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活动及其地理空间效应”研究进展

“太阳活动及其地理空间效应”研究进展

一、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Solar Activity and Its Geo-space Effects"(论文文献综述)

陈雪薇[1](2021)在《长三角地区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与时空分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提高,空气污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人口密度大,工业聚集,交通网络发达等特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气体排放量高,因此加强对包括大气颗粒物浓度等在内的空气质量指标的监控力度,有利于区域大气空气污染的研究和治理。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是表征大气浑浊度的关键因子,其值能够很大程度反映近地表颗粒物浓度大小。本研究利用AERONET和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华中综合实验场的地基观测数据,评估验证MODIS与VIIRS多种AOD遥感数据产品,分析2011年-2020年这些产品在该地区的适用性,为AOD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Terra/Aqua C6.1的暗目标算法(Dark Target,DT)、深蓝算法(Deep Blue,DB)和暗目标与深蓝算法融合产品(DT&DB)在杭州、宁波、合肥、上兴、南信和太湖站点的时空匹配精度分析结果显示,较小的采样窗口拟合效果较好,所以选用以3×3像元为空间窗口、±15min为时间窗口的组合进行评价。在该组合验证结果中,两个以农田为主的地面站点的DB算法和DT算法精度均较好,但是DT算法的R2(R2)相对较高。太湖站点只有DB算法能够反演出有效的观测点,虽然观测年份较长但反演出的有效观测点点数较少,与其临近太湖有关,水体像元无法反演AOD。三个城镇站点的DB算法R2最高,DB算法落在MODIS期望误差内的数据均超过60%。对VIIRS EDR产品验证结果表明,其DT算法精度较差,R2均小于0.6,DB算法精度较高(R2范围为0.79-0.95,超过50%的数据落在期望误差内)。与Aqua产品相比,上兴站点VIIRS DB算法的精度要高于Aqua DB算法,而在其他两站点Aqua两种产品的精度均更高。从整体上来看,MODIS产品适用性更广泛,VIIRS DB算法的误差较小但其DT算法的误差较大。就时间变化而言,AOD月均值具有明显的波动性,高值出现在3、4月(春季),低值出现在7、8月(夏季)。2011年和2014年的AOD年均值较高,而2011年-2020年整体呈下降趋势。α月均值的范围为0.8-1.6,主要污染粒子为混合粒子和细粒子,表明人为活动带来的影响较大。空间变化而言,长三角的AOD值分布差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北高南低。平原地区和沿海临江地区的污染较为严重,山地丘陵地区的空气质量较好。

杨蕙嘉[2](2021)在《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文中认为随着能源发展变革的不断推进,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丰富,电力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及市场发展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但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重开发轻消纳、省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跨越式发展。电网输电项目,尤其是特高压项目,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大规模优化配置中有重要作用,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市场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的关键窗口期。2020年中国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面对新形势要求,加快能源变革,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转变能源生产方式,以电为中心转变能源消费方式,以大电网互联转变能源配置方式,将有力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切实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面对新形势下的问题与目标,探索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发展特征及区域协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电网输电项目建设时序模型为基础,以2015-2019年中国31个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研究对象,开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机理-模拟”的研究,定量刻画研究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时空格局特征与演化趋势,探讨省域的空间作用与驱动机制,并进行省域演化模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中国跨省跨区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模型。研究系统梳理中国区域电网与特高压项目的建设发展历程及电力输送特点,基于2015-2019年跨省跨区输电网项目建设投运时序数据,建立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研究其连通性时空演化特征,为后续省域电力经济分析提供基础工具。(2)分析了中国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及时空演化特征。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分析工具,识别分析中国3 1个省域可再生能源资源禀赋、装机出力、电力消纳的时空分布与匹配特征;研究表明,开发利用格局均分布向东南方向偏移,开发指标呈扩散均衡特征,利用消纳指标呈集聚趋势。基于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研究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异质性与依赖性的时序发展特征;空间总体消纳格局由单核极化集聚向多极扩散演化,集聚地区由北部地区向西北地区和东北地区局部省份扩散。针对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在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的四类特征,探讨各类型省域动态演化规律及转移路径;不同消纳类型的省域间存在6种转化关系,8条转化路径,各类型转化概率有显着差异,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溢出效应依赖电网项目关系在类型转化中发挥关键作用。(3)建立了基于输电项目联通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驱动分析模型。通过文献查阅和资料收集,本文从消纳环境因素、基础设施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和市场政策因素4个维度,识别分析用电增长率、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等8个影响因素及其时空特征。基于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以2015-2019年31个省域的空间面板数据,从全国总样本、地区样本、阶段样本三个角度构建影响因素驱动机制分析模型,定量测度各影响因素对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析省域内、外生动力作用机制及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省域经济水平、用电增长潜力、市场化交易因素在省域间具有良好的空间溢出效应,能够逐步发挥溢出驱动作用拉动消纳水平。(4)开展了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动态演化模拟研究。基于电网输电项目联通关系下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格局特征、空间作用规律、省域消纳特征及其转移概率,设定自然发展与碳达峰政策两类发展情景,运用CLUE-S模型研究不同政策情景下到2025年、2030年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特征的演化特征。两情景下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类型转移均表现为高值类型演化为主向低值类型演化为主,但在碳达峰情景设定下省域类型转化更为活跃,且低值类型演化起步较早。综合来看,沿“内蒙-华北”“西北-华中”方向继续向华中、华东地区延伸优化电网输电项目的规划布局,畅通并优化现有高消纳地区的拉动作用,培育并激活潜在增长极发展将促进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提升。所建立的模型为合理规划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政策提供可靠理论方法和决策工具。