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一、诱发兴趣 发展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臻[1](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刘娜[2](2021)在《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文中认为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起点等待我们去开启,大学生当磨砺心性,成长为国家的顶梁柱。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复杂严峻局势下应运而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方针策略,竭力在高校搭建完善的体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与成长冲突,培养学生卓越的素养能力,呼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和社会哲学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时代背景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为基础,对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生活应激源、幸福发展和抑郁问题等文献进行研究,阐述国内外学术界所获取的研究成果,探讨生活应激诱发理论下三类高校的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幸福抑郁的中介调节效应。本文以“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调查问卷”做抽样调查,随机抽查1733人,本文采取学生核心素养量表、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PSS21预测分析软件线性统计、AMOS18.0结构方程模型软件结构建模来处理频数分析、均值比较、多元回归和结构建模等,最后提出学生与学校层次的建议对策,进而推动当代大学生健康幸福生活。研究在大学生生活应激情境下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介于幸福与抑郁之间的中介干预效应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三大内涵,顺应我国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其特有的双向调节效应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调节应激压力,追求幸福生活,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境界;幸福PERMA展示了幸福的优势内驱力,大学生认识幸福,并追求幸福,在核心素养内在激发下,防御、干预应激和抑郁的负性效应,克服心理危机,从而达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中的劳动幸福观;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指数,在核心素养变量与内在幸福因子干预效应下,战胜外界的压迫,具备积极的自我力量,回归正常生活;生活应激源涵盖了大学生在现代社会面对日益激增的挫折挑战,使得部分素质能力薄弱匮乏的大学生深陷其中,心理危机频发,诱发抑郁发作,降低幸福水平,阻挡正常的社会适应发展。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理念,提出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工作策略: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宋子明[3](2021)在《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眼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音信息在阅读中的作用一直是语言加工领域的热点问题。大量研究者就该问题进行了探索。这些研究普遍认为在自然阅读过程中,语音信息会自动激活,但是这些自动激活的语音信息是如何影响读者的阅读理解过程的,目前还存在争议。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考察语音重叠的效应。其中,绕口令效应是语音重叠的典型代表。研究者认为绕口令效应是揭示语音在阅读中的作用的有力证据。绕口令效应是指读者阅读绕口令的时间显着长于阅读正常句子的时间。目前,无论是拼音文字还是汉语,都证实了绕口令效应的存在,并且围绕绕口令效应“是什么(What)”;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以及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关于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以及“如何发生(How)”的问题的研究发现都是基于英语绕口令的研究得出来的。其中,关于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的问题,汉语阅读中还缺少直接的证据。关于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问题,一方面,研究者提出的发音干扰解释中认为自动激活的发音特征涉及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那么这些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是如何影响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值得进一步澄清;另一方面研究者提出的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解释中认为相似或者重叠的语音表征会储存在工作记忆中,那么这些相似性表征信息的数量是如何影响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的,也是值得探索的重要方面。因此,本研究将以精密的眼动仪为研究工具,围绕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以及“如何发生”的问题开展三项研究,系统地探讨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特点。研究一主要考察“何时发生(When)”这一问题(实验1),即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实时地记录在认知加工的不同阶段,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由于绕口令效应与语音密切相关,而相比于默读而言,语音在朗读中的影响可能更大。以往的研究也发现语音在两种阅读方式中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更好的澄清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问题。实验1同时操纵了句子类型(绕口令和控制句)和阅读方式(朗读和默读)两个变量,进一步考察绕口令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问题。实验1的结果发现朗读时绕口令效应从早期的词汇识别阶段开始产生直到句子整合阶段。而默读时绕口令效应出现的相对较晚,主要出现在词汇加工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研究二主要从发音干扰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问题。发音干扰的解释认为自动激活的发音表征涉及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因此研究二将从发音位置(实验2)和发音类型(实验3)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影响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因素。实验2操纵音素重叠的位置(声母重叠,韵母重叠和控制条件)这一变量,考察了不同音素重叠的位置上,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控制条件相比,声母重叠和韵母重叠两种条件下读者的阅读速度均显着更慢,注视时间更长。并且,在词汇加工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韵母重叠比声母重叠产生的干扰更大。实验3操纵音素重叠的类型(相同音素重叠,相似音素重叠和控制条件)这一变量,考察在不同音素重叠的类型上,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相同音素重叠和相似音素重叠都产生了显着的绕口令效应,即读者在相似音素和相同音素重叠条件下的阅读速度更慢,注视时间更长。而相同音素与相似音素所产生的绕口令效应的干扰程度没有显着差别。研究三则从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探索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问题。研究三主要操纵了音素重叠的次数这一变量,考察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共包括两个实验(实验4和实验5)。实验4操纵连续音素重叠的次数(重叠2个字、重叠4个字、重叠8个字,重叠12个字),考察了随着音素重叠次数的增加,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与重叠2个字和重叠4个字相比,读者在重叠8个字和重叠12个字上的注视时间更长,且注视时间的差异主要出现在词汇加工的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整体的数据呈现出随着音素重叠字数的增加,读者的阅读速度逐渐变慢,注视时间逐渐增加的趋势。考虑到在自然的绕口令句子中,连续的音素重叠中往往会插入一些语音无关字,因此在实验5还操纵了间隔的音素重叠这一变量(间隔0个语音无关字、间隔1个语音无关字、间隔2个语音无关字、间隔3个语音无关字),从而考察随着语音无关字的加入,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展变化特点。结果发现,在绕口令中插入语音无关的字会影响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且随着间隔字数的增加,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会逐渐下降,并且这种显着的影响主要发生在词汇识别的晚期和句子整合阶段。从三种间隔条件与无间隔条件的对比来看,至少在绕口令中要插入3个语音无关的字才能诱发绕口令效应强度的显着变化。综合三个研究的结果,结论如下:(1)关于汉语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的发现说明:汉语阅读中存在稳定的绕口令效应,且不同阅读方式下绕口令效应的发生时程是存在差异的。对于默读来说,绕口令效应主要在词汇加工的晚期才开始出现,直到句子整合阶段;对于朗读来说,绕口令效应从早期的词汇识别到句子整合阶段一直存在。(2)关于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的研究发现进一步支持了发音干扰以及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解释。首先,从发音干扰的角度来看,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发生会受到音素的发音特征,如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的影响。韵母重叠的绕口令效应所产生的干扰大于声母重叠的绕口令效应,且这种干扰主要出现在晚期的句子整合阶段。相同音素和相似音素所诱发的绕口令效应没有显着差异。其次,从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角度来看,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强度还会受到音素重叠的数量的影响。音素重叠次数越多,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强度就越大,对读者产生的干扰就越多。在工作记忆容量范围内,汉语绕口令效应可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累加的趋势。此外,语音无关字数的插入会降低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且至少插入3个语音无关的字就会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强度产生显着影响。(3)汉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特点说明语音在汉语阅读中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汉语阅读中也会受到精细的语音表征的影响(如发音位置和发音方式等),另一方面,汉语阅读中语音信息的影响出现的较晚,主要在词汇加工的晚期,但影响比较持久,一直到句子的理解与整合阶段。基于以上的研究发现,本研究尝试性地提出了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模型。

