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灭鼠对策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灭鼠对策

一、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鼠害治理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于鹏跃,魏江生,包亮,刘芬,周梅,赵鹏武[1](2021)在《基于Landsat8 OLI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评价遥感模型研究》文中指出为了降低森林健康评价中野外调查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及对大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的需求,对森林健康评价遥感模型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的针叶林(汗马自然保护区)、针阔混交林(五岔沟林场)及落叶阔叶林(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3种森林类型设立30 m×30 m样地(汗马18块,五岔沟90块及赛罕乌拉53块),利用Landsat8 OLI影像数据结合敏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确定及建立森林健康评价遥感模型;遥感模型检验是以森林野外调查数据计算的健康值为目标值,对遥感模型计算健康值进行相关性检验,遥感模型计算健康值与目标值的相关性显着(P<0.01,R2=0.753 8),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的遥感模型计算健康值与目标值的相关性分别为(P<0.01,R2=0.530 6)、(P<0.01,R2=0.744 0)、(P<0.01,R2=0.826 3);由于遥感模型计算的健康值与目标值相近,可以判断出本研究所建立的遥感模型适用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健康评价。

闫鹏,赵彦飞[2](2021)在《新发展阶段我国森林大火巨灾风险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森林防灭火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的林情、气候和森林火灾特点规律,综合研判我国森林大火巨灾风险的主要方向和区域,客观分析我国森林火灾综合防范应对能力的差距和挑战,提出"防""建""灭"综合发力,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重大风险的对策措施。

马慧敏[3](2021)在《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文中研究说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其中1/2以上的野生植物资源都可以利用。本文介绍了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概况和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情况,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利用措施。

布和,包庆丰[4](2021)在《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储备和生态建设战略基地,2015年,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本文从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的实际出发,对改革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梳理总结了国有林区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曲增晔,苏日古格,刘云鹏[5](2021)在《扎鲁特旗全力构筑通辽市北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文中认为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北缘,20世纪末,由于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当地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异常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扎鲁特旗旗委、政府始终把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全旗最大的基础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

