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一、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宝红,徐郅杰,董伟,徐振英[1](2020)在《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分析研究焦作市地质环境条件现状与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结合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需求以及焦作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划定焦作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分区,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明确规划期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群测群防、应急防治、重点工程治理与搬迁避让等重点防治工作部署,制定规划实施保障措施,为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

李冬冬[2](2020)在《降雨诱发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机理模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南省西部的洛阳市和三门峡市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和边坡赋存环境复杂,为滑坡灾害易发区。锁固型滑坡具有突发性破坏特征,致灾能力强,危害范围广,且锁固段位置、数量、类型具有隐蔽性,尚无准确的锁固型滑坡识别方法。豫西锁固型滑坡类型及分布特征尚未完全查明,其灾变过程及失稳机理有待进深入揭示,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据统计分析,降雨是豫西滑坡失稳的主要外部因素,因此,开展降雨诱发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本文以豫西锁固型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与分析、大尺寸室内模型试验、数值分析等手段,阐明了豫西地区滑坡灾害的孕灾环境,提出了锁固型滑坡分类与识别方法,揭示了豫西锁固型滑坡灾变过程与失稳机理,建立了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状态识别判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豫西滑坡灾害孕灾环境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分析了豫西滑坡灾害孕灾环境,阐明了主要的地质环境条件,如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坡体结构等与滑坡灾害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豫西滑坡坡体结构包括五类;砂岩、泥岩及各类软弱岩土体是豫西滑坡灾害主要孕灾岩土体;边坡高度、坡型、坡度等对豫西滑坡灾害分布影响显着;降雨与人类活动是豫西滑坡灾害的重要诱发因素。(2)豫西锁固型滑坡分类与识别方法通过对豫西地区典型滑坡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将豫西地区锁固型滑坡分为三类: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中部岩墙式锁固型滑、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多为碎石土-基岩接触型,斜坡前缘存在一组或多组倾向与斜坡潜在滑动方向相反的岩层,构成前缘反倾式锁固段。中部岩墙式锁固型滑坡发育于上软下硬的二元地层结构中,在滑体中部潜在滑面位置存在较坚硬岩体,构成中部岩墙式锁固段。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在平面上具有上宽下窄的形态特征,窄口处左右两侧存在强度相对较高的岩土体,构成束口式锁固段基座。综合对比各类锁固型滑坡地质环境条件与失稳过程,发现同类型的锁固型滑坡具有相似的物质组成、坡体结构、失稳模式、演化特征,不同类型的锁固型滑坡则在上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提出了综合考虑滑坡发育特征与演化特征开展锁固型滑坡识别的方法。(3)降雨诱发锁固型滑坡失稳演化过程基于豫西锁固型滑坡分类,构建了降雨诱发锁固型滑坡失稳的大尺寸模型试验装置,将锁固段由概念模型转化为物理模型,综合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载高清摄像机、微型孔隙水压力计与土压力计等测试技术,获取锁固型滑坡失稳演化全过程的多元信息。通过开展多组大尺寸物理模型试验,再现了降雨诱发无锁固段滑坡、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岩墙式锁固型滑坡、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失稳演化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无锁固段滑坡前缘垮塌现象显着,主要表现为前缘牵引引起的台阶式滑动;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坡体各部分变形协调,表现为后缘推移式滑动破坏;岩墙式锁固型滑坡和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过程相似,滑体中部岩墙式锁固段和束口式锁固段对滑坡稳定性控制作用显着,表现为前缘牵引-后缘推移-中部锁固的特征。(4)基于坡面变形特征构建锁固型滑坡演化状态识别判据试验过程中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记录得到了坡面整体变形与特征点位移-时间曲线,结果表明:滑体变形经历了基本稳定和加速增长两个阶段,坡体变形分布与位移加速增长速率对滑坡失稳破坏具有预示作用。无锁固段滑坡前缘加速增长早于中、后部。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前、中、后部各特征点变形规律一致,同时进入加速增长阶段,且速率基本一致。中部岩墙式和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前缘和后缘先于中部出现加速增长,而中部位移加速增长速率明显高于前缘和后缘。试验数据显示,在滑体加速变形阶段,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水平位移增长速率约5.5 mm/min,岩墙式锁固型滑坡位移增长速率约7.5-7.75 mm/min,束口式锁固型滑坡位移增长速率约9 mm/min。因此,基于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滑体各部分变形分布和变形速率特征,可作为锁固型滑坡识别工作的重要判据。(5)基于坡体应力调整过程构建锁固型滑坡演化状态识别判据分析试验过程中通过微型孔隙水压力计记录得到的坡体内部不同位置孔隙水压力-时程曲线,发现坡体内部孔隙水压力加速增长阶段与滑体位移加速增长阶段基本同步,孔隙水压力峰值与滑坡失稳时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试验数据显示,滑体中后部孔隙水压力随降雨入渗的响应过程表现为缓慢增长、加速增长、急速下降三个阶段。对于滑坡体中部,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孔隙水压力加速增长阶段增长速率约为0.013-0.014 kPa/min,岩墙式锁固型滑坡增长速率约0.025kPa/min,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增长速率约0.193 kPa/min。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孔隙水压力增长速率约为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的14倍,约为岩墙式锁固型滑坡的2倍。因此,现场孔隙水压力监测数据变化阶段及变动速率特征可作为锁固型滑坡识别的另一演化状态判据。(6)槐扒锁固型滑坡失稳机理通过现场调查、地质钻探、工程地质分析与三维数值模拟,查明了槐扒滑坡的物质组成、坡体结构、锁固段特征,分析了滑坡失稳机理,并从滑坡发育特征和变形演化特征两个方面对槐扒滑坡锁固段类型进行验证性识别。结果表明:槐扒滑坡为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滑坡前缘存在的反倾岩层构成了前缘反倾式锁固段,人类活动破坏了反倾岩层使滑体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持续降雨入渗诱发滑坡失稳。槐扒滑坡兼具模型试验揭示的无锁固段滑坡和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变形特征。三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前缘反倾岩层未遭破坏条件下,滑坡整体安全系数为1.35,持续降雨致滑体处于饱和状态时,滑体安全系数为1.26。前缘反倾岩层受人类活动影响发生破坏后,整体稳定性显着降低,处于临界稳定状态(安全系数为1.04),持续降雨导致滑体饱和后便发生整体失稳(安全系数为0.88)。

