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撑起农民新天地

三大产业撑起农民新天地

一、三大产业撑起农民的新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汪瑞霞[1](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唐俊[2](2019)在《破解未来农村谁来种地的困局——南宁市横县农村现代化建设田野考察报告》文中研究指明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根据广西老社科工作者协会的调研活动安排,本人今年先后两口子次到南宁市横县进行田野考察调研,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了解了一些情况。虽然这种田野考察,资料采集难免挂一漏万,但总的感觉是形势喜人,催人兴奋。现归纳整理成文,与网友们共享。

郑卫东[3](2018)在《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苏宁云商和盒马鲜生的双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聊天和在线购物,这对于传统零售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零售企业,开始摸索线上发展模式,包括电器、医药、保健品、汽车等大宗商品都开始纷纷布局线上电商市场,而线上企业已经隐约感受到了电子商务的天花板,开始布局线下,深入农村和高端消费人群,以寻求新的机会。于是O2O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经过几年的发展,其O2O的线下线上全渠道发展已经成为了传统零售企业转型的重要选择。传统零售企业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如何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商业模式是伴随电子商务兴起的研究领域。随着电子商务在传统行业的渗透,更多的企业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寻找适合的商业模式,2012年以来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但是对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系统性的研究仍然很少。因此,本文抓取新零售和传统零售业具有标志性的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探析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本文首先通过对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文献进行分析,梳理现有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构建了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模型的概念框架。然后在此框架的基础上,以苏宁云商和盒马鲜生两家零售企业为案例企业。通过分析两家零售企业商业模式显性知识、商业模式隐性知识及其内在关系,比较他们商业模式的异同点,从而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1)商业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2)商业模式隐性知识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商业模式显性知识与商业模式隐性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本文的理论贡献主要有:(1)在本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模型。(2)分析了商业模式隐性知识在商业模式创新中扮演着重要作用。(3)丰富了对商业模式创新系统性研究的理论。最后阐述了此次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王秋婧[4](2018)在《“资本空间化”视角下东莞村镇建设发展历史研究(1978-200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异军突起。这样高速爆炸式增长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城镇建设,反映在多个中心——市、镇、村三级的平行开发建设,甚至早期村镇的建设快过于城市。许多地区迅速地从小农村发展为城市。而这其中东莞是利用外向经济,以村镇为主体发展的典型,其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带动乡村工业化的模式后来成为了珠三角农村城镇化的一种范式并被广泛利用。东莞从一个农业县到工业化城市的转变仅用了20年,而这个过程西方用了100年,亚洲“四小龙”用了40年。那么东莞为什么会如此爆炸式的增长?回顾以往“东莞模式”的研究,已有学者从经济、地理、制度等角度进行过阐述,但均未探究其内在的资本运作逻辑,如启动资本是如何获得的?资本在市镇村三级、企业、个人之间的再分配机制又是怎样的?资本的滚动运作又如何推动了空间的生产?而东莞的村镇建设又是如何以三来一补企业为源动力自下而上爆炸式增长起来的?本文试图对以上问题进行解答。本文认为村镇建设发展的核心是资本力量的推动,是“资本”在东莞村镇这个地方“空间化”的结果。因此本文以揭示东莞近三十年村镇建设发展的历史特征和动力为目的,从“资本空间化”的角度探究东莞近三十年的村镇建设发展历程。文章共七章,主要分为以下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对象;阐述空间生产与资本空间化的概念及其对本文的启示,引出本文研究视角;对本课题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阐述研究内容目的、方法、研究意义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宏观概述了东莞经济与建设发展历程。总结其经济发展、城乡建设资本来源、空间演变过程的历史特征,而后提出问题,并构建了资本空间化的解释框架与方法。第三、四、五章为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建设类型的分类方式,将村镇建设分为工业、住宅、基础设施建设三大类型,“三来一补”、工业区、市政基础设施、公益性基础设施、商品房、农民住宅建设六小类型,通过典型项目实证研究其资本空间化机制。六种建设类型均通过构建的“资本空间化”解释框架:出现原因、建设主体、资本来源(包括土地获取方式)、“资本空间化”运作机制(资本投入-再分配-推动空间生产)、空间化效应、示范作用、村镇两级角色变化、规划与制度的影响这几方面进行剖析,而后总结每个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第六章为总结部分。首先阐述了六种建设类型发展的内在联系,剖析六种建设类型如何共同构成村镇的发展,即从建设类型角度总结了其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运作的特征。研究发现,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的运作经历了“三来一补”建设形成触点——“对话”关系下建设类型逐渐丰富,规模逐步扩张——“对话”关系下多个增长点爆炸式发展三个阶段。东莞村镇的爆炸式发展并不是单一线性的发展,而是多个建设类型,多个分散增长点在不均衡的推力下平行发展的过程,这种自由混杂的发展方式是东莞爆炸式发展的核心。最后本文探究了“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了上级制度与规划两方面。东莞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形成了很多制度创新以满足发展需求,这种非正规性是东莞村镇“资本空间化”机制的重要特征,而“自上而下”的制度不断介入对其进行干预。而东莞规划介入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最早作用于村镇,是一种自下而上需求导向型的规划,村镇规划作为资本空间化的工具极大地推动了东莞村镇的建设发展。