本文基于省域电网输电项目关系建模,以系统性、时序性的空间经济思维围绕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格局-机制-模拟”研究,是对能源电力领域理论体系与实践应用领域的创新与补充。研究成果从电网项目和省域规划视角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政策建议和研究工具,为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战略政策与电网输电项目规划布局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牛林芝[3](2021)在《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特征研究》文中提出气溶胶是导致全球大气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并且对全球气候系统和人类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国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的关中地区研究气溶胶特性的时空变化对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2年7月至2020年2月的MODIS04_3KM气溶胶产品数据集,利用标准差椭圆(SDE)和基于加权回归的季节趋势分解(STL)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分析了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和气溶胶细模态粒子占比(FMF)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利用相关分析、奇异值分解(SVD)、后向轨迹分析(HYSPLIT)方法,分析AOD和FMF对地形、LUCC、气象因子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响应,并分析了关中地区城乡之间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气溶胶下行长波辐射效应的差异。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的结论:(1)关中地区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关中地区2002-2020年之间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呈现显着的区域差异性,AOD值在关中盆地腹地地区均高,在南北山脉地区为低值区,气溶胶细模态粒子占比(FMF)呈现出相反的分布特征。AOD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盆地腹地值较高,南北山脉值较低。FMF季节性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标准差椭圆分析AOD空间变化结果显示,在2011年之前,AOD平均中心分布于泾阳县的西部,在2012年之后,AOD平均中心向东移动。基于STL时间序列分解对AOD和FMF进行季节性分解,2002-2020年关中地区AOD整体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而FMF整体呈上升趋势。关中地区AOD在2014年年之前出现三个增长峰,之后主要呈下降趋势;FMF呈现出“六峰六谷”的变化形态,基本为隔年变化的形态。(2)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关中地区AOD对地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气象因素和社会经济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关中地区的多年平均AOD与海拔分布反向显着相关。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区对气溶胶特性的影响差异显着,裸地、城市建设用地、水体土地覆盖类型区是AOD高值聚集区、FMF低值分布区,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等高植被覆盖区是AOD低值主要分布区、FMF高值聚集区。基于SVD分析了每一类气象因子与AOD的协同变化关系,关中地区AOD受各气象因子的共同影响,其中相对湿度和风速是两个重要影响因子。结合后向轨迹模型发现,气流轨迹不同季节有明显差异,春、夏、冬季主要是来自周边区域的输送,而秋季主要是区域内部的输送。关中地区气溶胶负荷的时空变化受到社会经济的显着影响,与经济发展和污染排放治理措施和政策有很大相关性。(3)城乡辐射效应差异。对比关中地区城乡之间AOD和地表长波下行辐射(LWDN)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城乡差异不同,LWDN和AOD的年际和季节性空间分布特征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西安、宝鸡ΔAOD和长波辐射的差异(ΔL↓)为正值,铜川市的ΔAOD和ΔL↓为负值。AOD会增加陆地表面接收到的长波辐射能量,且城市地区AOD对LWDN的作用大于农村地区。

吴成业[4](2021)在《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歌曲影响的不断扩大,学术界已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歌曲的创作、作用与功能以及对旅游地的形象塑造与传播等方面,对旅游歌曲本身的文本内容分析以及对具体区域的意象建构分析的研究虽有涉及,但还未进行过多探讨。而旅游歌曲能否真正发挥其效果,其歌词文本中所建构的区域意象发挥了重要作用。云南作为中国旅游歌曲较为丰富和运用旅游歌曲推动区域旅游发展较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对其旅游歌曲的专门研究却很少。故文章选择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中建构的区域意象进行探讨,以期丰富旅游歌曲在研究内容和研究区域上的多样性。文章以“QQ音乐”“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目前中国最常用的四大互联网音乐平台为主,以抖音短视频、新浪微博、百度搜索引擎等其他互联网媒体为辅,结合网友评论与推荐选取235首云南旅游歌曲作为研究样本。基于符号学理论、文化表征理论、意象理论、地理想象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可视化法、空间分析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技术提取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意象符号,在此基础上对云南旅游歌曲中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建构进行分析,并对云南各市(州)的区域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差异性展开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自然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地形地貌”“水文”“生物”以及“田园风光”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自然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江湖广布的水乡泽国”“物种丰富的动植物王国”“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的云南区域自然意象。(2)云南旅游歌曲样本中运用较多的人文意象符号主要集中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故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并通过对这些人文意象符号的组合与运用建构了“海纳百川的多民族聚居区”“多样化的少数民族形象”“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心灵与现实的双重‘故乡’”“社会全面发展的彩云之南”的云南区域人文意象。(3)受所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云南各市(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也直接体现在各市(州)旅游歌曲样本中区域意象符号的选取和区域意象的建构上。(4)在自然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丽江市、大理州、迪庆州、保山市、玉溪市、昭通市、怒江州主要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临沧市、曲靖市、楚雄州主要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红河州、德宏州、文山州主要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西双版纳州主要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5)在人文意象建构的差异性方面,迪庆州、临沧市、红河州、昭通市、西双版纳州、德宏州、文山州、楚雄州、怒江州主要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普洱市、保山市、玉溪市、曲靖市主要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丽江市主要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大理州主要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昆明市主要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

