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练后论》

读苏轼《练后论》

一、读苏轼《留侯论》(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1](2021)在《苏轼传记文研究》文中指出

张琦[2](2021)在《高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华乐菲[3](2021)在《苏轼诗文教学价值研究》文中认为

阮彬[4](2020)在《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教学研究》文中指出苏轼的诗词文赋代表着宋代文学的最高峰,是历代学子的学习典范,经过岁月大浪淘沙,苏轼的经典作品历久弥新,他的作品被选入当前各个版本、各个学段的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所承载的多重价值内涵可见一斑。但对标新课标要求,笔者从教学实践中发现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至于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篇论文以不同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中苏轼诗歌、词作、散文的教学为系统研究的对象,分析各个版本苏轼作品的概况以及价值,通过与教师访谈、对学生问卷统计、在课堂现场观察、借阅相关教案及学生的相关练习等方式,尝试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个层面分析当前高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力求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立体地把握苏轼其人其作,提升学生的古代诗词文的鉴赏力,从苏轼其人其作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深化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本篇论文的绪论部分,从新课标的具体要求以及苏轼作品重要性出发,阐明了论文研究缘起及意义,明确了论文的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归纳整合了苏轼教学研究现状,为本文论文研究提供方向。第一章统计了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五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情况,分析了作品的体裁与题材,根据作品情况与课程标准阐明作品的意义。第二章通过调查分析,指出当前教学实践中,教师存在的备课不充分、解读不深入,教学过程重应试、轻人文,教学方法套路化、不灵活等问题,学生存在学习兴趣不高、自主了解不多,接受程度有限、情感共鸣不足,学习方式简单、感悟领会不深等问题。教师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者,是教学的推进者,学生学习的问题反映了教师教学的问题。第三章针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究了一些教师可作参考的教学策略:要提高苏轼作品的教学质量,首先教师需要提升自身素养,建议教师研学最新理论,开拓视野,加强知识储备,多角度了解苏轼,深入挖掘文本,提高鉴赏能力;其次教师需要明确苏轼作品的教学重点内容,包括掌握基础知识,感知语言层能指,把握诗文意象,体会现象层情思,挖掘审美意味,品味意蕴层的丰美;最后教师还需在苏轼作品教学过程中灵活使用不同教学方法,如专题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附录部分给出了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的问题以及《赤壁赋》的教学设计。

赵丽娟[5](2019)在《中学苏轼诗文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各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无论怎么改版,都选用了大量苏轼诗文。这些诗文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是他智慧的结晶。学习其诗文,中学生既能够积累文言知识,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又有助于养成文化素养。然而目前它的实际教学情况参差不齐。部分教师以高分为目的训练,固化了学生的思路,对于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没有让学生内化,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但破坏了苏轼诗文的美感,使得学生不能真正触及其中的文化内涵,也逐渐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基于此,当前主要的是要改善其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宋代文坛领袖,苏轼诗文具有很突出的艺术价值。苏诗达到了北宋诗歌的最高水平,苏词开创了一代豪放之词风,苏文“文道并重”,行文自然流畅。当前,学界针对苏轼的研究集中在其人生态度、思想境界、审美取向和文学成就等方面,而对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诗文教学进行研究的成果较少。研究中学苏轼诗文教学,不管是对于以后的苏轼研究还是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诗文的选文概况、苏轼诗文教学现状、提出适合苏轼诗文的教学策略。第一章分析苏轼诗文的选文概况。以部编版初中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基础,以苏教版、粤教版、鲁教版、北师大版等四个影响范围较大的教材为辅,从数量、体裁、题材等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学苏轼诗文的选文概况,为研究苏轼诗文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打下基础。第二章先分析苏轼诗文教学现状再从社会、老师、学生三个层面去探究其原因。社会层面:一方面,泛娱乐化的时代,人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诗文的经典性和严肃性受到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其诗文教学受到专家化解读的影响。教师层面:作为教学的主要参与者,要提高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避免教学模式化。学生层面:主要是综合考虑语文课程的学习、苏轼诗文、中学生的心理这三者的特性论述中学生会影响苏轼诗文教学的效果。第三章分析苏轼诗文的教学策略。通过一、二两章的分析,探究苏轼诗文的选文概况以及苏轼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第三章提出解决措施,即教学策略:首先是教师要提高古诗文素养,其次要明确苏轼诗文的教学内容,最后提出科学的教学策略。

