,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派的认同建构理论对高铁产业的战略传播实践进行分析,从认同视角考察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对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探究战略传播与认同建构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理论进行拓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在社会急剧转型、世界经济低迷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的多重背景下,高铁产业正面临着国内认同和国际认同的双重建构任务。在认同的建构中,信息的传播是核心和关键,通过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有利于实现受众态度转变和行为转化。高铁产业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多元传播主体、整合各种传播手段和渠道,针对国内外受众开展的战略传播活动是实现高铁产业国内和国际认同的有效方式,同时对于产业利益的最终实现和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都有积极促进作用。

于红丽[7](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龚克里[8](2020)在《“南海仲裁案”背景下柬埔寨的地缘政治行为及其影响》文中认为南海问题一直是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2012年黄岩岛事件引发的“南海仲裁案”则是南海问题长期以来的一个缩影,其实质是域内国家之间海域主权、岛屿纷争、资源争端等内在矛盾,和域外大国以遏制和围堵中国崛起的战略目的而进行干预介入的外在矛盾,双层因素下产生的一场无法理依据的“政治闹剧”。本文主要依据边缘地带理论,一方面分析了南海处于边缘地带的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围绕南海问题所产生的大国地缘战略博弈;另一方面剖析了柬埔寨的地缘环境及其地缘政治格局,以及其在“南海仲裁案”背景下的地缘抉择,探究其对自身地缘结构的认知和地缘战略及利益诉求,并梳理其地缘政治行为对地区地缘格局的影响,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柬埔寨在“南海仲裁案”中选择站边中国的地缘政治行为是其国家地缘战略的体现,也是其根据周边和全球格局演变的判断,自身短期利益与国家利益长远发展之间博弈的结果。二是柬埔寨在南海格局演变过程中利用自身地理位置上处于南海海域边缘的地缘环境特征却又非南海问题争端国的另外一种“域外”第三方身份,根据其国家地缘战略利益需要,主动对“南海仲裁案”地缘政治博弈事件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地区地缘形势紧张的关键时刻,成为地区地缘格局走向的关键“楔子”,撬动地区地缘格局的演变和大国博弈格局的变动,凸显了其地缘价值,并据此掌握地缘政治的主动权,为国内政局稳定,经济发展获得长远交易的筹码。三是事件的影响上一方面对相关博弈参与方如柬埔寨自身、中国、南海利益攸关方及域外大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改变地区地缘格局塑造进程,另一方面对于小国介入大国地缘竞争,博取对自身利益方面将成为一个地缘博弈上的典型的案例。

叶帅[9](2019)在《乌克兰地缘环境的定量评价及演变机制研究 ——基于主体间性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欧美与俄并没有真正的实现增信释疑。为防止俄罗斯再次成为控制欧亚大陆的“欧亚帝国”,欧美急需在东欧寻找一个有效制约俄罗斯的战略支点,乌克兰是其最佳选项。对于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则是其抗衡欧美的前沿哨所和战略缓冲区。乌克兰俨然成为了欧美国家和俄罗斯的地缘战略交汇区,其地缘环境充满变数。本文首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有机融合了地缘政治、地缘环境、主体间性、国际关系、地缘位势等理论,构建了乌克兰地缘环境定量评价的数学模型和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历史时期乌克兰地缘环境变迁的考察,挖掘出乌克兰地缘环境的演变具有主体间属性,即周边地缘行为体对其进行交互式争夺是其地缘环境演变的主要原因。并在主体间性视角下对2013年乌克兰危机这一地缘环境剧烈变化的标志性事件进行了解读,明确了近年来影响乌克兰地缘环境变化的主要地缘行为体是美国、德国、法国等欧美国家和俄罗斯。然后在地缘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指导下,利用所构建的地缘环境评价模型对2000年至2017年18年间的乌克兰地缘环境进行量化评价;最后,根据定量评估的结果分析近年来乌克兰地缘环境发展态势以及俄罗斯、德国、法国和美国在乌克兰地缘位势状况。并结合影响乌克兰地缘环境演变的地缘因子凝练出地缘环境演变的核心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近年来乌克兰地缘环境呈现向好的态势发展,但波动较大,未来乌克兰地缘环境还会出现间歇式动荡;(2)俄罗斯在乌克兰地缘位势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呈波动上升趋势;(3)德国在乌克兰的地缘位势略有升降,近年来有稳中有升的趋势,法国和美国在乌地缘位势一直比较平稳;(4)欧美国家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博弈是乌克兰地缘环境演变的幕后推手;(5)特殊而复杂的地理环境是乌克兰地缘环境恶化的导火索;(6)主体间性是乌克兰地缘环境变迁的根本驱动。作为地缘战略交汇区的乌克兰,其地缘环境的演变对正处于大国崛起路上的中国处理周边地缘政治事件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为突破美国及其盟友围堵,消弭其负面效应,未来中国应做到以下几点:(1)强化对周边大国战略交汇区的地缘位势,力争成为核心利益区的主导力量;(2)提升自身战略定力,避免落入被“驯化”成对立面的地缘战略圈套;(3)杜绝焦点地区“二元”地缘结构的形成,优化自身发展的周边地缘环境;(4)保持国防建设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5)加大中美经贸联系,提高双边相互依赖度,构建中美命运共同体。

