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一、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王冉[1](2021)在《新疆南疆某牛场乳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在南疆地区由于大肠杆菌诱发的乳腺炎比例逐年攀升,因此,开展南疆地区奶牛乳源大肠杆菌的调查显得尤为必要。本实验对新疆南疆奶牛乳源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鉴定,分析了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药物敏感性,检测了乳源大肠杆菌中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旨在为预防与治疗新疆南疆地区大肠杆菌引起的感染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指导。采用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和特异性引物扩增等方法分离鉴定大肠杆菌,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所分离大肠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微孔板半定量法检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PCR扩增检测9种毒力基因。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80份来自南疆地区某奶牛场的乳样中共分离获得大肠杆菌20株。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临床分离的这20株大肠杆菌,有16株对阿莫西林耐药,耐药率最高为85%;有15株对氨苄西林、氯霉素、复方新诺明三种药物耐药,耐药率次之为75%;有14株对氟苯尼考耐药,耐药率为70%;有13株对卡那霉素耐药,耐药率为65%;有10株对庆大霉素耐药,耐药率为50%;有5株对恩诺沙星耐药,耐药率为25%;对四环素和多粘菌素两种药物均有4株菌耐药,耐药率相同为20%;有3株菌对氧氟沙星耐药,耐药率为15%。所有临床分离菌株均对头孢他定和美罗培南敏感,耐药率为0。在本研究所检测的大肠杆菌中,没有发现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菌株。本研究在检测的9个毒力基因中,20株菌均检出了lsr B、lsr R、aer、omp A和trat 5个基因,分布率为100%,说明这5个基因在该奶牛场乳源大肠杆菌中普遍存在。20株菌中均未检测到eae和mtn这2个基因,分布率为0%,说明该奶牛场乳源大肠杆菌中不含有这2个基因。14株菌中含有iuc D,分布率为70%,说明iuc D基因是该奶牛场乳源大肠杆菌较为常见的基因。2株菌含有lux S,分布率为10%,说明lux S基因是该奶牛场乳源大肠杆菌不常见的基因。本研究结果说明新疆南疆地区分离的大肠杆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较为复杂,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大肠杆菌的感染带来一定困难。

甘卫泽[2](2020)在《规模化牧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乳房炎是规模化牧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高发性、复杂性且难防控的主要疾病,其综合防控成本高,不仅会导致奶牛的淘汰率增加、影响牧场经济效益,而且会影响牛奶品质和食品安全。新疆冬季寒冷(最低可达-35℃)、夏季炎热(最高可达+35℃),热冷应激大,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和病原较为复杂,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比例较高,为了查明本地区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现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本实验拟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选择石河子、昌吉、沙湾、奎屯周边等四个地区9个规模化牧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牧场管理软件查询的方式,对乳房炎发病的原因及现状进行评估;其次无菌采集牛奶样品,采用常规微生物学和PCR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对其耐药表型和基因型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和临床药物的使用现状、不同药物对比治疗的试验结果,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综合防控方案。结果如下:1.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石河子等地区9个规模化牧场1200头奶牛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牧场管理软件的跟踪查询结果表明:受调查规模化牧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发病率为42.35%;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率显着关联着泌乳阶段,泌乳后期的发生率高于泌乳前期;随着奶牛年龄增长,感染几率也在逐步增长;发病乳区方面,后乳区的发病率高于前乳区;胎次与发病率呈正相关,三胎以上的奶牛患病率大幅增长。2.病原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乳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6.70%(216/812),其中105株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和基因型表象基本一致,对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卡那霉素、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噻吩、强力霉素、苯唑青霉素、红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分别为13.3%、33.3%、46.67%、53.33%、60.00%、60.00%、60.00%、60.00%、66.67%、80.00%、86.67%、93.33%;其耐药基因blaZ、norA、rpoB、adeB、sepA、tetK、Smr-1和aacA-aphD的携带率分别为94.3%、95.2%、63.8%、56.2%、60.0%、65.7%、40.95%和46.67%;结果表明,分离株的耐药现状比较严重,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超过了50%。3.44头患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奶牛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乳畅(盐酸头孢噻呋)的治愈率最高为75%,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强力霉素和苯唑青霉素的治愈率分别为62.5%、62.5%、50%和37.5%;为了彻底从根源上杜绝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和传播,建议牧场淘汰发病严重的阳性牛,再结合综合防治推广实验结果,干奶时逐个检测隐性乳房炎,同时采用“乳畅+安倍宁+封闭宁”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进行综合防治。

