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

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

一、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张紫琦[1](2020)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重庆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物质资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经济增长与支撑这种增长的自然环境逐渐不协调,就会严重阻碍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物质代谢理论为基础,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方法手段,发现物质流正是物质代谢的载体。物质流分析考虑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还关注非直接进入社会经济系统却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威胁的隐藏流,可以真实全面地展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间的物质交换规模、交换物质组成及变化情况,可以很好地测度区域环境压力及可持续性。因此,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并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物质流权威研究成果“欧盟导则”为依据,对重庆市2000-2017年经过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边界的物质进行分类及核算。根据物质流核算结果,再结合人口数量、GDP这类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建立输入、输出、消耗、平衡、效率和强度、综合指数六方面共17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物质流进行分析及评价其环境可持续发展情况。随后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建立重庆市直接物质输入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富裕程度、工业化程度、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程度、资本形成率8个方面,分析影响重庆市环境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重庆在2000-2017年间:(1)2000-2015年物质资源输入量和消耗量逐年增加,2015年之后开始减少,建筑非金属矿和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污染物排放量在研究期内波动下降,其中工业固废和工业二氧化硫大幅下降。(2)物质生产力和环境效率均提高,说明单位物质资源输入和单位污染物排放能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体现了重庆技术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升。(3)以直接物质输入量表征环境可持续发展情况,分析表明重庆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从2015年开始逐渐增强。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是影响重庆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富裕程度和对外贸易依存度对直接物质输入产生正向影响,技术水平对其产生负向影响。最后,文章针对提高重庆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商贸大流通;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加深循环经济及静脉产业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绿色消费等参考建议。

席冰冰[2](2019)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增强,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一度处于毫无节制的状态,当人们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已经激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现象的出现使人类品尝到了污染环境的恶果。我国在经历上一阶段“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之后,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已不再行得通了,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认识到若不改变现状,资源和环境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条件后,我国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维度的刻画独特性和完整性不足,物质流分析是以资源为核算主体,通过跟踪、追溯自然资源和物质进入经济社会系统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计算物质在区域内的流量和转化效率而揭示物质流动特征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反映资源使用状况。因此,本文构建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传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直辖市,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联结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摆在重庆市眼前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手段,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用频度分析选取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物质流分析法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了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由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共22个指标构成;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物质流分析和循环经济评价(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对重庆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物质流分析,发现重庆市资源状况的好转主要依赖于废弃物的循环处理,即末端治理的方式。对重庆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持续改善,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资源子系统提高幅度最大,速度最快;表明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资源状况的改善。对重庆市及其他全国26个省域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分析,发现重庆市的资源和环境状况位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一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位于二类,循环经济综合指数位于全国第10名,属于中上水平。最后,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梳理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并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对重庆市今后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骆畅[3](2018)在《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的过程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绿地提供的各类生态系统服务。因此,对城市绿地生态服务系统进行价值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有利于人们进一步客观认识城市绿地的价值,同时还能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城市绿地的规划方法和管理措施。山地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其更综合更复杂的空间和环境特征。而近年来,山地城市的外延式扩张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地质灾害的频发,缺乏相应的生态规划和严格监管。目前,对于山地城市的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相对匮乏。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具有其不同于平原城市的独有特征,因此,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具有研究的必要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山地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以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首先,研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同时,研究总结了山地城市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总结出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评估方法。并系统地总结和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研究以重庆主城区城市绿地作为研究案例,以重庆市主城区范围内的绿地空间为研究对象,以多源数据资料为基础,对重庆市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进行价值评估。本文选取了 12项具体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并通过利用2009年和2015年两期城市绿地数据,对比分析了两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的动态变化情况。最后,研究通过对重庆市这一典型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总结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提升和优化的策略。分别从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价值提升、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和绿地规划的调控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和建议。研究从重庆市主城区绿地的绿地价值的应用出发,讨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的框架和方法;同时,提出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优化的策略,以及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最后,针对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提出优化方法。总的来说,在山地城市中,自然山水生态环境是山地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同时也是山地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方面,山水格局构成了限制山地城市发展的自然屏障,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山水环境改善和维护了山地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山地城市中,山脉、丘陵、河流、溪沟等城市绿地区域通常具有更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值得获得更高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城市绿地规划的重点不在于绿地覆盖率和绿地面积有多少,而在于绿地在空间上如何分布,应用生态的观点探讨山地地区的城市绿地规划问题才是尊重自然演进过程的可持续绿地规划方式。

