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鉴赏课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文学鉴赏课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文学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高旭华[1](2021)在《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 ——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教育承载着立德树人,继往开来的重要使命。中学历史课程中,历史文化史教育对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人文素养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要发挥历史文化史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美育功能,有内涵的教学立意必不可少。教学立意是一堂课的中心主旨,体现着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历史教育功能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文化史部分为例,从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的确立对实现立德树人目的的作用、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意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文献借鉴,探讨关于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确立的相关问题。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教学立意的确立问题和现状进行研究,对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涉及文化史的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并从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出一些新教材在文化史方面的编排变化。从课堂实录和教师访谈两方面对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的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发现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并结合教学案例阐明观点,最后对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的探究进行了思考。期望本论题的探究对一线教学有所借鉴和帮助。

金悦[2](2020)在《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力的培养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相较传统文体而言,影视文学算新兴文学样式,它兼具文学性和影视性,蕴藏多彩的审美鉴赏点。建国后,就高中语文范畴,限部分版本或地区,其教材陆续有收录影视剧本等,但通常被归到选修的课本中。随着2014年“核心素养”于国内首现、2017年课标更新,社会各界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期待值愈来愈高。审美情趣作为综合能力所提倡的一点,在影视文学的土壤中孕育、培养是最为科学的选择,在本文,即指审美鉴赏力。观察当前课堂状态,该文体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度。教学既缺少对其基本理论、审美价值的探讨,更缺乏关注为强化审美鉴赏力的方略的深层次探究。因此,在新课标引领下,让教师深刻挖掘该文体区别于传统文体的审美特性,侧重审美鉴赏层面的教学是应有之义。学者就核心素养、审美鉴赏力的探讨较丰富,影视文学教学,其研究也有些成果。然而,当前就高中语文,选取该文体教学与审美鉴赏力培养相结合,这一角度的探讨很少,从而说明,这一课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价值。绪论上,集中于对主题词的界定,就审美鉴赏力,笔者分割为感知、体验、欣赏、鉴别、创造这5种能力,再结合相关研究的综述,确定下文研究走向;之后将核心素养理论、新课标的要求作为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在理论引领下,就高中语文范畴,笔者选取《影视名作欣赏》,探讨影视文学所具备的审美特性,及对其培养独特审美鉴赏力之价值所存;紧接着,笔者对师、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及成因利用问卷、课堂观察法做了透彻的分析;最后,笔者综合前文所论,并借助课堂案例、课堂观察,及第三部分的审美鉴赏特性的分析,提出学生参与、教师转变、教法落地三个侧面的实施方略,其中教法落地部分由审美鉴赏力的5种能力构成。以期推进该内容的研究。