温景屏[5](2017)在《融媒时代电视媒体的网络化与生存竞争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三网融合不断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电视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双重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电视媒体的传播形态受到了影响,不仅仅要从单一的线性传播转换到非线性的互动式传播,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电视媒体一直难以实现的资源共享,这就迫使电视媒体必须向媒体融合方面转型,建立云平台,进行内容接受和传输。不仅如此,受众的分散、广告份额的下降以及电视媒体权威性被瓦解,都要求电视媒体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此同时数字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更使得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数字化技术在微博、微信、客户多等多种传播平台被使用;加入微直播、微动画的传播形式;多屏联动的移动终端领域都有规模的进行领域的拓展,这对电视媒体的是一次重大挑战,但是也一次重要的发展契机。电视媒体要抓住机遇,内容上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突破自我,利用大数据技术打造“高颜值”、“高内涵”的电视节目。注重用户体验,利用新技术,拓展电视媒体发展空间,弘扬正确的主流价值观。同时要拓展传播渠道,实行多屏联动传播模式,以便广告商可以精准的进行广告投放等等,这一系列措施甚至更多,才可以让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在网络化的时代中抗衡。本文共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绪论,简要陈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界定了电视媒体、数字媒体、网络化的概念以及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背景。第三部分探讨了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的架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其二电视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受到的的冲击与影响;其三我国数字媒体发展现状;其四电视媒体与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剖析。第四部分讨论了电视媒体网络化生存案例分析。一共分析了三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其中电视媒体的运营模式用两个案例说明:1、广西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之路。分析了在网络化背景下,广西电视台和苏州电视台的转型发展,用具体的节目进行运营模式分析。2、自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发展。用央视新闻最新推出的APP:“央视新闻+”和今日头条、进行分析说明电视媒体的分支发展;媒介融合下,电视节目的创优创新用《女神的新衣》电视真人秀节目举例说明。第五部分,电视媒体网络化竞争应对策略。针对前文的分析研究,分别从电视媒体的内容、用户体验、技术、广告投放、传播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策略分析。第六章结语,再次阐释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拓展的空间。本研究主要基于电视媒体的和数字媒体的竞争合作关系上,用案例分析电视媒体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其数字时代下电视媒体生存与竞争策略,才能使电视媒体在不断前进的时代中稳步发展。

刘亚菲[6](2016)在《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阶段泰安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为例,通过采用SWOT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对泰安市乡村旅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泰安市乡村旅游空间差异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泰安乡村旅游发展呈现较大的不平衡性。综合得分大于零的2个城市,为泰山区和岱岳区。泰山区乡村旅游是发展最好的地方,说明泰山区依托泰山旅游区这一独一无二的优势,具备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其次是岱岳区的0.92,说明岱岳区紧紧围绕泰山旅游区做文章,大力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综合得分小于零的有东平县、肥城市、新泰市、宁阳县。其中宁阳县得分最低为-0.96,主要原因是宁阳县旅游资源贫乏。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泰安市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环泰山乡村旅游区得分为93分,本区域以泰山为核心,旅游向心力强,不管是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和旅游条件都是最好。其次环东平湖旅游区乡村旅游得分为85分,本区域虽然距离泰安市较远,远离全市旅游核心区域,但是本区域依托全市独一无二的东平湖资源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良好,旅游资源互补性强。环徂徕山乡村旅游区得分为79分,本区域虽然旅游资源薄弱,但是靠近泰山旅游区,具有较强的客源分流作用。肥东乡村旅游区得分为66分,虽然本区域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带头型旅游景区,旅游引爆点不足。环莲花山乡村旅游景区得分为69分,本区域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依托莲花山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效果显着。泰安市乡村旅游优势突出,旅游基础良好,交通条件优越,政府重视,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泰安市乡村旅游同样面临着技术人才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开发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与文化融合不够、旅游价值无法体现文化内涵、旅游区缺乏定位、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面临当前经济危机的挑战、农村没有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农村地区随机分布,缺乏整体规划等威胁。通过对泰安市乡村旅游的分析,提出了泰安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一是要统筹布局合理规划,二是要加强政府引导与扶持,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要突出农村旅游产业营销。

