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郑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

浅谈“郑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

一、简论“战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朱佳成[1](2021)在《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面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以此为背景,中国文坛民族主义空前高涨,涌现了一大批心系国家危亡,投身戏剧创作的优秀作家。陈铨作为“战国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提出“民族文学运动”的主张,先后创作了《野玫瑰》、《蓝蝴蝶》、《金指环》等剧,剧作演出后获得了强烈反响,甚至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民族主义文学”的论争,陈铨话剧独特的审美品格和艺术风貌也令他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话剧研究不可忽视的作家之一。对于陈铨的研究和讨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展开,从《野玫瑰》引发的一系列论争,到建国后对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的重估,学界对陈铨抗日战争时期话剧创作的研究日渐摆脱意识形态的偏见,逐渐走上更加客观和理性的道路。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陈铨的话剧创作和理论着作为研究对象,意在理清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脉络,研究陈铨这一时期话剧创作的思想渊源、艺术特征和悲剧性,讨论陈铨抗日战争时期话剧创作的历史评价问题。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至五部分为正文,第六部分为结语。绪论第一节介绍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节为“战国策派”的概况以及陈铨的创作概况,第三节是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研究综述,简要梳理陈铨及“战国策派”的概况和研究情况。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梳理陈铨的理论着作,从中研究陈铨对德国哲学的接受和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内涵和创作主张,重新审视左翼阵营与“战国策派”的论争。在此基础上,分析陈铨以“尚力”为审美核心的权力意志、英雄崇拜、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等主要创作思想。第二章对陈铨抗战时期的话剧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将其话剧创作与民族主义文学的主张、“尚力”的美学思想结合,探究以上创作思想和悲剧精神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从民族大义与个体爱情的冲突及“尚力”的人物形象和理想主义的悲剧精神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三章从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结构特征出发,重点分析两个特点:第一,设置悬念,环环相扣;第二,设置意象,故事嵌套。以这两种结构话剧的手法分析剧作情节紧张,结构紧凑的特征。第四章以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历史评价问题为主要内容,介绍30年代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展概况,回顾30年代左翼与右翼阵营在文艺界的对垒和交锋,反思40年代紧张的政治空气下的“野玫瑰”风波,考察40年代左翼对陈铨批判的全貌。从历史和话剧创作的艺术理论等角度将陈铨抗战时期的话剧创作与国民党右翼作家张道藩、王平陵的话剧创作进行比较,以求对陈铨及其话剧创作做出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结语部分总结陈铨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价值和缺憾,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进行反思。

邹淋[2](2020)在《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铨文学思想和戏剧创作多为学术界关注,尤其是多聚焦于他的“民族主义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言,对陈铨的研究尽管已有近80年的历史,但仍然还是比较零散的,各自为阵,条块分割,缺乏整体性。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拟从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兼以文化哲学的维度,以他的“力”的文学思想为聚焦点来展开整体研究,探讨他的文学思想的本质特点,特别是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质和主要表现形态。论文分共为八个部分。在绪论中,也即第1部分,论文将从界定“力”的概念出发,梳理其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并结合陈铨的思想发展,初步勾勒他的“力”的文学思想特点,同时对有关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阐释论文的写作目的,所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创新之处。第2部分将着重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语境中,“力”的文学思潮产生的原因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创构情况、类型形态等,进行学理性和学术史的梳理。第3部分将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意识结构进行论述,重点是其中的“自由的意志”、“精神的独立”、“心灵的自由”三个方面,目的在于探讨陈铨是如何理解“力”的,他的文学思想是如何以“力”为内核的,以及在此基础上,他又是如何通过“力”的文学思想来观照现实与人生的。