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报告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报告

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1. 答:内容:第十一章《设计过程》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精彩。本周,我阅读了第十一章节的内容,本章主要给我们阐述了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预期的结果。逆向设计需要认真地思考目标,根据目标导出符合逻辑的评估,然后再导出合适的教学活动。聚焦大概念,需要我们每个学生、老师,针对反馈重新考虑。真正的目标不是教,而是引发学。
          本章中还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闷中内容。我们语文习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蚂中山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二次备课”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这就需要进行反复指导。就像书中提到的“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培拆”,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各班的学情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修改。
              设计中我们总有不可避免的困境,那么及时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研究和主讲环节中,我们可以从自评、互评中获取信息。我感受到了,机会总是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在我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也会不断收集反馈来提升我的教学设计。
问: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1. 答:          第十章      为理解而教
          摘录:教,就其本身而言,永远不会引发学,只有当学习卜简者对学习进行成功的尝试时才会引发学习。成就是学习者成功理解所教内容的结果。教材既不是地图,也不是行程安排,而是在一个有明确目标的旅行中起支持作用的旅游手册。
          思考:在理解性为目的的教学中,作为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变自己对教学意义的认识,在学生的认知规律中寻找逻辑主线。叶圣陶先生所提到的“教材无非是例子”。他说道:“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扮春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的技能,语文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从中明白,我们在课堂上不能过度讲,而忽略了学生的学、扼制了学生的能动性,要学会把教材当例子,要得法于教材,教学生举一反三;也不能拘泥于教材,要让学生读更多教材以外的书。
          因此,我们的每节语文课(带文)及整本书的阅读课,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上好,提前做好读书规划,真正把读厅弊耐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
问:《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十二章读后感
  1. 答:       
            本章课题是:宏观设计,那么什么是宏观设计呢?
            宏观设计不同于微观设计其对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件事情我们通过宏观来讲的话,就是比较大体整体的一个事情,它比微观设计要更加粗犷一些。但是缺点是没有微观设计细致。根据字面来讲,宏观设计就是一个大困衫陵体的设计。
            本章内容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框架。我们平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汪戚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塌穗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框架”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作者和题目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框架,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