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生活,引导生活——生活类电视节目的写作和导演心得体会

服务生活,引导生活——生活类电视节目的写作和导演心得体会

一、服务生活 引导生活——编导生活类电视节目的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祈立涛[1](2022)在《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人员,应当重视自身艺术修养的培养,以不断丰富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董爽[2](2021)在《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他鉴与本土化(2006-2020)》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对象是中国电视舞蹈综艺,聚焦于2006——2020年间的他鉴与本土化过程。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对国外电视舞蹈综艺进行了简要的历史梳理,以英、美两国的电视舞蹈综艺为例,归纳出其由公共教育至商业化的转向特征,并具体叙述了早期的商业化文娱节目与之后领潮的电视舞蹈节目;第二章论述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历程,并将其归纳为四个发展阶段,比对分析它与英美电视舞蹈综艺的发展路径。并在中国电视生态变革的背景下,分析舞蹈综艺节目的商业化驱动、“模式”效仿与创新的难题。第三章将《舞蹈风暴》作为田野个案研究对象,以技术迭代为支撑背景,分析电视舞蹈综艺他鉴中的本土体现、本土化中的调适、本土化后的结果。第四章承接前两章中的内容,以国内电视舞蹈综艺他鉴和本土化中的媒介、舞蹈和人为落脚点,指出本土化中的共性特征,共有四个方面:舞蹈综艺制作的本土意识和创新、舞蹈的行业市场和公共空间的变化、舞蹈综艺公共领域中的特性以及舞蹈从业者的选择和态度,勾勒出国内外传媒影响下中国舞蹈文化传播的变化。

晏亚芳[3](2020)在《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调解类节目优化研究 ——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以缓和家庭矛盾为主的调解类节目把调解过程搬上荧屏,发挥了媒介的社会功能、创新了社会治理、促进了社会和谐。但传统的调解类节目走过发展兴盛期,进入了生命周期的“拐点”。而把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技巧运用到调解中,探索社会工作在更多领域的实践,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在帮助当事人更好化解矛盾的同时,不仅能增强调解类节目的专业性、提高收视率、助推电视节目优化发展,而且能传播社工理念、弘扬社工精神、丰富社会工作理论。本研究梳理了我国当代的家庭问题与调解类节目的兴起发展情况。通过社工深入《金牌调解》栏目组实习观察,对制片人、编导、观察员、新媒体编辑及前来调解的当事人进行访谈,展现了当前调解类节目调解流程、实践困境。依据调解的时间先后顺序,从热线联系、接待当事人、现场调解、后续回访等各环节入手分析。按照家庭社会工作通用实务程序,把接案与建立关系、制定目标与计划、家庭评估、介入和结案这五个步骤与调解类节目相结合,重点针对现场调解这一核心环节,介绍其目前的做法,提出了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调解类节目有待改进的地方。本研究发现调解类节目存在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热线联系初步接触,搜寻案主建立关系有压力;撰写台本梳理矛盾,制定目标和服务计划难落实;现场调解缓解问题,家庭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少;追求电视效果时忽视家庭社会工作伦理;节目回访成本高,结案后调解效果难保证。本研究提出的优化策略是:践行家庭社会工作伦理;加强家庭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运用;在调解前期、中期、后期共同打造“调解+社工”的新模式。本研究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三至五章分别介绍了调解类节目的兴起发展、实践困境及优化策略。最后,本研究选取《金牌调解》中一期有代表性的节目为案例实践,对比介入前后当事人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巨大转变,证实了家庭社会工作在优化调解类节目方面的良好作用。

孙银银[4](2020)在《谈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媒体是推动国家发展、提高国家经济文化实力的主体。各类媒体以多种形式立足于市场,广播电视是媒体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广播电视的播出效果,离不开节目的编制、后期制作等。为了提高节目质量,广播电视编导要具有创新思维,如此才能创作出非同凡响的作品,提升节目的传播效果。

林佳怡[5](2020)在《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文中提出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渐渐迷失在市场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中,为了生活和梦想而不断奔波,快步调生活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让现代人对其所处的现状极为不满。与此同时,荧幕中能体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美好生活的“慢综艺”和倡导“体验人生”、“享受生活”理念的“生活体验类慢综艺”,作为一种独特的综艺节目形态,活跃在多个电视频道及网络平台。本文把国内生活体验类慢综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图表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慢”元素为基础,归纳国内外的“慢文化”、“慢电视”和“慢综艺”对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影响,根据节目核心内容“接受、输出、传播”的这一过程,结合市场消费下受众的动态情绪与内在需求,在多平台的传播与融合中探究节目的实践价值。文章重点分析了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结构形态,归纳了其在叙事层面和视听呈现上的主要特点,结合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典型案例,从生活、旅行、经营、改造等多个角度分析了节目的优势、不足以及可改进之处,并在这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同类型节目的成功之道,扬长避短,为本文研究对象提出更多创新性建议。生活体验类慢综艺在“互联网+”、IP大热、泛娱乐化的现实背景中不断发展,本文结合其特有的“商业属性”,进一步分析了节目的表达方式和表现价值,为今后慢综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

