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数字生活与经络数字人体

广义数字生活与经络数字人体

一、广义数字生命与经络数字人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冰清[1](2020)在《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文中提出插图,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再现性和说明性的绘画,它依附于文本而存在。本文针对插图艺术在不同功能作用下的表现方法与发展现状,一方面回归插图原本解释说明的性质,一方面又以多元化的表现手法出现,运用于各个领域。分析了插图定义扩展的必然性,论述了插图艺术经过扩展后的功能性转换、手法衍生、内涵变化。分析了“信息时代”的视觉文化背景插图的现状,讨论了插图艺术的功能性转换及运用多样手法表现的客观原因。进而从图解演绎与信息的视觉化呈现入手,分析不同领域对插图艺术的需求,直观再现、分析能力、传播效果、接受度等。突出了“以图解为方法”这一当下信息视觉化的需求和表现特征,分析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插图的图解方法在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及对视觉文化的影响,可以为插图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与参照。

侯冠群[2](2020)在《《内经》营卫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探究《内经》营卫理论,解析营卫的概念内涵,梳理《内经》营卫理论体系,解决营卫理论中的部分疑点、难点。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发生学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立足传统哲学和象思维方法,综合相关研究文献与营卫发生时代的学科知识,通过归纳、分析、比较,对《内经》中营卫理论进行梳理与探究。研究成果:明确了营卫理论适宜的研究方法,并系统梳理了《内经》营卫理论,解决了其中的部分疑难问题。研究结论:1.对近代营卫理论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发现营卫理论尚存在较多问题与争议。2.研究营卫理论的方法,必须以气一元论与阴阳学说作为指导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把握相关概念内涵的核心意义。3.《内经》营卫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营卫之气的内涵、营卫的化生与循行、营卫的生理功能、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营卫失常所致病症、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首先,基于气一元论与阴阳两分的哲学思想,运用象思维方法,明确了营卫的概念内涵。营卫即本体人的一身之气,因气的阴阳清浊性质不同,一分为二,以脉为界,各行其道,将偏居在里行于脉内具有荣发濡养功能者称为营气,将偏散在外不受脉之约束的具有固密卫外温煦功能者称为卫气,二者阴阳相随,出入交汇,在体内环绕循行不息,并且顺应时序而呈现节律性运动变化,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与节律运动的高度概括。营卫二气一阴一阳,具有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的关系。其次,结合《内经》经文,明确了营卫之气的化生之源无非有三,即先天元气、后天水谷之气与清气三者缺一不可。在营卫的循行研究中,营气所行之脉为功能之“脉”,从中焦出发,主要循十二经脉而行。而卫气循行在脉外间隙,从上焦始发,而后随着时间节律变化而遍布人体内外。营卫不只在体内循行,亦通过气穴与外界沟通。营卫与天时相应,因此营卫的循行具有一定的时间节律,主要包括营卫循行的日节律、月节律与四时节律。最后,营卫具有护卫人体,荣养周身这一共同的生理功能,又因二者各自性质不同,营气属阴,有濡养荣发,化血养神之功;而卫气属阳,则有温养关阖,主司寤寐之能。营卫不和为营卫总病机,分为营卫循行失常与营卫开阖失常两类。营卫不和所致病症,以经络五体系统疾病为主,病性有虚实之别。一般当病位在经络五体系统,涉及营卫循行失常或开阖失常时,则当以营卫病机阐释疾病。调治营卫的基本原则为调和营卫、法时而治,即候气所在,进而调营卫之虚实、营卫之开阖。无论是以针刺还是方药为手段,都可以调治营卫,只是用针或用药的法度总以通畅营卫,使其循行有序、开阖有度为调治目标。4.明晰营卫与气血关系、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营卫与气血关系是对气概念系统中根据“用”所划分的两类概念进行比较,二者各自应用范畴不同,但又具有一定的体用关系。营卫是动词,偏重于描述运动属性,用来概括一气环绕周身运动,是偏内以荣发与偏外以关阖之生理功能与节律的抽象概括;气血是名词,侧重于描述物质属性,是对人体有形、无形物质的抽象概括。但两组概念又密不可分,将营卫之体按气血分,则营之体可以血概言,卫之体可以气概之;而血之行称为营,气之行归于卫。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则必须建立在功能之“脉”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脉的内外为营卫之气,脉的纵横为经络之气。二者应用的范畴不同,即营卫之气强调脉的外内之别,而经络之气强调脉气的纵横方向。但二者可以在运行方向上达成统一,即营卫环周之象可以表达经络之气的交接循环状态,而经络之气又能指示营卫在循行时局部的纵横方向,即二者在气的流动方向上,可以互用。5.通过对营卫理论的研究发现,中医概念源于对人体的实际观察,是在古代哲学的引导和象思维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无论其原型是功能现象或物质实体,最终都是因其用的特点而得以创立。中医概念的命名,或直接取用哲学概念,或取象比类借用已有文字之象,总以表达概念的功能核心为主旨,其各自的应用范畴也是基于人体的功能特征而划分的。明确中医概念体系的构建原理,是防止中医理论失真和异化的基本前提。

宋晓晶[3](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王思特[4](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颜芬[5](2020)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动促进健康”是古今中外医学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代表了中西方两种风格迥异的身体锻炼模式,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以往研究中表现出来的某些认知偏差,为了更系统准确地揭示二者的异同,本文以“运动促进健康”为基础,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运动目标、运动方法和技术原理进行比较研究,并对二者在当代社会的沟通与结合进行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运动促进健康”是人类共同的生存经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分别代表了中西方体育健身的两种典型形式。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发展各有其特征:(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直接奠基于中国传统医学之上,在历史发展中始终延续着传统的医学观念与锻炼方法。(2)西方体育健身的发展也直接奠基于西方医学之上,近代西方医学的巨大变革使得西方体育健身在价值观念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但在方法上则表现出一种历史延续性。(3)从近代开始,西方体育健身开始承载相应的民族和社会责任,相较起来,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从现代开始才逐步承担起推动国民健康的社会责任。3.在运动目标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根本目标一致,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生理、心理、社会的全面健康;二者基于对身体的不同医学认知,在操作目标上则呈现出“补益精气”与“消耗能量”、“疏通经络”与“强化体能”两组有所差异的价值认知。4.在运动方法上,基于不同的操作目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在具体运动方法上差异显着。(1)在方法构成上,二者各有其方法系统,呈现出“内聚性”和“开放性”、“民族性”和“普遍性”两组对比状态。(2)在运动负荷上,二者都强调负荷适度的重要性,但在负荷大小上存在差异;对负荷的描述也呈现出“模糊”与“精确”两种形态。(3)二者在运动时空上的认知存在一些差异,但都倾向于根据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某种规律性关系来安排运动时空。5.在技术原理上,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调身”、“调息”、“调心”锻炼的功能认知与实际运用差异显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肢体、呼吸、意念的运用方法较之西方现代体育健身更加丰富且独特。(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通过肢体、呼吸、意念的调节,对人体的经筋进行锻炼,对气息的出入和运行进行控制,以疏通经络、保养精气,并通过意念的自我引导寻求达到“三调合一”的稳态,从而实现身体功能的整体性自我修复。(2)西方现代体育健身通过一定的肢体活动对肌肉、呼吸形成某种机械性刺激,使机体的运动功能得到锻炼、身体成份得到平衡,最终对身体各系统的功能造成良性影响。6.在沟通方面,当前西方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放在替代与补充医学的范畴内进行考察,态度有所保留;中国则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全盘接受,并倾向于将中国传统导引术和武术放在体育的范畴内进行考察。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成为二者沟通的重要问题。“科学化”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沟通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但当前单一的“科学化”研究也成为揭示其本质特征的一具枷锁。7.当前“整合医学”的流行和“自然医学”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结合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背景,也预示了其良好的前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地开发人体的生命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现代人多方面的锻炼需求。

