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大河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流行为分析

三峡工程大河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流行为分析

一、三峡工程大江及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演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武菲[1](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杨穆[2](2019)在《《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2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后,三峡移民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启动,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于三峡移民。从移民工作开始至今,关于三峡移民工作进展、移民工作中的问题、移民生活及社会适应性等问题一直受到媒体的持续关注,成为媒体的聚焦之点。本文主要采取内容分析法、话语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以《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对象,选取《湖北日报》1992年-2008年间的518篇三峡移民报道为研究样本,探究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是如何呈现该议题的,对各个类目进行梳理,如对报道来源、报道时间及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报道倾向等进行分析,对样本中的典型报道进行新闻图式分析、微观语义结构分析、风格和修辞分析,并总结《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及不足。基于以上分析的基础,结合访谈《湖北日报》记者得到的一线采编经验,探究《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及启示。本文梳理《湖北日报》在对该议题报道时呈现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特征,观察报道特色和不同移民时期报道的变化情况,《湖北日报》对三峡移民议题关注度极高,设立专版专栏报道、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注重各界意见的反馈并保持与读者互动,同时也存在负面信息的回避、移民角色边缘化、议题深度性不足的问题。结合《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观察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为今后其他工程移民报道提供借鉴。相关议题的报道应该注意“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社会需要”、“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的人情味”、“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为更好地实现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功能,起到推动移民工作顺利进展的积极作用。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3](2017)在《三峡工程截流技术》文中提出三峡工程建设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导流方案,大江截流最大水深60 m、实测最大流量11600 m3 s-1大,河床深厚覆盖层达20 m,截流过程潜在堤头坍塌风险;明渠截流最大设计流量10300 m3 s-1、落差4.11 m、龙口流速7 m s-1、水深20 m,明渠基面平整光滑、不利抛投料稳定,截流进占抛投强度11.46万立方米/日;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均需兼顾施工期通航要求.大江截流采用"预平抛垫底,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进占"的截流方案;导流明渠截流采用"垫底加糙、双戗立堵、上游双向进占、下游单向进占"的方案.大江截流和明渠截流的综合困难程度乃世界截流史所罕见,两次截流的成功实施,标志中国河道截流技术跻身世界领先地位.

康迎宾[4](2014)在《水电施工截流模型试验及其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水电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为大江大河的截流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和理论经验。相比于河道截流的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技术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ANSYS Workbench的新开发平台,兼容了包括流体和流场在内的很多模块。本文根据实际工程进行了水电工程截流模型试验,提出了基于ANSYS的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数值模拟方法。根据模型试验规程的要求,以实际工程的截流为依据,进行截流模型试验研究。从模型的比尺确定、河道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河道模型的率定,到试验过程设计、截流试验准备,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然后按试验工况详细整理了截流试验成果,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截流难度随截流流量的增大而增大,随分流能力的增强而降低,随下游尾水位的抬高而降低。在模型试验中,引入VDMS监测流场流态及表面流速分布,对截流控制性参数进行模拟,提出了分流因数的面积积分方法,通过统计分析来研究龙口宽度、截流流量大小、导流洞进口分流条件、下游电站蓄水位及隧洞流态等因素与导流洞分流能力的关系。在截流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截流河道水流及其龙口水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方法,并基于ANSYS建立了具有自由表面的水流流动分析模型。本文以APDL模块建立几何模型,以ICEM CFD模块建立流场模型,在CFX-Pre模块中设置流场分析类型、定义边界条件、加载初始条件,通过CFX-Solver Manager实现流场分析计算,并采用CFD-Post模块进行数值模拟,详细介绍了河道流场数值模拟的过程。仿真后处理模块可以实现流速、水深等水力学要素的可视化表达。通过与光滑壁面流场的对比分析发现,在进口附近的水面线位置较低,水流紊动强度较弱。在进行水电施工截流龙口水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时,将非恒定流离散化为恒定流进行处理。根据模型试验工况一的上下游水流参数(流量、水位、流速等),进行了四种龙口宽度的截流龙口水力学参数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调用ANSYS Workbench的后处理模块,利用isoface和polyline求解截流期间不同龙口宽度的河段水面线高程。利用isoface和contour配合可以很好地解决龙口范围的流速分布及大小问题。采用纵横断面及水平剖面切割的方法去拾取、观察龙口范围内的流场。特别是通过使用等值面isosurface设置流速选项,利用水平面,结合等值线云图,取不同的流速值,观察流场中的位置,能够形象直观的描绘龙口流场内的流速分布情况。最后,通过对比分析戗堤宽度对截流龙口的流速、水面变化等的影响,发现宽戗堤较窄戗堤,可以改善水流对戗堤端头的冲刷,同时也带来了龙口轴线下游流速增加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河道截流的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试验的对比研究,说明利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截流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是可行的,为水电施工截流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杨文俊,李青云,郑守仁[5](2005)在《三峡工程施工期(Ⅰ→Ⅱ期)河流控制关键技术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工程施工过程水流控制技术复杂,施工期通航要求很高。目前施工期河流控制过程已结束,一系列难题得到成功解决,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及施工期复杂流量条件的航运畅通。坍塌机理、深动水平抛垫底及航运畅通研究世界领先;深水高土石围堰的研究与实施成功地解决了修建三峡深水围堰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践表明针对工程特点提出的是成功的“三期导流、明渠通航、围堰挡水发电”的施工方案。

