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底前必须取消农民工七项收费

今年2月底前必须取消农民工七项收费

一、农民工七项收费今年二月底前必须取消(论文文献综述)

向小丹[1](2017)在《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婚姻迁移一直是中国女性迁移的重要形式。改革开放前,女性的婚姻迁移距离较短,基本在同县乡方圆20公里范围内。改革开放后,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人口迁移和流动规模越来越大,女性婚姻迁移规模和迁移距离也随之大幅增加,全国范围的婚姻市场开始形成,出现了“跨省婚姻迁移”现象。相对于传统的同地婚,跨省婚姻迁移是一种新的婚姻和家庭模式。这是中国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新现象和新趋势。随着跨省女性婚姻移民群体的大规模出现,她们面临的生活困境也逐渐显现。以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群体为例,她们不仅有婚姻基础薄弱、婚姻家庭阶层偏低等国内外婚姻迁移中较普遍的问题,而且存在较严重的福利身份缺失、就业率低、家庭矛盾突出等问题。这些都是在社会转型这个大背景下形成的,因此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生活困境产生的制度机制是什么?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权利资格视角出发,探讨转型中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的变化以及生活困境形成的社会制度原因,同时丰富和升华权利资格理论,进一步完善“权利资格理论”这条研究脉络。国内关于女性婚姻移民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研究,揭示了女性婚姻移民迁移的趋势,对全国或某一地区发生婚姻迁移的人口数量、人口特征、地理分布及变化进行深入描述和分析,但对具体场景中的个人生存境遇与生活状况的形成解释力不够。微观研究,重视描述女性婚姻移民迁移后的生命经历和生活状况,却又忽视了这一群体所处的制度文化环境。为弥补既有研究的缺陷,本研究尝试从中观层面出发,着重探讨与剖析女性婚姻移民群体所处的社会制度对她们个人生存境遇与生活状况的影响。国内关于城市移民的研究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国内主流的城市移民文献,以及政策的讨论仍然认为移民主要是男性,仍趋向于采用建立在男性经验之上的移民模式,城市移民女性作为迁移者、劳动者和依赖者,她们的特殊需要与脆弱性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二城市移民的研究对象以单一的劳动力移民为主,对于其他类型的移民如婚姻移民等,研究不多;三虽然也关注了城市移民的权利身份问题,但主要停留在“市民权”、“社会权”单一层面上,还不能全面立体多层次的揭示城市移民生活困境错综复杂的成因。生活困境可看做基本能力的一种严重丧失,而基本能力的普遍丧失与一系列不同权利的不充分有关。把生活困境置于权利体系中来阐释,有利于将生活困境同政治、法律和制度等社会因素联系起来,突破单一视角的局限。因此,本研究将深入权利结构,运用权利资格理论视角对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困境进行分析。着名的马尔萨斯理论用粮食供应下降来解释饥荒产生的原因,认为饥荒是由于人口增长和食物供应失败导致的。森用经验证据挑战了这一理论构建的因果关系。森的权利资格理论突出了权利分配对饥荒的影响,成功解释了虽然粮食供应没有显着下降,饥荒仍然会发生的原因。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资格理论着重强调的是合法权利,即法律、法规等明确赋予的正式权利。那么,正式制度赋予了权利资格,权利贫困就不会发生吗?将阿玛蒂亚·森的权利资格理论代入经验事实中,我们发现仍有许多解释不了的现象。例如,《继承法》明确规定男女拥有平等的继承权,为什么继承财产的大多数是儿子。又如,“夫妻投靠”等政策,给予了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户口,为什么她们的生活仍然面临困境?追根溯源,森的权利资格理论根源于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主导的权利假设只在位于国家公民关系内的正式权利领域起作用,因此错过了非正式权利和非国家的影响。结果就是这个简洁的分析框架,重视了正式制度因素,排除了非正式制度因素;重视了国家因素,排除了市场和家庭因素。因此,森的权利资格理论只能照亮一个复杂现象的一小部分。面对既有研究的局限,根据田野调查发现,受既有理论的启发,本研究提出“权利资格体系”这个新的分析框架,从国家、家庭和市场三方面的赋权来探讨城市移民的生活困境问题。如果把由国家正式制度赋予的权利资格看作是正式权利,那么由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及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赋予的权利资格就可以定义为非正式权利。研究发现:首先,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生活困境根源于转型中国家、家庭、市场赋权不足所导致的社会保障权贫困、劳动权贫困和财产权贫困;其次,人们不仅从正式制度中获取权利束,还从非正式制度中获取权利束。当非正式权利与正式权利发生冲突时,由习俗、风俗、道德观念等具有约束力的非正式制度赋予的非正式权利降低了正式权利的有效性。

