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的哲学——论学校制度的创新策略

“篮子”的哲学——论学校制度的创新策略

一、“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戚建[1](2013)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探论》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针对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低下,理论品位不高,理论研究状况亟待改变这一存在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理论研究中的思维问题,是每个研究者都要面对的问题,理论思维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理论成果的好坏,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教育管理研究中的理论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理论思维除了能够应对理论研究中的创新需要外,还能够为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教育管理研究中理论思维问题的研究,找到改变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状况的办法,为我国教育管理理论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的探索。总的来说,本研究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提出问题,理性思考“应然”问题,提出“理论思维”的问题,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一定的理论思维模型。第二部分,现状扫描,梳理“实然”状态,用建构的理论思维模型来反思当前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其原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建构“应然”与“实然”联系的具体路径,针对教育管理理论思维中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出解决教育管理研究思维发展的新路径。本研究除导论外,分为四个章节。其中,第一章属于模型建构,第二章属于理论探讨,第三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反思,第四章侧重问题的解决。具体内容为:第一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范式建构。本章主要围绕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等四个方面来建构教育管理理论思维的模型。其中,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中,认为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知识基础和价值立场构成了其重要的两个方面。知识基础方面,强调哲学知识、教育管理知识和一般的知识的作用;价值立场方面,认为在当前的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以理论取向为主和以实践取向为主两种主要价值立场。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中,强调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就是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对象,主张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是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认为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过程是科学的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方式(方法)。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中,认为教育管理理论体系存在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形成了非理论表达和理论表达两种形式,并从狭义的理论体系出发,强调理论表达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中的作用,构建出理论表达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种是由概念组成的范畴逻辑体系的理论表达,另一种是由非概念所形成的文学作品的理论表达。第二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理论探究。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中,知识基础方面,强调哲学知识对于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有较大的建构作用;价值立场方面,认为教育管理的研究应该坚持以理论取向为主的教育管理研究价值立场。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中,强调教育管理现象的研究,具体在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四个范围内展开。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强调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中,强调理论表达对于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重要性。第三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现状及反思。本章试图用建构起的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模型分别从中、外两个方面对教育管理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反思,进而找到存在的问题。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反思中,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的知识基础方面,哲学知识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作用明显;价值立场方面都有较清晰的服务实践取向。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方面,能够围绕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观念等几个范畴展开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能够注意从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路径。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多注重运用概念组成的范畴体系来表达理论成果,表达形式具有相对的单一性。中国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反思中,基础条件的知识基础方面,哲学知识较差,很多研究者没有哲学基础;价值取向方面,其价值的取向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理论的实践应用。理论思维的内容方面,理论思维的对象层次不高,只研究具体问题,而没有上升到范畴来对内容进行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中,不注意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路径。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方面,不强调理论表达的作用,影响了我国教育管理理论的表达。第四章: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对策建议。针对中西方、国内外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从个人的角度出发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中,知识基础方面,重视哲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具体从加强教育管理知识论研究和改善教育管理知识结构两方面入手;价值立场方面,要以理论取向为主,具体要实现教育管理理论的创新和教育管理理论的实践应用。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要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范畴的概括,用范畴形成的体系来建构教育管理的理论,具体就是要对教育管理活动、体制、机制、观念等进行不同程度的概括和总结,使得研究的内容在四个范畴之内都能得到全面的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的探寻来找到背后实质内涵,从根本上促进教育管理研究的科学进行。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就是要探索形成范畴、非范畴,概念、非概念等不同形式的理论表达新形式。

