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

党员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

一、党员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明[1](2021)在《连云港市H区农村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杨大瀚[2](2017)在《中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府监管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之一,是政府部门为保障社会活动合理有序进行,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对其所辖区域内制定政策与规则并进行监督与管理的政府行为,具有稳定社会、调节市场、纠正不当行为的重要作用,亦被称为“政府管制”或“政府规制”。安全生产监管是政府监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加强生产安全、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与活动。其为劳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是各类生产企业保证生产安全的必要条件之一。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安全生产监管的最主要目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专业性强,事故发生具有极高的破坏性与不可控性,一直以来备受各级地方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造成了数额庞大且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是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因此,剖析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研究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政府监管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有效的假设基础上开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将制度主义监管理论作为探讨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理论基础,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监管空间”概念为依据,构建案例分析框架,对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案例进行多维度的审视。此外,研究深入监管一线实地调研,对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多个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取得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用文献研究法、访谈与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扎根理论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通过理论与方法的综合运用,对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进行多角度的演绎与实证研究,梳理并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沉珂已久的问题,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提供一套系统完整的改进方案与对策建议。首先研究明确了选题的背景、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梳理,确定研究的核心概念,将制度主义监管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阐述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历史演进与演进动因,从监管制度、监管网络、监管目标与内容、监管流程等几个方面梳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其次,用制度主义监管理论中“监管空间”概念构建案例分析框架,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公布的2013-2016年39起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为例,分别从监管制度、历史传统影响、监管主客体、监管流程与内容、事故原因与监管效果等几个方面,对系列案例与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探寻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案例中反映出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具体问题包括:监管主体责任归属不明确、监管部门对三方机构的监管审查存在空白、缺少对危险化学品问题项目的跟踪监管、日常监管细节不够完善、对事故问题的处理流于形式、忽视媒体、公众及社会组织的作用等。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监管制度不完善、监管部门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监管的权力与利益不平衡、监管的流程要求不切实际、监管的社会环境不佳、监管的公共监督体系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以监管问题的原因作为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设前提,运用扎根理论,从一般层面对这些问题原因进行检验、归纳、排序,通过对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的监管主体、客体等不同层次与领域人员的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影响因素模型。提出制度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核心因素的观点。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其他主要影响因素还包括:监管部门是保证监管的基本因素、权力与利益是驱动监管的物质因素、监管过程是有效监管的行为因素、社会环境是影响监管的外在因素、公共监督是规范监管的保障因素。最后,研究综合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案例中反映的监管问题提出改进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具体建议。从日常监管、考核、问责与复查等几个方面改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制度;从监管意识、业务水平、部门习惯、培训等方面提高监管主体的综合素质;从明确责权、加强监督等方面平衡监管权力与利益的关系;从简化流程、加大处罚力度、特事特办等方面完善监管过程;从坚持监管原则、强化道德建设等方面净化监管的社会环境;从新闻媒体、公众诉求、群团组织等方面强化公共监督的作用与地位。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提出制度是影响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核心因素的观点。二是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中监管的某些环节不适合实时监管的问题,提出简化事中监管,实行“以补代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方式。三是提出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引入“行政比例原则”的观点,用以处理特殊问题与特殊情况。四是从危险化学品日常监管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安全生产监管的考核制度,提出弱化“死亡人数”考核指标的观点,并将日常监管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考核指标当中。总之,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现实素材,为政府监管部门提高监管效率,对危险化学品相关行业的企业降低生产安全事故,提供相应的参考借鉴。并期望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做进一步深化研究,继续探索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达到补充完善监管理论,指导实践的研究目的,进而为推动我国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何秋红[3](2015)在《《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最初二十年,南通是一个在中国乃至世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份非常有特色而且至今保存相对完整的报纸——《通海新报》(1913.3.18-1929.5.26)。《通海新报》是一份办报质量较高,发行于南通及其周边地区的地方性商业报纸,较好地发挥了对南通地方民众的经济启蒙作用。该报创办人陈琛是清末民初着名实业家张謇手下的得力干将,办报是其众多产业中的一项。该报前期与同一时期发行全国的《申报》一样,注意发挥报纸服务经济的功能,商业性特征明显;不同的是该报诞生地并非租界,而且没有任何外来资本介入。随着南通工商业的凋敝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报馆的渗透,该报后期又呈现出党派性、政治性的特征。《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该报诞生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初具规模的时期,发展繁荣于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如火如荼之时,随着“强人”张謇离去及其大生企业系统的凋败,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趋缓中断,《通海新报》也日益艰难直至最后被官方勒令停刊。本文认为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南通城市诞孕并烙印《通海新报》。城市一方面为报纸提供了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随着南通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全方位进行,工商业经济活跃繁荣,教育普及,加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一切都为《通海新报》的诞生及其发展准备了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城市也将其自身的特征烙印于报纸之上。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期间的南通城市具有过渡性、“张治”特色、江海文化等特征,这些特征也都一一鲜明地体现在《通海新报》之上。同时,本文亦将《通海新报》看成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对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由物质到制度再到观念行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通海新报》记录城市,沟通城市同时推动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首先,它在物质可见层面,记录南通城市在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不断兴建的各种工厂、公司;逐步繁荣的商业和金融业以及日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看似客观的记述背后,体现出《通海新报》对现代工业文明的赞赏之态和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拥抱之姿。其次,《通海新报》也通过搭建公共交流平台,促进了现代城市管理制度——警察制在南通的发展完善,同时促进了南通城市的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再次,《通海新报》还传播了西方现代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南通市民的现代知识素养;该报通过旷日持久的报道,培育了南通市民公共卫生、时间效率等现代意识观念;该报还绵密地编织进了南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比如婚嫁嫁娶,构建一种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并引发促成南通市民的一些现代行为,这其中就包括五四、五卅期间的南通学生爱国运动。在《通海新报》存续的十六年内,南通城市对报纸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不只是作为背景而存在;报纸也参与到南通早期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当中,而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者。报纸与城市纠缠共生,双方彼此嵌入,互相促动。

