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武汉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

老房子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武汉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

一、旧房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汉市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论文文献综述)

沈费伟[1](2018)在《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过渡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村庄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环境服务供给、村庄文化服务供给和村庄制度服务供给,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需要解决的任务是塑造村庄的特色品牌,主要包括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设和传统文化弘扬,应该形成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由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不同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务,因此各个治理主体在应对不同阶段任务中的力量发挥有差异,但是不管哪个治理主体处于主导地位,这只是体现了治理结构中各个治理主体的力量强弱差异,其本质依旧是稳态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通过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不仅能够取得重振村庄组织活力、复兴产业实力、重塑文化魅力、再造环境美化等村庄外在层面的振兴,而且更能够达到村民主体性的确立、社会资本的培育、多元参与的建立以及乡村精神的重塑等村庄内在层面的培育,真正实现资源型村庄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因此,本研究的目标主要有两方面:其一,是从理论层面来解析“任务型治理”的内在逻辑,明确“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过程和绩效,不仅有利于推动治理理论的深化与拓展,而且也有利于构建和阐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其二,是从实践层面通过考察资源型村庄的典型代表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任务型治理”的具体过程和内容,提炼和总结荻港村成功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成功经验,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寻找和克服村庄衰败的根源,为中国其余类似荻港村的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提供具体的经验支持和参考意见,对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实现以上研究目标,论文以七个章节的篇章结构围绕村庄治理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案例阐述,以求对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模式得以深刻的理解。第一章,导言。这是本文的开篇之章,一是分析了村庄治理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进而明确当前研究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二是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了详细的评述,进而明确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定位。三是根据本文的研究需求,界定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两个核心概念及其内涵。四是交代了调研村庄浙北荻港村的基本概况和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五是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章节安排。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本章主要从政治与行政学科的理论视角出发,阐述了“任务型治理”的理论内涵以及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构建的分析框架。在具体的内容安排上,一是提出“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以此表明当前。“任务型治理”概念的提出并不是偶然因素使然,而是基于深刻的政治经济背景下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而适时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二是从利益相关者理论、合作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以及结构功能理论对“任务型治理”的主体、过程、关系和功能四方面进行理论解读。三是通过治理主体分析、总体任务界定、阶段任务划分、治理结构塑造、任务有效执行的行文思路来论证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机理,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交代了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主要包括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史沿革、制度安排以及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三方面内容。第三章,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的任务是完善村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健全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三方面,而每个方面的任务又可以细化为更基础、具体的任务。在健全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方面,可以划分为通过换届选举而重建村民自治组织、以基层维稳而重建六老组织、推动村庄治理而组建各类民间组织。在增强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兴办青鱼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改制以及成立村经济合作社。在改善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方面,可以划分为整治油脂化工企业、开展清水河道工作和构建村庄长效管理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村民自治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社会发展。