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民增收困难分析及对策

内蒙古农民增收困难分析及对策

一、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许忠裕,林树恒,邓国仙,黎丽菊,陆翠萍,张棵,容建波,汪羽宁[1](2022)在《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策》文中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明确"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时,提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聚焦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9年全国和2019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2个系统指标的数据,通过熵值法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总体稳步提升,而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仍有明显差异。基于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2019年内蒙古、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同期水平,其他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同期发展水平;民族地区8个省份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均低于全国同期发展水平。2019年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最好的省份是内蒙古,为良好协调,距同期我国两者耦合协调度为优质协调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新型城镇化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多元城镇化,为32.33%,二级指标中城镇万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的权重最高,为10.14%;在乡村振兴一级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是产业兴旺,为26.08%,二级指标中农村用电量权重最大,为10.50%。2010—2019年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乡村振兴发展速度比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快,两者耦合协调程度从严重失调提升至优质协调。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存在较大差异:(1)达到良好协调和中级协调的地区分别是内蒙古和广西,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在第1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排在第2位;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在第2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排在第1位;(2)贵州和新疆为初级协调地区,云南和宁夏为勉强协调地区,贵州、新疆、云南、宁夏4个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5、第3、第7、第6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3、第6、第5、第7名;(3)西藏和青海分别为轻度失调和重度失调地区,西藏和青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8、第4位,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别排在第4、第8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优质协调背景下,政府应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民族地区应加强自身发展,发挥自身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黎新伍,徐书彬[2](2021)在《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格局》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文章通过对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区域比较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为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融合主体、融合基础、融合路径及融合效应四个方面,构建农村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7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依据ArcGIS自然断点法划分农村产业融合等级并进行区域比较;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对农村产业融合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及其子系统水平均偏低,各地之间差异显着;(2)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融合基础及融合路径子系统分布趋势为"东高、西平、中低",融合主体子系统分布趋势为"中高、西平、东低";融合效应子系统分布趋势为"东高、中平、西低";(3)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及其子系统在空间上集聚特征明显,且以"低—低"集聚为主。[结论]培育突出优势且各系统协调发展是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重要路径,各地应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规划农村产业融合提升方向。

宫炳含,曾智,米锋[3](2021)在《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用我国19个玉米主产区省份的2004~2018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价补分离政策抑制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地区农民种粮收入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生产效应机制对农民种粮收入增长有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和市场联动机制对农民种粮收入有促进作用,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建立农民合理增收机制,加大玉米产业链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开放玉米市场化收购资金筹集方式,是促进农民种粮收入增长的切入点。

费菲,弓文玄,超乐萌,赵一非[4](2021)在《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日新月异,势头强劲,特别是不同地域的合作社发展特点鲜明,优势突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亮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和深入的思考,提出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有序发展的对策。