樊经洋[6](2020)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论文。从思想内容看,这七篇论文既是对自然性天人关系的深刻阐发,也是先秦两汉时期身体观与自然观互通构建的典型范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思想,值得进行专门的梳理和研究。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运气七篇思想特质和哲学观念的探讨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运气七篇的思想研究作为本论文的主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以运气七篇的内在逻辑为纲展开论述,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主体思想构建和重要概念意涵,对于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观念基础、数术背景和文献源流,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说明了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笔者认为:运气七篇的总体观念建立在自然性天人关系的基础之上,秦汉时期方技与数术之学的互通则为其提供了学术上的支持。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作为运气七篇思想基础的“气”、“阴阳”、“五行”观念。本章追溯了这些观念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关联,并探讨了它们在运气七篇中的诠释特点和呈现形态。笔者认为:“气化”思想是贯穿运气七篇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中心线索,而阴阳和五行则分别作为气化力量的秩序象征和质性内涵,共同构成了运气七篇中“五运”和“六气”两个核心概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和时空秩序构建。笔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五行观念取代了传统的阴阳观念,在运气七篇的宇宙生成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宇宙图景方面,作者同时运用了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结构。在空间秩序方面,“天地”是秩序构建的核心原则;在时间秩序方面,作者对“天度”和“气数”作出了自觉的区分,而春分(卯)—秋分(酉)横轴和冬至(子)—夏至(午)纵轴的复合,是运气七篇构建气化秩序的重要尺度。此外,笔者还对“太虚”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运气七篇的天地结构论提出了新的见解。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五运说和六气说的思想特质。第四章,以五运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五运气化秩序的基本特点、五运说的天学意涵、五运气化力量的交变形式三个方面。笔者认为:五运概念的构成,实质上是阴阳范畴与五行之气结合的结果。五运说的思想特点偏重于天人关系诠释,一方面反映为五星与五运之气的感通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为五运气化变动的秩序性和均衡性。此外,本章对“九星”、“七曜”、“天门地户”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干化运”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能是基于当时既有的数位配合和“五音以宫音为首”的观念进行的自觉构建。第五章,以六气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六气说思想要素的来源、六气说的自然气化思想、自然观与身体观的互通诠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六气”的概念可以分为形式、质性和关联性三个部分,其中的质性内涵与自然气化思想相关,而形式含义和关联性内涵则与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互通诠释密切相关。此外,本章还对六气说中的“司天”、“在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二支化气”的思想来源进行了考察。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生命观、疾病观和医疗观。笔者认为:“气化”是贯通其中的核心线索。在生命观层面,“气”的升降出入贯通于生命过程之中;在疾病观层面,“病机十九条”从疾病认知角度诠释了自然气化与身体气化的同源同构性;在医疗观层面,一切医疗原则和方法,都以保持身体气化的谐和与均衡为首要原则。

胡月[7](2020)在《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杵针及艾灸疗法均符合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的“扶正”根本干预原则,因而在CRF治疗中具有自身的独特优势。本文系统化研究杵针及艾灸疗法(包括杵针疗法、艾灸疗法及杵针艾灸联合疗法共三种方案)干预CRF的临床护理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杵针及艾灸疗法在CRF患者中的应用提供全面的系统化护理学证据支撑,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创新性和科学性是开展课题研究的首要标准,而先导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则是保证创新性和科学性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首先通过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完成杵针及艾灸疗法在CRF患者中应用的文献研究,然后在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文献研究结果设计并开展补充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从而最终获得研究目标中全面的系统化证据。(1)第一节文献研究以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VIP)和万方网(Wan Fang)等中文数据库,同时配合补充检索手段,收集所有杵针及艾灸疗法干预CRF的RCT。按照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计划书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参照Cochrane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应用Rev Man 5.3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2)依据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进行RCT的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成都某大学附属医院伴有气虚型CRF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CR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杵针组和杵针艾灸组,每组各36例。三组CRF患者均接受姑息化疗及常规护理等基础治疗,杵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补加杵针疗法,杵针艾灸组在杵针组基础上补加无烟艾灸疗法。终点评估指标选用简明疲乏量表(BFI)、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辅助评估指标选用生命质量核心量表(QLQ-C30)和化疗后毒副反应发生率。收集干预前中后每个环节的各种临床数据资料,选用恰当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评价。采用SPSS 26.0版软件对数据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纳入28篇RCT(2249例CRF患者),其中艾灸组患者1125例,对照组患者1124例。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基础疗法,艾灸联合疗法能显着提高CRF治疗的总有效率,显着降低中重度CRF患者的数量,显着改善患者的CRF疲乏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显着改善患者化疗期间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口社会学资料、临床基本特征和干预前疗效性指标在三组CRF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可比性良好。(1)终点结局指标评估:BFI评分、PFS-R评分在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杵针组、杵针艾灸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疲乏评分降低;三组干预后的BFI评分、PFS-R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效果优于杵针组。(2)辅助结局指标评估:QLQ-C30评分在各组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活质量降低,杵针组、杵针艾灸组生活质量均提高;三组干预后的QLQ-C30评分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效果优于杵针组。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在三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杵针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杵针艾灸组发生率低于杵针组。化疗所致脱发、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发生率在三组间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过程中未发生杵针或艾灸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杵针或艾灸的单一疗法及杵针艾灸联合疗法干预CRF均安全有效,均能显着改善CRF患者的疲乏状态和生活质量,且能有效降低常规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对于伴有CRF的NSCLC患者来说,杵针与无烟艾灸的联合疗法较单一杵针疗法的临床效果更佳。杵针护理及艾灸护理均符合“扶正”的CRF根本干预原则,因而用来干预癌症及癌症治疗损伤患者正气所致的CRF能达到扶正强身的独特疗效。杵针及艾灸疗法均具有简便廉验的中医特色优势,在CRF干预中可作为中医护理技术进行推广。