第4部分将侧重探析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所呈现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态,揭示他是如何将“力”以美的方式和形态呈现出来的,主要包括“力”的美学存在形态与美学价值形态两部分,前者主要表现出“摒弃中和”、推崇“对立”和“崇高”两个特征,后者则体现着求真、寓理、主情三种独有的特质。第5部分将认真厘清陈铨“力”的文学思想是如何在创作实践中体现的,也是要探析陈铨通过文学方式来展示人生的意义和新的生命形式的真正用意,主要包含“存在的叩问”、“灵魂的拷问”、“本体的透视”等三个部分的内容。第6部分将认真总结、归纳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三个艺术特点,即“冲力性”、“浪漫性”与“超越性”,由此探讨他是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运用独特的艺术方式来展示“力”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第7部分将认真探讨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理论局限性及其内在原由,并对此进行客观的评价。结语部分,也即第8个部分,将从文学史的维度论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的文学价值,对其文学史、文学思想史意义进行客观评价。本文的创作新点主要有:以“力”为论述的基点和主导线索,将陈铨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进行整体的人生哲学(生命哲学)审视,厘清“力”在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所产生与发挥的内在机制及其功能作用。从人生哲学(生命哲学)维度审视陈铨“力”的文学思想,在本质上,可以说,“力”是他用以探讨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其目的就是要使“人”得以全面的发展,能够真正地摆脱封建专制对人的精神控制和奴役,让生命(人生)能够真正地获得一种超验的证明。因此,对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进行认真探讨,从中也就能够从中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在建构新的文学形态中,其间是如何关注和思考现代中国人新的生命(人生)意志和价值意义的确立和完善的,而这也是现代文学确立现代性价值的一个重要原由,是现代文学具有现代性精神品格的一个重要因素。

李明[3](2019)在《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国内起义运动不断,国外列强又屡次入侵,西学东渐不断深入,《韩非子》义理学研究呈现繁荣景象。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创新点,并简要回顾了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对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的前奏学者即章太炎、梁启超、谢无量、胡适等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探讨。他们的研究处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对民国学者产生了较大影响。通过第二章至第四章的探讨,可以发现,在继承章太炎、梁启超、谢无量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基于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以熊十力、冯友兰、钱穆等为代表的新儒家承袭了传统道德立场对韩非子进行了批判;以醒狮派、战国策派为代表的新法家则在国家主义的基石之下试图从韩非子中找到救国的思想资源。而以郭沫若、侯外庐、吕振羽、陈千钧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法等挖掘出了韩非子思想中的闪光之处。通过本文的研究,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的整体脉络得到了基本的梳理。综上而言,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运用西学视角研究《韩非子》义理学,这是其最大特色;二,相关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三,就研究内容而言,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全面性;第四,受到不同社会思潮的影响,不同学派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

安平侠[4](2019)在《战国策派“大政治观”研究 ——基于文本主义的分析》文中指出战国策派是产生于抗战大后方的一个学术派别,它旨在重建人们对时局的认识,树立“大政治”的意识,改造旧的国民性、官僚政治文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重建“第三周文化”等等。由于这些特殊的主张,它在学界的评价长期呈现两极化态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开始对该学派进行价值重估,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予以解释,在文化观、哲学观、历史观方面获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是专门从政治学角度研究该学派的成果还比较少,而且现有研究成果更侧重于战国策派对传统政治的批判,笔者以为这些研究成果没有真正抓住“大政治”作为战国策派政治思想乃至整个学派核心观点的地位,忽视了“大政治”的作用。因而,在本文中,笔者认定“大政治”是整个战国策派的核心观点,以“大政治”为中心解读战国策派的思想主张。本文以政治学的视角讨论战国策派的“大政治观”及其逻辑体系,运用历史分析方法立足历史场景,梳理“大政治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背景,从人物经历出发了解战国策派的发展过程,论证“大政治”在战国策派思想中地位及其逻辑体系。本文将以原始刊物《战国策》、《战国》等文本为研究基础,以学界的研究成果为辅助,立足当时的历史场景又超越当时的历史,在参考并努力跳出现有研究框架和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还原战国策派的基本史实,追认其整体性、真实性和复杂性。