马雪松[6](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刘明星[7](2021)在《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推动生态质量演变的主要因素,正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林草交错带,对全球气候变化敏感,时空波动性强,边缘效应明显,环境的异质性较高,是指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典型区域。本文以1990、2000、2010和2018年(6-8月)四期Landsat影像和实地调查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近30年的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及变化分析。然后,借助气象数据及MODIS图像,采用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推导了研究区NPP的时空变化;还利用了像元二分法估算了1990-2018年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最后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及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对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景观格局和森林破碎化过程进行了评估,并讨论分析了土地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990年至2018年,研究区森林面积减少63241.11公顷,过火区减少35214.66公顷。两者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1990-2018年发生了多起林火灾,森林被毁而产生过火区,然后逐渐转变为草地。草地面积减少202201.38公顷,草地退化问题依然严重,消失的草地主要转为人工表面和荒地。耕地增加297330.12公顷,主要原因是90年代人们开垦草地而变成耕地。2000年以后,耕地面积减少26122.14公顷,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取得良好进展。湿地总共减少52367.13公顷,许多湿地退化为草地及荒地。人工表面28年间增加48737.79公顷,其中草地转为城市用地面积最大。荒地面积虽然总体上有所增加,但先增加后减少,草原荒漠化状况逐渐好转。研究区LUCC类型变化最显着的特征是草地、耕地、人工表面和荒漠之间的大规模转换。2000年至2018年,研究区年NPP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布来看,NPP由西南向东北持续增加,东北林区和西部草原显着增加。从1990年到2018年,植被覆盖度先减少后增加,特别是在荒漠和草原地区。不同级别的植被覆盖度类型的转化特点主要是相邻级别之间相互转化,并且以低植被覆盖度向高植被覆盖度转化为主。从1990年到2018年,研究区所有地类的斑块平均面积(MPST)减少,导致研究区景观完整性降低。另外,对于森林破碎化,2010-2018年研究区所有森林破碎化类型(收缩、穿孔、消失和破碎化)比1990-2000和2000-2010两个时段少得多,森林保护逐渐得到加强。1990-2018年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局部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现改善和恶化并存的态势。研究区1990-2018年间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用地面积之和由1261万公顷(1990年)先减少为1229.24万公顷(2000年),再增加为1229.37万公顷(2010年),最后轻微减少为1229.18万公顷(2018年)。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1990-2018年生态用地比例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轻微降低的变化趋势。2010-2018年生态用地面积的减少主要跟城市的快速发展及道路建设有关。这与1990-2018年植被覆盖度变化及研究区中部林草交错带NPP的变化基本一致。本研究成果可为研究区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建议。政策建议:近些年林草交错带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提高,需要继续落实森林防火,注重火后植被恢复,积极推进退耕还草政策实施,推进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合理科学放牧,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专项治理政策,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张铃[8](2021)在《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根河林业局乔木林为研究对象,以根河林业局201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统计和分析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的状况,对比和分析三种方法下(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IPCC计量参数法和平均生物量密度法)的生物量估算。从中选择一种更为适合的方法,对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的不同树种、不同林场、不同起源、不同群落类型和不同林龄碳储量和碳密度进行估算和分析,为该局提高森林碳汇能力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显示:1.通过对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比较了不同森林类别、林种结构、树种组成、林分起源和群落结构的蓄积量和面积。结果表明,有林地占林业局总面积的81.3%。其中,兴安落叶松和白桦面积之和占乔木林总面积的97%;在不同林龄的面积中,中龄林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53.06%;天然林面积占绝对优势,人工林面积仅占乔木林的2.65%;纯林与混交林在面积和碳储量上的差距较小,混交林的面积在今后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本研究采用三种方法(CM法、IPCC法和MD法)所计算的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生物量的差异较为显着。从对比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使用计算参数和相对误差中可以发现,IPCC法在计算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时更为准确、稳定。3.利用IPCC法计算该局生物量、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两者占乔木林总碳储量的97.29%;各林场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差异较大,碳储量大小与各林场有林地面积不同有关,碳密度与各优势树种在不同林场的占比有关,当兴安落叶松的碳储量越少时,林场的碳密度越高;天然林是根河林业局森林的主体,占有林地总面积的97.35%;混交林的碳储量较人工林高5.93%,碳储量最大的是兴安落叶松混交林;根河林业局主要以中龄林为主,是乔木林总碳储量的51.2%,整体上,碳密度随林龄增大而增大。其中,幼龄林到中龄林及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的碳密度涨幅最大,而中龄林碳储量最高,根河林业局具有较大碳汇潜力。

张挥航[9](2021)在《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安全是未来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保障,已具有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等同等重要地位。“一带一路”倡议构想下,东北边境城市作为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其生态安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促进国家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受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需要全面分析,明确安全和不安全区域,为生态安全维护与管理战略提供导向,保障陆疆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本文全面分析威胁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提出经济安全(economic security)、环境安全(environment security)、资源安全(resource security)、灾害防御(disaster prevention)和文化安全(cultural security)五项影响因素,结合东北边境城市特点,基于E-E-R-D-C构建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组合权重,利用综合指数法对2005-2019年13个东北边境城市进行生态安全测度,计算得到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指数,并基于GIS分析研究区生态状况时空差异特点。结果表明,15年间东北边境城市总体生态安全指数呈小幅度波动上升态势,生态状况由“较差”向“良好”转变,2005-2007年研究区总体生态状况表现为“较差”,2008-2017年为“一般”,2018-2019年转为“良好”。各市在生态安全状况由差转好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和政策等原因表现出省内协同性的特点,按照生态状况转好的先后顺序依次为辽宁省边境、吉林省边境、内蒙古自治区边境、黑龙江省边境;截至2019年,13个边境城市依照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丹东市、白山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生态状况为“良好”,通化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鸡西市、双鸭山市、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呼伦贝尔市为“一般”,大兴安岭地区为“较差”。依据生态安全时间演化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提出完善口岸建设、污染物防治、森林、湿地资源恢复与生态补偿、提升气象灾害处置能力、弘扬民族生态文化、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共赢等发展建议。

