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台湾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一、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0)在《TSL集团大健康服务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从国内外现代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健康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自2016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服务业作为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服务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将如何发展健康服务、建立怎样的服务模式问题,是大健康企业转型升级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TSL集团起身发展是一家医药企业,成立于1994年,是最早提出大健康理念和布局大健康产业的战略,其健康服务业务也有一定规模和特色,基于现有的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TSL集团在健康服务模式上的演变,以TSL集团为现实案例,用访谈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及通过对企业转型前后的比较分析法,进而探讨大健康服务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趋势选择设计更完善的建议,对现今相关大健康企业发展服务模式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

程显扬[2](2020)在《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关乎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健康良好的国民群体是任何国家实现发展与繁荣的坚固地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十九大报告中同样写明:“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是在开篇即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样的,伴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国民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与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健康需求的层次在日渐提升且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健康服务业是21世纪的新兴医疗体系,通过革新医疗模式而构建的以健康为核心而非以疾病为核心的新型医疗体系,包括先进理念、前沿技术、标准培训认证和管理运营组成的覆盖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工程。正如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21世纪的医学是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从针对病源的对抗治疗向整体治疗发展;从重视对病灶的改善向重视人体微生态的平衡改善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性化治疗发展;从生物治疗向身心综合治疗发展;从强调医生作用向重视病人(健康生活方式)作用发展。在医疗服务方面,则是以疾病为中心向以人的健康生命质量为中心发展,以延长生命绝对值向以延长有生产力的健康寿命和青春寿命发展等等。归根结底,就是医学服务的重心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移。以人民健康为研究对象与实践目标的健康医学,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围绕健康所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不仅是未来的重要新兴产业,还是未来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宏观环境的变革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善民生福祉和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产业升级创新和推动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非凡意义。中国的健康服务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其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与发展成就进行相对系统完整的梳理,在总结分析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同时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与启示。特别是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尝试提出中国健康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相关建议。首先,本文以两份关键性政府文件作为分界点,将中国健康服务业划分为初创发展阶段(1949—2013)、规划阶段(2013—2017)和快速发展阶段(2017至今)。借助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规模和分类两个角度对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总结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取得的六大基本成就,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产业路径逐渐清晰;医疗卫生服务覆盖面扩大,重心下沉渐成趋势;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幸福产业焕发活力;区域健康服务业高地初显,示范效应良好。并揭示了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所存在的五项基本问题,即医疗服务结构与总量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健康保险服务发展乏力且存在壁垒;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政策保障;科技创新转化难且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其次,本文在充分考量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将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人均个人现金卫生支出、14岁以下人口比重、65岁以上人口比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以及是否实施了新医改作为控制变量纳入模型。实证结果表明,上述各变量皆有利于推动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而且,收入水平、个人医疗消费支出、政策规划与人口老龄化对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程度较大。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影响因素在中国的客观现实,针对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规划、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水平、科技创新和疾病谱变化对于中国健康服务业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进行了深入说明。最后,本文系统论述了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加的条件下,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即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新基建与双循环格局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人口老龄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红利。并且,在对国际经验进行比较总结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3](2020)在《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健康产业2035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莆政办[2020]6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单位:经市政府研究,现将《莆田市健康产业2035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0年9月7日莆田市健康产业2035发展规划

袁晓龙[4](2020)在《中国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在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与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民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水平,从最初的人身保险、意外险等险种的购买。逐渐提升到对健康保险产品的购买需求中。同时,由于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工作强度的增加以及环境污染也导致人民的身体水平下降,疾病触发几率增加,也激发了健康保险的快速发展。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健康险的发展还不成熟,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健康险的完善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以及经济意义。中国人保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作为中国人保集团下属子公司在青岛地区健康险业务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本文通过提出专业化经营战略思路,为该公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论文以企业战略管理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人保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概况,分别运用PEST分析、五力模型、SWOT分析对其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及其内外部竞争情况进行较为深入分析。在一系列环境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化经营战略,并根据公司实际,提出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创新力度;进行产品创新,谋求新的发展思路等的具体专业化经营战略,并为保障专业化经营战略的成功实施提出了建立风险预警体制等保障措施。