戴会超,曹广晶[6](2005)在《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科技和管理创新》文中提出三峡工程规模巨大、技术复杂 ,针对重大技术难题 ,汇集全国科技精华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展开科技攻关 ,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科学决策。 2 0 0 3年 6月 1日水库开始蓄水 ,6月 10日水位到达 135m高程 ,6月 16日双线五级船闸试通航成功 ,左岸电站首批水轮发电机组从 7月份开始投产 ,到 2 0 0 3年底已有 6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三峡工程已经顺利地实现了蓄水、通航、发电的二期工程建设目标。在枢纽总布置及大坝工程、水电站工程、双线连续五级船闸、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导截流及围堰工程和特大型工程管理技术研究及实践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牛兰花,杨波,刘平[7](2003)在《三峡工程大江及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1997年大江截流和2002年导流明渠截流,均引起了坝区河势及水流泥沙条件的改变。依据两次截流间(1997~2002年)的河床演变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坝区来水来沙、河势及河床冲淤变化情况。三峡工程坝区河段在两次截流期间,冲淤变化较大。1998年大洪水冲刷坝区河床泥沙达1413.7万m3。之后的1999~2002年,坝区河床一直处于回淤状态,4a总计淤积了1046.14万m3,仍未达到大江截流前的冲淤平衡状况。

代水平,李云中,张伟革[8](2003)在《大决战 大检阅 大展示——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水文监测工作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峡明渠截流具有落差大、流速大等特点,无论是施工强度,还是技术难度、风险度,都大于1997年三峡大江截流,其总能量超过了原世界记录保持者巴西伊泰普工程截流,明渠截流的总体难度堪称世界之最。水文监测也因此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面临着诸多高难技术的挑战。长江水文队伍投入专用测船10余艘、先进仪器设备100多台套,精心部署,精心组织,精心准备,精心测报,完成水文测验、河道测量、水质监测以及资料整理等项目64.38km2、9.74站年,实测截流流量10300~8600m3/s;实测上龙口最大落差1.73m,最大流速每秒6.0m;下龙口实测最大落差1.12m,最大流速每秒5.13m。

