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一、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与运行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锦波[1](2021)在《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1964-199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靳正礼,刘守庆[2](2020)在《硅铁浇铸无组织烟尘排放的治理措施研究》文中提出介绍了通过对铁合金企业生产过程中无组织烟尘产生的环节进行分析,研究了车间顶吸、移动式集烟罩、固定式集烟罩在硅铁浇铸过程中无组织烟尘治理的优缺点。得出企业只有加强生产环保管控力度、改变原有的浇铸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浇铸过程中产生的无组织烟尘,实现铁合金清洁化生产。

张晶杰[3](2020)在《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基于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能源发展一直以煤炭为主,中国电力发展以煤电为主。几十年来煤炭和煤电承担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电力需求的重任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一方面,以煤为主的能源电力结构带来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其中煤电污染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典型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和以细颗粒物(包括在环境中转化的二次污染物)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另一方面,煤炭具有高碳化石能源的本质属性,在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煤炭和煤电发展如何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对好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改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完善环保和节能法规、政策,在电力发展领域,不断出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环境经济新政策、新举措,以满足电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接近到10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步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如何在新时代,按“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新发展要求,研究新思路、新方法,是能源环境经济领域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本论文基于新时代发展对电力行业的要求,针对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和碳减排问题,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并辅助以模型工具,分析适用的经济政策工具,构建新时期环境经济政策的框架,并重点分析碳交易和环保电价政策的机制和成本效益影响,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第一,研究了基本概念和研究综述。燃煤发电行业是我国实施环境经济政策的重点领域,政策内涵和实施效果对国民经济、环境保护和能源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背景和内涵进行了介绍和梳理,分析对中国燃煤发电有重要影响的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包括能源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环境“3E”平衡理论、能源发展的约束性理论,以及科斯定理、庇古定理;分析了中国煤电发展中的环境经济理论依据,提出了新时代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要求。第二,研究了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国际经验。工业化完成国家面对工业化生产相伴而来的环境问题,都积极采取环境经济政策,根据主要污染物类型、影响程度、范围和特点、持续时间等方面因地因城因时施策,表现出了良好的政策弹性和灵活性。国外不同时期的环境经济政策重点和内容也不同。本文分析了环境税(费)、许可证、补贴政策,并对排放权交易制度和税收制度进行了重点进行分析。第三,评析了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对我国在能源转型的大趋势下出台的一系列有利于污染物控制的经济政策,包括排污收费、价格政策(电价补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燃煤电厂相关经济政策,梳理了历史脉络和机理,初步提出了政策优化的思路。第四,提出了新时期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分析新时代对能源电力发展的基本要求,煤电在能源电力转型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的环境经济政策框架中需要取消、完善、增加的政策工具。第五,分析了碳交易与环保电价这两项重点政策对煤电企业的影响,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燃煤电厂在不同地区、不同容量机组、不同利用小时数等因素下污染物控制成本水平和电力转型背景下影响环保电价敏感性因素,为在新时代继续完善这一重要机制提供了政策导向和可操作的建议。第六,在结论中指出新时代燃煤电厂环境经济政策应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重视燃煤发电在低碳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特色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成效显着,高水平清洁化的燃煤发电环境政策需要改革,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建议一是环境经济政策改革要与电力转型发展新形势和要求相结合,二是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三是形成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四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李媛媛[4](2020)在《基于适老化社区支持体系的社区更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