赵帅[5](2019)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经典名方是中医药服务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医处方的典型代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是中医药经典的传承和挖掘,也是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的发布实施,古代经典名方成为中药企业关注的热点和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目录方剂涉及的药味基原、炮制方法、药味剂量、制法工艺等关键点尚未形成共识与标准。至今我国也未有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研发成功的案例可借鉴。本研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衍变过程基础上,构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以L企业5个品种研发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与研发障碍,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科学立项决策和研发监管提供参考。方法:(1)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了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的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等情况,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和注册提供启示。(2)采取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和筛选有关中药企业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的影响因素和指标,并结合专家访谈,构建中药企业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立项评价指标体系。(3)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其次应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对项目进行排序,并实施于L企业5个品种项目的立项评价。结果:(1)通过对比分析日本、韩国和我国香港、台湾、大陆的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等情况,启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和注册应坚持政策扶持、严控质量标准,运用先进技术。(2)通过专家访谈法构建立项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为市场因素、临床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4项,二级指标为市场特征、经济可行性分析、临床价值、临床与试验数据等8项,三级指标为18项。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熵权法计算出各个层次指标权重,其中指标权重排序为:与企业战略匹配度0.3260>临床安全性评价数据0.0929>剂量情况0.0912>处方量0.0845>临床应用优势0.0760>市场容量潜力0.0591>工艺可行性与产业化程度0.0456>药材炮制情况0.0372>药材资源、基原情况0.0321等。(3)运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对项目进行排序,并实践于L企业的项目评价,结果为:F项目0.7562>D项目0.6735>G项目0.6022>H项目0.4788>E项目0.3304。结论: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企业方面是一是保持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的长期有效性;二是严控质量标准,将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做成精品制剂。政府方面一是应鼓励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剂型改革;二是设定用药剂量范围;三是设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和设置不同的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方式,推动高品质、高质量的精品制剂发展。

王安鹏[6](2019)在《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社会消费结构开始向健康、安全、享受发展型转变,人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水平的追求。但当前阶段,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低龄化、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威胁着人们对健康体质、高品质生活的追求。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对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指导规划,强调以预防为主,以中医治未病为指导理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体系;同时强调商业健康保险的保障作用,鼓励加快发展新型的相关保险,增强保险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将“健康中国”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在“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中多次提及商业医疗保险,强调利用市场机制,用商业医疗保险的手段来为人民提供多层次、高水平的健康保障。2018年,我国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8.4%,消费水平成功迈入发达国家水平行列。消费结构虽有所改善,但距离“健康中国”要求的健康管理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近些年来,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发展较快。作为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医疗保险在满足新时代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健康需求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医疗费用支出的控制和人民的健康风险并未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全球医疗消费增长率为8.4%,比当年3.1%的通胀率高出5.3个百分点。这既反映出医疗成本的快速上升,也对商业医疗保险控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发展总体规模有限,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商业医疗保险经营体系,缺乏相应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因此,适应市场新的需求,推动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实现“质”的突破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经济学、保险学和医疗卫生学等理论为指导,从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现状与功能出发,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及转型实施的创新路径,试图改变普通商业医疗保险目前仅具有单一的费用补偿功能,让商业医疗保险具有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管理功能,真正做到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论文研究主要分为六章,各章主要研究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本章首先从国家、社会、保险公司和消费者四个角度分析了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变的目的和意义;其次,通过对比研究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实践,找到了研究的问题所在,也是本文进行研究的前提;最后,对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做了总结概括。第二章是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演变发展和面临的挑战。笔者将商业医疗保险纳入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中,通过对比分析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异同,并结合本文主题,将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创新型地划分——增加了综合健康管理阶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出普通商业医疗保险的定位和主要功能;最终分析得出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在产品供给端、利益主体端和运作机制端等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商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功能的发挥。第三章是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分析。本部分首先从不同专业视角对健康管理的定义做了分析,并对本文主题涉及到的“健康管理”和“转型”创新性地做了概念界定;再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的社会分工角度、经济消费结构角度、慢病健康管理角度、社会人口老龄化和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角度等方面展开分析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国内外商业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融合的成效与问题,是本文的重点之一。本部分首先将商业医疗保险按照消费群体的收入水平进一步,将普通商业医疗保险最终划分为高、中、低三类保险。案例分析分别选取国内外最具代表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产品,高端医疗保险案例采用英国保柏集团、中端医疗保险采用平安健康险公司提供“平安E生保”、低端医疗险则采用“微医保”作为案例来分析其各自的特点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外的商业医疗保险在向健康管理转型过程中存在着四大问题,为下一章的创新路径埋下伏笔。