乔欣欣,郑凯,马泽宇[3](2020)在《常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识别监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破坏性和难以预测性,且极易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故加强对地质灾害的认识和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常见的地质灾害为基础,通过对形成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特征的研究,分析常见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野外发育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常见地质灾害的野外识别和判定方法,用来指导常见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判别和防治工作。

李海君[4](2020)在《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原区地表大规模形变,可引发区域性地面沉降、地裂缝以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影响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系统工程安全稳定运营。以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及形变监测历史悠久的华北平原为研究区域,针对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演化的主控因素识别与成因机理分析问题,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专项《大华北地区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项目,基于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关系、构造-渗流多场流固耦合以与灾害风险评价等基本理论,采用多源背景场信息结构化存储、地统计分析、多场耦合数值模拟与综合评价、多目标优化等研究方法,开展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研究成果、方法可为区域形变灾害风险识别与减缓防控提供借鉴,同时对区域性工程设施选址、防灾规划编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主控因素识别与影响分析主线,通过多源形变背景场信息结构化数据存储设计与实现,构建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结合非参数秩相关、改进主成分法定量刻画了大区域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时空演化特征与各因素影响作用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型进行了多元耦合影响作用下区域及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的演化过程,明确各因素对地表形变形成过程的影响以认知形变过程机理;综合形变影响因素与作用过程研究,构建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将TOPSIS理论与多目标优化模型分别引入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以及形变监测网络站点优化研究,获取相对安全风险评价与防控区划结果及针对性监测、管控措施。主要研究工作与成果概述如下:(1)综述了地表形变监测、演化过程与成因机理分析及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等领域研究现状,讨论并提出环境岩土工程领域存在问题与关键研究方向。主要梳理地表形变监测手段与华北平原形变监测技术发展历程与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地表形变演化与成因分析方面理论、方法研究现状,探讨形变主控因素识别研究的数据支撑有效性为地表形变指标框架梳理归纳做铺垫;结合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评述,讨论指标赋权主观性等问题。(2)综合形变、构造、地层与人类活动等多源背景场构建区域性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应用地统计分析完成形变演化特征与主控因素识别。明晰了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影响背景场现状,明确地表形变影响框架筛选原则、流程,设计与实现了构造运动、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活动、形变监测等地表形结构化数据存储,整合40个指标共计113.8万条记录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多源信息影响作用分析数据库。据此分三阶段完成形变演化特征、地下水开采形变体积等量宏观响应研究,辅以典型形变区PS-In SAR反演结果进行成因初判。(3)梳理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理论,构建区域与典型形变区构造-渗流多场耦合地表形变数值模型,结合4类30种模拟情景,分析多元因素耦合作用形变影响,并完成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与影响作用差异性评价。基于COMSOL构建构造-渗流耦合数值模拟模型,针对构造形式与状态、地层分层与岩性、地下水开采以及综合因素耦合作用设定模拟方案,完成区域与典型形变区地表形变过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表形变量受构造幅度、岩土水位埋深、地下水开采影响显着,另随构造深度、作用角度变小,压缩层比例与土层厚度增大而呈微量增大;耦合作用下位移场形态受地下水开采与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且综合影响略低于各因素形变量总和。经非参数相关与改进主成分方法进行各阶段多元因素敏感程度差异性与影响作用分析,可知,区内形变早期多因继承性构造运动所致,而后期深部地下水开采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其与深层水位变差及水位响应程度分别达-0.6661与-0.8321。(4)构建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TOPSIS理论改进AHP方法进行危险性、易损性各维度指标合成进行风险区划,并结合区域线状工程设施、重点城市规划等条件完成风险管控区划研究。据灾害风险要素构成,应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中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暴露程度以及防灾减灾等各构成要素共计19个指标数据与AHP权数组合,基于本文构建的TOPSIS权重优化模型完成偏安全的风险评价,并验证了计算结果与优化目标的一致性;在风险评价结果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性线状工程展布与不同级别城市区划以及区域性调水工程影响确定风险管控区划以针对制定风险管控措施。(5)结合形变对研究区内监测网络站点建设、运行稳定性与监测质量影响,针对性进行选址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确定了形变监测站点优化模型与方法。基于改进主成分分析法合成地表形变敏感程度差异性评价结果量化形变易发性,根据《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技术规范》(GB_T28588-2012)等规范考虑地形、水体、植被、交通等要素进行选址、监测指标进行稳定性评价;据此综合形变灾害风险评价结果、已有站点有效利用以及重点工程运营服务效果定义适宜性并据此构建监测站点优化模型。经监测站点优化,最大插值误差减少约43.4%,其中新增站点稳定性、适宜性均值分别为0.6938与0.5379,且分布可较好兼顾高需求区形变监测需求。考虑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区域性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分析复杂性,依托多源信息耦合数据库量化形变影响因素演化特征与影响作用方式,并借助多元因素耦合作用数值模拟进行形变演化机理分析被正式为有效途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为特定尺度下地表形变时空演化主控因素差异分析及区域性线状工程形变灾害风险评价与防控措施研究具一定理论与现实意义,同时对形变监测网络质量评价与优化分析提供有益参考借鉴。

