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酶解建模过程研究

蛋白质酶解建模过程研究

一、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模型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楠[1](2021)在《城市污水管网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污水管网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生化反应器”的观点已颇受人们关注。鉴于污水管网复杂的拓扑关系和涉及到的诸多生化反应,本研究首先针对管道中水解、产氢产乙酸、产甲烷、氨化、硫酸盐还原等多种生化反应过程,构建了管道中的水质生物转化模型(Sewer Wastewater Transformation Model,SWTM),并结合管网复杂拓扑关系,基于管网流动特性,运用管网流动层级算法,构建了多情景汇流的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然后,采用Morris灵敏度分析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确定了主导参数,并进一步对参数进行了率定。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试实验和小型污水管网的模拟,分析了水质沿程转化规律,并揭示了存在汇流污水管网水质的转化趋势。最后,将其应用于实际管网中分析管网中污染物质变化及CH4、H2S分布规律。研究结果对于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预测、管网中H2S及CH4有毒有害气体防治、以及污水管网维护等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基于管道中所呈现的水解、产氢产乙酸、产甲烷、同型产乙酸、氨化、硫酸盐还原等水质转化过程,采用Monod结构方程式,以模型矩阵的形式构建了SWTM模型。该模型通过对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氨化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等微生物在管道生物膜中的生长、代谢过程模拟,阐明了污水中27个组分在26个反应步骤中的转化路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污水管网水流路径算法及管网层级标识算法,汇流点出流管道水流流速算法,形成多变条件管网水质转化模型。(2)Morris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污水管网水质组成对模型高灵敏度参数筛选结果影响较大。对于COD和氨氮而言,由于管网水质转化导致水质组成存在差异,管道前端和末端高灵敏度参数亦不相同。在灵敏度分析基础上,借助中试实验系统,对影响管网水质转化模型的高灵敏度参数做了相应调校。经过率定,管网汇流水质转化模型拟合优度显着高于同类管网水质模型。(3)管道水质转化模拟结果表明,乙酸在污水管网水质代谢过程中的作用亦不相同。其中产甲烷过程中,通过CO2和H2代谢产生的甲烷气体占总甲烷气体的25~30%,通过甲基营养物质代谢产生的甲烷气体占总甲烷气体的5%以内,其余甲烷气体均来自乙酸的代谢;而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丙酸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代谢速率远高于乙酸,不断积累的乙酸并未成为硫酸盐还原过程的主要代谢物质,上述原因导致乙酸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的半饱和常数和最大吸收速率均远远低于丙酸。此外,受乙酸、丙酸和丁酸的产率系数和半饱和系数影响,以乙酸为基质的SRB细菌生长缓慢。(4)管网水质沿程模拟结果表明,受碳源物质组成持续从大分子物质向小分子物质转化的影响,污染物质结构与组成有随着汇流管道级别增加而呈现均一化的趋势。该趋势导致VFA及乙酸在COD的占比沿程持续增加。这进一步导致支管COD浓度沿程下降幅度较小,但碳源物质组成变化较大;而主干管道中COD浓度沿程下降幅度大,但碳源物质组成变化小。(5)将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应用于西安市污水管网。结果表明,受污染物组成及形态水质均一化转化的影响,不仅管道乙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在COD中的占比沿程持续上升,而且COD:N随着沿程距离的增加趋近于5:1,管网末端污水更容易在污水处理厂降解。受污染物质组成均一化趋势的影响,CH4滋生主要聚集在主干管道,而H2S浓度则呈现出次主干管道>主干管道>支管的趋势。其中主干管道和次主干管道H2S平均浓度超过10 mg/m3,最高值高达23 mg/m3。

沈慧文[2](2021)在《建模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提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科学思维的培养与发展。基于建模教学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生命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本研究将建模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利用问卷调查及SOLO分类理论建立评分标准检测教学前后学生思维水平的变化,分析与评价建模教学的有效性,为建模教学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1)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模型与建模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首先,结合相关文献梳理了国内外模型与建模的研究现状,阐明“模型”与“模型建构”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其次,归纳出课程标准及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模块教材中模型与建模的相关要求与适用范畴,总结出模型构建的一般原则;最后,尝试提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及概念模型三类模型建构教学的一般过程并设计教学案例。(2)采用实验研究法对建模教学前后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变化展开研究。首先,结合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科学思维水平和期中考试成绩均无显着性差异的两个班级;接着,在实验班开展建模教学,对照班开展常规教学,选取相关试题并依据SOLO分类理论建立评分标准,在教学前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最后,在全部教学内容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单元检测的方式进一步检验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变化情况和阶段性学习成果。研究结果表明:(1)将建模教学法应用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整体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对归纳、概括、分析、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思维方法的理解与应用;(2)基于建模教学的学习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提高阶段性学习成绩;(3)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建模教学法对教师落实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郑文秋[3](2021)在《磺化木质素对纤维素底物酶水解和酶回收的影响机理》文中提出目前,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以木质纤维素作为原料,通过预处理、酶水解和发酵三个主要步骤生产清洁、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不仅可以缓解能源危机,而且对环境友好,从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酶水解效率低以及纤维素酶价格高等问题,使得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成本居高不下。因此,提高纤维素的酶水解效率和纤维素酶的回收率是木质纤维素能源大规模生产和使用的重要前提。木质纤维素底物与纤维素酶的吸附特性不仅是纤维素底物酶水解的关键影响因素,而且也对纤维素酶的回收利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木质素作为木质纤维素的主要成分,通常会与纤维素酶发生非生产性吸附,从而阻碍纤维素与纤维素酶的吸附,并抑制纤维素的酶水解。但是,我们的前期研究表明:木质素磺化后,对纤维素酶的吸附减少,对纤维素的酶水解效率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关于磺化木质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晰。因此,本研究从木质素-纤维素酶相互作用以及木质素理化特性的角度,探讨了磺化木质素和纤维素酶的吸附规律,并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素酶吸附规律对纤维素底物酶水解以及纤维素酶回收利用的影响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木质素磺酸钠对纤维素底物酶吸附和酶水解的影响通过分析加入木质素磺酸盐(LS)前后,稀酸预处理蔗渣(DA-SCB)和微晶纤维素(Avicel)的酶水解效率、纤维素酶的生产性吸附、非生产性吸附、底物的Zeta电位和粒径分布,探讨了LS对纤维素底物酶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DA-SCB,LS与DA-SCB中木质素部分结合,占据酶的吸附位点,并且LS增大了木质素与酶的静电斥力,导致纤维素酶的非生产性吸附减少,生产性吸附增加,从而促进DA-SCB酶水解;反之,对于Avicel,LS与纤维素酶、Avicel结合形成复合物,占据酶的吸附位点,且LS增大纤维素与酶的静电斥力,减少纤维素酶在Avicel上的生产性吸附,因此LS抑制Avicel酶水解。(2)木质素磺化度对纤维素底物酶吸附和酶水解的影响稀酸预处理(DA)和酸性亚硫酸盐预处理(SPORL)木质纤维素后会产生不同磺化程度的木质素。因此,为了探讨不同磺化程度木质素与纤维素酶的吸附差异,分析了稀酸预处理蔗渣酶水解后的酶解木质素残渣(DA-EHLR)和酸性亚硫酸盐预处理蔗渣酶水解后的酶解木质素残渣(SPORL-EHLR)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吸附纤维素酶的种类。结果发现,与DA-EHLR相比,SPORL-EHLR通过氢键和静电相互作用吸附大量的β-葡萄糖苷酶(β-GL),导致SPORL-EHLR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显着大于DA-EHLR与纤维素酶的吸附量。SPORL-EHLR与β-GL的结合位点位于β-GL的正面,而β-GL对其特异性催化底物(纤维二糖)的催化活性位点位于β-GL的反面,因此SPORL-EHLR与β-GL发生吸附但没有抑制β-GL对纤维二糖的催化活性。回收SPORL-EHLR(吸附了大量β-GL的酶解木质素残渣)到新的纤维素酶水解体系中,可替代40%的纤维素酶,起到节约酶用量的作用。(3)酶解木质素残渣固定纤维素酶纤维素底物酶水解后得到的木质素残渣具有活性官能团丰富、易改性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将其作为纤维素酶固定化载体对纤维素酶进行回收和循环使用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研究分别以SPORL-EHLR和高碘酸钠氧化改性的SPORLEHLR(O-SPORL-EHLR)为载体,对β-GL进行固定。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固定化酶的时间、p H等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及其对纤维素底物酶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SPOEL-EHLR和O-SPORL-EHLR对β-GL的最适固定化条件为p H 4.8、12 h;SPORL-EHLR固定化酶和O-SPORL-EHLR固定化酶在p H 5.3时β-GL酶活性最高;SPORL-EHLR固定化酶在70℃时,β-GL酶活性最高,但O-SPORL-EHLR固定化酶在50℃时,β-GL酶活性最高;SPORL-EHLR固定化酶的储存稳定性更好,储存35天,β-GL酶活性仍没有显着变化;SPORL-EHLR固定化酶可替代40%的纤维素酶,O-SPORL-EHLR固定化酶可替代50%的纤维素酶。本研究对磺化木质素在纤维素底物酶水解和酶回收过程中的影响机理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索,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木质纤维素酶水解效率和酶回收率,以及降低酶解成本提供理论参考。