王剑锋[3](2020)在《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综合防治》文中研究说明奶牛乳房炎是由于病原菌侵入奶牛乳腺引起的炎症反应,不仅影响奶牛的身体健康,还降低生奶的产量与品质,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广泛使用,耐药菌株接踵而来,又给奶牛养殖者和研究学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全世界范围内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中国尤为严重。一些小型个体养殖场,由于管理与防治方式不合理或贯彻不彻底,使奶牛乳房炎高度流行,因此研究该病在个体奶牛场的流行情况及综合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对辽宁地区8个城市的27个个体奶牛场进行流行病学统计,采用资料统计的方式发现该地区临床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4.27%和1.46%,采用CMT试剂检测及体细胞计数的方法,确定隐性型乳房炎的头发病率和乳区发病率分别为53.77%和25.10%。在这些个体奶牛场中,设置卧床的奶牛场的乳房炎发病率较没有卧床的低,采用手工挤奶的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率比机器挤奶的要低,采用全混合日粮的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发病率比未全混合的要低。本试验采集辽宁地区8个城市的27个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的258个乳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鉴别培养基和生化管鉴定后,分离出病原菌274株,其中大肠杆菌共计74株(占27.00%),沙门氏菌共计13株(占4.74%),金黄色葡萄球菌共计82株(占29.93%),链球菌共计88株(占31.13%),其他未鉴定菌为17株(占6.20%),混合感染比例高达73.64%。这8个城市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比例有所差异。本试验选择5个个体奶牛场共计348头奶牛开展为期一年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化饮水与饮食、改善挤奶环节、重视环境卫生、提高奶牛舒适度、合接种疫苗防疫、定期普查与针对性治疗等。综合防治后,结果显示无论是临床型乳房炎还是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均明显下降。本试验研究表明,辽宁各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高度流行,主要病原菌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且呈现严重的混合感染情况,针对此结果实行基础综合防治工作可有效缓解该病的发生。此研究结果为该地区个体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供指导意义。

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苗小楼,王玲,王旭荣,王小辉[4](2011)在《奶牛乳房炎以疫苗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应用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进一步提高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效果,我们先后在兰州地区的3个规模化奶牛场和7个个体奶牛场开展了以奶牛乳房炎疫苗预防为主,药物防治和改善环境卫生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0个奶牛场经过1-2年的试验,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病率比试验前平均降低63.97%(P<0.01),临床型乳房炎头发病率比试验前平均降低66.36%(P<0.01),奶产量与试验前相比平均提高10.18%。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表明以奶牛乳房炎疫苗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是一项有效的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方法。

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苗小楼,王玲,李建喜[5](2011)在《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复杂的给奶牛养殖业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的常见多发病。本文综述了奶牛乳房炎造成的危害,近年来国内外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区系分布状况、乳房炎发病原因、发生规律、诊断治疗及疫苗研制等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更好的综合防控奶牛乳房炎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苗小楼,王玲[6](2010)在《以疫苗预防为主的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应用效果观察》文中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奶牛乳房炎多联苗免疫效果,先后在兰州地区的3个规模化奶牛场和7个个体奶牛场开展了以乳房炎疫苗预防为主,结合改善环境卫生和药物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试验。结果表明,10个奶牛场经过12年的试验,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病率比试验前降低63.97%(P<0.01),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比试验前降低66.36%(P<0.01),产奶量与试验前相比提高10.18%,达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表明以疫苗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一项有效的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方法。

江裕吉,李建平,何挺,陈俭,胡松华[7](2010)在《宁波市奶牛乳房炎发病及综合防治试验研究》文中认为为了解宁波地区奶牛乳房炎发病及主要病原菌构成,采用乳房炎诊断试剂(HMT)对宁波市8个奶牛场307头泌乳牛的1249个乳区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调查,采集HMT反应阳性(++)及强阳性(+++)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并选择具代表性牧场进行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宁波市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为71.3%,乳区阳性率为33.5%。主要病原菌的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7.1%、无乳链球菌20.4%、停乳链球菌17.3%、金黄色葡萄球菌5.1%和乳房链球菌3.9%。主要病原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链霉素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头孢类及苯唑青霉素敏感。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可以明显降低桶奶总细菌数,改善牛奶品质。