崔晓[4](2018)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生产效率作为衡量农业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测度,以求能客观描述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和路径。长期以来,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只是基于资本、劳动和土地等资源投入要素,能够兼顾环境要素的文献并不丰富。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和环境因素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更是经济增长规模与速度的外在约束。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率研究仅仅考虑了资源约束,没有全面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忽略了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对社会、生态环境具有的负外部性,不能真实反映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绩效水平,从而诱导政府在基于生产效率的政策制定中出现偏差,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利益产生持久的不利影响。事实上,我国农业经济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给自然资源与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破坏,资源的枯竭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阻碍农业经济长期增长的难题。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逐渐增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应该不再仅局限于保障粮食产量的增长和农产品数量的上升,而是必须提升农业经济增长质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农业经济增长三者并举的现代化农业。要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农业经济朝着“绿色”与“高效”的方向发展,一定要纠正传统的经济绩效评价方式,将资源约束与环境约束纳入到统一的生产绩效评价框架中。因此,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视角下重新测度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农业生产污染因素纳入传统的农业生产效率分析框架中,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的角度,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效率问题。测度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在全国、区域和省际的水平,检验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收敛性,识别影响资源、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求更加准确地认识我国农业经济真实的增长绩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增长质量,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为了能全面了解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状况,本部分运用物料守恒原则和Malmquist指数设计了考虑环境和资源双重约束后的我国31个省份1981—2015年的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模型,并估算了环境污染、农业固定资本和劳动等投入,测度了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研究发现:(1)不考虑环境约束仅考虑资源约束会高估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在只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分别为0.69、1.004,而考虑环境约束后,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为0.23、1.053;(2)不考虑环境约束,仅考虑资源约束会高估技术进步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贡献,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升主要是由营养配置效率和营养配置效率指数上升所推动,忽视这个重要因素可能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状况及其背后的政策含义造成误判;(3)我国农业环境效率整体水平处于不及格水平,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没有避免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造成的效率损失,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依然没有摆脱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和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增长方式;(4)我国区域的农业环境效率差异较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的环境效率差异是造成区域环境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东部地区农业环境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仍以较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5)以广东、福建和浙江为代表的东部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较为协调,而西部地区的宁夏、陕西和内蒙古等省份的农业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关系不协调且没有改善的态势;(6)资源消耗过多和营养物质配置效率不高是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不高的主要原因。在农业技术效率和营养物质吸收效率的提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在全国、区域和省际三个层面呈现出的差异将如何变化,本部分分别从绝对收敛、条件收敛和随机收敛三个方面对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在整个考察期内,全国农业环境效率的绝对收敛迹象并不明显,区域和省际间农业环境效率的差异不会无条件地消失,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不存在绝对收敛;(2)在控制了时间和地域因素之后,全国农业环境效率表现出显着的条件收敛趋势,各省份农业环境效率朝着自身的稳态水平趋近。与环境效率的条件收敛情况不同,各省份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只在全国收敛,在区域内均不收敛;(3)在全国和区域的检验分析中发现,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均存在随机发散,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只在中部地区随机收敛,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内部都存在收敛俱乐部。以上研究结果说明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区域不协调的问题将持续存在,解决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问题十分艰巨。协调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全国和区域的农业生产效率,离不开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产业优化的重心,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是农业生产资源配置状况的表现,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作为农业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尺度,更受到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考虑到资源与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效率收敛检验中时间与空间因素的作用,本部分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呈现负向关系,而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之间呈现正向关系;(2)农业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农业环境效率之间呈现正向关系,而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之间呈现负向关系;(3)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与政府支农的财政支持结构优化对农业环境效率、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有促进作用;(4)只有依靠技术进步与市场激励驱动下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推动农业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提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水平;转变农业财政支持农业的支出结构;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农业技术交互系统等方面提出促进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具体建议。