侯福荣[4](2021)在《超声在酶促降解几丁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几丁质是地球上含量第二丰富的天然生物多糖,但由于其强大的分子间/内氢键网络,使其具有高度有序的晶体结构,分子量大、溶解性差,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已有研究发现,几丁质经过降解后可降低其结晶度和分子量,提高其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扩大其应用范围。目前,降解几丁质的方法有化学法、物理法和酶法,其中,超声与酶结合的方法可以加速酶促反应速率,实现大分子的有效降解。因此,为了获得一种降解几丁质的有效方法,扩大几丁质的应用范围,本研究将超声应用于几丁质的酶促降解过程中,通过探索超声对酶促降解效率、对几丁质酶分子、对几丁质降解产物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以及从降解产物应用的角度(降解产物对刚果红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特性)说明超声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超声对几丁质的酶促降解效率的影响通过探索不同超声条件对几丁质的酶促降解率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超声有利于几丁质的酶促反应。在反应温度为50℃条件下,超声强度为25 W/m L,处理前35 min内有利于酶促反应的进行,并在20 min酶解效率达到最大(38.72%),比未超声增加了27.93%;当超声强度和超声时间进一步增加,超声所发挥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甚至低于对照组酶解效率。几丁质的酶促反应速率常数随着温度从20℃升高到50℃而逐渐增大,当温度继续升高时,反应速率常数开始下降,声酶解反应的速率常数甚至低于酶解,说明超声不改变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在相同条件下,声酶解反应的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Ea)、焓变(Enthalpy changes,ΔH)和熵变(Entropy change,ΔS)均低于酶解反应,说明超声提高酶与底物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产物转化效率。与酶解反应相比,声酶解反应使几丁质降解产物的粘度分子量(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Mv)从247.78k Da降低到92.98 k Da,但是单纯的超声处理则对其Mv几乎无影响,说明超声主要通过促进酶促反应提高几丁质降解效率。(2)超声对几丁质酶性质和结构的影响利用不同超声条件处理几丁质酶,分析超声对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超声有利于几丁质酶的活化。当以25 W/m L的超声强度处理20 min时(25℃),几丁质酶的酶活性比未处理时提高了19.17%(从1.22 U增加到1.45U)。经过超声处理后几丁质酶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增加了10.91%,米氏常数Km降低了11.84%,说明超声提高了几丁质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几丁质酶对大多数金属离子不敏感,且超声处理不影响几丁质酶对大多数金属离子(Mn2+和Mg2+除外)的耐受性。超声改变了几丁质酶二级结构组成的含量(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下降,β-折叠和无规卷曲含量增加),使几丁质酶表面的色氨酸数量减少。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力谱技术,分析超声对几丁质酶与几丁质之间结合力的影响进一步说明超声在酶解过程中对几丁质酶的影响。通过统计几丁质酶与几丁质之间典型力-距离曲线,发现在0.3μm/s的拉伸速率下,超声处理几丁质酶20 min后可使几丁质酶与几丁质之间的结合力从未处理时的71±12 p N增加到105±23 p N。随着超声处理几丁质酶时间的增加,几丁质酶与几丁质之间的结合力逐渐增加,并与几丁质酶的活性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从而验证了在酶动力学中得出的超声作用增强酶与底物之间结合力的结论。(3)超声在几丁质声酶解过程中对产物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利用不同手段分析酶解和声酶解对几丁质降解产物的结构特性、理化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酶解后几丁质的颗粒变小,超声则可以加速破坏几丁质的晶体结构,使几丁质酶更易发挥其降解作用,因此酶解和声酶解产物的结晶度、微晶尺寸以及晶格面的d间距降低,但并未引起几丁质基本结构的变化。几丁质酶或超声不会造成几丁质产生较大程度的脱乙酰,但可显着降低几丁质的粒径(D4,3从未处理的301.80μm分别减小到酶解后以及声酶解后的175.40μm和128.60μm)。根据热力学性质分析,由于酶解和声酶解后几丁质分子量降低,因此使其热稳定性降低(最高热分解温度和熔化热降低)。在低剪切速率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酶解和声酶解不影响几丁质的剪切变稀现象,不改变其流体类型及弹性凝胶特性。(4)声酶解对几丁质吸附刚果红的影响将酶解和声酶解后的几丁质样品作为刚果红吸附剂,分析酶解和声酶解对几丁质吸附能力的影响。随着刚果红浓度从100 mg/L增加到300 mg/L(几丁质用量恒定),或者随着几丁质用量从1 mg增加到2 mg(刚果红浓度一定)时,几丁质对刚果红的去除率均逐渐增加,且酶解和声酶解产物对刚果红表现出更高的吸附能力和去除效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及伪二级动力学模型是相对最适合描述几丁质吸附刚果红过程的模型,表现为单层吸热且易于发生的物理吸附过程。酶解和声酶解使几丁质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更高的孔隙率,有利于刚果红的扩散和填充,提高了几丁质的吸附能力,但并不影响其吸附特性,为几丁质降解产物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

张玲[5](2020)在《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文中认为罗非鱼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鱼皮,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以罗非鱼新鲜鱼皮为原料提取胶原,采用酸热处理降解生成明胶化胶原,并开展了明胶化过程的系统研究;为解决含鱼明胶体系中胶原蛋白肽含量测定的诸多问题,对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及应用评价;对一种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的碱性胶原蛋白酶进行了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结构模拟研究,并采用磺化聚苯乙烯(sulfonated polystyrene,SPS)纳米粒子固载胶原蛋白酶;以固定化酶水解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制备胶原蛋白肽为研究体系,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和3-D模型解析了多组分复杂体系的动态降解行为;以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肽为原料制备了肽钙螯合物,优化了螯合工艺,研究了螯合物的稳定性,并采用Caco-2细胞模型评价了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以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为原料,通过纤维组织观察发现罗非鱼皮中主要为Ⅰ型胶原;采用单纯醋酸提取及胃蛋白酶辅助醋酸提取两种方法制得了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及酶促酸溶性胶原(PSC),对产物进行了系统表征及性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鱼皮ASC和PSC的纯度分别为85.69%、72.88%,鱼鳞ASC和PSC纯度分别为70.35%、73.92%;产物氨基酸组成中含量最多的是甘氨酸,分别为20.85%、21.01%、21.16%和19.21%,符合胶原蛋白的一级结构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紫外最大吸收分别在234 nm、222 nm、236 nm、226 nm处,符合胶原特征;鱼皮和鱼鳞ASC、PSC的热收缩温度分别约为89.0℃、81.3℃、74.0℃、70.7℃;FT-IR表明四种胶原产物皆保留了天然的三螺旋结构;高效凝胶色谱(GPC)测得鱼皮ASC和PSC、鱼鳞ASC和PSC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39570 Da、20891 Da、131909 Da、20428 Da,从分子量大小及分布来看,鱼皮ASC最接近于天然胶原,在医用及保健食品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2)以罗非鱼皮酸溶性胶原(ASC)为原料,用酸法诱导其明胶化并用热水提取明胶。采用红外光谱、圆二色谱、SDS-PAGE电泳、DSC热稳定性分析对胶原明胶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酸处理时间后的明胶化胶原产物的红外光谱在1460~1230cm-1附近吸收峰的尖锐度明显降低,判定胶原三螺旋结构逐渐发生解旋;酸处理4 h时胶原明胶化程度较高,明胶提取率可达到77.41%;DSC与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酸处理造成胶原三螺旋结构的解旋和高分子亚基的降解,酸处理的前4 h内这两个过程处于平衡阶段,4 h后以高分子亚基降解过程为主,因此,确定酸处理时间少于4 h可获得较高品质的明胶。(3)以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为对照品,改良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肽含量的操作方法,探讨了本体系中显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线性拟合度高的肽和三氯乙酸(TCA)浓度范围、p H;在最优条件下对标准曲线进行了重复性、精密度评价以及加样回收率的实验并进行了应用评价。结果显示,当胶原蛋白肽(标称分子量3 KDa)质量浓度在0.3~1.5mg/m L范围内,使用13%TCA,p H 12.5,在545 nm处检测,吸光值与肽质量浓度线性拟合好(R2=0.999);重复性和精密度试验得到RSD分别为1.86%和1.8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13.9%、109.7%,RSD分别为1.39%、1.00%;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将本法应用于不同种类罗非鱼肽产品体系的检测,加样回收率相差小,偏差较小,说明本法简便、快捷,适用于罗非鱼源肽含量的检测。(4)对一种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酶制剂进行了分离纯化、酶蛋白结构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工艺可使酶比活力提高到608.17 U/μg;其分子量约为31.0 KDa;质谱鉴定得到该酶的氨基酸序列并模拟得到1个蛋白质三维结构,推测该酶可能属于枯草杆菌蛋白酶家族成员。在鱼皮胶原蛋白水解体系中,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 H为7.4;在低于40℃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 H 5.0-7.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米氏常数为88.22 mg/m L,催化效率为26.37 m L·mg-1·min-1;Al3+、Fe3+、Fe2+、Pb2+、Ba2+、Mg2+、Zn2+、Mn2+对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巯基乙醇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够使其酶活性下降至60%左右,乙二醇双(2-氨基乙基醚)四乙酸(EGTA)能够使该酶完全失活。采用SPS纳米球固载酶的最优条件为:SPS纳米球乳液与酶液的体积比为3:50(m L:m L)、固载温度为25℃、固载体系p H为4.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酶的固载率为73.48%,比活力为274.05 U/μg;固定化酶比活力约为游离酶比活力的53.74%。(5)为展现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在固定化碱性蛋白酶降解作用下的酶解行为及结果,基于高效凝胶色谱(GPC)和液质联用(HPLC-MS/MS)检测手段,结合生物信息学知识,运用计算机模拟及图像处理技术,绘制了可表征酶解反应过程动态特性的3-D图,拟合得到了酶解动力学方程,验算得知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72%;以抗氧化能力作为评价依据,对水解180 min时的酶解物进行了质谱测序研究,鉴定得到10个片段,并采用Chem Draw19.0-Chem3D软件对肽片段分子结构进行了预测。(6)以标称分子量分别为1 KDa、3 KDa、5 KDa的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粉和无水氯化钙为原料,研究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采用响应面试验法优化螯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p H7.00、温度40℃、肽钙质量比7:1、时间30.00 min,此条件下钙螯合率为39.5%±0.5%。对产物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分析以及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钙离子被成功螯合;肽钙螯合物在高温下不稳定,温度越高钙结合量下降越快;在酸性环境下易于解离,酸性环境影响比碱性环境大;在与乳糖及氯化钠共存的环境中较为稳定;胃蛋白酶及胰蛋白酶会分解肽钙螯合物,且胰蛋白酶的影响作用比胃蛋白酶大;采用Caco-2单层细胞模型体外评价了肽钙螯合物对钙促转运的作用,发现螯合物浓度在3 mg/L以上时具有良好的促钙转运效果;当3 h时,7 mg/L肽钙螯合物对钙的促转运能力达到2.52μg/mg,促钙吸收率为41.04%,优于罗非鱼皮蛋白肽(Val-Gly-Leu-Pro-Asn-Ser-Arg)钙螯合物,弱于鳕鱼皮胶原蛋白肽(Ala-Gly-Pro-Ala-Gly-Pro-Arg)钙螯合物。