何冬梅[10](2019)在《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研究 ——以缅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麦金德的陆权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论、科恩的“多极世界模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等地缘战略理论都不同程度的强调了不同地理区位的地缘战略意义,而大国对重要地缘战略区位的争夺导致国家地缘战略在地理空间上的交汇,从而产生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的地缘环境变化复杂多变。当前,中国周边形成了多个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缅甸就是其中之一。缅甸自独立后国内军政府和少数民族冲突不断,但近年冲突逐渐走向国际化,同时缅甸也是中国“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未来缅甸在大国角逐下其地缘环境发展态势充满变数。因此本文以缅甸为例来探讨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这对维护中国周边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主要过程与结果如下:首先,在现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全球地缘战略交汇区的历史演变,得出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是随着大国地缘战略的调整而不断变化的,而欧亚大陆一直是地缘战略的核心区域,中国周边是地缘战略的重点区域,并分析了当前中国周边的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其次,以中国周边的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之一的缅甸为例,通过对缅甸发展历史的分析,得出缅甸在二战期间和2010年民主化改革开始后的这两个时期成为了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并对这两个时期的地缘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再对近年缅甸地缘环境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显示2010年后缅甸地缘环境虽波动较大但仍处于平稳状态。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建构主义方法分析得出在全球政治经济变化的背景和交汇区地缘环境状况的前提条件之下,地缘战略的主体间性是地缘环境演变的主导力,大国地缘安全与利益是驱动力,地缘区位价值的变化是地缘环境演变的制约力。最后根据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提出维护我国周边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建议。

二、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4)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问题与选题意义
    二、既有研究回顾与评析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弱约束性制度为何扩员
    第二节 国际制度趋弱的现实背景
    第三节 既有学理逻辑的解释与不足
第二章 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可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弱约束性制度
    第二节 两个假定:包容性制度、协调型互动
    第三节 三个假设:权力制衡、规范扩散、功能补偿
第三章 案例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问题概述
    第二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弱约束性界定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的包容性特征和制度互动背景
第四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权力制衡需求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相关权力要素:俄罗斯、美欧、中国
    第二节 权力制衡需求:俄罗斯视角下的制衡需求与制衡可能
    第三节 权力制衡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本章小结 权力制衡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第五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规范扩散需求
    第一节 上合组织的价值规范要素:“上海精神”
    第二节 规范扩散需求:“上海精神”的扩散需求与扩散路径
    第三节 规范扩散需求对扩员进程的推动:历时比较
    本章小结 规范扩散需求影响但不决定弱约束性制度扩员
第六章 案例检验:上海合作组织扩员中的功能补偿
    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对接平台”定位的出现
    第二节 在对接协调中获取功能补偿的可行性论证
    第三节 功能补偿对扩员决策的决定性影响
    本章小结 功能补偿是弱约束性制度扩员的必要条件
总结
    一、总结与结论
    二、基于结论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5)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综述评析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基础
        一、传统海洋战略理论
        二、现代海洋战略理论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维度
        一、海洋安全维度
        二、海洋经济维度
        三、海洋环境维度
        四、海洋科技维度
    第三节 科技兴海在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中的地位
        一、维护海洋安全的核心要素
        二、发展海洋经济的关键支撑
        三、改善海洋环境的主要路径
第二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目标
    第一节 和平性海洋强国
        一、注重科技手段和平解决海洋争端
        二、依靠科技实力妥善应对海上威胁
        三、发挥科技效能稳定地区海洋秩序
    第二节 引领型海洋强国
        一、规则引领
        二、理念引领
        三、路径引领
