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如何加强团队建设

新世纪如何加强团队建设

一、新世纪如何加强班组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赵娜[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会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现阶段会员总数已超3.0亿人,基层工会组织超280.9万个,成为中国最大的群团组织。2015年党中央召开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各级工会改革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九大对工会工作提出了新使命和新要求,强调了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的职责定位。中国工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维护广大职工利益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推动工会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加速演进,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这一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我们应深刻体悟“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地位。深化工会改革,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增强改革实效,讲好中国工会故事。在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之中,群众性是工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因此建设服务型工会是这一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党中央对我国工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战略定位。习近平在中国工会十五大上代表党中央的致辞中第一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的目标,由此打造服务型工会成为工会工作史上的重要课题;中国工会十六大进一步明确,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发展目标;2015年7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群团工作会议,在会上做出了群团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着眼新时代新任务,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职工需求导向,健全服务职工体系,拓宽服务职工领域,让工会在职工需要时能看得见、找得到、信得过、靠得住。同时将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增写竭诚服务职工群众内容,实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职能的第四次调整,即保留了“维护”这项基本职能,传承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工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增加了“服务”这项基本职能,切实提升了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效化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工会的群众性不足问题。这一战略性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关怀重视,为今后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成为指导新时代工运事业的重要文件。之后围绕服务型工会建设,提升改进工会建设工作,习近平发表多次重要讲话,强调工会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群团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服务型工会既是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工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会组织是党号召团结群众的重要平台,新时期能否发挥好党与群众的纽带作用,直接关系到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作用的发挥以及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因此,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有利于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理解和变革群团工作。现有关于服务型工会建设议题研究存在内在逻辑解释的碎片化、核心要素探究的模糊化、对策建议的笼统性等问题,且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基于这一研究背景的考量,本文试图在梳理服务型工会发展逻辑的基础上明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核心要义,从而论证服务型工会建设是新时代彰显工会职能的必经之路,并探求服务职能如何在工会实践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以“服务型工会”为研究主题,聚焦于工会的“服务”职能,着眼于服务本身内涵与学理逻辑的梳理,从而将研究重点引向服务本身的深层机理。在具体章节的安排上,文章首先从工会职能与服务型工会等相关概念切入,通过辨析与演绎总结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内涵与特征,厘定本文的问题域。服务型工会职能的发挥是内在价值的外部表现,也是实践中改革建设可供遵循的机理线索,构成了透视服务内涵与工会服务相关问题的重要基石。因此对相关概念的辨析能够加深对服务型工会相关理论的清晰认知,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通过历史与比较分析确定能够为本文提供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即通过提炼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会思想,加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工会思想和论述,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之相关的科学论断是工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发挥服务职能的理论基石,也是本文研究的基本依据。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细致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的演变,以时间为序列整合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阐释工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主要职能,从而在中国工会整体发展的视角下审视服务型工会作为重要职能的时代背景与战略价值,更成为深刻理解“服务”这一职能的必然趋势。中国工会围绕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丰富形式、优化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广泛的实践图景。基于此,本文论述了中国工会服务的三重蕴涵,不同的属性决定不同的工会服务客体,不同的服务客体要求工会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即工会的政治属性决定工会要服务党政中心、工会的社会属性决定工会要服务基层、工会的社团性质决定工会要服务职工。最后,本文在反思服务型工会建设现状与新时代工会建设的内在规律与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相关思考,以期丰富相关理论体系与实践思路,诸如各级工会组织如何发挥服务职能、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建立服务机制、探索服务方法等问题。服务是维权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服务型工会建设是工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社会发展结构与职工队伍调整的应然举措。总体来看,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例如,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阵地规范化;服务项目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化;智慧平台体系不断成熟、服务流程信息化;服务队伍体系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综合化等。与此同时,服务型工会建设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与瓶颈,唯有深入识别并有效化解,才能进一步提高工会的凝聚力和社会影响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步伐,加快形成构建服务型工会的相关制度,为助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工会力量与智慧。

