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牛市”

2000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牛市”

一、2000年纽约证券交易很“牛”(论文文献综述)

汤怀林[1](2020)在《股市危机背景下的杠杆交易、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风险》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中国股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股灾,使得杠杆交易和价格涨跌幅限制成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流动性风险已然成为市场微观结构领域的研究热点,理解流动性风险与资产定价机制的关系更成为理解金融危机的核心。本文从市场微观结构的视角,以流动性共振这一流动性风险为核心研究内容,以2015年股灾前后的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深挖此次股灾发生的深层机理,并着重分析杠杆交易和价格涨跌幅限制在股市危机状态下对流动性风险以及资产价格与市场稳定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首先,探析了2015年股灾形成的微观机理,并在理性预期框架下构建模型,从流动性提供者的视角,对股市危机下引发流动性共振的非流动性传染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结果表明,流动性提供者中价格观测者的占比、价格观测者通过观察其他风险资产价格变化能够获取的信息含量,以及外生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对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存在显着影响,是产生非流动性传染的关键渠道。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到的推论为:当一个风险资产的流动性因去杠杆或涨跌停而丧失时,将通过降低其他风险资产中的价格观测者所能获取的信息含量,或降低对其他风险资产的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其他风险资产的流动性逐渐恶化,产生非流动性传染,引发流动性共振。其次,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22016年的交易数据,以价格冲击系数与知情交易概率为基准指标,从横截面相关性、时间序列相关性,以及个股与市场之间的流动性相关性,实证分析了流动性比率、非流动性指标以及其他两种改进的非流动性指标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测度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平稳阶段,还是市场异动过程中,非流动性指标以及改进的非流动性指标都能对个股的流动性进行有效测度,是较好的流动性低频测度指标。第三,以沪深A股主板融资融券股票2012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股市暴涨过程中不同股票股价涨停的差异以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前期流动性越差的股票在暴涨过程中涨停的次数越多,而其原因是前期流动性越差的股票因杠杆交易的不同而在暴涨过程中的流动性提升幅度更大,说明杠杆交易才是导致这种“异象”背后的真正原因。第四,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股票20142015年的交易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杠杆交易对个股流动性共振的影响,并考察了个股的流动性共振对股价跌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杠杆交易是股灾中个股与市场产生流动性共振的重要驱动因素,而杠杆交易带来的融资约束是股灾中个股流动性共振上升的关键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股灾中个股与市场之间的流动性共振对股价跌幅存在显着影响,流动性共振程度越大,股价跌幅越大。最后,通过考察股灾期间个股价格的涨跌停对其自身及同行业股票流动性的影响,实证分析了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股价的涨跌停对个股下一交易日的流动性以及同行业股票的流动性存在显着影响,说明涨跌幅限制存在流动性溢出效应。此外,实证分析了股灾期间股价涨跌停之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交易笔数、已实现波动率和知情交易概率在涨跌停之前显着提升,且对涨跌停的发生具有显着正向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文采用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2015年股灾发生的微观机理,并重点突出了流动性风险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研究结果为杠杆交易的“流动性螺旋”效应以及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提供了实证和理论依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内容,为特定交易机制在危机状态下对资产价格形成与市场稳定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认识,而且为监管层合理有效地监管杠杆交易,改进和完善涨跌幅限制交易机制,加强市场流动性风险的监测,以及如何进行危机管理提供直接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张泽[2](2019)在《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研究》文中提出流动性共变(Commonality in Liquidity)是指市场中存在某些共同因素影响全体股票的流动性水平,使得不同股票的流动性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进而流动性变化表现出的趋同现象,亦即个股的流动性倾向同时改善或同时恶化。流动性共变的存在表明个股的流动性至少部分是由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决定,因此,这种不可分散的风险被视为股票定价的一个重要因子,且这种不可分散的风险因子造成整体流动性的变化,使流动性风险成为系统性风险的一种。另一方面,由于不可分散特征,流动性共变也被认为是导致股价脆弱以及股市下跌时常常出现的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关键因素。具体而言,在股票市场中,流动性非常脆弱,当市场出现危机时,由于流动性共变现象的存在,流动性会迅速减少甚至在短时间内“蒸发”殆尽,进而进一步引发市场的快速下跌。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市场不同,我国股市同涨同跌现象更为严重,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流动性共变要比国外更为严重。作为主要的新兴市场,我国股市分别在1996 年 12 月、2001 年 7 月、2007 年 5 月、2009 年 8 月、2010 年 4 月、2013 年 6 月、2015年6月出现没有任何征兆的暴跌情况。特别是2015年至2016年中国股市大起大落,经历了千古跌停的严重“股灾”事件,上证指数由2015年6月15日的5179.19点跌到7月8日的3507.19点。相应地,个股跌幅超过30%的上市公司达2139家,个股跌幅超过50%的上市公司达1390家,更有多达1400家的上市公司选择停牌避险,沪深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几乎枯竭。截至2016年1月27日,上证指数又跌至2638.30点。这次的股灾主要表现为交易性流动性危机和系统性流动性危机两个方面,这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以我国股市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流动性共变问题的必要性。基于上述分析,为确保我国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以及监管部门在制定监管和治理措施时能够更深刻的认识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影响,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成因以及风险溢价等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将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分析。我国沪深股市的流动性共变存在性检验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显着的流动性共变。而且,以2007年股权分置改革结束前后为分水岭,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共变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2007年后,流动性共变程度总体上明显下降。另外,本章考察了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时变特征、规模效应及其流动性效应。结果发现,流动性共变表现出明显的时变特征,市场环境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流动性共变强度。特别在市场大幅下跌或爆发金融危机期间,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程度明显增加甚至会出现峰值,而在上行的市场走势中,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共变则对这一变化不敏感。与国外发达市场的结论正好相反,我国股票流动性共变程度并非表现出随股票市值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增加的递增效应,而是表现出随规模和流动性水平增加的递减效应。进一步地,本章还探讨了股市下跌时流动性共变的增强是否会造成流动性枯竭。结果发现,市场大幅下跌情况下流动性共变的增加会导致股票流动性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且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恶化,流动性共变对股票流动性水平的负向影响程度也变得更大,这表明,股市下跌时,强烈的流动性共变甚至可能会导致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发生。第二,需求侧视角下基金持股引发流动性共变的原因及渠道分析。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在驱动流动性共变的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需求侧视角深入探讨我国基金出于何种原因使得彼此间的交易需求相关并最终导致出现流动性共变。为此,本文构造高基金持股组合并计算该组合的流动性共变,实证检验了高基金持股组合流动性贝塔与基金持股比例之间的关系,发现在2010~2017年间,随着基金对股票持有比例的增加,股票与高基金持股组合之间的流动性共变会变得更为强烈,这一发现为基金的相关交易驱动流动性共变提供了证据支持。需求侧因素的解释认为,相关性交易是产生流动性共变的成因。对于基金而言,相关性交易,一方面体现为主动交易行为的共同变动,如羊群行为等,一方面是被动交易行为的共同变动,如面临投资者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压力。为此,本文从羊群行为和基金资金流变化两个方面进一步考察了我国基金出于何种原因使得彼此间的交易活动相关并导致流动性共变。结果发现,基金羊群行为对流动性共变有显着的影响,特别在基金存在卖方羊群行为时更为明显。资金流变化引起的流动性冲击的确是导致基金持股比例对股票流动性共变正向影响的重要驱动因素,基金处于明显的资金内流时这一正向影响更大。从基金持股的角度分析需求因素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假设了基金持股直接体现基金的交易,但这只是从单个基金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基金与基金之间即使不持有共同的股票仍会产生相关性交易,这就需要考虑基金与基金之间的持股结构,而前面基金的羊群行为和资金流变动并不能分析两个基金之间的持股关系。为此,本文借鉴Koch et al.(2016)的研究,对于每个季度任意两两配对的股票,计算持有其中任意一只股票的基金相应的持股比例,探讨“共有所有权(Common ownership)”和“相关流动性冲击(Correlated liquidity shocks)”两个渠道在基金相关性交易需求引发流动性共变中的作用。流动性共变的渠道分析结果发现,任意两只股票之间的流动性相关程度并未随共同持有这两只股票的基金所持有的相应的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增强,而非重叠持有两只股票的基金相应的持股比例的增加则会对上述相关程度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这表明我国基金主要通过“相关流动性冲击”渠道,而非“共有所有权”渠道,导致基金的交易需求相关并引发流动性共变。第三,流动性共变成因的“供给侧”和“需求侧”解释的实证分析。在探讨金融中介面临的融资约束这一供给侧因素是否会引发我国流动性共变时,本文参考国外已有文献,分别从不同角度构造券商超额收益、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量以及金融部门杠杆水平作为其融资约束的代理指标,实证检验后发现,除券商超额收益对流动性共变所造成的显着负向影响支持流动性供给侧的解释外,其余三个变量对流动共变造成的影响则并不支持这一解释。因此,同Karolyi et al.(2012)得到的研究结论,本文认为,我国金融中介面临融资约束时流动性供给的变化很难被用来作为流动性共变产生的来源。关于流动性需求侧的解释,本文发现:(1)换手率共变和机构持股水平与我国流动性共变水平显着正相关,表明我国投资者的相关交易行为的确会引发流动性共变;(2)与Karolyi et al.(2012)的发现相反,我国股市中投资者情绪与流动性共变显着负相关,表明投资情绪下降或悲观的投资者情绪会增加流动性共变强度;(3)无论是在投资者之间亦或是企业内外部之间,信息非对称程度的增加都会引发更为强烈的流动性共变,因此,信息非对称是引发我国股市出现流动性共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大量文献强调金融中介的融资限制是引发股市流动性共变的重要流动性供给侧因素(Brunnermeier and Pedersen,2009;Hameed et al.,2010),但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相关交易、投资者情绪以及信息非对称等需求侧因素更加能够解释我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产生及其动态变化。第四,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实证分析。Acharya和Pedersen(2005)理论模型指出,流动性共变风险是流动性风险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关于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的实证研究结论则并不统一。Anderson et al.(2013)指出,流动性共变风险与股票流动性水平高度相关,因此之前文献发现的低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可能存在一定误导。基于此,本章参照Anderson et al.(2013)提出的双重排序的组合构造方法构造流动性共变零投资组合,探讨我国股市是否存在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结果表明,高流动性共变风险的投资组合可获得统计意义上显着的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样本期间内(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投资者会获得约年化3.82%的流动性共变风险补偿。因子模型的回归结果也表明,与Moshirian et al.(2017)的结论一致,作为不可分散的风险因子,流动性共变风险被定价。进一步地,本文还考察了扩展组合持有期后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是否可持续,结果发现,随着组合持有期的增加,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我国股市流动共变风险溢价在长期上是不可持续的,属于一种短期的风险溢价。与已有国内研究文献相比,本文的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特征,重点考察流动性共变随市场环境变化表现出的时变特征、规模效应特征以及流动性效应特征,以有助于投资者和市场监管者更好的了解流动性共变动态变化,从而帮助投资者更为准确地制定投资决策,监管者更高效地维护市场稳定。第二,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在驱动流动性共变的形成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需求侧视角,深入考察我国基金出于何种原因使得彼此间的交易需求相关并最终导致出现流动性共变,并进一步探讨分析基金的相关交易引发流动性共变的相应渠道作用机制。第三,基于流动性共变成因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理论解释,构造供给侧因素如金融中介面临的融资约束代理指标,需求侧因素如相关交易、投资者情绪、企业内外部人及投资者之间信息非对称程度的代理指标,全面而深入地考察我国流动性共变的驱动原因。第四,作为不可分散的风险因子之一,本文尝试对我国流动性共变的风险溢价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双重排序法构造出控制流动性水平的流动性共变零投资组合,发现我国股市的确存在明显的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样本期间内,投资者会获得约年化3.82%的流动性共变风险补偿。