王梓[4](2021)在《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学习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学习越来越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网络直播技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媒介和手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在进入教育研究领域以来,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方便快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为学生带来了新的学习体验,也给在线学习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网络直播教学的过程中大学生会产生与学习相关的情绪,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影响,情绪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在了解网络直播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及其来源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学业情绪来源和情绪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一采用访谈法,了解大学生在网络直播教学中会产生哪些学业情绪,以及这些情绪的来源。通过对35名大学生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文本进行编码和归纳后发现,在直播教学中大学生主要的情绪体验有厌烦情绪、放松情绪、快乐情绪、焦虑情绪;学业情绪主要来源于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研究二采用2×4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对183名大学生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实验,根据研究一的结果,探讨大学生在网络直播教学中学业情绪来源和情绪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学业情绪来源于教学环境时,快乐情绪下的再认成绩比放松情绪下的再认成绩更好。当学业情绪来源于教学方式时,快乐情绪下的再认成绩显着高于厌烦情绪下的再认成绩。放松情绪下的学业情绪来源于教学方式比学业情绪来源于教学环境时学习效果更好。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大学生在网络直播教学中的学业情绪主要有厌烦情绪、放松情绪、快乐情绪、焦虑情绪,且主要来源于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网络直播教学中不同的学业情绪来源和具体情绪体验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不同来源的快乐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来源于教学方式的厌烦情绪不利于学习,放松情绪来源于教学环境时学习效果不佳。

辛增友[5](2021)在《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文中提出人类生活在一个信息愈来愈丰富和快速迭代的时代,为有效加工环境中嘈杂的感觉信息,大脑进化出了认知加工最初阶段的信息准入机制,即感觉门控,经由此而编码输入的信息,才得以更高阶段的认知加工,包括注意选择和其他各种自上而下控制的加工,因此工作记忆中的各种认知操作才能顺利进行,最终实现行为的有效输出和环境适应。遗憾的是生活中的压力与应激总会不期而至,它们到底对个体认知加工有什么影响,以往研究关注较少,然而从各种流行的精神障碍病理假设来看(如素质-应激模型),总能看到应激事件或其累积效应在多种心理行为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影响,因此这是一个极其迫切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根据文献回顾,感觉门控异常被普遍用作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重要生物学标记,抑制功能异常则与各种物质滥用障碍、冲动性障碍和其他多种心理行为控制异常有关,工作记忆虽是一个短暂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资源有限系统,但与注意控制、情绪调节、理性认知等息息相关,是人类复杂行为的基础,因此各种心理行为障碍总能直接或间接从工作记忆功能异常角度分析其病理机制,然而这些认知加工机能如何受急性应激事件的影响,尚缺乏清晰结论。以往研究还表明男女两性在多种精神障碍领域存在典型的发病率、病程、预后等方面的显着差异,但迄今仅有少量研究考察了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而其中关注性别差异的研究更是少见,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效应的神经机制及其性别差异目前更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意图考察极端情况下行为表现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及其性别差异,首先进行了工作记忆的研究,然后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根据呈现出的疑问和问题,陆续考察了感觉门控功能和抑制功能,最终本论文包括四个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研究。研究一,使用n-back任务考察了应激处理后工作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98名中学生(男47人),随机分为应激组和控制组,分别接受社会压力应激程序和对等控制处理,然后进行工作记忆任务。结果表明应激处理激发个体处于高度激活状态,提升了男性反应时,降低了反应正确率,但未达显着,而女性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都显着受损。另外控制条件下女性n-back任务的正确率显着高于男性被试,且反应时也更快,但应激处理后,女性反应时显着长于男性。女性工作记忆功能在应激处理后相对男性受损更严重。虽然有性别差异,与以往研究发现也较一致,但仍不足以说明两性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具体异同,有必要进行认知加工层面的分析。研究二,使用Vogel等的单侧化呈现改变探测任务,考察大学生被试应激处理后工作记忆功能的性别差异。该研究范式记录记忆阵列激发的单侧化ERP波,能提取N2pc成分,早期CDA(the contralateral delay activity)成分和晚期CDA成分,并能评估注意选择加工,对象识别分类加工,信息的表征保持和无关信息过滤功能。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5名被试(女24人),每个被试安排两个实验日,同一时间段分别完成急性冷压力应激处理和控制处理,然后进行工作记忆任务,整个实验控制更严格。结果表明应激处理使被试显着处于应激状态,严重损害了被试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且女性工作记忆受损更严重;从加工过程上来讲,急性应激的不利影响至少可以追溯到刺激呈现后约200ms(N2pc时间窗),并且性别差异在N2pc时间窗也出现了,并持续整个工作记忆加工过程。急性应激对女性的不利影响,无论是行为数据还是电生理学数据都比男性更加突出。因此本研究的发现拓展了急性应激对人类工作记忆加工影响的发现。研究三,因研究二报告应激效应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至少可以追溯到N2pc时间窗,为确定在更早信息加工阶段可能的应激效应和性别差异,本研究使用成对Click研究范式考察感觉门控功能,评估感觉登记加工环节的应激处理效应和性别差异。采用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1名大学生被试(女17人),每个被试安排两个实验日,同一时间段分别完成急性冷压力应激处理和控制处理,然后进行感觉门控功能测量。结果表明应激处理使被试显着处于应激状态,应激处理损害了重复性或冗余刺激的抑制功能,但对刺激感觉登记功能无影响,导致P50门控功能相对控制处理显着下降,而且这种不利影响没有性别差异。应激处理也导致P200振幅显着下降,损害了两性注意分配功能。根据研究二的分析,急性应激对工作记忆的不利影响很可能与抑制功能受损有关,因此设计了研究四。该研究使用色词Stroop任务,并在任务期间采用近红外脑成像技术(f NIRS)监控被试大脑额叶区域激活情况,考察应激处理后被试抑制功能表现及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应激处理前后重复测量设计,使用47名大学生被试(女23人),接受冷压力应激处理,并在处理前后分别进行抑制功能测量。该研究发现应激处理有效诱发被试应激反应,导致Stroop任务表现发生显着改变并有显着性别差异,而且在神经成像数据上,左右dl PFC区域也有显着应激和性别效应。基于两方面数据及研究一和研究二的发现,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女性抑制加工受应激处理的不利影响最大,而男性抑制功能受应激处理干扰较小,该研究发现支持了应激导致神经功能网络转换假设。关于抑制功能的测量问题,本系列研究最后也做了深入讨论。综合四个研究的发现,本论文从应激效应机制、抑制功能及测量、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以及关于现实应用分别展开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本研究进一步澄清了门控功能与抑制功能,工作记忆与抑制功能,应激和生理唤醒等概念的关联与区别,论及了PFC功能网络依赖的目标导向行为和纹状体网络依赖的“刺激—反应”的反射式行为间的转换,探讨了抑制功能测量的困境和可能的思路,在统揽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效应的发现中,支持并尝试进一步拓展应激效应的神经功能网络转换理论。最后还就本研究发现从现实应用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几个结论:第一,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个体的感觉门控功能,无性别调节效应。第二,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工作记忆任务执行表现,且有性别差异;从加工过程上来讲,急性应激损害了无关信息的注意资源调配功能和工作记忆抑制功能,导致工作记忆表征存储了大量任务无关信息,并且显着的应激效应和性别调节效应最早出现在N2pc时间窗。第三,急性应激显着损害了个体正常的抑制功能,性别起显着调节作用;前额叶区域的dl PFC功能网络激活卷入了抑制控制加工,并显示了应激和性别调节效应。

