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韧带和骨骼肌三维重建方法及临床应用

关节韧带和骨骼肌三维重建方法及临床应用

一、关节韧带与骨骼肌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雪彬[1](2021)在《数字儿童颈部薄层断面与影像解剖对比及其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文中指出

靳博[2](2021)在《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软组织张力特征和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KOA患者可因膝关节疼痛引起反应性肌张力增高、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KOA发生膝内翻畸形时,膝关节中软骨表面、半月板所受应力较正常生理状态发生变化,内侧间室处于高负荷状态,胫骨高位截骨是“骨正筋柔”理论指导下的代表保膝措施,手术结束后,恢复下肢力线,纠正内翻畸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逐渐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内侧间室应力发生改变。研究目的:实验一:探究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治疗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特征的影响。实验二:探究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治疗对膝关节软骨应力的影响。研究方法:实验一:本临床研究病例选择自2020年7月至2021年5月期间天津医院关节镜一病区收治病人,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翻畸形的患者30例。收集患者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术前、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Visual analogue scale,WOMAC),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测量术前及术后下肢力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WBL)、股胫角(Femora tibial angle,FTA)放射学数据,进行放射学评估,对患者术前及术后膝周股四头肌及半腱肌、股二头肌进行肌张力测试,收集肌张力测试数据,用统计学软件评估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二:选择1名符合HTO手术指征的患者,收集患侧膝关节CT扫描的数据,以DICOM格式保存,将存储DICOM格式的CT图像导入计算机三维重建软件Mimics中进行三维模型重建。随后在Geomagic studio中优化修整,再将数据导入到网格划分软件Hypermesh中进行网格划分及材料属性的定义,最后在有限元处理软件Aabaqus中约束边界条件,施加重力2100N载荷,收集股骨干、股骨软骨、胫骨软骨及半月板的最大Mises接触应力、位移值等数据。模拟胫骨截骨手术过程,对该模型进行截骨矫形,设计T型钢板支撑固定后,施加同样的载荷,收集数据,对所得数据与相关文献的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研究结果:实验一: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WOMAC评分、HSS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差异(P<0.001),各时间点评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术后各评分呈逐渐改善趋势(P<0.001),术前下肢力线比率(WBL)平均为17.74%变为术后平均60.34%,平均改变差值为42.6%,FTA值术前平均为为186.37°矫正至平均173.4°,角度平均改变12.97°,术前与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VM(股内侧肌)、RF(股直肌)、VL(股外侧肌)、S(半腱肌)、BF(股二头肌)的肌张力位移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P<0.001),各时间点肌张力位移值经重复测量,术后呈上升变化趋势(P<0.001)。实验二:HTO术后股骨软骨、半月板、胫骨软骨的应力大小、位移、内外侧应力比值发生改变,外侧应力较术前变大,内外侧比值较正常膝关节中的内外侧比值减小,膝关节应力向外侧发生变化,股骨软骨后部、胫骨软骨前外侧及半月板内外侧位移值变大,形变增大。胫骨干、股骨干应力分布区域及应力大小产生改变,较术前应力值减小。研究结论:1.HTO手术可改善患者临床功能,矫正下肢力线后膝关节由“骨不正”状态变为“骨正”状态,术后患者膝关节周围肌肉组织张力发生变化,较术前减小,肌肉高张力状态得到改善,“筋复其柔”,符合中医学“骨正筋柔”理念,验证了HTO手术中的“骨正筋柔”思想。2.HTO手术改变了膝关节中的关节软骨、半月板表面的应力分布特征及位移值,使其内外侧应力比值较正常值减小,内侧应力分布区域变小,应力向外侧间室改变,并小于正常值,使“筋”的力学特征发生改变。

郑义丹[3](2021)在《悬吊训练结合推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疗效及其表面肌电特征变化分析》文中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悬吊结合推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干预效果,观察干预前后核心稳定肌表面肌电变化的特征,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提高核心稳定肌肌力和耐力以及抗疲劳能力。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悬吊结合推压组,共16人,进行悬吊训练和推压手法;对照组为悬吊训练组和推压组,每组16人。三组均治疗4周,每周5次,每天一次,三组患者在干预前后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1)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2)腰部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3)竖脊肌:IEMG、AEMG、MPF、MF值;(4)腹直肌:IEMG、AEMG、MPF、MF值。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研究结果:1.VAS评分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与干预前比较,三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VAS评分降低优于悬吊组(P<0.05)和推压组(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2.ODI评分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与干预前比较,三组患者ODI评分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ODI评分降低优于悬吊组(P<0.05)和推压组(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3.IEMG比较:(1)竖脊肌IEMG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两侧IEMG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竖脊肌IEMG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与推压组竖脊肌IEMG比较(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IEMG比较(P<0.05),实验组和悬吊组均优于推压组。(2)腹直肌IEMG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腹直肌IEMG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腹直肌IEMG比较(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腹直肌IEMG比较(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腹直肌比较(P<0.05),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优于悬吊组,悬吊组优于推压组。4.AEMG比较:(1)竖脊肌IEMG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两侧AEMG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竖脊肌比较(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竖脊肌比较(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比较(P<0.05),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优于悬吊组,悬吊组优于推压组。(2)腹直肌IEMG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两侧AEMG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比较(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比较(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比较(P<0.05),均具有显着性差异。实验组优于悬吊组,悬吊组优于推压组。5.MPF和MF比较:(1)竖脊肌MPF、MF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两侧MPF、MF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健侧竖脊肌MPF、MF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MPF值(P>0.05)、MF值(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三组患者患侧竖脊肌MPF、MF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MPF值(P>0.05)、MF值(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2)腹直肌MPF、MF比较:4周干预后,组内比较:三组患者两侧MPF、MF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组间比较:三组患者健侧腹直肌MPF、MF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MPF值(P>0.05)、MF值(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三组患者患侧腹直肌MPF、MF值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实验组与悬吊组MPF值(P>0.05)、MF值(P>0.05);实验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悬吊组与推压组MPF值(P<0.05)、MF值(P<0.05)。