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凝血法检测伤寒和副伤寒抗体

间接凝血法检测伤寒和副伤寒抗体

一、间接血凝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青,王子军,张静,袁辉,程慧健,冯子健[1](2008)在《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措施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刘晓青[2](2008)在《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通过对校区伤寒副伤寒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探讨伤寒副伤寒防控措施落实的有效方式,摸索和建立一套适宜于农村地区学校的防控工作模式;2、总结防治伤寒副伤寒的现场干预经验,为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技术支持。方法根据流行病学类实验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设计本次现场干预应用性研究。即以学校为组群,采取组群随机干预试验的研究设计,通过整群分层配对的抽样方法把研究区内符合条件的学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实施项目干预措施。在干预校采取水源消毒,食堂、厕所、宿舍的卫生管理、病例管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并通过比较干预组干预前后的变化了解干预的效果,同时将干预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干预的净效应。以干预措施的落实率、干预效果、净效应百分比例、保护率、效果指数和成本效益比作为评估指标。结果1.干预组的食堂和厕所整改率分别为90%、85%,均高于对照组的50.6%、33.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部分是增加或整修“三防”设施、张贴卫生标语、增加沈手设施,而通过硬件整改使食堂布局符合分类、分区加工等卫生要求,使厕所具有三格化粪池的水冲式卫生厕所的整改率两组都低于25%,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食堂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食具消毒、厕所消毒处理、水源消毒、卫生知识竞赛等项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防蝇、防鼠、防尘的三防设施、制定卫生制度、设置洗手设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等项两组比较无差异,但落实率都接近100%;而具备“有流水作业”、“有分区、分类加工”的食堂合格率在60%以下,两组间亦无统计学差异。2.合格饮用水供应情况:调查学校极少数(干预组15%,对照组为0)提供充足开水,但均能提供桶装水。干预组学校都对水源周围的环境加强了整治,如加井盖或井栏等防护设施,同时进行了科学规范的饮用水消毒。干预前期采用日投药一次消毒法,干预组合格率为50%,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过程中期,改用简易缓释持续消毒法,干预组饮用水合格率由基线调查的10%提升到了82.61%,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的47.83%(P<0.01)。3.发热病例监测:干预组人群发热登记率为65.3%,对照组人群发热登记率为59.7%。对照组的标本采集率5.8%,明显高于干预组的3.8%(P<0.01)。两组发热病例调查率和随访率皆为100%。由个体/村诊所、乡镇卫生院收集标本采集数和阳性标本数分别占了58%和67%,而在县级医疗单位标本采集数和阳性标本数只占了8%和10%。对采集的399份血标本进行血培养,培养出甲型副伤寒阳性菌株39株,未检出伤寒杆菌,总阳性率为9.95%,干预组和对照组的阳性分离率分别为3.39%和15.35%,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4.实验室检测方法准确性比较:单份血清肥达反应的灵敏度为32.35%,特异度83.28%,约登指数为15.63%,阳性似然比只为1.93,阴性似然比为0.82,Kappa值为0.11。5.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自身前后比较,伤寒副伤寒防治知识的认知都有了很明显提高。干预后两组人群比较,除“周围环境能预防此病”知晓率提高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7项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净效应百分比例也大于50%。干预后念度行为的改善不如基本知识知晓率的提高明显,干预后两组人群比较,“得了伤寒报告老师”改善有统计学意义,其余6项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得了伤寒报告老师”、“不喝生水”以及“吃东西前洗手”三项行为的改善归因于干预措施的比例都高于50%。6.2007年干预组未发生伤寒副伤寒暴发疫情,对照组发生2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涉及2所学校,发病人数18例,罹患率为0.75%。干预组伤寒副伤寒发病率为23/10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7/10万,x2=23.21,有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干预的干预效果为314/10万,产生的净效应百分比为48.1%,自然效应百分比为51.59%。综合干预的保护率为84.35%(95%CI:70.63%~98.07%),效果指数为6.39。7.综合干预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包括社会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等。直接投入成本为70138元,直接经济效益为73788元,间接经济效益为103303.2元,暴发控制成本为319822元。干预措施成本-效益比为1:7.08。本研究在取得以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一套适合学校预防、发现、报告、诊断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有效工作模式和机制。该综合干预模式对校区伤寒副伤寒的预防和控制取得了显着成绩,起到了良好的流行病学效果,同时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了该模式在校区的实行是有效的、可接受和易落实的,而且是一种适宜在频发伤寒副伤寒的校区进行推广的模式。1、以人群为基础的伤寒副伤寒发热监测系统提高了疫情报告的敏感性,起到了早期预警预测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疫情的早处理率,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疫情蔓延,减少了带菌者的形成和传染源的积累。该系统的建立应以基层医疗单位(乡村两级)为重点。2、食堂、厕所、宿舍卫生的综合整治具有一定效果。但受经费等影响,传统的改水改厕改食堂等教条式防控措施在短期内难以接受和落实,而“加井盖或井栏等防护设施”、“饮水消毒”、“提供桶装水”、“增加沈手设施”、“食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三防设施”、“食具消毒”和“健康教育”等措施价格低廉,短期内可以在各学校接受和普及。3、与日投药一次性消毒法相比,简易的水源缓释持续消毒法对提高饮用水合格率有较好效果,且实施方便、价格低廉,可以推广。4、单份血清肥达反应用于甲型副伤寒诊断的真实性较差,诊断价值不大。基层卫生单位要正确认识肥达氏反应的实用价值,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动态观察肥达氏反应后才做出明确诊断。5、学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具有成效。有针对性的参与型健康教育比一般常规的卫生知识教育在态度行为改善方面效果更为显着。健康教育对知识性问题能够起到立杆见影的作用,培训后迅速提高,而行为的改变相对滞后,这提醒我们卫生习惯的改变应成为健康教育干预的重点,在具体实施中,可从不良卫生行为的危害及矫正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播和行为指导,而且需要长期地、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教育。6、经过现场实践体会,根据干预研究的性质,组群随机设计容易在一个地理区域或社区内实施。