之所以突出村民自治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我国的村民自治组织是实施村民自治的主要形式,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村民自治组织在农村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凭借其在乡村社会独特的资源,在提供村庄基础服务与促进乡村善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四章,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本章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过渡阶段的任务是供给村庄公共服务,具体包括了供给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提升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和健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三方面。在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方面,分为村庄五水共治、农民新房建设和各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在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方面,包括修复村庄古建筑文物、开展各类文化项目、获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在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方面,涵盖了实施六百工作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化机制。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形成以政府组织为主,村民自治组织和市场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之所以在该阶段要着重突出政府组织的力量,这是缘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内在职责,政府应该向村庄提供那些因市场失灵、村民自治组织无法有效提供的、但对村民群体有益的、必需的服务,从而提升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绩效。第五章,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本章主要剖析了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提档期的任务是塑造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具体包括了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和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三方面。在开发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方面,主要开展了创办荻港古村旅游公司、获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招商引资挖掘村庄资源等工作。在建设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方面,进行了修复桑基鱼塘、创建丝绸风情小镇和营造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等活动。在弘扬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方面,完成了创办荻港渔庄、举办鱼文化节和渔家乐的传承的任务。在上述所有任务开展过程中,应该构建以市场组织为主,政府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为辅的“一主两辅”的治理结构。之所以要突出发挥市场组织的作用,缘于市场组织在资源型村庄的品牌塑造中有着先天的优势,能够整合优化资源型村庄的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型村庄的社会影响力,进而实现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目标。第六章,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本章从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内在机理、优势解析和治理策略四方面来论证和反思资源型村庄治理方式的话题。在乡村振兴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压力、政府政策的驱动、乡村精英的助推、村民利益的诉求等,有着强大的村庄治理动机,因而需要构建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基于对荻港村治理经验的提炼和总结,认为“任务型治理”是其中一种有效的资源型村庄的治理方式。当前,在构建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问题上,首先,明确资源型村庄治理中各个治理主体的治理边界;其次,合理划分资源型村庄治理中的阶段性任务;再次,塑造“一主两辅”的良好治理结构;最后,提升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质绩效。第七章,总结。本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四大富有意义的研究结论。

李爱勇[2](2014)在《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 ——城市中的意识形态、私房权利和住房空间》文中认为目前,学术界只有极少数历史学者和法律学者研究上海私有住房,且其研究内容主要限于私房改造及其遗留的经租房问题。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在相关主体的作用下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从建国初期至1960年代初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从1956年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出租性私有住房的改造,文化大革命时期私有住房受到的大规模冲击,从1978年拨乱反正至今对私有住房遗留问题的落实等。为了挖掘普通民众的经济潜力,上海市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和程度上支持或规范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但是自建公助和零星自建等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都反映出上海正试图建立公有住房体系,而非发展私有住房。因为自建公助挤占了公有住房的资源,零星自建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上海市政府将自建公助住房分配成了公房,并严格限制零星自建。为了伸张私房所有权或居住权,些职工和居民,与上海市政府产生了一定冲突。它反映了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在理论和现实间的差距,以及居民自主解决住房困难和政府规划建设城市的分歧。对于出租性私有住房,上海市政府无论是保护私有房屋还是限制私房租金,都是为了保障民众租住而非私房产权本身。在1956年开始的公私合营、国家经租和补改造中,上海市政府和普通民众进行或支持私房改造分别是从意识形态和实际权利出发的。私房房主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维护既有的私房权利,但仍逐渐失去了对房屋的处分权、部分收益权。上海市政府也曾试图处理好租赁关系与权能利益,合理利润与投机剥削,以及群众动员与房主自愿等矛盾。但是,普通民众的盲目合营和私房房主的逃避改造使私房政策逐步倾向于快速改造。从历史发展看,私房改造存在一定的失误和不足;从法律角度看,它忽视了私房的权能利益。但从政治角度看,私房改造存在一种必然要解决的合法性问题,因而也具有了相应的合理性。文革时期,少量的出租性私有住房和面积较大的自住性私有住房都受到了冲击。以学生为主的红卫兵、私房房主所在的机关单位和房地局的造反派先后成为三次抢房风的主力。普通民众和私房房主对这种改变私房所有权的强烈冲击进行了一定的抵制,但私有住房还是失去了曾经对上海住房的影响力。三支两军、住房分配和归还财物,在维持住房秩序并重建新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造成了私有住房的复杂问题。