段红辉[7](2015)在《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视域下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文中提出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重庆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经济向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直辖以来,重庆工业化更是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此外,在当前“互联网+”尘嚣日上、“一带一路”亟待破局、“西部大开发”持续深化的契机中,重庆市通过不断深化工业化进程,必将使得重庆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获得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当前的总体上看,重庆工业发展的体量还不够大,实力还不强,后劲还显不足,工业化水平还不高,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贫富差距增加、城乡差距较大等其他一系列的问题。有鉴于此,面临当前的新形势、新问题,深入推进重庆的新型工业化更显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意见》(2012年)的发布与实施为契机,运用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研究重庆新型工业化相关问题。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一,就重庆市的工业化发展现状而言,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才是重庆市工业发展的必然向度与现实选择;其二,马克思工业化理论是重庆市工业发展的根本逻辑与理论底色,由此才能坚持重庆工业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三,针对重庆市工业化的制约因素,以马克思工业化理论为指导,论述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及建议对策,包括以科教兴渝为支撑、以城乡统筹为平台、以内陆开放为动力、以信息化和城镇化为条件,推进重庆市新型工业化;同时,还应该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良好环境,加快城镇化建设,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发展可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一带一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特别是加强法治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实现重庆新型工业化路径的正确选择。

宋叙言[8](2015)在《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多目标优化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工业园区作为生态工业的重要实践形式,是推进我国第二产业改革创新的支柱力量,但是传统的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何科学地构建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决策模型及其多维度参数评价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下,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决策目标和参数集发生了新的变化,已有的模型和方法难以优化和处理这类新决策情景下的决策目标及其语义模糊的数据。因此,本文基于多目标优化、语义数据处理、利益相关者等理论,研究了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多目标优化模型及评价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工作如下:(1)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等方法,构建了生态工业园区评价的新的评价参数集。鉴于过往评价研究中只考虑单方面专家意见的局限性,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依据出现频次、频率等属性,获取了企业、环保局、园区管委会、产品用户、居民等生态工业园区利益相关者,并利用社会网络挖掘方法,分析了具有新结构特征的关联矩阵及整体中心度等数值特征。(2)根据云模型理论,提出了参数集的指标筛选模型。按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污染控制三维度指标,初步筛选了包含29个特征量的评价指标集。利用正向及逆向云发生器,计算各指标的期望、熵及超熵。基于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利用提出的模型三次遍历处理数据,得出了指标集的重要度排序及优化的生态工业园区内生动力指标体系,共包含20个评价指标。(3)采用多粒度二元语义信息处理和投影法,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模型的评价指标参数加权方法。在比较分析了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分析法等的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过程及其适用范围,结合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参数的语义模糊性、多层级多目标性、决策系统不确定等特征,构建了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集对分析模型。该模型集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出现频率特征量和社会网络分析中的整体中心度,采用二元语义的集结算子,对各指标参数进行综合赋权,采用集对分析法对数据样本进行评价。其特点是能够提炼数据样本所表征的发展方向,弥补样本之间的横向比较的差距,提高纵向比较中相对不足的指标项。选取了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日照经济开发区等7个样本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评价结果的合理性。(4)使用不可行度(IFD)选择操作的非劣分类遗传算法(NSGA-II),提出了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多目标决策新方法。利用优选和加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及其企业规划的决策变量。以“后期的内生动力需求最大化”和“初期的经济增长需求最大化”为园区的两维度发展目标,构建了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使用规划选择的产业链数量、在区企业数量、产业链与企业的内在联系等内在逻辑,构建了模型的约束条件。使用改进的NSGA-II算法,采用精英策略和拥挤度比较算子,获取了Pareto域,并使用IFD选择操作,处理NSGA-II中约束信息,求解出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多目标优化模型,获取了Pareto最优解。使用泰山工业园区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Pareto解的合理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规划建议。因此,本文成果对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提供了决策理论模型和方法,为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产业升级,促进结构转型,实施创新驱动,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提供了理论支撑。

