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PROTEL 99 设计和开发 GAL 设备

使用 PROTEL 99 设计和开发 GAL 设备

一、用PROTEL 99设计开发GAL器件(论文文献综述)

陈会庆[1](2012)在《基于GAL的89C52串口扩展电路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GAL可编程芯片替代传统的逻辑芯片,扩展89C52单片机串行通讯接口的方法。给出了通过在Protel99SE嵌套的PLD99的开发环境下,对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实现过程,并且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通过对GAL16V8芯片进行编程,成功的解决了一台计算机对三台现场仪表采样数据不定期发送串口数据的收集问题;采用定时芯片Intel82C53,为三路串口扩展芯片Intel82C51A提供时基,可以实现输入的三路串口数据采用各自的波特率。通过对CPU芯片的编程,实现了通讯功能,通过实际测试,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数据传输稳定、可靠。

许闯[2](2010)在《R600 Linac运动单元位置与速度反馈控制的实现》文中认为为了能更好地满足肿瘤治疗临床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肿瘤治疗中的摆位实时验证,目前本课题可以完善直线加速器,在直线加速器R600上加入EPID系统,本课题为EPID的实现提供可行的运动控制方案。本课题实现运动位置与速度反馈控制,从而为以后直线加速器其它电机控制提供改进方案。另外,EPID作为独立的部件,不但可以应用于东软的R600和未来的中高能直线加速器上,而且也可以用于其他厂家的无EPID加速器的改进,所以EPID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EPID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包括系统控制板的总体设计方案、芯片的选择、各主要电路模块的具体实现等。本文不仅设计制作了系统控制板的硬件平台,还采用DSP的开发工具利用C语言编写了软件算法,采用CPLD的开发工具利用VHDL语言编写了逻辑控制模块,最终实现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控制板。归纳起来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对直线加速器的发展做了简要解说,分析了其发展状况,以及介绍了其关键组成之一EPID运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意义。(2)分析了运动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性能要求及其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实现的整体方案。着重研究了系统的功能和基本构成,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系统的每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3)较为全面的介绍了电子控制系统各个模块的硬件实现。着重阐述了硬件模块的划分及硬件总体设计,详细介绍了各个硬件模块的电路原理图模块。(4)叙述了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介绍了CCS软件的特性、组成及其功能,使用C语言对硬件各模块进行配置,并介绍了CPLD器件的开发设计流程,给出了伺服电机的运动控制算法。(5)对现有的控制板使用器件进行了分析,选定了控制板主要使用的芯片。对各模块进行了整合,实现了设计的初衷。

张金美,舒希勇[3](2010)在《基于Protel99SE的模拟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Protel99SE是集所有设计工具于一体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不仅可以实现电路原理图及PCB板的制作,而且为用户提供了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电路仿真器,可对所设计的电路原理图进行模拟、分析和验证,即时地反映所设计电路的性能。本文阐述了Protel99SE电路仿真器的主要特点和电路仿真的一般步骤,并以简单的整流稳压电路为例介绍了模拟电路仿真分析的具体方法,并重点提出了进行仿真时电路原理图绘制的注意事项。

田娟[4](2009)在《基于PC104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设计》文中认为本课题来源于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该系统用于对各排污企业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全天候的监视和控制,使用该系统可有效防止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大大提高环境监测的水平,从而有效促进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污染源在线监控仪,它是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将监测到的现场数据处理并传输至上位机数据中心,并将上位机的控制命令发送至现场各执行机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研制和使用对污染源监控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然后总结和比较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研究情况,并针对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说明了本文设计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核心优势。根据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研制需求,包括产品的功能需求,遵循的行业标准以及技术指标,本文提出了基于PC104模块的具有数据采集、数据通讯、数据存储和显示功能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总体设计方案。按照产品的功能需求,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硬件完成了控制模块电路、电源电路、地址译码电路、数据采集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数据通讯电路、人机界面电路和存储接口电路的设计。本文介绍了以上各电路的设计思路和电路设计的实现原理,对电路主要器件的选型,所使用器件的结构、性能特点以及主要技术参数的选择和计算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且给出了每部分电路的详细电路原理图。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软件完成了底层硬件电路驱动程序的设计和上层通信协议的设计。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控制模块内嵌DOS操作系统,通过Borland C/C++ 4.5集成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代码编写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本文介绍了各个程序模块所要实现的功能,给出了代码实现的算法流程图,说明了所使用的主要函数的名称、功能描述、入口参数和出口参数,并附加了部分函数的实现源代码。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功能测试通过具体实验对产品实现的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与验证,并结合设计时提出的功能需求和技术指标对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行了评价。最后,论文总结了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同时指出了设计的不足和改进。实践证明,本污染源在线监控仪运行稳定可靠,其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了研制要求。

