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

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

一、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艺璇,甘聿群[1](2021)在《人类学影响下的台湾考古教育:兼论考古学学科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考古学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为历史学和人类学两大传统,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的关系,更是长期以来考古学科定位的讨论核心。相较于中国大陆历史学色彩浓厚的考古学范式,台湾地区的考古学发展,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多元的理论融合和特殊的出土材料,呈现人类学取向的学术生态。本文借由学术史梳理和教育现场的观察,讨论考古学教育如何受到学术思潮与社会背景的影响,并反过来形塑考古学的知识体系,以台湾为例呈现人类学范式下的考古学研究特色。在台湾考古教育发展百年来的不同阶段中,人类学发挥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置于人类学范畴下的台湾考古学,在考古学教育的知识结构、授课方式和公众宣导等方面,反映出重视理论思维、科学方法、比较视野与伦理关怀的人类学特色,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些许结构缺陷和现实难题。未来,探索更好的考古教育方式、开拓考古学的研究视野,应该要兼容两岸各自的特色和长处,并在此基础上齐心协力面对现实挑战,这亟待两岸考古人共同钻研和实践。

刘琳婕[2](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裴世东[3](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认为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霍苏月[4](2019)在《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黄埔古港古村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的“中国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其村集体用地上,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厂房与古村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破坏了历史环境风貌的整体性。一方面,这些随着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逐步衰败的工业厂房亟需改造,以便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相协调;另一方面,这些工业厂房作为当地村集体工业发展的重要见证,承载了当地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体记忆,旧厂房改造应兼顾其工业记忆的保存与场所精神的延续。本研究从“风貌协调”的视角切入,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港古村的历史风貌特征及旧厂房的工业风貌特征进行具体阐述与总结,为旧厂房(区)的改造提供相关依据。希望能够以旧厂房(区)改造为契机,提升黄埔古港古村景观风貌的整体性,塑造能够体现场地不同发展阶段历史记忆的特色风貌,延续城市文脉、打造城市特色。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类型学方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在历史风貌保护与协调、工业景观改造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研究范围内古港古村与工业厂房的典型风貌特征;调查了不同人群对旧厂房的使用需求及对旧厂房改造的态度。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1、场地历史是一个持续累积并动态演变过程,不能粗略地以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征概括场地整体特征,即便在古港古村历史环境中,也不能片面的以其传统历史风貌完全覆盖场地内其他历史时期所遗留的特征;2、黄埔古村在街巷空间、广场节点、绿化类型等方面具有典型特征,在旧厂房(区)的改造中应加以借鉴沿用,从而呼应古村整体风貌特色;3、黄埔古村的民俗活动和黄埔古港的港口精神是场地重要的人文景观要素,旧厂房(区)的改造应充分表达相应的文化内涵,在非物质层面体现风貌的整体性;4、旧厂房(区)的改造应该兼顾场地中不同的使用群体,统筹考虑商铺店主、游客、当地居民等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研究通过对场地内两种不同风貌特征的详细阐述,结合对场地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尝试提出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对同类型的历史环境中旧厂房(区)的改造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陈炜炫[5](2019)在《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文中认为“引画入园”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造园最重要的创造,作为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一个部分,岭南园林在造园之时也无可置疑的受到中国山水画非常大的影响,其造园元素也呈现出山水画境的趋向。从山水画的空间来分析,以绘画形式作为空间并不是西方独有的设计特征,中国山水画以“卧游”和“畅神”来表明山水画与园林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空间属性,岭南园林亦是如此。