杨涛[3](2008)在《学校甲型副伤寒传播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评估》文中提出目的甲型副伤寒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应予“严格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伤寒、副伤寒的高发区,且学校中屡有重大疫情发生,严重危害了师生身体健康。本研究通过对一起暴发疫情的传播危险因素研究和控制措施的评估,探讨甲型副伤寒疫情在学校中暴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制对策。方法选择所有在校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采集病例173份血样和61份肛拭样进行细菌分离。根据我国GB 16001—1995《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制定病例定义并结合实验室结果对病例进行分类,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发病的分布特征,提出危险因素的假设。利用分析流行病学方法来验证假设,主要的方法是开展病例一对照研究:选择该校2004年11月17日以来的105例甲型副伤寒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中45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60例为临床诊断病例,按班级进行频数匹配随机抽取176个未发病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开展饮食与发病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选择该校2004年11月17日以来的122例甲型副伤寒病例作为病例组,其中45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77例为临床诊断病例,按班级进行频数匹配随机抽取201个未发病的学生作为对照组,开展饮食与发病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卫生学评价和环境学调查确定危险因素出现的关键环节,发现学校供排水系统存在的倒灌或渗漏现象。通过饮用水管网渗漏模拟试验,验证供水系统被污染的过程。通过对学校采取的控制措施评估,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2004年11月17日至12月12日,该学校1005名学生中共有404名学生发病,罹患率40.20%,10名食堂人员中有1人发病(10.00%),72名教师中1名发病(1.39%)。从173份血样品中检出甲型副伤寒41株,阳性率为23.70%,由此判断本次疫情是一起甲型副伤寒疫情。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学生不论吃哪一类食物,其OR值均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就此我们判断食物可能不是本次疫情的流行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病例有直接饮用学校自来水管中的生水的习惯,而病例对照结果显示发病与饮用生水有关(OR=3.32:95%CI:1.42-8.04),分层分析显示经常直接饮用生水的OR值是从不喝生水的6倍(p<0.0001;χ2 for trend)。通过对学生体育课后饮水情况的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学生在体育课后大量饮用不安全水是危险因素,同时由于各年级上体育课的频率不同,导致了各年级罹患率的不同。通过对周围环境及供水系统的调查发现,该学校是利用一个废弃的干水井作为储水井,该水井与旁边污水暗渠距离小于2米,并且周围土壤中不断有水向井中渗漏(平均12小时内渗入3m3)。通过饮用水管网模拟试验,我们发现荧光物质在投放6小时后便可在井B中检出,由此进一步验证了该校的饮用水管网存在被地表水或污水污染的可能。查阅当地气候资料结合既往的暴发疫情,我们发现该学校几乎每次暴发疫情前的20天均有过较大的降雨,提示降雨与发病有关。调查得知疫情发生后,当地开展了停课、病例的隔离治疗、预防服药、供水系统整改以及外环境消毒等措施。结论1、本次疫情经实验室证实,为一起甲型副伤寒暴发疫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本次暴发是由于学生饮用了学校内被污染的饮用水所致。2、造成供水系统污染的途径:(1)是由于在暴发疫情前当地出现了连续的强降雨,学校外的污水河河水倒灌进采水井(井A);(2)储水井(井B)与排水沟紧邻,暴雨使污水四溢污染该井;(3)模拟试验验证了病原体可以通过土壤直接向储水井(井B)渗透,使之污染。3、强降雨是造成供水系统污染的一个诱发因素。4、对当地的控制措施进行评估发现,此类暴发疫情的控制,在保证供水系统安全的同时,还应认真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周明光[4](2007)在《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和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能引起猪脑膜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肺炎和败血症等,该菌有35个血清型,其中2型流行最广、且致病性最强,并能感染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但猪链球菌经常与其他一些病原如猪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和猪蓝耳病病毒等发生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和抗体水平的检测造成了很大困难。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的:1建立以猪2型链球菌荚膜多糖为抗原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2构建溶血素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反应性,建立以溶血素为靶蛋白的猪链球菌间接血凝(IHA)抗体检测方法。3以上述两种方法对临床上送检血清进行检测,验证建立的两方法的符合率,并分析最近一年内我国猪2型链球菌的流行病学特点。