张晨昕[8](2019)在《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健身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通过调心、调息、调身有机统一的锻炼,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身心臻于高度和谐的民族传统体育技能。长期以来,健身气功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一种独特的身心锻炼方法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道德在一定意义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数千年来在传统道德文化的渗透影响下,健身气功修炼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方法无不包含着丰富的道德内容。就健身气功修炼实践活动和文化传承来说,涵养道德自始至终都是其重要的核心问题。然而,传统道德和健身气功是两个具有历史跨度的庞大理论体系,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其思想文化的时代性、语言词义的变异性以及结构体系的复杂性都是当今人们研究和认识二者关系的难点。回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气功修炼人群的空前壮大,由于人们缺乏对涵养道德的足够重视和正确认识,修炼“出偏走火”事件时有发生,而在某些有害气功组织的诱导和破坏下,气功修炼不仅没有起到祛病强身的作用,还发生了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定和谐的突破道德底线之事,极大地制约了健身气功事业的良性发展,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弘扬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对于当下中国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其中有很多思想精髓和道德精华有待深入挖掘和阐发。健身气功作为优秀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明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之关系无疑是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大胆尝试。如果对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关系的认识一知半解或实践偏废一隅,广大习练群众的全面健康就始终难以顺利实现,而中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坚定就始终难以付诸现实,特别是有害气功偏离道德之轨而祸国殃民可谓前车之鉴。因此,对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研究无论是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还是在为广大习练群众树立全面正确的健康观和道德观的迫切要求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力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域下系统全面地研究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从而深入挖掘整理健身气功修炼中的传统文化精华和道德精髓,为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传承保护做出现实意义上的贡献,进而为优秀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做出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本研究选择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理性思辨法、访谈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借助中国传统哲学、传统道德观、中医养生学等研究理论,结合专家和长期习练者的访谈记录作为实证分析材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视角详细辨析涵养道德概念的广狭义和不同层面健身气功修炼的内涵;以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作为切入点,客观地分析涵养传统天道的基本构成;深入探讨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在道、法、术、器各层面之关系与具体表现。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理念,对健身气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进行挖掘并整理,是中华文化自信落地的一种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2)对涵养道德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重新解读和建构,揭示了传统养生文化中涵养道德的真义,阐明健身气功修炼与涵养道德之间的关系;3)运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全国健身气功业界精英和专家们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一手实证分析材料,打破该研究领域单纯采用理性思辨方法单一的局限。本研究结论为:(1)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分析,无论狭义的道德还是广义的道德,其本质属性均为规范性,二者在调整行为对象上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关于涵养道德的概念,我们可以解释为两层意思,即狭义的涵养道德和广义的涵养道德。狭义的涵养道德是指保持或遵守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简称人道。广义的涵养道德是指保持或遵守自然万物的普遍规律,简称天地之道。(2)健身气功修炼是指大众或个人所进行的健身气功修养炼功、炼丹等活动。健身气功修炼的道是指进行健身气功修养炼功的根本原则和目标。(3)涵养道德不属于健身气功修炼“调心”的范畴,而归属于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是健身气功修炼的根本原则,其终极目标是实现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广义的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分别是气道、阴阳之道、自然无为之道、中庸之道和明心见性之道。(4)涵养气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气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表现为健身气功以气、精气神、能量作为修炼的对象和内容。(5)涵养阴阳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阴阳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表现为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之规律;遵循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消长和相互转化之规律。(6)涵养自然无为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具体体现在健身气功修炼要效法自然界变化之道;效法自然界动植物特点和循环运转特点;由后天返还先天、不用识神用元神的修炼原则和具体方法上。(7)涵养中庸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中庸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方面则主要体现在调身、调息、调心的修炼标准;练功火候的把握;育正气、尚仁爱、修至善的狭义涵养道德要求贯穿修炼始终。(8)涵养明心见性之道是健身气功修炼所依据的基本法则。涵养明心见性之道在健身气功修炼中具体体现在修炼追求“三调合一”的境界;渐门修行、返观内景和“安坐收心”的修炼方法;练功生活化的修炼要求。

刘婷[9](2019)在《基于太极和三才原理的锁骨针法与脏腑肢体相关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锁骨针法隶属微针系统疗法,是陈以国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不断临床实践,并在太极阴阳理论和三才理论启发下,总结而来的宝贵经验。锁骨是人体的重要骨骼,具有太极属性、三才属性、全息属性,在锁骨上有与人体脏腑和肢体相应的反映区域或反映点,这些反映区域组成了锁骨的全息穴群。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和思维模式,以及中医思维和文化的梳理,深度挖掘和探讨锁骨针法的理论基础、穴位分布规律以及锁骨针法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和内容:本文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太极和三才原理出发,结合中医对太极和三才原理的认识与应用,采用取类比象思维深入探讨锁骨针法的理论基础,通过中医经络学说解释锁骨针法的中医理论基础,为锁骨针法提供较全面的理论支撑,本文以《易经》[1]、《周易》[2]、《周易本义》[3]、《四库全书》[4]、《道德经》[5]、《太玄经》[6]、《太极图说》[7]、《黄帝内经素问》[8]、《灵枢经》[9],等为参考书籍挖掘太极和三才原理内容及联系。本论文主要内容可分成以下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锁骨针法的理论研究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太极理论和三才理论,研究太极理论和太极图涵义,以及“天-人-地”三才独特思维模式,明确古人认识事物“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与“一分为三,函三为一”的思维模式,利用传统文化中的象数思维,来解析和探讨锁骨的特殊之处,采用取类比象思维将锁骨带入到太极图和三才原理中认识锁骨独特的太极属性和三才属性。依据中医经络学说来认识和探讨锁骨的三才、太极和全息属性。从寸口脉脉位与脏腑相对应的机制入手,探讨锁骨上相应区域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以中医“天-人-地”三才和“上-中-下”三部思维模式为方法,探讨锁骨特定区域与肢体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探讨锁骨上全息穴群的分布和脏腑、肢体间的对应规律。2.第二部分:以颈椎病为例,探究锁骨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收集门诊中使用常规体针配合中药(对照组)与锁骨针法结合中药(治疗组)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病例资料,采用国际标准的NPQ颈痛量表、简化McGill疼痛评分表和颈部废用程度Vernon评分表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搜集来的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探讨锁骨针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验证锁骨相应部位(穴位)与脏腑肢体的相关规律。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满足方差齐性时,两组之间疗效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内治疗前后的疗效比较运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f)表示,两组之间的构成比比较用卡方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时,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太极和“天-人-地”三才概念均出自《易经》,二者同源异构,有相同的来源和属性,统一于化生太极的“道”或“元气”,阴阳将太极和三才紧密联系在一起,用于解释自然和万物的变化规律。太极分则两阴阳,阴阳合则一太极,为天地万物基本的演化规律,即阴阳运动不停,变化不止,不断交感生新,生生不息,唯变不变。