张真源[5](2020)在《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文中指出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形成与实践过程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大跨步前进”的缩影。在2014年环保法修改之前,环境监测预警尚未成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制度。其部分的融合在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预警的过程当中,以一种非常态化的公共事务管理形式呈现。随着我国环境风险、灾害、突发事件等问题的常态化和复杂化,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作为应急性措施开始普遍运用于我国的环境治理当中,其发展较为短暂却又极为迅猛。目前,规范层面的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而制度实践的运用也已经在部分环境污染防治领域全面铺开。由此可见,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已然独立成为了一项常态化的环境污染治理措施。规范发展与制度实践为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样本。理论上,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是指依一定的程序由社会性组织来制定和实施的,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预警监测、评估及其预警后规避、处置、减缓环境风险、环境灾害、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危机的一整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环境监测预警标准体系、环境预警监测制度、环境监测预警评估、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公开及其预警状态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措施等内容。现实中,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从内外部结构看,分为综合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和整体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策略结构为:应急体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保障。而构成内部结构的这些基本制度便是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基本类型,其中包括: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制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制度、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制度、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制度、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如果说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能否发挥作用主要取决于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程度、制度的完备程度,那么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功效则不仅是需要上述两者,还取决于其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即监测预警制度在整个环境应急管理循环结构中的协同程度,和不同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之间的协同程度。在外部结构方面,中国环境应急管理制度的外部运行机制出现了结构上的断裂,信息对外的监测预警制度与信息对内的应急响应机制之间缺乏实质意义上的关联。在内部结构方面,立法对各类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概念的创设显然缺乏深度地考量和合理地布局,从而使得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内在标准体系间产生了交叉与重叠。而标准的重叠意味着权利(权力)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多次、重复地分配。在制度运行的基本要素方面,我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存在着:标准制度不全面、信息发布模式不健全、会商与评估机制不顺畅、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预警状态下“扩权治理”机制不合理及其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不开放等问题。正是我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内外部结构约束及其制度运行基本要素的缺陷,使得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发生了整体性的功能性偏离——即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结构约束及其构成要素缺陷导致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在运行过程有侵犯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或者是制度失灵的可能。而且,由于环境风险规制领域内基本权利边界的模糊化与环境预警行为的多层次性,导致传统公法学诸多的权力制约理论无法对制度失灵状态下侵犯个人自由与经济自由的行为进行有效地规制。那么,通过对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结构-功能”与制度运行要素缺陷的分析,以及传统公法学理论对环境预警制度的整体性透视,使得如何通过制度的修正与纠偏将环境监测预警制度重新纳入法治化轨道中,并有效发挥制度的正向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从制度失范的因果解释路径出发,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制度体系的结构优化。第一,进行纵向到底的外部结构调整。立法应明确监测预警(?)信息报告(?)风险规制措施的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运行结构,强化预警级别与风险规制措施之间的“对应性架构”。第二,进行横向独立的外部结构理顺。将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分为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三大类型。由此,清晰的内部结构分类与稳定的外部运行机制,为解决预警状态下权力的“失语与肆意”奠定了基础。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外部结构调整与内部结构理顺使制度本身获得了稳定的运行机制和有序的运行方式。这也使得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获取了与现有公法学理论对话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宪法保护的客观利益的理论视域,环境预警状态下行政权力的张力实质上源于被保护之客观利益的相互衡量,即生态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间地衡量。那么,此时的环境行政权力“选择性失语”与“运动式肆意”问题,便转化为了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所保护利益的标准化、制度化缺失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建立在制度规范化和法治化的前提之下,以环境预警标准为核心形成利益位阶的基本共识,同时完善利益衡量的妥当性程序。第一,对“载体”环境应急预案进行规范建构。从形式上提高环境应急预案的规范层级;同时对形式层级变化的环境应急预案进行编制程序上的建构。第二,确立“前端”环境预警标准分级原则,划分的准则应当以“污染轻重”“时间长短”和“空间大小”三项要素的相互组合为前提。第三,完善“后端”应急措施的审查机制。在外部“控权”方面,主要应由司法机关发挥有效的法律监督职能。对于环境预警“强制型”模式而言,“附带性审查”方式是实现权力制约的有效方式;对于环境预警“限制型”模式而言,赋予私主体直接针对预警状态下具有“外化”法效力的内部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诉权,扩大私主体权利救济的路径。制度体系的优化与形式要件的完备为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提供了稳定运行模式和法治化保障。当然,仅凭外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更并不足以保障环境监测预警制度正向功能的有效发挥,而制度之根本内核在于构成要素上制度机制建构能够与科学技术的更新、发展相互配套。因此,对于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要素补正显着尤为重要,应当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标准体系与相关程序性规定,实施定期综合与动态单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模式,设置开放明晰的会商与评估机制,建立动态协调的监督监管机制,建立灵活有序的“扩权治理”机制,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和能力。