胡晗[6](2020)在《基于呋喃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高性能化与降解研究》文中指出使用可降解高分子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对可降解材料的需求领域逐步扩大,人们希望它能具有接近或超过现有通用塑料的物理性能。然而现有的可降解高分子多由脂肪族单元构成,缺乏刚性的芳香环单元,因此力学、气体阻隔、耐热性能等相对较差。对此,本课题利用生物基芳香单体2,5-呋喃二甲酸(FDCA)的刚性大、具有极性等特征,共聚引入多种脂肪族降解单元,以制备兼具优异力学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弹性、快速可控降解性等的高性能可降解材料。具体地,在实现乙醇酸、乳酸单体的高效熔融共聚并拓宽可降解聚酯的单体来源,利用FDCA和短链脂肪族单元制备高阻隔高力学可降解材料,利用FDCA和长链单体制备可降解弹性体,提高共聚酯降解行为的可控性等方面奠定了实验和理论基础。α-羟基脂肪酸单体(如乙醇酸、乳酸)的热稳定性较差,将其与芳香族单体合成高分子量共聚酯十分困难。发展了将羟基脂肪酸预聚物在低温高真空条件下熔融缩聚的方法,有效提升预聚物之间的酯交换效率,能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得到高分子量的无规共聚酯。利用这种方法,成功在FDCA基聚酯中引入乙醇酸和乳酸单元。短链的羟基脂肪酸能够保留FDCA基聚酯的链段刚性,具有优异的气体阻隔性能和强韧兼备的力学性能,引入含量超过30%即能显着提高降解速率。高效的聚合方法为调控链段结构,制备高性能的生物降解共聚酯提供技术基础。长链二元酸往往被用作降解单元,我们分别制备了FDCA和己二酸、丁二酸、二甘醇酸的共聚酯,讨论二元酸的含量、链段长度、醚键这三种因素与共聚酯性能的关系。然而长链二元酸在提升降解能力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力学性能和气体阻隔性能的下降。如何在保持可降解的前提下,提高这两个性能是一大挑战。通过引入新戊二醇单体,利用其侧链的甲基填充高分子链内和链间的空隙,保持较小的链段自由体积,实现在引入超过40%的丁二酸单元后仍保持很高的模量强度和气体阻隔能力。又利用CO2来源的碳酸二甲酯单体,保持链段刚性并通过碳酸酯单元促进材料降解。这两种结构设计均实现了可降解前提下共聚酯的高性能化,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在人造皮肤、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对可降解弹性体有较大的需求。但大部分材料不能兼具弹性体和可降解性的特征。在FDCA聚酯中引入柔性的己内酯单元,通过结构调控和原位拉伸过程的结构演变观察,获得了生物相容性良好,回复性能优异的可降解弹性体PBFCL。它们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50MPa)和断裂伸长率(>720%),PBFCL40和PBFCL50具有很好的拉伸回复性。结晶对这两种弹性体的回复作用十分重要。用原位WAXS和SAXS观察拉伸过程中的结晶演变。片晶结构经历初期稳定,屈服后快速熔融,应力硬化阶段熔融和再结晶并存的特性。原始的晶体和新产生的纤维晶体共同组成了材料弹性回复的物理交联点。材料的实际降解过程和标准堆肥环境的降解速率仍有较大的差距,实现可控降解是可降解材料的重要发展趋势。利用PEG链段带来的稳定又容易调节的水解速率,实现了可控的水解降解行为。将不同分子量的PEG链段,改变其质量分数,制备一系列PBF-PEG嵌段聚醚酯。适量的PEG链段能保持PBF链段的结晶能力,各组分的熔融温度均高于10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通过控制PEG链段的分子量和质量分数、降解液的p H值和降解时间,实现PBF-PEG聚醚酯水解速度的控制与调节。

罗如虹[7](2020)在《复合真菌协同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我国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年产量达到9.8亿吨,其含能量相当于4.9亿吨标煤。然而,木质纤维素类废弃物的主要以田间堆弃、直接焚烧等方式处理,能源化资源化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大量能量的浪费、而且导致严重环境污染。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制取生物燃料具有很好的节能环保效益。但木质素对植物细胞壁的屏蔽限制了木质纤维素中碳水化合物的酶促水解,因此需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破除植物细胞壁的结构屏障,增大碳水化合物的可触面积。目前针对生物质的多数预处理成本普遍较高,技术存在局限性,导致生物燃料规模化生产难以实现,寻求经济可行的预处理方式对生物燃料的发展十分关键。白腐真菌作为一种环境友好、能耗低的生物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降低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结构屏障、增强生物燃料转化效率等方面。但利用白腐真菌对进行生物预处理也存在耗时过长,转化效率较低的缺陷,影响了该生物预处理方法的大规模利用。为提高生物预处理过程的效率,本文提出构建了一种利用两种白腐菌——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和乳白耙菌(Irpex lacteus CD2)共同培养的体系。研究了真菌的单一培养和共培养条件下对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种模型化合物的转化特性,明晰了真菌共培养降解木质素的协同作用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真菌培养方式预处理小麦秸秆过程的转化特性,阐明了真菌共培养提高小麦秸秆转化效率的原理。最后,通过研究真菌预处理后对生物质转化过程的影响,验证了真菌共培养可有效提升生物质转化制取生物燃料效率。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了白腐真菌P.chrysosporium和I.lacteus CD2的新型共培养体系,比较不同真菌培养方式对碱性木质素、木聚糖和微晶纤维素的转化特性。液态培养基中,真菌共培养对碱性木质素的降解率达到26.4%,高于真菌单一培养对碱性木质素的降解率。同时,经过真菌共培养处理后的碱性木质素对纤维素酶非生产性吸附降低了61.0%,显着提高了纤维素酶水解效率。扫描电镜和孔隙度分析表明,真菌共培养处理后的碱性木质素孔隙度为66.8%,形成了更多的大孔结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真菌共培养对碱性木质素结构的破坏程度高于单一真菌培养对木质素的破坏程度。热重分析表明,碱性木质素在真菌共培养后具有最低的热稳定性,说明真菌共培养用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处理的协同强化作用。真菌对微晶纤维素和木聚糖的降解实验表明,仅有黄孢原毛平革菌具有完整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胞外分泌系统,能够将微晶纤维素和木聚糖转化为可利用的还原性单糖。乳白耙菌不具备完整的胞外碳水化合物酶分泌系统,能够在降解木质素的同时,保留多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提升后续酶解发酵过程的效率。(2)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小麦秸秆为原料,采用不同真菌培养方式进行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真菌共培养对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降解率最高达到40.1%。高的木质素去除率有利于生物质后期的高效转化,但真菌共培养亦同时消耗了其中部分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分,不利于获得更高的还原糖产量。乳白耙菌单一培养对小麦秸秆中碳水化合物的保留率最高,达到了82.4%,有利于获得酶解过程更高的还原糖产量。小麦秸秆的理化特性分析表明,真菌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孔隙增多且微观形貌较未处理的有较大程度的破坏;热重结果表明,真菌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热稳定性增高,代表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降解;X射线衍射表明,真菌预处理后的小麦秸秆的结晶度有所提高,表明部分半纤维素被降解;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羟基、甲氧基、苯环等木质素的关键结构的改变与真菌预处理过程密切相关。真菌能通过改性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提高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碳水化合物的可及性,有利于后续生物质燃料转化。(3)开展了不同真菌预处理方式对小麦秸秆酶解和发酵转化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真菌能够通过降解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使酶解过程中,生物质碳水化合物的可触面积提高,提高了转化过程效率。小麦秸秆经真菌共培养预处理后,酶解过程的还原糖产量和糖化率均有所提高,其中糖化率达到最大值,为48.6%。乳白耙菌预处理小麦秸秆后的酶解过程,还原糖浓度最高,达到了7.45 g/L。麦秸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真菌预处理后的分步发酵过程,在24 h时,乙醇浓度达到稳定,其中乳白耙菌预处理后的分步发酵过程乙醇浓度最高,为3.5 g/L,,真菌共培养预处理后,小麦秸秆发酵过程的乙醇转化率达到了89.6%,为实验组最高值;同步发酵过程72 h时,乙醇浓度稳定,真菌共培养预处理后的同步发酵过程乙醇浓度最高,为3.0 g/L,黄孢原毛平革菌预处理后发酵过程的乙醇转化率最高,达到了91.6%。发酵实验表明,真菌对小麦秸秆的预处理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后续发酵过程的还原糖利用率和乙醇转化率,提高生物质转化过程的效率。

吴夏青[8](2019)在《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Ⅱ型糖尿病是一种非胰岛素依赖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大于140 mg/d L或7.8 mmol/L。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是餐后碳水化合物消化的两种关键性糖苷酶,抑制其活性可有效延缓餐后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与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另一方面,高血糖会加速机体内敏感性蛋白质(如血红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晶状体蛋白等)发生非酶糖基化反应,引起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基团损伤,最终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茶是世界着名的三大饮料之一,享有“健康之液,灵魂之饮”的美名,在我国被誉为“国饮”。儿茶素是茶叶中的主要多酚类化合物,也是茶叶的主要功能性成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抗炎、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活性,但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探讨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有助于诠释儿茶素独特的营养价值用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为儿茶素作为食品功能因子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膳食营养提供科学指导和实验依据,这对于促进儿茶素作为食源性抑制剂应用于食品工业、助力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儿茶素中3种主要组分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上述3种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作用、抑制动力学、结合性质及其对酶结构的影响,研究了儿茶素组分两两之间以及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对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果糖、BSA–甲基乙二醛(MGO)为模型,研究了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抑制机制,并探讨了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ECG、EGCG和GCG对α-淀粉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5.30±0.22)、(137.15±0.13)和(30.02?±?0.23)μg/mL,抑制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GCG>ECG>EGCG,IC50均比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27.76±0.19μg/mL)大,3种儿茶素对α-淀粉酶的抑制类型均为混合抑制类型。当抑制α-葡萄糖苷酶时,ECG、EGCG和GCG的抑制类型分别为混合型、混合型和非竞争型,其IC50值分别为(4.03±0.01)、(1.05±0.02)和(1.15?±?0.32)μg/mL,抑制能力为EGCG≥GCG≥ECG,均显着强于阿卡波糖(IC50=79.41±0.19μg/mL)。两种儿茶素或它们与阿卡波糖联合使用对α-淀粉酶的抑制主要为拮抗作用,但两种儿茶素联用能协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而与阿卡波糖联用显示出相加效应。(2)ECG、EGCG与α-淀粉酶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时,只有一个结合位点,且氢键和疏水作用为主要作用力,GCG与α-葡萄糖苷酶的作用力与之相同,而范德华力和氢键驱动了GCG与α-淀粉酶的结合,这促使了ECG、EGCG和GCG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结合形成基态复合物而猝灭酶的内源性荧光。25℃下,3种儿茶素与α-淀粉酶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1.39±0.21)×105 L/mol、(5.49±0.21)×105 L/mol和(4.47±0.03)×104 L/mol,与α-葡萄糖苷酶结合的Ka分别为(3.46±0.20)×104 L/mol、(2.49±0.16)×105 L/mol和(7.31±0.05)×104 L/mol,EGCG与两种酶的亲和力均比ECG和GCG强。