张璐[6](2019)在《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文中认为微博是个人表达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社会信息非常广泛的发布平台,微博用户发布的内容和传播行为本身与其现实生活的话语世界、文化环境、历史时刻与跨国流动等都紧密相关。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传播者的知识分子,历来通过媒介进行话语和文化传播,从书籍到报纸,再到电视和网络媒体,他们都是媒介空间中文化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微博出现后,知识分子也较早地入驻其中,在微博平台上建构着他们的传播行为和文化图式。其中,藏族知识分子,因其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和藏族的民族身份,其微博传播行为蕴含着更加突出的文化研究价值。因此,笔者将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已有的研究知识分子的相关理论成果,探讨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行为及其文化表达的内容与行为,从而讨论微博传播对藏族文化媒介互动与转型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新浪微博为资料收集平台,选择了30位微博发布数量较多、发布频率较高的藏族知识分子,采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他们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观察和记录,获取了第一手研究资料。从2018年1月1日至6月30日,笔者共收集到30位藏族知识分子公开发布的2760条微博内容,再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观察对象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文化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第一章,绪论。全面梳理“知识分子”、“媒介与知识分子”和“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相关研究文献,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即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发布了哪些内容?在这些发布内容的背后,呈现了他们怎样的社会身份(职业、民族、性别、个人生活、兴趣、生命体验)?他们以这些社会身份所进行的传播行为,对藏族文化的现实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第二章,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本章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笔者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中对“知识分子”、“藏族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接着,从学术研究和中国现实语境出发,明确了藏族知识分子的学术范畴;最后,在新浪微博平台中,根据认证用户、民族、教育、职业、发布微博的文字和数量、出生年代等七个方面的信息,确定了30位符合研究条件的藏族知识分子。第三章,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本章主要采用质化的研究方法,对30位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昵称、微博头像、微博标签和简介等微博认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对他们的传播内容进行整体性描述,为全文的写作绘制文化基础。第四章,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本章从微观层面出发,从学者、诗人或作家、记者、导演等四类藏族知识分子中,选取一位在观察期间微博发布数量最多、传播行为较为活跃的知识分子作为研究的个案,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其微博内容展开细致分析,并分析内容背后的传播行为,从而探讨藏族知识分子通过微博传播,所呈现出来的藏族文化变化的细部情况。第五章,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本章结合社会情境和媒介情境、自我建构、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等相关理论,探讨了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的文化意义。研究发现,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扮演了文化传播者、社会动员者和社会批判者的重要角色。此外,由于受到微博这一媒介自身技术特性和政商权利的限制,知识分子在微博中进行传播的同时,也促成了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第六章,结语: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分析,重点探讨微博空间的虚拟和现实的结合,推动着藏族知识分子在多个空间的互动与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传播,具有族别、职业、兴趣圈层、社会责任、跨国交往等多种文化声音的表达的特征,并推动着藏族文化的多元互动和多种表达等维度的藏族文化的现代转型。

梁茜[7](2019)在《广西卫视原创养生文化节目《百寿探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寿,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我国的长寿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吃得饱穿得暖”,对健康长寿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更有品质的生活,提倡优质养生。随着人们对健康长寿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延伸出了对养生文化的关注,我国的长寿之乡也正逐渐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中国老年学会公布了73个“中国长寿之乡”,其中广西就有25个,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数量居全国首位。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百岁老人最多的省份,广西名列第四。广西现有26个长寿县,长寿老人多,养生资源丰富。因此,在广西做长寿电视节目具有先天的优势。另外,长寿之乡的百岁老人是当地长寿文化、旅游资源的最佳代言人,是一本“养生教科书”。在此背景下,广西电视台卫星频道立足本土资源、主打养生文化、自主研发并重点打造了原创养生文化电视节目《百寿探秘》。《百寿探秘》不同于其它类健康养生节目,节目定位为人文纪实类电视节目,它以介绍百岁老人的长寿养生秘笈为切入点。除此之外,还向观众展示了长寿之乡的仪式、伦理、趣味等不同方面的文化特性。