尚佳楠[6](2020)在《鹤壁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恢复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鹤壁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开采方式主要有煤矿与建筑石料开采。长年累月开采产生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降低了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本文以鹤壁市为研究区,通过现场调查和数据整理,了解鹤壁市矿山基本情况与地质环境特征,查清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情况及危害,评价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为鹤壁市政府进行矿山环境治理与规划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查(调查访问、水文地质环境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山地工程调查、物探、遥感解译、水土样采集测试、综合研究)等工作手段,了解鹤壁市344个矿山的基本情况与地质环境特征。(2)通过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查清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伴生地裂缝与地面沉降,土地资源破坏和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破坏,土壤污染及废弃矿井等并具体分析其特征。(3)选用矿山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山土地资源破坏程度、矿山水、土污染程度、矿山地下水系统破坏程度、矿山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程度、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6个因子建立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以专家分项打分评判法为主,综合单项因素的影响程度。在单因子评分基础上,将各因子值叠加综合评判,根据评价分级共划分出4个严重影响区、6个较严重影响区,1个轻微影响区。(4)根据分区原则和方法,共划分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7个、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区3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区7个,并进一步提出鹤壁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结论建议。

李阳[7](2020)在《西安地裂缝活动机理及有效影响距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裂缝的发育,严重的影响着现代人类的生活,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道路桥梁、房屋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受到地裂缝的限制。随着地裂缝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对于地裂缝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从当初地裂缝活动的起因机理,逐渐地向地裂缝产生破坏的机制中转变。与此同时,自西安地区引入黑河水、限制开采地下承压水以来,西安地区的地裂缝活动速率逐渐减小。但西安地区仍然在采用抽水高峰期时地裂缝的安全避让距离,所以研究不同抽水作用下的地裂缝活动速率与有效影响距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随着西安市的快速发展,大面积的建筑荷载的产生,在西安市产生了新的沉降漏斗,建筑荷载对地裂缝的影响程度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通过对西安市地质环境以及西安地裂缝发育概况的分析,结合西安地裂缝扩展方式的研究,对抽取地下承压水以及建筑荷载作用下地裂缝的活动机理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利用布辛内斯克解来求解地裂缝周围土体的不均匀沉降的方法。利用FLAC3D软件,分别模拟了抽取地下承压水,以及建筑荷载对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在这基础之上,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不同抽水量作用下的地裂缝活动速率以及其对应的有效影响距离的大小进行解释。同时利用地下水抽取量以及地面沉降的监测数据结合现场调研论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并对规范所规定安全避让距离进行优化。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人为的抽取地下承压水不但会导致抽水区域的竖向变形,同时也会引起含水层的水平运动。在建筑荷载作用下,地裂缝周围的建筑物会产生不均匀沉降,利用布辛内斯克解的方法可求得不同建筑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进一步求出地裂缝周围的不均匀沉降。2、通过模拟得出,与抽取地下承压水相比较,大范围的建筑荷载对地裂缝的影响程度较小。同时,在分析抽取地下承压水的过程中发现,影响地裂缝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承压水的抽取量,与抽取速率关系不大。3、通过模拟不同的抽水量得出,随着抽水量的增大,地裂缝的活动速率增大,同时地裂缝的有效影响距离也随之变大,呈现出正相关。但随着抽水量的持续增加,有效影响距离不会无限制增加,当其达到一定值之后会出现稳定状态。4、模拟结果显示,在不同的抽水量以及地裂缝活动速率下,地裂缝的有效影响距离呈现出:上盘影响范围较大,下盘相对较小。结合地裂缝规范,得出在一些地裂缝活动较缓慢、抽取地下承压水现象不明显的地区,可以适当减小避让距离,以达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

寇正卫,商真平[8](2020)在《政府职能变化下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对分析》文中认为文章简述了河南省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和近年来造成的灾情及险情,对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及工作现状进行了回顾总结,阐述了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职能变化情况和当前面对的形势及要求,从完善地方法规修订、提升日常管理服务能力、做细做强调查评价和监测预警、加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综合治理、提升应急处置中的沟通联动和技术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应对分析。

杨予生,张晓逵,楚靖岩[9](2019)在《平顶山北部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危险性评估》文中指出通过对河南省平顶山市北部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地形地貌、地层构造、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研究该区采空塌陷、崩塌、滑坡等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诱发因素,并对其危险性进行分区。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该区项目建设的适宜性做出初步评价,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区内生态修复、防灾减灾、减少生命财产损失提供依据。