张博[5](2020)在《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甘肃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帮扶政策历经了多次调整,但总体上看,呈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趋势,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强贫困农民主体的发展能力。长期实践表明,只有增强贫困农民的发展能力,才能在政府扶贫投入力度逐步减少的情况下,实现贫困农民稳定增收,保证贫困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的持续改善,化解返贫风险。甘肃省农村贫困人口多、致贫因素复杂、脱贫难度大,甘肃农村贫困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首先,本文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系统梳理,在对甘肃省所属贫困县(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能力视角出发,论证了甘肃省农民贫困的基本成因,即基本能力不足、能力环境不完善以及能力提升机制不健全等,并进一步探讨了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在机理;其次,在对典型贫困乡贫困农民收入状况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精准扶贫监测资料,从能力视角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就业机会与健康状况等对贫困农民收入的影响十分显着;最后,充分考虑到甘肃省贫困农民致贫因素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围绕能力建设主线,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现实考量各级帮扶管理机构的权责划分,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付寿康[6](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王海春[7](2017)在《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至今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却远远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目前城乡居民的收入现状及特征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牧区。草原牧区作为我国生态地位较重要、经济发展较滞后、贫困人口比例较高、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短板。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显得愈加艰难,根本原因在于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生计资本的匮乏。因此研究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探寻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内蒙古草原牧区的牧民为研究对象,以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为出发点,以可持续生计资本为视角,重点关注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内的生计资本等核心微观要素以及政策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要素对牧民增收的影响机制,并为探寻促进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有效路径与措施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文利用历年内蒙古统计年鉴公布的有关牧民收入的宏观数据,系统梳理并总结内蒙古牧民的收入水平、收入结构以及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就收入水平而言,自改革开放以来,牧民的人均纯收入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幅度波动极大且近几年增速明显趋缓,牧民增收已进入瓶颈阶段;就收入结构而言,牧民的收入来源总体上呈现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其余收入为辅的收入格局。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比逐年下降,但畜牧业收入依旧是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核心来源。工资收入占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有所波动。转移性收入的增速最快,已成为牧民第二大收入来源。财产性收入占比最小,增收潜力有待挖掘;就收入差距而言,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区域收入差距仍然明显,内部收入差距依然巨大,牧民收入不平等程度较严重。(2)本文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定性分析了生计资本分析框架内的诸要素对牧民增收的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厘清错综复杂的农牧民增收影响因素。受传统文化及习俗的影响,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多以生计导向或习俗导向为主而非完全以市场导向为主。而牧民能否增收往往取决于牧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因此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为研究牧民增收提供了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发现牧户生计资本的匮乏成为牧民增收缓慢且收入来源结构单一的主要根源,牧户间生计资本水平的差异成为牧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根源。除此之外,框架内的脆弱性背景、政策与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外部宏观因素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牧民的增收。(3)本文利用跟踪调查获取的627户牧户微观数据对牧民的收入水平以及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牧户收入决定函数构建了三个模型,分别以牧户的人均收入水平、牧户人均畜牧业收入、牧户人均非畜牧业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可持续生计框架内的诸要素作为自变量,同时选用了代理变量法、前定变量法以及面板数据法来尽量削弱内生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牧户收入水平的因素是多元而复杂的,既包括自然资本禀赋、物质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积累、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牧民就业行为、家庭特征等微观因素,又包括政策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就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来看,不同因素对牧户收入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有些因素(如自然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政策)通过各种收入来源对牧户收入水平产生影响,但也有部分因素(如物质资本、牧民就业行为)对牧户收入水平的影响是结构性的。具体如下:自然资本对牧户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其中人均草场面积对牧户畜牧业收入的影响程度大于非畜牧业收入。但就影响程度而言,自然资本对牧户增收的作用较有限;物资资本仅对牧户的畜牧业收入产生影响,其中牲畜资产的影响程度最小,而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影响较大;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职业教育以及牧民汉语能力均对收入水平产生显着影响。其中汉语能力对牧民的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负效应,而职业教育对牧民的非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正效应。人力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程度较大,表明人力资本是牧民增收的主要内在动力;金融资本中的金融资产对牧户收入水平及结构均产生了显着正效应,但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社会资本中的家庭成员是否有国家干部、邻里信任度、距旗政府所在地距离均对牧民的收入水平具有显着效应。其中,距旗政府所在地距离对牧民畜牧业收入具有显着负效应。而国家干部和距旗政府所在地距离对牧户的非畜牧业收入产生显着影响,且社会资本的影响也较大,表明加强社会资本的建设能在很大程度能促进牧民增收。除此之外,牧民的就业行为仅对牧民的非畜牧业收入产生显着正效应。表明积极引导牧民外出就业,有利于牧户收入来源的多元化,进而提高牧户收入水平。另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政策对牧户的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均产生显着正效应,且影响程度较大,由此可见,继续实施和深化系列惠牧政策,同时要注重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这些对牧户增收都具有极大的促进的作用。本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以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为牧民收入研究的切入点。目前研究农牧民收入的成果颇多,但已有研究要么仅考虑国家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要么仅考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微观因素的影响,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不足。本文综合分析该框架内的五种生计资本、牧民就业行为、家庭特征以及政策制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构成要素对牧民收入水平及结构的影响,使得研究结论更全面。第二,从牧户收入来源与结构的视角,探析框架内诸因素对牧户增收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框架内不同要素对牧户增收的影响路径存在差异,有些因素通过各种收入来源对牧户增收产生全面影响,但也有部分因素仅通过不同分收入来源对牧户增收产生影响。第三,大范围动态分析了牧民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内范围较大的2010-2015年间的三年牧户追踪调研数据。该数据是目前内蒙古有关牧民增收研究中较为完整的牧户动态微观数据,它涵盖了内蒙古从东到西不同盟市的牧户家庭数据627份,使得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以便能更好服务于牧区实际政策需求。