黄聪英[9](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指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李素红[10](2011)在《《绿洲》1957-2000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54年10月,随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一个特属群体——兵团人在西部中国逐渐壮大。半个世纪以来,这个特殊群体在屯垦戍边的实践过程中也创造了独特的兵团文化。《绿洲》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联主办的文学期刊自1957年创刊迄今,由于历史的原因,经历了3个时期的发展,见证了新疆兵团政治经济在各时期的发展轨迹,也建构着兵团的文学史乃至新疆当代汉语文学的历史。本文首次对《绿洲》1957年创刊至2000年这一时间段所有文学现象、文学事件及涌现出的重要作家作品、代表性的文学评论等进行了系统地梳理,探查了当代西部文学思潮的复杂演进及其时代文化语境演变给新疆兵团文学带来的复杂影响,为兵团及新疆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三大产业撑起农民的新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大产业撑起农民的新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破解未来农村谁来种地的困局——南宁市横县农村现代化建设田野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横县印象
二、横县答卷
三、横县故事

(3)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苏宁云商和盒马鲜生的双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商业模式的概念及其要素
    2.2 零售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2.3 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
    2.4 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战略
    2.5 文献评述
3. 理论模型
    3.1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
    3.2 企业内部环境与商业模式创新
    3.3 商业模式冰山理论
    3.4 零售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概念模型
4.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4.1 研究方法选择
    4.2 案例研究过程
    4.3 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
5. 苏宁云商案例分析
    5.1 苏宁云商背景介绍
    5.2 苏宁云商商业模式显现知识分析
        5.2.1 价值主张
        5.2.2 价值网络
        5.2.3 盈利模式
    5.3 苏宁云商商业模式隐性知识分析
        5.3.1 企业内部环境
        5.3.2 技术创新
        5.3.3 企业内部环境
    5.4 苏宁云商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
6. 盒马鲜生案例分析
    6.1 盒马鲜生背景介绍
    6.2 盒马鲜生商业模式显现知识分析
        6.2.1 价值主张
        6.2.2 价值网络
        6.2.3 盈利模式
    6.3 盒马鲜生商业模式隐性知识分析
        6.3.1 企业内部环境
        6.3.2 技术创新
        6.3.3 企业外部环境
    6.4 盒马鲜生商业模式创新内在机理
7. 跨案例研究
    7.1 商业模式显现知识比较
        7.1.1 价值主张比较
        7.1.2 价值网络比较
        7.1.3 盈利模式比较
    7.2 商业模式隐性知识比较
    7.3 商业模式显隐性知识关系研究
        7.3.1 价值主张与商业模式隐性知识
        7.3.2 价值网络与商业模式隐性知识
        7.3.3 盈利模式与商业模式隐性知识
        7.3.4 企业内部环境与商业模式显性知识
        7.3.5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显性知识
        7.3.6 企业外部环境与商业模式显性知识
    7.4 结果模型与讨论
8. 研究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
    8.3 实践启示
    8.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访谈提纲(2018年7月20号)
附录2: 访谈提纲(2018年7月20号访谈的部分编码)
致谢

(4)“资本空间化”视角下东莞村镇建设发展历史研究(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相关理论及本课题研究视角概念的界定
        1.3.1“空间生产”理论与“资本空间化”概念
        1.3.2 我国空间生产理论的实证研究综述
        1.3.3“空间生产”理论与“资本空间化”概念对本课题研究的启示
        1.3.4 本文研究视角及概念界定——“资本空间化”视角
    1.4 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1.4.1 中国改革开放后城镇发展的经济学解释研究
        1.4.2 珠三角城镇发展特征及其动力的相关研究
        1.4.3 东莞乡村城镇化发展历史的相关研究
        1.4.4 文献综述小结
        1.4.5 研究内容与目的
        1.4.6 研究方法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东莞的宏观经济与建设发展历程
    2.1 东莞历史发展的阶段划分与分析框架
        2.1.1 东莞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2.1.2 东莞宏观经济与建设发展历程分析框架
    2.2 经济起步阶段(1978—1984)
        2.2.1 经济发展过程
        2.2.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2.2.3 土地获取方式
