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讨论信息技术课

师生讨论信息技术课

一、师生共议信息技术课(论文文献综述)

修南[1](2021)在《高职院校线上“金课”建设思想理路与改进策略——基于数字原住民视角》文中提出面对以数字原住民为特征的新时代高职学生,需要重新理顺线上"金课"的理念,遵循数字原住民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以碎片与趣味为理论基点,以通达与开放为核心内容,以创新与交互为发生机理,以服务与评价为效果表征。通过推动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制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生态环境,重新设计教学活动,深化研究不断完善等方式改进高职院校线上"金课"建设的质量,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谢果珍[2](2021)在《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文中提出文章根据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之间的基础差异大等教学之困,分析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优化教学的策略:突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自信心;打造"有趣、有得、有思"的课堂;以"项目任务+共同目标"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明确"探究生疑—交流讨论—深度析疑—释疑"步骤,突破重难点,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陈倩[3](2021)在《小学童话群文阅读任务单设计研究》文中指出

苗娟[4](2021)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行为、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导向”,这就需要实现教学合一,构建师生共同体。依照新课标,本研究尝试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并探讨其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以达到过程及结果并重的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本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本研究尝试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分为四阶六段:第一阶课前任务,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段:“分析学情,布置任务,明确目的,抓住重点”。第二阶是课堂任务:第二段“情境创设,问题导入”。第三段“自主探究,合作解疑”,第四段“展示交流,精讲点拨”。第三阶达标任务,即为教学过程的第五段“达标练习,拓展提高”。第四阶课后任务,即第六段“练习巩固,搜集资料”。然后,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设计了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所有课时教学案例。并对山东枣庄某高中2020级新入学的8个班级,共计354名学生,通过前期问卷调查,结合中考成绩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1、2、5、6四个班(170人)差异性不显着,因此选取这4个班级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其中1、2、5班作为实验班,6班作为对照班。最后,经过1学期的教学实践,于2021年1月,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和联考成绩统计学分析。实验班在生物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三个方面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与对照班差异显着;实验班调查问卷的三个方面赋分平均值、联考成绩统计学分析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实践证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通过具体任务实践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即采用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对知识点的把握以及灵活运用能力,突出了学与导的统一,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

刘坤[5](2020)在《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文中提出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国际工程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不断迭代创新,新工科成为在内涵意义上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最前沿和新方向。系统深入推进新工科教育,是一项需要协同历史与当代、国际与国内、教育内外部等诸般关系的复杂治理课题。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着眼于推进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课题,立足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现状和关键问题,将现代治理理论引入新工科教育研究,基于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等,综合运用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等量化研究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立体式对全球范围内的工程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进行系统考察,深刻剖析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价值结构,对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逐一进行分析,提出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与标准。基于质性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宏中观理论建构、量化研究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案例考察分析,构建了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基本框架。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揭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基于扎根理论方法,自下而上地建构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混合动力模型,提出价值结构、治理主体、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等共同推动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基本框架是结构层面的边界安排,体系是其在功能上的集合和体现,二者最终通过治理模式发挥治理效能。2.明晰了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提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及其理论模型。提出新工科教育是工程教育的“新范式”,其内涵、内容比名字和时间更重要,解答理论困惑。明确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是一个意义系统,是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元问题,其价值内核是“与未来合作”。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终极目标、内部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与外部的互动关系。3.划定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构建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为破解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实践难题,明确了包括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企业)等在内的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构成,明确了各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工科教育治理各主体多元共治、协同互动的关系互动模式。4.提出了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划分的基本维度标准,明确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独特的治理特征和国际地位。以全球内涵意义上实质等效的“新工科运动”为背景,提出价值理念、培养模式、治理机制和治理效能等划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四维度标准。基于此,系统界定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将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界定为世界新工科教育治理四大体系之一。5.提取了新工科教育“教”与“学”两侧的关键治理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建构了信息增益IG、对称不确定性SU、信息增益比GR、卡方独立性检验、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系列模型,提取到以家国情怀为引领的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要素和以道德伦理立基的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框架要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府主导—科教自主—产业驱动”模式并呈现为“三五四二”框架。以上研究,从理论上明晰了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来源,为未来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建构提供了基本向度和理论框架;从实践上为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找到了基本支撑点和实施路径。