杨武林[2](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职业教育视角》文中提出农村劳动力是指生活在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新四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人力资源日趋紧张的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综合归纳法,以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沿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结合政策提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从职业教育的角度解析这一社会现象,探索职业教育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联性,从而更好的发挥职业教育作用,也为新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参考建议。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经历了“限制流动、允许流动、控制盲目流动、促进流动、引领就业”五个阶段,职业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也经历了“割裂、顺应和引领”三个阶段,新时期伴随“新四化”战略的提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为了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引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本文认为,基于“新四化”赋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新四化”相适应的培训运营机制和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管理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做好以下七项工作。一是在新修订《职业技术教育法》中丰富职业培训等内容;二是在新修订《劳动法》中丰富培训监督等内容;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培训方式的变革;四是完善以“新四化”要求为重点的农民工培训内容;五是落实以社区为主的培训主体责任;六是构建全方位农民工信息管理平台;七是推进农民工培训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胡勇军[3](2015)在《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建立了对全国的政治统治。为了构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权,南京国民政府意图按照民族国家的模式来建构地方政权,从而极力向基层社会进行渗透与扩张。那么国家通过何种途径渗入基层社会,在渗透的过程中又遭遇什么样的困境,基层社会对此又作出何种反应,国家权力的扩张对乡村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对苏州乡村的个案研究,以此来回答这些问题。在具体操作上,笔者主要遵循以下研究思路。本文首先论述了南京国民政府通过政治力量来构建和完善县级以下的地方行政政体系,经过多次的调整和规划,最终确定了乡镇机构在基层社会的重要领导地位,而在乡镇之下则先后通过邻里组织和保甲制度进行强化控制。除此之外,还大力发展党部、农会、警察系统和保卫团,以此来构建整个基层社会的防控体系。其次笔者分别从租佃制度改革、围剿湖匪、改造社会风俗以及乡村建设四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经过考察,笔者发现由于国家在勘荒和催租事务上面的介入,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抗租风潮,加剧了农民与国家之间的对抗。在围剿湖匪方面,通过军警之间的有力配合,剿匪效果显着,对维护乡村治安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乡村中烟赌和迷信活动的盛行,国家意图通过强制力量对乡村社会风俗进行改造,但却因自身原因而收效甚微。为了挽救日益衰败的乡村经济,国家不得不承担起重责,并联合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开展乡村建设。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的不断渗透,国家在乡村事务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民众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和改造状态。总的来说,南京国民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渗透和控制,对乡村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国家对乡村事务的过多干涉,从而将自己置于农民的对立面,加剧了两者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国家可以发挥其主导作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从而推动乡村的治理和建设,但又由于自身原因而存在种种弊端,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近代转型中的艰难性。

巴杰[4](2012)在《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店员是近代中国颇具影响的一类职业群体,人数众多的店员对城市发展、商业繁荣及民国时期的政治走向都有着重要影响,轰轰烈烈的店员运动一度成为20年代大规模社会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职业群体,店员大多具备一定的教育程度,学历也与店员的职位高低相称。职位的高低、种类及店铺的经营状况则关系到店员的薪资收入,进而影响其生活状况。制度化管理模式规范了店员的工作、生活,店员逐渐成为有纪律、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在此基础上构建自身的职业与身份认同,但制度管理中的“人情”余绪,消弱了店员之于店铺的认同、归属感,薪金待遇往往成为这种不满情绪的发泄口。同侪间的复杂关系,导致店员的从众心理,不得不参与集体行动,否则就会孤立于集体氛围的职场文化之外。社会形象的塑造来自夸大的宣传、偏见及性别歧视,而不是店员自身陋习及不同观察视角的建构。以店员为主要关注对象的媒介出现,彰显了店员的群体影响力,也实现了报纸文人关注底层、训导店员进入“革命”道路的理想。当然,报纸媒介披露的多是编辑希望的应该如此的店员生活,专栏对店员生活的“再现”,其实是编辑、读者、被描述者(后二者可能重合)之间彼此妥协发言权的结果,反映的是三者对店员生活的建构与再建构。不过,报纸文人改造店员的方向与店员的自身主动性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报纸文人关注店员生活,侧重于规范生活内容,店员强调业余生活,着眼点在于趣味性及可取得性。店员工会是店员表达诉求的合法平台,店员的底层声音因而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活跃于店员工会的多不是普通店员,甚至于根本就不是店员,店员工会的立场也不完全是普通店员经济、政治利益的诉求体现。并且,店员工会并不成熟,工会的话语定位及阶级认同,更多的是精英份子生活观念及意识形态影响的结果。国民党对店员的身份归属、店员工会的会员资格及入会管理颇多争议,店员是否应组织工会,在总工会、总商会、商民协会以及国民党各级党部的工人部、商民部之间,纷争不断,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相关政策也是摇摆不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店员工会的职能范围及自律效果。共产党之于店员的认识,有国统区、根据地两个思路。国统区内,着重关注店员的日常生活,引导店员把生活中的日常苦难转换为阶级苦难;根据地内,店员的阶级斗争、政治动员被过度夸大,店员成了工人阶级内部不甚清晰一个符号。店员的政治参与既有被动的合作,又有主动的参与,并呈现出对国家政权的依附状态。店员的经济斗争集中于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限制店主辞退店员等经济诉求,且大多以罢工的激进方式进行。国民政府在处理店员、店主间的劳资争议时,着眼点在于维护社会稳定及其统治,有时会压制店员迎合店主,有时会压制店主偏向店员,并没有既定的政策考量。但模棱两可的劳资政策,很难圆满解决劳资间的纷争,有时甚至会激化彼此间的矛盾。店员救济主要是失业救济,包括职业介绍、协助川资、因公救济等;店员教育包括子弟教育和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店员保障以储蓄应对风险为主,一定程度上尝试社会保险及团体互助。店员参与的社会救济活动包括直接捐款、通过文娱活动募集资金进行慈善救济等,并存在着一定的强迫性。