谭淑欣[3](2020)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明确提出十八个学习任务群,顺应当前教育信息化趋势大潮,特别设置学习任务群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这是媒介教育进入中小学课堂的重要标志,更是印证了在“互联网+”的时代,媒介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中,从统编版高中教科书语文教材的编排和近年全国语文高考卷的考察来看,跨媒介阅读信息明显增多。而目前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存在着流于表面的多媒体运用等现象,未能落到实处进行媒介教育,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因“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尚在摸索阶段,对于开展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研究还相对缺乏,一线教师正处于“摸石头过河”的境况。基于此,本文聚焦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从概念、调查问卷和访谈、教学目标与原则、教学实践等多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研究,望能为新课标改革注入新思路,为一线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界定进行概述,并探讨该学习任务群在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意义;第二章主要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分别对某中学的学生和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现状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第三章是“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主要从以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发展目标和以专题性、整合性、情景化、任务化、互文性等为教学原则的两个方面展开。第四章是由三个方面开展:依托教材信息类单元,拓展文学鉴赏课型和延展课外知识与视野等,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探讨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试图建立教学体系,以期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实施该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一些操作思路。本研究通过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研究,为构建跨媒介学习共同体,丰富语文学习的手段,也为新课改的新路径提供新方法,目的是在跨媒介课堂上提高学生群体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卓龙锋[4](2019)在《文本细读法在高中宋词教学中的运用》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强调了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古代诗歌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认同起着重要作用。古代诗歌篇幅短小、语言凝练、思想感情高度浓缩,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宋词相比唐诗更具有音乐性、韵律美及生活气息。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更适合使用文本细读的个案分析来感悟其秘妙以及词作背后蕴含的情感。本文将文本细读与课堂活动相融合,以案例教学为基础,将文本细读法归于核心素养的统领下,通过调查搜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不足提出一系列细读宋词的方法,并从理论上予以阐述,最后回归教学实际,检验这些细读法的应用效果。本文所选取分析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以及选修中的宋词。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本次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对文本细读的概念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在宋词教学中的必要性,主要梳理国内外文本细研究的溯源和发展,以及当前中国文本细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并提出本论文对“文本细读”的界定;第三部分(第二章):对现阶段高中宋词教与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究以及原因分析。学生方面主要是对语言建构运用能力不足,缺少对应的方法作指导,语文素养得不到提高,细读不走心,审美鉴赏水平亟需提高。教师方面主要是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出现偏差,疏于宋词细读,诗词素养有待提高;第四部分(第三章):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从细读的要求、文本层次(细读的对象)和文本细读法与课堂活动的结合(细读的方法)三个方面来展开,提出针对高中语文宋词教学的文本细读法应用策略;第五部分(第四章):以自身的实践经历,将第四部分提出的细读策略进行实践,主要以案例和教学设计的形式呈现;第六部分(结语):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细读方法可以根据宋词的特点和教学需要来组合使用,在融入了文本细读法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蒋宁苇[5](2019)在《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对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在这个信息时代,随着媒体的发展,中学生的新闻素养亟待培养。有效的培养途径就是进行有效的新闻教学。然而,中学新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新闻实践活动几乎没有;仅有的几篇阅读作品也被“变形”——要么为“考点”讲授课,即以作品为例简单地讲授新闻文体知识,要么为“文学”体悟课,即体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总之,培养新闻素养的目标还未落实。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首先分析学术界研究中学新闻教学的成就与不足,阐明本选题的缘由、目的和意义。再通过界定新闻、新闻素养、新闻教学三个核心术语的内涵,从而划定研究范围,并明确新闻教学培养学生新闻素养的意义,即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符合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和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接着,在问卷调查等基础上,从新闻素养、教学意识、实施状况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对中学新闻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教师的新闻素养不高、新闻教学意识薄弱、教学内容僵化、教学方法不恰当和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并把问题的原因从教师追溯到了教材和宏观评价体系层面。根据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提升新闻素养升、调整教学和评价方法,教材突破“范文制度”、丰富新闻资源,评价体系不断完善等解决策略。以朴素、踏实的研究心态,做到语言真切、观点创新、策略可行是本研究的初衷。愿新闻教学的地位得到正视,问题得到解决。

许辉,马燕妮[6](2014)在《对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文学鉴赏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门深受大多数学生喜爱的课程。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开始到现在,教育机制不断革新,高职院校设立的文学鉴赏课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失,适应了现实教育,是对美育的探索和发展。