韦沁[5](2018)在《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究我国农牧业碳排放,本研究根据历年农牧业生产的相关统计数据,测算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其中主要碳源包括水稻和主要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产生的CH4和N2O,牲畜养殖过程中产生的CH4和N2O,以及在农地利用过程中因农资投入而产生的碳排放。在对我国农牧业碳排放时空差异进行直观性描述的基础上,对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并构建重力模型分析碳排放的重心动态移动轨迹。在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本研究利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来对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在预测方面本研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ARIMA模型来进行预测,并对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农牧业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上升—下降—上升”的阶段特征,而农牧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在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方面,农业碳排放量高于畜牧业,且其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畜牧业碳排放变化趋势也呈“上升—下降—上升”特征。在各碳源中,农地利用导致的碳排放增长最快,其碳排放量在2008—2015年超过畜牧业,成为碳排放量最高的碳源。(2)在1998—2015年河南省是我国农牧业碳排放最大的省份,而宁夏农牧业碳排放的年均增长率最大,为3.46%。根据空间可视化分析,我国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高碳排放区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和牧业区。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的重心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3)通过对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牧业产值,农作物面积对农牧业碳排放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其中农作物面积对农牧业碳排放正向作用的影响最大;农牧业产值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对农牧业碳排放有负向作用。对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正向作用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农作物面积和乡村人口。(4)通过精准度比较,本文选择ARIMA模型来预测2016—2023年我国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预测结果表示,到2023年,我国农牧业、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分别为29542.59万吨、22594.18万吨和10530.13万吨,与2015年相比,分别增长了1.72%、14.79%和了12.50%。最后,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减少农地利用碳排放、牲畜粪便处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角度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李兴苏[6](2017)在《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道路。“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体现着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宜居、民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摒弃唯“经济”至上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推动“宜居、民生、经济”的多目标发展模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了以“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其中,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是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而成渝城市群则是国家城市群发展战略西倾的重要战略一环。作为五个国家级城市群之一,成渝城市群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城市群。包括成渝城市群在内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占据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半壁江山,主导着中国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根据2016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成渝城市群将成为引领西部开发的国家级城市群、长江经济带上游开放高地、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支点、全国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区域。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在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其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是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在全国性的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尚未建立的情况下,成渝城市群作为后发地区,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需要关注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已经明确成渝城市群的定位应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和美丽中国的先行区。相比较于传统的城镇化模式,论文指出对绿色城镇化内涵的理解不能简单的停留在绿色环境或者绿色视觉感受的层面。城镇绿色发展模式是全面体现于经济生产方式以及宜居和民生生活模式中的一种最优化的城镇发展模式,是“低碳、集约以及高效”在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的全面体现。在绿色发展模式下,城镇在获得经济发展带来的高度社会文明的同时,会拥有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和幸福的民生环境。因此,城镇绿色发展是城镇绿色经济发展、城镇绿色宜居发展以及城镇绿色民生发展的综合体现。将绿色城镇发展的理论应用于成渝城市群的城市发展和建设,有助于城市群绿色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构建绿色、创新、开放的城市体系,优化城市经济结构布局,加强城市绿色人文环境的建设,实现《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的构建高品质人居环境的要求。通过对当前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面临的时代背景趋势、新的规划实践需求以及新的理论创新要求的把握,论文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计算原理,综合TOPSIS技术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距离贴近度和关联度,提出了城市绿色发展满意度的概念。根据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论文对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总目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并进一步将绿色发展的总目标降解为三个维度的分目标进行考察,即:经济维度目标、宜居维度目标和民生维度目标。通过成渝城市群主要城市的绿色发展总目标评价结论与单一目标维度下的评价结论的对比,发现成渝城市群在绿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明确城市绿色发展过程中应解决的突出问题,改变过去的研究只就经济、环境、民生维度独立展开讨论和分析的局限性,将三个维度的发展目标与实现城市绿色发展的总目标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探索成渝城市群全面绿色发展的有效实施路径。通过对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的研究,论文指出在城市绿色发展多维度评价体系下,经济要素不是唯一的考评指标,环境要素和民生要素被作为衡量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考评依据。通过对绿色发展总目标满意度的考察,对比绿色经济、绿色宜居以及绿色民生维度的分目标满意度考察,论文指出通过完善的制度与政策的引导、深化城市群区域内的合作、合理进行城市发展定位等路径,能够实现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宜居建设与民生幸福之间的和谐共建,并最终打造全面绿色发展的成渝城市群体系。

丁丽娜[7](2014)在《中国羊肉市场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模式的不断转变,我国羊肉消费市场快速发展,羊肉健康、安全的营养特性被广泛认可,羊肉消费量稳步增加;相比之下,我国肉羊生产却凸显传统和落后,养殖方式较为粗放,养殖规模普遍较小,产业化进程较为缓慢,且日益受到资源环境条件的制约,羊肉市场供求呈趋紧态势;随着这一态势的出现和持续,近年来我国羊肉价格快速上涨,已位居猪肉、牛肉、家禽肉等普通肉类价格之首,在较大程度上对我国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以及边疆牧区和民族地区居民的羊肉消费产生较大影响,同时,我国羊肉进口量逐年增加,出口量略有下降,进出口逆差逐年增大,而我国主要羊肉进口来源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羊肉产量却呈现下降态势,我国羊肉供给安全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对我国羊肉市场供求运行现状及未来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以推进我国肉羊产业化进程,推动我国羊肉消费市场健康发展,保障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平衡的实现。本研究在局部均衡的理论框架下,按照从局部到整体的研究思路,采用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等多种方法,首先对我国羊肉生产、消费和进出口现状进行分析,羊肉生产部分总结分析了我国肉羊存栏和羊肉产量、我国肉羊生产的区域分布和变迁、我国肉羊养殖的规模化进程及养殖效益、我国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羊肉消费部分分析了我国居民羊肉消费的数量特征、我国居民羊肉消费行为和影响因素、我国居民未来羊肉消费意愿;进出口部分分析了世界羊肉生产和贸易概况,梳理了我国羊肉进出口数量、进出口结构,分析了我国羊肉市场与国际羊肉市场的整合关系;然后以全国羊肉消费市场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局部均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我国羊肉市场的运行规律,并根据模型求取2012-2025年我国羊肉市场供求的基准解,对未来我国羊肉市场供求进行了预测和基本判断;最后考虑我国羊肉市场供求所处政策环境的可能变化,对收入水平、规模化水平、胴体重水平、汇率变化以及人口变化等五个外生变量进行情景分析和设定,分析外生政策环境改变情况下我国羊肉市场供求的潜在运行趋势,以对未来我国羊肉市场供求有更为充分的把握。