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在这停车

不能在这停车

一、No Parking(论文文献综述)

马斌[1](2021)在《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研究及案例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教育理念的转变、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新高考政策的出台,以及城市建设的快速更新、中学校园空间的规划设计需要满足许多新的需求,也面对新的挑战。在新建校园之外、一大批既有校园需要实现功能的提升、空间环境的改善,与此同时在教育、建筑行业内长期积累形成的学校空间“主流模式”在承袭了相当长时间后依旧发挥着其影响。“空间需求”是教育模式变革的“应变量”,而妥善进行校园规划设计的前提之一就是探讨教育模式变革对校园空间格局提出的新要求。本文试图结合规划设计个案、探讨新型中学教育模式对校园建筑空间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在规划设计中(尤其是既有校园的扩建改造中)如何应对来自专业内部和周边城市环境的挑战。论文前半部分讨论在当前我国教育变革的背景下中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并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归纳当前校园规划设计面对的新要求、以及在实践中解决典型矛盾的一些可行思路。论文后半部分则阐述实际项目的设计研究。其中既有对论文前半部分结论的印证和在设计中的延展应用,也有对个案特殊性的总结。作为一篇专业学位硕士论文,本文旨在通过具体的技术性设计与专题研究提出关于在教育变革背景下中学规划设计的新认识和可能具有启发性的观点。

张姝媛[2](2021)在《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室外环境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文中认为如今,我国的城市建设已由大规模增量发展时代转向了存量更新时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居住环境条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不再只将目光局限于室内居住环境,而是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室外,希望在享受舒适室内居住环境的同时,能够拥有良好、宜人、惬意的住区室外环境。而老旧小区建设时间早,受经济和技术水平有限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建成时的室外环境品质普遍较低。加之后期维护的长期缺乏,如今的老旧小区破败的室外环境、落后的配套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近年来,国家和政府针对老旧小区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然而这些项目和工程主要还是针对建筑本体,较少涉及到小区的室外环境。此外,由政府自上而下的、统一规定的更新改造模式,使改造难以根据小区出现的具体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改造。以此为背景,本文通过对相关着作文献的汇总研究,梳理了国内外住区规划与室外环境相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分析了国内外住区室外环境的改造更新实践方式,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对石景山老旧小区室外环境进行研究。对石景山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调研、调查问卷、随机访谈等方式,将石景山老旧小区室外环境现存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归纳为活动场地、道路交通、绿化景观、基础设施等四个方面。并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提升策略,以期为未来的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改造更新提供一些有用参考。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共包含五个章节内容:第一部分(第一、二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等,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住区室外环境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作为下文研究的依据。第二部分(第三章)叙述了石景山老旧小区和室外环境更新改造情况,并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分析和访谈等方式,详细的归纳和总结石景山老旧小区室外环境当前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第四、五章)通过对理论和实际案例分析和借鉴,针对石景山老旧小区的现状问题,提出更新改造的原则及针对具体问题的更新改造策略,并得出结论。

于欢[3](2021)在《步憩行为视角下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提质发展进程,城市发展模式由扩张建设转向了对建成环境的精细化存量更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直以来被忽视甚至被暴力清除的城市中的非正规空间得到了学者们特别的关注。街道作为城市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正是城市非正规性的集中体现,在街道中生活的人们不断影响并改造着街道空间,诸如破墙开店、摆摊、私自搭建等非正规行为作用于街道之上,使街道出现了正规规划秩序之外的非正规化现象,这一过程就是街道的非正规演变,这样的街道就称为非正规性街道。非正规性街道是城市发展与人们自发创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城市更新中极具价值的一环,它为人们提供便捷的购物渠道与富有烟火的场所氛围,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本文立足于居民步憩行为,以探寻非正规性生成逻辑为切入点,通过对非正规性街道界面演变机制的梳理及实证调研,以定性、定量结合的研究方式,探索街道中人群行为、需求与现状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期最大可能消弭非正规性街道负面影响的同时,彰显其正向作用,为相应的非正规性街道环境品质提升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参考。首先,在课题相关的背景下做基础资料搜集与整理,对研究概念涉及的相关基础进行梳理以获得理论支撑,界定出本文所关注的步憩行为与非正规性街道的概念,并明确了对非正规性街道界面进行多维划分的必要性。然后对多维界面要素进行定性推导,从非正规性街道的生成逻辑入手,探究界面演进的内在动因以及其所呈现的外部效应,进一步总结界面范畴及特性,根据以上的定性推导,划分出多维界面的三个维度,为下一步的定量研究打下基础。接下来寻找适合的地段展开定量调研,对街道中的人群基本信息进行调查与记录,使用图示法、摄像等方式记录并分析非正规街道多维度界面要素对居民行为的影响,并通过SPSS数理分析手段进行量化,意在找出界面中对人群活动有促进及抑制的要素,从而在后续章节中有针对性的提出界面提升策略。研究发现街道长度、界面密度、店面密度、座椅密度、灰空间、第三场所密度等要素均与人群步憩行为相关,因而根据非正规性街道特点,提出具体的多维界面提升策略,对于推动既有街区的非正规性街道良性更新、城市风貌的永续留存、发挥城市规划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有一定的意义。

项文菁[4](2021)在《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宅建设领域成就巨大,伴随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早期建设的住区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品质劣化,以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既有住区最为显着。落后的规划布局、衰败的设施配套、单调无趣的景观环境构成了“综合性陈旧”的户外空间。然而,当前普遍的“修补式”改造工程与人们在物质及精神层面上日渐提高的需求间存在较大矛盾,致使居民逐渐丧失对住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空间场所感的缺失引发了住区失活、邻里间冷漠等现象。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指导现状问题诊断及构建提升策略两方面,以大连市建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既有住区建筑为例,从场所感重构的角度探讨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的品质提升路径。首先,对国内外住区户外空间更新发展及实践展开基础研究,旨在了解当前住区更新工作的困境,为研究方向提供现实依据;同时发掘优秀的空间场所性品质提升案例,分析其改造手法为策略构建提供参考。其次,以诺伯舒茨的场所精神理论为核心指导,结合研究对象的现实情况分析住区建筑户外空间的场所性品质内涵,将其理论中场所特性之一的认同感作为本文研究的侧重点,将空间要素作为空间特性的呈现载体,以认同感营造为导向分析场所精神体现在空间要素上的实质特征。并将此要素特征作为空间品质评估的指导项,同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构建以要素特征为指导的空间场所性品质评估模式,为品质问题诊断提供指导性框架,同时又对改造方案做目标性指引。再次,以大连市为例对上述评估指导模式展开应用。通过预调研总结既有住区建筑的分布及空间形态特征等内容,并据此选取典型样本展开调研,对大连市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存在的场所性品质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最后,结合实践经验、案例分析、居民自发改造及政府改造的做法,从认同感重构的角度构建了“分要素、分特征、分阶段”的品质提升策略,再通过导向感重构策略的提出对提升策略进行扩展丰富,以期通过对要素的改造达到改善空间品质的目的。并结合专项课题进行品质提升实践,完成对策略研究内容的验证,实现了从品质评估方法到提升策略构建的整体提升路径探索。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既有住区建筑户外空间品质提升工作提供更加系统化的理论指导,促使既有住区场所精神的回归,辅助构建以人为本的高品质人居环境,为我国住区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建设。