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在岭南园林空间表述为一种经由经验哲学空间的重复感知引起的知觉空间,这种体系完全不同于西方其于“看”的空间观念,而是一种基于“游观”之下,经由气韵、形、神的相似所营造的“观”空间概念。以“观”为基础,岭南园林采用开、合、廊道曲折等等来作为切入山水画视觉空间的重要手段,进而呈现岭南园林山水画卷轴式的空间层次;在“观”的影像体验下,使岭南园林在小小庭院里实现了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空间体验;这种体验既是山水画写意的内在动力,也是画到空间的形式转移。基于“观”之下的信息转换使岭南园林形成连续性无限扩展的山水画时空系统。画论之“经营位置”在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既是经营布局同时也是“置陈布势”。岭南园林的空间营造在“折高折远”的空间妙理之下,让山水画的“远”法作为一种空间意识来左右岭南园林的空间逻辑;“平远、高远、深远”的“远”法空间语言形成多重空间体验,使岭南园林得以营造无穷尽的山水画式空间;在岭南园林中,“折”与“远”作为手段使廊道(路线)成为时间的组构,把岭南园林中完全异质不同时间组构成一体,使小小庭园呈现出波澜壮阔的山水画的空间造境;而廊道的“折”,既是空间的转换手法又是对园林景置实现高、深、平远的必要手段;在曲折的巧妙设置中,实现“远”法时间的相容、空间透明与互渗;在廊道时间组构作用下,岭南园林小小的“庭”通过“观”法的多重与增殖的过渡,进而产生“游”、“远”、“折”的多重空间层次和延绵尽的山水画空间造境。笔墨皴法既是山水画空间代码,也是岭南园林空间语言,更是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山水化空间营造逻辑之一。不同皴法来掇山也会呈现不同山水空间;皴法让山得以扩展,让植物得以异化,让水、建筑得以成山水意涵的造境而生;在墨的处上,“一墨而五色具”下墨的透明性概念让空间变得更加多样;墨的“以墙为纸”、“以水如白”、“以地成墨”特性让墨色得到空间的转化,院落得到延伸的同时,在透明性的折叠与层叠下,围墙、地面、理水、掇山、建筑等都产生山水画式的空间超越。后期岭南园林最重要的影响源自之于清代的笔墨之变,由传教士所主导的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在清宫廷中的权威肯定,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并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二种创作形式下创造了近代岭南园林独特性;岭南园林在“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呈现岭南园林有别于北方园林与江南园林空间营造的特殊性。本文作为综合交叉跨学科研究,本文运用理论层面的交叉综合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实证调查研究结合的方法,融合了建筑学、艺术学、美学、现象学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呈现岭南园林空间营造逻辑。作为实践层面实证调研的研究方法,以山水画角度来切入到岭南园林之时,深感摄影虽可以补偿文字的不足,但对空间山水绘画营造还是有非常大局限。因此,本文有意识结合建筑学分析图解与手绘插图相结合方法,力求把实证做得更加明确。因此,本文现场实证调研手绘达500多张,为论证以画入园,从园到画,亲自绘画2张宽0.5米长8米的卷轴式山水画手稿来反证园林在“观”的空间概念下转换回到山水画空间体系。

王娜[6](2019)在《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淇澳,不只是一个位于珠江三角洲西江入海口的海岛,还是伶仃洋海域与大陆产生联系的历史节点。在历史与现实的交互作用下,淇澳岛的海岛社会发展随着空间生产的不断延伸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这一过程中,历时态的地方历史梳理为社会空间的建构提供借鉴的资源,人类实践活动的空间生产是动力,最终在形成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中,即保存现实的印迹,又映照历史的记忆。同时,海岛社会的空间不是一个静止的地理空间,而是一个充满社会文化的流动空间。空间的延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中包括有物质性空间和精神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无论空间的生产还是社会的建构,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建构论为基础,因而,同一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是单一的演化,它在历程中可以呈现出多样化,而且总体的趋势是前进的。在淇澳空间生产的过程中,基于海岛位置、政府政策等外力因素,导致它处于“中心”与“边缘”关系的不断转化中,但以淇澳人这个历史主体为视角来分析,淇澳社会的态势是向上前进的。通过梳理历史上淇澳岛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可以探析出,空间与社会是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生产的状态。能够体现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的变迁,每种社会发展形态中,都存在着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以生产方式的变迁为依据将社会与空间的复杂关系呈现出来。在征地运动之前,淇澳生产方式以农业生产为主导,出海打渔为副业。征地运动后,再加上淇澳大桥的修建,淇澳的生产方式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文章从淇澳岛的空间研究入手,以空间生产为视角,讨论在“中心”与“边缘”关系下海岛社会发展的形态历程,认识到空间的生产过程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与物质基础相结合运作的结果,