来全[10](2021)在《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文中指出持续的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许多地区区域水文周期已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全球范围内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和范围均显着增加。蒙古高原地处典型干旱/半干旱区,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在东亚乃至全球碳循环中有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干旱缺水对植被生产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目前制约蒙古高原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能力和区域尺度植被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GPP)估算精度,探清蒙古高原绿色植被生产力对干旱的响应关系对该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气-植被-土壤”角度出发,以植被生态系统与干旱之间的响应关系为研究主题,首先利用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un/Solar-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SIF)和GPP之间的潜在关系,构建三种基于SIF的GPP估算模型,通过地面观测数据筛选最优GPP估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输出的GPP数据集对研究区G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其次,利用Copula函数有效耦合土壤湿度和气象数据构建MMSDI干旱监测指数,系统分析了1981~2018年蒙古高原干旱发生强度、范围和频率以及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时空变化趋势和突变特征,并从区域环境及大气环流角度探讨了干旱影响因素;再次,分析了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干旱胁迫下GPP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恢复力)、干旱和GPP之间的相关性,从脆弱性角度建立了损失率曲线定量化分析了干旱造成的GPP损失量。最后,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气候模式计划(Scenario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6,CMIP6)数据对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蒙古高原干旱和植被GPP进行了预估。本研究技术手段提高了蒙古高原GPP和干旱监测精度,解决了干旱对不同植被生长状态影响大小的精确表征等关键性问题,可以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气候与植被交互作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估算与全球碳循环相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将降尺度后的GOME-2 SIF数据与Tropomi SIF数据进行比对验证后发现两者之间具有较好的空间一致性(R2=0.87);多种影响因素下的CNN-BP卷积神经网络GPP回归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回归模型对蒙古高原的GPP模拟存在较大优势,能够有效提高GPP模拟精度;蒙古高原2007~2018年区域生长季GPP呈上升趋势,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从东北向西南依次递减,其中GPP高值区集中在呼伦贝尔市的东部林区。春季和秋季GPP以0.44 g Cm-2/a和0.45 g Cm-2/a的速率缓慢增长,夏季GPP以1.52 g Cm-2/a的速率呈显着增长趋势。(2)蒙古高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对三种土壤湿度格网数据(ERA-5、GLDAS、FLDAS)与实测站点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ERA-5产品在捕捉蒙古高原土壤水分特征占一定优势。利用Copula联合分布函数耦合ERA-5土壤湿度数据和气象数据,建立了修正的干旱检测指数(Modified Multivariate Standardized Drought Index,MMSDI),并利用历史灾情数据和SPEI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显示MMSDI指数在蒙古高原大范围干旱监测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1981~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MMSDI整体呈显着下降趋势(MMSDI-12斜率-0.397/10a,P<0.05),并在1998年发生突变,突变后干旱程度明显加剧;空间上除内蒙古西部地区以外其它地区干旱均有增加的趋势,且蒙古国干旱情况严峻于我国内蒙古地区;不同季节干旱加剧程度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影响蒙古高原短期干旱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土壤湿度、降水和大气饱和水汽压差。(3)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生长季各植被类型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有所差异,其中草地植被最为敏感,灌丛、农田和沙地植被次之,针叶林和阔叶林敏感性较差;利用ARx自回归模型分析,从干旱到半湿润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力与AI指数呈对数关系(R2=0.88),表明蒙古高原植被的恢复力随着生态系统的湿润程度而增强。而植被的抵抗力指标在干旱到半湿润地区(R2=0.79)呈现抛物线形状的拟合线,在AI值0.28附近达到峰值。说明蒙古高原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植被对干旱的抵抗力较好,而半干旱区的植被抵抗力较弱;GPP与MMSDI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短时间尺度MMSDI主导草地GPP波动,草地可作为短时干旱发生的“指示器”。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的GPP波动主要受中时间尺度的MMSDI影响。而针叶林和阔叶林GPP受长时间尺度干旱影响为主,与短时间尺度的MMSDI呈负相关关系;从干旱胁迫下的植被GPP损失率曲线分析,夏季草地GPP损失率较高。林区GPP损失率介于在0~40%区间,而灌丛、农业植被和沙地植被GPP的损失率介于草地和林区之间;2007~2018年期间蒙古高原典型草原GPP因干旱导致的损失量最为严重,累计达1.4×107g Cm-1。(4)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基于CMIP6全球气候模拟数据,经过筛选验证计算获取到了未来不同排放情境下的MMSDI数据集,结果显示蒙古高原年平均MMSDI值随三种同情景排放浓度增大而持续降低。空间上,降低趋势的面积均由研究区东部向西部逐渐扩大。21世纪初期与末期发生干旱的频率大于中期,研究区西部干旱发生频率大于东部;构建了基于多时间尺度MMSDI的GPP估算模型,并对蒙古高原未来GPP进行了预估。发现在未来三种排放情景下GPP均值都高于GPP历史均值。时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GPP速率减小。空间上,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浓度的增大,蒙古高原西部与中部地区植被GPP减小趋势大于其东部,其中内蒙古地区植被GPP呈现降低趋势且范围逐渐扩大。