陈雄[5](2009)在《基于196单片机控制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及其软件设计》文中研究指明原动机仿真系统是用于电力系统动态模拟的重要设备,它对电力系统中的真实原动机(水轮机和汽轮机)及其调速器进行模拟,以便研究电力系统中的大干扰问题和机电暂态过程。目前,国内原动机仿真系统,逐步由模拟控制转向模拟和数字混合控制,这有利于克服模拟电路存在结构复杂、电子元器件容易老化、易受环境温度影响、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对本文调速器仿真系统用微机数字化设计方案,利用计算机软件去取代模拟电路的功能,很好地克服模拟电路的上述缺点,提高了原动仿真系统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本文首先介绍了原动机仿真系统的发展历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课题的来源及意义,然后介绍了原动机仿真系统数字控制部分的硬件结构、原理、特点及系统中用作地址译码PLD芯片的烧制方法。阐述了原动机仿真系统主程序的设计思路和流程,详细介绍了80C196KC的中断资源及中断编程,对系统调速器模型的离散化编程做了详细分析。针对水轮机中的油动机模型在积分环节存在量化误差的问题,提出了“零存整取”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机运行的震荡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对双脉冲测速方案中出现的速度突变和测速死区进行了分析论证,提出了测速齿轮槽口尺寸减小和测速软件限时的解决方案。此外,为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对模拟量采集中软件和硬件的滤波器设计,并对软件运行抗干扰措施做了详细的阐述。最后,本文对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调试,总结了部分软件的调试查错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李庆芬[6](2008)在《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列车的运行平稳性是列车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反映了列车的乘坐舒适程度和运行的安全性。随着高速列车的发展和应用,对列车运行平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悬挂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平稳性,传统的被动悬挂系统在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已无法满足高速列车的要求。为此,近年来,用计算机控制的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课题。本文主要对列车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分析比较列车被动悬挂、主动悬挂和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针对列车半主动悬挂的特点及对现有半主动悬挂控制策略的分析比较,确定了适合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的天棚阻尼控制策略,并提出了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方案,对高速开关电磁阀控制的液压减振器进行了原理分析和系统设计。提出了以TMS320LF2407A为核心的系统硬件电路的总体方案。并对其中的外扩存储器、A/D转换电路、滤波电路、逻辑电路、电源转换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高速开关阀驱动电路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设计。基于Protel 99 SE绘制了硬件电路图。基于DSP,在CCS开发环境下,设计了系统的模块化软件,主要包括:系统的初始化模块、A/D转换模块、积分算法模块和天棚算法实现模块等。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程序,给出系统的软件抗干扰措施。在Protel 99 SE的仿真环境SIM99下,编制了系统硬件电路的仿真基本流程,设计了硬件仿真电路,并对所设计硬件电路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硬件电路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徐蕾,李丽[7](2007)在《Protel 99SE仿真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Protel 99SE是Protel Technology公司开发的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介绍了Protel 99SE仿真功能的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了用Protel 99SE进行仿真分析的具体方法,给出了仿真结果和分析。

周友兵[8](2006)在《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对实践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市场现状和企业对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研制一种新型高效的通信专业实训设备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为此,我们设计了“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典型、先进、实用、方便”。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主要由模拟信源模块、数字信源模块、抽样定理模块、PCM编译码模块、△M编译码模块、FSK调制解调模块、PSK调制解调模块、HDB3编译码模块、位同步模块等组成,涵盖了《通信原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每个模块的设计都按照理论分析、方案选取、参数计算、电路仿真、绘制原理图和PCB图、制板、装配调试等步骤进行。既有硬件的设计,又有软件的设计。设计中还遵循了抗干扰原则。通过对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测试的关键点波形正确、信号处理的过程清楚、测量的项目全面;性能稳定可靠、操作使用方便;各模块可自由组合,既可进行单元实训,又可进行系统实训。该系统除了能满足《通信原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外,还可用于《EDA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课程的教学。该系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硬件、软件平台,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大有裨益。