第五章是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创新实施路径。基于上一章对商业医疗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的成效与问题分析,提出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既考虑到中国特色又考虑到时代发展的方向的创新发展道路。一条是基于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商业医疗保险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路径,从前端健康信息的搜集到后端康复治疗,利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式,互取所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商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另一条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走科技赋能保险的道路,针对当前较为热门的现代科技,并结合其他险种的设计思路,用现代科技打造商业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服务的新路径;并且对已在探究阶段的某些路径的环节采用案例来论证其可行性。第六章提出了如何走好两条创新路径的配套建议。本部分从产品、公司和行业三大角度分别提出了部分有借鉴性的配套建议,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向“群体定制化、个体个性化”健康管理方向发展。论文的主要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选题新颖。本文立足于新时代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更高需求,论证分析了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功能由传统的经济补偿为主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选题具有前瞻性和新颖性。文章选题来源于《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但该规划也仅是简单提到了商业医疗保险,而未对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提出具体的路径。学术界对商业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两大学科融合的探究也相对孤立,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二是多学科综合、内容创新。将保险学、中医药学、健康卫生学等多学科综合,探索了商业医疗保险与健康管理相融合的具体实施路径。本文结合现代科技并借鉴车险新产品“里程险”设计的思路,对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融合进行了险种创新和路径创新的大胆假设。这些探索既具有难度,又具有新颖度。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一是跨学科内容多,综合性强,医学专业知识略显非专业。二是系统性的数据较少,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

袁丽丽[7](2019)在《普惠制健康福利保障的本土建设路径与实践问题》文中研究表明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是社会保障项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医疗保险、医疗救助或护理保险等都是为促进健康而存在的保障政策。目前对健康福利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健康政策、健康经济学与社会福利等视角,健康福利该不该发展、如何发展与发展到哪一程度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不同国家的健康福利制度都在探索与改进中。从形式各异的制度模式中归纳健康福利发展经验与规律,结合浙江经验进一步探究中国健康福利发展路径有助于实现全民共享社会健康福利资源,对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发展健康福利角度入手,分析健康福利发展的现实、政策与理论背景。从个人、宏观经济、制度与社会四个层面阐述了健康福利发展意义与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归纳国内外健康福利发展经验与规律,在经验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康福利发展面临的三大疑虑,即健康福利水平定位、健康福利供给侧定位,健康福利水与GDP之间的关系问题,并对疑虑进行检验分析。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健康中国2030”中人均预期寿命目标值与健康福利水平进行回归预测,得出当前健康福利水平及趋势不能顺利实现健康中国目标;在经济与健康福利间的关系方面创新性的采用脱钩检验的方法得出两者并不存在必然挂钩的结论,为摆脱福利恐惧提供了支持;在供给主体对健康水平的影响方面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政府健康投入与健康水平呈正相关而个人投入与之相反的结论,肯定了政府在促进健康福利过程中需承担的主要责任。文章在总结部分重申了普及基础健康福利、提高健康福利水平与明晰健康福利供给主体的重要性,并对健康福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度与理念问题进行了反思,这也是对健康福利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建议。中国应结合国情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基础普惠型健康福利,在保障人们基本健康权利的基础上寻求多层次健康福利体现的发展。健康福利体系的发展是基于满足健康需求、适应健康制度发展要求的顺势而为,也是保障国民健康权力的重要手段。

周博闻[8](2018)在《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代表,在很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的健康服务业经过长期的探索过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以医疗服务为中心、以社会医疗保障与商业健康保险高度融合为基础、以研究机构技术支持与教育机构劳动力供给相结合为保障,兼顾资金融通与风险共担职能,由单一诊疗向全过程健康管理领域逐步迈进的新兴产业集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医疗服务领域已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受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等条件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健康维护和促进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也有待增强。为此,从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我国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在为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做出努力。美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对此展开深入研究,对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视角对美国的健康服务业发展展开研究,在明确了健康服务业的定义与分类以及健康服务市场的特殊性的前提下,以医疗服务市场理论和健康保险市场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历程及其影响因素为背景条件,深入研究了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制度演变、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并结合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趋势,根据我国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美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背景基础。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大体包括起步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快速成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平稳过渡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与成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由于影响因素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与特征。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产业通胀、收入水平、保险覆盖与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对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美国健康服务业的相关制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也在不断演进与变化。从制度角度看,美国健康服务业经历了提高医疗保障覆盖面实现公平、抑制医疗保障支出增长提升效率、兼顾医疗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基础上实现效率增长的过程;从发展模式角度看,美国健康服务业主要经历了管理式医疗系统向整合型健康服务模式的转变,在深化其商业化程度的同时不断地向社会医疗保障领域延伸;从发展机制角度看,在利益相关体的构成和层级关系条件的影响下,美国以次优理论为指导,形成了成本控制机制、获得性改进机制与质量保证机制的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机制,三种机制相互关联、影响,共同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美国健康服务业经历了多年发展已取得显着成效。从直接经济效果看,健康服务业作为美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能够带动各产业部门总产出水平的提升,同时,也能够释放就业潜力,带动工资增长,扩大消费需求;从间接经济效果看,健康服务业不仅实现了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还带动了其他产业部门的增长,使得经济效果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扩散;从产业内部效益看,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使得国民的健康、服务的利用与保险的覆盖均有了较大改善。尽管如此,美国健康服务业仍面临着从业人员数量短缺与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尚存漏洞、发展机制效率未充分发挥的问题。基于这些问题,美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将侧重于医疗改革的推进、成本控制的加强、从业人员的多元化程度、价值导向的强化以及技术的融合。相较于美国健康服务业,我国健康服务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各行业发展起点各有不同,仍面临人力资源配置缺项、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发展机制尚未完善等问题。基于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问题以及上述对于美国健康服务业的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健康服务业可以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平衡产业发展机制、强化消费者自我管理、利用生物与信息技术五个方面来实现发展,此外,结合我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健康服务业发展道路。

