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乐利润操纵方法和动机的案例研究

施乐利润操纵方法和动机的案例研究

一、施乐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的案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瑞泽[1](2021)在《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研究》文中提出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已成为国内外面临的共同问题。利润操纵虽给企业带来暂时性收益,但从长远来看,不仅有损企业形象,还破坏资源有效配置,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协调发展。"互联网+"的推动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部分企业经济业务错综复杂,其操纵利润的手段更加隐蔽。为此,文章通过梳理近几年存在利润操纵的上市公司发现,企业主要通过虚构收入、减少成本费用、利用关联交易、挂账、政府补贴等手段来进行利润操纵;利益驱动、融资需求、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外部监督制度不健全,让企业有机可乘。上市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健全会计制度体系、完善自身治理结构、提高员工专业素质,防范利润操纵行为,确保企业健康规范发展,促进资本市场有效运作。

许晓芳,汤泰劼,陆正飞[2](2021)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杠杆公司杠杆操纵——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股东股权质押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利润表信息质量(尤其是盈余信息质量),鲜有研究涉及资产负债表信息质量。本文以我国A股非金融类高杠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公司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高杠杆公司相比,具有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高杠杆公司进行杠杆操纵的可能性更大,且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高杠杆公司杠杆操纵程度越大;以上效应在成长性更差、短期偿债压力更大、媒体关注程度更高和股价崩盘风险更大的高杠杆公司中更为显着。

蒋玟萱[3](2021)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以攀钢钒钛为例》文中提出在我国特定的上市制度环境下,盈余管理作为企业调节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的行为,其内在动因、盈余管理方式及相关经济后果一直受到学界关注。本文在盈余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攀钢钒钛为案例,结合公司背景与近年来两次进行盈余管理以调节利润的操作,重点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内在动机,以及在其中所采取的盈余管理手段。盈余管理行为被大量ST公司为避免退市、保住"上市壳"资源所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不能改善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因此归纳出防范盈余管理潜在弊端的相关对策,以期为盈余管理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栗贞[4](2018)在《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研究》文中指出在建设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促进资源合理分配、筹集资金、促进结构升级等重要调控作用。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企业的舞弊行为屡屡发生,挑战了法律底线和道德的尊严,并且,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舞弊的新手段新方法也层出不穷。因此,各时代条件下对企业造假舞弊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案例分析法等,以2017年首例被证监会通报为“忽悠式重组,,大案的JH集团为例,系统分析了该企业在2013-2015年年报中造假的全过程,包括其造假舞弊的手段方法、识别方法、利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中的一般风险因子和个别风险因子分析其造假的动因,并根据动因提出企业舞弊治理或完善防舞弊体系的措施。首先,本文在分析了 JH集团造假手段中,发现这些手段隐秘性强、可操作余地小,查证难度较大,易引起忽视。根据未更正前的2013-2015财务报表、企业内部财务和运营状况、行业状况等分析JH集团舞弊的可识别特征,运用本福德定律和Cscore舞弊预测识别模型对JH集团的舞弊风险进行识别,结果均发现JH集团在定量分析中发生舞弊的可能性较大。其次,运用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分析舞弊动因时发现:在一般风险因子中,JH集团存在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一股独大”、内部控制失效等多种舞弊机会;舞弊发现的可能性也因为企业内部审计缺失及中介机构未尽职等变小;舞弊受罚的成本过低导致舞弊的潜在收益较高,企业愿意“唯利是图”;重组过程中监管方过于依赖第三方机构且缺乏相应法律利剑。在个别风险因子方面,JH集团本身、中小股东和ZA股份共同的利益动机在低下的道德品质指引下转化成行动。特殊风险因子还包括重组监管方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子共同促使了JH集团的此次行为。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完善组织架构与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内外部审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舞弊的经济成本与法律成本及提高道德品质管理等多种措施,共同削弱六项风险因子,防范造假舞弊行为再次发生。

