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齐心协力 协调三教

党和政府齐心协力 协调三教

一、党政齐抓三教统筹 全民参与科教兴乡(论文文献综述)

朱鸿亮[1](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立足文化强国,围绕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思想、新表述、新论断,也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包含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当前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拓展的情况下,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概括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化、整体化研究,揭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狭义上把文化界定为“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生成的,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物质产品中包含的精神因素,去除其中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这一基本概念出发,首先介绍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产生背景与内容体系,接着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拓展性研究。就内涵的拓展性研究来说,包括文化源流论一章,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关系,并辨析了三者之间传承转化的关系,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行了重点研究;包括意识形态主导论一章,详尽讨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中的主导性问题,本章的特色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整合进意识形态主导性和意识形态工作中,并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重点研究。从外延的拓展性研究来说,主要包括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分论一章,这是对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涉及的文化各领域、各方面的专门而集中的考察,意在努力呈现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关于文化的理论观点的丰富细节,也为下一步的分析研究提供扎实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文化建设内涵与外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文化自信论一章,研究了自信问题的由来、自信的必要性和依据、以及如何坚定文化自信等问题,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抑或价值观践行、传承传统文化抑或弘扬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必须以坚定文化自信为前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主观条件;而文化建设论一章,从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论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实践基础;文化交往论一章,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他国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交往,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文化强国的客观条件,也是提升中华文化话语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作为本文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首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体系进行了总结概括。其次,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有七:以人民为中心、明确的问题导向、鲜明的实践指向、强调创新引领文化发展、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工作、把人才建设放到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再次,从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习近平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创造性论述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等六大方面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最后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结束全篇。

尚明瑞[2](202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旷日持久的国际人才竞争中,谁赢得了青年,就赢得了未来和希望。如何在西方中心主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逐渐成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问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方法,从历史足迹中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可能,从时代境遇中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现实之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按照“施教”与“受教”并存的逻辑理路,从七个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与保障措施。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可能性、具象性和目标性提供了理论支撑;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马可·伊恩斯蒂的集成创新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以及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等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集成创新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就,日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构成元素,为今后的进一步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诸如,基础理论支撑度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内容的“碎片化”、方法的协同性差等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动力。如同芯片集成一样,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诸多构成要素实现优化组合集成创新需要一个集成母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背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脚踏中国教育的现实问题,面向教育发展的美好未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集成创新最理想的集成载体。在此基础上,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的逻辑进路,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框架体系。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全部要素,是集成创新的内容,涵盖了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教学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如何实现,就是要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倡导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建立马克思主义大学科、依托现代信息化大数据、构建全国性思想政治教育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环境、培育反映铸魂育人规律的大成果、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大目标。同时,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还需要有良好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中的关键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不断激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的动力。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尝试性地把物理学科的“集成”概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概念做出理论界定,并进行了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的专业学术范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空间,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张戈[3](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蒋书同[4](2020)在《成就、经验与启示:湖南教育70年发展审视》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教育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变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教育体系与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的发展等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逐步积累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党政重教,人民群众倾情支教;敢为人先,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等根植湖南本土的主要经验与做法。这些成就与经验,对新时代持续办好湖南教育,使之实现新突破有重要启示,即加强党的领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坚持优先发展,抓好改革,保障投入;推行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利民惠民;优化师资队伍,师德为先,提高素质。

袁绍光[5](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农业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把对待和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战略重点。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关于农业发展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走过40年,但是“三农”问题仍是具有全局性的重要问题,仍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强烈的时代意识和战略意识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不断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邃的历史眼光,紧密跟踪亿万农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发展的思想。“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回顾农村改革的历程,科学凝练农业发展的思想,系统总结农村改革的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补齐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短板,对于汇聚起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对于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之路,都很有必要。论文力求历史和逻辑、结构和内容的统一,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选题意义、选题缘由、研究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研究对象和主要概念的界定以及研究思路。正文分为六章,主要探讨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农业大国,怎样建设这个农业大国的重大主题,并辅之以背景—理论—方略—意义的思路展开论述。