蒋梦婷[6](2019)在《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北宋仁宗时期评论历史人物为中心的可独立成篇的史论散文为研究对象,北宋仁宗时期是宋代文化史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在士风、文风、制度、学术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一时期的人物史论文也呈现出转型期所特有的文化风貌。本论文对北宋仁宗朝的人物史论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释,拟对该类史论文所呈现出的特殊史评意识、史评方法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本论文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从文章独立性和所论对象是否为历史人物入手,本文研究对象是以议论历史人物为主旨且独立成篇的史论散文。其次,考察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研究现状,最后在归纳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时代特征。首先,分析了仁宗朝自天圣至庆历年间的两次科举改制提高了经史策论的地位,使文人士子的经史观念发生了改变,促使人物史论文开始大量出现。同时仁宗朝的科举取士继承并发展了宋初三朝不以家世门第取士的制度,使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一代大家登上文坛,更进一步促进了人物史论文的繁荣。其次,北宋台谏制度在仁宗朝发展成熟并达到全盛,使议论批判精神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流,为人物史论文在仁宗朝的发展打造了十分良好的谏言环境。紧接着分析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文化环境,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高涨以及禅悦之风的盛行使议论怀疑、实用创造的宋学反传统精神渗入古文创作中,由此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人物史论文。最后,仁宗朝重塑了具有儒家传统道德观念的士大夫人格,使浇薄浮靡的士风文风一变而为自信冷静,促进了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大量出现。第二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内容。从人物史论文中涉及历史人物的身份特征入手,指出这些历史人物主要包括帝王、将相谋士和以某一学说影响后世的文士三类,帝王类的人物史论文主要是评论君主的个人品性和治国之道,以诫勉后世君王;将相谋士类人物史论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重评名臣的忠贤,一类是为小人物正名;文史类人物史论文主要关注文士的圣人之道和人性论说。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分类总结出,仁宗朝人物史论文中唐朝和先秦时期历史人物受关注的程度最高。第三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艺术特征。九十五篇仁宗朝人物史论文大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独特风貌:一是立意求新求奇;二是章法严谨有序;三是求真求实的论辩风格;四是语言平实准确。第四章主要论述北宋仁宗朝的人物史论文对仁宗朝以后的宋代人物史论文的两方面影响,一是以正统之史教导后世之人为臣为子的史学观念,二是文本创作上追求立意求新求奇、注重开篇起势。