张艳[5](2012)在《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日趋加速的态势,养老成为关系整个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老龄化现象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加快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和建设,以确保农村地区未来社会发展的安定与和谐。从事实上来看,自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了对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尝试和实践。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起了由五保供养、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年津贴以及养老保险等构成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框架,这一框架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工作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回顾其发展过程,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出现过多次的曲折和反复,遇到了众多的困难和障碍。正是通过不断地失败与调整,才最终形成了我国现有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由此来看,对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性的回溯就显得很有意义和价值。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成功经验以及失败教训的总结,将对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进步起到重要的借鉴和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六个部分对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给予了清晰的梳理,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示,并提出了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建设的短期设计和长远规划。第一部分,深入考察了我国传统养老的历史发展、丰富内涵以及其存在延续的社会背景,对我国传统社会组织——宗族在传统养老中的重要作用给予了详细阐述。并指出了我国家庭养老方式与农村传统小农经济之间的相互适应性。第二部分,新中国的建立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工作出现了新局面,五保供养、农村合作医疗等相继建立,构建起建国后我国农村老年社区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以集体社队为主体的农村老年保障制度超越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造成了这一时期农村老年保障的低水平,并呈现出以维持基本生命安全为目的的鲜明特征。第三部分,改革开放的实施使得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进入到了一个快速转变和复杂曲折的转型时期。受此影响,艰难起步的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探索出现了短期的反复和停滞。但是土地、家庭保障仍然满足了这一时期农村养老的较低需求。这一阶段农村老年保障呈现出需求和供给基本持平的温饱型特征。第四部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定位和确立,我国农村老年人不断提高的养老需求与农村养老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单一的家庭保障、自我保障、社区保障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开始进入积极的试点阶段。第五部分,通过对建国后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发展过程的分析,总结出各个阶段的特征以及整体趋势,并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对其内在原因进行了必要的探讨和阐释。在此基础上,顺应其发展规律,依据社会调查结果,理性现实地对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进行了短期规划,并对其长期目标进行了展望,希望在老龄化高峰到来之前妥善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保障问题,以保持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和进步。第六部分,作为解决我国农村老年保障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有效运行离不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配合。与此同时,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也将带给我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关江娜[6](2011)在《素描·突变·视角—网络媒体兴盛时期新浪网农民工媒介形象分析》文中提出1984年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农民工”也随之走进了我们的视野。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变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民工”逐渐凸显其存在的合理性与重要性,彰显出特殊的社会价值。同时作为一个移民群体,它已成为新时期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进入学术视野,并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媒介作为“社会之公器”,作为建构“公共空间”的主要承担者,透过媒介对农民工的形象建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身份、文化、行为方式等为更广泛的大众所了解、认知、认同抑或批判。新闻网站作为大众传播的新兴媒体,以不可匹敌的传播优势和舆论力量已居于众媒介之首。因此,研究探析网络媒体形态下的农民工媒介形象凸显出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新闻网络媒体作为拟态环境的媒介,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抽样调查法,全面梳理90年代以来门户网站新浪网各个频道对于“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和刻画,勾勒出农民工媒介形象素描图,凸显出网络新媒体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突变与新走势,揭示出网络媒介对于农民工媒介形象塑造的误区,为客观公正地构建农民工媒介形象提出新视角和可行之道。本论文分为六部曲。第一章是绪论:对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介绍;第二章是新浪农民工媒介形象内容分析,对新浪网农民工新闻报道进行抽样分析和案例分析,对构建类目进行内容指认;第三章是结合内容分析法研究成果,对新浪网农民工媒介形象进行勾勒,呈现出一幅农民工媒介形象素描图;第四章是洞悉网络媒体兴盛下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突变和走势;第五章是揭示网络媒体对于农民工媒介形象塑造的误区和缺失;第六章是结合网络媒体特点,为网络媒体塑造公正健康的农民工媒介形象提供新视角。