研究结果表明:①近年来我国肉羊生产稳步发展,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进程得以推进,但肉羊产业发展总体依然较为缓慢;②我国居民羊肉消费量稳步增加,未来对羊肉消费有较强的消费意愿;③世界羊肉产量逐年增加,呈现向亚洲和非洲集中和转移的趋势,我国羊肉市场与世界羊肉市场具有长期整合关系和短期波动矫正机制;④2012-2025年间,我国羊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将不断增加,供给趋紧的态势预期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羊肉价格亦将不断上涨,进出口逆差不断扩大,我国羊肉市场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将依然是发展肉羊生产、保障羊肉供给;⑤在“收入水平提高”、“规模化水平提高”、“胴体重水平提高”、“人民币升值”和“人口政策改变”的情境下,未来我国羊肉市场供求会呈现不同的运行状态。最后,为发展我国肉羊生产、实现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平衡,本研究分别从生产方面、消费方面和进出口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高健[8](2014)在《新疆方志文献研究》文中提出方志即地方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能够持续千年不间断编纂的历史文献。新疆(西域)地处祖国西陲,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具有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汉代中央政府统一西域以来,西域与内地的交流日益紧密,而方志的编纂正是这种紧密联系的文化纽带。西域的古方志兴起于汉代张骞、班勇等人所纂的西域地记或风土记,这类带有考察性质的文献也正是中国传统方志的源头之一——两汉地记、风土记。新疆方志的兴起与祖国内地方志的兴起是同步的。也正是依靠采择这些早期西域方志材料,《汉书》、《后汉书》等正史史籍中的“西域传”才有了丰富而生动的记述,才最终确立了我国正史史籍中“西域传”的应有地位。因此,新疆方志从一开始就具有备了实地考察和关系国家利益的独特特征。隋唐时期是新疆方志编纂史上的第一个高峰阶段。这些新疆方志虽然大多亡佚,但从仅存的敦煌图经残卷来看,其种类多而体例严谨,记述内容注重当地实际情况,改变了两汉西域地记中志怪传闻较多的局面。宋代及元、明是中国方志的定型和繁盛时期,但与之相反,由于多种历史原因,西域孤悬塞外,新疆的方志编纂进入了长期的低潮期,宋、元两朝基本没有,明代仅有几种根据出使或行记改编的准方志。归根结底,新疆方志的盛衰与中央王朝国力的盛衰一脉相承。尽管如此,在屈指可数的这几部准方志中,中原对西域的交流和影响随处可见,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方志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传播功能。自清代乾隆朝重新统一西域后,新疆方志的编纂进入了历史上第二个高峰阶段。这个大的高峰阶段不是瞬间的,而是由持续脉冲式的几个高峰所组成。其成就不仅表现在质量高、数量多、种类繁、规模大、体例新等诸多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与西北史地学的完美结合,赋予了方志新内容、新思想,提高了方志的学术地位。这种成就和地位是民国时期乃至今天的新疆方志编纂所难以企及的。本文论题《新疆方志文献研究》将上述自汉代至民国间新疆的方志编纂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探讨了汉、唐、明时期西域古方志文献概况;梳理分析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概况;总结了民国时期新疆新方志的特点。其中重点是围绕方志文献来研究,对清代各个细分阶段的代表方志进行了详细探讨,总结了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的编纂体例、类型、特征,并对新疆方志文献中的舆图予以了特别分析。最后对全部新疆方志作了提要解题。本文首次对新疆方志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研究,在分析和论述中,笔者发现并运用了一些新材料,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运用辑佚、考据等传统文献学方法对两汉时期部分西域古方志进行了文献考证,提出了新观点;首次将新疆方志与史学、西北史地学进行了对比研究,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方志所起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新观点;首次系统论述了清代新疆方志的编纂特点;提出了清代新疆方志的分期问题;首次对清代新疆方志舆图进行了总结分析:首次对民国新疆方志作了全面总结,并发现了一批新的民国方志文献。此外对日本所编新疆方志也首次予以了总结分析。新疆方志历史久远,内容独特,编纂和流传特别复杂,还有许多空白需要研究填补。笔者所论所述也难以全面,还很不完善,还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郭宇[9](2013)在《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与一国(地区)经济增长联系紧密。各国(地区)在寻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众多,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因素。重庆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重庆产业结构调整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稳步推进。重庆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经历了起步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在全国的占比逐步扩大,2011年时已达到9.08%,显示重庆在吸引外资方面潜力巨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也反映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愈来愈明显。本文旨在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论文首先对文章中相关概念“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进行了界定,并综述了学者们的相关研究观点与结论。之后,论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进行了阐述。在奠定理论基础前提下,通过搜集大量数据,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的方法,对重庆产业结构及外商在渝直接投资的演变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重庆GDP、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外商在渝直接投资都呈现三阶段演变规律。目前,重庆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产业结构调整也稳步推进,重庆对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之后,论文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强度”对选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目前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较小;就三次产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第一产业结构作用不大,对第二产业结构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并无太大作用;对第三产业结构作用较大;就行业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各行业的影响差异性亦较大。最后,论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宋思曼[10](2013)在《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中心是一个大国范围内能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发挥引领、集聚、辐射、控制、影响和带动的作用与功能,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是区域发展的空间支点,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门户。国家中心城市是基于国情与国家战略中国特色的城市等级规划概念,是对中心城市经典理论和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本质是实现其特定的城市的功能。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体现为“1+3+1”的结构体系:政治功能是关键因素,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是主要内容,枢纽功能是基础。本论文以全球的开放视野,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了五大主导功能的概念内涵、作用原理和发展特征,提出了普遍意义上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实现的路径,初步构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理论框架。论文围绕“1+3+1”的功能体系建立了评价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有助于国家中心城市的研究更加系统化与科学化。重庆是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其地缘特征、特殊市情、规模基础、国家战略的特殊地位和后发型成长优势,都使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存在与其他沿海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较大差异性。论文研究并提出,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要在政治功能上充分发挥政策优势、策划发展重点,在经济功能方面结合传统工业城市和农村区域面积大的特点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三次产业发展的结构目标和方向,在社会功能方面要重视人口规模集聚与人口结构优化的路径,在文化功能方面重点完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及其产业发展规划,在枢纽功能方面突出构建内陆联通世界的交通与信息网络的开放策略。

二、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重庆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可持续发展
        1.3.2 物质流分析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可持续发展及物质代谢理论介绍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物质代谢理论
    2.2 物质流分析方法介绍
        2.2.1 物质流核算基本思想
        2.2.2 区域物质流核算方法
    2.3 STIRPAT模型介绍
        2.3.1 IPAT模型
        2.3.2 STIRPAT模型
3 重庆市物质流核算与分析
    3.1 重庆市现实基础
    3.2 物质流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3.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3.4 物质流核算