马强[8](2012)在《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内蒙古自治区既是国家粮食主产区、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经济欠发达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推动内蒙古农业现代化,实现增产、增收、增绿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认为现代特色农业相对于传统特色农业: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背景不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逐步加大。二是功能不同,更加关注农业多功能融合。三是特色的内容不同,创造特色的环节和途径更加广泛。四是发展方式不同,发展主要依靠现代集约型方式。五是在区域发展中的任务与地位不同,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地位更加突出。本文认为区域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打破大宗粮食作物与特色农产品的传统界限,将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按照比较优势就是特色、差异化就是特色的理念,作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巩固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对新时代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特色农业基本内涵的分析研究,构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内容包括: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以及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创新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方法:以城乡统筹理论为指导,综合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以及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研究结果,从点、区、带多层次相结合,优化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所处的各种影响因素,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收缩集中,集约发展”战略:促进农业发展战略重点向农业主体功能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开发重心向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主要以综合应用科技投入和机械化、劳动力素质提高和农业生产经营制度创新为支撑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协调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协调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邹玉香[9](2012)在《农民增收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已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因素。农民增收难成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在深入分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增收的几点对策:站稳立足点——贯彻执行中央各项惠农方针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找准切入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把握着力点——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领域,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拓宽农业增收空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抢点制高点——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科技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信息体系、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农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关键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农村人力资源。

毕力根格日勒[10](2011)在《2003年以来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多年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位列第一。与内蒙古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内蒙古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却远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农民收入增速与一些省市还存在差距,研究影响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提出促进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影响农民农业劳动收入的因素;第二类,影响农民非农业劳动收入的因素;第三类,影响农民非劳动性收入的因素。使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进行分析后认为,对内蒙古农民农业劳动性收入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依次是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农业生产规模、农民从业结构和市场风险;对内蒙古农民非农业劳动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业劳动性收入、农民受教育程度、二、三产业发展情况和城镇化率;而影响内蒙古农民非劳动性收入的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制度因素,尤其是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信息通畅度对非劳动性收入也有重要影响。经过对影响内蒙古农民农业劳动性收入、非农业劳动性收入和非劳动性收入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可知影响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在于:(1)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2)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3)政府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力度不够;(4)土地的产权不明确。根据实证分析结果,结合内蒙古自身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现状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2.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
    2.3 指标选取
        2.3.1 新型城镇化指标的确定
        2.3.1.1 人口城镇化
        2.3.1.2 产业城镇化
        2.3.1.3 多元城镇化
        2.3.1.4 生态城镇化
        2.3.1.5 生活城镇化
        2.3.1.6 布局城镇化
        2.3.2 乡村振兴指标的确定
        2.3.2.1 产业兴旺
        2.3.2.2 生态宜居
        2.3.2.3 乡风文明
        2.3.2.4 治理有效
        2.3.2.5 生活富裕
    2.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发展进程评价模型的构建
        2.4.1 确定指标权重,计算综合发展水平——熵值法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各项指标比重:
        (2)各指标的熵值:
        (3)指标Xj的权重:
        (4)各指标得分:
        (5)各子系统发展综合评价指数:
        2.4.2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度模型的构建
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分析
    3.1 新型城镇化水平指标权重
    3.2 乡村振兴水平指标权重
    3.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
        3.3.1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
        3.3.2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综合评价
    3.4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分析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2)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文献综述
2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逻辑、体系与方法
    2.1 测度逻辑
        2.1.1 融合主体
        2.1.2 融合基础
        2.1.3 融合路径
        2.1.4 融合效应
    2.2 测度体系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方法
        2.3.2 数据来源
3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结果
    3.1 2017年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3.2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等级划分及区域比较
        3.2.1 融合主体区域比较
        3.2.2 融合基础区域比较
        3.2.3 融合路径区域比较
        3.2.4 融合效应区域比较
        3.2.5 农村产业融合综合水平区域比较
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3)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献综述
2 研究方法、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2.1 模型构建
    2.2 变量说明
    2.3 数据来源
3 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分析
4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启示

(4)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全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2 各地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和亮点
    2.1 经营内容地域特色鲜明
    2.2 出台政策措施扶持合作社发展
    2.3 持续推进品牌化建设
    2.4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
    2.5 注重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
    2.6 重视标准化建设
    2.7 支持合作社参与林业项目
    2.8 辐射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2.9 流转林地经营权发展规模经营
    2.1 0 拓宽销售渠道
    2.1 1 创新经营理念
3 存在的问题
    3.1 发展规模较小
    3.2 运行稳定性差
    3.3 融资渠道不畅
    3.4 专业人才缺乏
4 促进林业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对策
    4.1 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林业专业合作社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4.2 积极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发挥典型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
    4.3 开展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合作社管理水平