《百寿探秘》自2017年1月每周二晚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2018年12月荣获“TV地标”——年度上星频道最具品牌影响力节目。《百寿探秘》作为地方电视台养生节目,立足本土资源、主打本土文化、依靠本土团队自主研发创新,也可以叫好又叫座。本文以广西卫视原创养生文化节目《百寿探秘》作为个案研究,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地梳理,探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研究提供启发。同时利用本人在节目实习机会,搜集节目第一手资料以及访谈了节目主创人员等。在研究中,采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节目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方法,更深层地发掘这一养生节目的特征,重点分析包括主体元素、视听元素以及叙事元素在内的节目传播元素,试图通过相关梳理研究节目初步成功的原因以及节目的传播功能,包括媒介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总结其对当前地方电视台养生类节目的启示。最后,结合节目发展的现状,研究节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深化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张晶晶[8](2019)在《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我们生活在媒介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环绕着我们。这其间,真真假假,难以分辨。基于此,不少对“传言”予以求证的节目应运而生。湖南卫视科学求证类节目《新闻大求真》在国内近年来的求证节目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以《新闻大求真》为研究对象,对其节目内容文本进行仔细研读并给予学理阐释也就具备了较强的学术探讨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节目选题、节目结构、节目风格三个方面进行剖析,探索该节目内容产制的优缺点,进一步思考同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化策略。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的内容选题,遵循客观合理、操作可行、通俗易懂以及新奇有趣的原则,选题类型丰富,具有凸显国际视野、角度客观严谨、题材贴近民众以及彰显人文关怀等特色。节目的内容结构由传言求证者、禁止实验室以及科学下乡记三大要素板块构成,节目整体上采用集合式结构,局部采用递进式和漫谈式结构,逻辑关联缜密、悬念冲突迭出,叙事模式成熟。主持人的言简意赅、演员的夸张幽默、实验员的真实专业等话语风格为节目增色不少,平民化、故事化和猎奇性的叙事风格,以及动画运用灵活、镜头变化丰富、剪辑节奏明快的内容呈现风格,为节目的高收视提供了保障。在电视媒体竞争激烈的当下,《新闻大求真》亦遭遇了发展瓶颈,存在节目选题不够集中、结构较为单一、主持人风格不突出等问题。在未来的探索中,《新闻大求真》可以聚焦以青少年为受众的科学选题、多元化创新内容结构、强化主持人的专业风格,力求打造一档独具专业特色的科学求证节目,为我国同类节目的发展带来建设性的启示。

苏燕云[9](2019)在《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研究 ——以江苏卫视《时代问答》栏目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融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的类型越来越丰富,信息传播渠道逐渐增多,对主流媒体宣传工作造成不小的冲击;信息的多元化使得舆论生态有所改变,作为我国主流媒体之一的电视,具有引导社会舆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承载着向全国各族人民传播主流价值观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职能。直接承担舆论引导功能的电视栏目主要为两大类,一是新闻类栏目,二是理论栏目。电视理论节目能深度剖析社会热点问题,深度解读国家政策法规,系统地向社会公众传播理论知识,多角度深入宣传国家建设成就,在传播理论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为帮助社会公众解读国家政策,让更多社会公众了解马克思主义建设工程与理论研究的先进成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功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电视理论节目,旨在利用此类节目的价值引领与舆论宣传的作用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后,各地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开卷有理》《时代问答》《社会主义有点潮》《马克思是对的》等系列专题节目和电视理论节目。江苏广电总台与江苏省委宣传部于2012年共同创办了《时代问答》访谈节目,采用当前最流行的访谈节目制作模式,邀请马克思建设工程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并积极与现场观众进行互动,深度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目前,该节目已发展为我国最具代表性的电视理论节目之一。但随着互联网、手机及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正式进入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大量涌现的网络电视节目、网络综艺节目、短视频、抖音等,相比于传统的电视节目更能受到观众的喜爱。而电视理论节目的竞争力远远小于上述节目,陷入了发展困境。各种各样的新观念利用网络客户端传播给社会公众,笔者认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电视理论节目的价值引导与舆论宣传功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而电视理论节目也应当不断推陈出新,创新传播模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本文以电视理论节目为研究对象,结合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电视理论节目进行研究。笔者选择了《时代问答》为切入点,分析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功能,从多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了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方式;探究了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电视理论节目传播途径及效果,发现其中潜在的缺点与不足;并从内容生产、融媒体、受众三个层面系统地提出了电视理论节目传播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电视理论节目的生产制作提供借鉴。