李建平[8](2009)在《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其主要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主要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为了解我国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流行株的特性及其在各地的分布特点,本论文对来自我国浙江、新疆等14个省区的191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技术进行了分子分型和耐药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这些细菌携带超抗原基因和PVL基因的情况及其与PFGE分型的关系;对主要流行株ClfA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以及其他相关研究。1.规模牛场奶牛全年主要疾病的发病调查为了解规模奶牛场奶牛主要疾病的发病情况,对一个1100头奶牛的规模奶牛场进行了一年内奶牛发病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场成年母牛病例数排在前几位的疾病是乳房炎(20.9%)、关节炎(20.7%)、前胃迟缓(7.7%)、腐蹄病(4.1%)、胎衣不下(4.0%)和子宫内膜炎(2.5%)。乳房炎的发病率为55.9%,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次是关节炎(55.1%)和前胃迟缓(19.0%)。八月份是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的高峰期,表明季节对乳房炎的发生有影响。关节炎的发病率仅次于乳房炎,可能与该场未使用运动场有关。2.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隐性乳房炎的发病及主要病原调查为了解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其主要病原,对杭州、金华、宁波和台州30个规模和个体奶牛养殖场共846头泌乳牛用杭州奶牛乳房炎诊断法(HMT)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采集阳性“++”和强阳性“+++”乳区奶样进行了细菌学诊断。结果表明,浙江省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平均头阳性率为54.3%,平均乳区阳性率为28.0%。与此相比,宁波地区乳房炎头阳性率和乳区阳性率最高,分别为69.7%、36.4%(P<0.01),台州地区最低,分别为40.8%、21.8%(P<0.01)。奶牛头数超过300头的规模牛场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58.2%,乳区阳性率为30.0%,而小型牛场(≤300头)分别为50.0%(0.01<P<0.05)和25.0%(P<0.01),均低于大型规模牛场。阳性乳区奶样细菌学分析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27.0%(17.9~38.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2.2%(3.3~27.9%),提示传染性病原菌是浙江省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除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0.05)外,大型规模牛场(>300头)无乳链球菌(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P<0.01)的检出率均高于小型牛场,小型牛场则以乳房链球菌(P<0.01)和停乳链球菌(P<0.01)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检出率最高(34.0%)。尽管CNS作为奶牛乳房炎病原在其毒力、致病性等方面还有争议,但从本研究结果看,对CNS引起的乳房炎应给予重视。3.我国14个省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流行株的分子分型为了解我国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株情况,本研究对来自浙江、新疆、山东、内蒙古、上海、北京、天津、河北、甘肃、陕西、河南、安徽、重庆、广东等14个省区的191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应用PFGE分型技术进行了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共有15个PFGE型别,其中5个为主要型别(A,B,C,D,E),占全部菌株的91.1%。5个型别中,A型占所有被检菌株的56.5%,在13个省区检查到,是我国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的流行株。从流行区域看,A型株主要在我国南部、东南及中部地区流行,而北方省区尽管有A型株流行,但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株,如山东、内蒙主要流行C型株,D型株仅在新疆发现。在我国流行的A型株与北美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Newbould 305 (ATCC 29740)有高度的相似性,其相似度在85%以上。浙江省流行的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型别与其他省区相比有明显不同。在总共15个PFGE型别中,浙江有11个型。这可能与浙江省奶牛交易流动频繁有关。