靳馥阳[5](2021)在《地域视野下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以沿黄公路服务区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中国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公路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公路服务区的重要性也渐渐凸显出来。公路服务区作为公路服务附属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来往司乘人员提供如厕、停车、休息、购物、就餐、加油的功能。通过调查发现,陕西公路服务区虽然起步较早,也可以满足司乘人员的基本需求。但是,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陕西也跟着国家的步伐,经济大步向前迈进,所以陕西大多数公路服务区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需要做出改进。与此同时陕西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交通要道。旅游业发展迅速,并且开发出更多的旅游项目,其中西安还在2020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最想去的网红城市”。以旅游时代为契机,陕西公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公路服务区的发展变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陕西公路服务区除了带动周围城市的发展,更是带动沿线地区与世界文化的互相交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所以,对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的研究是迫在眉睫的。本文以陕西公路服务区为研究对象,以设计因素、案例分析、现存问题、设计策略、实践验证为本文的主线,章节中会穿插作者对陕西公路服务区的调研结果,以及对其他城市或者国外的公路服务区的调研结果,理论来源实际的分析问题。总体框架是,作者首先从自然、人、社会、车辆需求及交通规范、人文等方面分析影响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的设计因素;然后分别列举陕西公路服务区中的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并找出陕西公路服务区共同的设计特点;紧接着找出陕西公路服务区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陕西公路服务区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针对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的设计策略;最后,理论结合实践,以沿黄公路府谷墙头服务区为例,归纳总结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中的设计方法和具体细节。

李怡卓[6](2021)在《西安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发展提高,旧城更新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发展建设的主要目标。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也让旧城更新建设提上日程,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让居民对住宅周边的公共空间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改造更新来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作为构成旧城的基本单位,老旧住区的公共空间品质普遍低下,与居民生活需求不匹配,亟需提升改造。笔者在工作室实习期间,跟随导师参与了西安曲江老旧住区的改造设计项目,在其中吸取了大量关于老旧住区改造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希望借此机会深入研究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的价值。西安曲江地区老旧住区既属于住区改造项目,同时也是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研究的一片沃土。曲江作为西安国家级新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现代化、高品质的住宅。而一些现存的老旧住区与曲江地区的风貌形成强烈的冲突,其公共空间也无法满足居民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需求,所以曲江老旧住区改造是目前西安城市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课题,也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必要方法。论文主要以西安曲江老旧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本文第一章对城区改造的相关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在城区改造方面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在本文的第二章,对老旧住区改造的理论和研究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关于更新理论的不同之处及优缺点,为论文展开研究夯实理论基础。在第三章参考国内外住区更新的优秀案例,结合实际案例的调研对比分析,为未来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提供可借鉴成果。第四章选取西安曲江具有代表性的老旧住区进行调研,梳理住区公共服务空间、道路交通空间、广场及绿化空间的现状特征,再选取典型节点空间,对现状问题、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居民的问卷调查、人物访谈,总结出不同人群类型的居民对公共空间的需求特征。第五章针对的提出更新原则,在更新原则的指导下,提出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最后在拟定更新原则及策略的基础上,对选取的西安曲江老旧住区的三类公共空间以及典型节点空间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与措施,以及可持续性保障策略,针对该地区老旧住区进行实证研究。论文以期凭借对老旧小区公共空间的系统研究,探索出适用于新时代居民需求的住区改造策略方法,提升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品质,使旧住区重新焕发活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期望为以后西安市老旧住区更新实践提供一定方法指导。