张娣[10](2017)在《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1958年至2015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讨论了近30年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基本情况和电视环境下中国少儿文化的基本状况,讨论了在中国电视体制和规制下,中国少儿电视与中国少儿文化重构的关系,以及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后的繁荣与危机,讨论了产业化和新媒体为少儿电视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童年的绽放"为标题,在认真汲取波兹曼《童年的消逝》这一"儿童电视文化史"的经典之作的学术素养的同时,也依据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童年消逝"理论的普适性问题提出了讨论和修正。依据本文的研究,无论是就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文化环境而言,还是就电视这一媒介平台所承载的中国儿童的话语权、选择权而言,中国少儿电视文化在近30年中都得到了积极健康的发展,童年的"绽放"是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史的主流。全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除绪论外,正文共四章。第一章,简要梳理了中外少儿电视的历史。其基本材料和节点虽然来自《美国电视史》、《中外广播电视史》、《童年的消逝》等前人的着作,但在综合叙述的过程中,本文也尽可能地依据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对不同时期少儿电视的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其中,中国少儿电视"节目时代"、"频道时代"、"新媒体时代"三个阶段的划分等,是前人所未曾明确言及的。第二章,通过对中外电视体制、媒介产权、电视规制的对比,讨论并肯定了了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制度优势与道路优势。同时,依据学术界的分类研究和个人的理解,对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服务类等类型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特征、制作方式、运营特点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第三章,讨论了中国少儿电视进入"频道时代"的背景、历程及意义。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阶段少儿电视呈现出的时代特征,阐释了"儿童本位"为出发点的中国少儿电视对中国少儿文化的曲折重构及贡献。认为与西方电视语境中的"童年消逝"最大的不同是,中国电视媒体兴起之后,对中国儿童的影响、对儿童本位的确立起到了促进作用。中国文化传统中相对缺失的"儿童本位",包括儿童的选择权、自主权、话语权等等,都因电视这一媒介平台而渐次建构。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少儿电视频道进入新媒体时代的发展特征,机遇与困境,探讨其所处的政策规制、市场竞争、受众需求、互联网冲击,以及人才制约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少儿电视的节目化、少儿电视频道以及少儿电视频道产业化,是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也为中国少儿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童年绽放"搭建了最好的平台。同时以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化为案例,讨论了中国少儿频道产业化之路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出少儿频道突破发展瓶颈的主要策略:内部架构的重建、节目品牌化的运作、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以及新媒体挑战下的媒体融合。下篇为《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年表》以"条目纪年"的方式,尽可能清晰地"复现"近60年(1958-2016年)中国少儿电视绽放与发展的真实历程。《年表》中除了极少量的内容直接采自《1955-1983中央电视台大事记》外,其余的条目均来自网络主题检索和近百种《年鉴》、《年报》类纸质资料的逐页翻检,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原始资料的首次辑录。这份《年表》也是一部微型的《中国少儿电视史》,多少可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二、服务生活 引导生活——编导生活类电视节目的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务生活 引导生活——编导生活类电视节目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艺术修养的内涵
    1. 文化修养
    2. 思想修养
    3. 审美修养
    4. 创新意识
二、广播电视编导人员提升艺术修养的意义
    1. 促进创作水平的提升
    2. 满足受众群体的审美需要
三、提升广播电视编导人员艺术修养的策略
    1. 提高综合素养
    2. 深入生活
    3. 参加学习培训活动
四、结语

(2)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他鉴与本土化(200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外电视舞蹈综艺概略
    第一节 主流媒体的公共责任
        一、英国BBC
        二、美国CBS
    第二节 商业化转向
        一、早期的商业化文娱节目
        二、领潮的电视舞蹈节目
        (一)《来跳舞吧》与《舞动奇迹》
        (二)《舞魅天下》与《与星共舞》
第二章 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历程
    第一节 发展概况
        一、2000——2005 年电视舞蹈综艺“初创期”
        二、2006——2014 年电视舞蹈综艺“勃发期”
        三、2015——2016 年电视舞蹈综艺“停滞期”
        四、2017——2020 年电视舞蹈综艺“黄金期”
    第二节 变革和效仿
        一、生态变革
        二、模式效仿
    第三节 创新难题
第三章 个案研究:《舞蹈风暴》的他鉴和本土化
    第一节 他鉴模式的本土体现
        一、舞蹈之外的角色设定
        二、受众参与
    第二节 本土化中的调适
        一、节目的重新定位
        二、素材与人才的选择
        三、大众化的适应调整
        四、新媒体中的营销与大众传播
        (一)多屏营销
        (二)粉丝社群
    第三节 本土化后的结果
        一、技术创新
        二、赛制中真正的幕后“推手”——编导
        三、对舞蹈创编的催化
第四章 他鉴和本土化中的媒介、舞蹈和人
    第一节 舞蹈综艺制作的本土意识和创新