薛猛[7](2014)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一直被人们关注与追求,它不断激发人们体验情感并感悟精神个性,思考人生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积极体验和探求美的感受、意义与价值,追求审美自由,感悟美的内涵。在审美教育过程中,由于审美存在多元鉴赏角度,审美的个性与共性视角共存,因此对审美教育尤其高中阶段审美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与方式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高中阶段既要实现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的宏观审美教育目的,实现整体审美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同时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审美能力与水平特点。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只有充分体现审美精神个性,才能推进教师和学生审美素养水平的实际发展。从审美教育个性化的角度看,只有教师个性化的“教”才能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从而实现审美理性对感性的超越,感悟美丰富而多元的价值与内涵。在审美教育个性化实践中,审美教育目的直指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只有积极、个性化地开展审美教育,实现审美自觉性,才能实现培养审美情趣与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具有微妙而复杂的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直接影响到审美教育个性化目的的实现。教师要树立个性化教学思想和正确的学生观,建立符合社会与时代要求的审美价值观与教育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自己个性特点和专业素养形成对美的独特理解,深入推进审美教育个性化,引导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文素养和审美个性的提升与发展。本研究以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为研究内容,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考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整合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创新性地提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基本特征及实践原则。实践考证采取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呈现、解析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个性化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基本特征和实践原则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研析与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具体实施策略,以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整体审美素养与能力,促进个性发展。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本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研究的缘起和价值。研究的缘起基于五个方面的要求: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理论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现实要求、教师专业化和学科课程标准的客观要求、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需求。其中,“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实现,鼓励教师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形式激励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要求提升审美教育内涵与能力水平,促进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趋向与内涵要求实现教师个体的教学个性与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审美教育有明确的要求。研究价值表现在三个方面:审美教育个性化促进审美理性与感性两种角度的深度融合;研究审美教育实践现状,满足学生对审美学习的需求;厘清审美教育群体化与个性化的区别。第二部分,国内外审美教育相关研究综述。国内外开展审美教育的相关研究较多,本研究将就审美、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等角度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合、梳理,在审美认识、目的、价值、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评析。第三部分,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将主要指向审美教育的认识、内容、教学与评价等环节,力求揭示审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明确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特征,提出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原则和策略。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其中,案例分析法注重从审美认识、审美内容、审美教学等环节进行述评和研究;问卷调查法从客观角度,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调查问卷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化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法与问卷调查法相结合,保证审美教育个性化问题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第二章:概念界定、理论及实践依据本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念界定。主要对审美、审美教育、个性化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中语文教育、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等七个概念进行厘定。第二部分,理论依据。本研究将主要分析、整理与借鉴比斯莱和康德关于审美及审美教育的基本理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首先,整理并借鉴比斯莱关于审美及审美教育的理论。主要就审美功效、经验特征、审美判断的标准和审美教育的四大分期等理论进行研析。其次,根据本研究的需要整理并借鉴康德关于审美的理论。主要就审美共通感、美在自由、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等理论进行研析。其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重点分析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个性发展的核心观点,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和评价者;建立新型学生观,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其潜能,进行创造性学习。第三部分,实践依据。具体介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对审美教育的具体要求,本研究将以此为实践依据,具体评价和探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第三章: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原则本章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基本特征。本研究将论证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八个特征,即个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开放性和自主性特征、交互性和公平性特征、超越性和创造性特征。第二部分,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原则。基于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基本特征,将就审美认识、审美内容和审美实践三个方面具体提出实践原则:民主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协调性原则、自由性原则及主题化原则。第四章: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本章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问题现状。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重点研析和判断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实践中的问题现状,并依据审美教育个性化基本特征与实践原则,具体从审美认识、审美内容、审美实践等角度,对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个性化实践案例中的师生关系、学习方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等问题进行述评,确认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部分,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将依据比斯莱、康德、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课标(实验)》,依据审美教育个性化基本特征与原则,从审美认识、审美内容及审美实践等角度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探析。问题现状及原因探析既有案例分析的印证,也有问卷调查数据的客观依据,保证观点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第五章: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施策略本章由七部分组成。这七部分内容是依据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基本特征与实践原则提出解决问题的实施策略。第一部分,坚持师生角色的理性审视与主体重构。第二部分,专注于教师个性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习得与养成。第三部分,建构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第四部分,创设多类别特色性审美问题情境。第五部分,加强多形态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与价值甄别。第六部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第七部分,建立适合的评价基准与个性化评价原则。第六章:未来展望本章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研究工作的再反思,反思研究过程中的得失。第二部分是研究工作的展望,提出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构想。

