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现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现状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文献综述)

邓密琴[1](2020)在《复肝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评价复肝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肝硬化腹水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加用复肝膏外治,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14日)。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体重、腹围、24小时尿量、中医症候及症状积分、B下腹水的深度等指标。结果:1.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因以及治疗前患者的体重、尿量、腹围的比较,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以及24h尿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腹围、体重以及24h尿量的差值,P<0.05;3.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在B超探测下的腹水暗区最深度值以及腹水深度的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试验组的B超探测下的腹水暗区最深度值及腹水深度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4.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以及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医以及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均对肝硬化腹水患者有效,但复肝膏穴位贴敷联合西医治疗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减少腹水量、降低腹水分度、减轻体重、减少腹围、增加24小时尿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本次研究中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

严海艺[2](2019)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syndrome,HRS)是继发于严重肝病的功能性肾衰竭,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较快,存活率极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靶点、环节及途径,现阶段,西医治疗措施的疗效有限,联合中医治疗或许是一条理论可行,效果可期的研究道路。已有不少个案病例报道、回顾性分析及小样本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联合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确实能提高整体疗效,改善短期内肝肾功能水平,延长生存,具有一定的优势意义。但因证据等级不高,尚需证据等级更高的临床研究来论证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目的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提供循证医学证据。统计纳入文献中的中药种类及使用频次,探讨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思路及用药规律。研究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及 CNKI、Wanfang、VIP、CBM),按照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依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进行质量评估。完善筛选及质量评估后,提取能反映治疗疗效的相关指标(总有效率、血清肌酐、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随访期间死亡率)和能反映治疗措施安全性的相关指标(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其中同质性较好的部分,以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合成,而异质性较大的数据,则选择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统计学分析软件选择Revman5.3。对经异质性检验I2≤50%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统计量;I2>50%,首先分析产生异质性的原因,尝试亚组分析,若亚组分析无法解决研究结果的异质性问题,则对相关数据逐个进行描述性分析。二分类变量选用比值比OR为合并统计量,可信区间(CI)为95%,计算方法用Mantel-Haenszel法;连续性变量选用均数差MD为合并统计量,可信区间(CI)为95%,计算方法用倒方差法(inverse variance)。最终获得的合并统计量需采用z检验判断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若概率(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概率(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Meta分析结果采用森林图展示,并对I2值提示具有一定异质性(0%<12≤50%)的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以判断所获得结果是否可靠及稳定。若同组文献较多(≥10篇),采用漏斗图(funnel plots)评估meta分析结果是否具有潜在偏倚。对纳入文献中的中药种类及使用频次,用Excel表进行统计,记录中药种类及使用频次,及具体单味药的使用频率。研究结果经严格筛选后共纳入了 14篇文献,涉及1041名肝肾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53名,女性患者388名,男性患者所占比例较大。具体从整体疗效、肾功能、肝功能、远期预后及不良反应几个方面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1.总有效率有关于整体疗效的评估,共有13篇文献提供了关于总有效率的有效数据,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西医结合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I2=0%,OR=4.21,95%CI=[3.00,5.91],P<0.00001)。2.肾功能短期肾功能改善情况选择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来评估,有11篇文献提供了关于SCr的有效数据、10篇文献提供了关于BUN的有效数据。因两项数据初次分析异质性较大(SCr,I2=95%;BUN,I2=92%),根据治疗前基线水平和联合应用的西医治疗手段进行亚组分析。SCr共分为5个亚组:①“西药vs西药+中药:治疗前SCr<180 μmol”组I2=0%,MD=-17.57,95%CI=[-18.50,-16.64],P<0.00001。②“西药 vs 西药+中药:治疗前SGr≥180μmol”组12=0%,MD=-54.97,95%CI=[-67.42,-42.52],P<0.00001。③“腹水浓缩回输VS腹水浓缩回输+中药:治疗前SCr<500μmol/l”组 I2=0%,MD=-30.11,95%CI=[-39.93,-20.30],P<0.00001。