第一章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重点论述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和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主线,提出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农业战略思想核心、推行农村改革是农业发展的动力、乡镇企业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两个飞跃”是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科技兴农是农业发展的强力支撑、多种经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举措。同时分析这一时期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和时代意义。三是,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一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另一方面,从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基本方略、重大意义三个角度论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的问题。第二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是以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核心,通过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战略任务,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思想体系,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来源、思想实践基础和习近平早期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实践三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同时还阐述了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第三章重点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这一章包括五部分。一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二是,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三是,总体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四是,从科学内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两个方面论述了美丽乡村思想。五是,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体现新使命新要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阐释了新时代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不仅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且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战略方向以及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五章阐述了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本章从历史必然性、战略目标、基本方略、主要特点以及重大意义加以全面分析。其中重点论述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的基本内容:解决“扶持谁”的问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解决“怎么扶”以及解决“如何退”的问题。还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全球减贫作出贡献、为世界治理提供中国方案。第六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具有全局性、实践性、人民性、协调性、时代性以及世界性的特征。突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实现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开辟了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展现世界担当、发展世界文明和促进人类进步。总结了八条基本经验:在总揽全局中坚持党的领导、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梁东连[6](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的乡村振兴战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的乡村建设理论,承袭和发展了建国以来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乡村建设思想理论,开始萌芽于青年下乡时期,初步发展于地方任职时期,最终发展形成于中央主政领导时期。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蕴含了其主要内容,即产业兴旺的思想、生态宜居的思想、乡风文明的思想、治理有效的思想、生活富裕的思想。通过对广西容县黎村镇、石寨镇、自良镇、容州镇、容西镇等乡镇及容县农业局、乡村办的实地调研,了解广西容县的乡村发展情况,发现近些年来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在顶层设计、关键领域、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推进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涉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美丽容县”建设成效较低、乡风不文明现象、平安乡村建设仍不够完善、农民实现生活富裕难度较大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政府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够强,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治理制度与设备不完善,受不良风气影响忽视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多种因素制约平安乡村建设,乡村致富渠道少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认为应该运用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指导,通过以下五大措施来推进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取得实效:夯实涉农产业基础、发展繁荣特色品牌产业,发展清洁生态乡村、建设“美丽容县”,强化文明文化思想、发展现代新型乡村,巩固党政核心领导、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攻坚民生以及教育、发展健康富裕乡村。

李淑哲[7](2019)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既是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的“好引擎”,也是检视文化发展成效的“试金石”。文化发展的方向目标、路径选择与文化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文化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做出的最新重大决策,为一段时期内国家文化发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遵循学生“拔节孕穗期”要求,开展立德树人教育活动,为信仰的生成、选择和传播提供了“场景”和“路径”,在信仰教育中发挥对人的精神的升华和对社会共识的强化作用。同时,大学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能盘聚文化资源、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在文化发展中发挥引领、辐射和提升的作用。因此,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以大学为基本场域,以大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系统而深入的信仰教育研究,成为一个兼具时代意义和现实关切的选题,这既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关于理想信念的研究领域,又能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支撑。基于此,论文从价值效能的视角,在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构筑议题,阐释大学生信仰教育在推动文化发展方面的“应然”功用,调查了解当前存在的“实然”境遇,进行实事求是的归因分析,并探索出改进和完善相应工作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端于大学生信仰教育活动的内涵意义。从内涵上看,大学生信仰教育包含四个方面: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中心的政治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道德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以“依法治国”思维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基础的法律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生命信仰相关内容的教育。从意义上讲,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是社会群体信仰的“投影体”和“晴雨表”,是文化发展境况的折射和标示。理直气壮地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人文化成”和“铸魂育人”的教育实践,推进以传授知识和涵养文化为关照的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核心价值观、培养法治思维,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有利于增加文化智识供给、凝聚文化人才力量、培养文化人力资源,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有利于增创文化传承载体、扩展文化发展途径、发掘文化创新源泉,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现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为实现“强文化之魂、健文化之体、聚文化之气、发文化之力”贡献应有力量,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在世界图景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形成无与伦比的竞争力。借助质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群体代表进行深度访谈,得以窥见当前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一方面,信仰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信仰方向较为健康向上、整体质量相对良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信仰教育主渠道而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另一方面,信仰教育也面临一些难以忽视的现实问题,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这些问题归因于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明显、机制体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等来自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的影响;归因于市场经济催生的趋利动机钝化了动力、社会现存的某些问题弱化了信力、多元文化的不当蔓延影响了定力等来自教育系统外部因素的影响。从理念与内容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理念出发,要树立战略思维,秉持从“善政”到“善治”的理念,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要涵养历史思维,秉持从“历史”到“未来”的理念,致力于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要强化底线思维,秉持为“无畏”而“敬畏”的理念,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要增强系统思维,秉持由“统筹”至“协同”的理念,提高扩大信仰教育合力的能力。从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出发,要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治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要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进一步扩充道德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素质品格的健康发展;要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进一步强化法律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行为规范的合理合序;要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进一步延伸生命信仰要素,致力于保证大学生坚持人格价值的健全超越。从方法与制度维度出发,探寻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提升大学生信仰教育实效的相关路径,可从以下角度入手。