王帅文[3](2019)在《基本面价格异象、收益成因及其套利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套利定价理论(APT)告诉我们,股票收益是由一些风险因素决定的,与其价格没有关系;尽管股息贴现模型(DDM)显示,对于风险高的股票,投资者会要求有较高的贴现率,从而导致其价格下降,但是影响仍然是限于风险因素定价的范围,且模型要求在股利及其增长率一定的条件下。经验分析方面,来自国内外的众多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股票价格与其收益率存在相关关系,早期的研究显示股票价格与其收益率负相关,近期的研究显示股票价格与其收益率正相关,而且这种相关关系在考虑了多种风险定价因素之后仍然存在,即股票市场中存在价格异象。这种价格异象同样也存在于中国A股市场。考虑到股息贴现模型揭示通过风险因素定价对股票价格收益关系有一定的影响,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研究基本上都忽视了股价中隐含了对预期收益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引入一个概念——基本面价格——来考察中国A股市场中的价格异象。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用股息贴现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其次,根据这些价格决定因素拟合一个价格,本文称之为基本面价格;最后,考察基本面价格与收益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即检验基本面价格异象是否存在,进而分析其成因和套利的可能。具体而言,第一,基于股息贴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本文中我们采用固定增长情形下的股息贴现模型从公司层面分析影响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第二,本文以中国市场沪深两市的股票作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12月至2017年12月作为样本区间,使用组合价差法、Fama-French三因子和五因子模型以及Fama-MacBeth回归的方法对中国A股市场中名义价格异象以及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存在性进行了检验,并考察基本面价格异象的持续性。第三,本文在行为金融学的基础上对基本面价格异象可能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包括股票的博彩性、投资者偏好、投资者情绪和分析师偏好等。第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本面价格异象的投资策略,并考察其经验结果,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相关结论如下:第一,名义价格异象及基本面价格异象存在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1)名义价格异象不存在,尽管表现为低价股溢价现象,但是在考虑风险定价模型后并不存在风险调整后收益;(2)基本面价格异象存在高价股溢价现象,并且这是传统的风险定价模型所不能解释的;(3)与BW估计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扩展BW估计方法更优,即扩展BW方法估计出的基本面价格与其收益之间的显着性更高,该基本面价格异象的持续性更强。第二,基本面价格异象成因分析。本文分别考察了股票的博彩性、卖空限制、投资者分歧、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市场情绪以及分析师偏好等因素对于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影响,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只能部分解释基本面价格异象,同时上述因素对于BW估计方法以及扩展BW估计方法估计出的基本面价格异象影响相同:(1)做空限制越大以及做空风险越高的股票,其基本面价格异象越强;(2)股票的博彩效应以及投资者分歧均会加强股票的基本面价格异象;(3)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越高的股票,基本面价格异象越弱;(4)市场情绪高亢以及市场情绪变化剧烈的时候,基本面价格异象越强;(5)基本面价格越低的股票越容易发生兼并重组,而名义价格则对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没有影响;(6)分析师对于基本面价格较低的股票倾向给予更高的盈利预期和目标价格。综上,理性以及增加市场效率的行为会减弱基本面价格异象,而非理性以及降低市场效率的行为则会加剧基本面价格异象。最后,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基于BW估计方法和扩展BW估计方法构建了两种基本面价格投资策略,通过分析两种投资策略的行业特征以及月度效应对两种策略进行优化并且发现两种策略均可以实现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同时基于扩展BW估计方法的基本面价格投资策略的风险调整后收益要优于基于BW估计方法的基本面价格投资策略。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学术贡献可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尝试提出基本面价格概念,并考察中国A股市场中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存在性。国内外学者虽对名义价格异象均有研究,不过从实证检验的结果来看,国内外的研究均没有在名义价格异象的存在性上达成一致,同时均没有考虑股息贴现模型所揭示的低价股高收益关系。本文提出基本面价格用以区分基本面价格异象与名义价格异象的差异,有助于对名义价格异象存在性及其特征的深入理解。第二,本文尝试从理论分析入手考察股票价格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基本面价格估计方法,并据此考察了基本面价格异象。尽管可以采用BW方法估计基本面价格,但是考虑到这种估计方法缺乏理论基础,本文基于股利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基本面价格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基本面价格估计模型,本文称之为扩展BW估计方法,进而考察了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存在性和持续性,并且将两种估计方法得出的基本面价格异象相对比,为以后解决与股票价格相关的市场异象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三,本文尝试用股票的博彩性、投资者分歧、机构持股占比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对基本面价格异象进行解释。虽然已有国内研究从政策层面以及行为金融学视角对名义价格进行了研究,但是其解释力度较小并且不够全面。本文在对基本面价格异常收益从风险模型定价角度分析后,从股票的博彩性、机构投资者持股、卖空限制、投资者分歧、兼并重组、投资者情绪以及分析师行为偏差等视角对基本面价格异常收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成因分析,并且发现上述因素对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形成均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同时通过分析其影响可以为监管层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提供参考。第四,本文基于基本面价格异象构建多空策略并且通过优化策略考察风险调整后收益。国内外学者对于各种市场异象的研究较多,但是只有部分学者将其研究成果组建成相应的投资策略,本文在检验基本面价格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行业特征以及季节效应进而制定优化的基本面价格投资策略。本文对于基本面价格异象的研究以及分析将有助于相关投资公司构建对冲策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超额收益。

孙菲菲[4](2019)在《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场外股权交易市场(下文简称为“场外市场”)是一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在于服务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和区域金融的直接融资发展。这对于直接融资中的基础性经济金融、结构化产业融资发展、区域经济融资发展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体系发展的意义重大。场外市场的深化改革和加速发展,建设功能完善立体覆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是十九大之后国家金融体系改革深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学术研究中对场外市场的关注还显不足,对于场外市场的发展和功能构建缺乏理论化的总结和实证性的分析。有鉴于此,本文选题定位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性功能对比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发展特征及功能特点,中美场外市场的功能类比和功能差异,并检验制度要素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调节作用,从而归纳出对我国场外市场发展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遵循比较研究的技术路线,通过国际场外市场发展实践比较经验总结出一般性的场外市场发展特征,归纳场外市场发展的动因、过程、调节因素以及结果,并进一步聚焦于中国和美国场外市场发展的系统性比较分析。首先,美国和中国在国情、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但是两者都是全产业链和多区域的大国经济结构,场外市场的规模也相近,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其次,中美两国在制度要素特征上存在显着的差异,有助于检验制度环境对于场外市场的调节作用。由此,本文通过对两国场外市场发展和发展特点以及场外市场挂牌公司的数据进行比较,从功能构建和制度因素的调节作用方面,对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特征进行数据描述和计量检验,从而最后归纳出本文关于中美场外市场发展比较分析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分析发现,中国和美国的场外市场在发展动因和制度设计上有整体相似性和诸多特征区别。美国的场外市场发展动因之一是企业对挂牌市场的分层需求,而中国场外市场的发展则受到了流动性需求的推动。通过实证分析,首先本文发现中国场外市场在规模上迅速赶超美国,但交易的活跃度、挂牌企业规模和和结构上仍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中国场外市场企业的平均收入和平均市值均远小于美国,且中国的行业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高于美国;再次,本文还发现中美两国场外市场在功能上呈现共性和差异性,两国场外市场都具有信息发现功能、技术创新和提升企业价值的功能,但两国场外市场在平滑风险、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方面具有差异性,同时没有发现中国市场对公司治理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同时,本文认为场外市场作用的差异源自于中美两国的制度环境差异,进而对制度环境如何影响场外市场的功能作用进行了理论化的归纳。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总结了对中国场外市场功能完善发展的建议:中国场外市场在不断完善现有规则之外,应探索除财务绩效和规模之外的分层标准,并在制度环境支持的地区率先进行尝试,最大化发挥当下场外市场的作用。长期而言应对制度环境进行完善,如增加司法投入和资源、增加市场化程度、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成市场的风险文化、完善信用体系、建立其他金融制度(如银行和主板市场)与场外市场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如升降板制度),可以更好地释放场外市场的潜力。