陈玉萍[6](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魏媛媛[7](2021)在《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开展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是落实“素养为本”教学、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研制。具体内容有:(1)基于文本分析法初步构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2)基于德尔菲法对初步构建的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进行论证与修订;(3)基于德尔菲研究中各指标项目的最终评分结果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进行权重计算。具体的研究过程是: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对中学化学教学情境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归纳,基于权威性和相关性原则确定14篇文献研究样本,从中提取出内容要点后进行分类、编码、统计,最终从文献研究样本中确立了31个研究内容要点。结合各内容要点所对应的文本内容进行意义关联后确立了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20个指标说明条目,对其进行逐级类属划分,构建了各级指标类目,至此,完成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初步构建。之后,采用德尔菲法,从国内高校化学教学论教师、化学教研员、化学骨干教师及名师工作室成员中最终邀请了来自上海、河北、河南的16名专家参与本次课题研究,对初步构建的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进行论证与修订。经过两轮调查研究,专家组成员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评判达成一致,并依据第二轮调查中各指标项目的平均得分进行权重计算,最终构建出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该标准共包含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15个指标说明条目。一级指标中,教学情境功能指向的权重值最高,为0.3581;二级指标中,权重值排名前三的为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以及学科知识,分别为0.1215、0.1200和0.1166;指标说明条目中,权重值排名前三的为“学生能够在教学问题的驱动下,通过信息收集、推理、计算、交流、合作、评价、概括、归纳、判断、比较、实验、探究、多重表征、建立模型等认知活动,分析与解决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发展化学信息处理、化学方法和分析、实验与探究、化学表征、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等关键能力。”“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能够学习化学事实、概念、现象、规律、原理等知识。”“教学情境能够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诱发学生主动、创造性地思考。”,权重分别为0.1215、0.1166和0.1139。与以往中学化学教学情境的评价研究相比,本研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有所创新,但本研究主要是对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的理论探索,其普适性如何,能否在中学化学课堂中推广使用,这些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通过大量的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实践得以检验。

赵梦婷[8](2021)在《时间压力与情绪诱发对主动性人格特质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制度变革,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一部分。积极地了解自我,对未来职业的计划和选择是高考结束后学生对大学专业和将来工作选择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主动性人格特征为基础,探讨在有时间压力、无时间压力的时间影响下,不同主动性人格特征对高中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同时探究在父母支持孩子进行专业选择所引起的积极情绪,以及父母反对专业选择引起的消极情绪下,不同主动性人格特征对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两项预实验以及三项正式实验。预实验一对影响高中生进行职业决策的因素进行评分,选出8项影响高中生决策的因素,构成职业信息板,预实验二让高中生在无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根据标准差确定时间压力临界点。实验一采用2(主动性人格/非主动性人格)x 2(时间压力紧迫/时间充裕)的混合实验设计,以主动性人格与时间限制作为被试间变量,以职业决策的过程为因变量。实验二采用2(主动性人格/非主动性人格)x 2(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以父母支持引发的不同情绪与主动性人格水平为被试间变量,测试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具体过程。实验三为2(主动性人格/非主动性人格)x 2(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两因素被试间设计,同时加入时间限制,测验在时间压力下,父母支持引发的情绪对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过程。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在时间压力的条件下,进行职业生涯决策的高中生,主动性人格特征对其决策时间、搜索深度有显着影响,但其显着影响不存在于自己的搜索模式中。具有主动性人格特征个体决策时间更少。与非主动性人格特征个体相比,搜索深度较小。(2)时间压力显着影响了个体的决策时长。并对其搜索方式与搜索深度产生影响。时间压力与主动性人格特征的相互作用影响高中生决策的时间。在没有时间压力下,个人倾向于选择职业属性横向选项中搜索模式,在时间压力下,个人倾向于职业属性中的搜索模式。(3)在父母支持与反对诱发的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状态下,主动性人格特征对决策时间与搜索深度产生显着影响,对搜索模式不产生影响。(4)高中生受到情绪诱发后决策时间与搜索深度出现显着差异。在积极的情绪下,个人决策时间比诱发负面情绪时的决策时间更长。积极情绪下信息量搜索深度高于消极情绪下的搜索深度。(5)时间压力和情绪导致高中学生决策过程中搜索深度与决策时间受到影响,并且对其搜索模式没有显着影响。

周颖[9](2021)在《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为3~6岁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故事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意义建构过程,故事理解能力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基础,影响幼儿今后的学习成就和未来生活。并且,研究表明,4-5岁幼儿故事理解发展相对较快,其中4岁是幼儿故事理解发展比较关键的时期,有效的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故事理解。因此,在此阶段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运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主要为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平衡语言学理论等理论依据,建构了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本研究以对话式阅读这一言谈技巧和理论为核心,融入多样化的活动策略进行设计,帮助幼儿将符号理解同基于身体运动的体验式理解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故事整体意义的理解。活动遵循兴趣性、生活化、启发性与游戏化原则,并且对该活动目标制定、内容选择、过程实施、评价设计进行了详细陈述。本研究的实验对象为四川省成都市一所幼儿园两个中班幼儿,通过对幼儿进行前期的调查和“故事理解”测查,基于同质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25名,对照组25名,共计50名被试。对实验组幼儿进行10次对话式阅读活动,其目的是通过对话式阅读这一系列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对照组则进行10次传统阅读活动。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幼儿的故事理解水平与对照组幼儿的故事理解水平对比差异显着,在视听信息整合、视觉信息、视听推断信息以及故事理解总分上,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对话式阅读活动有效的促进了中班幼儿故事理解。根据研究结果,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视角进行系统讨论与分析。第一,从宏观的视角分析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影响因素:(1)新颖有趣的绘本,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性;(2)丰富有趣的导入形式,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注意力;(3)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第二,从微观的角度剖析对话式阅读活动中具体哪一个方面促进了故事理解中哪一个维度的发展:(1)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观察图画,促进了幼儿对“视觉信息”的理解;(2)融入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形式,促进了幼儿对“视听整合信息”的理解;(3)运用对话式阅读这一言谈技巧,促进了幼儿“视听推断信息”的理解。最终研究结论为:对话式阅读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故事理解的发展,能够促进幼儿视听整合信息、视觉信息、视听推断信息这三个方面的发展。针对研究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四条教育建议,即甄选适宜的故事绘本,引幼儿好奇和兴趣;巧用“对话”式提问技巧,促幼儿思维和语言;融入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幼儿想象和创造;注重自主延申阅读,增幼儿主动与反思。