        2.2.4 空间演变过程
    2.3 经济快速发展阶段(1985-1994)
        2.3.1 经济发展过程
        2.3.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2.3.3 土地获取方式
        2.3.4 空间演变过程
    2.4 经济稳步发展期(1995-2000)
        2.4.1 经济发展过程
        2.4.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2.4.3 土地获取方式
        2.4.4 空间演变过程
    2.5 经济发展转型阶段(2001-2008)
        2.5.1 经济发展过程
        2.5.2 城乡建设的资金来源
        2.5.3 土地获取方式
        2.5.4 空间演变过程
    2.6 本章小结
        2.6.1 经济发展特征总结
        2.6.2 城乡建设的资本来源变化特点
        2.6.3 空间演变过程特点总结
        2.6.4 提出问题:资本是如何运作推动了东莞爆炸式的空间生产?
        2.6.5“资本空间化”机制的解释框架与解释方法
第三章. 工业建设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研究
    3.1 三来一补企业建设——村镇的原始资本积累
        3.1.1“三来一补”企业的发展历程
        3.1.2 全国首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县级)
        3.1.3 镇、村两级“三来一补”企业“资本空间化”机制
    3.2 工业园区建设——资本积累下的大规模生产
        3.2.1 村集体自主筹资撬动外资介入类型——横坑村万荣工业园区
        3.2.2 民间资本撬动外资介入类型——篁村宏远工业区
        3.2.3 外资直接介入建设类型——寮步镇华南工业城
    3.3 本章小结
        3.3.1“三来一补”企业为什么会落在东莞爆炸式发展?
        3.3.2 名义上的“三来一补”企业成为东莞发展的原始动力
        3.3.3 县镇村三级所属企业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区别
        3.3.4 工业区是村镇吸引投资与集约利用土地的产物
        3.3.5 村集体经济的兴衰取决于“资本空间化”路径的选择
        3.3.6 个人意志与组织能力在村镇早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3.3.7 民办与村镇办工业区的“资本空间化”机制区别
        3.3.8 工业区作为经济增长点直接带动了空间扩张
        3.3.9 工业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要素总结
第四章. 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研究
    4.1 市政性基础设施建设——“筑巢引凤”
        4.1.1 全国首创集资修桥“以桥养桥”项目——高埗大桥
        4.1.2 规划指导下的规模统筹建设项目——横坑村基础设施建设
        4.1.3 市场投资公司化运作项目——虎门镇虎门大桥
        4.1.4 规划指导下镇统筹建设项目——寮步镇基础设施建设
    4.2 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4.2.1 旧建筑-集资-集体资本投入建设——横坑小学
        4.2.2 华侨集资到政府投入“联合办学”——寮步镇教育设施
    4.3 本章小结
        4.3.1 市政性基础设施从筑巢引凤工具逐步转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4.3.2 早期基础设施呈现出“自下而上”基层自主建设的特点
        4.3.3 早期村镇规划呈现出“自下而上”的需求导向特点
        4.3.4 基础设施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要素总结
第五章. 住宅建设的资本空间化机制
    5.1 商品房建设——镇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市场资本的空间化
        5.1.1 名义上的农村“集资房”类型——集体土地上的住宅建设
        5.1.2 正规商品房类型——国有土地上的住宅建设
    5.2 农民住宅建设——个人资本的空间化
        5.2.1 上级土地管理制度对农民住宅建设的影响
        5.2.2 村集体分户制度及个人资本积累对农民住宅建设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5.3.1 名义上的农村“集资房”是村镇为经济利益而发展出的制度创新
        5.3.2 国家制度的介入使得名义上的农村“集资房”逐步落幕
        5.3.3 商品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村工业区建设提供启动资金
        5.3.4 农民住宅的建设发展是个人、村集体、国家三者利益博弈的结果
        5.3.5 住宅建设类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要素总结
第六章. 东莞村镇发展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究
    6.1 不同建设类型的内在联系及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的特征
    6.2 村镇政府视角下的“资本空间化”运作机制特征
        6.2.1 经济起步阶段——三来一补、集体企业开发为主的机制运作(1978-1991)
        6.2.2 经济过渡至腾飞阶段——土地流转为主的机制运作(1992-1994)
        6.2.3 经济腾飞阶段——村镇分异的机制运作(1995 至今)
    6.3“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因素剖析
        6.3.1 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与自上而下的制度介入
        6.3.2 规划的介入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6.4.1 不同建设类型的内在联系及总体“资本空间化”机制的特征总结
        6.4.2 村镇政府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总结
        6.4.3 自上而下的制度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总结
        6.4.4 规划的介入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资本空间化”机制推动了东莞村镇的爆炸式发展
        7.1.2 村镇政府视角下的“资本空间化”机制特征
        7.1.3 自上而下的制度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
        7.1.4 村镇规划对“资本空间化”机制的影响及其角色转变
    7.2 讨论:东莞自下而上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市政府的角色是什么?
    7.3 创新点
        7.3.1 研究视角的创新性
        7.3.2 研究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性