结论:1.4周悬吊结合推压法、悬吊训练和推压法均能使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增强核心稳定肌的耐力与肌肉力量并提高肌肉的抗疲劳能力。2.悬吊结合推压法与单纯的悬吊训练和推压法比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缓解疼痛和改善腰部功能方面效果更明显,悬吊训练组和推压法组在缓解患者疼痛和改善腰部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3.(1)竖脊肌:悬吊结合推压法和单纯悬吊训练在改善患者竖脊肌肌肉力量和抗疲劳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对于提高肌肉耐力,改善竖脊肌肌纤维比例方面,悬吊结合推压法优于悬吊训练和推压法;悬吊训练对于增强患者竖脊肌力量、提高耐力和抗疲劳能力方面均优于推压法。(2)腹直肌:对于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腹直肌肌肉力量和耐力方面,悬吊结合推压法的疗效优于悬吊训练和推压法,悬吊训练优于推压法;对于改善患者的抗疲劳能力,悬吊训练结合推压法与悬吊训练的作用效果无差异,但这两种方法均优于推压法。综上所述,悬吊结合推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综合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张星星[4](2021)在《无源助力外骨骼腿部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无源助力外骨骼是一种能够支撑穿戴者负重,辅助人体运动的无动力的可穿戴机械装置。传统有源驱动助力外骨骼受限于电池技术,无法长时间持续穿戴使用,影响在户外的实际应用。无源外骨骼采用轻量化设计,不借助外部能源,依靠外骨骼机械结构和人体负重原理实现对人体的运动辅助,具有轻便、易穿戴、可长时间使用等优点,但无源外骨骼仍存在腿部支撑性和舒适性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无源助力外骨骼膝关节的支撑性和大小腿结构的舒适性优化设计,旨在减轻外骨骼腿部的穿戴负担和不适,提高外骨骼膝关节在行走过程中的支撑性,从而提升无源助力外骨骼长时间负重使用的助力性能。根据人体下肢解剖学特征,对人体负重行走的下肢运动信息、外骨骼下肢人机协同性和穿戴舒适性分析,针对关节支撑性和穿戴舒适性提出了无源助力外骨骼膝关节和大小腿结构的设计方案。首先针对无源助力外骨骼行走过程中腿部支撑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支撑期自锁的外骨骼六连杆膝关节结构。根据人体行走的下肢关节轨迹信息,采用最优化方法设计外骨骼膝关节六连杆机构,使外骨骼腿部运动能尽可能逼近人体正常步态的腿部运动。利用六连杆机构的自锁性实现行走步态支撑期的外骨骼膝关节角度锁定,从而提高负重行走过程中无源外骨骼对人体负重的支撑性,减轻人体关节负担。然后针对外骨骼长时间使用的穿戴舒适性问题,设计了增强散热的外骨骼半包裹式大小腿结构。通过人体腿部三维扫描,设计贴合人体腿部表面的外骨骼半包裹式大小腿结构以减小外骨骼穿戴时的人机相互作用力。利用运动前后采集的腿部热红外图像,得到人体腿部热舒适敏感度的分布,以此建立人体腿部穿戴外骨骼的热舒适度评估模型,对外骨骼大小腿进行热舒适度拓扑结构优化设计,使腿部半包裹结构具有良好透气性,从而使人体穿戴使用外骨骼时的腿部舒适度达到最佳。最后介绍了无源助力外骨骼腿部设计和整体结构的实现,对外骨骼膝关节结构和大小腿半包裹结构进行强度分析和功能分析。

李晓梅[5](2021)在《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肩袖损伤后愈合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采用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PRP)协同促进小鼠肩袖损伤后界面组织的愈合及再生,并通过组织形态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显微CT扫描及生物力学测试,检测肩袖愈合界面组织结构特征、血清中相关生长因子浓度的变化、软骨下骨形态参数特点以及力学性能参数的恢复,初步探讨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肩袖损伤修复的影响,为肩袖损伤后的生物学干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96只C57BL/6小鼠建立肩袖损伤动物模型,将所有动物分为对照组(n=24)、力学刺激组(n=24)、PRP组(n=24)、力学刺激联合PRP组(联合组)(n=24)。PRP组与联合组小鼠在建模术完成后将预先制备的同种异体PRP填充于损伤界面处,PRP的制备采用Landesberg二次离心法。力学刺激组与联合组小鼠在术前5天开始进行适应性跑台训练,术后第二天开始跑台训练进行力学刺激(速度:10m/min,时间:20min/天,倾斜角度:0度),直至收取标本。(2)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摘眼球取血并收取小鼠冈上肌-冈上肌腱-肱骨复合标本,血液标本行ELISA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B(PDGF-AB)的含量;术后4周和8周复合标本行组织学番红/固绿染色观察肩袖界面组织结构的修复;术后8周复合标本行显微CT扫描并三维重建,同时定量评估界面处软骨下骨形态学参数的变化;术后8周复合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估其力学性能。结果:(1)组织学检测:番红/固绿染色显示,术后4周,PRP组、力学刺激组以及联合组肩袖损伤界面出现少量由被番红染成红色的纤维软骨层,且联合组界面处纤维软骨层的厚度更厚。术后8周,各组肩袖损伤界面处的形态结构均有明显恢复,联合组肩袖损伤界面处再生的纤维软骨层中蛋白多糖含量与分布明显优于其余各组。(2)Micro-CT扫描:利用显微CT对标本进行扫描,获取肱骨头的三维重建图像,对界面处软骨下骨感兴趣区进行定量分析,获取其形态学参数。术后8周联合组界面处软骨下骨感兴趣区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目(Tb.N)以及骨小梁厚度(Tb.Th)均大于其余各组(p<0.05),其中Tb.N与力学刺激组相比差异非常显着(p<0.01)。对照组界面处软骨下骨的骨小梁间隙(Tb.Sp)明显大于联合组,差异显着(p<0.05)。(3)Elisa检测:术后4周,联合组小鼠血清中TGF-β1和PDGF-AB的浓度明显高于PRP组,差异显着(p<0.05),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力学刺激组,差异非常显着(p<0.01);PRP组TGF-β1和PDGF-AB浓度高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8周,各组TGF-β1和PDGF-AB的浓度较4周时均有所降低;联合组小鼠血清中TGF-β1和PDGF-AB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力学刺激组,差异显着(p<0.05)。术后4周或8周,PRP组与力学刺激组TGF-β1和PDGF-AB的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4)生物力学检测:术后8周,力学刺激组的冈上肌-冈上肌肌腱-肱骨复合体的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极限强度与对照组比差异非常显着(p<0.01);PRP组的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着(p<0.01);联合组复合体标本的拉断载荷和极限强度均明显大于其余各组,差异均非常显着(p﹤0.01);力学刺激组的极限强度小于PRP组,差异显着(p<0.05),而力学刺激组的拉断载荷与PRP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联合应用力学刺激训练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可促进小鼠肩袖损伤的修复。(2)力学刺激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都可以促进小鼠肩袖损伤的恢复,但联合应用力学刺激训练与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效果更佳。

孙梦思[6](2021)在《冲击载荷下肌肉力对颈椎力学响应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范围内,交通碰撞和航空弹射环境下引起的颈部损伤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乘员的头颈具有较高的灵活性,颈椎会在冲击载荷的作用下而过度前屈或者后伸,极易受到伤害。如果没有肌肉的参与,仅仅依靠颈部的骨骼与韧带是无法起到支撑整个头颈部的作用的,更无法抵抗外在的冲击载荷。因此对冲击环境下头颈部肌肉的力学响应进行研究是目前研究头颈部损伤不可或缺的部分。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适用于冲击环境的头颈部有限元模型。本文建立了用于冲击环境的头颈有限元模型,模型由椎骨和一系列软组织(韧带、椎间盘、小关节和肌肉等)组成。各组织的材料参数设定均参考国内外经典文献设定。对该模型进行静态与轴向冲击验证,介绍了力矩加载与轴向冲击载荷施加的具体步骤,将仿真结果数据与以往研究的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研究弹射环境下肌肉力对颈部力学响应的影响。由于复杂的航空环境,飞行员在应急弹射期间受到极大的冲击载荷,极易引起颈部损伤。本文研究了弹射环境下肌肉力对颈部损伤造成的影响。引入由新加坡国防医学与环境研究所实验获得的模拟弹射过程的条件,将弹射曲线应用于C7的下表面,分析弹射工况下头颈有限元模型肌肉的有无对颈椎运动节段的旋转反应和应力分布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肌肉张紧产生的力可以有效地降低颈部的旋转角和椎骨中的应力值,在弹射过程中对乘员的颈部损伤与防护起到重要的作用。(3)前碰撞条件下肌肉力对颈部力学响应的影响。发生在前碰撞中的颈部损伤已经成为现代交通损伤的研究热点。本文以不同速度的前碰撞加速度曲线作为模型输入条件输入到经过有效性验证的头颈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的前碰撞速度下头部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前碰撞速度下,颈部肌肉力能有效的降低头部的运动力学参数和椎间盘、椎骨等组织的应力应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头颈部的损伤程度。总之,本文采用建立的头颈部有限元模型,对弹射和前碰撞两种冲击载荷下肌肉力对颈部损伤造成的力学响应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建议。本文对于冲击载荷下的颈椎损伤的机理研究与防护起到重要意义。

