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与寻找——论90年代中期王海玲的中篇小说创作

迷失与寻找——论90年代中期王海玲的中篇小说创作

一、迷失与寻找——评王海玲90年代中期的中篇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崔桂武[1](2021)在《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文中指出中国自1990年起进入社会转型期,与社会转型同步的是文学转型。文学转型的标志有两个,一是从上世纪初即开始形成与延续的中国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向当代社会转型文学的转型;一是以乡土文学为主导的文学写作向城市文学写作的转型。这两个转型标志对于中国文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意义充分体现在“70后”作家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这使得本选题就有难得的研究价值。“70后”作家在世纪之交的社会转型期登上当代中国文坛,至今已有近三十年时间。三十年来,围绕“70后”作家的“两次崛起”,读者和评论界一直争议不断。争议的重要原因是,“70后”崛起时间正是中国文坛大转型的时间。在众说纷纭的文学批评中,“70后”作家坚守文学理想,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创作实绩。时至今日,“70后”作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中坚力量”。站在今天的文学立场来审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将其置于社会转型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展开研究,对这一作家群体及其创作给予客观恰当的文学史定位,是当代文学研究的学术担当和责任。基于这一学术理念,本论文定位于自1990年到2010年这20年间“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研究。绪论部分梳理整合三十年来“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研究成果,从“70后”作家的个案研究和整体性研究两个向度展开,概括分析“70后”作家在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创作的个性和共性特征。本部分对研究中涉及到的“70后”作家、社会转型期、城市文学、城市认知、城市体验等概念进行了界定。论文第二章深入研究了社会转型与“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关系,以及“70后”作家及其城市文学创作何以在社会转型期产生。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城市化”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消费时代到来等政治、经济因素共同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此期学界内部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以及文学传播活动的进一步市场化以及大众文化时代读者消费趣味的世俗化等,则构成了“70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综合评论界多年的研究成果,本部分围绕“70后”作家群体的命名与身份建构、其城市文学的出场与特色书写、其进行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论文主体部分共三章,包括第三到第五章,分别从“底层书写”“精英书写”和“女性书写”三个维度展开深入研究。论文第三章为“底层书写”。本章分别对“70后”作家城市文学中的下岗工人、城市乡民、城市平民等三类城市群体的生存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对下岗工人在下岗后的风光不再、再度出发,生活困顿、精神迷惘以及失业不失志等生活样貌和精神状态进行了深度呈现;写出了城市乡民移居城市后人生漂泊的迷惘与执着、在城乡之间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对于城市普通原住民,“70后”作家写出了他们烦恼生活、诗意光阴的烟火气和世俗性。论文第四章为“精英书写”。本章重点对“70后”作家笔下书写的怀有精英意识的人、正在成长中的未来精英,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知识精英、白领精英和企业精英,在面对城市消费化、商业化所发生的历史变化,以及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在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的生存现实和精神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其平民化书写姿态,能见出“70后”作家作为同代人的思索与进取、“个人化”书写特点以及在审美超越维度上的缺失等写作状况与特征。论文第五章为“女性书写”。本章重在研究“70后”女性作家“身体诉说”视角下的城市女性的另类生存状况,展现社会经济转型、消费文化兴起的城市带给女性“性”意识的变化,以及由此呈现的两性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历史由来、现实原因以及作家自身原因三个角度探究了“70后”女作家的城市书写何以要用“身体诉说”这一重要问题。论文第六章为论文的结论,集中分析概括了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价值与意义。本章重点阐释了“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对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从而概括出其独有的“代际”作用与意义,即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开始共存相伴;文学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文学叙事从宏大历史叙事走向日常叙事。第七章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认为,与前代作家相比,“70后”作家创作缺失宏大叙事、人文关怀,与“80后”商业化写作成熟模式相比,“70后”商业化写作又有所欠缺;“70后”作家最初登场是以女作家的“身体写作”为文坛瞩目,文坛对其命名与评价以及社会经济、商业等文学内部与外部因素使这一作家群体成为“被遮蔽的一代”。事实上,全面考察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创作,可以见出“70后”作家的历史贡献。他们的城市文学作品,全面真实记录了社会转型期城市人生的物质和精神境况,丰富、拓展了城市文学创作的领域和空间,同时,其在城市文学创作多个领域进行着的探索尝试,已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社会转型期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时代记录和文学留痕,具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和社会学价值,文坛应给予肯定与确认。