④“腹水浓缩回输vs腹水浓缩回输+中药:治疗前SCr≥500μmol/l”组仅包括1项研究,MD=-143.00,95%CI=[-168.11,-117.89],P<0.00001。⑤“人工肝血浆置换 vs 人工肝血浆置换+中药”组仅包括1项研究,MD=-59.80,95%CI=[-69.90,-49.70],P<0.0001。BUN共分为4个亚组:①“西药vs西药+中药:BUN<21.4mmol/l”组I2=39%,MD=-2.27,95%CI=[-2.43,-2.11],P<0.00001。②“西药 vs 西药+中药:BUN≥21.4mmol/l”组 I2=0%,MD=-7.73,95%CI=[-9.40,-6.06],P<0.00001。③“腹水浓缩回输vs腹水浓缩回输+中药”组I2=97%,经敏感性分析无法解决异质性问题,对该组研究逐个进行描述性分析,Cao YJ 2018其MD=-13.30,95%CI=[-15.99,-10.61],ChaiM2018 其 MD=-2.08,95%CI=[-2.69,-1.47],YaoY 2018其MD=-2.89,95%CI=[-3.30,-2.47]。④“人工肝血浆置换vs人工肝血浆置换+中药”组仅包括 1 项研究,MD=-1.60,95%CI=[-2.86,-0.34],P=0.01。结合SCr及BUN的数据结果分析,在改善短期肾功能方面,联合中医治疗更有优势。3.肝功能短期肝功能改善情况选择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来评估,共计有6篇文献报道ALT水平、6篇文献报道TBIL水平、6篇文献报道ALB水平、3篇文献报道PTA水平。ALT数据为解决异质性问题(12=55%),以“ALT=200IU/L”为界限分为2个亚组:①“ALT<200IU/L”组I2=0%,MD=-47.66,95%(CI=[-53.52,-41.81],P<0.00001。②“ALT≥200IU/L”组I2=0%,MD=-32.36,95%CI=[-40.05,-24.66],P<0.00001。ALB数据为解决异质性问题(I2=83%),以“联合使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为分组依据,分为3个亚组:①“西药vs西药+中药”组I2=0%,MD=4.50,95%CI=[3.45,5.54],P<0.00001。②“腹水浓缩回输vs腹水浓缩回输+中药”组仅有1项研究,MD=10.01,95%CI=[6.54,13.48],P<0.00001。③“人工肝血浆置换 vs 人工肝血浆置换+中药”组仅有 1 项研究,MD=1.90,95%CI=[1.00,2.80],P<0.0001。TBIL数据为解决异质性问题(I2=70%),以“TBIL=150μmol/l为分界线,分为2 个亚组:①“TBIL<150μmol/l”组 I2=31%,MD=-25.09,95%CI=[-26.96,-23.22],P<0.00001。②“TBIL≥150μmol/l”组 I2=0%,MD=-48.31,95%CI=[-61.07,-35.56],P<0.00001。PTA数据为解决异质性问题(I2=80%),以“联合使用的西医治疗手段”为分组依据,分为2个亚组:①“西药vs西药+中药”组I2=11%,MD=9.54,95%CI=[6.79,12.28],P<0.00001。②“人工肝血浆置换vs人工肝血浆置换+中药”组仅有 1 项研究,MD=22.20,95%CI=[14.27,30.13],P<0.00001。结合4项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在改善短期肝功能方面更具有优势。4.远期预后有关于远期预后的评估,纳入的文献中,有3篇报道了随访期间死亡率,进行数据合并,I2=0%,OR=0.27,95%CI=[0.12,0.61],P=0.002,虽然数据较少,但也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能降低肝肾综合征患者的远期死亡率。5.安全性评估纳入的文献中,有3项研究报道了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分别是Qie LX2014(多巴胺联合中药灌肠),Qin XY2011(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大黄灌肠)、Yao Y2018(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联合中药口服),此三者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均不影响治疗,且后两者不良反应的产生多与联合应用的西医治疗方式有一定关系。经文献描述,一定程度上说明联合中医治疗的安全性具有一定保障,但证据等级不够充分。6.用药分析本次纳入的14项研究共有4种中医治疗手段:口服汤药、保留灌肠、穴位贴敷或直接使用中成药静注。其中除3篇联合应用中成药(2篇使用丹红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红花;1篇使用丹参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丹参)外,余试验均采用联合中草药治疗。经统计,11篇文献共计使用47种中药,共计使用频次115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种类依次是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此三者总合计为75次,占总频次的65.21%。使用最多9种中药依次是白术、茯苓、黄芪、丹参、泽泻、当归、桂枝、附子、大黄。中草药的使用,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药物使用情况略有差异。口服汤药治疗以补益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6味药依次是白术、泽泻、茯苓、黄芪、丹参、附子,其主要用药思路为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以补益药、泻下药、活血化瘀药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4味药依次是大黄、白术、丹参、红花,其主要用药思路为祛瘀泄浊,兼顾扶正。穴位贴敷治疗仅有1例,使用大蒜、芒硝。经药物分析可以看出,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思路多以补益、渗湿、泄浊、化瘀四点为主,重视肝脾肾同调,“塞因塞用”。研究结论联合中医手段治疗肝肾综合征在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短期肝肾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就远期指标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或可降低肝肾综合征的死亡率,延长生存期限。现阶段因可获取的临床研究资料有限,对联合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的安全性评估不足,但目前暂无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手段较多,可口服汤药、保留灌肠、穴位贴敷或直接使用中成药静注。经药物分析结果显示,中医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思路多以补益、渗湿、泄浊、化瘀四点为主,重视肝脾肾同调,“塞因塞用”。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在治疗肝肾综合征方面确实能提高疗效,改善肝肾功能及远期预后情况,目前暂无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临床可视具体情况进行一定推广。未来可视具体情况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的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或纳入更多高质量的原始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或meta分析来提供更为严谨的证据。