徐倩[5](2013)在《中美财务舞弊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务舞弊行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相伴相生,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一颗毒瘤,一向为世界各国的投资者、监管者等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使用者所深恶痛绝。近年来,各国的学者对于财务舞弊的相关课题做出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有效防范、识别和治理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中国与美国的股票市场是世界两大各自具备典型性的资本市场,由于经济体制、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文化背景等因素的不同,中美两国的股票市场各具特色,在各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同。在不同的市场背景下,两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也各具较强的独特性,因而对中美两国财务舞弊行为的比较研究具备一定的现实性意义。本文对中国与美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准则制定模式、财务报表内容、舞弊动机与原因、舞弊形式等做出了理论性的比较研究,并分别分析比较了两国的典型上市公司舞弊案例,通过案例的比较研究,更直观、清晰的分析出中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特征的联系和区别,最后从上市公司内外部审计监管的角度对防范、治理两国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做出比较,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刘琰婷[6](2012)在《谈企业操纵利润现状——基于对施乐公司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财务报告是包含企业财务信息的重要资料。这些报表通常与其他补充材料共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债权人、股东、管理者和政府等传递会计信息。因此企业往往为了获取更多投资资金、提升股价和达到盈利预测等各方面原因而基于会计报表进行利润操纵,从而掩盖了企业本身真实的经营状况,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黄书亭[7](2008)在《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南北战争以降的背景下,依托管理学基本原理,在多学科的视域中,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哲学、类型学、案例研究为框架,综合集成各种思想方法,以20世纪美国杰出CEO安德鲁·卡内基、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约翰·D·洛克菲勒、亨利·福特、艾尔弗雷德·P·斯隆、托马斯·J·沃森、小托马斯·J·沃森、李·艾柯卡、杰克·韦尔奇为线索,用比较的视角,实证的方法,述评的文体,对重大危机事件进行描述、对比、统计、总结、研究,基于案例进行推理,剖析决策过程,认识危机的发生机制与显着特征,分析危机管理策略,上升为方法论原则,回归到危机管理实践。危机的分类多种多样。危机的酝酿、发生和变化,关联着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危机是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管理理论逻辑展开的结果,是人格缺陷、制度缺陷、美国难题的体现,是“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技术失灵”的后果,是领导与管理失衡的结果,是若干周期理论的折射,是现代化、全球化的伴生现象。较为科学的危机管理策略是:诚信,务实,盈利,专注,清醒,依法经营,肩负使命,洞悉人性,妥当归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财富观,承担社会责任。真诚面对公众,善待伙伴,擅长沟通,善于管理上司,防范环境污染,提防政治风险。热爱生活,忠于家庭,积极休闲,交往慎重。面对现实,反应适度,持续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核心能力,摆脱行为惯性,不苛求完美。讲究方法,规避不确定性,创新品牌,警惕多元化陷阱。重视隐性知识,注重教育训练。保持历史感,避免简单化,建立竞争性的企业文化、柔性的组织结构、规范的法律机制,建立“高瞻远瞩公司”。本文提供观察美国近现代史的新颖视角:多角度勾连企业、人物、社会与历史,构成研究美国经济制度史乃至美国历史的参照系,为理解企业管理与管理思想的发展,为观察新闻史、战争史及休闲史,为评价美国文化、美国内战、工人运动、城市化、新政、美国改革、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供新视角;本文是案例研究的积极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核心概念,选择事例,分析数据,提炼观点,审视、验证和创新传统理论,弥补理论分析的空洞、乏味,避免随机、失控现象,兼顾量的研究与质的分析,在研究和运用上开辟新的领域,尝试新的方法,提供有益的建议,研究过程规范、标准;本文是学科交叉的有益探讨:涉及宽泛的时空范畴,涉猎管理学、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军事学等领域,在管理学与多学科的融合中,剖析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阐释杰出CEO的历史地位、得失成败与现实价值,体现扎实的人文功底,有助于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建构,其研究策略、文体与叙述方式,有一定的示范价值。