二、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鼠害治理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鼠害治理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Landsat8 OLI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评价遥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目标值计算方法
    2.2 遥感模型指标择选方法
        2.2.1 指标选取原则
        2.2.2 指标选取
        2.2.2. 1 单一波段指标
        2.2.2. 2 K?T变换指标
        2.2.2. 3 植被指数
        ①归一化植被指数
        ②比值植被指数
        ③差值植被指数与垂直植被指数
        2.2.3 指标筛选方法
        2.2.4 指标权重的确定
        2.2.4. 1 构建矩阵
        2.2.4. 2 权重计算
        2.2.4. 3 一致性检验
        2.2.4. 4 层次总排序
        2.2.4. 5 数据标准化
    2.3 遥感模型建立
3 结果与分析
    3.1 指标筛选结果
    3.2 指标权重确定
    3.3 遥感模型检验
        3.3.1 通过SPSS、SigmaPlot软件做目标值与遥感模型森林计算值相关性分析得出:
        3.3.2 通过目标值与遥感模型森林健康值进行比较得出: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指标选取恰当性
        4.2.2 建模方法合理性
        4.2.3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2)新发展阶段我国森林大火巨灾风险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森林大火巨灾风险的主要方向和区域
2 森林大火巨灾综合应对能力面临现实挑战
    2.1 基础理论支撑相对滞后
    2.2 风险预警监测不够精准
    2.3 防火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2.4 专业力量整体能力不够强
    2.5 处置手段没有根本性提升
3 防范化解森林大火巨灾风险的对策措施
    3.1 紧盯重点区域,坚持以防为先,强化源头治理
    3.2 突出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强大的防控力量体系
    3.3 依托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防御大火巨灾能力
    3.4 加大投入力度,持续完善防灭火基础设施
    3.5 强化应急处置,科学高效防抗大火避免巨灾

(3)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概况
2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
    2.1 植被分布规律性
    2.2 植被分布特点
        2.2.1 兴安落叶松林
        2.2.2 樟子松林
        2.2.3 珍稀植物
3 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利用措施
    3.1 做好宣传工作
        3.1.1 宣传法律法规
        3.1.2 创新宣传方法
    3.2 做好源头管理
        3.2.1 严格检查出入人员
        3.2.2 深入林区进行检查
    3.3 合理开发旅游资源
        3.3.1 石塘林
        3.3.2 乌尔其汉国家森林公园
4 总结

(4)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内蒙古国有林区及其改革历程的反思
    (1)定位思路上误读——整体和单项的矛盾。
    (2)发展思路上的困惑——经济和生态的矛盾。
    (3)改革思路上的误区——封闭与融入的矛盾。
    (4)管理体制上的不顺畅——身份与系统的矛盾。
2 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及新情况新问题
    2.1 国有林区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2.2 国有林区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2.1 国有林区如何实现转型发展
        2.2.2 基础设施落后问题长期制约国有林区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
        2.2.3 改革的成本巨大
        2.2.4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任重而道远
3 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
4 结语