利敏苑[2](2020)在《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王十月最为重要的打工系列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烟村”系列小说为参照,立足文本,采取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梳理王十月创作过程和打工文学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他的打工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王十月带着记录历史和个人解惑的意识进行打工文学创作,在文本中表现出包括自己在内的一代打工者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这些困境概况起来主要涉及物质窘迫、身份焦虑、爱欲压抑和道德挣扎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王十月对如何突围困境和打工者的出路这些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表达,呈现出从全球化视野下的打工者遭遇到返乡寻根再到回归内心的思考方向。此外,王十月是一位不断尝试和创新的作家,其小说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主要体现在写作与绘画的结合、荆楚民间文化的融入和西方荒诞小说的借鉴三大方面,他在艺术方面的探索实现了对以往打工文学的审美超越,为打工文学的创作提供重要的启发。

曹忠[3](2020)在《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文中提出在视觉文化滥觞的当下时代,文学改编电影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需要去关注并富有探讨意义的话题。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始终与时代文化紧密相连,捕捉时代的变化,记录社会的变迁,展现生活的万千气象,在每个时期都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格与鲜明的时代印记。因此,从文化语境层面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研究,就找到了这四十余年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发展的文化根脉与灵魂。同时,对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审视,也对我们梳理这一时期文学改编电影的规律和问题,廓清文化语境在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的影响与作用,起到了积极作用。论文除了绪论、参考文献、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致谢和附录外,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从精英文化语境出发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凸显着鲜明的精英文化意识。不仅精英群体取代革命英雄和“工农兵”群体成为荧幕展现的主体,而且精英文化语境下人性的复归使爱情与青春题材成为改编热门。而文化寻根思潮下的乡土地域也成为导演们热衷表达的影像空间,这一时期的电影人还在启蒙思潮召唤下将“五四”时期的经典文学文本改编为影像。而这时期政治语境从未在影视领域离去,它的力量通过一大批“主旋律”改编电影或明或暗的显现出来。第二章主要论述20世纪90年代大众文化与商业文化影响下的文学改编电影。论文指出,大众文化的流行,使得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更加关注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在90年代乡土文化转向都市文化后,都市少男少女的青春迷惘与小市民的都市空间焦虑成为电影表达的重点;在市场倒逼之下,这时期的文学改编电影都打上了深刻的商业文化烙印。第三章从多元文化语境角度来论述文学改编电影。21世纪以来,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文学改编电影也呈现出不同以往的艺术形态:一是基于后现代文化的文学改编电影呈现出颠覆权威、远离崇高和戏仿历史的影像风格。二是文学改编电影中出现了大批仿制“好莱坞”大片风格的华语改编大片。三是网络文化的勃兴促使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四是消费文化的流行,使这一时期电影导演在改编过程中,不断迎合观众审美需求。第四章主要是立足理论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学电影改编进行一些理论上的再审视。这一章共有两节,第一节主要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两种不同媒介的媒介偏重。第二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地域空间美学流变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次从文化语境视角全方位地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的文学改编电影进行考察和研究,不仅从文化的宏观层面系统连贯地对这四十余年文学改编电影的历史架构和改编过程进行把握。而且还从微观文化层面针对每一时期改编中体现出的文化美学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解读与分析,并在总结改编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为中国内地当前和未来的文学改编电影提供改编参考与借鉴。

伍丹[4](2019)在《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跃文小说是个丰富的文学存在。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具有重要地位和相当大影响力的湖南作家,王跃文凭借对现实人生的真切体验、对文学创作的深切感悟以及不懈的美学追求,通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和持续的艺术反思,使自己的小说呈现出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博的社会文化内涵、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文学的见识和观念,建立起了自己初具形态的小说诗学体系。论文试图从“小说诗学”的角度解读和审视王跃文小说。王跃文小说诗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建构在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等四个具有逻辑关联的结构性元素上。论文的四章分别剖析了这四个结构性元素。王跃文小说创作面临的特定文化语境与精神空间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生成的外部研究。第一章将分析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从文化语境的角度分析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和湖湘文化的浸润对王跃文小说创作的影响。幼时的乡村生活经历和多年的官场生涯使王跃文收获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创作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心理和写作方式。他在时代变革的律动中,一方面自觉地适应市场经济所形成的新文化语境,客观上满足了当前社会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他受湖湘文化精神传统的影响,能超越消费文化的物质化制约,以对永恒人性的不懈追求,坚守文学的历史使命和精神担当,所以,他的小说既是“畅销书”也是“常销书”。第二章到第四章属于王跃文小说诗学本体论的范畴或内部研究的对象,也是文学本体的实际“存在方式”。