岳中明[9](2003)在《长江三峡工程的水文工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供水和发展库区经济等巨大综合效益 ,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综合利用长江水资源的关键工程。因此 ,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长江三峡以上以及全流域的水文特性 ,掌握和预测未来水文情势和河床变化规律 ,成为三峡工程建设的重要前期基础工作。系统阐述了长江水文在站网建设、观测精度提高、历史洪枯水调查、水文分析计算、水文实验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详细介绍了大量水文水资源要素、河流泥沙运动特性、河床演变规律分析计算以及水文预报预测等方面的可靠成果。

傅霞飞[10](2003)在《三峡工程》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一项关键性骨干工程,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在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的40公里处。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三峡水利枢纽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的水资源多目标开发工程。

二、三峡工程大江及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演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工程大江及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一、潘绥计划
        二、萨凡奇计划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二、“毕其功于一役”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一、最初的争论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三、“有利无弊”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二、建设中的波折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一、坝址选择
        二、纷争再起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一、蓄水位之争
        二、党内外的争论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一、开展重新论证
        二、论证中的论争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第二节 表决定案
        一、三峡宣传热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一、一期工程建设
        二、二期工程建设
        三、三期工程建设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一、实施优惠政策
        二、外迁移民安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2)《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问题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1.1 研究对象
        1.1.1 三峡移民报道的界定
        1.1.2 媒体选择及分析单位
    1.2 样本选择
        1.2.1 样本的选取理由
        1.2.2 样本的时间范围
        1.2.3 样本的获取方法及原则
    1.3 类目建构及其原则
第二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分析
    2.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形式层面分析
        2.1.1 报道时间及数量
        2.1.2 报道来源
        2.1.3 报道版面、篇幅及标题显着度
        2.1.4 报道配图
        2.1.5 报道体裁
    2.2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内容层面分析
        2.2.1 报道主题
        2.2.2 报道倾向
        2.2.3 报道重心
        2.2.4 报道地区
        2.2.5 标题及评价性报道关键词
第三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3.1 话语分析的样本选择
    3.2 新闻图式分析
    3.3 微观语义结构分析
    3.4 风格和修辞分析
        3.4.1 词汇语句具有积极指向性
        3.4.2 语言生活化,叙事故事化
        3.4.3 多使用引语及数字
第四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特色与不足
    4.1 特色分析
        4.1.1 设立专版专栏报道
        4.1.2 关注特殊节点,策划系列报道
        4.1.3 注重各界意见反馈,保持与读者互动
    4.2 存在不足
        4.2.1 负面信息的回避
        4.2.2 移民角色边缘化
        4.2.3 议题深度性不足,文本可读性不强
第五章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5.1 《湖北日报》三峡移民报道的实践经验
        5.1.1 选题来源及报道主题
        5.1.2 报道立足点及社会功能
        5.1.3 拓展与丰富后移民时期三峡移民报道的内容
    5.2 对其他工程移民报道的启示
        5.2.1 报道契合不同时期移民工作的重心
        5.2.2 围绕社会关注热点,及时满足受众需要
        5.2.3 提升移民话语权,加强新闻“人情味”
        5.2.4 创新报道形式,增强文本可读性
        5.2.5 正确应对负面消息,做好舆论引导与监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三峡工程截流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工程概况
3 大江截流
    3.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3.2 截流方案
    3.3 截流准备
    3.4 截流实施
4 导流明渠截流
    4.1 工程难点与施工特点
    4.2 截流方案
    4.3 截流准备
    4.4 截流实施
5 三峡工程截流施工的技术突破
    5.1 深水截流技术
    5.2 双戗堤截流技术
    5.3 截流期通航
    5.4 全方位截流综合保障服务技术体系
    5.5 截流施工组织
6 结束语