崇杨,王轩[3](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研究近况》文中提出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是的慢性肝病晚期常见病,近年来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西医、中医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各种治疗方案,该文就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优势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随机收集了2012年1月—2012年9月共23篇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了总结分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4](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指出

莫吉华[5](2013)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诊疗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给予肝硬化腹水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硬化腹水患者85例进行临床分析,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5%,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腹水患者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姜良铎,李耀辉[6](2009)在《中医内科2008年学术巡礼》文中认为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9月,我国中医学术期刊发表了大量的中医内科文献,兹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264篇文献,以心、肺、脾、肝、肾五个系统为主,从理论学说、实验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医经验四个方面予以述评,作为中医内科学2008年学术巡礼。

易桂生[7](1998)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近况》文中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近况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易桂生(541001)肝硬化腹水即祖国医学所说的臌胀,历代文献记载大都认为是不治或难治之症。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近年来又有了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中医辨证治疗根据肝硬化腹水病人的舌脉证表现和不同体质...

张瑛,淤泽溥[8](1995)在《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概况》文中研究指明就近年来对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作了综述性介绍。

谌宁生[9](1994)在《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近况》文中认为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近况湖南中医学院附一院(410007)谌宁生关键词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肝硬化腹水属中医臌胀病范畴,为难治之症,现代西医尚无特殊有效疗法,中医治疗虽有许多丰富经验,但仍在探索研究之中。本文仅就八十年代以来,杂志文献...

李安冬[10](2021)在《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将通过采取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验证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治疗提供更广阔的治疗方案。方法:所有患者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脾胃病科疗区,属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诊断,按筛查要求共挑选87例患者,按照患者在住院时是否接受了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将纳入的8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56例,对照组为31例。治疗组是中西医结合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了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仅是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疗程为14±2天,治疗结束后,应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收集的两组患者的症状、肝功、腹水彩超、腹围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在治疗腹大坚满、胁肋胀痛、小便短少方面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腹围、超声腹水量变化明显,统计分析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两组肝功能治疗后TBLL、ALB有显着性差异(P<0.05),ALT、AST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凝血酶原活动度与时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K+、Na+无显着性差异(P>0.05),Ca2+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65%,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的患者,症状改善显着,预后良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且无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痛苦,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的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因此运用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复肝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研究对象与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2.3 腹水分级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
        3.4 脱落标准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4.1 病例分组方法
        4.2 治疗措施
        4.3 观察指标
        4.4 疗效判定标准
    5 质量控制
    6 技术路线图
    7 统计学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肝肾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1. 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2.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3.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措施
        3.1 肝移植
        3.2 内科常用药物
        3.3 肾脏替代治疗
        3.4 经颈静脉肝门内体系统支架分流术
        4. 结语
    综述二 肝肾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探讨
        1. 病因
        2. 病机
        3. 治疗
        3.1 治肝实脾
        3.2 肝肾同治,脾肾同调
        3.3 活血化瘀
        4. 中医特色治疗
        4.1 中药保留灌肠
        4.2 中药穴位贴敷
        5.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文献检索
        2.1 数据来源
        2.2 检索策略
        3. 纳排标准
        3.1 文献纳入标准
        3.2 文献排除标准
        4. 文献筛选
        5. 质量评价
        6. 数据提取
        7.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文献检索
        2. 文献特征
        2.1 基本信息
        2.2 干预措施
        2.3 中药使用情况
        2.4 结局指标
        3. 质量评价
        4. 数据提取与统计学分析
        4.1 总有效率
        4.2 肾功能
        4.3 肝功能
        4.4 随访期间死亡率
        4.5 安全性评估
    讨论
        1. 检索策略
        2. 诊断标准
        3. 疗效评估
        3.1 结局指标的选择
        3.2 异质性处理
        3.3 结果分析
        4. 安全性评估
        5. 用药分析及治疗思路
        6. 局限性分析
        7. 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研究近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纯西医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优劣分析
    1.1 副作用大
    1.2 复发率高
    1.3 价格较贵
2 单纯中医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优劣分析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优势及研究进展
4 结语