张红星[7](2021)在《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现状及高载荷下ACDF与CTDR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文中指出非战斗疾病和伤病是现代我军人员减员的主要原因。在军事飞行人员疾病中,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随着飞机飞行速度及性能的提升,飞行人员承受负荷明显增加,再有飞行人员训练强度的不断增大,均导致其颈椎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飞行人员颈椎疾病问题的防治和保健越来越受到军事医学的关注。目的:(1)对现役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分析颈椎病住院率、住院诊治及医学鉴定等情况;(2)利用有限元方法构建颈椎术后模型,探索ACDF与CTDR两种手术方式对高载荷下颈椎生物力学响应。方法与结果:一: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现状研究对我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因颈椎病住院的现役飞行人员进行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经过纳入排除标准,对纳入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飞行机种、飞行时间、疾病分型、诊治及飞行鉴定结果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分析。结果发现2010-2014年飞行人员颈椎疾病占骨科疾病比重(21.36%)明显高于后五年(15.53%),但颈椎病住院人次(148人次)则低于2015-2019年住院人次(193人次),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1)。2010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去除重复住院,共收治166名颈椎疾病的现役军事飞行人员,在骨科总疾病占17.61%,排在第二位,远高于同时期住院的非空勤军事人员颈椎人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飞行人员颈椎病发病年龄范围在23-57岁,平均年龄37.37±7.37岁,低于非空勤军事人员平均年龄39.72±8.98岁,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166例飞行人员中有4例(2.41%)接受手术治疗,明显低于同时期非空勤军人手术率12.09%,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中166例飞行人员中共有87例(52.41%)飞行人员飞行合格并返回工作岗位;53例飞行人员飞行暂不合格、26例飞行人员飞行不合格,无法继续飞行。二:ACDF与CTDR内固定系统在高载荷下颈椎生物力学响应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符合要求的尸体标本进行构建颈椎骨骼-韧带-肌肉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对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C4-5椎体进行构建的ACDF组和CTDR组模型作为实验组,正常颈椎模型作为对照组。利用上述验证后的模型模拟飞行训练中的高加速度工况,研究术后颈椎受力及运动学影响。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构建在屈伸、侧倾、旋转运动上的数据与文献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误差±1个标准差,证明所建立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反映人体头颈部运动学及力学响应,可以用于高载荷下颈椎术后生物力学研究。研究表明,对照组椎间盘应力由上而下逐渐增大,C7-T1椎间盘和C6-7椎间盘应力最大;ACDF组的高载荷下的活动度稍低于正常颈椎,CTDR组因冲击后期人工椎间盘上下部分发生分离,导致手术节段活动度会远高于正常颈椎;在加载荷冲击下,对照组相邻椎体间应力随着时间波动最小,其次是ACDF,最差的是CTDR;根据NIC损伤标准,ACDF和CTDR可能不会发生脊髓损伤的危险,但由于CTDR组人工椎间盘后期发生了分离,出现韧带和肌肉损伤的风险相对于ACDF组可能会增加。结论:飞行人员颈椎疾病占骨科疾病谱前列,且发病年龄年轻化、治疗相对单一以及治疗后飞行合格率低。根据本次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在高载荷冲击力的作用下ACDF(Zero-P)比CTDR(Pro Disc-C)可能更安全。这对飞行人员颈椎疾病的诊治、预防和术后能否返回飞行岗位有一定的意义。

杨荣丽[8](2020)在《扩散张量成像在前交叉韧带及其损伤评估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前交叉韧带(ACL)撕裂伤是膝关节常见的病变之一,可以导致膝关节旋转失衡、软骨退变等并发症,由于患者损伤后早期出现的关节肿痛等症状,给影像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MRI是目前诊断ACL损伤的主要影像技术,根据MRI信号强度大小变化进行诊断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导致ACL部分撕裂伤诊断的准确性、特异性较低,严重影响了ACL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目的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观测ACL不同部位及不同损伤程度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及其相关性,评估ACL损伤程度及重建术后的手术效果,ACL损伤重建术前后及随访的FA值、ADC值,为ACL损伤提供定量诊断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帮助临床医师做出更好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方法选取100例单侧检查正常者膝关节的DTI影像资料,男、女性各50例,左侧47例,右侧53例。选取100例单侧ACL损伤的住院患者,Ⅰ级16例、Ⅱ级23例、Ⅲ级36例、Ⅳ级25例,Ⅲ级、Ⅳ级采取单束自体肌腱重建术,术后追踪随访54例。采用DTI成像技术,在早晨起床后进行膝关节扫描,将影像资料输入图像后处理工作站,生成ADC图、FA伪彩图,测量FA值和ADC值。再沿ACL走行及其损伤、重建部位设置感兴趣区,根据感兴趣区内的纤维连接进行纤维示踪成像。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ACL的上端、上中部、中部、下中部、下端的FA值和ADC值分别为(0.620±0.041)、(0.608±0.050)、(0.595±0.043)、(0.566±0.057)、(0.497±0.051)和(1.067±0.136)×10-3mm2/s、(1.128±0.134)×10-3mm2/s、(1.189±0.151)×10-3mm2/s、(1.456±0.171)×10-3mm2/s、(1.779±0.204)×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随ACL部位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与部位呈负相关;ADC值则逐渐升高,与部位呈正相关。2.ACL损伤处与正常ACL相应部位的FA值和ADC值分别为(0.449±0.039)、(0.577±0.064)和(2.564±0.227)×10-3mm2/s、(1.324±0.16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损伤处的FA值低于正常组,ADC值则高于正常组。3.ACL的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的FA值和ADC值分别为(0.492±0.051)、(0.488±0.049)、(0.412±0.044)、(0.378±0.041)和(2.153±0.182)×10-3mm2/s、(2.248±0.225)×10-3mm2/s、(2.740±0.253)×10-3mm2/s、(2.844±0.327)×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随着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减小,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ADC值则逐渐升高,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纤维示踪成像、FA值和ADC值、MRI诊断ACL损伤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0%、85.00%、73.00%,98.67%、95.00%、91.00%,98.00%、92.50%、86.50%,96.00%、85.00%、73.00%和98.67%、95.00%、9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纤维示踪成像、FA值和ADC值、MRI。4.ACL损伤重建术后1周的稳定组和不稳定组的FA值、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示踪成像、FA值和ADC值、MRI诊断ACL损伤重建术后1周手术效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8.25%、87.72%、73.68%,100.00%、75.00%、50.00%,98.36%、86.89%、72.13%,100.00%、98.04%、95.45%和80.00%、30.00%、11.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纤维示踪成像、FA值和ADC值、MRI。5.ACL重建术前与手术后1周、3个月的FA值和ADC值分别为(0.395±0.047)、(0.541±0.056)、(0.542±0.058)和(2.791±0.336)×10-3mm2/s、(2.263±0.224)×10-3mm2/s、(2.028±0.341)×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术后1周与3个月的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ACL重建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年与正常组的FA值和ADC值分别为(0.542±0.058)、(0.595±0.056)、(0.684±0.059)、(0.577±0.064)和(2.028±0.341)×10-3mm2/s、(1.699±0.175)×10-3mm2/s、(1.375±0.151)×10-3mm2/s、(1.324±0.160)×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L重建术后随访6个月与正常组的FA值和术后随访1年与正常组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TI的FA值和ADC值可以定量客观评价ACL及其损伤、修复程度,观测显示微观结构变化,为临床医师提供定量诊断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2.DTI的纤维示踪成像能够早期更好地显示ACL损伤程度及手术效果,可以直观显示空间结构变化,帮助临床医师做出最佳的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