刘凤文竹[2](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认为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苏笑悦[3](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林夏历[4](2019)在《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劳资纠纷矛盾频发,劳动关系管理问题突出,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受到政府部门越来越严格的监管,劳动关系管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本文选择T建筑公司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研究,查找该公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的对应对策,从而实现该公司减少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本文以劳动关系管理相关理论为依据,首先对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该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的现状;接着针对一线基层工人进行调查问卷,以“员工视角”了解该公司劳动关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还对该公司近年来发生过的劳资纠纷案件进行梳理,从“社会视角”对该公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用工风险问题进行归纳分析。通过访谈法、问卷法、案例法三个方法入手完整揭露该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公司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用工形式多样化背后的用工管理缺失问题、工资纠纷及工伤纠纷频繁多发问题、沟通渠道不畅及管理制度缺乏弹性问题、工人队伍可持续发展障碍问题。本文最后结合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四个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该公司的劳动关系管理对策: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和劳动合同管理促进主体关系和谐,加强工资支付管理和劳动保障管理促进利益调节和谐,完善劳动争议调解及民主互动制度促进权利分配和谐,再以实施工人成长计划促进可持续发展和谐,从这四个方面来解决该公司劳动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本研究中揭露建筑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的对策对于建筑行业的公司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将项目工地的所有工人纳入劳动用工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工资支付及工伤保险缴交、还有建立争议调解渠道等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具有建筑施工行业特点的劳动关系管理理论。

黄敏蕾[5](2018)在《船舶企业“两法为主、多法并行”的班组建设管理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班组建设管理为实例,阐述企业"两法为主、多法并行"班组建设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具体运用与成效。

吴海中,李昕,张爱娣[6](2017)在《工会在增强职工技术创新活力中的作用——以上海航天工会的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航天工会进入新世纪以来,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纵横法"准确定位,发挥群众组织优势,立足航天大发展要求,着力推动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所谓"纵横法",即纵向贯通,横向聚力。纵向,以班组为载体,把职工技术创新贯穿于科研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通过班组建设活动,助力企业技术、管理创新。横向,着眼企业发展阶段性特点,通过开展专项竞赛活动,聚全员之力之智,助力企业创新发展。这对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本刊编辑部[7](2017)在《班组建设的“继往”与“开来”》文中研究指明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作业单元,是企业做优做强的基石。班组建设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各电力企业大力推进、强化班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升了班组的凝聚力、战斗力,促进了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班组建设的理念、举措需要与时俱进,既需要"继往",也需要"开来"。

汪大军[8](2015)在《豪恩声学卓越班组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班组是企业组织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企业中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班组中进行的,因此班组开展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结果。班组文化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是否能够贯彻与落实,只有班组文化建设落地了,企业文化的竞争优势才能真正的体现出来,企业才会很好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持续的脱颖而出。本文以豪恩声学公司班组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的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论述了班组文化的真正含义,组成的相关要素以及在企业发展中的起到的作用和发展地位;分析了豪恩公司当前班组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结合豪恩声学公司的实际情况,根据工厂运作的各要素以及卓越班组文化的设想,明确了合格班组长的各项具体要求,胜任岗位能力、日常生产管理的工作标准;重点论述了卓越班组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班组文化建设的核心以及卓越班组文化建设的目标,如何确保目标的实现;卓越班组建设方案如何贯彻落实和实施,如何结合绩效与激励机制确保实施效果的达成,方案实施如何控制,控制的要点是什么。通过实施的过程的总结,逐步提炼形成了卓越班组文化的十项内容:现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制度管理、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培训管理、团队管理、创新管理和文化管理;本文研究的对象为一家民营企业,在ODM,OEM为主的电子行业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因企业性质、行业属性、员工成长机制以及企业文化的差异原因,在班组文化建设方面会有较大差异,本文相关的相关方案设计、过程控制以及实施效果等不具备普遍性和代表性。

同新立[9](2014)在《关于加强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重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炭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和企业越来越重视煤炭企业内部的建设管理。现如今,煤炭行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不可替代的主力军,完善加强其内部的班组建设,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关注的重点。本文就通过阐述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方针对策,从而保证其班组建设的合理性,为煤炭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10](2013)在《加强施工作业班组建设 夯实建筑业发展基础——北京市建筑业施工作业班组建设调研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对北京及中央的12家大型建筑企业集团的1379个施工作业队进行了调研,摸清了班组的数量、规模、专业结构、人员构成、班组长素质情况,找出了班组建设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班组建设的九项建议。这一研究填补了首都建筑业作业班组建设研究方面的空白,为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总承包企业及建筑劳务企业延伸管理深度、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基础工作、提高作业队伍素质提供参考,同时为出台建筑业班组建设规范标准及信用评价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支撑。