同步荧光和圆二色光谱显示ECG、EGCG和GCG引起了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中色氨酸与酪氨酸微环境及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分子模拟表明ECG、EGCG结合在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心,占据了酶的活性位点,阻止了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了酶活性,而GCG结合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活性中心附近,引起酶构象发生改变,占据了底物进入活性中心的通道而阻碍了底物与酶的作用,使得酶的催化活性下降。(3)以BSA–果糖为模型,研究了ECG、EGCG和GCG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初、中、末期3个阶段产物(果糖胺、二羰基化合物和荧光AGEs)、蛋白质功能基团(羰基化、自由巯基)、蛋白质氧化产物(AOPP)、蛋白质交联结构以及蛋白质构象和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ECG、EGCG和GCG均能抑制阶段性产物形成,且抑制果糖胺和荧光AGEs的活性比二羰基化合物高;它们可降低蛋白质羰基含量,但阻止巯基含量降低的效果不够明显;ECG、EGCG和GCG均可抑制AOPP和淀粉样β-交联结构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果糖引发的BSA二级结构的变化及蛋白质疏水性的降低。(4)研究了ECG、EGCG和GCG清除自由基、捕获MGO、螯合Fe2+、还原Fe3+以及结合BSA的能力,分析了它们对BSA–MGO体系产生AGEs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ECG、EGCG和GCG对O2.-均具有较强的清除活性(92.9%、50.2%和85.3%),且螯合Fe2+和还原Fe3+能力较强,这可能阻止了体系中的氧化过程;儿茶素能够有效地捕获AGEs前体物MGO,且ECG捕获MGO(摩尔浓度比为1:3和1:10)形成了ECG–MGO-单加合物和ECG–MGO-双加合物,GCG捕获MGO(摩尔浓度比为3:1和6:1)形成了两种GCG–MGO-单加合物;ECG、EGCG和GCG均能够结合BSA,结合常数(Ka)在104数量级,且ECG与BSA结合的Ka值较大;3种儿茶素对BSA–MGO体系中AGEs的抑制率为98.1%、97.3%和96.7%。儿茶素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减少AGEs形成的机制可能与其对体系中氧化过程的阻止、捕获MGO以及结合BSA的活性相关。(5)研究了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抑制蛋白质羰基化和AGEs形成、清除O2.-以及结合BSA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维生素C/苹果酸浓度为1.7–35.2μg/mL时,维生素C可促进EGCG对MGO的捕获,而苹果酸仅仅能够明显促进8.9μg/mL EGCG对MGO的捕获。维生素C能够增强EGCG对蛋白质羰基化和AGEs的抑制,而苹果酸的增强作用不明显。17.6μg/mL维生素C/苹果酸最能促进浓度为8.9和35.4μg/mL EGCG对O2.-的清除。维生素C、苹果酸均能加强EGCG与BSA的结合作用,其Ka值分别由(6.86±0.19)×104 L/mol增加到(7.42±0.13)×104 L/mol和(7.76±0.18)×104 L/mol。与苹果酸相比,维生素C增强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活性可能源于它提高了EGCG捕获MGO、清除O2.-以及结合BSA的能力。

邓涵中[9](2019)在《卤醇脱卤酶的分子改造及在不对称合成手性环氧氯丙烷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手性环氧氯丙烷(Epichlorohydrin,ECH)是一种手性三碳合成子,广泛应用于手性医药、化工制造和高端材料等领域。卤醇脱卤酶(Halohydrin dehalogenases,HHDHs,EC 4.5.1.X)可催化前手性1,3-二氯-2-丙醇(1,3-dicholro-2-propanol,1,3-DCP)不对称脱卤制备手性ECH,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但是,该工艺中逆反应的存在导致产物稳定性差、光学纯度低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本论文开展卤醇脱卤酶的分子改造与光学纯(S)-ECH的生物合成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卤醇脱卤酶HheC(P175S/W249P)(HheCPS)为模板,对其内部卤素离子通道和底物构象作用关键位点进行探究,应用定点饱和突变、迭代饱和突变等手段进行分子改造,获得高立体选择性卤醇脱卤酶突变体HheCPS I81W、HheCPS E85P、HheCPS F86N和HheCPS V94R,用于高光学纯度(S)-ECH的生物合成,催化活性分别为HheCPS的34.65%、69.15%、39.78%以及25.43%。对HheCPS及突变体进行重组表达、分离纯化与动力学参数研究。HheCPSS I81W、HheCPS E85P、HheCPS F86N和HheCPS V94R的正反应米氏常数(Km(1,3-DCP))分别由20.83 mM降至19.35 mM、20.72 mM、16.87 mM以及15.84 mM。HheCPSS I81W、HheCPS E85P、HheCPS F86N和HheCPS V94R的催化效率(kcat(1,3-DCP)/Km(1,3-DCP))分别为0.73 mM-1s-1、0.71 mM-1s-1、0.64 mM-1s-1和0.32mM-1s-1,分别为HheCPS的0.88倍、0.85倍、0.77倍以及0.36倍。HheCPS I81W、HheCPS E85P、HheCPS F86N和HheCPS V94R的逆反应米氏常数(Km((S)-ECH))由1.38 mM分别提高至4.01 mM、6.14 mM、7.31 mM以及6.75 mM,为HheCPS的2.91倍、4.45倍、5.30倍和4.89倍,催化效率(kcat((S)-ECH)/Km((S)-ECH))由0.13mM-1s-1分别降至0.05 mM-1s-1、0.03 mM-1s-1、0.03 mM-1s-1和0.03 mM-1s-1,分别为HheCPS的0.38倍、0.23倍、0.23倍以及0.23倍。各突变体不对称合成(S)-ECH反应的逆反应动力学过程抑制程度明显大于正反应,产物(S)-ECH的光学纯度大幅提升。应用HheCPS I81W、HheCPS E85P、HheCPS F86N和HheCPS V94R催化1,3-DCP不对称合成高光学纯度(S)-ECH。在37oC,20 mM的1,3-DCP反应条件下,四株突变体首次制备得到对映体过量值(e.e.)>99.99%的(S)-ECH,产率分别为63.45%、69.15%、67.58%和57.50%。通过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揭示卤醇脱卤酶的立体选择性催化机制。第81位、第86位和第94位氨基酸残基通过影响卤素离子通道的形成,第85位氨基酸残基通过影响底物口袋中(S)-ECH的构象,调节酶的正、逆反应动力学过程,进而提高酶的立体选择性,实现了光学纯(S)-ECH的生物合成。

胡超[10](2018)在《厌氧消化系统模型动态模拟和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厌氧消化系统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和系统内产物抑制等引起的系统不稳定,严重制约了厌氧消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而开发可靠的厌氧消化数学模型和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缩短系统启动周期,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克服厌氧消化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瓶颈。论文基于前期开发的葡萄糖厌氧消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完善颗粒有机物分解与水解、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酸化过程、硫酸盐还原过程以及硫化氢抑制关系,构建厌氧消化系统模型(Anaerobic Digestion System Model,ADSM),更为全面体现厌氧消化所涉及的过程,模型模拟结果更能反应反应器的实际运行状态,模拟精度更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基于前期开发的葡萄糖厌氧消化系统动力学模型,完善颗粒有机物分解与水解、氨基酸和长链脂肪酸酸化过程、硫酸盐还原过程以及硫化氢抑制关系,构建ADSM模型的生化速率速率矩阵,涵盖27组分,20个生化子过程。并以CODCr、C和N的平衡计算了速率矩阵中的化学计量系数,ffa,li=0.95,fvfas,su=0.40190,fvfas,aa=0.54,fac,su=0.40755,fac,aa=0.40,fh2,su=0.19055,fh2,aa=0.06,fac,vfas=0.78,fh2,vfas=0.22,fac,fa=0.7,fh2,fa=0.3,平衡计算的精度高达10-17。并以速率矩阵为基础,利用Stella软件构建ADSM模型。基于前期开发的厌氧消化系统敏感动力学参数自调节程序,以参数敏感指数和目标值的偏差率为基础优化敏感性动力学参数的调节模式,使得自调节程序更为快捷与稳定。并利用ADSM模型对中温实验室厌氧反应器进行动态模拟,且与ADM1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DSM和ADM1都能很好的预测反应器的出水CODCr、VFA、pH、Al K、沼气产量和CH4%,其中ADSM模拟结果的R2(rAE)分别为88.6%(32.3%),94.14%(25.19%),99.98%(0.73%),98.8%(8.2%),97.32%(12.7%)和99.51%(5.4%),而ADM1模拟结果的R2(rAE)分别为84.9%(25.0%),80.3%(31.2%),97.96%(14.8%),95.90%(17.6%)和98.8%(10.1%)。显然,ADSM不仅能够较好的模拟反应器的运行状态,且模拟结果的相关性及拟合优度更优于ADM1。利用ADSM动态模拟实验与文献分析,以抑制机理为基础,构建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并以此评定影响稳定性因素动态模拟实验的反应器状态,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判断结果与反应器实际运行状态相吻合,可以作为厌氧消化稳定性的判断依据。ADSM模型对工程规模中温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进行动态模拟和稳定性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ADSM能较好的模拟与预测该工程规模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出水COD、VFA、碱度、系统内部的pH值、和沼气产量,其中,出水COD的相关系数R2为89.3%,rAE为13.2%;出水VFA的R2为83.3%,rAE为15.7%;出水碱度R2为95.1%,rAE值约14.3%;出水pH的R2达97.8%,rAE仅为1.5%。利用5.3节构建的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对工程反应器在COD负荷分别为42.59kg/m3.d、38.55kg/m3.d和46.46kg/m3.d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种负荷运行下的反应器仍处于稳定状态,其中COD负荷在38.55kg/m3.d条件下的稳定性要高于42.59kg/m3.d和46.46kg/m3.d。ADSM模型和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厌氧消化系统的工艺设计与优化和运行管理的优化与控制,为厌氧消化系统智能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奠定基础,进而可缩短厌氧消化系统的启动周期,提高厌氧消化系统的稳定性,克服厌氧消化系统推广与应用的瓶颈,促进厌氧消化技术在有机废弃物污染治理和资源化领域的应用。

二、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模型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模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污水管网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缩写词及含义汇总表
主要符号表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污水管网概述
        1.1.1 污水管网发展历史
        1.1.2 污水管网分类与特点
    1.2 研究背景
        1.2.1 污水输送过程中水质转化过程
        1.2.2 污水管网水质转变模拟的必要性
    1.3 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研究进展
        1.3.1 活性污泥模型(ASM)
        1.3.2 污水管网中好氧/厌氧水质转化模型(WATS)
        1.3.3 SEWEX模型
        1.3.4 生物膜驱动的污水管道水质转化模型(BISM)
        1.3.5 东部截留干管模型(ECIS)
        1.3.6 AEROSEPT模型
        1.3.7 美国环保署模型(EPA)
        1.3.8 各模型的优缺点对比及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意义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管道中试实验装置
        2.1.1 中试实验装置
        2.1.2 中试实验取样方案
    2.2 用于验证管网水质转化模型的管网系统
        2.2.1 调研管网基本信息
        2.2.2 采样方法及方案
    2.3 GIS管网拓扑图构建
    2.4 样品检测方法
        2.4.1 实验仪器
        2.4.2 水质指标测定方法
        2.4.3 生物膜厚度及细菌数量测定方法
3 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构建
    3.1 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架构
    3.2 管道内的水质生物转化模型