梁龙[9](2020)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Radiculopathy,CR)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该病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障碍、上肢的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罹病久者可甚至可发生肌肉萎缩。多个统计研究报告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已经处于危害人们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的前列。由于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年化,该病在我国更为严重,影响个人生活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寻找一种有效、简便、适宜性强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必要。目前,保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首选治疗措施。功能锻炼作为其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其临床有效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证实。颈椎是由动力系统和静力系统两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主要指的是颈部肌肉,静力系统主要是颈椎骨。颈椎病的发病有着“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的论述,颈椎部的“筋”异常导致“骨错位”的发生,最终“筋骨同病”,引发本病。目前研究也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肌肉的肌张力增高有关。颈肌肌张力增高,即“筋急”的发生,“筋急”产生异常应力,对颈椎骨造成牵拉,导致“骨错缝”的发生,长期的骨不正会导致应力性骨赘、椎间盘退变,刺激到颈神经根就导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可以总结成“筋骨同病,以筋为先”,再根据《灵枢·卫气失常》中论述,“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所以对于本病的治疗应该对颈部“筋”进行干预,调节颈肌的状态,“经筋治骨”,最后达到“筋柔骨正”、“筋柔骨自安”的生理状态。颈椎康复操是由朱立国教授结合颈椎的解剖、生理状态和颈椎疾病发病特点创制的一套颈椎锻炼方法。本颈椎康复操已经收录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编纂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指南,并作为其中的一种推荐治疗方法。颈椎康复操获得了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创新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也是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广项目。颈椎康复操是对颈部“筋”进行直接的干预,符合以上“经筋治骨”的治疗原则。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颈椎康复操配合其他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但是单一的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作用及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基于此,我们提出假说:颈椎康复操可以通过降低肌张力,进而改善颈椎骨等应力,调节颈椎受力平衡而发挥治疗作用。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四个部分来阐述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潜在机制。1文献研究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1目的检索当前国内外关于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通过Meta分析方法来明确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1.2方法计算机检索了 Medline数据库(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7个数据库关于功能锻炼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然后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的数据分析和图形制作。使用漏斗图评价文献的发表偏倚,如异质性较高,则使用敏感性分析结果的稳健性,使用亚组分析来明确研究间异质性来源,并使用GRADE分级对每个结局指标进行强度推荐。1.3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总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0篇,共有87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功能锻炼能显着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VAS评分[SMD=-0.89;95%CI:(-1.34,-0.44),P<0.0001]和 NDI 指数[MD=-3.60;95%CI:(-6.27,-0.94);Z=2.65,P=0.008<0.05],由于没有文献报告 SF-12、SF-36 这两个指标,所以无法进行分析。漏斗图显示VAS评分和NDI指数两者对称性稍差,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但敏感性性分析表明Meta分析指标稳健性尚可。亚组分析表明高异质性来源可能与干预时间、发表语言、发表年份有关。GRADE分级结果是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是低等级。1.4结论单独进行功能锻炼干预或功能锻炼辅助其他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颈椎疼痛,改善颈部功能,但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2临床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2.1目的初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增强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证据,为颈椎康复操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2.2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将所有纳入病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颈椎健康指导,治疗组予以颈椎康复操+颈椎健康指导。记录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2月、3月患者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 MCS评分、不良反应。使用SPSS 17.0、GraphPad Prism 8.0.2软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图形的绘制。2.3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肢情况、干预前的VAS评分、NDI指数、SF-12PCS评分、SF-12MC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相关指标比较结果如下:(1)NDI指数: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NDI指数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NDI指数,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明显。(2)VA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干预后3月与干预后2月差异不明显(P>0.05),余各个时间点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在降低患者疼痛方面效果不明显,但疼痛可随着时间的延长效果更好,效果可延续到干预后2月。(3)SF-12 PCS评分:治疗组患者的SF-12PC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增高显着(P<0.05),且各个观察时间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颈椎康复操干预后3月内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功能,而且随时间的延长疗效越好。(4)SF-12MCS评分:治疗组患者SF-12MCS评分增高明显,且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时间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且随时间的延长,效果更显着。(5)不良反应:治疗组出现1例锻炼后颈肩部酸胀不适的症状,嘱其热敷,减少锻炼次数,症状消失。还有1例患者做雏鸟起飞出现患侧手臂的酸麻感,嘱其减小手臂后伸角度后,症状消失。余未见异常。2.4结论颈椎康复操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非急性期患者颈椎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治疗时间越长,疗效越好。颈椎康复操的安全性也较好。虽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但是配合颈椎康复操的仍保持一定优势。疼痛的改善的结果可能与疾病处于非急性期或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点等有关。3应用基础研究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3.1目的基于“筋束骨”理论,通过对颈椎康复操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面域肌张力、颈椎活动度的作用的研究,明确颈椎康复操对颈部“筋”的作用,以及“筋”对“骨”的影响,从而探讨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可能的治疗机制,为其临床应用奠定基础。3.2方法3.2.1肌张力测量采用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Mtone JZL-III型)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部肌张力面域测量,测出200g压力时软组织张力测试分析系统所对应的刻度位移记为该点的肌张力。分别记录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的多点肌张力数据,使用MATLAB R2015a软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肌张力云图,然后进行比较分析。3.2.2颈椎活动度测量使用OptiTrack-V120:Duo&Trio仪器在颈椎康复操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活动度的测量,再使用Optitrack Motive软件和Visual3D V5软件对数据进行记录和计算数据。使用SPSS17.0软件对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使用GraphPad Prism 8.0.2软件进行图形绘制。3.3结果3.3.1肌张力随着颈椎康复操锻炼的持续,自干预前,干预后1周,2周,3周,4周,肌张力有着逐渐下降趋势。