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简约、完美结合

时尚、简约、完美结合

一、时尚,古朴,完美的结合(论文文献综述)

李子墨[1](2021)在《结合地域环境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洛南音乐小镇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了极大的改善,人们对于精神和文化上的诉求更为迫切。同质化建设带来的城市风貌趋同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和文化记忆,由此逐渐展开了通过周边小镇旅游的开发,以提高人们闲暇时间精神、文化等娱乐活动享受,文化旅游型的特色小镇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快速粗放的发展模式与问题并存,同质化的景观营造、文化的错位运用、景观规划设计简单粗暴、词不达意等问题削弱了小镇的地域特色,无法展现出当地的地域环境和小镇的核心主题,致使不少文旅小镇无法长期保持其价值。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确定了研究方向和目标。论文首先对所选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针对地域性特色小镇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进行相关理论研究,提炼出特色小镇的规划进程是受到自然要素的风貌变化与人文思潮的更新迭代,强调了自然、人文、社会的多维度交替影响。然后结合特色小镇的案例研究,并从样本案例中总结场地的优势与契机,归纳了场地的优势与设计,为洛南音乐小镇的规划提供了思路。论文通过整理和调研对结合地域环境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做出了说明,并将其使用在洛南音乐小镇的设计之中,同时通过对洛南环境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同样是通过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分析,对样本进行空间形态特征分析,从宏观尺度的空间布局到中观制度的街巷空间,再到微观尺度居民单元进行归纳,总结出特色小镇的发展与自然适宜性、人文延续性和营造实用性的样本画像。最后,地域性特色小镇的研究从理论维度转向设计维度,提出洛南音乐小镇规划设计框架,并从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交通规划与流线组织、景观规划及配套设施角度展开了系统策略,形成了洛南音乐小镇从宏观的空间布局到中观街巷设计再到微观居民单元的规划层级模式。就特色小镇的景观设计而言,要考虑到场地情况、历史文脉、居民与小镇管理者等要素,方可实现特色小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刘木森[2](2020)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美国西海岸发生了影响世界的“奥蒂斯陶艺革命”,一种“新陶艺”理念从此诞生。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益活跃开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新陶艺”思潮伴随着西方现代艺术大潮涌入中国,刺激了中国陶艺的“现代性”探索。“新陶艺”进入我国以后,我国学界习惯称其为“中国‘现代陶艺’”。虽然它与西方的“新陶艺”理念一脉相承,在陶艺的形态、创作手法、内涵等方面基本相通,但在文化与审美等方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与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在审美形态、审美特质等方面迥然有异。本论文即以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审美角度切入并采用历史与逻辑、个案分析与理论阐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试图对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审美重构、审美特质以及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审视和探究。在概念厘定的基础上梳理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现代陶艺”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创作媒介,以个性化手法表现人的个性、情感、观念、心理、意识以及审美等理念的艺术形式。它所挖掘的不只是客观世界,更是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意识。在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下和自身创新变革的需求中,中国“现代陶艺”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70年代。20世纪末进入发展阶段,起初主要表现为对西方陶艺的吸纳和借鉴。进入发展阶段后,主要表现为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彰显,将深厚的中国文化与现代陶艺结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陶艺审美文化。从审美重构入手分析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态特征。“解构”是西方陶艺的理论支撑基础,中国“现代陶艺”同样表现为对已有传统陶瓷艺术的“分解”“打碎”和“重构”。中国“现代陶艺”打破了统治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消解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因此,“重构性”成为中国现代陶艺的基本特征。深入探讨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在理念特质方面,传统陶瓷艺术注重技术审美,而中国现代陶艺则注重观念表达,这完成了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的华丽转身;在创作特质方面,“现代陶艺”摒弃了批量生产的创作方式,更注重个性化表现;在语言特质方面,不再强化它的规范严谨,而是表现为得意忘言,“抽象性”成为现代陶艺艺术语言的首要特征;在情感特质方面,摆脱了实用主义的束缚,更注重陶艺家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象为心声”成为陶艺家情感表达的写照;在材质特质方面,表现为超越泥性,追求多种极限表达方式;在美感特质方面,表现为偶然天成,呈现出“残缺美”“含蓄美”“模糊美”等特殊的美学特色。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突出了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征。西方现代陶艺主要得益于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推波助澜,而中国现代陶艺面临着西方化与本土化、传统与现代的二元难题。虽然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存在着共通性,但中西现代陶艺发生发展的语境不同,西方陶艺的陌生化探索更为极端,例如“怪怖艺术”的另类美学追求、“实验性”激发的形式探索等,中国现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中国符号、文化印记,表现为对重塑本土风格,引领民族文化需求的历史使命的担当。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与理论构建为其未来发展寻求突破。一是“现代陶艺”的发展趋势,包括陶艺装置的方兴未艾、环境陶艺的风生水起、实验陶艺的新探索和科技介入的新融合。二是尝试建立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基本理论框架。针对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着重讨论了现代陶艺的审美批评方法、审美批评意识和主题选择。现代陶艺更加关注当下社会生活状态,其理论建构必将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人文担当和指向。三是首次提出陶艺的“烧成美学”“陶艺生态学”等概念。现代陶艺的烧成出现了科技含量高、多元烧制、体验式烧制等态势,同时也存在对返璞归真烧制效果的追求。不同的烧制方法呈现出不同美学效果,如柴烧的素朴之美、坑烧的原始之魅、熏烧的水墨之美、乐烧的体验之乐、复烧的凝重之美、窑变的异象之美等。经过研究,本文提出了两个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一体创作观”,即从配泥、配釉、制模到制作、烧制等所有工艺环节由一人完成,以实现以陶艺家为主体的原创性创作与审美的统一。二是民族文化的回归,切实坚守民族文化之根,用好中国元素,强化现代陶艺的中国特色。总之,现代陶艺这种泥与火的艺术承载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文化思考,必将在现代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越走越宽广。