林秋丽[7](2018)在《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我国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明代宫廷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发展于清代,衰落于民国和战争期间,在建国后得以恢复和发展。在现代化的市场冲击下,21世纪的广作家具创新发展缓慢,传承和创新是新世纪对广作家具的生存发展要求。以广州现存广作家具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人物访谈、实地测绘、网络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图表分析、数据统计、公式计算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历史梳理分析、广州广作家具测绘及艺术特点研究、广作家具装饰技艺和用材特点的研究、当代人对广作家具的认知调查和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与实践,得出结论如下:(1)建国后广作家具在国家扶持和保护下得到发展,于1972-1979年间达到发展顶峰。发展趋势是先平缓恢复,接着快速发展到达顶峰,最后逐渐衰落。整个发展历程影响因素有国家创外汇和恢复经济的需要、设计生产人员的集中培养、“一五计划”提前实现后生产力的解放、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引进、广交会上市场强烈的反响、改革开放后市场的冲击、人才的流失、设计定位的片面化等。通过对建国后广作家具的历史梳理,深入发掘背后的影响因素和研究各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能给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和创新启示和教训。(2)广州现存广作家具历史时期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种类主要包括沙发椅、公座椅、圆桌凳、梳妆台、三角椅等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家具,整体造型中西结合、尺寸比例接近现代家具,符合人体工程学。纹样丰富,集中国传统吉祥素材和岭南特色素材进行创作,有独特的地域特色。通过详细研究各类特色广作家具艺术特点,能总结归纳其中的设计规律和验证历史现象,给后面当代广作家具设计创新数据上的支撑。(3)广作家具沿袭传统家具制作技艺,加入特色木雕、大理石镶嵌、螺钿镶嵌、玻璃画、画珐琅、嵌瓷片、嵌刺绣和百宝嵌等装饰技艺,总结装饰工艺为木雕、镶嵌和绘画。在用材上,用料大方,家具腿部的弯曲构件一般是一木挖成。木材种类包括酸枝、紫檀、花梨木、鸡翅木、铁力木、楠木、坤甸木、菠萝格、柚木和樟木等,木质坚硬,色泽沉稳,纹理优美。(4)问卷结果显示40岁以下人群为主要的被调查对象,使用频率最高的家具为床、餐桌、餐椅、衣柜、沙发椅,对当代广作家具的创新设计建议是在继承传统广作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造型要求年轻化和时尚化,同空间同套系是最受欢迎的模式。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结果总结反思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问题,并以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验证,给当代广作家具的创新发展以建议和思路。

童匀曦[8](2018)在《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岭南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三大流派之一,与北方皇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相鼎立。岭南园林营造起始于西汉,经过漫长的发展,类型不断丰富,在宫署园林、寺庙园林、风景名胜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格特色的岭南庭园及行商园林等形式。民国时期,受当时社会动荡、文化冲击等多重影响,又出现了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具有现代大学雏形的南亚热带园林式校园,以及华侨私园中更多的中西合璧样式。1918年,广州还建设了早期国内着名的公园并影响全国。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基于社会状况和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传统岭南园林营造转型发展,更多关注现代城市公园建设、城市绿化与风景名胜保护。岭南园林的学术研究起源于1950年代,由夏昌世教授和莫伯治教授率先开展。“岭南园林”一词是1962年11月17日在广东园林学会成立大会上林西同志首次提出,之后被广泛使用。从1956年首篇研究文章发表至今,岭南园林学术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研究内容不断丰富,不仅使岭南传统园林的面貌呈现得更加清晰,也使现代岭南园林营造通过技术总结、理论提升变得更加精彩。但是,系统梳理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的研究文章却一直未见报道。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概述了有关岭南地区园林营造活动的学术研究成果。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相关概念与文献研究,阐述了岭南地域、岭南文化、岭南建筑和岭南园林等基本研究,并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类和统计分析,研究岭南园林学术成果的构成情况、各研究领域的成果数量指标及其随年代变化趋势,探究各个时期岭南园林学术研究热点和有重大影响的文献论着,分析岭南园林研究的国际化概况,进而归纳岭南园林学术发展重点与趋势。第三章通过研读不同时期的重点文献,论述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岭南园林发展脉络。第四章结合文献研究成果,从庭园布局手法、建筑装饰技艺、山水实景构筑要点、传统园林植物配置等方面概述了岭南园林艺术风格,归纳了有关岭南园林艺术风格的认知要点。第五章为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就“岭南园林遗产核心价值”与“岭南园林营造传统的传承创新”问题展开了一些讨论。