刘贝贝[7](2021)在《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历史西安经历了中华文明史中的炎黄初创、周礼奠基、大秦集成、汉唐辉煌四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其中唐长安时期所承载的文化是西安历史文化的核心板块,结合唐历史文化资源的特征以及西安的时代发展背景,确立唐长安城是彰显大唐风范与盛唐文化的最优平台,其保护展示对于挖掘西安历史文化内涵,提升西安历史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唐长安城由外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整体区域范围达到84平方公里。其中作为中央官署机构集中分布的皇城是隋唐都城建设的首创,但由于历史时期的战争驱使、朝代更迭和自然因素的侵袭使得唐时期的城市格局和建筑肌理不可避免地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坏,尤其是目前唐皇城范围内遗留下的具有唐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寥寥无几,给人们感知唐皇城文化与唐文化带来了困难。本文结合唐皇城和西安老城的空间叠合关系,确立西安城墙范围内的11.7平方公里为文章研究范围,具体结合文化感知和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唐皇城文化资源的现状梳理、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问题的相关分析、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对策和以南广济街为例的文化感知慢行游线案例探讨这五方面进行展开论述。本文首先从文化感知和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出发,总结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的关系和在慢行游线中加强文化感知的意义,以及梳理了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主体、载体、方式,为下文展开唐皇城文化感知的论述提供依据。其次,本文在梳理研究范围内存在的唐历史文化资源和慢行游线的现状基础之上,结合对游客和居民的文化感知调研分析,发现目前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存在三个比较典型的问题:分别是研究范围内感知唐文化的代表性空间不足、文化感知场所之间缺乏有效的慢行游览线路串接以及居民和游客的文化感知方式单一。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分别对游客和居民的文化感知需求和慢行出行需求进行解读,进而为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的整合提供依据,以此初步确立出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的空间走向,期望可以构建集文化展示、旅游服务、历史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慢行休闲廊道。接着在下文中具体提出唐皇城文化感知慢行游线的设计目标、原则,以及从整体感知、环境感知和活动感知三方面提出慢行游线空间的优化策略,期望能够增强游客和居民在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度。本文在最后以南广济街为例,基于其历史地位和现状情况,从环境感知和活动感知两方面进行慢行游线空间设计的探讨,以期在能够集中展示街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同时,又能改善游客和居民的慢行出行体验。

陈纵[8](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孟嘉慧[9](2020)在《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全球发展格局的日益变化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各国之间的科技水平竞争逐步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及生产研发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园区街道作为园区公共空间的关键一环,其环境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园区创新环境。随着科技园区以及道路空间变迁发展,许多已建成科技园街道现状空间品质无法匹配更高的使用标准,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无法充分展现园区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无法很好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对于现有科技园公共空间的研究中,街道通常被视作为各个空间的连接部分存在,很少有对于园区内街道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指引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科技园范围内的街道很少被作为一种单独的街道类型进行特性研究与更新方法探索,缺乏针对性的引导。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能够基于科技园特性对街道设计搭建完善的框架并形成系统的指引,是对于园区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管控与更新提质的工具,因此研究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促进园区品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于科技园街道特性进行了研究,梳理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区别,明确了街道设计中现存问题及难点,为后续针对性指引奠定基础。利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科技园街道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于一流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案例从整体氛围、肌理尺度、交通系统、街道界面、周边关联、场所营造、智慧生态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为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内容提供了参考借鉴。进一步对于科技园街道创新环境策略展开了重点研究,阐述了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的关系,从园区街道的创新氛围、空间划分、街道要素三个层次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适合科技园区导则的编制框架,按照总则、分区、要素、案例四个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在街道价值导向、策略研究、划分依据、划分方式、展示面、空间配置、空间建设几个方面的差异。最后利用总结验证法将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台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成果是对于科技园街道这一特定街道类型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导则的编制框架以及内容,希望藉此论文能为对科技园道路空间设计和更新以及大都市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寇元凯[10](2020)在《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内的移动换电池路径规划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燃油型车辆给城市带来例如尾气排放,噪音污染,交通拥堵等诸多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交通运输科学家们已经在寻找着能够有效解决这些城市困难的方法。具有动能安全性和优良环保性的新能源车辆(Electric Vehicles,EVs)首先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电动单车(Electric bicycles,EBs)作为新能源车辆的一种,同样具备新能源车辆的优势和特点,然而有关电单车的研究和探索还相对较少。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用户端的信息实时更新,在运营系统网络中拥有固定的车辆停放点,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实现在任意停车点之间的电单车骑行,并且通过共享服务实现低成本耗费。但是,电单车在运营系统中不能主动充电,所有的电量补充只能依靠运营商派出移动服务车辆进行电池更换。车辆从停车场出发,在特别设置的电池站装载充满电的专用电池后,前往有更换电池需求的停车点进行作业并回收电量不足的电池,完成作业返回电池站卸载回收的电池后返回停车场。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为城市共享电单车运营系统,研究的问题为业务车辆为共享电单车提供移动服务的路径规划问题。首先,基于这种人工前往固定的车辆停放点作业的方式,本文对两种车型的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实际情况和罗列假设之后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关于新能源车辆为城市共享电单车更换电池的部分,本文更加深入的研究了服务定位-路径规划问题(Location Routing Problem,LRP)。本文中第一个模型着重研究燃油型车辆为共享电单车移动换电池服务的路径规划问题,这种模型解决不必考虑续航里程的服务车辆路径问题,而第二个模型着重解决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中的应用问题,以计算考虑车辆电量和充电时间的实际问题。本文中第三个模型是对第二个问题的拓展研究,旨在考虑运营商可选择合作电池站的车辆服务定位-路径规划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益。关于服务定位-路径规划问题,文中假设了三种充电站的充电速率,也对应三种费用成本,运营商在决策时能够同时进行两个层面:(1)确定每一时间区间内合作的电池站和其配备的充电设备;(2)服务车辆在网络中的运营路径和服务次序。本文通过建立线性规划LRP模型给出决策方法,运营商利用这种决策方法能够优化车辆服务路径,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其次,对文中建立的三个线性规划模型,本文分别利用知名的Solomon实例对应调整的测试实例进行结果分析,利用时间窗较为松散和紧张的实例进行计算对比。在后半部分进行灵敏度分析,探究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的影响程度,提出优化决策方案的方法。据灵敏度分析结果显示,较大的车辆电池载货量,较高的电池更换速率,车辆在电池站较快的充电速率都能够提高车辆在系统中运行的灵活性,以减少其在路网中运行的总距离。最后,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对以上三种模型结果进行了总结,对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能够有所改进的方向和可能改进的细节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归纳和汇总。