冯安煜[5](2020)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老工业住区面临的问题比普通住区更为复杂和严重。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三个阶段,中国的住房制度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迁而变化。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大多数城市在一五至三线建设期间建成的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已经普遍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住区规划中,面临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大背景,在规划中需要从整体空间格局中对用地布局、设施配套等做出更多思考。本文以一五至三线建设时期所建设的兰州市老工业住区为研究对象,对兰州市老工业住区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的空间格局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阶段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对兰州老工业住区的空间格局演进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作为具有工业历史积淀的城市,兰州市在一五计划时期之前,就已经开始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这些工业散布在当时兰州城的郊区、边缘地区以及较为偏远的红古区、榆中县等地,围绕工业形成了散布的居民点;一五计划时期,兰州市工业企业得到大规模发展,其附属住区以公有制集体化的形式建设起来,这些工业企业及住区较为集中的分布于西固区、七里河区及安宁区一带;二五计划及三年调整时期,兰州市工业企业及住区部分作为一五计划时期的后续项目而建设起来,部分在三年调整时期末建设起来;三五计划及三线建设时期,兰州市工业企业又得到了大量资金及人才支持,此时,兰州市老工业及住区显着集中的分布于西固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城关区也分布较多但较为分散。此外,每个区域内工业发展重心、集聚效果也有所不同;三线建设时期至今,虽然经过不断的更新改造,但老工业住区在宏观空间格局上整体来看变化较小。从中观角度,兰州市老工业住区在整个兰州市域内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区域,即西固、七里河、安宁与城关四区中。其中,西固区的老工业住区集聚效果较明显,大多沿铁路及主要运输道路就在西固中心城区的东南区域核心集聚;七里河的老工业住区主要沿西津西路西段与东段区域呈现出带状集聚分布;城关区的老工业住区分布较繁杂且规模较小,较为分散,但在空间上有两个密集点,即城关区中心城区西南铁路以北区域,以及中心城区西北部黄河附近;安宁区的老工业住区数量虽然最少,但是规模相比于城关区来说较大,主要沿安宁西路在费家营附近明显集聚。从微观角度,兰州市老工业住区内部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由低层围合式分布为主演化为多层行列式分布为主,再到低层围合式、多层行列式与高层点式不同年代的住宅楼并存的混合拼接式结构;此外,其随着其周边用地性质及城市政策的变迁,其内部住宅部分陆续被列入棚改计划,周边设施、工厂也发生着一定的改变。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主要受政策导向与制度、住区的规划建设理念、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城市经济发展、老龄化背景的居民诉求等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趋势上,兰州市城乡区域内,除西固区外,其他片区传统意义上的老工业住区独具特色的工业文化气息正在逐渐淡化,乡镇的老工业住区也将逐渐被现代化、城市化的住区所取代;在城区内部,老工业住区由于工厂搬迁与否,将形成新型共享现代独立社区或独特的工业文化社区圈,但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年居民由于生活水平条件不足可能将被边缘化;在老工业住区内部,由于再开发的必然改造趋势,不同年代所建造的住宅也将呈现出不同的改造方式,此外,在社会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医养结合、健康社区等概念也将逐渐融入老工业住区的改造中。在这些老工业住区的配套设施方面,由于老龄化的社会趋势,未来的配套设施也将更多针对老年人而进行考虑,使老年居民老有所乐。以上对于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的空间发展趋势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适性。

宋灵灵,易红宏,唐晓龙,赵顺征,解锡舟[6](2020)在《铁合金煤气处理技术进展》文中提出铁合金是钢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在钢铁行业的带动下,铁合金产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生产铁合金会产生大量煤气,其主要成分包括烟尘、CO和CH4等温室气体,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威胁人类健康。铁合金煤气存在高温、气量大、烟尘浓度高和粒径小等特性。因此,其煤气净化比较困难、复杂。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铁合金煤气的回收与净化成为铁合金行业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介绍了铁合金煤气净化技术的发展历程,铁合金煤气湿法净化及干法净化的几种典型工艺,以及净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田先红[7](2020)在《政党如何引领社会?——后单位时代的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分析》文中认为与已有成果多运用"政党组织社会"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不同,本文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纳入"政党引领社会"的分析框架之中。特定的社会结构为党组织引领基层社会的路径和方式提供了社会基础,而党也通过其组织架构、制度安排、意识形态和行为策略对社会予以重组与再造。在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相互交融、渗透的过程中,党的引领功能得以实现。基层党组织引领社会的机制表现为政治机制、组织机制、吸纳机制和服务机制,它们分别构造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凝聚力和回应力。在新时代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应该找准党建的基本单位,吸纳积极分子参与,使党组织真正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之中。