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以下4个方面:(1)梳理了岭南园林的基本概念,包括其适用的地域范围和学术定义。(2)论述了岭南园林学术研究发展的阶段性,分别是1956-1976年起步发展期,1977-1996年缓慢发展期,1997-2017年快速发展期,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各时期学术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主要关注领域有不同的侧重点。(3)基于学术文献的研读对岭南园林历史发展脉络进行了提炼和归纳。(4)明确了岭南园林具备“畅朗轻盈、兼容实用、精巧艳丽”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研究内容对于全面了解岭南园林的学术发展动态,清晰认识岭南园林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艺术风格,填补岭南园林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空白,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王惠蓉[9](2018)在《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海丝”文化产业特指与古“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资源相联系的地方性文化产业,该类型文化产业以丰富的“海丝”文化遗产和鲜明的文化特质为基础资源,以地方的特殊性作为地方再生资产,更重视商业市场价值及精神生活价值的统一。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创业实践,如何使情感经验、文化传播与地方认同感形成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以此建构优质的“地方感”。论文拓展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传播相融合的理论视角,是对当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理论回应,也对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提供了新的理论观照角度,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把“地方感”建构视角引入文化产业中的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研究,提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应以“地方感”的建构作为核心目标,这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性视角。主要创新之处还有:将情感经验、地方认同、文化传播三者相合的文化生产作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问题与对策研究;第一次将福建省以“海丝文化”资源为基础的文化产业作为独立系统的研究对象,建立特定文化产业类型研究的理论架构。论文先对福建“海丝”文化资源进行价值重塑;再整体上分析福建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文化政策创新路径。在以上先导性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三种类型化代表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理论架构和对策建议,即:①以建构“地方感”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价值;②以文化传播观发展地方性文化产业;③以文化治理观创新地方文化产业政策;④使文化生产的内在冲突性成为地方性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⑤用新媒介观作为地方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路径;⑥关注小众效应等六大内容。该研究的未来展望主要为:该问题在理论上应与国家形象、国家治理以及文化治理等相关问题获得更加紧密地联系,从而拓深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道路。同时,可进一步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完善地方性文化产业与“地方感”建构的研究范式。

孔利宁[10](2016)在《基于叙事学的考古遗址展示研究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为中心》文中认为考古遗址的展示是保存考古遗址的历史、科技、艺术价值,并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考古遗址展示研究是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关考古遗址的展示理念、展示内容及展示策略的研究口渐受到关注。在考古遗址展示领域日益强调公众需求,并探索多元化展示方式的大背景下,叙事作为一种展示策略在传播展示信息方面的积极作用日渐凸现。在考古遗址展示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叙事性展示策略成功应用的实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叙事学理论被欧美学者引入博物馆研究领域。近几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于博物馆展示叙事的初步研究。本文将叙事学理论引入考古遗址展示研究领域,论述了考古遗址展示叙事的定义、基本特征、类型及交流模式,并以英国菲什本罗马宫、英国约维克维京中心、南京六朝博物馆、宁夏水洞沟遗址博物院等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为例,应用叙事学理论中的叙事交流、叙述视点、叙事的故事与话语层次,以及叙事阅读等概念与方法,分析考古遗址展示的展示机制、展示内容结构以及信息传播效果,总结考古遗址展示实践中的经验,并提出了增强考古遗址展示叙事可读性的途径:多角度挖掘展示叙事主题;灵活选择展示叙述视角;重视参观动线的规划与标识;加强考古学符码的解读;探索多元的复原展示方式以及增强展示叙述声音的吸引力。