二、No Parking(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o Parking(论文提纲范文)

(1)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研究及案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对象:教育改革与校园空间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论文研究框架
2 教育变革背景
    2.1 人才观念转变
    2.2 教育政策改革
        2.2.1 “3+X”方案
        2.2.2 “3+3”方案
        2.2.3 “3+1+2”方案
        2.2.4 小结
    2.3 教学方式创新
        2.3.1 慕课教育
        2.3.2 翻转课堂
        2.3.3 劳动教育
    2.4 教学组织革新
        2.4.1 “选课走班制”
        2.4.2 “选课走班制”模式的特点和问题
    2.5 技术条件支撑
        2.5.1 数字校园
        2.5.2 智慧校园
    2.6 教育改革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2.6.1 以学生为中心
        2.6.2 自由开放灵活
        2.6.3 高效复合多元
        2.6.4 智慧舒适可持续
3 国内外理论研究
    3.1 国外理论研究
        3.1.1 欧美
        3.1.2 亚洲
    3.2 国内理论研究
        3.2.1 台湾地区
        3.2.2 大陆地区
4 我国中学校园空间设计理念发展与实践
    4.1 新中国成立初期
    4.2 20世纪70-80年代
    4.3 21 世纪
    4.4 本章小结
5 新兴实践案例研究
    5.1 教学空间的集聚整合
    5.2 开放式的教育空间
    5.3 小型综合教学单元组合
    5.4 传统梳状结构的演变
    5.5 功能空间的叠合
    5.6 校园空间环境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呼应
    5.7 限制条件下出现了高密度的校园
    5.8 限制条件下的改扩建
    5.9 本章小结
6 余杭中学改扩建设计研究
    6.1 教育变革背景下的未来校园设计面临的普遍问题
        6.1.1 传统中学校园空间模式的限制
        6.1.2 “选课走班制”教学空间设计要求
        6.1.3 改扩建项目基于限制条件的校园功能格局重塑
    6.2 余杭中学项目特有问题
        6.2.1 城市演进对校园空间的影响
        6.2.2 山体带来的利弊
        6.2.3 功能空间容量不足
        6.2.4 停车与接送问题
    6.3 实地调查分析
        6.3.1 基本信息调研
        6.3.2 随机抽样访谈
    6.4 改扩建问题应对与设计实施
        6.4.1 扩建内容拟定
        6.4.2 利用山体改造解决空间扩容问题
        6.4.3 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综合体
        6.4.4 限制性条件下生活用房的改造与扩容
        6.4.5 综合性体育场馆对场地的集约利用
        6.4.6 半地下停车与智能接送解决停车与交通问题
7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2)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室外环境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住区室外环境理论发展与实践
    2.1 国外城市住区规划理论发展
    2.2 国外住区室外环境更新实践
        2.2.1 日本室外环境更新实践——多摩平团地
        2.2.2 德国室外环境更新实践——社区菜园微更新
        2.2.3 加拿大室外环境更新实践——Regent Park社区更新
    2.3 国内城市住区规划理论发展
        2.3.1 1949-1978 年——住区规划探索时期
        2.3.2 1979-1998 年——住区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
        2.3.3 1999 年至今——品质提升和存量更新时期
    2.4 国内住区室外环境更新实践
        2.4.1 上海社区微更新
        2.4.2 北京劲松小区更新
        2.4.3 广州市微改造
    2.5 小结
第三章 石景山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3.1 石景山老旧小区概况
    3.2 石景山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更新改造概况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4 老旧小区实地调研
        3.4.1 古城环卫小区
        3.4.2 古城南路小区
        3.4.3 苹果园-林业楼-海特花园街区
    3.5 石景山老旧小区当前存在问题
        3.5.1 活动场地
        3.5.2 道路交通
        3.5.3 绿化景观
        3.5.4 基础设施
第四章 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更新策略研究
    4.1 问题成因分析
        4.1.1 建设时间早,前期规划不足,用地紧张
        4.1.2 产权关系复杂
        4.1.3 缺乏后期维护
        4.1.4 资金不足
        4.1.5 公众参与度低
    4.2 室外环境更新原则
        4.2.1 整体考虑,统筹规划
        4.2.2 可持续发展
        4.2.3 分步分阶段实施改造
        4.2.4 鼓励公众参与
        4.2.5 设计人性化
    4.3 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更新策略
        4.3.1 活动场地设计策略
        4.3.2 道路交通设计策略
        4.3.3 绿化景观设计策略
        4.3.4 基础设施改造策略
第五章 结论与不足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老旧小区室外环境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B 老旧小区实地调研情况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步憩行为视角下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以车为本”现状导致街道功能单一
        1.1.2 “以人为本”思潮呼吁街道意趣回归
        1.1.3 “地摊经济”政策带来街道更新机遇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关于街道界面的研究
        1.3.2 关于城市非正规性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理论基础——相关理论实践及概念界定
    2.1 步憩行为相关概念
        2.1.1 步憩行为基本概念
        2.1.2 步憩主体的需求层级
        2.1.3 步憩行为的分类
    2.2 非正规性街道与街道多维界面相关概念
        2.2.1 正规性街道与非正规性街道
        2.2.2 界面与多维界面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环境行为学理论
        2.3.2 五分钟生活圈
        2.3.3 微更新理论
3 定性推导——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
    3.1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演进内在动因
        3.1.1 日常生活下的非正规空间实践
        3.1.2 社会目的驱动型行为
        3.1.3 商业目的驱动型行为
    3.2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演进外部效应
        3.2.1 由内部向外部的秩序转化
        3.2.2 由临时向永久的形态嬗变
        3.2.3 由单调向丰富的空间分形
    3.3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的范畴