猪2型链球菌能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常见的有荚膜多糖(CPS)、溶菌酶释放蛋白(Muramidase-released protein,MRP)、胞外因子(Extracellular factor,EF),溶血素(Suilysin,SLY)等,其中CPS是最早被证实的猪2型链球菌毒力因子,也是进行分型的依据,本试验用改良的kodana方法提取猪2型链球菌的荚膜多糖,并以此作为抗原建立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各方面条件进行优化,研制出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另外发病猪的猪2型链球菌中有相当高比例的菌株表现出溶血素活性,因而猪2型链球菌溶血素被认为是该菌主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根据猪2型链球菌溶血素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扩增猪2型链球菌LT-1分离株溶血素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质粒载体中,酶切和PCR鉴定后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扩增的LT-1株溶血素基因长度为1494bp,编码497个氨基酸。将溶血素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中,提取重组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克隆,用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进行溶血素的表达和鉴定。结果表明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反应性。然后以表达的溶血素蛋白为抗原致敏绵羊红细胞,并对各方面条件优化,建立猪链球菌间接血凝试验(IHA)。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从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广西和北京等地送检的血清样品共3991份,结果表明阳性率分别为33.75%,41.6%等,各省血清样品阳性率从0%到41.6%。本研究建立的两种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并适用于猪链球菌的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龚震宇[5](2006)在《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与流行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伤寒副伤寒是一种粪口传播的肠道传染病,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应予“严格管理”的乙类传染病。 伤寒、副伤寒在全球分布很广,全球伤寒估计每年发病1600万~1700万,死亡6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990年以前,我国伤寒、副伤寒发病率在10.00/10~50.00/10万之间波动,1990年以后平均发病率降到4.08/10万~10.45/10万之间。但是1995年以后甲型副伤寒不断出现爆发流行,发病数迅速上升。 全球经常出现伤寒副伤寒爆发疫情,世界各地和国内对于爆发疫情危险因素做了很多研究,主要原因是卫生设施缺乏、水源和食品污染。 本研究通过描述和分析浙江省伤寒副伤寒的疫情动态,了解和掌握全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规律,通过爆发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研究,探讨全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和防制对策。 材料与方法 1950~2003年全省伤寒副伤寒疫情数据以及流动人口发病情况来自浙江省传染病疫情资料汇编;2004~2005年全省伤寒副伤寒疫情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爆发疫情资料来自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材料。按人口特征、地区特点和时间分布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高峰,杨朝晖,张培会[6](2006)在《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430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甲型副伤寒的临床特点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方法:对430例甲型副伤寒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轻型并发症多而重型并发症少。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敏感性高,对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β内酰胺类抗菌素、第一代和第二代氟奎诺酮类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率极高。对磺胺类、复合广谱青霉素类部分耐药。结论: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在我市流行较突出,已成为常见传染病。通过本组病例分析,为本病的早期诊断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龚震宇,柴程良,陈恩富,谢淑云,莫顺堂,林君芬,韦余东,陈坤,曾光[7](2006)在《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对策》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和掌握伤寒副伤寒流行规律,分析流行因素,探讨防制对策。方法对全省伤寒副伤寒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87~1994年浙江省伤寒副伤寒发病较高,1995~1999年下降,2000年起有逐年缓慢上升趋势。2004年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使全省发病率上升明显,报告发病率达17.52/10万。其中伤寒病例2665例,副伤寒5567例。2004年全省伤寒副伤寒发病前4位分别为台州(3422例,发病率61.56/10万)、宁波(1450例,19.54/10万)、绍兴(805例,18.04/10万)和温州(1280例,17.08/10万),4个地区的报告发病数占全省总报告发病数的84.51%。贝类食品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副伤寒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要加强包括海水产品在内的综合性监测工作,控制伤寒副伤寒的暴发流行。