论文将透过这些内容论述王跃文小说的文学理念和实践模式。其文类(小说)特征与诗学思想的应合,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王跃文小说诗学形态的多面性和丰富性。第二章将探究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王跃文是鲁迅、托尔斯泰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者。他在怀疑与否定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在揭露与批判中坚守信仰,呼喊良知。他的小说始终饱含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情感基质,彰显着强烈的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这种“温柔敦厚”正是“中和之美”的显现,具体到叙事策略,即平衡之道。王跃文小说回归了现实主义文学的真实性,他追求事件的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的真实。在对现实的真切关怀中,王跃文始终具有一种清醒的理性和隐含的忧患意识。他既传承、光大了现实主义,又向现代主义开放,既有经典现实主义对现实清醒而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揭示了人在沉沦与身份危机下的焦虑和迷惘。这股始终弥散的苍凉让王跃文小说具有一种更深层次的悲剧性内涵。第三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既是王跃文小说始终暗藏的线索,也是王跃文对现实生活进行文化观照的深层诗性品格。或者说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终极追求,即为精神迷失的当代中国人找寻回归之路。这是一个超越个人中心主义和社会功利主义的人性维度。具体来说,王跃文在其小说中展现了一种平民化的人情世态。他置身于权力场外,站在平民的立场实现了与官场的对话。他执着于洞察生命的本质,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关怀。他在政治和爱情中探索人的存在,在灵与肉的冲突中展示人生困顿。他揭露了绝对意志攀援中人性的沉沦以及庸众无声下个体的孤独。王跃文写尽了人生的无常,却依然心存理想。他希望通过良心建立道德自律,通过敬畏获得精神救赎,通过悲悯抵御生命的悲凉。他始终充满着希望,试图以道德唤醒人内心深处的善良和美好,重建凡俗的人性世界。第四章是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王跃文用对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和世俗化官场生态的展示实现了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他自始至终都坚持故事讲述。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以中心人物的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以闲笔从容书写的叙事节奏构成了王跃文小说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方式。女性话语的缺席和女性身份的“他者”构成的隐在叙事话语对男权中心话语自觉的坚守,构成了王跃文小说男性化的叙事视角。在此基础上,王跃文小说的语言表现出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注重反讽等特点。总之,本文意在超越以往王跃文小说的研究范式,从小说诗学的角度全方位解读、审视王跃文的小说,并通过探寻王跃文小说的文化地域特质和艺术审美风韵,进一步拓展当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研究的路径。如此,或许能获得新的学术空间和理论启示。

文秋霖[5](2019)在《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书写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人类处境之一的“孤独”,从来不缺乏探讨者与追问者,王安忆是其中持续关注的极少数作家之一。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是多产、多变的,与时代潮流环环相扣,进而她对于孤独的书写也呈现反复多变的态势,实现了从单薄到厚重、从浅显到深刻的蜕变。不同于大多数作家,经过长时间苦苦探索,王安忆最终把孤独当作是一种普遍而根本的生存困境:人生而孤独,孤独是人类生存的本质,这是一种宿命。王安忆也从一开始随大流的挣扎、对抗态度,最终落到平和、欣然地接受、栖息于孤独,并从中汲取力量,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与人文关怀。本文将立足大量王安忆的文学文本,全面而系统地探讨其小说创作中的孤独书写。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解释此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缘起。综观王安忆整体的小说创作,将贯穿始终的孤独书写梳理出来,并做简要介绍。然后,综合分析王安忆研究的现状,并将其中关于孤独书写方面的不足指出。在如上两个方面的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最后笔者将研究的基本思路及研究意义提出。以孤独书写为切入点对王安忆小说进行研究是一种有意义的探索,更是对其不足之处的有益补充。第一章在整体综观王安忆小说作品的基础上,将其小说中的孤独形象大体概括为三类。一类是聚焦于王安忆笔下灰色地带生存的孤独者形象,以时间轴为线索,粗略上以“1985年”与“21世纪”为两个阶段节点,王安忆通过书写逐步实现从个体孤独到人类普遍孤独的探索。第二类是情感孤独中的人物形象,分别经历血缘亲情缺失和无血缘情感纠葛。第三类孤独人物形象是时间流逝中的孤独者,以20世纪90年代为时间节点,在这之前,王安忆小说感伤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孤独感,更多通过感慨光阴易逝的孤独者来呈现。在这之后,机械化商业文明高速发展,王安忆通过复刻旧时光,塑造了一系列在时光回溯中的孤独者。第二章集中探讨王安忆书写孤独的原因,源起作者自己孤独成长的人生经历、佛教和基督教人生哲学的影响以及物质化商业社会的影响。第三章分析了王安忆小说中孤独意识的内涵,通过与鲁迅、许地山、贾平凹小说中的孤独书写的比较,既显示了王安忆孤独意识在不同时段的流变轨迹,又凸显了王安忆孤独意识的内涵,即其面对孤独表现为对抗精神孤独无果后的安然,对抗生命悲剧孤独无果后的无奈,对抗文化孤独无果后的彷徨与从容。尽管其孤独书写中有伤悲、苦痛,有无奈、决绝和抵抗,但更多的是积极消解孤独所带来的伤痛,转而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方式化解生命中的各种孤独。在这样的比较中,王安忆与鲁迅、许地山、贾平凹三位作家作品中的孤独书写的内容、方式既有承传、相同之处又有其相异之处,其孤独意识在比较书写中显示了其自身独特的审美内涵。最后是文章的结语部分。王安忆孤独书写的文学史价值意义不仅在于王安忆塑造了一批孤独者的形象,为当代文坛贡献了一幅幅个体生命与命运、与自身苦苦挣扎的图景,更在于王安忆因其个体生命的孤独体验而产生的对精神孤独、生命悲剧孤独、文化孤独的生命之痛的关注及其孜孜不倦的探索,她的孤独书写无疑是向生命本质和人类生存的逼近,有着博大的人文关注情怀,王安忆孤独书写的文学史意义及其审美价值得以彰显。