李博舒[8](2019)在《工业旅游导向下的吉林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1953-195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工业遗产数量众多,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之一。本文以我国着名老工业城市吉林市为研究对象,从文化遗产学、旅游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出发,探讨以工业旅游为导向下的吉林市工业遗产保护理论及实践方法,提出合理的利用模式,为吉林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参考。吉林市工业遗产较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工业发展整体脉络。“一五时期”的工业兴起与发展对吉林市的崛起有重大意义,见证了吉林市工业进程的工业遗产是吉林市宝贵的历史财富与文化资源。本文在工业旅游为导向下,首先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对吉林地区工业遗产进行调查研究,其次探讨工业遗产特征价值,建立保护理论框架和再利用策略。再次通过工业遗产旅游推动老工业城市振兴,通过以工业遗产建筑为载体的更新与再利用为平台,以旅游为依托,打造以旅游观光消费为基础的全域化工业遗产旅游。最后以吉林市哈达湾工业区为例,并与工业遗产的循环利用模式相结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铁合金一分厂做具体的再利用设计,为吉林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从而促进吉林市工业遗产旅游的全域化发展。

董鹏[9](2019)在《某稀土生产线含氟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文中提出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工业大国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稀土资源储量最大的国家和稀土成品出口最大的国家之一。稀土行业的粗狂式发展,导致稀土生产过程中废气的净化效果一直不是很理想。进入新世纪,我国提出了可持续的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要求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必须符合相关的排放标准。因此,本研究针对稀土工业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中含氟污染物的去除净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江西省某稀土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流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含氟废气产生的来源以及成分特征。然后,分析原有废气处理系统在废气的处理净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最后,按改造方案施工后,进行现场运行调试,分析改造效果。针对该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设计,得出如下结论:(1)稀土电解冶炼产生的含氟废气排放具有排放速率低,温度高的特点,由于稀土电解生产中工艺的需求,采用侧向吸风罩的设计比上引式提高高度的吸风罩,更能有效的提升废气的吸收效率。采用侧引式吸风罩设计后,生产车间内粉尘和含氟废气大幅减少,废气的收集率达到了 99%。车间和厂区内粉尘和含氟化合物浓度均在《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标准值以内。(2)对于稀土电解冶炼产生的废气,采用加长的下引式重力沉降巷道的方式比采用布袋式除尘的方式更为经济。下引式重力沉降巷道既能够达到一定的除尘效果,还能大大降低运行的成本。(3)原一级水洗喷淋塔排放废气中的粉尘和氟化物统计值为56.02 mg/m3和4.65 mg/m3,达标率分别为31.43%和57.14%,废气净化效果不理想。通过重新设计,将喷淋塔设计为二级喷淋淋洗,一级为5L/s的水淋洗,二级为5L/s的石灰水淋洗;通过施工后的现场调试监测,采用二级喷淋的方式,排放废气中粉尘浓度为30.02 mg/m3和3.16 mg/m3,达标率均为100%。该设计能够有效的提升电解废气中含氟污染物的净化效果。(4)原喷淋废水处理存在处理效果差,废水量多的问题;通过设计改造增加中和沉淀池,向废水中额外添加石灰粉,增加废水中污染的沉淀效果,废水在沉淀池经过沉淀分层后,上清液循环到喷淋塔使用,沉积物离心脱水。(5)对整体废气处理系统调试监测,计算得到该次改造能够每年减排氟化物0.21吨,粉尘4.62吨,减排率分别提升18.52%和35.81%,污染物减排效果显着。(6)本次废气处理系统的改造,产生了一定的经济以及环境效益,车间和厂区内含氟化合物明显降低,废气粉尘的收集通过回收利用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设计上的优化使废气处理系统的电能消耗每天能够节约2953.28元。

王建民,师政清[10](2019)在《硅系行业的现状及未来思考》文中指出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硅铁产品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我国硅铁合金现阶段发展的状况,指出了我国铁合金行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我国铁合金行业在今后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二、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与运行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与运行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硅铁浇铸无组织烟尘排放的治理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无组织烟尘产生环节
    1.1 冶炼过程
    1.2 出铁过程
    1.3 浇铸过程
2 无组织烟粉尘排放治理措施
    2.1 密闭车间-顶吸方式
    2.2 移动式集烟罩
    2.3 固定式集烟罩
3 结语