彭珺[3](2020)在《香云纱色彩与图案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香云纱作为岭南服饰文化中一颗曾被蒙尘的闪耀明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益被强调的今天,重新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香云纱的独特面料性能逐渐被挖掘,再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首先,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历史文献的分析对香云纱的起源与发展做出了基本阐述,对与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创新性进行说明;第二部分着重阐述了香云纱织造与染整技艺的发展概况,探究其制作工艺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通过对莨纱绸织造工艺的对比,对其面料特性做出分析,在经过田野调查后对香云纱制作工艺的必备条件和工艺流程进行梳理;第三部分从探索香云纱的功能性与香云纱产业目前的发展困境出发,总结出香云纱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意义;第四部分着重分析了香云纱色彩与图案的艺术特征,探究其图案的取材来源与寓意,以及香云纱的独特审美价值,以探求香云纱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自身的改良以迎合当下的审美和文化需求有效路径,实现香云纱的活态传承与创新;第五部分从香云纱市场前景、产业现状、发展趋势和设计案例分析中,为香云纱色彩与图案的传承创新提出可行性思路与设计方案,并为香云纱市场定位策略和政策制度改革提出建议;最后,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在历史长河的洗礼下,香云纱制作工艺在不断面临着创新与优化的同时,始终坚守着其内在的艺术文化底蕴。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香云纱在当代快时尚背景下如何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香云纱在当今时代浪潮下与时尚接轨等问题,要求我们当代设计工作者着重解决其面料色彩、图案与款式单一的问题,以探求香云纱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各种改良途径以迎合当下的审美和文化需求,提升香云纱的品质。

陈颖[4](2020)在《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式风格是传统中式与现代设计碰撞后擦出的火花,并在空间设计中迅速传播,日渐获得国际认可。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星级酒店由原有的商务风格向时尚多元的方向发展。其中新中式的去繁就简却依旧大气端庄,传统韵味萦绕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给人以高端的过活品质感而深受顾客们的青睐。在这样一个新生的风格空间下,七八十年代潮流并留用至今的制服款式,给80、90后主导的社会主义当家人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尤其是作为管理阶层的高级白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美学涵养,故此希望在酒店制服的设计上也能紧跟国家发展与号召:作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作适应酒店新风格的变化。响应国家文化号召,挖掘市场新需求,顺应时代潮流,以创新的中式制服风格赢得新世纪酒店形象战役,并在酒店管理中展现强制、制约、统一一面的服装,被笔者定义为新中式酒店制服,尽显企业专业制度化风采,同时满足各工种需求。总结归纳出新中式酒店制服的发展历程,在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服装造型、面辅料、图案特征、色彩运用、制作工艺以及配饰与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关系,并强调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法则与发展趋势,笔者还将实践中已落地批量生产的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作为案例并分析,加强课题研究说服力度。

周晓洁[5](2020)在《传统汴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转化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当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汴绣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是具有商业属性和艺术属性的文化产物,所以本课题主要以传统汴绣为研究载体,从传统汴绣的题材纹样、配色方式、针法特点为切入点,旨在探讨传统汴绣艺术的独特性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转化规律。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史料结合、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田野调查和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传统汴绣艺术元素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最后通过亲自实践制作,验证应用转化规律的可行性,以期对当下传统汴绣产品的应用表现形式作出适当的、有意识的补充,为传统汴绣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可持续传承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更有利于完成当代价值的转化。

徐佩[6](2020)在《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社会,由于对家具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和木材资源的日益短缺之间的矛盾,导致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不断加强与深化,用绿色环保可循环的竹材对家具进行设计与制作将成为今后家具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大爆炸让人们的眼界不断拓宽,欣赏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新旧事物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让以往的家具设计慢慢跟不上人们追求美的脚步,并且国内原竹家具的市场销售量也呈显下降趋势。本文研究目的是在于通过竹材材质的外观特征、物理属性及加工工艺等的研究与分析,单单只让原竹作为一种材料要素,找到原竹家具造型的切入点,再在此基础上探讨原竹家具的现代化设计思路与手法,进而去论证其所形成的创新意义与美学价值,最后总结原竹家具现代化设计的一般设计方法与设计思路用来指导我的设计实践,为现代风格原竹家具的设计寻找新的出路。本文通过对以原竹为主力材料的现代风格家具的设计进行应用研究,为原竹家具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向,并且对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设计手法进行归纳,运用一定的方法去探索原竹家具的现代化设计的美学价值与参考意义,整个研究的不同阶段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归纳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类比分析法、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原竹在设计中可以展现出的肌理、质感进行研究以论证原竹具有的肌理、质感表现力,并且原竹具有良好的韧性,使得其产品可以从加工工艺和结构工艺两个方面入手对其进行处理,展示了原竹作为一种材料可处理的多样性;(2)原竹在设计中具有的构成形态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原竹材料具有气象万千的构成形态表现力;(3)基于原竹材料的材性及构成形态的表现力,分别探讨了可以在材料组合设计手法的基础上使原竹材料材性的优点可以得以凸显,而其局限性可以得到补充,充分发掘各材料的特性,使得多种材料的美感可以互相烘托、互相映衬,组合成具有现代风格的原竹家具;(4)结合其典型的家具设计作品对其材料组合做具体解读,从而得出现代风格家具种材料组合的方法,归纳为三个大块:材料组合中材质的对比、材料组合产生出的新材料和材料组合的几何形态构成,为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设计提供借鉴和宝贵的思路,整理归纳出一套现代风格家具设计的美学方法。