丁小宸[9](2018)在《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正发生着重要的转变,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如何提高生命质量,实现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已成为全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健康产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一种拥有巨大市场潜力、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业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健康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推动其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世人瞩目。发展健康产业对于保护公民健康权益、带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纷纷推出相关政策,将健康产业纳入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产业给予重点支持,并投入大量资源专注健康科技领域的发展。就我国而言,健康产业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着的进步,以医疗服务为主体的健康领域快速发展,健康理念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全民健康意识普遍提高,各类健康讲座、培训的数量和质量逐渐增加,同时,政府持续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以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虽然我国对于健康产业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健康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国民对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不够,预防保健意识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作为世界健康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健康产业发展已经相当成熟,深入分析美国健康产业运行模式和运行特点,借鉴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经验,对于提升我国健康产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健康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支撑,运用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和相关理论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深入研究了美国健康产业的运行体系和运行模式,重点探讨了美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了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影响,理性评估了美国健康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措施。全文分为四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是全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主要提出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和分析,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提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健康产业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阐明了健康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简要介绍了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健康产业发展状况,并从生命周期理论、健康经济学理论和政府规制理论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从产业的萌芽、形成、稳定发展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详细阐述了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产业覆盖面广、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美国健康产业的运行特点。在此基础上,系统剖析了美国健康产业的主要业态——健康管理产业、医疗服务产业、健康保险业、膳食补充剂产业的产业体系及运行模式。第三部分运用PEST模型,分别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市场因素、科技技术因素的四个视角对美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全面分析了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的影响,理性评估了美国健康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障碍以及美国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同时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我国健康产业未来发展的对策措施。最后对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韦宝平,耿芸[10](2013)在《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前言2012年10月2122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隆重举行。此次学术会议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台湾医事法学会、台湾东吴大学法学院、国家专利战略推进与服务(泰州)中心、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协办,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医药法研究所承办。21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宋永忠,台湾东吴大学校长潘维大,国家知识产权局医药生物审查部部长张清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谢国伟,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黄志臻,中共泰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倪斌,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

二、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TSL集团大健康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目的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构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结构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健康概念的演变
        2.1.1 对健康概念的传统认识
    2.2 世界范围内对“健康”的公认定义
        2.2.1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公认定义
        2.2.2 健康理论的发展
    2.3 TSL集团的“大健康”概念
    2.4 健康服务模式的定义与演变
    2.5 国外健康服务模式、特点及其启示
        2.5.1 国外健康服务模式
        2.5.2 国外健康服务企业的服务模式和特点分析
    2.6 国内健康服务模式的新趋势
        2.6.1 政策指导下的健康服务模式的新趋势
        2.6.2 文化指导下的大健康服务新模式
第三章 TSL集团健康服务模式分析
    3.1 TSL集团简介及其发展历程
        3.1.1 TSL集团简介
        3.1.2 TSL集团发展历程
    3.2 TSL集团健康服务模式及问题分析
        3.2.1 基于单一的治疗疾病为中心的健康服务模式
        3.2.2 面向健康人群的健康服务与保健品服务
        3.2.3 TSL健康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TSL集团健康服务模式转型路径的选择
    4.1 基于生命全过程的动态健康服务模式
    4.2 新时期TSL集团的健康服务模式转型的路径及其特点
    4.3 TSL集团健康服务模式转型的比较分析
    4.4 基于生命全过程动态健康服务模式构建的保障条件
        4.4.1 精准的投资布局
        4.4.2 数字化转型升级
        4.4.3 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升级
第五章 研究结论、局限性及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大健康服务是市场不同层次健康需求的产物
        5.1.2 信息化是企业健康服务潜在的价值
    5.2 研究局限性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TSL集团大健康服务发展模式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2)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1.3.3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思路
        1.4.1 文章结构