    第三节 负责任海洋强国
        一、提升公共产品供给质量
        二、强化全球治理参与能力
        三、夯实国际海洋合作基石
第三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科技要素促使海洋安全形势更为复杂
        一、扩展海洋安全内涵
        二、加剧海洋权益争端
        三、强化海上对抗风险
    第二节 科技要素加速世界海洋格局极化趋势
        一、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海洋能力
        二、科技要素强化海洋强国的涉海意愿
        三、科技要素推动世界海洋格局发展失衡
    第三节 科技要素引导国际海洋政治议题增多
        一、传统海洋议题发展出新特征
        二、新兴海洋提议不断涌现
        三、海洋提议与其他国际政治议题联系日益紧密
第四章 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建设海洋强国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释放科技潜力,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一、提升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品质
        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秩序职能
        三、丰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内涵
    第二节 匹配科技实力,维护地区海洋安全秩序
        一、坚持防御性海洋安全战略
        二、科技升级提升蓝水海军战力
        三、科技助力拓展海军职能
    第三节 借助科技路径,提升中国海洋行为能力
        一、运用科技手段,增强海洋管理能力
        二、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海洋经济质量
        三、提升创新能力,助力海洋科技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科技成果
致谢

(6)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概念、理论与相关文献综述
    第—节 概念界定
        一、高铁与高铁产业
        二、战略传播
    第二节 战略传播理论探讨
        一、战略传播机制的整体性与协同性
        二、战略传播内容彰显软实力
        三、战略传播手段多样与整合
        四、战略传播受众具有针对性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高铁产业的多面向研究
        二、国家和企业层面的战略传播研究
        三、企业声誉管理、品牌形象等相关研究
第二章 中国高铁产业早期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节 中国高铁诞生前的国内铁路发展现状
    第二节 中国高铁发展相关问题的论争与博弈
        一、关于高铁建设时间的论争
        二、关于高铁建设技术的论争
        三、关于高铁建设路线的论争
    第三节 中国高铁在挫折中负重前行
第三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高度集中的全行业整体协同体制
        二、高度集中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铁道部主导的战略传播议程设置机制
        二、新媒体环境下产业内部舆情处置机制
第四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与意见领袖二次传播
    第二节 借力国际会议和展览扩大影响力
    第三节 与各种国际组织互动交流
第五章 高铁产业早期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一节 主题设置:官方主导议题
        一、中国高铁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应
        二、中国高铁建设的国际影响
        三、中国高铁知识产权与技术创新成就
        四、高铁建设中争议问题的回应
    第二节 叙事方式:官方叙事、以我为主
        一、叙事宏大、秀成就
        二、借媒体采访传达高铁产业观点
    第三节 表现形式:相对传统与单一
        一、话语风格体现“优越感”
        二、视觉符号略显”单一化”
第六章 中国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内背景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的战略优势分析
第七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机制
    第一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一、企业主导与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
        二、多主体合作的战略传播组织架构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运行机制
        一、顶层设计下的多主体联动机制
        二、多层级的利益相关群体对话合作机制
第八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手段
    第一节 致力于关系建立的人际传播
        一、国家领导人的高铁外交
        二、企业领导的高铁公关
    第二节 与各团体和机构对话的组织传播
        一、参加或主办各种国际展览、展会
        二、与各种国际组织、团体开展交流
        三、利用企业自营媒体开展传播活动
    第三节 引导国内外舆论的大众传播
        一、企业借力国内主流媒体外宣平台开展传播
        二、借力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及本土媒体
第九章 高铁产业“走出去”阶段战略传播内容
    第—节 主题设置:有高度、有温度
        一、展示企业实力,善于“借嘴说话”
        二、分享合作成果,彰显共赢理念
        三、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国际关切
    第二节 叙事方式:受众视角,故事呈现
        一、主动讲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二、借第三方之口讲故事体现可信性