唐诗奇[6](2019)在《《大家》(1994—2018)研究》文中提出《大家》创刊于1994年,是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大家》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后新时期文学期刊的变革紧密相连、互为映照。通过对《大家》的具体研究,有助于我们重返历史情境,对《大家》的发展历程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同时,以《大家》为载体,文学史与文学期刊的互动将得到具象地呈现,有助于对90年代以来文学的发展流变进行考察。第一章对《大家》创刊、停刊、复刊的发展历程进行细致地梳理,从整体上把握《大家》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通过分析创刊号的办刊定位、办刊宗旨以及期刊策划,凸显《大家》的崛起对于90年代市场转型期的纯文学期刊的重要参考价值。深入90年代的历史文化语境,试图呈现《大家》独特的品牌形象的建构过程及意义。第二章主要论述《大家》的“先锋”立场。“先锋”在《大家》中呈现出驳杂多义的特点,这也是90年代文学多元话语空间的生成使然。以《大家》为载体,对先锋派作家的转型、新生代作家的崛起以及世纪末的“跨文体实验”等现象进行具体深入的考察,以此把握90年代以来“先锋”精神的嬗变,并对《大家》的“先锋”立场进行阐释与反思。第三章引入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文化生产场域的相关理论,细致地对“大家·红河文学奖”及其历次改版进行考察,试图呈现《大家》在政治场和经济场的相互作用下被塑形的过程,厘清《大家》刊物定位与办刊理念的变化轨迹,以探究《大家》在新世纪以来不断失落的原因。第四章则论述《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大家》的创刊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云南主流的“边地与民族”的创作模式,为云南文学引入全国乃至世界级的高标准。《大家》对云南文学的态度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对这种变化趋向进行考察和反思,探究《大家》与云南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考察《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亦是对《大家》特质的另一种解读。

胡一支[7](2017)在《《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钟山》作为当代纯文学期刊界的“四大名刊”之一,对当代文学史的生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钟山》(1978——2015)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第一章主要梳理了《钟山》自创刊以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八十年代前期,《钟山》扮演的是一个文学思潮响应者的角色,紧跟着当时的文学思潮。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文学期刊逐渐发生分化,《钟山》在这个时期转向先锋,并从一个文学思潮的响应者转变为引领者,发起了“新写实小说”和“新状态文学”两股文学思潮。到了新世纪,《钟山》则表现出了对启蒙文学思潮的坚守。第二章具体揭示了《钟山》在八九十年代与“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和“新状态文学”的关系。《钟山》对这三次文学思潮的介入和参与经历了由接续到倡导再到策划的过程,体现了《钟山》在文学思潮中由响应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角色的转变。这种角色转变体现的是当代文学思潮生成方式的改变。最初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文学”是由文学创作引领而形成的文学思潮。到了“新写实小说”,文学期刊的主动性在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文学期刊成为文学思潮最为重要的推动者。而到了“新状态”,市场经由文学期刊之手,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渗透到了文学思潮的生成方式中。第三章具体阐述了《钟山》在新世纪对启蒙文学思潮的坚守。这一方面体现在《钟山》的文学批评所显现出来的理性批判精神中,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钟山》对散文在场精神的追求之中。第四章则从《钟山》编辑们的文学组织行为、文学史思维以及文学思想三个方面来考察《钟山》的文学编辑在推动文学思潮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文学思潮发生的深层动因。本文试图通过对《钟山》这个个案的考察来揭示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思潮的深层互动关系,了解文学期刊如何参与到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从而改变了文学思潮的生成方式,影响了文学史面貌的生成,以及编辑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毕磊菁[8](2014)在《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是一位始终充满着活力的作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到今天,她一直在努力地耕耘着,并且成果颇丰。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开始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学》课程,她在援引和赞同纳博科夫的“好的小说都是好神话”的观点后,得出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而它的价值则在于开拓精神空间,建设精神宫殿。王安忆本人30多年来的创作,也就是她苦心构建起来的“心灵世界”。研究这个“心灵世界”,就必须关注外国文学对她多年来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她的整个文学创作,尤其是几次“转型”的代表作品都浸淫着外国作家作品、外国文艺思潮的深刻影响。将王安忆的作品和对她产生过影响的相关外国作家作品联系起来,从取材立意、叙事方法、情节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她在创作上受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影响的渐进过程。和许多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文学创作的作家一样,初登文坛的王安忆在创作中主要受到的是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影响。俄苏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之初就侧重接受与借鉴的资源。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都有着大量模仿和借鉴俄苏作品的痕迹。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是王安忆欣赏和学习的另一榜样。她从奥斯汀身上汲取到了从身边事件出发,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二者在男女爱情的价值观取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典型环境描写则对王安忆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她的作品中对于外部环境的描写,尤其是对城市的勾勒,就有着巴尔扎克的影响的痕迹。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文坛掀起一股介绍、翻译和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和作品的热潮中,王安忆的创作也相应地体现出了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接受与融合的特点。