王聪[5](2018)在《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比较及分析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改革中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从间接融资来看,由于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普遍都存在轻资产、历史营收规模较小、研发和市场投入大的特点。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同时又往往伴随着较强的不确定性,这些共性特征导致中小企业很难符合信贷类融资所需要的强担保的条件。从直接融资方面来看,也就是股权类融资来看,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人股本投资对风险的承受能力更高,更看中投资的未来收益,更加能符合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的特性。但是,这类的资本有着较强的盈利性和后续退出机制安排的述求。所以,如果要想提升直接融资的比例和效率,就必须要有一个高效的、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资本市场作为制度匹配。美国的NASDAQ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NASDAQ市场于1971年正式成立,通过其有别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制度安排,在上世纪后半段有效的支撑了美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带动了美国创投产业的发展。我国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这一问题,也提出了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目标。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由最初的不完备的、单一层次的市场逐步发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构架。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包括上交所主板市场、深交所主板市场、深交所中小板市场、深交所创业板市场、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以及区域股权市场。中国的新三板市场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目前挂牌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万多家,然而新三板的发展也困难重重,面临严峻考验。新三板目前最为严重的问题无疑是流动性问题。新三板挂牌企业成交不活跃,大量“僵尸”企业存在。由于此问题在实践中的前沿性,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会有一定的滞后性,新三板流动性“黑匣子”问题始终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导致新的制度完善缺乏科学和严谨的政策建议。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处于同样的政治环境中、面临同样的税收机制和宏观环境,然而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性水平却存在差异显着。为何盈利水平和主营业务相似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就能够成交活跃、换手充分、流动性充足,在新三板挂牌就无人问津,甚至当天0成交。新三板已有上万家挂牌企业,加之前期的市场制度创新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理应具备成为我国NASDAQ市场的基础,但是什么原因使得其陷入流动性的问题呢?新三板流动性问题到底有多大呢?新三板创新层(做市)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条件要求差不多,其流动性差异有多大,什么原因造成了差异呢?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的主要关键制度因素在哪方面呢?创业板市场虽然没有达到服务广大中小企业的预期,但是其一直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并且目前“三高”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市场价格相对较为平稳。创业板的流动性制度安排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呢?带着以上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和新三板的挂牌企业进行对比,发现无论在区域分布还是行业分布,亦或是财务状况都十分相似。但以市场宽度、市场深度作为流动性衡量指标,对两个市场进行对比,却发现有着较大大的差异。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在全球都是比较充分的,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新三板流动性严重不足,尽管也采用了很多市场微观结构变更的尝试,却收效甚微。本文根据股票价格水平、流通股数量将上市公司分成不同类型分别进行对比,发现价格与流动性呈现反相关关系,流通股数量和流动性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利用成交的高频数据对创业板和新三板买卖价差、报价深度、交易量、换手率等多个指标、多个维度进行对比,同时分析了创业板买卖价差、报价深度、交易金额的日内分时特征。探究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的差异造成的原因,最终落脚到了市场微观结构上。本文从市场准入门槛,分析了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和新三板的挂牌门槛;比较了市场参与者尤其是投资者的差异和适当性原则;对比了两个市场交易机制和信息披露等市场微观结构的差异。发现,新三板对投资者的准入门槛要远远高于创业板,新三板投资者的适当性要求是否成为了造成新三板投资者数量严重不足最终引起流动性问题的主要原因呢?通过对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协整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创业板和新三板在2015年3月18日至2015年10月30日存在协整关系。2015年之后随着中国新三板运行的逐步规范化和监管力度的加强,之前不满足新三板交易条件的投资者通过不合规途径取得交易权限的行为得到遏制,创业板和新三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得以纠正,实证结果显示他们之间并不存在协整关系。也进一步反映了,投资者适当性的变化能够引起创业板和新三板关系的改变。另一方面,新三板的交易机制和创业板也有很大区别,尤其是新三板引入了做市商制度。投资者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不再像创业板那样以其他投资者为对手盘,而是投资者和做市商之间形成对手盘。做市商交易机制的引入,必然会引起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供给主体的差异。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不同的市场微观结构导致了投资者主体结构和交易机制的差异,不同的交易主体由于掌握的信息、资金体量和专业化程度不同,投资行为和买卖决策也会明显不同。最终形成了我国创业板是以限价委托的个人投资者作为流动性的提供者,新三板是由做市商提供。流动性供给主体的不同,造成了两个不同市场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差异。本文利用交易数据,对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创业板流动性主要受到股票流通股数量、股东人数、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的影响。一般来讲,文章选取换手率作为流动性的衡量指标,换手率越高,说明该股票的成交比较活跃,流动性高。股票流通股数量、股东人数通过计算,合并为单位股东所持有的股票数量。该指标与换手率成反比,即单位投资者持有股票数量越多,越容易造成锁仓,不易于股票的流动,交投不活跃,流动性低下。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公司的盈利状况,该指标与流动性成正比。公司盈利状况约好,越能够带动股价的上涨,股价的上涨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该股票的交易,换手率就高。资产负债率反应权益类资产和债务类资产所占的比例,资产负债比越高,该公司的负债所占的比重就越高,股票的流动性也就越高。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下股票的流动性主要受到挂牌企业股票价格、做市商家数、股东人数,挂牌企业流通股数量的影响。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流动性和价格水平反相关,即股票价格水平越高,交易越不活跃。挂牌企业流动性和做市商家数成正比,做市商家数越多,竞争就越充分,挂牌企业流动性越强。挂牌企业流动性和股东人数成正比,股东人数越多,交易就越活跃,挂牌企业流动性就越强。挂牌企业流动性与流通股数量成正比,流通股数量越多,该挂牌企业的流动性就越强。最后本文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顶层设计和各市场定位、完善做市商制度、采用混合交易制度、优化新三板投资者结构、提高新三板挂牌企业质量、健全新三板分层制度、推进新三板和创业板之间的转板和退市制度等方面对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钱洁[6](2018)在《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的先后出台,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发展问题再次得到关注。虽然多个规划对未来长三角区域、上海城市区域内的产业分工做了系统阐述,但是对城市间的功能分工的描述较少,特别是不同都市圈的核心城市之间,如何协作与分工涉及不多。这往往导致面对新的发展机会和投资风口,各个城市一哄而上,城市间的竞争远大于分工和协作。城市间的功能分工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基础,如果不清楚在整个区域城市体系中的位置,也难以明确自身的比较优势和优势产业。本文运用全球城市的理论范式,系统研究了长三角中心城市的历史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大致研判了未来长三角区域城市的功能演化趋势,并研究了上海自身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布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和发现:1.通过分析长三角区域产业、交通体系、贸易体系、市镇发展的历史变迁,梳理出了在不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随着交通体系、贸易体系的变迁,区域中心城市将发生变化和迁移,即从原来的农业经济,依托内河航运体系,粮食、棉纺业、丝绸等商品贸易以及海外贸易的发展,使得苏州杭州不断崛起成为双核中心。2.在工业化发展背景下,上海取代了苏州和杭州的中心城市地位。开埠之后,藉由工业化发展的先机,上海迅速取代了原来的苏杭核心,结束了长三角区域双核心发展的历史,成为长三角乃至长江流域独一无二的龙头和核心城市。这使上海始终成为新产业、新企业在中国选址的首选区域,城市功能由此不断集聚,上海成为了长三角乃至中国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交通和信息枢纽,直至今天将“卓越的全球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3.在全球城市崛起的背景下,上海的城市地位不会弱化。全球城市注重城市的流量和连通性,而不仅仅是产业的能级。这就意味着,虽然苏州GDP超越了上海,深圳GDP超越了香港,但是在功能上并不能替代上海和香港。像上海和香港这样的城市,所集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介机构,为其构筑了广泛、深入而稳定的全球联系,全球城市从原来“中心—外围”模型下,中心城市注重“实物的中心和平台”转向全球城市网络模型下,全球城市注重全球联系和交互的枢纽。基于此,上海有多产业乃至城市功能的转移和疏解,并不会影响上海的城市地位,即便上海的GDP被赶超,上海不会因此而落后。4.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功能分化。全球城市的崛起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尤其是与国际接轨的制度环境、国际一流的公共服务水平,甚至是内涵在城市文化基因中的包容、融合。而这些因素远远超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是所有城市都能够发展,或有条件发展的,这就为新一轮发展下,城市功能的分工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在这一阶段,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将会大于竞争。5.新的分工,将会促成上海与其他城市间新的服务关系。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的过程,意味着上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关系和定位需要重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转变,上海与其他城市的关系也将从原来的引领向今后的服务转变。上海原来的城市定位和作用可以形象的形容成对内对外“两个扇面”,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各个城市与上海形成一对一、射线状联系,而上海又与国外的各个城市形成射线状联系。这两个扇面,就是上海中心城市地位和作用的准确描述,所有城市都要通过上海融入全球市场,而全球其他企业和城市也要藉由上海,才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随着全球城市区域和巨型城市区域的演化发展,射线状联系将逐步演变为网络状,很多城市都已经直接链接了国外市场和全球网络。在新的城市网络中,上海的功能和作用也必然会发生变化,从原来领导型、指挥型、控制型、配套型关系,转化为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服务型关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是为长三角其他城市的产业发展相配套。6.新的分工也将促进上海自身功能的优化和空间分布的再均衡。随着功能和产业集聚的是人口。上海城市人口从开埠时的20多万,到1900年超越100万,到1949年超越500万1。进而到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接近2400万,全市实有人口接近3000万,不断在逼近上海城市承载力的极限。因此,城市功能的优化和疏解逐渐成为上海发展的重大战略。而与此同时,随着运输和通信成本的降低,产业布局相对离散,城市群更加多中心的趋势也逐渐形成,上海部分城市功能和产业向外转移的动力也更大,而金融、贸易、清算等服务功能向上海集聚的动力也会变大。不仅如此,在上海城市内部,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新市镇之间也需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协调,让整个城市的功能更加合理的分布在城市内部空间上。

王近[7](2018)在《中国股票市场操纵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与监测》文中指出自沪深交易所成立以来,我国股票市场在规模上取得了巨大发展。截至2017年底,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3485家,总市值达到56.71万亿元。除在外延上的增长以外,股票市场的内涵式发展,即运行质量的提升同样值得关注。尤其,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体系的发展与完善应坚持质量优先。就股票市场而言,贯彻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发展理念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要求。党的十九大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亟待解决。对于我国股票市场而言,尽管在规模上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于2015年下半年出现的异常波动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质量仍有待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中国股票市场质量的研究极具现实意义。一直以来,我国股票市场中市场操纵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层出不穷,不仅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不利于股票市场的长期稳健发展。实际上,规范股票市场投资交易行为以维护市场公正一直是证券监管部门关注的重点。有鉴于此,本文从股票市场质量的视角出发,以收盘价操纵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中国股票市场可疑的收盘价操纵行为进行识别与监测,并基于监测结果论证收盘价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总结有效防范收盘价操纵的政策建议,力求为监管部门遏制收盘价操纵、维护市场公正和确保市场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针对收盘价操纵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研究。