戴甜甜[6](2020)在《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青少年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国未成年网民比例逐年攀升,针对未成年网民遭遇的多元化网络风险问题,研究以媒介素养的理论视角聚焦广州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教育情况对构建个体网络安全的作用和效果,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实证探析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因素,为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提供意见和建议。研究调查发现,网络素养教育会积极作用于青少年建构网络安全主体性,主要体现在青少年接受网络素养教育的时间越长,对课程的认可度越高,网络安全的认知水平越高,防范网络风险行为的自主性越强。而青少年通过网络素养教育建构的网络安全认知主体性又会增强预防网络风险行为、提升网络体验感的积极效果,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产生齿轮效应,不断提升青少年的网络安全主体性。因而,学校教育要重视培育青少年的网络素养,在网络安全认知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并根据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和上网的阶段性特点,建构一体化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父母在家也要合理指导孩子上网,做网络素养培育的第一位“老师”。此外,保障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环境还需在网络治理层面完善社会立法工作,积极发挥专业媒体的引导作用,形成社会资源网络化的媒介教育体系。

代正红[7](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经济生活》为例》文中认为走进新时代,学生要新,教学方法必须新。伴随新一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不断延伸和发展,议题式教学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从重学科课程转变为着力打造活动课程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理论上可以丰富相关设计与思路,提供有益参考,在实践上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第一,通过文献法梳理议题式教学的相关研究,把握其内涵、特征及与问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和议题式中心教学的辩证关系,并用建构主义理论、对话教学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论证议题式教学的科学性;第二,阐述其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证实议题式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教学主体发展的必然要求,最新教学理念、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和教师的积极探索为其真实落地提高可行性;第三,用问卷调查法了解教师实践议题式教学的情况及学生对其的感知,找出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对其认识不足、困境复杂和学生的参与不高,并进行原因分析,如议题式教学内涵和外延较复杂,教师认知不够深入、教师职业倦怠及学校不够重视,导致对其兴趣不高和学生个人素质与学习习惯间接影响其实施等;最后,用《经济生活》的具体案例分析议题式教学设计原则,如科学性、思辨性、生活性、结构性和情境性,论述设计方法,可依据素养目标细化议题、精选主题化、序列化、综合化的情境、运用逆向思维设计教学活动和多维度评价教学;并以《企业的经营》为例,按照议题选择-议题设计-议题实施-议题评价的步骤进行探究,为后继发展和完善议题式教学提供相应策略。总之,本文旨在一个新的视角,从课标到教材,从理念到实践的一个较全面的探讨,用亲身体验和最真实的数据来论证把学科知识与活动相结合,发挥议题式教学的独特功能。

刘迪[8](2020)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立德树人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新变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课程的实施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及长远发展,引导学生在活动的参与和自主辨析的思考中体会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在实践的感悟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议题式教学作为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值得每位政治教师深入地探究。本文共有五章内容,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第二章:议题式教学概述。首先界定议题式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应用原则,接下来介绍本文的理论研究基础,并阐述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价值。第三章: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通过对辽宁省S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观察及结合部分高中一线政治教师的访谈进行分析,揭露出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探寻了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原因,为下一章研究策略提供重要依据。第四章: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策略。依据第三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开拓新视野,围绕议题式教学的实施步骤,提出一些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的改进策略,旨在帮助和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高效实施议题式教学建言献策。第五章: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应用。以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例,从教学基础情况和课堂教学过程实录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并就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为政治教师提供一个有效议题式教学的典型课例,引导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正确应用议题式教学。