王姝[7](2019)在《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各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苏轼作品,但是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和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割裂了苏轼作品的内在联系,泛化了苏轼作品教学,学生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苏轼作品的特点、从苏轼生平经历的角度深刻体会苏轼的人格品质及其作品的精神内涵。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专题学习,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鉴于此,笔者将专题教学应用于苏轼作品教学,针对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展开理论及实践层面的深入研究,探索符合新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方案,力求创新苏轼作品教学,为语文教师开展专题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思辨总结法等方法,首先对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进行了定义,将其与语文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苏轼作品群文阅读教学、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等相关观念进行辨析,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确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概念范畴,在此基础上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分析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特点,追溯其在文本阅读和教育教学层面的理论渊源;接着,通过分析现有的苏轼专题教学案例,总结出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实施原则和实施策略,在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结合新版课程标准和高中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水平具体设计分为“走近苏轼”“品味苏轼”“解读苏轼”“对话苏轼”四个阶段的苏轼专题教学;最后,运用思辨总结法对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实践展开理性思考,指出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挑战以及对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促进意义,从而帮助师生更为全面地认识苏轼专题教学对于未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李制[8](2018)在《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苏轼在梳理宋前艺术史的基础上,思考北宋文学、美术、音乐等门类艺术及其关系的具体问题,逐渐建构起“瞻前顾后”“左顾右盼”的艺术思想体系;苏轼文图关系理论是在其艺术思想体系之下,围绕文学与美术两种门类而论。苏轼之所以要思考艺术问题,有其现实的考量。在他看来,诗、文、书发展到北宋,总体已呈“衰颓”之势,绘画则是“微有俗气”。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挖掘和借鉴宋前典范:北宋的诗、文、书、画,各应以杜甫、韩愈、颜真卿、吴道子为典范,向着“触类而长”的方向发展;在融通诗画方面,他奉王维“诗画互有”的作品为典范。“诗画本一律”和“士人画”的提出,从理论上打通诗、文、画等门类,并在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实践之中不断得以充实,成为影响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论点。探讨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应在宋代艺术发展进程之中去体会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方式,亦即体会其论艺逻辑。细读苏轼论艺诗文,发现他在思考北宋艺术现象时注重梳理宋前艺术史,从而形成了“集大成”而“出新意”的艺术发展观,文图关系的重要论点往往内蕴着这样的艺术发展观。苏轼提出文图关系论点的文本,多为题跋诗文;他创作题跋诗文的缘由,有时是交游酬唱的需要,有时是对其所游访名胜的记述,因此,“游于艺”成为他思考和阐述艺术问题的起点。应指出,苏轼的交游、游访虽然源于孔子,但又融汇了庄学之游,是对艺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苏轼论艺诗文在描述作品的基础上,往往有所议论,文图关系诸论点即由议论生发而来。他在品评、议论所见作品时所用的语汇——如提出“诗画本一律”时所用的“赋诗”,又如提出士人画时所用的“天下马”——往往是文学传统、哲学传统之中的典故:“赋诗”是对先秦“赋诗断章”的继创,内蕴了诗、画创作固然应该有所依据,但更应超越所据的思想;“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是用《庄子·徐无鬼》和《庄子·马蹄》中的语典,从而将绘画对“似”“真”“神”的追求归结到呈现物象的“自然天真”。这些典故对理解相关论点的意涵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具体论点的探讨,最终可以聚焦于苏轼“用事当以故为新”的用典方式。考察苏轼“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的实践,发现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依据真实物象,而又有所超越的艺术创作。“诗中有画”的画面感,多是在审美空间之中对物象做多层次描述。审美空间的营造,有时是源于苏轼眼前实景,如《赤壁赋》的“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时是源于他想象中的虚景,如《书临皋亭》的“白云左缭,清江右洄”;有时则是源于文学典故,如《后赤壁赋》的“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画中有诗”的诗意,则体现于笔墨造型对文学意象的视觉传达上。传为苏轼所作的《枯木怪石图》,以“枯木”造型引涉若干诗赋和题跋,而将视觉图像的意义与《诗经》《庄子》的诗学传统和哲学传统建构起内在联系;由苏文而生的历代赤壁图,因文取象,其中,各家对“鹤”的呈现和再释,也勾连《诗经》传统和易学思想,体现了主客、时空、意境的融合。苏轼依托宋前典范,以“用事当以故为新”的方式将自己的论述和实践沉浸于艺术传统之中。因此,其文图关系论点既因具备了艺术史的内在逻辑关联而成为中国画的“基因”;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星散、含混的表征。这对后人的接受造成一定程度的困扰:一方面,后世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往往绕不开苏轼的作品和论点,甚至出现直接套用、化用其论艺言语的情形;另一方面,后人对其“诗画本一律”“士人画”等经典论述的探讨,也曾出现因不熟悉苏轼所用之典故而造成误读的情形。综合地看,苏轼艺论对中国艺术发展产生较深远的影响,它上承宋前艺术传统,下启宋后诗、书、画三绝的经典形态,在历时性和融通门类两个层面把握了艺术共性,因而可以说其文图关系理论已超脱出具体的艺术现象而进入艺术规律的层面。