公有住房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拥有在上海住房中的绝对优势,是以冲击私有住房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为代价的。文革产、私改房、经租房等历史遗留问题都是其直接或间接的后果。从1978年拨乱反正至今,文革产、私改房、经租房等问题的落实是为了重建社会主义法制、恢复党和政府的信誉,而非通过法律解决私房权属这一核心问题。在1992年文革产、错改房都得到了基本落实后,关乎私房改造重大问题的经租房仍然存在巨大分歧。因为私房落实要与总的政治原则相一致,上海市政府始终坚持维护私房改造成果,认为符合政策并纳入改造的私房“一律属于国家所有”;经租房房主则坚持,私房改造终止于文革取消定租,没有补领定租的经租房,其私有权并没有完成转变。经济发展和落政房源等客观条件影响了私房落政的时间,各方的认识分歧等主观因素则关乎落政私房的重塑及相关法治建设等问题。经租房是政府与民众共同参与的产物,其解决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总而言之,1950~1980年上海私有住房的历史,既是以前历史的延伸,又是以后历史发展的基础。期间,上海私有住房的所有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私有住房的权利是相关各方面临的中心问题,也是各方参与历史活动的根本。作为最主要、最切身的感受体,私有住房让普通民众和私房房主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体验。坚持社会主义和维护私房改造成果等意识形态需要,对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制定有着重要影响。新中国的成立不是上海私有住房新旧历史的分水岭,文革结束也不是原有私房的春天。政府与私房房主仍需就经租房的落实达成一种契约关系,在尊重政策的情况下,按照《物权法》解决商品住房问题的模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私房遗留问题。

施瑛[3](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认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李娜[4](2014)在《中国城市社区报发展研究 ——以上海《社区晨报》为例》文中提出社区报作为中国报业的新兴业态,近几年成为了学界与业界争相探讨的热门话题,处于萌芽阶段的中国城市社区报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择对中国城市社区报展开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前瞻性。在探寻中国城市社区报普适性发展模式的大的研究背景下,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旨在探讨以下问题:首先,如何定义中国城市社区报的内涵;其次,确定出影响城市社区报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办报实际总结城市社区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为了寻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论文通过现有文献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城市社区报发展的总体现状,同时以实地调研的方式对上海城市社区报发展以及上海《社区晨报》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西方社区报发展在产生土壤、形成体系以及办报主体等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中国城市社区报是指以国家自上而下的社区建设为背景,萌生于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的转型时期,以提供区域信息资讯、服务社区居民为宗旨,依托于城市社区发展且具有极大市场空间的地方小报。现有国内城市社区报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区县/街镇自办模式、政府与报业集团合办模式、报业集团与企业合办模式、报业集团自营模式等四种。其中经济、人口、政治及社会文化、媒体自身发展策略等是影响城市社区报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社区报面临发展路径不清晰、广告主黏性不足以及因报网融合接洽度不够所产生的平台浪费等诸多共性问题。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城市社区报同样因社区自身特点不同而形态各异。本研究认为并不存在一以贯之的城市社区报发展模式,但是其发展应遵循从社区版到社区报的普遍发展规律,国内城市社区报应该在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谨慎推进。上海及《社区晨报》的发展经验具有广泛借鉴意义。未来应通过完善“报网”媒介融合体系、完善发行体系以及配合灵活多变的广告经营体系逐步优化国内城市社区报发展。

刘敏[5](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王毅[6](2010)在《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实体,它的形成和发展都存在内在的空间秩序和特定的空间发展模式。城市的物质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而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应。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规模在不断膨胀,城市化正处于加速阶段。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活动的展开,城市空间发生着快速而剧烈的变化,许多历史城市的个性正在丧失,对城市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和意义深远。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是城市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研究的重要议题。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有助于制定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方略,引导城市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南京是我国着名古都,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并与古城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南京作为长江流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同其它城市一样经历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建设,给古城带来巨大的变化,使古城传统风貌受到影响,导致古城文化逐渐淡化和失落。本文以南京为例,从其演进的历史脉络入手,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试图厘清其发展轨迹、空间特征、动力机制等。首先分阶段地对南京城市的空间演变进行社会发展背景分析。其次,对南京城的选址思想、营建模式和演化进程进行研究,分层次地剖析城市深层结构与物质形态的互动关系,探求其内在机制。然后,分单元地重点研究南京空间结构形态的组织模式和要素特征。最后,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研究进行讨论和总结,提出对未来空间营造的思考和展望,剖析症结,提出对策,以期对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彭旭[7](2010)在《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众多大中城市进入了全速发展时期,城市空间形态正发生着迅速而又剧烈的变化。