从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出发,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要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要加大社会实践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要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从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健全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制度出发,要进一步以顶层设计为总揽、推动领导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信仰教育力量的积极性;要进一步以队伍建设为龙头、推动理顺管理机制,加快建设德才兼备、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主体队伍;要进一步以教育教学为根本、推动完善评价机制,及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要进一步以组织、人员、经费为抓手、推动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王丽娟[8](2018)在《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本溯源,邪教问题是我国社会系统内一个古老的课题,典章古籍中不乏其应对之策,从《礼记》到历代王朝正史的“刑法志”,从《唐律疏议》到《大明律》、《大清律例》,均记载有当时统治阶级对邪教抑或类邪教问题的处置方式。邪教问题亦是一个当代国际性问题,法国为之金鼓齐鸣,综合应对;美国素有“邪教王国”之称,却泰然处之,来者不拒;日本为其密锣紧鼓,修法制律;中国大张挞伐,却又防不胜防……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我国与国外邪教问题具有本质区别。国外当代邪教问题是二战后,特别是在20世纪60、70年代社会转型进程中新(兴)宗教里面孳生的一批具有反社会、反人类等性质的违法犯罪组织,是新(兴)宗教的畸形品,归根究底,将它称之为新兴宗教亦不为过。而我国当代邪教是杂糅了本国历史遗留政治问题与国际社会新(兴)宗教畸形品的混合物,它根本不是宗教,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问题是国际社会发展轨迹的一次交汇,是“祸不单行”的推波助澜。因此,我国邪教问题的有效防治不仅要从本国历史实际出发,而且需借鉴国外当代邪教问题治理之成熟经验。鉴于此,本研究选取美国、法国、日本与我国作为样本(选取理由详见引言第三节内容),将其当代邪教防治对策进行比较。通过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多学科交叉法、比较研究法以及定量分析法,将各国当代邪教问题历史、现状进行梳理,在政府与民间两个大框架下对防治之策进行整合考察,客观地比较、解读各国防治对策异同之处与其背后的影响因素,挖掘适宜我国国情的有效启示,以弥补当前治理方式之不足。本研究共八部分组成,其研究发现主要有:第一,通过对邪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分析比较,发现我国邪教问题与国外邪教的本质区别。第二,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邪教组织仍具规模、反动特征显着。而国外邪教组织多呈数量多、规模小的现象。第三,关于国外邪教问题的治理方式,呈现出美国民间力量强大、法国综合治理成效显着、日本出台法律迅速而周密等显着特色。第四,我国邪教问题防治以政府部门为主,尤其是政法系统,民间力量明显不足。另外,通过对随机抽取的1000份邪教类法律裁判文书考察,发现我国绝大多数案例以《刑法》第300条入罪、刑事二审上诉案件以维持原判为裁决、刑事量刑集中在3年左右、执行期间多有减刑等特点。最后,本研究在完善性创新观照下,结合国外邪教问题防治对策的有效启示,勾勒出我国当前邪教问题综合治理基础之上法律、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国际层面的精细化防治图景。

白安良[9](2016)在《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文中提出民族地区要和谐发展,必须以和谐为价值导向的文化形态作为指导,实践证明,当前民族地区出现的大量不和谐的问题,都表明了在民族地区建设和谐文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来看,在学术研究方面,理论研究还缺乏深入和前瞻性;具体实践方面,政府与社会还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导向,发展缺乏全面性、和谐性。可以说,不深入研究、不更新理念就不能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不和谐的现实问题。鉴于此,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克服传统认识与研究中忽视人民主体性、片面、狭隘的不足,希望能够对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正确的文化指导。本文以和谐文化为研究视角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进行研究,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横向与纵向,整体与局部等方面对民族地区和谐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采取了马克思主义利益的观点和利益分析的视角。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以现实的民族利益关系为中心,深入探讨民族地区各民族、各宗教、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如何实现和谐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刻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最终把落脚点放在各民族建设利益共同体、认同统一体以及宗教和谐体上,实现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内容的完整体系,突破了现有的研究视角,构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模式,丰富了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视域,为实现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找到了新的视角。论文主体依据以下思路展开论述。第一,通过对田野调查工作的概述,明确了河湟地区研究的典型性以及历史、地理、人口、民族等基本概况;第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第三,通过对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及多元文化传统的考察,并结合目前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下一步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第四,通过分析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主体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主体问题的对策,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由“谁来建”的问题;第五、通过对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实质的深刻阐述,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应该“建什么”的问题,应该从利益的角度建设各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政治利益共同体、文化利益共同体、生态利益共同体、认同统一体以及各宗教和谐体;第六,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领导、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重点探索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明确了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怎么建”的问题。总之,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不是单独意义上的一项建设,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建设,因为只有民族地区各项事业都发展了,各民族兄弟姐妹才会自觉融入到祖国幸福的大家庭之中,才有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彼此和谐相处的可能,才会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高度统一。研究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目的正是希望通过发挥各族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克服以往片面的观念,以一种和谐的思维模式、和谐的精神贯彻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民族地区发展的片面性,避免国外某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了但依然动荡的经验教训,真正实现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和睦相处。

王丹[10](2014)在《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文中指出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相互交往的结果。人类正是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形成了自身的存在方式。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三种文化形态,原始文化是人屈从于自然的生存方式;农业文化是人有限改造自然的生存方式;工业文化是人征服、控制自然的生存方式。人类正是在工业文化的引导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提升了人类物质文明水平,但同时也酿成了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使生态环境问题从早期的工业化国家逐渐蔓延至全球,演变为世界性的难题。后工业化时期,人类开始以文化为视角审视生态问题,认识到生态危机是人类不合理的生存方式的必然结果。人类正积极寻求一种生态化的生存方式,这种新的生存方式就是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新阶段。构建生态文化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创新,有赖于制度的重新设计,有赖于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养成,但从根本上必须首先塑造人的生态观念,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意识牢固树立。生态意识是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认知,树立生态意识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在工业文化的驱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有限承载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生态问题已经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造成我国生态状况总体恶化趋势难以有效扭转的原因。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之路,要将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更是指出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且主动地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本论文认为,国民生态意识的塑造和培育是刻不容缓的,这需要生态文化的支撑、政府的制度设计、教育的大力培养、国民的实践参与。首要的是积极倡导以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为核心的生态文化,促使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和判断,论文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导论。追问当今世界、当下中国生产生活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背后的原因。以国内外哲学、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伦理等领域已有研究成果为切入点,指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文化危机,化解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树立整体的生态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同时指出构建生态文化的意义。第二章,生态与文化的生态转向。在文化的视角下对生态加以界定,阐释文化与生态的关系。本论文认为文化不仅仅是外部自然的“人化”,而且也是人自身自然的“人化”。文化不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和自然过程的结果,而是人的创造活动以及这种创造活动的产物,是人的普遍的生存方式。人类创造文化必须以自然生态为基础,生态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人类在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创造了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正在创造着生态文化,指出人类文化转型的必然性。第三章,生态文化的基本理论。