樊海瑞[7](2020)在《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书法、印玺作为陈设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查阅、收集大量资料、外出专业考察、拜访专业名人以及自己实践学习,从而对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进行总结归纳。根据文字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发展以及各个朝代对于书体的要求;人们的喜好、日常生活文字记录要求等进行分析、总结、整理等。首先在文字的起源、地域、朝代更替发展基础上深入剖析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当代陈设艺术结合之美,从而详细的解读分析书印作为文化符号在陈设艺术中以何种形式、颜色、造型、工艺、材料等方面;其精确的阐释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形式美、色彩美、纹样美、材料的独特之处及技艺与精神深处的美。从而以后期的标志、书刻、雕刻拓印为例进行延伸拓展;以传承与创新发展做了阐述。书法、印玺作为一种文化在当代陈设艺术中体现出来,它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文化艺术,又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书法印玺和陈设艺术的结合是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产生、发展起来,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承载体。以书法印玺作为艺术精神依托,是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有别于其他种类书印艺术的主要特点。书法印玺不仅代表着中国精湛的绘制工艺,更是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次体现着这个民族对自己文化自信、传承与发展的精神。勤劳、开拓进取、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民族之固有特点。在接受和吸取外来文化、技艺的同时反而更加谦虚的向其它民族学习、交流,不固封、不自大,将自己的技法、制作工艺与其他民族融合,从而不断的进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中华文化能够久经发展的原因。书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当代陈设艺术中作为中华民族制作工艺的优秀代表,使其和现代的时尚设计、制作工艺完美结合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挖掘其自身内涵,就能使书法印玺和陈设艺术完美结合,像世人宣传中国特色代表。

杨曦颖[8](2020)在《新茶饮空间中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强势的崛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开始促使我们回归自己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自信已然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关键词。故在这个“文化中心时代”,将中华文化中的精气神植入空间之中,结合古典美与现代美,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并存的室内空间,不仅符合当今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还顺应中国的文化大背景。而在中华浩瀚文化长河中,唐诗之美,美不胜收,盛唐禅意山水诗独特的艺术神韵,特有的美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值得我们世代传承。论文基于盛唐禅意山水诗的诗歌意境,以新茶饮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以中国古典山水诗之形成作为线索,对盛唐时期以禅入诗的文化现象进行集中观照,探索盛唐禅意山水诗之内蕴。同时,对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作品进行素材解读,将盛唐禅意山水诗的审美意境提炼为不居之境、空灵之境及适意之境三类,运用交叉学科研究法,基于语义学理论,将其视觉元素提炼为流动简远的布局特征;简朴自然的形质特征以及清淡雅逸的色彩表现。其次,通过实地考察法及个案分析法,探讨了当代新茶饮空间的内涵,分析总结出其整体流畅、区块独立的布局特征;灵活可塑的形态特征;寓思于质的材质特征;素净雅致的色彩表现。再运用对比分析法,从精神文化及视觉审美要素两个层面分析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及新茶饮空间的契合点,从而提出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在新茶饮空间中的具体设计表现手法,即“不居之境”中的模糊界面、水光潋滟;“空灵之境”中的艺术留白、删繁就简以及“适意之境”中的以物喻心、依材写意。最后将设计表现手法作为理论指导依据,对实际的新茶饮空间进行创新设计,验证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最终使其满足审美与实用的需求。论文力图从传统诗歌美学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现代新茶饮空间,通过相应的设计营造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赋予空间以特殊的审美意境,从而营造出独具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室内空间,进而激发设计师们的创新思维,并为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在新茶饮空间中的设计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刘露[9](2020)在《江汉皮影影人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江汉皮影戏是一项集光影、雕镂、绘画、音乐、文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派系发展成熟、唱腔独特质朴、雕刻技艺精湛、纹饰丰富精巧、风格诙谐热闹,曾受到广大民间百姓的喜爱与推崇。自明清时期开始,江汉皮影一直与当地的剪纸、木雕、戏剧等民间艺术相互交融,见证了江汉平原地区五百多年来的兴衰历史,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传承价值。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江汉皮影的受众严重老龄化,再加之演出成本的提高、制作工艺的繁琐、剧目的陈旧、传承后继乏人等因素使其发展现状十分低迷,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的课题研究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状,本课题以其影人纹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征为切入点,旨在用数字化提取和重构设计的手法,挖掘江汉皮影影人纹样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价值。笔者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实证研究法,从三个部分展开探讨:第一部分是影人纹饰的理论研究和数字化提取。笔者从楚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江汉皮影底蕴深厚的地域性文化特质,并结合实地考察和实地采访分析了其影人纹饰制作工艺的精湛性和严谨性。然后从艺术学、图形学等专业理论出发,分析了江汉皮影影人纹饰在纹样、色彩、造型方面的艺术特征,将其归类后用数字化技术提取并建立了矢量纹饰图库,阐明了其影人纹饰的艺术审美和设计应用价值。第二部分是案例分析。笔者把视角扩大到中国皮影戏在文创产品和现代服装两个领域中的创新设计,总结出可以通过对载体的转换、纹饰的提炼、镂空的表达、色彩的解构等方面将皮影纹饰与现代设计结合,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第三部分是本课题的系列设计实践。在前文的基础上,笔者选取了代表性的矢量影人纹样,以生活用品为载体展开了年轻化的趣味文创产品设计。然后用数码印花和激光雕刻技术把影人形象和吉祥纹样应用在“影·像”系列服装设计作品中,成功佐证了课题方向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江汉皮影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开辟了新路径。希望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自信的时代号召下,江汉皮影能通过服装创新设计彰显出自身的艺术魅力与设计价值,推动其影人纹饰在现代语境中的活化与创新。