伍仁杰[10](2020)在《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洪灾是在一定孕灾环境下,通过自然界致灾因子(洪水、暴雨、人类工程活动等)作用于承灾体(公路、社会经济等)并受到防洪减灾能力(灾害防治、人力物力资金投入等)影响其灾害作用的产物。针对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水灾害风险性,通过分析其内涵、构成体系、影响因子和评价模型,在对大量历史资料、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的研究下,本研究对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1)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初步选取了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然后利用级别优先关系法选取年均24小时最大降雨量、洪水重现期、洪水淹没面积、洪水淹没天数及公路沿线人口密度等5个致灾因子构建了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致灾因子危险性划分为极高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微度危险区等五个危险性区域。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基于熵权法与复相关系数法建立了权重合成法模型对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进行权重的求取,结合TOPSIS方法,建立了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从而计算得到各危险性区域的阈值。按照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方法,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得到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情况。(2)以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了地形地势、地表坡度、地貌类型、河网密度、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和植被覆盖等6个指标建立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指标体系,运用Arc GIS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建立了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脆弱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在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脆弱性指标评价模型,根据计算获取的阈值对孕灾环境脆弱性各指标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利用Arc 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和计算能力,将各指标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情况。(3)针对公路洪灾承灾体,运用多属性决策方法选取公路等级、路网密度、公路路产和人均GDP等4个承灾因子构建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局部指标权重法确定各易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运用灰色聚类综合分析法建立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在Arc GIS地理信息处理系统的支持下,将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等级进行区域划分。从而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区域分布情况。(4)从公路洪灾的特性出发,利用因子分析法遴选出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劳动力人口比重等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指标,继而建立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rc 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编制各评价指标的单要素专题图。采用均值标准化方法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AHP-专家耦合模型对各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继而构建了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Arg 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等级分布情况。(5)结合已有成果,把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容进一步细化为四个方面: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和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运用AHP-德尔菲法确定各风险内容权重,根据多因素综合指数法原则构建了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其风险性阈值及五个评价等级分区值。以中国内陆地区2856个区、县级行政区为评价单元,1km×1km网格单元构建各评价指标数据库,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数据进行叠加计算,得到中国内陆地区各区、县行政区公路洪灾风险性等级分布情况及其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二、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焦作市地质环境条件
2 焦作市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及现状
    2.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2 已发生地质灾害及灾情
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研判
4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
    4.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评价
        4.1.1 评价原则和方法
        4.1.2 评价方法
        4.1.2. 1 影响因素图层编制
        4.1.2. 2 专题图层准备
        4.1.2. 3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指标量化
        4.1.2. 4 易发程度评价
        4.1.2. 5 易发区划分
    4.2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4.2.1 高易发区(Ⅰ)
        4.2.2 中易发区(Ⅱ)
        4.2.3 低易发区(Ⅲ)
        4.2.4 中南部、南部及东部不易发区(Ⅳ)
5 地质灾害防治分区
    5.1 重点防治区
    5.2 次重点防治区
    5.3 一般防治区
6 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研究
7 结论

(2)降雨诱发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机理模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 锁固型滑坡概念及分类研究现状
        1.2.2 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现状
        1.2.3 锁固型滑坡失稳机理与灾变过程研究现状
        1.2.4 锁固型滑坡模型试验研究现状
        1.2.5 豫西锁固型滑坡研究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豫西锁固型滑坡分类与识别方法研究
    2.1 豫西地质环境条件
    2.2 豫西滑坡发育特征
        2.2.1 滑坡与地形地貌
        2.2.2 滑坡与岩土体特性
        2.2.3 滑坡坡体结构
        2.2.4 滑坡与断裂构造
        2.2.5 滑坡与降雨特征
        2.2.6 滑坡与人类工程活动
    2.3 豫西锁固型滑坡分类
    2.4 豫西锁固型滑坡识别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 降雨诱发锁固型滑坡模型试验设计
    3.1 模型试验装置