吴季宁[9](2005)在《在航空维修测试中使用ARINC429数字信息传输的设计和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军、民用飞机上,系统间需要传输大量信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航空电子设备已采用了数字化技术。从而使数字传输成为信息传输的主要途径,它既克服了模拟传输带来的成本高、传输线多、可靠性差等缺点,又减轻了飞机和设备的重量,提高了信息传输的精度。为了使航空电子设备的技术指标、电器性能、外形和接插件的规范统一,由美国各航空电子设备制造商、定期航班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航空无线电公司,简称ARINC。由这个公司制定的一系列统一的工业标准和规范,称ARINC 规范。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功能相对独立的航空电子系统逐步走向综合,例如将雷达、惯导、GPS 和机载计算机联合,组成新型航空图导航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在航空电子系统之间最常用的通信总线是ARINC429 和1553B。其中,ARINC429 被广泛的使用在波音(Boeing)系列飞机、欧洲空中客车(Airbus)等机种上。我国的惯导系统也以ARINC429 为主要通信总线。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规范(DITS)为在航空电子设备之间传输数字信息制定了航空运输工业标准。本文就是在深入分析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规范的基础上,研究其硬件电路和相关软件的实现方法等问题,具体如下: 1. 分析了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规范的具体内容,深入了解了其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发送的形式,以及数据接收的形式等一系列问题。设计出429 板卡,此板卡可插入计算机的插槽内,与计算机接口,且接口简单,控制灵活,可靠性高。2. 根据具体的硬件电路的设计,分析其软件需求,利用计算机发送和接收数据,模拟航空电子系统之间的通信。

张海龙[10](2005)在《基于方舟CPU的网络计算机开发板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计算机(Network Computer),简称NC,是专用于高速网络环境下的一种计算机终端设备。它一般不需要硬盘、软驱及光驱等外部存储器,而是通过网络获取大部分资源,其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和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上。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网络计算机在众多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篇硕士论文就是围绕基于方舟CPU GT2000的网络计算机开发板设计展开的。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现有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用网络计算机解决这些问题;在第三部分,介绍了网络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也提出了此设计所采用的软件结构;第四部分,通过分析网络计算机的几种典型应用,提出了网络计算机应具有的硬件资源;在第五部分中,通过考虑各种因素选择了方舟公司生产的GT2000作为此设计的CPU。由于方舟GT2000对外设的支持非常优秀,所以之后的设计工作都是围绕GT2000进行的。

二、用PROTEL 99设计开发GAL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PROTEL 99设计开发GAL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AL的89C52串口扩展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GAL简介
2 串行通讯接口Intel8251A简介
3 定时/计数器芯片Intel82C53简介
4 系统实现
    4.1 GAL逻辑的设计
    4.2 软件设计
5结束语

(2)R600 Linac运动单元位置与速度反馈控制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医用加速器
        1.1.2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系统概述
        2.2.1 交流伺服电机简介
        2.2.2 关键芯片介绍
    2.3 运动控制器工作原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3.1 硬件设计概述
        3.1.1 原理图设计系统的特点
        3.1.2 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3.1.3 印制电路板(PCB)设计特点
        3.1.4 印制电路板(PCB)的设计步骤
    3.2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模块划分
        3.2.1 模块化电路设计的概念
        3.2.2 模块化电路设计的优点
        3.2.3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模块划分
    3.3 CPU模块
        3.3.1 DSP电路
        3.3.2 电源转换及时钟电路
        3.3.3 JTAG仿真接口电路
    3.4 逻辑控制模块
        3.4.1 CPLD连接电路
        3.4.2 CAN总线电路
        3.4.3 CPLD的JTAG电路
    3.5 底板接口模块
    3.6 存储单元扩展模块
    3.7 电平转换模块
    3.8 电机抱闸控制模块
    3.9 外围电路
        3.9.1 复位电路
        3.9.2 滤波电路
    3.10 控制板实物图
    3.11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CCS 3.3简介
        4.1.1 CCS 3.3的特性和组成
        4.1.2 CCS 3.3代码生成工具
        4.1.3 CCS 3.3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4.2 关键工程文件的编写
        4.2.1 头文件的编写
        4.2.2 中断向量定义文件的编写
        4.2.3 链接命令文件的编写
    4.3 系统初始化设计
    4.4 通用I/O端口控制
    4.5 中断系统设计
    4.6 产生PWM信号
    4.7 CAN模块配置
    4.8 CPLD模块设计
        4.8.1 CPLD开发设计流程
        4.8.2 VHDL语言简介
        4.8.3 主要功能介绍
    4.9 数学模型的建立
    4.10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调试
    5.1 硬件调试
        5.1.1 第一阶段
        5.1.2 第二阶段
    5.2 软件的调试
        5.2.1 软件测试概述
        5.2.2 测试环境
    5.3 系统联调
    5.4 性能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于Protel99SE的模拟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Protel99SE的仿真分析功能及仿真器的设置
    1) 瞬态特性分析及傅里叶分析
    2) 交流小信号分析
    3) 直流扫描分析
    4) 蒙特卡罗分析
    5) 温度扫描分析
    6) 噪声分析
    7) 传递函数分析
    8) 参数扫描分析
2 软件使用实例
3 结束语