范晓琦[10](2020)在《文化感知视角下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步行街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承载街道历史文化、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安是知名的文化古都,其中不乏依托历史资源而产生的步行街。作为西安老城的明城区历经多代更替,蕴含着较为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要素,尤其在核心区钟楼附近,基于历史环境形成了多条文化步行街。但是由于街道缺乏整体的规划且未能注重对文化特征的彰显,致使明城区内的步行街之间联系不足且文化感知度较弱,人们难以从步行街中感受到街道的历史特色以及城市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应对现有文化步行街之间缺乏联系、文化感知度较弱、同质化及商业化严重等问题,同时适应城市经济水平、时代发展趋势,打造真正对人们有较强吸引力的高品位步行街,我们应当从人的视角和感受进行考虑,加强对步行街空间设计的相关研究,在宏观层面上构建步行街文化空间体系,在微观层面上思考如何应用设计策略提升人们对文化的感知度。本文正是从人群进行文化感知的视角出发,以西安市明城区内的重点步行街为研究实例,从步行街设计与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现状、西安明城区步行街问题的相关分析、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对策和以竹笆市为例的步行街空间设计应用这五大方面依次展开研究。首先,论文从理论方面结合了文化感知与步行街设计,总结了在步行街中加强文化感知的意义,以及步行街内文化感知的主体、内容和媒介,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作者通过对西安明城区概况以及其中现有步行街历史及现状的调研,得出明城区步行街现存的两大核心问题——缺乏空间联系以及文化感知度较弱。接着针对这两个问题,论文分别展开对明城区步行街空间整合以及文化感知度的进一步分析,初步构建明城区的步行街空间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对步行街空间建设的相关启示。继而在后文中提出了文化感知视角下明城区步行街的空间设计目标、原则,以及从整体感知、环境感知和活动感知这三方面对步行街空间的优化提升策略,以期提升人们在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度。最终,本论文以竹笆市步行街为例,基于周边现状以及规划目标、定位,从环境感知媒介和活动感知媒介这两方面进行步行街空间改造设计的路径探讨,展示与推广街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同时加强人群对步行街环境、活动的文化感知。通过整篇论文的研究,一方面建立起了西安明城区内进行文化感知的步行街线路体系,另一方面也寻求到了适用于加强西安明城区文化感知度的步行街设计策略与方法,同时,对于其他历史城市的步行街空间设计与文化要素表达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时尚,古朴,完美的结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时尚,古朴,完美的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1)结合地域环境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洛南音乐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结合地域环境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概述与典型案例调研
    2.1 地域环境的构成要素
        2.1.1 自然要素
        2.1.2 人文要素
    2.2 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过程分析
        2.2.1 自然过程分析
        2.2.2 人文过程分析
        2.2.3 地域性空间营造
    2.3 特色小镇案例调研
        2.3.1 街子音乐小镇
        2.3.2 周窝音乐小镇
        2.3.3 案例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结合地域环境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
    3.1 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3.1.1 功能性原则
        3.1.2 地域性原则
        3.1.3 生态性原则
        3.1.4 多学科结合原则
    3.2 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3.2.1 设计之初的构想理念
        3.2.2 设计形式表达
        3.2.3 空间组织原则
        3.2.4 空间设计法则
    3.3 本章小结
4 洛南县地域环境分析
    4.1 基本环境分析与历史沿革
        4.1.1 自然环境
        4.1.2 人文环境
        4.1.3 历史沿革
    4.2 村镇空间形态认识
        4.2.1 布局特征
        4.2.2 街巷空间特征
        4.2.3 公共空间特征
        4.2.4 民居特征
    4.3 空间形态思考
        4.3.1 自然适宜性
        4.3.2 营造实用性
    4.4 本章小结
5 洛南音乐小镇景观规划设计
    5.1 项目背景与场地分析
        5.1.1 形成背景
        5.1.2 上位规划
        5.1.3 场地分析
    5.2 洛南音乐小镇规划设计策略
        5.2.1 规划设计理念
        5.2.2 规划设计定位
        5.2.3 规划设计策略
    5.3 洛南音乐小镇规划布局
        5.3.1 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5.3.2 交通规划与流线组织
        5.3.3 景观规划及配套设施
    5.4 空间设计
        5.4.1 街巷空间
        5.4.2 公共空间
        5.4.3 民居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一)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内涵的争议
        (二) 中国“现代陶艺”审美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方法、结构和意义
        (一) 主要研究方法
        (二) 论文组织结构
        (三) 论文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概念的辨析
        一、“陶瓷工艺美术”与“现代陶艺”
        二、“陶瓷艺术”与“现代陶艺”
        三、“当代陶艺”与“现代陶艺”
        四、“现代陶艺”与“现代性”
    第二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催生因子
        一、传统陶瓷的创新需求
        二、美日现代陶艺的冲击
    第三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分期
        一、萌芽时期
        二、兴起时期