她创作的寻根文学代表作《小鲍庄》在故事内容上有机地借鉴和模仿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三恋”系列作品的横空出世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关联。西方现代主义“向内转”的倾向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促使她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叔叔的故事》则是王安忆又一“转型”力作。她的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上的转变,都有着西方小说“元叙事”的影子。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王安忆对女性心灵史的描写在她创造的“心灵世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对女性独特而丰富的个体存在有着自己的理解。她承认女性受到男权中心主义的压迫,其作品中也相应塑造了很多女性的悲剧形象;但又不认同激进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同性之爱”,以及“以身体进行写作”等观点,而是采取一种温和妥协的方式进行创作。《长恨歌》、《富萍》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体现了她善于在历史进程中刻画各类女性的人物形象,塑造个性不同、命运不同的女性人物的特点,这是一种融合了“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写作。与她笔下出现的女性世界相适应,她的语言风格也有了再次转变,呈现为一种更加女性化、更加看似漫无目的的“女人腔”写法。这和伊瑞格瑞的理论有所契合。我们由此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王安忆在小说创作的多年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对她的理论文集《心灵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纳博科夫关于经典小说家们创造出了一个个颇具神性的世界的言论,更是直接刺激了她的小说创作观的成型。王安忆学习与借鉴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经验的总结性作品《华丽家族》,更说明了她已经对如何创造“心灵世界”有了自己的主张,她从作品主题、人物类型、叙事手法等诸多方面总结并提炼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艺理论对她的一贯滋养。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浸染,无法拒绝外来的影响。王安忆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折射出了中国当代文学与接收外国文学的某种契合度。外来文学资源作为文学传统和文学环境的一部分,为她提供了更开阔的创作视野和创作思维,时代为她提供了大量可资书写的内容,文学本身的发展又为她提供了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就是中国当代作家接受外国文学影响并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个成功范例。基于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才能获得一种厚实的基础,最终使我们能比较清晰地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原先的简单国别文学研究的局限,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视域中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

梁万新[9](2011)在《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王安忆一向追求叙事风格的多变。从《长恨歌》开始,王安忆便热衷于对俗世生存的细致书写,也更加自觉地表明自己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感性追求。本论文立足于王安忆继《长恨歌》之后的所有小说,以“俗世生存”为切入点,分别从城市和乡村两个视域,论述了其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与此同时,本论文分别从俗世生存的精致、“此岸”的世界与“彼岸”的境界、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等三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了王安忆笔下的这种俗世生活所隐含的、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推演了创作主体内在的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在叙事策略和形式表达上,王安忆后期小说普遍采用了一种散板式的叙事结构、舒缓的叙事节奏和细密的语言风格。这种形式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使王安忆笔下俗世生存的审美质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最后,本论文还对王安忆后期小说创作所表现出来的诸种审美局限,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总结。

郭萌[10](2011)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试图从生态美学的视角去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纷纭复杂的都市生存景观及意象为出发点,把20世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纳入到反思、批判的思维框架之下,探讨都市小说对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美学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学美学的思考这两大问题,力图展现都市小说对人类美好的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探寻。论文共分七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陈述了有关生态美学的基本观点及理论,回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以及生态美学与中国文学的生态传统之间的关联性。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现代都市生存环境及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的生成。街道、广场等都市日常景观,及酒吧、餐厅等都市生活景观,无疑构成了现代都市人主要的物质生存环境;消费文化的盛行及物欲、情欲的泛滥,则构成了现代都市人主要的精神生存环境。透过对这些极富代表性和象征意义的生存环境及意象的考察,试图揭示出现代都市人之所以丧失美好的自然存在环境和精神存在状态的社会根源。此外,对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的产生、发展、内涵等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第二章揭示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人的自然生存状态。