王凯[4](2012)在《网络化治理视角中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研究 ——以南通大调解机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社会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与此同时,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城乡差距、地区失衡、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征地拆迁等各类因素叠加造成的社会矛盾也在激增,社会冲突正在凸显,集中表现为各类群体性事件频发。在此背景下,社会管理的任务随之加大,如何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以有效预防、消除与化解冲突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表明,建立一个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平台,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载体。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网络化治理、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即“大调解”)的概念,明确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中国社会矛盾的现状进行了描述,阐述了网络化治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的可行性。第三部分着重介绍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内容构成,以及与理论工具的逻辑关联。第四部分在理论分析框架下,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机制三个角度对南通大调解进行全面梳理,总结了其工作效果和存在问题。第五部分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对策思考,基于网络化治理理论所蕴含的多元参与、水平互动和资源依赖等基本理念,从网络协同机制、监督机制、问责机制、妥协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郑丽清[5](2012)在《一般救助义务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伴随着剧烈的社会转型,长期支配社会大众行为选择的传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体系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道德体系又没有得以及时建立,由此引起道德选择的迷茫和价值取向的混乱,结果造成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彼此间的关怀和信任匮乏。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必要的信任心理既是社会运转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通过教育进行道德重塑和失范行为的矫正,同时更需要借助于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引导、矫正、确认和强化。在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调整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法律特别是刑法的禁止性规范,以倡导性和赋权性为表征的民事法律通过赋予社会成员一般救助义务的方式,对行为人的选择施加影响,无疑是一种最为简洁、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厘清一般救助义务的基本问题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救助义务的概念、类型、救助义务与作为义务及其注意义务的关系等诸问题的梳理,推导出一般救助义务在救助义务体系中的地位。同时,通过对一般救助义务本质要素的抽象概括,界定了一般救助义务的特有内涵,明晰了一般救助义务与见义勇为和无因管理的逻辑关系,并考察了一般救助义务的历史发展。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睿智且深邃的人学思想,阐明现实的人、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及人的发展等与一般救助义务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一般救助义务的理论基础。此外,基本道德的法律化、风险社会、生命神圣、社会协作及保护弱势等理论为一般救助义务的法律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民法不作为侵权体系下构架一般救助义务的设想与建议。最后,指出在立法要求行为人承担一般救助义务的同时,必须赋予相应的权利,以鼓励行为人履行危难救助义务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设置一般救助义务制度的预期效果。

孟召宜[6](2009)在《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以江苏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运用演化经济学、新经济社会学、制度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采用文献整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及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以江苏为实证案例,以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分析框架为理论基础,基于协同演化视角,从内在心智、人际网络、非正式制度三个层面,从企业与集群、县域、区域三个尺度,探讨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揭示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过程、效应与表现。研究内容凡8章:第1章主要是明晰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主要概念。第2章是文献述评。综观国内外研究,国外文化与经济研究主要从文化内容视角和文化尺度层次两方面展开实证探讨,从经济行为的主观解释、经济行为的规范约束以及信任、社会资本与网络等三方面展开理论论争,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细致的阐释是其重要研究方法;国内主要从区域空间角度、文化主体角度、文化内容角度展开实证研究,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契合、秩序的形成与扩展、企业家精神、社会资本、文化力、文化资本以及发展模式等角度展开机制探讨。现状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仍存在理论视角静态性、理论建构不够系统性、研究过程不够严谨等问题。第3章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在指出新古典经济学不足与演化经济学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文化协同演化研究需要基于演化经济学的“非加总”的和“远离均衡”的思维方式。进而,借助“嵌入性”(embeddedness)概念,通过多重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的立体影响;通过文化经济相互嵌入,表达和实现文化经济协同演化;通过内外同步嵌入,兼顾文化基因的遗传与变异、内生的文化力量与外在的条件环境。通过整合上述三个维度,形成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综合分析框架。进而,通过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定量测度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与过程,通过区域发展模式实现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具象与整合,最终形成由协同演化机理-协同演化过程-协同演化形式构成的理论分析框架。第4章是基于企业和集群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首先,在明晰研究方法和研究区概况以及官湖文化、经济发展历程与特征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企业层面,一方面,传统文化基因使得官湖企业家精神的孕育形成具有内生性,基于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社会资本是官湖企业家解决资金、用地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板材企业组织管理也受传统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板材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家价值观不断拓展,企业家能力不断提升。企业家能动进行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重构。同时,企业组织管理也在不断创新。区域文化与板材企业的互动形成企业层面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在产业集群层面,官湖企业家精神扩散和变迁过程、集群内板材企业的增生裂变和技术学习方式、板材集群治理无不依赖于血缘、地缘等传统关系网络、无不渗透着浓浓的乡情。同时,随着板材集群的发展壮大,集群经济也能动促进官湖区域文化创新。区域文化与集群经济的互动形成集群层面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最后,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审视官湖社会变迁,发现官湖文化经济协调发展阶段循序提高;发展阶段提升较快,演化进程迅速;文化经济互动明显,文化经济耦合力迅速形成。官湖模式的活力在于官湖文化经济的高效、快速协同演化格局的形成与深化。第5章是县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县域文化是重要的文化小区。问卷调查表明,江苏县域新型文化发育水平偏低,同质性较强,文化类型分布随机,在沿海、沿江、沿东陇海分别以盐城、昆山、宿迁为中心形成三个高值区,具有市区高县乡低的城乡二元特征。文化与经济相关分析表明,整体上文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均未表现出相关性。按人均GDP分组相关分析,高值组表现出负相关,低值组表现出低度正相关。江苏县市信任空间格局具有类型数量分布中间高两头低,高分值类型主要分布在苏中、苏北地区,各种类型相间分布,南通、盐城及周边区域形成高值区等特征。关系网络资本形成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相关分析表明,信任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无相关性,而关系网络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表现出弱负相关。文化观念替代指标和社会资本替代指标相关分析表明,价值观念、社会资本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均有人幅度提升。最后,在定性和定量分析丰县模式、昆山模式的基础上,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比较了丰县模式与昆山模式。第6章是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在明晰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重要意义基础上,首先把江苏分为楚汉文化区、吴文化区、江淮文化区三大文化区和徐州文化亚区、赣榆文化亚区、苏州文化亚区、常州文化亚区、金陵文化亚区、淮扬文化亚区、海盐文化亚区七个亚区。