3.3.1.1干预前从总体看,干预前患者的颈部肌张力增高情况对称性稍差,右侧整体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张力低区域主要集中在C3-C6颈椎两侧的肌肉,自C6-T1区域的肌张力较颈项部要高。3.3.1.2干预后1周云图分布对称性较干预前好,肌张力增高区域有所缩小,尤其C6-7区域肌张力降低比较明显。3.3.1.3干预后2周颈项部以“团块区域”的肌张力分布逐渐扩散成跟解剖形态相近的“条带状”区域,云图两侧的对称性较之前更显着。3.3.1.4干预后3周颈部云图整体有下降趋势并且无论颈椎区域还是肩胛区域对称性均较好。颈项部及肩胛区的肌张力基本按照解剖形态分布。3.3.1.5干预后4周云图肌张力整体下降明显,颈项部肌张力仍有明显下降趋势,低肌张力区域逐渐增大明显,左右两侧肌张力云图对称性较好。3.3.2颈椎活动度3.3.2.1颈椎前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前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除了干预前和干预第一周颈椎活动度改善不明显(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2颈椎后伸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后伸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发现,干预前与干预后一周、干预后三周和干预后四周颈椎后伸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3颈椎左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侧屈角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干预后第三周和干预后第二周相比,颈椎左侧屈角度虽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观察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4颈椎右侧屈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侧屈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5颈椎左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左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2.6颈椎右旋颈椎康复操干预不同时间点的颈椎右旋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时间点两两比较后显示,各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4结论颈椎康复操能够有效的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调节颈部受力平衡,由“筋急”向“筋柔”方向转变。通过颈椎活动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筋柔”后又干预“骨错缝”使其向“骨正”方向改善。说明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是通过改善颈肌紧张状态来改善骨的受力,调整了颈椎的应力平衡来实现的。4基础研究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4.1目的通过对将颈椎康复的动作进行量化后,加载到构建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的生物力学机制,为后期运动处方的开发提供支撑。再通过筋骨关系来分析颈椎康复操干预后导致颈肌肌张力降低后对颈椎的影响,探讨其深层的治疗机制。4.2方法4.2.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将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进行可量化地拆分,选取20名志愿者完成颈椎康复操动作,使用Optitrack动捕系统和测力手套对每个动作进行轨迹捕捉和后期数据处理,得出每个动作的量化参数。4.2.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使用CT扫描一名正常人颈椎,通过多个软件进行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赋值等过程,构建出包含椎体(C0-T1)、椎间盘(C2-C7)、韧带、关节软骨、肌肉等结构完整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待验证其有效性后,再将量化好的颈椎康复操参数加载到该模型上,分析每个动作对椎体、椎间盘、韧带的应力及肌肉的应变情况。4.2.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通过对颈椎间盘退变的模拟来构建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的疾病模型,再用刚度参数来模拟颈肌肌张力,构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根据颈椎日常活动的动作,对三个模型进行前屈、后伸、旋转、侧屈四个工况的加载,从而分析颈椎康复操使得肌张力降低后的颈椎的筋骨影响关系,进一步探索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机制。4.3结果4.3.1颈椎康复操的量化对颈椎康复操进行动作拆分和参数测量。前屈后伸动作拆分成颈椎前屈后伸两个动作,测量结果是前屈63.31°,后伸62.15°;旋颈望踵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前屈,测量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左侧前屈15.66°,右侧前屈19.06°;回头望月动作拆分成旋转和后伸45°,测得结果是左旋81.2°,右旋79.3°;雏鸟起飞动作可以拆分成颈椎后伸,上肢后伸及上肢的下拉力三部分,结果测得颈椎后伸62.15°,上肢后伸与躯干的角度38.18°,上肢下拉力为77.36N。摇转双肩动作可以拆分为肩关节的向上、向前、向下、向后四个动作,测量位移参数结果是向上 83.82mm、向前 96.83mm、向下 48.03mm、向后 50.46mm。4.3.2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构建了颈椎所有椎体和椎间盘、10个韧带结构、14组肌肉的全颈椎有限元模型,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比对,结构表明该模型的仿真性较好。对颈椎康复操每个动作在模型上进行加载。4.3.2.1前屈后伸颈椎前屈时,颈椎整体的受力区是枕骨下及所有椎体、椎间盘区域,其中寰椎的前后弓受力最大。椎体中应力自C2至C4应力逐渐增加,又从C4至C7椎间减小。椎间盘的应力最大集中在C4-5椎间盘,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椎间盘的前部。颈夹肌和肩胛提肌是应变最大的两个肌肉。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和棘上韧带的应力都随着颈部前屈活动应力不断增加,且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为黄韧带。对颈椎有限元模型进行后伸动作加载,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关节突关节及钩椎关节,寰椎应力最大区域在前后弓。椎体中所受应力是C2椎体。椎间盘较大应力主要出现在椎间盘的两侧,其中C3-4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胸锁乳突肌是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前纵韧带是承受最大应力的韧带。4.3.2.2旋颈望踵加载旋颈望踵动作后,C4和C5椎体所受应力最大,寰椎最大应力区域在前后弓,C2椎体至C6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集中在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椎体部分的较大应力区域自上而下,由椎体左侧转移到椎体右上部外侧,直到C7椎体最大应力区域转移至右侧椎体部分。所受应力最大椎间盘位于C3-4、C4-5节段。产生最大形变的肌肉是颈夹肌。旋转运动时各韧带应力均有所增加,最大应力位于黄韧带,在进行前屈运动时,前纵韧带应力逐渐下降,余韧带应力明显增加。4.3.2.3回头望月将回头望月在颈椎有限元上加载,承受最大应力的椎体是C3,C3到C6椎体的最大应力位置分布于钩椎关节部位、左侧上关节突、下关节面区域,至C7椎体后应力明显区域转至钩椎关节部位。椎间盘最大应力出现在C3-4节段。头最长肌为应变最大的肌肉。右旋动作时,各韧带的应力都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黄韧带为受力最大的韧带,后伸运动后,除了前纵韧带应力增加明显外,余韧带应力都在下降。4.3.2.4雏鸟起飞将雏鸟起飞进行动作加载,颈椎受力明显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和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部位。C2椎体承受着椎体中的最大应力。寰椎的最大应力仍位于前后弓部位,余各椎体应力明显区域出现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C3-4椎间盘所受应力最大。胸锁乳突肌是该运动形变最大的肌肉。而前纵韧带是应力最大的韧带。4.3.2.5摇转双肩对模型中肱骨头参考点进行向上、向前、向下、向后的位移工况加载,颈椎的应力分布大致相同。寰椎前后弓有明显应力改变,余椎体应力改变不明显。椎间盘的应力改变也不明显。承受最大应力出现在C4椎体,椎体应力明显位置处于椎体与椎体连接的钩椎关节区域。椎间盘受力自上而下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力明显区域也从椎间盘的两侧逐渐向后移至椎间盘的后外侧。在肌肉方面,向上、向前运动都是颈夹肌和颈最长肌形变最大,向下和向后运动是产生最大形变的是肩胛提肌。韧带受力方面,向上运动除了前纵韧带,其余韧带应力均逐渐增加,其中黄韧带最为明显;向前运动各个韧带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向下运动时,前纵韧带反而应力不断增加,而其余三个韧带应力逐渐减小;向后运动时,原本上升的前纵韧带也是先小幅度上后下降,呈抛物线状。4.3.3不同肌张力变化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影响4.3.3.1前屈工况在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的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前屈工况加载,发现椎体的应力较大的部位发生在椎体与椎体的结合部位,椎板及棘突部位分散的应力较少。其中寰椎所受的应力最大,肌张力增高、正常肌张力、肌张力降低三个模型寰椎的所受的最大应力分别是42.17Mpa、38.81Mpa、35.22Mpa。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主要是椎间盘前部及前外侧。肌张力增高模型中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增高,随着肌张力的降低,椎体应力有逐渐减小趋势。各个颈椎间盘的应力趋势基本与椎体情况相似,但是在C2-3和C5-6椎间盘,随着肌张力降低,应力有着轻微增大趋势。4.3.3.2后伸工况对三个疾病模型进行后伸工况加载,三个模型的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似,应力较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椎体钩椎关节、上关节突和下关节面,寰椎在前后弓部位。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2椎体。椎间盘应力较大区域分布自上而下由前外侧转向后外侧,其中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为C3-4椎间盘。4.3.3.3旋转工况在旋转工况的加载下,肌张力增高、肌张力降低、肌张力正常三个神经根型颈椎病有限元模型应力分布区域大体一致。寰椎应力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前后弓部位,余椎体最大应力区域主要是在钩椎关节、右侧关节突部位。椎间盘的应力区域主要是在两侧。所受应力最大的椎体是C5椎体,且各个椎体所受的应力大小相差不大,承受应力较大的椎间盘C3-4节段。4.3.3.4侧屈工况侧屈工况加载后,椎体最大应力分布主要集中在左侧椎弓根部位及左侧椎体部位,寰椎最大应力仍然在前后弓,受力最大的椎体为C4椎体,自C4上下椎体应力逐渐减小。椎间盘最大应力部位在两侧,其中是以右侧为主,C3-4节段是受力最大的椎间盘。三个模型的最大应力分布区域大致相同。4.4结论不同的颈椎康复操动作对颈椎有着不同的生物力学作用,可以根据各自的作用特点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内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颈肌肌张力,进一步发挥降低颈椎椎体、椎间盘的应力,对于有应力集中部位,通过增加椎间盘的缓冲能力和分散应力来调节颈椎的应力平衡。