陈伯祥[8](2005)在《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牦牛主产区牛副伤寒病的流行和缺硒病,开展了该题目的研究工作,从而达到”一针防两病”的目的。主要进行了以下应用研究工作:采用都柏林沙门氏菌弱毒株(STM8002-550)作为制造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菌株。该菌株对硒制剂的耐受性试验,结果表明,STM8002-550菌株在37℃下对6mg硒制剂有较好的耐受性,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这就为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的研究提供了依据。硒制剂对实验动物豚鼠和本动物牦犊牛进行安全剂量的测定,其结果确定了硒制剂(亚硒酸钡)对豚鼠的LD50为77.48mgSe/kg·bw;60mgSe/头对平均体重为20kg牦犊牛是安全的,进一步为硒制剂的安全应用剂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了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经一系列的试验证明,本疫苗以一个免疫剂量经颈部或臀部浅层肌肉注射6月龄以下牦犊牛,第七天可产生免疫应答,第15天经颈静脉用都柏林沙门氏菌强毒株(S8002)的2个MLD攻毒,可产生5/5保护,而对照组2/2死亡;免疫后6个月、13个月强毒攻击均产生100%的保护:同应用实验动物豚鼠取得的试验结果一致。本制品以3倍剂量肌肉注射牦犊牛,安全性良好。该疫苗对2~6月龄牦犊牛免疫,24小时血硒浓度明显上升,且免疫后3个月血硒浓度仍维持在0.05μg/mL以上,从而证明此苗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缺硒病的作用。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冻干后在-20℃保存24个月、4℃~8℃保存12个月、室温下保存2个月,疫苗的外观物理性状和活菌率均符合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对豚鼠免疫效力试验的结果均符合要求。本制品免疫牦犊牛后,与牛副伤寒活疫苗组相比能显着地提高牦牛红细胞C3bR花环率,从而证实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具有提高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通过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和牛副伤寒活疫苗对牦牛免疫应答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这两种疫苗的抗体的产生时间和免疫期一致,从而证明了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与牛副伤寒活疫苗在预防牛副伤寒病的性能上一致。经在甘肃省的两个市(州)推广应用5万头份,证明该疫苗安全可靠,免疫期长,血硒浓度维持在临界水平线以上的时间长,能有效地预防牛副伤寒病和缺硒病,且对缺硒病也有良好地治疗作用。