        3.2.1 模型中水质转化过程
        3.2.2 模型构成与矩阵模型
        3.2.3 SWTM模型模拟步骤
    3.3 多情景汇流的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
        3.3.1 管网拓扑算法
        3.3.2 管网水力学模型
        3.3.3 管网汇流算法
    3.4 本章小结
4 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率定
    4.1 模型率定方法
        4.1.1 灵敏度分析
        4.1.2 参数率定
    4.2 污水管网水质转化模型灵敏度分析
        4.2.1 碳源物质灵敏度分析
        4.2.2 氨氮灵敏度分析
        4.2.3 SO_4~(2-)灵敏度分析
    4.3 率定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管网水质转化模拟研究
    5.1 水质转化模型模拟过程
    5.2 无汇流管道水质模拟
        5.2.1 微生物沿程变化模拟
        5.2.2 管道中污染物转化模拟
        5.2.3 管道中乙酸生化反应过程的作用分析
        5.2.4 装置出口水质模拟
    5.3 存在汇流管网水质模拟研究
        5.3.1 各层级典型管道污染物转化模拟分析
        5.3.2 管道水质组成变化分析
        5.3.3 水质转化过程对H_2S和 CH_4生成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污水管网汇流水质转化模型应用研究
    6.1 调研区域污水管网概况
        6.1.1 调研区域概况
        6.1.2 模拟管道断面选择
    6.2 模型运行条件设置
        6.2.1 模拟时段选取
        6.2.2 模型初始条件确定
    6.3 管网水质转化模拟
    6.4 管网中CH_4及H_2S产生过程模拟研究
        6.4.1 CH_4产生过程模拟
        6.4.2 H_2S产生过程模拟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3 研究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2)建模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落实生物学课程标准的需要
        二、培育学生科学思维的需要
        三、促进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和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的界定
        一、模型
        二、模型建构
        三、建模教学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学习理论
        三、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四、模型建构理论
第三章 建模教学的一般过程及案例设计
    第一节 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中有关模型与建模内容的梳理
        一、课程标准中有关模型与建模内容的梳理
        二、生物学教材中有关模型与建模内容的梳理
        三、高中生物学建模教学策略适用范围梳理
    第二节 模型建构的原则及过程
        一、模型建构原则
        二、模型建构教学的过程
    第三节 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教学设计
        二、《酶的特性》教学设计
        三、《细胞的能量“货币”——ATP》教学设计
第四章 建模教学法有效性的实证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流程
        一、筛选研究对象
        二、实施差异性教学
        三、开展试题检测与评分
    第二节 研究工具
        一、学生科学思维水平调查问卷的编写
        二、SOLO试题评价标准的确立
        三、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的信效度分析
第五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学生科学思维水平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一、问卷回收率结果分析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二节 模型建构教学有效性分析
        一、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回收率结果分析
        二、科学思维水平测试卷前后测结果分析
        三、学生单元测试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科学思维水平调查问卷》
    附录2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科学思维水平前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附录3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科学思维水平后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附录4 《酶的特性》科学思维水平前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附录5 《酶的特性》科学思维水平后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附录6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科学思维水平前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附录7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科学思维水平后测试卷及评分标准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磺化木质素对纤维素底物酶水解和酶回收的影响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特性
        1.2.1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木质素
    1.3 纤维素酶水解
        1.3.1 纤维素酶及其水解机制
        1.3.2 木质素对酶水解的影响
    1.4 酶回收
        1.4.1 新鲜底物重吸附
        1.4.2 吸附纤维素酶的回收
        1.4.3 固定化酶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木质素磺酸钠对纤维素底物酶吸附和酶水解的影响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及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稀酸预处理蔗渣
        2.3.2 酶解木质素的制备
        2.3.3 纤维素的制备
        2.3.4 酶水解
        2.3.5 酶吸、脱附
        2.3.6 分析方法
        2.3.7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LS对 Avicel和 DA-SCB酶水解的影响
        2.4.2 LS对 Avicel和 DA-SCB酶吸附的影响
        2.4.3 LS对 Avicel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
        2.4.4 LS对 DA-SCB木质素部分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
        2.4.5 纤维素酶对LS的粒径分布和Zeta电位的影响
        2.4.6 LS抑制纯纤维素酶水解的机理
        2.4.7 LS促进木质纤维素酶水解的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木质素磺化度对纤维素底物酶吸附与酶水解的影响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及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稀酸和酸性亚硫酸盐预处理蔗渣
        3.3.2 酶解木质素残渣的制备
        3.3.3 酶吸、脱附
        3.3.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3.5 酶活性测定
        3.3.6 分析方法
        3.3.7 分子对接
        3.3.8 被吸附的β-GL的活性检测
        3.3.9 酶回收
        3.3.10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DA-EHLR、SPORL-EHLR与纤维素酶的吸、脱附差异
        3.4.2 吸附后上清液中酶的种类及其相对活性
        3.4.3 DA-EHLR和 SPORL-EHLR的理化特性
        3.4.4 分子对接
        3.4.5 酶回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酶解木质素残渣固定纤维素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及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SPORL酶解木质素残渣的制备(SPORL-EHLR)
        4.3.2 高碘酸钠氧化改性SPORL-EHLR(O-SPORL-EHLR)
        4.3.3 载体表征
        4.3.4 固定化β-GL
        4.3.5 β-GL活性测定
        4.3.6 酶的固定化效率和产率
        4.3.7 p H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4.3.8 温度对固定化酶活性的影响
        4.3.9 储存稳定性
        4.3.10 固定化酶的水解效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载体表征
        4.4.2 pH对固定化β-GL的影响
        4.4.3 时间对固定化β-GL的影响
        4.4.4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pH
        4.4.5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最适温度
        4.4.6 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储存稳定性
        4.4.7 固定化酶的水解效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未来工作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超声在酶促降解几丁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几丁质及其降解产物的研究概述
        1.1.1 几丁质的研究概述
        1.1.2 几丁质降解产物的研究概述
    1.2 几丁质酶的研究概述
        1.2.1 几丁质酶的来源及分类
        1.2.2 几丁质酶的结构
        1.2.3 几丁质酶在降解几丁质方面的应用
    1.3 超声在酶促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1 超声在酶促反应中对酶的影响
        1.3.2 超声在酶促反应中对底物的影响
        1.3.3 超声在酶促反应中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1.4 本论文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超声对几丁质的酶促降解效率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制备
        2.2.2 酶解反应
        2.2.3 声酶解反应
        2.2.4 酶促降解反应动力学
        2.2.5 酶促降解反应热力学
        2.2.6 特性粘度和粘度平均分子量(M_v)
        2.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超声作用条件对几丁质酶解效率的影响
        2.3.2 超声对酶促降解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2.3.3 超声对酶促降解反应热力学参数的影响
        2.3.4 特性粘度和粘度平均分子量M_v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声对几丁质酶性质及结构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制备
        3.2.2 几丁质酶活性的测定
        3.2.3 超声处理几丁质酶
        3.2.4 几丁质酶的酶动力学研究
        3.2.5 几丁质酶的金属离子耐受性
        3.2.6 几丁质酶的结构测定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超声作用条件对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3.3.2 超声对几丁质酶的酶动力学的影响
        3.3.3 超声对几丁质酶金属离子耐受性的影响
        3.3.4 超声对几丁质酶结构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声对几丁质酶与几丁质之间结合力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样品制备
        4.2.2 AFM探针修饰
        4.2.3 AFM力谱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典型力-距离曲线