        3.4.1 区域资源开采
        3.4.2 区域过程排放
        3.4.3 调入调出
        3.4.4 隐藏流
        3.4.5 气体平衡
    3.5 结果分析
        3.5.1 输入端物质流分析
        3.5.2 输出端物质流分析
        3.5.3 消耗项与平衡项分析
        3.5.4 效率与强度分析
        3.5.5 综合指数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重庆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1 STIRPAT模型构建
        4.1.1 变量选取及模型构建
        4.1.2 数据来源与数据检验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4.2.1 岭回归
        4.2.2 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2)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
        2.1.2 物质流分析的相关概念
        2.1.3 循环经济与物质流分析的关系辨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
        2.2.2 区域经济理论
        2.2.3 系统论
        2.2.4 资源经济学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3.2.1 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思路
        3.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3.2.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3.3.1 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2 物质流分析对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
    3.5 评价模型的构建
        3.5.1 评价模型的选择
        3.5.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过程
    3.6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实证对象选择
        4.1.1 重庆市经济社会概况
        4.1.2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4.2 数据的收集
        4.2.1 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收集
        4.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数据收集
    4.3 重庆市物质流核算结果分析
        4.3.1 物质输入分析
        4.3.2 物质输出分析
        4.3.3 物质消耗强度和效率分析
        4.3.4 综合指标分析
    4.4 重庆市循环经济评价结果分析
        4.4.1 循环经济时间序列分析
        4.4.2 循环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4.5 重庆市物质流分析及循环经济评价结果总结
    4.6 本章小结
5 对策研究
    5.1 对策提出的思路
    5.2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表 A-1 空间格局分析资源系统原始数据
    附表 A-2 空间格局经济系统原始数据
    附表 A-3 空间格局社会系统原始数据
    附表 A-4 空间格局环境系统原始数据
    表 B-1 循环经济时间序列原始数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3)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的挑战
        1.1.2. 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1.3.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与问题
        1.1.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支持
        1.2.2.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3. 山地城市绿地系统有效经营管理的需要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
        1.4.2. 案例研究
        1.4.3. 综合统计分析
    1.5. 论文创新点
        1.5.1. 重构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观
        1.5.2. 基于多源大数据改进了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1.5.3 凝练了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征
        1.5.4. 系统构建了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优化策略
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与分类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2.1.1.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
        2.1.2.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
        2.1.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意义
        2.2.1. 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
        2.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必要性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2.3.1.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方法
        2.3.2. 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比较
        2.3.3. 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2.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4.1. 功能价值法
        2.4.2. 当量因子法
        2.4.3. 模型评估法
    2.5. 小结
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 山地城市绿地的概念与发展
        3.1.1. 相关概念辨析
        3.1.2. 城市绿地的发展历程
    3.2. 山地城市生态环境特征
        3.2.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3.2.2. 山地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3.2.3. 山地城市文化结构特征
    3.3. 山地城市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
        3.3.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类
        3.3.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基本特征
        3.3.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内容
    3.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3.4.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3.4.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计量方法
    3.5.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3.5.1. 国外研究进展
        3.5.2. 国内研究进展
    3.6. 小结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研究背景
        4.1.1. 基本概况
        4.1.2. 区域位置
    4.2. 社会经济与人口
        4.2.1. 经济发展
        4.2.2. 人口状况
        4.2.3. 行政区划
    4.3. 自然地理
        4.3.1. 气候特征
        4.3.2. 地形地貌
    4.4. 环境资源特征
        4.4.1. 自然资源
        4.4.2. 植被条件
    4.5. 生态系统特征
        4.5.1. 山地城市生态系统特征
        4.5.2. 山地城市景观结构特征
    4.6. 研究范围
    4.7. 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4.7.1. 数据来源
        4.7.2. 数据初步处理
    4.8. 城市绿地类型分类
        4.8.1. 遥感影像的分类
        4.8.2. 城市绿地类型分布
5.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的时空演化
    5.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现状分析
        5.1.1. 城市绿地地形地貌
        5.1.2. 城市绿地空间布局现状
        5.1.3. 城市绿地空间植被特征
        5.1.4. 城市绿地景观生态指数
    5.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变化情况
        5.2.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类型变化
        5.2.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变迁
    5.3. 小结
6.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1.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化
        6.1.1. 绿地的供给服务价值
        6.1.2. 绿地的调节与支持服务价值
        6.1.3. 绿地的文化服务价值
    6.2.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分析
        6.2.1. 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分析
        6.2.2. 各类型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3. 主城各区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2.4. 单位面积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6.3. 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
        6.3.1. 不同类型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2. 不同区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