本文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要解决对战国策派的认识问题,讨论战国策派作为研究对象的知识性问题,为何研究这个主题,以及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等问题,从中梳理出战国策派的总体风貌;第二部分讨论战国策派的形成背景,考量该学派的理论来源和出场语境;第三部分依据现有史料和研究结果考据战国策派的作者群,了解清楚战国策派成员,核心人物是谁及其思想主张,回到当时的历史场景中去看“战国策派”政治思想的核心人物在当时到底做了什么,发出了怎样的政治观点,何以会引起思想界的震动与争鸣;第四部分进入正题,集中讨论战国策派的“大政治观”,析出“大政治”内在逻辑并予以分析,清晰地归纳出“大政治”的“国民性改造”的实现条件、“唯实”与“尚力”的手段、“抗战”与“建国”的目标,特别指出了“战国时代重演论”作为时局观的时代背景的认识;第四部分包括最后两章内容,特别指出战国策派对地缘政治学的引入与运用,以及在了解战国策派政治思想观点的基础上,站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中,运用当时的历史语境,力求客观地看待战国策派的贡献与局限。

邹居东[5](2019)在《通向古典精神的传统再造 ——抗战时期李长之“文艺复兴论”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抗战时期李长之围绕着“中国的文艺复兴”这一命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论述,本文将之命名为“文艺复兴论”,而《迎中国的文艺复兴》乃是体现这一思想的核心文本。本文试图分析李长之“文艺复兴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揭示李长之如何将之运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与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评,由此为理解李长之抗战时期的文艺思想提供新的角度。论文第一部分梳理李长之抗战时期围绕“文艺复兴论”这一命题展开的着述情况。在其独特的使用语境中,“文艺复兴”并非通常意义上作为中世纪之结束和近代开端的思想运动,而是用以指称近代西方通过对希腊文化进行“再生”的同时所创造的“人本主义”思潮,涵括了从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在内的近代欧洲文明进程,正是依照这一标准,李长之得出“五四”新文化运动并非“文艺复兴”而仅仅是启蒙运动的判断。本文第二部分将说明这种独特的“文艺复兴”观的理论根基是李长之所推崇的“德国古典精神”,其核心乃是德国古典美学,而目标则是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完人”理想。本文最后探究李长之的传统文化阐释与“文艺复兴论”之间的关系。正是以“德国古典精神”为参照,李长之重新对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对作为其精髓的“孔孟儒学”进行了阐释,孔子被推崇为“古典精神”的顶峰,而孟子和屈原则被认为是“浪漫精神”之代表。从“文艺复兴论”所提供的视野来看,抗战时期李长之的文化理想体现着对待不同文化的包容、开放的姿态,既强调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彻底深入地理解,又强调文化主体的创造性发挥。就此而言,“文艺复兴论”本质上乃是一种文化政治想象,其力图通过审美教育来塑造理智与情感相结合的“完人”理想,因而具有相当浓重的审美主义色彩。

唐文娟[6](2019)在《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围绕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以及流产的李岩史剧展开讨论,这些剧作是郭沫若在20世纪40年代民族抗战、政党政治、文化学术、都市商业演剧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从新史观角度对中国历史、传统的阐释与再现,又是对不断变化的时局及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回应。因此,这些剧作的讨论超出了文学审美的范围,需要被视为更大、更复杂的文化、政治、社会文本来加以解读。本文试图打破以往郭沫若戏剧研究往往局限于文学史内部,要么泛政治化,要么纯文学化的倾向,借助大量报刊史料,尽可能在具体历史语境中考察郭沫若的历史剧与陪都重庆复杂的政治、学术、文学、演艺等场域之间的相互生成关系,呈现出郭沫若历史剧的丰富内涵及其遭遇的诸多难题。在章节安排上,本文大致依照郭沫若历史剧创作与上演的顺序,以及其所揭示的历史精神的前后变迁,分别从文化学术、政党政治、商业演剧维度加以分析,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作为整体的“战国史剧”,考察其与郭沫若的先秦思想史研究在对战国“历史精神”诠释上的共通性,同时揭示出战国史剧在将历史精神美学化时超出战国史研究的地方。最后,在与同时代“战国策派”的战国叙述对比中,呈现出郭沫若的战国想象的特征及其遇到的困境。第二章,本章将《屈原》从“战国史剧”中分离出来,一方面聚焦于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与郭沫若的马克思主义的屈原研究之间的彼此缠绕关系,同时呈现出《屈原》究竟是通过怎样的审美机制和接受环节在中共文化政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集中揭示出郭沫若的历史剧的政治面向。第三章,主要从城市商业演剧角度来解读郭沫若的历史剧《孔雀胆》,呈现出郭沫若的历史剧与后方城市,尤其是陪都重庆通俗文化空间的关系。一方面考察抗战后期重庆稳定的商演模式对《孔雀胆》的情节、主题以及审美形式的影响;一方面考察知识分子与市民阶层观众对该剧评价上的巨大反差,揭示出郭沫若后期的历史剧遭遇的难题。第四章,主要将郭沫若这一时期的最后一部历史剧《南冠草》、流产的李岩史剧及其副产品——史论《甲申三百年祭》结合起来,考察郭沫若的晚明想象前后的变化及背后史观的转变问题。