        1.4.2 研究思路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1.1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2.1.2 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研究
        2.1.3 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健康服务业的基本界定
        2.2.2 健康服务业的现状研究
        2.2.3 健康服务业的政策研究
        2.2.4 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
    2.3 研究评述
第3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
        3.1.1 健康
        3.1.2 健康服务业
    3.2 相关理论
        3.2.1 健康需求理论
        3.2.2 健康人力资本理论
        3.2.3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3.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3 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
        3.3.1 经济因素
        3.3.2 人口因素
        3.3.3 城镇化因素
        3.3.4 政策因素
        3.3.5 科技因素
        3.3.6 疾病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4.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历程
        4.1.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初创发展阶段(1949—2013)
        4.1.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规划阶段(2013—2017)
        4.1.3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阶段(2017至今)
    4.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基本成就
        4.2.1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规模
        4.2.2 中国健康服务业的分类
        4.2.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取得的基本成就
    4.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4.3.1 医疗服务结构与总量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4.3.2 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4.3.3 健康保险服务发展乏力且存在壁垒
        4.3.4 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缺少核心竞争力与政策保障
        4.3.5 科技创新转化难且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模型构建
    5.2 变量选取与结果分析
        5.2.1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变量选取
        5.2.2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5.3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深入说明
        5.3.1 经济发展水平
        5.3.2 政策规划
        5.3.3 人口年龄结构
        5.3.4 城镇化水平
        5.3.5 科技创新
        5.3.6 疾病谱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6.1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概况与背景
        6.1.1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6.1.2 世界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背景
    6.2 主要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的发展与创新经验
        6.2.1 美国
        6.2.2 德国
        6.2.3 加拿大
    6.3 对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6.3.1 坚持政府引导,加强规划引领
        6.3.2 突出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6.3.3 加快集群发展,增强辐射带动
        6.3.4 优化要素配置,补齐发展短板
        6.3.5 支持开放发展,融入国际分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与对策建议
    7.1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前景
        7.1.1 后疫情时代防控常态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7.1.2 新基建与双循环格局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7.1.3 人口老龄化为健康服务业发展带来了新红利
    7.2 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7.2.1 多渠道并用与多元化并重,缓解医疗服务总量与结构矛盾
        7.2.2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主线,构造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生态体系
        7.2.3 实施构造完备的监管与政策,消除相关机制体制障碍
        7.2.4 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问题,坚持创新驱动与产业融合
        7.2.5 推动健康服务业新业态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彼此联动
        7.2.6 转变既往思想观念,树立积极老龄化的观念
        7.2.7 促进传统中医药学科思想复兴,促进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健康产业2035发展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莆田市健康产业2035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发展基础
        第一节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
        一、率先建设生态健康美丽城市
        二、经济发展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域信息化管理逐步完善
        第二节独特优势
        一、海峡两岸毗邻优势显着
        二、妈祖文化和旅游优势独特
        三、海陆空立体交通优势凸显
        四、生态健康环境优势鲜明
        五、全域康养文化旅游和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六、健康产业政策先行和药械产业特色越来越突出
        七、民营办医多样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八、以国际视野推进改革创新发展
        第三节发展机遇
        一、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
        二、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卫生和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
        三、引进台湾地区优质资源推进莆田健康产业发展
        四、人工智能和智慧健康高速发展
        第四节面临的挑战和突出问题
        一、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步入老龄化社会
        二、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呈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发展趋势
        三、城乡差别较明显且优质医疗资源不足
        四、健康学科发展及医学人才队伍建设薄弱
        五、健康产业研发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六、国际健康旅游基础建设与核心竞争力亟待提高
    第二章发展战略
        第五节指导思想
        第六节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健康优先
        二、市场决定政府引领
        三、改革创新持续发展
        四、科教支撑系统集成
        五、合作共赢服务健康
        第七节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二、阶段目标
        (一)近期目标
        (二)中期目标
        (三)远期目标
    第四章重点建设任务
        第八节妈祖健康城
        一、空间布局
        二、国际专科医疗板块(8个中心)
        三、两岸智能医疗健康制造产业板块
        四、健康教育与研究板块
        第九节发展全域康养产业园区
        一、湄洲岛妈祖文化和生态康养产业园
        二、秀屿健康产业园
        (一)普天药械网
        (二)建设三个基地
        (三)土海康养美丽幸福小镇
        三、涵江健康旅游产业园
        (一)建设以浅山伴水健康养生基地为核心的康养文化旅游产业园
        (二)建设南坛温泉康养闲养度假村
        (三)建设江口蒜溪南洋特色康养小镇
        (四)建设三江口啤酒特色康养小镇
        四、仙游中医药康养产业园
        (一)建设福建地道中药材基地
        (二)建设仙游温泉康养小镇
        (三)建设瑞钢联温泉康养小镇
        五、荔城健康文化与贸易产业园
        (一)建设多样化健康文化旅游小镇
        (二)建设莆田黄石中药材贸易城
        六、城厢生态体育养生产业园
        第十节创建健康产业支撑平台
        一、健康金融贸易投资平台
        二、第三方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三、空地立体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保障平台
        四、医学工程转化平台
        五、国际健康产业会展贸易平台
        六、国际医疗健康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平台
