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编辑制作节目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编辑制作节目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在编辑制作节目中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袁宇[1](2012)在《AVCHD非线性编辑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浪潮,摄像机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的发展过程。2006年,索尼和松下联合推出了面向摄像机应用的高清视频新标准AVCHD,引领了摄像机高清视频格式的发展方向。但是由于AVCHD推出时间较短,国内对它的研究很少,针对AVCHD标准的非线性编辑软件也不多。本设计的目的正是想系统的研究AVCHD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一个AVCHD非线性编辑软件。本系统能在Mac平台上方便地进行AVCHD摄像机素材的导入,对素材进行合并、分割等简单的非线性编辑操作,预览AVCHD音视频数据,制作不同布局的AVCHD顶层菜单,并将AVCHD内容导出至蓝光光盘。本文将分别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对编辑与刻录提出了一些优化或创新的设计方法。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对AVCHD标准进行了系统性的介绍,将AVCHD的数据划分为物理层与逻辑层,并详细的描述了每一层中的文件格式、功能与相互关系。然后基于AVCHD的架构,提出了采用“虚拟编辑”进行非线性编辑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修改底层M2TS流文件与Clip信息文件的情况下,在逻辑层简单快速的实现诸如合并、分割等操作。对于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重要的视频帧定位功能,不再使用传统的将素材转换为全I帧格式的方法,而是利用了Clip信息文件中的EPMap,从粗表、细表、帧三个层次实现了视频的帧定位,相比较于传统方法,它节省了转码的时间与空间。在描述将AVCHD素材导出到蓝光光盘的方法时,对蓝光文件系统UDF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蓝光刻录,引入了“刻录链表层”,它将用户层和光盘物理扇区进行隔离,使得用户层可以专注于文件系统的数据生成,而由刻录链表层集中对刻录进行优化,这不仅提升了刻录效率,还解决了一次写入式光盘的顺序写入问题。最后,本文对该AVCHD非线性编辑系统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改进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程梅[2](2011)在《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环境下探讨节目录制质量的掌控与提升》文中认为本文从节目制作系统、数字压缩格式、人员技术培训及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选几方面阐述了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重要性和意义。本文从节目制作系统、数字压缩格式、人员技术培训及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评选几方面阐述了提高电视节目制作质量的重要性和意义。

韩雪[3](2010)在《基于数字化媒体的电视节目制作研究》文中提出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是山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主办的频道,是目前山东省级电视媒体中唯一以新闻为定位的综合频道。山东电视台新闻中心是山东省内电视媒体中最重要、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核心宣传机构。《山东新闻联播》、《早新闻》等是由新闻中心自办、在山东卫视播出的新闻节目。新闻中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纵览山东大事,报道各地要闻,透视社会热点,关注国计民生,对山东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经济发展的宣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山东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节目播出,发射有线、无线双路电视信号,覆盖全省17地市,是山东省级电视媒体中节目与广告到达率最高的频道。自2003年开播以来,频道发展迅速,收视率、市场份额、广告创收年年攀升,已经迈。入山东省级主流频道的行列,频道旨在打造成为山东省级电视媒体中最快的频道、最丰富的频道、最有深度的频道、最贴近百姓的频道。本文通过分析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晚间新闻节目制作工作的实际需求和业务流程,结合当前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首先开发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网络平台搭建。数字化新闻节目制作网络平台包括数字化节目采集、数字化节目编辑、数字化节目存储和管理等技术平台。然后详细介绍了数字化媒体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包括数字化前期准备、数字化编辑制作、数字化制作合成阶段。最后对系统架构进行了功能和性能的测试。该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字媒体制作技术具体应用,并对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截图,最后制作出《齐鲁夜新闻》节目,并成功播出,尽管仍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整个系统的架构却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通过对电视节目制作的数字媒体化技术的研究,把握如今数字媒体化技术的特点,对数字媒体化技术现有的生存空间和发展态势做出了梳理,旨在探寻电视节目制作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时,应该如何变挑战为机遇,主动探寻自身发展,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实现电视节目的存储技术升级,视频编辑网络化,录、编、播一体化运作。本文就电视节目数字媒体化的设计及实现作了较为深入分析,在本系统完成后的测试及试用过程中,该系统上线后,各方面均已达到预期目标。