丁继昭[5](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研究表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周春梅[6](2021)在《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教学研究关注的核心课题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关注学科本体”是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其研究旨趣在于发现和解决地理学科独有的教学问题,揭示地理学科特有的教学规律与原理,而地理大概念因其反映学科本体而备受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地理大概念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产物,而单元教学是实现大概念教学的有效路径。地表差异是地表空间异质性的刻画,是对地球表层地理景观和地理过程差异性表现的一般性概括,在根本上是对“区域差异性”的直观体现。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相关内容所占比重大,知识分布纵贯必修、选择性必修以及选修等教材。同时,地表差异内容极其复杂多样,从时间视角看,地表差异有动态和静态不同形式的表现;从空间视角看,地表差异有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的表现。因此,认识地表差异亦是中学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课例分析和文献梳理发现,当前高中地理课程中关于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及研究现状不是很理想,缺乏对于地表差异内容的结构化认知,对地表差异内容蕴含的学科价值及其体现策略缺乏深入的研究,也很少关注地表差异内容与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间的关联性,特别是在结合地表差异内容渗透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关键能力方面更是收效甚微。本研究以“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地理大概念为线索,以“单元教学”为实现路径,以“地表差异”为主要内容载体,重点探讨以下四个研究问题:其一,“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为何可以作为地理大概念?它包括哪些次级概念、次级概念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其二,“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作为地理大概念具有怎样的解释力?其三,如何依据“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这一地理大概念建构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单元?其四,如何围绕“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这一地理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的设计?论文首先从地理教学研究的重要趋势、大概念教学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的策略等几个维度明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阐明了本研究对于地理大概念和地表差异教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然后提出了四个研究目标以及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说明。论文的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回答了“大概念是什么?”和“大概念有什么用?”的问题。其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证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凝练过程。以“专家思维逻辑、学科知识逻辑、课程内容组织逻辑”三条逻辑路径,作为大概念确定的“明线”;以“学生、教师、专家”三个主体,作为大概念确定的“暗线”,深入论述了“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并基于深入的学理分析,论述这一大概念细化的结果以及次级大概念间的逻辑联系。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一”进行了全面地回答。其中,“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次级大概念是本文的研究基础。为了保证研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对“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及细化结果采用“专家咨询问卷”的方法向本领域的专家进行了意见征询。并根据问卷结果的整理和分析,进一步修正、完善了大概念的确定过程及细化结果,最终确定了“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三个次级大概念。第二部分,论述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具有怎样的解释力。首先,强调从产生机理和表现形式深刻理解“热力差异”,然后论述如何以“热力差异”为逻辑起点,对自然地理过程和自然地理景观进行成因分析和演化趋势预测,并强调对热力差异及作用结果的分析需要关注尺度和规模。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二”进行了全面地回答。论文的实践研究部分主要回答了“大概念怎么用?”的问题。其研究内容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以大概念为线索,呈现建构教学单元的一般逻辑路径,并依据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建构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单元。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三”进行了全面地回答。第二部分,针对建构的教学单元,确定基于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环节,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示如何围绕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开展单元教学设计。这一研究过程对“研究问题四”进行了全面地回答。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概括了本文在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确定及细化、地理大概念解释力分析以及基于地理大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结论。同时,对后续能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并反思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王梦瑶[7](2021)在《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文中提出地理现象和过程发生在一定的空间地域和时间阶段,对其进行研究要考虑地理尺度问题。地理教学中教师需利用尺度理论组织教学,构建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地理课堂,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近年来,地理学界对地理尺度思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尺度思想的培养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对高中生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现状开展调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地理尺度思想的教学策略,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地理尺度思想的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界定了“地理尺度”、“地理尺度思想”等核心概念。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地理尺度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地理问题中存在尺度问题,但地理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知程度偏低,缺少教学内容组织和实施的策略。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2019年)中尺度思想的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分析结果表明,课标和教材都更加注重体现尺度划分、尺度关联和尺度效应思想,教材以文字描述、图片和活动等形式呈现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尺度教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策略。包括:提高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知,选择适合开展地理尺度教育的内容,优化地理教学方式(增强地理图像的尺度表现力、基于尺度思想设置有效的问题链、利用单元教学方式整合尺度思想、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多个尺度)。基于地理尺度教学的策略,笔者选择“全球变暖”一节内容,进行了地理尺度教学实践,并在教学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反思,以改进高中地理尺度教学。