李纯德[9](2004)在《间接血凝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抗体》文中研究表明

二、间接血凝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接血凝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抗体(论文提纲范文)

(1)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措施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基本对策与措施
2 传染源控制与管理
    2.1 加强监测
    2.2 加强暴发疫情处理
    2.3 规范诊断方法
3 保护易感人群
    3.1 疫苗接种
    3.2 健康教育
4 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4.1 改善环境与卫生设施
    4.2 典型示范基地建设与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2)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摘要
Abstract
Ⅰ.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 项目来源
        (二) 背景资料
    二、研究目的
Ⅱ.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现场与研究对象
        (一) 研究现场及对象来源
        (二) 入选和除外条件
        (三) 样本量
    三、基线调查
    四、综合干预措施
    五、终期调查
    六、质量控制
    七、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Ⅲ.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组群特征
        一、一般特征比较
        二、卫生保健资源和卫生设施状况比较
        三、卫生宣传教育情况比较
        四、既往疫情情况比较
    第二部分 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一、干预的近期产出
        (一) 各项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
        (二) 终期调查各项调查项目比较
        (三) 食堂、厕所整改情况
        (四) 合格饮用水提供情况
        (五) 以固定人群为基础的伤寒副伤寒监测结果
        (六) 实验室监测结果
        二、干预的中期效果
        (一) KAP调查对象的均衡性与可比性
        (二) KAP调查对象伤寒副伤寒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干预效果
        (三) KAP调查对象相关态度行为情况的干预效果
        三、干预的远期效应
        (一) 干预组与对照组发病率比较
        (二) 干预措施的保护效果
        四、干预的综合成本效益分析
        (一) 干预措施的直接成本
        (二) 综合效益
        (三) 成本-效益
Ⅳ.分析讨论
Ⅴ.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Ⅵ.总结
    一、本研究的特色
    二、不足之处与今后打算
参考文献
综述
个人简介
致谢

(3)学校甲型副伤寒传播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局限性
    结论
    建议
附件
    附件1.学校采水井(井A)现场照片
    附件2.学校储水井(井B)现场照片
    附件3.学校排污口现场照片
    附件4.甲型副伤寒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表(饮食情况)
    附件5.甲型副伤寒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表(饮水情况)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和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 猪2型链球菌的血清型
    2 猪2型链球菌的毒力因子
        2.1 荚膜多糖
        2.2 溶菌酶释放蛋白和胞外蛋白因子
        2.3 溶血素
        2.4 黏附素
        2.5 IgG结合蛋白
    3 猪2型链球菌病流行病学
        3.1 病原特性
        3.2 流行病学特性
        3.2.1 感染猪的流行病学特性
        3.2.2 感染人的流行病学特性
        3.2.3 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3.2.4 致病机理
        3.2.5 猪2型链球菌的检测方法
        3.2.6 免疫预防
第二章 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试剂盒研制及应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菌种
        2.2 血清及酶标二抗
        2.3 ELISA主要试剂
        2.4 ELISA相关溶液的配制
    3 方法
        3.1 荚膜多糖的制备及定量
        3.1.1 荚膜多糖的制备
        3.1.2 苯酚-硫酸法测荚膜多糖浓度
        3.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3.3 封闭液的确定
        3.4 血清稀释液的确定
        3.5 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3.6 酶标抗体反应时间的确定
        3.7 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3.8 ELISA操作程序
        3.9 敏感性试验
        3.10 特异性试验
        3.11 重复性试验
        3.11.1 批内可重复性试验
        3.11.2 批间可重复性试验
        3.12 保存期试验
        3.12.1 性状检验
        3.12.2 敏感性检验
        3.12.3 特异性检验
        3.13 破坏性试验
        3.13.1 血清稀释液破坏性试验
        3.13.2 ELISA反应板的破坏性试验
        3.14 ELISA判定标准的确定
    4 结果与分析
        4.1 荚膜多糖的浓度
        4.2 抗原最佳包被浓度和血清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4.3 封闭液的确定
        4.4 血清稀释液的确定
        4.5 血清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4.6 酶标抗体反应时间的确定
        4.7 底物的最佳反应时间的确定
        4.8 敏感性试验
        4.9 特异性试验
        4.10 重复性试验
        4.10.1 批内可重复性试验
        4.10.2 批间可重复性试
        4.11 保存期试验
        4.11.1 性状检验
        4.11.2 敏感性检测
        4.11.3 特异性检验
        4.12 破坏性试验
        4.12.1 血清稀释液坏性试验结果
        4.12.2 反应板破坏性试验结果
        4.13 ELISA判定标准的确定结果
        4.14 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验证
        4.14.1 流行病学调查
        4.14.2 分析与验证
    5 讨论
        5.1 猪2型链球菌
        5.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5.2.1 试剂的选择
        5.2.2 酶标板的选择
        5.2.3 ELISA方法的判断标准
        5.2.4 ELISA方法的优点和缺点
        5.3 小结
第三章 猪链球菌间接血凝试验方法建立及应用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
        2.1 菌种及质粒
        2.2 血清
        2.3 主要药品及试剂
        2.4 主要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4.1 抗生素类
        2.4.2 细菌培养基
        2.4.3 质粒抽提
        2.4.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
        2.4.5 Western blot缓冲液
        2.4.6 其它缓冲液
    3 试验方法
        3.1 SLY基因的扩增表达
        3.1.1 引物设计
        3.1.2 PCR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3.1.3 SLY基因的克隆及测序
        3.1.4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1.5 连接产物及质粒的转化
        3.1.6 质粒的制备(碱裂解法)
        3.1.7 诱导表达
        3.1.8 包涵体提取
        3.1.9 SDS-PAGE电泳
        3.1.10 Western-blot
        3.2 红细胞的制备
        3.3 抗原致敏
        3.4 间接血凝试验
    4 结果
        4.1 SLY基因的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
        4.2 SLY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4.3 SLY表达产物的SDS-PAGE及 Western-blot结果
        4.4 间接血凝最佳工作条件的确定
        4.4.1 抗原最佳浓度确定
        4.4.2 抗原致敏时间和结果判定最佳时间的选择
        4.4.3 结果判定最佳时间的选择
        4.4.4 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
        4.5 分析
    5 讨论
        5.1 间接血凝试验
        5.2 间接血凝试验优点
        5.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与流行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
    一、中文摘要
    二、英文摘要
    三、正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一部分 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1.流行特征
        2.爆发疫情
        3.重点地区疫情分析
        4.2005年全省疫情简析
        5.病原学监测
        第二部分 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因素研究
        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2.成组分析结果
        3.个体配对分析结果
        4.多因素研究结果
        5.实验室检测结果
        讨论
        1.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2.伤寒副伤寒局部爆发流行的因素分析
        3.伤寒副伤寒的防制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全球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综述)
附录
    附录1:在读期间论文、译文(综述)发表情况
    附录2:温岭市副伤寒传播因素调查表
致谢