本文开创性地利用收盘价操纵后股票价格的变化特征,构建了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模型,并基于中国股票市场分时高频交易数据实现了可疑收盘价操纵行为的有效监测。为确保收盘价操纵识别模型的有效性,本文进一步地搜集整理了中国证监会已处罚市场操纵案件涉及的股票,并与模型监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由于涉及客户详细订单信息的全账簿数据难以获取,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研究的推进。但是,收盘价操纵主要通过二级市场证券交易来操纵证券收盘价格,却为基于公开可获得的市场交易数据实现收盘价操纵的监测创造了条件。本文从构建识别模型的角度出发开展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研究,避免了涉及客户详细订单信息的全账簿数据难以获取对研究推进的制约,对丰富股票市场质量领域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其次是收盘价操纵行为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交易所及监管机构所披露的市场操纵案例,采用事件分析法来研究市场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与真实发生的操纵行为相比,被披露的操纵案例数量明显较少,而且均为非随机样本数据,更为完整市场操纵数据库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实证研究的深入。对此,本文利用可疑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本文先后从市场层面和股票层面论证了收盘价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作用与影响。在市场层面,本文分别运用有向无环图(DAG)及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广义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股票市场交易、操纵行为与市场流动性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市场行情下该动态关系的演变;在股票层面,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用于衡量投资者报价策略保守程度的指标——非最优报价占比,论证了收盘价操纵影响市场流动性的微观机制。最后是收盘价操纵行为的防范研究。改善收盘价操纵的防范效果是本文开展一系列研究的最终目的。为此,本文分析了上海证券交易所疑似发生收盘价操纵股票的特征,以及收盘集合竞价机制对收盘价操纵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重点梳理总结了国际主要国家和地区在市场操纵立法、市场操纵行政调查及收盘交易机制设计上的有益经验。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监管部门、交易制度、上市公司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加强收盘价操纵行为监管与防范的政策建议。经过以上研究,本文形成以下重要结论:第一,可疑收盘价操纵行为的监测结果表明,除2015年下半年中国股票市场异常波动期间以外,沪市发生可疑收盘价操纵的严重程度总体上呈改善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证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第二,市场层面股票市场交易、操纵行为与市场流动性之间动态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操纵行为可能会通过加剧股票价格波动及降低订单非执行风险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报价策略,进而对交易成本和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该影响往往在下跌行情下更为显着。第三,收盘价操纵对市场流动性微观影响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收盘价操纵会引起股票价格波动加剧,受此影响,投资者订单的非执行风险有所下降,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在不影响订单成交的前提下选择更为有利的报价,呈现出报价策略保守化的趋势,最终导致股票交易成本提升和流动性下降。第四,疑似发生收盘价操纵股票的特征分析显示,总市值规模较小、换手率较低、交易不够活跃的股票更容易发生收盘价操纵。与此同时,收盘交易机制设计也会对操纵行为产生影响:在收盘集合竞价制度下,投资者需要更多资金才能达到操纵目的,大大提高了市场操纵者干预股票收盘价格的成本和难度,有利于对收盘价操纵产生抑制作用。

李轶鸣[8](2017)在《私人治理视野下的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规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衍生产品因其具有独特的风险管理作用,自上世纪70产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交易量持续快速增长,品种创新层出不穷。衍生交易业务已成为现代金融活动的核心部分之一。然而,由于金融衍产品具有很强的杠杆交易特性,使其在发挥风险管理作用的同时,其自身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历史经验表明,如果衍生交易的风险控制不好,即便是一家资本规模雄厚的百年老店,也完全可能在顷刻之间灰飞烟灭。另外,由于在衍生交易市场上,从事衍生交易的机构以金融机构为主,机构之间重复交易情况常见,交易集中度非常高,导致衍生交易的潜在风险也是集中这些少数机构身上。一旦其中任何一家机构因风险控制不好而出现破产倒闭事件,都会给与之交易的机构对手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可能连锁性导致其交易对手以及其交易对手的对手也发生债务危机或破产倒闭,从而可能给整个金融市场、一国的经济甚或是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造成震荡,出现系统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各国政府与市场机构都充分认识到现有金融市场,尤其是场外市场在透明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场外市场中央对手清算机制的优越性也逐步获得广泛认同,中央对手清算机制的推广从市场自发转向政府推动,相应的配套和监管措施也日渐完善。为了有效控制衍生交易风险,避免引发市场系统风险,国际市场在实践中采用了一个独特的清算制度――中央对手清算。中央对手清算是指由清算机构以“中央对手(CCP)介于一个或多个金融市场买卖金融契约的对手中间,为每个卖方充当买方,并为每个买方充当卖方。”清算机构根据相关法律和业务规则向所有清算参与者收取保证金和清算基金。当清算参与者出现清算机构规定的违约事件时,清算机构有权立即终止清算参与者全部已纳入中央对手清算但未履行完成的交易。在终止上述交易后,清算机构按照规定方式计算每笔交易的终止金额即盈亏金额,然后再将所有盈亏头寸进行轧差计算,求得一个最终的净余额。然而,在我国,无论是在市场实践或是理论研究中,无论是金融学界或是法律学界,对中央对手清算仍然缺乏了解,我国现行法律中更是不存在对这样制度的规范。这对我国的金融市场特别是金融衍生交易市场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本文共分为七章(含绪论),分别对金融危机后场外衍生品的监管改革、中央对手清算的内涵、中央对手清算的基础和前提、中央对手清算中的担保机制、会员及客户清算机制以及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韧性、恢复和失败处置计划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一章对前文所提及的一系列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私人治理的法律化衍进范式进行了研究。绪论回顾了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机构通过分析场外衍生品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对于场外衍生品市场作出的监管改革。同时提出,这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都忽略了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私人治理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并简要对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私人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包括约务更替、净额清算、担保品和会员和客户清算等。第一章首先对“清算”的概念作了界定,对“中央对手”的内涵进行了明确,回顾了中央对手清算的发展历史,并且基于规则、学理和法律的研究,明确了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在场外衍生品清算中的法律地位。第二章围绕中央对手清算中这两个基础性制度展开讨论。衍生品市场的中央对手清算与两项法律制度的效力有关:约务更替和净额清算,即用原来的交易对手方和中央对手清算,将一个交易对手方的多个与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合约对冲,使得风险敞口成为净额敞口。第三章就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中的担保机制进行研究。首先辨析了担保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了担保品管理的作用;其次对从风险管理角度对作为保证金的担保品进行了研究;再次对于非中央对手清算的保证金要求作了前沿性探索;其后考察了世界主要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担保品管理体制;最后对于担保品短缺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就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中的会员与客户清算机制进行了前沿性研究。主要是基于欧洲EMIR与英国监管规则的差异展开,围绕客户清算对于中央对手清算机构风险管理的影响这一主线,对全球最新监管规则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又对欧洲和美国两种不同的客户清算模式,在巴塞尔协议Ⅲ的框架下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五章对于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韧性、恢复以及失败处置计划进行了研究。中央对手清算机构承担了所有对手方的信用风险,使其成为整个金融系统的“单点故障”,其突然中断服务或倒闭将造成市场崩溃。因而,围绕这一命题,结合今年出台了一些最新国际监管规则以及对于伦敦清算所实证考察所获得的材料,对此前言问题进行分析。第六章提出场外衍生品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没有公共政策介入的条件下,其运作规则异常完备,私人治理几乎完全取代了国家监管职能;另一方面,由于私人治理规则之间差异较大,有的私人治理规则运作成功,而有的私人治理规则却凸显出各种问题。因而,如何将这一系列的私人治理措施纳入法律的轨道是值得研究的。第六章提出了具体路径。

赵雨萱[9](2016)在《融资融券与我国A股流动性波动性之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融资融券在中国股市中已经发展了5年,通过影响股市中的供求力量,进而对股市的流动性和波动性造成影响。但究竟是增大了或是减小了股市流动性,加剧或是减缓了波动,抑或对两者的影响是否显着,目前各个研究对此看法不一。并且在2015年6月,在股市的波动盘整之后,出现了融资盘随着股市下跌大量被迫平仓的现象,那么股市的流动性和波动性又会对融资融券交易有怎样的影响,股市的发展状况是否有利于融资融券的发展并降低融资融券的风险。由这两点出发,本文探讨融资融券与股市流动性、波动性的关系,目的不仅在于揭示融资融券对股市有怎样的影响,还要通过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判断我国股市目前发展状况对融资融券的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首先对融资融券以及流动性、波动性的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和学习,进而整理出论文思路。在文章中,对融资融券的概念,流动性、波动性的概念以及流动性和波动性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融资融券对流动性、波动性的影响机制,以及股市流动性、波动性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接着本文对我国股市及融资融券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实证中,本文选取了2013年2月1日至2015年2月27日,及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8月31日两个时间段的沪深两市A股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及比较,其中前一时间段股市走势较为平稳,而后一时问段股市有明显的波动。实证中通过GARCH模型对波动性进行了拟合,并运用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构建VEC模型等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融资融券与中国A股流动性、波动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发现:第一,融资融券都有助于提升股市中的流动性水平;第二,融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股市波动性水平增大,而融券交易对波动性水平影响不大;第三,股市流动性水平变动对融资融券交易额的变动有正向的影响;第四,在第一时间段中股市波动水平变动对融资融券没有明显的影响,但在第二时间段对融券交易变动有负向的影响,说明当股市波动幅度增大时会抑制投资者进行融券交易。最后本文将实证结果与我国股市运行现状进行结合,从完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及避免融资融券风险过度集中、完善证券市场监管以及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罗大敏[10](2015)在《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研究》文中指出期货交易所是现代期货市场体系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交易所传统会员制组织形式的自然垄断基础被削弱。为更好地适应交易方式电子化、网络化,提升交易所竞争力,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开始推进公司化改革。目前,世界交易所联合会(WFE)的成员中已有超过70%交易所先后实行了公司化体制改革。本文综合运用归纳分析、比较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在广泛收集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深入分析了期货交易所公司化变革的经济学原理,全面分析了全球期货交易所的发展历程及公司化现状,并从内因、外因和制度因素三个方面论证交易所公司化变革的具体原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公司制与会员制的治理结构、组织机制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公司化可以改善交易所的治理和监管结构,增强融资能力,提高决策效率,可以更好的实现股东利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全球11个证券期货交易所1994-2008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司化对交易所盈利能力和债务水平的影响,指出公司化有助于提高交易所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所的债务,扩大交易所的规模和资产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对交易所和股东的价值。