赵敏[2](2007)在《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学这样一个松散的社会组织中,教师的学术研究领域大相径庭,追求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也各异其趣,教师的活动以及教师与各方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管理制度来规范和维系的。而制度的合理性是教师是否愿意遵从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合理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是由一定的伦理精神和价值理念来支持的。本论文的研究旨趣就是研究这种伦理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实体化,即研究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问题。大学教师管理的制度伦理研究应回答四个不可或缺的问题:一是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设计、安排、创新的伦理底蕴是什么?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使用或者正在使用的教师管理制度有没有蕴含这种伦理底蕴?现实中缺乏这种伦理底蕴的教师管理出现了什么问题和后果?三是用什么样的原则建构一种我们所期望的、蕴含有我们所要求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要求的教师管理制度?四是教师管理制度所依据的伦理精神和道德要求如何实体化、或者制度化?本研究运用义务论伦理思想方法、功利论伦理思想方法、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和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以及制度分析法、田野研究法、文献法和访谈法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论文由反映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的两个层面:政府—教师和大学—教师的二则案例提出问题,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现状,界定了有关概念;阐明了研究的意义、价值、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思路。论文借用逻辑学的概念界定理论,在对已有的制度定义进行归类、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从制度概念内涵定义的属、种差,以及制度的外延和制度的产生四个层面对制度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并由此指出: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是规定教师责任,赋予教师权利和利益的规则体系;其功用是规范教师行为,调整教师与其他群体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是一种具体化制度安排;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包括多个层次和类型,宏观上,国家对教师的地位、权利、责任、利益等进行规定的各项政策、条例、法规,形成了教师管理的一系列的宏观制度,微观上,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是指大学内部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的一套教师管理的行为规范。论文在对制度伦理概念的研究和界定的基础上,认为从制度伦理的研究内容来看,制度伦理研究就是制度的合理性研究。围绕着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问题,论文研究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逻辑基础。首先,论文从合理性问题的渊源与界定着手,提出: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是实质合理性和形式合理性的逻辑规则体系,对大学教师管理制度进行合理性分析可以从实质合理性、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契合和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正当与合理性的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论文分析了大学教师的劳动和心理特点及其管理制度的特性,研究了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功能,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之间的关系,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诉求,以及影响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的因素等问题。论文对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二个层面的梳理,提炼和总结了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成就与缺失,并试图探究支撑我国大学现代不同阶段的教师管理制度的伦理思想方法是什么这一深层问题。论文认为:义务论、功利论、契约论和理性主义的伦理思想方法对我国大学现代不同阶段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论文对这四种伦理思想方法为理论基础的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在责任、权利和利益方面的缺失进行了分析与批判。论文认为:公正、人本、民主、效率的伦理原则是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构建的基本伦理原则。用公正、人本、民主、效率的伦理原则审视和建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责、权、利关系,就能实现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伦理化或合理化。论文提出:权利、责任和利益是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核心构成要素。在公正、人本、民主、效率的伦理原则指导下,对教师个体权责益做出公正的制度安排、制度分配和制度保护,从根本上保证教师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匹配与统一,就能达到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实现。

王凤君[3](2007)在《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及对策 ——以赤峰喀旗初中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初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研究和关注教师职业道德成为教育界、理论界的重点课题。本文从学校制度的角度入手,分析其对初中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一、简单分析了学校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制度和道德分别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互相补充,形成合力,各自以自身功能同时对社会母系统的进化产生推动,作出贡献。学校是育人场所,学校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在这个特殊的场域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学校制度具有制度的一般功能,在受到外界因素影响时会呈现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它们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分别具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二、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良好师德的形成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时间,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学校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实践分析其对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精神的影响。三、学校制度促进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对策。教师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根据当前初中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消极影响,提出学校制度促进教师良好职业道德的对策思考:弘扬制度之善;实现学校制度的伦理化;平衡学校内外的利益关系,以营造蕴涵公正、正义、平等、善良等伦理精神的学校制度环境,促进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形成。

罗建河[4](2006)在《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文中认为本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理论水平低下,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管理学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尽快缩小这一差距,改变我国教育管理科学的落后局面呢?我们认为关键而具有统领性质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建构教育管理理论的科学的知识论基础。因为正如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家依维斯和拉科姆斯基指出的知识论形塑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结构和内容。于是,接下来的问题就包括,什么是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当前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这些知识论基础如何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结构和内容?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知识论基础,在这种知识论基础上我们如何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教育管理理论?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着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而展开的。所以,本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首先通过考察哲学认识论和知识论这两类问题的历史演变指出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所以本研究主张将两个概念合二为一;又因为教育管理理论自身的辩护优先于具体内容的构建,即在教育管理理论的构建上“知识论”的问题比“认识论”的问题具有理论上的优先性,所以本研究采用了“知识论”这个概念包纳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知识论和认识论两个概念。于是,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实际上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与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的性质、表现形式及其确证有关的问题。它作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主要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结构、体系、表现形式和学科性质定位等,同时为理论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第二个部分的内容就是与知识获取的过程有关的问题,即关于人的认识过程的问题;它主要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一些具体内容,如决策、组织设计、管理培训等等。当然,这些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传统知识论领域的问题同样会影响教育管理理论的具体内容,如决策、组织设计、管理培训等;而传统认识论领域的问题也会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结构、性质和确证等方面。于是,所谓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就是教育管理理论的建构者从事教育管理研究、建构教育管理理论时所持有的知识论观点,这些观点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性质、内容和确证方式。 第二部分由第二、三、四章组成,要解决的问题是当代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这些知识论又是如何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结构和内容的。本文认为当代主要有西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和西方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这些知识论基础又是如何影响着教育管理理论的结构和内容的呢?这个问题的解答主要是通过分析西方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自然连贯主义这三大教育管理理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来完成的。首先分析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指明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是逻辑实证主义或逻辑经验主义知识论,这种知识论决定了科学主义学者将教育管理学定位为社会物理学。以格林菲尔德为首的一大批教育管理学者不赞同逻辑经