勾书琪[8](2021)在《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是地理学科的重要育人价值之一。同时,“课标”实施建议中提出加强地理实践和问题式教学。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性的验证原理类地理实验,问题式地理实验有待加强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开展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内容研究;另一方面,探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策略研究。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本文的研究工作:首先,广泛收集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与案例,并结合中图版地理教材提出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其次,在界定问题式地理实验概念的基础上,整理与分析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依据相关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启示,设计了10个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再次,进一步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和实验方案的组成部分;最后,为检验研究得到的结论,本文从设计的方案中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实施,通过实践反馈,修改完善本文的研究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提出2019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发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30个,设计了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10个。第二,提出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6条:(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第三,研究得到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的基本组成11部分,即实验名称、问题类型、实验目标、实验内容、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示意图、问题表征与猜想、问题分析与观察操作、问题解决与迁移、反思与评价。

林佩园[9](2021)在《AR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文中提出在科学技术飞速更迭的时代背景下,不断革新的新媒体新技术在人类生活、交流沟通、信息获取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以AR、VR、MR、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核心的前沿技术,对于推进教育的时代化发展、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学科涉及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面,涵盖了从宇宙天体到地球表面的各类地质景观以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门极具综合性、动态性以及时间性的学科。因此,本课题是基于新时代技术背景,根据人教版高中地理学科的课标要求,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尤其是AR技术教学资源。探讨AR在地理学科中的实践运用,进一步提出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AR系统设计策略,最后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验证其可行性。首先,分析地理学科的特殊性,提出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引入AR技术的必要性。随着AR的前沿发展以及地理教材内容的日渐丰富也是为本课题提供了可行性。进一步对典型案例和相关文献的梳理,归纳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AR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创设多维度的情境认知,拓展感知维度;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动机;优化多方位呈现方式,模拟地理环境;推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互动。更为重要的是,为探索AR技术的关键技术和交互特征,以及虚拟地理教学中表现的特征奠定了深厚基础。其次,以AR为技术视角,对AR的前沿性和实用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归纳出AR的课程、教学特征。在课程上将课程学习虚拟化、课程内容动态化、课程设备轻量化。在教学上益于空间思维的情境互动、利于多元教学方法的构建、便于人机交互的信息采集。根据上述特征和地理教学的局限性,从功能模式、视觉设计、空间构建和情感需求四个方面,对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的AR设计策略进行深度揭示。针对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直观演示不够、设备体积庞大导致的教学成本高等难点,将晦涩难懂的地理知识点进行虚拟的三维动态展示。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设计与之相符的功能模式。并且充分利用AR的技术特征,在视觉上营造沉浸式、轻量化以及引导式设计效果。为了进一步符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强调空间性,将地理环境和模型与真实世界高度契合,在空间上要着重于虚实对象的融合、模型的真实展示以及可视空间的层次展示。此外,根据面向用户的特点,在情感方面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官体验,设计符合学生情感认知的交互体验,以此激发其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最后,本课题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系统原型设计为例,通过对系统功能内容设计、交互体验设计和视觉形象设计,构建并开发了一个基于AR技术的高中地理必修一系统原型。从用户体验和课程标准两个角度分别进行了评价,以验证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课AR系统的合理性,从而论证AR设计策略的可行性。

陈俊杰[10](2021)在《中低纬电离层电场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热层-电离层-磁层组成的近地空间耦合系统是人类空间活动的主要区域,对通信、导航、卫星和航天至关重要。电离层电场是近地空间不同圈层耦合的重要纽带,中低纬电场既受到太阳活动的控制,又受到来自低层大气与磁层过程的调制,同时电离层和热层紧密耦合在一起,从而导致该区域的动力学过程呈现复杂的变化特征。本文使用热层-电离层-电动力学环流模式,模拟研究了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的时空变化特征与物理机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阐明电离层纬向电场纬度变化的物理机理以往的研究基本都假设电离层电场几乎是高度不变的。最近有观测结果发现赤道电场可能存在一定的高度变化,但是相关的物理机制仍未被研究清楚。由于电场沿磁力线的投影效应,纬向电场在赤道面的高度变化对应其在水平面的纬度变化。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发现中低纬度纬向电场在正午与晨昏侧存在明显的纬度变化。正午的东向电场随纬度增加,主要由经向风发电机效应随纬度增加导致。晨昏侧纬向电场的纬度变化则与纬向风的经度(磁地方时)梯度有关。另外,给定纬度的发电机过程可以在其它纬度产生电场,该局域效应也会影响电场的纬度变化。二、揭示赤道区电离层日出纬向电场增强的基本特征与物理机制观测表明赤道区域纬向电场经常在日出前后存在东向增强,且该现象存在显着的经度差异与太阳活动变化,但这些变化特征的具体机理尚未被研究清楚。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发现:(a)在夏季,纬向电场的日出增强现象从赤道到中高纬度都有出现,并且在中纬区域最强。赤道日出增强现象受局地发电机效应的影响较弱,主要源于中高纬度的纬向风发电机效应。(b)纬向电场日出增强现象的经度变化主要与地磁场位形的直接效应有关,地磁场通过导致U×B和电导率的经度变化来直接产生中性风发电机的经度差异。而日出风场和电子密度经度变化的作用相对次要。在北半球夏季,当一个经度扇区内的北半球磁偏角较小或磁场强度与磁场扭曲更强时,该区域的赤道日出增强现象更显着。