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分别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自然景观的缺失和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入手,挖掘现代都市中人远离自然的非“美”的生存环境。其次,分别从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人性的异化和生命的虚无入手,揭示出人的非“美”的存在状态。第三章挖掘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对自然生态美的探寻。通过对人性异化的反思与批判、对物化都市的陌生化书写以及对女性“性别异化”的反抗,实现对人类回归其自然本性的探寻。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理想化叙述、对日常生活的别样观照,实现对人类原始生命力的张扬。第四章揭示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中人的精神生态困境。通过都市“边缘人”所面临的困惑和挑战,流露出现代都市人压抑的心理状态;通过对恋物癖的描述和私人化的写作形式,反映出现代都市人孤独与失语的精神立场;通过对都市流浪者的描绘,尤其是对其精神流浪的挖掘,表现了现代都市人流浪的精神状态。第五章挖掘出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对精神生态美的探寻。通过对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反思、对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坚守,实现对传统精神价值观的回归。通过对传统爱情观的坚守、对反传统爱情观的批判,以及对女性“性”的叙事,从而为情感寻找寄托。通过“出走”或“逃离”意象的表达、通过诗意地栖居以实现精神回归,试图寻找到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从生态美学视角考察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都市小说立足于都市现实,用自觉的生态审美意识来观照人的生存,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层面上表达了他们对现代哲学主题的探索,显示出别具一格的社会价值和美学意义。

二、迷失与寻找——评王海玲90年代中期的中篇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迷失与寻找——评王海玲90年代中期的中篇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前期研究综述
    1.3 主要概念说明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2章 社会转型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
    2.1 社会转型:“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活动语境
        2.1.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历史语境
        2.1.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活动的文化语境
    2.2 适变而生:“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登场
        2.2.1 “70 后”作家命名与“70 后”作家的城市文学出场
        2.2.2 “70 后”作家的身份建构与其城市文学的特色性书写
        2.2.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创作的自身诉求与写作姿态
第3章 负重而行——“70 后”作家的城市底层书写
    3.1 “失根”之痛:下岗工人的底层生存
        3.1.1 下岗工人风光不再的生存困境
        3.1.2 下岗工人再度出发的生存自救
    3.2 此身何处:城市乡民的“他者”生存
        3.2.1 城市乡民漂泊人生的迷惘与执着
        3.2.2 城市乡民进退两难的无奈与尴尬
    3.3 庸常人生:城市平民的平凡生存
        3.3.1 城市平民窘迫处境的烦恼生活
        3.3.2 城市平民安贫乐道的诗意光阴
第4章 欲海沉浮——“70 后”作家的城市精英书写
    4.1 精英梦想:走在精英路上的奋进与失落
        4.1.1 青葱岁月里精英成长的懵懂前行
        4.1.2 成年拼搏中精英成长的坎坷起落
    4.2 精英群像:城市欲望中的困惑与守正
        4.2.1 知识精英:欲望诱惑与理性守持的碰撞
        4.2.2 白领精英:“世俗”生存与精神守真的纠葛
        4.2.3 企业精英:利益渴望与心存良知的博弈
第5章 身体诉说——“70 后”作家的城市女性书写
    5.1 性/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另类生存
        5.1.1 欲望的性:对感性生命快感的放逐
        5.1.2 青春的性:解放肉体的精神虚空与困惑
        5.1.3 癫狂的性:两性关系中的错位迷失
    5.2 城市/女性:“身体诉说”中女性的城市生活
        5.2.1 繁华生活:在奢侈物化生活之中徘徊
        5.2.2 凡俗生活:不能缺失的“蝴蝶的尖叫”
    5.3 “70 后”女性作家城市书写何以用“身体诉说”
        5.3.1 “身体诉说”的历史由来
        5.3.2 “身体诉说”的现实原因
        5.3.3 “身体诉说”的作家自身因素
第6章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6.1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文学创作的突破与创新
        6.1.1 现实主义的别样书写
        6.1.2 文学叙事的个性化呈现
        6.1.3 感性写作的文学准入
    6.2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对于审美文化的冲击与重构
        6.2.1 文学审美趣味的变化
        6.2.2 文学审美标准的嬗变
        6.2.3 文学审美价值的重构
    6.3 “70 后”作家城市文学的“代际”作用与意义
        6.3.1 经由“70”后文学由政治化、精英化向商业化、市场化发展
        6.3.2 经由“70 后”理性写作与感性写作共存
        6.3.3 经由“70 后”精英文学走向大众文学
结语:“70 后”作家城市书写——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打工文学与王十月文学创作
    二、王十月作品研究综述
第一章 打工者生存困境的呈现
    第一节 物质的窘迫
    第二节 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爱、欲的压抑
    第四节 道德的挣扎
第二章 打工者困境突围的思考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
    第二节 寻根的回撤
    第三节 内心的回归
第三章 打工文学的艺术探索
    第一节 写作与绘画艺术的结合
    第二节 荆楚民间文化的融入
    第三节 西方荒诞小说的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王十月年表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着)