张洁[7](2019)在《“战国策派”思想研究 ——以“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的论战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战国策派”,是20世纪40年代以章汉夫、郭沫若等为代表的“左翼文人”,对同一时期由林同济、雷海宗、陈铨等所创办的《战国策》、《战国》副刊并由此集结的以“战国时代重演”等作为基本主张的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称呼。两派就当时时局、西方理论学说等往返辩驳,展开前所未有的思想文化论战。论战中所体现出的林同济、雷海宗等学人深刻、理性的思想主张,充分地表现了他们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全民族抗战前途的关切,以及对西方进步学术、思想潮流与中西文化交流的期盼。他们的思想主张不仅于当时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还对现今仍不乏一定的启示。拙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历史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文本解读分析法,就上述论战中的“战国策派”学人的基本思想面貌进行初步勾勒。本文总体分为绪章结语与论文主体两大部分。论文主体共计4章。其主要内容大致如下:首先,对“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发端及其过程进行历史复原。这场论战大致可以分前奏、正式爆发与深入展开、高潮、结束4个阶段。论战以胡绳对“战国策派”点名批评为前奏。章汉夫1942年1月25日发表《“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一文,使得“战国策派”被迫回应,论战由此正式爆发。继而双方分别着书立说,发表文章,交相辩驳,论战持续深入。论战之高潮当属陈铨创作的谍战题材剧本《野玫瑰》引发的争议。该剧在抗战大后方的演出,原本好评如潮,甚至获得教育部学术评议委员会颁奖,却不期被“左翼文人”指斥为替汉奸辩护,美化国民政府特工的“反动”作品;郭沫若则创作出《屈原》,以与《野玫瑰》形成戏剧对垒。1942年6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令其出面叫停,中共中央南方局从维护国共合作抗日大局出发,相机行事,论战因此戛然而止。其次,就“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之焦点进行述论。主要包括:“战国策派”是否鼓吹法西斯主义、是否反对民主自由、是否反共等问题。“左翼文人”因“战国策派”提倡英雄史观、尼采学说、尚力思潮判定其鼓吹法西斯主义,事实却并非如此;“战国策派”是否反对民主和自由?“战国策派”从未反对民主和自由,甚至还在呼吁民主和自由;“战国策派”是否散布抗战必亡论?“战国策派”自始至终都在鼓舞国人继续抗战;最后,“战国策派”是不是“反共顽固派”?“战国策派”虽然对共产主义有些歧见,但也肯定了共产主义的价值和理想,尚不至于被定位为“反共顽固派”。围绕这些问题所展开的论争,一方面初步反映了林同济等“战国策派”学人的基本思想尤其是政治立场,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表明了“左翼文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某种片面、僵化与教条。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的这场论战,究其本质而言,不过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初步中国化这一历史进程,在当时思想文化界的一种反映。最后,以上述论战为视域,较为全面、系统地对“战国策派”学人的思想主张进行梳理、讨论。尽管该派学人思想主张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但要而言之,他们在“战国时代重演论”、“文化形态史观”和“大政治观”等问题上,却有着大体一致的认知,并且这些观点涉及历史、政治、外交、军事等各学科领域。这些思想主张固然存在不少局限,也多遭致“左翼文人”的攻讦,但是,其中不乏冷静、理性、辩证、客观的思想智慧和认识光辉,印证了他们的抗战救国、向往文明进步、期望中外文化会通的理想。而这样的认知与理想既对其时具有积极作用,又是其后中国乃至当今具有某种价值的思想文化遗产。

何倩[8](2019)在《战时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40年代,陈铨沿着自清末以来在文学中构建民族话语、体现民族关怀的道路,提出“民族文学”的口号,倡导“民族文学运动”。陈铨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于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注重民族文化的认同和重构,与此同时,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国家”观念,并强调国与国的竞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一小节说明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的研究情况、研究价值。第二小节梳理对“现代民族”和“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论述陈铨民族主义文学中政治层面的诉求和理想。在这一部分中,本文首先探讨陈铨文学创作的演变;其次讨论陈铨民族主义的基本观念,即民族意识是民族主义文学的根基,分析陈铨提倡民族主义文学的现实原因;最后,谈论陈铨民族主义文学的政治诉求和理想,即期盼当时国家政治力量集中在民族抗战中,并呼吁各党各派各阶层的人们能够以“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为原则,团结一致寻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完整。第三部分论述陈铨的“民族文化重建”思想。陈铨所要重建的是强而有力的“战”文化,因此,他倡导培养“尚力”精神,发扬和传承中国古代先民的战斗精神和道德精神,并且主张构建超人的新道德。其“民族文化重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改造国民性,重塑“大夫士”型的刚健的中国国民性格。陈铨的“民族文化重建”思想,反映了他作为自由知识分子在中国民族政治和文化危难之际,对中国文化命脉问题的独特思考。第四部分主要探讨陈铨民族主义文学创作中的“悲剧中心”思想和浪漫主义思想。抗战时期,陈铨以与民众联系较为紧密的戏剧,为其民族主义文学创作体裁;并且,将悲剧的地位抬到戏剧,乃至文学的中心地位。他十分强调悲剧之核心——悲剧精神对于人生的建设性作用,这与他积极的人生观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人生观,陈铨进一步提出“盛世文学”的概念,主张文学在内容上应该表达人生痛感,认为民族主义文学的风格是壮美。除了强调具有反抗压迫和追求理想的悲剧精神之外,陈铨还提倡在文学中表现无限追求真善美的“浪漫主义精神”,并注重情感、理想和意志等内容。综上所述,陈铨广泛汲取中外文化精粹,通过构建独具匠心的民族文学,以实现振兴民族的崇高理想,是一位颇具个性的爱国主义文学家。他的民族文学思想是民族主义思潮在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具体体现之一。