二、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论文提纲范文)

(2)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存量发展与“旧厂房”改造需求
        1.1.2 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观念的转变
        1.1.3 广州的工业历史与工业文化
        1.1.4 整治广州黄埔古港古村风貌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1.3.1 风貌研究范围
        1.3.2 旧厂房改造范围
        1.3.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风貌保护与协调方面
        1.4.2 工业遗存改造方面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风貌协调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风貌协调的概念
        2.1.2 旧厂房与工业遗存的概念
    2.2 城市中新旧风貌关系的演变
        2.2.1 工业革命之前:渐进演替
        2.2.2 工业革命-20 世纪60 年代:破旧推新
        2.2.3 20世纪60 年代后:保护历史与协调更新
        2.2.4 广州历史风貌保护与新旧风貌协调
    2.3 新旧风貌协调的主要内容
        2.3.1 尺度与肌理的协调
        2.3.2 色彩与材质的协调
        2.3.3 产业与功能的协调
    2.4 新旧风貌协调的基本手法
        2.4.1 相似协调
        2.4.2 对比协调
        2.4.3 弱化协调
    2.5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中风貌协调所面临的困惑
        2.5.1 关于风貌保护主体的问题
        2.5.2 关于风貌协调母体的问题
    2.6 典型案例研究
        2.6.1 北京第二热电厂更新改造
        2.6.2 台湾安平港历史风貌区更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埔古港古村历史环境的传统景观风貌特征
    3.1 黄埔古港古村的历史沿革
        3.1.1 历史沿革
        3.1.2 黄埔古港古村的保护历程
    3.2 宗祠引领的多姓氏广府村落格局
        3.2.1 格局形成
        3.2.2 村落格局
    3.3 古村的传统景观风貌特征
        3.3.1 街巷空间
        3.3.2 广场节点
        3.3.3 绿化类型
        3.3.4 黄埔村古八景
    3.4 古村的人文景观风貌内涵
        3.4.1 宗祠文化与祠堂功能的转变
        3.4.2 民俗活动与地方传统的传承
        3.4.3 古村文化认知调查
    3.5 古港的景观风貌特征
        3.5.1 文献及绘画中的古港风貌
        3.5.2 黄埔古港的文化风貌内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的风貌特征及发展现状
    4.1 厂房风貌特征
        4.1.1 厂房的发展沿革
        4.1.2 整体空间格局
        4.1.3 道路及绿化类型
        4.1.4 滨水空间类型
    4.2 不同群体的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4.2.1 当地居民
        4.2.2 店铺商家
        4.2.3 景区游客
    4.3 旅游市场发展背景下的改造机遇
        4.3.1 广州对“一带一路”国家游客的吸引
        4.3.2 文化类景点在广州旅游市场上的优势
        4.3.3 黄埔古港古村景区综合提升中的机遇
    4.4 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
    5.1 旧厂房改造的总体原则
    5.2 多层级的风貌协调分区
    5.3 改造目标与功能置换
        5.3.1 改造目标概述
        5.3.2 厂房功能置换
    5.4 景观空间格局的整体性策略
        5.4.1 延续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空间层次
        5.4.2 维持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空间尺度
        5.4.3 沿用历史环境开放空间的组织模式
        5.4.4 协调历史环境景观风貌的环境色彩
    5.5 文化景观内涵的具象化表达
        5.5.1 文化展示空间表达
        5.5.2 地域文化符号运用
        5.5.3 特色游览路线组织与历史视线通廊梳理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学术回顾: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空间研究
        1.2.1 关于岭南园林的研究
        1.2.2 关于山水画的研究
        1.2.3 其他跟本课题相关的研究
    1.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核心概念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框架
    1.4 研究的内容、目标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目标
    1.5 研究意义
        1.5.1 社会意义
        1.5.2 学术意义
    1.6 创新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园林的山水画趋向
    2.1 岭南园林与山水画的哲学思想根源
    2.2 山水画与岭南园林的结合
    2.3 岭南园林的景置与山水画的画理
        2.3.1 山石画理与岭南园林山石