张亦驰[9](2020)在《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成为语文研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具有奠基性、整合性、实践力、迁移力等特征,这与具有高阶思维、重视体验、力求整合、关注生成的深度学习有着彼此的契合性。因此,深度学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其在基础教育界发展的具体表征便是:中小学一线教师越来越关注“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阅读场域营造。鉴于此,笔者开展了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以期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成学生的持续发展,回应阅读教学改革。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笔者着重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及意义,并简要概述了研究方法。正文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阐释了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特点、相关辨析、理论基础及设计框架;第二章运用调查分析法——教师层面的访谈法、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法,了解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归纳阐释其中的优势价值,比较分析其所暴露的问题,并且推理论证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章运用课例分析法和模型建构法,针对调查访谈暴露的三大问题提出对应的教学改进建议。通过现状分析,本文发现:针对零碎的、面面俱到的问题,可以开展专题式阅读教学,专题式阅读教学具有统整、聚焦的特点,它以生为本,确定专题方向,环环相扣,做好研前准备,多重浓缩,彰显共研成果;针对阅读教学中的公共性的理性分析,可以重视体验式阅读教学,体验式阅读教学具有个性体验的特点,它以情境为契点,唤醒学生经验,以活动为载体,经纬阅读课堂,以诵读为红线,形成情感流动;针对肤浅、单一的思维训练问题,可以推进思辨性阅读教学,思辨性阅读教学具有深度思考的特点,它质疑文本,确定问题,分析论证,交流观点,辩驳评估,完善观点。鉴于第一章的相关判据,长远来看,以上的教学改进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意义体系、提升高阶思维品质,还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持续发展,最终实现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尹燕[10](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多地培育学生具备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迫切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亦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向。而以议题为载体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是培育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桥梁,也是近年来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议题式教学”的提出是基于我国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广泛实践和积极应对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革新的一项理论与实践创新。本研究旨在立足于当前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在充分吸纳《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础上,积极探寻适应教学要求和师生发展的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全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总结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概述议题式教学的内涵界定及现实必要性。本部分首先对议题式教学的内涵进行界定,分析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点,然后从适应教学改革需要、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促进教学主体发展以及提高教学实效性五个方面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现实必要性。第三章分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首先,设计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与运用的调查问卷并进行调查;其次,根据数据反馈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所取得的成效;再次,精准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积极探寻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所在。第四章阐述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化策略。本部分在找出问题、究其原因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寻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其一,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其二,教师要通过强化理论学习与交流研讨提高自身对议题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认知;其三,要准确把握议题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其四,从精选议题、呈现议题、讨论议题、践行议题四个方面科学设计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其五,合理确定议题式教学的评价机制。通过以上五个方面来探讨优化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以进一步保障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

二、师生共议信息技术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师生共议信息技术课(论文提纲范文)

(1)高职院校线上“金课”建设思想理路与改进策略——基于数字原住民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原住民的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数字原住民的本质内涵
    (二)数字原住民的基本特征
        1. 对新技术的高度依赖性
        2. 人机互动的密切联系性
        3. 生活方式的极度自由化
        4. 社会交往的个性化疏离
        5. 任务处理的多元协同性
二、高职院校线上“金课”建设的思想理路
    (一)碎片与趣味:线上“金课”建设的理论基点
    (二)通达与开放:线上“金课”建设的核心内容
    (三)创新与交互:线上“金课”建设的发生机理
    (四)服务与评价:线上“金课”建设的效果表征
三、高职院校线上“金课”建设的改进策略
    (一)转变线上“金课”的教学理念与方式
    (二)探索一体化的线上“金课”教学模式
    (三)创新线上“金课”的教学生态环境
    (四)重新设计线上“金课”的教学活动
    (五)加强研究不断完善线上“金课”建设