二、新世纪如何加强班组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如何加强班组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述评
        1.2.2 国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创新点
        1.4.2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理论基础及理论创新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概念界定
        2.1.1 工会
        2.1.2 工会服务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
        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工会建设思想
        2.2.2 列宁、斯大林的工会建设思想
        2.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工会建设思想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创新发展
        2.3.1 党的理论创新为工会理论创新提供根本遵循
        2.3.2 中国工运时代主题创新发展
        2.3.3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持续推进
        2.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深化拓展
第3章 中国工会的发展历程及其职能的演变
    3.1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国工会及其重要职能
        3.1.1 中国工会诞生背景
        3.1.2 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诞生
        3.1.3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工会的特点及其主要职能
    3.2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3.2.1 工人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3.2.2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特点
        3.2.3 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工会的职能
    3.3 新时期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3.3.1 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中国工会
        3.3.2 新时期中国工会的特点
        3.3.3 新时期中国工会的职能
    3.4 新时代的中国工会及其主要职能
        3.4.1 党的历史上第一次群团工作会议
        3.4.2 新时代中国工会的特点
        3.4.3 新时代中国工会的职能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三重蕴涵
    4.1 服务中心——工会的政治属性决定
        4.1.1 思想政治引领:夯实党的执政之基
        4.1.2 文化价值引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3 先进典型引领:弘扬劳模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4.1.4 职工利益引领: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
        4.1.5 健全机制引领: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4.2 服务基层——工会的社会属性决定
        4.2.1 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4.2.2 促进企业和谐,注重载体建设
        4.2.3 促进企业和职工共成长,培育先进企业文化
    4.3 服务职工——工会的职能属性决定
        4.3.1 精准服务
        4.3.2 普惠服务
        4.3.3 专业化服务
        4.3.4 特色服务
        4.3.5 维权服务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现状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5.1.1 工会组织网络体系不断健全、服务阵地规范化
        5.1.2 工会服务项目体系不断完善、服务内容项目化
        5.1.3 工会智慧平台体系不断成熟、服务流程信息化
        5.1.4 工会服务队伍体系不断壮大、服务能力综合化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服务覆盖范围与职工用工形式多样化的矛盾
        5.2.2 服务项目配置与职工群众需求个性化的矛盾
        5.2.3 服务载体更新与信息化发展的矛盾
        5.2.4 服务机制建设与人员队伍素质的矛盾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探析
        5.3.1 观念层面因素:群众意识的淡化
        5.3.2 体制层面因素:行政化运行的困境
        5.3.3 机制层面因素:制度供给的不足
        5.3.4 人员层面因素:结构不合理的局限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的主要对策与思考
    6.1 牢记职责使命,着力凝聚服务职工的思想共识
        6.1.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6.1.2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6.1.3 坚持以效果为导向
    6.2 着眼扩面覆盖,推进完善服务职工的组织体系
        6.2.1 巩固企事业单位已有的工会服务阵地建设
        6.2.2 扩大工会组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人群的覆盖面
    6.3 强化科技引领,打造创新服务职工的载体平台
        6.3.1 推进工会会员信息平台建设
        6.3.2 推进工会网上工作平台建设
        6.3.3 推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移动客户端建设
    6.4 聚焦共享理念,积极构建服务职工的普惠模式
        6.4.1 找好服务角度,实现服务领域全方位
        6.4.2 拓宽服务广度,实现服务内容广覆盖
        6.4.3 强化服务深度,实现服务方式多样性
        6.4.4 加大服务力度,实现服务受众多元化
    6.5 展现改革成果,建立高效服务职工的队伍
        6.5.1 人员结构的专业性、合理性
        6.5.2 人员培训的常态化、经常化
        6.5.3 绩效考核的规范性、激励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1.2 问题的提出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过程介绍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1.6.1 研究框架
        1.6.2 篇章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2.4.1 学术贡献
        2.4.2 研究局限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7.3 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附录三:访谈提纲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3)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思路与结构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劳动关系管理理论
        2.1.1 劳动关系管理的概念
        2.1.2 劳动关系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
        2.1.3 劳动关系管理的内容
        2.1.4 劳动关系管理的目标任务
        2.1.5 影响劳动关系管理的因素
    2.2 和谐劳动关系理论
        2.2.1 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
        2.2.2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思路
        2.2.3 和谐劳动关系的评价标准
        2.2.4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第3章 T建筑公司及其劳动关系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现状
        3.1.1 T建筑公司的基本情况
        3.1.2 T建筑公司的项目管理情况
        3.1.3 T建筑公司的人员管理情况
        3.1.4 T建筑公司的薪酬管理情况
    3.2 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 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现状的案例分析
        3.3.1 劳资纠纷案件情况
        3.3.2 典型劳资纠纷案例分析
    3.4 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存在的问题
        3.4.1 多种管理模式下用工管理缺失
        3.4.2 工人工资纠纷及工伤纠纷频发
        3.4.3 沟通渠道不畅及民主互动不足
        3.4.4 工人队伍不稳定及发展空间受限
第4章 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问题原因分析
    4.1 多种管理模式下用工管理缺失的原因
        4.1.1 管理模式多样性的用工管理困难
        4.1.2 劳动合同管理方面的操作误区
    4.2 工资争议及工伤纠纷不断的背后根源
        4.2.1 工资支付纠纷的五种类型
        4.2.2 工伤案件发生的两个主因
    4.3 沟通渠道不畅及民主互动不足分析
        4.3.1 日常奖惩制度就是罚款制度
        4.3.2 劳动争议沟通渠道不顺畅
    4.4 建筑行业工人特征导致可持续发展障碍
        4.4.1 人员流动性大的三个方面
        4.4.2 人员趋势变化的三个特点
第5章 T建筑公司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5.1 指导思想
    5.2 基本原则
    5.3 思路框架
    5.4 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的对策
        5.4.1 统一现场劳动用工管理
        5.4.2 全面落实劳动合同管理
        5.4.3 加强工人工资支付管理
        5.4.4 完善劳动保障管理规定
        5.4.5 建立纠纷调解与互动机制
        5.4.6 逐步推行工人成长计划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现状调查
个人简介