        3.3.1 物质范畴
        3.3.2 空间范畴
        3.3.3 功能范畴
    3.4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的特性
        3.4.1 模糊边界性
        3.4.2 功能杂糅性
        3.4.3 形态拼贴性
    3.5 非正规性街道界面要素及多维划分
        3.5.1 固有界面
        3.5.2 附加界面
        3.5.3 临时界面
4 定量调研——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与人群步憩行为调研
    4.1 调研程序构建
        4.1.1 研究思路框架
        4.1.2 数据量化方法
        4.1.3 数据分析方法
    4.2 调研对象选定
        4.2.1 街段选取原则
        4.2.2 典型街段选取
    4.3 多维界面要素及步憩行为数据采集分析
    4.4 多维界面要素对人群步憩行为影响量化分析
        4.4.1 固有界面要素与步憩行为相关性分析
        4.4.2 附加界面要素与步憩行为相关性分析
        4.4.3 临时界面要素与步憩行为相关性分析
        4.4.4 多维界面要素对步憩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
5 策略构建——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环境提升策略
    5.1 界面现存问题
        5.1.1 空间与使用——固有界面
        5.1.2 美观与实用——附加界面
        5.1.3 秩序与反叛——临时界面
    5.2 固有界面层提升策略
        5.2.1 倡导共享街道理念,优化街道断面设计
        5.2.2 划定稳静交通范围,促进街区活力生长
    5.3 附加界面层提升策略
        5.3.1 引导界面复合布局,提升凹凸空间品质
        5.3.2 建立良好视觉秩序,促进外墙线条转化
        5.3.3 营造界面五感体验,建立视觉行为反馈
    5.4 临时界面层提升策
        5.4.1 全面整合街道设施,高效集约利用空间
        5.4.2 实行弹性制度管理,落实社区规划体系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之处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场所理论研究现状
        1.2.2 住区户外空间研究现状
        1.2.3 已有研究评述
        1.2.4 本文理论依据及适应性分析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理论发展及实践概况
    2.1 国内外住区户外空间更新理论发展与演进
        2.1.1 国外更新理论发展与演进
        2.1.2 国内更新理论发展与演进
    2.2 国内外住区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更新实践
        2.2.1 国外场所性品质更新实践
        2.2.2 国内场所性品质更新实践
    2.3 国内外住区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更新案例解析
        2.3.1 案例介绍
        2.3.2 策略总结
    2.4 本章小结
3 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评估模式研究
    3.1 户外场所性品质空间条件提出
        3.1.1 户外空间参与需求
        3.1.2 户外场所性品质空间条件
    3.2 户外空间品质影响要素梳理
        3.2.1 物质要素
        3.2.2 人文要素
    3.3 场所性品质空间条件下的要素特征分析
        3.3.1 满足功能及舒适需求
        3.3.2 营造空间使用安全感
        3.3.3 促进邻里间交往互动
        3.3.4 重视居民公共参与度
        3.3.5 空间要素特征归纳
    3.4 以要素特征为指导的品质评估模式生成
    3.5 本章小结
4 大连市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问题研究
    4.1 大连市住区建设与发展概况研究
        4.1.1 住区建设概况
        4.1.2 既有住区户外空间改造历程
        4.1.3 既有居住组团空间形态特征影响因素
    4.2 大连市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实态调研
        4.2.1 调研对象选取
        4.2.2 调研工作流程
        4.2.3 调研工作内容
    4.3 大连市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问题总结
        4.3.1 空间聚集性与功能复合方面
        4.3.2 空间的可达性与安全性方面
        4.3.3 空间的领域性与舒适度方面
        4.3.4 空间主体的公共参与度方面
    4.4 本章小结
5 大连市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提升策略研究
    5.1 品质提升设计原则
        5.1.1 基本原则
        5.1.2 提升理念
        5.1.3 模式方法
    5.2 品质提升策略构建—认同感重构
        5.2.1 增强空间聚集性与功能复合
        5.2.2 提高空间的可达性与安全性
        5.2.3 改善空间的领域性与舒适度
        5.2.4 重视空间主体的公共参与度
    5.3 品质提升拓展策略—导向感重构
        5.3.1 导入独特标识
        5.3.2 放大历史符号
        5.3.3 营造特殊意象
    5.4 品质提升实践—以云程巷为例
        5.4.1 实践项目介绍
        5.4.2 组团基本概况
        5.4.3 空间品质现状
        5.4.4 品质提升方案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案例分析表
附录 B 调查问卷样本
附录 C 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品质调研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地域视野下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以沿黄公路服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陕西省公路发展概况
        1.1.2 陕西公路服务区现状
        1.1.3 公路服务区的重要作用
        1.1.4 陕西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的时代背景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范围
    1.3 服务区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公路服务区设计的影响因素
    2.1 自然因素
        2.1.1 陕西地理和气候
        2.1.2 陕西地理气候对服务区设计的影响
    2.2 人的因素
        2.2.1 人的生理需求
        2.2.2 人的心理需求
    2.3 社会的因素
        2.3.1 经济因素
        2.3.2 车辆增长量
        2.3.3 交通时间因素
        2.3.4 交通量因素
    2.4 车辆需求及交通规范因素
        2.4.1 车辆需求因素
        2.4.2 交通规范因素
    2.5 人文因素
        2.5.1 陕西民居特色
        2.5.2 陕西建筑构件
    2.6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公路服务区调研与分析
    3.1 占地面积
        3.1.1 数据分析
        3.1.2 陕西服务区占地面积分析
        3.1.3 适合的占地面积
    3.2 场地布局模式
        3.2.1 场地布局模式种类分析
        3.2.2 陕西服务区场地布局模式分析
    3.3 内部布局模式
        3.3.1 内部布局模式种类分析
        3.3.2 陕西服务区内部布局模式分析
    3.4 交通流线布局模式
        3.4.1 交通流线布局模式分析
        3.4.2 陕西服务区交通流线布局模式分析
    3.5 建筑面积
        3.5.1 数据分析
        3.5.2 陕西服务区建筑面积分析
        3.5.3 适合的建筑面积
    3.6 建筑功能类型
        3.6.1 陕西服务区建筑功能类型分析
        3.6.2 适合的建筑功能类型
    3.7 建筑功能形式
        3.7.1 功能形式分析
        3.7.2 陕西服务区建筑功能形式分析
        3.7.3 适合的建筑功能形式
    3.8 立面设计
        3.8.1 陕西服务区立面设计分析
        3.8.2 适合的立面设计探讨
    3.9 本章小结
4 对陕西公路服务区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4.1 陕西服务区场地布局地域性设计策略
        4.1.1 总体规划,阶段实施
        4.1.2 因地制宜