(4)基于PC104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课题来源、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市场状况
    1.4 本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核心优势
    1.5 作者的主要工作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方案设计
    2.1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研制要求
        2.1.1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功能需求
        2.1.2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遵循标准
        2.1.3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2.2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控制器选择
    2.3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总体设计方案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硬件设计
    3.1 PC104 嵌入式计算机
        3.1.1 PC104 嵌入式计算机的由来
        3.1.2 PC104 嵌入式计算机的总线
        3.1.3 PC104 嵌入式计算机的选型
        3.1.4 PC104 嵌入式计算机的资源
        3.1.5 PC104 嵌入式计算机的硬件连接
    3.2 电源电路设计
        3.2.1 12V 电源电路设计
        3.2.2 5V 电源电路设计
    3.3 地址译码电路设计
    3.4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3.4.1 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3.4.2 开关量采集电路设计
    3.5 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设计
    3.6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6.1 以太网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6.2 GPRS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6.3 RS-485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6.4 RS-232 通讯接口电路设计
        3.6.5 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3.7 人机界面电路设计
        3.7.1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3.7.2 触摸屏接口电路设计
        3.7.3 液晶接口电路设计
    3.8 存储接口电路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软件设计
    4.1 BORLAND C++ 4.5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4.2 程序结构和实现方法
    4.3 主程序设计
    4.4 初始化程序设计
    4.5 人机界面程序设计
        4.5.1 键盘程序设计
        4.5.2 触摸屏程序设计
        4.5.3 LCD 显示程序设计
    4.6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4.6.1 模拟量采集程序设计
        4.6.2 开关量采集程序设计
    4.7 输出控制程序设计
    4.8 通讯程序设计
        4.8.1 以太网通讯程序设计
        4.8.2 GPRS 通讯程序设计
        4.8.3 现场仪器仪表通讯程序设计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源在线监控仪的功能测试
    5.1 实验设计
        5.1.1 开关量输入测试
        5.1.2 开关量输出测试
        5.1.3 模拟量输入测试
        5.1.4 仪器仪表输入测试
        5.1.5 数据通信测试
        5.1.6 其他功能测试
        5.1.7 监控仪性能评价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6.2 本文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196单片机控制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及其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1.2 国内外原动仿真系统研究状况
    1.3 原动系统仿真器的发展趋势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第2章 原动系统基本特性及数学模型
    2.1 发电机原动系统的基本特性
    2.2 原动系统调速数学模型的建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原动系统硬件及基本结构
    3.1 系统结构
        3.1.1 CPU及存储器
        3.1.2 模拟信号通道的设计
        3.1.3 实时转速测量
        3.1.4 并口的扩展
        3.1.5 看门狗电路及数据掉电保护
        3.1.6 其它外设
    3.2 用PLD实现I/O地址分配
        3.2.1 系统的I/O地址分配
        3.2.2 用Protel 99SE编写PLD程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其原理
    4.1 主程序
        4.1.1 主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
        4.1.2 主程序流程
    4.2 中断服务程序
        4.2.1 中断控制字
        4.2.2 中断向量入口及写中断控制字程序
    4.3 HSO编程及软件定时器
        4.3.1 HSO编程
        4.3.2 软件定时器0 中断服务程序
    4.4 调速器控制模块程序
        4.4.1 调速器模型的离散化
        4.4.2 调速器采样周期T的选择
        4.4.3 调速器参数初始化运算程序
        4.4.4 调速器中断服务运算程序
        4.4.5 原动机变步长启动与超调调整
        4.4.6 水机运行震荡不稳及其算法改进
    4.5 转速测量程序模块
        4.5.1 M法测速
        4.5.2 T法测速
        4.5.3 原动机测速方法
        4.5.4 高速输入器HSI及测速编程
        4.5.5 测速程序优化
        4.5.6 两脉冲测速程序调试问题及解决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原动仿真系统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
    5.1 模拟量采集抗干扰措施
        5.1.1 采用无源滤波器抗干扰
        5.1.2 模拟量采集的数字滤波
    5.2 系统主板芯片配置与抗干扰
        5.2.1 去耦电容配置
        5.2.2 主板中数字电路不用端的处理
        5.2.3 存储器的布线
    5.3 系统输入输出开关量抗干扰
    5.4 程序稳定运行抗干扰技术
        5.4.1 指令冗余
        5.4.2 看门狗技术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软件调试及其结果分析
    6.1 伟福开发工具及其仿真环境的介绍
    6.2 输入与显示模块调试
        6.2.1 键盘及面板指示灯测试与故障分析
        6.2.2 界面显示部分硬件测试与故障分析
        6.2.3 显示模块软件测试与故障分析
    6.3 模拟量数据采集与保护测试
        6.3.1 电枢电流、电枢电压及励磁电流保护测试及故障分析
        6.3.2 测速模块调试及故障分析
    6.4 伟福仿真软件断点跟踪调试
        6.4.1 设置断点
        6.4.2 断点的操作
        6.4.3 修改断点属性
    6.5 观察窗口对调速器水机数学模型的调试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致谢