城市空间形态的营造过程中,政治、社会、经济等要素都会对其发展演进产生影响,从而决定城市的空间形态、内部布局、街道形式、建筑风格等城市直观的物质形态。本文通过对岳阳的城市空间形态营造的研究,分析、总结其空间形态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既符合当今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又能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的。岳阳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历经发展至今已经有1800年。岳阳位于长江与洞庭湖的交汇处的丘陵地区,是一座典型的滨水城市,城市呈现出“山、水、园林”的景观风貌。受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岳阳在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发展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持续性增长,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改善,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居住状况提高。但同时,城市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城市空间结构缺乏全面组织,人口剧增引起设施负荷过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传统城市文化风貌特色丧失等。所以,从研究岳阳城市个案角度出发,对城市空间形态营造的深层研究,有助于解决目前岳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而对于众多的“类型”城市来说,也有一些重要的经验和方法的可以供其借鉴。本文以形态学的方法对城市历史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交叉领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从研究城市空间演化的物质层面出发,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空间形态演变影响进行研究,由外部到内部,纵向剖析比较岳阳城市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特征,分析和总结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规律和动力机制,以构建未来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论文的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文第一章)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以及论文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于国内外在城市空间形态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岳阳城市空间相关研究的现状,拟定出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论文第二~九章)论文的研究主体。介绍研究主体对象——岳阳的城市背景资料,包括岳阳自然、历史社会变迁,以及岳阳城市建制的由来及沿革等;分时段研究岳阳的城市空间营造演进过程:以先秦时期、秦汉一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1889—1919年、1919—1949年、1949—1979年、1979—2009年等几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空间营造轨迹,并着重分析各时期岳阳城市空间形态的特征和空间构成要素。第三部分(第十章)分析研究岳阳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机制,包括自然因素、政治政策、营造思想与手段、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传承与变迁、科技发展的作用等。第四部分(第十一章)论文结论部分。归纳、总结岳阳城市空间的营造机制,对当今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全面分析。对岳阳城市在今后城市空间空间形态营造方面提出建议。

何建明[8](1998)在《落泪是金》文中研究指明 引子:白鹿原下的祭奠探究别人的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这件事是我不愿去做的,但这件事我又必须去做。从我踏进大学校园的第一步起,我的身心与灵魂就再也不能安宁。本来这部专为大学一个特殊群体而写的作品,可以早些封笔,但陕西方面又传来一则震惊的消息: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一对农民夫妇因惧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于今年4月4日晚,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为此,我不得不再次抽出时间

二、旧房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汉市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旧房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汉市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论证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村庄治理的研究述评
        三、既往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四、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资源型村庄
        二、任务型治理
    第四节 个案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影响力与代表性
        二、荻港村简介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技术路线
        三、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任务型治理”的学术命题提出
        一、“任务型治理”议题的研究回顾
        二、“任务型治理”的内涵解析
        三、“任务型治理”的核心特征
        四、“任务型治理”的作用价值
    第二节 “任务型治理”的理论解读
        一、利益相关的主体解读
        二、互动合作的过程解读
        三、彼此依赖的关系解读
        四、功能多元的价值解读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构建:一个理论框架
        一、资源型村庄的三元治理主体分析
        二、资源型村庄的任务界定与治理结构
        三、资源型村庄的阶段划分与任务执行
        四、资源型村庄的任务治理绩效与意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制度基础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历史沿革
        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
        三、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章 初始期:资源型村庄的“基础任务”治理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基础治理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
        一、村庄合并与换届选举
        二、六老组织与基层维稳