    第二节 舞蹈的行业市场和公共空间
        一、“全球舞蹈超市”
        二、舞蹈空间的拓展
    第三节 舞蹈综艺公共领域中的特性
        一、综艺内容对社会文化的反映
        二、受众参与和民主权利的体现
        三、媒体助推大众审美
    第四节 舞蹈从业者的选择和态度
        一、体制内演员对市场的接纳
        二、舞蹈专业群体的“抵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99——2020 年电视舞蹈、舞蹈综艺节目一览表
    附录二 《舞蹈风暴》个案田野调查相关人员采访名单
    附录三 田野个人采访记录(部分)
        一、采访冯双白记录
        二、采访夏小虎记录
        三、采访《舞蹈风暴》编导胡岩记录
        四、采访《舞蹈风暴》编导池咚咚记录
        五、采访郑子豪记录
    附录四 《舞蹈风暴》第一、二季作品名单(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调解类节目优化研究 ——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1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调解
        2.1.2 家庭调解类节目
    2.2 理论依据
        2.2.1 结构式家庭治疗
        2.2.2 萨提亚家庭治疗
        2.2.3 情感依附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社会工作与媒介的关系
        2.3.2 电视媒介聚焦家庭发挥的功能
        2.3.3 调解类节目的进程、困境及对策
        2.3.4 文献述评
第3章 家庭问题与调解类节目的兴起发展
    3.1 社会转型期家庭矛盾增多
        3.1.1 婚恋情感问题
        3.1.2 老人赡养问题
        3.1.3 子女教养问题
    3.2 社会治理创新推动家庭调解与电视节目结合
        3.2.1 社会治理创新需要社会多元共治
        3.2.2 调解类节目提供情感宣泄、宣传教化平台
    3.3 家庭调解类节目发展现状
        3.3.1 兴盛不再,调解类节目亟待优化
        3.3.2 面对瓶颈,《金牌调解》尝试突围
第4章 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调解类节目实践困境
    4.1 初步接触建立关系有压力
    4.2 制定目标和服务计划难落实
    4.3 家庭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运用少
        4.3.1 场景设置等级分明不利于当事人表达
        4.3.2 调解需求多样期待更多专业社工参与
        4.3.3 追求电视效果时忽视社会工作伦理
    4.4 结案后调解效果难保证
第5章 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调解类节目优化策略
    5.1 家庭社会工作在调解类节目中的运用
        5.1.1 家庭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特点
        5.1.2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调解类节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5.2 调解类节目优化策略
        5.2.1 践行家庭社会工作伦理
        5.2.2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运用
        5.2.3 打造“调解+社工”模式
第6章 家庭社会工作作用于调解类节目的案例实践
    6.1 案例背景介绍
    6.2 家庭社会工作介入
    6.3 介入前后成效对比
    6.4 案例小结
第7章 总结、反思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谈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能力在节目中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的基本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要积极进行编导策略的革新
创新思维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
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节目质量的影响
结语

(5)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
第1章 “慢”元素调和下的“慢综艺”
    1.1 慢元素的来源
        1.1.1 慢文化:“慢”综艺的发酵源
        1.1.2 慢电视:“慢”综艺的领路人
    1.2 慢综艺的定义与分类
    1.3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概况
第2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内容构建
    2.1 市场消费下受众动态的情绪与需求
    2.2 内容形态的核心表达
        2.2.1 不同情感的真实表达
        2.2.2 别样视角的真实呈现
        2.2.3 客观环境的真实记录
    2.3 多平台的融合与传播
第3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结构形态
    3.1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叙事形态
        3.1.1 生活化的弱性叙事
        3.1.2 多领域的艺术叙事
        3.1.3 多元化的时间叙事
    3.2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视听呈现
        3.2.1 富有情绪的色彩与特效
        3.2.2 层次丰富的景别与冲突
        3.2.3 深入人心的音响与音乐
        3.2.4 流畅自然的剪辑与节奏
第4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典型案例
    4.1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发展走向——“成功”是成功之母
        4.1.1 “生活”比想象的还要简单:《三时三餐》、《向往的生活》
        4.1.2 “旅行”本该是心灵的漫步:《相约未知地带——贵州篇》、《远游48小时》
        4.1.3 “经营”是一首情感哲理诗:《咖啡之友》、《小姐姐的花店》
        4.1.4 “改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超级全能改造王》、《漂亮的房子》
    4.2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问题与现状
        4.2.1 “返璞归真”的艰难处境
        4.2.2 “爆款扎堆”的失真现状
第5章 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价值呈现