进而,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文化区、文化亚区之间经济差异的格局与演化过程,研究表明:①总体经济差异在波动中缓慢上升,但未超出警戒线;②从文化区二层次看,区间贡献率在波动中上升,区内贡献率在波动中缓慢下降,区间贡献逐渐成为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③文化区内贡献依次为江淮文化区、吴文化区、楚汉文化区;④从文化亚区层次看,文化亚区区内差异是文化区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⑤从过程上看,一阶分解、二阶分解波动变化具有阶段上的一致性。文化区、文化亚区间经济差异的形成与江苏文化传统南北迥异有关。从三大文化区层面看,吴文化地区,以开放和实用为精神内核的吴文化,能动孕育、选择和创新“苏南模式”,形成苏南经济率先发展的能动力量和文化底蕴。苏北文化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主,具有封闭性、保守性,滞重的传统文化使苏北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第7章是促进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从微观层面看,动员地方资源、激发和保持企业家精神等是促进企业和集群发展的文化对策。从中观、宏观层面看,强化文化规划、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注重文化传承创新、重视文化交流融合、强化正式制度建设、形成良性路径依赖为促进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第8章是结论与创新。主要结论为:①基于协同演化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②文化以“文化场”的形式立体影响经济增长;③“资本”的相互转换与循环互动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微观基础与实质所在;④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及其动态变化体现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状态与过程;⑤区域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结果;⑥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类型多样。主要创新为:①初步提出基于协同演化的文化与经济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②提出并初步构建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③从多个层面深度探讨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及过程特征;④深化了文化差异的定量测度和空间表现方法。

杨琳[7](2008)在《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转型期江苏省慈善组织发展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江苏慈善组织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制度环境、社会政策等深层次因素的分析,探讨我国慈善组织与政府职能转变、公民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了爱德基金会、江苏省慈善总会、南京市慈善总会、常州市慈善总会、宜兴远东慈善基金会、苏州汇凯爱心基金会、南京大学天健社共7个组织作为江苏慈善组织的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并从中归纳出三个类型:一类是宗教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一类是官督商办慈善组织:常州慈善总会;第三类是民营企业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远东慈善基金会。在常州慈善模式中,政府号召与企业家回应号召的官商合作是一大特色,它与“苏南模式”一脉相承.常州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政府发展慈善事业的号召,他们以慷慨捐资的善举,提升了企业家、企业的公共形象和社会声誉,并成为参与地方公共事业的重要力量。与官督商办的常州慈善总会相比,爱德基金会和远东慈善基金会更具民间性。但它们仍表现了“第三领域”的某种特征。爱德虽为基督教人士所创办,但其是一个民间慈善公益基金会,而不是一个传播宗教信仰的宗教组织。远东慈善基金会是由远东控股集团联合一批着名民营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国内首家定向资助残疾人就业培训的慈善基金会。远东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江苏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慈善事业的政策支持。黄宗智提出的“第三领域”概念,认为第三领域是现代社会整合与国家政权建设两种趋势共同作用的产物。而江苏慈善组织的发展,表征着转型社会“第三领域”的成长。常州慈善总会、爱德基金会和远东慈善基金会是转型时期国家与社会共同卷入第三领域中的范例。这些组织或由政府发动、商人参与而组建;或由宗教领袖、学界领袖和商人们组成,但它们是因国家政策的倡导而成立的,并且按政府的方针而运作。相比较,政府强势主导的常州慈善总会代表了一种强政府型的“第三领域”;而政府政策引导、民问自主运作的爱德基金会和远东慈善基金会,则代表了一种弱政府型的“第三领域”。从转型时期江苏慈善组织的发展历程中来看,发展民间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构建一种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良性伙伴关系,无疑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治理结构和构建公民社会的有效途径。

张延辉[8](2008)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中国时代发展与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而努力为残疾人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网络,无疑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审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与社会发展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给予残疾人物质帮助和公共服务,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安排。首先,本文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基础理论研究和国内外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回顾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进而从就业、生活、康复、教育和服务等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其次,在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绩效和评价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生存环境、就业保障、生活保障、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和服务保障等六个方面对我国现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评价。最后,充分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评价结果,提出了提升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可行的对策建议。

刘军[9](2006)在《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市场的细胞,是市场的微观组成,充满活力、竞争充分的市场取决于中小企业的状态;中小企业还是提供就业机会、启动民间智力和资源的重要场所;中小企业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通过对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探索、尝试,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量工业品,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生产相对过剩的市场压力,缺乏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日趋恶化。要摆脱这种困境,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运用集群技术创新优势,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产业集群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如何为集群中的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包括区域创新机制、外部经济、降低交易成本,区域营销效应等等,而促进技术创新无疑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核心来源之一,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产业集群研究的一个主要课题是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其核心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及作用机制。企业集群化战略,作为一种产业组织的创新形式,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产业集群具有创新优势,过去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机理研究上,中小企业由于其特质,其技术创新机理研究少有问津。而把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置于产业集群内,透过产业集群环境,来分析探讨其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拓展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研究的视角,可以为加快提升区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寻找有效的途径。本文从跨学科的角度,运用了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和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前沿理论,在总结和继承前人对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研究的基础上,规范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印证,从函待解决的现实经济问题中,确定选题和研究角度,努力阐明自己的某些创新见解。本文先从阐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概念入手,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有关论着,认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优势区域中,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中小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聚,以降低成本,获取创新能力,产生集群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为目的的发展模式。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存在以下辩证关系: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温床,而技术创新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技术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诞生新企业,开辟新市场。技术创新使企业获取高额利润,改变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的利益驱动,吸引、加速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后的区位优势,加快技术创新进程,技术创新供给对产业集群有加速器的作用,同时,产业集群又提出新的技术创新需求。以南通家纺产业集群为主要案例,应用前已述及的理论方法,系统分析其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从企业微观层面、产业集群环境层面及区域管理层面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对策与建议。