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选取香港联合交易所、洲际期货交易所(IC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等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典型个案,分析了国外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路径选择,为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和建议。论文包括以下七章。第一章为导言。首先,简述了本文选题的国际国内背景和研究意义;其次,全面梳理了与本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已有文献;再次,总结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最后,总结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为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进程与改革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了欧美地区、亚太地区期货交易所公司化历程,指出全球期货交易所竞争格局和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重点选取香港联合交易所、洲际期货交易所(ICE)、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集团、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公司化案例,分析了国外交易所公司化路径及战略,提出对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重要启示。第三章为会员制交易所与公司制交易所比较分析。主要从会员制与公司制的治理结构、自律性、运行效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会员制相比,公司制可以改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提高交易所决策效率;可以促使交易所融资能力提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可以促进交易所进行产品创新,提升新产品的推出能力;有利于流程再造与业务重组,提升股价和市场规模,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四章为全球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经济学解释与动因分析。运用规模经济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帕累托改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非互助化理论,从理论上论证了交易所公司化变革的科学性。本文认为,外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资本的全球自由流动)、内因(交易所融资需求和原有组织制度弊端)、制度(监管制度的放松)是促使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三个主要因素。第五章为公司制对交易所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利用全球11个证券期货交易所1994-2008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公司化对交易所盈利能力和债务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司化有助于提高交易所盈利能力,降低交易所的债务,扩大交易所的规模和资产的流动性,有助于提高交易所和股东的价值。第六章为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构想。首先,分析了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在借鉴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方案设计。第七章是结论,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本文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公司化改革方案。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先把期货交易所改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会员制交易所,然后再改制成公司制交易所,也就是所说的“两阶段改制法”。本文认为,即使改造成会员制交易所,治理结构和机制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改革时间和空间现实条件也不允许“两阶段”改革。为应对期货市场巨大挑战,我国期货交易所要通过主动的制度创新,摈弃先会员制后公司化改革路径,坚持公司化改革方向,将我国期货交易所由会员制直接改造成为真正的、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制交易所并实现上市。2.对于期货交易所来说,公司化是一项制度上的根本性革命,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还是香港交易所集团,都采取了渐进的方式。本文认为,我国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制还不完善,公司化需要稳步推进,不宜采取一步到位的跨越式方式。考虑到国外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中普遍出现一线监管与盈利目标之间的矛盾、风险控制与防范问题等,我国交易所公司化应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审慎原则,不宜急于普遍推进。3.从国际经验看,国外期货交易所改制是其适应市场新形势的一种战略选择,一个交易所是否进行公司化改革主要取决于交易所自身选择,来自于政府或监管部门的推动只起辅助作用。本文认为,我国期货交易所改制也应以期货交易所为主导,由期货交易所自己来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由于我国经济体制还处于转型期,市场还不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因此,政府的适度引导也是必须的。为此,我国交易所改制要坚持“市场要求推动和政府合理引导”稳步有序推进的原则。4.本文认为,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国的现状,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公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稳步有序的原则,按照“非盈利会员制→公司制→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的发展路径,以所有权股份化、所有权与交易权相分离、内部治理结构转换及改变三个方面为主,以监管职能改变为辅的公司化改革整体思路。公司化是期货交易所治理结构的制度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只在国内,在国外也没有成熟的理论和实践可循。限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水平和文献数据,本文无论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还是在方案设计上,都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2000年纽约证券交易很“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纽约证券交易很“牛”(论文提纲范文)

(1)股市危机背景下的杠杆交易、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意义与主要创新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流动性的研究
        2.1.1 流动性的定义
        2.1.2 流动性测度指标
        2.1.3 流动性与资产定价
        2.1.4 流动性共振
    2.2 关于杠杆交易的研究
    2.3 关于涨跌幅限制的研究
    2.4 关于2015 股灾的研究
    2.5 研究现状总结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流动性传染的理论分析
    3.1 引言
    3.2 股灾微观机理分析
    3.3 基本理论模型
        3.3.1 模型设定
        3.3.2 均衡求解
        3.3.3 非流动性传染
        3.3.4 数值释例
    3.4 流动性共振
        3.4.1 两类资产
        3.4.2 进一步分析
    3.5 交易机制的影响
        3.5.1 杠杆交易
        3.5.2 涨跌幅限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流动性指标的测度有效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证设计
        4.2.1 数据说明
        4.2.2 指标选取
        4.2.3 分析方法
    4.3 实证结果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横截面分析
        4.3.3 时间序列分析
    4.4 个股与市场相关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杠杆交易、个股流动性与股价涨停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5.3 研究设计
        5.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3.2 变量定义
        5.3.3 模型设计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2 回归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5.1 涨停次数与股价涨幅
        5.5.2 内生性问题
        5.5.3 延长基期年份数量
        5.5.4 子样本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杠杆交易、融资约束与流动性风险
    6.1 引言
    6.2 假设提出
    6.3 研究设计
        6.3.1 研究数据与估计期间划分
        6.3.2 流动性共振测度指标
        6.3.3 研究模型设定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描述性统计
        6.4.2 杠杆交易对个股流动性贝塔的影响
        6.4.3 融资约束对个股流动性贝塔的影响
    6.5 稳健性检验
        6.5.1 流动性共振R2 测度
        6.5.2 基于2007-2008 年股市波动的实证分析
        6.5.3 基于“两融”股票的PSM-DID分析
        6.5.4 安慰剂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杠杆交易与流动性风险对股价跌幅的影响
    7.1 引言
    7.2 数据与变量
        7.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7.2.2 杠杆测度与非流动性指标
        7.2.3 控制变量
    7.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7.3.1 杠杆交易与流动性风险
        7.3.2 流动性风险与股价跌幅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涨跌幅限制的流动性溢出效应研究
    8.1 引言
    8.2 实证设计
        8.2.1 数据与样本选取
        8.2.2 流动性指标
    8.3 实证过程与结果分析
        8.3.1 涨跌停对个股流动性的影响
        8.3.2 市场行情的影响
        8.3.3 涨跌停对信息相关股票流动性的影响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涨跌停之前的市场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9.1 引言
    9.2 研究设计
        9.2.1 样本概况
        9.2.2 样本选取
        9.2.3 变量定义
    9.3 实证设计与结果分析
        9.3.1 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9.3.2 Logit回归分析
        9.3.3 稳健性检验
    9.4 进一步分析
        9.4.1 “两融”与非“两融”股票样本
        9.4.2 股灾期间与正常时期
        9.4.3 股灾期间不同阶段对比分析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束语
    10.1 全文总结
    10.2 研究启示
    10.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2)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流动性共变存在性及特征研究
    2.2 流动性共变成因的理论解释
        2.2.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解释
        2.2.2 融资约束解释
        2.2.3 相关交易解释与情绪交易解释
    2.3 流动性共变成因的实证分析
        2.3.1 供给侧因素实证分析
        2.3.2 需求侧因素实证分析
    2.4 流动性风险溢价研究
        2.4.1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理论解释
        2.4.2 流动性风险溢价的实证分析
    2.5 文献评述
3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性及其特征分析
    3.1 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与流动性共变
        3.1.1 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
        3.1.2 高度信息非对称
        3.1.3 系统性风险大
        3.1.4 政府干预过度
    3.2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存在性检验
        3.2.1 数据与变量
        3.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存在特征分析
        3.3.1 流动性共变的时变特征
        3.3.2 流动性共变的规模效应
        3.3.3 流动性共变的流动性效应
    3.4 流动性共变与股票流动性的关联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分析
    4.1 问题的提出
    4.2 研究假设
    4.3 高基金持股组合的构建及其流动性共变特征
    4.4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成因及渠道分析
        4.4.1 变量设定与样本选取
        4.4.2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的影响
        4.4.3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影响的成因分析
        4.4.4 基金持股对流动性共变影响的渠道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成因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变量选取与定义