    7.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5)融媒时代电视媒体的网络化与生存竞争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文献综述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电视媒体网络化发展背景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电视媒体
        二、数字媒体
        三、网络化
    第二节 三网融合与电视媒体的发展
        一、三网融合
        二、媒体汇聚的原因和类型
        三、三网融合的发展推进电视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第三节 网际网络运作模式与电视媒体的发展
        一、网际网络的发展现状
        二、网际网络的运作模式
        三、网络传播加快电视媒体多元化变革
第二章 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的架构
    第一节 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受众分流
        二、广告流失
        三、体制限制
    第二节 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一、改变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形态
        二、分流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大受众
        三、分割传统电视媒体的广告份额
        四、分解传统电视媒体的权威性
    第三节 我国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
        一、数字媒体的发展现状
        二、媒体结构与市场特征的关系
    第四节 电视媒体与数字媒体竞争合作关系剖析
        一、竞争合作的架构
        二、电视媒体和数字媒体的SWOT分析
第三章 电视媒体网络化生存案例分析
    第一节 电视媒体的运营模式创新分析
        一、广西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之路
        二、苏州市电视台在融合发展中壮大
        三、自媒体背景下电视媒体的新发展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下电视节目的创新创优——以《女神的新衣》为例
        一、打通“电视+时尚”产业链
        二、“节目+电商+移动终端”媒介融合新方向
        三、“明星+粉丝+电商”经济联动
第四章 电视媒体网络化竞争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媒介融合引领电视媒体高内涵的节目内容及编排
        一、坚持内容为王,构建内容融合生产云平台
        二、坚持新闻为本,构建新闻采集推送云平台
        三、以内容特色为要点,设立开放的内容创意云平台
        四、节目编排是竞争资源是生产力
    第二节 坚持用户服务为重,弘扬电视媒体的主流价值观
        一、坚持用户服务为重
        二、弘扬电视媒体主流价值观
    第三节 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电视媒体发展空间
        一、网络新技术推进互动形式的创新
        二、数据新闻的发展提升了电视新闻的发展空间
    第四节 融媒时代电视媒体广告的精准投放
        一、利用融媒时代进行电视广告革新
        二、利用融媒时代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
    第五节 多屏联动实现电视媒体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一、坚持电视媒体多种渠道并用发展
        二、坚持多屏联动的传播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及发表论文
致谢

(6)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乡村旅游的定义和特征
        2.1.1 乡村旅游的定义
        2.1.2 乡村旅游的特征
    2.2 相关理论
        2.2.1 环城游憩带理论
        2.2.2 旅游资源评价理论
        2.2.3 形象遮蔽理论
        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3 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3.1 区域概况
    3.2 旅游发展情况
        3.2.1 旅游经济发展
        3.2.2 旅游景区发展
    3.3 乡村旅游发展情况
        3.3.1 泰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特征
        3.3.2 泰安市乡村旅游空间发展特征
    3.4 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4.1 资源开发问题
        3.4.2 开发模式问题
        3.4.3 品牌宣传问题
4 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评价
    4.1 乡村旅游发展资源评价
        4.1.1 评价方法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1.3 评价结果
        4.1.4 结果分析
    4.2 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评价
        4.2.1 评价指标体系
        4.2.2 评价结果
        4.2.3 结果分析
5 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思考
    5.1 SWOT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遇
        5.1.4 威胁
    5.2 泰安乡村旅游发展政策建议
        5.2.1 统筹布局、合理规划
        5.2.2 加强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5.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4 突出农村旅游产业营销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视域下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内涵及指标
    2.1 工业化
    2.2 传统工业化
        2.2.1 传统工业化的内涵
        2.2.2 传统工业化的特征
        2.2.3 传统工业化的缺陷
    2.3 新型工业化
        2.3.1 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
        2.3.2 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
        2.3.3 新型工业化的评价指标
第三章 马克思的工业化理论与指导意义