(6)工会在增强职工技术创新活力中的作用——以上海航天工会的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题提出与综述
二、基本实践与主要成果
    (一) 基本实践
        1. 以“纵横法”准确定位
        2. 以“多样法”营造氛围
        3. 以“连网法”构建机制
        4. 以“分层法”用活载体
    (二) 工作成效
        1. 助力型号任务圆满完成
        2.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3. 推动职工素质不断增强
        4. 促进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
三、职工技术创新的特点
    (一) “四性”的具体内容
        1. 发展的“持续性”
        2. 高度的“活跃性”
        3. 广泛的“带动性”
        4. 强大的“拓展性”
    (二) “四方”的具体内容
        1. 方向上“坚持价值导向”
        2. 方略上“坚持文化引领”
        3. 方针上“坚持成果共享”
        4. 方位上“坚持创以致用”
四、相关思考和对策建议
    (一) 相关思考
        1. 职工创新意识须不断强化
        2. 职工创新潜力须多方发掘
        3. 创新成果转化须探索新路
        4. 共享机制完善须综合推进
    (二) 对策建议
        1. 工会组织地位作用的再认识
        2. 职工技术创新氛围的再营造
        3. 职工技术创新基础的再夯实
        4. 创新成果转化方法的再探索
        5. 创新活动组织能力的再提升

(7)班组建设的“继往”与“开来”(论文提纲范文)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企业班组建设工作
电力企业结合实际积极推进班组建设
    以制度为保障推进班组建设
    以班组成员创新创效激发班组建设活力
    以标杆班组创建引领班组建设
新形势下班组建设需要继往开来
    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班组建设
    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班组建设
    积极探索“双创”背景下的班组建设
    积极探索针对80后、90后员工群体的班组建设模式

(8)豪恩声学卓越班组文化建设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二、班组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 班组文化的内涵
    (二) 班组文化的构成要素
    (三) 班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三、豪恩声学公司班组建设现状
    (一) 豪恩声学企业文化介绍
    (二) 豪恩班组文化建设现状
    (三) 豪恩声学班组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四) 班组建设的目标以及问题解决对策
四、豪恩卓越班组文化总体方案设计
    (一) 班组长胜任能力模型建立
    (二) 卓越班组文化管理手册建立
    (三) 班组提案改善体系建设
五、豪恩声学卓越班组文化建设方案实施
    (一) 实施的思路
    (二) 实施的要点步骤
六、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9)关于加强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重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加强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对策
    (一)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员工班组建设的意识
    (二) 建立健全班组管理体系
    (三) 提高员工技术素质, 建立学习型班组
    (四) 加强完善激励机制, 提高员工工作热情