从广义和狭义角度定义了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具有三个层次的选择:以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主的生态物质层次;以生态化的生产制度和生活制度为主的生态制度层次;以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和谐的生态精神层次,三个层次构成了生态文化的基本结构。传承性、时代性、全球性、渗透性、永续性等是生态文化的特征。生态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挖掘了中国儒、释、道生态文化精髓,梳理了当代西方生态文化理论,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第四章,国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指出生态意识是人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性的认识。国民生态意识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层认识,是一种和谐发展的理念,是一种文明的价值观,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基于国家相关部门所做的环保调查,概括出国民生态意识的现状,并从客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模式、公共生态教育、企业和个人生态责任角度对国民生态意识薄弱的原因加以分析。第五章,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强调塑造国民生态意识必须首先要培育人们的生态世界观,使人自觉地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把握世界的整体联系和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其次,要培育人们的生态价值观,使人们能够充分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对人及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深远意义;再次,要培育人们的生态伦理观,使人自觉地将道德拓展到自然生态领域,在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存理念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强大的主观能动性。以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为指导,应尽快塑造国民的生态忧患、生态道德、生态审美等意识。第六章,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价值诉求。首先对国际上公民生态意识塑造的目标进行考察,提练出我国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目标,即掌握一定的生态知识、树立文明的生态理念、掌握一定的生态生存技能、形成积极的生态参与。国民生态教育要因地制宜,要遵循内容综合、形式多样、教育全程、实践参与、地域差异原则。第七章,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途径。本论文认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国民生态意识塑造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精髓。在确立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国民生态政治参与水平;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化;建立健全生态教育体系,提升生态教育队伍素质,持续开展国民生态教育;充分引领环保民间组织发展,发挥环保民间组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本研究正是处于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而展开,冀求从文化视角对生态问题进行探析,唤起国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能动地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和谐之美。

二、党政齐抓三教统筹 全民参与科教兴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政齐抓三教统筹 全民参与科教兴乡(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创新之处
2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概念、问题背景与内容框架
    2.1 主要概念界定
        2.1.1 文化的概念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1.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2.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
        2.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背景
        2.2.1 历史背景
        2.2.2 经济社会背景
        2.2.3 国际背景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内容框架
        2.3.1 文化源流论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起点
        2.3.2 意识形态主导论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灵魂
        2.3.3 文艺论、宗教论、网络文化论展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丰富内涵
        2.3.4 文化自信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前提问题
        2.3.5 文化建设论解决文化强国的实践途径问题
        2.3.6 文化交往论解决文化强国建设中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处共荣的问题
3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流论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源
        3.1.1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的论述
        3.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
        3.1.3 中华传统文化的流变
        3.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2 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直接根脉
        3.2.1 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2.2 革命文化的创新内容
        3.2.3 革命文化的主要特征
        3.2.4 继承弘扬好革命文化
    3.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成形态
        3.3.1 先进文化的概念
        3.3.2 先进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关系
        3.3.3 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
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主导论
    4.1 文化的意识形态主导性
        4.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的演变
        4.1.2 意识形态的一般功能
        4.1.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形态
        4.1.4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论述
    4.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和践行理想信念
        4.2.1 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4.2.2 在学习与实践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理想信念
    4.3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4.3.2 习近平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4.3.3 习近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论述的思想内容
    4.4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4.4.1 思想道德与新时代文化的关系
        4.4.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
        4.4.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性举措
    4.5 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
        4.5.1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4.5.2 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宗教、网络文化建设分论
    5.1 文艺论
        5.1.1 文艺的特性
        5.1.2 习近平关于文艺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的论述
        5.1.3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职能的论述
        5.1.4 崇德尚艺,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5.1.5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5.2 宗教论
        5.2.1 宗教与宗教文化
        5.2.2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5.2.3 社会主义中国的宗教政策
        5.2.4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的重要论述
    5.3 网络文化论
        5.3.1 国际互联网、网络技术与网络空间
        5.3.2 网络文化及其特征
        5.3.3 习近平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
        5.3.4 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论
    6.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文化背景
        6.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提出
        6.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含义
        6.1.4 习近平关于“四个自信”之间关系的论述
    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必要性与根本依据
        6.2.1 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6.2.2 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据
    6.3 坚定中国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
        6.3.1 从理论上坚定文化自信
        6.3.2 从实践中坚定文化自信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
    7.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7.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分
        7.1.2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7.1.3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7.2 改革文化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2.1 深化文化机构体制改革
        7.2.2 完善文化事业、产业管理体制机制
        7.2.3 加快构建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3 以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7.3.1 加强思想理论工作实践举措
        7.3.2 加强思想道德养成和精神文明实践
        7.3.3 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传承弘扬和遗产保护工作
    7.4 以有力举措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7.4.1 以系统性举措繁荣文艺作品创作生产
        7.4.2 多措并举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
    7.5 坚守共同原则,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7.5.1 守牢意识形态阵地,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7.5.2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7.5.3 坚持全民动员、走万众创新之路