(c)在不同的经度、季节和潮汐条件下,日出增强在太阳活动高年都比低年要弱。因为当太阳辐射增加时,低纬日出前后F层电导率与纬向风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会引起F层纬向风发电机的变化,并产生西向电场来抑制中纬E层发电机驱动的东向电场。三、探究电离层电动力学过程对太阳耀斑的响应本文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 2017年9月6日和10日两个X级耀斑事件中电离层电动力学过程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耀斑增强了日侧电离层电流系统,并降低了白天东向电场。同时,上午区域出现了西向电场和赤道反向电集流。上述电动力学过程的变化主要是由耀斑期间E层电导率的增加引起,而风场和F层电导率对耀斑的响应较小。赤道科林电导率增强并不是电场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当耀斑导致E层电导率增强时,风场驱动的场向积分电流与积分电导率的比值会降低,从而削弱纬向电场。四、厘清电离层F层电场漂移和离子场向速度相互依赖关系的物理过程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有研究报道电离层F层等离子体垂直磁力线的极向电场漂移(Vi⊥N)和沿磁力线向上的场向速度(Vi‖)存在显着的反相关性。以往工作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物理解释,但缺乏定量的分析来揭示驱动该现象的真实物理过程。本文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Vi‖和Vi⊥N随时间的变化存在反相关性,并发现该相关性有高度和纬度依赖性。Vi‖和Vi⊥N周日变化的反相关性主要是由于经向风发电机的作用。当地磁扰动引起高纬对流电场增强的时候,离子拖曳过程会导致中纬度Vi‖和Vi⊥N小尺度扰动的强反相关性。而在该高纬对流电场的增强消失后,Vi‖和Vi⊥N短周期变化仍存在一定反相关性,这主要源于扰动经向风发电机的作用。此外,双极扩散过程也调制Vi‖和Vi⊥N之间的依赖关系。

二、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Solar Activity and Its Geo-space Effect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Solar Activity and Its Geo-space Effects"(论文提纲范文)

(1)长三角地区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与时空分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大气气溶胶地基及卫星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1.2.2 大气气溶胶遥感产品研究进展
        1.2.3 长三角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监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产品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2 卫星遥感数据和地基观测数据简介
        2.2.1 MODIS传感器及产品介绍
        2.2.2 VIIRS传感器及产品介绍
        2.2.3 地基观测数据及其处理方法
第三章 基于地基数据的MODIS AOD产品精度分析
    3.1 基于地基数据的MODIS AOD产品精度验证方法与时空匹配分析
        3.1.1 基于地基数据的卫星AOD产品的验证方法
        3.1.2 基于MODIS AOD产品与地基数据的时空匹配精度分析
    3.2 时空匹配背景下MODIS AOD产品精度分析
第四章 基于地基数据的VIIRS AOD产品精度分析与比较
    4.1 基于地基数据的VIIRS AOD产品精度分析
    4.2 VIIRS EDR AOD 产品与MODIS Aqua AOD 产品对比分析
第五章 基于MODIS Terra DB的长三角地区AOD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1 基于MODIS Terra DB的长三角地区AOD的时间变化分析
        5.1.1 长三角地区AOD的月变化规律
        5.1.2 长三角地区AOD的季节变化规律
        5.1.3 长三角地区AOD的年际变化规律
    5.2 基于MODIS Terra DB的长三角地区AOD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评价研究
        1.2.2 区域可再生能源影响机制研究
        1.2.3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优化研究
        1.2.4 相关文献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 能源资源流动与空间结构理论
        2.1.1 能源资源流动
        2.1.2 区域空间结构基础理论
        2.1.3 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2.2 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
        2.2.1 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理论
        2.2.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原理
        2.2.3 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2.3 区域规划理论
        2.3.1 区域规划的属性与特点
        2.3.2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2.3.3 区域规划模拟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输电项目格局时空演进特征及空间建模
    3.1 中国输电项目发展历程
        3.1.1 区域电网项目建设发展历程
        3.1.2 特高压项目建设发展历程
    3.2 输电项目建设运行情况
        3.2.1 输电项目电压等级及输电特点
        3.2.2 输电项目输送可再生能源技术特点
        3.2.3 我国跨区跨省输电布局情况
    3.3 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建模及特征
        3.3.1 电网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3.3.2 电网输电项目空间权重矩阵时空演进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格局及演化特征
    4.1 空间统计研究数据及方法
        4.1.1 研究数据
        4.1.2 研究方法
    4.2 省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4.2.1 水力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4.2.2 风力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4.2.3 光伏开发利用格局分析
    4.3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的空间匹配特征
        4.3.1 发电量与消纳量空间匹配特征
        4.3.2 发电量占比与消纳量占比空间匹配特征
        4.3.3 消纳量与消纳量占比空间匹配特征
    4.4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演化格局分析
        4.4.1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特征检验
        4.4.2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演化分析
        4.4.3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的空间依赖性演化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输电项目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驱动模型
    5.1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识别
        5.1.1 消纳环境因素
        5.1.2 基础设施因素
        5.1.3 电源结构因素
        5.1.4 政策环境因素
    5.2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驱动模型构建
        5.2.1 空间驱动模型设定
        5.2.2 数据处理与变量检验
    5.3 全国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5.3.1 全国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5.3.2 全国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5.4 地区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5.4.1 地区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5.4.2 地区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5.5 分阶段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5.5.1 阶段样本空间模型参数估计与检验