秦耀林[8](2008)在《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和一股独大的特殊公司治理结构出发,研究了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大股东从追求控制权的私有收益出发,在控制权转移前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并深入探讨了控制权转移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对控制权转移前后业绩变化的影响。本文首先从我国特殊公司治理结构出发,指出控制权转让的对价收益是大股东获取私有收益的“最后机会”,提出了我国控制权转移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谋取私有收益的盈余管理动机。本文的盈余管理动机模型表明,大股东是否进行盈余管理取决于盈余管理行为是否能够带来正的净收益,盈余管理的方向则取决于盈余与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而亏损公司的盈余价值相关性与盈利公司的盈余价值相关性有着性质上的差别,盈利公司调增盈余可以使大股东获得更多的转让溢价,而亏损公司则可以通过大幅调减盈余提升“壳”价值而使大股东获益。本文的实证也证实了盈利公司与亏损公司的不同盈余管理方向,同时实证结果还表明国家控股公司的盈余管理的程度要明显大于法人控股公司,持股高于30%的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要高于持股低于30%的上市公司,上述结论为本文提出的大股东为谋取私有收益而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证据支持。而通过控制权溢价与操纵性应计关系的考察显示收购者对盈利公司和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能力都有限。盈余管理的存在导致使用会计业绩变化作为衡量经营效率的改善与否的指标的有效性值得怀疑。本文考察的样本中,全部样本在控制权转移前经行业中值调整的业绩出现下降,在控制权转移后有所改善,而分组统计结果表明,亏损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经行业中值调整的业绩不断得到改善,但是盈利公司控制权转移后经行业中值调整的其业绩略有恶化的迹象。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亏损公司在t-1年的操纵性应计在控制权转移后发生明显反转,多因素分析也表明亏损公司的操纵性应计对其控制权转移前后业绩变化具有显着的解释力,剔除盈余管理影响的经济绩效表明亏损公司的业绩在控制权转移后并非持续改善但是操纵性应计对盈利公司的业绩变化的解释力则较弱。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控制权转移公司在控制权转移后以披露的盈余数字反映的业绩变化的原因部分在于盈余被管理了,因此,通过盈余数字(例如资产回报率等财务指标)评价控制权转移公司的业绩变化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楚卫琳[9](2007)在《融资租赁中的利润操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融资租赁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由于其具有融资、投资、贸易、资产管理的功能,自1952年在美国产生以后,便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虽然我国融资租赁起步较晚,在市场渗透率方面远远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但随着融资租赁强大的经济功能日益为社会各界所认识和重视,以及国家宏观政策支持和加入WTO的推动,融资租赁在我国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伴随着融资租赁业的盛行,融资租赁业务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尤其是近几年国外利用融资租赁进行利润操纵的案件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我国融资租赁业务的开展。本文就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对融资租赁业务中的利润操纵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地分析和研究,以期完善我国的融资租赁体制,促进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融资租赁中的利润操纵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融资租赁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将融资租赁与利润操纵结合起来。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利润操纵动机的比较分析,指出在我国有不同于国外的特有的利润操纵动机,继而具体分析在我国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产生的条件。第三部分:主要剖析了企业利用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设计租赁合同、利用折现率、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关联方交易、售后租回交易和销售型租赁操纵利润的具体手段。第四部分:主要从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提出完善我国融资租赁准则和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议,指出对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遏制需要双管齐下。

王佳雯[10](2007)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和投资风险防范》文中研究表明会计信息作为企业经营行为和经营结果的表现形式,其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和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秩序,而且直接涉及到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切身利益。本文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类型、动因、机会及采用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就如何防范会计舞弊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了调查问卷形式,主要调查个人投资者(散户)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的反应,以及该人群在分析上市公司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个人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提供参考。本文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失真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博弈论角度揭示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的深层次原因。笔者认为在证券市场信息披露问题上,不同利益主体如投资者、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构各有其自身利益,它们之间利益冲突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信息披露失真正是由于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冲突而不断博弈造成的结果,信息披露制度是博弈的均衡。要治理信息披露失真,实现理想的纳什均衡,便需要改变各博弈主体体现个体理性但不利于博弈中集休理性的因素。还需要通过对博弈规则的改变来影响博弈结果,主要从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完善会计制度方面来着手。

二、施乐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的案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施乐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利润操纵
2. 企业利润操纵的手段
    2.1 虚构收入
    2.2 增减成本费用
        2.2.1 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降低成本
        2.2.2 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减少费用
    2.3 利用关联交易
        2.3.1 转嫁费用
        2.3.2 资产租赁
        2.3.3 资产重组
    2.4 挂账
        2.4.1 应收账款挂账
        2.4.2 待处理财产损益挂账
    2.5 出售经营性资产
    2.6 政府补助
    2.7 利用会计方法和政策变更
3. 企业利润操纵的原因及动机分析
    3.1 利益驱动
    3.2 融资需求
    3.3 会计准则及制度不健全
    3.4 企业治理结构缺陷
4. 防范企业利润操纵的相关对策
    4.1 健全会计制度体系
    4.2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4.3 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