        7.5.4 “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7.5.5 加强党管人才是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根本原则
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交往论
    8.1 .文化交往及其逻辑前提
        8.1.1 文化交往
        8.1.2 文化交往的逻辑前提: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
    8.2 尊重包容、交流互鉴是不同文化交往应秉持的基本态度
        8.2.1 尊重、包容各民族文化自主、文化自由
        8.2.2 各民族文化应该交流互鉴、相互学习
    8.3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吸收外来”
        8.3.1 “吸收外来”的基本态度和基本原则
        8.3.2 “走出去”以“吸收外来”
        8.3.3 “引进来”以“吸收外来”
    8.4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争取话语权、提升软实力
        8.4.1 话语权与话语权问题
        8.4.2 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话语权的主要措施
        8.4.3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
    8.5 中国文化应该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
        8.5.1 中国文化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中国方案的两类资源
        8.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与价值
    9.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主要线索与总体特征
        9.1.1 坚定坚持党的领导
        9.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9.1.3 强烈的问题意识
        9.1.4 鲜明的实践指向
        9.1.5 坚持以创新驱动和引领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
        9.1.6 强调文化工作网上网下协同发力
        9.1.7 坚持把人才保证放到重要地位
    9.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理论创新
        9.2.1 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内涵
        9.2.2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创新
        9.2.3 习近平创造性论述了四个自信之间的关系
        9.2.4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
        9.2.5 深化和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的重大文化创新
        9.2.6 一系列话语创新和表述创新。
    9.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意义
        9.3.1 理论意义
        9.3.2 实践价值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发表论文及研究成果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核心概念与主要内容
        (一)论文研究的核心概念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和框架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研究重点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一)关于人的本质学说
        (二)关于社会发展学说
        (三)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思想
        (一)世界的系统性构成
        (二)系统的功能和要素构成
        (三)系统论思想的启迪
    三、马可﹒伊恩斯蒂的技术集成理论
        (一)关于“技术集成”概念的提出
        (二)集成创新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模式
        (三)集成创新理论的启示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容并蓄思想
        (一)兼容并蓄的哲学传统
        (二)有容乃大的君子人格
        (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四)兼容并蓄思想的启示
    五、教育学中的整体性教育理论
        (一)世界的整体性构成
        (二)整体性理论的形成发展
        (三)整体性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作用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历史前提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回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步探索阶段(1949年-1965年)——思政教育格局初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曲折前进阶段(1966年-1978年)——片面强调阶级斗争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78年-1997年)——全国各地积极探索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范提高阶段(1998年-2012年)——国家层面规范协调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集成创新成为可能
    二、思想政治教育成就为集成创新提供可能
        (一)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成为集成创新的基本内核
        (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成为集成创新的技术手段
        (三)便捷有效的教学平台成为集成创新的交互载体
        (四)不断巩固的意识形态提供集成创新的理论自信
        (五)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提供集成创新的实现路径
        (六)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提供集成创新的专业支持
        (七)软硬件的改善为集成创新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三、思政教育基本经验为集成创新提供遵循
        (一)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四)坚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
        (六)坚持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现实之需
    一、基础理论不强、学科发展受限
        (一)基础理论发展不充分
        (二)学科体系架构不健全
        (三)学科的专业性不强、实操性不够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识度不高
        (一)莫衷一是的教育理念
        (二)理念缺失所造成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化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表述不统一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四、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协同性较差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断拓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优化成为提高吸引力需要
    五、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平台融合度不够
        (一)数字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
        (二)与现代技术融合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信息过载对主流信息的遮蔽
        (四)现代教育技术冲击传统教学优势
        (五)与现代技术高度融合成未来之需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基本面板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母版”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鲜亮底色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领导力量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文化根基
        (五)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价值导向
        (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外部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要素构成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内在逻辑
        (一)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主线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支点
        (四)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逻辑归宿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目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目标及其作用
        (二)教育目标及其异化问题
        (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集成优化
    二、任务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任务及其作用
        (二)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四)任务体系的细化明确
    三、组织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组织及其结构
        (二)教育行政管理组织的架构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组织
        (四)组织体系的创新管理
    四、学科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学科的内涵与作用
        (二)“马学科”的领航功能
        (三)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马学科”的创新发展
    五、课程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课程体系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集成创新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体系集成创新
    六、教学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教学体系集成创新原则
        (二)教师队伍的培养建设
        (三)教学场域的情景构建
        (四)教学内容的取舍整合
        (五)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六)教学效果的考核反馈
    七、评价体系的集成创新
        (一)种类繁多的教育教学评价
        (二)不当评价造成的影响与危害
        (三)教育教学评价的规范与整合
第六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路径选择
    一、提升认识高度,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协同发力的大格局
        (一)格局的内涵与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格局的内在逻辑
        (三)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的内容构成
    二、扩大育人广度,建立从理论到实践的全员育人大思政
        (一)科学认识“大思政”的意蕴与特征
        (二)认真贯彻落实十大育人体系
    三、夯实学科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引领的社会科学体系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
        (二)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
    四、依托现代科技,培育信息化条件下的精准育人大数据
        (一)学习信息思维转变思想观念
        (二)依托数据资源丰富内容
        (三)借助信息技术革新方法
    五、净化社会风气,营造有利于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大环境