    4.2 陕西服务区造型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4.2.1 从传统建筑中寻找原型
        4.2.2 从地域文化中提取设计符号
        4.2.3 适应地域气候
    4.3 陕西服务区空间的地域性设计策略
        4.3.1 外部空间场景化
        4.3.2 场所感的创造
    4.4 本章小结
5 陕西省沿黄公路服务区设计实践——以府谷墙头服务区为例
    5.1 沿黄公路服务区建设概况
        5.1.1 沿黄公路概况
        5.1.2 沿黄公路建设
        5.1.3 沿黄公路服务区建设的背景
        5.1.4 沿黄公路服务区建设的市场分析
        5.1.5 沿黄公路服务区建设交通量调查
    5.2 府谷墙头服务区项目概况
        5.2.1 项目概况
        5.2.2 基地分析
        5.2.3 市场需求分析
        5.2.4 规划定位
    5.3 地域背景下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策略的应用
        5.3.1 府谷墙头服务区场地布局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应用
        5.3.2 府谷墙头服务区造型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应用
        5.3.3 府谷墙头服务区空间地域性设计策略的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西安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更新的存量时代已经到来
        1.1.2 旧住区公共空间品质与居民需求矛盾重重
        1.1.3 老旧住区公共空间重要性的显现
        1.1.4 “城市双修”指导意见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老旧住区
        1.3.2 更新设计
        1.3.3 住区更新
        1.3.4 住区公共空间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5.4 系统分析法
        1.5.5 实践检验法
    1.6 研究框架
2 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马斯洛需求理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3 有机更新理论
        2.1.4 交往与空间理论
    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研究现状
        2.2.1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理论
        2.2.2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相关实践
    2.3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研究现状
        2.3.1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理论
        2.3.2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相关实践
    2.4 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分析对比
        2.4.1 国外老旧住区更新对本文的启示
        2.4.2 国内老旧住区更新对本文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老旧住区更新实例研究
    3.1 实例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3.1.1 调研目的
        3.1.2 研究方法
    3.2 广州解放中路旧城改造一期工程
        3.2.1 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概况
        3.2.2 解放中路旧城改造更新策略
        3.2.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3.3 广州六运小区改造项目
        3.3.1 六运小区改造项目概况
        3.3.2 六运小区改造更新策略
        3.3.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3.4 福州军门社区改造项目
        3.4.1 军门社区改造项目概况
        3.4.2 军门社区改造更新策略
        3.4.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3.5 英国普利茅斯格罗韦社区更新规划
        3.5.1 普利茅斯格罗韦社区更新规划项目概况
        3.5.2 普利茅斯格罗韦社区更新策略
        3.5.3 案例对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的启发
    3.6 国内外住区更新案例总结对比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西安曲江地区老旧住区现状调查研究
    4.1 老旧住区调研概况
        4.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4.1.2 调研内容及方法
    4.2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2.1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住区概况
        4.2.2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2.3 公共服务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2.4 广场及绿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2.5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4.2.6 居民公共空间活动行为调研分析
        4.2.7 典型节点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4.3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3.1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住区概况
        4.3.2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3.3 公共服务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3.4 广场及绿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3.5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4.3.6 居民公共空间活动行为调研分析
        4.3.7 典型节点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4.4 八一小区居住组团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4.1 八一小区居住组团概况
        4.4.2 道路交通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4.3 公共服务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4.4 广场及绿地空间使用情况调研
        4.4.5 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4.4.6 居民公共空间活动行为调研分析
        4.4.7 典型节点公共空间调研分析
    4.5 住区公共空间居民改造需求问卷调查
        4.5.1 问卷调查设计
        4.5.2 问卷调查概况
        4.5.3 住区公共空间改造问卷调查分析
    4.6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总结
        4.6.1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横向对比
        4.6.2 曲江老旧住区典型节点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横向对比
        4.6.3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现状问题总结
    4.7 本章小结
5 西安曲江老旧住区改造提升项目设计研究
    5.1 项目背景
        5.1.1 国家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背景
        5.1.2 迎接十四运,加快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背景
        5.1.3 曲江示范区的建设背景
    5.2 西安曲江老旧住区更新基本原则
        5.2.1 以人为本原则
        5.2.2 适度性原则
        5.2.3 居民参与原则
        5.2.4 因地制宜原则
        5.2.5 延续性原则