(3)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和时间范围划分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论文研究方法阐释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 精英文化语境下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第一节 精英文化意识复归与电影观念革新
    第二节 走向荧幕前台的知识和政治精英群体
    第三节 人性复归思潮下的“精英式”爱情与青春
    第四节 文化重建大旗下的“文化寻根”与“启蒙思潮”改编
第二章 大众与商业文化语境下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改编电影
    第一节 大众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与边缘群体展示
    第二节 青春迷惘与空间焦虑:转向都市的大众文化
    第三节 娱乐猎奇、欲望爱情与商业艺术:商业文化下的迎合改编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下21世纪以来的文学改编电影
    第一节 后现代文化下的文学改编电影新特征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华语大片改编
    第三节 网络文化视野下网络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表征
    第四节 传媒经济视野下《流浪地球》的改编新策略
    第五节 《哪吒之魔童降世》折射的语境化改编理念
第四章 对文学改编影视的再审视
    第一节 文学改编电影过程中文字与影像关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的空间叙事流变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作品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4)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路径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文化构成
    第一节 时代文化语境的濡染
        一、消费文化下文学的边缘化
        二、消费文化下人文价值的淡化
    第二节 湖湘文化语境的浸润
        一、经世致用与实用主义
        二、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
第二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审美原则
    第一节 对现实主义精神的继承
        一、现实主义的历史嬗变与当下意义
        二、在怀疑中揭开病苦、寻找出路
        三、在揭露中坚守信念、呼唤良知
    第二节 对现实主义美学的创化
        一、中和之美
        二、回归“真实”
        三、理性忧思
    第三节 对现代主义意识的尝试
        一、焦虑与沉沦
        二、苍凉与迷惘
第三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精神向度
    第一节 平民化的人情世态
        一、平民立场的权力批判
        二、直击痛感的生命之悟
    第二节 情与性的伦理困境
        一、政治与爱情的纠缠
        二、爱情与情爱的冲突
    第三节 权力话语对人性的抑制
        一、常人生存下的绝对意志
        二、权势攀援中的人性沉沦
        三、庸众无声下的个体孤独
    第四节 理想化的道德追求
        一、敬畏之心与精神救赎
        二、温情悲悯与人性关怀
        三、精神国度与凡俗世界
第四章 王跃文小说诗学的叙事方式
    第一节 返璞归真的日常化叙事
        一、世俗大众的生存关怀
        二、政治生态的日常展现
    第二节 淡定从容的故事化叙事
        一、以故事为中心的情节模式
        二、以中心人物官场境遇为主事的叙事结构
        三、以闲笔自在书写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欲潜实显的男性化叙事
        一、权力话语中的男权叙事
        二、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叙事
    第四节 张弛有度的叙事语言
        一、从容自如的话语言说
        二、避重就轻的叙说风格
        三、注重反讽的修辞策略
余论(兼结语)创作的“智慧”和批判的有限
    一、喻世劝讽与终极价值
    二、文人情怀与官员身份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王安忆小说中孤独形象的类型
    第一节 灰色地带生存的孤独者形象
        一、从个体孤独到人类普遍孤独的体验者
        二、社会底层生存的女性孤独者
    第二节 情感孤独中的人物形象
        一、血缘亲情缺失下的孤独者
        二、无血缘情感纠葛中的孤独者
    第三节 时间流逝中的孤独者形象
        一、光阴易逝感慨中的孤独者
        二、时光回溯中的孤独者
第二章 王安忆孤独书写的原因
    第一节 孤独成长的人生经历
        一、无根无落的外来人
        二、漂泊不定的知青
    第二节 佛教、基督教人生哲学的影响
        一、无限虚无的佛教
        二、自我救赎的基督教
    第三节 物质化商业社会的影响
        一、千篇一律的都市生活
        二、美好生动的乡村生活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中孤独意识的内涵
    第一节 孤独是精神对抗无果后的安然
        一、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二、心理断层下的孤独
    第二节 孤独是对抗生命悲剧中的无奈
        一、摆脱孤独无果后的痛苦
        二、宗教救赎无果后的悲观
    第三节 孤独是文化失衡后的彷徨
        一、挣扎于城乡间的徘徊不安
        二、温情回望中隐藏的失落
        三、城市外来者生存的孤独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6)《大家》(1994—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大家》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大家》的发展历程
        一、《大家》的创刊过程
        二、停刊与复刊
        三、《大家》的现在进行时
    第二节 创刊号的定位、宗旨及意义
        一、刊物定位:“大师”与“大众”的理想境界
        二、办刊宗旨:名家·先锋·新锐
        三、《大家》创刊的时代意义
    第三节 《大家》品牌形象的建构
        一、斗风车的“堂·吉诃德”
        二、“白领丽刊”:精准定位与精品意识
        三、“大家文学奖”:诺贝尔情结的外化
第二章 《大家》的“先锋”立场
    第一节 昔日“先锋”今又来
        一、“先锋”立场的确立
        二、历史的“逃亡”与当下的“失语”
        三、反思“纯文学”语境下的先锋写作
    第二节 “联网四重奏”与新生代作家
        一、缘起:作为策划的“联网四重奏”
        二、新生代作家:90年代的“先锋”
        三、“联网四重奏”规约下的生产要素
    第三节 跨文体实验
        一、新散文:散文的先锋运动
        二、凸凹文本:“有意味的形式”如何可能?