不同牛群倾向于有自己的优势株,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4.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对浙江省四个奶牛养殖区23个奶牛场分离到的7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90.7%的菌株耐药,其中77.3%(60.0~88.9%)的菌株对青霉素耐药,不同地区分离到的细菌耐药情况有差别。新疆43株菌全部耐药,其中青霉素耐药菌株达到93.0%,但对四环素(23.3%)、克林霉素(9.3%)和庆大霉素(16.3%)耐药率要小于浙江省分离到的菌株(60.0%、29.3%、28.0%)。所有新疆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而8.0%的浙江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这些结果表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有影响。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对两种及两种以上药物耐药的分离菌占94.1%,有的菌株对4-6种药物同时耐药。值得注意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分离株对非乳房炎临床治疗药物如克林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提示奶牛场在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时的用药可能影响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在受试的12种药物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与PFGE主要型别未见相关性。5.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毒力因子对来自浙江、新疆等14个省区的191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进行了超抗原基因的检测,包括肠毒素基因A-E、G-J以及L、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剥脱毒素ETA和ETB。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13个超抗原基因中,有72株菌(37.7%)至少携带一种超抗原基因。sei(53,27.7%)、seg(25,13.1%)和sea(15,7.9%)的检出率最高,see、eta、etb未检测到。菌株主要超抗原基因类型为sei(28,14.7%)、seg-sei(18,9.4%)、sea(9,4.7%)。研究发现,菌株超抗原基因分布类型与PFGE分型有相关性。我国主要流行的A型株很少携带超抗原基因(3.7%)(P<0.01),而B型(76.2%)、C型(92.3%)、D型(54.5%)、E型(50.0%)菌株携带超抗原基因的比例很高,C型株又以sei(84.6%)为主,D型和E型则主要是seg-sei类型。这些结果提示,不同PFGE型别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乳腺的致病性可能不同。191株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中仅有一株细菌PVL (Panton Valentine leucocidin)基因检测结果为阳性,提示杀白细胞毒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乳腺的过程中不起主要作用。6.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克隆及表达凝聚因子A(Clumping Factor A, Clf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的黏附分子,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依据已发表的ClfA基因的序列分析,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的A区(40-559aa)作为原核表达的对象,以我国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流行株A型株为试验菌,应用PET融合表达系统对ClfA基因进行了高效表达,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His-ClfA。经IPTG诱导,SDS-PAGE和小鼠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研究中还发现ClfA分子的特异移动现象,即克隆表达的目的蛋白预期分子量小于SDS-PAGE显示的分子量。这部分工作为进一步研发针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性疫苗以及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根据PFGE分型技术,我国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主要流行株,该流行株很少携带超抗原基因且与北美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Newbould 305(ATCC 29740)有高度相似性,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东南及中部省区,而北方省区如新疆、山东以及内蒙古有其独特的流行株。不同PFGE型别菌株与超抗原基因类型有相关性,与12种受试药物耐药未见相关性。浙江省奶牛乳房炎以传染性病原为主,临床型乳房炎是规模奶牛场最主要的疾病。