    第四章保障措施
        第十一节组织保障
        一、设立促进莆田市健康产业发展工作机构
        二、鼓励和扶持发展健康产业联盟
        三、健康产业联盟投资和运营管理公司
        第十二节政策保障
        第十三节构建新型健康产业运营模式
        第十四节重点学科和人才梯队保障
        一、重点学科保障
        二、人才保障
        第十五节多元化资金支持
        一、建立健康保险新机制
        二、设立政府医疗投入和购买服务资金
        三、实施土地配套支持政策
        四、构建多元化投融资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五、设立莆田市医疗健康产业基金
        第十六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第十七节加强监管
        第十八节规划实施与考核评估

(4)中国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战略理论
    2.2 战略分析
    2.3 商业健康险
第3章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战略环境的分析
    3.1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概况
    3.2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3.3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行业环境分析
    3.4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SWOT分析
第4章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经营战略选择和制定
    4.1 公司经营战略制定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4.2 专业化经营战略内容的制定
    4.3 专业化经营战略风险评价
第5章 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的实施及保障策略
    5.1 立足自身优势,深化创新力度
    5.2 进行产品创新,谋求新的发展思路
    5.3 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5.4 健全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保障策略
第6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不足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企业员工调查问卷
附录2 企业战略管理状况问卷调查统计分析表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中药类产品国际化进程
        1.1.2 我国中药新药注册审批现状
        1.1.3 我国中药注册审评体系构建情况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对比分析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调查问卷法
        1.3.4 专家访谈法
        1.3.5 熵权法
        1.3.6 灰色关联度-TOPSIS法
    1.4 创新点
    1.5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注册、监管情况
    2.1 日本汉方制剂
        2.1.1 日本汉方制剂的研发
        2.1.2 日本汉方制剂的注册审批
        2.1.3 日本汉方制剂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1.4 日本汉方制剂评析
    2.2 韩药
        2.2.1 韩药的研发
        2.2.2 韩药的注册审批
        2.2.3 韩药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2.4 韩药的评析
    2.3 香港固有药
        2.3.1 香港固有药的研发
        2.3.2 香港固有药的注册审批
        2.3.3 香港固有药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3.4 香港固有药评析
    2.4 台湾固有成方
        2.4.1 台湾固有成方的研发
        2.4.2 台湾固有成方的注册审批
        2.4.3 台湾固有成方的监管制度及法律体系
        2.4.4 台湾固有成方评析
    2.5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
        2.5.1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发
        2.5.2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注册审批
        2.5.3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
        2.5.4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评析
    2.6 传统复方制剂比较分析
        2.6.1 传统复方制剂研发比较
        2.6.2 传统复方制剂注册比较
        2.6.3 传统复方制剂监管制度与法律体系比较
第三章 构建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模型
    3.1 构建立项评价指标体系
        3.1.1 评价原则
        3.1.2 立项评价指标
        3.1.3 指标体系
    3.2 确定立项评价指标权重
    3.3 应用灰色关联度-TOPSIS法
        3.3.1 规范化处理指标值
        3.3.2 计算欧氏距离
        3.3.3 计算灰色关联度
        3.3.4 得出相对贴近度
第四章 实证分析
    4.1 项目简介
    4.2 经典名方立项评价
        4.2.1 确定专家资质
        4.2.2 专家调查得出主观权重
        4.2.3 求出客观权重
        4.2.4 确定综合权重
    4.3 评价模型的计算
    4.4 结果分析
    4.5 D项目物质基准研制
        4.5.1 D项目可行性分析
        4.5.2 D项目物质基准的制备
第五章 推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发展的建议措施
    5.1 保持经典名方立项评价模型的长期有效性
    5.2 严控质量标准
    5.3 鼓励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剂型改革
    5.4 设定用药剂量范围
    5.5 制定政策,推动经典名方复方制剂发展
        5.5.1 设立经典名方专家委员会
        5.5.2 设置经典名方复方制剂不同简化方式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A 结构性访谈提纲
附录 B 经典名方复方制剂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6)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2.3 文献研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演变及面临的挑战
    2.1 我国商业医疗保险的不同发展阶段及特点
        2.1.1 萌芽发展阶段(1982—1998)
        2.1.2 快速发展时期(1999—2014)
        2.1.3 全面发展时期(2014—2016)
        2.1.4 综合健康管理时期(2016-至今)
    2.2 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的定位及功能分析
        2.2.1 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的定位
        2.2.2 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的功能
    2.3 我国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发展面临的挑战
        2.3.1 费用补偿型的产品供给和多样化、差异化健康需求的矛盾
        2.3.2 “3P”主体利益冲突制约着商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功能的发挥
        2.3.3 商业医疗保险运作机制忽略了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
3.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3.1 商业医疗保险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的内容界定
        3.1.1 健康管理的概念界定
        3.1.2 健康管理和疾病医疗管理、普通医疗保险的关系
    3.2 健康中国建设和慢病管理需要商业医疗保险发挥健康管理功能
        3.2.1 社会医疗保险的保基本与健康中国建设的健康管理需要
        3.2.2 适应慢性病低龄化和社会老龄化的健康管理需要
    3.3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对高品质美好生活追求需要健康管理
    3.4 医疗健康大数据和资本倒逼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
4.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国内外实践:成效与问题
    4.1 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实践及典型案例分析
        4.1.1 高端医疗保险的健康管理: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的保柏实践
        4.1.2 中端医疗保险的健康管理:线上化管理式的平安实践
        4.1.3 低端医疗保险的健康管理:打造健康运动生态圈的微保实践
    4.2 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在健康管理功能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商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服务的定位低,内容单一
        4.2.2 健康管理功能触达率差异大,未能满足保险消费者需求
        4.2.3 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成本高、推广难
        4.2.4 功能转型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支撑
5.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创新实施路径
    5.1 基于中医技术的特色商业医疗保险慢病健康管理创新
        5.1.1 中医健康检查与健康信息档案建立
        5.1.2 中医养生与慢性病健康干预
        5.1.3 中医“治未病”与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设计