于俊利[8](2013)在《体育院校文学鉴赏课程教学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文学鉴赏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情感与审美能力,启导当代大学生对人性、人生的关怀,对个体自我的督醒和发现,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汉语语感和美感,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行、优美的品位,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当前体育院校开设文学鉴赏课的现状和所面对的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从分层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体系、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

曹敬才[9](2013)在《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影视文学鉴赏课程以其信息量大、形式灵活、育人功能强大等特点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影视文学鉴赏课程的开设应该重点把握课型的设计,力争为丰富优秀的影视文学资源找到良好的传播载体,做到师生共同进步。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课型的概念及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意义。对于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研究首先要明确影视文学和影视文学鉴赏的概念,同时对于可行的概念、构成和分类也给予明确说明,然后强调研究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的必要性。第二章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程作为新兴事物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课型种类偏少、结构松散、随意性强、针对性差。然后通过对存在问题的探析得出相应原因,主要有:应试教育影响、教师素质偏低、学生知识面窄、教材编写不足、基础设施有限。第三章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设计的理念和策略。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设计必须坚持依据学情进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的科学理念。重点从阅读课、写作课和情境活动课三种课型设计举例,分别介绍了文本细读课、影片赏析课、改编课、评论课、小组话剧表演课、影片拍摄地参观活动。最后结合课内课外的关系、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课程专题性问题、课型之间的互补性等问题对课型设计的细节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杨晓丹[10](2012)在《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的设置模式探析》文中提出文学是一种非功利的、关照人心灵的艺术形式。文学鉴赏能力是一个人对文学作品感知、理解和判断的能力。泛网络时代,快餐文字充斥视听并左右着青少年的价值与审美情趣,浅薄与庸俗取代了经典与高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广经典文学阅读与鉴赏尤为必要。文学鉴赏课在高职高专的设置,应突破惯有的课程设置模式,充分考虑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与接受能力,进行创新尝试。