(5)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甘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之处
        1.3.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1.2 财富生产能力理论
        2.1.3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1.4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2.1.5 可行能力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贫困农民增收问题相关研究
        2.2.2 能力问题相关研究
        2.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3.1 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及其构成
        3.1.1 总收入变化趋势
        3.1.2 收入构成
    3.2 甘肃省贫困农民收入比较分析
        3.2.1 与省内农民对比
        3.2.2 与省外农民对比
    3.3 甘肃省贫困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3.3.1 自然层面
        3.3.2 家庭层面
        3.3.3 要素层面
        3.3.4 制度层面
    3.4 基本结论
第四章 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4.1 贫困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的能力视角剖析
        4.1.1 基本能力不足
        4.1.2 能力环境不完善
        4.1.3 能力提升机制不健全
    4.2 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的内在机理
        4.2.1 提升基本能力
        4.2.2 完善能力环境
        4.2.3 健全能力提升机制
    4.3 基本结论
第五章 贫困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典型贫困乡的考察
    5.1 案例描述
        5.1.1 收入构成及其变化
        5.1.2 与脱贫农民收入对比
    5.2 评价指标
        5.2.1 变量选取
        5.2.2 指标说明
        5.2.3 统计性描述
    5.3 实证研究
        5.3.1 模型选择
        5.3.2 实证分析
    5.4 基本结论
第六章 构建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6.1 基本能力视角
        6.1.1 扶贫先扶志,激发贫困农民发展的内生动力
        6.1.2 未雨绸缪,加强贫困家庭支柱型成员健康保障
        6.1.3 加强劳动技能精准培训,扩展贫困农民就业机会
    6.2 能力环境视角
        6.2.1 推动教育扶贫,提高贫困家庭高等教育受益面
        6.2.2 以产业振兴为纽带,改善能力提升的社会经济环境
        6.2.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6.3 能力提升机制视角
        6.3.1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贫困地区发展的多样性
        6.3.2 多措并举,提高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6.3.3 权责明晰,加强各级帮扶管理机构协调配合
第七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基本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民族地区
        (二)碳贫困
        (三)碳交易
        (四)绿色发展
    四、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四)主要研究内容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理论基础
        (一)外部性理论
        (二)“两山”理论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四)可行能力理论
        (五)“两个共同”理论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六、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七、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六、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致谢