    3.2 试验材料
    3.3 模型构筑
    3.4 试验方案
        3.4.1 模型设计
        3.4.2 降雨强度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动态演化机理
    4.1 坡面形态演化过程
    4.2 坡面位移响应
    4.3 坡体应力响应
        4.3.1 孔隙水压力
        4.3.2 土压力
    4.4 滑体入渗能力分析
    4.5 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失稳机理分析
        4.5.1 计算模型
        4.5.2 计算参数
        4.5.3 失稳机理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墙式锁固型滑坡动态演化机理
    5.1 坡面形态演化过程
    5.2 坡面位移响应
    5.3 坡体应力响应
        5.3.1 孔隙水压力
        5.3.2 土压力
    5.4 岩墙式锁固型滑坡失稳机理分析
        5.4.1 计算模型
        5.4.2 计算参数
        5.4.3 失稳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束口式锁固型滑坡动态演化机理
    6.1 坡面形态演化过程
    6.2 坡面位移响应
    6.3 坡体应力响应
        6.3.1 孔隙水压力
        6.3.2 土压力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锁固型滑坡演化状态识别判据
    7.1 前缘反倾式锁固型滑坡演化特征
    7.2 岩墙式锁固型滑坡演化特征
    7.3 束口式锁固型滑坡演化特征
    7.4 锁固型滑坡演化状态识别判据
第八章 槐扒锁固型滑坡变形演化特征
    8.1 槐扒滑坡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8.1.1 地形地貌
        8.1.2 地层岩性
        8.1.3 地质构造与地震
        8.1.4 水文地质条件
    8.2 槐扒滑坡发育特征识别依据
        8.2.1 滑坡分布特征
        8.2.2 滑坡地质结构
        8.2.3 滑坡裂缝与变形特征
    8.3 槐扒滑坡诱发因素与失稳模式
    8.4 槐扒滑坡失稳机理
        8.4.1 数值计算模型与参数
        8.4.2 槐扒滑坡失稳机理分析
        8.4.3 前缘反倾式锁固段对槐扒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8.5 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参与科研项目

(3)常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识别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2 地质灾害特征及野外识别方法
    2.1 崩塌发育特征及其野外识别
    2.2 滑坡发育特征及其野外识别
    2.3 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其野外识别
    2.4 地面塌陷形成原因与监测
    2.5 地面沉降形成原因与监测
3 总结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成因机理
        1.2.1 地表形变演化特征
        1.2.2 地表形变成因机理
    1.3 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1.5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质构造条件
        2.2.1 地层条件
        2.2.2 区域构造运动演化背景
        2.2.3 深部地质构造
        2.2.4 构造单元划分与活动断裂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区域新构造活动特征
        2.3.2 现今区域构造应力场
        2.3.3 现今地震活动性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地下水系统划分
        2.4.2 水文地质特征
    2.5 地表形变场特征
        2.5.1 地壳运动形变
        2.5.2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表形变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数据库的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3.1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筛选与框架
        3.1.2 地表形变评价指标筛选
    3.2 地表形变影响指标的量化
        3.2.1 构造本底条件
        3.2.2 岩土地质条件
        3.2.3 人类主要活动
    3.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数据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3.4 华北平原区地表形变场时空演化
        3.4.1 背景构造形变演化
        3.4.2 近期地表形变场演化特征
        3.4.3 基于PS-In SAR的典型区形变反演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因素耦合作用下地表形变数值模拟
    4.1 地表形变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4.1.1 构造-渗流耦合理论基础
        4.1.2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与模拟情景
    4.2 小区域、单断裂区域数值模拟与影响因素
        4.2.1 地表形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4.2.2 不同构造运动类型与状态对形变差异影响
        4.2.3 地下水开采条件对地表形变差异影响
        4.2.4 综合作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4.3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拟演化分析
        4.3.1 大区域、多断裂区域地表形变数值模型
        4.3.2 模型模拟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表形变影响因素敏感程度差异分析与应用
    5.1 地表形变指标响应敏感程度分析
        5.1.1 敏感程度评价方法
        5.1.2 地表形变对影响指标响应程度分析
    5.2 多元因素影响作用综合评价
        5.2.1 评价方法概述
        5.2.2 影响地表形变的主要作用
        5.2.3 地表形变差异性分布特征评价
    5.3 基于影响作用评价结果的监测站点稳定性分析
        5.3.1 地表形变对监测站点影响概述
        5.3.2 地表形变监测站点稳定性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风险评价
    6.1 评价研究理论与方法
        6.1.1 灾害风险理论
        6.1.2 研究方法
    6.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风险评价
        6.2.1 地表形变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6.2.2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危险性评价
        6.2.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易损性评价
        6.2.4 地表形变灾害风险性评价与应用
    6.3 华北平原地表形变灾害的风险管控措施
        6.3.1 区域形变监测站点网络优化
        6.3.2 区域形变灾害风险防控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5)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现实与问题
    1.2 研究综述
    1.3 思路与方法
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及其基本架构
    2.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解析
        2.1.1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
        2.1.2 灾害、危机、风险与突发事件?