中共钦州市委督查室 钦州市人民政府督查室[7](2009)在《关于各县区、市直及驻钦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四个非常”精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情况的督查通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贯彻落实自治区主席马飚在2009年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采取非常的办法、非常的措施、非常的力度、非常的政策(简称“四个非常”)做好2009年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困难,顺利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年1月19日,中

贺莉蓉[8](2008)在《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也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他们享受的社会保障情况虽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实际利益受侵害等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当从价值取向、保障层次、保障项目、选择维度等方面入手合理的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框架体系。在价值观上应坚持宏观上重公平与微观上重效率的价值取向,从生存型需求、发展型需求和享受型需求三个需求层次出发,以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象、类型、途径、资金四个因素对农民工社会救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就业培训、法律援助、子女就学、住房保障、专业技能培训等具体项目进行分析,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框架模型。以期在不同层次不同标准下,整合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发挥其最大效用。从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变迁中我们可以发现,党和政府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在不同时期的经济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也表现为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又拥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其中也存在着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缺乏前瞻性和统筹性、政策的执行现实阻力大、政策的评估机制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可归于受普遍观念意识、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法律制度的影响。依据政策模型和政策现状的分析结果,对具体的政策提出完善意见。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应坚持基本权利平等、以稳定就业的定居者为受益者、不鼓励“福利驱动的流动”、坚持长期规划和渐进法则相结合等原则,遵照以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为出发点、以加快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为重点、关注省级统筹的难点问题、以转变思想观念作为突破点的改革思路,调整户籍制度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功能、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五险一金”制度、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和子女教育的投入。

雷速[9](2005)在《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我国有近13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任务繁重、艰巨。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问题也变得更加紧迫和重要。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着重阐述就业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要素、充分就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失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第二部分着重对就业要素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构成就业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劳动力的供给、需求以及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体系,这三大要素都具有浓厚的区域性特征,从而使得就业问题也具有了浓厚的区域性特点。第三部分则对我国部分区域性就业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如区域劳动力参与率过高问题、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加剧就业矛盾问题、城市化水平过低加剧就业矛盾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地方政府就业政策的创新问题等。

新华社[10](2002)在《七项收费必须取消》文中指出 国家计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说,面向农民工的7项收费在今年2月底前必须取消。 这7项费用是指:暂住费、暂住人口管理费、计划生育管理费、城市增容费、劳动力调节费、外地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服务费、外地建筑企业管理费。 今年2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要对面

二、农民工七项收费今年二月底前必须取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工七项收费今年二月底前必须取消(论文提纲范文)