        6.3.3. 绿地面积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关系
    6.4.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山地城市绿地规划策略
    7.1. 山地城市城市绿地问题分析
        7.1.1. 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7.1.2. 绿地景观格局尚待完善
        7.1.3. 城市绿地价值缺乏准确体现
        7.1.4. 绿地景观特征欠缺有效保护
    7.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价值的提升
        7.2.1.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
        7.2.2.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分析
        7.2.3.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价值的应用
    7.3. 山地城市绿地景观结构的优化
        7.3.1. 构建城市整体山水格局
        7.3.2. 完善山地城市系统绿化
        7.3.3. 整合开放空间体系
    7.4. 山地城市绿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策略
        7.4.1. 合理利用山地地形地貌
        7.4.2. 营造适宜城市小气候
        7.4.3. 提高雨洪调节能力
        7.4.4. 体现历史文化价值
    7.5. 山地城市绿地的调控与管理
        7.5.1. 山地城市绿地发展的调控机制
        7.5.2. 山地城市绿地综合生态价值的提升
        7.5.3. 山地城市绿地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6.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的不足之处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4)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经济增长相关理论
    2.3 生产效率的测度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模型设计
    3.1 农业环境效率测度模型设计
    3.2 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测度模型设计
    3.3 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分析
    4.1 全国农业环境效率特征分析
    4.2 区域农业环境效率差异分析
    4.3 省际农业环境效率对比分析
    4.4 测度结果的稳健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5.1 全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演变
    5.2 区域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分析
    5.3 省际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收敛性分析
    6.1 绝对收敛检验
    6.2 条件收敛检验
    6.3 随机收敛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7.1 农业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分析
    7.2 变量设定、数据说明与模型设计
    7.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实证结果产生可能原因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农业碳排放的清单编制和测算
        1.2.2 不同视角的农业碳排放研究
        1.2.3 农业碳排放减排与政策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模型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
        2.1.2 低碳农业
    2.2 模型
        2.2.1 重力模型
        2.2.2 面板数据模型
        2.2.3 预测模型
第三章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测算与时空差异特征分析
    3.1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测算
        3.1.1 农地利用碳排放
        3.1.2 水稻种植产生的CH4排放
        3.1.3 农作物的N2O排放
        3.1.4 牲畜养殖产生的碳排放
        3.1.5 数据来源
    3.2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
        3.2.1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整体状况
        3.2.2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时序特征
        3.2.3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空间特征
第四章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业和畜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五章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预测
    5.1 灰色GM(1.1)预测结果
    5.2 ARIMA模型预测结果
    5.3 GM(1,1)和ARIMA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第六章 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局限性
    6.4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城镇的产生及发展
        1.1.2 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范围界定和研究对象选择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绿色城镇化理论与实践综述
    2.1 绿色城镇化模式
        2.1.1 绿色城镇化的内涵
        2.1.2 绿色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2.1.3 绿色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 发达国家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2.1 英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2.2 美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2.3 日本绿色城镇化建设思想及模式
    2.3 中国的绿色城镇化建设
        2.3.1 绿色城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2.3.2 理论层面的绿色城镇化实施路径
        2.3.3 实践层面的绿色城镇化建设模式
3 成渝城市群历史演变及发展
    3.1 城市群概念的形成及界定
        3.1.1 国外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3.1.2 国内关于城市群的研究综述
        3.1.3 培育成渝城市群的作用及意义
    3.2 成渝城市群历史演变
        3.2.1 成都城市群之历史演变
        3.2.2 重庆城市群之历史演变
    3.3 成渝城市群发展现状
        3.3.1 成渝城市群行政规模等级结构
        3.3.2 成渝城市群人口空间分布
        3.3.3 成渝城市群城镇空间分布
        3.3.4 成渝城市群城市位序变化及比较
    3.4 成渝城市群特质解析
        3.4.1 成渝城市群整体实力偏弱
        3.4.2 城市群发展受地貌环境影响较大
        3.4.3 城市群发展具有较大的不均衡性
        3.4.4 城市群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4 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
    4.1 城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述
        4.1.2 城市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4.1.3 城市绿色宜居发展评价指标
        4.1.4 城市绿色民生发展评价指标
    4.2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方法的城市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
        4.2.1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方法的满意度评价方法
        4.2.2 基于熵权-TOPSIS-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计算思路
        4.2.3 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总体满意度的评价及结论
5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探索
    5.1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格局分析
        5.1.1 成渝城市群经济空间结构状况
        5.1.2 成渝城市群经济空间格局演进
        5.1.3 成渝城市群多中心格局发展趋势
    5.2 成渝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
        5.2.1 成渝城市群经济环境总体状况
        5.2.2 成渝城市群经济结构总体状况
    5.3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评价及结论
        5.3.1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状况
        5.3.2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满意度评价结论
    5.4 成渝城市群绿色经济发展路径探索
        5.4.1 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经济发展布局
        5.4.2 优化调整城市群产业结构及比重
        5.4.3 加大双核心城市对城市群经济的推动和辐射
        5.4.4 打造快捷交通网络下的互补型经济发展模式
    5.5 脆弱生态环境下的绿色经济增长路径探索——以渝东南地区为例
        5.5.1 渝东南地区经济环境状况
        5.5.2 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综述及研究方法
        5.5.3 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及计算结果
        5.5.4 结论及建议
6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战略探索
    6.1 绿色宜居的概念及综述
    6.2 成渝城市群宜居发展现状
        6.2.1 成渝城市群宜居发展总体状况
        6.2.2 成渝城市群环境保护现状
        6.2.3 成渝城市群节能减排现状