三才理论所揭示的规律是自然万物所具有的最基本规律之一,对中医的影响颇深,促使中医形成独特的“天-人-地”三才医学思维模式,首次将心身和社会等因素考虑其中,视人体与心身、社会为统一整体,将自然、生命分为“天-人-地”三才和“上-中-下”三部,注重事物和生命在不同层面之间的联系和统一性,认识到人与自然天地相统一,形成“天人相应”观念。人是三才系统的核心,为自然万物之灵长,得天地精气而生而成,人是有曲度的高级生命,矢状面呈类“S”形态,锁骨与其形态相似,取类比象思维认为有其形而有其质,推测锁骨的性质和功能可能与太极线和“人”相似,它在人体中可能有重要的功能。2.观察太极图形态发现,位于中间的类“S”形阴阳线是太极图中最核心的部位,太极阴阳规律表现最突出,最具太极属性,为太极的本源。曲线分割的圆形太极图是在不停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它象征着事物和现象处于不断地变化,具体表现为太极在建立的初始阶段便确立了阴阳两仪,而后两仪以升降和交感运动持续不停变化使太极图中心的太极线发生扭曲和旋转,表现出类“S”形曲线。运动可引发能量的形成和消耗,也是信息沟通、交换和表达的过程,在太极图中表现为类“S”形曲线。笔者推测这条类“S”曲线是整个太极图中力、运动、能量、信息的汇聚中心。通过取类比象思维推测具有相似结构的事物可能也具有太极线相似的功能和属性。3.成人锁骨呈类“S”形与脊柱形态相似,观察婴幼儿X线检查和锁骨骨折图片发现,锁骨类“S”形曲度和脊柱一样并非生来就有,因而笔者推测锁骨的类“S”形态形成可能与脊柱相似,为人长期行为活动生物力作用的结果,可能与抬头、抬胸、翻身、坐、立、行走有关,人体骨骼之间通过肌肉、肌腱、韧带等结缔组织连接,通过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肌肉收缩时会对骨骼产生牵拉作用力,锁骨分布有颈、胸、背、上肢等部位的重要肌肉,如胸锁乳突肌、胸大肌、斜方肌、三角肌。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分别止于锁骨上缘的内侧端(胸骨端)和外侧端(肩峰端),而胸大肌与三角肌分别起自锁骨下缘的内侧端(胸骨端)和外侧端(肩峰端),当肌肉收缩为运动供能时,会对所起止的骨骼产生作用力,当胸锁乳突肌收缩时,对头部有向下的作用力,可以使头向下运动,如仰头和侧屈头部等,相反会对锁骨产生向上的作用力,依此可推断出斜方肌对锁骨有向上的作用力。胸大肌与三角肌均起于锁骨下缘的内1/3端和外1/3端,分别可使肱骨内收、旋内,或肩关节外展、后伸、旋外,故胸大肌对锁骨内1/3端有向下、向前的作用力,而三角肌对锁骨外1/3端有向下、向后的作用力。锁骨中1/3没有肌肉附着,笔者推测锁骨在两端肌肉牵拉的作用下,使得锁骨体扭转、弯曲,其内1/3向上、向前凸出,外1/3向下、向后凸出,呈现出类“S”形。锁骨在人体胸腔的上部,有阴经和阳经走行经过锁骨,阴阳经气在锁骨处汇合,二者对锁骨作用不同,产生的作用力可能使得锁骨发生弯曲、扭转。锁骨和脊柱与太极线的形态相似,推测二者是人体运动、生物力、能量(代谢)、信息汇聚中心。研究发现锁骨和脊柱能调节人体运动,维持人体动、静态平衡,是人体代谢和信息交换的重要部位,具有太极属性,是人体的太极部位,将其肩峰端朝上胸骨端朝下放置,类似人形,具有三才属性,刺激锁骨的相应位置可以调节人体阴阳与运动平衡,及能量(代谢)和信息交换,进而调节人体功能,使得人体重新到达阴平阳秘状态,治疗疾病。4.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十二正经、经筋、经别和奇经八脉,共同组成了人体庞大的信息和能量交换网络,是针灸发挥调整人体功能的重要载体,为人体部位的全息性提供经络支持。在诸多经脉中有5条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2条阴经(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6条奇经(冲脉、任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4条经筋(肺经、胃经、胆经、膀胱经经筋),3条经别(大肠经、三焦经、肺经经别)与锁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些经脉将人体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与锁骨关联起来。这些经脉中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与锁骨联系最紧密,因其走行上分别经过锁骨的外(头)、中(体)、内(尾)而体现出三者与锁骨的密切关系,三者分别对应天、人、地三才,直接说明了锁骨的三才属性。《内经》指出:肺脏位于上焦,在五脏最高处,状如华盖与自然界的天之气(清气)相通,主司呼吸,为人一身之气的根本,是五脏六腑中与外界接触最密切的脏腑,与“天”相应。胃位于中焦,与脾统称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谷气化生之处,饮入于胃化为精气入脾,脾气布散精气至肺,经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将精气转输至全身各处。脾主司运化,胃主受纳和腐熟,胃既有受纳也有消化的生理功能,化生的谷气洒陈于六腑,和调于五脏以资人体,因而称胃为五脏六腑之本,胃气强盛则人体强健,胃气虚弱则体弱多病、形体瘦削,又如人之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与人相应。肾位于下焦,在脏腑位置中靠下,为先天之本内藏人体之精气,包括先天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是人体生命的本源,主司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为水火之宅内舍有元阴元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与“地”相似,为自然万物生长的根源,为生命提供必须的营养和物质基础。此三条经脉与锁骨直接相交于云门、气户、俞府三穴,将肺中天气、胃中谷气、肾中精气输注于锁骨,为锁骨针法核心三基穴奠定基础。5.锁骨有太极、三才和全息属性,其上分布着与人体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有对应关系的反映区或反映点,共同组成了锁骨的全息穴位群,按照“三才”规律分布,左侧锁骨由外向内分别分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侧锁骨分候肺(大肠)、脾(胃)、命门(肾、三焦),即锁骨针法三基穴;锁骨与肢体相关规律左右一致,上缘对应人体背侧部位,下缘对应人体腹侧部位,由外向内对应头至足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和机制与寸口脉的脉位所候脏腑一致,是“天-人-地”三才理论和思维应用于中医的体现。锁骨针法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影响下,以“天-人-地”三才理论和方法为核心思维模式,以太极阴阳理论为根本,以全息对应原则为指导形成的微针系统。6.统计整理和分析门诊搜集到的患者资料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如年龄、病程)和症状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可以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缓解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方法的疗效相近,或几乎相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缓解程度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组疗法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症状。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锁骨针结合中药疗法(治疗组)与常规体针结合中药疗法(对照组)疗效相似,证明锁骨穴位与脏腑肢体间可能存在三才相关规律。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生命体征正常。锁骨针法与常规体针比较,二者效果相近或几乎相同,但就操作而言,锁骨针所需暴露部位较少,对场所要求较少,方便临床应用,针刺取穴较少,针感较强,可有效节省成本,降低患者因针刺较多而产生的心理压力。结论:1.“天-人-地”三才和太极概念同出《易经》,二者本质相似,同源异构,均用于解释和说明天地、万物基本的变化规律,蕴含全息观念。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立于天地之间,为万物之灵长,人体的锁骨和脊柱同自然万物都在太极作用下形成,无论是在人体所处的位置还是其在人体发挥的作用属性都蕴含太极含义。2.“天-人-地”三才规律是天地万物最基本的变化规律之一,人有三才属性,脊柱有三才属性,锁骨也有三才属性。锁骨是人体一块集太极、三才、全息属性于一身的特殊骨骼。3.太极图作为太极阴阳理论的直观表达方式,其中的类“S”形太极线是太极图的核心,太极规律集中体现于此,太极图中的力、运动、能量、信息汇聚在这条曲线上,是太极阴阳变化的本体,象征太极形成阴阳即分便运动不停,变化不止,象征事物的形成、发展和变化都体现着太极含义,是人们认识事物变化的规律和依据。4.锁骨和脊柱类“S”形弯曲并非生来就有,可能与后天行为活动有关,如仰头、抬胸、坐、立、抓取、行走等过程中,肌肉收缩和舒张导致作用在骨骼上力改变的结果。此外,人体经脉和阴阳之气分别抵于锁骨,可能也参与了锁骨曲度的形成,为锁骨特殊之处埋下伏笔。5.锁骨与脊柱、太极线的形态相似,都呈类“S”形,曲度相近,是人体运动、生物力、能量(代谢)、信息汇聚之处,能够调节和维持人体运动和平衡,参与腧穴的形成,调控人体的代谢和信息交换,实现人体内部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稳定状态。6.经络系统中,有5条阳经(大肠、小肠、三焦、胃、胆经),2条阴经(肺、肾经),6条奇经(冲脉、任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4条经筋(肺、胃、胆、膀胱经经筋),3条经别(大肠、三焦、肺经经别),共18条经脉与锁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直观明了地解释了锁骨的太极属性和全息属性,为锁骨针穴位分布提供经络基础。7.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与锁骨关系最密切,相交于云门、气户、俞府三穴,将肺、胃、肾中精气输注于锁骨,成就锁骨的三才属性,组成锁骨针法三基穴(左侧:心穴、肝胆穴、命门穴;右侧:肺穴、脾胃穴、肾穴),按照“三才”规律分布。8.太极、三才原理与全息理论内容有相通之处,锁骨是一块全息骨(全息元)有三才属性,其上有内在脏腑和外在肢节的反映区,呈三才规律一一对应,即左侧锁骨由外向内分别分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侧锁骨分候肺(大肠)、脾(胃)、命门(肾、三焦);锁骨与肢体相关规律左右一致,上缘对应人体背侧部位,下缘对应人体腹侧部位,由外向内对应头至足部,共同组成锁骨的全息穴群,这些穴位与脏腑对应关系和机制与寸口脉脉位分布相似,均以三才原理为基础。9.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发现锁骨针治疗疾病效果与常规体针相近,治疗中无不良反应发生,说明锁骨针法操作得当是安全的,验证锁骨穴位与脏腑肢体呈三才规律相关。锁骨针法遵循中医经典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有机地将古代文化瑰宝—太极、三才理论与现代全息理论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微针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应用广泛,临床疗效佳,对场地要求少,取穴少而精,降低患者痛苦,临床患者认可度较高等优点。