沈金华[10](2005)在《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 ——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建设与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的本质是农民阶层利益的表达、维护和发展问题,是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城市居民与乡村农民利益、乡镇利益集团与农民利益集团、现代化过程中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和博弈。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重大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农民问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云迭宕曲折多变,终于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拐点”。“三农”问题的解决最后无疑取决于中国经济水平和现代化发展程度,但现有农村社会组织制度的调整和创新仍大有空间,而且这种调整和创新须在现代化过程之中同步进行,以达到经济水平、制度形式和社会组织三者互相促进和协调,构建现代公平的“和谐社会”。社会分层和利益群体化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现代社会制度的创设和改革是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博弈和互动的结果,而有序和良性的博弈取决于社会组织化程度。中国农民数量多和组织状态的分散性是形成“三农”难题的重要因素。所以,笔者以为进行一场以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重占、,以乡镇机构改革、乡土人才培养、农地制度调整和城乡社会制度改革为辅助配套改革的“新乡村建设运动”,是当今时代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重点,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本身的内在要求。“新乡村建设运动”只有从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入手,才能改变近代以来政府主导乡村社会和农民被“安排”的模式,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逐步理顺和构建国家、社会和农民和谐关系,形成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合理博弈,解开中国"三农”问题的难题。

二、党员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党员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提出制度是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核心因素的观点
        1.5.2 提出用“以补代管”方式简化安全生产事中监管流程的观点
        1.5.3 提出引入“行政比例原则”处理特殊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观点
        1.5.4 提出弱化事故“死亡人数”考核指标的观点
第2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研究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监管
        2.1.2 地方政府监管
        2.1.3 安全生产监管
        2.1.4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
        2.1.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
    2.2 理论基础与适用性
        2.2.1 制度主义监管理论
        2.2.2 理论运用
第3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历史演进与动因
    3.1 危险化学品安全省产监管的历史演进
        3.1.1 监管的混沌时期(1949年-1978年)
        3.1.2 监管的探索与形成时期(1978年-2002年)
        3.1.3 监管的改革与发展时期(2002年至今)
    3.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历史演进动因
        3.2.1 国家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3.2.2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与事故多发
        3.2.3 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
        3.2.4 学术思想的持续推动
第4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现状
    4.1 构建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制度
        4.1.1 总体原则与机构设置
        4.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相关法律
        4.1.3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行政法规
        4.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行业文件与惯例
    4.2 形成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监管网络
        4.2.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
        4.2.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客体
        4.2.3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网络的其他主要结点
        4.2.4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网络关系
    4.3 明确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目标与内容
        4.3.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目标
        4.3.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内容
    4.4 规范了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流程
        4.4.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前监管
        4.4.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中监管
        4.4.3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后监管
第5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案例分析: 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5.1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与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管
        5.1.1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与监管问题的内在关联
        5.1.2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管理归属与监管责任划分
        5.1.3 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与监管效果的划分
    5.2 案例的选择与描述
        5.2.1 案例选择的依据
        5.2.2 案例总体描述
        5.2.3 案例分析框架
    5.3 系列案例分析
        5.3.1 监管制度
        5.3.2 历史传统影响
        5.3.3 监管主客体
        5.3.4 监管流程与内容
        5.3.5 事故原因与监管效果
    5.4 典型案例分析
        5.4.1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描述
        5.4.2 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第6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问题及成因
    6.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6.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归属不明确
        6.1.2 监管部门对三方机构的监管审查存在空白
        6.1.3 缺少对危险化学品问题项目的跟踪监管
        6.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的日常监管细节不够完善
        6.1.5 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问题的处理流于形式
        6.1.6 忽视媒体、公众及社会组织的监督作用
    6.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产生的成因
        6.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制度不完善
        6.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6.2.3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与利益不平衡
        6.2.4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流程要求不切实际
        6.2.5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社会环境不佳
        6.2.6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公共监督体系不健全
第7章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主要影响因素
    7.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与检验
        7.1.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7.1.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的假设检验
    7.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
        7.2.1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2.2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阐释
    7.3 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7.3.1 制度是影响监管的核心因素
        7.3.2 监管部门是保证监管的基本因素
        7.3.3 权力与利益是驱动监管的物质因素
        7.3.4 监管过程是有效监管的行为因素
        7.3.5 社会环境是影响监管的外在因素
        7.3.6 公共监督是规范监管的保障因素
第8章 完善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对策
    8.1 改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多项制度
        8.1.1 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制度
        8.1.2 改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考核制度
        8.1.3 调整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奖励与问责制度
        8.1.4 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复查制度