        2.3.2 植物画理与岭南园林
        2.3.3 建筑画理与岭南园林
    2.4 岭南园林仿画造园的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卷轴与透视:岭南园林山水画式“观”的空间
    3.1 山水画视觉空间的特征
        3.1.1 人眼的视觉特征
        3.1.2 山水画与视觉空间体系
        3.1.3 山水画视觉空间:卧游与畅神
    3.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2.1 “观”逻辑
        3.2.2 岭南园林“观”的空间
    3.3.岭南园林“观”的影像体验
        3.3.1 写意的内在动力
        3.3.2 画到影像的转移
        3.3.3 影像到意象的体验(意境与意象的分析-台湾林园-卢谦若公园-开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营位置:岭南园林“远”的伸缩与延时
    4.1 经营位置的定义
    4.2 经营位置下岭南园林“远”法的空间呈现
        4.2.1 “远”法及其扩展理论
        4.2.2 岭南园林的“远”式布局空间呈现
    4.3 岭南园林远法下的时间组构
        4.3.1 岭南园林的视觉空间转化
        4.3.2 岭南园林的时间组构与廊
        4.3.3 岭南园林的廊道的空间系统
    4.4 岭南园林廊道的伸缩与延时
        4.4.1 线性时空
        4.4.2 远法下的围合变异
        4.4.3 时间与空间的控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笔墨皴法:岭南园林的景置
    5.1 皴法、南北宗与岭南园林
        5.1.1 皴法的定义
        5.1.2 皴法发展过程及其类别
        5.1.3 南北宗
        5.1.4 皴法、南北宗对岭南园林的意义
    5.2 皴法与岭南园林掇山
        5.2.1 皴法的空间基础
        5.2.2 皴法与岭南山石
        5.2.3 皴法在岭南园林山石的体现
    5.3 笔墨皴法与岭南园林植物
        5.3.1 植物似的异化
        5.3.2 造境的意趣
        5.3.3 面的延伸
    5.4 一墨而五色俱:墨色的透明性
        5.4.1 具有启发意义的相关理论
        5.4.2 墨的透明
    5.5 墨的透明性与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1 岭南园林理水的特征
        5.5.2 岭南园林的理水意象空间
        5.5.3 以水入墨,以墨入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笔墨之变:中西法相互参略下岭南园林的独特性
    6.1 绘画变革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1.1 笔墨之变
        6.1.2 建筑技术与形象新体画对岭南园林的影响
    6.2 笔墨之变影响下的岭南园林
        6.2.1 效仿性造园
        6.2.2 中西方元素的相互融通
        6.2.3 后期岭南园林的特性
    6.3 中西法共参略下的岭南园林独特性
        6.3.1 “观”空间的独特性
        6.3.2 章法之“三段式”折高折远
        6.3.3 “游”与廊道观景的同构性
        6.3.4 皴法下掇山的多样性
        6.3.5 意趣式置景
    6.4 山水画视角下岭南园林和北方、江南园林的区别
        6.4.1 畅朗轻盈、绚丽多姿的总体风格区别
        6.4.2 置陈布势布局章法空间造境的差异
        6.4.3 游观组织方式的互异
        6.4.4 置景的画意配置不同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要点
    7.2 论文创新点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资料与方法
    第四节 文章框架
第二章 当代淇澳岛海岛境貌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生态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第三节 宗族与组织
    第四节 经济与文化
    第五节 社会关系
    结语
第三章 清朝时期淇澳的生活图景
    第一节 贫民将钟宝
    第二节 聚集金星门
    第三节 白石街由来
    第四节 淇澳岛巡检司
    第五节 外商、士绅与官府
    结语
第四章 民国时期淇澳的聚落格局
    第一节 聚落空间
    第二节 居所建筑结构
    第三节 以“家”为单位的空间布局
    第四节 苏兆征故居
    第五节 走出村落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前淇澳岛人口流动
    第一节 生产空间的重新配置
    第二节 社会阶层变更
    第三节 1949年—改革开放前淇澳人通婚范围
    第四节 偷渡港澳谋生
    结语
第六章 90年代以来淇澳海岛变半岛
    第一节 征地运动
    第二节 身份转变
    第三节 淇澳大桥的修建
    第四节 居住格局变化
    第五节 外来人口进入
    结语
第七章 淇澳宗教信仰的三重空间
    第一节 一重空间:以“家”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二节 二重空间:以“社”为单位的祭拜空间
    第三节 三重空间:淇澳庙宇祭拜空间
    第四节 坟地也有着标识农耕的空间的作用
    第五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一)
    第六节 第三重空间中的祭祀活动(二)
    结语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现状
        1.1.2.1 国外关于广作家具的研究
        1.1.2.2 家具收藏届对广作家具的研究
        1.1.2.3 国内对广作家具的研究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2.1 研究内容