(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杠杆公司杠杆操纵——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三、研究设计与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2.解释变量
        3.控制变量
    (三)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主回归结果与分析
    (二)异质性分析
        1.考虑公司成长性的影响
        2.考虑公司短期偿债压力的影响
        3.考虑公司媒体关注程度的影响
        4.考虑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
五、稳健性检验
    (一)采用扩展的XLT-LEVM法(直接法)测度杠杆操纵
    (二)采用经营租赁衡量杠杆操纵
    (三)更换研究样本范围
    (四)内生性问题
        1.采用PSM方法
        2.采用一阶差分法和OLS公司固定效应模型
        3.基于“质押新规”准自然实验的DID检验
        4.工具变量法
六、研究结论与启示

(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以攀钢钒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
    (一)争取上市及避免退市
    (二)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薪酬契约动机
    (三)筹资动因及债务契约动机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一)调节管理费用
    (二)利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三)降低资产减值计提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对策
    (一)对股票交易进行市场化改革
    (二)完善会计准则与相关制度
    (三)加大对上市公司监管力度
    (四)投资者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五、结语

(4)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财务舞弊动因及手段研究
        1.2.2 关于财务舞弊识别的研究
        1.2.3 关于财务舞弊防范与治理的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财务舞弊的理论基础
    2.1 财务舞弊相关概念
        2.1.1 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
        2.1.2 财务舞弊的手段
        2.1.3 财务舞弊的识别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和内部人控制理论
        2.2.3 财务舞弊风险因子理论
第三章 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1 JH集团重组背景简介
        3.1.1 JH集团商业模式及盈利模式
        3.1.2 重组对手方AZ股份简介
    3.2 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过程
    3.3 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手段
        3.3.1 以虚增收入方式进行舞弊
        3.3.2 以虚构银行存款方式进行舞弊
        3.3.3 以隐瞒负债方式进行舞弊
    3.4 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后果及影响
第四章 JH集团重组舞弊识别分析
    4.1 行业识别
        4.1.1 主要盈利指标行业对比分析
        4.1.2 所属行业业务总体量分析
    4.2 企业识别
        4.2.1 企业商业模式风险分析
        4.2.2 不同基准日企业重组估值问题
    4.3 财务报表部分项目分析
    4.4 本福德定律舞弊风险检测
    4.5 Cscore财务造假预测识别模型检测
第五章 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的JH集团舞弊动因分析
    5.1 一般风险因子分析
        5.1.1 企业内外部舞弊机会大
        5.1.2 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小
        5.1.3 舞弊受罚的成本低
    5.2 个别风险因子分析
        5.2.1 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动机
        5.2.2 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道德品质低下
    5.3 特殊风险因子—重组监管方风险
第六章 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的JH集团舞弊治理措施
    6.1 完善企业内部环境减少舞弊机会
        6.1.1 股权结构的优化
        6.1.2 完善企业组织架构
        6.1.3 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
    6.2 健全舞弊监督机制及时识别舞弊行为
        6.2.1 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职能
        6.2.2 监管方及行业协会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6.3 监管方提高造假成本并完善审核机制
    6.4 拓宽融资渠道以弱化舞弊动机
    6.5 培育诚信企业文化提高道德品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美财务舞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思路
        1.2.2 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财务舞弊动因理论
        2.1.1 舞弊冰山理论
        2.1.2 舞弊 ABC 理论
        2.1.3 舞弊三角理论
        2.1.4 舞弊 G.O.N.E 理论
        2.1.5 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理论
    2.2 舞弊公司特征和征兆研究
        2.2.1 舞弊红旗标志(Red Flag)
        2.2.2 舞弊特征与征兆研究
    2.3 财务舞弊审计与治理研究
第三章 中美财务舞弊比较分析
    3.1 财务舞弊的概念界定
        3.1.1 财务舞弊的定义
        3.1.2 财务舞弊与盈余管理
    3.2 中美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与模式比较
        3.2.1 美国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准则制定模式特征
        3.2.2 中国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准则制定模式特征
        3.2.3 中美财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准则制定模式比较
    3.3 中美财务报表内容及确认方式的比较
        3.3.1 财务报表要素的区别
        3.3.2 财务报表具体内容及科目确认方式的比较
    3.4 中美财务舞弊动机与原因比较分析
        3.4.1 中国财务舞弊动机与原因
        3.4.2 美国财务舞弊动机与原因
    3.5 中美财务舞弊形式比较分析
第四章 中美财务舞弊典型案例分析
    4.1 我国财务舞弊典型案例分析
        4.1.1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概述
        4.1.2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舞弊动机与原因分析
        4.1.3 万福生科舞弊案舞弊形式分析
        4.1.4 万福生科财务舞弊案审计监管分析
    4.2 美国财务舞弊典型案例分析
        4.2.1 美国施乐财务舞弊案概述
        4.2.2 施乐财务舞弊案舞弊动因分析
        4.2.3 施乐财务舞弊案舞弊形式分析
        4.2.4 施乐财务舞弊案舞弊审计分析
    4.3 万福生科案与施乐案的比较分析
        4.3.1 万福生科案与施乐案的相似点
        4.3.2 万福生科案与施乐案的不同点
第五章 财务舞弊防范探讨
    5.1 财务舞弊防范对策的探讨
        5.1.1 内部防范对策
        5.1.2 外部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致谢