(5)扎鲁特旗全力构筑通辽市北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论文提纲范文)

全面实施收缩转移战略
持续加强森林草原建设
严格做好资源保护管理
全面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不断加快“三滥”治理步伐

(6)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7)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1.2.2 生态质量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介绍
    2.3 遥感影像预处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土地覆盖分类
        3.1.1 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确立
        3.1.2 阈值化处理
        3.1.3 面向对象的决策树分类
        3.1.4 分类后处理
        3.1.5 土地覆盖变化率
    3.2 植被覆盖度提取
    3.3 净初级生产力制图
        3.3.1 APAR的估算
        3.3.2 光能利用率的估算
    3.4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3.4.1 区域景观格局指数
        3.4.2 森林破碎化空间过程
    3.5 精度验证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类型分类结果
        4.1.1 分类精度验证结果
        4.1.2 土地覆盖现状
        4.1.3 土地覆盖面积及结构变化
        4.1.4 土地覆盖变化率分析
        4.1.5 土地覆盖类型转化分析
    4.2 生态系统质量评价
        4.2.1 植被覆盖度结果
        4.2.2 净初级生产力(NPP)制图
        4.2.3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
    4.3 土地覆盖的变化对生态质量的影响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落实森林防火职能
    5.2 注重火后植被恢复
    5.3 积极推进退耕还草政策实施
    5.4 推进退牧还草政策实施,合理科学放牧
    5.5 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各项专项治理政策
    5.6 推进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8)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森林资源调查的研究现状
        1.3.2 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状况
        2.1.3 地质地貌
        2.1.4 土壤状况
        2.1.5 水文条件
        2.1.6 植物资源
    2.2 乔木生物量的估算方法
        2.2.1 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CM法)
        2.2.2 IPCC计量参数法(IPCC法)
        2.2.3 平均生物量密度法(MD法)
    2.3 乔木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方法
3 森林资源特点分析
    3.1 森林类别特点分析
    3.2 林种结构特点分析
    3.3 树种组成特点分析
    3.4 龄组结构特点分析
    3.5 林分起源特点分析
    3.6 群落结构特点分析
4 基于三种方法的乔木林生物量对比与分析
    4.1 三种方法的对比
        4.1.1 三种方法计算结果对比
        4.1.2 三种方法的参数对比
        4.1.3 三种方法相对误差的对比
    4.2 三种方法的分析
5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计算结果与分析
    5.1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
        5.1.1 主要树种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5.1.2 各林场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5.1.3 不同起源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5.1.4 不同群落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5.1.5 不同林龄碳储量和碳密度的计算结果与分布特点
    5.2 乔木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分布特点分析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态安全概念
        1.3.2 生态安全评价
        1.3.3 边境生态安全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理论
    2.1 边境城市范围
    2.2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内涵
    2.3 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
        2.3.1 经济安全影响因素
        2.3.2 环境安全影响因素
        2.3.3 资源安全影响因素
        2.3.4 灾害防御影响因素
        2.3.5 文化安全影响因素
3 东北边境城市概况
    3.1 东北边境城市自然环境概况
    3.2 东北边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现状
4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价方法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经济安全类指标
        4.1.2 环境安全类指标
        4.1.3 资源安全类指标
        4.1.4 灾害防御类指标
        4.1.5 文化安全类指标
    4.2 生态安全评价模型
        4.2.1 指标权重方法与量化
        4.2.2 相关指标计算及数据来源
5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评估及结果分析
    5.1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间演化趋势
    5.2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空间分布特征
    5.3 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生态安全对策及建议
        6.2.1 国内层面建议
        6.2.2 国际层面建议
    6.3 研究创新与不足
        6.3.1 创新之处
        6.3.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10)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植被生产力研究进展