周颖[9](2017)在《王世贞年谱长编》文中研究说明年谱长编作爲近代兴起的一种编年纪史体例,兼纪事、纪人於一。其脱胎於传统年谱,又是年谱体式的补充,有其自身的优长。年谱长编容纳更多史料,记述更重大事、要事,显示细节,更适合记述历史贡献较大、影响深远且生平经历较复杂的谱主。故而,年谱长编较之年谱,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近三十年来,年谱长编编撰已呈蔚然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倾向:对谱主生平活动的考察视域进一步扩展,观照焦点愈加多元,且重视以微观视角考察谱主的心路历程、梳理其思想发展脉络,愈来愈成爲介於年谱与传记之间的一种研究体式。鉴於王世贞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学、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年谱因自身体例的限制,已不能适应研究的需要。而王世贞文献大量而系统的整理与众多发现,以及王氏研究的日益全面深入,不仅需要有一部王世贞年谱长编,且在客观上也具备了编撰年谱长编的文献条件。故笔者效此前以博士论文作年谱长编之例,基於尚无王世贞年谱长编之实,尝试以《王世贞年谱长编》爲此论文题目。论文是第一部以王世贞爲观照对象的年谱长编。在此前年谱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丰富、详实的文献资料,注重突出谱主一生中的几大变化,揭示其生平变化的事实与形成原因,并力求展现其性格、情绪与文学思想观念演变的过程,以事理史,不乏己见。论文主要贡献与价值如下:第一,填漏补缺,增补许多可信文献。论文所涉及的文献,来自海内外相关的大小图书馆,卷帙数以千计,囊括王世贞个人撰着、相关明人文集、史籍、方志、谱牒、笔记、今人论文论着等诸多门类。其史料之广之富,远远超越前代年谱,增补了许多宝贵文献。在文献选择上,论文对同一着述的不同版本进行比对,一般选用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善本,并予以校勘;主要参考文献规定了底本、校本和参校本。论文还对史料进行了严格甄别与取舍。所徵引文献一般选用第一手、年代较早的材料,以保证可信度。凭藉丰赡详实的史料,论文在纪事过程中填空补阙,考疑正误,弥补了以往年谱因史料缺乏而造成的种种缺憾。第二,以事理史,凸显重点,隐现一己之见。论文注重考察事件之间的关联,使得对王世贞生平行实的记述形成一个连贯的、流动的、变化的网络,以期最大限度地还原谱主的生活原貌。在全面总结王世贞生平活动与性情变化的基础上,将其人生轨迹概括爲七变。嘉靖二十六年少年及第,是爲一变。居郎署九载,以暇与同道友朋致力文事,意气风发,慷慨任事,不避权路。嘉靖三十五年十月,出爲青州宪副,是爲二变。嗣後三载,执政地方,历练政术。然以父位高招忌,时怀避祸之心。嘉靖三十八年五月,突罹父祸,解官赴难,是爲三变。尔後滞京二载,历尽艰难,隐忍求生,惊惧忧愤,其情不复慷慨。嘉靖三十九年十月父以冤终,扶丧南归,是爲四变。从此幽居七年,忧郁惨痛,心性大变,摧刚爲柔。隆庆改元,伏阙申父冤,境况始转,是爲五变。自隆庆二年至万历六年冬,复起出仕,转历多职,数遭弹劾。於坎坷跌宕之中,其性愈柔和。万历六年冬再诏归籍後,愈灰心仕路,八年拜师学道,皈依恬澹,是爲六变。自此七载,专事修行,以逃乎世事。自万历十五年冬,起南京兵部,宦途渐达,至於八座,然心游於仕宦之外,淡泊世味,惟求恬澹以终,是爲七变。由此七变,可将其一生分爲八个时期:早岁,郎署,青州,父难,幽居、再起,学道,晚岁。同时,论文圈定王世贞生平活动的重心领域,聚焦其文学活动与史学成就,给予更细密的考察力度,并着重记述对其人生影响至深的大事、要事,尤其突出嘉靖三十九年父难与万历六年再诏归里二事,以之作爲王世贞人生分野的两大标志。第三,较系统、全面地梳理了王世贞文学创作与思想的演进脉络。此前,人们对王世贞一生的创作过程与思想变化情况说法不一,甚至有较大分歧。笔者在逐年考察、爬梳其文学活动文献的过程中,认爲其生平创作和文学思想可分爲四个阶段:嘉靖十九年至嘉靖二十七年冬,创作初起,所持尚无定论,乃起步与初始阶段;嘉靖二十八年至嘉靖三十七年,全面师法古典诗文典范,乃专意复古阶段;嘉靖三十八年至万历四年秋,求新求变而不废格调,乃探索与嬗变阶段;万历四年冬至万历十八年逝世,虽仍未失复古意,然创作渐洗模拟之态,臻於纯熟,文学思想兼容并包,调和诸家,自成体系,是爲成熟与定型阶段。第四,完善年谱长编体例的一点尝试。年谱长编自诞生以来,其体例仍处在发展、完善中。论文既恪守年谱长编写作的一般定则,又根据行文需要给予适当增益,使之更加完备。主要表现:以谱主人生中两件大事与八个分期爲据,论文正文结构分爲上、中、下三编及八卷;每年纪事之前设置提要,简述一年的要事及影响;正文之下设置按语,或剖析事件本质,或揭示事件原委,或评论谱主思想。论文的写作,不仅是对王世贞生平行实资料的一次补充与总结,也是对年谱长编体例的一次尝试性的丰富与完善。