        三、发展时期
第二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重构
    第一节 材料重构
        一、木材介入的返璞归真之美
        二、金属介入的冷峻刚烈之美
        三、玻璃介入的纯净典雅之美
        四、纤维介入的自然轻盈之美
        五、有机物介入的奇思妙想之美
    第二节 造型重构
        一、传统造型的解构之美
        二、形式构造的自由之美
        三、拼贴塑型的再造之美
    第三节 装饰重构
        一、自然元素的植入
        二、陶瓷画布的延伸
        三、肌理语言的强化
    第四节 工艺重构
        一、基于传统的工艺重构
        二、颠覆传统的工艺重构
        三、科技革新引发的重构
第三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特质
    第一节 理念特质:观念至上
        一、从技术至上到观念至上
        二、现代陶艺对观念的推崇
    第二节 创作特质:个性化表现
        一、从批量化生产到个性化表现
        二、现代陶艺创作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第三节 语言特质:得意忘言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特征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抽象语言表现
    第四节 情感特质:象为心声
        一、传统陶瓷求实用
        二、现代陶艺尚心象
    第五节 材质特质:超越泥性
        一、从表现泥性到超越泥性
        二、超越泥性的极限表达
    第六节 美感特质:偶然天成
        一、现代陶艺的“缺陷美”
        二、现代陶艺的“含蓄美”
        三、现代陶艺的“模糊美”
第四章 中西“现代陶艺”的审美比较
    第一节 中西现代陶艺生成语境的差异
        一、影响西方陶艺诞生的文化因素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二元难题
    第二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共通性
        一、“器”的反叛
        二、“手工”的重生
        三、“范式”的突破
        四、“陌生化”的美学追求
    第三节 中西陶艺审美的差异性
        一、西方陶艺的自由性与极限探索
        二、中国现代陶艺的文化印记与民族情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走向及未来发展
    第一节 中国现代陶艺的新方向
        一、陶艺装置的新形式
        二、环境陶艺的新发展
        三、实验陶艺的新探索
        四、科技介入的新融合
    第二节 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理论的构建
        一、现代陶艺审美批评现状与问题
        二、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方法
        三、现代陶艺审美批评意识
    第三节 “烧成美学”的初步构想
        一、柴烧的质朴之美
        二、坑烧的原始之魅
        三、熏烧的水墨之美
        四、乐烧的体验之乐
        五、窑变的异象之美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香云纱色彩与图案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香云纱的起源与发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图像分析法
    1.5 课题特色与创新性
第二章 香云纱及其生产工艺发展概况
    2.1 香云纱面料特点
        2.1.1 快干通透
        2.1.2 易洗耐穿
        2.1.3 抗皱
        2.1.4 防紫外线
    2.2 香云纱白坯纱织造工艺概述
        2.2.1 香云纱织机的起源与发展
        2.2.2 白坯纱织造流程
        2.2.3 白坯纱的面料特点
    2.3 香云纱染整工艺概述
        2.3.1 香云纱生产时间
        2.3.2 晒莨的主要原料
        2.3.3 生产对晒地的要求
        2.3.4 晒莨主要生产设备
    2.4 香云纱的生产流程
第三章 香云纱传承创新的意义以及重要性
    3.1 香云纱及其工艺的价值分析
        3.1.1 实际穿用价值
        3.1.2 科学研究价值
        3.1.3 艺术审美价值
        3.1.4 香云纱的文化经济价值
    3.2 香云纱的发展困境分析
        3.2.1 传统生态的消亡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
        3.2.2 香云纱的生产研发及运营模式滞后于时代发展
    3.3 香云纱实施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3.3.1 传递岭南文化精神内核
        3.3.2 加快经济发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香云纱色彩与图案的艺术特征
    4.1 香云纱色彩艺术审美特征
        4.1.1 色调古朴,正反异色
        4.1.2 层次丰富,色泽雅致
        4.1.3 内涵丰厚,意境深远
    4.2 香云纱图案艺术审美特征
        4.2.1 香云纱常见图案题材分析
        4.2.2 香云纱织物图案艺术审美特征
        4.2.3 香云纱印染图案艺术审美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香云纱传承创新应用研究
    5.1 香云纱市场前景分析
        5.1.1 全球化视野下民族化服装的机遇
        5.1.2 “中国文化热”下“中国风格”再流行
        5.1.3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需求
    5.2 香云纱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
        5.2.1 香云纱在服装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2.2 香云纱在服饰设计应用中的发展趋势
        5.2.3 香云纱的传承创新实践案例分析
    5.3 香云纱色彩与图案传承创新思路构建
        5.3.1 香云纱色彩的创新设计
        5.3.2 香云纱图案纹样的创新设计
        5.3.3 香云纱面料肌理的创新设计
        5.3.4 香云纱色彩与图案在服装中的创新设计
    5.4 香云纱产品与市场定位策略探析
        5.4.1 提升细节品质
        5.4.2 混搭流行元素
        5.4.3 拓展产品领域
        5.4.4 “非遗+”策略
        5.4.5 扩大消费群体
    5.5 香云纱传承创新的政策制度探析
        5.5.1 提供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法规
        5.5.2 坚持活态保护,实现产销结合
        5.5.4 坚持市场导向,把握时代脉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致谢