    3.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形成条件
        3.1.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
        3.1.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形成的科学条件
        3.1.3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形成的理论条件
    3.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科学内涵
        3.2.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关于工业化的认识
        3.2.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关于工业化与科技、教育的认识
        3.2.3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对于工业化产生根源的认识
        3.2.4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对于工业化作用的分析
    3.3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指导意义
        3.3.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3.2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章 重庆市工业化历程回顾及评价
    4.1 重庆市老工业基地简介
    4.2 重庆市工业化的主要历程
    4.3 重庆市工业化的总体评价
第五章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
    5.1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背景及现状
        5.1.1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背景
        5.1.2 重庆工业化的现状
    5.2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有利条件
        5.2.1 拥有良好的基础
        5.2.2 资源丰富
        5.2.3 地理条件优越
        5.2.4 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5.2.5 有利的历史机遇
    5.3 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制约因素
        5.3.1 资本稍显不足
        5.3.2 高新技术人才缺乏
        5.3.3 工业结构不合理
        5.3.4 后发趋势的影响严重
        5.3.5 劳动力的困扰
        5.3.6 生态环境的制约
第六章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指导下的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路径
    6.1 重庆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6.1.1 以科教兴渝为支撑
        6.1.2 以城乡统筹为平台
        6.1.3 以内陆开放为动力
        6.1.4 以信息化和城镇化为条件
    6.2 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对策建议
        6.2.1 发挥优势,招商引资
        6.2.2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6.2.3 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6.2.4 加快城镇化建设,提升劳动力素质
        6.2.5 发展可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6.2.6 创新驱动“互联网+”,深度融合“一带一路”
        6.2.7 深化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8)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多目标优化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相关研究
        2.1.1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研究
        2.1.2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方法研究
    2.2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相关研究
    2.3 模糊信息处理相关研究
        2.3.1 模糊信息处理研究现状
        2.3.2 二元语义研究现状
    2.4 多目标优化相关研究
        2.4.1 多目标优化研究现状
        2.4.2 遗传算法研究现状
    2.5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辨识与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理论
        3.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目标
        3.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规则
    3.2 评价指标初选
    3.3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3.3.1 生态工业园区利益相关者的辨识
        3.3.2 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应用
        3.3.3 生态工业园区的社会网络分析
    3.4 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指标确定
        3.4.1 常见的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3.4.2 云模型描述及云发生器的构建
        3.4.3 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指标筛选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集对分析模型构建
    4.1 评价指标加权规则与生态工业园区评价分析的特征
        4.1.1 评价指标加权规则
        4.1.2 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的特征
    4.2 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赋权模型
        4.2.1 现有评价指标加权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
        4.2.2 二元语义算法描述
        4.2.3 基于二元语义的评价指标赋权算法
        4.2.4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权重获取