    5.3 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设计策略
        5.3.1 整合存量公共空间
        5.3.2 完善道路交通空间
        5.3.3 增补公共服务空间
        5.3.4 优化广场绿地空间
    5.4 老旧住区更新保障策略
        5.4.1 完善住区改造相关规章制度
        5.4.2 制定居民参与制度
        5.4.3 完善公众监督工作
        5.4.4 确保改造资金来源
    5.5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5.5.1 存量空间优化更新设计实践
        5.5.2 道路交通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5.5.3 公共服务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5.5.4 广场绿地空间更新设计实践
    5.6 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典型节点更新设计实践
        5.6.1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西门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5.6.2 太阳食品集团家属院社区文化中心改造设计
        5.6.3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绿地广场改造设计
        5.6.4 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家属院宅前空间改造设计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小区公共空间活动与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二 问卷调研数据汇总

(7)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1.3 学术背景
    1.2 研究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范围、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5.3 技术路线
2 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文化的相关概念
        2.1.2 感知的相关概念
        2.1.3 文化感知的概念阐释
        2.1.4 文化感知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慢行游线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慢行交通系统的概念与特征
        2.2.2 慢行游线的概念阐释
        2.2.3 慢行游线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3 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设计的结合
        2.3.1 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的关系
        2.3.2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主体
        2.3.3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内容
        2.3.4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载体
        2.3.5 慢行游线中的文化感知方式
    2.4 本章小结
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现状解读
    3.1 唐皇城基本情况概述
        3.1.1 唐长安城布局概述
        3.1.2 唐皇城布局概述
        3.1.3 唐皇城与西安老城的空间关系
    3.2 唐皇城历史文化解读
        3.2.1 唐长安城历史文化资源梳理
        3.2.2 唐皇城历史文化资源梳理
        3.2.3 唐皇城历史文化价值解读
    3.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现状梳理
        3.3.1 唐皇城历史文化空间感知现状
        3.3.2 唐皇城历史生活要素感知现状
    3.4 唐皇城慢行游线现状梳理
        3.4.1 唐皇城道路等级现状
        3.4.2 唐皇城慢行游线构成现状
        3.4.3 唐皇城历史文化资源与慢行游线的串接现状
    3.5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存在的问题
        3.5.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场所缺乏
        3.5.2 唐皇城慢行游线感知内容不足
        3.5.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方式单一
        3.5.4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未成体系
    3.6 本章小结
4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现存问题分析
    4.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相关调研分析
        4.1.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调研问卷设置
        4.1.2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调研分析
    4.2 唐皇城慢行游线相关调研分析
        4.2.1 唐皇城慢行游线调研问卷设置
        4.2.2 唐皇城慢行主体出行方式分析
        4.2.3 唐皇城慢行主体出行需求分析
        4.2.4 唐皇城慢行游线构成分析
    4.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与慢行游线整合分析
        4.3.1 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区域选择分析
        4.3.2 空间整合下的慢行游线选择分析
    4.4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价值分析
        4.4.1 文化感知慢行游线概述
        4.4.2 文化感知慢行游线价值解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设计对策
    5.1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目标
        5.1.1 提升唐文化感知度
        5.1.2 促进街区活力提升
        5.1.3 优化慢行出行体验
    5.2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原则
        5.2.1 历史文化叠加共存原则
        5.2.2 整体性与多样性兼顾原则
        5.2.3 历史文化感知全面化原则
        5.2.4 慢行游线完整连续串接原则
    5.3 唐皇城历史文化感知慢行游线设计策略
        5.3.1 唐皇城慢行游线整体文化展示策略
        5.3.2 唐皇城慢行游线整体文化感知策略
        5.3.3 唐皇城慢行游线建筑空间感知策略
        5.3.4 唐皇城慢行游线景观环境感知策略
        5.3.5 唐皇城慢行游线活动感知相关策略
        5.3.6 唐皇城慢行游线线路支撑策略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案例研究探讨
    6.1 概况
        6.1.1 区位段落
        6.1.2 周边现状
    6.2 目标与定位
        6.2.1 规划目标
        6.2.2 规划定位
    6.3 建筑空间感知载体
        6.3.1 风格与体量
        6.3.2 形态与细部
        6.3.3 材质与色彩
    6.4 景观环境感知载体
        6.4.1 绿化景观
        6.4.2 小品设施
    6.5 活动感知载体
        6.5.1 业态布局
        6.5.2 人群活动
    6.6 慢行游线保障载体
        6.6.1 铺装设施
        6.6.2 灯光照明设施
        6.6.3 指示标识设施
        6.6.4 隔离设施
        6.6.5 无障碍设施
        6.6.6 停车设施
        6.6.7 公共交通的接驳
    6.7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调查问卷
致谢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9)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园街道建设的重要性
        1.1.2 课题背景——具体实践项目引伸出本课题研究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概述及范围界定
        1.3.1 大都市界定