傅绍万[10](2017)在《苏轼的智与愚》文中认为苏轼是个智者。他的智,在于能忍,在忍耐中等待时机。苏轼又有他愚的一面,他的愚,是愚忠,以一个忠字,削足适履,评价历史人物。宋仁宗嘉佑六年,苏轼在应制科考试时所上的《进论》中,有一篇《留侯论》,主要观点是,刘邦之所以成功是"能忍",项羽之所以失败是"不能忍",项羽不能忍,所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刘邦能忍,养其全锋而待其弊。刘邦

二、读苏轼《留侯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苏轼《留侯论》(论文提纲范文)

(4)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概况与意义
    一、高中教材苏轼作品概况
        (一) 苏轼作品体裁概况
        (二) 苏轼作品题材概况
    二、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教学意义
        (一) 传承优秀文化,突出人文教育
        (二) 丰富审美体验,提升艺术鉴赏力
        (三) 示范诗文典范,提升写作创造力
第二章 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教师教学现状
        (一) 备课不充分,解读不深入
        (二) 教学过程重应试,轻人文
        (三) 教学方法套路化,不灵活
    二、学生学习现状
        (一) 学习兴趣不高,自主了解不多
        (二) 接受程度有限,情感共鸣不足
        (三) 学习方式简单,感悟领会不深
第三章 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教学策略探究
    一、提升教师素养
        (一) 研学最新理论,开拓教师视野
        (二) 加强知识储备,多角度了解苏轼
        (三) 深入挖掘文本,提高鉴赏能力
    二、明确教学重点
        (一) 掌握基础知识,感知语言层能指
        (二) 把握诗文意象,体会现象层情思
        (三) 挖掘审美意味,品味意蕴层的丰美
    三、活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 专题教学法
        (二) 翻转课堂教学法
        (三) 情景教学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二: 教师访谈问题
    附录三: 《赤壁赋教学设计》
致谢