        (一)顺应时代潮流,坚定政治方向
        (二)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育人合力
        (三)开展学风校风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
        (四)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构和谐成长环境
    六、强化使命担当,实现教育强国和自由全面发展大目标
        (一)坚定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第七章 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的保障体系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坚强领导
        (一)百年辉煌造就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才能
        (二)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和动员
        (三)中国共产党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经验
        (四)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关键作用
        (一)保证教育者先受教育
        (二)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
    三、进一步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
        (一)进一步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强化经费投入的育人导向
        (二)加大专项发展资金支持,改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物质装备
        (三)加大科研项目资金扶持,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
        (四)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
        (五)加大红色研学资金支持,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社会认知能力
        (六)积极筹措社会资金,给予思政课教师一定的专项补贴
    四、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监督管理水平
        (一)明确管理责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监督管理水平
        (二)严抓专项检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三)深化重点督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四)强化整改责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结语: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连续性的施教过程
    二、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是个复杂的渐进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化推进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定有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2.1 小学阶段
        5.2.2 初中阶段
        5.2.3 高中阶段
        5.2.4 大学阶段
        5.2.5 党校(行政学院)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6.2.1 发展学术组织
        6.2.2 推出优秀成果
        6.2.3 培养专业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成就、经验与启示:湖南教育70年发展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一、成就:湖南教育70年发展的诸多“跨越”
    1. 教育体系与体制机制实现了由单一到多元、由广度向深度的拓展
    2. 义务教育实现了从“没学上想上学”到“人人免费上好学”的跨越
    3. 普通高中实现了从“没有高中上”到“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跨越
    4. 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
    5. 职业教育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特色发展”的转型
    6. 终身教育实现了由单一的“扫盲”和成人“补偿教育”向全民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转变
    7. 学前教育发生了从幼儿园“资源稀有”到普惠园“遍布城乡”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8. 民办教育破茧成蝶,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撑起一片蓝天
二、经验:湖南教育70年发展的主要做法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70年来湖南教育发展的前提
    2. 党政重教,人民群众倾情支教,是70年来湖南教育发展的基础
    3. 敢为人先,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是70年来湖南教育发展的动力
    4. 发挥知识分子作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70年来湖南教育发展的关键
    5. 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是70年来湖南教育发展的保障
三、启示:湖南教育70年发展的现实反思
    1. 加强党的领导,统筹规划,科学决策
    2. 坚持优先发展,抓好改革,保障投入
    3. 推行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服务社会
    4. 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利民惠民
    5. 优化师资队伍,师德为先,提高素质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和难点
    五、主要研究方法
    六、有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演进(1949—20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49—1978)
        一、推进农业合作化
        二、大办人民公社
        三、发展农业基础
        四、探索农业现代化道路
        五、探索中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启示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1978—1992)
        一、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主题: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三、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鲜明特点
        四、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继承发展中的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1992—2012)
        一、农业发展的战略性转变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其内涵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基础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思想实践基础
        三、中共十八大之前习近平的农业发展思想及其实践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三、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总目标:乡村振兴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二、雄厚物质技术基础的积累
        三、农业发展的新历史方位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管农村工作
        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四、坚持乡村全面振兴
        五、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七、坚持因地制宜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总体要求
        一、产业兴旺
        二、生态宜居
        三、乡风文明
        四、治理有效
        五、生活富裕
    第四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目标:美丽乡村
        一、美丽乡村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美丽乡村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方略
    第五节 乡村振兴战略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
        二、体现新使命新要求
        三、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要求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主题: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加快农业发展
        二、建设现代农业
        三、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二节 新时代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紧迫性
        一、从“四化同步”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三、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从农业绿色持续发展看,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三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及战略方向
        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
    第四节 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
        一、继续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二、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三、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四、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治理
        七、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任务: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扶贫战略思想的逐步发展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二、开发式扶贫时期
        三、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新时期
    第二节 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历史必然性
        一、“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的时代使命
        二、补齐新时代农村发展短板的需要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
        四、完善扶贫脱贫方式的需要
    第三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目标与基本内容
        一、战略目标
        二、基本内容
    第四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基本方略
        一、健全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机制
        二、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
        三、实施就业扶贫脱贫工程
        四、实施教育扶贫脱贫工程
        五、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六、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第五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一、政治统领
        二、精准发力
        三、持续作战
        四、凝聚合力
        五、激发内力
        六、务求实效
    第六节 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丰富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