        三、社会组织与村庄治理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
        一、村庄集体经济薄弱
        二、青鱼合作社的创办
        三、村庄集体企业改制
        四、成立村经济合作社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改善任务
        一、油脂化工企业整治
        二、清水河道工程开展
        三、村庄长效管理构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过渡期:资源型村庄的“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公共服务供给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环境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文化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制度公共服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公共服务供给
        一、五水共治:以龙八港为例
        二、农民新房建设与村庄洁化
        三、服务设施完善与环境美化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文化公共服务供给
        一、古村落文化资源的消失
        二、政府政策支持古村修复
        三、文化项目提升村民素质
        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选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制度公共服务供给
        一、实施六百工作制
        二、推行网格化管理
        三、完善制度化机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档期:资源型村庄的“特色品牌”塑造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品牌塑造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一、资源型村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二、资源型村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三、资源型村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的界定与执行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任务
        一、荻港古村旅游公司的创办
        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选
        三、招商引资与旅游资源开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的观光农业建设任务
        一、桑基鱼塘修复
        二、丝绸小镇创建
        三、凤凰洲生态农业项目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传统文化弘扬任务
        一、荻港渔庄的创建
        二、鱼文化节的举办
        三、“渔家乐”的传承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论证与构建
    第一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实践逻辑
        一、资金缺乏与项目产业支持
        二、精神空虚与文化复兴
        三、纠纷频发与治安维稳
        四、环境污染与村庄整治
    第二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内在机理
        一、村民主体性的确立
        二、社会资本的培育
        三、多元参与的建立
        四、乡村精神的重塑
    第三节 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优势解析
        一、城市与乡村:和合共生
        二、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
        三、发展与文化:持续和谐
        四、五位一体:共同推进并实现
    第四节 资源型村庄的治理策略:任务型治理
        一、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动力机制考察
        二、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三、构建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2)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 ——城市中的意识形态、私房权利和住房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历史材料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
    第一节 政府支配所有权的自建公助
        集体努力: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发轫与终结:几家欢喜几家愁
        所有权问题:各方关注的核心
    第二节 居民自主进行的零星自建
        政府规范:禁止违章搭建棚屋
        配合棚户改造:制止搭建棚屋
        劣质煤渣砖:关注搭建的过程
    第三节 限制私有权与主张居住权
        限制私有权:零星自建的压力
        维护居住权:冲突中的搭建者
        利益影响下的私房建设主动权
    小结
第二章 出租性私有住房的改造
    第一节 上海市政府主导下的私房改造
        准备:保护和限制出租私房
        以非住房为主的公私合营
        以出租住房为主的国家经租
        补改造:从调整走向提高
    第二节 民众和房主:不尽相同的抉择
        普通民众和私房房主的分流
        积极投入:普通民众的热情
        无奈之举:私房房主的命运
    第三节 关于私房改造的几个中心问题
        私房:租赁关系与权能利益
        收益:合理利润与投机剥削
        改造:群众动员与房主自愿
    小结
第三章 冲击:私有住房的灾难
    第一节 没收和紧缩私有住房
        抢房前“好得很”的政治氛围
        冲击上海私有住房的三次抢房风
        冲击结果和私房房主的居住安排
    第二节 围绕私有住房的群体冲突
        从历史个案看私房冲突细节
        从特殊家庭看私房房主的抵制
        临时调配私房与保卫太原别墅
    第三节 维持住房秩序与重建新形象
        三支两军与进一步挤占私房
        住房解困:成果分配再留难题
        归还财物造成进一步的矛盾
    小结
第四章 落政:私有住房的“春天”
    第一节 私房政策落实的基本过程
        拨乱反正:文革产的基本解决
        坚持原则:错改造私房的落实
        回避与对话:经租房的艰难路
    第二节 私房政策落实的措施与作用
        带头腾退:相关部门的示范作用
        保证房源:私房落实的经济基础
        简化处理:喜忧参半的落实工作
    第三节 私房政策落实的认识与分歧
        各执一词:权属争议带来的问题
        政策超越法律:私房落实的选择
    小结
结论
附录:访谈及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一、档案类
    二、报纸类
    三、访谈类
    四、网络类
    五、文献类
    六、论文类
    七、着作类
后记

(3)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中国城市社区报发展研究 ——以上海《社区晨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综述