(1)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国女性婚姻移民迁移态势
        1.1.2 上海市女性婚姻移民迁移态势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研究方法
        1.4.2 资料收集方法
        1.4.3 资料分析方法
    1.5 主要概念界定
        1.5.1 城市移民
        1.5.2 跨省婚姻迁移
        1.5.3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
        1.5.4 生活困境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移民研究
        2.1.1 女性婚姻移民研究述评
        2.1.2 城市移民研究述评
    2.2 权利资格理论的起源
        2.2.1 权利资格理论萌芽
        2.2.2 近代权利资格理论
        2.2.3 现代权利资格理论
    2.3 森的权利资格理论
        2.3.1 既有饥荒理论阐述
        2.3.2 森的权利资格理论阐述
        2.3.3 森的权利资格理论评价
    2.4 新的分析框架:权利资格体系(entitlement system)
        2.4.1 国家、家庭、市场与权利资格
        2.4.2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2.4.3 非正式权利
        2.4.4 权利资格体系的构成
第三章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形成与现状
    3.1 夫妻投靠政策的演变
        3.1.1 全国夫妻投靠政策的演变
        3.1.2 上海夫妻投靠政策的演变
    3.2 上海市女性婚姻移民人口构成特点
        3.2.1 女性占绝大多数
        3.2.2 来自距离上海较近的东部地区
        3.2.3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3.2.4 职业层次较低
        3.2.5 居住集中在城郊结合部及近郊
        3.2.6 户籍来源以农业户口为主
    3.3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困境
        3.3.1 婚姻基础薄弱
        3.3.2 福利身份缺失
        3.3.3 家庭矛盾突出
        3.3.4 婚姻家庭阶层偏低
        3.3.5 就业率低
第四章 社会权利资格
    4.1 社会权资格缺失
        4.1.1 养老和医疗保障缺失
        4.1.2 无法享受城市低保
        4.1.3 社会保险参与率很低
        4.1.4 动迁安置没有补偿资格
        4.1.5 社会保险待遇差别大
    4.2 转型中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4.2.1 城市福利资格的获取——“夫妻投靠”政策
        4.2.2 转型中的农村社会福利
    4.3 转型前的社会福利制度安排
        4.3.1 转型前城市社会福利由国家/单位提供
        4.3.2 转型前农村社会福利由集体提供
    4.4 本章小结
        4.4.1 家户制度的回归与个体权利资格的失落
        4.4.2 福利待遇属地化与移民权利资格的失落
第五章 财产权利资格
    5.1 建立家庭生活的困境
        5.1.1 家庭矛盾突出
        5.1.2 家庭地位低
        5.1.3 婚入家庭阶层偏低
    5.2 家庭财产继承制:继承资格缺失
    5.3 夫妻财产制:从家庭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向
        5.3.1 家庭财产制
        5.3.2 夫妻共同财产制
        5.3.3 婚后财产转化制
        5.3.4 废除个人财产转化制
        5.3.5 保护婚后个人财产
    5.4 居住权:家庭矛盾的导火索
        5.4.1 从夫居——失去原生家庭居住权
        5.4.2 具有依附性的居住权
        5.4.3 引发矛盾的居住权
    5.5 本章小结:无处赋予的财产权
        5.5.1 一般共同所有制和个人财产转化制
        5.5.2 财产继承资格缺失
        5.5.3 脆弱的居住权
        5.5.4 转型中财产权的失落
第六章 劳动权利资格
    6.1 来沪女性婚姻移民的就业困境
        6.1.1 就业率低
        6.1.2 工作不稳定
        6.1.3 职业层次低
    6.2 就业制度转型:从“统包统配”到“劳动合同制”
    6.3 家庭照顾:从“去家庭化”到“再家庭化”
        6.3.1 转型前的公共托幼系统
        6.3.2 转型中公共幼托服务的全面瓦解
        6.3.3 薄弱的亲属网络
    6.4 本章小结:从“完全劳动权”到“限定劳动权”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发现
        7.1.1 国家、家庭、市场与权利贫困
        7.1.2 非正式权利与正式权利
    7.2 相关讨论
        7.2.1 制度转型中的断裂——集体性福利机制的失落
        7.2.2 家户制度与个人权利的冲突
        7.2.3 权利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7.2.4 政策设计的性别视角
    7.3 政策启示
        7.3.1 以个人为单位保障女性婚姻移民的生存与发展
        7.3.2 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
        7.3.3 加强儿童保育和老人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
    7.4 有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名单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职业教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清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明确转移规律
        1.2.2 探索职业教育与转移的关联度,更好发挥职业教育作用
        1.2.3 为新四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提出建议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农村劳动力
        1.3.2 农村富余劳动力
        1.3.3 农村劳动力转移
        1.3.4 职业培训
    1.4 理论基础
        1.4.1 职业教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4.2 经济社会发展制约职业教育发展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内研究现状
        1.5.2 国外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法
        1.6.2 综合归纳法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
    2.1 限制流动阶段(1978~1983)
    2.2 允许流动阶段(1984~1988)
    2.3 控制盲目流动阶段(1989~1991)
    2.4 促进流动阶段(1992~2001)
    2.5 引领就业阶段(2002~2012)
第三章 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
    3.1 第一阶段:割裂阶段(1978~1991)
    3.2 第二阶段:顺应阶段(1992~2002)
    3.3 第三阶段:引领阶段(2003~2012)
新四章 新四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势与任务
    4.1 新型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1.1 改变劳动力需求结构
        4.1.2 提高了劳动力素质要求
    4.2 信息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2.1 丰富就业路径的选择
        4.2.2 优化培训
    4.3 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3.1 改变候鸟式的生活方式
        4.3.2 需要完成从制度入城到心理入城的转变
    4.4 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4.4.1 进一步推动劳动力的转移
        4.4.2 为农民工分流回乡创业提供机会
第五章 新形势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5.1.1 在新修订《职业技术教育法》中丰富职业培训等内容
        5.1.2 在新修订《劳动法》中丰富培训监督等内容
    5.2 建立与“新四化”相适应的培训运营机制
        5.2.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培训方式的变革
        5.2.2 完善以“新四化”要求为重点的农民工培训内容
        5.2.3 落实以社区为主的培训主体责任
    5.3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质量管理机制
        5.3.1 构建全方位农民工信息管理平台
        5.3.2 推进农民工培训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缘起
    第二节 学术脉络的梳理与讨论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近代江南乡村史研究评述
        二、问题与展望
    第三节 研究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第一章 国家权力与乡村基层政权建设
    第一节 县级以下政权的构建
        一、行政区划变迁
        二、区公所
        三、乡、镇公所
    第二节 县党部
        一、吴县党部的发展概况
        二、党部的工作及实效
    第三节 农民协会
        一、吴县农会的发展概况
        二、农会的性质和组织功能
        三、农会的工作实效及原因分析
    第四节 乡村控制体系的建立
        一、警察
        二、保卫团
        三、保甲制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旱灾、农民抗租与租佃制度改革
    第一节1934年江南大旱与农民暴动
        一、1934年苏州大旱
        二、农民抗租暴动
        三、镇压与善后
    第二节 1935—1936年农民抗租与租佃制度改革
        一、1935—1936年苏州农民抗租风潮
        二、渭泾塘惨案
        三、租佃制度改革
    第三节 国家权力渗透与农民抗租
        一、扑朔迷离的真相
        二、勘荒: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争执
        三、催租:国家权力在乡村社会中的渗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湖匪、地方防护与乡村治安
    第一节 民国时期太湖湖匪活动概况
        一、湖匪的定义
        二、太湖湖匪帮派
        三、湖匪作案的特点
    第二节 匪患的时空分布
        一、匪患的时间分布
        二、匪患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地方防护建设
        一、基层保卫力量
        二、警察
        三、军队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烟赌、乡村迷信与社会风俗改良
    第一节 鸦片盛行与地方政府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在苏州社会中的盛行
        二、地方政府的禁烟运动
        三、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乡村中的赌博之风与政府治理——以苏州为中心
        一、危险的娱乐:江南地区的赌博之风
        二、民国时期地方政府的禁赌
        三、屡禁不止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地方政府对迷信活动的改造——以民间祈雨为例
        一、迷信活动在苏州乡村的盛行
        二、地方政府对迷信风俗的改造
        三、从宗教信仰到迎神赛会:1934年苏州民间祈雨
        四、地方政府与民间信仰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社会团体与乡村建设
    第一节 国民政府与吴县农村合作运动
        一、吴县农村合作运动发展概况
        二、农村合作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与民众参与
        三、农村合作社经营状况
        四、吴县合作运动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合作学社与光福实验区
        一、光福蚕桑实验区的成立
        二、改造措施
    第三节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善人桥实验区
        一、善人桥实验区的成立
        二、改造措施
    第四节 苏州基督教青年会与唯亭山乡村建设
        一、基督教青年会与唯亭山农村服务处的成立
        二、改造措施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后记