        二、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三、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贡献
        五、为世界贫困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特征、贡献及其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显着特征
        一、全局性
        二、实践性
        三、人民性
        四、协调性
        五、时代性
        六、世界性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的时代贡献
        一、实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二、开辟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四、贡献中国智慧,展现世界担当
        五、发展世界文明,促进人类进步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在总揽全局中加强党的领导
        二、在时代同步中把握中国特色
        三、在循序渐进中坚持发展理念
        四、在解放思想中坚定改革方向
        五、在战略布局中突出人民伟力
        六、在开拓创新中坚持统筹兼顾
        七、在成果共享中牢记三农初心
        八、在全球视野中坚持因地制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后记

(6)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乡村建设理论
        二、建国以来历代主要领导人的乡村建设思想
    第二节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的形成过程
        一、青年下乡时期开始萌芽
        二、地方任职时期初步发展
        三、中央主政时期发展形成
    第三节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产业兴旺的思想
        二、生态宜居的思想
        三、乡风文明的思想
        四、治理有效的思想
        五、生活富裕的思想
第二章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的成效
        一、顶层设计初具雏形
        二、关键领域取得成效
        三、乡风文明与乡村治理得以推进
    第二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涉农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二、“美丽容县”建设成效较低
        三、乡风不文明现象仍存在
        四、平安乡村建设仍不完善
        五、农民实现生活富裕的难度较大
    第三节 广西容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主导涉农产业发展的作用仍不够强
        二、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垃圾治理制度与设备不完善
        三、受不良风气影响忽视传统优良文化的继承
        四、多种因素制约平安乡村建设
        五、乡村致富渠道少且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强
第三章 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夯实涉农产业基础,打造特色品牌产业
        一、发展现代新型涉农产业
        二、融合产业发展
        三、打造特色产业
        四、加强产业品牌建设
    第二节 发展清洁生态乡村,建设“美丽容县”
        一、发展清洁乡村
        二、发展生态乡村
    第三节 强化文明文化思想,发展现代新型乡村
        一、加强文明乡风建设
        二、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事业
    第四节 巩固党政核心领导,构建现代治理体系
        一、强化党和政府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
        二、促进法治德治及村民自治有机结合
    第五节 攻坚脱贫以及民生,发展健康富裕乡村
        一、大力攻坚脱贫防止返贫,实现富裕乡村
        二、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人才兴村
        三、健全乡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乡村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的主要难点
        1.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相关问题概述
    2.1 文化发展战略的内涵与要义
        2.1.1 文化的基本内涵
        2.1.2 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特征与确立原则
        2.1.3 文化发展战略形成的历史沿革
    2.2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概念与内容
        2.2.1 信仰的内涵及概念辨析
        2.2.2 信仰教育的生成机理
        2.2.3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内容、特征与意义
    2.3 研究的理论支撑
        2.3.1 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论
        2.3.2 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原理与方法
        2.3.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仰教育智慧
        2.3.4 借鉴:西方国家关于文化发展的镜鉴启示
    2.4 小结
第3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对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效用启迪
    3.1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夯实文化发展的精神根基
        3.1.1 政治信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3.1.2 道德信仰教育践行核心价值观
        3.1.3 法律信仰教育涵养法治思维
        3.1.4 生命信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提升文化发展的人才素质
        3.2.1 提供文化智识供给
        3.2.2 凝聚文化人才力量
        3.2.3 开发文化人才资源
    3.3 大学生信仰教育有利于拓宽文化发展的实践空间
        3.3.1 促进文化的有效传承
        3.3.2 助力文化的健康发展
        3.3.3 推动文化的守正创新
    3.4 小结
第4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现实境遇
    4.1 调查设计与实施
        4.1.1 精心确定调查对象
        4.1.2 科学聚焦调查内容
        4.1.3 合理选择调查方法
    4.2 调查结果与分析
        4.2.0 取得的基本成效
        4.2.1 成效的经验启示
        4.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3 问题的潜在危害
    4.3 问题的归因与探究
        4.3.1 教育理念的局限性导致目标欠明确
        4.3.2 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导致体系欠合理
        4.3.3 教育方法的单一性导致效果欠显着
        4.3.4 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发力欠协调
    4.4 小结
第5章 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强化路径
    5.1 聚焦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升华大学生信仰教育理念
        5.1.1 树立战略思维,提高把握信仰教育大势的能力
        5.1.2 涵养历史思维,提高勇担信仰教育使命的能力
        5.1.3 秉持底线思维,提高应对信仰教育难题的能力
        5.1.4 锤炼系统思维,提高建立信仰教育战线的能力
    5.2 对标文化发展的现实特点,丰富大学生信仰教育内容
        5.2.1 发挥文化塑造价值的作用,完善政治信仰教育内容
        5.2.2 遵循文化温润心灵的原则,发掘道德信仰教育内容
        5.2.3 强化文化规范行为的功能,扩充法律信仰教育内容
        5.2.4 提升文化健全人格的效用,延伸生命信仰教育内容
    5.3 立足文化发展的智识需求,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方式
        5.3.1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掌握信仰教育的主动权
        5.3.2 依托“互联网+”数字技术,拓宽信仰教育的信息源
        5.3.3 加大实践教学实施力度,根植信仰教育的活力点
        5.3.4 扩伸教育情境载体范围,增强信仰教育的亲和力
    5.4 依托文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改进大学生信仰教育机制
        5.4.1 改革领导体制,凝聚积极向上的信仰教育力量
        5.4.2 理顺管理机制,建设团结合作的信仰教育队伍
        5.4.3 完善评价机制,反馈规范合理的信仰教育实效
        5.4.4 完善保障机制,提供全面到位的信仰教育支撑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学生卷)
附录 C 大学生信仰教育访谈提纲(教师卷)
致谢

(8)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邪教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观点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创新点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1 邪教问题基本理论
    1.1 邪教的概念
        1.1.1 中国的邪教概念
        1.1.2 国外的邪教概念
    1.2 邪教的特征
        1.2.1 官方对邪教特征的界定
        1.2.2 国内外邪教特征解析
    1.3 邪教的主要类型
        1.3.1 中国的邪教主要类型
        1.3.2 国外的邪教主要类型
    1.4 邪教相关概念辨析
        1.4.1 邪教与宗教
        1.4.2 邪教与新兴宗教
        1.4.3 邪教与教会、宗派、教派、膜拜教团
        1.4.4 邪教与异端
    1.5 邪教问题治理的相关理论及概念
        1.5.1 社会控制理论
        1.5.2 社会治理精细化
    1.6 小结
2 中美法日邪教问题的历史考察
    2.1 中国邪教问题的历史嬗变
        2.1.1 古代邪教问题(先秦时期至19世纪40年代)
        2.1.2 “会道门”时期的邪教问题(民国年间至20世纪70年代)
        2.1.3 当代邪教问题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2.1.4 小结
    2.2 国外邪教问题的历史回顾
        2.2.1 纵向视角:兴起于1960年代,发展于20世纪末期
        2.2.2 横向视角:美法日邪教问题各具特色
    2.3 小结
3 中国当代邪教问题综合防治内容
    3.1 政府层面邪教问题的防治
        3.1.1 立法机关针对邪教问题的多层次立法体系
        3.1.2 行政机关对邪教问题的综合治理
        3.1.3 司法机关针对邪教类犯罪行为的司法审判
    3.2 民间层面邪教问题的防治
        3.2.1 反邪教主体多元化
        3.2.2 反邪教经营模式以政府引导为主
    3.3 政府与民间力量联合反邪教—成立反邪教研究中心(智库)
    3.4 小结
4 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
    4.1 美国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
        4.1.1 邪教问题治理之政府层面
        4.1.2 邪教问题治理之民间层面
    4.2 法国当代邪教问题防治
        4.2.1 政府层面:议会与内阁相互促进
        4.2.2 民间层面:成立民间组织,政府为其提供资金支持
    4.3 日本当代邪教问题防治
        4.3.1 立足现实不断完善的立法模式
        4.3.2 加强管理,严密监控之行政执法
        4.3.3 慎重审判,从重处罚之司法实践
        4.3.4 成立反邪教协会、示威游行等自发抵制之民间反邪教
    4.4 小结
5 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之比较
    5.1 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的异同点
        5.1.1 共通性
        5.1.2 差异性
    5.2 影响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异同的因素
        5.2.1 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系与原则
        5.2.2 宗教对国家的影响
        5.2.3 国家政体类型对决策之影响
        5.2.4 小结
6 国外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对我国的启示及当前中国邪教问题防治对策的完善
    6.1 国外邪教问题治理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6.1.1 邪教问题的防治应侧重立法层面