(3)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环境经济政策研究综述及评价
        1.2.1 概念界定
        1.2.2 环境经济政策的本质及研究对象
        1.2.3 电力相关重要环境经济政策研究进展
        1.2.4 对文献综述的评价
    1.3 论文框架与内容
        1.3.1 总体思路及内容框架
        1.3.2 各章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能源-经济-环境政策理论分析
    2.1 能源经济环境平衡理论
        2.1.1 能源经济理论
        2.1.2 “3E”平衡理论
        2.1.3 约束性理论
    2.2 环境经济政策理论
        2.2.1 对庇古税基本内涵的理解
        2.2.2 对科斯定理基本内涵的理解
    2.3 中国煤电发展环境经济政策理论依据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经济政策在国际上的应用
    3.1 美国
        3.1.1 清洁空气市场计划
        3.1.2 碳排放权交易
    3.2 欧洲
        3.2.1 大气污染物管理
        3.2.2 碳减排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煤电环境经济政策的评析
    4.1 政策框架的形成及特点
    4.2 几项重点环境经济政策实践分析
        4.2.1 排污费与环境税
        4.2.2 环保电价
        4.2.3 排污权交易
        4.2.4 排污权有偿使用
        4.2.5 排污许可
    4.3 碳减排政策分析
        4.3.1 电价调节政策
        4.3.2 碳排放权交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时代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构建
    5.1 新时代背景下的电力环境经济政策趋势
        5.1.1 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及政府的作用
        5.1.2 “3E”平衡点向低碳侧移动
    5.2 新时代对能源电力转型的基本要求和难点
        5.2.1 新能源体系对电力转型的要求
    5.3
        5.3.2 煤电环境经济政策框架存在的问题
        5.3.3 新时代环境政策的框架构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时代煤电重要环境经济政策分析评估
    6.1 碳交易对煤电发展的影响分析
        6.1.1 碳交易对不同的发电主体影响机制分析
        6.1.2 碳交易对不同发电方式的效益影响分析
    6.2 燃煤发电企业环保电价成本效益分析
        6.2.1 燃煤发电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发展分析
        6.2.2 不分地区脱硫、脱硝、除尘成本结构分析
        6.2.3 各区域平均成本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煤电将继续为能源电力在中短期的低碳转型发挥支撑作用
        7.1.2 中国特色的环境经济政策在燃煤发电领域成效显着
        7.1.3 要针对新时代特点完善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
        7.1.4 燃煤发电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改革以适应环保技术进步和环保管理改革要求
        7.1.5 碳市场是促进中国电力低碳转型的基础性政策
    7.2 主要政策建议
        7.2.1 积极推进环境经济政策改革
        7.2.2 完善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7.2.3 构建中国特色的碳市场机制
        7.2.4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逐步调整环保电价
    7.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着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一般住区
        1.4.2 工业住区
        1.4.3 老工业住区
        1.4.4 空间格局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和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兰州老工业住区现状
    2.1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人口老龄化分析
    2.2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分布
        2.2.1 按区划分布
        2.2.2 按工业性质分布
    2.3 兰州市工业与其住区分布关系特征
    2.4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现状布局
    2.5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配套设施现状分析
    2.6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绿地及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1 阶段划分依据
    3.2 宏观视角下兰州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2.1 1953年以前(一五计划时期前)
        3.2.2 1953年-1980年(一五计划时期至三线建设时期)
        3.2.3 1981年至今(三线建设时期后至今)
    3.3 中观视角下兰州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3.3.1 1953年以前
        3.3.2 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
        3.3.3 1958年-1965年(二五计划及三年调整时期)
        3.3.4 1966年-1980年(三五计划及三线建设时期)
        3.3.5 1981年-2000年的老工业住区
        3.3.6 2001年-2010年的老工业住区
        3.3.7 2011年至今的老工业住区
        3.3.8 中观层面主要时期兰州市老工业住区演变规律分析
    3.4 微观视角下兰州老工业住区空间布局演变分析
        3.4.1 一五计划至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住宅
        3.4.2 三线建设时期及以后的工业住宅
        3.4.3 进入新世纪以后的多样化住宅
        3.4.4 微观视角下兰州市老工业住区演变规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1 总体规划导向因素
    4.2 制度决策与转型
    4.3 自然环境因素
    4.4 经济条件因素
    4.5 建设理念因素
    4.6 居民诉求因素
    4.7 本章小结
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发展趋势
    5.1 大区域视角下兰州城乡老工业住区变迁趋势
    5.2 老龄化背景的兰州市城区老工业住区发展趋势
    5.3 老工业住区内部的适老化再开发趋势
        5.3.1 不同年代老工业住区的普遍改造趋势
        5.3.2 医养结合背景下的老工业住区改造趋势
        5.3.3 健康社区导向下的老工业住区改造趋势
        5.3.4 适应老龄化的住区周边配套设施改造趋势
    5.4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1.1 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的阶段特征
        6.1.2 具有普适性的老工业住区空间发展未来趋势预测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附录 A 一五计划时期至三线建设时期兰州市老工业住区详表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6)铁合金煤气处理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铁合金煤气的产生与成分
2 铁合金煤气湿法净化工艺
    2.1 “双塔一文”流程
    2.2 “双文一塔”流程
    2.3 “洗涤机”流程
3 铁合金煤气干法净化回收工艺
    3.1 静电袋式除尘
    3.2 脉冲袋式除尘
4 结论