贾云丞[10](2021)在《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及其机制 ——来自成年早期无生育史个体的行为及脑影像证据》文中指出鉴于人类的婴儿期非常长,仅靠婴儿的亲生父母来独立完成养育及照料任务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还需要其它家庭成员乃至种族成员的共同协助,这种现象被研究者称为异亲养育行为(alloparental behavior)(Hrdy,2009)。由于异亲养育有利于种族的生存与繁衍,因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与之相配套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其中,婴儿图式就是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维持异亲养育的一种重要先天本能。婴儿图式(Baby schema,or kindchenschema)是指在人类婴儿或动物幼崽外表上所具有的一些典型特征,这类特征容易唤起成年个体的养育反应,从而有利于后代的存活(Lorenz,1943)。婴儿图式作为一种先天释放机制(innate releasing mechanism),能普遍诱发成人的积极情绪,是人类养育行为及亲子关系形成的重要基础(Franklin&Volk,2018a;Kringelbach et al.,2016;Parsons et al.,2010)。自该概念提出后,研究者对那些可能属于婴儿图式的身体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构成婴儿图式的身体特征主要集中在面部区域(Alley,1981;Glocker et al.,2009a),因此后来有关婴儿图式的研究也就大多聚焦于婴儿面孔图式。根据婴儿面孔图式的现有研究综述,婴儿面孔能唤起成人的一系列反应,比如增强对婴儿的关注、诱发积极情绪、引发收养意愿和增加照料行为等(Franklin&Volk,2018a;Kringelbach et al.,2016;Lucion et al.,2017)。但就婴儿面孔图式效应来说,其最为典型的表现有以下几种:注意偏向、偏好反应和照料动机。鉴于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人类养育行为和早期亲子关系形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众多研究者开始对其展开了大量研究,其研究热点从关注面孔结构对婴儿面孔图式的影响作用,逐步拓展到面孔表情的影响作用,并发现表情会显着地调节婴儿面孔图式效应,而且可能存在一个尚未经过实证检验的现象: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中性面孔条件下会凸显出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该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在有关表情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影响研究中,缺乏一套标准化的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作为实验材料,因此已有研究未能有效控制面孔结构的干扰,无法确认面孔表情是否具有独特作用。第二,前人研究虽然发现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中性面孔条件下会凸显出来,但该现象并没有在严格控制面孔结构的条件下进行过验证,因此还不能确定这一现象是否会稳定存在。第三,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在中性面孔条件下会凸显出来的原因及其背后的神经生理机制尚未可知。鉴于上述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如下。第一,开发一套高质量的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为本研究以及后续研究在严格控制面孔结构的条件下,分离出面孔表情的独特作用提供统一标准化的实验材料。第二,基于上述图片系统,在控制了面孔结构后,验证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注意偏向凸显的现象是否依然存在,并探索其神经生理机制。第三,基于上述图片系统,在控制了面孔结构后,验证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凸显的现象是否仍然存在,并探索其神经生理机制。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研究设计了3个子研究共计7个实验。研究一通过实验1和实验2建立了一套具有较高信效度的婴儿与成人同面孔自发多表情图片系统。其中包括68名(男31名,女37名)年龄在3~12月的婴儿模特和61名(男27名,女34名)年龄在18~27岁的成人模特,并包含了269张婴儿图片(高兴、中性、悲伤图片分别有85、85、99张)和420张成人图片(高兴、中性、悲伤图片分别有190、77、153张)。每名婴儿或成人在每种表情上至少有1张图片,每张图片均包含认同度、情绪强度、吸引力、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这六项图片指标,所有图片指标的Cronbachα系数均大于0.87,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面孔(婴儿或成人)与表情(高兴、中性或悲伤)的类别间差异均达到统计显着(ps<.001)。研究二是探索成人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包括实验3和实验4。为了凸显被试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注意偏向和专属神经激活,本研究分别计算了行为反应和神经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被试在婴儿和成人面孔的反应值上的差异量)。实验3采用点探测范式,选择反应时作为测量指标,考察了98名(男女各49名)年龄在17~23(19.94±1.12)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反应时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注意偏向凸显。实验4基于实验3的点探测范式及其测量指标,进一步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考察了68名(男女各34名)年龄在18~24(20.22±1.36)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注意偏向以及P1、N170和LPP这三个ERP成分的激活。结果发现:(1)行为反应时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2)P1成分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3)N170成分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悲伤、中性和高兴表情上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此外,与男性相比,悲伤婴儿面孔在女性的左脑半球上诱发了更大的专属N170激活;(4)在LPP激活上,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条件下,相比成人面孔,婴儿面孔均诱发了更强的LPP激活。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仅存在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注意偏向和专属P1激活凸显。研究三是探索成人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包括实验5、实验6和实验7。为了凸显被试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偏好反应、专属观看动机和专属神经激活,本研究也分别计算了行为反应和神经激活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被试在婴儿和成人面孔的反应值上的差异量)。实验5采用假想收养范式,选择吸引力、照料意愿和愉悦度作为测量指标,考察了90名(男女各45名)年龄在18~24(20.65±1.03)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偏好反应。结果发现,三个测量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均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偏好反应凸显。实验6采用动机按键范式,选择期待性渴求、消费性渴求和观看时长作为测量指标,考察了214名(男女各107名)年龄在17~26(20.47±1.34)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观看动机。结果发现,三个测量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均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观看动机凸显。实验7结合先前功能性磁共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研究(Li et al.,2016)中使用过的被动观看任务与实验6的动机按键范式及其测量指标,考察了87名(男43,女44)年龄在18~24(20.09±1.19)岁的健康大学生对婴儿与成人同面孔高兴、中性和悲伤表情图片的观看动机以及全脑神经激活和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神经激活。结果发现:(1)期待性渴求、消费性渴求和观看时长测量指标上的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在中性、高兴和悲伤表情上均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2)在高兴面孔表情的全脑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显着差异的脑区主要涉及左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右侧梭状回、左侧脑岛、双侧舌回、双侧枕下回、左侧顶下缘角回、双侧顶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沟盖、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缘上回、左侧颞上回、右侧小脑和左侧小脑脚;(3)在中性面孔表情的全脑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显着差异的脑区主要涉及右侧内侧和旁扣带回、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岛盖部额下回、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右侧中央后回和右侧中央前回;(4)在悲伤面孔表情的全脑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显着差异的脑区主要涉及双侧距状裂周围皮层、左侧额中回、双侧背外侧额上回、双侧梭状回、双侧舌回、双侧枕下回、双侧枕中回、左侧枕上回、双侧顶下缘角回、双侧顶上回、双侧中央后回、双侧中央前回、双侧楔前叶、双侧辅助运动区、双侧缘上回、双侧颞下回、双侧小脑、双侧小脑脚和小脑蚓;(5)相比高兴和悲伤面孔表情,中性面孔表情的ROI神经激活上,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值达到最大的脑区涉及右侧脑岛、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右侧辅助运动区。