        1.3.2 干旱指数研究进展
        1.3.3 气候变化与植被生产力相关研究进展
        1.3.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
    1.5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第二章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特征
        2.1.2 土地利用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变化趋势率
        2.2.2 森氏斜率与M-K趋势检验分析法
        2.2.3 IDW空间插值
        2.2.4 干燥度指数
        2.2.5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2.2.6 Copula联合分布函数
        2.2.7 留一交叉验证法
        2.2.8 植被抵抗力和恢复力自回归模型
        2.2.9 精度评估方法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气象数据
        2.3.2 DEM数据
        2.3.3 土壤湿度数据
        2.3.4 MODIS数据
        2.3.5 GLASS数据
        2.3.6 土地利用数据
        2.3.7 SIF数据
        2.3.8 野外生物量实测数据
        2.3.9 CMIP6气候模式数据
第三章 基于SIF的GPP模拟及其时空演变研究
    3.1 蒙古高原GOME-2 SIF数据降尺度处理
        3.1.1 GOME-2 SIF数据的降尺度
        3.1.2 GOME-2 SIF降尺度结果验证
    3.2 基于SIF数据的GPP遥感估算模型构建
        3.2.1 基于线性关系理论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3.2.2 基于CNN-BP卷积神经网络的SIF-GPP估算模型的建立
    3.3 植被总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
        3.3.1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时间变化特征
        3.3.2 2007~2018年蒙古高原GPP空间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蒙古高原干旱综合监测与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MMSDI干旱指数的构建
        4.1.1 土壤湿度数据的验证
        4.1.2 MMSDI指数的构建
        4.1.3 MMSDI指数的验证
    4.2 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2.1 年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2.2 生长季MMSDI时空变化
        4.2.3 季节尺度MMSDI时空变化特征
    4.3 干旱空间分布特征(EOF分解展开)
    4.4 干旱影响因素分析
        4.4.1 气象因子对干旱影响相关性分析
        4.4.2 干旱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遥相关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蒙古高原GPP对干旱的响应研究
    5.1 GPP对干旱的敏感性分析
        5.1.1 植被GPP对干湿环境的敏感性
        5.1.2 干旱胁迫下植被稳定性分析
    5.2 植被对不同时间尺度MMSDI的响应关系
        5.2.1 时间尺度上的响应
        5.2.2 空间尺度上的响应
    5.3 干旱胁迫下不同植被GPP的损失估算
        5.3.1 干旱损失率曲线构建与验证
        5.3.2 2007~2018 年夏季因旱GPP损失量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未来干旱情景下的蒙古高原GPP预估与分析
    6.1 未来气候模式选取
    6.2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境情景下干旱特征
        6.2.1 SSP1-2.6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2.2 SSP2-4.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2.3 SSP5-8.5情景下的干旱预估
    6.3 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GPP的时空变化特征
        6.3.1 基于多尺度MMSDI指数的未来GPP预估模型构建
        6.3.2 不同情景下GPP的时间变化趋势
        6.3.3 不同情景下的GPP空间变化趋势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政策与建议
    7.4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鼠害治理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Landsat8 OLI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评价遥感模型研究[J]. 于鹏跃,魏江生,包亮,刘芬,周梅,赵鹏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6)
  • [2]新发展阶段我国森林大火巨灾风险对策研究[J]. 闫鹏,赵彦飞. 今日消防, 2021(09)
  • [3]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及保护利用[J]. 马慧敏.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1(09)
  • [4]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问题及对策的几点思考[J]. 布和,包庆丰.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02)
  • [5]扎鲁特旗全力构筑通辽市北部绿色生态安全屏障[J]. 曲增晔,苏日古格,刘云鹏. 内蒙古林业, 2021(06)
  • [6]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7]大兴安岭林草交错带土地覆盖及生态功能变化研究(1990-2018)[D]. 刘明星. 南京林业大学, 2021
  • [8]根河林业局乔木林碳储量与碳密度分析[D]. 张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9]东北边境城市生态安全时空差异评价[D]. 张挥航.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10]基于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的蒙古高原GPP模拟及其对干旱的响应研究[D]. 来全.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浅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灭鼠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