郭庆,王鲁,朱伟,何炳坤[9](2009)在《贵阳地区奶牛乳房炎的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提出为了解贵阳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通过对贵阳市部分地区奶牛场及农户的隐性乳房炎发病原因、发病类型、主要病原菌等调查分析,总结出了一套针对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供实际应用中参考。

徐登峰[10](2008)在《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奶牛乳房炎是乳房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致病因子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性变化。乳房炎的分类方法较多,有以病原、病理、病程、部位以及临床症状分的,有以乳汁细胞数及乳房和乳汁有无肉眼可见变化

二、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南疆某牛场乳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奶牛乳房炎的概念与分类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1.3 奶牛乳房炎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
        1.4.1 环境与营养因素
        1.4.2 微生物因素
    1.5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1.5.1 降低奶牛的产奶量
        1.5.2 牛奶的品质下降
        1.5.3 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1.6 生物被膜的概述
    1.7 大肠杆菌现状
        1.7.1 国内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7.2 国外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1.8 毒力基因现状
第2章 新疆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品采集与菌株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2.1.3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大肠杆菌的分离
        2.2.2 革兰染色镜检
        2.2.3 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
        2.2.4 大肠杆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
        2.3.1 大肠杆菌形态学及生化鉴定
        2.3.2 大肠杆菌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讨论
第3章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及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检测
    3.1 材料与仪器
        3.1.1 菌株
        3.1.2 主要培养基与试剂
        3.1.3 药敏纸片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复苏
        3.2.2 菌液制备
        3.2.3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
        3.2.4 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方法
    3.3 结果
        3.3.1 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
        3.3.2 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结果
    3.4 讨论
第4章 奶牛乳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与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2 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
    4.3 结果
    4.4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规模化牧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1.1 奶牛乳房炎
        1.2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及诊断
        1.3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2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
        2.1 抗菌药物治疗
        2.2 中草药治疗
        2.3 生物制剂治疗
    3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控
        3.1 改善环境与增强营养物质调控
        3.2 细化泌乳期与干奶期治疗方案
        3.3 增强养殖人员操作规范意识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研究进展
        4.1 金黄色葡萄球菌
        4.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宿主的致病机理
        4.3 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染性乳房炎特点
        4.4 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发病特征
    5 金黄色葡萄球菌奶牛乳房炎治疗
        5.1 控制金葡菌的传播
        5.2 调整奶牛皮肤状态
        5.3 控制奶牛之间的交叉感染
        5.4 奶牛乳头的药浴浸泡
    6 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试验研究
    试验一 北疆地区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发病规律的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收集
        2 结果与分析
        2.1 隐性乳房炎发病率(见表1-2)
        2.2 隐性乳房炎的发生与乳区、泌乳阶段、年龄、胎次及挤奶方式的关系
        3 讨论
        3.1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与乳区、泌乳阶段、年龄、胎次、挤奶方式的关系
        3.2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现状分布
        4.小结
    试验二 致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分子生物学鉴定
        1.4 耐药基因的检测
        2.结果与分析
        2.1 分离株的初步鉴定及形态学特征
        2.2 PCR鉴定结果
        2.3 药敏表型检测结果
        2.4 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3.讨论
        4.小结
    试验三 金黄色葡萄球菌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试验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患牛的临床效果
        2.2 临床推广实验结果
        3 讨论
        4.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1 奶牛乳房炎的概况
    1.2 奶牛乳房炎的发展历史
    1.3 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类型及相应特点
    1.4 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流行情况
    1.5 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常见致病因素
    1.6 临床上奶牛乳房炎常见的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 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对象
        1.2.2 调查方法
        1.2.3 样本的检测
    1.3 结果与分析
        1.3.1 辽宁地区部分个体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1.3.2 辽宁地区部分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情况
        1.3.3 挤奶方式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1.3.4 卧床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1.3.5 全混合日粮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发病率的影响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1 材料
        2.1.1 试验样本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 研究方法
        2.2.1 样本的采集方法
        2.2.2 培养基的制备
        2.2.3 隐性型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样本收集情况
        2.3.2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中病原菌携带情况
        2.3.3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3.4 辽宁各地区隐性型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3.1 综合防治
        3.1.1 试验对象
        3.1.2 试验时间
        3.1.3 综合防治措施
    3.2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3.2.1 样本检测的前期准备
        3.2.2 样本的CMT检测
        3.2.3 样本体细胞计数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综合防治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影响
        3.3.2 综合防治对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隐性型乳房炎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宁波市奶牛乳房炎发病及综合防治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奶牛场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1.3 隐性乳房炎检测
    1.4 乳样中细菌分离与鉴定
    1.5 药敏试验
    1.6 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试验
        1.6.1 试验牛群基本情况
        1.6.2 试验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隐性乳房炎调查结果
    2.2 奶样细菌学检查结果
    2.3 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
    2.4 乳房炎综合防治结果
3 讨论