        6.2.4 成渝城市群工业污染治理现状
    6.3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满意度评价及结论
        6.3.1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发展满意度状况
        6.3.2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满意度评价结论
    6.4 成渝城市群绿色宜居发展实施路径
        6.4.1 加快成渝城市群五大核心圈的培育,缓解核心城市的人口高密度集聚压力
        6.4.2 加大成渝城市群环保投资力度、推行多元化的环保改革路径
        6.4.3 构建“共治、共管”的成渝城市群绿色生态环境考评管理机制
        6.4.4 推动城市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宜居环境的和谐一致
    6.5 案例分析——璧山绿色宜居建设的路径
7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战略探索
    7.1 民生建设在中国的发展
        7.1.1 理论层面的认知与发展
        7.1.2 政府层面的认知与发展
        7.1.3 实践层面的发展与探索
    7.2 成渝城市群民生发展现状
        7.2.1 成渝城市群民生发展总体状况
        7.2.2 成渝城市群教育环境现状
        7.2.3 成渝城市群医疗卫生环境现状
        7.2.4 成渝城市群城市公共配套建设现状
        7.2.5 成渝城市群社会保障环境现状
    7.3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满意度评价及结论
        7.3.1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发展满意度状况
        7.3.2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满意度评价结论
    7.4 成渝城市群绿色民生发展实施路径
        7.4.1 关注以人为本的城市民生环境建设
        7.4.2 关注城市文化建设对民生建设的推动作用
        7.4.3 推动一体化的成渝城市群民生建设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1.1 完善的制度建设与政策引导是实现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基础
        8.1.2 深化城市群的内部合作是实现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保障
        8.1.3 合理的城市发展定位是实现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的核心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中国羊肉市场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三章 中国羊肉生产分析
    3.1 中国肉羊生产概况
    3.2 中国肉羊生产规模
    3.3 中国肉羊生产的成本效益
    3.4 中国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居民羊肉消费分析
    4.1 羊肉营养特性
    4.2 中国居民肉类消费数量
    4.3 中国居民羊肉消费行为及影响因素
    4.4 中国居民未来羊肉消费意愿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羊肉进出口分析
    5.1 世界羊肉生产概况
    5.2 世界羊肉贸易概况
    5.3 中国羊肉进出口概况
    5.4 中国羊肉进出口展望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羊肉市场供求局部均衡模型构建及预测
    6.1 中国羊肉市场供求局部均衡理论模型
    6.2 中国羊肉市场供求局部均衡实证模型
    6.3 中国羊肉市场供求预测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未来中国羊肉市场供求情景模拟
    7.1 收入水平提高对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影响的情景模拟
    7.2 肉羊生产规模化水平提高对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影响的情景模拟
    7.3 胴体重水平提高对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影响的情景模拟
    7.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影响的情景模拟
    7.5 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羊肉市场供求影响的情景模拟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致谢
作者简介

(8)新疆方志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背景概况
    第一节 新疆自然与历史地理环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二、历史地理环境
    第二节 新疆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一、汉唐至元明新疆行政体制
        二、清代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三、民国新疆行政管理体制
    第三节 新疆方志概况
        一、新疆方志数量
        二、新疆方志类型
        三、新疆方志名称
        四、新疆方志体例
第二章 西域古方志
    第一节 汉晋西域佚志
        一、《出关志》
        二、班勇《西域风土记》
        三、道安《西域志》
    第二节 隋唐西域图经与地志
        一、隋唐西域佚志
        二、敦煌文献中的西域图经和地志
        三、隋唐西域方志的编纂体例
        四、隋唐西域方志的价值
    第三节 宋元明西域方志
        一、宋元西域方志
        二、明代西域方志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新疆方志的编撰与发展
    第一节 开端与创新:乾隆年间西域方志编纂的繁荣
        一、《西域图志》的编纂
        二、南疆区域志的编纂
        三、事宜类方志的繁荣
    第二节 发展与融合:方志与西北史地学的交融
        一、和宁及其所编方志
        二、徐松及其所编方志
        三、《大清一统志》与“新疆统部”的编纂
        四、清代新疆方志与西北史地学之关系
    第三节 普及与完善:清末乡土志与《新疆图志》
        一、建省后的首部通志《新疆四道志》
        二、新疆乡土志的编纂与流传
        三、《新疆图志》及其各分志的编纂
        四、新疆乡土志与《新疆图志》文献关系
    小结
第四章 清代新疆方志文献特点
    第一节 清代新疆方志纂修者之特点
        一、满族人士的广泛参与
        二、遣员和流寓文人的参与
        三、纂修者身份分析
    第二节 清代新疆方志编纂特点
        一、体例严谨,体裁多样
        二、事宜类方志独具风采
        三、区域性方志多而州县志少
        四、官修少而私纂多
    第三节 清代新疆方志内容特点
        一、多收御制诗文
        二、门类独特
        三、实地考察与文献资料并重
    第四节 清代新疆方志版本流传特点
        一、多以稿抄本传世
        二、总志与分志、单行本并行
        三、版本系统复杂
        四、同书异名混乱
    小结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新疆方志
    第一节 民国新疆方志的变革
        一、传统方志的艰难维系
        二、新方志的兴起
        三、民国新疆兵要地志
    第二节 民国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一、设局修志未成
        二、续修新疆通志的理论之争
    第三节 民国时期日本所编新疆方志
        一、日本对新疆方志的收集
        二、日本所编新疆方志概述
        三、日本所编新疆方志特点
    小结
第六章 新疆方志舆图
    第一节 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一、中国古代方志舆图概况
        二、新疆方志舆图概况
        三、主要方志舆图介绍
    第二节 新疆方志舆图的内容和类型、特点
        一、新疆方志舆图内容、类型
        二、编纂体例特点
    第三节 新疆方志舆图价值
        一、史料价值
        二、艺术价值
        三、方志学价值
    小结
结语
附录新疆方志提要
    一、西域古方志
    二、清代方志
    三、新疆乡土志
    四、民国方志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研究方法、目的
1.3 研究内容、结构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外商直接投资
    2.1.2 产业结构
2.2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2.2.1 理论基础
    2.2.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研究的综述
    2.2.3 重庆市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研究综述
    2.2.4 总结评述 第3章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
3.1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机制的正效应
    3.1.1 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供给效应
    3.1.2 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3.1.3 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供给效应
3.2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的负效应 第4章 重庆产业结构及外商在渝直接投资的演变和现状分析
4.1 重庆产业结构演变及现状分析
    4.1.1 重庆 GDP 演变及现状分析
    4.1.2 重庆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演变及现状分析
    4.1.3 小结
4.2 外商在渝直接投资的演变和现状分析
    4.2.1 外商在渝直接投资规模的分析
    4.2.2 外商在渝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分析
    4.2.3 外商在渝直接投资来源地构成分析
    4.2.4 外商在渝直接投资方式的分析
    4.2.5 小结 第5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
    5.1.1 测度指标构建及检验
    5.1.2 模型设计及参数说明
    5.1.3 模型变量检验及结果分析
5.2 外商直接投资强度分析
    5.2.1 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三次产业结构影响的分析
    5.2.2 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工业和建筑业结构影响的分析
    5.2.3 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结构影响的分析
5.3 实证结论 第6章 对策与建议
6.1 合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流动
6.2 丰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