        5.5.2 阶段空间驱动效应分析
    5.6 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影响因素驱动机制总结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CLUE-S的省域可再生能源消纳演化模拟模型
    6.1 模拟模型构建方法
        6.1.1 模拟模型概念结构
        6.1.2 模拟模型步骤方法
    6.2 模拟模型参数设定
        6.2.1 消纳类型转移规则
        6.2.2 驱动因子回归分析
        6.2.3 发展情景目标设定
    6.3 模拟模型结果分析
        6.3.1 模拟消纳结果精度验证
        6.3.2 消纳情景模拟结果分析
    6.4 模拟模型结论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3)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研究进展
        1.2.1 气溶胶监测研究
        1.2.2 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特征研究进展
        1.2.3 下行长波辐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括与数据资料
    2.1 研究区概括
    2.2 研究数据资料
        2.2.1 卫星数据
        2.2.2 地基数据
        2.2.3 MODIS AOD在关中地区的适用性验证
    2.3 研究方法
        2.3.1 标准差椭圆分析
        2.3.2 STL时间序列分析
        2.3.3 奇异值分解方法
        2.3.4 后向轨迹模式
第三章 关中地区气溶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
    3.1 气溶胶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特征
    3.2 不同季节气溶胶的空间分布特征
    3.3 气溶胶多年平均空间动态变化特征
    3.4 气溶胶光学厚度和气溶胶细模态粒子占比的时间序列分析
第四章 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变化的影响因素
    4.1 地形对AOD的影响
    4.2 LUCC对AOD和FMF的影响
    4.3 气溶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4.3.1 AOD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4.3.2 气象因子对FMF的影响
        4.3.3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4.4 社会经济因子对AOD和FMF的影响
第五章 城乡气溶胶辐射效应差异性研究
    5.1 关中地区城乡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空分布差异(ΔAOD)
        5.1.1 关中地区城乡气溶胶光学厚度空间分布特征
        5.1.2 关中地区城乡气溶胶光学厚度季节变化特征
        5.1.3 关中地区城乡气溶胶光学厚度时间序列
    5.2 关中地区城乡地表长波下行辐射差异
        5.2.1 关中地区地表长波下行辐射空间分布
        5.2.2 关中地区地表长波下行辐射城乡地区空间分布特征
    5.3 AOD对地表长波下行辐射的影响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旅游歌曲研究进展
        1.2.2 区域意象研究进展
    1.3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样本选取
    2.1 区域概况
    2.2 样本选取
第3章 区域自然意象建构分析
    3.1 区域自然意象的符号分析
    3.2 区域自然意象的建构分析
        3.2.1 地形地貌自然意象建构
        3.2.2 水文自然意象建构
        3.2.3 生物自然意象建构
        3.2.4 田园风光自然意象建构
第4章 区域人文意象建构分析
    4.1 区域人文意象的符号分析
    4.2 区域人文意象的建构分析
        4.2.1 少数民族人文意象建构
        4.2.2 历史与文化人文意象建构
        4.2.3 故乡人文意象建构
        4.2.4 社会发展人文意象建构
第5章 自然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5.1 以“山水”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1.1 丽江市
        5.1.2 大理州
        5.1.3 迪庆州
        5.1.4 保山市
        5.1.5 玉溪市
        5.1.6 昭通市
        5.1.7 怒江州
    5.2 以“生物”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2.1 普洱市
        5.2.2 临沧市
        5.2.3 曲靖市
        5.2.4 楚雄州
    5.3 以“田园风光”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3.1 红河州
        5.3.2 德宏州
        5.3.3 文山州
    5.4 以“气候”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5.4.1 昆明市
        5.4.2 西双版纳州
第6章 人文意象建构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6.1 以“少数民族风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1.1 迪庆州
        6.1.2 临沧市
        6.1.3 红河州
        6.1.4 昭通市
        6.1.5 西双版纳州
        6.1.6 德宏州
        6.1.7 文山州
        6.1.8 楚雄州
        6.1.9 怒江州
    6.2 以“历史与文化”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2.1 普洱市
        6.2.2 保山市
        6.2.3 玉溪市
        6.2.4 曲靖市
    6.3 以“爱情”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4 以“心灵治愈”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6.5 以“社会发展”意象建构为主的区域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云南旅游歌曲样本歌词文本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改进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五、论文结构与内容概要
    六、拟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地理大概念的研究综述
        一、大概念研究脉络及其内涵
        二、地理教学中的大概念研究
    第二节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研究
        一、单元教学的内涵及组织逻辑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节 地表差异内容的教学现状
        一、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主要内容
        二、高中地理课程中地表差异的教学现状
第三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其次级大概念的确定
    第一节 大概念确定的逻辑理路
        一、专家思维逻辑
        二、学科知识逻辑
        三、课程内容组织逻辑
    第二节 大概念细化的缘由及结果
        一、大概念细化的缘由
        二、大概念细化的结果
    第三节 次级大概念的学科理解及关系分析
        一、次级大概念的学科理解
        二、次级大概念的关系分析
第四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及次级大概念专家认同度调查
    第一节 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一、专家咨询问卷的目的
        二、专家咨询问卷的设计
        三、专家咨询问卷的实施
    第二节 专家咨询的结果与意见分析
        一、分析方法
        二、分析结果
第五章 “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作为地理大概念的解释力分析
    第一节 地表热力差异的产生机理及表现形式
        一、地表热力差异的概念理解及产生机理
        二、地表热力差异的影响因素及表现形式
    第二节 热力差异之于自然地理过程的解释力分析
        一、热力差异是分析自然地理过程动力因素的起点
        二、从热力差异出发可推测自然地理过程的演化趋势
        三、以热力差异为起点认识自然地理过程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热力差异之于自然地理景观差异的解释力分析
        一、热力差异是认识自然地理景观差异性表现的起点