陈佳静[10](2019)在《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脑”症状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前期运用SCL-90量表评估确立三阴性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评价乳腺术后三阴方加减对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CRCI)临床症状、神经心理学评价、中医症状、体力状况等的影响。方法:(1)乳腺癌化疗患者SCL-90评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纳入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龙华医院门诊及病房诊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运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评估。(2)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CRCI症状临床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按所处治疗分中心进行分组,以是否服用中药乳腺术后三阴方为暴露因素,纳入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西医队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分中心)64例、辨证服用中药队列(龙华医院分中心)66例,共随访三个月,观察项目包括:FACT-cog评分,神经心理学连线测验(STT)、数字广度测试(DST)得分,乳腺癌术后中医症状,体力状况KPS、ECOG评分,以及安全性指标。(1)结果:1.乳腺癌化疗患者SCL-90评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1)通过量表因子分析共提取出三个共因子,总结出乳腺癌化疗患者主要不适为三类症状(社会躯体化症状,神经心理学症状,心理学症状),第一部分为社会躯体化症状,主要包括:躯体化(X1)、人际关系敏感(X2)、恐怖(X3)、敌对(X4);第二部分为神经心理学症状,主要包括:强迫症状(X5);第三部分为心理学症状:焦虑(X6)、抑郁(X7)、偏执(X8)、精神病性(X9)。(2)单因素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化疗药患者、距离化疗1年内患者症状因子评分相对较高(P均<0.05),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评分筛查阳性率达到60.00%,高于其他两类乳腺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蒽环类化疗药是导致患者不适的危险因素。(3)各因子并非完全独立存在,症状因子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2.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CRCI症状临床研究:神经心理学测试发现:DST测验结果与常模比较:随访结束后西医队列DST评价出现认知异常为49人,人数比为79.03%,中药队列DST评价出现认知异常为47人,人数比为75.81%,西医队列较中医辨证论治队列随访结束DST评价认知障碍人数增加3.22%。根据DST结果计算RR及AR可知,暴露因素中药相对危险度RR为0.93,暴露因素重要对三阴性乳腺癌CRCI发生有弱保护作用;暴露组中药归因危险度AR为-5.36,乳腺术后三阴方可能在改善记忆力、执行力等方面有效,对CRCI发病的预防较弱的积极作用。(2)随访结束两队列STT-A、STT-B、DST得分比较未显示出显着差异,且同一队列随访前后STT-A、STT-B耗时比较均表现出上升趋势。(3)乳腺术后三阴方可能对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以上患者STT得分改善显着;对30-40岁年龄层智力、注意力等改善提高效果较为显着(P均<0.05);未能对40-50岁年龄、60岁以上年龄层智力、注意力等改善、延缓其衰退提供证据;有可能为50-60岁年龄层智力、注意力等衰退的延缓提供证据(STT-A评分P<0.05)(4)FACT-cog评分:随访期间,中药队列患者对生活工作中感知到的认知障碍相关事件渐渐减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较西医队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他人评价以及自我感到的认知能力维度相关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其中自我感到的认知能力维度相关症状有加重趋势;西医队列仅生活质量较前有所提高,其余各维度评价相关症状均逐渐加重。随访结束后,中药队列患者生活质量较西医队列提高24.46%,患者自我感到的认知障碍相关症状减少10.63%。(5)患者FACT-cog各维度症状与乳腺术后中医症状存在相关性。随访3月后中药队列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显着低于西医队列(P<0.05),其中神疲乏力、脱发、口干口苦、咽中阻塞感、心慌心悸、食欲不振、恶心泛酸、二便不调、腰膝酸软、夜寐梦扰、月经不调症状明显好转(P均<0.05)。西医队列症状积分部分降低,其中与FACT-cog评价认知障碍相关症状:神疲乏力、记忆力差、咽中阻塞感、爱叹气、恶心泛酸、胃脘嘈杂、夜寐梦扰、二便不调、烦躁多疑与随访前相比有加重趋势。(6)随访期间,两队列患者KPS、ECOG评分比较相当,随访结束后中药队列患者KPS、ECOG评价体力状况优于西医队列。(7)两组患者在随访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均处于正常波动范围;心电图、腹部B超、乳腺B超均未提示显着异常,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报道。结论:1.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是导致患者化疗后不适的主要因素之一,该现象是相对于躯体化症状以及心理问题而独立存在,蒽环类化疗药的使用是致其出现的危险因素,三阴性乳腺癌较其他类型乳腺癌更加容易出现化疗相关认知障碍。2.乳腺术后三阴方对认知能力的提升作用尚未明确,但其通过缓解中医不适症状、调畅情志改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自我感知到的认知障碍相关症状,且对三阴性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能力的减退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3.社会环境会对患者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相关症状产生影响,健康宣教可能对促进其缓解有重要作用。

二、广义数字生命与经络数字人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义数字生命与经络数字人体(论文提纲范文)

(1)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起源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插图相关性概念解读
        一、图画
        二、图像
        三、图解
        四、图式
        五、图示
        六、图谱
        七、图形
        八、图案
        九、图法
        十、图像化
        十一、视觉化
第一章 :概念与延伸:功能的系列解读
    第一节 关于插图概念的功能与表达方法
        一、插图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二、插图的说明性
        三、插图的技术性
        四、插图的实用性
        五、插图的图解方法
    第二节 关于插图的分类与图解表达
        一、技术性的图示
        二、说明性的图解
    第三节 本章小节
第二章 :图画与认知:信息的图解演绎
    第一节 视觉符号与启蒙教育
        一、看图识字
        二、看图说话
    第二节 板书图示与概念表达
        一、简笔画与知识表达
        二、视觉图示与原理推演
    第三节 手绘图示与信息交流
        一、现场草图与直观解读
        二、边说边画与信息传递
    第四节 手机信息与视觉的符号化
        一、基本功能与使用方式导视
        二、网络表情系列与情感语言交流
        三、衍生扩展与动态变化解读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与引导:使用说明及过程操作
    第一节 原理结构与装配图示
        一、家用电器的结构与功能表达
        二、手工制品的工艺分析与制作流程
        三、拼装玩具的构件与步骤说明
    第二节 地域信息与图像引导
        一、出行路线规划与插图手法
        二、地形地貌的介绍与图像表示
        三、特殊地图的不同用途与插图形式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科学与视觉:复杂原理的图示表达
    第一节 人体解剖与医疗功用
        一、达·芬奇的人体解剖笔记
        二、安德烈·维萨里的解剖学绘画
        三、中医经络穴位的制图艺术
    第二节 博物与手绘:动植物标本图解
        一、《发现之美》与自然史考察的视觉笔记
        二、乔治·居维叶的生物学幻想图示
        三、标本图画与中国工笔绘画及郎世宁绘画的比较
    第三节 建筑·图示:建造的结构与演示
        一、彼得·埃森曼的《图解日志》
        二、梁思成营造学社考察札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运动与图式:动态的三维分解
    第一节 体育运动的步骤图解
        一、广播体操的推广与图示呈现
        二、跳台跳水运动的姿势规范与得分说明
        三、太极拳分解动作的图示演绎
    第二节 舞蹈教学中的图示说明
        一、现代舞的技术训练图示
        二、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解说
        三、体育舞蹈的技术规范
    第三节 肢体语言与插图表现
        一、手旗旗语的信号传达与航运保障
        二、手语的学习与信息传递
        三、魔术表演的动作分解与图示揭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归纳与总结:作为插图表达方法的图解
    第一节 理性的图示
    第二节 感性的图解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内经》营卫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1 营卫理论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与异化
        1.1.1 营卫内涵解读的失真
        1.1.2 营卫内涵解读的异化
    1.2 营卫病机研究的模糊与泛化
        1.2.1 营卫不和含义的模糊
        1.2.2 营卫不和病机的泛化
    1.3 调和营卫方法的局限与不足
        1.3.1 方药调和营卫研究的局限
        1.3.2 针刺调治营卫研究的不足
2 营卫理论的发生学基础
    2.1 中国古代哲学的指导
        2.1.1 气一元论——整体性、运动性、功能性
        2.1.2 阴阳学说——同源性、对待性、互根性
    2.2 象思维方法的应用
    2.3 传统数术学的启发
    2.4 古天文历法知识的融入
        2.4.1 古天文历法学基本含义
        2.4.2 与营卫相关的古天文历法学术语解读
3 营卫之气的内涵
    3.1 营卫名字解读——据用取象名营卫
        3.1.1 “营”之意象
        3.1.2 “卫”之意象
    3.2 营卫之气的含义