(4)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研究的目的
        1.2.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2.1 有利于促进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
        1.2.2.2 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1.2.2.3 有利于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3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1.3.1 国外研究及现状
        1.3.2 国内研究及现状
    1.4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4.1 相关概念
        1.4.2 理论基础
    1.5 选题研究的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调查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教育实验法
第二章 高中生物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内涵
    2.2 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2.3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生物学课堂教学结构
        2.3.1 模式流程
        2.3.2 模式结构
        2.3.2.1 第一阶:课前任务
        2.3.2.2 第二阶:课堂任务
        2.3.2.3 第三阶:达标任务
        2.3.2.4 第四阶:课后任务
        2.3.3 主要特点
        2.3.3.1 注重实用性
        2.3.3.2 注重教学过程的探究性
        2.3.3.3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3.3.4 注重师生互动方式的多边性
第三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3.1 实践研究工具的选择
        3.1.1 调查问卷
        3.1.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1.1.2 调查问卷的分析
        3.1.2 试卷成绩分析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3.2.1 前测成绩分析
        3.2.1.1 描述性分析
        3.2.1.2 单因素方差分析
        3.2.1.3 多重比较分析
        3.2.2 前测调查问卷分析
        3.2.2.1 维度一:高中生物学学习兴趣
        3.2.2.2 维度二:高中生物学学习态度
        3.2.2.3 维度三:高中生物学学习习惯
        3.2.2.4 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3.2.2.5 调查问卷多重比较
        3.2.3 研究对象的确定
    3.3 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3.3.1 教学典例
        3.3.1.1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设计
        3.3.1.2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课时设计
        3.3.1.3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1》课时设计
        3.3.1.4 《细胞的增殖1》课时设计
        3.3.2 案例设计分析
        3.3.2.1 第一阶:课前任务
        3.3.2.2 第二阶:课堂任务
        3.3.2.3 第三阶:达标任务
        3.3.2.4 第四阶:课后任务
第四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分析
    4.1 后测调查问卷分析
        4.1.1 后测调查问卷对比分析
        4.1.2 调查问卷多重比较分析
    4.2 后测考试成绩分析
        4.2.1 描述性分析
        4.2.2 单因素方差分析
        4.2.3 多重比较
第五章 研究总结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的不足之处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5)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大变局中的全球工程教育新态势与新挑战
        1.1.2 中国工程教育的发展阶段与新工科教育发展坐标
        1.1.3 新工科教育治理命题的提出及其关键科学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新工科教育的“名实之辩”
        2.1.2 新工科教育概念的再厘定
        2.1.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概念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新公共服务(行政)理论
        2.2.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2.2.4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2.3 研究综述
        2.3.1 国外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2.3.2 国内新工科教育研究与实践进展
        2.3.3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理论框架建构
    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理论框架建构的方法与样本
        3.1.1 样本选取
        3.1.2 资料收集
        3.1.3 资料分析
    3.2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3.2.1 新工科教育治理开放式编码及范畴化
        3.2.2 新工科教育治理轴心编码形成的主范畴及副范畴
        3.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核心类属的确定与混合动力模型建构
        3.2.4 信效度检验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工科教育治理基本框架建构
        3.3.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3.3.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3.3.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类型特征
        3.3.4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模式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价值结构
    4.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4.1.1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内涵
        4.1.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意义
    4.2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要素解析
        4.2.1 工程教育的新理念
        4.2.2 学科专业的新结构
        4.2.3 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4.2.4 教育教学的新质量
        4.2.5 分类发展的新体系
    4.3 新工科教育治理价值结构的理论模型与互动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主体体系
    5.1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政策逻辑
        5.1.1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主导地位
        5.1.2 政府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2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知识逻辑
        5.2.1 高校在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的基本主体地位
        5.2.2 高校的类型层次划分及其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3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社会逻辑
        5.3.1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重要主体地位
        5.3.2 社会力量在新工科教育治理中的角色规范
    5.4 新工科教育治理主体体系的基本构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案例分析
    6.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案例分析的整体设计
        6.1.1 研究的基本假设
        6.1.2 实证案例的选取
        6.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构
    6.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构建
        6.2.1 信息增益IG特征选择模型
        6.2.2 对称不确定性SU特征选择模型
        6.2.3 信息增益比GR特征选择模型
        6.2.4 卡方独立性检验特征选择模型
        6.2.5 线性支持向量机SVM特征选择模型
    6.3 问卷实施过程与信效度检验
        6.3.1 问卷调查实施与分析过程
        6.3.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6.4 问卷数据分析讨论与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特征选择
        6.4.1 样本数据基本信息分析
        6.4.2 新工科教育治理总体认知情况分析
        6.4.3 新工科教育治理宏观成效分析
        6.4.4 新工科师资能力框架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6.4.5 新工科人才核心能力素养及其治理要素提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情境下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7.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全球坐标与中国情境
        7.1.1 全球新工科教育治理类型特征划分的维度与标准
        7.1.2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体系的类型特征
        7.1.3 中国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场域情境
    7.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优化的框架性建构
        7.2.1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优化维度
        7.2.2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制度架构
        7.2.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治理规范
        7.2.4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的差异化梯度式推进
    7.3 新工科教育治理模式中的多重关系调适机制
        7.3.1 构建政府与高校的“互信互律”关系调适机制
        7.3.2 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共建共治”关系调适机制
        7.3.3 构建高校与社会的“互通双赢”关系调适机制
    7.4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构建与路径选择
        7.4.1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功能定位
        7.4.2 新工科教育治理共同体的行动框架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8.2 研究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6)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青少年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内容及假设
    1.5 研究方案及设计
2 受访青少年的人口统计情况
    2.1 受访青少年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2 初中年级的青少年人数占比七成左右
3 受访青少年网络使用与网络素养教育状况及特点
    3.1 受访青少年具备良好的网络素质
    3.2 受访青少年的触网年龄出现低龄化趋势
    3.3 多数青少年接受过网络课程教育
    3.4 青少年对网络教育课程的认可度与了解度都较高
4 网络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建构的影响研究
    4.1 受访青少年的网络安全现状总体较为良好
    4.2 网络素养教育积极作用于青少年网络安全认知的主体性建构
    4.3 网络素养教育对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主体性建构影响较小
    4.4 网络素养教育有助于青少年自主规避网络风险行为
    4.5 网络素养教育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上网体验感
5 青少年建构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其他影响因素研究
    5.1 家庭教育与网络风险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认知的主体性建构
    5.2 部分网络风险行为影响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主体性建构
    5.3 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与安全认知影响网络风险行为的主体性建构
    5.4 网络安全认知水平积极作用于青少年的上网体验感
    5.5 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建构的解释模型
6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建议:青少年网络安全构建的路径与机制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深度访谈提纲
    重点访谈记录
致谢