二、文学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 ——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关于教学立意理论层面的研究
        (二)关于教学立意教学案例层面的研究
        (三)关于文化史教学立意层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一)高中历史学科
        (二)文化史
        (三)教学立意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文化史内容梳理与分析
    第一节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文化史内容梳理
        一、文学史
        二、艺术史
        三、科技史
        四、思想史
    第二节 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文化史内容分析
        一、关于课标要求方面
        二、关于教材内容方面
第二章 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研究现状调查
    第一节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文化史教学立意的研究现状
        一、课堂实录调查
        二、教师访谈调查
    第二节 影响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
        二、学生方面
        三、社会环境方面
第三章 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策略
    第一节 转变传统观念,夯实专业基础
        一、扩充知识储备
        二、培育文化素养
        三、提升教学技能
    第二节 挖掘深层内涵,找准教学立意
        一、紧扣核心
        二、发展传承
        三、时代诉求
    第三节 把握核心素养,彰显学科价值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第四节 联系时代背景,突出学科特色
        一、联系时代,理解文化发展
        二、结合时代,凸显历史特色
    第五节 落实以人为本,实现育德功能
        一、以古照今
        二、师德引领
    第六节 掌握教材内容,开发教学资源
        一、恰当选用历史资源
        二、科学利用现代多媒体资源
第四章 高中历史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的一些思考
    第一节 教学立意与课程标准的吻合度
    第二节 教学立意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度
    第三节 教学立意与学生生活的贴合度
    第四节 教学立意与国家需求的联系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力的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影视文学是新兴文体却缺乏重视
        1.1.2 核心素养是近年热词能指引方向
        1.1.3 审美鉴赏力是综合力需扎实培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影视文学
        1.3.2 审美鉴赏力
        1.3.3 核心素养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综述
        1.5.1 影视文学特性的研究
        1.5.2 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的研究
        1.5.3 审美鉴赏力的研究
        1.5.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2 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培养的依据
    2.1 核心素养理论
        2.1.1 国内背景
        2.1.2 具体内容
        2.1.3 语文核心素养
        2.1.4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2.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
        2.2.1 对影视文学教学的相关要求
        2.2.2 对培养审美鉴赏力的相关要求
3 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审美鉴赏力培养概述
    3.1 影视文学审美鉴赏特性
        3.1.1 作品选取的多元化
        3.1.2 情节推进的动态化
        3.1.3 语言运用的可视化
        3.1.4 结构设置的跳跃化
    3.2 审美鉴赏力的培养价值
        3.2.1 正确三观树立的催化剂
        3.2.2 高尚艺术情趣利于养成
        3.2.3 审美鉴赏要点实现创造
4 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培养现状及分析
    4.1 调查研究设计
        4.1.1 调查目的
        4.1.2 调查对象
        4.1.3 问卷调查设计
        4.1.4 数据回收及分析
    4.2 学生角度的现状
        4.2.1 学生影视文学素养不够
        4.2.2 学生审美意识相对薄弱
        4.2.3 学生审美体验非常缺乏
        4.2.4 学生审美欣赏能力有限
        4.2.5 学生审美鉴别存在误区
        4.2.6 学生审美创造热情不高
    4.3 教师角度的现状
        4.3.1 教师影视文学修养不足
        4.3.2 教师的审美鉴赏力培养意识较浅薄
        4.3.3 教师的审美鉴赏力培养目标较含混
        4.3.4 教师的审美鉴赏力培养方式较单一
        4.3.5 教师的审美鉴赏力培养检验较局限
    4.4 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素质教育相对滞后
        4.4.2 学生审美兴趣欠缺
        4.4.3 教师审美修养不足
        4.4.4 影视文学缺乏审美鉴赏类的解读和指导
5 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培养的实施方略
    5.1 学生参与—审美兴趣提升
    5.2 教师转变—审美修养加强
    5.3 教法落地—审美鉴赏力养成
        5.3.1 刺激审美感知力
        5.3.2 丰富审美体验力
        5.3.3 强化审美欣赏力
        5.3.4 提高审美鉴别力
        5.3.5 锻炼审美创造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界定与教学意义
    (一)概念界定
        1.跨媒介
        2.“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基本内涵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意义
        1.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客观要求
        2.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满足高考语文的考查要求
        3.教师转变课堂模式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的调查思路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3.问卷内容和访谈框架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1.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教师访谈内容分析——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三、“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与原则
    (一)明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2.思维提升与发展
        3.审美鉴赏与创造
        4.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原则
        1.专题性
        2.情境化
        3.任务化
        4.整合性
        5.互文性
四、“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实践
    (一)依托媒介类教材单元设置课程内容
        1.认识多媒介
        2.善用多媒介
        3.辨识媒介信息
    (二)拓展文学鉴赏等课型的跨媒介空间
        1.以终为始,以任务输出为前提
        2.交叉教学手段与路径
        3.课堂展示的多样性
    (三)通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延展课外知识与视野
        1.专题性与整合性融合
        2.以文本为核心,听读说写同行
        3.延展教学视野,建立学习共同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文本细读法在高中宋词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本细读法概说及其在宋词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一)文本细读概说
        1.文本细读溯源与发展
        2.本论文对文本细读概念的界定
    (二)文本细读在宋词教学中的必要性分析
        1.宋词自身特点要求细读文本
        2.作为微观个案的宋词在教学中的价值
        3.文本细读法在宋词教学中对核心素养的渗透
二、高中宋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问题
        1.语言建构运用能力不足
        2.缺少对应的方法作指导
        3.审美鉴赏水平亟需提高
    (二)教师的问题
        1.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出现偏差
        2.课堂诗词诵读只为装点门面
        3.忙于应试考点,疏于细读宋词
        4.教师自身缺乏诗词素养
三、高中宋词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策略
    (一)摆正方向进行细读
        1.文本细读紧扣文本紧贴教学目标
        2.文本细读要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3.文本细读要立足学生的审美鉴赏活动
    (二)抓住文本层次进行细读
        1.细读意象群落
        2.细读情感脉络
        3.细读文学形式
    (三)结合课堂活动进行细读
        1.品味语言,美读宋词
        2.揣摩字句,精读宋词
        3.改写评点,品读宋词
        4.比较对照,深读宋词
四、文本细读法在宋词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细读分析及教学实践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细读分析
        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教学实践
    (二)《声声慢》的细读分析及教学设计
        1.《声声慢》的细读分析
        2.《声声慢》的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对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新闻素养研究
        (一)新闻素养内涵研究
        (二)新闻素养培养研究
        二、中学新闻教学研究
        (一)新闻教学价值研究
        (二)新闻教学内容研究
        (三)新闻教学问题研究
        (四)新闻教学策略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查阅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观察法
        (四)访谈法
第一章 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培养学生新闻素养的意义
    第一节 新闻、新闻素养和新闻教学的内涵
        一、新闻的内涵
        二、新闻素养的内涵
        三、新闻教学的内涵
    第二节 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培养学生新闻素养的意义
        一、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符合语文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适应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中学语文新闻教学现状
    第一节 中学语文新闻教学现状调查
        一、新闻素养现状
        二、教学意识现状
        三、教学实施现状
        四、教学评价现状
    第二节 中学语文新闻教学的问题及原因
        一、教师的局限
        二、教材的影响
        三、教学评价体系不合理
第三章 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培养学生新闻素养的策略
    第一节 教师的改变
        一、转变新闻教学观念
        二、充实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三、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
        四、切实开展新闻实践活动
    第二节 教材的改进
        一、“文质兼美”,不是唯一标准
        二、资源丰富,才是重要途径
    第三节 评价体系的完善
        一、宏观评价体系的优化
        二、各级各类考试中增加新闻内容
        三、教师日常教学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个人简历