(6)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车辆悬挂系统半主动控制的提出
        1.2.1 半主动悬挂及其阻尼控制问题
        1.2.2 悬挂系统的分类
        1.2.3 传统悬挂系统的局限性及特点
        1.2.4 主动悬挂系统的特点
        1.2.5 半主动悬挂系统的特点
    1.3 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铁道车辆半主动悬挂的研究现状与应用情况
        1.4.1 铁道车辆半主动悬挂的研究现状
        1.4.2 铁道车辆半主动悬挂的应用情况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半主动悬挂系统方案与控制策略研究
    2.1 横向半主动悬挂系统的配置形式
    2.2 横向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组成
    2.3 横向开关式半主动悬挂系统方案
        2.3.1 开关式半主动减振器结构原理
        2.3.2 开关式半主动减振器工作原理
        2.3.3 高速开关电磁阀概述
    2.4 半主动悬挂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4.1 线性最优控制
        2.4.2 鲁棒控制
        2.4.3 预测控制
        2.4.4 自适应控制
        2.4.5 神经网络控制
        2.4.6 模糊控制
        2.4.7 天棚阻尼控制
        2.4.8 系统控制方法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3.2 半主动减振器检测系统
        3.2.1 横向加速度的测量
        3.2.2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取
    3.3 CPU选型
        3.3.1 TMS320LF2407A的系统组成
        3.3.2 TMS320LF2407A的特点
        3.3.3 TMS320LF2407A的存储器配置
        3.3.4 TMS320LF2407A的事件管理器模块
        3.3.5 TMS320LF2407A的片内集成外设
        3.3.6 DSP系统开发过程
    3.4 A/D转换电路的设计
        3.4.1 A/D芯片的选取
        3.4.2 ADS8341外围电路的设计
    3.5 滤波电路的设计
        3.5.1 MAX7490功能
        3.5.2 MAX7490的特性及外围电路的设计
    3.6 逻辑电路的设计
        3.6.1 GAL16V8特性
        3.6.2 GAL16V8外围电路的设计
    3.7 外扩存储器的设计
        3.7.1 CY7C1021的特性
        3.7.2 CY7C1021外围电路的设计
        3.7.3 CY7C1021与DSP的接口设计
    3.8 高速开关阀驱动电路的设计
    3.9 电源电路的设计
        3.9.1 110V到5V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3.9.2 5V到3.3V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3.9.3 3.3V到24V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3.9.4 ±5V到0~+5V电压转换电路设计
    3.10 时钟电路的设计
        3.10.1 CY2071A特性与优点
        3.10.2 CY2071A外围电路的设计
    3.11 锁相环电路的设计
    3.12 复位电路的设计
    3.13 JTAG接口的设计
    3.14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系统的总体软件设计方案
        4.1.1 DSP软件设计基础
        4.1.2 集成开发环境CCS(Code Composer Studio)
        4.1.3 控制程序开发语言的选择
    4.2 系统各部分软件设计
        4.2.1 系统主程序模块设计
        4.2.2 定时器中断程序模块设计
        4.2.3 数据采集程序模块设计
        4.2.4 积分器算法的实现
        4.2.5 天棚算法的实现
        4.2.6 脉冲信号的产生
    4.3 软件抗干扰措施
        4.3.1 设置软件陷阱
        4.3.2 设置“看门狗”定时器(WDT)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电路的仿真
    5.1 控制系统仿真的整体思路
    5.2 PROTEL 99 SE功能仿真的特点
        5.2.1 强大的分析工具
        5.2.2 丰富的信号源
        5.2.3 全面的仿真模型库
        5.2.4 友好的操作界面
    5.3 PROTEL 99 SE功能仿真的基本流程
    5.4 系统电路仿真设计
        5.4.1 设定初始化条件
        5.4.2 仿真元件模型的建立
        5.4.3 仿真电路的整体设计
    5.5 系统电路仿真及分析
        5.5.1 TL783电路仿真及分析
        5.5.2 输出电路仿真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本文的结论
    6.3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的硬件电路图1
附录2 系统的硬件电路图2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Protel 99SE仿真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Protel 99SE仿真功能的特点
2 Protel 99SE仿真功能的应用
    2.1 绘制电路仿真原理图
    2.2 添加仿真电源和仿真节点
    2.3 设置仿真环境
    2.4 运行与结果分析
3 结束语