    5.1 慢综艺与“慢”理念:重新思考节目的表达方式
    5.2 慢综艺与“慢”心境:寻求国内本土的内核价值
    5.3 慢综艺与“慢”生活:打破情感和文化的障碍
结论
参考节目
参考文献
致谢

(6)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知识分子的研究
        二、媒介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三、微博与知识分子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网络民族志
        二、内容分析法
        三、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藏族知识分子的学理界定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界定
        一、学界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二、本文对“知识分子”概念的思考
    第二节 何谓藏族知识分子
        一、学界对藏族知识分子的描述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社会身份
    第三节 微博中的藏族知识分子
        一、微博平台的选择
        二、微博中藏族知识分子的选择标准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统计说明
第三章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形象与传播行为的整体描述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形象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的主题类型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量化描述
        一、微博来源:转发多于原创
        二、呈现形式:以复合形式为主
        三、发布数量:2011 年后逐渐减少
第四章 四类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的微观分析
    第一节 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描述
        二、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三、学者型藏族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多元表达
    第二节 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文学创作型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三、藏族文化是文学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创作源泉
    第三节 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的新闻传播行为对比分析
        三、记者型藏族知识分子职业身份的多元转变
    第四节 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分析
        一、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的个案分析
        二、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藏族影视文化传播行为的对比分析
        三、导演型藏族知识分子开启藏族影视传播的跨国交往空间
第五章 微博中的藏族文化传播、互动与转型
    第一节 藏族知识分子的微博传播情境
        一、社会情境
        二、媒介情境
        三、微博情境
    第二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自我建构
        一、藏族知识分子的民族身份建构
        二、藏族知识分子的职业身份建构
        三、藏族知识分子的性别身份建构
    第三节 藏族知识分子在微博中的社会角色
        一、微博中的文化传播者
        二、微博中的社会动员者
        三、微博中的文化批判者
    第四节 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现代转型
        一、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传播方式转型
        二、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呈现形式转型
        三、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内容特征转型
第六章 结语:藏族文化在微博中的多元互动与多种表达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广西卫视原创养生文化节目《百寿探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五、应用理论
第二章 《百寿探秘》节目概观
    一、节目定位:人文纪实类养生文化节目
    二、节目的创办背景及诞生
        (一) 节目的创办背景
        (二) 节目的诞生
    三、节目宗旨
第三章 《百寿探秘》节目电视元素分析
    一、主体元素:百岁老人、主持人两大主体
        (一) 百岁老人的象征表意
        (二) 行走中的主持人
    二、视听元素:长寿文化、地域文化的电视呈现
        (一) 视觉元素对长寿文化、地域文化的表达
        (二) 听觉元素对长寿文化、地域文化的传达
    三、叙事元素——故事承载的情感叙事
        (一) 叙事方式:用精彩的故事演绎和诠释生命哲学与长寿的意义
        (二) 叙事视角:限知视角与平视视角
第四章 《百寿探秘》节目传播功能分析
    一、媒介功能:养生节目本土化,打造广西长寿新名片
        (一) 贯彻本土化策略:打造广西长寿新名片
        (二) 发掘老人个体价值:公益传播渗透人文关怀
        (三) 知识教化:寓教于乐传播健康养生之道
    二、文化功能:增强受众的价值认同,传播广西长寿文化
        (一) 长寿文化的表达、长寿精神的解读
        (二) 增强受众对长寿文化的价值认同
        (三) 增强受众对地域文化的归属感
第五章 《百寿探秘》节目对地方台养生节目的借鉴意义
    一、坚持本土化发展战略,打造养生类电视节目特色品牌
    二、“选题”与“观念”并重,向“服务为王”倾斜
    三、明确节目定位,立足本土开发节目衍生产品
第六章 《百寿探秘》节目的优化路径
    一、故事化不等于娱乐化,警惕矫枉过正
    二、加强主创团队专业素养,采取“+专家顾问”方式
    三、丰富叙事形式,实现节目主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文本分析法
        1.4.3 深度访谈法
第2章 《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选题
    2.1 节目内容的选题原则
        2.1.1 客观合理
        2.1.2 操作可行