也就是说,中性面孔条件下,仅存在成人对婴儿面孔图式的专属观看动机以及专属的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右侧脑岛和右侧辅助运动区激活凸显。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得到了以下主要结论:(1)初步建立了包含认同度、情绪强度、吸引力、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共计六项图片指标,并且包含婴儿与成人同面孔自发的高兴、中性和悲伤这三种表情的统一标准化图片系统。该图片系统为后续面孔表情效应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统一标准化的实验材料。(2)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这一现象(包括注意偏向、偏好反应和照料动机这三种典型表现)在成人的行为反应和神经激活上均可重复再现。具体来说,在定向阶段出现中性婴儿面孔图式的注意偏向凸显时,会伴随着P1脑电成分的振幅增强;在识别阶段出现中性婴儿面孔图式的偏好反应凸显时,会激活额下回和脑岛,还可能伴随着N170脑电成分的振幅增强;而在本能养育阶段出现中性婴儿面孔图式的观看动机凸显时,则会激活辅助运动区,并可能伴随着LPP脑电成分的振幅增强。(3)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成人对中性婴儿与成人面孔会持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具体来说,成人会将中性婴儿面孔视为依然具有一定信号价值的积极刺激,因此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作出趋近的反应;而成人则会将中性成人面孔视为缺乏信号价值的消极刺激,因此会对其缺乏兴趣并表现出回避的倾向。相较之下,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就会凸显出来。这表明情绪信号不明确的中性婴儿面孔依然会被成人视为一种与生存繁衍高度相关的独特刺激,这一特点有助于养育者避免错过婴儿发出的重要信号,同时可以促进良好早期亲子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利于婴儿的生存与发展;此外,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人类异亲养育行为得以形成的重要先天基础。

二、诱发兴趣 发展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诱发兴趣 发展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2.1.1 语法修辞视角
        2.1.2 概念整合视角
        2.1.3 关联理论视角
        2.1.4 认知拓扑视角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3.1 理论基础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3.2 研究手段
        3.2.1 眼动追踪技术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3.3.1 字谜初选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3.4 本章小结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设计
        4.2.2 实验被试
        4.2.3 实验材料
        4.2.4 实验仪器
        4.2.5 实验流程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行为数据
        4.3.2 眼动数据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被试
        5.2.3 实验材料
        5.2.4 实验仪器
        5.2.5 实验流程
        5.2.6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行为数据
        5.3.2 眼动数据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5.5 本章小结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方法
        6.2.1 实验设计
        6.2.2 实验被试
        6.2.3 实验材料
        6.2.4 实验仪器
        6.2.5 实验流程
        6.2.6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行为数据
        6.3.2 眼动数据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6.5 本章小结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7.1 实验目的
    7.2 实验方法
        7.2.1 实验设计
        7.2.2 实验被试
        7.2.3 实验材料
        7.2.4 实验流程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行为数据
        7.3.2 脑电数据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7.5 本章小结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发展PERMA幸福理论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干预抑郁发作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5 核心素养、幸福、抑郁的关系研究现状
    1.4 研究述评和研究展开
        1.4.1 研究述评
        1.4.2 研究展开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2.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2.1.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2.1.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2.2 积极心理学PERMA幸福发展相关理论
    2.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抑郁干预的理论
        2.3.1 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2.3.2 自我调节与积极干预
        2.3.3 预防抑郁发作的理论
    2.4 中国大学生三类六维发展核心素养概念
        2.4.1 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
        2.4.2 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与健康生活
        2.4.3 社会参与: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
第三章 对象和方法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对象
        3.1.1 资料来源
        3.1.2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与调研工具
        3.2.1 研究方法
        3.2.2 调研工具
    3.3 理论假设与实证验证
        3.3.1 理论假设
        3.3.2 实证检验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4.1 基本资料与信度效度检验
        4.1.1 问卷信度与答卷效度检验分析
        4.1.2 人口学和社会学资料频数分析
    4.2 生活应激源及应激反应均值比较分析
        4.2.1 男女生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
        4.2.2 三类学校应激源及反应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3 核心素养、幸福与抑郁均值比较分析
        4.3.1 男女生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
        4.3.2 三类学校发展核心素养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3.3 男女生幸福发展指标均值比较
        4.3.4 三类学校学生幸福发展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3.5 男女生抑郁发作指标均值比较
        4.3.6 三类学校学生抑郁发作均值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
    4.4 大学生核心素养、应激、抑郁、幸福因素相关分析
        4.4.1 大学生应激源及其反应8 项相关分析
        4.4.2 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6 维度相关分析
        4.4.3 大学生积极幸福发展5 要素相关分析
        4.4.4 大学生消极抑郁发作9 症状相关分析
        4.4.5 核心素养、应激、抑郁与幸福的分析
    4.5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的回归预测
        4.5.1 总样大学生生活应激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4.5.2 男女生生活应激分别诱发抑郁发作的回归预测
        4.5.3 总样大学生9/18 项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4.5.4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预防抑郁回归预测
        4.5.5 总样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增加幸福的回归预测
        4.5.6 大学生男生与女生核心素养增加幸福回归预测
    4.6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预防抑郁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4.7 大学生核心素养4*2 性别对增加幸福的调节交互效应方差分析