(10)加强施工作业班组建设 夯实建筑业发展基础——北京市建筑业施工作业班组建设调研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建筑劳务作业班组基本情况
    (一) 建筑业劳务作业班组基本情况
        1. 劳务作业队班组数量和人员总体情况
        2. 分专业的劳务作业班组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
        3. 劳务专业班组人员规模情况
    (二) 建筑业劳务作业班组长基本情况
        1. 班组长年龄
        2. 班组长从业年限
        3. 班组长文化水平
        4. 班组长职业技能等级情况
    (三) 劳务作业班组人员基本状况和培训情况
        1. 劳务作业班组人员职业技能等级情况
        2. 劳务作业班组人员培训情况
    (四) 劳务作业班组承包形式
        1. 劳务作业班组承包形式
        2. 班组签订劳务承包协议情况
    (五) 劳务作业班组人员薪酬情况及发放形式
二、班组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班组建设的管理机制、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
    (二) 总承包企业自有施工队伍和班组建设滞后, 亟待明确方向
    (三) 劳务企业以包代管, 班组承包成为主要管理形式, 班组建设和班组管理严重滞后
        1. 劳务企业对班组重使用、轻建设
        2. 劳务企业临时招用现象严重
    (四) 班组培训不受重视, 参加培训人员的积极性不高, 职业技能水平难以提高
        1. 班组长培训亟待加强
        2. 培训教育环节薄弱
        3. 参加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 技能水平难以提高
三、班组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班组建设和班组管理缺乏规范性指导要求
    (二) 总承包企业对劳务企业班组现场监管不到位, 对班组建设不重视
    (三) 劳务企业和施工作业队基础管理工作不规范
    (四) 劳动合同缺乏约束力, 社会保障不到位, 人员不稳定
四、加强班组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从政策层面和行业自律层面推动班组管理与建设有序进行
        1. 政府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基层班组建设
        2. 行业协会和企业应研究出台建筑业施工班组建设指导意见
        3. 总承包企业和劳务企业应制定班组建设规划
    (二) 应当制定班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
        1. 班组的定义和分类
        2. 总体要求
        3. 目标任务
    (三) 应当明确加强班组建设的责任主体和实施责任
        1. 总承包企业应当承担加强自有班组建设的主体责任和所使用的劳务分包企业作业班组建设的监管责任
        2. 劳务分包企业和施工作业队要承担劳务作业班组建设的主体责任和实施责任
    (四) 企业应当建立加强班组建设的规章制度, 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1. 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要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建立班组例会制度
        3. 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要监督施工作业队建立班组管理经验交流制度
        4. 企业要为班组长建立个人档案和入场备案制度
        5. 建立班组考核制度, 表彰先进班组、淘汰不合格班组
    (五) 应当逐步建立健全专业施工班组、施工作业队和劳务企业三级信用考核评价体系
    (六)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建立加强班组建设配套措施
    (七) 健全和完善总承包企业自有班组和劳务分包企业班组长培训制度
        1. 劳务分包企业应积极组织开展技能工人培训
        2. 建立鼓励工人积极参加技能培训的制度和措施
        3. 建立班组长培训体系
        4. 企业应当建立班组长培训考核及激励机制
    (八) 加强劳务分包企业班组承包协议管理, 规范承包协议的签订和履约实施
    (九) 加强劳动合同管理, 加快健全社会保障, 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链接一
    煤炭行业“人人都是班组长”活动
        班组建设模式的选择和建立
        班组建设模式的内容和做法
        构建一个班组轮值管理的组织体制
        搭建班组轮流管理的两大平台
        建立四项班组轮值管理长效机制
        班组建设模式取得的成效
链接二
    汽车工业全员改善创新活动
        规范引导, 使创新活动高效有序运行
        完善机制, 为创新活动提供动力
        提升素质, 实现自身价值

四、新世纪如何加强班组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型工会建设研究[D]. 赵娜. 吉林大学, 2021(02)
  • [2]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
  • [3]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4]T建筑公司劳动关系管理研究[D]. 林夏历. 华侨大学, 2019(01)
  • [5]船舶企业“两法为主、多法并行”的班组建设管理方法[J]. 黄敏蕾. 广东造船, 2018(05)
  • [6]工会在增强职工技术创新活力中的作用——以上海航天工会的实践为例[J]. 吴海中,李昕,张爱娣.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6)
  • [7]班组建设的“继往”与“开来”[J]. 本刊编辑部.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7(12)
  • [8]豪恩声学卓越班组文化建设方案设计[D]. 汪大军. 兰州大学, 2015(01)
  • [9]关于加强煤炭企业班组建设的重点研究[J]. 同新立. 东方企业文化, 2014(02)
  • [10]加强施工作业班组建设 夯实建筑业发展基础——北京市建筑业施工作业班组建设调研报告[J]. 北京建筑业人力资源协会. 建筑, 2013(24)

标签:;  ;  ;  ;  ;  

新世纪如何加强团队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