        4.3.2 超声对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4.3.3 不同处理时间对几丁质酶和几丁质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声在几丁质酶解过程中对其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样品制备
        5.2.2 结构特性
        5.2.3 理化特性
        5.2.4 流变特性
        5.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结构特性
        5.3.2 理化特性
        5.3.3 流变特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声酶解对几丁质吸附刚果红的影响
    6.1 实验材料与仪器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
    6.2 实验方法
        6.2.1 样品制备
        6.2.2 刚果红吸附实验
        6.2.3 几丁质对刚果红的吸附等温线
        6.2.4 几丁质对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
        6.2.5 几丁质吸附热力学参数
        6.2.6 模型拟合系数
        6.2.7 几丁质样品表征
        6.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刚果红初始浓度和几丁质用量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
        6.3.2 吸附等温线
        6.3.3 吸附动力学
        6.3.4 吸附热力学
        6.3.5 几丁质样品的表征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非鱼养殖及加工现状
        1.1.1 罗非鱼习性及养殖现状
        1.1.2 罗非鱼加工现状
        1.1.3 罗非鱼的下脚料的综合利用
        1.1.4 罗非鱼产业存在的问题及产业转型的迫切性
    1.2 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1.2.1 胶原蛋白的分类
        1.2.2 胶原蛋白的结构
        1.2.3 胶原蛋白的提取方法
        1.2.4 胶原蛋白的应用
    1.3 胶原明胶化过程
        1.3.1 明胶概述
        1.3.2 明胶结构
        1.3.3 明胶的提取方法
    1.4 胶原明胶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
    1.5 鱼明胶及酶解制备胶原蛋白肽
        1.5.1 鱼明胶概况
        1.5.2 鱼明胶的氨基酸组成
        1.5.3 鱼明胶的应用
        1.5.4 胶原蛋白肽的概述
    1.6 胶原蛋白酶性质及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1.6.1 胶原蛋白酶性质
        1.6.2 酶的纯化方法
    1.7 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检测方法
    1.8 3-D模型构建在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的应用研究
    1.9 肽螯合钙的研究进展
        1.9.1 螯合机制
        1.9.2 肽钙螯合物的吸收利用
        1.9.3 生产制备工艺
        1.9.4 肽钙螯合物的特性及促钙吸收的机理
        1.9.5 肽钙螯合物的结合性能分析
        1.9.6 肽钙螯合产品研究
    1.10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1.1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0.2 研究内容
        1.10.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罗非鱼皮胶原纤维结构及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罗非鱼新鲜鱼皮和鱼鳞基本成分的测定
        2.3.2 鱼皮胶原纤维的分布
        2.3.3 罗非鱼鱼皮、鱼鳞酸溶性胶原(ASC)和酶促酸溶性胶原(PSC)提取方法
        2.3.4 胶原产物性质的测定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罗非鱼鱼皮和鱼鳞组成成分的比较
        2.4.2 罗非鱼皮中胶原纤维的分布
        2.4.3 胶原产物纯度的测定结果
        2.4.4 紫外光谱分析
        2.4.5 氨基酸组成分析
        2.4.6 FTIR分析
        2.4.7 胶原热收缩温度测定(Ts)
        2.4.8 胶原产物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罗非鱼皮胶原明胶化过程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流程及方法
        3.3.1 盐酸法提取罗非鱼鱼皮明胶化胶原的制备方法
        3.3.2 罗非鱼鱼皮明胶的提取及其提取率计算
        3.3.3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的测定方法
        3.3.4 明胶化胶原的热稳定性分析
        3.3.5 红外光谱分析
        3.3.6 明胶化胶原的圆二色谱分析
        3.3.7 产物亚基组成及分子量分布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罗非鱼鱼皮胶原基本成分测定结果
        3.4.2 酸处理时间对明胶提取率的影响
        3.4.3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胶原降解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3.4.4 酸处理对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热稳定性的影响
        3.4.5 酸处理罗非鱼皮胶原圆二色谱结果分析
        3.4.6 不同酸处理时间下罗非鱼皮胶原降解物的SDS-PAGE电泳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双缩脲法测定罗非鱼源胶原蛋白肽含量的改良及应用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内容和方法
        4.3.1 实验流程
        4.3.2 测定方法最适参数的选定
        4.3.3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制作
        4.3.4 精密度实验
        4.3.5 重复性实验
        4.3.6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7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8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加样回收率试验
        4.3.9 不同种类罗非鱼胶原蛋白肽与罗非鱼皮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
        4.3.10 数据及图片处理方法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4.4.2 多肽线性质量浓度范围的确定
        4.4.3 最适pH的确定
        4.4.4 最适TCA浓度的确定
        4.4.5 最适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绘制
        4.4.6 精密度试验结果分析
        4.4.7 重复性试验结果分析
        4.4.8 鱼皮胶原蛋白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4.9 鱼皮胶原蛋白肽与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4.10 不同种类的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及加罗非鱼胶原蛋白的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纯化鉴定、酶学性质及固定化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酶的纯化及鉴定
        5.3.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5.3.3 磺化聚苯乙烯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胶原蛋白水解酶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5.4.2 胶原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研究
        5.4.3 磺化聚苯乙烯(SPS)纳米球固定胶原蛋白水解酶及表征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酶解过程反应行为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酶解体系的建立
        6.3.2 水解度的测定
        6.3.3 酶解体系物质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6.3.4 3-D图形构建与曲面方程拟合及验证
        6.3.5 不同水解度下酶解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6.3.6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蛋白肽的HPLC-MSMS检测方法及序列分析
        6.3.7 鉴定得到的肽序列结构的模拟
    6.4 结果与分析
        6.4.1 酶解反应动态特征3-D模型构建
        6.4.2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评价
        6.4.3 罗非鱼皮明胶化胶原酶解产物肽的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
    6.5 小结
第七章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制备及体外Caco-2细胞模型促钙吸收评价
    7.1 引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7.2.2 仪器与设备
    7.3 实验方法
        7.3.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7.3.2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中钙含量的测定
        7.3.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基本制备方法
        7.3.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优化
        7.3.5 钙螯合率的测定
        7.3.6 胶原蛋白肽螯合钙的结构表征
        7.3.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7.3.8 罗非鱼鱼鳞肽钙螯合物中钙结合量的测定方法
    7.4 结果与讨论
        7.4.1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分子量分布测定结果
        7.4.2 罗非鱼胶原蛋白肽含钙量的测定结果
        7.4.3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及分析
        7.4.4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制备工艺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7.4.5 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结构表征
        7.4.6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稳定性研究
        7.4.7 罗非鱼皮胶原蛋白肽钙螯合物体外促钙吸收效果
    7.5 本章小节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主要创新点
    三、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基于呋喃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高性能化与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1.2 可生物降解高分子的分类
    1.3 可生物降解聚酯及其发展现状
        1.3.1 脂肪族可生物降解聚酯
        1.3.2 脂肪-芳香族可生物降解聚酯
        1.3.3 高分子薄膜的气体阻隔过程
        1.3.4 生物降解机理及影响因素
        1.3.5 可降解聚酯的结晶及动态演变
    1.4 基于2,5-呋喃二甲酸(FDCA)的聚酯
        1.4.1 FDCA的合成
        1.4.2 FDCA基聚酯及其优势
        1.4.3 基于FDCA的芳香聚酯及其降解行为
        1.4.4 基于FDCA的脂肪芳香共聚酯及其降解行为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2章 α-羟基脂肪酸改性FDCA聚酯的合成技术突破及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聚呋喃二甲酸/乙醇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过程
        2.2.3 表征测试方法
        2.2.4 结果与讨论
    2.3 聚呋喃二甲酸/乳酸丁二醇酯的合成及结构性能关系