夏凡[9](2019)在《陈铨抗战剧作研究》文中指出陈铨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和话剧批评家,他对于战国策派的理论贡献和四十年代民族文学的大力宣扬,以及对话剧的创作与批评,都是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陈铨的戏剧创作,不仅是战国策派政治理论的重要实践,也是他践行文学批评与哲学主张的重要文体。文章将围绕陈铨口中“伟大的将来”的文学——戏剧,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以陈铨抗战剧作的内容为主题,分析其“战争与爱情”书写下的国家民族意识。陈铨的抗战戏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交织着战火与爱情的浪漫悲剧,如《野玫瑰》、《金指环》、《蓝蝴蝶》、《无情女》,一类是爱国志士的救国篇章,如《自卫》和《黄鹤楼》;第二章分析陈铨抗战剧作的艺术特征,从悲剧性、结构、语言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认为陈铨抗战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悲剧性;第三章则以前两章为基础,透视陈铨抗战剧作对于民族文学运动和新文学创作的贡献及其缺憾。文章将结合陈铨戏剧创作的理论,通过陈全与战国策派、民族文学关系的背景,在其文学活动和理论建树的视野中观照陈铨的抗战话剧创作,并重新阐述《野玫瑰》风波的缘起、事实及陈铨在文学史上被边缘化的原因,以求厘清陈铨的文学思想与其话剧创作的历史和语境关联。

王倩[10](2019)在《中国的歌德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歌德是世界瞩目的大作家,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以及文艺理论和自然科学等的研究,歌德在中国的批评史,至今已逾百年,就批评而论,中国学者在不同时期对歌德其人其作的不同阐释带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和文化特征,其背后影射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整体风貌。本文试图通过纵向研究歌德在中国的批评,以及在不同语境下所呈现的时代差异与特征,探寻其形成的现实原因和时代精神内涵,并以此窥探二十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演变。中国对歌德作品及其思想的接受,历经跌宕起伏。大致可以分为这样五个阶段,即“五四”到抗战前的“歌德热”(1919-1937年),抗战到新中国成立时期的“歌德冷”(1938-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期间歌德研究陷入无声的沉寂(1950-1976),新时期歌德研究的全面复苏(1977-1989年),九十年代以来歌德研究的新局面(1990年至今)。由于抗战到1976年间均处于歌德研究的低迷期,因此合并为一章论述。针对不同的时期,同时结合中国文艺思潮的发展演变,本文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讨论“五四”以来的主体性精神与“维特热”之关系,歌德受国内学者推崇的时代内涵以及三十年代革命文学中的歌德精神。第二章探讨民族主义背景下的歌德研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歌德研究逐渐走向沉寂。二是“维特热”出现明显降温,浮士德精神饱含的不断进取、自强不息之意却颇受学者青睐,他们纷纷与抗战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升华出不懈斗争、顽强拼搏的民族气节,并以此鼓舞抗战。第三章讨论新启蒙思潮下的歌德批评。八十年代是以“人的觉醒”为标志的,是一个重新发现人并体现人性的时代,人的“主体性”被重新建构,学界开始重点关注歌德作品中暗含的人道主义理想,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寻求可能。第四章探讨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歌德研究。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人文精神”与商业化展开了博弈,歌德研究呈现一种撕裂状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歌德研究的跨文明视域日益明显,与此前不同的是,中国学者放弃了被动接受的传统立场,转向研究中国文化之于歌德创作的影响。

二、简论“战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战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陈铨的民族文学运动、“尚力”美学和浪漫主义精神
    第一节 陈铨的“民族文学”与“民族文学运动”
        一、“民族主义”的发展脉络
        二、陈铨“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
    第二节 “尚力”的美学特征、权力意志与英雄崇拜
        一、从“意志哲学”到“英雄崇拜”
        二、“超人意识”与“民族精神”的离合
    第三节 陈铨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和悲剧精神
第二章 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的思想主题和悲剧精神
    第一节 民族大义与个体爱情的冲突
        一、血与火的战争——外部冲突
        二、情与理的抉择——内部冲突
    第二节 “尚力”的人物形象和理想主义的悲剧精神
        一、“尚力”的人物形象
        二、理想主义的悲剧精神
        三、变异的“超人”——王立民
第三章 设置悬念、故事嵌套的话剧结构
    第一节 设置悬念,环环相扣
    第二节 设置意象,故事嵌套
        一、贯穿全剧的“蓝蝴蝶”意象
        二、回忆中的“金指环”传奇
第四章 陈铨话剧的争议与地位
    第一节 30年代国民党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一、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发展脉络
        二、陈铨“民族文学运动”与国民党“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不同
    第二节 “野玫瑰”风波——左翼对陈铨话剧的批判
        一、谷虹及颜翰彤对《野玫瑰》的批判
        二、方纪对《野玫瑰》的批判
        三、对40年代“野玫瑰”风波的反思