        1.2.2.2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3.2.1 学术意义
        1.3.2.2 社会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当代广作家具的发展历史
    2.1 建国初期(1949-1956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1.1 建国初期广作家具的历史发展
        2.1.2 建国初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2 合作社时期(1956-1965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2.1 合作社时期广作家具的历史发展
        2.2.2 合作社时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3 合作工厂时期(1965-1978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3.1 合作工厂时期广作家具的历史发展
        2.3.2 合作工厂时期广作家具分析
        2.3.3 合作工厂时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4 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4.1 改革开放初期广作家具的发展
        2.4.2 改革开放初期广作家具分析
        2.4.3 改革开放初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探究
    2.5 新世纪时期(1992年至今)广作家具的发展探究
        2.5.1 新世纪时期广作家具的发展
        2.5.2 新世纪时期广作家具分析
        2.5.3 新世纪时期广作家具发展因素的探究
    2.6 建国后广作家具历史发展的总结
3 广作家具的艺术特点
    3.1 广州广作家具的造型特点
        3.1.1 沙发椅的造型特点
        3.1.2 三角椅的造型特点
        3.1.3 公座椅的造型特点
        3.1.4 梳妆台的造型特点
        3.1.5 圆桌组的造型特点
    3.2 广州广作家具的纹样特点
        3.2.1 动物纹样特点
        3.2.2 植物纹样特点
        3.2.3 组合纹样特点
        3.2.4 博古纹样特点
        3.2.5 抽象线条纹样特点
    3.3 广作家具的装饰技艺特点
        3.3.1 广作家具的雕刻技艺
        3.3.2 广作家具的螺钿技艺
        3.3.3 广作家具的大理石镶嵌技艺
        3.3.4 广作家具的其他装饰技艺
        3.3.4.1 广作家具玻璃画历史及特点
        3.3.4.2 广作家具画珐琅历史及特点
        3.3.4.3 广作家具嵌瓷片及其他装饰技艺特点
    3.4 广作家具的材料特点
4 当代广作家具创新设计实践
    4.1 当代人对广作家具的认知和需求调查
    4.2 当代广作家具创新设计定位
    4.3 当代广作家具设计实践
        4.3.1 当代广作单体椅子设计实践
        4.3.1.1 “蝴蝶椅”的设计演示
        4.3.1.2 “小姐椅”的设计演示
        4.3.1.3 “灵芝椅”的设计演示
        4.3.1.4 “雨打芭蕉椅”的设计演示
        4.3.2 当代广作套系家具设计实践
        4.3.3 当代广作空间搭配实践
    4.4 当代广作家具设计方案优化
5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工作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文献研究
    2.1 相关研究概念
        2.1.1 岭南地域
        2.1.2 岭南文化
        2.1.3 岭南建筑
        2.1.4 岭南园林
        2.1.4.1 岭南园林名词朔源
        2.1.4.2 岭南园林学术定义
    2.2 岭南园林研究文献采集
        2.2.1 检索平台与方法
        2.2.2 文献分类与计量
    2.3 岭南园林理论研究动态
        2.3.1 研究发展阶段
        2.3.2 重点关注领域
        2.3.2.1 国内研究现状
        2.3.2.2 国外研究现状
        2.3.3 论着作者构成
3 岭南园林的发展脉络
    3.1 岭南古代园林发展轨迹
        3.1.1 秦汉时期
        3.1.2 唐宋时期
        3.1.3 元明清时期
    3.2 岭南近代园林营造概况
        3.2.1 中西合璧的私家园林
        3.2.2 书院园林向校园转型
        3.2.3 城市公园的初步兴起
    3.3 岭南现代园林发展成就
        3.3.1 城市公园建设
        3.3.1.1 依托风景名胜改建城市公园
        3.3.1.2 新建具有岭南特色现代公园
        3.3.2 城市绿化建设
        3.3.2.1 城市绿地系统
        3.3.2.2 立体空间绿化
        3.3.3 风景名胜保护
        3.3.3.1 结合文化遗产保护
        3.3.3.2 结合自然遗产保护
4 岭南园林的营造特色
    4.1 岭南文化与岭南园林
        4.1.1 岭南风情概述
        4.1.2 岭南文化与园林的相关性
    4.2 岭南传统造园艺术风格
        4.2.1 岭南传统庭园布局手法
        4.2.1.1 庭院类型
        4.2.1.2 庭园布局特点
        4.2.2 岭南园林建筑装饰技艺
        4.2.2.1 砖雕
        4.2.2.2 木雕
        4.2.2.3 灰塑
        4.2.2.4 陶塑
        4.2.2.5 套色艺术玻璃
        4.2.3 岭南山水石景构筑要点
        4.2.3.1 岭南园林石景
        4.2.3.2 岭南园林水景
        4.2.4 岭南传统园林植物配置
        4.2.4.1 应用特色
        4.2.4.2 画意构图