高洪源[5](2003)在《“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文中认为 近些年来,我国学校发展进入最好的时期,标志之一就是学校活力普遍增强了,校长们的创新活动增多了。由于工作原因,我最喜欢听的、最经常回味的就是一些校长们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他们在学校处于因难或平庸的情况下,把学校带入佳境,创造卓越。每一段故事都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容,

高洪源[6](2003)在《“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探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的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意义
    六、研究方法
    七、研究论域及概念界定
第一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范式建构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
        (一)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知识基础
        (二)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价值立场
    二、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
    三、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
    四、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
    五、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各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分析
        (一)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应然逻辑
        (二)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实然逻辑
第二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理论探究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基础条件探究
        (一) 哲学知识: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知识基础
        (二) 理论取向: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价值立场
    二、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内容
        (一) 教育管理活动探究
        (二) 教育管理体制探究
        (三) 教育管理机制探究
        (四) 教育管理观念探究
    三、具体-抽象-具体: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
    四、理论表达: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表达形式
第三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现状及反思
    一、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现状及反思
        (一) 哲学传承与“谋求改进之道”: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基础条件
        (二) 范畴逻辑思维: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内容表征
        (三) 具体-抽象-具体: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方式(方法)的科学过程
        (四) 理论表达:西方当代教育管理研究表达形式的发展之路
    二、中国当代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现状及反思
        (一) 哲学知识缺乏与价值取向迷离
        (二) 理论研究内容的层次不高与范畴逻辑思维缺乏
        (三) 对科学研究过程中方式(方法)缺乏足够的探讨
        (四) 理论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亟待加强
        (五) 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探索和反思
第四章 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的对策建议
    一、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基础条件的对策
        (一) 加强哲学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二) 确立理论取向为主来自实践服务实践的价值立场
    二、范畴逻辑思维: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内容的对策
        (一) 加强对教育管理活动的认识
        (二) 提高对教育管理体制的理解
        (三) 积极探讨教育管理机制
        (四) 正确把握教育管理观念
    三、强化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方式(方法)的本质内涵
    四、探索和尝试多种教育管理理论表达形式
参考文献
后记

(2)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制度世界”凸显制度伦理问题
        1.1.2 转型时期面临制度伦理问题
        1.1.3 大学人事改革聚焦于教师管理制度伦理问题
    1.2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制度
        1.2.2 制度伦理
        1.2.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
        1.2.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
        1.2.5 教育管理伦理
        1.2.6 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
    1.3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3.1 开创了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研究领域
        1.3.2 有利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1.3.3 有利于现代大学的师德建设
        1.3.4 有利于真正调动大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1.3.5 对建构和谐大学校园,建设优质的大学文化起着深层的奠基作用
    1.4 研究方法
        1.4.1 伦理学方法
        1.4.2 制度分析
        1.4.3 田野研究法
        1.4.4 文献法
        1.4.5 访谈法
        1.4.6 研究方法选用上的伦理学考虑
    1.5 本研究的类型、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1.5.1 研究类型
        1.5.2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1.5.3 研究的思路
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研究的逻辑基础
    2.1 合理性问题与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2.1.1 合理性问题的渊源与界定
        2.1.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2.2 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个性特征及其管理制度的特性
        2.2.1 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2.2.2 大学教师的个性特征
        2.2.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特点
    2.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功能
        2.3.1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分化功能
        2.3.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合作功能
        2.3.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
        2.3.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激励功能
        2.3.5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秩序功能
    2.4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
        2.4.1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差异性
        2.4.2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2.4.3 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优先性
    2.5 教师管理制度的价值诉求
        2.5.1 制度与价值
        2.5.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与一般制度的公共性价值诉求
        2.5.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独特性价值诉求
    2.6 影响教师管理制度设计的因素分析
        2.6.1 理论预设
        2.6.2 文化环境
3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评析
    3.1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历程
        3.1.1 1949-1966 年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和特点
        3.1.2 1966-1976 年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和特点
        3.1.3 1976 年以后我国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改革举措和特点
    3.2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3.2.1 强调义务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3.2.2 关注利益的人的需要模式
        3.2.3 义务论和契约论制度伦理思想下的指令型计划模式
        3.2.4 突出权利和责任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3.2.5 制度规范下的教师自律管理中制度伦理建设的问题
    3.3 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思想溯源与评析
        3.3.1 义务论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3.3.2 功利论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3.3.3 契约论和理性主义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建构原则
    4.1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公正原则
        4.1.1 公正概念的诠释
        4.1.2 个体公正与制度公正
        4.1.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中公正原则的提出
        4.1.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公正原则的实现
    4.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人本原则
        4.2.1 人本管理概念的诠释
        4.2.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体现人本要求的必要性
        4.2.3 人本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建设
    4.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民主原则
        4.3.1 民主与大学民主管理概念的诠释
        4.3.2 大学民主管理的功能
        4.3.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中民主管理原则实现的核心是教师参与
    4.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建设的效率原则
        4.4.1 效率概念的诠释
        4.4.2 学校管理中效率问题的发展及其评价
        4.4.3 如何评价学校管理活动中的效率追求?
5 权利、责任与利益的制衡:大学教师管理的制度伦理构建
    5.1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权利要素
        5.1.1 权利概念的内涵
        5.1.2 权利的类型
        5.1.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教师权利的规定
    5.2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责任要素
        5.2.1 责任和大学教师责任的概念诠释
        5.2.2 大学教师责任存在、承担和履行的根据
        5.2.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的责任选择
        5.2.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中教师责任的规定
    5.3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利益要素
        5.3.1 利益的概念
        5.3.2 利益冲突及其表现形式
        5.3.3 大学教师利益的制度协调
    5.4 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的实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出版的着作、主持的课题与获奖情况目录