(8)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设计要求
    1.3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组成方案
    1.4 本文内容的安排与组织
第二章 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
    2.1 现代电子电路设计思想
    2.2 PLD概述
    2.3 MAX+plus Ⅱ开发工具
    2.4 抗干扰设计
第三章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设计
    3.1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总体框图
    3.2 数字信源模块的设计
    3.3 模拟信源模块的设计
    3.4 抽样定理模块的设计
    3.5 PCM编译码模块的设计
    3.6 增量调制(△M)编译码模块的设计
    3.7 HDB_3编译码模块的设计
    3.8 FSK调制解调模块的设计
    3.9 PSK调制解调模块的设计
第四章 设计结果与分析
    4.1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
    4.2 波形毛刺的分析
    4.3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误码率的测试
    4.4 结论
第五章 系统设备的创新应用
    5.1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结构特点
    5.2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5.3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在课程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5.4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在毕业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5.5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在二次开发中的应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主要特点
    6.2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
    6.3 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致谢

(9)在航空维修测试中使用ARINC429数字信息传输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论文工作的要点及重点
第二章 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规范
    2.1 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规范简介
        2.1.1 ARINC429 电子性能
        2.1.2 ARINC429 传输字的格式
        2.1.3 ARINC429 数据类型
    2.2 ARINC429 数字信息传输收发设计
        2.2.1 HS-3282 芯片和ARINC429 收发设计
        2.2.2 利用 HS-3282 实现ARINC429 通信的方案
    2.3 利用HS-3282 实现ARINC429 通信的软件设计概述
        2.3.1 原始数据收发
        2.3.2 多路接收中断共享算法
        2.3.3 ARINC429 字与HS-3282 数据转换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概述
    3.1 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
        3.1.1 开发工具的选择
        3.1.2 数字电路系统的组成
        3.1.3 数字电路系统的类型
        3.1.4 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步骤
        3.1.5 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方法
    3.2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基础
        3.2.1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
        3.2.2 与-或阵列
        3.2.3 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Output Logic Micro Cell)
    3.3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设计方法和开发
        3.3.1 设计准备
        3.3.2 设计输入
        3.3.3 设计处理
        3.3.4 设计校验
        3.3.5 器件编程
    3.4 通用阵列逻辑器件GAL(Generic Array Logic)原理及有关技术
        3.4.1 GAL 器件的基本逻辑结构
        3.4.2 GAL 器件的输出逻辑宏单元(OLMC)
        3.4.3 结构控制字
        3.4.4 行地址布局
        3.4.5 GAL 器件的开发支持和编程
        3.4.6 GAL 器件的应用
    3.5 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硬件描述语言
    3.6 数字电路系统的具体实现
第四章 软件平台设计概述
    4.1 软件开发步骤及其划分
        4.1.1 软件开发的步骤
        4.1.2 各阶段的划分及基本任务
        4.1.3 开发工具的选择
    4.2 系统的初步设计
        4.2.1 问题定义
        4.2.2 可行性分析
        4.2.3 需求分析
        4.2.4 总体设计
        4.2.5 详细设计
        4.2.5.1 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
        4.2.5.2 主控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4.2.5.3 测试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4.2.6 编码
        4.2.7 测试
        4.2.8 调试
第五章 系统的功能设计
    5.1 用户界面设计
    5.2 用户界面的实现
        5.2.1 登录界面
        5.2.2 主界面
        5.2.3 数据发送界面
        5.2.4 数据接收界面
        5.2.5 数据记录及数据查询
        5.2.6 更改用户密码及添加新用户
    5.3 程序调试
第六章 系统的总体评价
致谢
参考文献
部分源程序
个人简历