(7)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和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的关键问题、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关键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农牧民增收研究
        2.1.1 农牧民收入增长理论
        2.1.2 农民增收影响因素
        2.1.3 农民增收政策
        2.1.4 牧民增收状况、影响因素及政策
        2.1.5 农牧民增收研究述评
    2.2 可持续生计与农牧民增收
        2.2.1 可持续生计理论
        2.2.2 可持续生计实证研究
        2.2.3 可持续生计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2.3 文献述评
3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牧民
        3.1.2 牧民收入
        3.1.3 可持续生计
    3.2 理论基础
        3.2.1 收入理论
        3.2.2 外部性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 理论分析框架
        3.3.1 可持续生计内涵
        3.3.2 可持续生计资本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牧民收入演变历程及特征分析
    4.1 牧民收入水平的变化分析
        4.1.1 迅猛增长阶段
        4.1.2 波动增长阶段
        4.1.3 高速增长阶段
        4.1.4 明显下降阶段
        4.1.5 恢复增长阶段
    4.2 牧民收入结构的变化分析
        4.2.1 一级收入结构分析
        4.2.2 二级收入结构分析
        4.2.3 三级收入结构分析
    4.3 牧民收入的差距变化分析
        4.3.1 区域差距分析
        4.3.2 城乡差距分析
        4.3.3 内部差距分析
    4.4 牧民收入增长特征总结
        4.4.1 牧民收入增长极不稳定且增速趋缓
        4.4.2 牧民收入渠道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4.4.3 牧民收入增长呈现极不平衡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5.1 牧民增收的分析思路
        5.1.1 基于可持续生计资本的视角
        5.1.2 牧民收入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5.2 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5.2.1 脆弱性背景的冲击
        5.2.2 可持续生计资本的影响
        5.2.3 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牧民收入水平及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数据来源及问卷设计
        6.2.1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6.2.2 问卷设计
    6.3 样本牧户家庭特征及收入水平描述
        6.3.1 样本牧户家庭特征
        6.3.2 样本牧户人均收入水平及增长
        6.3.3 样本牧户人均收入来源及结构
        6.3.4 样本牧户的收入差距状况
    6.4 牧户收入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的设定与说明
        6.4.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6.4.3 模型结果分析
    6.5 牧户收入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6.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6.5.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6.5.3 模型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促进内蒙古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7.1 明确牧民增收目标,完善牧民增收思路
        7.1.1 明确牧民增收目标与内涵
        7.1.2 完善牧民增收思路
    7.2 完善牧区草原确权制度,挖掘自然资本增收潜力
        7.2.1 完善牧区草原确权承包制度
        7.2.2 优化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7.3 加强牧区物质资本建设,拓宽牧民经营收入增收空间
        7.3.1 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7.3.2 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7.4 重视牧区人力资本积累,推动牧民工资收入快速增长
        7.4.1 提高牧民的基础教育水平
        7.4.2 加强牧民的职业教育培训
    7.5 完善牧区金融市场服务,激发牧民财产收入增长潜力
        7.5.1 建设牧区金融服务体系
        7.5.2 积极发展牧区小额信贷
        7.5.3 创新牧区金融信贷产品
    7.6 提升牧区社会资本水平,缩减牧户收入不平等差距
        7.6.1 鼓励培育牧区合作组织
        7.6.2 强化牧区基层组织作用
    7.7 完善牧区政策支持体系,确保牧民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
        7.7.1 改革完善畜草原牧业补贴政策
        7.7.2 完善草原牧区社会保障机制
    7.8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代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
        1.1.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1.1.3 发展特色产业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1.1.4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战略重点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为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2.2 丰富区域现代特色农业研究理论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特色农业研究
        1.3.2 现代农业及农业现代化研究
    1.4 理论方法和研究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内容与框架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的构建
    2.1 对农业基本特性的新认识
        2.1.1 新时代农业的基本特性
        2.1.2 从农业基本特性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
    2.2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2.3 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2.3.1 共同特征
        2.3.2 主要区别
    2.4 现代特色农业研究体系基本内容
        2.4.1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2.4.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2.4.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2.4.4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优化研究
        2.4.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特色农业的理论基础
    3.1 特色农业理论基础
        3.1.1 比较优势理论
        3.1.2 “钻石”模型
        3.1.3 创新理论
        3.1.4 垄断、竞争理论
        3.1.5 产品差别化理论
    3.2 现代农业的理论基础
        3.2.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3.2.2 制度创新理论
        3.2.3 农业产业化理论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5 城乡一体化理论
        3.2.6 中国传统农业改造与转型理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分析
    4.1 内蒙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析
        4.1.1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趋向下降
        4.1.2 内蒙古农业产值份额下降与劳动力份额下降不对称
    4.2 对新时代内蒙古农业基础地位新认识
        4.2.1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食物安全中的作用
        4.2.2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作用
        4.2.3 内蒙古农业在确保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4.3 内蒙古多功能农业价值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分析
    5.1 内蒙古农业发展成就
    5.2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分析
        5.2.1 数量发展阶段
        5.2.2 优化农业阶段
        5.2.3 现代农业阶段
    5.3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和水平综合评价
        5.3.1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5.3.2 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测算
    5.4 内蒙古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主要特征
        5.4.1 城乡一体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5.4.2 较长时期稳定增长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态势
        5.4.3 多功能性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主要特征
        5.4.4 制度创新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5.4.5 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成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趋势
        5.4.6 现代要素投入成为农业增长的主要依靠
        5.4.7 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
        5.4.8 惠农政策体系成为政府支农的主要形态
        5.4.9 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
    6.1 内蒙古区域农产品产量构成
        6.1.1 内蒙古农作物产量构成
        6.1.2 内蒙古畜产品产量构成
    6.2 内蒙古农产品比较优势测算
        6.2.1 分析思路与方法
        6.2.2 农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6.2.3 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
    6.3 内蒙古特色农产品的选定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区域布局研究
    7.1 内蒙古国土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特征
        7.1.1 区位独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7.1.2 地域辽阔,适宜开发面积少,空间结构不合理
        7.1.3 资源富集,开发利用效率低,环境压力日益加大
        7.1.4 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7.1.5 生产力快速发展,区域发展不均衡,人口与经济集聚不协调
    7.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划中的农业功能区布局
        7.2.1 农业主体功能区
        7.2.2 农业辅助功能区
    7.3 内蒙古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7.3.1 内蒙古水土资源分布特点
        7.3.2 内蒙古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
    7.4 基于比较优势的内蒙古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
        7.4.1 特色农作物区域布局
        7.4.2 特色畜产品区域布局
    7.5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重点发展区域及区域重点产业
        7.5.1 现代特色农业战略重点区
        7.5.2 现代特色农业一般区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及战略选择
    8.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8.1.1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 SWOT 分析的技术路线
        8.1.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8.1.3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组合分析
    8.2 内蒙古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战略选择
        8.2.1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8.2.2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产业化、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化
        8.2.3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区域化、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
        8.2.4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
        8.2.5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生产组织企业化、生产专业化、生产技术标准化
        8.2.6 协调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化、从业人员知识化、服务信息化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全文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与特色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农民增收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增收难成因分析
    1. 从历史来看, 新中国建国以来, 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
    2. 从客观现实看, 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模式未从根本上打
    3. 国家支持还存在缺位现象。
二、农民增收的对策与措施
    1. 站稳立足点———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民增收的各项方针政策, 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
    2. 找准切入点———提升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为农民增收疏通渠道。
    3. 抢点制高点——大力推进体制创新, 为农民增收再创亮点。
    4. 抓住关键点——高举科教兴农火炬, 为农民增收提供人力资源。
    5. 把握着力点———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城市化建设协调发展, 为农民增收拓宽发展空间。