(7)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经济生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问题提出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议题式教学的理论概述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
        1.议题及议题式教学的内涵
        2.议题式教学的特征
    (二)议题式教学与议题式教学相近教学方法的辨析
        1.议题式教学与议题式中心教学的辨析
        2.议题式教学与主题式教学的辨析
        3.议题式教学与问题式教学的辨析
    (三)议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
        2.对话教学理论
        3.学习金字塔理论
        4.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
        1.议题式教学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2.议题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
        3.议题式教学是教学主体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可行性
        1.最新教学理念和目标为推行议题式教学提供了基础支撑
        2.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发展为议题式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
        3.教师的积极探索为议题式教学的落地给予了极大支持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现状调查及结果
        1.调查准备阶段
        2.调查实施阶段
        3.调查结果分析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在政治课中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较少,态度偏消极
        2.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困境复杂
        3.部分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参与度不高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认知不够深入
        2.教师职业倦怠及学校不够重视,导致对议题式教学兴趣不高
        3.学生知识基础与学习习惯间接影响议题式教学的实施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以《经济生活》为例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中议题式教学设计原则
        1.学科性原则
        2.思辨性原则
        3.生活性原则
        4.结构性原则
        5.情境性原则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方法
        1.根据素养目标,设置子议题
        2.优选主题化、结构化、综合化的情境
        3.运用逆向思维设计教学活动
        4.多维度评价教学,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步骤
        1.议题选择
        2.议题设计
        3.议题实施
        4.议题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问卷调查
附录2 :议题式教学设计——《企业的经营》
致谢