(8)工业旅游导向下的吉林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1953-195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1.3.1 相关概念释义
        1.3.2 研究对象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工业旅游背景下的相关研究综述
    2.1 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旅游的相关联系
        2.1.1 工业旅游
        2.1.2 工业遗产旅游
    2.2 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2.2.1 工业遗产旅游与传统旅游模式的关系
        2.2.2 全域化旅游角度的工业遗产旅游
        2.2.3 体验式旅游角度的工业遗产旅游
        2.2.4 智慧旅游角度的工业遗产旅游
    2.3 工业旅游与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
        2.3.1 博物馆模式研究
        2.3.2 景观公园模式研究
        2.3.3 商业消费模式研究
        2.3.4 创意产业园模式研究
    2.4 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设计原则
        2.4.1 整体性与真实性原则
        2.4.2 可持续原则
        2.4.3 独特性原则
        2.4.4 多样性原则
    2.5 工业旅游视角下工业遗产与再利用的设计手法
        2.5.1 使用功能置换
        2.5.2 空间形态改造
        2.5.3 立面形式设计
        2.5.4 环境的更新设计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市工业遗产类型与特征
    3.1 “一五期间”的历史背景
        3.1.1 “一五期间”的建设背景
        3.1.2 “一五期间”的工业遗产状况
    3.2 吉林市工业遗产资源现状与问题
        3.2.1 吉林市工业遗产现状简介
        3.2.2 吉林市工业遗产旅游问题分析
    3.3 吉林市工业遗产布局与旅游资源挖掘
        3.3.1 五大工业聚集区
        3.3.2 与环境相融合的整体性
        3.3.3 工业遗产旅游资源挖掘
    3.4 吉林市工业遗产的特征分析
        3.4.1 类型特征
        3.4.2 建筑结构特征
        3.4.3 空间形态特征
        3.4.4 风格特征
    3.5 吉林市工业遗产价值分析
        3.5.1 历史文化价值
        3.5.2 经济社会价值
        3.5.3 科学技术价值
        3.5.4 艺术美学价值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业旅游导向下工业遗产利用策略
    4.1 吉林市整体性保护策略
        4.1.1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4.1.2 重塑工业城市鲜明特色
        4.1.3 推动走向文化城市
    4.2 哈达湾工业旅游合作机制的建设策略
        4.2.1 区域网络规划
        4.2.2 区域线路规划
        4.2.3 区域节点设计
        4.2.4 区域多层次塑造
    4.3 哈达湾工业遗产建筑的再利用更新方法
        4.3.1 使用功能更新方式
        4.3.2 空间形态改造方式
        4.3.3 新旧立面融合方式
        4.3.4 环境保护与规划
    4.4 吉林工业遗产旅游视角下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优化方案—以铁合金一分厂为例
        4.4.1 工厂的基本概况与调研现状分析
        4.4.2 再利用整体思路
        4.4.3 再利用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4.4.4 未来展望与规划建议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基础调研信息
附录2 相关研究图纸
附录3 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某稀土生产线含氟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稀土生产中废气的来源和特点
        1.1.1 有害废气的来源
        1.1.2 稀土生产中有害废气的特点和成分
    1.2 稀土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危害与治理
    1.3 国内外稀土生产中含氟废气的治理现状
    1.4 选题背景与意义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某稀土生产公司废气处理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1 稀土金属冶炼生产工艺介绍
    2.2 含氟废气来源分析
    2.3 废气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废气收集系统存在的问题
        2.3.2 布袋除尘系统存在的问题
        2.3.3 喷淋塔系统存在的问题
        2.3.4 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2.3.5 管道布局存在的问题
    2.4 存在问题的总结
第三章 含氟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及设计
    3.1 改造方案的提出
    3.2 各环节改造设计与分析
        3.2.1 改造设计要求
        3.2.2 废气收集系统的改造设计
        3.2.3 废气除尘系统的重新设计
        3.2.4 喷淋塔的改造设计
        3.2.5 喷淋废水处理的重新设计