    3.3 营卫之间的关系
4 营卫的化生与循行
    4.1 营卫的化生及营卫与气血关系
        4.1.1 营卫之气的化生
        4.1.2 营卫与气血的关系
    4.2 营卫的循行及营卫与经络之气关系
        4.2.1 营卫之气的循行
        4.2.2 营卫与经络之气的关系
5 营卫的生理功能
    5.1 营卫生理功能的现代研究
    5.2 《内经》营卫生理功能
        5.2.1 营卫共同生理功能——护卫人体,荣养周身
        5.2.2 营气生理功能——濡养荣发,化血养神
        5.2.3 卫气生理功能——温养关阖,主司寤寐
6 营卫失常的基本病机
    6.1 基于人之一气循行论营卫病机
        6.1.1 营卫之气循行分布失常
        6.1.2 营卫之气循行方向逆乱
    6.2 基于营卫阴阳关系论营卫病机
7 营卫失常所致病症
    7.1 内外病因对营卫失常病位与病性的影响
        7.1.1 邪结营卫——病位辨析
        7.1.2 营卫自病——病性辨析
    7.2 营卫失常病症例析
        7.2.1 营卫循行失常病症例析
        7.2.2 营卫开阖失常病症例析
8 调治营卫的原则与方法
    8.1 调治营卫的原则
        8.1.1 调和营卫
        8.1.2 法时而治
    8.2 调治营卫的方法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查新报告
论文着作

(3)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一 前言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二 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全文总结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4)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一)普遍的社会议题
        (二)比较视野的确立
        二、研究意义
        (一)学科建设意义
        (二)健康战略意义
        (三)文化推广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关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三、关于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四、思考与启示
        (一)对以往研究的思考
        (二)对当前研究的启示
    第三节 基础概念辨析
        一、“中国”与“西方”
        (一)“中西比较”的基础
        (二)“中西比较”的传统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相关概念
        (一)“健身”与“体育健身”
        (二)“西方体育健身”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相关概念
        (一)“养生”与“体育养生”
        (二)“气功”与“导引”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中国体育健身”
        四、概念种属关系分析
        (一)概念之间的种属关系
        (二)概念种属关系图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比较逻辑
        一、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研究范式
        (二)相关问题的理论解析
        二、比较逻辑
    第五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
        (一)比较逻辑的建构
        (二)比较对象的历史溯源
        (三)比较的具体展开
        (四)比较落脚点的思考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创新点
        (一)拓展了关于西方体育健身的相关认知
        (二)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比较逻辑框架
        (三)形成了基于问题的系统化比较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二)专家访谈法
        (三)历史分析法
        (四)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 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历史溯源
        一、先秦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先民的生存经验
        (二)普遍的养生关注
        二、两汉至五代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系统化归纳与专门化发展
        (二)理论的丰富与深化
        (三)方法的丰富与成熟
        三、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一)医学对导引术的持续重视
        (二)导引养生理论与方法的持续发展
        (三)中国传统武术的养生归向
        四、近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
    第二节 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历史溯源
        一、古希腊的体育健身
        (一)古希腊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希波克拉底的体育健身观念
        二、古罗马的体育健身
        (一)古罗马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盖伦的体育健身观念
        三、中世纪的西方体育健身
        (一)中世纪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阿维森纳的体育健身观念
        四、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近代体育健身的医学转向
        五、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概况
        (二)西方现代医学对体育健身的关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运动目标比较
    第一节 根本目标比较
        一、中西方“健康观”的趋同性
        (一)中国传统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西方现代医学的“全面健康观”
        二、中西方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一)生理目标的一致性
        (二)心理目标的一致性
        (三)社会目标的一致性
    第二节 操作目标比较
        一、“补精气”与“耗能量”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补益气血”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消耗能量”的重视
        二、“通经络”与“强体能”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通”的重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强”的重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运动方法比较
    第一节 方法构成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方法
        (一)导引
        (二)武术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方法
        (一)专门锻炼方法
        (二)体育运动锻炼方法
        三、中西方方法构成比较
        (一)“内聚性”与“开放性”的对比
        (二)“民族性”与“普遍性”的对比
    第二节 运动负荷比较
        一、中西方对“负荷适度”的共同重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对“负荷适度”的强调
        二、中西方对“运动负荷”的差异认知
        (一)“形劳不倦”与“超量恢复”
        (二)“模糊”与“精确”
    第三节 运动时空比较
        一、中西方“运动时域”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节律”的共同遵守
        (二)中西方对“运动时域”的差异认知
        二、中西方“运动空间”比较
        (一)中西方对“自然环境”的共同重视
        (二)中西方对“运动空间”的差异认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技术原理比较
    第一节 “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对“肢体”锻炼的不同认知
        (一)传统中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现代西医对“肢体”锻炼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身”技术原理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构成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身”技术原理
        四、中西方“调身”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身”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身”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二节 “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息”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呼吸”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呼吸”形式
        (三)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息”技术原理
        三、中西方“调息”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息”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息”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第三节 “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一)中国传统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构成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调心”技术原理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调心”活动