(10)2003年以来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文献综述
        1.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2. 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回顾
        3. 评述
    (四)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和难点
        1. 拟解决的问题
        2. 难点
    (五)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六) 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 论文的创新点
        2. 论文的不足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
    (一) 相关概念界定
        1. 农民
        2. 总收入
        3. 纯收入
    (二) 基本理论
        1.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3. 诱致性技术进步理论
        4. 灰色系统理论
二、内蒙古农民收入演变过程和现状分析
    (一) 农民收入演变过程
    (二) 农民收入的现状
三、影响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 影响农民农业劳动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1. 影响农业劳动性收入因素的变量的选择
        2. 影响农业劳动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3. 影响农业劳动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 小结
    (二) 影响农民非农业劳动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1. 影响非农业劳动性收入因素的变量选择
        2. 影响非农业劳动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3. 影响非农业劳动收入因素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4. 小结
    (三) 影响农民非劳动性收入的因素分析
        1. 影响非劳动性收入因素的变量的选择
        2. 影响非劳动收入因素的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3. 影响非劳动收入因素的灰色综合关联度分析
        4. 小结
    (四) 总结
四、影响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 对农业劳动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1. 农业科技投入水平低
        2. 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3. 农民从业结构不合理
        4. 市场风险较高
    (二) 对非农业劳动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1. 农民非农劳动性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
        2. 城镇化和二、三产业的缓慢发展
    (三) 对非劳动性收入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1. 农村金融制度
        2. 农村土地制度
        3. 信息通畅程度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二) 政策建议
        1. 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2. 建立健全的农村金融制度
        3. 改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4. 加强财政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和直接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内蒙古农民增收难的分析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策[J]. 许忠裕,林树恒,邓国仙,黎丽菊,陆翠萍,张棵,容建波,汪羽宁.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 [2]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空间分布格局[J]. 黎新伍,徐书彬.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12)
  • [3]价补分离政策对农民种粮收入的影响研究[J]. 宫炳含,曾智,米锋. 玉米科学, 2021(05)
  • [4]浅谈内蒙古自治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J]. 费菲,弓文玄,超乐萌,赵一非.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05)
  • [5]能力视角下贫困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 ——基于甘肃的分析[D]. 张博. 兰州大学, 2020(01)
  • [6]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可持续生计资本对牧民收入影响研究 ——以内蒙古为例[D]. 王海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11)
  • [8]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马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9]农民增收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探索[J]. 邹玉香. 中外企业家, 2012(07)
  • [10]2003年以来内蒙古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D]. 毕力根格日勒. 内蒙古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内蒙古农民增收困难分析及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