(4)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第一章 民国时期店员的群体概况
    第一节 清末民初商业的发展及店员群体的壮大
    第二节 店员的数量
    第三节 店员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
    第四节 店员的籍贯分布
    第五节 店员的性别比例
第二章 店员的生存实态
    第一节 店员的工作情况
        一、工作时间及例假制度
        二、工作内容
    第二节 店员的收入情况
        一、薪金待遇
        二、企业福利
    第三节 店员的生存抗争
        一、缩短工作时间的斗争
        二、改善待遇的斗争
第三章 店员的职场文化与业余生活
    第一节 店员的职场文化
        一、制度与人情:店员的日常管理
        二、冲突与合作:店员的人际关系
        三、性别与偏见:店员的社会形象
    第二节 店员的业余生活
        一、娱乐活动
        二、进修学习
第四章 店员的言论诉求
    第一节 店员的言论诉求——《申报·店员通讯》、《伙友》、《永安月刊》
        一、刊物简介
        二、主要栏目
        三、发行量、传播渠道及影响力
    第二节 阶级动员与纪律塑造
        一、《申报·店员通讯》、《伙友》、《永安月刊》的政治倾向
        二、《申报·店员通讯》、《上海伙友》、《永安月刊》的宗旨、定位
    第三节 力图改造与店员的自我认同
第五章 店员组织及其治理结构
    第一节 店员团体的组织沿革
        一、公所、手工帮
        二、伙友联合会、工商友谊会
        三、从组织工会到加入同业公会
    第二节 店员工会的组织网络及其治理机制
        一、会员资格及强制入会问题
        二、店员工会内部的权力运作
        三、店员工会的内部结构及其活动
    第三节 店员工会的运行实效
        一、经费问题
        二、领导层的分析
        三、行业主体
第六章 店员与政党的群众动员
    第一节 店员与国民党的社会动员
        一、店员的工商界限之争
        二、店员工会的存废之争
    第二节 店员与共产党的阶级动员
        一、阶级动员与政治动员
        二、赤色店员工会(中国店员手艺工人工会)
第七章 国民革命时期激烈的店员运动
    第一节 店员的政治参与
        一、店员与民族主义运动
        二、店员与地方及国内政局
        三、店员与国民政府的“合法性”塑造
        四、维护店员自身政治权益的活动
    第二节 店员与劳资争议
        一、店员的经济斗争
        二、国民党调和劳资的努力
    第三节 长沙市苏广业店员捣毁市商民协会会所案
        一、劳资纠纷案例经纬
        二、劳方、资方、党方
        三、国民党调和劳资的超然定位
第八章 店员的救济活动
    第一节 店员的自我救济
        一、扶贫助弱与职业介绍
        二、职业教育与子弟教育
        三、“储蓄保险”与团体互助
    第二节 店员参与的社会救济
结语
    一、店员与近代中国的城市生活
    二、公民、国家与地方社会
附录
参考文献
博士阶段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5)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现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传统家庭老年保障制度概述
    2.1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老年保障形式
        2.1.1 传统家庭养老的历史发展
        2.1.2 传统家庭养老的丰富内涵
        2.1.3 传统家庭养老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
    2.2 宗族内部救助是传统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
        2.2.1 宗族组织的老年物质资助
        2.2.2 宗族组织的尊老养老观念
        2.2.3 宗族发挥养老功能的内部特点
    2.3 传统家庭养老的历史评价
        2.3.1 历史上家庭养老的例外状况
        2.3.2 传统家庭养老的局限性
        2.3.3 传统家庭养老的深远影响
第三章 新中国集体社队为主体的农村社区老年保障制度
    3.1 建国初传统家庭老年保障制度的延续
        3.1.1 建国初农村土地改革的进行
        3.1.2 传统家庭养老的延续与其他老年保障制度的涉入
        3.1.3 家庭经济能力的好转与老年保障实力的增强
    3.2 集体社队时期农村老年保障的供给
        3.2.1 集体社队成为老年保障的主要承担者
        3.2.2 国家对集体社队老年保障的倡导与支持
        3.2.3 集体社队条件下家庭养老功能的缩减
    3.3 集体社队时期农村社区老年保障的项目及主要内容
        3.3.1 农村老年医疗保障
        3.3.2 五保老人供养
        3.3.3 农村老年社会救济与退休制度
    3.4 集体社队为主体的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的审视
        3.4.1 保障范围的社区性
        3.4.2 保障能力的低水平性
        3.4.3 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性
第四章 改革初期土地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村家庭老年保障制度
    4.1 改革初期农村老年保障面临的变革与机遇
        4.1.1 改革初期家庭经济增长与家庭老年保障回归
        4.1.2 农村家庭收入特点与土地保障功能的发挥
        4.1.3 人民公社解体与集体社队老年保障的无力与撤离
    4.2 改革初期家庭老年保障的内容及其他老年保障状况分析
        4.2.1 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支持
        4.2.2 五保供养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萎缩与解体
        4.2.3 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
    4.3 改革初期农村老年保障的特点、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4.3.1 改革初期农村老年保障供给与需求的低水平均衡
        4.3.2 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的农村老年保障危机
第五章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主体农村老年保障制度
    5.1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5.1.1 工业化趋势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5.1.2 计划生育政策调控下农村家庭结构及规模的改变
        5.1.3 资源禀赋差异下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5.1.4 社会舆论的导向与国家执政理念的转变
        5.1.5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与以工补农时代的到来
    5.2 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化农村老年保障形式
        5.2.1 家庭保障
        5.2.2 自我保障与社区保障
        5.2.3 商业养老保险
    5.3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构建
        5.3.1 五保供养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5.3.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
        5.3.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与推进
        5.3.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
        5.3.5 农村高龄老年津贴的初步设想和实践
    5.4 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老年保障制度评价