    4.8 大学生“S生活应激—O核心素养—R增幸福与防抑郁”结构方程模型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大学生应激诱发抑郁发作、核心素养激励幸福发展的工作原理
        5.1.1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具有群组差异特点
        5.1.2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受其性别分组调节
        5.1.3 大学生生活应激及抑郁、核心素养及幸福亦受学校分类调节
    5.2 大学生生活应激本质是其生活应激源诱发应激反应的加工过程
    5.3 大学生核心素养具有增进幸福与预防抑郁的双重调节作用
        5.3.1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提升其幸福发展五要素
        5.3.2 培育大学生核心素养六维度能够舒缓其抑郁发作九指标
    5.4 大学生核心素养激励所获得的幸福反过来对抑郁具有疗愈作用
    5.5 建议: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压力管理与幸福促进的策略
        5.5.1 压力管理与心身健康的育心策略
        5.5.2 幸福促进与全面发展的育德策略
        5.5.3 心理育人与思政育人的协同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学生生活应激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3)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眼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汉语绕口令
        1.1 汉语绕口令的含义
        1.2 汉语绕口令的语音学特点
        1.2.1 相同的声母或者韵母重叠
        1.2.2 相近的声母或者韵母重叠
        1.2.3 相同音节的重叠
        1.3 汉语绕口令的类型
    2 绕口令效应
        2.1 绕口令效应的概念
        2.2 绕口令效应的研究范式
        2.2.1 句子合理性判断任务
        2.2.2 词汇判断任务
        2.2.3 自由回忆任务
        2.2.4 自定步速阅读任务
        2.2.5 自然阅读任务
    3 绕口令效应的发生机制
        3.1 发音干扰解释
        3.2 语音工作记忆干扰解释
    4 绕口令效应的研究现状
        4.1 绕口令效应“是什么(What)”
        4.1.1 绕口令效应是语音混淆而非视觉混淆
        4.1.2 绕口令效应对阅读效率的影响
        4.2 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
        4.2.1 绕口令效应仅出现在晚期的句子加工阶段
        4.2.2 绕口令效应既存在于词汇识别阶段也存在于晚期的句子整合阶段
        4.3 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
        4.3.1 围绕发音干扰的探索
        4.3.2 围绕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探索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1 问题提出
    2 研究框架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4 本研究的创新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汉语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
        实验1 汉语绕口令效应的时间进程:阅读方式的调节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1 结果
        4 实验1 讨论
    研究二 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音素重叠的位置和类型
        实验2 音素重叠的位置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2 结果
        4 实验2 讨论
        实验3 音素重叠的类型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3 结果
        4 实验3 讨论
    研究三汉语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音素重叠的次数
        实验4 连续的音素重叠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4 结果
        4 实验4 讨论
        实验5 间隔的音素重叠对汉语绕口令效应的影响
        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2 实验方法
        3 实验5 结果
        4 实验5 讨论
第四部分 总讨论
    1 绕口令效应“何时发生(When)”:汉语绕口令效应发生的时间进程
    2 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基于发音干扰的探索
    3 绕口令效应“如何发生(How)”:基于语音工作记忆干扰的探索
    4 汉语绕口令效应的认知加工机制
    5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网络直播教学的概念与相关研究
        2.1.1 网络直播教学的概念
        2.1.2 网络直播教学的相关研究
    2.2 情绪与学习的相关研究
        2.2.1 情绪的概念
        2.2.2 情绪的相关理论
        2.2.3 情绪与学习的关系研究
        2.2.4 情绪的诱发
    2.3 学业情绪的概念和研究现状
        2.3.1 学业情绪的概念
        2.3.2 学业情绪的相关理论
        2.3.3 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
    2.4 学习效果的界定及相关研究
        2.4.1 学习效果的概念
        2.4.2 在线学习效果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4 研究一: 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及其来源的质性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设计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4.3.1 大学生在网络直播教学中体验到的学业情绪
        4.3.2 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学业情绪来源的质性分析
        4.3.3 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学业情绪来源的典型个案分析
        4.3.4 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学业情绪来源的编码的频次分布
    4.4 讨论
5 研究二: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学业情绪来源和情绪体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研究工具
        5.2.3 实验设计
        5.2.4 研究过程
    5.3 研究结果
        5.3.1 实验材料的启动效果
        5.3.2 先前知识经验的影响
        5.3.3 情绪状态诱发结果
        5.3.4 学业情绪来源和情绪体验对学习效果影响
    5.4 讨论
6 总讨论
7 结论与启示
    7.1 结论
    7.2 启示
        7.2.1 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来提升学习效果
        7.2.2 通过改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习效果
8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情绪评定问卷
附录3:先前知识问卷
附录4:再认测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第一章 概念及文献综述
    1.1 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1.1.1 激发急性应激的实验程序
        1.1.2 急性应激的效应
    1.2 性别
        1.2.1 性别的概念
        1.2.2 性别对认知加工的影响
    1.3 感觉门控
        1.3.1 P_(50)门控功能的重要性及神经源
        1.3.2 感觉门控加工的性别差异及急性应激影响研究
        1.3.3 以往研究总结
    1.4 工作记忆
        1.4.1 人类工作记忆的性别差异研究
        1.4.2 急性应激对人类工作记忆的影响研究
        1.4.3 急性应激、性别对工作记忆加工的影响及总结
    1.5 抑制功能
        1.5.1 急性应激对抑制控制的影响研究
        1.5.2 抑制控制的性别差异研究
        1.5.3 急性应激、性别对抑制控制加工的影响及总结
2 第二章 问题提出、研究思路、意义及创新之处
    2.1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案
        2.2.1 研究一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影响的行为研究
        2.2.2 研究二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功能效应的ERP研究
        2.2.3 研究三急性应激对两性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
        2.2.4 研究四急性应激对两性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2.3 研究的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实践意义
    2.4 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第三章 研究一: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影响的行为研究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和程序
        3.2.1 被试
        3.2.2 程序
    3.3 统计结果
        3.3.1 情绪状态和心血管系统反应
        3.3.2 工作记忆任务表现
    3.4 讨论
    3.5 结论
4 第四章 研究二:急性应激对两性工作记忆功能效应的ERP研究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和程序
        4.2.1 被试
        4.2.2 程序和刺激