(5)中学苏轼诗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起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访谈法
        3.作品研读法
        4.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中学苏轼诗文选文概况
    第一节 苏轼诗文数量分析
    第二节 苏轼诗文体裁分析
    第三节 苏轼诗文题材分析
第二章 中学苏轼诗文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学苏轼诗文教学现状
        一、地方文化内涵了解不足
        二、教学目标不尽合理
        三、教学过程相对模式化
    第二节 中学苏轼诗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
        二、教师层面
        三、学生层面
第三章 中学苏轼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第一节 教师要提高古文素养
        一、不断学习鉴赏古诗文的理论知识
        二、了解各地方文化特征对苏轼的影响
        三、研读苏轼诗文
    第二节 明确中学苏轼诗文的教学内容
        一、基础知识内容
        二、精神内涵
        三、审美态度
    第三节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二、置身意境,缘景明情
        三、抓住形象,深入会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附录(二):中学教材中所选编的苏轼诗文
致谢
作者简介

(6)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北宋史论文的整体研究
        (二)北宋人物史论文的个案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仁宗朝政治背景
        一、科举改革
        二、台谏制度
    第二节 仁宗朝文化背景
        一、儒学复兴
        二、禅宗思想
    第三节 仁宗朝士风的转变
        一、士大夫人格的重塑
        二、积极向上士风的确立
第二章 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内容
    第一节 对帝王的诫勉
        一、评论帝王的品性以为鉴戒
        二、评论帝王的治国之道以为参考
    第二节 辨析将相谋士的忠贤
        一、对名臣忠贤的重评
        二、为小人物正名
    第三节 学术思想的阐释
        一、关注文士的圣人之道
        二、关注文士的人性论说
第三章 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立意求新求奇
        一、对前人成说的翻案
        二、立论异于时人
    第二节 章法严谨有序
        一、篇幅短小
        二、开篇起势
    第三节 风格求真求实
        一、发扬秉笔实录精神
        二、考据史实细致入微
    第四节 语言平易准确
        一、平易而内蕴骨力
        二、准确而富有深度
第四章 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的影响
    第一节 史学观的影响
    第二节 文本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创作简况一览表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概念
        二、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方面
        二、教学方式方面
        三、教学过程方面
    第三节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理论指导
        一、视域融合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多元智力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实施研究
    第一节 实施原则:着眼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一、适应性原则
        二、以小见大原则
        三、探究性原则
        四、面向全体与兼顾个体原则
    第二节 实施策略:多样化的教学途径
        一、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
        二、教学平台建构:线上线下一体
        三、教学方法选择:读写共生
        四、教学活动设计:专题交流与研讨
    第三节 实施步骤:概览—精读—深研—展示
        一、第一阶段: 走近苏轼
        二、第二阶段: 品味苏轼
        三、第三阶段: 解读苏轼
        四、第四阶段: 对话苏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的理性思考
    第一节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教师的挑战及意义
        一、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教师的挑战
        二、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教师的意义
    第二节 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学生的挑战及意义
        一、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学生的挑战
        二、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对学生的意义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方法
    二、概念界定