    第三节 表现形式:诉诸视觉与互联网语言
        一、视听元素多彩呈现
        二、话语内容吸引力强
第十章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建构
    第—节 战略传播对于产业认同建构的价值
        一、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认同建构
        二、相互依存、社会互动与认同建构
        三、第三方身份再现共同命运情景
        四、扩大共识以形成同质性认知
    第二节 中国高铁产业国际认同现状
        一、中国高铁产业的朋友认同现状
        二、中国高铁产业的竞争对手认同现状
    第三节 中国高铁产业认同层次提升策略
        一、朋友关系认同的建构与维系
        二、竞争对手关系的认同转化策略
结语
    一、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机制由集中到协同
    二、高铁产业战略传播手段由单一到多元化
    三、高铁产业战略传播内容的受众视角转向
    四、战略传播是高铁产业认同建构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深度访谈受访者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7)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一)巩固主导地位
        (二)拓展经济利益
        (三)扩展价值观念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一)综合国力
        (二)同盟体系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一)强化军事存在
        (二)提高作战能力
        (三)集中战略资源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一)修复信任关系
        (二)升级同盟体系
        (三)塑造伙伴网络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南海仲裁案”背景下柬埔寨的地缘政治行为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地缘政治学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南海仲裁案”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柬埔寨地缘政治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理论和概念界定
    2.1 地缘政治学与地缘政治行为的概念及界定
        2.1.1 “地缘政治学”学术概念
        2.1.2 地缘政治行为概念界定
    2.2 地缘政治理论
        2.2.1 地缘政治定义
        2.2.2 地缘政治历史发展脉络
    2.3 边缘地带理论
第三章 柬埔寨地缘环境剖析
    3.1 柬埔寨基本概况和地缘特征
        3.1.1 柬埔寨基本概况
        3.1.2 柬埔寨的地缘特征
    3.2 近现代柬埔寨地缘政治演变(1863-2019)
        3.2.1 1863-1946:冷战前的殖民史
        3.2.2 1947-1991:冷战期间柬埔寨地缘政治演变
        3.2.3 1993-至今:冷战后高速发展时期
        小结
    3.3 柬埔寨的地缘结构关系
        3.3.1 周边尺度地缘结构关系
        3.3.2 地区尺度地缘结构关系
        3.3.3 全球尺度地缘结构关系
        小结
    3.4 柬埔寨内政与经济格局
        3.4.1 柬埔寨内政格局
        3.4.2 柬埔寨“四角战略”经济格局
        小结
第四章 “南海仲裁案”的背景、实质及东盟各国的立场
    4.1 “南海仲裁案案”历史背景及现实背景
        4.1.1 南海仲裁案的历史背景
        4.1.2 “南海仲裁案”现实背景
    4.2 “南海仲裁案”的实质
    4.3 东盟各国对“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及态度
        4.3.1 支持中国立场的国家
        4.3.2 保持中立立场及态度国家
        4.3.3 支持菲律宾立场及态度的国家
        小结
第五章 柬埔寨地缘政治决定与影响分析
    5.1 柬埔寨在“南海仲裁案”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决定分析
    5.2 对主要利益攸关方的影响
        5.2.1 对柬埔寨自身的影响
        5.2.2 对中国的影响
        5.2.3 对菲、越的影响
        5.2.4 对东盟的影响
        5.2.5 对美、日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展望
        6.2.1 文章的不足之处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乌克兰地缘环境的定量评价及演变机制研究 ——基于主体间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地缘环境方面
        1.2.2 主体间性方面
        1.2.3 乌克兰方面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及拟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拟创新之处
第2章 地缘环境定量评价的理论基础
    2.1 地缘政治理论
        2.1.1 古典地缘政治理论
        2.1.2 现代地缘政治理论
    2.2 地缘环境理论
        2.2.1 地理环境
        2.2.2 地缘环境
    2.3 国际关系理论
        2.3.1 现实主义
        2.3.2 自由主义
        2.3.3 建构主义
    2.4 主体间性理论
        2.4.1 主体性
        2.4.2 主体间性
    2.5 地缘位势
        2.5.1 位势
        2.5.2 地缘位势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地缘环境定量评价的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
    3.1 评价的整体思路
    3.2 模型构建及评价方法
        3.2.1 模型构建
        3.2.2 地理环境评价方法
        3.2.3 地缘位势评价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乌克兰地缘环境的定量评价