        4.2.3 应激诱发及唾液皮质醇测量
        4.2.4 脑电数据记录和处理
        4.2.5 变量提取和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情绪状态和应激激发
        4.3.2 行为数据
        4.3.3 ERP数据
    4.4 讨论
    4.5 结论
5 第五章 研究三:急性应激对两性感觉门控功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与程序
        5.2.1 被试
        5.2.2 程序
        5.2.3 听觉刺激
    5.3 EEG记录和分析
        5.3.1 EEG记录
        5.3.2 EEG数据分析
    5.4 统计结果
        5.4.1 情绪状态,特质焦虑和应激状态
        5.4.2 脑电数据
    5.5 讨论
    5.6 本研究结论
6 第五章 研究四:急性应激对两性抑制控制功能的影响
    6.1 引言
    6.2 研究方法与程序
        6.2.1 被试
        6.2.2 程序
        6.2.3 Stroop任务及刺激材料
    6.3 近红外脑成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6.4 统计分析
    6.5 统计结果
        6.5.1 量表及生理唤醒数据的统计结果
        6.5.2 行为数据结果
        6.5.3 近红外脑成像数据结果
    6.6 讨论
    6.7 本研究结论
7 第七章 总讨论和结论
    7.1 关于抑制功能和Stroop任务作为一种测量范式
    7.2 关于应激和应激效应机制
    7.3 关于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及性别差异
    7.4 关于现实应用
        7.4.1 测评方面
        7.4.2 教育方面
    7.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光源探测器位置及f NRIS有效通道MNI坐标及皮层定位分区标签
附录2 使用的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4.3 相关研究评述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6.1 研究重点
        1.6.2 研究难点
        1.6.3 研究创新之处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7.1 研究思路
        1.7.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命周期理论
        2.2.3 协同治理理论
        2.2.4 危机管理理论
        2.2.5 议程设置理论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落实“素养为本”化学教学的改革需要
        1.1.2 彰显化学学科应用价值的教学需要
        1.1.3 改进与优化教学情境创设质量的现实需要
    1.2 国内外有关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有关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有关教学情境的研究现状
        1.2.2.1 中学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研究
        1.2.2.2 中学化学教学情境的素材研究
        1.2.2.3 基于特定主题的中学化学情境教学案例研究
        1.2.2.4 中学化学教学情境的评价研究
    1.3 研究课题的确立
    1.4 研究意义
        1.4.1 有利于丰富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研制方式
        1.4.2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
        1.4.3 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4.4 有利于指导中学化学教师的教学实践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分析法
        1.5.2 德尔菲法
    1.6 研究思路
2 研究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教学情境
        2.1.2 化学教学情境
        2.1.3 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
    2.2 理论基础
        2.2.1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2.2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2.2.3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
3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初步构建
    3.1 文献研究样本的确定
    3.2 内容要点的提取与分析
        3.2.1 内容要点的提取
        3.2.2 内容要点的分类编码与统计分析
    3.3 指标条目内容的确立
    3.4 各级指标类目的构建
        3.4.1 二级指标类目的构建
        3.4.2 一级指标类目的构建
4 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的德尔菲研究
    4.1 专家的遴选与确立
        4.1.1 拟定专家人数
        4.1.2 制定遴选标准
        4.1.3 确立专家组成员
    4.2 初始问卷的编制与回收
    4.3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的统计分析
        4.3.1 第一轮专家的积极程度
        4.3.2 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
        4.3.3 第一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
        4.3.4 第一轮专家意见的重要程度
        4.3.5 第一轮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
        4.3.6 指标的筛选和调整
    4.4 第二轮调查问卷的编制
    4.5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的统计分析
        4.5.1 第二轮专家的积极程度
        4.5.2 第二轮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
        4.5.3 第二轮专家意见的重要程度
        4.5.4 第二轮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
        4.5.5 对考虑删除的指标项目的处理结果
    4.6 各指标权重计算
5 研究结果、反思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
    5.2 研究反思
        5.2.1 研究创新之处
        5.2.2 研究不足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文献研究样本内容要点的提取情况
    附录二 已有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研究中的指标条目内容要点分析
    附录三 基于德尔菲法的第一轮调查问卷
    附录四 指标说明条目的专家意见及调整说明(第一轮)
    附录五 基于德尔菲法的第二轮调查问卷
致谢

(8)时间压力与情绪诱发对主动性人格特质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主动性人格
        2.1.1 主动性人格的概念
        2.1.2 主动性人格的测量
        2.1.3 主动性人格相关研究
    2.2 职业决策
        2.2.1 职业决策的概念
        2.2.2 职业决策的理论
        2.2.3 职业决策的测量
        2.2.4 职业决策的相关研究
    2.3 情绪
        2.3.1 情绪的概念
        2.3.2 情绪与决策的相关理论
        2.3.3 情绪的诱发与测量
    2.4 时间压力
        2.4.1 时间压力的含义与界定
        2.4.2 时间压力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意义
        3.2.1 理论意义
        3.2.2 实践意义
4 研究总体设计
    4.1 核心概念界定
        4.1.1 主动性人格特征
        4.1.2 职业决策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框架
5 预实验
    5.1 预实验一:职业决策任务属性确定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对象
        5.1.3 研究过程
        5.1.4 实验结果
    5.2 预实验二:时间压力临界点评定
        5.2.1 实验目的
        5.2.2 研究对象
        5.2.3 研究过程
        5.2.4 研究结果
6 实验一:时间压力下,人格特质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
    6.3 研究假设
    6.4 研究工具
    6.5 研究过程
    6.6 数据处理与结果
        6.6.1 时间压力、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时间的影响
        6.6.2 时间压力、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搜索深度的影响
        6.6.3 时间压力、主动性人格对职业决策搜索模式的影响
    6.7 讨论
        6.7.1 时间压力对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6.7.2 主动性人格对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6.7.3 时间压力与主动性人格的交互效应对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7 实验二:情绪诱发条件下,高中生人格特质对职业决策的影响
    7.1 研究目的
    7.2 研究假设
    7.3 研究对象
    7.4 研究工具
    7.5 研究过程
    7.6 数据处理
        7.6.1 情绪诱发检验
        7.6.2 主动性人格、诱发情绪对决策时间的影响
        7.6.3 主动性人格、情绪诱发对搜索深度的影响
        7.6.4 主动性人格、情绪诱发对高中生决策模式的影响
    7.7 讨论
        7.7.1 情绪对高中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7.7.2 情绪诱发下主动性人格对高中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8 实验三:在时间压力下,不同情绪诱发与人格特质对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