        二、从热力差异出发可推测自然地理景观的演化趋势
        三、以热力差异为起点认识自然地理景观的典型案例
    第四节 对热力差异作用结果的分析需关注尺度和规模
        一、关注尺度和规模的“尺度思想”蕴含怎样的育人价值
        二、尺度大小的辨识是热力差异及其作用结果分析的前提
        三、改变尺度大小是对热力差异及其作用结果分析的方法
第六章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
    第一节 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一般逻辑路径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理论路径
        二、基于大概念建构教学单元的操作路径
    第二节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教学单元建构案例
        一、基于大概念建构“自然地理过程”教学单元
        二、基于大概念建构“自然地理景观”教学单元
第七章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节 基于大概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路与环节
        一、单元教学设计的一般思路与环节
        二、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思路
    第二节 基于“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的单元教学设计案例
        一、“大气运动”单元问题链的确定
        二、“大气运动”单元教学设计过程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7)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尺度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1.1.2 尺度思想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1.1.3 新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尺度思想的外显化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尺度
        2.1.2 地理尺度思想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3 地理系统理论
第3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过程与内容
    3.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3.1 教师基本背景情况统计分析
        3.3.2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现状分析
        3.3.3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影响因素分析
        3.3.4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内容分析
        3.3.5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方法分析
        3.3.6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教育价值分析
    3.4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第4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内容分析
    4.1 地理尺度思想在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4.1.1 地理尺度思想与地理核心素养
        4.1.2 地理尺度思想与地理课程内容
    4.2 地理尺度思想在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
        4.2.1 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1 中的体现
        4.2.2 地理尺度思想在地理2 中的体现
        4.2.3 地理尺度思想在选择性必修1 中的体现
        4.2.4 地理尺度思想在选择性必修2 中的体现
        4.2.5 地理尺度思想在选择性必修3 中的体现
        4.2.6 小结
第5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策略研究
    5.1 提高教师对地理尺度思想的认知
        5.1.1 开展相关的讲座和教研活动
        5.1.2 鼓励教师参阅资料和相互学习
    5.2 选择适合开展地理尺度教育的内容
        5.2.1 注重选取包含多个尺度的内容
        5.2.2 关注“地理过程”知识中的尺度思想
    5.3 优化地理教学方式
        5.3.1 增强地理图像的尺度表现力
        5.3.2 基于尺度思想设置有效的问题链
        5.3.3 利用单元教学方式整合尺度思想
        5.3.4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呈现多个尺度
第6章 高中地理尺度教学的实践探索
    6.1 教学案例设计——《全球变暖》
        6.1.1 教学设计要素分析
        6.1.2 教学设计
    6.2 教学设计实践
        6.2.1 教学实施
        6.2.2 教学展示与分析
        6.2.3 教学效果
        6.2.4 教学反思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的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地理尺度教育现状调查”教师问卷
附录B 学生访谈题目
附录C 教师访谈题目
致谢

(8)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研究意义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四)概念界定
        1.问题式地理实验
        2.地理实验方案
        3.地理实践力
一、理论基础
    (一)具身认知理论
        1.具身认知理论主要观点
        2.具身认知理论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的指导
    (二)地理学理论
        1.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的时空分布差异及其成因
        2.问题式地理实验关注问题背后的各要素关系
    (三)地理教学理论
        1.从地理实践力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以问题为线索”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内容分析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1.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2.问题式地理实验类型分析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1.地理实验项目统计分析
        2.中图版教材中可开展的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分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一)案例分析
        1.案例筛选与分析目的
        2.案例分析内容与方法
        3.案例分析呈现
    (二)案例分析启示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一)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依据
        1.依据课标、教材
        2.依据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3.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特点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组成
    (三)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1.设计示例
        2.设计分析
    (四)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策略
        1.以地理实践力培养为导向,结合地理实验内容设计问题链
        2.从地理学科思想与方法视角,对问题式地理实验所揭示的地理问题进行分析
        3.依据地理原理、实验变量和客观条件选择实验器材
        4.运用对比、转换的方法设计问题式地理实验装置
        5.以地理问题为线索引领实验实施、转换空间尺度促进认知发展
        6.依据问题式地理实验活动目标,设计实验评价量表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一)案例实施过程
        1.准备过程
        2.实施过程
    (二)实施反思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2 问题式地理实验项目统计
附录3 问题式地理实验案例分析