        (一)西方现代医学对“心”的认知
        (二)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意识”活动
        三、中西方“调心”技术原理比较
        (一)中西方“调心”技术的差异性及其原理阐释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调心”技术原理的现代科学阐释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沟通与结合
    第一节 沟通现状及其反思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
        (一)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认知历史
        (二)西方对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基本态度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
        (一)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认知历史
        (二)中国对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基本态度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科学化”反思
        (一)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研究共识
        (二)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必要性
        (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科学化”的局限性
    第二节 结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一、结合的可行性
        (一)医学发展的方向——整合医学
        (二)医学发展的出路——自然医学
        二、结合的必要性
        (一)对人体生命功能的多角度关注
        (二)对现代人类需求的多方面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知天道”与“法自然”:传统医学中的天人思想
    1.2 方技与数术: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背景
    1.3 真伪之辩:运气七篇的源流与论争
        1.3.1 运气七篇问世前的《素问》流传情况
        1.3.2 运气七篇的问世与《素问》的定型
        1.3.3 运气七篇的“真伪”论争
        1.3.4 运气七篇的影响
    1.4 文献综述
        1.4.1 医学史角度的研究
        1.4.2 思想角度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气、阴阳、五行:运气七篇的思想基础
    2.1 “气”与“气化”
        2.1.1 “气”
        2.1.2 “气化”
    2.2 “气”与“阴阳”
    2.3 “气”与“五行”
    2.4 “阴阳”与“五行”
第三章 气化时空之网: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与时空秩序构建
    3.1 “时”与“空”:运气七篇的宇宙论思想
        3.1.1 宇宙的本根:“太虚”
        3.1.2 宇宙的生成问题
        3.1.3 宇宙的图景问题
    3.2 “气”与“位”:气化宇宙的空间秩序
        3.2.1 天地之体:结构与运动
        3.2.2 天地之用:气化格局的多层次构建
    3.3 “气”与“数”:气化宇宙的时间秩序
        3.3.1 “五”与“六”的意味
        3.3.2 “天度”与“气数”——对《素问·六节藏象论》补文的考察
        3.3.3 论运气始于大寒:基于卯酉气化横轴的思考
第四章 五运盛衰:气化视角下的天人图景
    4.1 盛衰相继:时间秩序下的五气更立
        4.1.1 与“盛衰”相关的几对范畴
        4.1.2 从候气术到“首甲定运”
        4.1.3 “太少相继”与“太少相生”
        4.1.4 扬弃:重岁运而轻客主
    4.2 形精之动:天象与人事的另一种诠释
        4.2.1 占候灵文:《太始天元册》
        4.2.2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变动与恒常
        4.2.3 “十干化运”与“天门地户”
        4.2.4 仰观其象:五运气化变见于五星
    4.3 气之交变:气化力量的碰撞与冲和
        4.3.1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五运的胜复乘侮
        4.3.2 反者道之动:五运的郁发
第五章 六气更迭:自然与身体的沟通
    5.1 秩序的产生:几个思想要素的来源
        5.1.1 意义的指向:典籍中的“六气”
        5.1.2 数位的配比:《淮南子》中的“六合”
        5.1.3 自然的周期:计然之学与黄老道术
        5.1.4 身体的语言:脉象的“王时”说
    5.2 “亢则害,承乃至”:自然气化思想的指归
        5.2.1 “六元”:气化力量的质性内涵
        5.2.2 “客主加临”:共时的气化常变关系
        5.2.3 “司天”与“在泉”:有关天地的隐喻
        5.2.4 从化、胜复与承制:气之交变的新诠释
    5.3 诠释的双方:身体是自然的标尺
        5.3.1 “三阴三阳”:共同话语体系的建立
        5.3.2 “标本”:形式与质性的融合
        5.3.3 “十二支化气”:再谈卯酉气化横轴
        5.3.4 “中见之气”:矛盾的解决
第六章 常变与中和:运气七篇中的生命与医疗
    6.1 运气七篇的生命观
        6.1.1 “神机”与“气立”
        6.1.2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贯通生命的气
        6.1.3 参赞、中和与超越:“人”的独特性
    6.2 运气七篇的疾病观
        6.2.1 “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身体与自然气化的关系
        6.2.2 “常”与“变”:脉象与四时的相应关系
        6.2.3 病机十九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体气化与自然气化的同构性
    6.3 运气七篇的医疗观
        6.3.1 “工”之职事:对医者要求的扩展
        6.3.2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气化的谐和状态
        6.3.3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顺势而为的治疗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癌因性疲乏的文献回顾
        (一)癌症及癌因性疲乏的疾病负担
        (二)癌因性疲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癌因性疲乏的中医学研究进展
    二、杵针及艾灸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一)杵针疗法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二)艾灸疗法应用于CRF的理论基础
    三、基于文献回顾的本研究整体设计思路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一)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二)文献检索及筛选
        (三)文献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
        (四)数据分析方法
        二、技术路线图
    第二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一、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剔除与终止标准
        二、技术路线图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总体设计
        (二)样本量估算
        (三)分组及盲法
        (四)干预措施
        (五)评价指标及工具
        (六)研究的整体质量控制
        (七)伦理原则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第一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一、文献检索及筛选结果
        二、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三、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结果
        (一)艾灸干预CRF疗效的终点指标分析
        (二)艾灸干预CRF疗效的辅助指标分析
        (三)艾灸干预CRF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第二节 杵针与艾灸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
        一、病例收集情况
        二、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可比性分析
        (一)人口社会学资料比较
        (二)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比较
        (三)三组研究对象干预前的疗效性指标比较
        三、三组患者干预疗效的比较分析
        (一)三组CRF干预的终点评估指标分析
        (二)三组CRF干预的辅助评估指标分析
        四、杵针及艾灸相关的不良事件观测情况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第一节系统评价/Meta分析讨论
        (二)第二节随机对照试验讨论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局限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针灸疗法在CRF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健身气功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1.2 健身气功是我国当代宣传与推广的重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1.1.3 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的关系迫切需要准确认识与把握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关于健身气功修炼与传统养生原则的研究进展
        1.2.2 关于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关系的研究进展
        1.2.3 关于健身气功研究的外文文献综述