(6)谈企业操纵利润现状——基于对施乐公司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案例:施乐公司
    (一) 操纵利润案概述。
    (二) 施乐公司操纵利润的原因。
    (三) 施乐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
二、基于对施乐公司案例的思考
    (一)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原因
    (二)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手段
    (三) 防治利润操纵的方法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意义与背景
    1.3 案例研究论考
    1.4 理论框架与篇章结构
    1.5 成果及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美国杰出CEO的综合背景
    2.1 美国近现代史概观
    2.2 CEO与"美国的世纪"
    2.3 企业环境的综合透视
    2.4 哲学视域中的管理与危机管理
    2.5 本章小结
3 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3.1 基本概念的进一步考察
    3.2 危机管理的理论渊源
    3.3 危机管理的类型学分析
    3.4 危机管理的多重研究向度
    3.5 危机成因剖析
    3.6 本章小结
4 泰罗、法约尔、韦伯时代(1890-1929)
    4.1 卡内基:蓝海战略与危机管理
    4.2 卡内基&弗里克:罢工事件与连锁反应
    4.3 摩根:危机管理中的传媒攻略
    4.4.本章小结
5 西奥多、富兰克林·罗斯福时代(1901-1972)
    5.1 福特家族:家族企业与危机管理
    5.2 托马斯·沃森:企业文化、大型活动与危机管理
    5.3 斯隆:组织变革与危机管理
    5.4 本章小结
6 德鲁克时代(1945-2005)
    6.1 小托马斯·沃森:向上管理与危机管理
    6.2 艾柯卡:企业家社会的危机管理
    6.3 企业危机管理策略探析——以韦尔奇为例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案例的危机管理拓展研究
    7.1 休闲与创新
    7.2 军旅生活对CEO危机管理策略的影响
    7.3 杰出CEO人际关系策略考论
    7.4 "事业部制"理论应用研究
    7.5 危机管理策略的文化哲学批判
    7.6 危机管理策略述要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若干建议
    8.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8)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该领域目前研究的现状
    1.2 盈余管理概念界定
    1.3 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2 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2.1 盈余管理动机的研究综述
        2.1.1 资本市场的预期和估价
        2.1.2 基于会计数据的契约
        2.1.3 基于监管的动机
        2.1.4 我国盈余管理特殊动机研究综述
    2.2 盈余管理研究方法的综述
        2.2.1 总体应计法
        2.2.2 特定应计法
        2.2.3 分布法
3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3.1 盈余管理的目标
    3.2 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
        3.2.1 收入的盈余管理
        3.2.2 成本费用的盈余管理
    3.3 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
        3.3.1 减值准备的盈余管理
        3.3.2 政府补贴的盈余管理
    3.4 通过并购重组活动进行的盈余管理
        3.4.1 通过收购剥离资产或股权进行盈余管理
        3.4.2 通过资产置换进行盈余管理
        3.4.3 通过合并的会计处理进行盈余管理
4 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盈余管理动机
    4.1 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盈余管理动机的理论分析
        4.1.1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
        4.1.2 大股东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4.1.3 大股东控制下控制权转移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4.2 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模型
        4.2.1 基本假设
        4.2.2 求解及结论
    4.3 盈余管理的方向的讨论
5 控制权转移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5.1 控制权转移前盈余管理行为的实证检验
        5.1.1 研究假设
        5.1.2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5.1.3 实证结果
    5.2 控制权转移前盈余管理行为识别的实证检验
        5.2.1 研究假设
        5.2.2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5.2.3 实证结果
    5.3 控制权转移盈余管理与收购业绩变化的实证检验
        5.3.1 研究背景
        5.3.2 研究假设
        5.3.3 样本选择及研究设计
        5.3.4 实证结果
6 结论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融资租赁中的利润操纵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融资租赁的界定
        1.3.2 利润操纵的界定
        1.3.3 对论文题目的界定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构成
第2章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基础理论研究
    2.1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基础理论