(6)对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文学鉴赏课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意义
    (一) 文学素质教育有益于高职学生的德育
    (二) 文学素质教育有益于高职学生的智育
    (三) 文学素质教育有益于高职学生的审美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
二、提高高职文学鉴赏课教学效果的途径
    (一) 明确文学鉴赏的教学目的
    (二)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三) 更加开放的教学设计
    (四) 丰富文学鉴赏的内容

(7)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研究价值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研究的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关于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关于审美教育个性化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及实践依据
    一、概念界定
        (一) 审美
        (二) 审美教育
        (三) 个性化教育
        (四) 普通高中教育
        (五) 普通高中语文教育
        (六)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
    二、理论依据
        (一) 比斯莱关于审美及审美教育的理论
        (二) 康德关于美及审美的理论
        (三)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三、实践依据
第三章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基本特征与实践原则
    一、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基本特征
    (一) 个体性和差异性
        (二) 开放性与自主性
        (三) 交互性与公平性
        (四) 超越性与创造性
    二、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践原则
        (一) 民主性原则
        (二) 过程性原则
        (三) 协调性原则
        (四) 自由性原则
        (五) 主题化原则
第四章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探析
    一、问题现状
        (一) 对师生关系与角色的认识呈现非理性特点和无序化状态
        (二) 审美教育内容缺失个性化选择
        (三) 同质化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缺乏个性化学习的平台与时机
        (四) 同质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缺失审美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 问题设计与生成的开放性与关注度不足
        (六) 教育资源没有得到个性化的选择和利用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 教学主体与责任的个性化意识淡漠
        (二) 美及审美内涵缺失个性化解读
        (三) 审美内容缺失个性化解读与选择
        (四) 学习方式缺失个性化的交互与自由
        (五) 审美评价过程缺失应然状态的个性化观照
第五章 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的实施策略
    一、坚持师生角色的理性审视与主体重构
        (一) 坚持教师的角色的转变与重构
        (二) 关注学生角色的转变与重构
    二、专注于教师个性化教学设计能力的习得与养成
        (一) 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化审美态度
        (二) 关注学科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积累
        (三) 有针对性地提升个性化审美教学能力
    三、建构个性化审美教学环境
        (一) 营造适合的审美氛围
        (二) 多角度交流与沟通
        (三) 坚持审美教育的民主性
    四、创设多类别特色性审美问题情境
        (一) 创设质疑式问题情境
        (二) 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
        (三) 创设逻辑式问题情境
        (四) 创设开放式问题情境
    五、加强多形态课程资源的个性化整理与价值甄别
        (一) 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收集与整理
        (二) 课程资源价值的个性化甄别
    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一) 搁置审美教育多重结论
        (二) 树立审美教育个性化的高标
    七、建立适合的评价基准与个性化评价原则
        (一) 关注评价基准
        (二) 建立审美教育个性化评价原则
第六章 未来展望
    一、研究工作的再反思
    二、研究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个性化现状的调查问卷
致谢