胡宇[4](2010)在《基于pr技术的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架构》文中研究说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视制作方法的进步。非线性编辑系统日渐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的标准配置,同时,海量存储技术、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成熟也促使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网络化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采用非线性编辑网络进行新闻、专题或后期节目的制作。相比单机工作的非线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网络因为其素材集中存储,共享使用,节目制作效率进一步提高,制作成本进一步降低。网络化也拓宽了节目交流的渠道,可以通过卫星Internet信道对共享库的资料进行传送。因此,网络化可以避免重操作,改进节目交流的方式,并提高最终视音频技术质量。论文首先对非线性编辑的概念、非线性编辑联网的意义以及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结合IT技术及电视技术,分析研究了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相关技术,其中着重研究了数字视频压缩技术、RAID磁盘陈列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并提出了适合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关键技术选型。接着分析了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构建需求,提出了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的技术要求、总体方案、关键技术和软、硬件选择等作了详细研究,并结合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系统运行保障计划和非线性编辑网络应急预案。最后提出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整体测试方案并进行实际测试,得出相关数据。

罗檑[5](2009)在《高清后期制作图像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高清后期制作中图像质量控制、编码技术的发展、性能等的差异进行比较,对影响高清后期制作视频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就提高高清后期制作视频质量提出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有益的探讨。

张健[6](2009)在《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的日益成熟,网络模式逐步取代传统单机模式,已在电视节目生产业务中占据了主流地位。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应用,使电视台的节目流程有了明显的变化,节目质量不断提高,流程更加高效合理。作者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分析、计算和比较,从技术和理论方面探索非线性编辑网络,在黄石电视台研发成功并投入实际运行,系统运行稳定、整体效果良好,吸引了湖北省内其它地市台的关注,具有非常实用的推广意义。论文首先对非线性编辑的概念、非线性编辑联网的意义以及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和现状作了简要的介绍。然后结合IT技术及电视技术,分析研究了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相关技术,其中着重研究了数字视频压缩技术、RAID磁盘陈列技术和网络存储技术,并提出了适合黄石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关键技术选型。接着分析了黄石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构建需求,提出了黄石电视台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的技术要求、总体方案、关键技术和软、硬件选择等作了详细研究,并结合黄石电视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系统运行保障计划和非线性编辑网络应急预案。最后提出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整体测试方案并进行实际测试,得出相关数据。

周继茂[7](2009)在《电视节目存储技术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存储技术贯穿电视节目生产的整个流程。电视节目存储的介质目前主要有磁带、硬盘、光盘和半导体四大类,存储技术有数据流磁带存储技术、SCSI技术、RAID技术、SAN技术、NAS技术及虚拟存储技术。本文详细介绍这些存储介质及存储技术。

范浩明[8](2007)在《DVCPRO格式数字录像机的常见故障排除与日常维护》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 DVCPRO 数字录像机的基本性能,结合实践对 DVCPRO 数字录像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及日常维护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总结。

范浩明[9](2007)在《DVCPRO数字录像机的常见故障排除及其使用与维护》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的发展与普及,DVCPRO数字录像机以其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兼容性与开放性,广泛应用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及播出中。本文首先阐述了DVCPRO数字录像机的基本性能,而后结合实践对DVCPRO数字录像机常见故障的解决方法及日常维护的一些经验体会进行了分析探讨。

卢英锁[10](2003)在《选择数字录像机格式(上)》文中研究表明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广播电视设备在从模拟复合、模拟分量格式转向采用数字分量格式时 ,出现的 4种主流格式数字设备的技术特点。同时对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格式的摄、录、编、播设备 ,提出了几点看法。

二、在编辑制作节目中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编辑制作节目中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AVCHD非线性编辑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例索引
表例索引
缩略语
第1章 绪论
    1.1 摄像机的历史发展
        1.1.1 模拟摄像机
        1.1.2 数字摄像机
    1.2 非线性编辑
    1.3 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第2章 技术基础
    2.1 AVCHD 目录结构
    2.2 AVCHD 数据的分层模型
    2.3 AVCHD 文件
        2.3.1 M2TS 文件
        2.3.2 Clip 信息文件
        2.3.3 PlayList 文件
        2.3.4 MovieObject 文件
        2.3.5 索引文件
        2.3.6 缩略图文件
    2.4 AVCHD 菜单结构
        2.4.1 菜单位图流的结构
        2.4.2 菜单位图编辑单元
        2.4.3 调色板单元与数据单元
        2.4.4 菜单位图流的其他信息
        2.4.5 复用
    2.5 UDF 文件系统组织结构
        2.5.1 UDF 概述
        2.5.2 相关术语
        2.5.3 序列及相关描述符
        2.5.4 目录文件相关描述符
        2.5.5 UDF 结构示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系统模块与功能
    3.2 AVCHD 解析与生成的程序实现
    3.3 素材简单编辑的程序实现
        3.3.1 素材的简单编辑
        3.3.2 选择素材生成新的AVCHD 节目
    3.4 菜单制作的程序实现
        3.4.1 流程
        3.4.2 视频流制作
        3.4.3 菜单位图流制作
        3.4.4 复用与其他文件生成
        3.4.5 用户界面
    3.5 导出素材到蓝光光盘的程序实现
        3.5.1 UDF 格式化操作
        3.5.2 文件目录的添加操作
        3.5.3 文件目录的删除操作
        3.5.4 刻录AVCHD 内容至光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虚拟编辑方法的素材编辑
    4.1 传统的素材编辑方法
    4.2 虚拟编辑
        4.2.1 实PlayList 和虚PlayList
        4.2.2 虚拟编辑原理
    4.3 基于EPMap 而优化的视频帧定位
    4.4 AVCHD 素材合并
        4.4.1 合并方法
    4.5 AVCHD 素材分割
    4.6 AVCHD 素材删除
    4.7 虚拟编辑后素材的播放
    4.8 实验测试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AVCHD 光盘导出的实现与优化
    5.1 蓝光光盘刻录性能的研究
    5.2 刻录链表
        5.2.1 刻录分层结构
        5.2.2 刻录链表的软件设计
    5.3 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环境下探讨节目录制质量的掌控与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如何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第一, 建立和维护好电视节目制作系统, 保证前后期制作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二、加强节目制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节目制作人员对技术设备的驾御能力
    第三、加强节目制作人员对节目制作标准的学习
后记