        1.2.4 相关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对象、方法与设计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2.2 研究假设与创新之处
        2.2.1 研究假设
        2.2.2 创新之处
    2.3 研究思路
    2.4 研究内容
3 基本概念厘定
    3.1 涵养道德
        3.1.1 “涵养”释义
        3.1.2 “道德”概念探幽
    3.2 健身气功
    3.3 健身气功修炼的道、法、术、器
    3.4 涵养道德不属于健身气功修炼“调心”的范畴
4 涵养道德与天人合一之关系
    4.1 涵养道德归属于新天人合一的哲学范畴
    4.2 传统天道之基本构成
5 涵养气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5.1 通天下一气
    5.2 精气神统一于气
    5.3 气的本质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
    5.4 气与健身气功修炼
    5.5 精气神与健身气功修炼
    5.6 能量与健身气功修炼
    5.7 势与健身气功修炼
6 涵养阴阳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6.1 阴阳之道
    6.2 阴阳动态平衡之道即是养生之道
    6.3 阴阳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7 涵养自然无为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7.1 自然无为之道
    7.2 养生要求合于天之时空变化之道
    7.3 效法自然界变化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7.4 自然无为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8 涵养中庸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8.1 儒家中庸之道的本意及其思想基础
    8.2 中庸之道与传统养生文化
    8.3 中庸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8.4 狭义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
9 涵养明心见性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9.1 佛教之明心见性之道
    9.2 明心见性之道与健身气功修炼
        9.2.1 气功三调出“止观”
        9.2.2 司马承祯效“北宗”
        9.2.3 行住坐卧学慧能
        9.2.4 返观内景与健身气功修炼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9)基于太极和三才原理的锁骨针法与脏腑肢体相关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论文一 锁骨针法理论研究与应用
    锁骨针法理论研究部分
    锁骨针法应用部分
    讨论
    小结
论文二 锁骨针法临床研究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脑”症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医药干预乳腺癌“化疗脑”理论研究
    1.乳腺癌化疗脑西医认识
        1.1 乳腺癌化疗脑是多维度的神经心理异常表现
        1.2 化疗药物对脑具有直接损伤
    2.乳腺癌化疗脑病因病机探讨
        2.1 情志异常为首要表现
        2.2 认知障碍为根本原因
        2.3 五脏失调为基本病机
    3.乳腺癌化疗脑中医药干预优势
        3.1 注重辨证,强调整体观
        3.2 以人为本的综合性治疗
    小结
第二章 乳腺癌化疗患者SCL-90评分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纳入标准
        1.1.2 排除标准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症状因子与聚类分析
        2.1.1 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2.1.2 碎石图
        2.1.3 旋转空间成分图
        2.1.4 利用因子得分进行聚类
        2.2 不同人口学水平症状因子评分分析
        2.2.1 不同人口学水平症状因子评分单因素分析
        2.2.2 不同人口学水平总分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各症状因子间相关性分析
    3.结论
    4.分析与讨论
        4.1 乳腺癌CRCI是患者化疗后不适的主要因素之一
        4.2 乳腺癌CRCI是相对独立的存在
        4.3 社会环境会对乳腺癌CRCI产生影响
        4.4 蒽环类化疗药的使用是乳腺癌CRCI出现的危险因素
    5.小结
第三章 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CRCI症状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诊断标准
        1.1.2 研究对象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剔除标准
        (4)病例脱落标准
        (5)中止试验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样本量估计
        1.2.2 研究组别与治疗方案
        (1)西医队列
        (2)辨证服用中药队列
        1.3 观察项目
        1.3.1 一般项目
        1.3.2 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
        (1)神经心理学测试
        (2)功能评估-认知功能(FACT-cog)评价
        1.3.3 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
        (1)中医症状评价
        (2)体力状况评价
        1.3.4 安全性指标
        1.4 数据录入与分析
        1.5 伦理学原则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分布情况
        2.1.2 病例一般资料
        2.1.3 病例手术及化疗情况
        2.1.4 既往史与合并症情况
        2.2 神经心理学测试
        2.2.1 数字广度测验
        (1)乳腺癌CRCI治疗前后发生率
        (2)根据DST结果计算相对危险度及归因危险度
        (3)数字广度测验总分比较
        (4)数字广度测验顺背、倒背分比较
        2.2.2 连线测验
        (1)连线测验得分比较
        (2)连线测验得分变化趋势分析
        (3)不同年龄阶层随访前后连线测验耗时变化趋势分析
        (4)不同受教育程度随访前后连线测验得分变化趋势分析
        2.3 认知功能(FACT-cog)评价
        2.3.1 FACT-cog评分分析
        2.3.2 FACT-cog评分平均变化率分析
        2.3.3 FACT-cog评分变化趋势分析
        2.4 乳腺癌术后中医不适症状评价
        2.4.1 乳腺术后中医不适症状与FACT-cog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2.4.2 乳腺癌术后中医不适症状评分总分比较
        2.4.3 乳腺癌术后中医各不适症状评分比较
        2.5 体力状况评价
        2.6 安全性指标
        3 小结
        3.1 神经心理学测试
        3.2 认知功能(FACT-cog)评价
        3.3 乳腺癌术后中医症状评价
        3.4 体力状况评价
        3.5 安全性评价
        4.分析与讨论
        4.1 乳腺术后三阴方改善患者自我感知到的认知障碍相关症状
        4.2 乳腺术后三阴方通过缓解躯体不适、调畅情志以减轻化疗脑症状
        4.3 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脑”基础理论
        4.3.1 燮理阴阳,调整五脏
        4.3.2 截断扭转病证结合
        4.3.3 心脑共参,脑肾相济
        4.3.4 着眼于人,形神并治
        4.3.5 天人合一,精气神同调
        4.4 乳腺术后三阴方对延缓化疗脑认知能力的减退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5 30-40岁年轻患者CRCI症状改善程度较为明显
        4.6 提倡社会关注与健康宣教
论文创新点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SCL-90量表
    附录二 FACT-cog量表
    附录三 乳腺癌术后中医症状积分量表
    附录四 连线测验(样)
    附录五 数字广度测试(样)
    附录六 体力状况评价量表
    附录七 文献综述 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障碍中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八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专着情况
    附录九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四、广义数字生命与经络数字人体(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图解为方法:插图的信息转译与视觉化表达[D]. 王冰清.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内经》营卫理论研究[D]. 侯冠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4]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与西方现代体育健身的比较研究[D]. 颜芬.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8)
  • [6]《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D]. 樊经洋. 北京大学, 2020(07)
  • [7]基于扶正理论的杵针与艾灸疗法在癌因性疲乏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胡月.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涵养道德与健身气功修炼之关系研究[D]. 张晨昕. 山西大学, 2019(02)
  • [9]基于太极和三才原理的锁骨针法与脏腑肢体相关规律研究[D]. 刘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10]乳腺术后三阴方干预三阴性乳腺癌“化疗脑”症状临床研究[D]. 陈佳静.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广义数字生活与经络数字人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