        3.2.6 废气引导管道的布局优化设计
        3.2.7 改造后的含氟废气处理新工艺
    3.3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3.3.1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3.3.2 主要设备参数及建(构)筑物规模
第四章 运行调试与改造后废气减排和经济效益
    4.1 运行调试
        4.1.1 无组织废气收集的调试和收集效果
        4.1.2 重力沉降巷道的调试和净化效果
        4.1.3 喷淋塔的调试和净化效果
        4.1.4 废水处理的调试和净化效果
    4.2 改造前后废气污染物排放统计
        4.2.1 改造前含氟废气排放量
        4.2.2 改造后含氟废气排放量
        4.2.3 改造前后减排量对比分析
        4.2.4 改造前后废气处理系统年运行成本对比
        4.2.5 改造效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10)硅系行业的现状及未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硅系产品的描述
2 硅系产品的发展历史
3 我国硅系合金现状
    3.1 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生产能力大幅增长
    3.2 产业布局呈现区域性划分
    3.3 电炉装备大型化、自动化、节能化程度大幅提升
    3.4 煤电冶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势明显
    3.5 污染治理、余热回收及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逐渐推广, 且取得成效
4 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硅铁行业进入门槛低、投资小、技术含量不高
    4.2 产业集中度低, 技术研发工作滞后
    4.3 行业凸显“用工荒”
    4.4 出口关税过高, 影响海外市场拓展
    4.5 受行业产能过剩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同影响, 铁合金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5 我国发展硅铁行业的优势
    5.1 在所有大宗铁合金品种中, 是唯一所有原材料不需要进口的品种且完全能够满足需求
    5.2 工艺路线成熟, 技术经济指标先进
    5.3 与有渣法品种相比, 对环境污染相对较小
6 我国硅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6.1 新增产能布局正在发生转移
    6.2 大企业规模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硅铁产能集中度有望得到提高
    6.3 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助推硅铁电炉向大型化、自动化和余热综合利用方面发展
    6.4 重视产业链建设
    6.5 期货市场服务铁合金实体经济的力度和广度持续深入
    6.6 产品多样化, 发展深精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
7 我国硅铁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7.1 硅铁企业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推动硅铁行业向绿色行业方向发展
    7.2 调整产品结构, 开发优质、经济适用的新产品
    7.3 提高行业集中度是硅铁行业奋斗的方向
    7.4 维护硅铁市场供需平衡, 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7.5 争取国家政策, 支持铁合金适度出口
    7.6 智能制造与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改变社会的

四、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与运行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三线企业的环境问题与治理研究(1964-1990)[D]. 方锦波. 兰州大学, 2021
  • [2]硅铁浇铸无组织烟尘排放的治理措施研究[J]. 靳正礼,刘守庆. 铁合金, 2020(06)
  • [3]新时代煤电大气污染物控制与碳减排环境经济政策研究[D]. 张晶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4]基于适老化社区支持体系的社区更新路径研究[D]. 李媛媛. 天津大学, 2020
  • [5]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兰州市老工业住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D]. 冯安煜.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6]铁合金煤气处理技术进展[J]. 宋灵灵,易红宏,唐晓龙,赵顺征,解锡舟. 中国冶金, 2020(04)
  • [7]政党如何引领社会?——后单位时代的基层党组织与社会之间关系分析[J]. 田先红. 开放时代, 2020(02)
  • [8]工业旅游导向下的吉林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1953-1957)[D]. 李博舒.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9]某稀土生产线含氟废气处理系统的技术改造设计[D]. 董鹏.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2)
  • [10]硅系行业的现状及未来思考[J]. 王建民,师政清. 铁合金, 2019(01)

标签:;  ;  ;  ;  ;  

铁合金厂烟尘治理设施改造及运行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