(10)基于方舟CPU的网络计算机开发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
    1.2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
    1.3 本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网络计算机概述
    2.1 用网络计算机技术解决现有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1 企事业单位中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2 用网络计算机解决现有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2 网络计算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网络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软件协议结构
    3.1 网络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模式
    3.2 本网络计算机采用的协议栈和软件结构
        3.2.1 本网络计算机采用的协议栈
        3.2.2 本网络计算机采用的软件结构
第四章 网络计算机的典型应用及对系统的需求
    4.1 网络计算机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及对系统的需求
        4.1.1 多媒体网络教室
        4.1.2 电子阅览室
        4.1.3 校务管理
        4.1.4 本领域对系统的需求
    4.2 网络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及对系统的需求
        4.2.1 网络计算机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4.2.2 本领域对系统的需求
    4.3 网络计算机在窗口行业服务平台中的应用及对系统的需求
        4.3.1 网络计算机在窗口行业服务平台中的应用
        4.3.2 本领域对系统的需求
    4.4 网络计算机应具有的硬件资源
第五章 网络计算机硬件设计
    5.1 本设计中网络计算机开发板硬件结构设计
        5.1.1 网络计算机CPU的选择
        5.1.1.1 选择 CPU的主要考虑因素
        5.1.1.2 现有 CPU的比较
        5.1.2 方舟 GT2000嵌入式 CPU介绍
    5.2 基于方舟 GT2000的网络计算机终端的设计目标
    5.3 网络计算机终端原理图设计
        5.3.1 存储器设计
        5.3.1.1 GT2000的 EMI总线接口
        5.3.1.2 SDRAM存储器设计
        5.3.1.3 静态存储器设计
        5.3.2 PCI总线部分设计
        5.3.3 时钟产生单元设计
        5.3.3.1 GT2000的时钟产生单元
        5.3.3.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3.3 时钟缓冲和复位电路设计
        5.3.4 复位产生单元设计
        5.3.4.1 GT2000的复位控制
        5.3.4.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4.3 GT2000的复位部分设计
        5.3.5 JTAG接口部分设计
        5.3.6 DMA控制器部分设计
        5.3.6.1 GT2000 DMA控制器
        5.3.6.2 DMA部分设计
        5.3.7 供电部分设计
        5.3.7.1 电路板供电设计
        5.3.7.2 GT2000内核供电设计
        5.3.7.3 电源的去耦电容与地测试点
        5.3.7.4 模拟、数字混合电源之间的单点接地
        5.3.8 以太网接口部分设计
        5.3.8.1 GT2000以太网控制器
        5.3.8.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8.3 以太网接口设计
        5.3.9 音频编解码部分设计
        5.3.9.1 GT2000 AC97控制器
        5.3.9.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9.3 用 ALC201进行音频部分设计
        5.3.10 UART部分设计
        5.3.10.1 GT2000的 UART控制器
        5.3.10.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10.3 GT2000与 UART接口设计
        5.3.11 智能卡部分设计
        5.3.11.1 GT2000的智能卡控制器