        5.2.1 融资约束
        5.2.2 相关交易
        5.2.3 投资者情绪
        5.2.4 信息非对称
        5.2.5 控制变量
    5.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5.3.1 样本说明与模型设定
        5.3.2 描述性统计
        5.3.3 实证回归结果与分析
        5.3.4 稳健性检验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研究
    6.1 问题的提出
    6.2 流动性风险调整的L-CAPM模型
    6.3 中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分析
        6.3.1 流动性共变组合的构造
        6.3.2 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
        6.3.3 稳健性检验
    6.4 流动性共变风险溢价的可持续性研究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3)基本面价格异象、收益成因及其套利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价值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学术贡献与不足
        1.4.1 学术贡献
        1.4.2 研究的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股票价格收益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股票价格异象的经验分析
    2.3 股票价格异象的成因解释
    2.4 基于股票价格的策略文献回顾
    2.5 文献评述
3 相关概念与理论分析
    3.1 名义价格与基本面价格
    3.2 低价股识别方法
    3.3 股票价格收益关系的的理论分析
        3.3.1 股票价格决定的基本面因素:基于股息贴现模型的分析
        3.3.2 股票价格决定的其他因素
        3.3.3 基本面价格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4 名义价格异象的存在性检验及成因分析
    4.1 研究设计
        4.1.1 数据样本
        4.1.2 实证指标说明
        4.1.3 模型设计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 名义价格异象的存在性检验
        4.3.1 组合价差分析
        4.3.2 风险定价模型检验
        4.3.3 Fama-MacBeth回归检验
    4.4 分析师视角下的名义价格异象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存在性检验及持续性分析
    5.1 研究设计
        5.1.1 数据样本
        5.1.2 实证指标说明
        5.1.3 模型设计
    5.2 基本面价格估计
        5.2.1 BW方法以及扩展BW方法的基本面价格估计
        5.2.2 描述性统计结果
    5.3 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存在性检验
        5.3.1 组合价差分析
        5.3.2 风险定价模型检验
        5.3.3 Fama-MacBeth回归检验
    5.4 基本面价格异象的持续性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6 基本面价格异象的成因分析
    6.1 研究设计
        6.1.1 数据样本
        6.1.2 实证指标说明
        6.1.3 模型设计
    6.2 基于风险定价模型的基本面价格异象成因分析
    6.3 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面价格异象成因分析
        6.3.1 基于博彩性、卖空限制以及投资者分歧的成因分析
        6.3.2 基于市场情绪的基本面价格异象成因分析
    6.4 基本面价格异象对兼并重组的影响
    6.5 分析师视角下的基本面价格异象
    6.6 稳健性检验
    6.7 本章小结
7 基于基本面价格异象的套利交易策略分析
    7.1 基本面价格异象的行业特征
    7.2 不同行业的基本面价格策略表现
    7.3 不同月份的基本面价格策略表现
    7.4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8.2.1 对投资者的启示
        8.2.2 对研究者的启示
        8.2.3 对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1.2.1 金融结构与比较金融结构
        1.2.2 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1.2.3 场外市场与多层次资本市场
        1.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2.文献综述:比较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
    2.1 比较金融结构:功能金融观的理论分析
        2.1.1 金融结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1.2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功能纬度
        2.1.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动态演绎
    2.2 比较金融制度:最适金融结构的理论分析
        2.2.1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与金融结构
        2.2.2 制度经济学理论与金融结构
        2.2.3 比较金融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
    2.3 基于比较金融结构的场外市场发展
        2.3.1 场外市场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2.3.2 场外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2.3.3 场外市场与金融结构的作用机制
    2.4 本章小结
3.金融体系与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
    3.1 金融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
        3.1.1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2 英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3 日本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1.4 德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与变化
    3.2 各国金融结构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分析
        3.2.1 美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2 英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3 日本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2.4 德国金融市场与场外市场
    3.3 场外市场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制度要素分析
    3.4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3.5 本章小结
4.美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4.1 美国场外市场结构
        4.1.1 OTCBB
        4.1.2 OTC Markets
    4.2 美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4.2.1 分层体系
        4.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和转板制度
        4.2.3 监管体系:NASD监管
        4.2.4 信息披露
    4.3 美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4.4 本章小结
5.中国场外市场的结构、制度要素与发展
    5.1 中国场外市场结构
        5.1.1 新三板
        5.1.2 四板市场
    5.2 中国场外市场的制度要素与发展
        5.2.1 分层体系
        5.2.2 交易制度、退市制度、转板制度
        5.2.3 监管体系:证监会监管
        5.2.4 信息披露
    5.3 中国场外市场的功能总结
    5.4 本章小结
6.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的比较金融制度量化研究
    6.1 研究思路与方法
    6.2 中美场外市场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6.2.1 中美场外市场的规模对比
        6.2.2 中美场外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对比
        6.2.3 中美场外市场的市场结构对比
    6.3 中美制度环境对场外市场作用的实证分析
        6.3.1 样本选择、变量选取及度量
        6.3.2 数理模型构建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发达经济体与转型经济体场外市场的比较金融制度分析
    6.5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7.3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比较及分析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流动性的相关研究
        1.2.2 市场微观结构与流动性相关研究
        1.2.3 跨市场流动性比较及微观结构差异对流动性影响的研究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的目标、研究内容和攻克的难点
        1.3.1 研究的目标
        1.3.2 研究的内容
        1.3.3 论文研究拟突破的难点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流动性
        2.1.2 市场微观结构
        2.1.3 知情交易者和非知情交易者
        2.1.4 主动投资者和被动投资者
        2.1.5 报价驱动和指令驱动交易机制
        2.1.6 市价委托和限价委托
        2.1.7 市场分层
    2.2 流动性理论
    2.3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2.4 协整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总体比较和分析
    3.1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整体情况
        3.1.1 创业板市场历史沿革
        3.1.2 中国创业板市场的现状
    3.2 中国新三板市场的整体情况
        3.2.1 新三板市场历史沿革
        3.2.2 中国新三板市场的现状
    3.3 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融资功能比较
    3.4 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主体比较
        3.4.1 上市公司家数增长情况
        3.4.2 上市公司区域分布情况
        3.4.3 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3.4.4 上市公司股本结构
        3.4.5 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多维度指标的新三板与创业板流动性总体比较
    4.1 基于市场宽度的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比较
        4.1.1 比较指标的选取和构建
        4.1.2 创业板买卖价差的特征
        4.1.3 新三板买卖价差的特征
        4.1.4 创业板和新三板买卖价差的比较
    4.2 基于市场深度的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流动性比较
        4.2.1 比较指标的选取和构建
        4.2.2 基于报价深度的比较
        4.2.3 基于换手率的比较
        4.2.4 基于成交量的比较
    4.3 基于量价结合的新三板与创业板市场流动性比较
        4.3.1 比较指标的选取和构建
        4.3.2 基于价格冲击模型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的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差异原因分析
    5.1 基于协整关系的微观市场结构对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
        5.1.1 研究假设、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
        5.1.2 实证过程
        5.1.3 实证结果分析
    5.2 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微观结构的差异分析
        5.2.1 上市(挂牌)主体市场准入门槛差异
        5.2.2 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差异
        5.2.3 交易机制的差异
        5.2.4 信息披露的差异
    5.3 创业板与新三板微观结构差异对流动性影响的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供给主体差异分析
    6.1 创业板和新三板投资者结构比较
        6.1.1 创业板与新三板投资者结构
        6.1.2 不同类型投资者投资行为差异
    6.2 创业板和新三板委托方式的比较
        6.2.1 创业板目前采用的委托方式
        6.2.2 新三板目前的委托方式
        6.2.3 不同类型的委托方式下的投资者行为
    6.3 创业板流动性供给主体分析
        6.3.1 主动性交易和被动性交易的界定
        6.3.2 主动性下单影响因素分析
    6.4 新三板流动性供给主体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
    7.1 创业板流动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1.1 样本选择和基本假设
        7.1.2 模型的构建与实证过程
        7.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2 新三板流动性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2.1 样本选择和基本假设
        7.2.2 模型构建和实证过程
        7.2.3 实证结果及分析
    7.3 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政策建议