    8.2 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主体的综合素质
        8.2.1 消除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陋习
        8.2.2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危机意识
        8.2.3 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
        8.2.4 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相关的培训效果
    8.3 平衡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权力与利益的关系
        8.3.1 避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的“替罪羊”现象
        8.3.2 保障基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的权益
        8.3.3 降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寻租”发生的可能性
        8.3.4 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权力实行内部监督与控制
    8.4 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全过程
        8.4.1 补充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前监管环节
        8.4.2 简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中监管流程
        8.4.3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瞒报的处罚力度
        8.4.4 解决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的特殊问题
    8.5 净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社会环境
        8.5.1 坚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原则
        8.5.2 强化公共道德建设
        8.5.3 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公众形象
    8.6 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中公共监督的作用与地位
        8.6.1 保障新闻媒体的监督权力
        8.6.2 开通多元化的公共监督诉求渠道
        8.6.3 明确社会群团组织的公共权力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历经混沌、探索形成与改革发展三个阶段
        9.1.2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面临诸多挑战
        9.1.3 造成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问题的原因复杂多样
        9.1.4 制度是影响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的核心因素
        9.1.5 需要多策并举提高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质量
    9.2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9.2.1 研究局限性
        9.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3)《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点和难点
    1.6 研究思路
    1.7 关键概念说明
2 《通海新报》的发展历程:与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基本同步
    2.1 诞生背景:南通城市早期现代化初具规模(1895-1913)
        2.1.1 1895年之前的南通
        2.1.2 1895—1913年南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2.1.3 《通海新报》诞孕环境
    2.2 发展繁荣: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剧(1914-1926)
        2.2.1 南通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2.2.2 《通海新报》的发展繁荣
    2.3 渐趋凋零: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受挫趋缓(1924-1929)
        2.3.1 南通城市现代化进程趋缓
        2.3.2 《通海新报》凋零停刊
3 记录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物质设施的现代化
    3.1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展开
        3.1.1 现代交通:公路、汽车与铁路
        3.1.2 现代通讯:电话、邮政与电报局
        3.1.3 现代文化机构:图书馆、博物苑、公园与剧场
        3.1.4 现代慈善机构:养老院、育婴堂与游民工厂
        3.1.5 现代医疗机构:南通医院与基督医院
    3.2 呈现商业、金融业的逐步繁荣
        3.2.1 新式商品层出不穷
        3.2.2 商贸空间的固定与拓展
        3.2.3 声光电影的世界:照相与电影
        3.2.4 现代金融:银行、保险公司与证券交易所
        3.2.5 现代旅馆:西式会馆、俱乐部
    本章小结
4 沟通城市:《通海新报》与城市制度的现代化
    4.1 介绍推行现代警察制度
        4.1.1 传播现代警政价值理念
        4.1.2 记录警务活动进程与细节
        4.1.3 监督警务活动
    4.2 推进南通教育制度的现代转型
        4.2.1 呈现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善
        4.2.2 促进教育对象的扩大化
        4.2.3 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现代化
        4.2.4 促进教学管理的现代化
    4.3 现代经济制度的媒介启蒙
        4.3.1 股份制的启蒙
        4.3.2 公司制的教化
    本章小结
5 改变城市:《通海新报》与市民观念行为的现代化
    5.1 传播现代知识
        5.1.1 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5.1.2 输入西方社会科学知识
    5.2 培育现代意识观念
        5.2.1 卫生意识
        5.2.2 时间观念
    5.3 构建现代交往方式——报章交往
        5.3.1 新式团体的报章交往
        5.3.2 旧有组织的新式交往
        5.3.3 公开的私人交往
        5.3.4 编读互动
        5.3.5 文人交往
    5.4 引发并促成现代行为
        5.4.1 推动“五四”“五卅”爱国运动
        5.4.2 促成现代赈灾活动
    本章小结
6 结论:报纸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6.1 城市诞孕并烙印报纸
        6.1.1 城市诞孕报纸
        6.1.2 城市烙印报纸
    6.2 报纸记录并影响城市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通海新报》关于私塾的报道

(4)网络化治理视角中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研究 ——以南通大调解机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网络化治理的研究述评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有关社会矛盾的研究述评
        1.2.4 有关大调解机制的研究述评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网络化治理
        1.3.2 大调解
        1.3.3 南通大调解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现实考量与理论分析
    2.1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现状
        2.1.1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发展特点
        2.1.2 当前中国社会矛盾的属性
    2.2 运用网络化治理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矛盾的可行性
        2.2.1 提供合法性基石:权利配置从权威主导变为权利均衡
        2.2.2 推动政府体制转轨:政府管理从传统行政变为现代治理
        2.2.3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利益格局从一元垄断变为多元博弈
        2.2.4 推动社会结构转型:社会资本从断层流失变为不断积聚
第3章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内容构成和逻辑关联
    3.1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内容构成
        3.1.1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由来和内容
        3.1.2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积极意义
    3.2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和网络化治理的逻辑关联
        3.2.1 社会矛盾化解的新路向
        3.2.2 作为多元社会矛盾调处实质的网络化治理
        3.2.3 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的网络化治理构成要素
第4章 网络化治理分析框架下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分析——以南通大调解机制为例
    4.1 南通大调解的治理主体及其互动关系
        4.1.1 治理主体构成
        4.1.2 主体间互动关系
        4.1.3 主体关系模型:政府主导型
    4.2 南通大调解的治理工具
        4.2.1 强制性工具:直接提供服务
        4.2.2 社会化工具:社区、志愿组织与公民参与
    4.3 南通大调解的治理机制
        4.3.1 网络整合机制
        4.3.2 网络维护机制
    4.4 南通大调解的治理效果和存在问题
        4.4.1 南通大调解的治理效果
        4.4.2 南通大调解存在的问题
第5章 完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的对策思考
    5.1 更新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的观念
        5.1.1 开放参与理念
        5.1.2 水平互动理念
        5.1.3 资源依赖理念
    5.2 完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的基本机制
        5.2.1 强化网络参与机制,提升矛盾调处效度
        5.2.2 完善网络保障机制,提升矛盾调处力度
        5.2.3 培育网络学习机制,提升矛盾调处效率
        5.2.4 落实网络问责机制,提升矛盾调处刚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一般救助义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动因与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四、 研究创新
第一章 一般救助义务的概述
    第一节 救助义务的概述
        一、 救助、义务的释义
        二、 救助义务的概念
        三、 救助义务与作为义务、注意义务
        四、 救助义务的类型
    第二节 一般救助义务概念的界定
        一、 一般救助义务的定义
        二、 一般救助义务称谓之辩
        三、 一般救助义务与见义勇为、无因管理关系辨析
    第三节 一般救助义务的历史考察
        一、 一般救助义务的思想起源
        二、 古代一般救助义务的刑法化:肯定阶段