附录4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
附录5 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实施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9)AR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媒体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
        1.1.2 AR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
        1.1.3 地理学科特点与AR技术相契合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与框架
第二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AR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1 高中地理教学引入AR的必要性分析
        2.1.1 地理学科的特征需要
        2.1.2 学科教育价值的需要
        2.1.3 课程改革的教学需要
    2.2 高中地理教学引入AR的可行性分析
        2.2.1 AR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2.2 教材内容的丰富提供了素材来源
    2.3 AR在地理教学中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3.1 AR的教学应用
        2.3.2 存在的问题
    2.4 AR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特点与优势
        2.4.1 创设多维度情境认知,扩充感知维度
        2.4.2 开发多样化教学资源,激发学习动机
        2.4.3 优化多方位呈现方式,模拟地理环境
        2.4.4 推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课堂互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AR的交互特征
    3.1 AR的应用概述
        3.1.1 AR概述
        3.1.2 AR关键技术特征
        3.1.3 AR的类型
    3.2 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AR课程特征
        3.2.1 课程学习虚拟化
        3.2.2 课程内容动态化
        3.2.3 课程设备轻量化
    3.3 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的AR教学特征
        3.3.1 益于空间思维的情境互动
        3.3.2 利于多元教学方法的构建
        3.3.3 便于人机交互的信息采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AR的设计策略
    4.1 针对教育要素的AR功能设计
        4.1.1 不同教育要素的功能模式
        4.1.2 辅助教师授课的模式设计
        4.1.3 便于自主探索的虚拟资源
        4.1.4 开展面向问题的探索模式
    4.2 针对教材内容的AR视觉设计
        4.2.1 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设计
        4.2.2 卡片弹窗的轻量化设计
        4.2.3 图文结合的引导式设计
    4.3 针对学科特点的AR空间设计
        4.3.1 地理环境的虚实融合
        4.3.2 地理模型的直观形象
        4.3.3 可视空间的层次展示
    4.4 针对教育主体的AR情感设计
        4.4.1 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及感官体验
        4.4.2 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情感化设计
        4.4.3 设计符合学生情感认知的交互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AR教学实践研究
    5.1 系统功能内容设计
        5.1.1 教材内容梳理
        5.1.2 系统用户需求
        5.1.3 教学设计案例——《宇宙中的地理》
    5.2 交互体验设计
        5.2.1 系统框架展示
        5.2.2 交互体验设计
    5.3 视觉形象设计
        5.3.1 视觉设计
        5.3.2 界面设计
    5.4 系统原型开发与测试
        5.4.1 原型开发
        5.4.2 系统测试
    5.5 应用价值分析和可用性评估
        5.5.1 基于课程标准的应用价值分析
        5.5.2 基于用户体验的应用价值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适合运用AR技术的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学内容
附录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10)中低纬电离层电场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高层大气概述
    1.2 电离层电动力学原理介绍
        1.2.1 电离层极化电场
        1.2.2 电离层电流系统
    1.3 中低纬度电离层电动力学进展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热层-电离层耦合模式介绍
    2.1 热层-电离层耦合模式简介
    2.2 模式基本方程
        2.2.1 中性大气方程
        2.2.2 离子相关方程
        2.2.3 电动力学方程
    2.3 模式外部驱动条件
    2.4 控制模拟实验
第三章 电离层纬向电场的纬度变化
    3.1 研究背景
    3.2 模拟方法
    3.3 模拟结果
        3.3.1 风场和电导率对电场变化的相对贡献
        3.3.2 经向风变化的影响
        3.3.3 纬向风变化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电离层纬向电场日出增强
    4.1 研究背景
    4.2 电场日出增强现象的物理机制
    4.3 日出电场的经度变化
    4.4 日出电场的太阳活动依赖性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电离层电动力学过程对耀斑的响应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工具和方法
        5.2.1 模式参数
        5.2.2 观测数据
        5.2.3 控制实验
    5.3 研究结果
    5.4 讨论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电离层电场漂移和离子场向速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模拟方法
    6.3 模拟结果
        6.3.1 观测和标准模拟实验
        6.3.2 理想地磁条件下的结果
        6.3.3 电场垂直漂移与中性风场向分量的相互关系
        6.3.4 等离子体双极扩散的作用
    6.4 讨论
    6.5 本章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Progress in the studies of "Solar Activity and Its Geo-space Effects"(论文参考文献)

  • [1]长三角地区气溶胶产品精度验证与时空分布分析[D]. 陈雪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2]输电网项目视角下可再生能源消纳时空特征及驱动模型[D]. 杨蕙嘉.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关中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特征研究[D]. 牛林芝. 西北大学, 2021
  • [4]旅游歌曲中的区域意象建构 ——以近70年来云南旅游歌曲为例[D]. 吴成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地理大概念“热力差异是地表差异的基础”及其教学研究[D]. 周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基于地理尺度思想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D]. 王梦瑶.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问题式地理实验方案设计研究 ——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为例[D]. 勾书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9]AR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学科教学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D]. 林佩园. 江南大学, 2021(01)
  • [10]中低纬电离层电场时空变化特征的模拟研究[D]. 陈俊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太阳活动及其地理空间效应”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