6.3 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方式
6.4 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环境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B.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10)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学术意义
        1.1.3 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
        1.2.1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理论研究
        1.2.2 国内国家中心城市实践发展
        1.2.3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2.4 国外相关实践发展
        1.2.5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1.3 研究的学术取向与研究方法
        1.3.1 学术取向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2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与功能
    2.1 中心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1.1 中心城市基础理论
        2.1.2 国家中心城市的理论核心
    2.2 世界城市与国家中心城市
        2.2.1 现代世界城市特征
        2.2.2 世界城市五大学说
        2.2.3 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
    2.3 城市功能意义的引入
        2.3.1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
        2.3.2 城市功能的意义
        2.3.3 城市功能的内容
    2.4 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
        2.4.1 基于西方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2 中国城市的发展特征
        2.4.3 中国城市的政治功能地位
        2.4.4 基于中国特色的城市功能体系
        2.4.5 国家中心城市“ 1+3+1”功能关系
    2.5 国家中心城市内涵
    2.6 中国规划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必要性
    2.7 本章小结
3 国家中心城市政治功能
    3.1 政治功能的内涵
    3.2 政治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3.2.1 较高等级政治地位
        3.2.2 国家战略部署重地
    3.3 政治功能的作用原理
    3.4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与战略意义
        3.4.1 重庆政治功能演变
        3.4.2 重庆国家战略意义
    3.5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5.1 上海浦东新区发展启示
        3.5.2 重庆政治功能可利用优势与发展重点
    3.6 本章小结
4 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功能
    4.1 经济功能的内涵
    4.2 经济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4.2.1 全国高占比经济总量
        4.2.2 高占比较的三次产业
        4.2.3 机体丰厚的第二产业
        4.2.4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4.2.5 独特的金融中心地位
    4.3 经济功能的作用原理
    4.4 经济功能的实现途径
        4.4.1 知识经济促进产业升级
        4.4.2 三次产业高端向发展
        4.4.3 二次产业集群式发展
    4.5 重庆经济功能的发展演变
        4.5.1 重庆经济功能发展演变
        4.5.2 传统工业城市基础
        4.5.3 服务业腾飞的机遇
    4.6 重庆经济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4.6.1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4.6.2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4.6.3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4.6.4 商务会展产业发展
        4.6.5 金融中心创新发展
    4.7 重庆经济发展预测
    4.8 本章小结
5 国家中心城市社会功能
    5.1 社会功能的内涵
    5.2 社会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5.2.1 集聚性与城市规模
        5.2.2 开放性与外来人口
        5.2.3 知识性与智力人群
    5.3 社会功能的作用原理
    5.4 社会功能的实现途径
        5.4.1 树立开放城市的发展理念
        5.4.2 创造知识人群的发展环境
    5.5 重庆开放的城市社会传统
    5.6 重庆社会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5.6.1 建设开放高地吸纳国际人口
        5.6.2 改革户籍制度集聚市内人口
        5.6.3 建成教育高地提高人口素质
    5.7 重庆城市规模预测
    5.8 本章小结
6 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功能
    6.1 文化功能的内涵
    6.2 文化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6.2.1 多元的文化生态
        6.2.2 丰富的文化设施
        6.2.3 发达的文化经济
    6.3 文化功能的作用原理
    6.4 文化功能的实现途径
        6.4.1 加强物质文化设施规划与建设
        6.4.2 扩大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与辐射
    6.5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解读
    6.6 重庆文化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6.6.1 重庆建筑风格与城市风貌特色
        6.6.2 公共文化设施规划
        6.6.3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6.6.4 巴渝文化体验旅游
    6.7 本章小结
7 国家中心城市枢纽功能
    7.1 枢纽功能的内涵
    7.2 枢纽功能的表现与特征
        7.2.1 综合型交通枢纽
        7.2.2 高等级枢纽地位
        7.2.3 高效的联运系统
    7.3 内陆枢纽的世界联通方式
        7.3.1 内陆与沿海枢纽差异
        7.3.2 内陆与世界的联通方式
    7.4 重庆综合枢纽功能判定
        7.4.1 综合枢纽的辐射范围
        7.4.2 综合枢纽功能的判定
    7.5 重庆枢纽功能实践突破与发展路径
        7.5.1 完善枢纽机场综合规划
        7.5.2 规划空-铁-港联运系统
    7.6 本章小结
8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8.1 经典指标体系借鉴
        8.1.1 弗里德曼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2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指标体系
        8.1.3 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
        8.1.4 国家中心城市指标体系及权重
    8.2 经典指标体系评述
    8.3 评价指标设计依据与思路
    8.4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8.4.1 国家中心城市的 21 个评价指标
        8.4.2 国家中心城市评价指标的量化
        8.4.3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评定模型
        8.4.4 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指标试测算验证
    8.5 本章小结
9 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城市空间发展战略
    9.1 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功能空间体系
    9.2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的空间发展模式
    9.3 以紧凑集约规划塑造大疏大密格局
    9.4 两江四岸规划提升主城的空间品质
    9.5 为大事件预留城市发展用地的空间
    9.6 本章小结
10 结语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不足
    10.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平稳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重庆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紫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2]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席冰冰. 重庆大学, 2019(01)
  • [3]山地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规划策略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骆畅.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崔晓. 吉林大学, 2018(12)
  • [5]我国农牧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 韦沁. 兰州大学, 2018(10)
  • [6]成渝城市群绿色发展满意度评价及实施路径研究[D]. 李兴苏. 重庆大学, 2017(12)
  • [7]中国羊肉市场供求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D]. 丁丽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8]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 高健.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9]外商直接投资对重庆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D]. 郭宇. 重庆工商大学, 2013(04)
  • [10]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理论与重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研究[D]. 宋思曼. 重庆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2003年重庆畜牧业保持稳定增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