        2.3.1 实验过程
        2.3.2 表征测试方法
        2.3.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脂肪族二元酸结构对FDCA基共聚酯的性能影响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过程
        3.2.3 表征测试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PBXF聚酯的合成与结构
        3.3.2 PBXF聚酯的热性能
        3.3.3 PBXF聚酯的力学性能
        3.3.4 PBXF聚酯的气体阻隔性能
        3.3.5 PBXF聚酯的生物降解和海洋降解性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阻隔高力学性能的PNSF共聚酯的制备与性能调控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过程
        4.2.3 表征测试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NSF共聚酯的结构和组成
        4.3.2 PNSF共聚酯的热性能
        4.3.3 PNSF共聚酯的结晶结构
        4.3.4 PNSF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4.3.5 PNSF共聚酯的气体阻隔性能
        4.3.6 PNSF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FDCA的聚酯(碳酸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与脂肪环类似物的对比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过程
        5.2.3 表征与测试方法
        5.2.4 结果与讨论
    5.3 PBCF共聚酯和1,4-环己烷二甲酸基共聚酯(PBCCE)的性能对比
        5.3.1 前言
        5.3.2 典型制备过程与表征方法
        5.3.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FDCA基可降解弹性体的制备、性能与回复机理研究
    6.1 前言
    6.2 实验部分
        6.2.1 实验原料
        6.2.2 实验过程
        6.2.3 表征测试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PBFCL聚酯的合成与结构
        6.3.2 PBFCL共聚酯的热性能
        6.3.3 PBFCL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6.3.4 PBFCL共聚酯链段相容性分析
        6.3.5 PBFCL共聚酯在拉伸过程的结晶演变
        6.3.6 PBFCL共聚酯的结晶度对弹性回复能力的影响
        6.3.7 PBFCL共聚酯的降解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FDCA基亲水性聚醚酯的制备及水解行为调控
    7.1 前言
    7.2 实验部分
        7.2.1 实验原料
        7.2.2 实验过程
        7.2.3 表征测试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PBF-PEG共聚酯的结构与组成
        7.3.2 PBF-PEG共聚酯的热性能
        7.3.3 PBF-PEG共聚酯的亲水性
        7.3.4 PBF-PEG共聚酯的力学性能
        7.3.5 PBF-PEG共聚酯的水解性能
    7.4 PEG链段分子量对PBF-PEG共聚酯性能的影响
        7.4.1 PBF50-PEG系列共聚酯的制备过程和表征方法
        7.4.2 PBF50-PEG共聚酯的分子结构
        7.4.3 PBF50-PEG共聚酯的热性能
        7.4.4 PBF50-PEG共聚酯的相分离情况
        7.4.5 PBF50-PEG共聚酯的亲水性和吸水性能
        7.4.6 PBF50-PEG共聚酯吸水前后的力学性能
        7.4.7 PBF50-PEG共聚酯降解性能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复合真菌协同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引言
    1.2 木质纤维素的组成与结构
        1.2.1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木质素
    1.3 木质纤维素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1.4 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1.4.1 白腐真菌预处理过程机理
        1.4.2 白腐菌共培养概述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目的
2 复合真菌对木质纤维素模型化合物转化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白腐真菌的激活及培养
        2.3.2 木质素降解酶酶活
        2.3.3 模型化合物降解特性实验研究
        2.3.4 碱性木质素对微晶纤维素水解影响研究
    2.4 样品测试分析方法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白腐真菌生长曲线
        2.5.2 碱性木质素降解特性
        2.5.3 木聚糖降解特性
        2.5.4 微晶纤维素降解特性
        2.5.5 碱性木质素抑制微晶纤维素水解
        2.5.6 分析测试
    2.6 本章小结
3 复合真菌预处理麦秸对生物质转化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真菌预处理麦秸实验研究
        3.3.2 小麦秸秆酶解实验
        3.3.3 降解后试样测试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白腐真菌预处理小麦秸秆转化特性
        3.4.2 预处理对麦秸酶解的影响
        3.4.3 预处理前后小麦秸秆理化特性表征
    3.5 本章小结
4 真菌预处理对麦秸发酵过程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酵母菌悬液配置
        4.3.2 分步发酵产乙醇
        4.3.3 同步发酵产乙醇
    4.4 分析测试方法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分步发酵
        4.5.2 同步发酵
        4.5.3 分步与同步发酵过程比较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主要创新点
    5.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荣誉奖励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概述
        1.2.1 糖尿病定义与分类
        1.2.2 II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
        1.2.3 餐后血糖水平控制的重要性
        1.2.4 高血糖与糖尿病并发症
    1.3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
        1.3.1 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简介
        1.3.2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与II型糖尿病的关联性
        1.3.3 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
    1.4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及其相关重要产物
        1.4.1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过程
        1.4.2 活性自由基物种
        1.4.3 活性羰基化合物
        1.4.4 晚期糖基化终末端产物(AGEs)
    1.5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1.5.1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分析技术
        1.5.2 干预AGEs形成的策略
        1.5.3 抗糖基化试剂的分类
    1.6 儿茶素概述
        1.6.1 儿茶素类化合物
        1.6.2 儿茶素对II型糖尿病的干预
        1.6.3 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1.7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1.7.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及酶促动力学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活性测定
        2.3.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测定
        2.3.3 儿茶素之间及其与阿卡波糖联用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应研究
        2.3.4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抑制能力
        2.4.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动力学分析
        2.4.3 儿茶素联合使用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2.4.4 儿茶素与阿卡波糖联用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茶素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酶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测定儿茶素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荧光猝灭光谱
        3.3.2 儿茶素与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性质
        3.3.3 测定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同步荧光光谱
        3.3.4 测定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3.3.5 分子模拟研究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作用
        3.3.6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性质
        3.4.2 儿茶素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构象的影响
        3.4.3 儿茶素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的结合位点及抑制机制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茶素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产物形成、蛋白质功能基团及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牛血清白蛋白(BSA)–果糖模型的制备
        4.3.2 蛋白质非酶糖基化阶段性产物的测定
        4.3.3 蛋白质羰基化和巯基含量测定
        4.3.4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
        4.3.5 蛋白质疏水性分析
        4.3.6 蛋白质氧化产物的测定
        4.3.7 蛋白质交联结构分析
        4.3.8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儿茶素对果糖胺形成的影响
        4.4.2 儿茶素对二羰基化合物形成的影响
        4.4.3 儿茶素对荧光性AGEs形成的抑制
        4.4.4 儿茶素对蛋白质羰基化的抑制作用
        4.4.5 儿茶素对糖化蛋白质巯基的影响
        4.4.6 儿茶素对糖化蛋白质构象的影响
        4.4.7 儿茶素对蛋白质氧化产物的抑制能力
        4.4.8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交联结构的形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儿茶素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主要试剂
        5.2.2 主要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BSA–甲基乙二醛(MGO)模型的制备
        5.3.2 赖氨酸?MGO模型体系中自由基的测定
        5.3.3 儿茶素对Fe~(2+)的螯合和还原Fe~(3+)的能力测定
        5.3.4 儿茶素捕获MGO的能力测定
        5.3.5 儿茶素与BS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测定
        5.3.6 淀粉样聚集体分析
        5.3.7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儿茶素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5.4.2 儿茶素对Fe~(2+)的螯合作用和还原Fe~(3+)的能力
        5.4.3 儿茶素对MGO的捕获能力及其加合物分析
        5.4.4 儿茶素对模型体系中荧光性AGEs形成的抑制