        5.3.11.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11.3 GT2000与智能卡接口设计
        5.3.12 USB部分设计
        5.3.12.1 GT2000的 USB控制器
        5.3.12.2 设计中用到的器件功能说明
        5.3.12.3 GT2000的 USB接口设计
        5.3.13 I2C总线部分设计
        5.3.14 IrDA部分设计
        5.3.15 GPIO接口部分设计
        5.3.16 CPU启动时的配置
    5.4 开发板的 PCB设计与实现
        5.4.1 建立封装库
        5.4.2 在 PROTEL99SE的 PCB编辑环境下设计 PCB的步骤
        5.4.3 本开发板 PCB设计的要点
        5.4.3.1 本开发板 PCB设计一般原则
        5.4.3.2 GT2000对开发板 PCB设计的特殊要求
        5.4.4 开发板的设计与实现
        5.4.5 开发板上可擦写器件的烧写
第六章 开发板的调试
    6.1 调试环境的建立
        6.1.1 建立硬件调试环境
        6.1.2 建立软件调试环境
        6.1.3 下载引导程序到开发板
    6.2 开发板的调试
        6.2.1 对基本模块的调试
        6.2.2 对其它功能模块的调试和验证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开发板原理图顶层图
    附录2 ARCA2 EMI INTERFACE(外部存储器接口)
    附录3 ARCA2 Peripheral Interface(外部设备接口)
    附录4 ARCA2 PCI Interface(PCI接口)
    附录5 Clock Buffers & Reset(时钟缓冲器和复位电路)
    附录6 SDRAM MODULE(SDRAM模块)
    附录7 Boot ROM & Emulator Header(启动 ROM和模拟器接头)
    附录8 Arca2 GPIO INTERFACE(通用 I/O口接口)
    附录9 General EMI Extended INTERFACE(外部存储器扩展接口)
    附录10 EMI Normal Memory Buffers(外部存储器缓冲器)
    附录11 PCI Slot 1-2(PCI插槽1-2)
    附录12 PCI Slot 3-4(PCI插槽3-4)
    附录13 Arca2 Power On Configuration Setup(上电配置设定)
    附录14 AC’97 Audio Codec ALC201 & HEADPHONE( AC’97音频编解码器)
    附录15 Arca2-2c2 Ethernet PHY dm9161+ MII Bus(以太网 PHY 接口和 MII总线)
    附录16 Arca-2c2 Ethernet MAG & RJ45(以太网电磁接口和 RJ45插槽)
    附录17 Area2 UART-USB-IrDA-SmtCard-I2C memory(UART接口、USB接口、红外接口、智能卡接口和 I2C存储器接口)
    附录18 Power Supply(开发板供电电路)
    附录19 开发板 PCB图
致谢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过的论文

四、用PROTEL 99设计开发GAL器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AL的89C52串口扩展电路设计[J]. 陈会庆. 仪器仪表用户, 2012(04)
  • [2]R600 Linac运动单元位置与速度反馈控制的实现[D]. 许闯. 东北大学, 2010(03)
  • [3]基于Protel99SE的模拟电路的仿真分析与设计[J]. 张金美,舒希勇. 信息化研究, 2010(03)
  • [4]基于PC104的污染源在线监控仪设计[D]. 田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09(S1)
  • [5]基于196单片机控制的新型原动系统仿真器及其软件设计[D]. 陈雄. 湖南大学, 2009(01)
  • [6]半主动悬挂控制系统研究[D]. 李庆芬. 青岛理工大学, 2008(02)
  • [7]Protel 99SE仿真在模拟电路中的应用[J]. 徐蕾,李丽. 高师理科学刊, 2007(02)
  • [8]通信原理教学与研究系统的设计[D]. 周友兵. 苏州大学, 2006(04)
  • [9]在航空维修测试中使用ARINC429数字信息传输的设计和实现[D]. 吴季宁.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10]基于方舟CPU的网络计算机开发板设计[D]. 张海龙. 太原理工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使用 PROTEL 99 设计和开发 GAL 设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