        三、 近现代一般救助义务的纯道德回归:否定阶段
        四、 一般救助义务的民法化:否定之否定阶段
第二章 一般救助义务的人学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
        一、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二、 马克思恩格斯人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 列宁的人学思想
        四、 小结
    第二节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一、 毛泽东人学思想
        二、 邓小平人学思想
        三、 江泽民人学思想
        四、 胡锦涛人学思想
        五、 小结
第三章 一般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一般救助义务法律化的学术争论
        一、 反对一般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理由
        二、 赞成一般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理论
        三、 本文的观点
    第二节 一般救助义务法律化的理论依据
        一、 基本道德的法律化
        二、 风险社会理论
        三、 生命神圣理论
        四、 社会协作理论
        五、 保护弱势理论
        六、 小结
第四章 一般救助义务的法律规范
    第一节 立法模式选择:民法化抑或刑法化
        一、 观点纷争
        二、 选择民法化的缘由
    第二节 一般救助义务的具体设定
        一、 适用的主体
        二、 适用的条件
        三、 救助的方式
        四、 不救助侵权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一般救助义务的理论困境与出路
        一、 救助义务的主体认定
        二、 不救助侵权的因果关系判断
        三、 立法效果适得其反的回应
        四、 立法带来的风险分析
第五章 救助者权益保障的法律完善
    第一节 救助者权益保障的比较法考察
        一、 救助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二、 救助者造成被救助者或第三人损害的豁免权
        三、 救助者的报酬请求权
        四、 小结
    第二节 我国救助者权益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 我国古代对救助者权益的保护
        二、 救助者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
    第三节 救助者权益保障的法律完善
        一、 救助者受损的赔偿及补偿权
        二、 救助者致损的责任豁免权
        三、 救助者有限的报酬请求权
        四、 救助者的不被诬陷权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以江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1.3 省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化内涵的明晰
        1.4.1 文化的内涵与结构
        1.4.2 文化内涵与特征的经济学认识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述评
    2.1 国外研究回顾
        2.1.1 文化内容视角
        2.1.2 文化尺度视角
        2.1.3 理论研究视角
        2.1.4 研究方法
    2.2 国内研究回顾
        2.2.1 区域角度
        2.2.2 发展主体角度
        2.2.3 文化内容角度
        2.2.4 动力机制角度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2.3.1 总体评价
        2.3.2 研究思路的演进与变迁
        2.3.3 现状研究思路的总结
        2.3.4 观点总结
        2.3.5 研究不足与尚待解决的问题
        2.3.6 研究展望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理论分析
    3.1 文化因素与经济增长的解释
        3.1.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的思路拓展与文化因素的纳入
        3.1.2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思路的变迁与文化因素的重视
    3.2 演化经济学与文化经济研究思路的转变
        3.2.1 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思路及其存在问题
        3.2.2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3.2.3 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3.3 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分析框架的构建
        3.3.1 "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研究的实现
        3.3.2 双重嵌入与经济增长的文化立体影响
        3.3.3 文化经济相互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3.3.4 内外同步嵌入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3.3.5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综合框架的构建
    3.4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定量研究
        3.4.1 基于产业结构视角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
        3.4.2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一般模型的构建
        3.4.3 指标体系的构建
    3.5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与区域发展模式
        3.5.1 区域发展模式的内涵解读
        3.5.2 区域发展模式的类型
        3.5.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区域发展模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企业与集群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研究区经济、文化概况
        4.1.1 研究方法与时间安排
        4.1.2 研究区概况
        4.1.3 官湖镇板材产业发展历程
        4.1.4 官湖镇板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4.1.5 官湖镇文化特征分析
    4.2 区域文化与板材企业发展
        4.2.1 企业家精神与板材企业的创建
        4.2.2 区域社会资本与官湖镇板材企业的创办、发展
        4.2.3 区域文化与板材企业治理
        4.2.4 基于企业层面的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耦合综合分析
    4.3 区域文化与板材产业集群发展
        4.3.1 板材产业及板材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况
        4.3.2 官湖板材产业集群发展阶段与特征
        4.3.3 官湖区域文化与板材产业集群发展
    4.4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官湖模式研究
        4.4.1 官湖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过程的定性分析
        4.4.2 官湖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过程的定量分析(1995年-2005年)
        4.4.3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官湖模式解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县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5.1 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的基本内涵
        5.1.1 县域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5.1.2 县域经济
        5.1.3 县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意义
    5.2 江苏县级行政区划与县域文化
        5.2.1 江苏县级行政区划沿革与现状
        5.2.2 江苏县域文化的总体认识
    5.3 数据基础
        5.3.1 问卷的设计与问卷的结构
        5.3.2 问卷的发放与同收
    5.4 江苏县域文化资本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5.4.1 江苏县域文化因子的空间特征
        5.4.2 基于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的江苏县域文化差异分析
        5.4.3 江苏县域文化总体特征
        5.4.4 基于问卷调查的文化与经济相关分析
        5.4.5 文化替代因子的选取及其与经济的相关分析
        5.4.6 文化效应大小的可能性区间的探讨
    5.5 江苏县域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5.5.1 计量社会资本
        5.5.2 江苏县市社会资本的总体特征
        5.5.3 江苏县市社会资本与经济的相关分析
    5.6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县域发展模式研究
        5.6.1 江苏县域文化经济协调度的计算与分析
        5.6.2 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与经济发展
        5.6.3 基于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江苏县市发展模式研究
    5.7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丰县模式与昆山模式比较研究
        5.7.1 案例选择及其概况
        5.7.2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丰县模式分析
        5.7.3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昆山模式分析
        5.7.4 基于文化经济协同演化视角的丰县模式与昆山模式比较及启示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6.1 区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区域文化、经济研究的意义
        6.1.1 区域文化的形成及研究意义
        6.1.2 我国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概况
    6.2 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
        6.2.1 江苏文化分区的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6.2.2 江苏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6.2.3 江苏文化区划的基本思路
        6.2.4 江苏省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文化区的划分
    6.3 基于文化分区的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6.3.1 指标体系的确定与数据来源
        6.3.2 差异的测度方法
        6.3.3 数据运算与结果分析
        6.3.4 结论与启示
    6.4 江苏文化区经济差异形成的文化机理
        6.4.1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层面分析