(8)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其主要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奶牛乳房炎
        1 奶牛乳腺的防御系统
        1.1 物理屏障
        1.2 免疫细胞
        1.3 溶性因子
        2 奶牛乳房炎类型
        3 奶牛乳房炎的流行
        4 奶牛乳房炎的危害
        4.1 经济损失
        4.2 共卫生安全问题
        4.3 动物福利
        5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5.1 体细胞计数法
        5.2 基于牛奶酶活性变化的诊断方法
        5.3 基于牛奶理化变化的诊断方法
        5.4 微生物学诊断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
        1 传染性病原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无乳链球菌
        1.3 支原体
        2 环境性病原
        2.1 乳房链球菌
        2.2 大肠菌群
        2.3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 奶牛乳房炎防治措施对病原的影响
    第三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
        1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型分型
        1.1 血清学分型
        1.2 噬菌体分型
        1.3 耐药谱分型
        1.4 蛋白质电泳-多位点酶电泳
        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
        2.1 质粒多态性分型
        2.2 核糖分型
        2.3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2.4 特异性功能集团的多态性分型
        2.5 特异性DNA片段多态性分型
        3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中的应用
        3.1 脉冲场凝胶电泳的技术原理
        3.2 脉冲场凝胶电泳装置类型
        3.3 脉冲场凝胶电泳的应用
        3.4 脉冲场凝胶电泳的结果分析
        4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型方法的趋势
    第四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
    第五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
        1.1 微生物表面黏附分子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外酶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外毒素
        2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
    第六章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奶牛主要疾病发病情况的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调查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奶牛主要疾病发病率情况
        2.2 奶牛主要疾病的构成
        2.3 不同月份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比较
        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及病原研究
        第一节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主要试剂
        1.3 隐性乳房炎诊断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调查结果
        第二节 浙江省奶牛隐性乳房炎主要病原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奶样采集
        1.2 细菌分离与鉴定程序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乳房炎主要病原菌
        2.2 不同规模奶牛场病原菌检出情况比较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分型研究
        第一节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来源
        1.2 仪器与主要试剂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
        1.4 脉冲场凝胶电泳
        1.5 聚类分析与分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PFGE典型电泳图谱
        2.2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PFGE分型聚类图
        2.3 不同牛场的主要流行株
        2.4 杭州近郊某规模奶牛场不同年份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的比较
        第二节 我国十四个省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流行株PFGE分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来源
        1.2 仪器与主要试剂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鉴定
        1.4 脉冲场凝胶电泳
        2 结果与分析
        2.1 聚类分析
        2.2 不同省区的主要流行株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及其与PFGE分型的相关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1.2 主要药品与试剂
        1.3 菌株鉴定
        1.4 药敏试验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与PFGE分型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浙江省四个不同地区以及新疆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
        2.2 浙江省四个不同地区以及新疆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耐药谱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PFGE分型与耐药的相关性
        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毒力因子及其与PFGE分型的相关性
        第一节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分布及其与PFGE分型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与鉴定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模板制备
        1.5 超抗原基因PCR扩增引物
        1.6 超抗原基因PCR扩增条件
        1.7 PCR模式与PCR产物测序
        1.8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分布与PFGE分型的相关性
        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超抗原基因PCR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2.2 超抗原基因PCR检测结果
        2.3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超抗原基因类型
        2.4 超抗原基因类型与PFGE分型的相关性
        第二节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pvl基因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与鉴定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模板制备
        1.5 PCR引物
        1.6 PCR条件与测序
        2 结果与分析
        2.1 PVL基因PCR扩增产物电泳图谱
        2.2 菌株检测结果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A功能区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CR扩增结果和序列分析
        2.2 PCR产物测序分析
        2.3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2.4 SDS-PAGE分析
        2.5 Western Blotting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综合讨论
        1 奶牛主要疾病与临床型乳房炎
        2 浙江省主要奶牛养殖区隐性乳房炎发病及病原
        3 我国部分省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
        4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
        5 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毒力因子
        6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克隆及表达
    第八章 提示、创新点及后续研究展望
        1 提示
        2 创新点
        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物
致谢

四、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南疆某牛场乳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毒力基因分析[D]. 王冉.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2]规模化牧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的综合防治[D]. 甘卫泽.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辽宁地区个体奶牛场乳房炎流行情况的调查与综合防治[D]. 王剑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3)
  • [4]奶牛乳房炎以疫苗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应用效果研究[A]. 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苗小楼,王玲,王旭荣,王小辉. 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5]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A]. 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苗小楼,王玲,李建喜. 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牦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
  • [6]以疫苗预防为主的奶牛乳房炎综合防治措施应用效果观察[J]. 李宏胜,罗金印,李新圃,苗小楼,王玲. 中国草食动物, 2010(06)
  • [7]宁波市奶牛乳房炎发病及综合防治试验研究[J]. 江裕吉,李建平,何挺,陈俭,胡松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0(02)
  • [8]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及其主要毒力因子和耐药性的研究[D]. 李建平. 浙江大学, 2009(04)
  • [9]贵阳地区奶牛乳房炎的调查及综合防治措施[A]. 郭庆,王鲁,朱伟,何炳坤. 中国奶业协会年会论文集2009(上册), 2009
  • [10]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治疗[J]. 徐登峰. 畜禽业, 2008(04)

标签:;  ;  ;  

奶牛乳腺炎综合防治措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