        5.4.1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初步构建
        5.4.2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水平仍待提高
第六章 新时期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创新
    6.1 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总体分析
        6.1.1 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各时期典型特征
        6.1.2 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变迁规律及趋势
        6.1.3 农村老年保障工作未来发展面临的困境
    6.2 农村老年保障制度短期规划
        6.2.1 我国农村社区的特点与优势
        6.2.2 农村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构的意愿分析
        6.2.3 农村社区老年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
    6.3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长期展望
        6.3.1 实施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6.3.2 加强农村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建设
        6.3.3 构建农村老年护理保险制度
第七章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完善的相关制度建设及其影响
    7.1 农村老年保障社会化的因素分析
        7.1.1 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7.1.2 政府执政水平的提高
        7.1.3 国外经验的借鉴和范例
        7.1.4 社会保障理论的完善
    7.2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建设的相关制度完善
    7.3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社会经济意义
        7.3.1 有效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3.2 有效促进国内需求增长
        7.3.3 有助于农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6)素描·突变·视角—网络媒体兴盛时期新浪网农民工媒介形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对象
        1.2.1 新浪网新闻
        1.2.2 农民工
        1.2.3 农民工媒介形象
    1.3 研究方法
        1.3.1 抽样方法
        1.3.2 研究类目
    1.4 研究内容
2 聆听:新浪网农民工媒介报道内容分析
    2.1 报道数量——触摸新浪农民工报道的强势崛起
    2.2 报道栏目——凸显新浪农民工报道的传播特色
    2.3 称谓变迁——透析名称改变背后的深意
    2.4 采访对象——冷观农民工报道的话语地位
    2.5 再现主题——聚焦新浪农民工报道的关注视点
    2.6 农民工行为类型——管窥新浪农民工的精神风貌
    2.7 再现立场——探析新浪网农民工报道的情感倾向
3 素描:新浪网农民工媒介形象流变绘图
    3.1 政治视野:政策的"沐恩者"→自我的"代言者"
    3.2 社会生存:社会的"不幸者"→情感的"关爱者"
    3.3 心理诉求:渴求生存的"临工"→寻求发展的"新生"
    3.4 文化追求:孤岛"隐形人"→殿堂"主角"
    3.5 城市融入:城乡间的"候鸟"——蜕变中的"新市民"
4 突变:网络新时期农民工媒介形象走势
    4.1 网络媒体农民工形象的多元化走势
    4.2 网络媒体农民工形象的人文化关照
    4.3 网络媒体农民工形象的内在化丰富
5 摒弃:网络媒体农民工媒介形象塑造误区
    5.1 网络意见表述的去理性化
    5.2 公共话语空间中农民工话语的缺失
6 修真:网络媒体农民工媒介形象塑造新视角
    6.1 平等视角,关爱尊重
    6.2 信息整合,全面平衡
    6.3 媒介融合,形象生动
    6.4 双向互动,民主参与
    6.5 议程设置,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8)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 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理论探讨
    2.1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价值取向
        2.1.1 公平与效率之争
        2.1.2 宏观上的公平与微观上的效率
    2.2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选择维度
        2.2.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象选择
        2.2.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类型选择
        2.2.3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途径选择
        2.2.4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资金选择
    2.3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框架分析
        2.3.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保障层次应用
        2.3.2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保障项目应用
        2.3.3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选择维度应用
第3 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现状分析
    3.1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变迁
        3.1.1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形成初期(1984-1997)
        3.1.2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探索阶段(1999-2006)
        3.1.3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基本特征
    3.2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3.2.1 政策的制定缺乏前瞻性和统筹性
        3.2.2 政策的执行现实阻力大
        3.2.3 政策的评估机制缺失
    3.3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3.3.1 政策制定受普遍观念意识的影响
        3.3.2 政策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3.3.3 政策受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4 章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建议
    4.1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原则
    4.2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思路
    4.3 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调整的具体对策
        4.3.1 调整户籍制度对社会保障政策的功能
        4.3.2 改革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五险一金”制度
        4.3.3 加大对农民工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和子女教育的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和发表的论文