    (三) 理论基础
    (四)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一、 城市社区报发展概况及“社区报”概念界定
    (一) 国外城市社区报发展概况
    (二) 国内城市社区报发展概况
    (三) 中西方“社区报”差异辨析
二、 中国城市社区报实证分析之上海进程
    (一) 个案选择原由
    (二) 数据来源
    (三) 上海社区报读者调查
    (四) 小结
三、 中国城市社区报实证分析之《社区晨报》
    (一) 《社区晨报》读者调查
    (二) 《社区晨报》的个案考察
    (三) 《社区晨报》的蓝海策略
    (四) 《社区晨报》SWOT 分析
    (五) 小结
四、 中国式社区报发展之思考
    (一) 国内城市社区报发展影响因素
    (二) 未来发展的优化策略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上篇——基础理论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1.1.4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结构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2.1 概念释义
        2.1.1 公众参与
        2.1.2 建筑遗产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2.3 小结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3.3.1 存在问题
        3.3.2 应对策略
        3.3.3 小结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3.4.1 法律法规释义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3.4.4 小结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3.5.3.1 管理规定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3.5.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4.1 概念释义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4.2.1 知情权
        4.2.2 参与权
        4.2.3 监督权
        4.2.4 公益诉讼权
        4.2.5 小结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4.3.1 定义
        4.3.2 相关规定
        4.3.3 存在问题
        4.3.4 应对策略
        4.3.5 小结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4.4.1 定义
        4.4.2 相关规定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4.4.3.1 大众教育
        4.4.3.2 专业教育
        4.4.3.3 职业教育
        4.4.4 小结
下篇——天津篇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5.3.3 保护规划制定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5.5 小结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6.3 瓶颈期(2010——今)
        6.4 小结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7.1.1 张强先生简介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7.2.1 穆森简介
        7.2.2 团队简介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7.3.1.4 比较分析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7.4.2.1 必然性分析
        7.4.2.2 问题分析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7.4.4 比较分析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7.5 小结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区范围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南京概况
        1.5.1 自然环境
        1.5.2 建置沿革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2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城市
        2.1.2 空间营造
        2.1.3 城市形态
        2.1.4 城市空间结构
        2.1.5 城市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
        2.1.6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复合涵义
    2.2 研究现状
        2.2.1 国外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研究进展
        2.2.2 我国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理论的进展
    2.3 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的深层结构
        2.3.1 政治政策结构
        2.3.2 经济技术结构
        2.3.3 社会文化结构
        2.3.4 建设环境结构
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3.1 古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3.1.1 先秦勾吴
        3.1.2 六朝时期
        3.1.3 南唐时期
        3.1.4 明清时期
    3.2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3.2.1 先秦原始聚落
        3.2.2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3.2.3 六朝时期
        3.2.4 南唐时期
        3.2.5 明清时期
    3.3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3.3.1 选址思想
        3.3.2 规划模式
        3.3.3 演化轨迹
        3.3.4 动力机制
    3.4 古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3.4.1 架
        3.4.2 核
        3.4.3 轴
        3.4.4 群
        3.4.5 界面
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4.1 近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4.1.1 晚清时期
        4.1.2 民国时期
    4.2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4.2.1 晚清时期
        4.2.2 民国时期
    4.3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4.3.1 规划模式
        4.3.2 演化轨迹
        4.3.3 动力机制