        5.4.5 儿茶素与BSA的结合作用
        5.4.6 糖化BSA的淀粉样聚集体分析
        5.4.7 抑制机制探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影响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主要试剂
        6.2.2 主要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的影响
        6.3.2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6.3.3 分析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AGEs形成的影响
        6.3.4 测定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清除氧自由基的影响
        6.3.5 分析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BSA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6.3.6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捕获MGO的影响
        6.4.2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抑制蛋白质羰基化的影响
        6.4.3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干预AGEs形成的影响
        6.4.4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影响
        6.4.5 维生素C、苹果酸对EGCG与 BSA结合亲和力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成果

(9)卤醇脱卤酶的分子改造及在不对称合成手性环氧氯丙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环氧氯丙烷的概述
    1.2 手性ECH的制备方法
        1.2.1 手性ECH的化学法制备
        1.2.2 手性ECH的生物法制备
    1.3 卤醇脱卤酶简介
        1.3.1 卤醇脱卤酶的分类
        1.3.2 卤醇脱卤酶的结构及催化机制
        1.3.3 卤醇脱卤酶制备光学纯手性ECH
        1.3.4 卤醇脱卤酶的分子改造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卤醇脱卤酶的分子改造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菌株来源
        2.2.2 培养基及溶液配制
        2.2.3 主要工具酶与化学试剂
        2.2.4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卤醇脱卤酶HheC_(PS)三维结构模型的建立及关键突变氨基酸残基的选择
        2.3.2 菌种的活化、培养及诱导表达
        2.3.3 重组质粒的提取
        2.3.4 卤醇脱卤酶HheC_(PS)突变文库的构建及筛选
        2.3.5 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化学转化
        2.3.6 卤醇脱卤酶HheC_(PS)突变文库筛选及活性检测
        2.3.7 卤醇脱卤酶HheC_(PS)突变体对(S)-ECH稳定性探究
        2.3.8 产物检测及计算方法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卤醇脱卤酶HheC_(PS)同源建模及关键氨基酸残基的选择
        2.4.2 卤醇脱卤酶HheC_(PS)突变文库的构建
        2.4.3 卤醇脱卤酶HheC_(PS)突变文库的筛选
        2.4.4 关键位点氨基酸定点饱和突变及催化特性比较
        2.4.5 卤醇脱卤酶HheC_(PS)离子通道处蛋白迭代饱和突变
        2.4.6 卤醇脱卤酶HheC_(PS)突变体对(S)-ECH稳定性探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卤醇脱卤酶突变体的酶学性质及催化过程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菌种与培养基
        3.2.2 溶液配制
        3.2.3 主要实验试剂
        3.2.4 实验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粗酶液的制备
        3.3.2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蛋白纯化
        3.3.3 SDS-PAGE蛋白电泳
        3.3.4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3.3.5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动力学参数测定
        3.3.6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合成(S)-ECH过程比较
        3.3.7 蛋白二级结构的检测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的纯化和SDS-PAGE电泳分析
        3.4.2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正反应动力学分析
        3.4.3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逆反应动力学分析
        3.4.4 卤醇脱卤酶HheC_(PS)及其突变体合成手性ECH过程探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卤醇脱卤酶突变体催化机理的探究
    4.1 引言
    4.2 过程与方法
        4.2.1 3D结构模型化及评估
        4.2.2 卤醇脱卤酶突变体蛋白内部通道分析
        4.2.3 卤醇脱卤酶与底物及产物分子对接
    4.3 分析与讨论
        4.3.1 同源建模及评估
        4.3.2 反应动力学调控策略制备光学纯(S)-ECH
        4.3.3 底物构象调整策略制备光学纯(S)-ECH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厌氧消化系统模型动态模拟和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生物质沼气产业的现状与潜力
        1.1.2 沼气产业发展存在的技术问题
    1.2 厌氧消化技术工艺理论
        1.2.1 颗粒有机物的分解与水解过程
        1.2.2 单糖、长链脂肪酸和氨基酸的酸化过程
        1.2.3 戊酸、丁酸、丙酸的乙酸化过程
        1.2.4 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过程
        1.2.5 氢营养型产甲烷过程
    1.3 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4 厌氧消化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
        1.4.1 厌氧消化系统白箱模型的研究
        1.4.2 厌氧黑箱模型的研究进展
        1.4.3 厌氧模糊逻辑经验模型的研究进展
        1.4.4 厌氧灰箱模型的研究进展
        1.4.5 系统动力学方法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主要内容
        1.5.3 研究技术路线
        1.5.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装置
        2.1.1 中温实验室EGSB反应器
        2.1.2 低温实验室EGSB反应器
    2.2 分析项目与分析方法
    2.3 模拟软件-Stella8.0软件
    2.4 模型评价方法
第3章 厌氧消化系统机理与因果关系分析
    3.1 厌氧消化系统分析的机理分析
        3.1.1 厌氧消化系统生化过程机理分析
        3.1.2 厌氧消化系统物化过程机理分析
        3.1.3 厌氧消化系统抑制机理分析
    3.2 厌氧消化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3.2.1 厌氧消化系统生化过程因果关系分析
        3.2.2 厌氧消化系统物化过程因果关系分析
    3.3 ADSM模型速率矩阵的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厌氧消化系统模型(ADSM)的构建
    4.1 厌氧消化系统模型结构分析
    4.2 厌氧消化系统模型(ADSM)构建
        4.2.1 研究系统的边界的定义
        4.2.2 厌氧消化系统生化子过程
        4.2.3 厌氧消化物化平衡子系统
        4.2.4 厌氧消化系统动态反馈关系的建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ADSM模型对实验室EGSB反应器动态模拟
    5.1 ADSM模型动态模拟步骤
    5.2 ADSM模型参数的初始赋值
        5.2.1 化学计量系数的初始赋值
        5.2.2 物化系统常数初始赋值
        5.2.3 厌氧消化生化系统动力学参数的初始赋值
    5.3 ADSM模型敏感性动力学参数自调节程序的优化
    5.4 ADSM模型对实验室EGSB反应器动态模拟研究
        5.4.1 实验反应器运行数据
        5.4.2 敏感动力系参数自调节
        5.4.3 动态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研究
    6.1 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6.2 厌氧消化系统稳因果关系分析
        6.2.1 环境条件的变化
        6.2.2 物料进料量的变化
        6.2.3 物料特性的变化
        6.2.4 系统内部因素的变化
    6.3 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6.4 厌氧消化系统稳定性动态模拟
        6.4.1 反应器运行数据与敏感性参数调节
        6.4.2 负荷冲击恶化后的补偿措施的动态模拟
    6.5 稳定性评价指标的探讨
        6.5.1 厌氧消化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筛选
        6.5.2 单一评价指标
        6.5.3 组合评价指标
        6.5.4 综合评价指标初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ADSM对工程反应器动态模拟与稳定性评价
    7.1 工程规模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的概况
    7.2 反应器运行的启动与调试
        7.2.1 厌氧反应器基本情况说明
        7.2.2 启动阶段
        7.2.3 负荷提升阶段
        7.2.4 高负荷运行阶段
        7.2.5 超高负荷运行阶段
    7.3 ADSM对工程反应器运行状态的动态模拟
        7.3.1 敏感动力学参数自调节
        7.3.2 ADSM模型对反应器出水CODCr和VFA的动态模拟
        7.3.3 ADSM模型对反应器出水ALK和pH的动态模拟
        7.3.4 ADSM模型对反应器沼气产量的动态模拟
        7.3.5 小结
    7.4 工程反应器的稳定性评价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ADSM模型Stella程序源码
附录2 厌氧消化模型AQUASIM程序源码
附录3 丢失实验数据补充程序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蛋白质酶促水解过程模型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污水管网污染物迁移转化模拟研究[D]. 赵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建模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分子与细胞》为例[D]. 沈慧文.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3]磺化木质素对纤维素底物酶水解和酶回收的影响机理[D]. 郑文秋.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超声在酶促降解几丁质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 侯福荣. 浙江大学, 2021(01)
  • [5]罗非鱼皮胶原降解反应行为及肽钙螯合物制备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基于呋喃二甲酸的生物降解聚酯的合成、高性能化与降解研究[D]. 胡晗.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020(02)
  • [7]复合真菌协同处理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转化特性研究[D]. 罗如虹. 重庆大学, 2020
  • [8]儿茶素对糖苷酶和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吴夏青. 南昌大学, 2019(01)
  • [9]卤醇脱卤酶的分子改造及在不对称合成手性环氧氯丙烷中的应用[D]. 邓涵中.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2)
  • [10]厌氧消化系统模型动态模拟和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 胡超.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8(08)

标签:;  ;  ;  ;  ;  

蛋白质酶解建模过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