第三章 《大家》的暖昧与危机
    第一节 “大家·红河文学奖”的处境
        一、首届“大家文学奖”与《丰乳肥臀》风波
        二、池莉获奖与“池莉热”
    第二节 从改版看《大家》的“位移”
        一、面向市场的“改版潮”(1998年)
        二、“网络转型期”的改版(2007年)
        三、复刊号的改版(2013年)
        四、突出“青年性”的改版(2017年)
    第三节 反思:危机与出路
        一、文学期刊的边界意识
        二、像认识博物馆一样认识文学期刊
第四章 《大家》与云南文学
    第一节 云南的文学生态
        一、两个传统、四代作家
        二、《大家》的边缘与力量
    第二节 《大家》与云南文学的互动
        一、创刊初期:不拒绝、不主动(1994—2003)
        二、从反思到推动(2004—2018)
    第三节 《大家》中云南文化想象的建构
        一、“我的故乡,我的城市”:于坚散文对昆明形象的建构
        二、《大家》中的“云南想象”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联网四重奏”作家作品统计表
    附录二: “大家·红河文学奖”历届获奖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大家》(1994—2018)栏目变更表
    附录四: 李巍访谈录
    附录五: 王干访谈录
    附件六: 潘灵访谈录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7)《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流变
    第一节 八十年代前期对文学思潮的响应
    第二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对文学思潮的引领
    第三节 新世纪以后对启蒙精神的坚守
第二章 从响应到引领的转变:《钟山》与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钟山》对“先锋文学”的接续
    第二节 《钟山》对“新写实小说”的倡导
    第三节 《钟山》对“新状态文学”的策划
第三章 启蒙立场的坚守:《钟山》在新世纪
    第一节 理性的批判:《钟山》对启蒙精神的追求
    第二节 《钟山》:“在场散文”的重要阵地
第四章 推动文学思潮的编辑因素
    第一节 《钟山》编辑的文学组织行为
    第二节 《钟山》编辑的文学史思维
    第三节 《钟山》编辑的文学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国内王安忆研究
    二.海外王安忆研究
第一章 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俄苏文学对王安忆早期小说的深层影响
    第二节 简·奥斯汀的乡村世界与雯雯系列的联系
    第三节 《人间喜剧》和王安忆描写的城市
第二章 中国化的现代主义印记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与《小鲍庄》
    第二节 “力比多”对王安忆性恋题材的影响
    第三节 元小说叙事形式的初露端倪
第三章 王安忆式的女性主义写作
    第一节 激进西方女性主义的改写
    第二节 纳入女性视野的“新历史主义“观照
    第三节 伊瑞格瑞“女人腔”与王安忆小说的契合
第四章 全球语境中的王安忆
    第一节 在东西方文化的参照中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中“心灵世界”的丰富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概观
    第二节 王安忆小说创作研究述略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及其价值
第一章 城与乡:丰饶的俗世生存镜像
    第一节 城市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第二节 乡村里的俗世生存镜像
    第三节 重塑俗世生活的韵致
第二章 俗世生活的审美建构
    第一节 俗世生活的精致
    第二节 "此岸"的世界,"彼岸"的境界
    第三节 创作主体的自我超越
第三章 王安忆后期小说的叙事策略:散板与细密
    第一节 散板式的叙事结构
    第二节 舒缓的叙事节奏
    第三节 细密的语言风格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王安忆生平及创作简表(1954-2010)
附录二:王安忆创作研究论文目录(1981-2010)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后记

(10)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绪论 生态美学与中国文学的生态传统
第1章 现代都市生存环境及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的生成
    1.1 都市空间与都市意象
        1.1.1 都市日常景观及其意象
        1.1.2 都市生活场景及其意象
    1.2 都市的精神生存环境
        1.2.1 消费文化的盛行
        1.2.2 欲望的展演
    1.3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的生成
        1.3.1 都市小说的产生
        1.3.2 90年代的中国都市小说
第2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中人的自然生存状态
    2.1 远离自然
        2.1.1 自然景观的缺失
        2.1.2 自然本性的丧失
    2.2 反生态性的存在
        2.2.1 人性的异化
        2.2.2 生命的虚无
第3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对自然生态美的探寻
    3.1 呼唤人的自然本性
        3.1.1 人性异化的反思与批判
        3.1.2 物化都市的"陌生化"书写
        3.1.3 女性"性别异化"的反抗
    3.2 原始生命力的张扬
        3.2.1 都市日常生活的理想化叙述
        3.2.2 都市口常生活的别样观照
第4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中人的精神生态困境
    4.1 都市"边缘人"的精神压抑
    4.2 孤独与失语
        4.2.1 恋物癖:孤独的表征
        4.2.2 私人化写作:冲破失语状态
    4.3 流浪的人
        4.3.1 都市流浪者
        4.3.2 精神流浪
第5章 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对精神生态美的探寻
    5.1 传统精神价值观的反思与坚守
        5.1.1 知识分子人文精神的反思
        5.1.2 传统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坚守
    5.2 寻找情感寄托
        5.2.1 传统爱情观的坚守
        5.2.2 反传统爱情观的批判
        5.2.3 女性"性"的叙事
    5.3 探寻精神家园
        5.3.1 寻找:"出走"或"逃离"
        5.3.2 回归:诗意地栖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四、迷失与寻找——评王海玲90年代中期的中篇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转型期“70后”作家的城市书写[D]. 崔桂武. 辽宁大学, 2021(02)
  • [2]王十月的打工文学研究[D]. 利敏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文化语境下的文字与光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文学改编电影研究[D]. 曹忠.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4]王跃文小说诗学研究[D]. 伍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5]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书写研究[D]. 文秋霖. 吉首大学, 2019(02)
  • [6]《大家》(1994—2018)研究[D]. 唐诗奇. 云南大学, 2019(03)
  • [7]《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研究[D]. 胡一支.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8]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D]. 毕磊菁.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城与乡:俗世生存的审美建构 ——王安忆后期小说论[D]. 梁万新. 暨南大学, 2011(10)
  • [10]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 郭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迷失与寻找——论90年代中期王海玲的中篇小说创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