        4.2.4.3 诗情空间
    4.3 岭南园林艺术风格认知
        4.3.1 关于岭南园林风格的认识表述
        4.3.2 关于岭南园林风格的认同分析
        4.3.3 关于岭南园林风格的现代继承
5 结论与讨论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相关问题讨论
        5.2.1 岭南园林遗产的核心价值认知
        5.2.2 岭南园林营造传统的传承创新
致谢
参考文献

(9)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视角导入与问题的提出
    三、概念界定暨研究范畴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第一章 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
    第二节 产业演化之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地方性文化产业价值创新理论
    第四节 地方品牌(Place Brand)理论
第二章 福建“海丝”文化资源之价值再塑
    第一节 文化资源、文化资产与文化资本述论
    第二节 文化资源向文化资产的价值转塑
    第三节 文化资本的价值再塑
第三章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发展
    第一节 海外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变迁及其启示
    第二节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的政策解读
    第三节 研究启示
第四章 福建“海丝”传统产业转型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基础条件
    第三节 传统产业转型的困境与主要矛盾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第五章 福建“海丝”历史街区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历史街区文化产业的发展逻辑与价值建构
    第二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范式
    第三节 历史街区“地方感”建构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第六章 福建“海丝”古城镇文化产业之“地方感”建构
    第一节 “空间生产”理论与古城镇文化产业
    第二节 古城镇的空间表征与“地方感”特征
    第三节 古城镇“地方感”建构的机制
    第四节 研究启示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地方感”形成的基础问卷
    附录二: 传统产业转型中“地方感”形成调查问卷
    附录三: 文化产品体验调查问卷
    附录四: 人物专访记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语

(10)基于叙事学的考古遗址展示研究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背景与理论基础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1.4 研究方法
    1.5 关键概念界定
第二章 考古遗址展示的叙事机制:何谓叙事?
    2.1 展示的分类
    2.2 考古遗址展示叙事的基本特征
    2.3 考古遗址展示叙事的类型
    2.4 考古遗址展示叙事的交流模式
第三章 考古遗址展示的叙述视角:讲什么故事?
    3.1 叙述视角类型
    3.2 案例一:菲什本罗马宫展示分析
    3.3 案例二:六朝博物馆展示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考古遗址展示的叙事结构:怎样讲故事?
    4.1 案例一: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展示分析
    4.2 案例二:约维克维京中心展示分析
    4.3 水洞沟遗址博物院与约维克维京中心的展示叙事话语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考古遗址展示叙事的阅读:如何被读懂?
    5.1 影响展示叙事阅读的文本因素
    5.2 增强考古遗址展示叙事可读性的途径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人类学影响下的台湾考古教育:兼论考古学学科定位[J]. 张艺璇,甘聿群. 南方文物, 2021(03)
  • [2]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3]《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4]基于风貌协调视角的广州黄埔古港古村旧厂房改造的景观策略研究[D]. 霍苏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5]山水画视角下的岭南园林的空间造境逻辑[D]. 陈炜炫.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沧海伶仃:淇澳汉人社会的空间变迁[D]. 王娜. 厦门大学, 2019(07)
  • [7]当代广作家具的设计研究[D]. 林秋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8]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岭南园林学术发展研究[D]. 童匀曦.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福建“海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以“地方感”的建构为视角[D]. 王惠蓉. 厦门大学, 2018(07)
  • [10]基于叙事学的考古遗址展示研究 ——以考古遗址博物馆为中心[D]. 孔利宁. 西北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台湾十三行遗址发掘现场展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