(3)基于数字化媒体的电视节目制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数字媒体的介绍
    1.3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1.4.1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历程
        1.4.2 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发展趋势
    1.5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第2章 数字化媒体的节目制作需求分析
    2.1 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晚间新闻节目制作背景
    2.2 数字化新闻节目制作流程
    2.3 数字化媒体制作的介绍
    2.4 数字化媒体的节目制作需求分析
第3章 数字化媒体的节目制作平台
    3.1 数字化新闻节目制作网络平台
    3.2 数字化节目采集
    3.3 数字化节目编辑
    3.4 数字化节目存储和管理
第4章 数字化媒体电视节目制作过程
    4.1 数字化前期准备
        4.1.1 选题和采访
        4.1.2 拍摄
    4.2 数字化编辑制作
        4.2.1 线性编辑
        4.2.2 非线性编辑
        4.2.3 图片编辑处理
        4.2.4 三维效果制作
        4.2.5 动态字幕编辑制作
    4.3 数字化制作合成阶段
        4.3.1 虚拟演播室工作原理
        4.3.2 虚拟演播室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第5章 新闻节目制作实例
    5.1 系统的运行环境
    5.2 新闻节目制作实例
        5.2.1 素材上载编辑
        5.2.2 故事板及视频编辑
        5.2.3 音频处理
        5.2.4 特技效果
        5.2.5 字幕编辑制作
        5.2.6 制作合成阶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pr技术的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概况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非线性编辑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1 编辑系统的定义及其分类
        2.1.1 线性编辑系统
        2.1.2 非线性编辑系统
        2.1.3 混合编辑系统
    2.2 非线性编辑制作特点
    2.3 非线性编辑技术
        2.3.1 基于板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2.3.2 基于CPU+GPU+I/O构架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2.4 磁盘阵列技术分析
第三章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设计
    3.1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需求分析
    3.2 互联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总体方案
        3.2.1 系统整体设计规划
        3.2.2 互联非线性编辑制作系统结构
    3.3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模块设计
        3.3.1 服务器管理系统
        3.3.2 节目制作系统
        3.3.3 网络管理系统
        3.3.4 网络存储系统
    3.4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中PR插件的设计
        3.4.1 PREMIERE编辑软件
        3.4.2 PR插件的开发
        3.4.3 采集程序实现
    3.5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主要窗体的实现
第四章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分析
    4.1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测试
        4.1.1 视频质量测试
        4.1.2 中心存储系统测试
    4.2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化
        4.2.1 文件拷贝解决方案
        4.2.2 存储磁盘空间自动清理
        4.2.3 非线性编辑中数字视频压缩方法
    4.3 网络系统的管理
    4.4 工作站及任务管理
    4.5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安全性分析
        4.5.1 网络结构的安全性
        4.5.2 服务器的安全性
        4.5.3 存储系统的安全性
        4.5.4 用户权限管理的安全性
    4.6 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运行保障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高清后期制作图像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选择压缩还是无压缩
二、取样/量化选择和高清图像质量的关系
三、高清摄像机图像质量和后期制作关系
四、高清录像机图像质量研究
    1. 高清录像机格式概述
    2. 高清录像机图像质量
五、非线性编辑编码的选择
    1. DNxHD编码技术
    2. ProRes编码技术
    3.DVCPRO HD 100
    4. MPEG I帧
    5.JPEG2000
六、编码后的图像质量评估
    1. PQA测试
    2. 无压缩和压缩图像质量比较
七、后期制作系统匹配问题
八、高清下载的图像质量研究
九、导入导出文件素材测试
十、视频特技图像质量研究
十一、高清后期制作工艺流程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十二、高标清上下变换中的图像质量研究
十三、后期制作的图像质量的一些建议和设想