    8.1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顶层设计明确各市场定位
    8.2 完善做市商制度在新三板和创业板中引入混合交易制度
    8.3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之间的转板制度
    8.4 健全新三板分层制度匹配不同层级的有效政策
    8.5 交易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
    8.6 交易机制的优化
9 总结与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6)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存在的不足
        一、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以企业选址和产业布局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农业社会背景下的城市研究
        二、工业化发展下的城市研究
        三、商业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四、贸易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问题研究
        五、小结
    第二节 以都市圈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都市圈的空间范围
        二、都市圈的特征
        三、都市圈的早期理论
        四、都市圈理论的提出和成熟
        五、都市圈理论的其他视角
        六、全球城市体系中大都市圈走向巨型城市区域
        七、小结
    第三节 以世界城市研究为核心的城市研究
        一、早期的世界城市理论
        二、逐步形成的世界城市理论
        三、不断发展的世界城市理论
        四、小结
第三章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历程——苏州和杭州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粮食为主要贸易品,推动形成一批商业性大城市
        一、中心城市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初步发育,城市间差距相对较小,还没有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决定了城市发展规模有限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贸易发展促进商业城市崛起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开始发育,为未来长三角城市分工埋下伏笔
        五、小结
    第二节 丝绸和棉布为主要贸易品,推动苏州、杭州崛起
        一、中心城市发展:苏州、杭州崛起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
        二、主导产业:棉纺织业和丝绸业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水运体系和海外贸易的重要影响
        四、城市网络体系:市镇成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载体
        五、小结
    第三节 农业经济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产业结构变迁是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崛起的重要力量
        二、交通和地理因素在推动长三角城市功能变迁与分化中起了重要作用
        三、长三角区域范围随着城市群的增加而扩大
        四、“中心-外围”模型的解释
第四章 工业化发展推动上海崛起成为长三角新中心——上海替代苏州和杭州的发展之路
    第一节 1840 年之后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演化
        一、区域中心城市的更替
        二、主导产业:推动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制造业集群
        三、交通和贸易体系:铁路和公路兴起,形成了以上海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四、城市网络体系:随交通体系的演变,城市网络也发生了变迁
        五、小结
    第二节 1949 年以后长三角城市的功能演化分析
        一、计划经济下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二、改革开放后长三角城市功能的演化分析
    第三节 、工业化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演化规律
        一、长三角的联动与上海中心城市的崛起主要基于经济产业联系的基础
        二、在工业化大趋势下,上海作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叠加和强化
        三、信息化推动上海新一轮功能演化
第五章 长三角一体化下新一轮城市功能演化的实证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功能演化
    第一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全球城市区域的基本概念
        二、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一:网络联系
        三、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二:动态变化
        四、全球城市区域特征三:功能多中心
        五、全球城市区域特征四:以行业专业化为前提的交互联通
    第二节 全球城市区域过程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
        一、巨型城市区域的基本特征
        二、上海全球城市空间向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演化的基本条件
        三、上海全球城市发展与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过程的关系
    第三节 上海全球城市区域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证分析
        一、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现状
        二、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内城市功能分化的实证分析
        三、影响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未来长三角巨型城市区域全球城市的演化与发展分析
        一、南京与杭州崛起成为全球城市的情景分析
        二、长三角区域的二级城市在全球城市过程中的功能演化
        三、基本结论与启示
第六章 长三角一体化与全球城市崛起——上海城市功能集中、疏解与优化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产业集聚与常住人口增长
        一、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态势分析
        二、上海常住人口增长与产业集聚分析
        三、上海常住人口增长放缓与区域均衡发展分析
    第二节 上海城市功能优化与人口规模控制的实证分析
        一、文献回顾
        二、理论与模型概述
        三、实证研究
        四、上海人口增长、就业结构与全球城市功能优化分析
    第三节 全球城市崛起下上海城市功能的优化与疏解
        一、上海城市的核心功能与非核心功能内涵
        二、国内外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经验和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历程
        三、上海疏解城市非核心功能的基本路径
    第四节 上海城市功能集中与疏解的理论分析与结论
        一、上海城市功能疏解有内在动力,并非单纯行政行为
        二、郊区新城和新市镇是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
        三、长三角区域是上海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区域
第七章 上海城市功能的市域空间配置——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功能的演化研究
    第一节 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改革开放后上海郊区发展的主要阶段
        二、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现状
        三、上海郊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上海全球城市崛起过程郊区新城和新市镇的发展趋势
        一、新城和新市镇要加快实现功能集聚
        二、新城和新市镇与主城区之间要形成网络化的功能交互
        三、中心城区的核心功能仍待进一步强化
        四、新城和新市镇要立足于逐渐融入长三角功能联动
    第三节 优化上海郊区新城功能的主要路径
        一、加快上海中心城区的更新改造,形成中心城区与郊区新城的合理分工
        二、加快郊区新城的功能培育
    第四节 加快上海新市镇培育的路径分析
        一、上海新市镇发展面临的任务和约束条件
        二、全球城市崛起背景下,上海新市镇发展的基本战略
        三、上海加强新市镇发展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7)中国股票市场操纵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与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股票市场质量研究
        2.1.1 股票市场质量的内涵
        2.1.2 股票市场质量评估研究
    第二节 市场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研究
        2.2.1 市场操纵的内涵与分类
        2.2.2 交易型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
    第三节 市场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2.3.1 股票市场效率与流动性
        2.3.2 市场操纵对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第三章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监测研究
    第一节 中国股票市场操纵行为概况
        3.1.1 市场操纵方式
        3.1.2 操纵标的股票特征
        3.1.3 市场操纵获利及行政处罚
    第二节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识别与监测
        3.2.1 收盘价操纵识别模型构建
        3.2.2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监测结果分析
第四章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动态关系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分析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研究设计
        4.1.1 SVAR模型介绍
        4.1.2 有向无环图分析方法
        4.1.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实证分析
        4.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4.2.2 同期因果关系的DAG分析及SVAR识别
        4.2.3 基于DAG分析的预测误差方差分解
        4.2.4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五章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动态关系研究——基于广义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的分析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研究设计
        5.1.1 广义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方法介绍
        5.1.2 样本数据说明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与股票市场流动性关系实证分析
        5.2.1 基于滚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
        5.2.2 基于滚动VAR模型的广义方差分解
        5.2.3 主要研究结论
第六章 收盘价操纵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微观机制研究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研究设计
        6.1.1 文献梳理与研究假设
        6.1.2 样本数据与研究设计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影响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实证分析
        6.2.1 实证结果分析
        6.2.2 稳健性检验
        6.2.3 主要研究结论
第七章 中国股票市场收盘价操纵行为防范研究
    第一节 收盘价操纵决定因素分析
        7.1.1 疑似发生收盘价操纵股票特征分析
        7.1.2 收盘集合竞价机制对收盘价操纵行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收盘价操纵行为防范的国际经验借鉴
        7.2.1 市场操纵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7.2.2 收盘交易机制设计的国际经验借鉴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提升我国股票市场质量的政策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私人治理视野下的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规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背景
    二、理论意义
    三、实践价值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绪论
    一、关系:场外衍生品和金融危机
    二、对策:推进全球场外衍生品市场中央对手清算机制
    三、中央对手清算机制管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机理探析
    四、私人治理视角下的中央对手清算机制
第一章 中央对手清算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央对手清算的概念辨析
        一、“清算”概念探微
        二、“中央对手方”与“中央对手清算”
    第二节 中央对手清算的历史演进及清算模式
        一、中央对手清算的历史演进
        二、清算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法律地位研究
        一、“担保交收”与“担保”之辨
        二、中央对手清算机构法律地位的具体分析
第二章 中央对手清算基础性制度研究