(8)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
第二章 议题式教学概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议题式教学的内涵
        (二)议题式教学的特点
        (三)议题式教学的应用原则
    二、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三、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落实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理念
        (二)有利于推动高中政治教师转变教学方式
        (三)有利于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第三章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原因分析
    一、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现状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
        (四)调查内容
        (五)调查结果概述
    二、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议题式教学的重视程度低
        (二)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的认识不充分
        (三)学生参与议题式教学的热情不高
    三、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理念落实不到位
        (二)教师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影响和制约
        (三)学生固有的惯性思维及学习方法更新不及时
第四章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策略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议题教学认知
        (一)顺应课程标准方向,坚持学生本位理念
        (二)改变传统教学习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加强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精心选择议题内容
        (一)衔接社会时政热点,拓宽议题发现渠道
        (二)立足课程教材研究,把握议题设计方向
        (三)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新议题呈现方式
    三、巧妙优化教学设计,创设承载议题情境
        (一)构建师生平等关系,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二)营造融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提高组织调控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思辨
    四、展开丰富多样教学,倡导合作探究议题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采用分组合作模式
        (二)紧扣教学议题方向,指导学生恰当研讨
        (三)着眼发展实践活动,团队成果展示分享
    五、总结议题教学结果,升华课程议题价值
        (一)全面评价议题结论,梳理归纳课程内容
        (二)注重知识延伸迁移,深度挖掘学生潜力
        (三)引领学生反思展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第五章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实践应用—以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例
    一、教学基础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核心素养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与手段
        (七)教学理念
    二、课堂教学过程实录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三)巩固提升
        (四)课堂小结
    三、教学效果反馈总结
        (一)听课教师反馈
        (二)学生反馈
        (三)自我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9)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及其意义
    三、文献梳理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第一节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一、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概念
        二、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
        三、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情境学习理论
        三、元认知理论
    第三节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框架
        一、教学目标素养化
        二、教学内容整合化
        三、学习活动情境化
        四、教学评价过程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教师层面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师认知
        二、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师教学
        三、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师反思
    第二节 学生层面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状况
        一、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生心理
        二、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式
        三、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学生评价
    第三节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总结
        二、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探寻
    第一节 开展专题式阅读教学,促进整体生成
        一、以生为本,确定专题方向
        二、环环相扣,做好研前准备
        三、多重浓缩,彰显共研成果
    第二节 重视体验式阅读教学,落实个性体验
        一、以情境为契点,唤醒学生经验
        二、以活动为载体,经纬阅读课堂
        三、以诵读为红线,形成情感流动
    第三节 推进思辨性阅读教学,通往深度思考
        一、质疑文本,确定问题
        二、分析论证,交流观点
        三、辩驳评估,完善观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议题式教学的内涵界定及现实必要性
    一、两个核心概念
        (一)议题
        (二)议题式教学
    二、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特点
        (一)开放性
        (二)灵活性
        (三)引领性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现实必要性
        (一)适应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落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
        (三)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现实需要
        (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主体发展的现实需要
        (五)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第三章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运用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实施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议题式教学所取得的成效
        (一)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
        (二)教师教学能力得到较大发展
        (三)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有所提升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侧重于知识的传授
        (二)教学实施过程缺乏统筹规范
        (三)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不明显
        (四)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较单一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认识与能力的相对不足
        (二)学生习惯与方法的局限性
        (三)教学环境与资源的有限性
        (四)教学评价体系的缺陷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
        (一)以议题为纽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以情境为载体带动学生广泛参与
        (三)以活动为路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四)以素养为目标培育学生价值观
    二、加强对议题式教学的理论认知
        (一)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二)积极参加相关专业培训
    三、准确把握议题式教学的教学目标
        (一)以教材为依据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目标
        (二)以教师为主导准确把握过程与方法目标
        (三)以学生为主体准确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以新课标为方向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四、科学设计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精选议题:拓宽选择渠道
        (二)呈现议题:完善呈现方式
        (三)讨论议题:把控研讨节奏
        (四)践行议题:确保深化实效
    五、合理确定议题式教学的评价机制
        (一)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
        (二)促进评价内容全面化
        (三)促进评价方式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师生共议信息技术课(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职院校线上“金课”建设思想理路与改进策略——基于数字原住民视角[J]. 修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0)
  • [2]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J]. 谢果珍. 中学教学参考, 2021(21)
  • [3]小学童话群文阅读任务单设计研究[D]. 陈倩. 西南大学, 2021
  • [4]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研究[D]. 苗娟. 淮北师范大学, 2021(12)
  • [5]新工科教育治理:框架、体系与模式[D]. 刘坤. 天津大学, 2020(01)
  • [6]网络素养教育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安全主体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广州市青少年的调查研究[D]. 戴甜甜. 暨南大学, 2020(04)
  • [7]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 ——以《经济生活》为例[D]. 代正红.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应用研究[D]. 刘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9]深度学习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张亦驰. 苏州大学, 2020(03)
  • [10]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实践与优化策略研究[D]. 尹燕.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师生讨论信息技术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