        2.1.3 通俗易懂
        2.1.4 新奇有趣
    2.2 节目内容的选题类型
        2.2.1 四大类别的常规选题
        2.2.2 意义深远的特别策划
    2.3 节目内容的选题特色
        2.3.1 凸显国际视野
        2.3.2 角度客观严谨
        2.3.3 题材贴近民众
        2.3.4 彰显人文关怀
第3章 《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结构
    3.1 节目内容的结构要素
        3.1.1 传言求证者
        3.1.2 禁止实验室
        3.1.3 科学下乡记
    3.2 节目内容的结构方式
        3.2.1 集合式的整体结构
        3.2.2 递进式与漫谈式的局部结构
    3.3 节目内容的结构特点
        3.3.1 简单而平均的整体结构
        3.3.2 复杂而清晰的局部结构
第4章 《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风格
    4.1 人物话语风格
        4.1.1 言简意赅的主持人与求真记者
        4.1.2 夸张幽默的情景剧演员
        4.1.3 真实专业的志愿者与实验员
    4.2 节目叙事风格
        4.2.1 体现可接近性的平民化叙事
        4.2.2 营造轻松娱乐的故事化叙事
        4.2.3 迎合受众心理的猎奇性叙事
    4.3 内容呈现风格
        4.3.1 动画运用灵活
        4.3.2 镜头变化丰富
        4.3.3 剪辑节奏明快
第5章 《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存在的不足与优化对策
    5.1 《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存在的不足
        5.1.1 节目选题不够集中
        5.1.2 节目结构较为单一
        5.1.3 主持人风格不突出
    5.2 《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优化对策
        5.2.1 聚焦以青少年为核心受众的科学选题
        5.2.2 追求叙事形式多元化的内容结构创新
        5.2.3 打造独具个人魅力的专业类型主持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与《新闻大求真》栏目制片人戴飞的深度访谈原文
附录二 与《新闻大求真》求真记者一诺的深度访谈原文
致谢

(9)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研究 ——以江苏卫视《时代问答》栏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分析综述
        1.2.1 理论基础
        1.2.2 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1.2.3 国内电视理论节目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创新点及预期成果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4.3 论文预期成果
第2章 媒体融合与电视理论节目概述
    2.1 媒体融合概述
        2.1.1 媒体融合概念
        2.1.2 媒体融合的特点
    2.2 电视理论节目概述
        2.2.1 电视理论节目概念
        2.2.2 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功能
第3章 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方式
    3.1 内容面广度深,注重节目权威性
        3.1.1 宣讲国家政策,解读社会热点
        3.1.2 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殿堂
        3.1.3 内容解读权威,提升可信度
    3.2 制作形象多样,提升受众兴趣
        3.2.1 摄制和后期混搭综艺画风
        3.2.2 创意元素传播,活跃节目氛围
        3.2.3 利用人工智能,加强节目互动性
    3.3 表达多元化,提升受众接受度
        3.3.1 理论以短片形式直观表达
        3.3.2 政策与热点解读以访谈形式表达
第4章 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途径及效果
    4.1 传播途径
        4.1.1 多平台打造立体化传播
        4.1.2 “微传播”实现整体化与碎片化互补
        4.1.3 电视栏目与图书实现互动传播
    4.2 传播效果
        4.2.1 研究方式及研究设计概述
        4.2.2 微观:电视理论节目对受众的影响
        4.2.3 宏观:电视理论节目对社会的影响
第5章 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5.1 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存在的问题
        5.1.1 传播内容:对受众需求缺乏关照
        5.1.2 传播途径:宣传推广平台建设欠缺
        5.1.3 传播效果:传播中心被淡化
    5.2 解决策略
        5.2.1 内容生产策略
        5.2.2 融媒体策略
        5.2.3 受众策略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10)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研究资料、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上篇
    第一章 国内外儿童电视发展历程
        第一节 国外少儿电视发展史
        一、"节目时代"的国外少儿电视
        二、"频道时代"国外少儿电视发展
        第二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一个时期:节目时代(1958-1999)
        一、中国少儿电视分期的界定依据
        二、"节目时代"少儿电视发展脉络
        三、丰富、突破与交流: "节目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二个时期:频道时代(1999-2008)
        一、国内少儿频道成立之必然
        二、中国少儿电视"频道时代"的开启
        三、少儿电视频道的"绽放"
        四、精品节目与产业化: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特征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第三个时期:新媒体时代(2008年至今)
        一、新媒体时代的少儿电视
        二、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发展
    第二章 阳光与净土: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分类研究