    第一节 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中的约务更替
        一、约务更替的内涵
        二、约务更替的演进与运用
        三、关于约务更替与担保权益的关系
    第二节 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中的净额计算
        一、净额计算制度
        二、终止净额计算制度
        三、终止净额计算协议在我国适用的法律分析
        四、终止净额计算协议的国际借鉴
        五、关于完善我国终止净额计算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六、相关建议的影响
第三章 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担保机制研究
    第一节 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担保机制概述
        一、关于担保品与保证金等相关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二、担保品的风险及其控制
    第二节 担保机制中的保证金要求研究
        一、保证金概述
        二、保证金的隔离要求
    第三节 非中央对手清算的保证金要求研究
        一、非中央对手清算的保证金要求概述
        二、国际双边保证金政策标准
        三、全球场外衍生品双边保证金政策进展
        四、我国推行双边保证金政策的意义
        五、对我国推行双边保证金政策的建议
    第四节 境外中央对手清算机构担保品管理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
        二、欧盟
        三、英国
    第五节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担保品短缺及其应对
        一、担保品短缺的原因分析
        二、担保品短缺的应对思路
        三、结论
第四章 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会员与客户清算机制研究
    第一节 中央对手清算中的会员管理
        一、金融危机后对于清算会员管理的新趋势
        二、清算会员的准入与客户清算
    第二节 会员与清算客户的风险管理
        一、EMIR对于客户保证金的规定
        二、英国对于客户保证金的规定
        三、EMIR与英国规则的深入分析
        四、结论
    第三节 关于两种客户清算模式的相关问题研究
        一、清算关系结构
        二、账户结构
        三、头寸和保证金管理
        四、违约处置、清算基金及损失分摊制度
        五、商业银行资本计提问题
        六、商业银行杠杆率计算问题
第五章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韧性、恢复与失败处置计划
    第一节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韧性管理研究
        一、作为新的“太大而不能倒”的中央对手清算机构
        二、中央对手清算机构违约损失的承担机制
        三、对伦敦清算所的风险管理的实证考察
    第二节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恢复计划
        一、中央对手清算机构恢复处置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央对手清算机构恢复处置计划的制定
        四、对伦敦清算所的恢复工具的实证考察
        五、结论
    第三节 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失败处置计划
        一、中央对手清算机构失败处置计划的重要性
        二、中央对手清算机构的失败处置计划
        三、对伦敦清算所的失败处置计划的实证考察
    本章结论
第六章 中央对手清算规则法律化衍进的自觉理性
    第一节 中央对手清算规则法律化衍进的历史契机
        一、强制清算制度的概述
        二、国际上强制清算的发展情况
        三、强制清算的国际趋势分析
        四、强制清算的国际博弈及我国的对策
        五、我国建立强制清算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节 中央对手清算规则的制度品格与自觉理性
        一、中央对手清算规则的制度品格
        二、中央对手清算规则的自觉理性
    第三节 中央对手清算规则法律化衍进的本土叙事
        一、私人治理规则的法律运用
        二、中央对手清算规则法律化衍进的研究与省思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9)融资融券与我国A股流动性波动性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回顾
        1.2.1 境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3 论文结构、方法及创新点
        1.3.1 内容与结构安排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融资融券与股市流动性、波动性之间相互影响的机理分析
    2.1 相关概念及概念分析
        2.1.1 融资融券的相关概念
        2.1.2 股市流动性的相关概念
        2.1.3 股市波动性的相关概念
        2.1.4 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2.2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波动性的影响
        2.2.1 融资交易对股市流动性、波动性的影响
        2.2.2 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波动性的影响
    2.3 股市流动性波动性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
        2.3.1 股市流动性对融资融券交易的影响
        2.3.2 股市波动性对融资融券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股市及融资融券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3.1 我国股市的发展现状
        3.1.1 我国股市整体走势的现状
        3.1.2 我国股市流动性与波动性关系的现状
    3.2 我国融资融券的发展历程
    3.3 我国融资融券存在的问题
        3.3.1 融资融券业务规模相差较大
        3.3.2 可参与融资融券交易的标的证券数量较少
        3.3.3 融资融券交易成本较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融资融券与我国A股流动性波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研究变量的选择
        4.2.1 A股市场流动性指标的选择
        4.2.2 A股市场波动性指标的选择
        4.2.3 融资融券市场的指标选择
    4.3 实证研究方法
    4.4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4.1 融资融券与A股流动性之间的关系
        4.4.2 融资融券与A股波动性之间的关系
        4.4.3 实证结果汇总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我国融资融券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5.1 完善融资融券交易制度
    5.2 完善证券市场监管
    5.3 完善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进程与改革比较分析
    2.1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进程
        2.1.1 欧美地区期货交易所公司化进程
        2.1.2 亚太地区期货交易所公司化进程
        2.1.3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竞争格局和发展态势
    2.2 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比较
        2.2.1 香港联交所和香港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与合并
        2.2.2 洲际交易所的兼并收购与公司化
        2.2.3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与合并
        2.2.4 巴西证券期货交易所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2.2.5 欧洲期货交易所的整合及发展
        2.2.6 重要启示
3 会员制交易所与公司制交易所比较分析
    3.1 会员制交易所与公司制交易所的一般性比较
        3.1.1 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比较
        3.1.2 自律性比较
    3.2 公司制交易所与会员制交易所运作效率比较
        3.2.1 决策效率影响的比较
        3.2.2 对融资能力和技术投入能力的比较
        3.2.3 对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比较
        3.2.4 对市值和市场规模影响的比较
4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经济学解释与动因分析
    4.1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经济学解释
        4.1.1 规模经济理论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
        4.1.2 委托代理理论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
        4.1.3 制度变迁理论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
        4.1.4 帕累托改进理论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
        4.1.5 竞争优势理论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
        4.1.6 非互助化理论与期货交易所公司化
    4.2 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原因分析
        4.2.1 期货交易所改革的外因分析
        4.2.2 期货交易所改革的内因分析
        4.2.3 监管制度的变化
5 公司制对交易所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5.1.1 数据来源
        5.1.2 变量与选取
        5.1.3 变量的描述统计
    5.2 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5.2.1 建立估计方程
        5.2.2 模型的确定及内生性检验
        5.2.3 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5.3 结论及启示
6 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构想
    6.1 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必要性
        6.1.1 公司化有利于促进期货业的市场化
        6.1.2 公司化有利于规范期货市场发展,提高期货业市场竞争力
        6.1.3 公司化有利于促进我国期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6.2 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的可行性分析
        6.2.1 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推进,为公司化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6.2.2 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化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6.2.3 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为公司化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6.2.4 信息技术的稳健发展,为公司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6.2.5 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发展,为公司化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6.3 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革的方案设计
        6.3.1 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造的总体思路
        6.3.2 我国期货交易所公司化改造的路径选择
        6.3.3 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强化交易所监管的自律性和独立性
7 结论
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四、2000年纽约证券交易很“牛”(论文参考文献)

  • [1]股市危机背景下的杠杆交易、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风险[D]. 汤怀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2]中国股市流动性共变的特征、成因及其风险溢价研究[D]. 张泽.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3]基本面价格异象、收益成因及其套利策略研究[D]. 王帅文.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4]中美场外交易市场发展比较研究[D]. 孙菲菲. 云南大学, 2019(09)
  • [5]中国创业板和新三板流动性比较及分析 ——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D]. 王聪. 武汉大学, 2018(01)
  • [6]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演化与上海城市功能优化研究 ——历史进程、理论分析与政策研究[D]. 钱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8(08)
  • [7]中国股票市场操纵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研究 ——基于收盘价操纵行为的识别与监测[D]. 王近. 南开大学, 2018(03)
  • [8]私人治理视野下的场外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规则研究[D]. 李轶鸣. 华东政法大学, 2017(07)
  • [9]融资融券与我国A股流动性波动性之关系研究[D]. 赵雨萱. 东华大学, 2016(05)
  • [10]全球主要期货交易所公司化研究[D]. 罗大敏.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2000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牛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