(4)水电施工截流模型试验及其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截流实践与模型试验
        1.2.1 截流实践及发展
        1.2.2 截流模型试验
    1.3 截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截流研究现状
        1.3.2 截流发展趋势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试验理论及方法
    2.1 物理模型试验理论
        2.1.1 相似原理
        2.1.2 量纲分析
        2.1.3 流体运动相似理论
    2.2 数学模型
        2.2.1 质量守恒方程
        2.2.2 动量守恒方程
        2.2.3 能量守恒方程
        2.2.4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2.2.5 控制方程的通用形式
    2.3 小结
3 截流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3.1 模型设计
        3.1.1 模型比尺的确定
        3.1.2 河道模型设计与制作
        3.1.3 河道模型率定
    3.2 模型试验
        3.2.1 试验过程设计
        3.2.2 截流试验准备
        3.2.3 试验成果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影响截流分流因素
        3.3.2 截流控制技术
        3.3.3 截流模型试验新技术的应用
    3.4 小结
4 截流河道水流的数值模拟
    4.1 截流河道水流数值模型
        4.1.1 河道几何建模
        4.1.2 河道水流流场构建
        4.1.3 流场边界条件
    4.2 河道水流数值模拟
        4.2.1 河道水流流速
        4.2.2 河道水面线
        4.2.3 自适应网格
    4.3 考虑糙率的河道水流仿真
    4.4 小结
5 截流龙口水力特性的数值模拟
    5.1 截流龙口建模
        5.1.1 龙口几何模型
        5.1.2 定义模型边界
    5.2 截流龙口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5.2.1 初始龙口分析
        5.2.2 龙口50m宽分析
        5.2.3 龙口40m宽分析
        5.2.4 龙口20m宽分析
    5.3 宽戗堤龙口
    5.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长江三峡工程的水文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与建设水文站网, 广泛收集基本资料
    1.1 水文站网布设和调整
    1.2 基本资料收集与整编
        1.2.1 资料收集
        1.2.2 资料整编
    1.3 进行水文调查, 收集和科学利用历史洪枯水资料
2 设计洪水研究与实践
    2.1 暴雨洪水特性研究
    2.2 设计洪水研究
    2.3 可能最大降水研究
3 泥沙监测与河道演变观测研究
    3.1 泥沙研究
        3.1.1 悬移质输沙率测验
        3.1.2 推移质输沙率测验
        3.1.3 水利水保等措施的产沙影响研究
    3.2 工程水文泥沙观测及河道演变观测分析
4 截流水文
    4.1 截流水文监测
    4.2 截流水文水力学分析计算
    4.3 截流水文预报
    4.4 截流信息服务
5 水文气象预报实践与研究
    5.1 预报方法
    5.2 短期水情预报
    5.3 中长期水文气象预报
6 水文科学研究
    6.1 国家重点攻关项目
    6.2 水文实验
7 水情自动测报
8 环境影响监测与研究
    8.1 水质监测
    8.2 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研究
9 主要结论和展望

四、三峡工程大江及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演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2]《湖北日报》三峡工程移民报道研究[D]. 杨穆. 广西大学, 2019(01)
  • [3]三峡工程截流技术[J]. 孙志禹,陈先明,朱红兵.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7(08)
  • [4]水电施工截流模型试验及其水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 康迎宾. 武汉大学, 2014(06)
  • [5]三峡工程施工期(Ⅰ→Ⅱ期)河流控制关键技术及研究[J]. 杨文俊,李青云,郑守仁. 水力发电, 2005(09)
  • [6]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科技和管理创新[J]. 戴会超,曹广晶. 中国工程科学, 2005(01)
  • [7]三峡工程大江及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演分析[J]. 牛兰花,杨波,刘平. 人民长江, 2003(S1)
  • [8]大决战 大检阅 大展示——长江三峡明渠截流水文监测工作总结[J]. 代水平,李云中,张伟革. 人民长江, 2003(S1)
  • [9]长江三峡工程的水文工作[J]. 岳中明. 人民长江, 2003(08)
  • [10]三峡工程[A]. 傅霞飞. 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3

标签:;  ;  ;  ;  ;  

三峡工程大河明渠截流期间坝区河流行为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