(6)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线性编辑的概念
    1.3 非线性编辑的概念
    1.4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概念
    1.5 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1.6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1.6.1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1.6.2 本文的内容安排
第二章 非线性编辑网络相关技术研究
    2.1 数字视频压缩技术
        2.1.1 ITU-R601 编码方案
        2.1.2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进行数据压缩的重要性
        2.1.3 Motion JPEG 格式的压缩方法
        2.1.4 DV 格式的压缩方法
        2.1.5 MPEG-2 格式的压缩方法
        2.1.6 视频压缩的评价准则
    2.2 非线性编辑技术
        2.2.1 基于板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2.2.2 基于CPU+GPU+I/O 构架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2.2.3 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选择
    2.3 RAID 磁盘阵列技术
        2.3.1 RAID 技术原理
        2.3.2 RAID 的等级
        2.3.3 RAID 等级的选择
    2.4 网络存储技术
        2.4.1 DAS 技术
        2.4.2 NAS 技术
        2.4.3 SAN 技术
        2.4.4 网络存储结构的比较
第三章 非线性编辑网络的设计
    3.1 需求分析
        3.1.1 非线性编辑系统工作流程
        3.1.2 总体需求概述
        3.1.3 总体需求分析
        3.1.4 项目设计原则
    3.2 总体设计方案
        3.2.1 网络结构图
        3.2.2 网络基本功能概述
        3.2.3 系统架构
        3.2.4 素材压缩格式
        3.2.5 网络性能分析
    3.3 系统模块设计
        3.3.1 服务器管理系统
        3.3.2 节目制作系统
        3.3.3 网络管理系统
        3.3.4 网络存储系统
    3.4 系统运行保障计划
        3.4.1 系统运行注意事项
        3.4.2 系统故障处理流程
        3.4.3 维护注意事项
    3.5 非线性编辑网络应急预案
        3.5.1 编制目的
        3.5.2 应急范围
        3.5.3 应急预案
第四章 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测试
    4.1 视频质量测试
    4.2 网络带宽测试
    4.3 系统稳定性测试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工作回顾
    5.2 效益分析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电视节目存储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储介质
    1.1 磁带
    1.2 硬盘
    1.3 光盘
    1.4 半导体存储器
2 存储技术
    2.1 数据流磁带存储技术
        2.1.1 LTO技术
        2.1.2 DAT技术
        2.1.3 DLT技术
    2.2 SCSI技术
    2.3 RAID技术
    2.4 SAN技术
    2.5 NAS技术
    2.6 虚拟存储技术

(10)选择数字录像机格式(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DVCPRO的主要特性
    2.1 DVCPRO的磁迹位形
    2.2 自动磁迹搜索 (ATF)
    2.3 DVCPRO格式视频、音频信号的记录和处理
        2.3.1 视频处理电路
        (1) 像块与宏块 (Block&Macro block) 及宏块混组 (shuffle)
        (2) DCT变换 (离散余弦变换) 和系数加权
        (3) 量化和“zig-zag”字形读出
        (4) RLC编码和VLC编码
        2.3.2 音频信号的记录处理
    2.4 信道纠错编码
        2.4.1 视频数据信道编码
        2.4.2 音频数据信道编码
    2.5 DVCPRO 50, DVCPRO PV和DVCPRO HD简述
    2.6 DVCPRO的兼容性和可发展性

四、在编辑制作节目中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AVCHD非线性编辑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 袁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2]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环境下探讨节目录制质量的掌控与提升[J]. 程梅. 影视制作, 2011(09)
  • [3]基于数字化媒体的电视节目制作研究[D]. 韩雪. 山东大学, 2010(08)
  • [4]基于pr技术的互联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架构[D]. 胡宇. 复旦大学, 2010(03)
  • [5]高清后期制作图像质量研究[J]. 罗檑. 影视制作, 2009(10)
  • [6]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研究与实现[D]. 张健. 华东交通大学, 2009(04)
  • [7]电视节目存储技术综述[J]. 周继茂. 有线电视技术, 2009(02)
  • [8]DVCPRO格式数字录像机的常见故障排除与日常维护[J]. 范浩明.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07(04)
  • [9]DVCPRO数字录像机的常见故障排除及其使用与维护[J]. 范浩明. 现代电视技术, 2007(01)
  • [10]选择数字录像机格式(上)[J]. 卢英锁. 中国有线电视, 2003(24)

标签:;  ;  ;  ;  ;  

使用DVCPRO数字录像机编辑制作节目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