(5)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诊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判定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6)中医内科2008年学术巡礼(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学说
    1.1 络病说
    1.2 毒邪说
    1.3 痰瘀说
    1.4 治未病说
    1.5 状态医学观
    1.6 三焦说
    1.7 其他
2 实验与临床研究
    2.1 中医证候的研究
        2.1.1 器械检查与证候关系
        2.1.2 临床研究与证候
        2.1.2. 1 心、脑
        2.1.2. 2 肺
        2.1.2. 3 脾胃
        2.1.2. 4 肝
        2.1.2. 5 肾
        2.1.3 实验指标与证候
        2.1.3. 1 心、脑
        2.1.3. 2 肺
        2.1.3. 3 脾胃
        2.1.3. 4 肝
        2.1.3.5肾
    2.2 治法的研究
        2.2.1 心、脑
        2.2.2肺
        2.2.3 脾胃
        2.2.4 肝
        2.2.5 肾
        2.2.6 痹证
3 临床报道
    3.1 心、脑
    3.2 肺
    3.3 脾胃
    3.4 肝
    3.5 肾
    3.6 痹证
4 名医经验
    4.1 心、脑
    4.2 肺
    4.3 脾胃
    4.4 肝
    4.5 肾
    4.6 痹证
5 总结和建议

(10)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对肝硬化腹水的认识
        1.1 古代肝硬化腹水相关中医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1.3.1 气滞湿阻证
        1.3.2 脾肾阳虚证
        1.3.3 湿热蕴结证
        1.3.4 肝肾阴虚证
        1.3.5 肝脾血瘀证
    2 西医研究进展
        2.1 肝硬化腹水的现代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2.2 病理机制
        2.3 精神心理障碍
        2.4 肝硬化腹水的西医治疗
        2.4.1 一般治疗
        2.4.2 常用药物
    3 中医特色诊疗方法
        3.1 中药塌渍法的应用
        3.1.1 操作要点
        3.1.2 注意事项
        3.1.3 禁忌证
        3.2 红外线照射法的应用
        3.2.1 红外线的作用
        3.2.2 红外线照射的禁忌症
临床研究
    1 病例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病例来源
        1.3 研究思路
        1.3.1 采集病例资料并建立基础数据库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图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2.1.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1.2 中医症状计分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
        2.2.1 症状及体征
        2.2.2 实验室检查
        2.2.3 影像学检查
        2.3 纳入病例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观察指标
        2.5.1 基线资料
        2.5.2 安全性指标
        2.5.3 疗效性指标
        2.5.4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基线比较分析
        3.2 临床疗效指标分析
        3.3 安全性指标分析
讨论
    1 一般情况分析
    2 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分析
    3 组方分析
        3.1 药物组成
        3.2 方解
    4 问题与展望
结论
本文创新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近况(论文参考文献)

  • [1]复肝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气滞水停证)的临床观察[D]. 邓密琴.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2]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D]. 严海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9(01)
  • [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研究近况[J]. 崇杨,王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2)
  • [4]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5]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85例诊疗分析[J]. 莫吉华. 中国保健营养, 2013(05)
  • [6]中医内科2008年学术巡礼[J]. 姜良铎,李耀辉. 环球中医药, 2009(01)
  • [7]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近况[J]. 易桂生. 中医药信息, 1998(04)
  • [8]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概况[J]. 张瑛,淤泽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95(03)
  • [9]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近况[J]. 谌宁生. 北京中医, 1994(04)
  • [10]中药塌渍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回顾性队列研究[D]. 李安冬.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现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