        6.4.2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6.4.3 区域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路径模式与路径依赖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促进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对策措施
    7.1 强化文化规划,引领文化发展
        7.1.1 重视区域文化战略,统筹文化经济发展
        7.1.2 重视文化规划,谋划文化发展
    7.2 重视文化载体建设,全面落实文化发展
        7.2.1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
        7.2.2 着力发展文化产业
    7.3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快速发展
    7.4 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持续发展
        7.4.1 区分精华与糟粕,探寻传统与现代结合点
        7.4.2 传承文化特色,厚实发展底蕴
        7.4.3 转变文化观念,形成现代人文精神
    7.5 重视文化交流融合,促进文化创新
        7.5.1 人力借鉴周边文化与外来文化
        7.5.2 积极促进省内地域文化相互借鉴
    7.6 强化正式制度建设,保障文化健康发展
        7.6.1 强化正式制度建设,推动非正式制度发展
        7.6.2 完善正式制度,谋划文化长远发展
    7.7 形成良性路径依赖,促进文化经济协调发展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1.1 基于协同演化视角研究文化与经济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8.1.2 文化以"文化场"的形式立体影响经济增长
        8.1.3 "资本"的相互转换与互动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微观基础与实质所在
        8.1.4 文化经济协调发展度及其变化体现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状态与过程
        8.1.5 区域发展模式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结果
        8.1.6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类型多样
    8.2 创新之处
        8.2.1 初步提出基于协同演化的文化与经济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
        8.2.2 提出并初步构建了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
        8.2.3 从多个层面深度探讨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机理与过程特征
        8.2.4 深化了文化差异的定量测度和空间表现方法
    8.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8.3.1 "资本"的结构与转换和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的逻辑关系有待深化
        8.3.2 文化细化是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深化的重要方向与路径
        8.3.3 文化经济协同演化各个层面的深化与互动研究
        8.3.4 研究方法有待丰富与创新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致谢

(7)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非营利组织研究的基本理论
        1.2.2 国内外慈善事业研究现状
    1.3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江南慈善活动的历史渊源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理念
        2.1.1 慈善释义
        2.1.2 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2.2 江南地区的公益慈善传统
        2.2.1 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
        2.2.2 江南地区公益慈善活动的历史
        2.2.3 江南地区传统公益慈善活动的特征
3 转型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的兴起
    3.1 江苏省慈善组织发展的社会背景
        3.1.1 社会政策
        3.1.2 江苏经济发展概述
        3.1.3 江苏文化发展概述
    3.2 转型期江苏地区慈善组织发展脉络
        3.2.1 当代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概况
        3.2.2 江苏省慈善组织发展概况
4 江苏省慈善组织典型个案之一
    4.1 爱德基金会
        4.1.1 历史概述
        4.1.2 爱德的公益项目运作
        4.1.3 小结
5 江苏慈善组织典型个案之二
    5.1 江苏省慈善总会
        5.1.1 历史概述
        5.1.2 法律和政策环境
        5.1.3 组织机构
        5.1.4 资产管理及使用
        5.1.5 主要项目运作
        5.1.6 趋势分析
    5.2 南京市慈善总会
        5.2.1 组织成立
        5.2.2 组织机构
        5.2.3 资产管理和使用
        5.2.4 主要项目
    5.3 常州市慈善总会
        5.3.1 历史概述
        5.3.2 常州模式
        5.3.3 小结
6 江苏慈善组织典型个案之三
    6.1 宜兴远东慈善基金会
        6.1.1 历史概述
        6.1.2 组织成立
        6.1.3 宗旨及使命
        6.1.4 组织机构
        6.1.5 管理模式
        6.1.6 项目运作流程
        6.1.7 主要资助项目
        6.1.8 理事会成员
    6.2 苏州汇凯爱心基金会
        6.2.1 组织简介
        6.2.2 资金管理及使用
        6.2.3 主要项目
        6.2.4 小结
    6.3 南京大学天健社
        6.3.1 组织成立
        6.3.2 规章制度
        6.3.3 天健社的源头——唐仲英墓金会
        6.3.4 分析与思考
7 公民社会与第三领域视域中的江苏慈善组织
    7.1 公民社会与第三领域
        7.1.1 公民社会
        7.1.2 民间组织
        7.1.3 企业公民
    7.2 第三领域与中国乡治传统
        7.2.1 第三领域
        7.2.2 中国“乡治”传统中的善举
    7.3 善治与公民社会
    7.4 江苏慈善组织的类型分析
        7.4.1 宗教慈善基金会:爱德基金会
        7.4.2 官督商办慈善协会:常州慈善总会
        7.4.3 民营企业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远东慈善基金会
        7.4.4 “第三领域”中的江苏慈善组织
8 国外慈善组织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8.1 美国慈善组织:民间主导型
        8.1.1 历史概述
        8.1.2 劝募机制
        8.1.3 法律和政策环境
        8.1.4 慈善文化及理念
        8.1.5 市民社会与美国慈善事业
        8.1.6 问题与趋势
    8.2 英国慈善组织:政府-民间合作伙伴型
        8.2.1 历史概况
        8.2.2 规模、类型和作用
        8.2.3 法律及政策
        8.2.4 公益慈善组织与政府的关系
        8.2.5 慈善理念及文化
        8.2.6 英国民间公益事业繁荣的原因
        8.2.7 问题与趋势
    8.3 新加坡慈善组织:政府主导型
        8.3.1 历史概述
        8.3.2 规模及类型
        8.3.3 法律及政策
        8.3.4 问题与趋势
    8.4 比较视野下中国慈善事业发展之路径
        8.4.1 建立健全慈善事业法律法规
        8.4.2 建构政府与慈善组织的良好关系
        8.4.3 弘扬传统慈善文化
        8.4.4 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
9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路线与研究方法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残疾人理论概述
        2.1.1 残疾人的定义
        2.1.2 残疾人的分类
    2.2 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2.2.1 社会保障的内涵
        2.2.2 社会保障的特点
        2.2.3 社会保障的内容
        2.2.4 社会保障的模式
        2.2.5 社会保障的功能
        2.2.6 社会保障制度制定的原则
    2.3 残疾人社会保障理论概述
        2.3.1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涵
        2.3.2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特点
        2.3.3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内容
        2.3.4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模式
        2.3.5 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2.3.6 残疾人社会保障需认真处理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3.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3.2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
    3.3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现状
        3.3.1 我国残疾人的总体状况
        3.3.2 我国残疾人的就业保障
        3.3.3 我国残疾人的生活保障
        3.3.4 我国残疾人的康复保障
        3.3.5 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保障
        3.3.6 我国残疾人的服务保障
    3.4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3.5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研究
    4.1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1.1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1.2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1.3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1.4 美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2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2.2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2.3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2.4 英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3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3.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3.2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3.3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3.4 德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4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4.1 瑞典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4.2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4.3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4.4 瑞典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