    三、重点、难点、创新点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游艺与融通:苏轼艺论的生发机制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时代背景述要
        一、“右文偃革”:士人游艺的时代
        二、“宋型文化”:孕育新变的时代
        三、“诗画互有”:文图切近的时代
    第二节 游艺:苏轼艺论的起与发
        一、游艺:苏轼艺论的起点
        二、批评:苏轼艺论的生发机制
        三、苏轼论艺方式及其阐述艺术思想的文体
    第三节 融通:苏轼艺论的思想渊源
        一、一种由点及面的论述:儒释道融通与苏轼艺论中的言意关系
        二、儒家思想的融入:“辞达”与言意关系
        三、庄学传统的完善:“物化”与言意关系
        四、释家观念的交织:“美在咸酸之外”
    小结
第二章 艺术史视野:苏轼论艺的纵横坐标
    第一节 艺术发展进程中的苏轼艺术思想
        一、苏轼对宋前艺术发展历程的把握:“备矣”“毕矣”
        二、“天下之能事毕矣”发微:基于苏氏易学思想
        三、苏氏易学与苏轼对宋代书法艺术发展进程的判断:“变态”与“衰绝”
    第二节 苏轼的艺术发展观
        一、苏轼对宋代门类艺术发展进程的判断:诗文画之衰
        二、苏轼的艺术发展观:集大成而出新意
    第三节 苏轼的应对之策:融通门类
        一、美的问题与苏轼的创变:门类的“衰弊”与融通
        二、历史准备与苏轼录述:媒材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关于文图关系主要论点
    第一节 诗画互有
        一、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图像建构
        二、苏轼的绘画题跋及其所蕴画面感
        三、画面建构中的用典:以赤壁文章的图像性为例
    第二节 诗画一律
        一、诗画一律概述
        二、诗画一律发微:“赋诗”
        三、诗画一律发微:“诗人”
        四、超越限定的诗画一律
    第三节 士人画
        一、“天下马”发微:从《潇湘晚景图》到士人画
        二、宋迪画作与士人画趣味
        三、“意气所到”与逸格
    小结
第四章 苏轼文图关系理论下的艺术实践
    第一节 《枯木怪石图》:蕴于图像中的文学传统
        一、苏轼创作“木石图”的状态
        二、《枯木怪石图》的图像分析
        三、《枯木怪石图》中的文图关系
    第二节 赤壁二赋:蕴于文学中的画面感
        一、赤壁二赋的图像性
        二、历代赤壁图举要
        三、鹤鸣:图像对文学意象所蕴顷刻的呈现
    第三节 苏轼诗书画乐并举的实践
        一、文学与音乐“必有真同”:苏轼乐论中的士人意趣与融通精神
        二、诗书画融通中的音乐介入
        三、苏轼乐论中的艺术史观
    小结
第五章 苏轼文图关系理论的影响
    第一节 作为艺术传统的苏轼艺术思想
        一、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根本原因
        二、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主要论点
        三、苏轼文图关系理论影响后世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对宋代的影响
        一、苏轼艺术思想对宋徽宗及其画学的影响
        二、对苏门的影响
        三、宋人的异议
    第三节 对宋后艺苑的影响
        一、元人的充实:钱选、赵孟頫、倪瓒
        二、明人的进一步探讨:董其昌
        三、清人的继创:石涛、黄钺
    小结
结论
    一、起于游艺的文图关系理论
    二、成于艺术史犀照中的文图关系理论
    三、文图关系理论三论点及其关系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二 《画水记》所蕴的苏轼论艺逻辑:游艺、批评、融通、艺术史视野
    附录三 苏轼“诗画互有”特例:“可以观”的《晚眺》诗
    附表一 欧阳修、三苏诗文中的“士人”
    附表二 “前后赤壁赋”中的语象
    附表三 苏轼画目辑录表
    附表四《全宋笔记》所涉“一律”辑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王世贞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二、编撰凡例
三、必要插图
    插图一:王世贞影身像
    插图二:相关区域历史地理图
四、王世贞家世情况
    (一)王世贞家族世系
        1、王氏受姓以来世系
        2、鄞江琅琊王氏世系
        3、昆山(太仓)琅琊王氏支脉
    (二)王世贞家世考述
五、年谱长编主体内容
    上编
        卷之一(早岁)
        明嘉靖五年丙戌(1526 年)一岁
        嘉靖六年丁亥(1527 年)二岁
        嘉靖七年戊子(1528 年)三岁
        嘉靖八年己丑(1528 年)四岁
        嘉靖九年庚寅(1530 年)五岁
        嘉靖十年辛卯(1531 年)六岁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 年)七岁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 年)八岁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 年)九岁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 年)十岁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 年)十一岁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 年)十二岁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 年)十三岁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 年)十四岁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 年)十五岁