    第三节 陈铨与张道藩、王平陵抗战时期话剧创作的比较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影响下张道藩、王平陵的创作思想
        二、《最后关头》与《无情女》的比较研究
        三、《情盲》与《野玫瑰》的比较研究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绪论
    1.1 概念提出:“力”的定义及哲学涵义演化
    1.2 意识关联: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聚焦
    1.3 文献综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研究概述
    1.4 研究设想:写作目的和理论依据
2.吐故纳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生成
    2.1 背景概述:“力”的思潮之勃兴与影响
    2.2 主旨归纳:“力”的美学涵义与文学表征
    2.3 理论特质:“力”的文学思想的认识与建构
3.聚焦主体: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意识结构
    3.1 “保持生命的自由”
    3.2 营造“高尚的人格”
    3.3 做“超世界的主体”
4.审美显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美学特征
    4.1 冲破“中和”的束缚
    4.2 推崇“对立”与“崇高”
    4.3 “崇高”美的价值形态
5.文本设计: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创作实践
    5.1 叩问存在
    5.2 审视灵魂
    5.3 透视本体
6.风格独创: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艺术特质
    6.1 活力性:生命潜流与冲力勃发
    6.2 抒情性:浪漫情怀与自我袒露
    6.3 超越性:艺术冥想与灵性显现
7.时代印记:陈铨“力”的文学思想之理论限度
    7.1 文学理念的偏颇
    7.2 创作手法的缺陷
    7.3 艺术价值的减损
8.结语
参考书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3)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与近代之间: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前奏
    第一节 章太炎论《韩非子》
    第二节 梁启超论《韩非子》
    第三节 谢无量论《韩非子》
    小结
第二章 新儒家视野下的民国《韩非子》义理学批判研究
    第一节 熊十力论《韩非子》
    第二节 钱穆论《韩非子》
    小结
第三章 新法家的民国《韩非子》义理学正面研究
    第一节 醒狮派论《韩非子》
    第二节 战国策派论《韩非子》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观点下的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
    第一节 郭沫若论《韩非子》
    第二节 侯外庐论《韩非子》
    第三节 陈千钧论《韩非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期刊所见《韩非子》义理学研究论文辑目
后记

(4)战国策派“大政治观”研究 ——基于文本主义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对象
        1. 《战国策》与《战国》副刊概况
        2. 战国策派概况
    (二) 选题依据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4.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三) 学术史现状
        1. 不同学科角度的研究
        2. 对政治思想的研究
        3. 学界的两极评价
        4. 战国策派思想的述评
一、大政治观的理论基础及出场语境
    (一) 大政治观的理论基础
        1. 文化形态史观
        2. 唯意志论与尚力思想
        3. 地缘政治学理论
        4. 民族国家理论
    (二) 大政治观的出场语境
        1. 西方反理智主义思潮的影响
        2. 对文化危机与生存危机并存的认识
        3. 抗战与建立民族国家的双重现实压迫
        4. 经世致用思想与个人经历造就
二、战国策派人物谱系
    (一) 战国策派学人群像
        1. 作者群笔名梳理
        2. 战国策派核心人物梳理
    (二) 战国策派核心人物观点谱系
        1. 林同济:核心观点的创造者
        2. 雷海宗:主要阐述文化形态史观
        3. 何永佶:集中阐发“大政治”
        4. 陈铨:专注介绍尼采思想与民族文学
        5. 沈从文:文艺家的“政治抒情”
        6. 洪思齐:从地缘政治角度阐释国际局势
三、战国策派的“大政治”主张
    (一) “大政治观”的成立依据
        1. 学界对“大政治”的认可
        2. 战国策派学人对“大政治”观点曾系统陈述
    (二) “大政治”的时局观:战国时代重演
        1. 战国时代重演论的渊源
        2. 战国策派的战国时代重演论观点
        3. 战国时代重演论作为时局观的意义
    (三) “大政治”的实现条件:国民性改造
        1. 对官僚传统的扬弃
        2. 培养尚力精神与“战士式”的人生观
        3. 培养忠、武精神与国家意识
    (四) “大政治”的原则与手段:“唯实”与“尚力”
        1. “唯实”原则
        2. “尚力”思想
    (五) “大政治”的改革方略
        1. 国力集中成为战时政治改革的趋向
        2. 国防经济为战争服务
        3. 战争与外交的强力手段
    (六) “大政治”的目标:抗战与建国
        1. 坚持抗战到底
        2. 传统国家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变革
        3. 抗战与建国的最高意义:建设第三周文化
四、战国策派“大政治”观的贡献
    (一) 构建超越现有政治模式的“大政治”观
        1. 从“鱼缸政治”到“大海政治”
        2. 构筑“大政治”的宏观视野
    (二) 对现实政治的分析与前瞻
        1. 地缘政治学的引入与运用
        2. 揭示官僚传统的问题
        3. 试图构建现代民族国家