(9)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就业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 劳动力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要素
        1、劳动力要素的含义和特征
        2、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力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要素
        3、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劳动力要素是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
    (二) 充分就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充分就业是区域经济调控的两大主要政策目标之一
        3、充分就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4、充分就业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三) 失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失业的含义和类型
        2、失业造成地区经济的巨大损失
        3、失业导致的贫困阻碍地区经济增长
        4、失业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就业要素的区域差异分析
    (一) 劳动力供给的区域差异分析
        1、区域总人口数量
        2、区域人口的年龄结构
        3、就业年龄的区域性上限和下限规定
        4、区域劳动力参与率
        5、区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6、劳动时间的区域性规定
    (二) 劳动力需求的区域差异分析
        1、区域经济增长状况
        2、区域经济结构
        3、区域城市化进程状况
        4、区域的相关制度安排
    (三) 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区域差异分析
        1、区域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水平
        2、区域职业介绍市场的发展水平
        3、区域职业培训市场的发展水平
        4、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监管状况
三、我国部分区域性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区域劳动力参与率过高问题
        1、区域劳动力参与率过高的原因分析
        2、降低区域劳动力参与率的对策建议
    (二) 区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加剧就业矛盾问题
        1、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的经济结构特点
        2、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就业问题的特点
        3、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的对策建议
    (三) 城市化水平过低加剧就业矛盾问题
        1、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对就业的不利影响
        2、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四) 大学生就业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五)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
        1、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清况
        2、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六) 地方政府就业政策的创新问题
        1、地方政府应树立“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
        2、地方政府就业政策创新案例——“江西模式”
主要参考资料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声明
后记

四、农民工七项收费今年二月底前必须取消(论文参考文献)

  • [1]来沪女性婚姻移民权利资格体系研究[D]. 向小丹.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职业教育视角[D]. 杨武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16(05)
  • [3]国家权力渗透与苏州乡村治理(1927-1937)[D]. 胡勇军.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4]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 巴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5]我国农村老年保障制度变迁研究[D]. 张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2)
  • [6]素描·突变·视角—网络媒体兴盛时期新浪网农民工媒介形象分析[D]. 关江娜. 西南大学, 2011(10)
  • [7]关于各县区、市直及驻钦有关单位贯彻落实“四个非常”精神抓好今年各项工作情况的督查通报[N]. 中共钦州市委督查室 钦州市人民政府督查室. 钦州日报, 2009
  • [8]基于统筹城乡发展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研究[D]. 贺莉蓉. 湘潭大学, 2008(05)
  • [9]就业问题的区域差异性分析[D]. 雷速. 四川大学, 2005(03)
  • [10]七项收费必须取消[J]. 新华社. 农家参谋, 2002(02)

标签:;  ;  ;  ;  ;  

今年2月底前必须取消农民工七项收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