        5.1.4 中医康复与术后健康恢复
    5.2 基于现代科技的商业医疗保险健康管理服务创新
        5.2.1 智能合约打造病后急速理赔服务
        5.2.2 智能穿戴设备打造“定制化”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
6.促进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配套建议
    6.1 产品层面的配套建议
        6.1.1 细分保险消费群体,定制化商业医疗保险产品与健康管理服务
        6.1.2 加快技术升级,打造交互个性化医疗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
    6.2 公司层面的配套建议
        6.2.1 构建商业医疗保险监控管理相关利益者利益风险共担机制
        6.2.2 不同类型的公司差异化实现商业医疗保险和健康管理的融合
    6.3 行业层面的配套建议
        6.3.1 发挥险资优势,参与中医健康服务建设
        6.3.2 打造竞争性医疗服务市场,降低跨行业合作门槛
        6.3.3 完善法律法规,为转型提供法律支持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7)普惠制健康福利保障的本土建设路径与实践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健康福利发展的背景
        一、现实背景
        二、政策背景
        三、理论背景与主流观念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
        一、健康福利
        二、健康城市
        三、基础普惠型健康福利
第二章 健康福利意义与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健康福利发展意义
        一、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二、对经济福利贡献
        三、对社会发展的促进
        四、对制度建设的推动
    第二节 当前健康福利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设计理念的短板
        二、被忽略的社会公平性问题
        三、对健康福利定位的理念偏差
        四、政府实践操作失灵
第三章 国际健康福利发展经验
    第一节 普惠型健康福利模式
        一、英国全民健康服务经验
        二、德国慈善医疗经验
        三、高水平健康福利的其他经验
    第二节 救助型健康福利模式
        一、美国医疗援助经验
        二、日新全民保险经验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健康福利模式
        一、印度喀拉拉邦的“人民计划”
        二、巴西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
    第四节 国际健康福利经验归纳分析
第四章 国内浙江省健康福利发展经验
    第一节 浙江省健康福利发展现状
        一、社保基础上的福利制度
        二、福利水平不断提高
        三、健康促进的多元方式
        四、健康目标的高水平定位
    第二节 浙江省健康福利发展步骤
        一、卫生城市的初步发展
        二、健康城市的推进
        三、与健康中国目标的衔接
    第三节 健康浙江发展条件
        一、完善的基层社区制度
        二、政府的能动作用
        三、健康基础设施的高效利用
        四、传统中医的促进
        五、政策的包容性
第五章 经验基础上的健康福利发展疑虑及其检验
    第一节 GDP水平与健康福利的关系检验
    第二节 健康福利水平高低的悖论及检验
    第三节 健康福利供给侧效果检验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健康福利发展研究结论
        一、普及基础健康福利
        二、提高健康福利水平
        三、明晰健康福利供给机制
    第二节 健康福利制度研究反思
        一、缺少基本的“参与者”与“倡导者”
        二、切忌辨证关系间的“主次不清”
        三、整合各项制度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3.2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1.3.3 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1.3.4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1.4 框架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健康服务业的一般分析
    2.1 健康服务业的相关概念
        2.1.1 健康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1.2 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
        2.1.3 健康服务业
    2.2 健康服务业的相关基础理论
        2.2.1 医疗保健市场理论
        2.2.2 健康保险市场理论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背景与历程
    3.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背景
        3.1.1 美国健康服务业与医疗服务业的区别
        3.1.2 美国健康服务业主要行业发展背景
    3.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阶段
        3.2.1 起步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
        3.2.2 快速成长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
        3.2.3 平稳过渡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
        3.2.4 成熟发展阶段(21世纪初—至今)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4.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4.1.1 产业通胀
        4.1.2 收入水平
        4.1.3 保险覆盖
        4.1.4 人口条件
    4.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构建
        4.2.2 实证检验
        4.2.3 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中的制度演进
    5.1 美国健康服务业起步阶段:“公平为先”(1933年-1969年)
        5.1.1 《社会保障法》是“公平为先”的制度基础
        5.1.2 医疗保障计划是“公平为先”的制度成果
    5.2 美国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阶段:“效率先行”(1969年-1993年)
        5.2.1 “国家卫生战略”是效率先行的制度起点
        5.2.2 “国家健康计划”是效率先行的制度过渡
        5.2.3 成本抑制与偿付变化是效率先行的制度尝试
        5.2.4 管理式医疗系统是效率先行的制度策略
    5.3 美国健康服务业平稳过渡阶段与成熟发展阶段:“兼顾公平与效率”(1993年-至今)
        5.3.1 “全民医疗计划”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基础
        5.3.2 医疗保障计划的完善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路径
        5.3.3 《平价医疗法案》的实施是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体现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
    6.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的产生背景
    6.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的主要类型
        6.2.1 快速成长阶段发展模式
        6.2.2 平稳过渡阶段发展模式
        6.2.3 成熟发展阶段发展模式
    6.3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模式在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下的应用
        6.3.1 医疗照顾与管理式医疗结合计划
        6.3.2 医疗补助与管理式医疗结合计划
        6.3.3 医疗照顾与责任医疗组织共享结余计划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机制
    7.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机制中的主体关系
        7.1.1 发展机制的主体构成
        7.1.2 发展机制主体之间的相关关系
    7.2 美国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机制
        7.2.1 成本控制机制
        7.2.2 获得性改进机制
        7.2.3 质量保证机制
    7.3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机制联动
        7.3.1 发展机制的联动关系
        7.3.2 发展机制的联动表现
    7.4 美国健康服务业三大发展机制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成效、问题与趋势
    8.1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成效
        8.1.1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直接经济效果
        8.1.2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间接经济效果
        8.1.3 美国健康服务业的产业内部效益
    8.2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问题
        8.2.1 从业人员数量短缺,空间与专业分布不均
        8.2.2 发展模式存在漏洞,市场作用发挥受限
        8.2.3 发展机制效率未充分发挥,获得性条件与质量水平有待改善
    8.3 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8.3.1 医疗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
        8.3.2 成本控制的力度不断加强
        8.3.3 从业人员的多元化程度不断提升
        8.3.4 价值导向的影响不断强化
        8.3.5 服务与技术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本章小结
第9章 对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启示