(4)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 研究现状
    五 研究基础
    六 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起源与演变
        一、新中式酒店制服初期表现
        二、新中式酒店制服变化过程
第二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酒店划分对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影响
        一、设计需求细化
        二、客户接受度差异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整体需提升
        二、新中式元素个性化需加强
        三、生产工艺的不足与不适
第三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要素特征
    第一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款式造型特征
        一、表现新中式酒店风格
        二、体现工作岗位特色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面辅料材质特征
        一 面辅料的经济性
        二 面辅料的时尚性
        三 面辅料的功能性
    第三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传统图案特征
        一、形的变化性
        二、意的传递性
    第四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色彩运用特征
        一 服装色彩与空间的协调性
        二、服装色彩与客户的亲昵性
        三、服装色彩与管理的严谨性
    第五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工艺特征
        一、点缀装饰工艺特征
        二、便捷功能性特征
    第六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整体配饰特征
        一、配饰的多样性
        二、配饰的功能性
第四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第一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实用法则
        一、强化酒店标识
        二、划分工作岗位
        三、提升员工形象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审美法则
        一、整体统一与局部变化法则
        二、节奏与韵律法则
第五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民族风范与国际接轨
    第二节 地域特色与时尚融合
    第三节 特色酒店与个性设计碰撞
    第四节 人文关怀下的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 设计实践
    第一节 康缘集团养生谷酒店制服设计
        一 项目概况
        二 设计要求
        三 风格定位
        四 设计定稿
    第二节 苏州黎花建国度假酒店制服设计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要求
        三、风格定位
        四、设计方案稿
        五 封样试穿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5)传统汴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现状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研究的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二、课题研究的难点
    第五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汴绣艺术综述
    第一节 汴绣的历史沿革
        一、汴绣艺术的起源
        二、汴绣的发展流变
    第二节 汴绣的工艺特征
        一、汴绣的工序流程
        二、汴绣的产品形式
    第三节 汴绣的传承方式
        一、传统的传承方式
        二、“数字”创新传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汴绣艺术的独特魅力
    第一节 汴绣的艺术特征
        一、色彩搭配特征
        二、题材图案特征
        三、针法材料特征
    第二节 汴绣的文化内涵
        一、宋代文化语境
        二、民俗文化影响
        三、当下审美趋势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刺绣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案例
    第一节 上久楷品牌案例分析
        一、品牌概述
        二、宋锦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日本横须贺案例分析
        一、横须贺概述
        二、刺绣图案在日本横须贺上的应用
    第三节 艺术家刺绣案例分析
        一、艺术家刺绣概述
        二、艺术家刺绣在服饰中的应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汴绣艺术元素的应用实践
    第一节 汴绣艺术的市场分析
        一、当下汴绣服饰的市场现状
        二、当下汴绣服饰市场的需求
    第二节 汴绣艺术元素的创新实践
        二、服装的设计实践
        二、服饰的设计实践
    第三节 对现代服饰影响的价值
        一、应用可行性分析
        二、引发对传统汴绣如何走向流行的思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名人访谈录
附录二 汴绣针法体会及实践绣品一览表
附录三 汴绣针法及工序一览表
附录四 关于年轻人对当下汴绣元素服饰品满意度调查
致谢