        2.1.1 产权理论
        2.1.2 契约理论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4 行为科学理论
    2.2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主体
    2.3 利润操纵的经济后果
    2.4 融资租赁对企业会计报表的影响
        2.4.1 融资租赁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2.4.2 融资租赁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
第3章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动因与条件
    3.1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动因分析
        3.1.1 利润操纵的根本动因
        3.1.2 利润操纵的具体动因
    3.2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产生的条件
        3.2.1 融资租赁立法滞后
        3.2.2 会计选择权的存在
        3.2.3 “界线检验”的出现
        3.2.4 信息的非对称性
        3.2.5 造假成本与造假收益的极度倾斜
        3.2.6 会计诚信的缺失
第4章 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手段
    4.1 利用融资租赁的判断标准设计租赁合同
    4.2 利用折现率操纵利润
    4.3 利用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操纵利润
    4.4 利用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
    4.5 利用售后租回交易操纵利润
    4.6 利用销售型租赁操纵利润
第5章 加强对融资租赁中利润操纵的监管策略
    5.1 堵塞制度漏洞
        5.1.1 完善融资租赁准则
        5.1.2 尽快出台《融资租赁法》
        5.1.3 强化对关联交易的约束和监管措施
        5.1.4 健全证券市场的特殊监管政策
    5.2 提升国民素质
        5.2.1 着力培养融资租赁专业人才
        5.2.2 实施社会全体人员的诚信工程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和投资风险防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路线
2 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2.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概念及其分类
    2.2 国外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现状
    2.3 国内关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研究现状
    2.4 国内外舞弊理论的现实意义
3 国内外舞弊现状分析
    3.1 国外舞弊现状分析
    3.2 国内舞弊现状分析
4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法
    4.1 上市之前财务舞弊手法
    4.2 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财务舞弊手法
    4.3 利润表主要项目财务舞弊的手法
    4.4 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财务舞弊手法
    4.5 其他财务舞弊手法
5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形成机理分析
    5.1 博弈论概述
    5.2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博弈论分析
    5.3 结论
6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投资风险防范
    6.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技术
    6.2 证券市场监管
    6.3 结论
7 结束语
附录一: 证券投资者(散户)调查问卷
附录二: 证券投资者(散户)调查报告1-股权分置之前(2006年1-2月)
附录三: 证券投资者(散户)调查报告2-股权分置之后(2007年2-3月)
附录四: 深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评级
附录五: 被上海证交所谴责的上市公司名单
参考文献

四、施乐公司利润操纵手段和动机的案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识别与防范研究[J]. 刘瑞泽. 焦作大学学报, 2021(04)
  • [2]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杠杆公司杠杆操纵——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许晓芳,汤泰劼,陆正飞. 金融研究, 2021(10)
  • [3]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以攀钢钒钛为例[J]. 蒋玟萱. 新会计, 2021(08)
  • [4]基于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的JH集团重组财务舞弊研究[D]. 栗贞.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7)
  • [5]中美财务舞弊比较研究[D]. 徐倩. 天津大学, 2013(01)
  • [6]谈企业操纵利润现状——基于对施乐公司的思考[J]. 刘琰婷.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4)
  • [7]20世纪美国杰出CEO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 黄书亭. 南京理工大学, 2008(01)
  • [8]控制权转移公司的盈余管理研究[D]. 秦耀林. 北京交通大学, 2008(11)
  • [9]融资租赁中的利润操纵问题研究[D]. 楚卫琳. 湖南大学, 2007(08)
  • [10]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形成机理研究和投资风险防范[D]. 王佳雯.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施乐利润操纵方法和动机的案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