    8.1 研究目的
    8.2 研究对象
    8.3 研究假设
    8.4 研究工具
    8.5 研究过程
    8.6 数据处理
        8.6.1 在时间压力下,主动性人格、诱发情绪对决策时间的影响
        8.6.2 在时间压力下,主动性人格、诱发情绪对决策深度的影响
        8.6.3 在时间压力下,主动性人格、诱发情绪对决策模式的影响
    8.7 讨论:时间压力下,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特征高中生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
9 总讨论
10 总结论
11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职业决策影响因素评分表
    附录2 正负性情绪量表(PANNAS)
    附录3 职业信息板
    附录4 主动性人格量表
致谢

(9)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早期阅读影响幼儿的全面发展
        1.1.2 故事理解是早期阅读能力的基础
        1.1.3 对话式阅读是幼儿故事理解提升的方式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对话式阅读活动
        1.3.2 传统阅读活动
        1.3.3 故事理解
    1.4 文献综述
        1.4.1 故事理解的相关研究
        1.4.2 对话式阅读的相关研究
        1.4.3 对话式阅读与故事理解的相关研究
        1.4.4 相关研究述评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2.2.2 观察法
        2.2.3 访谈法
        2.2.4 实验法
    2.3 研究过程
        2.3.1 被试选取
        2.3.2 实验工具
        2.3.3 实验设计
        2.3.4 实验过程
        2.3.5 伦理遵守
3 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构建
    3.1 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的理论依据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2 最近发展区理论
        3.1.3 平衡语言教学理论
    3.2 对话式阅读活动基本原则
        3.2.1 兴趣性与生活化原则
        3.2.2 启发性与游戏化原则
    3.3 对话式阅读活动具体设计
        3.3.1 对话式阅读活动目标制定
        3.3.2 对话式阅读活动绘本的选择
        3.3.3 对话式阅读活动过程实施
        3.3.4 对话式阅读活动评价设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样本描述
    4.2 研究结果
        4.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故事理解后测的差异比较
        4.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故事理解前后测差异比较
    4.3 讨论分析
        4.3.1 对话式阅读活动对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影响
        4.3.2 对话式阅读活动对中班幼儿故事理解不同维度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甄选适宜的故事绘本,引幼儿好奇和兴趣
        5.2.2 巧用“对话”式提问技巧,促幼儿思维和语言
        5.2.3 融入多样的阅读形式,激幼儿想象和创造
        5.2.4 注重自主延申阅读,增幼儿主动与反思
    5.3 反思
        5.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班儿童故事理解测查表》
附录B 《小黑鱼》测查指导语
附录C 对话式阅读活动系列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10)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及其机制 ——来自成年早期无生育史个体的行为及脑影像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背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概述
        2.1.1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概念界定
        2.1.2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典型表现
        2.1.3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神经机制
    2.2 面孔结构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影响
        2.2.1 面孔结构布局的相关证据
        2.2.2 面孔结构变形的相关证据
        2.2.3 面孔结构缺陷的相关证据
        2.2.4 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提取
    2.3 面孔表情对婴儿面孔图式效应的影响
        2.3.1 多种表情婴儿面孔的研究及其神经机制
        2.3.2 多种表情婴儿与成人面孔的研究及其神经机制
3 研究设计
    3.1 问题提出
    3.2 研究构想
        3.2.1 理论基础
        3.2.2 模型构建
        3.2.3 研究目标
        3.2.4 研究假设
        3.2.5 研究方案
4 研究一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的开发
    4.1 前言
        4.1.1 现有面孔表情图库的发展现状
        4.1.2 现有图库面临的挑战
        4.1.3 当前研究的目标
    4.2 实验1 开发婴儿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
        4.2.1 实验1A婴儿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制作与评定
        4.2.2 实验1B婴儿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情绪诱发作用评定
    4.3 实验2 开发成人同面孔多表情标准化图片系统
        4.3.1 实验2A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制作与评定
        4.3.2 实验2B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片系统的情绪诱发作用评定
    4.4 结果
        4.4.1 评分稳定性
        4.4.2 认同度指标
        4.4.3 情绪强度指标
        4.4.4 吸引力指标
        4.4.5 情绪激活三项指标
        4.4.6 信度
        4.4.7 效度
    4.5 讨论
5 研究二成人对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
    5.1 实验3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的点探测研究
        5.1.1 方法
        5.1.2 结果
        5.1.3 讨论
    5.2 实验4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注意偏向的神经机制研究
        5.2.1 方法
        5.2.2 结果
        5.2.3 讨论
6 研究三成人对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在不同表情上的差异及其神经机制
    6.1 实验5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的行为研究
        6.1.1 方法
        6.1.2 结果
        6.1.3 讨论
    6.2 实验6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观看动机的行为研究
        6.2.1 方法
        6.2.2 结果
        6.2.3 讨论
    6.3 实验7 成人对不同表情婴儿面孔的偏好反应与观看动机的神经机制研究
        6.3.1 方法
        6.3.2 结果
        6.3.3 讨论
7 总讨论
    7.1 婴儿与成人同面孔多表情图库的初步建立为本研究提供了标准化实验材料
    7.2 不同表情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加工过程模型的初步检验
        7.2.1 定向阶段
        7.2.2 识别阶段
        7.2.3 本能养育阶段
        7.2.4 总结
    7.3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7.4 局限与展望
8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婴儿同面孔自发多表情图片系统(手册)
    附录2 成人同面孔自发多表情图片系统(手册)
致谢
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诱发兴趣 发展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2]增进幸福发展与预防抑郁发作:核心素养调节效应研究 ——以陕西大学生实证分析为例[D]. 刘娜.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3]汉语句子阅读中绕口令效应的眼动研究[D]. 宋子明.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4]网络直播教学中大学生的学业情绪对学习效果的影响[D]. 王梓.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5]急性应激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和性别差异[D]. 辛增友. 辽宁师范大学, 2021(12)
  • [6]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7]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化学教学情境评价标准研究[D]. 魏媛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时间压力与情绪诱发对主动性人格特质高中生职业决策的影响[D]. 赵梦婷.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对话式阅读活动促进中班幼儿故事理解的实践研究[D]. 周颖. 成都大学, 2021(08)
  • [10]中性婴儿面孔图式效应凸显及其机制 ——来自成年早期无生育史个体的行为及脑影像证据[D]. 贾云丞. 西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