    (三) 独特的学术遗产
        1. 文化反思的自觉
        2. 坚持知识分子的学术独立精神
        3. 运用中国话语,坚持学术自信
        4. 强烈的家国情怀
五、战国策派政治思想的局限性
    (一) 思想观点杂芜
    (二) “英雄崇拜论”的根本性错误
        1. 陈铨首提“英雄崇拜论”的错误
        2. 沈从文批评陈铨“英雄崇拜论”
        3. 贺麟的批评与纠正
        4. 陈铨“再论英雄崇拜”
        5. 陈铨的“英雄崇拜论”问题之所在
    (三)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矛盾
        1. 救亡与启蒙的矛盾
        2. 理想的“超脱”立场与现实政治的纠葛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着作
    (二) 期刊论文
致谢

(5)通向古典精神的传统再造 ——抗战时期李长之“文艺复兴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3 行文思路与结构
2 抗战文化语境下的“文艺复兴论”
    2.1 抗战时期李长之的活动与创作
    2.2 多重“误读”视角下的“五四”运动
    2.3 “文艺复兴”:是“再生”更是创造
3 “文艺复兴论”的德国思想资源
    3.1 “了解即是创造”:建构“文艺复兴论”的方法论基础
    3.2 “古典”何为:创造“德国古典精神”
    3.3 取径美育:从共通感到共同体
4 处“浪漫”而慕“古典”:重释中国文化传统
    4.1 “美善合一”的“孔孟儒学”传统
    4.2 重塑孔子:“古典”理想的创造
    4.3 从孟子到屈原:在“浪漫”中渴慕“古典”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B 书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抗战时期的历史言说及其现实指向
    第一节 郭沫若历史剧研究及其相关问题
    第二节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文化转向与历史书写
    第三节 历史剧与1940 年代重庆文化场
    第四节 材料、方法、章节安排
第一章 “战国史剧”中的历史精神
    第一节 战国书写中的革命儒家
        一、史学与史剧的分歧
        二、士与历史精神
    第二节 历史精神的演绎:士、女性与群众——以《棠棣之花》《虎符》为中心
        一、被国家话语改写的“士”
        二、女性、群众与现代精神
        三、舞台化的尝试
    第三节 战国史论争与郭沫若的转变——《高渐离》再讨论
        一、郭沫若与“战国策派”
        二、《高渐离》中的战国图景
    小结
第二章 《屈原》的文化政治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屈原热”与郭沫若的屈原研究
        一、民族主义催生的“屈原热”
        二、唯物史观的屈原研究
        三、两个“屈原”——侯、郭“古代社会性质”论争再认识
    第二节 “写史”与“做戏”:《屈原》与历史诗学
        一、编年史剧:夭折的写作计划
        二、“历史悲剧”:叙述中心的转移
        三、文学虚构与历史真实的辩证法
    第三节 舞台剧《屈原》与国共文化战
        一、《屈原》上演与政党文化政治
        二、“美学”维度: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
        三、“舞台作炮台,剧场作战场”
    小结
第三章 《孔雀胆》:闹剧与城市
    第一节 从“主题”到“问题”:左翼批评的话语生产
        一、民族团结与抗战时期的满蒙问题
        二、民族性与阶级性、历史剧与忠奸戏的龃龉
        三、主题滑移与时代症候
    第二节 悲剧抑或闹剧:《孔雀胆》与城市商业演剧
        一、“市场热”:《孔雀胆》与城市商业演剧
        二、闹剧(melodrama):文本、舞台与观众
        三、“观众吃故事”:从“小市民”到“民众”
    小结
第四章 晚明史剧中的历史想象及其内在困境
    第一节 《南冠草》:“晚明热”与民族本位
        一、“发现”夏完淳
        二、晚明史剧《南冠草》
        三、《金风剪玉衣》的“失败”与“民族本位”的退场
    第二节 《甲申三百年祭》与“人民本位”的出场
        一、被“政治化”的《甲申三百年祭》
        二、“革命士大夫”李岩与别样的晚明图景
        三、人民本位”的出场:知识分子与民众的关系
    第三节 流产的史剧与“人民性”赋形的难题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历史剧《棠棣之花》演出统计表(1941-1949)
附录2 历史剧《屈原》抗战期间演出统计表(1942-1945)
附录3 历史剧《孔雀胆》演出统计表(1942-1949)
附录4 历史剧《虎符》演出统计表(1943-1949)
附录5 历史剧《金风剪玉衣》演出统计表(1943-1945)
附录6 应云卫:《屈原》公演献辞
后记
作者简历及其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7)“战国策派”思想研究 ——以“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的论战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战国策派”之由来
        (二)“战国策派”主要成员
        (三)“左翼文人”的主要成员
        (四)研究价值
    二、学术史回顾
        (一)中国大陆地区学界研究状况简述
        (二)港台地区学界研究状况简述
        (三)国外学界研究状况简述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的由来及基本经过
    一、论战缘起
    二、论战的主要阶段
        (一)论战的前奏
        (二)论战的正式爆发与发展
        (三)论战的高潮
        (四)论战的尾声
第二章 “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论战的主要内容
    一、“战国策派”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想?
        (一)法西斯主义的概念
        (二)“左翼文人”认为“战国策派”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想
    二、“战国策派”在散布抗战必亡论?
    三、“战国策派”反对民主和自由?