        6.1.2 “邪教”的定性要通过审判或自下而上的推动认定
        6.1.3 加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有利于邪教问题的防范
        6.1.4 经济是邪教组织产生、壮大的关键因素
        6.1.5 国际合作有利于跨国邪教问题防治
    6.2 我国邪教问题防治对策存在的问题
    6.3 我国邪教问题治理对策的完善:综合防治体系之上的精细化建构
        6.3.1 邪教问题防治的战略指导思想
        6.3.2 法律层面之精细构建
        6.3.3 社会层面之基层导向
        6.3.4 文化层面之精品打造
        6.3.5 经济层面之精准打击与保护并行
        6.3.6 政治层面之加强党的领导
        6.3.7 国际层面之话语权提升
        6.3.8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9)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已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
    1.7 相关概念释义
第2章 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
    2.1 河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的典型性
    2.2 调查地点的选择和实施
    2.3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概况
        2.3.1 河湟地区的地理位置
        2.3.2 河湟地区的历史概况
    2.4 河湟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2.5 河湟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第3章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3.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3.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3.1.2 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
        3.1.3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3.1.4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
        3.1.5 马克思主义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
    3.2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3.2.1 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原理
        3.2.2 文化共生理论
        3.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第4章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4.1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4.1.1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
        4.1.2 河湟地区的多元和谐文化传统
    4.2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
    4.3 河湟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5章 谁来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
    5.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主体的内涵
        5.1.1 各族人民群众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5.1.2 各级政府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引导力量
        5.1.3 各种宗教界人士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5.1.4 学者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智库
    5.2 当前建设主体存在的问题
    5.3 解决主体问题的措施
第6章 建什么: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
    6.1 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实质
    6.2 经济利益共同体建设
    6.3 政治利益共同体建设
    6.4 文化利益共同体建设
    6.5 生态利益共同体建设
    6.6 各民族认同统一体建设
        6.6.1 努力实现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
        6.6.2 积极促进各族群众法治意识的形成
    6.7 各宗教和谐体建设
        6.7.1 河湟地区宗教和谐的重要意义
        6.7.2 宗教与政治以及国家社会的关系问题
        6.7.3 促进宗教和谐体建设的总体要求
        6.7.4 积极促进宗教和谐建设
第7章 怎么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7.1 以经济发展促民生改善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
    7.2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保障
    7.3 加快教育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前提
    7.4 加快民族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支撑
    7.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录: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

(10)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写作缘起
        1.1.1 触动——直面人类难以承受的生态危机
        1.1.2 反思——追问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现实困惑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3.1 促进传统文化转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3.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难点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难点及创新点
2 生态与文化的生态转向
    2.1 文化视野下的生态
        2.1.1 生态的界定
        2.1.2 文化与生态
    2.2 生态的价值
        2.2.1 生态的经济社会价值
        2.2.2 生态的非经济价值
    2.3 文化的生态进化进程
        2.3.1 原始文化
        2.3.2 农业文化
        2.3.3 工业文化
        2.3.4 生态文化
3 生态文化的基本理论
    3.1 生态文化的概念
    3.2 生态文化的结构
        3.2.1 生态物质文化
        3.2.2 生态制度文化
        3.2.3 生态精神文化
    3.3 生态文化的特征
        3.3.1 传承性与永续性
        3.3.2 时代性与多样性
        3.3.3 地域性与全球性
        3.3.4 实践性与渗透性
        3.3.5 系统性与整体性
        3.3.6 和谐性与公正性
    3.4 生态文化的功能
        3.4.1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3.4.2 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3.5 中外生态文化梳解
        3.5.1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理论
        3.5.2 当代西方生态文化理论
        3.5.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理论
    3.6 生态文化与生态意识
        3.6.1 生态意识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6.2 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意识塑造指明了方向
4 国民生态意识现状及分析
    4.1 国民生态意识的界定
    4.2 国民生态意识的现状
        4.2.1 国民生态环境认知度低
        4.2.2 国民深层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薄弱
        4.2.3 国民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度较低
        4.2.4 国民生态消费意识有待培养
    4.3 国民生态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4.3.1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4.3.2 环境保护管理模式不科学
        4.3.3 公共生态教育滞后
        4.3.4 企业生态责任感不强
5 生态文化视阈下的国民生态意识塑造
    5.1 国民的生态理念
        5.1.1 生态世界观
        5.1.2 生态价值观
        5.1.3 生态伦理观
    5.2 多维的生态意识
        5.2.1 生态安全意识
        5.2.2 生态道德意识
        5.2.3 生态审美意识
        5.2.4 生态法制意识
        5.2.5 生态消费意识
        5.2.6 生态科学意识
6 生态文化视阈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价值诉求
    6.1 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目标
        6.1.1 掌握科学的生态知识
        6.1.2 树立牢固的生态观念
        6.1.3 掌握一定的生态技能
        6.1.4 积极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6.2 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原则
        6.2.1 内容综合性原则
        6.2.2 形式方法多样性原则
        6.2.3 教育全程性原则
        6.2.4 实践参与性原则
        6.2.5 地域差异性原则
7 生态文化视国下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的途径
    7.1 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7.1.1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7.1.2 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精髓
    7.2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7.2.1 明确政府职能定位
        7.2.2 建立健全生态培育法制
    7.3 促进国民生态政治参与
    7.4 树立文明的行为方式
        7.4.1 转变生产方式:从线性经济到循环经济
        7.4.2 转变生活方式:从高消费到低碳生活
    7.5 大力开展生态教育
        7.5.1 建立健全生态教育体系
        7.5.2 提升生态教育师资队伍素质
    7.6 引领环保民间组织健康发展
        7.6.1 我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的必要性
        7.6.2 切实发挥好环保民间组织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党政齐抓三教统筹 全民参与科教兴乡(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体系研究[D]. 朱鸿亮.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集成创新研究[D]. 尚明瑞. 兰州大学, 2021(09)
  • [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 [4]成就、经验与启示:湖南教育70年发展审视[J]. 蒋书同. 当代教育论坛, 2020(04)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农业发展的战略思想研究[D]. 袁绍光.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6]乡村振兴战略在广西容县的实践研究[D]. 梁东连.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文化发展战略视阈下大学生信仰教育研究[D]. 李淑哲. 湖南大学, 2019(01)
  • [8]中美法日当代邪教问题治理对策比较研究[D]. 王丽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8(04)
  • [9]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 ——以青海省河湟地区为例[D]. 白安良. 西北工业大学, 2016(08)
  • [10]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D]. 王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党和政府齐心协力 协调三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