        2.1.3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概念
    2.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运行体系的基本架构
        2.2.1 环境监测预警标准体系
        2.2.2 环境预警监测制度
        2.2.3 环境监测预警评估机制
        2.2.4 环境监测预警信息公开模式
        2.2.5 预警状态下的环境风险规制措施
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效果
    3.1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演化过程与内外部结构
        3.1.1 历史溯源:原则、雏形与发展
        3.1.2 立法现状:规范文本的概览
        3.1.3 内外部结构的形成:环境应急管理体系与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
    3.2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基本类型
        3.2.1 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制度
        3.2.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制度
        3.2.3 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制度
        3.2.4 突发环境事件监测预警制度
        3.2.5 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制度
        3.2.6 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制度
    3.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规制策略
        3.3.1 规制背景:市场失灵、理性不足与分配不公
        3.3.2 政府行为导向:规制的目的与方法
    3.4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实践效果
        3.4.1 效益分析: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的制度治理效果为例
        3.4.2 风险分析:以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制度的社会风险为例
4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运行模式及其法理分析
    4.1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对应性架构”分析
    4.2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两种模式
        4.2.1 “控制型”模式及其运行逻辑
        4.2.2 “限制型”模式及其运行逻辑
    4.3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法理分析
        4.3.1 “控制型”模式的法理分析
        4.3.2 “限制型”模式的法理分析
5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实际样态及其成因
    5.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功能选择与结构约束
        5.1.1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功能选择
        5.1.2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内外部结构约束
    5.2 要素缺陷: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现实困境
        5.2.1 片面与缺失:环境监测预警标准制度不全面
        5.2.2 分离与滞后:环境监测预警信息的发布模式不健全
        5.2.3 闭塞与模糊:环境监测预警会商与评估机制不顺畅
        5.2.4 虚置与错乱:环境监测预警的监管监督机制不完善
        5.2.5 肆意与混乱:预警状态下的“扩权治理”机制不合理
        5.2.6 单一与薄弱:环境监测预警的社会力量参与途径不开放
    5.3 环境监测预警制度失范的因果解释
        5.3.1 一般命题: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有效性前提
        5.3.2 中层理论:结构约束、构成要素缺陷与功能选择之间的因果路径
        5.3.3 理论失范:传统公权力制约理论对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的约束失灵
6 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规范建构
    6.1 结构优化:中国环境监测预警制度体系的内外部结构优化
        6.1.1 纵向到底的外部结构调整
        6.1.2 横向独立的内部结构理顺
        6.1.3 结构优化、制度保障与权力制约
    6.2 形式完备:预警状态下环境行政权力的自制与审查
        6.2.1 载体:环境应急预案之规范建构
        6.2.2 前提:“前端”预警分级标准之审视
        6.2.3 方式:“后端”风险规制措施之审查
    6.3 要素补正: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的构成要素完善
        6.3.1 建立完备的监测预警标准体系与程序性规定
        6.3.2 实施定期综合与动态单项相结合的信息发布模式
        6.3.3 设置开放明晰的会商与评估机制
        6.3.4 建立动态协调的监督监管机制
        6.3.5 建立灵活有序的“扩权治理”机制
        6.3.6 拓展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径和能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研的科研项目
    D.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奖励
    E.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鹤壁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恢复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
        2.1.1 气象
        2.1.2 水文
        2.1.3 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5 工程地质条件
        2.5.1 工程地质分区
        2.5.2 岩土体工程地质分区
        2.5.3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2.6 水文地质条件
    2.7 土地利用现状
    2.8 人类工程活动及非矿业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及分布情况
    3.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3.3.1 矿山地质灾害
        3.3.2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3.3.3 含水层破坏
        3.3.4 土地资源破坏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
    4.1 评价原则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3 矿山地质环境分区评述
        4.3.1 分区原则依据
        4.3.2 分类评价
        4.3.3 综合分区质量评价
    4.4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分析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与成效
    5.1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成效
    5.2 地貌景观修复及矿山复绿措施及成效
    5.3 含水层保护及监测成效
    5.4 土地复垦措施及成效
    5.5 矿山废水废渣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6.1 分区原则
    6.2 分区方法
    6.3 分区评述
    6.4 对策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7)西安地裂缝活动机理及有效影响距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地裂缝研究现状
        1.2.2 国内地裂缝研究现状
        1.2.3 西安市高新区地裂缝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1.3.1 技术方法和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西安地裂缝概况
    2.1 地质背景条件
        2.1.1 地形地貌
        2.1.2 地质构造
        2.1.3 地层岩性
        2.1.4 水文地质条件
    2.2 西安地裂缝基本特征
        2.2.1 西安地裂缝发育特性
        2.2.2 西安地裂缝活动特点
        2.2.3 西安地裂缝灾害特征
    2.3 西安高新区地裂缝简述
        2.3.1 西安高新区地质背景
        2.3.2 西安高新区地裂缝分布特征
        2.3.3 西安高新区地裂缝灾害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安地裂缝活动机理分析
    3.1 地裂缝向上扩展模式
        3.1.1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3.1.2 根据力学特征分类