    四、“战国策派”是“反共顽固派”?
第三章 论战视域下“战国策派”的基本思想主张
    一、“战国时代重演论”
        (一)“战国时代重演论”的具体内容
        (二)应运而生的尚力主张
    二、“文化形态史观”
    三、“大政治观”
第四章 “战国策派”思想评价
    一、矢志不渝地爱国救国
        (一)与祖国同在
        (二)创作爱国作品
        (三)寻找救国之路
    二、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一)史学理论
        (二)政治学
        (三)翻译领域
    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战时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概念的界定
        1.2.1 现代“民族”概念的确立和界定
        1.2.2 “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形成与界定
2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
    2.1 陈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变化
    2.2 文学创造的根基——民族意识
    2.3 民族主义文学的政治诉求——“民族至上,国家至上”
3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之“民族文化重建”
    3.1 核心内容:构建强有力的“战”文化
    3.2 主要目标:重塑“大夫士型”国民性
4 陈铨民族主义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中心”思想与浪漫主义思想
    4.1 民族主义文学创作重镇——戏剧
    4.2 “悲剧中心”思想
    4.3 浪漫主义思想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陈铨抗战剧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陈铨剧作研究现状
    二、陈铨创作的背景
    三、论文的范畴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陈铨剧作的内容
    第一节 陈铨剧作的主题
    第二节 陈铨剧作中的人物
第二章 陈铨剧作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陈铨剧作的悲剧性
    第二节 陈铨剧作的结构
    第三节 陈铨剧作的语言
第三章 陈铨剧作评述
    第一节 《野玫瑰》风波
    第二节 陈铨抗战剧作的价值与缺憾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国的歌德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三、理论基础及文本论证逻辑
第一章 “歌德热”:从个人启蒙到民族救亡(1919-1936 年)
    第一节 “五四”以来的主体性精神与“维特热”
        一、“五四”的主体性精神
        二、掀起“维特热”的时代内涵
        三、“维特”式的文艺创作观
    第二节 歌德批评的全面铺陈:从作品到个人
        一、作者创作论:歌德生平研究
        二、歌德——“魏玛的孔夫子”
    第三节 革命文学中的“歌德精神”
        一、国家代替个人:救亡主题下的歌德研究
        二、宗白华对艺术人生问题的探讨
        三、民族英雄影像:陈铨与“歌德精神”
第二章 “歌德冷”:民族主义与国家(1937-1949 年)
    第一节 时代局限下的歌德研究
        一、主体性建构的曲折
        二、“歌德热”的余温
    第二节 生生不息之浮士德精神
        一、浮士德精神受关注的主要原因
        二、浮士德精神的二重性特征
    第三节 冯至歌德观的嬗变
        一、实用主义精神:西南联大时期的“歌德观”
        二、“从具体到一般”: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下的歌德探析
第三章 歌德复苏:新启蒙与歌德(1977-1989 年)
    第一节 新启蒙与歌德批评的回归
        一、新时期歌德批评在中国的接受语境
        二、主体性的重建:歌德作品的全面译介
    第二节 《维特》批评
        一、“维特热”与“人”的觉醒
        二、对歌德人道主义理想的初探
    第三节 《浮士德》批评
        一、《浮士德》的哲学内涵
        二、对歌德人道主义理想的总结
第四章 多面歌德:多元文化视域下的歌德研究(1990 年至今)
    第一节 市场化语境下歌德的普及
        一、歌德的生平传记研究
        二、消费时代的歌德精神
    第二节 “人文精神”与商业化的博弈
        一、商业化背景下歌德批评的困境
        二、人文精神的坚守:《浮士德》批评
    第三节 跨文明视域下的歌德研究
        一、歌德研究的比较视域
        二、探究中国文化对歌德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简论“战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陈铨抗战时期话剧研究[D]. 朱佳成. 山东大学, 2021(02)
  • [2]追求自由与主体构建 ——陈铨“力”的文学思想论[D]. 邹淋. 浙江大学, 2020(01)
  • [3]民国《韩非子》义理学研究[D]. 李明.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3)
  • [4]战国策派“大政治观”研究 ——基于文本主义的分析[D]. 安平侠. 云南大学, 2019(03)
  • [5]通向古典精神的传统再造 ——抗战时期李长之“文艺复兴论”思想研究[D]. 邹居东. 重庆大学, 2019(09)
  • [6]民族精神、民众想象与历史美学 ——以郭沫若历史剧(1941-1946)为中心[D]. 唐文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7]“战国策派”思想研究 ——以“战国策派”与“左翼文人”的论战为中心[D]. 张洁. 西南大学, 2019(12)
  • [8]战时陈铨民族主义文学思想研究[D]. 何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9]陈铨抗战剧作研究[D]. 夏凡.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10]中国的歌德批评研究[D]. 王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浅谈“郑国策派”文化主义的文学批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