(8)体育院校文学鉴赏课程教学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院校文学鉴赏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1 功利化教育下的认识误区
    1.2 课程内容及方法缺乏吸引力
    1.3 体育院校生源文化素质的局限
2 体育院校文学鉴赏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2.1 因材施教, 确立分层教学目标
    2.2 优化课程体系, 丰富相关课程
    2.3 更新教学观念, 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2.4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3 结语

(9)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课型的概念及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意义
    第一节 课型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课型的概念
        二、课型形成的依据和标准
        三、课型的分类
    第二节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意义
        一、影视文学和影视文学鉴赏的概念
        二、研究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必要性
第二章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第一节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存在的问题
        一、课型种类开发偏少
        二、课型内部结构松散
        三、课型选择随意性强
        四、课型针对性差
    第二节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存在问题探析
        一、应试教育影响
        二、教师素质偏低
        三、学生知识面窄
        四、教材编写不利
        五、基础设施有限
第三章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设计的理念和策略
    第一节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设计的理念
        一、依据学情进行设计
        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三、重视发展学生个性
        四、强调学生主体,重视教师主导
        五、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第二节 高中影视文学鉴赏的课型例谈
        一、以阅读为主的影视文学鉴赏课
        (一)文本细读课
        (二)影片赏析课
        二、以写作为主的影视文学鉴赏课
        (一)改编课
        (二)评论课
        三、以情境为主的影视文学鉴赏课
        (一)小组话剧表演课
        (二)影片拍摄参观活动
    第三节 课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课内与课外
        二、阅读与写作
        三、倡导课程专题性
        四、注重课型之间的互补性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的设置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文学鉴赏课的必要性
二、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程的设置模式
    (一) 未必是“课”的形式, 但要有“课”的精神实质
    (二) 施教者未必是科班出身的中文教师
    (三) 无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三、文学鉴赏篇目的精选原则
    (一) 所选文学作品应阅读顺畅, 易被接受
    (二) 所选文学作品应具有温情与积极向上的基调
    (三) 以美为取舍标准

四、文学鉴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历史学科文化史教学立意探究 ——以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为例[D]. 高旭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高中语文影视文学教学中审美鉴赏力的培养现状研究[D]. 金悦.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研究[D]. 谭淑欣. 五邑大学, 2020(12)
  • [4]文本细读法在高中宋词教学中的运用[D]. 卓龙锋. 五邑大学, 2019(02)
  • [5]中学语文新闻教学对学生新闻素养的培养研究[D]. 蒋宁苇.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6]对高职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思考[J]. 许辉,马燕妮.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4(07)
  • [7]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个性化研究[D]. 薛猛.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5)
  • [8]体育院校文学鉴赏课程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 于俊利. 安康学院学报, 2013(03)
  • [9]高中影视文学鉴赏课型研究[D]. 曹敬才. 河北师范大学, 2013(S1)
  • [10]高职高专院校文学鉴赏课的设置模式探析[J]. 杨晓丹.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

标签:;  ;  ;  ;  ;  

文学鉴赏课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