    4.1 乌克兰地缘环境的历史演变及主体间性分析
        4.1.1 历史时期乌克兰地缘环境的变迁
        4.1.2 乌克兰地缘环境的主体间性分析
    4.2 主体间性视域下2013 年乌克兰危机解读
        4.2.1 2013年乌克兰危机概况
        4.2.2 历史性与实践性
        4.2.3 社会性
        4.2.4 物质性
    4.3 乌克兰地缘环境定量评价
        4.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4.3.2 评价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乌克兰地缘环境演变机制
    5.1 影响乌克兰地缘环境演变的地缘因子
        5.1.1 地理环境
        5.1.2 地缘关系
        5.1.3 地缘结构
    5.2 乌克兰地缘环境演变机制
        5.2.1 欧美与俄罗斯地缘政治博弈是乌克兰地缘环境演变的幕后推手
        5.2.2 特殊而复杂的地理环境是乌克兰地缘环境恶化的导火索
        5.2.3 主体间性是乌克兰地缘环境变迁的根本驱动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启示与讨论
    6.1 结论
    6.2 启示
    6.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研究 ——以缅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缘政治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缘政治研究现状
        1.2.3 大国地缘战略及其交汇区研究进展
        1.2.4 地缘环境研究进展
        1.2.5 对缅甸地缘政治研究的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的时空演变
    2.1 不同时期的大国地缘战略及交汇区
        2.1.1 一战期间的大国地缘战略及交汇区
        2.1.2 二战期间的大国地缘战略及交汇区
        2.1.3 冷战期间的大国地缘战略及交汇区
        2.1.4 冷战后至今的大国地缘战略及交汇区
    2.2 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的时空演变特征
    2.3 中国周边的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
        2.3.1 中国周边的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
        2.3.2 当前缅甸成为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
第3章 地缘战略交汇区下缅甸地缘环境的演变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缅甸发展简史
        3.2.1 二战前的缅甸
        3.2.2 二战时的缅甸
        3.2.3 冷战期间的缅甸
        3.2.4 西方制裁时期的缅甸
        3.2.5 2010 年后的缅甸
    3.3 大国地缘战略在缅甸交汇
    3.4 交汇区下缅甸地缘环境的演变
        3.4.1 二战时的缅甸地缘环境
        3.4.2 2010年后的缅甸地缘环境
    3.5 小结
第4章 缅甸地缘环境的评价
    4.1 地缘环境评价思路
    4.2 大国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评价模型构建
        4.2.1 地缘环境评价模型建立
        4.2.2 指标选取
        4.2.3 数据来源
        4.2.4 数据的处理
    4.3 缅甸地缘环境的评价
        4.3.1 缅甸地缘环境各项指标测算结果
        4.3.2 缅甸地缘环境的评价
第5章 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
    5.1 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前提
        5.1.1 20世纪30 年代的政治经济变化
        5.1.2 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中心的转变
    5.2 交汇区内地缘环境状况——基础
    5.3 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
        5.3.1 地缘战略的主体间性——主导力
        5.3.2 大国地缘安全与利益——驱动力
        5.3.3 地缘区位价值的变化——制约力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中国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大变局视野下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研究[D]. 廖仁郎. 吉林大学, 2021
  • [2]论“一带一路”实践对中国与周边新型国际关系的建构[D]. 郭鸿炜. 吉林大学, 2021
  • [3]中印缅交角地区地缘环境的时空演变及演化机制研究[D]. 李燕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4]弱约束性制度的扩员研究 ——以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实践为例[D]. 彭昕. 外交学院, 2021(10)
  • [5]中国科技兴海视域下海洋强国战略研究[D]. 樊丛维. 吉林大学, 2021(01)
  • [6]中国高铁产业战略传播研究(2008-2019)[D]. 张玲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8]“南海仲裁案”背景下柬埔寨的地缘政治行为及其影响[D]. 龚克里.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乌克兰地缘环境的定量评价及演变机制研究 ——基于主体间性的视角[D]. 叶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大国地缘战略交汇区地缘环境演变机制研究 ——以缅甸为例[D]. 何冬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论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地缘战略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