戚轩路[10](2020)在《应用行气活血汤联合手术治疗B3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行气活血汤和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以及常规处理联合手术治疗B3型踝关节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踝关节骨折提供一种更安全、合理、高效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并推广分享其治疗经验与体会。方法: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2017年9月—2019年9月共收治的90例B3型踝关节骨折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其中实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行气活血汤,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空白组只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分别比较三组患者入院第0(入院当天)、2、5天和术后第1、4、7天的肿胀值,入院第0(入院当天)、2、5天和术后第1、4、7天的VAS疼痛评分值,入院后第1、4天和术后第1、4天的C反应蛋白值,手术等待时间和术后6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三组数据在年龄、性别、入院第0天和术后第1天肿胀值、VAS疼痛评分、入院第1天和术后第1天C反应蛋白值进行比较P值均>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数据之间具有可比性。(1)从肿胀值数据来看,组内比较三组病例入院后和术后各时间点数据比较,P值均<0.05,组间比较入院第2、5天和术后第4、7天三组数据,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各组不同时间点的均值上看,入院后第2天各组肿胀值数据均数均增大,在入院第5天和术后第4、7天的肿胀值均下降趋势,结合两两比较(P<0.05)结果来看,实验组肿胀值均数均<对照组小于空白组,说明口服行气活血汤在改善B3型踝关节骨折早期肿胀疗效上有显着效果,且优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从VAS疼痛评分数据来看,组内比较三组病例入院后和术后各时间点数据,P值均<0.05,组间比较入院第2、5天和术后第4、7天三组数据,P值均<0.05,入院后和术后各组数据均数随时间的延长均降低,结合两两比较(P<0.05)结果来看,实验组VAS疼痛评分均数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大于空白组,说明口服行气活血汤在缓解B3型踝关节骨折早期疼痛疗效上有显着效果,且优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3)从C反应蛋白值结果来看,组内比较三组病例入院后和术后不同时间点数据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P值均<0.05,组间比较入院第4天、术后第4天的三组数据,P值均<0.05,入院后和术后各组数据均值随时间延长降低,结合两两比较(P<0.05)结果来看,实验组C反应蛋白值均数小于对照组小于空白组,说明口服行气活血汤对B3型踝关节骨折早期抗炎疗效上有显着效果,且优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4)从手术等待时间结果上看,三组数据进行秩和检验P<0.05,且两两之间秩次差异对比结果P<0.05,且实验组手术等待时间小于对照组小于空白组,说明口服行气活血汤能缩短B3型踝关节骨折手术等待时间。(5)从术后6个月三组AOFAS踝-后足评分比较(P>0.05)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B3型踝关节骨折早期应用行气活血汤联合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在消肿、减轻疼痛、降低炎性指标以及缩短手术等待时间上,但对于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恢复影响不大。因此,应用行气活血汤联合手术治疗B3型踝关节骨折早期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

二、关节韧带与骨骼肌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节韧带与骨骼肌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软组织张力特征和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软组织张力特征
    1.一般资料
    2.方法
    3.结果
    讨论
        1.KOA肌力下降的特点
        2.KOA肌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3.“筋失其柔,骨失其正”的形成机制
        4.KOA的传统医学治疗
        5.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KOA胫骨截骨治疗
        6.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附录
实验二 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治疗有限元分析
    1.材料和方法
    2.实验步骤
    3.结果
    讨论
        1.有限元在骨科的发展及应用
        2.有限元模型的优化
        3.KOA的生物力学特征
        4.本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肾亏虚”对KOA膝内翻形成的影响
    1.KOA膝内翻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
    2.肾虚对软骨变化的影响
    3.肾虚与软骨生物钟的联系
    4.肾虚对软骨下骨变化的影响
    5.“肝肾亏虚”对膝关节中“筋”的影响
    6.“肝肾亏虚”与KOA膝内翻形成的联系
    7.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悬吊训练结合推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疗效及其表面肌电特征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流行性病学
        1.2.2 悬吊训练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及现阶段研究
        1.2.3 推压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作用以及现阶段研究
        1.2.4 表面肌电概述及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的应用
        1.2.5 结合疗法的临床应用
2.研究方法
    2.1 受试者筛选与分组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实验分组
    2.2 实验方法
        2.2.1 悬吊训练(对照组)
        2.2.2 推压手法(对照组)
        2.2.3 悬吊结合推压法(实验组)
    2.3 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
        2.3.1 评估指标包括
        2.3.2 评估方法
    2.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三组患者干预后比较
4.讨论
    4.1 悬吊训练结合推压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并有效改善腰部功能
        4.1.1 悬吊结合推压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
        4.1.2 悬吊结合推压法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功能
    4.2 悬吊结合推压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表面肌电值
        4.2.1 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竖脊肌表面肌电值均不同程度提高
        4.2.2 三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腹直肌表面肌电值均不同程度提高
5.结论
6.实验创新与不足
    6.1 实验创新
    6.2 实验不足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4)无源助力外骨骼腿部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下肢助力外骨骼研究现状
        1.2.1 国外下肢助力外骨骼发展概述
        1.2.2 国内下肢助力外骨骼发展概述
        1.2.3 下肢助力外骨骼发展综述
        1.2.4 外骨骼腿部设计现状分析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无源助力外骨骼腿部设计理论与方案
    2.1 引言
    2.2 人体下肢解剖学
        2.2.1 人体下肢解剖特征
        2.2.2 人体下肢关节运动范围
    2.3 人体下肢运动生物力学
        2.3.1 人体行走步态划分
        2.3.2 人体负重行走下肢生物力学
    2.4 外骨骼人机协同性
        2.4.1 外骨骼穿戴附着性
        2.4.2 外骨骼膝关节错位
    2.5 外骨骼穿戴舒适性
        2.5.1 外骨骼压力舒适性
        2.5.2 外骨骼热湿舒适性