    4.5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4.5.1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4.5.2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4.5.3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4.6 对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启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方法
    5.1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理论
    5.2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5.3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5.3.1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分类
        5.3.2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方法
        5.3.3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
    5.4 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5.4.1 多指标绩效评价方法
        5.4.2 主成分分析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
    6.1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总体评价
    6.2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
        6.2.1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生存环境绩效评价
        6.2.2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就业保障绩效评价
        6.2.3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生活保障绩效评价
        6.2.4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康复保障绩效评价
        6.2.5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教育保障绩效评价
        6.2.6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服务保障绩效评价
        6.2.7 我国各行政区域残疾人社会保障绩效总体评价
    6.3 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的结论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提升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7.1 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完善制度体系
    7.2 建立残疾人就业的长效机制
    7.3 构建资源共享型残疾人社区康复体系
    7.4 提高残疾人教育保障能力
    7.5 注重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
    7.6 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区域学习机制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8.4 本章小结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9)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述评
    2.1 国外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述评
    2.2 国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研究文献述评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特征
    3.1 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
    3.2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特征
    3.3 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原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机理分析
    4.1 创新理论的演进
    4.2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4.3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
    4.4 集群型和非集群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比较
    4.5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机制分析
    4.6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风险效应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5.1 南通地区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的概况
    5.2 南通市家纺企业集群发展概况
    5.3 南通家纺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因素分析
    5.4 南通家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5.5 南通地区家纺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对策
    6.1 微观层面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
    6.2 产业集群环境层面技术创新的发展战略
    6.3 区域管理层面上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政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 ——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建设与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篇
    第一章、导论
        一、研究的选题与立意
        二、提出研究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原由
        三、主要的研究特点和学术创建
        四、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小结
    第二章、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概念
        一、农村社会中间组织概念的定义和内涵
        二、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理论基础
        三、“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法律地位和特性
        四、农村社会中间组织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小结
    第三章、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与现代化关系
        一、从现代化理论看农村问题
        二、从中国现代化运动看农村问题
        三、从中国现代化战略看农村问题
        小结
二、实证篇
    第四章、近百年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模式变迁的历史分析
        小结
    第五章、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矛盾实证分析
        一、中国农村经济——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
        二、中国农民——从“道德农民”向“理性农民”转型
        三、中国农村社会——从非均衡乡村秩序向均衡乡村秩序转变
        小结
    第六章、各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发展对比和借鉴
        小结
三、创建篇
    第七章、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发展的原则和战略
        一、我国农村中间组织发展的方向
        二、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建设的战略步骤
        (一)、稳妥发展农村社会政治组织
        (二)、加快发展经济中介组织
        (三)、规范发展社会文化组织
        三、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认识和政策取向
    第八章、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的推动与创建
        一、乡村社会“二元权力结构”的重构
        二、乡镇政府治理模式的变革
        三、加快农地制度和规模经营
        四、农民的教育与文化觉悟
        五、消除城乡社会二元结构的篱笆
        小结
结束语
摘要
附参考文献

四、党员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连云港市H区农村干部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 张晓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中国地方政府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研究[D]. 杨大瀚. 东北大学, 2017(08)
  • [3]《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现代化研究[D]. 何秋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4]网络化治理视角中的社会矛盾多元调处机制研究 ——以南通大调解机制为例[D]. 王凯. 南昌大学, 2012(06)
  • [5]一般救助义务研究[D]. 郑丽清.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1)
  • [6]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 ——以江苏为例[D]. 孟召宜. 河南大学, 2009(11)
  • [7]转型时期江苏公益慈善组织发展研究[D]. 杨琳. 浙江大学, 2008(08)
  • [8]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绩效评价研究[D]. 张延辉. 吉林大学, 2008(07)
  • [9]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研究[D]. 刘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10]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 ——中国农村社会中间组织建设与现代化研究[D]. 沈金华.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8)

标签:;  ;  ;  ;  ;  

党员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启示——来自江苏省通州市姜灶镇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