    4.4 近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4.4.1 架
        4.4.2 核
        4.4.3 轴
        4.4.4 群
        4.4.5 界面
5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5.1 现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5.1.1 政治概述
        5.1.2 经济概述
        5.1.3 社会概述
    5.2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5.2.1 三年恢复时期(1949~1952年)
        5.2.2 "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5.2.3 大跃进和调整时期(1958~1965年)
        5.2.4 "文革"动乱时期(1966~1976年)
    5.3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5.3.1 规划模式
        5.3.2 演化轨迹
        5.3.3 动力机制
    5.4 现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5.4.1 架
        5.4.2 核
        5.4.3 轴
        5.4.4 群
        5.4.5 界面
6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总体分析
    6.1 当代南京社会结构的阶段分析
        6.1.1 政治概述
        6.1.2 经济概述
        6.1.3 社会概述
    6.2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阶段分析
        6.2.1 调整阶段(1979~1985年)
        6.2.2 探索阶段(1986~1991年)
        6.2.3 更新阶段(1992~2000年)
        6.2.4 突破阶段(2001年至今)
    6.3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化的模式研究
        6.3.1 规划模式
        6.3.2 演化轨迹
        6.3.3 动力机制
    6.4 当代南京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构成的要素研究
        6.4.1 架
        6.4.2 核
        6.4.3 轴
        6.4.4 群
        6.4.5 界面
7 结论与展望
    7.1 回顾
    7.2 展望
        7.2.1 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7.2.2 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7.2.3 发展设想
        7.2.4 城市风貌保护
        7.2.5 城市空间特色塑造
        7.2.6 环境整治
        7.2.7 综合防灾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今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空间营造研究意义重大
        1.1.2 岳阳的区域特色与城市空间演变特征
        1.1.3 对岳阳城市空间的研究与当地的城市建设发展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1.2.1 城市空间与城市空间营造
        1.2.2 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形态学的概念
        1.2.3 研究的空间范围界定
        1.2.4 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1.4 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状况
        1.4.1 国外有关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评述
        1.4.2 国内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评述
        1.4.3 相关研究的特点及不足之处
        1.4.4 城市空间营造研究的发展趋势
    1.5 研究工作的主要理论基础
        1.5.1 岳阳城市研究工作的现状
        1.5.2 研究结构与框架
    1.6 研究工作的主要方法
        1.6.1 城市形态学的方法
        1.6.2 历史文献的分析研究
        1.6.3 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
        1.6.4 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1.7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岳阳自然条件与区位综述
    2.1 地理与地貌因素
    2.2 气候特征
    2.3 资源与城市
    2.4 区位背景环境
        2.4.1 区位行政变迁
        2.4.2 建制变化分析
第三章 先秦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3.1 先秦时期历史背景演变
        3.1.1 先秦时期政治格局
        3.1.2 先秦时期社会发展
        3.1.3 先秦时期经济概述
    3.2 先秦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3.2.1 商周时期——大彭城
        3.2.2 春秋战国时期——麇城
    3.3 先秦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3.3.1 结构
        3.3.2 面
        3.3.3 线
        3.3.4 点
    3.4 小结
第四章 秦汉—唐宋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4.1 秦汉—唐宋时期历史背景演变
        4.1.1 秦汉—唐宋时期政治格局
        4.1.2 秦汉—唐宋时期社会发展
        4.1.3 秦汉—唐宋时期经济发展
    4.2 秦汉—唐宋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4.2.1 三国时期——巴丘古城(巴陵建城的开始)
        4.2.2 西晋以后——巴丘城(城市要素形成)
        4.2.3 唐宋时期——城市经济要素发展
        4.2.4 城市空间形态——"扁担州"
    4.3 秦汉—唐宋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4.3.1 结构
        4.3.2 面
        4.3.3 线
        4.3.4 点
    4.4 小结
第五章 元明清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5.1 元明清时期历史背景演变
        5.1.1 元明清时期政治格局
        5.1.2 元明清时期社会发展
        5.1.3 元明清时期经济发展
    5.2 元明清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特征
        5.2.1 城市形态变化
        5.2.2 城市空间发展"溢出"城墙
        5.2.3 城市功能与城市中心
        5.2.4 城市街巷
    5.3 元明清时期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5.3.1 结构
        5.3.2 面
        5.3.3 线
        5.3.4 点
    5.4 小结
第六章 1889—191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6.1 近代岳阳背景(1889—1919)