(3)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及对策 ——以赤峰喀旗初中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提出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研究
        (二) 关于影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形成因素的研究
        (三) 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问题、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四)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究的思考
    三、核心概念
        (一) 制度和学校制度
        (二) 道德、职业道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问卷法
        (三) 访谈法
        (四) 案例法
第二章 学校制度与教师职业道德
    一、学校制度
    二、教师职业道德
    三、学校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第三章 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
    一、学校制度对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影响
    二、学校制度对教师热爱学生情感的影响
    三、学校制度对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影响
    四、学校制度对教师为人师表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学校制度促进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形成的对策
    一、弘扬学校制度之善
    二、实现学校制度伦理化
    三、平衡学校内外各方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4)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的方法
        (一) 资料的收集
        (二) 资料的分析
        1、资料的归类
        2、概念的抽象
    五、研究的内容
第一部分 什么是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第一章 教育管理理论与知识论
        一、认识论与知识论
        二、教育管理理论与知识论
        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与教育管理的知识基础
        四、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与教育的知识论基础
第二部分 当代西方主要教育管理理论流派的知识论基础探析
    第二章 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一、教育管理“理论运动”的成果
        二、逻辑经验主义的知识论
    第三章 人文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一、“格林菲尔德的革命”与主观主义知识论
        (一) “格林菲尔德的革命”
        (二) 格林菲尔德的主观主义知识论
        二、霍金森的“维多利亚四重奏”与价值知识论
        (一) 霍金森的“维多利亚四重奏”
        (二) 霍金森的价值知识论
        三、“为解放而管理”与认识兴趣结构理论
        (一)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宗旨:“为解放而管理”
        (二) 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认知兴趣结构理论
        四、文化理论的观点与哲学解释学
        (一) 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哲学解释学的影响
        五、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理论与反知识论的知识论
        (一) 教育管理中的后现代主义
        (二) 反知识论的知识论
    第四章 自然连贯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
        一、澳大利亚的自然连贯主义
        二、自然主义的知识论
第三部分 当代教育管理理论知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知识论:反思与重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知识论的基本观点
        (一) 什么是知识?
        (二) 知识何以可能?
        (三) 事实与价值的沟通
        二、当代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知识论基础的反思
    第六章 主体教育管理理论:反思与重构的新尝试
        一、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主体教育管理理论学者的知识论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知识论与主体教育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 实践知识论与教育管理学科论
        (二) 实践知识论与教育管理活动论
        (三) 实践知识论与教育管理体制论
        (四) 实践知识论与教育管理培训论
附录一 2006年报考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生情况统计表
附录二 用于反思性教育管理培训的剧本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思维探论[D]. 戚建.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2]我国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伦理研究[D]. 赵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3]学校制度对教师职业道德形成的影响及对策 ——以赤峰喀旗初中学校为例[D]. 王凤君. 首都师范大学, 2007(02)
  • [4]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 罗建河.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 [5]“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J]. 高洪源. 教育文汇, 2003(11)
  • [6]“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J]. 高洪源. 中国教师, 2003(01)

标签:;  ;  ;  ;  ;  

“篮子”的哲学——论学校制度的创新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