(6)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竹制家具研究现状及分析
        1.2.2 原竹制品研究现状及分析
        1.2.3 材料选择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研究目的以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 原竹材性研究
    2.1 原竹的外观表现特征
        2.1.1 原竹的色彩及其表现
        2.1.2 原竹的肌理、质感及其表现
    2.2 原竹的物理特性
    2.3 原竹的处理工艺
        2.3.1 原竹的加工工艺
        2.3.2 原竹的结构工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原竹在设计中的使用形态及构成表现
    3.1 原竹的使用形态
    3.2 原竹作为“直线”的表现及其构成
        3.2.1 原竹直线元素的表现
        3.2.2 原竹直线元素的构成
    3.3 原竹作为“曲线”的表现及其构成
        3.3.1 原竹曲线元素的表现
        3.3.2 原竹曲线元素的构成
    3.4 原竹曲直结合的表现及其构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风格家具设计中的原竹材料的应用
    4.1 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应用现状
    4.2 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应用优化
        4.2.1 材料组合对原竹家具色彩及纹理表现的优化
        4.2.2 材料组合对原竹家具结构表现的优化
        4.2.3 材料组合对原竹形态表现的优化
        4.2.4 材料组合对原竹家具功能表现的优化
        4.2.5 材料组合对原竹缺陷的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风格家具中材料组合研究
    5.1 现代风格家具的材料组合
        5.1.1 材料组合中材质的对比
        5.1.2 材料组合产生出的新材料
        5.1.3 材料组合的几何形态构成
    5.2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实践应用
    6.1 设计实践案例一:“绿野仙踪”氛围灯具设计
        6.1.1 创意来源
        6.1.2 概念设计
        6.1.3 效果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6.2 设计实践案例二:“竹·迷藏”系列家具设计
        6.2.1 创意来源
        6.2.2 概念设计
        6.2.3 效果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6.3 设计实践案例三:“追竹时间”挂钟设计
        6.3.1 创意来源
        6.3.2 概念设计
        6.3.3 效果图展示及设计说明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成果
致谢