    9.1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概况
        9.1.1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历史
        9.1.2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9.2 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9.2.1 人力资源配置缺项
        9.2.2 发展模式尚不成熟
        9.2.3 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9.3 对我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9.3.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改善服务交付方式
        9.3.2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完善政府作用发挥
        9.3.3 平衡产业发展机制,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9.3.4 强化消费者自我管理,优化服务供需关系
        9.3.5 利用生物与信息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9.3.6 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构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健康产业概念的研究
        1.2.2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
        1.2.3 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1.2.4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健康产业发展及其相关理论
    2.1 健康产业的内涵及分类
        2.1.1 对健康的认知
        2.1.2 健康产业的内涵
        2.1.3 健康产业的分类
    2.2 健康产业的发展特征
        2.2.1 综合性和融合性
        2.2.2 广泛性和持续性
        2.2.3 抗风险能力强
    2.3 全球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2.3.1 主要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2.3.2 其他发展中国家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2.4 相关理论
        2.4.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4.2 健康经济学理论
        2.4.3 政府规制理论
第3章 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运行特点
    3.1 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
        3.1.1 美国健康产业的萌芽(20世纪20到30年代)
        3.1.2 美国健康产业的形成(20世纪40到60年代)
        3.1.3 美国健康产业的稳步发展(20世纪70到90年代)
        3.1.4 美国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3.2 美国健康产业的运行特点
        3.2.1 健康产业覆盖面广
        3.2.2 政府大力支持
        3.2.3 依托科技创新
第4章 美国健康产业的主要业态及运行模式
    4.1 健康管理产业及其运行模式
        4.1.1 健康管理产业体系
        4.1.2 美国健康管理产业的运行模式
    4.2 医疗服务产业及其运行模式
        4.2.1 医疗服务产业体系
        4.2.2 医疗服务产业的运行特点
        4.2.3 医疗服务产业的运行模式
    4.3 健康保险产业及其运行模式
        4.3.1 健康保险产业及其运行现状
        4.3.2 健康保险产业的运行体系
    4.4 膳食补充剂产业及其运行模式
        4.4.1 膳食补充剂产业及其发展现状
        4.4.2 膳食补充剂产业运行特点
第5章 美国健康产业快速发展的影响因素
    5.1 制度因素
        5.1.1 医疗制度持续改革
        5.1.2 构建和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5.1.3 强化政府投入引导科技研发
    5.2 经济因素
        5.2.1 健康产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
        5.2.2 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高
    5.3 市场因素
        5.3.1 国民健康需求不断提高
        5.3.2 保险产业快速发展
        5.3.3 政府缓解财政压力需求
        5.3.4 健康产品供给的市场化改革需要
    5.4 科技技术因素
        5.4.1 科技创新为先导
        5.4.2 一流科研机构提供支撑
        5.4.3 产学研完美结合
第6章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影响、问题与趋势
    6.1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的影响
        6.1.1 缓解了医疗支出过快增长
        6.1.2 优化了产业结构
        6.1.3 增加了就业机会
        6.1.4 促进经济发展
        6.1.5 智能医疗成热门领域
        6.1.6 带动了保健食品产业发展
    6.2 美国健康产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障碍
        6.2.1 行业垄断加剧
        6.2.2 医疗系统过度商业化
        6.2.3 医疗费用过快上涨
        6.2.4 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6.3 美国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
        6.3.1 立法和政府监管将得到加强
        6.3.2 医疗服务智能化
        6.3.3 智慧养老成美国新兴业态
        6.3.4 身心灵产业脱颖而出
第7章 对我国发展健康产业的借鉴意义
    7.1 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现状
        7.1.1 健康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7.1.2 健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7.2 我国健康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7.2.1 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7.2.2 健康保险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7.2.3 人才相对匮乏创新能力不足
    7.3 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7.3.1 健全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7.3.2 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产业
        7.3.3 完善健康保险服务体系
        7.3.4 普及健康生活,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7.3.5 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医疗伦理制度研究
    (一)台湾地区医学伦理“法律”化之发展
    (二)医疗人权与正义
    (三)社会健康保障之道德风险
    (四)祖国大陆医师制度的社会公平性问题
    (五)寻求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中华传统文化理论基
二、医疗法律责任研究
    (一)医疗机构法律责任
    (二)医疗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分配
    (三)错误出生的损害赔偿责任
    (四)医疗纠纷解决机制
三、患者权利问题研究
    (一)精神障碍病患非自愿治疗特别限制原则
    (二)隐私权保护
    (三)疾病歧视与患者人权
四、药品监管制度研究
    (一)新药申请制度
    (二)药监领域行政强制制度
    (三)规范药品流通行为
    (四)医用耗材管理问题
五、医药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一)药品知识产权纷争之实务研析
    (二)中药专利策略研究
    (三)中医古经方知识产权保护
    (四)药品专利强制许可
六、其他医事热点问题研究

四、台湾地区健康保险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TSL集团大健康服务模式研究[D]. 张洋.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5)
  • [2]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D]. 程显扬. 辽宁大学, 2020
  • [3]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莆田市健康产业2035发展规划的通知[J]. 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莆田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0(08)
  • [4]中国人保健康青岛分公司专业化经营战略研究[D]. 袁晓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5)
  • [5]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立项评价及研发策略研究[D]. 赵帅.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我国商业医疗保险向健康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及实施路径研究[D]. 王安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7]普惠制健康福利保障的本土建设路径与实践问题[D]. 袁丽丽.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8]美国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D]. 周博闻. 吉林大学, 2018(04)
  • [9]美国健康产业发展研究[D]. 丁小宸. 吉林大学, 2018(04)
  • [10]第三届海峡两岸医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 韦宝平,耿芸. 金陵法律评论, 2013(01)

标签:;  ;  ;  ;  ;  

台湾医保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