        1.3.2 科技园的概念界定
        1.3.3 街道的概念界定
        1.3.4 街道设计导则的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科技园区研究
        1.4.2 街道空间以及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科技园街道特性研究
    2.1 科技园区及道路空间发展变迁
    2.2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的区别
        2.2.1 空间形态的区别
        2.2.2 空间需求的区别
        2.2.3 空间营造的区别
    2.3 科技园街道问题
        2.3.1 差异化需求与同质化现状的矛盾
        2.3.2 街道空间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
        2.3.3 单一的街道形象无法展现园区内涵
        2.3.4 园区发展背景下街道功能亟待完善
    2.4 科技园街道管理难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基础研究
    3.1 科技园街道设计理论基础
        3.1.1 产业集群理论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3.1.3 场所理论
        3.1.4 共生理论
        3.1.5 理论总结
    3.2 世界大都市一流科技园区案例分析
        3.2.1 形成开放创新的整体氛围,用空间强化文化
        3.2.2 利用宜人的空间尺度,打造理想的交往环境
        3.2.3 通过安全高效的交通组织,平衡车行与步行关系
        3.2.4 构建丰富积极的街道界面,激发园区活力
        3.2.5 将街道与周边空间紧密关联,融入环境背景
        3.2.6 进行功能复合且特质鲜明的场所营造
        3.2.7 采用智慧生态的街道设计,提升园区品质
        3.2.8 案例总结
    3.3 科技园街道功能需求分析
        3.3.1 科技园道路基本功能需求
        3.3.2 具有展示性的科技园街道
        3.3.3 满足人群使用需求的科技园街道
        3.3.4 具有多样性的科技园街道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创新策略研究
    4.1 科技园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
    4.2 创新氛围的策略
        4.2.1 开放边界空间
        4.2.2 创新之地营造
    4.3 空间划分的策略
        4.3.1 构建创新空间格局——层次多样
        4.3.2 丰富创新空间种类——类型复合
        4.3.3 合理分配创新空间资源——差异化供给
    4.4 街道要素的策略
        4.4.1 融入创新要素的街道设计
        4.4.2 塑造创新展示面的街道
        4.4.3 绿色可持续的街道设计
        4.4.4 适应未来发展的街道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构架研究
    5.1 导则编制的意义
        5.1.1 针对园区街道设计达成共识
        5.1.2 搭建园区街道系统化的设计框架
        5.1.3 以街道提升促进园区品质提升
    5.2 导则编制的依据
        5.2.1 理论依据
        5.2.2 现实依据
    5.4 导则编制的工作特点
        5.4.1 系统化的特点
        5.4.2 动态化的特点
    5.5 导则编制的指引框架
        5.5.1 总则——价值指引
        5.5.2 分区——氛围指引
        5.5.3 要素——具体落实
        5.5.4 案例——阐明使用
    5.6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的差异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北京丰台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编制
    6.1 丰台科技园现状概况
        6.1.1 园区概况
        6.1.2 街道基本情况
        6.1.3 街道优劣势总结
    6.2 园区导则编制原则
        6.2.1 整体性
        6.2.2 地域性
        6.2.3 层次性
        6.2.4 弹性限定
    6.3 园区导则编制技术路线
    6.4 园区导则总则指引
        6.4.1 秩序高效原则
        6.4.2 生态绿色原则
        6.4.3 活力创新原则
        6.4.4 智慧科技原则
    6.5 园区导则分区指引
        6.5.1 分区指引依据
        6.5.2 分区指引内容
    6.6 园区导则要素指引
        6.6.1 对于交通要素指引
        6.6.2 对于人行道要素指引
        6.6.3 对于建筑前区要素指引
        6.6.4 对于建筑立面要素指引
    6.7 园区导则使用路径
        6.7.1 分类自查,厘清问题
        6.7.2 对标总则,树立目标
        6.7.3 明确分区,统一氛围
        6.7.4 要素指引,确定行动
        6.7.5 落实管理,强化保障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内的移动换电池路径规划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发展
        1.1.2 城市共享电单车换电池及系统运营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共享电单车和移动服务
        1.3.2 新能源车辆移动服务的路径规划问题
        1.3.3 新能源车辆移动换电池定位-路径规划问题
    1.4 本文结构和研究方法
2 燃油型车辆为共享电单车移动服务的路径规划问题
    2.1 问题描述
    2.2 规划问题模型构建
        2.2.1 基本假设
        2.2.2 模型的参数描述
        2.2.3 传统燃油型换电池装卸车辆服务路径模型
    2.3 案例测试和灵敏度分析
        2.3.1 案例生成与测试
        2.3.2 案例测试结果
        2.3.3 灵敏度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新能源车辆为共享电单车系统移动服务的路径规划问题
    3.1 问题描述
    3.2 规划问题模型构建
        3.2.1 基本假设
        3.2.2 模型的参数描述
        3.2.3 新能源换电池装卸车辆服务路径模型
    3.3 案例测试和灵敏度分析
        3.3.1 案例生成与测试
        3.3.2 案例测试结果
        3.3.3 灵敏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新能源车辆为共享电单车系统移动服务的路径-定位问题
    4.1 问题描述
    4.2 规划问题模型构建
        4.2.1 基本假设
        4.2.2 模型的参数描述
        4.2.3 新能源换电池装卸车辆服务路径-定位模型
    4.3 案例测试和灵敏度分析
        4.3.1 案例生成和测试
        4.3.2 案例测试结果
        4.3.3 灵敏度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No Parking(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变革背景下的中学规划设计趋势研究及案例实践[D]. 马斌. 浙江大学, 2021(01)
  • [2]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室外环境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市石景山区为例[D]. 张姝媛.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步憩行为视角下非正规性街道多维界面研究[D]. 于欢.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既有居住组团户外空间场所性品质提升路径研究 ——以大连市为例[D]. 项文菁.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5]地域视野下陕西公路服务区设计研究 ——以沿黄公路服务区为例[D]. 靳馥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西安曲江老旧住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研究[D]. 李怡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唐皇城文化感知的慢行游线规划设计研究[D]. 刘贝贝.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D]. 孟嘉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10]城市共享电单车系统内的移动换电池路径规划问题[D]. 寇元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不能在这停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