    2.6 无源助力外骨骼助力原理及腿部设计方案
        2.6.1 无源外骨骼负重助力原理
        2.6.2 外骨骼腿部关节设计方案
        2.6.3 外骨骼腿部结构设计方案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六连杆的外骨骼膝关节设计
    3.1 引言
    3.2 平面六连杆机构
        3.2.1 平面六连杆机构类型
        3.2.2 连杆机构瞬停节及自锁性
        3.2.3 多连杆假肢膝关节
    3.3 外骨骼膝关节六连杆模型
        3.3.1 膝关节六连杆自锁分析
        3.3.2 膝关节六连杆运动学模型
        3.3.3 膝关节六连杆瞬心计算
    3.4 外骨骼膝关节六连杆优化设计
        3.4.1 外骨骼膝关节设计目标
        3.4.2 膝关节六连杆优化模型
        3.4.3 膝关节六连杆优化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舒适度的外骨骼大小腿设计
    4.1 引言
    4.2 人体腿部表面三维重建
        4.2.1 三维扫描方法
        4.2.2 三维重建流程
        4.2.3 人体腿部扫描与重建
    4.3 腿部热舒适敏感度分布
        4.3.1 腿部红外数据采集
        4.3.2 腿部红外纹理映射
        4.3.3 人体热舒适敏感度
    4.4 外骨骼腿部热舒适度优化设计
        4.4.1 Voronoi镶嵌图案
        4.4.2 热舒适度评估模型
        4.4.3 拓扑图案生成约束
        4.4.4 热舒适度优化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无源助力外骨骼结构实现与分析
    5.1 引言
        5.1.1 无源助力外骨骼总体设计
        5.1.2 外骨骼背部结构设计
        5.1.3 外骨骼腰部结构设计
        5.1.4 外骨骼腿部结构设计
    5.2 外骨骼腿部结构强度分析
        5.2.1 膝关节结构静力分析
        5.2.2 大小腿结构静力分析
    5.3 外骨骼膝关节结构运动分析
        5.3.1 外骨骼腿部关节轨迹
    5.4 本章小节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5)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肩袖损伤后愈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肩袖损伤的文献综述
        2.1.1 肩袖的结构
        2.1.2 肩袖损伤的类型和损伤机制
        2.1.3 肩袖损伤治疗和康复手段
    2.2 PRP治疗肩袖损伤的相关研究
    2.3 力学刺激对肩袖损伤恢复的相关研究
    2.4 总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小鼠肩袖损伤模型的构建
        3.2.2.PRP的制备
        3.2.3 实验分组
    3.3 实验取材
    3.4 实验测试指标
        3.4.1 番红/固绿染色
        3.4.2 Micro-CT扫描
        3.4.3 生物力学检测
        3.4.4 ELISA检测
    3.5 实验所用耗材及设备
    3.6 统计学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番红/固绿染色观察
        4.1.1 建模术后4周的番红/固绿染色
        4.1.2 建模术后8周番红/固绿染色
    4.2 Micro-CT扫描
        4.2.1 软骨下骨形态学参数
        4.2.2 三维重建
    4.3 ELISA检测结果
        4.3.1 TGF-β1
        4.3.2 PDGF-AB
    4.4 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4.4.1 横截面积
        4.4.2 拉断载荷(Failure Load)
        4.4.3 极限强度(Ultimate Strength)
5 分析与讨论
    5.1 腱骨结合部损伤的特点
    5.2 力学刺激对腱骨结合部损伤恢复的影响
    5.3 PRP对腱骨结合部的恢复的影响
    5.4 PRP联合力学刺激对肩袖损伤恢复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局限和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冲击载荷下肌肉力对颈椎力学响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颈部损伤的研究方法
        1.2.1 生物试验方法
        1.2.2 仿真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发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特点
第二章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颈部解剖学结构
        2.1.1 颈椎解剖结构
        2.1.2 椎间盘解剖结构
        2.1.3 肌肉解剖结构
    2.2 颈部几何模型的建立
    2.3 有限元模型建立
        2.3.1 椎骨有限元模型
        2.3.2 颈部软组织有限元模型
        2.3.3 材料属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型校准与验证
    3.1 模型校准
    3.2 前屈、后伸、侧弯和轴向旋转验证
        3.2.1 试验介绍
        3.2.2 加载情况和边界条件
        3.2.3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2.4 验证结果对比与讨论
    3.3 头颈部尸体轴向冲击试验
        3.3.1 试验介绍
        3.3.2 加载情况与边界条件
        3.3.3 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3.4 验证结果分析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冲击载荷下肌肉力对颈部损伤的影响
    4.1 弹射环境下肌肉对力学参数的影响
        4.1.1 载荷与边界条件
        4.1.2 颈椎节段旋转角度分析
        4.1.3 椎间盘最大应力分析
    4.2 前碰撞下肌肉力对头颈部运动的影响
        4.2.1 肌肉主动力对头颈部运动的影响
        4.2.2 载荷和边界条件
        4.2.3 头颈有限元模型在低、中、高速前碰撞中的响应
    4.3 讨论与保护措施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课题总结
    5.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现状及高载荷下ACDF与CTDR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军事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现状研究
    1.1 引言
    1.2 资料与方法
        1.2.1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方法
        1.2.4 研究内容
        1.2.5 技术路线图
    1.3 结果
        1.3.1 飞行人员颈椎病年住院人次变化和年增长变化情况
        1.3.2 飞行人员住院基本资料(同非空勤军事人员比较)
        1.3.3 研究对象入院前的飞行资料
        1.3.4 研究对象颈椎疾病诊治情况和诊疗后医学鉴定结果
    1.4 讨论
    1.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ACDF与CTDR内固定系统在高载荷下颈椎生物力学响应
    2.1 前言
        2.1.1 ACDF与CTDR的应用
        2.1.2 有限元方法在骨科领域的发展
        2.1.3 飞行人员颈部损伤的研究现状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对象与设备
        2.2.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2.3 模型验证
        2.2.4 颈椎修饰ACDF与CTDR模型的构建
        2.2.5 颈椎术后高载荷下颈部生物力学模拟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颈椎有限元模型验证结果
        2.3.2 颈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文献综述 军事飞行员颈椎疾病: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8)扩散张量成像在前交叉韧带及其损伤评估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MRI影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概况及其非手术治疗进展
        1 病因病机
        1.1 机械压迫
        1.2 炎症浸润
        2 诊断
        2.1 临床表现
        2.2 影像学检查
        3 非手术治疗
        3.1 西药
        3.2 牵引
        3.3 颈托
        3.4 锻炼
        3.5 中药
        3.6 针灸
        3.7 推拿手法
        4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三维有限元分析在颈椎病生物力学分析中的应用
        1 颈椎有限元建模的发展历史
        2 颈椎各部位的建模
        2.1 颈椎体
        2.2 椎间盘
        2.3 韧带
        2.4 颈肌
        3 有限元分析技术在颈椎病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3.1 颈椎病发生机制探讨
        3.2 颈椎病的治疗机制探讨
        3.2.1 手法治疗
        3.2.2 手术治疗
        3.2.3 其他治疗措施
        4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和检索方法
        2.2.2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2.2.3 文献的偏倚风险评估
        2.3 统计学方法
        2.4 GRADE分级
    3 结果
        3.1 文献检索、筛选及纳入研究特征
        3.2 纳入文献风险质量评估
        3.3 Meta分析结果
        3.3.1 VAS评分
        3.3.2 NDI指数
        3.3.3 SF-36或SF-12分数
        3.3.4 发表偏倚
        3.3.5 敏感性分析
        3.3.6 亚组分析
        3.3.7 GRADE分级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作用的探索性试验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2.6 剔除标准