        嘉靖二十年辛丑(1541 年)十六岁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 年)十七岁
        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 年)十八岁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年)十九岁
        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 年)二十岁
        嘉靖二十五年丙午(1546 年)二十一岁
        卷之二(郎署)
        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 年)二十二岁
        嘉靖二十七年戊申(1548 年)二十三岁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1549 年)二十四岁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年)二十五岁
        嘉靖三十年辛亥(1551)二十六岁
        嘉靖三十一年壬子(1552 年)二十七岁
        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年)二十八岁
        嘉靖三十三年甲寅(1554 年)二十九岁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年)三十岁
        嘉靖三十五年丙辰(1556 年)三十一岁
        卷之三(青州)
        嘉靖三十六年丁巳(1557 年)三十二岁
        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 年)三十三岁
        卷之四(父难)
        嘉靖三十八年己未(1559 年)三十四岁
        嘉靖三十九年庚申(1560 年)三十五岁
    中编
        卷之五(幽居)
        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 年)三十六岁
        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 年)三十七岁
        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 年)三十八岁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 年)三十九岁
        嘉靖四十四年乙丑(1565 年)四十岁
        嘉靖四十五年丙寅(1566 年)四十一岁
        卷之六(再起)
        隆庆元年丁卯(1567 年)四十二岁
        隆庆二年戊辰(1568 年)四十三岁
        隆庆三年己巳(1569 年)四十四岁
        隆庆四年庚午(1570 年)四十五岁
        隆庆五年辛未(1571 年)四十六岁
        隆庆六年壬申(1572 年)四十七岁
        万历元年癸酉(1573 年)四十八岁
        万历二年甲戌(1574 年)四十九岁
        万历三年乙亥(1575 年)五十岁
        万历四年丙子(1576 年)五十一岁
        万历五年丁丑(1557 年)五十二岁
        万历六年戊寅(1578 年)五十三岁
    下编
        卷之七(学道)
        万历七年己卯(1579 年)五十四岁
        万历八年庚辰(1580 年)五十五岁
        万历九年辛巳(1581 年)五十六岁
        万历十年壬午(1582 年)五十七岁
        万历十一年癸未(1583 年)五十八岁
        万历十二年甲申(1584 年)五十九岁
        万历十三年乙酉(1585 年)六十岁
        万历十四年丙戌(1586 年)六十一岁
        万历十五年丁亥(1587 年)六十二岁
        卷之八(晚岁)
        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 年)六十三岁
        万历十七年己丑(1589 年)六十四岁
        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 年)六十五岁
六、结语
七、主要参考书目
八、附録
    附録一:王世贞着作简目
        (一)着述类
        (二)选编类
        (三)评点类
        (四)存目类
        (五)存疑类
    附録二:生平行实之重要文献
    附録三:五子文献
九、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四、读苏轼《留侯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苏轼传记文研究[D]. 王锐.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高中语文苏轼作品教学研究[D]. 张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苏轼诗文教学价值研究[D]. 华乐菲.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高中语文教材苏轼作品教学研究[D]. 阮彬.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5]中学苏轼诗文教学研究[D]. 赵丽娟. 黄冈师范学院, 2019(09)
  • [6]北宋仁宗朝人物史论文研究[D]. 蒋梦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19(08)
  • [7]高中语文苏轼专题教学研究[D]. 王姝. 苏州大学, 2019(04)
  • [8]苏轼艺术思想中的文图关系研究[D]. 李制. 东南大学, 2018(05)
  • [9]王世贞年谱长编[D]. 周颖.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10]苏轼的智与愚[J]. 傅绍万. 人生与伴侣, 2017(34)

标签:;  ;  ;  ;  ;  

读苏轼《练后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