(7)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二章 书法印玺的历史成因及陈设艺术
    一、书法印玺的艺术演变形式
        (一)书法印玺的由来
        (二)传统经典文化的多样性
    二、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文化体现
        (一)历史发展中的书法印玺装饰文化
        (二)书法印玺标识的多元文化表现
        (三)书法印玺在室内陈设艺术中的文化体现
        (四)书法印玺在民间文化中的体现
第三章 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色彩表达
    一、以黑白/白红为美得传统色彩表达
    二、多种色彩相辅组成
第四章 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书法印玺的形式种类
        (一)书法的形式种类
        (二)印玺的形式种类
    二、书法印玺在当代家居陈设艺术中的美感体现
        (一)书法印玺在当代居室陈设艺术中形式美感的体现
        (二)书法印玺在当代民居环境陈设艺术中的艺术表现形式
第五章 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应用及工匠精神
    一、浅析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应用
        (一)标志设计
        (二)当代书刻
        (三)匾额及拓印
    二、当代书刻、匾额雕刻与拓印的工艺技法
        (一)当代书刻工艺
        (二)匾额雕刻与拓印工艺
    三、工匠精神
        (一)工匠精神概述
        (二)工匠精神的发扬
第六章 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
    一、文化的认知自信与传承
        (一)文化的认知自信
        (二)师徒关系下的传承方式
    二、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应用价值
        (一)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居住空间体现
        (二)书法印玺作品形式美感在现代陈设艺术中的推广应用
    三、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中的创新发展
        (一)传统与嬗变
        (二)书法印玺在当代陈设艺术设计中的品牌效应与文化自信
        (三)传统理念之与时俱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茶饮空间中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4.2 新茶饮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4.3 中国传统文化运用于新茶饮空间中的研究现状
        1.4.4 具有山水审美意境的室内空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5 本章小结
2 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探析
    2.1 中国古典山水诗的形成
    2.2 盛唐禅意山水诗的内蕴
    2.3 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感知
        2.3.1 不居之境
        2.3.2 空灵之境
        2.3.3 适意之境
    2.4 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的视觉审美元素认知
        2.4.1 流动简远的布局特色
        2.4.2 简朴自然的形质特征
        2.4.3 清淡雅逸的色彩表现
    2.5 本章小结
3 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与新茶饮空间的契合点
    3.1 新茶饮空间的内涵
    3.2 新茶饮空间的空间审美要素认知
        3.2.1 平面布局
        3.2.2 空间形态
        3.2.3 空间材质
        3.2.4 空间色彩
    3.3 二者的契合点分析
        3.3.1 精神文化契合点
        3.3.2 视觉审美要素契合点
    3.4 本章小结
4 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在新茶饮空间中的营造手法
    4.1 “不居”之境的营造手法
        4.1.1 模糊界面
        4.1.2 水光潋滟
    4.2 “空灵”之境的营造手法
        4.2.1 艺术留白
        4.2.2 删繁就简
    4.3 “适意”之境的营造手法
        4.3.1 以物喻心
        4.3.2 依材写意
    4.4 本章小结
5 具有盛唐禅意山水诗境的新茶饮空间设计实践
    5.1 设计目的
    5.2 设计构思
        5.2.1 设计思考
        5.2.2 设计方案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江汉皮影影人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实地考察法
        1.3.3 实证研究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框架
    1.5 本章小节
2 江汉皮影的文化特质与影人纹饰的工艺特色
    2.1 底蕴深厚的文化特质
        2.1.1 流派交融互渗
        2.1.2 唱腔悠久独特
        2.1.3 镂空圆润拙朴
        2.1.4 造型高大灵活
    2.2 精湛严谨的制作技艺
        2.2.1 原始材料经久耐用
        2.2.2 制作工序严谨繁琐
        2.2.3 雕刻工具丰富质朴
        2.2.4 雕镂技巧精湛绝妙
    2.3 本章小节
3 江汉皮影影人纹饰的艺术特征与数字化提取
    3.1 质朴民俗的艺术特征
        3.1.1 纹样彰显其交融性
        3.1.2 色彩体现其民俗性
        3.1.3 造型反映其独特性
    3.2 影人纹饰的数字化提取
        3.2.1 图像化与矢量化
        3.2.2 矢量图库永久保存
        3.2.3 扩充民俗设计元素
        3.2.4 推进纹饰活化设计
    3.3 本章小节
4 皮影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4.1 文创设计中皮影元素的表达
        4.1.1 生活用品拉近受众距离
        4.1.2 精神追求提升文化价值
    4.2 服装设计中皮影元素的呈现
        4.2.1 头茬形象彰显非遗时尚
        4.2.2 绝美镂空体现民俗魅力
        4.2.3 色彩解构散发国际风范
    4.3 现代设计中皮影应用的启发
    4.4 本章小节
5 江汉皮影影人纹饰的文创设计实验
    5.1 文化遗产与文创产品结合的原则
        5.1.1 选取典型设计素材
        5.1.2 结合现代数字技术
        5.1.3 挖掘自身文化底蕴
        5.1.4 结合现代审美需求
    5.2 主题文创设计实验
        5.2.1 “小仙女”系列
        5.2.2 “霸王来了”系列
        5.2.3 “娘娘有赏”系列
    5.3 本章小节
6 江汉皮影影人纹饰服装设计实践方案
    6.1 灵感来源与主题阐释
    6.2 流行趋势分析与提案
    6.3 影人纹饰数字化表现及面料设计
        6.3.1 纹样提取与电脑后期设计
        6.3.2 面料花稿设计
    6.4 效果图表达与款式图绘制
    6.5 系列成衣制作方案
        6.5.1 服装制版和修正
        6.5.2 面辅料的选用
        6.5.3 图案定位与雕刻
        6.5.4 样衣的制作实践
    6.6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文化感知视角下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技术路线
2 步行街设计与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步行街的相关理论研究
        2.1.1 步行街的概念阐释
        2.1.2 步行街的起源与发展
        2.1.3 步行街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2.2 文化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
        2.2.1 文化的概念与特征
        2.2.2 感知的相关概念阐释
        2.2.3 感知的整体过程
        2.2.4 文化感知的概念与视角解读
    2.3 文化感知与步行街设计的结合
        2.3.1 在步行街中加强文化感知的意义
        2.3.2 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主体及其特征
        2.3.3 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内容
        2.3.4 步行街中的文化感知媒介
    2.4 小结
3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现状
    3.1 西安明城区概况
        3.1.1 历史沿革
        3.1.2 文化特征
        3.1.3 街巷现状
    3.2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历史及现状调研
        3.2.1 骡马市步行街
        3.2.2 书院门步行街
        3.2.3 德福巷步行街
        3.2.4 北院门步行街
        3.2.5 现状问题总结
    3.3 小结
4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问题的相关分析
    4.1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整合分析
        4.1.1 西安明城区规划发展分析
        4.1.2 步行街空间整合的意义与原则
        4.1.3 空间整合下的步行街区域选择分析
        4.1.4 空间整合下的步行街线路选择分析
        4.1.5 明城区步行街空间体系构建与价值分析
    4.2 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文化感知度分析
        4.2.1 文化感知度调查问卷设置
        4.2.2 文化感知度调查问卷分析
        4.2.3 对步行街空间建设的启示
    4.3 小结
5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对策
    5.1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明城区步行街设计目标
        5.1.1 延续传统文化脉络
        5.1.2 展示城市地域风情
        5.1.3 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5.2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明城区步行街设计原则
        5.2.1 历史文化叠加共存原则
        5.2.2 整体性与多样性兼顾原则
        5.2.3 文化感知全面化原则
        5.2.4 文化体验全民化原则
        5.2.5 规划设计人性化原则
    5.3 文化感知视角下的明城区步行街设计策略
        5.3.1 整体感知相关策略
        5.3.2 环境感知相关策略
        5.3.3 活动感知相关策略
    5.4 小结
6 基于文化感知的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案例探讨
    6.1 街道概况
        6.1.1 区位段落
        6.1.2 历史沿革
        6.1.3 周边现状
    6.2 规划目标与定位
        6.2.1 规划目标
        6.2.2 规划定位
    6.3 环境感知媒介设计
        6.3.1 建筑空间
        6.3.2 景观环境
    6.4 活动感知媒介设计
        6.4.1 业态布局
        6.4.2 人群活动
    6.5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发展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录三 调查问卷
致谢

四、时尚,古朴,完美的结合(论文参考文献)

  • [1]结合地域环境的特色小镇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洛南音乐小镇为例[D]. 李子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 刘木森. 山东大学, 2020(01)
  • [3]香云纱色彩与图案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 彭珺.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4]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研究[D]. 陈颖. 苏州大学, 2020(03)
  • [5]传统汴绣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转化研究[D]. 周晓洁. 青岛大学, 2020(02)
  • [6]现代风格家具中原竹材料的应用研究[D]. 徐佩.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书法印玺在陈设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樊海瑞.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新茶饮空间中盛唐禅意山水诗意境设计研究[D]. 杨曦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0(02)
  • [9]江汉皮影影人纹饰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露.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2)
  • [10]文化感知视角下西安明城区步行街空间设计研究[D]. 范晓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时尚、简约、完美结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