    4.3 生态工业园区集对分析模型构建与求解算法
        4.3.1 现有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4.3.2 生态工业园区集对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4.3.3 集对分析的联系度表示
        4.3.4 生态工业园区集对分析模型的构建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
    5.1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多目标问题
        5.1.1 问题描述
        5.1.2 多目标函数
        5.1.3 约束条件
    5.2 多目标优化模型构建方法
        5.2.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
        5.2.2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方式
    5.3 生态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NSGA-Ⅱ-IFD算法
        5.3.1 NSGA-Ⅱ-IFD算法描述
        5.3.2 IFD选择操作设计
        5.3.3 NSGA-Ⅱ-IFD遗传算子设计
    5.4 算例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生态工业园区多目标优化及评价的实例分析
    6.1 基于集对分析的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研究
        6.1.1 山东省生态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6.1.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1.3 总项评价结果分析
        6.1.4 分项评价结果分析
        6.1.5 结论与讨论
    6.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研究
        6.2.1 泰山工业园区现状分析
        6.2.2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泰山工业园区产业规划
        6.2.3 产业规划建议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简要评论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一、德国道路
        二、美国道路
        三、日本道路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绿洲》1957-2000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的《绿洲》
    第一节 特殊群体的诞生与“新文艺”模式的西部延展:《绿洲》创刊的历史语境
        (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创建
        (二) 新疆兵团独特的社会构成
        (三) 兵团创建之初的文艺发展状况
    第二节 旋生旋灭:《绿洲》的试刊与停刊(1957 年1-3 期)
        (一) 新疆解放初期的文学刊物
        (二) 张仲瀚:“要有生产精神食粮的绿洲”
        (三) 《绿洲》试刊与兵团作家队伍中的第一代
        (四) 头题小说与“铸剑为犁”
        (五) 《绿洲》的停刊
    第三节 “大跃进”变“东风”:《绿洲》第一次复刊(1959 年2 月—1961 年6 月)
        (一) 面向全国发行的《绿洲》
        (二) 新英雄人物的塑造
        (三) 洋雨早期的叙事诗
        (四) 《援朝.阿克列姆》
        (五) “跃进”声中的另一类讲述
        (六) 对赵斌“以质胜量”的批判
        (七) 对沈凯“牧场短调”的批判
        (八) 《绿洲》的二度停刊
    小结
第二章 “新时期前期”的《绿洲》
    第一节 “复出”于“新城”:1981 年——1983 年的《绿洲》
        (一) 石河子文艺圈的形成
        (二) 石河子的《绿洲》(1981 年-1983 年)
        (三) “复出作家”的创作:陈艰的“真实观”
        (四) “爱情小说”与《美的畅想》
        (五) “绿风”诗卷
    第二节 重整旗鼓:1984 年——1989 年的《绿洲》
        (一) 兵团文联体制的建立
        (二) 兵团文联的《绿洲》
        (三) “中国西部开发者文学”
        (四) “复出作家”的创作:朱定的“新闻眼”
        (五) 青年作者的培养与“三王一段”
        (六) 对“兵团文学”的讨论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后期”的《绿洲》
    第一节 开疆扩土:1990 年——1995 年的《绿洲》
        (一) 孟丁山:政治家办刊
        (二) 对《来自兵团内部报告》的批评
        (三) 来自上层的“文化焦虑”
        (四) “绿洲之星”
        (五) “寻找自己的绿洲”
    第二节 打造“名刊”:1995 年——2000 年《绿洲》
        (一) 虞翔鸣:荟萃名家提升品位
        (二) 乡土意识的引进与青年小说家的培养
        (三) 散文话语空间的多元化呈现
        (四) 兵团知青的兵团叙事
        (五) 兵团“土着”的兵团叙事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三大产业撑起农民的新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2]破解未来农村谁来种地的困局——南宁市横县农村现代化建设田野考察报告[A]. 唐俊. 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19年年会征文集, 2019
  • [3]零售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苏宁云商和盒马鲜生的双案例研究[D]. 郑卫东. 浙江工商大学, 2018(06)
  • [4]“资本空间化”视角下东莞村镇建设发展历史研究(1978-2008)[D]. 王秋婧. 华南理工大学, 2018(12)
  • [5]融媒时代电视媒体的网络化与生存竞争策略[D]. 温景屏.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6]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 刘亚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7]马克思工业化理论视域下重庆市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D]. 段红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8]基于二元语义的生态工业园区多目标优化及评价研究[D]. 宋叙言. 天津大学, 2015(08)
  • [9]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绿洲》1957-2000研究[D]. 李素红. 新疆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三大产业撑起农民新天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