        2.7 终止标准
        2.8 干预措施
        2.9 观察指标
        2.9.1 VAS评分
        2.9.2 NDI指数
        2.9.3 SF-12评分
        2.9.4 不良反应
        2.10 观察时间点
        2.11 统计学方法
        2.12 样本量情况
    3 结果
        3.1 研究总体情况
        3.2 两组基线情况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病程
        3.2.4 患肢情况
        3.2.5 干预前评价指标的情况
        3.3 观察结果
        3.3.1 NDI指数
        3.3.2 VAS评分
        3.3.3 SF-12 PCS评分
        3.3.4 SF-12 MCS评分
        3.3.5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研究设计方面
        4.1.1 研究类型
        4.1.2 样本量
        4.2 研究内容
        4.2.1 “筋束骨”理论指导下神经根型颈椎病“筋”、“骨”关系辨析
        4.2.2 功能锻炼对颈椎的作用及颈椎康复操的合理性
        4.2.3 研究对象的选择
        4.2.4 研究结果分析
        4.3 局限性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应用基础研究 基于筋束骨理论探讨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肌张力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前言
    实验一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肌肌张力影响研究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
        2.2 测量部位
        2.3 测量方法
        3 分析方法
        4 结果
        4.1 干预前颈椎肌张力云图
        4.2 干预后1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3 干预后2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4 干预后3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4.5 干预后4周颈椎肌张力云图
    实验二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的干预作用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3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颈椎前屈角度
        4.2 颈椎后伸角度
        4.3 颈椎左侧屈角度
        4.4 颈椎右侧屈角度
        4.5 颈椎左旋角度
        4.6 颈椎右旋角度
        5 讨论
        5.1 目前肌张力测量的现状、局限性及使用肌张力云图的必要性
        5.2 肌张力实验部分结果分析
        5.2.1 肌张力与颈椎功能的关系
        5.2.2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结果分析
        5.2.3 颈椎康复操对颈肌肌张力影响的原因探讨
        5.3 颈椎活动度指标的选择理由
        5.4 选用动态捕捉技术测量颈椎活动度的必要性
        5.5 颈椎活动度结果分析
        5.5.1 颈椎前屈角度
        5.5.2 颈椎后伸角度
        5.5.3 颈椎左侧屈角度
        5.5.4 颈椎右侧屈角度
        5.5.5 颈椎左旋角度
        5.5.6 颈椎右旋角度
        5.6 “筋柔”对“骨正”的潜在影响
        5.7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5.7.1 肌张力实验部分
        5.7.2 动态捕捉部分实验
        6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基础研究 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的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
    实验一 动态捕捉系统对颈椎康复操的量化研究
        1 资料来源
        2 仪器与方法
        2.1 测量仪器与软件
        2.2 测量方法
        2.2.1 动作拆分
        2.2.2 测量方法
        2.2.3 测量结果
    实验二 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颈椎康复操的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硬件设备
        1.2 软件设备
        1.3 实验对象
        2 图像采集
        3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3.1 骨性结构的构建
        3.2 颈椎间盘的构建
        3.3 关节软骨模型的提取与创建
        3.4 韧带和肌肉的构建
        3.5 网格划分
        3.6 材料参数设置
        4 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验证
        5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情况
        6 结果
        6.1 前屈后伸
        6.1.1 前屈动作
        6.1.2 后伸动作
        6.2 旋颈望踵
        6.3 回头望月
        6.4 雏鸟起飞
        6.5 摇转双肩
    实验三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颈椎康复操治疗机制的探讨
        1 实验材料
        2 图像采集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4 加载条件和工况
        5 结果
        5.1 神经根型颈椎病三维有限元模型椎间隙高度和椎间孔大小的变化
        5.2 不同肌张力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应力分析结果
        5.2.1 前屈工况
        5.2.2 后伸工况
        5.2.3 旋转工况
        5.2.4 侧屈工况
        6 讨论
        6.1 颈椎康复操量化研究
        6.2 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6.3 肌肉肌张力与材料参数刚度的关系
        6.4 颈椎康复操动作加载的有限元结果分析
        6.5 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机制分析
        6.6 研究的局限性
        7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0)应用行气活血汤联合手术治疗B3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分型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分组
        2.2. 术前治疗
        2.3. 手术治疗
        2.4. 术后处理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肿胀值
        3.2. VAS疼痛评分
        3.3. C反应蛋白
        3.4. 手术等待时间
        3.5. AOFAS踝-后足评分
讨论
    1. 中医对骨折治疗的认识
    2. 行气活血汤立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2.1. 立方依据
        2.2. 方解
        2.3. 单味药的现代药理研究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肿胀值
        3.2. VAS疼痛评分
        3.3 C反应蛋白值
        3.4. 手术等待时间
        3.5. AOFAS踝-后足评分
        3.6. 总结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一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在骨折早期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四、关节韧带与骨骼肌的三维重建方法与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儿童颈部薄层断面与影像解剖对比及其三维可视化应用研究[D]. 徐雪彬.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2]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的HTO保膝软组织张力特征和有限元分析[D]. 靳博.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悬吊训练结合推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干预疗效及其表面肌电特征变化分析[D]. 郑义丹. 天津体育学院, 2021(12)
  • [4]无源助力外骨骼腿部优化设计[D]. 张星星.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力学刺激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肩袖损伤后愈合的影响[D]. 李晓梅.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6]冲击载荷下肌肉力对颈椎力学响应的影响[D]. 孙梦思.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7]飞行人员颈椎疾病住院现状及高载荷下ACDF与CTDR术后颈椎生物力学研究[D]. 张红星.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扩散张量成像在前交叉韧带及其损伤评估中的应用[D]. 杨荣丽. 新乡医学院, 2020(06)
  • [9]颈椎康复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D]. 梁龙.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10]应用行气活血汤联合手术治疗B3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D]. 戚轩路.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关节韧带和骨骼肌三维重建方法及临床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