(8)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 研究论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材料
        方法
    结果
        1.硒制剂(亚硒酸钡)对豚鼠及牦犊牛的安全性试验
        2.都柏林沙门氏菌弱毒菌株对硒制剂的耐受性试验结果
        3.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物理性状的检查
        4.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安全性及效力检验
        5.免疫牦牛后血硒西含量的测定结果
        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免疫牦牛后在不同的时间内采血,进行血硒含量的测定,结果
        6.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免疫效力的测定试验
        7.免疫持续期测定
        8.保存期的试验
        9.免疫后对牦牛红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0.对比试验
        11.田间试验
        12.应用效果试验
讨论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四、间接血凝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 [1]伤寒副伤寒防控对策措施研究进展[J]. 刘晓青,王子军,张静,袁辉,程慧健,冯子健. 中国公共卫生, 2008(10)
  • [2]广西桂林市校区伤寒副伤寒现场综合干预研究[D]. 刘晓青.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05)
  • [3]学校甲型副伤寒传播危险因素和控制措施评估[D]. 杨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10)
  • [4]猪2型链球菌间接ELISA和间接血凝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 周明光. 华中农业大学, 2007(02)
  • [5]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与流行因素研究[D]. 龚震宇. 浙江大学, 2006(09)
  • [6]多重耐药甲型副伤寒430例临床分析[J]. 高峰,杨朝晖,张培会. 实用医学杂志, 2006(08)
  • [7]浙江省伤寒副伤寒流行概况与防制对策[J]. 龚震宇,柴程良,陈恩富,谢淑云,莫顺堂,林君芬,韦余东,陈坤,曾光. 疾病监测, 2006(01)
  • [8]含硒型牛副伤寒活疫苗应用研究[D]. 陈伯祥. 甘肃农业大学, 2005(09)
  • [9]间接血凝法检测伤寒、副伤寒抗体[J]. 李纯德. 中国公共卫生, 2004(01)

标签:;  ;  ;  ;  ;  

间接凝血法检测伤寒和副伤寒抗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