    3.2 地裂缝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3.2.1 内部因素
        3.2.2 外部因素
    3.3 抽水活动对地裂缝活动影响分析
    3.4 建筑荷载对地裂缝活动影响分析
        3.4.1 建筑荷载引起地面沉降机理
        3.4.2 建筑荷载作用下地面沉降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因素作用下西安地裂缝活动模拟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以及工况的选取
        4.1.1 软件的选取
        4.1.2 模型的建立以及参数的选取
        4.1.3 工况的确定
        4.1.4 初始条件的确定与计算
    4.2 抽取地下承压水情况下地裂缝活动规律
        4.2.1 不同抽水位置对于地裂缝活动的影响分析
        4.2.2 不同抽水速率以及抽水量对于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3 大范围高密度荷载情况下地裂缝活动规律
        4.3.1 地表大面积荷载对于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3.2 地面以下集中荷载对于地裂缝活动的影响
        4.3.3 荷载形式不同对地裂缝影响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地裂缝活动有效影响距离分析研究
    5.1 地裂缝有效影响距离、活动速率的确定方法
        5.1.1 地裂缝活动有效影响距离的确定方法
        5.1.2 地裂缝活动速率的确定方法
    5.2 地裂缝活动速率对其有效影响距离影响研究
        5.2.1 选取不同抽水量下的地裂缝活动速率
        5.2.2 确定不同地裂缝活动速率下的有效影响范围
        5.2.3 分析地裂缝活动速率与有效影响范围的关系
    5.3 模拟结果的验证及避让距离的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政府职能变化下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体系建设回顾
二、政府职能变化
三、当前的形势和要求
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对分析
    (一)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二)地方法规、制度层面的修订
    (三)提升日常管理服务能力
    (四)夯实调查评价基础,做强监测预警
    (五)加大资金投入,做实综合治理
    (六)统一协调,做好应急处置

(9)平顶山北部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危险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环境条件
    1.1 地形地貌
    1.2 地层构造
    1.3 工程地质条件
    1.4 水文地质条件
    1.5 人类活动
2 地质灾害类型与发育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
        2.1.1 崩塌
        2.1.2 滑坡
        2.1.3 地面塌陷
        2.1.4 地裂缝
    2.2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2.2.1 突发性与缓变性地质灾害并存、危害性大
        2.2.2 灾害发生时间及空间上具随机性
3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4 防治措施
5 结论

(10)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
        1.2.2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
        1.2.3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
        1.2.4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
        1.2.5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与区划
        1.2.6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预期目标
第二章 公路洪灾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
    2.1 致灾因子指标体系
        2.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2.1.2 级别优先关系法遴选指标因子
        2.1.3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
    2.2 基于权重合成-TOPSIS危险性评价模型
        2.2.1 评价指标归一化
        2.2.2 熵权-复相关系数合成法确定指标权重
        2.2.3 危险性评价模型
    2.3 致灾因子危险性分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路洪灾孕灾环境脆弱性分析
    3.1 孕灾环境指标分析
        3.1.1 地形地势(b_1)
        3.1.2 地表坡度(b_2)
        3.1.3 地貌类型(b_3)
        3.1.4 河网密度(b_4)
        3.1.5 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育(b_5)
        3.1.6 植被覆盖(b_6)
    3.2 构建孕灾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评价指标量化赋值与标准化处理
        3.2.3 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3.2.4 基于Arc GIS的孕灾环境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3.3 孕灾环境脆弱性分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路洪灾承灾体易损性评价
    4.1 承灾体易损性指标分析
        4.1.1 公路等级(c_1)
        4.1.2 路网密度(c_2)
        4.1.3 公路路产(c_3)
        4.1.4 人均GDP(c_4)
    4.2 承灾体易损性评价模型
        4.2.1 评价指标体系
        4.2.2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4.2.3 指标权重计算
        4.2.4 基于局部指标权重加权的灰色聚类耦合评价模型
    4.3 承灾体易损性分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路洪灾防洪减灾有效性分析
    5.1 防洪减灾有效性指标分析
        5.1.1 区域面积内水文、雨量观测站点密度(d_1)
        5.1.2 公路地质灾害防治投入(d_2)
        5.1.3 公路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d_3)
        5.1.4 劳动力人口比重(d_4)
    5.2 防洪减灾有效性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
        5.2.2 指标数据归一化处理
        5.2.3 有效性指标权重计算
        5.2.4 有效性评价模型
    5.3 防洪减灾有效性区划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6.1 公路洪灾风险理论
        6.1.1 公路洪灾理论
        6.1.2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内涵
        6.1.3 公路洪灾风险评价方法
    6.2 公路洪灾风险性评价模型
        6.2.1 风险性评价目标
        6.2.2 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6.3 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6.3.1 公路洪灾风险分区
        6.3.2 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焦作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对地质环境的影响[J]. 王宝红,徐郅杰,董伟,徐振英. 环境与发展, 2020(09)
  • [2]降雨诱发豫西锁固型滑坡演化机理模型试验研究[D]. 李冬冬.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常见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识别监测[J]. 乔欣欣,郑凯,马泽宇. 价值工程, 2020(18)
  • [4]华北平原地表形变演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 李海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5]环境监测预警制度研究[D]. 张真源. 重庆大学, 2020(02)
  • [6]鹤壁市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及恢复治理研究[D]. 尚佳楠. 长安大学, 2020(06)
  • [7]西安地裂缝活动机理及有效影响距离研究[D]. 李阳. 长安大学, 2020(06)
  • [8]政府职能变化下的河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对分析[J]. 寇正卫,商真平. 决策探索(中), 2020(03)
  • [9]平顶山北部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危险性评估[J]. 杨予生,张晓逵,楚靖岩. 西部探矿工程, 2019(10)
  • [10]中国内陆地区公路洪灾风险区划研究[D]. 伍仁杰.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河南省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