        6.1.1 政治格局
        6.1.2 社会发展
        6.1.3 经济发展
    6.2 1889—191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6.2.1 开埠前岳阳城市空间
        6.2.2 开埠后岳阳城市空间格局
    6.3 1889—191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6.3.1 结构
        6.3.2 面
        6.3.3 线
        6.3.4 点
    6.4 小结
第七章 1919—194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7.1 历史背景(1919—1949)
        7.1.1 政治格局变迁
        7.1.2 社会发展
        7.1.3 经济发展
    7.2 1919—194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7.2.1 民国初期的城市空间格局
        7.2.2 抗战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
        7.2.3 抗战胜利后的城市空间格局和营建计划
    7.3 1919—194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7.3.1 结构
        7.3.2 面
        7.3.3 线
        7.3.4 点
    7.4 小结
第八章 1949—197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8.1 历史背景(1949—1979)
        8.1.1 政治格局
        8.1.2 社会发展
        8.1.3 经济发展
    8.2 1949—197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8.2.1 城市性质
        8.2.2 城市布局——由"一城+一镇"到"带状组团式"
        8.2.3 城市中心区格局
        8.2.4 工业布局
        8.2.5 单位制独立大院
        8.2.6 城市规划
        8.2.7 城市新区建设
        8.2.8 老城建设
    8.3 1949—197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8.3.1 结构
        8.3.2 面
        8.3.3 线
        8.3.4 点
    8.4 小结
第九章 1979—2009年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演变
    9.1 历史背景(1979—2009)
        9.1.1 时代与政治变迁
        9.1.2 社会发展
        9.1.3 经济发展
    9.2 1979—2009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
        9.2.1 改革开放推动下的城市空间营造(1979~1999)
        9.2.2 新世纪城市空间营造(2000~2009)
    9.3 1979—2009岳阳城市空间要素营造
        9.3.1 结构
        9.3.2 面
        9.3.3 线
        9.3.4 点
    9.4 小结
第十章 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动力机制研究
    10.1 自然因素与空间营造
        10.1.1 自然环境决定着岳阳城市的选址与起源
        10.1.2 自然地理因素影响着岳阳城市功能定位
        10.1.3 自然地理因素长期影响着岳阳城市建设发展
    10.2 营造思想与手段
        10.2.1 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在古岳阳城市营造中的体现
        10.2.2 近代城市规划的开始
        10.2.3 现代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加大
    10.3 社会政治和军事因素
        10.3.1 政治政策和传统城市空间营造
        10.3.2 军事战争影响岳阳城市空间的发展
        10.3.3 政治是近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推动力
        10.3.4 政治是现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核心力
    10.4 城市经济
        10.4.1 经济对古代岳阳城市空间的影响
        10.4.2 城市经济是近代岳阳空间形态转型的根本动因
        10.4.3 城市经济促进现代岳阳的城市空间形态
    10.5 科学技术
        10.5.1 科学技术为古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提供辅助力
        10.5.2 科学技术对近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10.5.3 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的影响
    10.6 城市文化传承与变迁
        10.6.1 独特与融合的古代文化
        10.6.2 开放与突变的近代文化
        10.6.3 兼容、强调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化特征
    10.7 小结
第十一章 总结与建议
    11.1 岳阳城市空间形态营造模式的总结
        11.1.1 城市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变与扩展
        11.1.2 城市内部空间形态的延续与变化
        11.1.3 岳阳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2 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11.2.1 区域性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11.2.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11.2.3 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旧房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关于武汉市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D].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2]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 ——城市中的意识形态、私房权利和住房空间[D]. 李爱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3]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4]中国城市社区报发展研究 ——以上海《社区晨报》为例[D]. 李娜.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5]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6]南京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王毅. 武汉大学, 2010(05)
  • [7]岳阳城市空间营造研究[D]. 彭旭. 武汉大学, 2010(05)
  • [8]落泪是金[J]. 何建明. 中国作家, 1998(06)

标签:;  ;  ;  ;  ;  

老房子改造设计教学与实践——武汉市委小别墅设计实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