        第一节 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发展的道路自信
        一、世界三大电视体制概述
        二、社会效益至上:中国电视体制的文化选择与自信
        三、关于中国电视体制优劣的争议与结论
        第二节 不能污染的净土: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
        一、中国少儿电视的内容规制与法律保护
        二、中国少儿电视保护规制的实践
        三、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地位与作用
        四、中国少儿电视节目的分类
        第三节 少儿新闻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新闻面面观
        二、少儿新闻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锵锵校园行》节目为例
        三、《锵锵校园行》与《新闻袋袋裤》节目比较研究
        第四节 少儿娱乐类节目研究及功能研究
        一、少儿娱乐类节目的发展与作用
        二、少儿娱乐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非常小孩》节目为例
        三、《非常小孩》与《快乐大巴》节目比较研究
        第五节 少儿教育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教育类节目发展探究
        二、少儿教育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成长关注》节目为例
        三、《成长关注》与《幼儿缘》节目比较研究
        第六节 少儿服务类节目研究
        一、少儿服务类电视节目兴起与发展
        二、少儿服务类节目制作分析:以山东少儿《辣妈驾到》节目为例
        三、《辣妈驾到》与《非童小可》节目比较研究
    第三章 频道时代:少儿电视的绽放与中国少儿文化的重构
        第一节 少儿频道的建立与"频道时代"的到来
        一、余培侠与中国少儿频道的建立
        二、"频道时代"建立的政策因素与各地少儿频道的建立
        第二节 少儿频道的时代特征
        一、少儿频道的"公益性"
        二、"四级少儿频道"体制
        三、动漫播出平台与动漫产业
        四、传播平台更是教育平台
        第三节 频道时代中国儿童文化的重构
        一、儿童的缺失与"儿童本位"的艰难初现
        二、电视媒介实践中儿童权利的初步体现与成人权威的瓦解
        三、电视是儿童产生"自我认知"的助推器,赋予儿童更丰富的娱乐权与参与权
        四、频道时代电视媒介对儿童本位的确认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少儿电视的困境、机遇与未来
        第一节 中国少儿电视发展困境的深度分析:外部困境与内部因素
        一、政策环境:扶持与限制
        二、受众限制与发展道路的迷失
        三、来自内部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少儿电视的危机与机遇
        一、中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二、新媒体发展的影响
        三、新媒体发展对少儿的隐忧
        第三节 产业化——中国少儿电视发展的被动与主动
        一、中国电视产业化概述
        二、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曲折历程:理念的分歧与政策、体制的波动
        第四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的四个维度
        一、产业化的基石:少儿频道内部架构的重建
        二、产业化途径:少儿频道的品牌化发展
        三、产业化创新:少儿频道构建节目之外的产业格局
        四、产业化前沿:少儿频道的媒体融合
        第五节 中国少儿电视产业化案例讨论:山东少儿频道
        一、山东少儿频道的产业化概况
        二、山东少儿频道的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
        三、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与创新之一"品牌活动与儿童剧"
        四、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二:儿童教育产业
        五、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三:亲子服务产业
        六、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四:云端上的产业战略
        七、山东少儿频道产业布局之五:全面的电子商务产业
下篇
    1. 《中国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2. 《山东少儿电视大事年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服务生活 引导生活——编导生活类电视节目的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广播电视编导人员的艺术修养[J]. 祈立涛. 记者摇篮, 2022(01)
  • [2]中国电视舞蹈综艺的他鉴与本土化(2006-2020)[D]. 董爽.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家庭社会工作视角下调解类节目优化研究 ——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D]. 晏亚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1)
  • [4]谈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对电视节目质量的影响[J]. 孙银银. 声屏世界, 2020(05)
  • [5]生活体验类慢综艺的形态构成与价值呈现[D]. 林佳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微博的文化表达:藏族知识分子微博传播内容与行为研究[D]. 张璐.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广西卫视原创养生文化节目《百寿探秘》研究[D]. 梁茜. 广西大学, 2019(01)
  • [8]湖南卫视《新闻大求真》节目内容分析[D]. 张晶晶. 湖南大学, 2019(07)
  • [9]融媒体时代电视理论节目的传播研究 ——以江苏卫视《时代问答》栏目为例[D]. 苏燕云.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童年的“消逝”与“绽放” ——近30年中国少儿电视研究[D]. 张娣. 山东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服务生活,引导生活——生活类电视节目的写作和导演心得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